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与信息论文

统计与信息论文

时间:2022-03-14 19:00:03

统计与信息论文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1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求学网论文网为大家分享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

总结: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求学网论文网!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2

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在学历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相同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未来将超过一半以上。因此,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類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科技性人才。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时代赋予了它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核心,肩负着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新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理念,培养专业性、技术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方法概述

所谓教学方法,是建立在逻辑自治的规则系统基础之上的教师传授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组织措施。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为止,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模块化、项目法、案例法、四步法、六步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等。本文针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要求,采取理实一体与任务驱动法,进行课程的改革。

(一)理实一体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也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师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以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理实一体教学法。课程内容的设置采取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施过程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办法,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程内容的质量及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扩展课程。面向交通信息化建设,培养从事信息化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学习内容如表1:

(三)课程组织实施方法

本课程采取任务驱动及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使每次课程目的明确,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在对每一个任务的实施工程中,不是传统的只讲解,而是通过布置任务—讲述怎么做—学生先按照要求做一遍—结合问题学生和老师共同讲解—布置课堂训练任务—课堂训练问题检查与疑难问题解答—总结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边做边学,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学习的兴趣。

(四)课程评价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及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完成质量、团队合作精神、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对学生学习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结合提交书面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以提交报告、学习成果验收、学习总结为主,结合笔试进行。本门课程的总体课程成绩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50%+理论考核50%,教学评价方式如表2: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 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 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 [J].会计研究,2003(10).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4

管理会计信息化虚拟价值链

1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必要与根本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大分支,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主要由计划与决策管理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组成。在传统工业时代,管理会计的界线与定位比较清晰,相关的制度设计较为稳定与直观。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发生了诸多的变革与挑战,工业4.0、大数据、云计算等等颠覆传统企业经营管理假设的新概念与现实,不断在瓦解大量传统理论的根基,重新认识与定位管理会计系统是必要的。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Jean-Paul Sartre认为“行为决定存在”,从哲学上而言,任何事物都是会幻灭的,所以内容的存在在本质上而言是虚幻的,所以想要让内容反映出来就必须通过行为让内容显现,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行为决定存在。而当代的管理会计运作最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行为,就是信息化运作模式,这是要比管理会计在内容上创新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因此,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行为决定着管理会计在当今时代的存在本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主要就是依靠其信息化的表现而言。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特点,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从宏观到中观最后到微观三个层面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2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定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nald H. 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企业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本质是将一部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之后,这些被内部化的交易行为在企业内的交易成本要低于该行为在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组织中的经济学理论的定位应当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工具,如果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运行,造成了企业内部事项发生时的搜寻成本、议价成本、监督成本等等交易成本徒增,则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是有悖制度经济学原理的。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看,考虑机会成本比沉没成本更有意义,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作出内部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降低交易成本与关注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理论立足点。

3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企业价值如何创造?Michael E.Porter(1985)提出价值链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他认为企业是一个集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及辅助产品的一个合体,这系列活动归集为一条条价值链为买方提供可交换的产品,即价值。该理论虽被普遍推崇,但由于它太局限于有形产品,于是学者Jeffrey F.Rayport与John J.Sviokla(1995)提出改进的虚拟价值链理论,该理论兼顾有形与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指指传统的价值链理论中的物质资源,无形价值则是指基于市场的信息资源,这些由信息产生的增值被独立出来成为虚拟价值链,形成信息竞争力。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增值载体,其根植的原理亦在虚拟价值链上,嵌入虚拟价值链这一信息价值场中,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能保持与企业价值链运作的适应性与同频性。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仍然是依附于传统价值链进行运作,重视物质流,而基于虚拟价值链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着重信息流,现实信息的交叉性、多维性,将使得大量的信息增量价值得以被提取出来,提高企业的价值竞争力。

4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整体财务系统中的定位

从目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阶段来看,已从财务核算进化为财务集成,再到当前的财务业务集成,早期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并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化系统,因为它只是在模仿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的电算系统,并没有革命性的信息模式突破。但发展到了中后阶段,信息化的强大优势与功能慢慢通过信息的集成、流程的重组等革命性的手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信息的挖掘、处理、分析出现了颠覆传统的升级,这种升级主要体现在对业务的渗透与对管理的加强。

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绝非一个孤立系统,它是整体财务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在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业务层、核算层、管理层、决策层四个层面中,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处理信息加工的下游,定位于整体系统中的管理层与决策层。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属于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中的顶层设计。

5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趋势展望

人类社会运作效率革命性的提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技的突破,科技的进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人类社会的效率突破往往是由于产生了更为强大的群体协调机制,这种新的制度下,使得人的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存量通过新制度的协调重组从而开发出更大的生产效率。所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首务不是基于科技的创新,而应当是基于上层制度的创新,是对这一制度的准确定位。

想简化理解制度的改革,可以借用分工与整合这两个维度。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资源大爆炸,多来源于分工维度的充分发挥,但经历了数几百的指数型增长,在现存的制度模式下充分开发出分工层面的效率潜力,分工与整合维度的失衡也滋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弊端。因此,在现有或不久未来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应当着重于开发整合维度的效率潜力,通过跨领域整合,开发出新的社会发展源动力。

本文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三个视角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形成的一个立体定位格局,其背后也是基于这种整合维度的思维,从整合的方法论去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这也是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当下及未来的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1]Marshall B.Romney&Paul John Steinbar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5-6.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替代计量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032-06

〔Abstract〕Bibliometrics is finding wider and wide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ess.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bibliometrics.The conclusions were that as being outcome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ces,scientometrics,informetrics,webometrics and altmetrics inherit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methods and enrich the subject system of bibliometrics,and form their own unique branch characteristics.Bibliometrics in China wa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especially in measuring methods,studying objects,research contents and applications which have followe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However,theoretical studying was still needed to be improve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remains to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bibliometrics;scientometrics;informetrics;webometrics;altmetrics

由于人为因素,很多文献难以定量化,特别是文献系统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有效信息难以得到足够获取,也就无法揭示文献的宏观规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数学计算工具和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依赖数学工具和统计学技术的文献计量学顺势得到更快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信息技术进步是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保障。本研究以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为序,对文献计量学在不同时期和技术条件下的发展进行文献梳理和观点总结,以期理清两者的关系,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1 文献计量学的提出

1911年,俄国化学家、院士瓦尔金使用引文分析研究化学家对化学的贡献[1],被认为是文献计量学的开端。1917年文献学家科尔(Cole F.T.)和伊尔斯(Eales N.B.)使用“比较解剖学的历史――对文献的统计分析”,介绍了目前仍在沿用的书目计量技术――对出版物按出版国家和学科进行计量与分类[2]。1923年英国图书馆学家霍姆(Hulme E.W.)在科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书目统计学”[3]。1926年美国洛特卡(Lotka A.J.)论述了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旨在通过对发表论著的统计来探明科技工作者的生产能力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4],称为“洛特卡定律”。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 B.C.)率先提出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5]。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普夫(Zipf G.K.)提出词频分布定律[6];1955年,加菲尔德(Gaifield E.)系统提出引文索引和引文技术的概念,以及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打破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中的垄断地位[7]。

