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医生签约工作计划

乡村医生签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1-04 19:31:48

乡村医生签约工作计划

第1篇

玉门市卫计党工委“铁人先锋”行动成效显著。

玉门市卫计党工委共有委员11名,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辖1个(党委),14个党支部(其中:乡镇卫生院党支部6个),共有正式党员199名(其中:乡镇卫生院党员53名),预备党员11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

近年来,玉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凝聚各方力量,以“铁人先锋”行动引领健康玉门发展,使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高度重视,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成立了由局党组成员、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卫计系统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健康扶贫工作动员会、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和健康扶贫政策培训会,明确目标,理清职责,分解任务,夯实责任,建立了以“局领导+股室+县级医疗队+乡镇卫生院”的党建+健康扶贫挂钩联系制度新模式,局党组称员分片指导乡镇切实抓好健康扶贫工作,确保政策落地100%,贫困户覆盖100%。

2、强化宣传,提高扶贫政策知晓率。一是使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授课PPT,深入各乡镇开展县处级挂钩领导、乡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市乡村三级医务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培训场次达20余场,培训人员达6500多人次。先后印发了玉门市扶贫政策宣传折页、宣传品等10万余册。同时,通过基层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走村入户、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的面对面宣传,让贫困群众了解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重点让群众记住“打针看病不发愁、医疗保险政府交;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基本全报销;家庭医生上门来,送医送药送健康”3句话,记住包挂干部、工作队员和家庭医生3类贴心人。将健康扶贫政策普及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抽调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专家组建了12支健康扶贫小分队,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卫计系统党组织活动主题,深入全市12个乡镇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及相关政策宣传,累计开展义诊130次,免费送医送药价值3万余元,服务人次达1.5万人。三是多措并举,全方位抓实抓好信息宣传工作,挖掘党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进行广泛、全面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关注度,积极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合理就医。

3、夯实基础,提升基本医疗承载力。根据《甘肃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三个一”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下发了《玉门市脱贫攻坚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多方筹资182万元,实施了6个非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为13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9个镇乡均已建成标准化卫生院,均有1名以上的执业医师。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总投资3.4亿元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4、上门服务,扩大健康扶贫覆盖率。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守门人”作用,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玉门市卫计局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工作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采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组建8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卫计系统党组织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到全市各个行政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和免费体格检查,并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和咨询服务等。截止目前,全市已签约165600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33346人,0-6岁儿童签约7975人,孕产妇签约308人,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10712人,高血压患者签约9600人,糖尿病患者签约2130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484人,肺结核患者签约28人,残疾人签约328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84人,城乡低保五保签约169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13人,因病返贫118人,签约率100%。

5、结对帮扶,增强健康扶贫针对性。玉门市卫计系统199名党员干部主动联系结对村组的326户农户,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体党员干部深入乡村,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撸起袖子,将“挂包帮、转走访”当作群众评价卫计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综合会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引导,以群众受益为目标,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普及健康知识、全方位提质增效强内涵,提升群众获得感,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让群众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

第2篇

(麻江县卫生健康局)

尊敬的奇勇主任,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麻江县乡村医生管理工作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全县辖4镇1乡2街道,6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17.66万人。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卫生单位86个(其中村卫生室72所),现有乡村医生88名。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卫生健康优先发展意识,确保工作落地有声。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为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我县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卫健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麻江县卫生事业优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并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为全县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优化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麻江县乡镇卫生院突破发展实施方案》、《麻江县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麻江县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麻江县深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行乡村医生“员额制”管理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等配套文件,狠抓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福利待遇等政策的落实,不断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推动各项卫生健康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是落实经费支持。为保证卫生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乡村医生补助纳入县财政优先保障,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支付乡村医生基本补助、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工伤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等费用,保障基层网底正常运行。

(二)创新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筑牢基层卫生网底。

1.建机制,强化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八统一”的原则,深化乡村一体化发展,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将乡村医生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参照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行管理,同管理、同考核。一是统一人员配置管理模式。按照每村服务人口在2000人以下配置1名乡村医生,每村服务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配置不超过3名乡村医生标准,合理确定每村乡村医生岗位数,实行乡村医生“员额制”管理。二是统一工资福利待遇模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方式,建立乡村医生基本工资制度、公共卫生收入补助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实现工资、报酬统一;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称“四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障统一。三是统一资产管理模式。将村卫生室资产所有权上挂乡镇卫生院管理,建立专帐,严格执行服务项目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强化以票控费,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四是统一药品设备设施管理模式。结合我县实际,将以前的药品配送公司将药品直接配送到村卫生室,改为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卫生院汇总辖区村卫生室药品采购计划,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后,再由各乡镇卫生院按照采购计划配送到各村卫生室,进一步强化对村卫生室药物、器械、耗材等采购、配送管理。五是统一机构设置建设模式。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原则,综合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卫生设施、技术力量、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设置村卫生室,整合资源,重点打造行政中心村卫生室。六是统一行政管理模式。明确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派出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由所在乡镇卫生院副院长作为村卫生室法人,统一村卫生室的行政事务、人员聘用和调配、发展规划、工作制度、考核等事务。七是统一业务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对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处方、门诊日志、双向转诊、公共卫生服务等管理制度,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价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八是统一绩效考核模式。出台《麻江县乡村医生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考核结果运用,从服务质量、服务数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定期对乡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全面考核。

2.出新策,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一是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从2015年起,麻江县率先在黔东南州推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为在岗乡村医生购买养老保险,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老有所养”得到圆满解决。二是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为有效防范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提高村医服务积极性,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从县财政投入30余万元为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纳入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害怕担风险而不愿开展医疗服务的顾虑。三是建立定额补助机制。将村医待遇从2016年1117元/月提高到现在2000元/月,全县小的村每月补助稳定到3500-4000元,稳定乡村医生这支编外的特殊技术队伍,筑牢全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四是建立乡村医生考核激励机制。每年根据考核分数,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对考核优秀的“员额制”乡村医生参照事业单位“优秀”等次标准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乡村医生干事创业的热情。

