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文言文虚词

高中文言文虚词

时间:2022-06-08 17:37:52

高中文言文虚词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1

[关键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高中以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都是如临大敌,原因很简单: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考核基本上都是课内的必修内容,可是高中的文言文考核却是以课外的文言文形式进行考察文言文的知识重、难点。

一、虚词是链接三大文言句式的标志

文言文是靠句子堆砌而成的,所以首先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大意。文言文的三大经典句式分别是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这里省略了省略句式)。而能否读懂一个句子,关键就在于能否分清这三大句式。

1.乃、为、则、者、也都是判断句的标志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乃”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则”在此处的意思也是“是”。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放在主语后面,和“也”连用,表判断。

2.为、于都是被动句的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3.倒装句里面细分为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三部分,其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是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的标志;“于”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之”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师说》)“之”在此处表示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鸿门宴》)“者”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燕王拜送于庭。(《蔺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是“在”,和“庭”构成介宾结构,因此,“于”也可看作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二、虚词是判别词类活用的催化剂

文言文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大致分为三大类――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当然,活用为动词又可以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但是判别一个词的活用情况主要是根据这个词所在的语言环境。

三大词类活用围绕的中心是“动宾短语”,当形容词或名词需要扮演动词的角色时,就产生了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当形容词需要扮演宾语的角色时,就会产生活用为名词的情况;当然,当动宾短语没有任何残缺时,动宾短语前面的名词就需要活用为状语。幸运的是虚词往往是判断动宾短语的依据。

1.虚词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之”在文中的代表蔺相如,而语言环境告诉我们蔺相如不可能自己轻易离开秦国,所以此处的“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完整的意思是秦王使蔺相如回到赵国。

2.虚词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此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登东山”和“小鲁”都是动宾短语,呈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小”的意思应该是“认为……小”,此处的用法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虚词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此处的“之”的意思是代词。由此判断“名”的意思应该为“命名”,这里的用法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虚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2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后一个“乃”。)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梦溪笔谈・指南针》)(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之战》)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之战》)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3

2006年高考17套试题中共有13套试题涉及文言虚词的考查,除北京卷所选例句是直接从阅读材料中摘取外,其他试卷中所选虚词均含有对语文教材的考查,现列表如下:

一、回顾2006

1. 频率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高考试题一共考查了15个虚词的用法,其中“以”字出现了8次,“而”字6次,“乃”“其”各出现了5次,还有两个超纲的虚词(“见、已”),不过对考生而言,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并不陌生。

2. 命题特点。从题型来看,2006年考查文言虚词的方式基本与往年一致,即没有要求考生指明其意义和用法,而是要求考生对同一个加点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进行比较判断。从所给的句子来看,多数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其中4个例句出自高考文言阅读材料,有4个例句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

3. “遗忘”角落。在2006年的高考试题中有“所、何、焉”三个虚词没有出现,还有一些虚词出现的频度相对较低, 2007年出现的概率较大。

二、备考2007

1. 抓住教材是根本。近两年文言文虚词的拟题,虽然文言阅读材料是课外的,但所考的知识点却都在课内,即题目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所以,夯实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答好虚词题目的基本前提。

2. 识记用法是关键。对文言虚词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本,所以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集中比较,系统掌握。

3. 重视“遗忘”是重点。2006年有“所、何、焉”3个虚词没有出现,所以,它们以及出现频率略低的文言虚词应成为2007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另外,高频率出现的虚词仍然值得注意。

4. 积累技巧是捷径。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应遵循以下解题步骤:首先从词性上进行分析筛选,若给出的4组比较项,只有惟一的一组是词性不相同(或相同),其余3组词性都相同(或不同),只要能认准其在教材中的意义和用法,那么答案很容易就出来了。其次,从具体意义上进行分析筛选,这点相对较难,但从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考虑,一般还是比较常见的义项,相对陌生的就应该排除。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4

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其11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所列: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从42个到定型为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的测试标高与高中生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了较为合理的契合点。

