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群众工作总结

群众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05 16:49:18

群众工作总结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1

一、积极组织领导全省群众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一)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不断加大对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年共落实资金2611万元(其中:总局2373万元,省财政238万元)。主要项目有:第十四批全民健身工程健身路径90套,计270万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3所补助资金138万元;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60万元;全民健身户外营地(人民公园健身中心)300万元;开展登山救援工作65万元;雪炭工程三个450万元;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补助金10万元;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资金60万元;援疆、公共体育设施6个单位,第一批资金420万元;农民健身工程238万元。

截止年年底,十三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共支持我省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一百多个,资金达1.2亿多元。

与此同时,各州、也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本地区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如,贷款8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为27674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州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牧区的投资力度,力争完成行政村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全覆盖;此外,市、、、州、等自筹资金建设农村篮球场已超过300多个,特别是乡自建健身广场面积达11800多平方米,为全省之冠。

(二)积极开展各种大型群体活动,以带动基层群体活动的蓬勃开展。

在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各族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极高,无论是社区、广场、公园、单位、学校还是农(牧)村,月月有活动,阶段有高潮。近年来,每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超过150万人。根据对我省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抽样统计,省的体育人口已达26%。

1、学校体育工作有序稳步发展。年为全省23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争取资金138万元,积极支持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健身活动的开展。街舞是目前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为此,1月16-17日,我局与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举办全省首届街舞大赛。共有67个代表队、500多名中学生参赛,其中冠军队被省电视台年春晚选为正式表演节目。

2、为农牧民篮球运动员提供相互交流技术、交流感情,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展示现今我省农牧民篮球运动水平的平台。年1月5日-9日,在省全民健身中心举行全省第七届农牧民男子篮球锦标赛。共有来自三个自治州、九个的十二支代表队140人参赛。

3、东部地区农牧民喜爱篮球的程度超乎想象。70%的村有篮球队,特别是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以来,由于场地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全省农牧民男子篮球锦标赛带动影响下,全省农牧区从春到冬,只要有空闲,篮球场总有人在活动。每年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州、之间以篮球为主体的体育健身、商贸交流活动如火如荼。篮球比赛已成为各州、节假日群众活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业余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4、我省农牧区,特别是藏族地区群众对射箭项目情有独钟,各种射箭活动层出不穷。

(1)州尖扎投入437万元,社会赞助资金63万元,成功举办了首届“五彩神箭杯”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暨达顿文化节。共有法国队、英国队、澳大利亚队、韩国队、蒙古国队、波兰队、加拿大和墨西哥8支国外队及省内外45支代表队600名运动员参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中央台体育频道、中央4套等全国60多家新闻媒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

赛事期间,全旅游观众人数日均达2.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7%,宾馆、旅店、农家院等住宿人数达5000人次,同比增长500%。全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4万元,同比增长100%,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入,为尖扎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2)成功举办了中国·河湟地区()民间射箭邀请赛。该南山射箭活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3)州、州组织的民族射箭活动,民族歌舞、物资交流、访亲会友、交流感情,内容丰富多彩。

5、省体育局与市体育局联合举办了安利纽崔莱杯全民健身日活动--万人健步行活动。这一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健身方式已成为各族群众体育健身的首选。“8.8”的全民健身日,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的组织了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6、地区开展的“一一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各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乡镇、村各族群众参与积极性,全区全民健身事业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州的民族运动会,、、的各种赛马活动,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锅庄”舞等各种群众健身活动已成为全省各族群众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根据省体育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群体工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1、体育健身是解决“因病返贫”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近年来省体育局在安排各种项目时侧重农牧区。年,共为农牧区争取资金1952元资金,省体育局争取群体项目资金的74.76%。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健身工程的作用,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与省文化厅“乡镇文化站”、农村书屋以及与党委组织部门党员活动室等有机结合,有效整合资源,方便群众,扎扎实实为老百姓服务。使我省农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

年“省直机关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大会”上,省体育局群体处榜上有名。月日群体处又一次荣登省委、省政府表彰的50个全省第五次“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榜,并受到表彰奖励。

2、为了做好国家体育总局等十部委安排布置的第三次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月日-日举办了全省国民体质监测点部分监测人员培训班。在省体育科研所(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指导下,各监测点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监测样本量达到13000个,超出总局安排7200个样本量55.38%。并对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按时、高质量完成测试任务的四个单位授予先进单位,对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六个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对68位先进个人予以了表彰和奖励。

3、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关键环节。针对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非常薄弱,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各州、有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凤毛麟角这些现实问题,我局在国家体育总局的60万元资金支持下,大力支持基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并在我省第一个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举办首届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大学教授、基层体育骨干、长期从事无偿服务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年龄最大67岁,最小24岁。有32名达到条件的学员经过90学时的培训,颁发了结业证书。还出台了-2015年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

与此同时,省体育局第一次对全省742名部级、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注册登记,将管理工作纳入正规化,为今后加强管理打好了基础。

4、积极支持残疾人体育工作。在配合省残疾人体育协会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争取支持体育健身器材。为省残联特奥培训基地安排近10万元体育健身器材。慰问市聋哑学校篮球等器材3000余元。

5、加强军民共建工作,关心驻青部队的体育健身。年3月,当了解到参加国庆阅兵式的96361部队(此后第一个到达玉树地震灾区的部队之一)急需户外体育健身器材时,省体育局投资24万余元,与部队共建健身小广场,为该部队捐赠13万元一套的人体成分分析仪。此后,还为承担玉树重建物资运输任务的68062部队以及96373、96367部队安排三十多万元体育器材。全年共为部队安排67万元余体育健身器材。

6、在玉树遭受强烈地震后,省体育局在第一时间与玉树文体局联系,了解体育场地设施损毁情况,5月2日在主管局长带领下,前去慰问该局职工。并将实地考察了解具体情况及时报送国家体育总局。在年的项目中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300万元。

7、为了不断调动基层组织群体活动的积极性,运用政策导向,鼓励更多的群众热情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年12月15日命名67个、乡镇、村为我省首批篮球(射箭、马术)之(乡镇、村)。此项措施将对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循化1982年被原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篮球之”,循化各族群众至今引以为荣。为此,政府年工作报告中不仅明确表示大力支持全民健身,同时出台了《循化“篮球之乡”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可见其影响程度已远远超过“命名”本身的范畴。

8、保护、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山射箭、北山赛马”,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州的“骑马点火枪”是最具特色项目之一,作为省体育主管部门利用基层高涨的积极性,为保护、发展这些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项目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经验与体会

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条件改善,使得各城市社区、农(牧)村积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积极性得到极大地提高,把广大城市居民、农牧民逐步吸引到运动场,参加体育健身主动性明显增强。只要有场地就会有人活动,只要有器材就会有人使用。群众精神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而群众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疾病也相应减少,对农牧区群众增收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各种健康的业余文体生活占据了主阵地,、酗酒、打架的陋习得以有效遏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存在的问题

年3月,分别对全省四个自治州、市、格尔木市以及八个就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情况等十二个有关群体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为期22天的实地考察调研。采取听取体育主管部门的汇报、与教育、卫生、工会、妇联、

社区、乡镇、和体育各单项协会的负责同志及体育指导员代

表进行座谈,深入基层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全民健身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影响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发展的四个突出问题。一是年10月10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及省体育局召开的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座谈会以后,虽然得到了多数州的重视,部分地区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了各级政府“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工作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且把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了各级财政预算之中。特别是经济情况较好、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的地区尤为突出,如州、州、州、格尔市、、互助、循化、门源、湟源等。但由于没有省上的“尚方宝剑”,有些地区体育经费等支持政策,实际上很大程度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工作的体制,主要依靠党、政领导的喜好程度,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群众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需求量与建设速度矛盾仍然很突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速度加快,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需求急剧增加,虽然部分政府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投入,但很难满足各组群众健身需求。而在农牧区,从2006年国家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以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省发改委、财政厅积极划拨地方配套资金。共投入1654万元(总局投入1149万元,省级配套505万元)四年来,完成642个村的场地设施建设,按全省80%需建篮球场(共4164个行政村),只完成了19.3%,加上各地自筹资金建好的篮球场(无器材),总数也不超过30%。受益人群只占全省农牧区人口的15.19%。