3.加投入,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大服务阵地建设。县委县政府投入500余万元,启动新一轮的村卫生室室提质工程,特别是实施片区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和16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23个片区中心村卫生建设、3个中医特色村卫生室打造和16个深度贫困村规范化建设。二是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村级卫生建立事业投入,增强了基层医疗的保障力度。2018年,为部分村卫生室更新医疗设备,添置新电脑和打印机。全县43余个村卫生室能开展拔罐、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农村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缩短了农村院前急救半径。三是村级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创新开发独立的村级HIS系统、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合理用药监管系统,以省级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包括手机APP)线上、线下的签约,有效提高了基层签约的效率。 

(三)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坚持“三个导向”上下功夫,解决了“能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问题。一是实施定向培养政策。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班,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乡村医生,夯实全县基层卫生网底建设;二是实施定向培训。结合每年省、州下达的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农村愿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青年参加培训,安排到村卫生室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三是鼓励村医开展学历提升。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在职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提升,对参加学历提升的乡村医生给予100%报销学费,有效提升了全县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对通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级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人员由县财政分别给予5000、3000、2000元补助。

三、取得成效

(一)乡村医生养老和福利待遇后顾之忧得到有效解决。2017年,在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和提高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施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将乡村医生基本补助标准由改革前1117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同时,将乡村医生保险险种由原来两种增加到四种。乡村医生养老待遇和基本补助得到有效解决,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

(二)乡村医生就业环境得到改善。2016年开始,我县启动新一轮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建成后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均达到120㎡以上,实现了诊断室(中医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中医房)、观察室、资料室(健康教育)、值班室及生活区等科室分开。通过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为所有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有利于健康档案的实时更新,彻底改变健康档案建而不用的尴尬现象。

(三)乡村医生队伍得到进一步夯实。通过实施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全县63个行政村共配备员额制乡村医生88名,实现行政村乡村医生配备全覆盖。其中40岁及以下占比81.81%,100%乡村医生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比20.45%,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占比20.45%,有12名在岗乡村医生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进入乡镇卫生院队伍。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为开展健康扶贫、分级转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改重点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3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执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1-6月份,健康脱贫兜底“351”累计保障1343人次,发放保障171.73万元;慢病“180”政策累计保障46912人次,补偿423.55万元。县域内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二)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截至6月,国家30种大病救治6829例,救治率100%。对大病患者进行跟踪回访,根据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及时调整救治策略。积极开展“光明扶贫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已为56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减免个人自付费用37万元。

(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截至6月,全县总签约251480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58576人。

(四)扎实开展疾病防控工作。1-6月,为贫困家庭发放儿童营养包5925份,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71人,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人数5920人。规范管理贫困人口高血压18525人,糖尿病4065人,严重精神障碍1712人。

(五)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人才能力。实施乡镇卫生人才三年培养计划,第二批30名基层医护技人员已派出至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开展村医免费订单培养工作,今年我县共有26名学生被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录取并签订了定向委托培养就业协议书。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开展“智医助理”、“两卡制”、健康扶贫政策等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

(六)稳步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资料室、值班室、计生服务室“6+1室”分开的建设标准,2020年建设和改造124个村卫生室,其中新建56个、维改68个,进一步夯实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二、典型经验做法

一是优化贫困人口慢性病办证服务。简化办理程序,将办证权限下放至乡镇卫生院,县医共体牵头医院通过专家下沉、对口支援等方式为贫困慢性病患者提供鉴定服务,确保慢性病证“应办尽办”。1-6月份,贫困人口已办理慢病证2030份。

二是积极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逐村摸排行动不便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名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结合履约服务开展送药上门服务。1-6月份,已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上门送药600余人次。

三是强化疾病源头防控。在全县开展45-64周岁城乡居民免费健康普查,有效降低全县城乡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比例。截止6月30日,全县完成45-64岁城乡居民健康普查84606人。

四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智医助理”上线以来,已出具辅助诊疗建议74万次,书写门诊电子病历36万份,整体规范率达95%,外呼助手使用达85万次,其中电话外呼36万次,短信通知49万次。通过“智医助理”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效率,规范了病历书写,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和强直性脊柱炎药物补贴等健康扶贫项目;

2.实行防治结合、精准施策,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公共卫生项目以及家庭医生履约服务。

3.结合城乡对口支援、巡回诊疗等活动,继续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鉴定办证,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慢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第4篇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员战“疫”“硬核”担当。“顶格”应战肺炎疫情,累计报告的3例确诊病例,未出现一例交叉感染,较早被确定为全省低风险县区。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到科学、精准防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综合医改增添新活力。全区乡镇(中心)卫生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区政府与市一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地合作进一步加强。村医退出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到龄退出村医待遇得到落实,92名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稳步推进,“两卡制”认证服务人数4.11万人,建立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5.73万份。

(三)卫生健康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出生缺陷防治有序开展,孕妇咨询随访率100%。智慧医疗建设有序推进,全年产生规范化电子病历5321份,电子病历规范率90.3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及职业病防治工程稳步推进。共为851对婚检对象进行免费婚检,任务完成率100%;0-6岁儿童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总剂次3.87万人次,任务完成率100%。现场调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263家,监测作业场所22家;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22家;煤尘(煤矽尘)等28种职业病监测信息上报350条。

(四)疾病控制工作落实到位。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和疑似病例80例,完成结核病人治疗36例;完成艾滋病目标人群干预88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17人次;血防查螺503.25万平方米,灭螺20万平方米。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建成疫苗全程追溯系统,在册儿童疫苗接种任务完成率99.17%,12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有效处置。学生常见病健康监测及干预项目全面完成,共调查学校24所、学生2700人。肺炎疫情监测得到加强。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肺炎病毒核酸监测室,并投入运行。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种3万余份,设置宣传栏126个。

(五)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杨桥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加强院感控制,落实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实推进以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区域远程心电会诊系统运行良好。制定公费定向培养三年制专科医学生充实乡村医生工作队伍计划,已与4人签定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就业协议书。推选5名临床医师、16名乡村医生赴市立医院进修学习,公开招聘6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2020年10月接受了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