再从当年考纲划定范围与考卷考查范围的比照来看,仅以2007年为例,18套高考试卷共考查了49个次文言虚词,全部锁定在考纲划定范围之内(北京因为使用单独的考纲,另外考查了“至”“咸”的用法)。详尽考查情况见下表: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考卷与考纲的磨合渐趋对位。为此,无论从《考试大纲》的导向功能来看,还是从高考试题的考查实际来看,广大考生都应该把《考试大纲》划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为复习的重点,做到点上着力,面上兼顾,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二、摆正四个关系,提高复习效能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2007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①四川卷第9题C项: ②江西卷第10题C项:

例①加点虚词“其”,在上句中为代词,在下句中为副词;例②加点虚词“之”,都是结构助词,但在上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在下句中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窄,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地学习。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2007年高考对文言虚词“而”考查的六组试题:

①天津卷第12题C项:

②安徽卷第9题B项:

③辽宁卷第10题C项:

④江西卷第10题A项:

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⑤山东卷第10题A项: ⑥广东卷第6题A项: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而”的用法达17种之多,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列举的“而”的用法只有两种:一是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关系;二是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2007年高考对“而”考查的六组试题均只涉及第一种用法。例⑤下句中的“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①上下句、例③上句、例④上句中的“而”均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例②上下句、例③下句、例④下句、例⑤上句和例⑥上下句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可译为“却”)。上述“而”的三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⑴句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D项:

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两句中的“焉”句位相同,但词性不同,上句中“焉”是助词,下句中“焉”是兼词。

⑵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第9题B项:

辞不许,乃归白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两句中的“乃”词性相同,都是副词。但上句中“乃”的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下句中“乃”的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4.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本都是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考卷文本外,其余4个大多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文《劝学》《鸿门宴》《师说》《六国论》。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知能基础

1.梳理好知识网络

要以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07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以”:

注:2007年高考考查虚词“以”用法的有10套试卷22个例句,只涉及用法①②③⑦⑧⑨,涉及面最广的是用法③。

2.精选好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上表中所列虚词“以”,对2007年高考涉及的六种用法可依次精选如下典型例句: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用)孝悌之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把)成功。(司马光《伶官传序》)

③臣以(因)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

⑦予与四人拥火以(而)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⑧作《师说》以(来)贻之。(韩愈《师说》)

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因为)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目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典范的古代文学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2007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39个例句中就有近40%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为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的题型,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既寻同又析异,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以上是文言虚词复习的大致要点,旨在明确复习范围,指点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高三,在高一、高二年级就要做好逐步分解、渗透、积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考中文言虚词这块“必争之地”的得分率。

[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韩非子》)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所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宋人有酤酒者

②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①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D.①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汝偕隐

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B.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亦诬乎 ②能如是乎

B.①罪又甚焉 ②焉用文之

C.①且出怨言 ②且旌善人

D.①身之文也 ②是求显也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于是大王乃斋戒五日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佯狂不知所之者

B.①天子且至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①请以军礼见②以金笼进上

D.①天子为动 ②秦王为赵王击缶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C.今予将试以汝迁 D.不赂者以赂者丧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张季鹰往哭之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不胜其恸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因又大恸②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

D.①遂不执孝子手而出②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5

一、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选择题以湖北省近三年高考语文卷为例:

[考卷\&实词词义选择题\&2014年高考湖北卷《吴德基传》\&若、脱、事、多\&2013年高考湖北卷《廉希宪事略》\&氏、假、浼、诣\&2012年高考湖北卷《家有名士》\&肃、绝、就、谓\&]

文言虚词选择题以湖北省2004、2005年高考语文卷为例(湖北省2005年后不再考查虚词选择题):

[考卷\&虚词词义用法选择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资治通鉴・唐纪》选段\&以为、且、乃、也\&2005年高考湖北卷《武技》\&以、所、而、之\&]

分析以上两个表格,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命题规律。

1. 立足于常见常用,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20个实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如2014年的“若”,2013年的“假”,2012年的“绝、就”,都在120个实词中。虚词考法类似,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常见虚词。