三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贯彻落实《条例》最基层组织实施的重要环节。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非常薄弱,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其培训、管理近乎空白,已成为制约组织群众健身、科学辅导的“瓶颈”。作为省会城市市每1700人中只有一名,三级只有城中区、培训了60人,城北区近十年来培训了一次15人,其他区没有开展培训,全市只有一名农村指导员。各州、有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凤毛麟角。年年底全省正式注册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742名(因管理渠道不畅,部分尚未注册),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三多一点,且因体制原因管理欠缺,仅有的人群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基层群众体育的骨干力量的体育教师队伍,也因体制因素人才缺乏,无法发挥其作用。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自发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舍得精神文化生活投资,但各地晨晚练点多是仅靠热心人的自发组织,无具有一定专业知识骨干指导;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因无懂行的组织者,往往矛盾重重,甚至出现影响团结的现象,与办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各地渴望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而有效的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科学指导群众体育健身。

四是由于全省的体育场地资源中有96%多在教育系统(占全省的72.7%)和单位(占23.5%)(2003年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实际老百姓能使用的不足4%。国务院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其中有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条款。虽然有了法律依据,但绝大多数学校、单位以安全、管理经费困难等为由,拒绝向社会开放。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资助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举措,在总局支持下,市十所学校有限度的对当地社区开放,部分州虽然也有“开放”学校,但力度仍不够。如何解决公共体育资源合理利用、从根本上改善群众健身条件,需依靠各级政府转变观念,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对开放单位的支持。同时解决新建小区必须预留健身场地的问题。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与打算

1、以纪念“环湖赛”十周年为主线,将组织“.”全民健身日万人健步行活动、与教育厅等部门联合组织全国名校环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全省个体及出租车司机趣味运动会,全省机关、企业职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三项赛,第八届全省农牧民篮球赛,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足球联赛,全省智力扑克大赛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以辐射、带动各个阶层、人群的群体活动蓬勃开展。

2、针对我省农牧区76.78%的村既无场地也无器材,乡镇、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仍然滞后的现实情况。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努力使全民健身工程覆盖全省各个角落。

3、继续支持各州、市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制定《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暂行)》,以尽快形成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组织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表彰大会。

4、出版年《省国民体质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久九重阳节”为你整理了这篇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五年来,我街道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习主席新时期关于扶贫论述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努力构建困难群众帮扶体系,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天长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广陵街道办事处辖9个社区和广宁、祝涧、长亭3个村。区域面积60.3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06978人,是城市党建和东市区征迁攻坚的主战场。

(一)围绕“一达标”“一安全”开展精准帮扶。

1.发展特色种养业扶贫。按照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要求,积极宣传产业扶贫补贴政策,鼓励困难家庭发展特色种养业,2016年-2019年以来天长街道累计4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9550元;2020年广陵街道计21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5720元

2.实施就业脱贫工程。广陵街道是城乡结合部,拥有多家规模企业及手工业加工点,帮扶责任人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2020年,困难群众就业人数达10多人,平均人均年工资收入2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还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为困难户钱寿山介绍到街道环卫所,负责长亭段道路卫生保洁,月收入1500元。

3.稳步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困难户雨雪天气出行难的问题,帮助6户困难户硬化,解决雨雪天交通不便。二是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为了困难户饮到安全水、放心水,接通自来水8户,使饮水困难的家庭都喝上安全水。三是改善人居环境。为3户困难户进行房屋、地面、厨房改造,使困难户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3万多元。

(二)解决“两不愁”实施保障兜底。

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帮扶措施实现脱困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将最困难户纳入兜底户,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吃、穿的问题。

(三)落实“三保障”推进精准施策。

1.教育扶贫。每年在街道范围内全面开展辍学失学学生摸排工作,近年来我镇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学学生。为减轻困难家庭教育支出,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帮扶,2016年全镇申报建档立卡在校生教育补贴11人次,发放教育补贴15700元。

2.健康脱贫。2016年以来,街道所有困难群众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8年及2019年还无偿为困难户购买 了人身意外保险,2020年为困难群众购买了医疗商业保险,实现基本医保和大病救助全覆盖。积极帮助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就诊卡,减轻家庭医疗支出。困难户免费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困难户家庭成员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等服务,签约医生上门服务累计达600多人次。

3.危房改造。大力推进危房改造政策精准落实,通过大排查、大鉴定工作确定危房改造对象,基本实现了街道范围内“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总体目标,2016年以来累计为天长街道14户实施了危房改造,补贴资金8.4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3

在国家第二次对文化馆(艺术馆)评估工作中,受到文化部、省文化厅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全市有10个文化馆(艺术馆)被命名国家一级馆,其数量和水平都名列全省第一;

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评选活动中,我市新民等9个区、县、乡名列其中,名列全省第一;

在参加全国老年合唱节比赛和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两个项目双双荣获金奖,成为全省的唯一;

在辽宁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和辽宁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中共取得18金、21银、36铜的优异成绩,金牌和奖牌名列全省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项目的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受到了国家、省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普遍好评,整体工作水平名列全省第一。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后劲强盛。

*年,在党的*精神指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市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文化馆、图书馆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得到了新建、扩建和改建,文化设施的整体水平和功能的发挥有了一定的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已列入2009年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之中;于洪区投入5,000万元建成近6,000平方米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和4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的铁西区文化馆新馆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将于200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总投资达6,500万元沈北新区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浑南新区投资2,700万元,新建的7,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主体已全面完工;和平区图书馆的换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苏家屯、法库、新民等区、县(市)也已立项并着手设计新建文化馆和图书馆项目。

二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全年新建和在建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站舍,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按照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关要求,计划设计新建和改建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30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全面完成,经政府采购为新建和改扩建的村文化活动室配备图书24万册,音响300套,使目前全市的1,534个行政村中有文化活动室的达1,132个,占总数的73.7%。

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有了重大进展。投资182万元初步完成了市级支中心的建设任务,目前已开始投入使用;按照全省的工作部署,与市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初步完成了1,600多个基层服务点的设计和选点任务。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亮点频现。

年初,在组织和设计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确立了“抓导向、抓特色、抓精品”的方针,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方式、新方法。在全年的活动中基本形成了大型活动系列化、规范化,基层活动多样化、特色化。

1、第十届*大学生文化节创意新颖、精彩纷呈。

第十届*大学生文化节以“知识成就梦想,文化精彩人生”为主题。通过总结和回顾前九届大学生文化节的成功经验,以紧紧围绕“十届庆”为主要活动内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节开幕式是历届大学生文化节开幕式中编排最新颖、舞美最漂亮、节目最精彩的一届,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从11月8日至11月22日,共进行了“青春之歌”校园歌曲创作表演赛、“盛京情愫”主题演讲比赛、“家乡新视角”大学生摄影大赛、“幽默与深邃”校园短剧小品比赛、“异域风情”*高校留学生才艺展示大赛等5项大型主体活动。在此期间,全市25所高等院校的35万师生参与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共635项,在全市高等院校及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评选活动普及深入、影响广泛。

为提升我市社会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年初,我们开展了第二届*市“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活动”的评选活动,从市直有关部门及区、县(市)、开发区申报的1,881项群众文化活动中,确定了203项活动为候选项目。在《*日报》设专版,面向群众公开评选,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评出了“春满家园---百姓风采展示电视大赛”、“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等100项文化活动,为2007年度*市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市社会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创新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提高*城乡文化品位、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3、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因势利导,特点突出。

一年来我们组织举办了全市性、区域性的大型文化活动185场,其中市级活动6场,区、县(市)级活动179场,起到了良好的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每年一届的“春满家园”百姓风采电视大赛已走进沈城的千家万户;*市图书馆的百年馆庆暨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市少儿图书馆组织的*市中小学生与灾区同学心手相牵——“灾区小朋友让我对你说”书信征文活动,引起社会共鸣,有1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市朝鲜族文化馆广开渠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举办了“中韩美术、摄影艺术展”等四项活动;市还与部分区县(市)联合举办了“聚焦沈西工业走廊”*市工业题材摄影大赛,*市广场文化建设现场会,*市“欢乐进农家”农村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市首届戏曲票友大赛,*市首届“东城群众文艺创作”评选活动及奖颁奖晚会等。

同时,市、区、县(市)文化部门还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图书报刊、电影放映等深入工厂、社区、部队、学校、乡村等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共组织文艺演出和民俗活动1,200余场,送图书报刊10万余册,放映电影近2万场。