(六)综合监督执法规范有力。加强医疗卫生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执法监督,对100余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80余家公共场所监督实现全覆盖,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0余起。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8家。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及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共记分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用等级考核评定。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受理、审办公共场所许可、医疗机构许可、医护人员注册等事项100余件,按时办结率100%。

(七)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统计年度内全区出生1706人,人口出生率9.82‰,自然增长率4.28‰。完善“一次登记、全程服务”信息系统,共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生育证1318人;托幼机构备案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母婴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特扶等惠民政策。共为4660名奖、特扶(奖扶扩面)对象发放奖、特扶资金357.07万元。借助人口基金救助贫困大学生30人,发放救助金6万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5.29”协会日、“7.11”世界人口日服务活动。推进妇幼健康和家庭服务能力建设。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通过评估验收,大桥街道芭茅巷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大龙山镇新家庭计划发展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五横乡曰公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申报省级验收。全面落实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阻断母婴传播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78对计划怀孕的夫妇进行免费优生健康检查。

(八)健康脱贫决战决胜。全面对标落实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大幅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完成3807人系统签约、履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规范和优化贫困患者大病救治管理,全区268例集中救治对象救治率100%;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专家巡诊活动,邀请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对全区各乡镇大病专项救治救治对象进行健康巡诊,确保贫困人口大病应治尽治。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严格对照“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对新出现的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及时实行动态清零。区卫生健康委荣获2019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先进单位称号。

二、“十三五”工作成效

(一)基层医改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补助政策,全面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优化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落实村医退出生活补助政策,5年来共发放补助资金260余万元;建立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20年末,92名在岗村医全部参保;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2015-2016年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位于城市考评区先进行列;2016年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考评中获得先进位次;2017、2018、2019年分别获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同类考核中第一名,2020年获得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三)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投入持续加大,2016—2019年,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卫生健康相关经费25337.43万元,卫生健康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72%。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迁建杨桥中心卫生院,400余万元更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

(四)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我区与市中医院专科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接受国家级专家组评估验收。

(五)卫生监督执法不断加强。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对辖区100余家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50余家各类学校,近100家住宿、美容美发、游泳馆、练歌房等公共场所进行了全覆盖卫生许可审查。共开展行政许可900余次,日常监督1800余户次,行政处罚100余起。

(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稳步推进,全区执行“两卡制”服务的乡村医疗机构65个,覆盖率100%。我区被评为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优秀项目点,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落户我区。2017年先后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区和全市首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成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省级验收,顺利实现了疟疾消除目标。

(七)健康脱贫保障有力。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30日累计兑付贫困人口住院补偿4955人次,补偿比例达88.98%。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809人,实现“应签尽签”。强力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8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水平。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原则,做好精准健康管理,强化对重点地区来员及入境人员的联防联控。

(二)推进综合医改各项任务落实。推深做实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完善以市八院与市一院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成果,推进与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校地合作事项落实。

(三)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

(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防控肺炎为契机加强全员能力培训和实践运用。加强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监测能力。

(五)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优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儿童口腔卫生综合防治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5篇

一、政治站位担当情况

县卫健局党组上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稳”任务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委重要会议精神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学习计划的重要范畴,积极利用党组会议、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向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进行传达学习,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和具体实践中始终蹦紧思想政治之弦,始终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步调一致。局党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利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党支部书记工作月提醒函等各种有效形式和有利时机,对全县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中心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积极应对挑战、凝心聚力、以时不待我的强烈担当和坚定的政治站位把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对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打赢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助力全县决战决胜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保基本民生方面:

(一)基本情况。全县辖11镇5乡,总人口15.6万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4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60人,合格村医189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完成签约50763人,签约率为100%。重点人群签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建档立卡患病人群签约率100%。

一是全县共有行政村141个,其中常住人口800人以上行政村80个、799-300人行政村54个、300人以下7个。全县应设置村卫生室的行政村共有122个,共有合格村医189名,全部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或按规定联合设置,并配有合格村医,能够正常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二是全县共有乡镇16个,应建乡镇卫生院15个,全部实现每个乡镇有1个卫生院或有相应机构承担卫生院工作,并配有合格医师,能够正常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三是县级医疗情况,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已于2019年9月5日通过《甘肃省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8版)》等级评审,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设有临床科室21个,每个临床科室均有至少1名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经各级脱贫攻坚验收,我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及合格医生配备达到健康扶贫基本医疗标准,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中基本医疗有保障。

保基层运转方面:

全县现有村级卫生室140个,合格村医189人,所有村卫生室正常运行,并投入县乡村三级远程信息化建设经费470万元,初步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远程会诊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落实村医养老保险及退养补助,今年年为97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购买了养老保险,县政府补贴资金72.3万元,退养补助到12月底核算后统一发放。依据“先留住人,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则,通过多种举措提升村级医生的待遇,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目前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正常,使得基层基本医疗有保障落实落细。

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保基本民生方面

(一)加大宣传力度巩固脱贫成果。一是紧盯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全力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截止目前,413个微信群转发健康扶贫政策信息3985条,发布微视频148条,阅读42135次,122个LED屏播放信息218条;设置宣传栏307面、宣传墙56面、文化大院16处,悬挂宣传标语215条,发放宣传册12000册,张贴宣传海报2635张,签约服务入户宣传10933户45121人,46个大喇叭播报宣传信息206次,出动宣传车57台次,开展“五进”活动22167次;县乡村举办政策培训班80场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84场次。组织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五个牢记”宣传活动。二是狠抓整改促落实。根据省州县下方的整改方案,共认领问题30条,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工作台帐,及时上报相关单位,按照文件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整改。

(二)持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复审工作,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立临潭县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梳理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任务清单,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进行清单化重点监测。截止目前,共下拨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资金59.4万元,下拨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563.5万元,下拨疫情防控资金30万元。