直到1969年,英国情报学家阿伦・普里查德(Alan Britchard)才正式提出“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8],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开始从学科角度来研究文献计量问题,并将其定义为“把数学和统计学用于图书和其他文字通讯载体的科学”[9]。随着信息技术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以及1963年《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创刊,以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相继在1973年和1978年出版,为文献计量研究在图书馆和情报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阶段,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文献计量学的大部分工作为人工统计,研究者无法同时处理过多的数据,文献计量学的应用不太普遍。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基本围绕以上几个著名的定律展开,一方面是检验、修正这些经验规律并使之完善和更加具有普遍性(即理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图书馆、情报机构文献管理的具体工作(即实践发展方向)。为了加速文献计量学的普及进程,198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设立情报计量学委员会并制定近期计划,198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会议研究文献计量学的课程设置。

2 现代信息技术是文献计量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文献计量学是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统计方法的普遍有效应用,也使数学计算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许多有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成为文献计量学创新的核心动力。信息技术进步对文献计量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基础支撑的变化、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文献计量学科体系的完善上。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文献计量研究基础支撑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计量学已经突破对篇、册、本为单位的文献计量,深入到文献内部知识单元和相关信息上,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越来越丰富和多样:

2.1.1 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文献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文献资源建设促进了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文献数据的开发利用。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文献资源的地域分布和院校机构的馆藏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文献数据资源的存取利用与服务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2.1.2 检索语言与检索系统

文献计量的检索语言从文献分类发展到主题法、引文索引、内容分析等,检索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在机器语言上的应用。从信息技术出发,网络搜索引擎提高了检索的时效性;人工语言与机器语言的结合,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10]。

2.1.3 软件工具与技术实现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统计分析,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与工具的出现,包括MATLAB、SAS、SPSS、EViews、Incites、JCR、DA等,使得文献计量分析的内容越来越广泛。

2.2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的改进

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数据的分析处理,现代信息技术为文献计量研究的每一阶段都提供了研究方法上完善改进的机会:从最初的文献统计扩展到数学模型分析、链接分析、系统分析、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文献计量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统学、广义信息科学等紧密联系,使得文献计量学向个性化、集成化、模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应用也从原来的核心期刊评价、信息收藏管理与利用,扩大到研究科学发展特点、评价学科竞争力、预测学科发展等方面,从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2.3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献计量学科体系的完善

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文献信息呈现多种状态与存在形式,其计量分析的研究领域和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献计量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发生重心的转移,一些新领域、新分支开始出现:科学文献评价的出现,催生了科学计量学;依托信息测度和信息论,信息计量学应时而生;网络信息资源的即时利用,产生了网络计量学;在线科研环境的出现,促进了替代计量学的出现。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等分支学科的出现,丰富和完善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

3 信息技术催生文献计量学出现众多新分支

由于文献计量学家来自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学、社会学、化学、心理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信息技术进步促使“文献”概念不断扩展,国际文献计量分析迅速发展并成为图书情报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学科。“引文关系”既是文献、科学,又是情报,对引文关系的计量分析,使得利用相似信息技术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等成为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近亲,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相近甚至完全重合的地方。作为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各有特色[11]。为此,本研究对信息技术发展催生的文献计量学各分支进行了阐释。

3.1 科学计量学

科学文献的迅速增长,使得研究者对科学进行定量研究,开创了科学计量学。1968年,苏联学者纳利莫夫和穆利钦科首次提出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术语。1978年匈牙利学者布劳温(Braun T.)创办《科学计量学》杂志,主要发表有关科学学、科学交流和科学政策的定量研究成果,探讨科学计量学的各种方法,并为科学计量学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2001年温克勒(Vinkler P.)给出基础的科学计量及其学术领域的专业术语[12]。

科学计量学主要用于学术期刊影响研究、学科或机构的论文与引文分析、国家和地区研究与发展状况计量及科技政策研究、各种定律与分布的揭示等,以及对新数据库建构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新描述性和解释性模型建立、科研绩效评估等方面[13]。一般来说,它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非常相似,有时完全一致,但在研究对象和目的上仍有所区别。文献计量学把图书、期刊等视为正规的有形文献,主要目的是定量分析图书馆等藏书和文献服务活动,增进科学文献、科学情报和科学交流的影响力;科学计量学则分析科学情报(信息)产生、传播和利用的量的规律性,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社会活动)的机制[14]。科学计量学不仅可用于学科评价,也可用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研究[1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rnet和Intranet上的超文本链接和应用链接产生了知识地图,突破了以往只是对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界限的描述,逐渐演化为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是近年来科学计量学最前沿,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方法与传统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可视化图谱形象展示科学学科的结构与发展。因此,科学知识图谱是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新近发展出来的科学计量学新领域。主要用途是学术共同体及其网络研究,学科领域发展研究,研究课题的衍生、渗透与扩散,作者、机构、出版物与期刊等之间的关系等[16]。

3.2 信息计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论研究出现了回归为信息的量和质、语法和语义、传输和使用相统一的变化趋势,不仅克服了申农信息论(即狭义信息论)的局限,而且推动广义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为信息计量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详尽的计量方法。信息计量学最早由德国学者昂托・纳克(Otto Nacke)在1979年提出,他呼吁将数学方法用于测度信息现象,提出信息计量学是与信息科学有关的信息测度科学,并不断宣传术语Informetrics。同时,信息科学家说服国际文献联合会设立“信息计量学委员会”,拟定一个长期的信息计量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计划。1988年布鲁克斯提出用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代替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原因是文献计量学仅拘泥于“数目的计量”,已不适用于现代电子化载体文献的计量。我国最初在1981年将Informetrics译为情报计量学,1992年才将其改译为“信息计量学”。

信息计量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信息计量学”主要探讨以广义信息论为基础的广义信息的计量问题,“狭义信息计量学”主要研究情报信息或文献情报的计量问题,即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矛盾,从定量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性并找出内在规模[17]。但目前对信息计量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狭义信息计量学”,还带有较浓厚的基于文献情报的文献计量学色彩。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计量学将更加依赖现代计算技术和更深层次的数学分析,探索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计量的基本模式、方法技术、模拟验证等方面[18]。

3.3 网络计量学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如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Web2.0、云计算等发展,网络学术信息传播体系得到快速发展与完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专著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使得文献计量学的测度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又发生了巨大变化。1997年阿尔明(Almind T.C.)和英沃森(Ingwersen P.)描述了一系列进行Web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参数,以丹麦和其他北欧国家为案例,提出信息计量方法完全可用于万维网,只不过将万维网看作引文网络,传统引文由Web页面取代,首次使用“Webometrics”并将其定义为包括所有使用信息计量和其他计量方法对网络通信有关问题的研究[19]。1998年英沃森(Ingwersen P.)提出将期刊影响因子用于网页评价,为文献计量学的经典概念和研究方法成功用于网络信息分析开创了新的研究思路[20]。2004年本杰伯恩(Bjrneborn L.)和英沃森(Ingwersen P.)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计量学概念体系,标志着网络计量学开始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21]。2004年,《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学报》专门出版网络计量学专刊,2005年,《信息科学技术年评》出版了“Webometrics”专题。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新西兰、荷兰等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推动了网络计量学的发展[22]。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在网络上应用的一门学科,信息计量学构成了网络计量学的学科基础。网络计量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主要是网络信息分布的集中与离散规律、著者规律、词频规律、增长和老化规律、引证规律、多媒体信息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理论解释和数学模型研究等。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网上信息本身,还包括网上文献、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以及网络结构单元的信息计量问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计量学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且与文献计量学传统领域的联系很强,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3]。