此外,全市各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的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我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000多场、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060万人次。

4、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频出,硕果累累。

*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时,观看了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老年合唱团的演唱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合唱团于9月10日至13日,代表*市参加了文化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永远的辉煌”——第十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比赛。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勇夺第十届全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骏马金奖”。同时,根据李长春同志的提议,该合唱团将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9年春节电视晚会演出。

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中,铁西区启功二校的少儿舞蹈《仙鹤与女孩》以新颖的创意、完美的表现荣获金奖,同时也是辽宁省获得的唯一金奖。

在全国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我市的新民市、皇姑区、和平区、铁西区、沈河区、苏家屯区、大东区、于洪区和大兴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占全省各地区获此殊荣的三分之一。

在“辽宁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我市取得了8个金奖、5个银奖、1个铜奖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大型民族舞蹈《锡伯猎歌》在这次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荣获金奖,并填补了辽宁省没有大型锡伯族舞蹈的空白。

在辽宁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上,我市选送110幅作品中有51幅作品获奖,获得金奖10个、银奖16个、铜奖25个。获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一。

*年,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共获得国际级奖10项、部级奖165项、省级奖211项。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科学有序,成绩斐然。

从2007年4月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统一部署,上下协调,全面展开,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和“深入调研、摸清底细;全面记录,突出重点;严格登记,合理分类;精心整理,图文并茂”的工作原则,共计出动普查人员4,269人次,普查范围涵盖了我市下辖的13个区、县(市)和两个开发区,覆盖率达90%。举办培训班30余期、座谈交流会219个,投入经费近5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收获珍贵有价值的项目线索206条,门类齐全,涵盖了全部10大类别。普查征集实物1,768件,录音带18盒,录像及CD1277件,资料3,438份。其中“*四平街灯市”填补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空间”类别的空白;“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得到有关专家初步认定,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将会填补锡伯族发展史的空白。

根据普查成果,经过专家评审,各区、县(市)相继公布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32项。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汇总梳理、评审论证,经公示和联席会议审批,最后,市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其中有8个项目被推荐参加第三批省级项目的评审。目前,我市已建立了57个项目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有5个项目进入了部级保护名录,有5人被评为部级代表性传承人。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成果丰硕。

为全面完成农村电影的放映任务,年初我们及时召开了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市文化局与各区、县(市),开发区文化局(社发局)分别签订了农村电影工作目标责任状;市电影有限公司与各区、县(市)放映单位分别签订了农村电影放映合同书。同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市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通知》(沈文发〔*〕31号),要求各区、县(市),开发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管理力度。

各地加大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投入,除了按照市规定的场次补贴外,还投入资金购进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的落实。如东陵区、于洪区、沈北新区、新民市等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目前,连同省发改委和省文化厅下发的24套数字电影放映机,全市共有43套数字电影放映机投入了农村电影的放映活动中。

经过各区、县(市)文化部门及广大电影放映人员的辛勤努力,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年度我市农村电影放映的任务。全年共完成19,526场,其中公益性放映19,166场次,比2007年增加了2,380场,完成了年计划的103.9%,其中数字化放映5,187场次。全年电影观众达402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年,苏家屯区十里河镇电影放映队、康平县东升放映队被省文化厅评为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五)群众文化事业管理科学规范,绩效凸显。

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为此,今年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了对群众文化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以全国第二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全面提升群众事业管理水平。市、区(县、市)两级文化部门在迎检过程中,提升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科学规范,使全市两级文化馆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经省文化厅推荐,国家文化部评估验收,我市参评的14个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其中,10个文化馆获得全国一级文化馆称号,还有3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一级文化馆的数量名列全省第一。市群众艺术馆由于办馆标准规范,准备充分细致,受到文化部评估专家小组的一致好评,继续保持了国家一级馆的称号,出席了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化馆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二是以绩效考核为动力,分层次、多渠道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绩效考核评估工作中,将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其中。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按照文化工作的特点,我们因势利导的制订了具体考核的细则。绩效考核工作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乘势而上,积极工作,使全市的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和平区图书新馆换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还建设了全省首家自助图书馆,启动了区数字化社区图书分馆建设;

沈河区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文化站)10个,平均面积达到730平方米,67个社区活动室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

铁西区公共图书馆基层图书流动站达到53个,建设工人村生活馆、博物馆等15万平方米的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兴工九纬社区荣获等四部委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大东区新建了22个高标准的“三位一体”(即物业、开发商、社区为一体)的社区活动阵地,平均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图书一万册以上;

皇姑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积极为全区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服务,实施送书到家的等活动,受到他们的欢迎;

于洪区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加强大文化建设,被省文化厅、财政厅列为我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唯一的示范单位,新建了2个高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东陵区通过省文化厅检查验收,被命名为辽宁省文化先进区,积极承办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全区文化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苏家屯区新建、改扩建乡镇文化中心4个,村文化活动室11个,为基础配置音响14套,图书1.4万册,基层文化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沈北新区投入200余万元为2个街道,11个社区(村)配置了图书和文体设施;

新民市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灯会文化,举办了“五彩缤纷”元宵灯会,盛况空前,新民大剧院落成,即将投入使用;

辽中县完成了近海绿洲公园等3个大型文化广场建设,新建了5个村文化活动室和1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法库县的文学音乐创作不断普及深入,在*年“中国杯”歌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康平县四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省、市、县资金已全部到位;

浑南新区安排200万元资金为2个街道、11个社区(村)配置了图书和文体设备;

棋盘山开发区实施样板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三是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辅导和培训,为群众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年初以来,我们积极对应群众文化事业的新形势和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对业务人员及业余文艺骨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6月下旬,对全市文化馆业务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基础理论、戏剧曲艺创作,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以及广场和舞台音响操控等方面,共计54课时。此外,全年市、区(县、市)两级文化部门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和辅导活动100多次,共培训和辅导了各类业务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8,000多人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扬。

二、几点体会

*年,我们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除了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在市文化局党政领导班子的直接指挥下,应对主客观上多变的形势,采取了一些新的思维理念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健康、有序的进行。回顾总结*年的群众文化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会之一:贴近民生、服务基层,始终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党的*精神,实施民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贴近民生工程,更好地、全面地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服务是我们各级文化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一年来,我们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我们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如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为300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图书、音响和文体活动设备,使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组织了全市的“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戏曲票友大赛、市民评选百项最喜爱的社会文化活动等,使文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更加贴近百姓的需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体会之二:适应新形势,适时调整思路,是准确把握和定位群众文化工作方法和重点的有效行为准则。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奥运安保、四川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有关指示和要求,由政府主导的大型群众活动暂停。根据这一新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原有的工作思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办法来具体组织实施。将原有的常规性集中的大型活动及时调整为小型多样的分散活动,采取了“三个面向”,即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提出了在奥运期间,为丰富城乡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狠抓全市民间自娱自乐活动者协会组织,广泛开展全市文化广场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全市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为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才能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群众既是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又是积极参与活动的欣赏者,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城乡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群众业余骨干队伍的培训辅导,开展了群众基础理论、戏曲创作、舞蹈编排、音乐创作、广场和舞台音响操控等方面的讲座和辅导。与此同时,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基层工作的调研和指导上,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后总结出基层单位发展文化广场的工作经验,写出了全市戏曲票友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等。

体会之三:整合资源,强化亮点,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最佳组合方式。一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全市的文化资源,采取“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双向机制,整合优势,突出亮点,把市里的活动普及到基层,把基层的优秀项目提升到市级活动,形成新的文化品牌。如我们与大东区联合主办了“东城文艺创作奖”评比活动,把区级文化活动上升为全市的文艺创作活动,即扩大了该项活动的影响面,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又填补了我市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的空白;以和平区五环社区京剧活动为基础,组织了全市票友大赛,为全市戏迷票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铁西区联合举办了“聚焦沈西工业走廊”*市工业题材摄影大赛,有力地宣传了*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基层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何加强对文化设施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问题日趋突出,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二是缺乏对我市群众文化区域性、特殊性深层次的研究和把握,造成全市精品品牌的活动项目和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不多见;三是基础性的建设还是薄弱环节,整体工作还缺乏有序化、现代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