(三)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省列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项目,县级配套经费50万元,已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行政村村卫生室采购多合一识读终端40台、二维码识读盒341台、热敏打印机40台、激光打印机141台,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三区三州”乡村医生远程培训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网络、硬件设备采购安装工作,并已组织10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省级线上师资培训。

(四)县乡村三级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举办全县妇幼健康工作人员培训、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业务技术暨签约医生培训、全县2020年乡村医生暨家庭医生签约培训、慢性病能力提升暨慢性“四病”项目培训、东西部卫生健康扶贫协作培训班,达370余人次。天津市援建古战镇卫生院、卓洛乡卫生院、长川乡卫生院、新城镇扁都卫生院建设项目已下达,以上四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已完成工,正在室内外粉刷阶段,预计11月底全部竣工并投付使用。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购置设备约2台(套),总投资11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查,可研,正在初步设计批复等前期阶段,预计10月下旬公开招投标后开工建设。临潭县医疗废弃物收转运能力建设项目,新建收转运车间300平方米,污水处理消毒车间2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000平方米(包括宿舍、餐厅厨房),总投资900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地质勘查、环评、可研,正在初步设计批复阶段,预计10月下旬公开招投标后开工建设。为县二院采购医用CT机一台,资金已下达500万元,已完成项目评估论证等前期工作及公开招标采购。县级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县二院投资建设,县政府全额下达建设资金,已完成科室改造及设备采购,通过验收合格已正式投入营运。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面积60平方米,实验室主体已完工,正在装修中,仪器设备都已招标采购。

(五)全面加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完成2020年人才引进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8名,分配安置普通高校“三支一扶”人员7名、天津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9名。二是东丽区派驻的5名短期专家和6名长期帮扶专家已到我县受援医院开展帮扶工作,我县派出8名医疗专业技术骨干到东丽区区属医疗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进修。期间东丽区派出5名专家在我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柔性帮扶活动,期间举办大型义诊活动4场,指导县中医院开展二甲医院评审工作。三是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县一院7人已于5月初全部到岗开展工作。四是组织全县148名乡村医生分五批赴州卫校参加全州2020年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五是组织全县354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甘肃省基层卫生管理平台为期半年的第二期在线培训学习。六是组织104名未持证在岗乡村医生和社会考生参加了全省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六是完成全县2020年甘肃省基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拟晋升基层副高职称14人,正高职称1人,已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六)切实提升慢性“四病”管控成效。进一步加大慢性“四病”的筛查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全人群高血压患者9190例、糖尿病患者133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32例(因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系统原因,目前还有127例还未录入到系统当中)、结核病患者28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血压患者3595例、糖尿病患者447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53例,结核病患者11例,建档立卡慢性“四病”贫困人口管理率达到100%。

(七)大力开展中医药工作。2020年中医馆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待验,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省级文件要求,县中医院目前已开展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各项工作。

(八)深入推进医养融合。今年计划为全县60岁以上约 17840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完成数据采集、续保工作,共补助资金35.68万元。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险参保3323人,共计16.6万元,已全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九)全面加强妇幼卫生。贫困地区营养改善项目任务2000人,发放1628人,发放营养包4550盒;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活产1065人,男556人,女509人,筛查996人;多种遗传代谢任务100人,完成100人。完成为民办实事农牧村妇女“两癌”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两癌”筛查任务数3000人,完成3000人,完成率10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数361对,完成378对,完成率105%。

(十)全面提升健康素养。一是组建健康服务服务团队,制定《农牧民健康干预及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县16个乡镇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暨健康科普巡讲,参与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二是随机抽取新城、羊沙、古战三乡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目前已完成调查户的抽样工作,已完成健康素养监测摸底调查工作。三是利用“3.24”结核病防治日等卫生纪念日组织医务人员在乡镇、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各医疗卫生单位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及张贴有关健康教育图文资料等形式,并定期更换切实加大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四、职责责任履行情况

(一)抓党建促任务落实。全面加强县乡两级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将从严治党向纵深全面发展,四月份积极组织召开卫生健康系统“四抓两整治”专题安排会议,传达省州县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认清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抓党建促脱贫,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梳理岗位风险,落实监督监管职责。结合目前工作形势,抽调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人员成立临潭县卫生健康系统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办公室,专职指导全系统开展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外防输入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州安排部署,先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12次,及时研究部署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多方筹措为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疫情防控物资,共采购(受赠)N95口罩66个、KN95口罩1838个(发放985个)、N90口罩350个(发放56个)、防护服1380套(发放1015套)、护目镜180个(发放22个)、一次性口罩7.7万个(发放6.5万个)、外科口罩2720个(发放2296个)、84消毒液1.65万升(发放3743升)、医用酒精1616升(发放765升)。二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县红十字会捐赠资金234.8万元,捐赠物资价值约40.42万元,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疫情防控部分)30万元。三是全面加强人员管控,确保各类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安全开展。共累计管控高中低风险区人员1.5万人,累计摸排我县出入境人员199人,摸排湖北来临返临人员335人。截止10月16日,累计摸排青岛市来临返临人员3人,其中:来自楼山后社区0人(今日新增1人),一次已采样做核酸检测3人(一次核酸检测阴性3人),二次待检3人。截止目前,全县无确诊或疑似病例,未发生涉稳信访事件,无疫情防控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突出问题落实情况

保基本民生方面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其中:省列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完成3000人,完成率100%;省列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项目,省级财政安排资金19万元,县财政补助50万元。截止目前,已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村卫生室配备多合一识读终端40台、二维码识读盒341台、热敏打印机40台、激光打印机141台,已全部安装到位,并已调试运行成功,正常开展挂号,诊疗,报销等业务,该项目完成率100%;州列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为全县60岁以上 17840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共补助资金35.68万元;州列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参保3323人,共计16.6万元;州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成390对,完成率110%;州列农牧民健康干预及健康素养提升项目,组建健康服务服务团队,制定《农牧民健康干预及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县16个乡镇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暨健康科普巡讲,参与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完成新城、羊沙、古战三乡镇健康素养监测摸底调查。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保基层运转方面