2. 注重与教材的联系,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或词义。如2014年的“事、多”,2013年的“浼、诣”,2012年的“肃、就、谓”。虚词考法类似,而且所考的虚词第二句例文都出自课本。

3. 实词是将四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加以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虚词是将四组句子中的虚词进行比较,选出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二、失误例举。

文言词语选择失误主要有以下四种。

1. 不明迁移 具体表现: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实词词义或例句不熟悉,造成考试中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导致无法判断正误。

例1 (2013年高考湖北卷)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浼,恳请、请求之意。这个词不在120个实词内,但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原话为“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例2 (2012年高考湖北卷)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查我们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就”字知识的迁移。

2. 不懂代入 具体表现:考生只想到这个词可以这样解释,却不懂得只有将词义代入上下文语境中,符合语境的词义才是正确的。

例3 (2014年高考湖北卷)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脱”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逃离”这个意思,但代入这个情境,就解释不通了――牛逃离道路中就死了,逃离道路不是牛的死因,应当译为“倘若、如果”意。

3. 不审句位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审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语法位置是否相同,而是单凭例句中虚词的含义是否恰当,进而造成判断失误。

例4 (2004年湖北卷)

[・][・]

第二句中“乃”处于连词的位置,起到衔接上下两个分句的作用,因而翻译为“于是,就”;但第一句只是一个分句,考生会脱离原文语境,单从此句语意上分析,容易翻译为“竟”,造成判断失误。

4. 不察对称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观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相同位置,而是只想到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造成判断失误。

例5 (2005年湖北卷)

[・][・]

“师所能”与“成所蓄”是相同结构,因此,意义和用法也相同。在第二句中,如果受“视”的干扰,考生容易产生失误。

三、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技巧。

1. 课文迁移 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虚词,熟记这些实、虚词的义项,在考试时自觉地把课本知识迁移过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虚词理解、选择的正确率。

2. 语境推断 实词、虚词都是多义词。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语境作出选择。

3. 对称分析 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和用法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推出未知。

4. 句位分析 每一实词在句中都担当着一定的语法成分,根据其担当的成分,可以推知它的词性,进而判别它的词义;而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根据虚词的位置,也可以判断它的含义和用法。

5. 综合分析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判断词义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这样答题时就把握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 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 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u、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负其经济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 历历可据以行 使工以药淬之

C. 且举先儒之言 且贰于楚也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6

一、要了解文言文阅读选文与命题特点

第一,选材范围较广,选文内容丰富。选文大都体现“浅易”的特点,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选文类型以史传文章为主,兼顾其他体裁。打破史传类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风格多样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套试题的选材十分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以2013年为例,江苏卷的李丰为官不贪财,辽宁卷的王尧臣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接济他人,全国课标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阅读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试题选文的阅读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长的是2011年山东卷,选文节选自《管子》的“桓公问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选文为郑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断句的第9小题材料另选,四个选项共计196字。

第三,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三年来,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在19至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部分试题考查文言断句,定位为“赏析”的鉴赏分析题也在个别试卷中开始出现。部分省试题还涉及《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

二、要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其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答题时要将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加以推断。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敲。两者合一,则可迎刃而解。复习策略上,许多教师把力气花在早年《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上。通过对考卷分析,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全国各套试题中覆盖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试题中,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2个,在120个实词范围内的只有“疾、恨、谢、属、知、假、度、及、质、堪”10个;2012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度、就、举、鄙、善、易、假、胜、绝、卒、固、坐”12个;2011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归、顾、易、当、修、徐、病、劝、从”9个。考生如果只盯住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显然是不够用的。

三、要区别对待18个文言虚词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对常见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则”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与、者”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与”4个虚词没有考查。据此统计,我们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进一步分类,以便在复习指导中有所侧重: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为、其、于;

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且、所、则、因;