四、2009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面临的形势

2009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党和全国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工作,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二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举措,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三是时逢国庆六十周年大庆,将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为指导,以文化工作的“三贴近”为原则,以“体现民生、立足繁荣、夯实基础、打造品牌”为工作方针,在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点突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全面实现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工作目标

围绕全市和全局的中心工作,全力实现“1234”工作目标,即:完善一个体系、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两个品牌、实施五大工程。

完善一个体系:即各项群众文化工作和活动的组织开展都要围绕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进行,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达到布局网络化、活动经常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常态化。

狠抓两个重点:一要狠建设,使我市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观,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物质基础;二要狠抓活动,以全市性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为引领,区域性特色品牌活动为标志,基层群众普及活动为基础,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三个品牌:一是“文化四进社区”活动——作为城市“文化惠民”方式,要充分体现多元性和现代化;二是“欢乐进农家”农村文化系列活动——作为农村“文化惠民”方式,要充分体现地域性和民间化;三是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城乡群众欣赏和参与最集中的文化场所,要充分体现参与性和特色化。要在普及深入的基础上,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和提高,使之真正成为代表我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较新形式和较高水平的常态文化品牌。

实施四大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经多方努力,该项目已作为市政府为全市办实事的内容之一,新的少儿图书馆面积计划1.35万平方米,将为全市102万少年儿童提供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优质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是各区、县(市)文图两馆建设。要在2-3年内新建的文化馆4个、图书馆、少儿图书馆11个。按照建设标准,15个新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76,000平方米。

三是乡镇文化中心(站)建设。目前,我市还有102个乡镇至今还没文化设施或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最低300平方米)。*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关于扩大内需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的要求,新建或改建48个(2009年6月前完工);2009年计划将完成12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其余38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将列入2010年建设计划中。

四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目前,在全市农村1,534个行政村中,建有文化活动室达1,132个,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还有402个行政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我们将按照每个活动室150平方米标准要求,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用两年的时间为这些行政村建设文化活动室。

到2010年底,使我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达到:每个区、县(市)都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文化馆、图书馆,乡乡建有标准的综合性的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2、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与手段现代化建设工程

一是提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市城乡的“全覆盖”。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功能的发挥,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基层网点的确立和完善。

二是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2009年将在完成年度农村电影放映任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普及数字化放映设备,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及时地看到更多、更新的高质量影片。

三是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自动化、规范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和总结和平区图书馆数字化试点经验,启动数字化社区图书分馆的建设进程;同时做好文化部第四次对图书馆的评估定级的迎检工作。认真做好评估前的准备和自评工作,确保市图书馆和五个城区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标准,争取有条件的郊区、县图书馆进入一级馆的行列。

3、文化惠民工程

在市财政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主要争取四项文化惠民举措。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免费培训辅导群众文艺骨干一万名;二是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一万场;三是为全市新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配置文化娱乐设备;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好送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五是更加广泛的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确保全年各项文化活动和演出超过两万场,观众达一千万人次。

4、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工程

在继续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文化四进社区”活动、“欢乐进农家”农村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广场活动、企业文化活动等全市性常态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我市现有的9个部级基地、12个省级基地和个60市级基地,挖掘、培育和组织开展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地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成果展示。通过一至两年的培育,使全市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动形式,一半以上的乡镇街道成为市级以上的特色文化活动基地,每个区、县(市)都要成为省以上特色文化活动基地和具有一项部级的优秀文化活动品牌。

下大力气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精品的的培育和创作活动,全方位的开展评比和奖励工作,打造和推出更多的群众文化精品,为迎接2010年文化部“群星奖”的评比奠定基础。

此外,还要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保持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省的领先态势。在做好资源普查和项目挖掘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传承人保护和活性传承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确保2—3个项目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推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保障措施

为全面完成2009年的工作任务,应采取和完善以下几项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性、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机制。其中包括活动(工作)项目的确立,承办活动(工作)项目的申请、批准活动(工作)项目的要求标准、具体实施、事后评估、奖惩等基本内容,活动经费由市前划拨改为事后奖励或划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二是建立市、区(县、市)联动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承办市级大型活动区县的理由、经费的来源,活动方式、规模、程序,双方的责任、任务分配等。

三是建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奖惩机制。其中包括文化设施建设的标准、规模,资金的划拨、使用,设施建成后的人员配备、开放时间、功能利用、奖惩等。

四是建立和完善区、县(市)文化部门的绩效考评机制。其中包括考评内容、方式、时间、标准、奖惩等。

(二)加强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区、县(市)、局属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培训、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对业务干部队伍的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群众文化方面的行家里手、高端人才,完善职称评定晋升的相关办法,业务考核、评比奖惩制度。

三是加强对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辅导,发挥协会、社团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三)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政策。

一是对品牌活动的扶持政策;二是对精品节目、作品的奖励政策;三是对创新或有重大影响工作的奖励政策;四是对特色文化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五是对优秀协会、社团的奖励政策。

*年我市的群众文化工作,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三贴近”原则,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立足基层、完善服务、打造品牌、协调发展”为工作方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整体呈现新的繁荣,登上新的台阶。同时,在全省创造了“五个第一”的佳绩:

在国家第二次对文化馆(艺术馆)评估工作中,受到文化部、省文化厅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全市有10个文化馆(艺术馆)被命名国家一级馆,其数量和水平都名列全省第一;

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评选活动中,我市新民等9个区、县、乡名列其中,名列全省第一;

在参加全国老年合唱节比赛和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两个项目双双荣获金奖,成为全省的唯一;

在辽宁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和辽宁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中共取得18金、21银、36铜的优异成绩,金牌和奖牌名列全省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项目的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受到了国家、省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普遍好评,整体工作水平名列全省第一。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后劲强盛。

*年,在党的*精神指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市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文化馆、图书馆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得到了新建、扩建和改建,文化设施的整体水平和功能的发挥有了一定的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已列入2009年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之中;于洪区投入5,000万元建成近6,000平方米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和4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的铁西区文化馆新馆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将于200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总投资达6,500万元沈北新区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浑南新区投资2,700万元,新建的7,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主体已全面完工;和平区图书馆的换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苏家屯、法库、新民等区、县(市)也已立项并着手设计新建文化馆和图书馆项目。

二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全年新建和在建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站舍,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按照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关要求,计划设计新建和改建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30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全面完成,经政府采购为新建和改扩建的村文化活动室配备图书24万册,音响300套,使目前全市的1,534个行政村中有文化活动室的达1,132个,占总数的73.7%。

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有了重大进展。投资182万元初步完成了市级支中心的建设任务,目前已开始投入使用;按照全省的工作部署,与市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初步完成了1,600多个基层服务点的设计和选点任务。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亮点频现。

年初,在组织和设计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确立了“抓导向、抓特色、抓精品”的方针,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方式、新方法。在全年的活动中基本形成了大型活动系列化、规范化,基层活动多样化、特色化。

1、第十届*大学生文化节创意新颖、精彩纷呈。

第十届*大学生文化节以“知识成就梦想,文化精彩人生”为主题。通过总结和回顾前九届大学生文化节的成功经验,以紧紧围绕“十届庆”为主要活动内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节开幕式是历届大学生文化节开幕式中编排最新颖、舞美最漂亮、节目最精彩的一届,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从11月8日至11月22日,共进行了“青春之歌”校园歌曲创作表演赛、“盛京情愫”主题演讲比赛、“家乡新视角”大学生摄影大赛、“幽默与深邃”校园短剧小品比赛、“异域风情”*高校留学生才艺展示大赛等5项大型主体活动。在此期间,全市25所高等院校的35万师生参与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共635项,在全市高等院校及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评选活动普及深入、影响广泛。

为提升我市社会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年初,我们开展了第二届*市“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活动”的评选活动,从市直有关部门及区、县(市)、开发区申报的1,881项群众文化活动中,确定了203项活动为候选项目。在《*日报》设专版,面向群众公开评选,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评出了“春满家园---百姓风采展示电视大赛”、“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等100项文化活动,为2007年度*市群众最喜爱的百项文化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市社会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创新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提高*城乡文化品位、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3、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因势利导,特点突出。