以《中共临潭县纪委关于开展公务接待公务出差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为抓手,对全系统三公经费进行全面督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共自查自纠问题285条,现已整改114条,正在整改171条。为抓好问题整改,特抽调10名专业财会人员,分两组分别对全县6家县医疗卫生单位和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专项指导,对标对表,以边督查边整改的方式对各单位2016年至2019年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同时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流程,把极易发生的问题纳入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六、工作作风改进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放弃春节假期,在临床一线防护隔离、来临返临人员排查管控、流行病学调查、防疫物资配送、社会各界捐赠物资接收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高效运转等各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主心骨和排头兵作用,连续奋战三月有余,赢得了全县各族群众和上级领导的积极肯定。全系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及时组建党员突击队,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今年二月份,经慎重考虑、层层把关审批,县中医院陈锦泳等四名入党申请人(一线医务人员)以“火线入党”的方式被吸收的预备党员。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通过递交“请战书”,自愿选择作为驰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预备”人选,积极向党组织表达着请战疫情防控第一战线的强烈愿望。3月11日,县卫生健康工委及辖属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被州委表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基层党组织,李光勇等三名系统内党员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纵深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四抓两整治”。认真学习贯彻省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卫生健康系统“四抓两整治”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将提高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卫生健康系统“四抓两整治”的主线,同时聚焦全系统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后的工作现实,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党支部先后于5月份严程序、高质量组织召开“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党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每位党员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刻检视违背初心和使命的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广大党员干部都经历了一次高质量、高成效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进一步加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教育。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对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的决策部署,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工作方案、重点督促提醒和持续督办指导,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成立了8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党支部,实现了卫生健康系统党支部建设全覆盖。

七、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一是医疗机构人员及编制缺少问题亟待解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全县15.3万群众和邻县的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按照国家配备比例,人员远远达不到标准。

二是家庭医生签约负担过重。全县家庭医生签约贫困人口5.1万人,平均每位签约医生签约260个贫困人口,导致部分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出现签约到位、服务不到位的状况。

三是县卫生健康局领导班子配备不齐不全,三定方案核定部门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目前仅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1名,且非卫生健康专业人员,对业务主管局开展正常业务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致使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受阻。

第6篇

为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根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县委发[]10号文件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加强孕前管理

1、全力抓好每年两次的孕环检工作。凡已婚育龄妇女一律按规定参加孕环情检查,各村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每年两次孕环检参检率要达到99%以上。

2、抓好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凡已生育对象一律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上环等长效节育措施,违法多生一胎对象限期落实结扎措施,各村当年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要达到85%以上。

3、及时落实违法怀孕对象的补救措施。凡违法怀孕的对象,一律落实引、流产等补救措施,村违法怀孕对象补救率要达到80%以上。

4、加强计划生育合同签订管理工作。已婚育龄夫妇一律要与乡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9%以上。对不按时参加孕环检、不及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补救措施的对象,要按照计划生育合同的规定,及时追究其违约责任,并督促其履行计划生育义务。

二、加强村级基层基础管理

5、落实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全面建立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负责,村计生协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充分调动村党员干部和其他组织参与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落实工作责任,教育村民依法实行计划生育。

6、制定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结合各村实际,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规范村民生育行为。明确规定遵守和违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行为的奖励和制约措施。

7、抓好村级计生服务员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村计生服务员,落实报酬待遇,村计生服务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全面摸清本村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切实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和计生管理工作。对不能胜任服务员职责的,该换则换,该停则停。

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8、加强外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摸清外出流动人口底数,对重点管理对象建立个案,保持联系,完善外出流动人口“双向互动管理服务”机制。

9、加强外寄计划生育证明的核查工作。在一年两次妇检中如发现假证明的限期回乡复查。对伪造、编造、买卖和使用假计划生育证明的人和事要依法予以从严查处。

四、加强综合治理

10、卫生部门要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依法开展孕产期保健、助产接生业务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必须查验孕产妇的生育证明,发现无生育证明的,必须及时报告乡计生办,各接生单位凭产妇生育证明发放《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对无生育证的,一律凭乡计生办证明补办《婴儿出生医学证明》。

11、户政、计生办要认真做好出生人口信息交换工作。派出所、乡计生办、乡卫生院要定期核对、交换出生人口信息,确保人口信息交换的正常性和有效性。要严格凭有效证件落实户口,一孩需持《生殖健康服务证》和上环证、二孩需持《再生育证》和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证明方能办理,对违法生育对象,必须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和落实结扎措施后凭乡计生办出具的证明落户。

第7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yonglin0616”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

通江县计划生育协会:

为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工作,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按县统一部署,我镇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落实情况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结合实际、因户施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自查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见面调查,联系人制度落实情况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知晓率、联系次数为主要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签订服务协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就医绿色通道以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发放优先优惠凭证、明确优先优惠服务为主要内容。同时,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他方面一并进行调查记录。

一、将镇卫生院确定为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确定镇卫生院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制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就医绿色通道”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标识,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医疗机构安排专人予以引导,负责协调患者在就医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将所有计生特殊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作为重点优先签约服务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家庭医生为签约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优先就诊、转诊服务。

三、全面落实联系人制度。镇政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将特殊家庭实行乡村两级“双岗”联系,发放到每个家庭,让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咨询和寻求帮助。

