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

时间:2022-09-07 07:25:59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作基础,政治文明作保障,精神文明作支撑。其中,精神文明包括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体育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群众体育以实践人文体育、人文奥运为目标,全民健身,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一、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群众体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工作,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点较高,启动较快,推进迅速,发展顺利。目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新时期新任务给群众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体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1、培养信念。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作引导;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共同打造。每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运动员在流泪,中国人在高呼。泪,因激动而流;呼,因激情而呼。体育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体育工作的内在优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体育活动,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锻造灵魂。有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锻造高尚的情操,这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核心和灵魂。和谐社会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它是以人的由衷的、自觉的行为为根本要求的,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是一种物质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体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3、提供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的持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体育工作抓得好,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强,工作局面就容易打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有效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4、服务大众。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他进一步论述,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最后离不开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离不开人的体质。这些深刻的认识提示我们,体育工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关注“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功能和作用;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牢记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殷切嘱托,明确体育工作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体育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为大众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体育硬件和软件,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服务质量。

二、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时期群众体育的特点

关心人民身心健康,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是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发展体育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要求“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同志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多元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当前,群众体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并呈现几方面的特点。

1、观念的大碰撞。体制的转换必然带来观念的转变。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体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做好“和谐”文章。一是要破除狭隘的体育发展观。要破除体育工作难有作为的思想,破除就体育抓体育的套路,跳出体育抓体育,把体育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二是要破除政府包办的体育发展观。要积极面向市场发展体育,依靠社会办好体育,依托协会激活体育,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三是要破除小而全的体育发展观。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有进有退、进退有序、循序渐进。对经营性群众体育活动,凡是能够交给民间去办的一律交给民间去办,凡是能够推向市场的一律推向市场运作。四是要破除等、靠、要的体育发展观。要面向市场,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2、主体的大转型。目前,在体育领域有两个方面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国外的名牌体育俱乐部、重大体育赛事纷纷进军我国,在沿海很多地方已经着陆,正在向内陆城市拓展。今年国际高尔夫球大师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级方程式赛车和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在中国举行,这证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存在巨大商机,人们对体育比赛越来越感兴趣。二是体育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开放进程明显加快,民营资本大量进入体育领域。不仅是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十分明显,包括体育项目承办主体、体育活动组织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也十分明显。对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依靠谁来发展群众体育,怎样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问题。

3、功能的大拓展。体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反映在体育的功能上,一方面体现为体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另一方面,体育,尤其是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基础上,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健康生活的渴求将会进一步凸现出来,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 经济,需要“中介”资源的牵引拉动,尤其是需要体育的包装,通过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举办,金牌运动员的代言,以提高知名度。

4、载体的大推动。群众体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影响力,有影响力才有生命力。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群众体育活动一直在“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小圈子里打转转,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要按照大办体育、办大体育的思路,注重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载体的推动,不仅表现在体育的本身,而且推动了社会其他层面的建设与发展,其作用不可低估。

三、拓展思路,把握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

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转变过程,即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相对封闭状态靠行业垄断向对外开放凭实力参与竞争转变;从单纯的事业发展向事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新的变化要求我们运用新的思路,启动新的措施,开创新的局面。

1、突出主体。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群众体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将全民健身活动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切切实实为市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二是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三是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提倡科学健身,完善成年人体质测试;四是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的权利和义务,以《体育法》为龙头,完善配套法规,促使全民健身依法管理、规范管理。

2、培育市场。发展体育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市场的开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对体育的投入,在市场中拓展发展主体,把体育资本做大做强。当前,拓展发展主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体育场馆招商力度。要树立发展第一、招商第一、环境第一的观念,通过营造环境、增强磁性、引入资金、借鸡下蛋,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群众体育竞赛市场要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面向全社会开放;推进协会实体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俱乐部,并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大众健身娱乐市场要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网络。还应开发体育的无形资产,通过比赛的冠名权、专用指定商品、体育名人效应、广告等募集资金,增加票房收入。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群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群众文化集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理想、道德教育是比较严肃的主题,单纯地运用政治宣传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进行政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就能够极大的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群众文化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之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显著优势就在于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无论是其服务的对象,还是其活动本身的直接参与者,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修养、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民族的人,都是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都可以成为群众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群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突破了对象制约性、区域制约性和时间制约性的全“开放”宣传阵地。利用群众文化来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其实际的教育效果就可以提高到一个更加有效的程度。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努力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文化显示出特殊的功能。比如:举办知识竞赛、演讲会、故事会、书法、美术、摄影、集邮、集体音乐舞会、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以及各种球类、棋类竞赛等多种多样活动,用美的旋律塑造各自的形象。把人们的思想境界引到更高阶段。使这些有益的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中起到规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提高群众文化事业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群众体魄,努力用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去占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活动阵地,用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引导他们追求科学知识,发展他的智慧这才能对国家综合治理,安定团结,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透过群众文化来提示人类灵魂和民族精神的本质,其艺术感染力、社会感召力、精神影响力是巨大无穷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多元化,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几部电影,几部小说,几部歌曲,精彩纷呈的艺术空间,色彩斑斓的文化样式,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科技、电、光、声波的冲击,文化市场的空前活跃等等,都给我们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还是群众文化艺术研究与辅导,都离不开创新二字。一个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特别需要当代先进思想的灌注,没有当代的先进思想,民族精神就得不到发展。