一年来我们组织举办了全市性、区域性的大型文化活动185场,其中市级活动6场,区、县(市)级活动179场,起到了良好的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每年一届的“春满家园”百姓风采电视大赛已走进沈城的千家万户;*市图书馆的百年馆庆暨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市少儿图书馆组织的*市中小学生与灾区同学心手相牵——“灾区小朋友让我对你说”书信征文活动,引起社会共鸣,有1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市朝鲜族文化馆广开渠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举办了“中韩美术、摄影艺术展”等四项活动;市还与部分区县(市)联合举办了“聚焦沈西工业走廊”*市工业题材摄影大赛,*市广场文化建设现场会,*市“欢乐进农家”农村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市首届戏曲票友大赛,*市首届“东城群众文艺创作”评选活动及奖颁奖晚会等。

同时,市、区、县(市)文化部门还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图书报刊、电影放映等深入工厂、社区、部队、学校、乡村等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共组织文艺演出和民俗活动1,200余场,送图书报刊10万余册,放映电影近2万场。

此外,全市各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的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我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000多场、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060万人次。

4、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频出,硕果累累。

*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时,观看了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老年合唱团的演唱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合唱团于9月10日至13日,代表*市参加了文化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永远的辉煌”——第十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比赛。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勇夺第十届全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骏马金奖”。同时,根据李长春同志的提议,该合唱团将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9年春节电视晚会演出。

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中,铁西区启功二校的少儿舞蹈《仙鹤与女孩》以新颖的创意、完美的表现荣获金奖,同时也是辽宁省获得的唯一金奖。

在全国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我市的新民市、皇姑区、和平区、铁西区、沈河区、苏家屯区、大东区、于洪区和大兴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占全省各地区获此殊荣的三分之一。

在“辽宁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我市取得了8个金奖、5个银奖、1个铜奖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大型民族舞蹈《锡伯猎歌》在这次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荣获金奖,并填补了辽宁省没有大型锡伯族舞蹈的空白。

在辽宁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上,我市选送110幅作品中有51幅作品获奖,获得金奖10个、银奖16个、铜奖25个。获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一。

*年,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共获得国际级奖10项、部级奖165项、省级奖211项。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科学有序,成绩斐然。

从2007年4月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统一部署,上下协调,全面展开,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和“深入调研、摸清底细;全面记录,突出重点;严格登记,合理分类;精心整理,图文并茂”的工作原则,共计出动普查人员4,269人次,普查范围涵盖了我市下辖的13个区、县(市)和两个开发区,覆盖率达90%。举办培训班30余期、座谈交流会219个,投入经费近5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收获珍贵有价值的项目线索206条,门类齐全,涵盖了全部10大类别。普查征集实物1,768件,录音带18盒,录像及CD1277件,资料3,438份。其中“*四平街灯市”填补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空间”类别的空白;“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得到有关专家初步认定,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将会填补锡伯族发展史的空白。

根据普查成果,经过专家评审,各区、县(市)相继公布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32项。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汇总梳理、评审论证,经公示和联席会议审批,最后,市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其中有8个项目被推荐参加第三批省级项目的评审。目前,我市已建立了57个项目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有5个项目进入了部级保护名录,有5人被评为部级代表性传承人。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成果丰硕。

为全面完成农村电影的放映任务,年初我们及时召开了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市文化局与各区、县(市),开发区文化局(社发局)分别签订了农村电影工作目标责任状;市电影有限公司与各区、县(市)放映单位分别签订了农村电影放映合同书。同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市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通知》(沈文发〔*〕31号),要求各区、县(市),开发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管理力度。

各地加大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投入,除了按照市规定的场次补贴外,还投入资金购进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的落实。如东陵区、于洪区、沈北新区、新民市等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目前,连同省发改委和省文化厅下发的24套数字电影放映机,全市共有43套数字电影放映机投入了农村电影的放映活动中。

经过各区、县(市)文化部门及广大电影放映人员的辛勤努力,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年度我市农村电影放映的任务。全年共完成19,526场,其中公益性放映19,166场次,比2007年增加了2,380场,完成了年计划的103.9%,其中数字化放映5,187场次。全年电影观众达402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年,苏家屯区十里河镇电影放映队、康平县东升放映队被省文化厅评为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五)群众文化事业管理科学规范,绩效凸显。

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为此,今年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了对群众文化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以全国第二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全面提升群众事业管理水平。市、区(县、市)两级文化部门在迎检过程中,提升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科学规范,使全市两级文化馆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经省文化厅推荐,国家文化部评估验收,我市参评的14个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其中,10个文化馆获得全国一级文化馆称号,还有3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一级文化馆的数量名列全省第一。市群众艺术馆由于办馆标准规范,准备充分细致,受到文化部评估专家小组的一致好评,继续保持了国家一级馆的称号,出席了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化馆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二是以绩效考核为动力,分层次、多渠道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绩效考核评估工作中,将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其中。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按照文化工作的特点,我们因势利导的制订了具体考核的细则。绩效考核工作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乘势而上,积极工作,使全市的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和平区图书新馆换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还建设了全省首家自助图书馆,启动了区数字化社区图书分馆建设;

沈河区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文化站)10个,平均面积达到730平方米,67个社区活动室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

铁西区公共图书馆基层图书流动站达到53个,建设工人村生活馆、博物馆等15万平方米的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兴工九纬社区荣获等四部委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大东区新建了22个高标准的“三位一体”(即物业、开发商、社区为一体)的社区活动阵地,平均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图书一万册以上;

皇姑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积极为全区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服务,实施送书到家的等活动,受到他们的欢迎;

于洪区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加强大文化建设,被省文化厅、财政厅列为我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唯一的示范单位,新建了2个高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东陵区通过省文化厅检查验收,被命名为辽宁省文化先进区,积极承办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全区文化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苏家屯区新建、改扩建乡镇文化中心4个,村文化活动室11个,为基础配置音响14套,图书1.4万册,基层文化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沈北新区投入200余万元为2个街道,11个社区(村)配置了图书和文体设施;

新民市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灯会文化,举办了“五彩缤纷”元宵灯会,盛况空前,新民大剧院落成,即将投入使用;

辽中县完成了近海绿洲公园等3个大型文化广场建设,新建了5个村文化活动室和1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法库县的文学音乐创作不断普及深入,在*年“中国杯”歌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康平县四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省、市、县资金已全部到位;

浑南新区安排200万元资金为2个街道、11个社区(村)配置了图书和文体设备;

棋盘山开发区实施样板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三是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辅导和培训,为群众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年初以来,我们积极对应群众文化事业的新形势和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对业务人员及业余文艺骨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6月下旬,对全市文化馆业务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基础理论、戏剧曲艺创作,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以及广场和舞台音响操控等方面,共计54课时。此外,全年市、区(县、市)两级文化部门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和辅导活动100多次,共培训和辅导了各类业务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8,000多人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扬。

二、几点体会

*年,我们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除了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在市文化局党政领导班子的直接指挥下,应对主客观上多变的形势,采取了一些新的思维理念和实施了一些新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健康、有序的进行。回顾总结*年的群众文化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会之一:贴近民生、服务基层,始终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党的*精神,实施民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贴近民生工程,更好地、全面地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服务是我们各级文化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一年来,我们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我们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如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为300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图书、音响和文体活动设备,使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组织了全市的“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戏曲票友大赛、市民评选百项最喜爱的社会文化活动等,使文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更加贴近百姓的需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体会之二:适应新形势,适时调整思路,是准确把握和定位群众文化工作方法和重点的有效行为准则。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奥运安保、四川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有关指示和要求,由政府主导的大型群众活动暂停。根据这一新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原有的工作思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办法来具体组织实施。将原有的常规性集中的大型活动及时调整为小型多样的分散活动,采取了“三个面向”,即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提出了在奥运期间,为丰富城乡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狠抓全市民间自娱自乐活动者协会组织,广泛开展全市文化广场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全市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为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才能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群众既是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又是积极参与活动的欣赏者,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城乡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群众业余骨干队伍的培训辅导,开展了群众基础理论、戏曲创作、舞蹈编排、音乐创作、广场和舞台音响操控等方面的讲座和辅导。与此同时,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基层工作的调研和指导上,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后总结出基层单位发展文化广场的工作经验,写出了全市戏曲票友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等。