第8篇

今年以来,我县基层卫生工作严格按照“深化健康响水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大力推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公卫项目有效落实。今年以来,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内容、考核内容以及资金分配方式进行了明确,有效保障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一是强化项目实施。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题会议,部署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听取各镇区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会议共收集问题4条,均落实了解决措施。二是规范绩效考核。采取“一支队伍、分项打分、当天封存、集中合分”的方式对各镇区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客观真实反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进展情况。三是注重能力提升。开展了全县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知识培训,现场测试,统一阅卷,公示成绩,将考核结果纳入各镇区基本公共卫生上半年绩效考核成绩。对考试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确保应会尽会。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务实推进。截止目前,我县共签约169159人,其中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6.61%,一般人群覆盖率达33.76%。一是明确任务,推进签约落实。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按照健康扶贫工程要求,投入172.5万元,免费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五保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独生女伤残或死亡家庭夫妻、残疾人提供签约服务。截止目前,签约率达100%,实现全覆盖。6月18日,省健康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排查组对我县做法给与充分肯定。二是规范服务,提高签约实效。根据要求,实行三类签约服务包。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免费向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内容;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为居民提供建档评估、咨询指导、分诊转诊(转介)等健康管理共性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包。针对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各镇区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及成员职责分工。居民自愿选择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家庭医生团队按约定协议提供签约服务,通过固定签约医生开展预约就诊、定向分诊,利用健康小屋、候诊区开展健康自测及健康教育,优化服务流程,综合提供连续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创新举措,打造签约品牌。运用网格模式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网格长”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家庭医生团队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签约工作提供支持性服务,减轻家庭医生非医疗事务工作负荷。实施“爱心药品惠万家”活动。县政府投入90万元,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中65岁以上经二级医院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部分基本药物。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举办面对面病情治疗分析会,对患者用药是否有效进行综合分析,督促坚持规则服药,注重饮食调节,确保达到预期疗效。

(三)网格化管理继续加强。县政府今年投入36万元,用于网格点建设。网格化管理服务已成为我县基层卫生工作的品牌,被写入省卫健委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格化管理和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文件。一是“网格+基本公共卫生”。将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组织管理中的部分工作量,安排组级网格长参与,由起初的“扶上马、送一程”发展为如今60%以上的网格长能每月自行组织网格成员开展健康管理活动。在网格长的参与下,健康档案准确率达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二是“网格+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为龙头,牵头12个镇区卫生院组建医联体,采取“3+1”形式,县级医院专家不仅每月3次到卫生院坐诊,还专门安排1次到网格点参与健康培训、宣传和义诊活动,委建立医联体微信群,即时展示活动图片。三是“网格+计生”。将村计生专干吸纳进网格队伍,参与网格活动,履行信息员、宣讲员、督导员、帮办员职责。向网格成员宣传计生法律法规和知识,准确掌握网格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奖特扶人员、流动人口、育龄夫妇、两癌筛查等各类计生信息,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星级评定不断完善。按照《响水县村卫生室星级评定办法》文件要求,围绕规范管理、依法执业、财务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指标,每季度由卫生院对辖区内卫生室评定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无星级4个等级,评定结果作为该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季度基本药物绩效补助考核发放的依据。引导村医加强和规范村卫生室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居民享受到方便、快捷、规范、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五)示范创建稳步推进。坚持把省级示范卫生院、省级示范卫生室作为常态化创建任务。今年我们申请了双港镇卫生院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陈家港镇立礼村卫生室、小港村卫生室、合心村卫生室,老舍中心社区四烈村卫生室,运河镇大通村卫生室,七套中心社区高场村卫生室创建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截止目前,创建单位硬件标准基本到位,正在进一步对软件资料进行完善。

第9篇

一、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

以和局党委签订的各类党建、联建目标责任书为标准,院党支部按照年初拟定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职工部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立足医院的医疗工作特点,为医院的全面发展打好政治思想基础。

二、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三、年初和阶段性安排的大项重点工作进展如下:

1.将与卫生局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进行细化分解,与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签定了目标责任书,目标到科室,责任到个人。

2.继续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使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成立了院创建领导小组,拟订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制作了种类多样的禁烟标识,开展了多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4.开展“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住院自费比例、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等四个排队制度,做到月统计、月通报,执行结果与科室目标考核及医师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5.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制定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方案,完成了示范医院和示范病房的创建,有6名护士获得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表彰。

6.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组织临床医生和护士进行三基考试考核3次,并开展组织应急演练1次。

四、2011年攻坚克难打硬仗任务进展情况。根据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区上领导多次调研时的工作指示,我院的改扩建项目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与领导下,进展顺利有序,目前已完成工作:

2.我院改扩建项目涉及拆迁征用医院西侧村五户六院居民占地约2亩的土地,经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将项目所涉村2亩村民住宅规划为医疗用地,2011年1月14日,市城乡规划局为我院核发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项目总建筑面积14914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框-剪结构建筑,内设医院门诊、手术室、教学及办公用房、住院部和医院其他附属用房,总投资6498万元。区财政局出具了资金担保证明。

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成项目的地质勘查报告。

2.在政府牵头协调下,配合土地、公安、拆迁办、街道、乡、村等部门尽快开展拆迁工作和办理土地转让手续,力争在年内完成拆迁安置工作。

3.办理需要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审批的项目建设许可,完成除规划设计外的图纸审查、招标、监理、三通一平等其他前期工作,为改扩建项目的最终开工建设做好准备。

存在的问题

改扩建项目涉及拆迁的五户村村民为五户六院(6个宅基地),占地面积2亩,地上建筑物面积3990m2(2005年城中村改造时村摸底测量数据)。关于五户村民的拆迁补偿问题我院经区卫生局多次向区政府报送了报告,经雁南街道与拆迁户多方协商,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五、其他

第10篇

乡镇人民政府(甲方)

大学生村干部(乙方)

xx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办公室印制

甲方基本情况:

名 称

法定代表人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乙方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政治

面貌

职位

全日制学历

所学

专业

在职教育

联系

电话

户口所在地

身份证号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接受基层培养和锻炼,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2008〕69号)精神,乙方自愿申请到大学生村干部岗位进行锻炼,并自愿申请签订本合同。为规范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为三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二条 岗位和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需要,乙方为甲方

村 “大学生村干部”岗位提供服务,主要从事农村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村镇建设、治安民调、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农村教育、精神文明等工作,担任

职务。大学生村干部为农村特设岗位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第三条 工作待遇

(一)乙方按照甲方要求提供服务,甲方按照规定给予乙方生活补贴和相关待遇。

(二)乙方在村服务期间,甲方按照规定的待遇标准,给予乙方岗位补贴,其中大专学历每人每月1500元,本科学历每人每月1600元,研究生以上学历每人每月1700元。资金由市、县财政按3:7的比例承担。