群众文化将是21世纪中国最有前途最大亮点的文化艺术之一。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十分深厚,群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积累了世人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是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群众文化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内函和形式,在理想、道德的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需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中,“参与”是第一性的,而接受主体的求新意识,又是刺激其文化参与心理的动因,这就引出了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内容的创新,就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形式的创新,则是要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用以传播先进文化的群众文化设施的“二次创业”已势在必行,并应将其纳入城市、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努力使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成为所在地区的“示范工程”“标志工程”。

群众文化运行机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合拍。但是,因为群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主体属性,又规定了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还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符合群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把有利于建设先进群众文化列为检测其运行机制的最高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借鉴、引进、沿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群众文化理论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情况,汲取新经验,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家和群众文化实践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群众文化事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群众文化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因此,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搞好群众文化事业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国家和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中国共产程)》、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八荣八耻:画说身边事:漫画本》、胡中梅著的《中华荣辱故事精选》、方健宏著的《画说和谐社会》、刘长明等主编的《画说科学发展观》、王福军著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图文集》等。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转贴于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74-0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西部地区正在经历着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模式快速转型之中。西部地区民众的思维模式、行为观念、生活方式也都随之变迁,越来越多的民众将体育活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吸引及带动作用,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而内因是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征集了众多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在成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驱动力是: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文化素质、体育价值观念。该文的研究就集中在这一维度上,力图从内部环境来揭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确定

由于经济状况对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以成都市19个区县2014年人均GDP为分层抽样的标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锦江区、新津县、崇州市3个区县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社会体育健身与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10年至2014年CNKI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共217篇;并整理分析了相关理论专著,为该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提供依据与支撑。1.2.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27份,回收率达96.35%,其中有效问卷1830份,有效率为94.97%。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众多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对问卷所设问题确认率较高,通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大于0.8,调查的材料可靠,真实度较高。1.2.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标准划定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持续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调查显示,在1830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708人,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7%,其比例略高于全国水平(31.2%)[2]。在分析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采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从个人月收入来看,总体趋势是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呈“波浪型”逐步攀升,在“6000~9000元”段有小幅回落,在“12000元以上”段达到峰值。(如表1)从家庭月收入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基本呈马鞍状分布,比例最低点为收入最低段“6000元以下”,在“9000~12000元”段达到峰值,比例为34.9%,此后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逐步递减。(如表2)综上分析得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个人月收入呈正向相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家庭月收入虽然未表现出正向相关,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峰值为家庭月收入“9000~12000元”段这个较高收入等级,更高收入段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几近于20%。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可以推论经济状况的确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体育参与人口,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正如有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对中国体育人口形成影响是直接而突出的,中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3]。

2.2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必将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从而引起体育娱乐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4]。成都市大众的消费观念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成都市群众在用于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仅有32.4%的群众选择并进行了与体育相关联的消费,在问卷所设计的8个选项中的,排列在第5位,说明体育消费还不能被成都市大众所接受,而排列在前4位均为中国文化中较为传统的消费形式,分别为居住、食品、衣着、子女教育费用。由此推论:成都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成都市群众在其地域文化中更加强烈的传承着我国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传统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成都市群众对新兴、前沿的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前沿的消费形式,势必受到影响。研究通过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金额和体育消费结构来论证体育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只有15.1%的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下”段“,1000~1500元”段的选择率最高,达到28.6%,各个消费金额段的比例较为均衡可见。全国的调查统计结果高达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5],可见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如表3)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体育消费结构划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分析显示,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依然以传统的实物型消费为主体,主要集中于购买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受新网络媒体的影响,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的比例甚少。参与型消费的比例达31.8%,主要用于参加不同类型的健身健美、户外运动等活动。观赏型消费投入较少,一方面由于消费观念的取向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成都市所举办的高水平运动赛事甚少,2014年成都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仅有15个,且多为较边缘化的赛事,势必影响群众的观赏兴趣。体育消费结构过度倾向于实物型消费,导致体育消费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但随着成都市大众意识形态的转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另外,在体育消费结构的全部12个选项中,平均选项数为4.7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从逆向验证了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均衡时,其与体育活动亲和度将更为密切。(如表4)

2.3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文化素质在人们意识中的不断积淀将固化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进而内化成个性化的文化理念。由于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源的,那么文化素质可理解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源。群众体育蓝皮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认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与学历呈基本正向相关。在该研究中,将文化素质转化为受教育程度来进行分析。数据所示: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其比例呈“马鞍状”分布,峰值出现在“初中”和“高中(中专)”两个学历段,说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主要集中于中等学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虽然比例最高值仍然为“高中(中专)”学历段,但“本(专)科”学历段的比例也达到了28.4%,这两个学历段的比例和达到64.8%,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于中高等学历,受教育程度水平略高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硕士学历水平的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的原因,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如表5)

2.4体育价值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日本学者佐伯聪夫在回顾日本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指出:“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惟一社会基础,价值观念是一个影响体育参与尤为重要的因素”[6]。我国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体育观念可理解为行为主体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7]。我国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而成都市正经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战略发展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新的思潮将冲击成都市大众原有价值观,并开始逐渐构建新的,符合时代变迁的价值模式。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下位层面,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和转变。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参加体育活动的前3位动机为:增加体力和健康,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增加与朋友情感交流。中选频率在20%以上的选项有7项,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动因(体育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观察数据得知:与生理健康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30.6%(排序1、5、6、9、11);与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45.9%(排序2、3、7、8、10)。分析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高于生理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验证了成都市大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说明了成都市大众更注重体育活动所蕴涵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如表6)