体会之三:整合资源,强化亮点,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最佳组合方式。一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全市的文化资源,采取“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双向机制,整合优势,突出亮点,把市里的活动普及到基层,把基层的优秀项目提升到市级活动,形成新的文化品牌。如我们与大东区联合主办了“东城文艺创作奖”评比活动,把区级文化活动上升为全市的文艺创作活动,即扩大了该项活动的影响面,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又填补了我市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的空白;以和平区五环社区京剧活动为基础,组织了全市票友大赛,为全市戏迷票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铁西区联合举办了“聚焦沈西工业走廊”*市工业题材摄影大赛,有力地宣传了*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基层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何加强对文化设施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问题日趋突出,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二是缺乏对我市群众文化区域性、特殊性深层次的研究和把握,造成全市精品品牌的活动项目和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不多见;三是基础性的建设还是薄弱环节,整体工作还缺乏有序化、现代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

四、2009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面临的形势

2009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党和全国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工作,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二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举措,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三是时逢国庆六十周年大庆,将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为指导,以文化工作的“三贴近”为原则,以“体现民生、立足繁荣、夯实基础、打造品牌”为工作方针,在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点突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全面实现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工作目标

围绕全市和全局的中心工作,全力实现“1234”工作目标,即:完善一个体系、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两个品牌、实施五大工程。

完善一个体系:即各项群众文化工作和活动的组织开展都要围绕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进行,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达到布局网络化、活动经常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常态化。

狠抓两个重点:一要狠建设,使我市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观,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物质基础;二要狠抓活动,以全市性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为引领,区域性特色品牌活动为标志,基层群众普及活动为基础,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三个品牌:一是“文化四进社区”活动——作为城市“文化惠民”方式,要充分体现多元性和现代化;二是“欢乐进农家”农村文化系列活动——作为农村“文化惠民”方式,要充分体现地域性和民间化;三是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城乡群众欣赏和参与最集中的文化场所,要充分体现参与性和特色化。要在普及深入的基础上,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和提高,使之真正成为代表我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较新形式和较高水平的常态文化品牌。

实施四大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经多方努力,该项目已作为市政府为全市办实事的内容之一,新的少儿图书馆面积计划1.35万平方米,将为全市102万少年儿童提供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优质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是各区、县(市)文图两馆建设。要在2-3年内新建的文化馆4个、图书馆、少儿图书馆11个。按照建设标准,15个新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76,000平方米。

三是乡镇文化中心(站)建设。目前,我市还有102个乡镇至今还没文化设施或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最低300平方米)。*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关于扩大内需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的要求,新建或改建48个(2009年6月前完工);2009年计划将完成12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其余38个乡镇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将列入2010年建设计划中。

四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目前,在全市农村1,534个行政村中,建有文化活动室达1,132个,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还有402个行政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我们将按照每个活动室150平方米标准要求,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用两年的时间为这些行政村建设文化活动室。

到2010年底,使我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达到:每个区、县(市)都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文化馆、图书馆,乡乡建有标准的综合性的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2、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与手段现代化建设工程

一是提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市城乡的“全覆盖”。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功能的发挥,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基层网点的确立和完善。

二是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2009年将在完成年度农村电影放映任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普及数字化放映设备,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及时地看到更多、更新的高质量影片。

三是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自动化、规范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和总结和平区图书馆数字化试点经验,启动数字化社区图书分馆的建设进程;同时做好文化部第四次对图书馆的评估定级的迎检工作。认真做好评估前的准备和自评工作,确保市图书馆和五个城区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标准,争取有条件的郊区、县图书馆进入一级馆的行列。

3、文化惠民工程

在市财政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主要争取四项文化惠民举措。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免费培训辅导群众文艺骨干一万名;二是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一万场;三是为全市新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配置文化娱乐设备;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好送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五是更加广泛的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确保全年各项文化活动和演出超过两万场,观众达一千万人次。

4、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工程

在继续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文化四进社区”活动、“欢乐进农家”农村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广场活动、企业文化活动等全市性常态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我市现有的9个部级基地、12个省级基地和个60市级基地,挖掘、培育和组织开展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地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成果展示。通过一至两年的培育,使全市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动形式,一半以上的乡镇街道成为市级以上的特色文化活动基地,每个区、县(市)都要成为省以上特色文化活动基地和具有一项部级的优秀文化活动品牌。

下大力气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精品的的培育和创作活动,全方位的开展评比和奖励工作,打造和推出更多的群众文化精品,为迎接2010年文化部“群星奖”的评比奠定基础。

此外,还要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保持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省的领先态势。在做好资源普查和项目挖掘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传承人保护和活性传承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确保2—3个项目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推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保障措施

为全面完成2009年的工作任务,应采取和完善以下几项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性、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机制。其中包括活动(工作)项目的确立,承办活动(工作)项目的申请、批准活动(工作)项目的要求标准、具体实施、事后评估、奖惩等基本内容,活动经费由市前划拨改为事后奖励或划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二是建立市、区(县、市)联动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承办市级大型活动区县的理由、经费的来源,活动方式、规模、程序,双方的责任、任务分配等。

三是建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奖惩机制。其中包括文化设施建设的标准、规模,资金的划拨、使用,设施建成后的人员配备、开放时间、功能利用、奖惩等。

四是建立和完善区、县(市)文化部门的绩效考评机制。其中包括考评内容、方式、时间、标准、奖惩等。

(二)加强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区、县(市)、局属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培训、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对业务干部队伍的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群众文化方面的行家里手、高端人才,完善职称评定晋升的相关办法,业务考核、评比奖惩制度。

三是加强对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辅导,发挥协会、社团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4

      一、加强领导,精心准备

      为做好测评工作,我局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测评工作方案,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测评的对象,参加测评的人员、时间、主要内容和相关表格。并要求责任区乡(镇)参与评测,从而确保了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周密部署,组织测评

      为客观全面的掌握活动开展情况,更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我局要求责任区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乡(镇)各站、所校等基层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群众代表、扶贫挂钩村(社区)群众31人参加测评。通过有效形式,创造了有利于群众讲真话,讲实话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群众有序参与,评价客观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我局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深入、全面开展。

      三、认真总结,通报情况

      群众测评结束后,我局及时上报了群众满意度测评汇总表,从群众测评的结果来看,满意票为100%。同时,我局以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布测评结果,对群众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抓好整改落实,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继续做好后续工作,力争让广大群众过一个放心年、祥和年。

      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开展,我局干部职工和党员找准了在党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员意识、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党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5

来,我局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群工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条例》,按照年初信访工作的总体安排,围绕灾后重建、农机化事业发展稳定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和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办理和落实每一件来信和每一次来访,为党委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根据市委群工局《关于做好群众和信访工作目标考核自查的通知》(群工[]99号)文件要求,我局对群众和信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总结,信访工作自查得分 5 分。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同志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同志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做到了组织机构人员落实。实行“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领导体系,真正把信访工作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了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制度,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政治环境,推进全市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局针对农机工作的特点,补充和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

一是首问责任制。建立了首问责任岗制,设置了首问责任岗,做到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并对每一位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在信访工作做到了“六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端上,一番耐心解释,一次满意答复,让群众“有话就说,有怨就诉”。对信访反映的每一件事,局信访领导组都会认真调查了解,使他们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并尽快回复来信来访者,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是责任追究制。规定了回答来(信)访群众的问题,做到以政策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本进行查办、督办,要对自己说出的话、做的事负相关法律责任。

三是领导干部包案制。对群众来信、来访所涉及到问题和信案,领导干部都必须包干一查到底,必查清楚,并有结果。

四是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定期分析研究信访情况,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回复信访案件,做到信访工作有局领导分管,各科室有人兼管,具体案件有专人办理。

三、实施政务公开,加强政策宣传,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

(一)加强灾后重建政策宣传。农村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因此,根据我局工作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会议、下乡指导重建工作等机会,把灾后重建的意义及有关政策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增强群众对灾后重建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灾后重建的积极性,确保农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政务公开。努力做到公开的内容规范,按照既要顺民心、合民意,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原则,除涉及保密不宜公开的外,其余事项都向群众公开。对涉及单位工作和职工利益的,按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般职工的范围公开,努力做到公开时间形式的规范。

(三)加强农机补贴政策宣传,增强透明度。为了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农机补贴政策,真正做到让农民放心、顺心,我局在今年购机补贴政策中严格把关,将农机补贴政策直接贯彻到乡镇、村、社、农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公开透明的政策,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农民直

接受益的原则落到实处,保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全部补贴到购机户,对维护群众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狠抓重点难点,着力做好信访处置工作