少考三级文言虚词:若、也、何、乎、者、与、焉。

文言虚词试题中,命题涉及课内语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每年都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十几篇文章。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作为考点。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东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时考查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据此,我们提出文言虚词复习策略――回归课本: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这10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要抓牢夯实:《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仅文言虚词复习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要重视文言翻译考“点”覆盖面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在文言文阅读考查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分值逐渐增加的环境下,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文言翻译来体现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语文翻译题中,包含了多种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举例如下: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监”通“鉴”,引申为“教训”。)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词作动词,“居住”。)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强化得分“点”的意识,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五、要强化信息筛选和文意分析能力

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013年全国大纲卷要求考生筛选“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筛选“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2013年江苏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信息。命题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会失分。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读懂全文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方式基本稳定。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二是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三要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

六、要关注部分试卷中的特色新题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稳定,少数试题在命题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关注。2011年湖南卷第8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命题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言文阅读主观题逐渐增加的趋势下,这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2011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苏轼《稼说送张琥》)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求考生分析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013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观题有明显的增加。北京卷第10题:“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准确解答本题,一要结合文本,审清要求;二要议析结合,自圆其说。四川卷第11题:“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命题一改往年传统,把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传主金履祥的为学与为人,不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连续三年将“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赏析”的层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二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试卷考查文言断句,或者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或者另选一个精短语段进行断句。湖南卷2012年第9题设题如下: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7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备考策略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由以往的5分增加到8分甚至10分。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纵观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我们还是能找到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命题人在题型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用意(即设置了得分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翻译时就能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呢?

一、析词义

文言文阅读翻译题,往往在一些重点字词上设置障碍。所谓重点字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主要是重点实词。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句子中重点字词是翻译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得分点。重点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语法特点、上下语境仔细推敲,因为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然而它“在文中的含义”即在特定的语境里,其含义却是唯一的。一个词一旦进入了这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因此我们要在重点字词上多下工夫,多用心分析,翻译时就能更游刃有余。

二、悟文意

我们知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因此,阅读翻译文言文词、句,就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先读懂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并悟出词句的具体意思。

从宏观上,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敲判定悟出要求翻译的句子的整体意义,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要求来翻译。从微观上,要在服从整句大意的基础上,能正确利用相关的文言知识,如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格、文言中一些特殊的表达现象等来灵活地翻译指定的句子。即从总体上把握这句文言句子的意思,能将文言句子尽量按照原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让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着落,译文在原文字字有根据。

三、看词性

高考翻译题常以“词类活用”为考查对象。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中的实词在固定用法之外,常常还有临时活用的情况。同样一个词,所属词类不同,理解则有别。翻译句子时,要注意看有否词性活用的词,如果有,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即按“主+状+谓+定+宾”(倒装句除外)的顺序排列,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我们翻译活用的词时,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四、辨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直是文言文阅读翻译题考查的重点。从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看,难点在于辨析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重点在于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从意义上看,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表示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如介词)。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因为虚词是句子构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在翻译时,关系搞错,翻译也就失真了。

五、观句式

文言文句式属高考考查的范围。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这些句式一般来说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充任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之前;二是疑问代词充任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省略句,翻译时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8

关键词: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巧判断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依然是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虚词所涉及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不可仅靠死记硬背。然而在当前的学习中,多数学生还是死记硬背。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的方法。笔者在多年教学之余,摸索总结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小方法,可供参考。

一、课文例句推断法

高考考的是“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例句――“微波入焉”“犹且从师而问焉”“观人风者得焉”比对,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即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廷”,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礼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即连词“来”之意,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之意,表承接关系。

四、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义项代入句中去理解,从而从中挑选最佳的一项作为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复音虚词“何如”“何乃”“何其”等。代入理解和筛选,答案就自然确定了。

五、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么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反之亦然。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给z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六、结构推断法

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该和他相同。也可以根据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9

马建中的“西学东渐”“洋为中用”运用得很好,他的“语言救国论”思想在当时也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对后世更是意义深远。在与西方语言的对比中,马建中感到了我们语法理论的匮乏,语言学习的费时低效,产生了也为汉语作一部语法书的想法,以便中国人更快的学好汉语,语法理论的开创贯穿的是爱国主义思想,而他深厚的汉语国学功底又为他写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他就借鉴西方尤其是拉丁语的“格朗玛”初步建构了汉语语法的大厦。