3结语

(1)经济状况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却未与家庭月收入呈正向分布。说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并逐步扩大这一“亚人口”群体的数量和比例,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2)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成都市整体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加上大众消费观念的不断革新,使得成都市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和均衡化,并符合体育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由此推论,体育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3)成都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和程度与文化素质基本正向相关。为增强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建议应把中、高等学历人群作为突破口,由此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不能割裂事物统一联系的观点,由于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隐性而间接的,需要通过由文化素质影响的经济收入、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来间接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这需要运用统一联系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和分析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4)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具备较为和谐的体育价值观,对健康的认识冲破了传统的生理健康范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全新四维健康观较为匹配。从而显现出成都市体育活动参加者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但也应清醒认识,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和完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与当地经济和事业等同步进行,循序渐进的逐步形成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2]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EB/OL].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8.

[6]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5.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6

尊重职工主体地位 问需于职工群众

发挥职工主体作用和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离不开工人阶级先锋队即党的思想理论和纲领路线引领、组织人事保障和政策保障,离不开工会向广大职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用党的思想理论和工运理论武装职工头脑,把党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积极为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目标发挥主力军作用。只有不断强化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的理念,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和心中最高位置,把职工群众当亲人,职工群众才会把工会组织和工会宣教工作放在心上,把包括工会宣教干部在内的工会干部当亲人。因此,不断强化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的理念,是做好工会工作和工会宣传思想教育文化工作的思想基础。

工会宣教工作强化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的理念,关键就是要坚持问需于职工群众、问事于职工群众和问计于职工群众。首先,要了解把握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什么,即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其次,要了解把握职工群众希望工会宣教工作做哪些事,即工会宣教工作干什么?还有,就是要了解把握工会宣教工作如何做才能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即工会宣教工作怎么干?坚持“三问”,这是工会宣教工作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职工主体作用的基础。

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层、多样、多元,但是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青年职工为主体的职工队伍,积极健康向上是主流。工会宣教工作要抓住主体主流带动整体,要弘扬主旋律包容多样化,要为优秀职工和有一技之长职工搭建参与、互动和展示的平台,鼓励引导他们在平台上唱主角,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示范带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工会宣教文体活动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自我教育。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维护文化权益

针对职工群众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务实多元现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武装职工群众头脑,用先进典型事迹和劳模精神感召熏陶职工群众思想,推进全省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项目建设,引导职工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与国家领导阶级相适应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满足职工群众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和期盼社会热点问题政策解答需求,创新发展形势政策宣传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世情、国情、党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级工会作出的学习贯彻意见和举措,工会宣教部门要及时调研掌握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事关其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向职工群众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措施,释职工群众之疑解职工群众之惑,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认清形势,了解政策,识大体、顾大局,与党和政府在重大原则上保持一致,坚定做改革、发展、稳定主力军的思想。同时,要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真实反映职工群众愿望,推动、协助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依法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满足职工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需求,创新发展职工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组织职工群众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丰富职工群众知识积累,更新、拓展、完善职工群众知识结构,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组织职工群众学技术、学技能,提高职工群众岗位技术技能水平,增强职工群众就业再就业本领,消除职工群众工作不稳定顾虑。

满足职工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需求,推动职工文化大发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和健身活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而且,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参与的热情和需求越来越高,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满足职工群众这方面的需求,把传统的职工文体工作创新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各级工会尤其是宣教部门不得不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满足职工群众释放减轻精神负担和心里压力需求,开展职工心理咨询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开展心理学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帮助职工群众了解掌握心理问题常识和最基本的心理保健与调节方式方法。发挥专业和业余心理咨询师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心理咨询疏导,领导深入职工群众与职工谈心,实施人文关怀,帮助职工群众化解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互动中受到教育与自我教育

创新发展报告、演讲、授课等传统载体。一要贴近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力避空洞抽象和官话套话,而且热点问题不回避,真诚回应。二要运用视屏音频等新技术新手段,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优势,增强感染力。三要互动,引导职工群众参与,请职工群众提问,现场解答或讨论,变职工群众倾听、观赏为发言、参与。善于策划组织媒体宣传。针对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理论观点、政策措施、热点问题和工会重点工作,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策划开设专栏专题,一方面请专家、领导作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以求达到宣传理论、解释政策、动员群众的宣传效果,一方面刊登播发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和职工群众体会,以求宣传推广、推动推进工作之效。尤其要注重正确使用互联网,积极妥善回应网民声音,推动良性互动,主导工会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创新发展多数职工喜爱的活动平台,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互动和展示。一要围绕中心和职工群众普遍关注关切的问题,精选策划组织主题活动。二要综合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注重创造条件引导拥有一技之长职工唱主角。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策划案、金点子、体会、意见建议等)、展览、展演和各种文体比赛等诸多形式,是拥有一技之长职工参与、互动和展示的平台,也是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载体,要下大力气把这些载体策划组织成一技之长职工唱主角的大平台。三要加大吸引、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喜爱载体活动的力度。以比赛形式组织,引入竞争机制,设置奖项而且与考核晋升加薪挂钩,同时要敢于善于运用新载体和在传统载体中注入新技术新手段元素,尤其要加大媒体参与的广度、深度,放大活动载体的传声、亮相和宣传展示效果,增强职工参与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感和参与过程受到自我教育的成效性。