今年,我局接待的来信来访对象主要包括部分村民、军转干部、改制企业职工等,主要对灾后重建诉求、提高生活待遇等问题。对此,局党组十分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

一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责令相关科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政策限期进行了逐一调查处理,确保矛盾不上交。截止目前,我局共接处来访群众48人/次,接处来访信件2件,办结率达100%。对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属于我们局能解决的,我们都积极、从快、从好给与解决;属于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我们都派人积极汇报、积极协调,使矛盾没有激化,消化在基层。未出现越级、聚集上访的现象。

二是工作积极主动,变上访为下访。针对军转干部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转换工作方法,建立企业军转干部帮扶机制,实行一对一联系工作机制,由局分管领导牵头,办公室人员各负责对一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联系,每当节假日并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或有重大情况时,我们都是先主动先做思想工作,积极疏导,阻止了部分上访事件,全年我局系统未出现军转干部上访事件。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6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充分认识评议工作重要性

在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通知下发之后,我镇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认真研读群众评议通知,结合镇实际工作情况,明确了评议工作的指导思想、评议方法、评议内容、参评对象等,并进行周密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分化工作任务,严格按照要求,力求做到准备工作求细,评议内容求精,评议标准求严,评议效果求实。一是准备工作求细。为确保群众评议工作不走过场,不脱离实际,我镇通过召开评议会、发放测评表、个别访谈、电话调查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评议工作。对照创先争优的要求,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等方面认真开展群众评议,切实做到有机衔接,步步推进,为搞好评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评议范围求广。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评人员的范围,对镇党委的评议除邀请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外,还邀请了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对各党支部和党员的评议,要求是本地群众和“三送”帮扶农户,认真对我镇开展创先争优、“三送”工作情况、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公开承诺践诺情况、办实事好事、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广泛评议,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提高评议的代表性、广泛性。活动中,我镇共开展评议会二十余次,发放各类评议表1300余份,参与评议人员56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评议内容求精。我镇按照要求,精心设计评议内容,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心工作,从活动目标是否达到,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工作措施是否得力等方面进行群众评议,在对创先争优的目标行不行,影响范围广不广,发展分析透不透,承诺完成好不好,工作措施行不行上求实效,真正做到评议效果实。四是评议标准求严。按照群众评议要求,把开展群众评议与工作实际,承诺兑现情况等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民主评议会,现场将评议结果反馈给党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查漏补缺。

二、精心组织,因地制宜,评议工作坚持实事求是

为了更好体现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评议符合实际,我镇采取电话调查、个别访谈、召开评议会、发放评议表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把群众评议作为提高党组织和党员践诺能力的有力举措,突出特性,狠抓群众评议工作,确保群众意见,真正体现服务群众。一是增强针对性,明确评议目标,严格按照党组织争创标准,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对群众评议内容进行合理规范,明确要求目标开展群众工作,在评议针对性上保效果。二是突出操作性,严格评议程序,按照上下联动、内外兼顾、纵横联系的模式,党组织改进评议环节,创新评议方式,重点围绕开展创先争优、“三送”工作情况、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公开承诺践诺情况、办实事好事、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组织党员群众评议,并通过公开栏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并把评议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三是体现科学性,创新评议方式,按照“规范评分,定性评价”的方式,搭建多种形式的群众评议平台,充分调动群众参加评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平时了解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定性内容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虚心听取群众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

三、认真总结,务求实效,力求提升评议效果

我镇在群众评议工作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虚心纳谏,开门测评,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动“三送”工作、服务群众,现场征求参评人员的意见建议,共征求到评议意见和建议12条。对于群众满意的评价,将珍惜肯定,再接再厉,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认可。对评议不满意的,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进行“补课”,保证群众评议的真实有效。同时,把评议结果与检验活动成效、巩固活动成果、改进活动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评改并重,做到边评议、边整改、边提高,确保评议结果的实效性,提升评议活动效果。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7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一是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严格落实总书记在统筹推进_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严把宣传质量,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转载)通知要求、市直单位开展“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情况和疫情防控中先进典型,激发正能量,截止目前,共(转载)疫情防控相关信息_条。撰写_省委办公厅《重要信息》约稿_篇,介绍_市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的经验做法。及时向_日报社推送“党建+”联防联控信息,并多次在报纸、媒体刊登。

   二是多种形式发出倡议。疫情发生后,发出了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机关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组织开展了“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到帮建点报到、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以志愿服务形式全力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_多个单位向帮建社区进行了报到,两万余名党员向社区进行了报到,_多名党员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做好疫情宣传、值守排查、口罩发放、登记人员信息、隔离服务、发放出入卡、巡逻巡查等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关工作。清明节前,发出“文明祭扫、携手抗疫”倡议书,倡导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扫新风尚,宣传理性祭扫,带头文明祭扫,引导安全祭扫。

   三是多种举措守住底线。机关事业单位恢复正常上班后,为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在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了以班子成员带队的五个督导组对市直及驻市单位挂点帮扶社区工作进行了督导。采取实地抽查、随机抽查和电话询问等方式,分四轮次对_新区有市直单位挂点帮扶的_个社区进行了督查,实地督查社区_次,每个社区都督查_次以上,实现了现场督查全覆盖。针对各社区防疫物资缺乏的实际,工委协商物资保障组,由督导组为各社区送去了_万只口罩。

   四是学雷锋与疫情防控融合化。在学雷锋日到来前,就志愿服务分别向市直机关发出了倡议书。落实“党建+”联防联控工作,倡议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在疫情防控舆论宣传中坚定信仰信念;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在疫情防控社区帮扶中强化责任担当;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推动者,在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中汇聚正能量;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开拓者,在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中提高工作本领。

   四、持续推动开展特色活动,在走在前做表率上下功夫。始终把宣传工作与工委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坚守宣传工作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紧跟时代、紧贴群众,唱响时代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以单位活动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工委各部门工作,在三八妇女节、清明、五四、母亲节、七一等节点,以疫情防控、“传承五四、战疫青春”、“尊崇党章、翰墨抒怀”、“百优党支部”评选、党课开讲等为主题,及时对各部门工作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时为驻村第一书记购买并发放《扶贫论述摘编》,要求市直单位党组织将《扶贫论述摘编》及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纳入党组(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加大宣传市直单位扶贫经验做好和第一书记典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

   集中时间分批对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进行拍摄,做好网上展播准备。采取撰写总结、报告、自查形式,要求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报告教育基地运行情况、特色做法和亮点、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为更好运行教育基地夯实基础。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格尔市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困难群众的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困难群众的致富增收的途径,格尔木市严格按照省州部署安排,扎实开展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工作,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消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格尔木市根据省州相关要求,结合本地消费扶贫实际需要,筛选有发展前景、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合作社)4家(格尔木云朵枸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昆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格尔木鑫农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格尔木冰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参与消费扶贫,提升其带动脱贫群众的能力。格尔木杞盛科技发展、青海格尔木藜乡生态农业科技、格尔木云朵枸杞科技、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格尔木康普农业发展5家公司入选国家消费扶贫832平台,专门销售枸杞、藜麦及相关加工产品。2019年6月以来,各参与消费扶贫的企业共计销售价值327.68万元的农畜产品。

   同时,格尔木市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源,着力拓展农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网上交易、开设农民网店。一是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中心内设运营中心、展销区、入驻企业办公区、创客中心、摄影网络直播间、培训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吸引企业及个人入驻中心,现已吸纳企业6家。二是乡镇及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与物流站点协同发展,完成4个乡镇及12个行政村共计16个电商服务点的建设并投入运营。三是完成京东、苏宁易购、淘宝、电商平台特产馆、自建微信源食商城建设,并已上架本地农畜特产产品30款,各平台累计销售产品价值32.5万元,农畜产品通过直销店、“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成功走入上海、广州等城市。四是2019年,格尔木特产首次亮相“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节”,并参加“欢乐海岸年货展销”和“机上海购节”活动,以枸杞及其制品为核心的格尔木市优质农特产走出了雪域高原。五是市级仓储配送中心投入运营,规划物流配送线路三条,并与邮政、顺丰、京东签订物流配送协议,实现格尔木市辖区内物流配送全覆盖。六是深化对口帮扶合作,积极构建两地产销协作框架。近日,浙江省江山市扶贫协作考察团赴格尔市就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电子商务等进行考察,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磋商,格尔木市六家涉农扶贫企业与江山市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进一步补强了格尔市电商销售短板。