3.4 替代计量学

随着学术出版数量和方式的增加,发现和选择最相关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传统同行评议和引文检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者的需要。利用社会媒体、追踪学术产出的在线科研环境,促进替代计量学的产生。2010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博士生普里姆(Priem J.)首次在Twitter上使用Altmetrics,随后在网站上发表宣言[24],正式提出“Altmetrics”术语。2011年起不仅召开研讨会,而且在社交网站上建立讨论组和发表博文,充分讨论替代计量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论文层面计量、科研成果计量、科研发现计量等相关研究内容。2013年,皮沃瓦(Piwowar H.)认为替代计量学会给科研影响力带来全新的变化[25],Elsevier等机构也对替代计量学表示公开支持。到目前为止,不仅理论上对众多指标进行了有效性及关系分析,而且对Mendeley、PLOS、Peer Evaluation、CiteULike、Twitter等网站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开发了ImpactFactory、TotalImpact、Altmetrics等应用平台用于搜集和分析网上各大社交网站和开放存取平台的数据,提供替代计量学指标。

替代计量学研究处在良好的开放存取和开放科学的大环境中,通过建立“研究对象”、“科学发现”等新的计量单元,采用复用率、解答问题程度、使用频率、CoRank-LinkCount、基于点击流数据知识图谱等新型计量指标,充分利用Twitter等在线科研交流网站来收集数据和分析,为替代计量提供坚实的数据源和基础,因此,替代计量的数据并不缺乏。但是,要从政策、过程、技术整体来控制数据质量仍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尽管替代计量学有着很好的前景,仍然会受到学者遵循小数定律和注意力空间限制规律的影响,增加同行评议的复杂性[26]。替代计量的研究和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随着新一代学者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在线科研交流将超越线下科研交流成为主体,替代计量学的地位将日益凸显,在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强大[27]。

4 信息技术进步与中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中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介绍国外文献计量学的论文。1964年,《综合科技动态・第二分册?"情报工作》的两篇文章翻译介绍了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28-29],这是国内最早介绍文献计量学研究[30]。1979年,沈中和再次介绍了“科学引文索引”,大力提倡使用的种种好处[31];赵红州提出科学家最佳年龄定律和科学劳动智力常数,其著作《科学能力学引论》为我国科学计量学的杰出代表作品[32]。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介绍性和应用性论文,如刘植惠1980年撰文向国人介绍了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即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和利用的各种文献)和具体应用(即估测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发展动向及其前景;探索文献资料的增长率;确定核心期刊等)[33];王崇德将文献计量与情报预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4]。1983年胡昌平和邱均平对科技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35],并以化学文献为例进行了分析与推断[36]。邱均平对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发展过程及术语界定[37]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并编辑了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材《文献计量学》。

同时,为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在1980年创刊,1982年《情报学报》问世,1983年以专门介绍国外情报科学动态的《国外情报科学》编辑出版,带动了国内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总之,这一时期主要是相关专家学者向国内介绍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学科内容,论文数量比较少(1979-1989年有关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文章仅有547篇),研究基础相当薄弱,缺乏自主性系统研究和综合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紧跟国外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开始了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王崇德等人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连续发文,对文献计量学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邱均平等人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发展进行了介绍[38]。1995年梁立明的《科学计量学――指标・模型・应用》,1999年庞景安的《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罗式胜的《科学技术指标与评价方法――科学计量学应用》和娄策群的《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以及2000年蒋国华的《科研指标与指标》是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1999年,徐久龄等最早向国内介绍网络计量学[39],2000年邱均平对网络计量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对分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侧重,邱均平等2008年对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进行了探讨[40],2013年蒋颖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发展进行了解读[41]。

随着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利用及其广泛普及,我国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及软硬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加速,文献计量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学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大批数据库数字化的研究与出版,也为文献信息的自动化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条件。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主要是期刊评价、数据库的建设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1992年启动编制,是期刊定量评价在国内全面推进的重要标志,全面拉开国内大规模期刊定量统计与评价工作的序幕。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推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引文数据库”等等。期刊评价是信息“膨胀”的结果和必然,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期刊评价更加具有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等特点[42]。另一重要方向是将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使得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管理和分析[43]。

伴随着数据挖掘、可视化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文献计量学学者更加重视可视化研究与应用。陈定权、李运景等人对可视化技术与工具进行介绍[44-45],周萍等人利用国外软件和国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使用可视化方法揭示深层内容[46]。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大连理工大学对知识图谱与可视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出版《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科学学知识图谱》、《管理学知识图谱》、《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和《专利计量与专利制度》等专著。CiteSpace、Pajek等免费开放的可视化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文献计量分析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高校,为了定量衡量学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影响,机构知识库也在不断改进计量方法,借助替代计量学等指标进行更广范围的影响力评价。

从对1991-2000年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论文(共2 069篇)分析来看,研究论文主要是文献或引文的统计与分析等应用领域,对于基础理论、经典定律的讨论相对较少。尽管文献计量学研究出现了新领域,如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但大量研究是对已有理论、方法的检验或简单套用,创新较少[47]。从2001-2014年的期刊论文来看,使用“篇名”或“关键词”检索出含有“文献计量”或“计量分析”的论文共1 713篇,发文量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但其新的研究领域,如科学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替代计量学的文章则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5 结 语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文献统计逐渐摒弃枯燥、繁琐、低效的人工统计方法,开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文献计量学得以快速发展,并在信息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是在特定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由文献计量学逐步演进而来,它们继承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丰富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支学科特征。

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发展在短短50年时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献计量学的测度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应用范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化,对网络环境下的计量分析有待加强。可以预见,信息化和网络化是文献计量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全球视野下的学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必将推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崇德.文献计量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8.

[2]Cole F.J.and Eales N.B..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Part I-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Science Progress,1917,11(44):578-596.

[3]Glenn R.Wittig.Statistical bibliography――A historical footnote[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78,24(3):240-241.

[4]Lotka A.J..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1926,16(12):317-323.

[5]Bradford S.C..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5,10(4):176-180.

[6]Zipf 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al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Cambridge,Mass:Addisson Wesley,1949.

[7]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Science,1955,122(3159):108-111.

[8]Pritchard A.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J].Documentation,1969,25(4):348-349.

[9]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10]李伟超.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影响与推动[J].情报科学,2007,25(2):208-232.

[11]刘廷元.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联系与区别[J].图书与情报,1994,(1):19-24.

[12]Vinkler P..An attempt for defining some basic categories of scientometrics and classifying the indicators of evaluative scientometrics[J].Scientometrics,2001,50(3):539-544.

[13]刘国栋,罗长坤,吴培红.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37-140.

[14]Braun T.et al.Scientometric Indicators[M].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85:4-6.

[15]Jochen Glser,Grit Laudel.Integrating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 into sociological studies:method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J].Scientometrics,2001,52(3):411-434.