强化工会自身教育阵地和载体与借助社会平台相结合,拓展职工群众岗位成长成才的途径。

一要强化工会自身教育阵地,办好自身教育培训;二要发挥社会和企业教育培训平台作用;三要大力鼓励引导职工群众岗位成长岗位成才推进“职工书屋”“职工电子书屋”建设并创新其管理和使用模式,发挥网络平台教育培训作用,创新发展劳动竞赛、职工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管理模式和活动形式,加强与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部门协作,争取政府在学历认可、技能鉴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职工群众增强岗位成长和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7

群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伤残人体育等。发展形式有兴趣小组型、运动队、辅导站、体育之家、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社型,以及个人自由体育锻炼等。群众体育活动应遵循因人、因地、因时、自愿、多样、文明的原则。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体现的是体育的社会功能性,提高的是民族素质,达到的是全民健身的基本目的。

本着面对新时期的群众体育工作新形势、新社会、新任务,要具备积极探索、勇于探讨,敢于创新、加强合作、相互促进的精神。

一、要改进体育机制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一套新体制和新机制是搞好群众体育的关键,这需要我们在建立与完善体制机制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其中培训群众体育骨干,需选拔培养一大批热心群众体育工作的骨干,增强其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其成为群众体育的领头人;注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衔接,进一步增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

二、要做好体育设施的创建建设

体育设施的配备是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节假日或农闲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的必然选择;创建体育设施建设,就是要依托上级群众体育分管机构和周边区域优势,建群众身边场地,搞群众身边活动,建群众身边组织。创设一县一中心、一乡一站、一村一场,这样才能促进城乡体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

三、要做好活动项目的创编

举办各种趣味赛事是全民健身的项目和亮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群众体育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结合自身地域、民族、文化特点,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和抢救以及创新开发多样化健身项目。广场舞、门球、蓝球、呼啦圈赛、羽毛球、乒乓赛、拔河赛、扭秧歌、敲锣打鼓、暴走……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突出健身实效,简便易行、生动活泼的健身项目,使群众体育工作逐步走向多样化、系列化、科学化。

四、要壮大健身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大资源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热心人作用。一是强化政府一级的体育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好、配备发挥好体育设施,提高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在全省各乡镇(街道)创建综合体育辅导站,各行政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体育工作,发挥政府体育机构主渠道作用。二是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加强体育社团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特色团队建设,大力扶持体育经营组织发展。三是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育设施建到哪里,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发展到哪里。

五、要创造氛围加强宣传

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宣传效果,对深化社会体育意识,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塑造形象自我宣传。通过群众体育部门自身的行动,对社会产生影响效应。其次要通过社会大众传播。再则要通过新闻媒体传播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群众体育工作者要与新闻单位密切联系,经常向新闻单位提供群众体育活动信息等。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建体育馆;群众体育;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家开始发展体育事业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近些年来,各地方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重修或改建,同时对体育设施进行完善,从而来满足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体育场馆是体育领域的基础设施,不仅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体育产业的载体和物质基础,为建设体育强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和县新建体育馆。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已掌握的文献,查找相关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科技档案等的研究成果和有关文件,研究发展的有关史料,并通过因特网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调查法:本研究准备去和县新体育场进行实地的调查和到和县体育局查找新建体育场建成后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和承办的体育比赛。

(3)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分析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计算,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4)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取得的数据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和县新建体育场馆现状调查

新建体育场馆的概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和县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和县城北新区,依傍新一中而建,环境优美,是一块理想的生态运动场地。总投资3000万,总占地115亩,其中核心建筑体育馆为4层建筑,占地面积4623平方米,建筑面积12068平方米,内设3198个座位。核心体育馆内包括办公室、篮球训练馆、综合训练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全民健身中心室外采用全开放式供公众健身锻炼,馆内大部分对公众开放,可以承办球类、武术等大小型比赛。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群众对新体育馆的设施设备地理位置是肯定的,新体育馆设施设备对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新建体育场馆对和县群众体育发展促进情况调查

(1)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我县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分布。由此,体育馆要针对中间人群来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更好地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服务,而且群众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更倾向于对抗性小、运动强度适中、对身体条件没有过高要求的运动项目。因此,体育场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锻炼群众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场地,更好地为群众锻炼服务。

(2)群众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群众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次数的规律还不是很固定,一周只是偶尔无规律参加的占到了44.3%,而能一周3次及以上参加锻炼的群众却只占到10.9%。在这方面,我们体育场应该加强宣传,并给予一定的健身方法指导。

3.新建体育场对承办大型体育比赛情况调查

对体育新体育场进行实地调查与访谈得出,新体育馆建成后相继承办全国性比赛1次,即全国摔跤锦标赛。全省性比赛1次,安徽省城市争霸赛。全县性比赛数次,即和县“久工建业杯”篮球比赛等。从调查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新体育馆建成后为我县承办省级以上体育比赛提供更多的机会,对全县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结论

本文和县新建体育场馆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发展调查,结果表明限制体育馆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场馆开放的情况及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开展群众体育培训辅导情况、缺少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全民健身的宣传不足等原因。建议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制定体育场馆完善管理制度来解决限制全县体育事业发展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认识体育场馆全面开放的重要性