他以开阔的胸襟,积极选择借鉴,把前人的和国外有意义的东西都拿来为我所用。

马建中对古人“实字”“虚字”之说加以借鉴。这虚实之分,在传统语言学中可追溯到宋代,周辉《清波杂志》、孙奕《示儿编》、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张炎《词源》等都提到实字和虚字。元明清时代还出现了各类虚字专著。

马建忠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分类法,把字分为虚实两大类,实字有五类(名、代、动、静、状),虚字有四类(介、连、助、叹)。词类划分是《文通》的一大贡献,此前虽有其他的书论集,但多是以修辞的角度来谈,而《说文》《尔雅》等书有多从训诂、音韵的角度谈文字、词汇,也仍然缺乏从总体观察汉语和寻找汉语共同规律的高度和理论概括。

《文通》虚词的研究贡献很大。《文通》认为“实字易训,虚字难释”。又说:刘彦和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虚字所助,不外此三端,而因类别之者因是以。马氏重视虚词研究,认识到虚词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句法,这是继承传统的虚字研究,又有自己新的观点。从体系的角度说,《文通》是我国汉语虚词研究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的一个标志,而在它之前的有关虚词研究的著作《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都仍属于传统训诂学的范围。在这方面《文通》表现出迥异于前人著作的风格,表现出一种时代的高度。

《文通》注意抓住每一类虚词的句法特征来说明问题。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指出:“从马氏对助词的解释来看,他提出助词有‘济夫动字不变之穷’的作用,这是前人没有说到的,是他的创新。”马氏能指出汉文介字这种济实字之穷的重要作用,是他比较汉文西文,并能联系汉语实际的结果。v 在《文通》中,马建忠对虚词的语法意义作了相当精确的概括,这种概括构成了其虚词说解的基础。所以,《文通》把虚词纳入整个语法乃至整个语言系统之中进行分析与研究, 从语法功能角度对虚词进行分类,而后在虚词“类意义”的统摄下,再对各个虚词进行模向的比较,寻找甄别其异同,这就避免了以往虚词说解上存在的头绪不清, 几呈散沙一盘的情况再现。他的论述具有理论的高度, 具有条理性系统性,这种主要依据虚词的组合功能与虚词的语句中所表现出的一定的语法意义来分析虚词的做法沿用至今。

实词虚化理论的提出。实词虚化理论的提出,不仅解释了实词虚化的理论,而且揭示汉语语法的一个根本特点:尽可能运用于法手段表达语法范畴,故虚词总不能彻底虚化而残留词汇意义。

根据汉语特点,提出词类通假说。汉语不像拉丁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不能按照形态给词分类。马氏在划分词类时采用概括意义标准,但汉语词的用法灵活,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很可能有不同的意义,这使马氏意义标准划分词类陷入困境,意义标准有时难免捉襟见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氏提出“词类通假说”,即各个词根据词汇及功能意义定类是固定的,这是基本属性,当它临时作其他词类时,就称为“假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名字假借为动字。2.名字假借为状字(副词)。3.静字假借为动字。4.数词假借为动字。

对西方语法的借鉴,他在考察西方语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我们自己的语法体系框架,各种词类的划分多有借鉴,同时他也很清晰地意识到中西语法的不同,西方语言是形态丰富的语言,而汉语则是缺乏形态的语言,比照西方的语言,汉语有着他特殊的地方,马建中发现了汉语特有的助词(语气词),划分出了“助词”这个词类,这是明显的创造,“凡虚字用以结煞实字与句读者,曰‘助词’。”拉丁语法没有这个词类,因为“泰西文字,原于切音,故因声以见意,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古希腊与拉丁文,其动字有变至六七十次尾音各不同者。今其方言变法,各自不同,而以英文为最简。惟其动字之有变,故无助字一门。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①”。拉丁语语气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的,而汉语则是通过语气词(词)来表达的,是“华文所独”,如“也”、“矣”、“耶”、“哉”、“欤”等。