[16]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一)[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75-80.

[18]郭强,刘俊友.信息计量学导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7.

[19]Almind T.C.,Ingwersen P..Informetrics analyses on the world wide web: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webometric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7,53(4):404-426.

[20]Ingwersen P..The calculation of web impact[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8,54(2):236-243.

[21]Bjrneborn L.,Ingwersen P..Toward a basic framework for webometric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14):1216-1227.

[22]邱均平.网络计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13.

[23]蒋颖.1995-2004年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共词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4):504-512.

[24]Priem J.,Taraborelli D.,Groth P.,Neylon C..Altmetrics:A manifesto[EB/OL].http:∥/manifesto,2010-10-26.

[25]Piwowar H..Altmetrics: Value all research products[J].Nature,2013,493(1):159.

[26]邱均平,余厚强.替代计量学的提出过程与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5-12.

[27]余厚强,邱均平.论替代计量学在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14,33(9):163-167.

[28]Garfield E.科学引文索引[J].王恩光,译.综合科技动态・情报工作,1964,(5):8-13.

[29]Kpbijioba H.B..美国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J].张琪玉,译.综合科技动态・情报工作,1964,(5):14-15.

[30]梁国强.国内文献计量学综述[J].科学文献信息管理,2013,(4):58-60.

[31]沈中和.新颖的《科学引文索引》[J].自然杂志,1979,2(5):322-323.

[32]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3]刘植惠.文献的定量分析研究[J].情报科学,1980,(4):7-13.

[34]王崇德.计量文献与预测情报[J].情报科学,1980,(3):43-45.

[35]胡昌平,邱均平.科技文献分析研究初探[J].情报学刊,1983,(4):104.

[36]邱均平,胡昌平.化学文献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1983,(4):28-32.

[37]邱均平.关于“文献计量学”术语及其定义[J].图书情报知识,1985,(3):22-25.

[38]邱均平.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3):217-219.

[39]徐久龄,刘春茂,刘亚轩.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情报学进展(第三卷)[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78-107.

[40]邱均平,王曰芬,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69.

[41]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0.

[42]林树文,曾润平.期刊评价的产生与我国期刊评价的发展[J].情报探索,2013,(5):43-47.

[43]曹学艳,胡文静.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2):106-111.

[44]陈定权.同引分析与可视化技术[J].情报科学,2005,23(4):532-537.

[45]李运景,侯汉清.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2):301-308.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 过程管理 信息系统

1 前言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本科教育培养水平的重要依据。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与深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布置环节的逐渐细化都将有效地促使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然而,现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大多依然沿用传统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既不能满足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的要求,同时也对提高高校本科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产生了制约。本论文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在其中引入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相关环节的进步。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探索

2.1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程序分析

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必要了解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的程序,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实际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工作程序有十余个阶段,包括成立毕业设计指导组、教师题目申报、题目审查、公布题目学生选题、选题结果统计、实施阶段、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结、整理归档。

2.2 实际过程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学生。现有工作程序下,学生在选题、开题、中期、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填写个人信息和论文信息,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也给管理者的核对、整理、归档工作增加了负担,而且由于数据量大,繁琐复杂,工作中极易出现错误。

(2)教师。在现有工作程序下,教师在题目申报和审查过程中,需要多次提交、修改题目、背景等相关信息,如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将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产生影响。

(3)管理者。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面临来自学生、教师的各种信息数据,数量庞大,且需要随时更新;学生选题和答辩资格审查仍然需要人工审核,无法实现与学校现有教学系统数据的对接。

2.3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系统功能

本系统由相互管理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组成。

(1)管理者

1)信息维护。通过现有教学管理系统导入学生、教师个人信息,设置操作权限,并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毕业设计相关通知、公告。

2)审查管理。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等基础参数,审查教师申报题目、学生提交文档及学生答辩资格,完成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录入。

(2)教师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申报、修改、删除题目,查看申报题目审核状态,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审查管理。评阅论文,对论文进行修改、删除,提交评阅分数、意见,对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学生咨询的问题。

(3)学生

1)信息维护。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查阅毕业设计通知、公告及学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2)查阅管理。查阅指导教师信息、题目信息,提交论文,查看论文审核状态,查看各阶段评阅分数,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咨询。

2.3.2方案设计

在对实际过程管理工作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管理方案。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准备基础数据表。本系统需要准备多张相关基础数据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题目选择状态表、相关文件表、专业信息表等。由管理员向系统直接导入学生、教师的相关文件及专业信息表,为后续毕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数据操作。该阶段由指导教师陆续在系统中录入申报题目相关信息,管理员对教师所申报题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题目由管理员公布在系统,此时学生可以查阅题目信息及指导教师信息,并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毕设工作正式开始,在开题和期中检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系统内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由检查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各环节成绩。

(3)评阅答辩阶段。管理员通过系统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审查,然后向教师分配论文评阅工作,教师使用系统评阅论文并录入评分及评语。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组长在系统内录入学生答辩成绩,系统根据规定比例自动计算学生总评成绩。完成录入工作后,系统自动生成相应表格并可以打印,方便整理归档。

3 结语

为了改善传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管理效果不佳的普遍问题,本文重点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方法,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实践, 提出了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既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过程,还可以综合提升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7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

从系统的角度,管理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优化管理工作。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网络技术。

项目管理包括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规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学方面的指示,如投资分析。分析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设计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和通信网络技术;实施阶段涉及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配置管理、测试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结合现有文献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改革方法,提出以下改革建议。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减少MIS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所占的比例,添加MIS与企业竞争优势、MIS管理、经管领域MIS应用等知识模块。工商管理类专业MIS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篇

1.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学以及运筹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把握。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基于管理层次的分类、基于管理职能结构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空间分类以及技术架构分类。

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基础篇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条件: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企业业务改革,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3.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

4.数据库技术基础:概念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型的规范化。

5.通信与网络: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三)系统开发与管理篇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与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模型,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分析的目标、任务及步骤,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3.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四)典型应用篇

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

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文献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如梁妍和王知强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关于教学方法已有较多研究,如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自主实验法等。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以纯理论和纯技术的观点描述信息系统,而应将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管理和应用的角度介绍信息系统。在教学手段上应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际系统调查等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结合上述教学内容提出一种专题讨论和案例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

(一)并非课程全部内容均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从上述四部分内容中选取一些作为案例讨论的专题。如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因果等。

(二)建议对学生分组,如每组4-5人,小组式任务安排可使任务量合理化,学生间团结协作。

(三)针对专题内容,选择有针对性。本土化的新颖案例可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小组自行确定。

(四)为保障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

如,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成败原因分析这一专题时,安排学生准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生分小组准备资料和课后在课堂讨论互动,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成功案例总结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经验有哪些?通过失败案例分析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如何准确把握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如何确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如何分析和选择软件供应商等,最终由教师总结归纳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气氛,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结论

如果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很多人会将案例教学当做是教师讲述理论概念后的故事举例,进而总结结论,再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案例的心得,而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以具体问题为学习和讨论的焦点,选择贴近现实的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学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挖掘隐含在案例之内的知识点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希望以上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三鸿,许鑫,王昊,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0-125.