体育场馆对群众全面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体育场馆自身的价值,所以要认识到体育场馆全面开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新体育馆中的设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提高全县群众的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积极地发展。

2.完善场馆管理制度

新体育馆应该逐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开放方式、开放时间、收费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步调一致,使体育场馆能够更好地运行。

3.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和开展群众体育的培训辅导

体育场馆通过承办大型体育比赛来和开展体育运动培训辅导来宣传全民健身,从而提高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裘荣.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经营和管理模式的探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9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针对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种种乱象,紧扣“怎么看,解决认识问题;怎么办,解决实践问题”,从而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从理论普及、舆论传播、文化惠民、文明融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着力提升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认识;实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对策,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着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是新形势下推进“三农”工作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一、怎么看,解决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方式和价值取向、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一些农民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是认为“虚”,认为做宣传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二是认为“忙”,没有时间去抓,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认为“难”,没办法去抓,认为农民现在最重要的是物质利益,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难以说服于农民。因此,出现了一些干部抓经济工作有劲头,抓宣传思想工作无兴趣的现象,宣传思想教育排不上应有的位置。

2.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旧方法不灵,新办法不多

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新方法和新手段不会用,旧的没有用。一是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有的基层干部对群众不善于教育疏导,习惯以罚代教。二是教育的重点与农村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眼下,留在村里大部分是非劳动力和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对农民群众尤其是忽视了青少年的教育,常常使最需要思想教育的青少年成了死角。三是宣传教育的形式存在缺陷。首先表现为渠道单一,许多地方主要采用单纯教育的方式,其次表现为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不同经济层次和文化结构的农民因人施教。同时,各项政策、精神的学习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却少之又少,其理论之高深,用词之晦涩,让基层群众望尘莫及,不知所云①。

3.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各级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从村级层面看,党员之家,青年之家、民兵之家等活动场所往往是一间房子几块牌子。挂牌子,制度上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活动室常年不开展活动,农民群众进去活动的更是微乎其微。有些文化室长期无人值班,只有接到上级通知说有检查时才会临时开门,打扫卫生,组织人员,待检查团一走,又恢复铁将军把门,不用说组织群众在文化室开展活动了,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更有甚者,不少文化室沦为事实上的“室、麻将室”,还有些庸俗低级、宣扬唯心主义等方面的书刊和影视光盘充斥农村文化市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4.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

5.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乡镇宣传干事大多为兼职,据调查,当前乡镇宣传干事90%以上为兼职。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文化工作中;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稳定,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出色,知名度一般较高,这也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还有宣传思想工作引导不当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凝聚力。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经营管理之后,大部分集体资产分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艰难,要么什么事都办不了,要么每办一件事都要农民群众出资,使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产生离心力,宣传思想工作失灵。二是农民群众对少数干部不正之风意见较为强烈,因而产生不信任感和逆反心理,使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号召力。三是农民群众的流动性大,使宣传思想工作出现真空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流动、分散的状况,给农民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导致宣传思想工作出现空白群。四是宣传渠道不畅,使党的方针政策很难直接入村进户。而群众会议难召集,上面正面的声音和东西难而传到农民群众那里。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思想动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大为增强,思想道德的污染源增多,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使得宣传思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怎么办,解决实践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传递本地声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才能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

1.理论要听得懂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群体,如何把党的重要理论、重大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进行转换,化大为小,化官为民,化理为形,化“假大空”为“真小实”,把“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转变成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理论表述。

近年来,衢江区在推进理论普及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我们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坚持和传承。如我们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衢江大讲堂、市民讲坛、最美微讲堂、全民读书周、全民学习日、乡土党课等学习平台为依托,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不断拓展广度深度,加大理论学习和宣讲力度,注重运用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传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让党员干部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②。

2.舆论要传得开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对于我们基层来说,宣传思想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摆在首位,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传播开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一方面,正面宣传要有声势。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落实“走、转、改”的工作要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反映、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最高追求。在工作实践中,要从宣传工作职能本身入手,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广告灯宣传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我们理直气壮地宣示党的主张的有力载体和抓手,讲好衢江故事,传递衢江声音,凝聚发展力量。另一方面,热点引导要有强度。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传递舆论正能量,掌握舆论话语权,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推动全区面上解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酒局”、“牌局”等群主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文化要热得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基层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让群众火热参与其中,全身心热血沸腾起来。近年来,衢江区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的要求,秉承“文化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既注重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又注重文化惠民的服务落地,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贯穿文化强区建设始终,先后召开全区文化强区、企业文化建设大会,分别下发《实施意见》,出台《若干政策》,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精心筹备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挖掘提升特色文化资源,夯实城乡文化阵地,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常年开展以流动文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文化含量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坚持提供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作品,大力推动文化惠民,不断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新兴媒体,丰富传播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

4.文明要融得进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基层来说,文明创建的关键在于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实践,以及实实在在、感动身边人的“活教材”来感召人、鼓舞人、教育人。近年来,衢江以共建共享“幸福衢江”为目标,以“最美铸魂”为主线,坚持“学习最美、共享幸福”,通过靠站最美衢江人年度人物评选,最美微讲堂、义工家园活动、最美人物巡回宣讲等,最大限度传递道德正能量,进一步深化城乡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促进了乡风文明,优化了人居环境。