在拉丁语“前置词”的启示下,他划分出了“介词”这个词类。《文通》中介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当于拉丁语法中的“格的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汉语没有“格”的形态变化。他列举出的五个介词,除“之”字现已归入助词外,其他四个“ 于、以、与、为”,都是我们讲古汉语语法介词时必讲的内容。

词类划分的依据和类别为后世语法理论开了先例。

以往的语言学著作,对于实字和虚字,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分类标准。马建忠正确地批评了传统语言学的局限:“读王怀祖、段茂堂诸书,虚实诸字,先后错用,自无定类,读者无所适从。”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突破和进步。

马氏在划分词类时采用概括意义标准,“皆随其义以定句中之位”马建忠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分类法,把字分为虚实两大类,实字有五类(名、代、动、静、状),虚字有四类(介、连、助、叹),并说:“外无此类,故虚实两宗可包括一切字”。

《文通》的虚、实字,不只是意义上的对立。在马氏看来,虚字和实字在语法上是助与被助的关系,

虚字在句读中对实字有依赖性,实字通过先后之序构成句读的基本格局,而虚字只是表示实字间的关系,或在表意上助实字之不足。马氏这一思想体现在对虚字的论述中,体现在对代字、状字的划归上,也体现在整个语法体系的组织建构中。虚词划分则依据句法功能划分。这种一概括意义和语法意义进行划分的方法对后世语言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马建中看到了汉语词的多义性,而不同的词义意味着不同的词性,因此认为,“字无定类”“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知上下文义何如耳”“凡字有义理可解者,皆曰实字。即其所有之字类之,或主之,或宾之,或先焉,或后焉。皆随其义以定句中之位,而措之乃各得其当”后世在《文通》的理论基础上,借鉴马建中词类理论,将词汇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之更加科学严密合理。

由《马氏文通》创建的汉语词类体系,其格局是词先分虚实,后分小类再分次类,如把名次分为公名跟本名,公名又分为群名和通名;把代词分为指名代字、接读代字、询问代字、指示代字;把动字分为外动字、内动字、受动字、同动字和同动字和助动字和助动字、无属动字。这些分法大体是合理的。这种格局被大多数语法学家沿用。在汉语众多的词类体系中,能得到普遍公认的词类大约有10个,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助词。动词分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等等。词类概念一经引进就成为科学语法的核心,语法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两次大讨论,主题就是汉语词类。80年代以来句法学的发展,又继续呼唤着词类研究的深入。在马建中词汇理论的基础上后人继续研究探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完善和合理。

《文通》在汉语语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其词类理论又是他花费了很多笔墨的重要内容,研究汉语语法无不需要从《文通》出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马建中 《马氏文通》 商务印书馆

[2]叶太青 浅析《马氏文通》词类理论的几个特点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2月第21卷第1期

[3]宁皖平 论《马氏文通》虚字研究的成就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 第5期

[4]赵红梅《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词类体系研究概述 伊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15卷第4期

[5]陈兴伟《马氏文通》词类理论再研究 古代汉语研究 1996 2总31期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10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归纳起来,文言文阅读分理解和分析综合两大部分。理解部分分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等。现代文阅读包括单项考点综述、考点分块训练等。单项考点包括单项理解与综合分析部分;而分块训练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等。

关键词:文言文 现代文 阅读复习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归纳起来,文言文阅读分理解和分析综合两大部分。理解部分分: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虚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的整体阅读等。现代文阅读包括单项考点综述、考点分块训练等。单项考点包括单项理解与综合分析部分;而分块训练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等。

一、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策略

文言文阅读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这也正是历年必考的重点所在。虽考查的都是实词,但要确切地框定常见实词的数量及其意向的范围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完全采用逐词逐义的识记方法,显然与考查能力的要求相悖。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实词词义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中间,注意优先分析词性、注意相关动词的前后搭配至关重要。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实词有“显”与“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中的翻译判别中,只要能理解原句中的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辨别出译句的正误。对常见的文言实词,不必界定得那么明晰,只要能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归出大类,坚持以“词类”来统领“字词”,然后再抓住词性特点来分析词义或用法即可。“多义词”的意义分析判断一直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考察的重中之重。因为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常常会令动态各式各样,所以这类动词往往不能用联词法来译解,而只能把原动词及其义项连带前主后宾一并分析并经演绎方知其义项的正误。