(三)在村任职期间,乙方参照事业单位同等人员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办理养老、医疗(含补充医疗保险)保险。乙方的养老保险、医疗(含补充医疗保险)保险单位负担部分由市、县财政按3:7的比例承担,个人应承担部分由各县(市)区在大学生村干部岗位补贴中代扣代缴。具体事务由县(市)区负责发放大学生村干部岗位补贴的部门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县(市)区通过商业保险途径协商办理。

第四条 工作纪律

(一)甲方应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不得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遵守甲方的各项工作规范,达到甲方规定的服务标准。

(三)乙方违反甲方工作规范和纪律的,甲方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可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五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一)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确需变更时,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签定书面变更协议。

(二)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合同可以解除。

(三)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1、无正当理由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不参与村里工作的,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

2、患病、请事假或非因履行工作职责受伤,一年内超过两个月不能正常提供服务的;

3、因个人品行、言行不端,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其他与大学生村干部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在群众中丧失威信的;

4、参与农村家庭宗派矛盾纠纷,影响班子团结、社会稳定的;

5、合同期内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

6、合同期内受到党政纪处分的;

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终止。

1、合同到期的;

2、乙方被录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3、按照国家有关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需要终止合同的;

4、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的。

第六条 违约责任

(一)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合同中约定事项,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乙方经甲方出资培训后解除合同,对培训费用的补偿在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的约定补偿。乙方违反规定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在服务期内所知悉的服务单位的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 争议处理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本合同与国家新颁布法律、法规、政策不一致时,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第九条 本合同一式四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服务合同变更书

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对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的服务合同书内容,作如下变更(可增加活页插入):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终止或解除服务合同证明书

根据《大学生村干部服务合同书》第______条第_______款,甲方__________和乙方_________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解除(或终止)服务合同。

特此证明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第11篇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政办发[]5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政办发[]6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乡村医生职责,科学规划和设置村卫生室,合理配置乡村医生,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服务全覆盖;积极稳妥地将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落实乡村医生补助;积极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强化执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我区村卫生室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社区)集体、乡镇(街道)卫生院举办,经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村卫生室的房屋和基本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和配备。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应大于100平方米,并具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基本条件,实行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室”分开,必要时设立公共卫生、宣教等工作用房。对村卫生室名称的命名,统一为市中区××乡镇(街道)××村卫生室;实行社区化建设的,其卫生室名称统一为市中区××乡镇(街道)××社区卫生室,并按照村卫生室进行管理。

三、认真执行乡村医生配备标准。乡村医生只能在经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村(社区)卫生室执业。村卫生室原则上按照每千人1名乡村医生的要求配备,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乡村医生人数。对目前达不到乡村医生配备要求的,可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训、乡镇(街道)卫生院派人驻点等方式,配备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对新进村(社区)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由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选聘、考核、任用办法,由乡镇(街道)有关单位提出申请录用计划,如实提供候选乡村医生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明等),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任聘用,并签订聘用工作协议。根据妇幼卫生工作需要,适当配备女乡村医生。

四、严格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必须具有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从事护理等其他卫生服务的人员也应具有相应的合法执业证书,经全区统一竞聘上岗。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区卫生行政部门、乡镇(街道)卫生院要加强乡村医生个人执业、考核和人事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和规范乡村医生个人执业技术档案,并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技术培训与培养。区卫生行政部门、乡镇(街道)卫生院分别负责制定本级乡村医生培训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对在职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乡镇(街道)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和例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要有计划地选派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鼓励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全科医生培训,对选聘到村(社区)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优先进行规范化培训,促进并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要结合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制度的有效衔接。

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与业务指导。区卫生行政部门、乡镇(街道)卫生院要按照职能要求,分级落实对村(社区)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全面落实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对村(社区)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对乡村医生和卫生室的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统一采购、管理和监督考核,并通过培训、讲座和建立例会制度等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技术指导。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与村(社区)卫生室签订年度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季度对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评优评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发放等挂钩,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国家基本药物、新农合等制度实施范围。乡镇(街道)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村(社区)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所有基本药物由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供应。根据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逐步将其他符合上级规划和医疗技术条件要求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其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提高服务质量,严格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室诊疗和药品的监管,严禁虚开单据和骗取新农合资金。

八、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按照《市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政办发[]36号文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市中政办发[]57号)要求,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政策。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偿,根据实际工作量,从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按一定的比例要求,统筹安排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并按绩效考核、以考定补的原则予以核拨。根据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合理核定任务量,确保与其服务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相适应。对于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由各乡镇(街道)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推动乡村医生参加当地较高档次的新农保。各级政府要将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第12篇

(一)着力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第一,以等级医院为龙头,筑牢__区医疗卫生服务高地基础。加快中心医院正阳院区建设进度,早日建成体现民族地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加快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进度;启动民族医院康复疗养大楼建设和中医院正阳院区建设前期工作。持续巩固中心医院“三甲”创建成果,大力加强服务质量建设;提档升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级,力争通过2-3年的创建,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加强民族医院等级医院建设,力争2-3年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大力加强专科医院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骨干专科品牌医院,让专科医院形成品牌和龙头。着力加强中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院科研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力争每年建成国市级特色、重点专科5个以上,每年新增正高、副高级人才25人以上,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技术一流”的专科群体和专家团队。开展好与__市儿童医院、__大学等合作医院、高校的深度合作,真正把__打造成渝东南、__区疑难重症治疗中心和科研基地,使区外就医病人占比提高到30%以上,医疗机构总收入达9亿元,医疗收入达5.3亿元。第二,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坚,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基本装备、技术能力建设,开齐开全主要的诊疗科目,强化X光、B超、心电、生化等辅助检查服务,拓展接生、下腹部手术等基本医疗服务。大力实施分级诊疗,抓紧制定出台分级诊疗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病人转诊流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体系,落实“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强力整治违规转诊病人和无故推诿病人行为,严厉打击买卖病人等损害群众、国家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深化绩效管理考核,突出多劳多酬。第三,以村卫生室为基础,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保障。提高医疗服务覆盖率,加强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撤并村”卫生室建设进度,聘齐聘强村级卫生员,配齐基本药物。加强村医能力建设,开展好培训,让村医看得来病、抓得来药,一般的伤风感冒、小伤小病在家门口得到医治和及时处理。大力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力争城镇签约服务率达80%以上,农村签约服务率达70%以上,3-5年内城乡签约服务率达98%以上;定期入户服务、开展回访,公开24小时病情咨询电话,让人民群众有病能咨询,从而实现家家有保健医生。加强对村医的督导考核,提高村医待遇,充分发挥村医作用。第四,以民营医院为推手,提升高端服务的品质。按照“公立保障基本、民营服务高端”的思路,规范社会办医行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规模化、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大力支持“医养一体化”发展,采取PPP模式,加强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机构建设,盘活资源推进社会办医,统筹做好康复、老年健康护理、养老工程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等建设项目储备和建设。同时,大力支持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乡村中医事业发展速度。