5.队伍要守得住

同志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完成理论普及、舆论引导、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各项繁重的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关键在于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建设一支有守、有为、有担当的宣传干部队伍。近年来,衢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机构编制、经费投入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推动政策落实到位、保障到位,实打实解决好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全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加强和改进,有效提升了衢江区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站牢群众立场,深化“走转改”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真正实效。

引文注释

①宋德源.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用与规律[N]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009-4326(2011)04-0108-04.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词源;概念;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16-06

当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概念展开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讨论告一段落之后,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社会体育有了较为准确的法律界定,社会体育一词开始频频见诸于报刊,《体育法》中几乎都使用社会体育,很少提到群众体育一词。与此同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众体育一词似乎也不甘示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频繁出现,几乎与社会体育齐头并进,似乎在向全世界声明:“我们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于是,在体育概念大讨论之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后,在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之间关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民生体育”概念在北京奥运前后又迅速闯入人们的视野,颇有驻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趋势。所以,进一步梳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二者与“民生体育”等概念的关系,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文章的主旨在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多种定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及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区别,又从不同的视角,找出它们互相间的联系。

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词源的辨析

1.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张汇兰在《女子体育普及之我见》一文曾提出:“提倡群众体育,反对牺牲群众、专注重选手运动的体育。”[1]但从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体育法》[2]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可以看出“群众体育”一词仍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为了摘掉因百来年来的羸弱而被扣上的“东亚病夫”帽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的体育运动。1952年10月,主席向全国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我国宪法中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国初期,我国对体育一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科学的定义,基本处于表象化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群众中正兴起的体育运动,更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我国体育史料发现,群众体育运动的这一名词是先经历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到“群众体育运动”再到“群众体育”的演变。这种称谓演变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而进行政治整合的一种需要。

1.2社会体育

据文献调查显示,“社会体育”一词源于日本,而我国最早在1918年召开的第4届全国体育会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到“社会体育”一词,提案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即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3]。而后就一直很少提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体育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标志着它在我国逐渐被启用,90年代中期,社会体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使用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除了出现在一般性新闻媒体报道外,还出现了以其称谓的机构建制——社会体育处和以其称谓的学科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再到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对“社会体育”作了专门的规定与注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中国的“老百姓体育”将迈入社会体育时代。

1.3民生体育

“民生”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中民生即百姓的生计。然而国人对“民生”一词的最为深刻理解源于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中提出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先生在民生主义中具体阐述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

而现代《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开始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随着弱势群体参加体育的保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的也越来越受关注,“民生体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民生与体育结合在一起的“民生体育”一词最早则是在陈小林的《民生体育论》一文中出现。随后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提到体育内的民生问题,要求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紧接着十七大也指出要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加强投入到公共体育事业,让它体现以人为本,在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机的成熟,体育界人士和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相继提及民生体育,并把体育视为民生,要求大力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民生体育”一词开始频繁见于报端,而关于“民生体育”的研究也蜂拥而至。

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概念的区分非常模糊,与它们相关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间属种关系也论而不清,以致造成概念不准确。以下是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2.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的纵向比较分析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同时概念又有内涵与外延,他们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因此关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概念也随人们认识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几种定义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定义基本雷同。属概念都是“体育活动”,种差稍微有点不一样,但都离不开“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与社交等为目的”,总体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体育整体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构成的,群众体育[6]的外延还包括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文件中也是这样划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与群众体育[7]中的“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及“群众体育[6]固有特性:时间的业余性、项目的随意性……”相矛盾。军队体育与这些群众体育概念也有矛盾。军队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群众体育[7]固有的“自愿性”特征矛盾更加突出[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群众体育概念的内三者概念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属概念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的属概念皆为“体育活动”,由此可以认为,两个概念的定义从总体上没有把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完全区别开,没有确定两个概念的各自不同的本质,但社会体育的属概念——“身体锻炼活动”与“体育涵和外延也出现了矛盾。

通过对社会体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有的是“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的是“身体锻炼活动”;种差也有一些差异,但总体都含有“健身”的目的。同时分析发现,不同版本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存在一些矛盾。第一、社会体育亦就是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这种概念分析与以上群众体育概念中所犯的逻辑错误大致一样。第二、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的三元体育观与社会体育[9]中“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构成我国体育”相矛盾。至于军事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法》中却无法考证,如果按照社会体育[10]的观点,把它划为社会体育下的一个种概念,那么《体育法》第十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与社会体育概念[11]中“活动时间的业余性”跟军事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矛盾。

而对民生体育概念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指“体育”[12];第二种是指“体育活动[5,13]”。种差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但总体来讲,学术界是分别从广义、狭义以及人文等多维视角对“民生体育”的概念进行阐释,“民生体育”外延不变都指向全体公民,它既包含了狭义的群众体育,也包含了学校的青少年、部队,民生体育还特别指向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但三种观点在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深入、发展、完善的趋势。

2.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表1中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社会体育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有一定区别;从种差上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二者完全不同,这也真正从内涵区分了两概念的不同点。所以,从逻辑上看,三者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由此看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分歧较大,在给他们下定义的过程中,大部分没能真正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本质属性,而违反了矛盾律;同时在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概念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家在这概念的使用过程经常违反同一律;虽然大家对各种民生体育概念的外延能达成一致看法,但对内涵理解却有差异。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属于三种不同概念,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的视角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辨析