文言虚词数量较少,但其用法却复杂得多。复习文言虚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联系语境;二要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使用是虚仪还是实义,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三要注意一些特别虚词的用法,如兼词现象、虚词中的单音与复音的问题、识别虚词的习惯用法等。在“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复习中,应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真正的意思,确认重点语句的句意并进行正确、通畅的翻译。“理解文句”考查点有二:一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一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读通、读懂,能概括文中的含义;二是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点要求在文言翻译中坚持“信、达、雅”的三个标准,进行直译和意译。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的大意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所以现代文阅读测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检查考生现代文阅读的效果如何,主要就是测试语句是不是理解,文意有没有把握,文章会不会分析,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不能评价、鉴赏。其复习策略有理解文章、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三个方面。所谓理解就是: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2.根据语境揣摩词派生出来的新义,分析词语所隐含的内容;3.准确指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或指出某词语所指的对象和范围;4.弄懂语境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5.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这五个方面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分析综合: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可以是知识、消息,也可以是标题、注释中提供的有关内容,但一般均以语词、数据、句子和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分析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和思维。鉴赏评析: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思维。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表达方式角度、从选材剪裁角度、从表现手法角度、从结构安排角度等进行分析。对于现代社科文阅读的复习则要把握旨意,炯射全篇;抓住关键,提要钓沉;注意效果,咀嚼效果。对于文学作品的复习则要:抓住景与情的联系、思想与格调的联系、内容与技巧的联系。对于自然科学类现代文的阅读则要注重通读、筛选、比较、排除等。对于社会科学类现代文的阅读则要让学生掌握有关议论文标题的知识、有关议论文结构的知识、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等。对于文学作品类现代文阅读则要做好对作品内容的分析评价、对作品语言技巧的鉴赏等。

参考文献

1.《语文读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考试说明》.百色市教科所。转贴于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11

在系统复习前,教师务必先整体讲解文言文高考要求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以文言常用词(或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为主。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3.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基本不选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4.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5.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二)具体的考点要求:具体考查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信息筛选,要点归纳,中心概括,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评价。

二、研究文言文备考的备考策略

(一)教材上文言篇目的处理。

文言文学习之所以困难,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语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第一,加强课内文言文背诵。在背诵时,将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文言词语活用、文言基本句式、通假字等进行归类整理,使繁琐的知识简明化,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能较好地形成知识的整体学习效应,也便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其二,经常练习与课文关联的文言篇目,指导学生对实词的义项进行推断,加强虚词的积累与句式的整理,保持对文言文的感觉。

(二)常见文言实词的复习。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在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基础又在于对词语的积累和掌握。首先要依纲靠本,归纳知识,注重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并注意词义的引申和知识的迁移。其次是运用知识,推断词义。推断文言实词意义涉及的知识主要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偏义、同义复词等,重点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不少变化。因此,复习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变化情况。例: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性的配偶。

(2)一词多义。古汉语是一门丰富的语言艺术,一个词语往往包含着多个意思。如“爱”的常规意义:①喜爱;②怜惜、爱惜;③吝惜。句中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就要学会推测了。

(3)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很有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名词用作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籍”原来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登记”。

名词用作状语。如:使不上漏。“上”原是名词,在此用作状语,意为“从上面”。

动词用作名词。如:追亡逐北。“亡”本是动词,在此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善”本为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善待”。

其他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分别动化为“使之……”“以……为……”。如:泣孤舟之嫠妇,“泣”,意为“使……哭泣”;又如:梅妻鹤子,意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4)通假。随着语言习惯和词义的变化,出现了汉语法中通假的现象。如“说”通“悦”、“具”通“俱”、“直”通“值”等。这些凡是在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要尽量搜集。