(二)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一是继续实施好单独二孩政策。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开设政策解读专题栏目,提高“单独二孩”政策知晓率,引导符合条件的人群享受政策,解决未来人口出生瓶颈。严格遵照政策范围,既要防止出生堆积、生育水平出现大的反弹,更要防止读错、变味政策和趁机违法生育。二是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工作。引导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也是传家人”的生育观念。健全和落实好乡镇街道分管领导、计生办负责人、村(居)综合服务专干三级监管机制,特别是妊娠终止监管机制的落实。加大“两非”专项整治力度,公安、卫生计生、食药监部门协作加强B超、流产药具管理,堵住一切漏洞。力争3年将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正常范围。三是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执行好相关计生民生政策,由区卫计委牵头,国土房管、扶贫、民政、农业、教育、财政等部门配合,落实好国、市、区各项计生惠民政策,尤其是在落实以人头为政策标底的政策时,优先优待计生家庭,防止出现因人头多寡的政策“倒挂”,让独生子女家庭更多享有优惠政策。抓好计生民生服务,坚持服务管理均等化,依法落实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好手术并发症补贴等计生民生资金。狠抓优生优育,有机整合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保健机构资源,开展好婚前检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康复等工作,实现一级干预覆盖面100%,积极拓展二、三级干预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优生优育。

(三)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实效。一是启动国家级卫生区创建工作。围绕“今年启动、明年建成”这一目标,区卫生计生委牵头,市政、建设、公安、

环保等部门打主力具体负责,迅速拟定创建方案、明确职责、细化措施。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早谋划,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形成深厚的创建氛围。同时,全面启动小南海镇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年内再新创建2个以上市级卫生乡镇。二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重点抓好传染病防治,确保“四苗”接种率95%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93%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2%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6%以上,住院分娩率98%以上,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2%以上。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做好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全力打造渝东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渝东南医疗急救中心、渝东南救灾防病和应急中心、渝东南血液采供制储中心。(四)深入推进卫生计生改革。一是加快卫生计生机构融合。在进一步巩固前阶段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妇幼保健、生殖健康机构和职能的整合。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的优势,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好卫生院、生殖健康服务站这一业务服务系统和卫计办这一行政监管系统,促进卫生计生融合,避免出现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真正实现强强联合。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单病种付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快推进医疗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双向转诊制度和区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服务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围绕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和区委“40+15”项重点改革目标任务,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和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建立卫生人才补充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积极性和医疗水平。

(五)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一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院长队伍建设,选拔任用一批业务强、能带队、能攻坚的院长,完善院长聘任制,逐步提高院长待遇,将院长待遇与单位业绩挂钩。抓好医生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全科医生,多渠道引进基层医疗卫生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加强对现有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施行区级医疗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援医、乡镇医卫人员到等级医院挂职学习的制度。二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卫生计生、公安、教委、民政等部门要共同参与,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加快建设涵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信息三大内容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及时更新、随时可查、共建共享。三是推进远程诊疗等业务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区级医疗机构的人力、物力及技术优势,依托中心医院等龙头等级医院,建立覆盖全区乡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远程诊疗心电系统、远程检验和远程病理系统,使群众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就医,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六)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一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提升卫生计生从业人员依法执业和廉洁从业理念,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二是规范医疗行业秩序。加大“以医养医”取代“以药养医”的防控力度,严肃查处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卫生行业“九不准”,坚决杜绝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滥用药品、乱收费等行为;严格规范转诊转院程序,研究制定处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真正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民营医院回归服务高端,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三是加大卫生计生执法力度。充分利用机构改革后整合的执法力量,组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卫生计生行政执法队伍。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坐堂行医、违规执业等行为,严格执行准入和监管制度,坚决打击“医闹”和伤医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深入开展违法生育积案清理专项活动,集中力量查处“躲生”、“抢生”和多孩违法生育等行为,持续加大对公职人员等特殊人群违法生育的调查处理工作力度,查办一批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卫生计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要靠前抓、抓具体;整合好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人员和职能职责;统筹抓好卫生计生干部、村(居)综合专干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能力。

(二)加强协调配合。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敢抓敢管,发挥好参谋协调作用。公安、司法、人力社保、民政、教育、食药监等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卫生计生工作,保障卫生计生工作有序开展。法院要加大卫生计生案件执行力度。工会、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优势,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参与到卫生计生工作中来。

(三)加强资金保障。区财政要及时细化__年的卫生计生投入计划,确保落实到位;发改、财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资力度,抓紧对口联系汇报,力争更多的国市资金和项目落户__;要大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四)加强督促检查。坚

持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不变,国、市级卫生乡镇创建一并纳入考核内容,严格目标管理,严格执行“诫勉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度。把卫生计生重点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区委督导巡查办、区政府督查室、区卫生计生委要定期开展督查,通报进展情况,对因责任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导致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区委、区政府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直至各项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