3.1政府工作视角下的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包含的关系

我国对于体育的分类也存在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形式。从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角度来看,“二分法”认为我国的体育可以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又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政府的体育构成又产生了两种新的解读方式:其一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通称“三元体育观”,是为“三分法”;其二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四大部分构成,是为“四分法”。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到的民生体育即全民体育,既包含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也包含了弱势群体体育。

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哪种“分法”都无法改变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大于”的关系,换言之,政府工作视角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3.2历史发展视角下的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发展的关系

3.2.1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初,社会体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被使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后,由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为社会体育这一概念走到前台的打下坚实社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替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形成[14]。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弱政府,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群众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群众体育从纯粹的政府行为,向政府、地方团体、民间团体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在目的上,群众体育已由单一的追求健身目的发展到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的目的转变;在内容上,群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已经从原来的简单、枯燥发展到异彩纷呈;在参与方式上,群众体育已由以前政府行政干预的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参与人数上,群众体育由原来的少数人参与到现在多数人参与的转变[15];在锻炼空间上,群众体育由单位走向社会,并向单位、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锻炼空间转变[14]。

群众体育领域的发生的巨变,反映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扩大,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体育一词作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改革开放热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80年初横空出世,并与学科同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频率达到高潮,并逐步替代群众体育,并获得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是社会和体育自身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更加准确表述群众体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的概念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是自身结构更加完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发展机制更加合理的群众体育”[16]。

3.2.2从社会体育到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是近4年才被我国体育界人士频频提到的,而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的节节攀升,社会体育也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各种体育健身投资,这确实为一部分人的健身提供了保障,但也使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从而催生了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两个阶层。在今天的中国,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二元对立,裂痕进一步加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道德约束受到了市场与经济的诱导而出位后,化解两个阶层之间的现实对立,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共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当前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时民生体育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出现及时缓和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尖锐对抗,从而组合成社会全体民众体育的整体概念,用包容超越了潜在的对抗。从公共体育产品和事务角度回归的民生体育体现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色彩,重新确立政府成为承担全民健身活动责任方面的主体角色,从民生视角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满足国人的健康需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2010年,[17]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中也明确指出:将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体育需求。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体育,尤其是民生体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后奥运会时期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也为民生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的契机,国家既要继续发展竞技体育,也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换句话说,既需要金牌体育,也要民生体育。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体育既是后奥运会时期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民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紧密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性质上,民生体育强调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人人享受体育带来健康,共享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具有公共性特征;社会体育则是更强调以满足不同公民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因而更具有个体性特征[18];在内容上,民生体育主要指民生视域下的社会体育,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弱势群体体育等全体公民体育;在运作方式上,社会体育强调政府、社会运作及自主组织,民生体育则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投入与主导;在目标上,社会体育追求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目标,民生体育则以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发展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人文主义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具有生命关怀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逻辑关系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外延无限扩大和内涵更加丰富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新时期,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民生体育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概念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它又会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概念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但是绝不能僵化地将其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这三个概念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关系视角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包含的关系;从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三个同的体育普及形态。毋庸质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甚至与民生体育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同时有理由相信,政府主导下的民生体育必将引领群众体育迈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8.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7.

[3]许伟,翟丰.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7(4):15-18.

[4]吕树庭,王伯超.再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1-4.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8):5-7.

[6]国家体委群体司.群众体育工作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等于社会体育吗[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8-12.

[9]朱琼,高铭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4.

[10]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11]夏征农.词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12]薛波.打造体育强国必须从民生体育抓起[EB/OL].,2010-02-11.

[13]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

[14]冉学东,王广虎.“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33-35.

[15]吕树庭,饶纪乐,王旭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8-10.

[16]刘德佩.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J].体育文史,1996(4):10-11.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软实力理论创新

Abstract:The impetus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ty,is the new request which the party 17 loudly proposed,is the country needs,the people need,the party needs,is watershed and is profound.The impetus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ty is the critical time party and the country fate strategic decision.Must this work take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diligently realizes the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ty way innovation and the method innovation.

Keywords: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ty Culture soft strength Theory innovation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和宣传普及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崭新命题。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这一重大任务,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大众化的必要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把这一理论武装的战略任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

1.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今天所指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要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在当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兴党、强国、富民的科学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思想基础,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毛泽东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成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动的指南。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走向大众。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马克思是最早提出理论武装群众思想的。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列宁也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毛泽东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动者,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4]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武装工作,学习科学理论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已蔚然成风,涌现了像方永刚教授那样,在三尺讲台上,用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典范。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目的就是要普遍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使他们能够普遍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

2.从理论武装基本要求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2.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中国化。这就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问题。使普遍真理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深刻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具体情况为转移”。这就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中国共产党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中国人民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起点的。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群众。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的关系,在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

2.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化。这就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与通俗阐释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阐述是逻辑思维、理论推断、实践总结的产物,其理论形态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学理性质,这是理论科学性的必要形式。但广大群众是在现实生活中接受和理解科学理论的。这就要处理好理论的经典论述与通俗阐述的关系。通俗地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要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原原本本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要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文字和方式方法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向人民群众系统全面地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广大群众急需解答的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根本方法、核心价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社会发展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全面大众化;重点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大众化。

2.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这就要正确处理理论的学术性与群众日常生活之间、专家解读与群众接受之间的关系。专家学者肩负了研究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责任,但这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还必须用大众的语言加以表述,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把理论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通过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变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行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要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专家走向市民,从党员走向群众,从书本走向生活,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活力、最具魅力、最具创造力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