[2]徐生菊,徐升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11.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传递模式 信息交互 信息反馈

[分类号]G250.7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具备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系统特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人、资源、设备等各种社会系统要素联系在一起;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语义网等技术拓展了人类的信息处理和交流能力;分布应用集成、SOA、网格等协同服务技术使信息系统具备实现社会协作机制的能力。相应地,在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系统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信道,为信息传递与交流提供支持;二是充当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认知主体和发起者(如智能),主动提供服务。

用户是信息系统的认知主体和信息传递的发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在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型中,用户被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系统语法、规则与接口设计很少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本身,用户需要去适应系统语法与规则的要求。但是,用户访问信息系统,往往是需要消解某种不确定性或问题状态,或完成某个工作任务,通常不是通过一次查询、一种访问方式或途径就能解决的,需要更加复杂的系统交互,要求将用户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加以考虑,把用户作为信息系统的认知主体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发起者,设计相应的用户交互和反馈机制。

分布式环境下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重新定位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这意味着,研究和设计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需要考虑的基本传递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传递、交互和反馈,应该考虑的要素则包括:传递对象的内容组织、传递主体和客体、传递的方向与路径等。

1 传递维

当我们讨论信息传递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本要素是信息传递的主体和客体。信息传递的主体和客体是认知,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信息系统,或其他“能从周围世界分离出信息的实体”。这里,我们实际上把信息系统和用户看作一个分布式系统的两个独立的、各自具有认知能力的信息处理子系统。由此,我们对信息传递产生了三种理解,当传递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信息系统只充当传递的媒介时,称其为信息交流,如即时通讯工具;当传递的主体和客体是人和信息系统时,称其为信息发现,如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传递的主体和客体均为信息系统时,称其为信息交换。

1.1 线性传递与迭代式传递

线性传递反映的是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其理论基础是信息传递模型论。在这种模式下,信息被看作具有客观属性的对象,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准确地描述这些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接口。其内在假设是用户能够理解并按照系统设定的语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与系统的交互过程中是不变的。线性传递是从信息系统到用户的单向传递,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和文献系统皆属此类,基本不提供任何相关反馈功能。

所谓迭代式传递即交互式传递,反映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其理论基础是认知观点:信息传递过程就是用户不断与系统交互的过程,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与系统的交互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因为获得新信息会使用户的认知状态发生改变,相应地,用户的知识需求状态(ASKs)也会发生变化,因而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反馈机制来发现新信息对用户的影响,进而捕获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迭代”说明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存在双向的信息流,主要表现为“输出一反馈”的循环过程。

1.2 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

单向传递是线性传递的基本特征。单向传递意味着系统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用户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双向传递反映了信息系统传递机制设计由以系统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是迭代式传递的基本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双向传递强调信息系统的认知功能和用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种认知功能通过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挖掘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线性传递是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发现和信息交换的基本系统功能。但是,完整的信息发现过程需要系统提供双向的信息传递机制。

1.3 自适应传递与用户事件驱动传递

根据信息传递活动的启动机制,信息传递包括两种基本模式:自适应传递与用户事件驱动传递。

所谓自适应传递,也称主动传递、基于推技术的传递或条件事件驱动传递。在这种传递模式中,信息系统充当认知(传递主体),以条件事件和触发事件为启动机制。条件事件用于描述用户(传递客体)的状态或者说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触发事件用于捕获信息源的变化,包括时间触发事件、信息变化事件、用户交互事件。信息系统的认知和传递主体角色主要由各种任务实现。如信息过滤系统和信息推荐系统中以用户模型或用户聚类模型为条件事件,以“新”信息对象为触发事件。“新”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是新进入信息集合的信息(无条件信息变化事件),如某个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文章,也可以是同类用户发现而当前用户未发现的信息对象(有条件信息变化事件),如协作过滤和推荐系统。资源发现与服务发现则是以用户交互为触发事件的自适应传递。

所谓用户事件驱动传递,也称被动传递、基于拉技术的传递或目标事件驱动传递。在这种传递模式中,用户充当认知(认知主体),以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系统信息集合之间的信息流为启动机制。触发事件是用户的直接意图、工作任务、异常知识状态等不确定性状态。这是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传递模式,即用户向系统提交查询,系统对查询表示与文献表示进行比较,将相关的文献提供给用户。用户充当认知意味着信息传递是由用户的主动信息行为驱动的,因此,用户利用超文本或其他导航结构浏览信息,用户访问博客系统、问答系统、维客、论坛等也属于此类传递模式。

对复杂的信息服务系统而言,如数字图书馆、elearning系统、知识社区等,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信息量的不断膨胀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性与用户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意味着系统作为认知,必须能够跟踪、监测系统信息资源空间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用户而屏蔽无关信息;第二个方面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和变化性,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系统根据用户的主动信息行为和用户期

望的系统支持设计不同的传递模式;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性则要求系统在不同交互阶段提供不同的传递模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系统倾向于组合使用条件事件驱动和用户事件驱动两种传递方式。

2 交互维

信息传递的实现总是依赖于一定的信道,即信息在各种信息载体或信息对象之间的流动及其流动的方式。信息交互是一种复杂的交互过程,涉及用户、信息内容、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取决于用户的认知状态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内容的语义和结构、信息系统的特性。同时,信息交互是一个迭代式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三类双向交互,如图1所示:

其中,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发现用户信息需求变化过程中的信息流,通过捕获系统输出信息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实现。系统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揭示系统信息集合的信息对象之间的信息流并用相应的结构体系加以组织、如索引、词表、数据仓库等。用户与内容之间的双向交互,在于发现信息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信息流。

Colleen和Belkin建立了一个描述信息交互活动的分面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该分类系统由五个主分面组成,每个主分面之下又包括若干子分面。其设计思想是“利用主分面和子分面的不同组合描述和表征复杂信息交互活动”。因此,该系统可以用于信息交互活动分析,进而用于信息检索系统乃至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以及信息检索与服务技术选择。该分类系统为我们抽象信息服务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描述框架。下面以博客系统和信息过滤系统的信息交互为例加以说明:

2.1 博客系统信息交互

博客系统是一种新兴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和在线信息交流工具。涉及的主要信息活动包括:信息创建、、组织、更新、链接、订阅、评价等。用表1所述分类表可描述为:

・信息行为面:信息创建、、组织、修改、链接、订阅、评价、…

・交互的对象面:

层次:信息、元信息

媒介:图像、文本、…

数量:一个对象、对象集合

・通用交互维度面:

信息对象:部分一整体

系统性:随机的一系统的

程度:选择的

・交互标准面:时间、主题、…

2.2 过滤系统信息交互

信息过滤是以信息系统为认知,以满足用户长期兴趣需求为目标的一种信息路由选择机制。信息过滤与一般信息检索过程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它需要预测、评价、修正用户的信息需求,构造预定义的查询;检索执行的范围是信息集合新增的信息对象。信息过滤技术主要应用于定题服务、信息提醒、信息推送与推荐等主动信息服务领域。用表1所述分类表可描述如下:

・通信行为面:

媒介:文本、多媒体、…

模式:中介

映射:一对一、一对多、…

・信息行为面:

预测、评价、修改

访问:

方法:搜索

模式:描述

・交互的对象面:

层次:信息、元信息

媒介:图像、文本、…

数量:一个对象、对象集合

・通用交互维度面:

信息对象:部分一整体

系统性:随机的

程度:选择的

・交互标准面:主题、动机、意图…

在这里我们增加了一个分面:通信行为面。这是由信息过滤系统的“路由”特性及系统的认知角色决定的。另外,尽管colleen和Belkin的信息交互分面分类系统在设计信息行为面时并没有列示“过滤”子分面,但他们指出该分面是可以扩展的(其他分面亦如此),唯一的要求是同级子分面之间应该具有互斥性。当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具体的交互模型时,这一点尤为关键。如在分布式环境下,信息行为面还可以增加一个“发现”子分面,以描述资源发现和服务发现等信息行为。

3 反馈:第三反馈理论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含其他“信息”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用户与信息系统交互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反映或部分反映用户信息需求以及信息需求变化的信息,如用户进行相关判断、阅读、下载、收藏某篇文献或浏览某个网页,甚至用户的交互过程、浏览路径、检索历史等交互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系统与用户交互信息包含或部分包含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是信息服务系统反馈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反馈研究是信息交互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系统用户模型和交互模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学领域,关于反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领域,spink称之为继“控制论反馈理论”、“社会反馈理论”之后的“第三反馈理论”,足见反馈研究与设计的作用。在他看来,控制论反馈理论和社会反馈理论对不同信息检索方法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分别产生了两种反馈设计模式:传递反馈和交互式反馈。

传递反馈是传统信息检索系统反馈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即反馈是IR系统的一项功能:IR系统的输出或系统反馈。系统反馈的观点把反馈视为线性的信息传递,而不是反馈循环过程,对信息的理解与控制论反馈理论相同,即负反馈或负熵的概念。系统反馈的主要应用是查询重构和自动相关反馈技术,其基本理论假设是用户的相关判断或智能相关判断为构造精确描述用户信息需求的查询提供补充信息。

交互式反馈更重视从社会反馈理论中吸收营养,主要包括社会交流理论和人机交互研究,更强调正反馈的作用,认为反馈是一种迭代式的交互过程或反馈循环,需要考虑包含用户、信息表示、系统甚至交互过程本身在内的多种交互因素和多种反馈类型的影响。交互式反馈意味着以系统“中间”输出结果为反馈源设计多种反馈机制,如基于用户相关判断(显式反馈)和用户信息选择行为(隐式反馈,如访问路径、点击、收藏等)的相关反馈,基于用户评价的量值反馈、策略反馈等。

Sspink从五个方面对三种反馈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我们剖析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反馈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如表2所示:

4 结论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接口

 

1引言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关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做到集中管理、共享访问,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为了使各部分模块之间能够顺畅的衔接,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

2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2.1与门户的接口

图文资源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门户登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传送机顶盒登陆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门户系统接口:功能是获得当前机顶盒的MAC地址。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接口协议:通信采集用HTTP协议,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2与合作方网站的接口

对于开放站点数据库的合作方,由于不同的合作方其数据库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图文采集子系统的数据迁移模块中,分析合作方数据库结构的协议需要与开放站点做接口。

传输数据:合作方向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数据。

接口协议:合作方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协议。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与开发站点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XML格式数据源通信,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3短信平台接口

此接口留待扩展,当用户选择接收手机短信时,有新的留言信息会有手机短信提示,可和现有的短信平台对接,实现图文的短信增值。

传输数据:留言发件人、留言标题、留言正文。

接口协议:与留言系统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短信平台接口数据格式符合短信平台的协议。

2.4与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PSTIM)接口

2.4.1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TCP协议建立socket连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教学周等信息传递过来,并将此信息转化为图文栏目层次的数据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对学习资料图文信息进行组织。在图文中PSTIM传递而来的数据将组成为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1.接口结构图

图2PSTIM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2.协议和规范:

TCP协议:从PSTIM中获取数据采用的协议。

JDBC:数据转入图文数据库中遵守的规范。

HTTP:接口程序与图文数据库通信采用的协议。

3.接口实现:

接口实现分为五个模块(类):中间表、socket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结构转化模块、图文库操作模块。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1) 中间表:

图3 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数据结构图

2) Socket通信模块:

采用成熟的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的代码搭建。根据双方沟通和《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文档,接口同步程序作为socket通信的客户端。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根据配置的IP和PORT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服务端数据发生变化由系统外通知,数据通信请求由手动方式触发。

3) 传输数据分析模块:

传输数据分析类根据文档《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制定数据传输协议编写。

4) 数据结构转化模块:

数据结构转化完毕后在栏目表中层次结构为: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图文学习资料。转化完毕在图文中中小教学系统传递而来的数据作为一个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同步完毕后在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表中层次结构为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

5) 图文库操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操作栏目和操作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两个表。功能分为:

a) 对这两个表进行插入、修改、更新操作。

b) 获得同步数据在图文中所属的rootid。

c) 删除栏目(删除其下所有子栏目和信息)。

3总结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设计适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类信息模块联接的接口,是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满足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晓燕.广播电视台图文信息频道制播系统的升级和改版初探[J]. 技术与市场,2009,(04).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信息技术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厘清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现代审计的主流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代表的对信息的检验,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极其有限,且缺乏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的梳理与评说。同财务审计相比,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一、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 System Audit,ISA)是目前常常提到的概念,一般理解为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给信息系统审计作了如下定义: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信息系统与相关资源能否适当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有效完成组织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且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以确保满足业务、运作和控制目标,在发生非期望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阻止、检测或更正的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信息系统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出现了一系列相关术语。(1)计算机审计,国内学术界对计算机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信息化、EDP审计等等;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根据国内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总结如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由此可见,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IT审计的内涵相似。(2)电子数据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是目前审计实务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对于电子数据审计,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对该术语的使用情况,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3)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审计和电子数据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软件、硬件和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并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真实、安全、可靠、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加以区分。(4)持续审计,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CA)是指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之后相当短的时间内产生审计结果的一种审计行为。持续审计是同传统期间审计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是审计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审计实施的即时性和审计活动的整合性,并且基于例外审计和战略系统审计的理念,要求审计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审计对象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5)计算机辅助审计,如同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概念一样,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辅助应用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覆盖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项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普及期四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犯罪率急剧上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制仍很不充分。为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美国EDP审计师协会1981年举办了首次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1984年的《EDP控制的目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系列控制标准,1987年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日本通产省在1982年设立了“计算机安全研究会”,而后发表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对策》,1985年发表了《IT审计标准》,提出了“随着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进展,仅仅是系统内部的审计是不充分的,有必要尽早地引入由具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与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信息系统审计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等进行全面检查……”等观点,并在日本的软件水平考试中增添“系统审计师”考试,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队伍。上述审计理论与实务表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并走上了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进入普及期。1994年, EDPAA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ISACA成立后主要致立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工作。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类似于CPA审计准则体系,它由基本准则、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构成,其显着特点就是以COBIT为基本工具,并借以与ITGI的指南相联系,以弥补ISACA规范在审计细节方面关注的不足。截止到2010年12月,ISACA已经了16项基