(三)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

复习文言虚词,不仅要把握词的常用意义、熟记义项,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和记忆。要判断文言虚词用法和意思,可采用如下方法。

(1)熟记虚词的词义。如:而。字典解释有:①表并列;②表递进;③表承接;④表因果;⑤表转折;⑥表假设;⑦表修饰。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常见文言虚词的意思与用法整理归类,要求学生熟记并且学会判断、运用。

(2)将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考虑。如“而”字,要判断它的用法,必须结合“而”字前后的语句,例:“蟹六跪而二鳌”,“六跪”与“二鳌”两者地位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判断“而”在此表并列关系,翻译为“并且”;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之于蓝”和“青于蓝”在意思上形成一个转折关系,因此,“而”在此表转折关系,翻译为“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对不同的虚词进行分析、判断。

(四)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

特殊句式直接关系我们对句子结构的把握以及句意的理解,因此需要加以整理归类,重点复习。

1.了解常见特殊句式的基本结构。常见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2.借助提示语判断句式类型。如根据“者,也”或“即”“乃”“则”“皆”“本”等确定判断句;根据“于”“见……于”“为所”“受……于”等判断被动句;根据“无乃……乎”“奈何”“如……何”“孰与”等判断固定句式。

3.借助句子本身结构与现代文的差异来判断。如今天状语通常在谓语前,若一个介词结构放到了动词后面我们便可推断是状语后置;同样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了动词前面,我们便可认定是宾语前置;我们可用同样方式来推断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五)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2.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

凡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名、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在翻译时可予以保留。

例: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译文:太尉开始担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凭借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

(2)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3)删削法

把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没必要的译出的虚词、衬字删去。

高中文言文虚词范文12

总结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发现,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直都比较重视,且常放于该部分的第一题,题型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设有一定难度的,以考查配对题,选择不同项或者意义相同项与选文中的虚词配对为主,并且选项的虚词均来自于课内古文中的虚词。本文试就应对虚词考查作一些复习指导。

一、 真题详解

(2010・江苏无锡卷)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不以物喜 B. 可以一战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策之不以其道

【详解】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前后文的意思,粗略读懂文意是理解的基础。“号令中国,以尊周室”也要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吴越争霸历史的学生应该可以解释出这句句子的意思了:“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王室的统治。”

在古汉语中,“以”的释义有:①作连词,表并列、承接、因果等关系,可译为“来”、“因而”、“以致”等。 ②作介词,可译为“把”、“用”、“凭借”等③作动词,可译为“认为”等。

在选文中,以就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考生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虚词“以”的用法,所以命题人提供的选项都是来自于课内的。以这四个选项为例,

A.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B.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D.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释义:A.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B.作介词,可译为“凭借”C.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D.作动词,可译为“按照”。参考答案:C。

【小结】

从文言虚词题型的详解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学好课内,不断积累。可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来源于课内的。

二、 重点虚词例析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例举几个常用虚词。

1. 对文言虚词“之”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09・浙江义乌卷)1. 下列句中的虚词“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参考答案:D。

2. 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2・江苏泰州卷)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 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解析】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助词。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或不译;A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可以为“却”;B项中的“而” 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D项中的“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参考答案:B。

3. 对文言虚词“于”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0・河北保定卷) 1.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

“于”的用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常见,正确掌握“于”的用法,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很重要。

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A、B、D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处所;只有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参考答案:C。

三、模拟演练(10分)

1.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裴)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①,为官市马。

(①佣直:指劳务收入《北史・裴侠传》)

下列句中的“以”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 以其境过清

C. 祭以尉首

D. 以土砾凸者为丘

2. 下列选项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蜀之鄙有二僧 B. 至之市

C. 无丝竹之乱耳 D. 而忘操之

3. (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阎典史传》)(2分)

下列句中的“于”与“跃马大呼于市曰”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积于今六十岁矣

4. 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其境过清 B. 其真无马耶

C. 其人视端容寂 D. 距其院东五里

5.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列子・说符第八》)(2分)

下列句中的“而”与“立召文子而告之”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 言和而色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