3.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角度认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和路径创新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原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内容、形式到方法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众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就是说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以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实践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养分,创造出新的内容,得到新的发展,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这表明,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目标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的头脑,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为理论依据,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接受、掌握并不断增强思想理论素质为工作目标,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衡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唯一标准。

3.2坚持多样性、可选择性的原则,使群众在自主选择中自觉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主选择是提升人们接受外部事物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人是社会的主体,既表现为人的主体实践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实践,也表现为人在社会中的任何思想和行为活动归根到底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强调选择性,就是要给人民群众以多种接受科学理论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各自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把选择性原则运用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使大众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其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一是科学理论内容阐释方式的多样性,不仅以经典著作的形式,也以通俗读物的形式、文艺作品的形式、艺术展示的形式等等来表达,任由人们自主地选择。二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多样性,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传播,又要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给思想理论传播提供的新的手段,发挥网络的功能,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和手段。三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存在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的显性教育,而且存在人们日常文化消费这一隐性教育渠道。在开发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以普及为目标,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朴素、简练、生动、具体的表述,全面实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到全体人民当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把系统科学的理论用朴素、简练、生动的语言和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是实现普及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高屋建瓴,意蕴深刻。把这一理论传播到群众当中就要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一是实现理论的朴素化,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的朴素感情和朴素生活之本来面目,切忌把鲜活的理论搞成群众无法接受的玄妙、生硬、西方式的理论说教。二是实现理论的简练化,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简洁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短明快、层次清晰的理论梳理,使书本的理论成为生活的理论,变成群众生活的自觉行动。三是实现理论的具体化,把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理论同具体的事实相结合,使理论与群众生活相关联,贴近大众的需要,使高高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扎牢在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坚实土壤。四是实现理论语言的大众化,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使用民族的语言、群众的语言、时代的语言、口语的语言、简化的语言,以及纯洁、健康、积极的语言,在群众的诵读中体现出民族的理论底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

3.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必要的资源及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蕴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因素。把这些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力量。一是发掘资源。我们要发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用理论转化为实践、精神转化为物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群众;要发掘体现在各种文化载体、文化形式中的理论内容和理论价值,用文艺、文化形态的理论影响和教育群众;要发掘高举党的创新理论伟大旗帜,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并奋斗献身的社会楷模感召和影响群众。二是调动力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量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教育机构和宣传传播机构,党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要使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推进。三是坚持党的领导。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与部署,落实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任务,按照党的各级组织的系统领导和组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健康有序进行,达到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95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953年,“群众文化”这一词语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60多年来,这一文化不断壮大,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它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而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群众文化,莫不是如此,其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强大的功能。但我国的群众文化虽然在新时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并进一步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大问题。本文试图用理论联系实际,且结合笔者的工作,通过具体详实的例子来说明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发展群众文化的政治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而如今,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不仅仅靠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方面来实现了,文化在这一竞争中获得了重要席位,“软实力”的出现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一直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同时,也向群众学习。在此政策的号召下,群众文化的发展也获得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而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其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因素的形成又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

群众文化又被成为大众文化,是相对于“阳春白雪”而言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它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风貌,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石。在当代,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

群众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影响群众的审美趣味。

群众文化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以笔者所在的群众艺术馆为例,其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活动中心,为群众进行艺术培养及实践提供了场所以及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十分准确的资料。群众艺术馆在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之时是有选择性的,那些能紧跟着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我们才会选择给以公示。而群众在参观我们的群众艺术馆,并阅读这些资料时,就能获取到其中体现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其思想品质。

群众文化影响群众的审美趣味。群众艺术馆举办各类公益培训、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一种文化潮流,体现了一种审美趋势,群众在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时所感受到的文化氛围,陈列出来的每一幅画,讲座中艺术家们不断强调的审美观,培训课上老师的课件,都在一点点地传递着高级审美的信号。群众在接受、吸收,内心里关于文化艺术的审美趣味也在一点点地随之改变。

三、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方法

群众文化发展到现在,其显著的进步已无需赘言。但群众文化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资金的不足、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等等,要想使得群众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笔者看来,要想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基本的是要提高群众文化的建设。笔者提供了三个解决措施,仅以群众艺术馆为例,探讨建设优秀群众文化并加强群众思政治教育功能的方法,以资借鉴。

摈弃群众文化中的糟粕。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也会与众多的外来文化相融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难以避免其存在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甚至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负面作用的污点。群众艺术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时,一定要对选用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加强把关。笔者作为群众艺术馆的艺术组织工作者,更须严格要求自己,把好这一重要关卡。

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全面认识到群众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就群众艺术馆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它在宣扬群众文化里的重大意义,给以其充分的资金改善其基础设施,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其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发挥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加大传播力度。人类步入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也也层出不穷,从远古时代的岩石和龟甲、竹片,到后来的纸张,如今的电子屏幕LED已经各种手机、电脑、平板的大小不一的屏幕,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馆也应该紧跟这一时代潮流,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多方面利用这些资源。尤其是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时,不再局限于展示历史资料,可以开设体验馆,加大吸引力,引起参与群众的兴趣,让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文化,掌握其精髓,自己领悟其中透露的优秀思想。

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远不止这些,笔者是以自身所处的文化馆为例,简单地提供一些方法,仅是个人拙见。

参考文献

[1] 徐天天.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8(05).

[2] 孙磊.论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J].科技视界,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