本准则,41项审计指南和11项作业程序,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活动提供了指引。

三、国内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也开展了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于2005年了《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审计中间表创建和使用管理规则》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规则》等操作规则之后,又于2006年9月了《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网上审计操作规则》以及《审计数字化应用规则》等信息系统审计的规则。中国审计协会为了规范组织审计机构及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保证审计质量,于2008年根据《内部基本审计准则》的精神制定并颁布了《审计具体准则第28 号――信息系统审计》。尽管28号审计准则的出台受了很多学者的评论,但20号审计准则却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也为我国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或相关机构颁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系统审计开展了研究。对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经迫在眉睫,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将面临审计观念的转变、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才以及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等问题,应加快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的制定。可以借鉴ISACA的做法,也采用三个层次体系结构,以基本准则为核心,统领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从而使整个准则体系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1997,第二条.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会计管理 会计控制 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观点主要有“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两派,前者以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后者以已故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为代表。“会计管理活动论”基于对会计实践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近年来会计本质理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仍然在各种意义上使用“会计管理”概念。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实践和专业媒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概念:把各级政府、各个行业、社会以及企业“对会计的管理”理解成“会计管理”; “内部会计控制”或“会计控制”即“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还有会计从业人员把自己的会计工作看成是“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工作+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上说明“会计管理”概念仍然活在会计实践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理论上有认识和厘清以上各种概念关系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经典概念推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帮助实际工作者和会计理论工作者澄清认识、加深对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控制的理解,还可以为企业制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一)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活动论”意义上的“会计管理”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经济的一种社会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并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他们进一步研究并界定了“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要素、目标、过程等,认为“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杨纪琬,阎达五,1984),“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1985) ”“会计管理的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客体”,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阎达五,陈亚民,1989)。2003年阎达五教授进一步指出会计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其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预报、核算、控制、分析、业绩考评八项职能。本文认为,会计核算过程与会计管理过程、会计核算内容与会计管理内容在实践上不可分割,会计核算也是会计管理;在职能和程序上“会计管理本质上不仅是以时间为线索逐一进行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构成的循环,更重要、更深刻的含义是一种由标准、记录、对比分析和反馈构成的会计控制循环。”总之,会计管理指的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会计人员,客体是价值运动,手段是会计信息和会计系统,职能是预算、反映、分析、反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现实的会计系统是由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会计信息可靠性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综合而成的。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会计不仅对外控制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对自身产生信息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实践中的信息控制包括流程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等全程、全方位控制,信息处理过程与信息控制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把会计系统当做“黑箱”来考察系统对外的“作用力”,实际上是把经济组织当做控制系统,把经济组织内的会计子系统当做“控制器”的一部分来考察的。在控制论意义上,以上所反映的会计系统对再生产活动的管理过程也可以叫做“会计控制”,但是现实的会计系统并不是一个只接受和发出信号的“黑箱”,会计系统本身也有信息质量控制系统、有监督系统,有对内对外的组织、协调职能(如职责分工、流程设计、原始凭证的传递等)和对内对外的监督职能(如原始凭证的审核、财产清查、对账、稽核),也就是说,会计系统是一个“白箱”。本文认为,“会计管理活动论”早期创立者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是一个“会计管理”系统而不是“会计控制”系统。本文认为,“会计控制”应专指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 (图3)中的“会计管理系统”即会计系统对内的质量控制子系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监督、组织、协调子系统,后者是会计系统的功能,也是之所以把会计系统叫做会计管理系统的原因,会计管理的最终和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内控制信息质量而是对外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对外的组织、协调功能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和监督功能。由于会计系统不是执法者,因此,监督职能的地位又不如控制职能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有时候又把政府(或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监督、组织、考核等叫做“会计管理”,实际上是企业外部和内部有关机构“对会计的管理”,显然与“会计管理活动论”所说的“会计管理”即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风马牛不相及。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内部控制发展历程。比较常用且规范的会计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阶段(Internal Control System)、内部控制结构阶段(Internal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框架阶段(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该内容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不做论述)。“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的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控制的初级形式内部牵制的实践(辛少穗,2007)。”在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代中国都出现了实物保管、会计记录、审计的分离制度。最早的内部牵制是会计记录与钱财保管的分离,会计记录实际上是作为控制器的一部分出现的。“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发表了《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Internal Control: Element of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的特别报告,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一个企业内部为保护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是一个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1972年,AICPA下属审计准则委员会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与资产安全、财务记录可靠及下列事项提供合理保证的组织结构、程序及记录。交易的实施是依据管理当局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交易的记录要满足以下需要:能按GAAP或应用于会计报告的其他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保持资产的经管责任;只能根据管理当局的授权才能接近资产;帐面数定期与实际数相核对,并对差异采取恰当行动(辛少穗,2007)。”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5月,AICPA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其中,会计制度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关键要素,它“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分析、归类、记录和报告方法,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辛穗,2007)。”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MAA)共同组成的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Framework),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这份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构成。至此,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内部控制框架也成为内容丰富、外延广泛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其广延和丰富性表现在无论内部控制的主体(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界限(组织界限)、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还是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手段(“过程”和五个要素)涵义都非常丰富。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容,我国于2008年5月22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控制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容和手段也是“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所有“过程”,也包含“五大要素”。显然,这也是融合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内部管控体系。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随着经济组织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也从内部牵制时期的“会计记录”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会计制度”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会计控制的职能越来越丰富、明确、延伸最后完全融于内部控制整体。但是,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借鉴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会计控制”定义,我们仍然把为实现这部分目标的职能称为“会计控制”或“内部会计控制”。在我国现行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会计控制即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对资产安全的控制可以说是“会计系统”对资产的控制,这是会计自古以来就具备的职能;对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控制是会计系统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这种控制的产生是因为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具有作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也是为了实现“会计系统”对有关财产物资和经济活动的控制。所以:如果以会计系统为考察对象,则所谓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还可以分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和会计系统外部控制;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目的还是为了对外的“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会计系统内部的自我信息质量控制需要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审核,因此这种控制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控制也不能截然分开。

(2)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由(图4)可以看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包括会计系统内部的控制,也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控制,但这里都是在组织内部来分析的,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不属于本文考察的范围,应属于外部“对会计的管理”或外部“对会计的监督”。 如(图5)和(表1)所示,此处所谓会计控制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控制,目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而“会计管理”主要是对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二者又密不可分,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的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成为会计管理的关键,而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就是会计控制。不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就无法进行会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无法截然分开。比如,会计信息提供者既要进行会计预算、核算、分析和反馈等会计管理工作,又要控制(并接受其他部门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会计核算过程既是信息处理过程,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见(表2)。如(表3)所示,内部控制中为合理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经济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与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内容也存在着重叠。因为会计监督的部分职能就是维护法律法规,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包含对会计信息处理质量的控制,会计系统本身对外部再生产过程具有“过程控制”职能(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同时现实的会计系统也具有对法规执行活动的监督职能,而这些职能就是会计系统的全部,所以会计系统就是会计管理系统,从定义上看,内部控制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广泛,所以,应该说,会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子系统。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的过程;而会计管理是具有上述目的(主要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过程,且会计管理是由会计人员进行的管理;

会计管理∈内部控制

(三)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概念争议较大,通常认为监督往往与系统外部有关主体的执法行为有关。按照《会计法》规范的“会计监督”内容,“会计监督”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会计人员对财务收支和财产物资的监督;二是组织外部有关主体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包括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即组织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也可以归为外部“对会计的管理”,包括所谓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即实际工作中经常说的政府“会计管理”),这超出了本文考察的对象;三是组织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既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也有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如《会计法》第28、29条规定),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上内容除了企业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以外,其余内容可以称为“内部会计监督”,应该属于内部控制的内容。如(图6)所示,组织内部的会计监督无论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还是对会计的监督,无论归为会计控制还是会计管理都属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

(四)财务管理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工作。”2010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都认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其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界定也大同小异,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筹资、投资、运营资金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管理的手段就是,决策、计划和控制,不需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在国外,美国人James C. Van. Horne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998)也认为“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显然,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一个方面进行的直接管理,是对人、财、物、信息中“财”进行的管理,如同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一样,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但是由于资金与其他要素密切相关,所以对其的管理可能涉及许多部门,但这不能否定其“职能管理”的实质,因为“人事管理”和“物资管理”也涉及很多部门,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职能式的具体管理。而会计管理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的全面反映和全面管理,这是一种全面的、间接式的管理,即所谓“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杨纪琬,1997)。但是,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又不是毫无关系,像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一样,财务管理也必须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无论是决策、计划还是控制都需要运用会计信息,需要会计管理部门的反馈。所以,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图7)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有联系但没有交集。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两两相互重叠、交叉,而三者又都是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如(图8)所示。这里所探讨的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都是在组织内部进行,都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可以涵盖以上内容,是因为现代内部控制无论从目标还是实施主体上来看外延都很广。会计监督、会计控制和会计管理的外部边界并非图中表现得那样清晰,而是模糊的,这在上文的辨析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来。它们与内部控制也基本融为一体,这即是内部控制“框架”的本来含义。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有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用于信息质量控制的控制活动和会计部门对于资产安全控制的信息沟通及会计部门采取的其他控制活动如财产清查和核对制度。不同之处是会计控制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二者的主要目的不同:会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交集则在于组织内部通过财产清查和余额核对对财产物资的监督以及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会计监督还包括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会计监督与会计管理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控制。二者不同之处是会计监督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甚至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三者共同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这个结论包含以下常识或观点:没有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无法进行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也是它们共同的基础。没有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就谈不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当然更谈不上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核心和基础,从而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非常关键,所以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会计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会计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效率和效果。通常认为监督和控制都是管理职能的构成部分,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都可以称为“会计管理”,并没有可以截然分开的界限,它们逐渐交叉融合并与内部控制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如内部控制框架所述),这也许反映了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趋势。在实践中,对以上概念的认识和应用需主要抓住以下要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界限。能够区分两个基本问题就可以了:是“会计管理”还是“对会计的管理”?是会计系统内部的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管理还是来自于组织系统外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年第l期。

[2]杨纪琬、阎达五:《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财贸经济》1984年第l0期。

[3]阎达五:《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阎达五、陈亚民:《发展会计理论,振兴会计事业――“会计管理活动论”10年回顾》,《会计研究》1989年第6期。

[5]商思争:《作为记录的会计: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历史分析和逻辑证明》,《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1期。

统计与信息论文范文12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到许多高校学科教学与这个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大课程优化改革探讨,从流程再造的角度,试图进行课程整合,统筹协调,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大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入,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放到高校学科改革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其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减少学科间交叉重复,落实教学职责,有利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因此,要从整体推进改革,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统筹协调、稳步推行。

一、目前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大纲更新较慢,教学目标不太清晰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也随之变化较快。而不少课程的教学大纲在编写之后几年才更新一次,以致于其落后经济形势的发展。因为教学目标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的落后,导致教学目标不尽科学清晰。

2.学科之间内容重复且滞后

近年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细,但是我们发现课程交叉重复内容增多,有的课程不仅两两交叉重复,更有多门交叉重复。教学内容的更新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应用水平。

3.教学方式常规化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融财务会计学、管理学、信息系统学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同时其实践性强、内容多元化,业务流程及软件功能的复杂多变。仅仅以原有的常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成为空谈。

4.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师资知识结构性不合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综合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系统管理能力。而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大多或会计老师兼教或计算机老师兼教。不少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按课本要求,教学生一步步操作,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有的教师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对软件维护、数据库管理应用不太熟悉;有的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及管理、网络维护等熟悉,但对会计知识又不够系统和全面。

5.教学的评价考核方式陈旧

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考核没有较为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要考核的内容、方法、标准等模糊不清,势必影响教学、学习效果。

针对当前企业管理已经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其核心,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在核算职能,而是集核算、控制、分析、预测、审计职能于一体,集供应、生产、销售、库存、人财物管理的一体化。如何围绕着这个综合系统目标体系,对会计信息处理的路径、规则、角色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上重新确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重新再造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本人设想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大课程改革

1.整合并健全课程知识体系,用流程再造的观点兼收并蓄,涵盖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课程,把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管理会计实验、财务软件应用、erp整合为一大门课程其体系由理论知识和实务两大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的大块有:首先,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相关基本知识,包括会计信息系统概述、ERP 原理、网络财务原理;第二,从管理信息系统角度介绍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及原理,生命周期法方法原理,介绍相关基本常识,基本原理,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方法、数据流程、功能结构、编码设置、数据文件、日常业务处理和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三,剖析账务处理子系统与会计报表子系统原理,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原理分析;第四,生产、供应链管理原理分析,计算机审计、电子商务专题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与理论,;第五,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及实现案例分析;第六,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咨询及价值管理与评价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实务部分侧重于我国主流会计软件、ERP软件的综合使用。应包括七个学习模块:财务模块,包括总账、工资、固定资产、财务报表、应收应付、成本核算及管理、;生产管理模块、供应链模块、管理会计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计算机审计模块等。这部分是最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直接对应着社会与市场的要求。课程知识体系中的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的知识,涉及到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系统、会计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如果欠缺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等知识会让学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原理时很难理解和接受,特别对系统维护能力、数据深入分析和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满足相应的课题和综合实践工作。

2.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大课程的最新成果,选择或编写适合的大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整合重复内容,并建设全面完整配套的教学基础文件和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习题库、

参考文献、实验指导书以及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库等

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以往讲授方式,积极推广多媒体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一套大案例及多个小案例,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在课上讨论,鼓励并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解决办法,加强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4.大实验教学

设计、选择体现阶梯性、层次性的实验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验案例从体现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实训的初级层次、到会计综合操作技能的中级层次、再到会计信息系统体系设计能力和创新性的高级层次。既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大赛,参与软件公司或国家相关机构组织的ERP信息化工程师的认证考试,也可推荐学生到软件公司或各种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

5.师资力量建设方面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和实践发展迅速,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教师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强有力的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这门大课程不可能一个人完成,要进行合理分工和整合。还可通过聘请信息化管理、培训专家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了解各行业特点及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知识,了解企业实施会计信息系统流程;让老师参加进修,掌握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和动态、扩展专业视野,为高校教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