   二、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多措并举发展枸杞产业,全力保障农牧民群众基础性收入。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枸杞加工车间、杞鲜果晾晒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机构合作,给予产业信贷融资支持;构建并拓宽枸杞等农牧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促进枸杞产业发展。今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10.17万亩,可采摘面积8.34万亩,预计鲜果产量达7.88万吨。今年累计帮助建档立卡群众销售枸杞及附属产品10.21余万元。另一方面,结合枸杞采摘用工需求,积极同各枸杞采摘企业进行沟通,优先吸纳困难群众就业。格尔木市现已经到位枸杞采摘工14751人次,其中本地劳动力5135人次,人均日采摘量120斤,劳务收入180元。

   三、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基于格尔木市特殊的地理区位,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仍较为狭窄,难以建立较好的价格优势,农牧民群众实际产品销售收入还需进一步提高。故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在物流运输政策上能够再给予倾斜,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格尔木市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建议进一步丰富提高对口帮扶企业的种类和数量,更多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更好的补齐格尔市在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短板,高效激发格尔市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新区统一部署,按照城管办《关于开展〈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XX公司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集团要求,公司领导集中组织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要求全员深入学习和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有关规定。明确由公司综合部牵头,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

   XX公司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知识以及各项管理规定,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引导全体干部员工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确保公司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XX公司干部员工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公司组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学习《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查漏补缺,让每位职工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学会准确分类。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8

一、推进情况

(一)领导重视,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5月7日,接到联办通[2013]3号文件后,我局高度重视,下午,在局四楼会议室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认真传达了此次活动的有关精神及要求,确定了分管领导,落实了责任部门和具体经办人员,明确了目标任务。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要做好帮扶调研,确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通过组织进基层、科技进基层、慰问进基层等形式,发挥我局的优良作风,搞好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认真把群众工作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帮扶调研,明确帮扶思路和措施

5月10日下午,我局组织了供排水站、计财股、办公室相关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到进行了实地调研。一是通过实地查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完成了老寨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计划完成管网延伸6.5公里,完成投资120万元,以解决当地因天干而引起的人畜饮水难问题。二是通过村委会推荐和走访群众,确定帮扶困难户8户,并与他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模式,计划对该困难户实行资金及技术多方面帮扶。三是结合计划生育“三结合”基地项目,确定老寨村9组、10组18户为帮扶户,计划对基地内项目参与户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入户指导。四是帮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加强老寨村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计划帮助该班子开展“三分类三升级”、“盐度先锋行动”等活动,培养一批致带头人。通过认真调研、合理规划、结合实际,为我局的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5月31日,局办公室、计财股、水产局相关人员在分管领导带队下,给8户困难户和18户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户送去了慰问资金1800元,化肥26袋,折合人民币2860元,发放惠民民宣传册124册,帮助解决实事难事1件,并对养鱼户进行了技术现场指导。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局在群众工作月活动中的挂包帮工作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扎实有序开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农民寻找的致门路太单一,科学生产技能指导、培训力度不够,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存在难度。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9

崇尚健康文明、倡导体育运动

——××市××街道群众体育活动情况简介 几年来,我街积极开展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化,摸索出一条开展社区体育运动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省市评为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意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因此,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列入重要议题,作为推动辖区内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以街道为龙头,各单位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各单位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在对市、区两级文明单位的考评中,把是否开展文体活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真正使社区体育作为一项群众性活动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五栏一室”这一宣传阵地,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严格按照市区体委的活动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并投资在辖区内重要路段树永久性标语和大型彩绘宣传牌,新建一条科技宣传街,发动驻街单位利用宣传车,穿街巷进行宣传,印发宣传材料到各社区发放,将好的典型事例通过电台、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就是幸福”是我们一彩绘宣传牌上的口号,也是辖区居民的共识。

二、充分利用资源,构建服务体系

××街道地处××市中心,辖区党政军机关都有体育活动室并配有健身器材。

各社区都设有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和单位资源共享,经常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

辖区南湖公园早晚为健身群众免费开放。

各学校都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内有全套健身器材,设有室、康乐球室等,并辟有两处室外健身路径。

市区两级体委都是辖区单位,为街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更在活动场所、运动教练、裁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今年初,《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辖区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与街道联系,选送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组成了一支由专业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工作者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社区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到社区长期指导工作,使街道的群众体育活动工作在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区协调,构建了我们群体活动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卓有成效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与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开展拔河、游泳、登山、钓鱼、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相认、相识、相知、相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街道仅晨练点就有60多个,近万人参加早锻炼。南湖、南司两社区的门球场内每天都有老人的身影。市委大院内太极拳和太极剑队伍人员多,活动有规律,南湖公园内一支400余人的舞蹈队伍每天活动,快节奏的迪斯科,欢快的竹板舞和风姿卓约的蒙古舞是他们的保留节目。

延支山社区的太极拳队伍在迎接党的八十六年生日时,自编自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抒发了对党的热爱之情。能仁寺社区和南湖社区联手举办的反对邪教揭露“XXX”邪教本质的图片展,用科技、文明的方式吸引近千人驻足观看。由社区工作者自发组成的腰鼓队,每逢街道有重大活动,他们都有精彩的节目参加表演。

辖区各机关团体每年都定期举办职工球类、游泳、等比赛,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体育水平。

每逢周末,从好汉坡登庐山的人不计其数,他们中大多是自发结伴,也有社区和单位组织的登山比赛,熙熙攘攘的登山人群,构建出秀美庐山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10

一、主要工作

1.制定了我局活动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工作具体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授课人、授课对象、学习内容。

2.成立了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召开支部会议对活动进行再动员和具体部署,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必读篇目。

5.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和通过发征求意见函的方式向广大养殖户、驻村“三送”点农户和各单位征求意见,是否存在“”问题,并已通过整理,归纳出了整改台帐。

6.单位主要领导征求了各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建议和各班子成员征求了所分管站所意见建议,对提意见建议进行了整理,并确定了整改时间。

7.3月30日晚,组织到驻村“三送”点开展“乡村夜话”活动,与群众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

二、特色做法

(一)根据市统一部署,我县制定了“三项创建”活动,即重大动物防控标准化、生猪养殖标准化、动物卫生监督三项示范创建工作,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有关站所,使我县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了广大养殖户的利益,同时也使肉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监管。

4月3日局召开了“三项创建”部署会议后,各责任站所、领导立即行动,依照会议的统一要求,结合实际,分头组织实施该活动,文件具体到工作内容、责任人、落实期限时间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4月20日前,必须将所有工作完成。4月3日以来,各责任人员开始陆续下到基层开展工作,局主要领导主抓该项工作,并不断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抓好落实,至4月9日,各乡镇已将该项活动提到议事日程。

三、存在问题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该项活动中来,时刻以为民务实为宗旨,但是活动中也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1.少部分党员干部对该活动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深入群众;

2.对征集到关于“”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穿新鞋走老路。

四、下一步打算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局活动办制定的实施方案,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1.对征求到的所有意见建议统一归档,建立台帐,规定具体时间的逐条;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11

一、迅速行动,精心谋划,全面动员,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我局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秘书股股长兼任活动办主任,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根据县委县府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组织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总体目标、着重解决的问题和方法步骤及时间要求,不搞变通,不降标准。

(三)搞好动员,广泛发动。3月3日下午,我局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同志作了动员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同时结合实际,对开展好此项活动进行了部署。县第五督导组到会,组长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局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并针对此次活动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会后,参加会议的全体党员填写了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评议表,并交第五督导组。

(四)超前谋划,建立机制。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日程安排,从时间、主要任务、实施、参加人员、地点、责任人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书面形式印发中心每位班子成员及各全体党员,方便参照落实,并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领导带头,强化学习,创新形式,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特色鲜明

(一)坚持“四个一”学习法,做到全员全覆盖。一是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周一天集中学习、每周一场专题辅导报告、每周一次交流座谈、每周观看一部影视教育片,深化学习效果。二是全体党员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到人员和内容全覆盖、无遗漏。三是领导班子带头抓学习、起示范,进行中心发言人任务分工,分别为全体职工作专题学习辅导报告,取得了良好的领学、带学效果。

(二)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力求做细做实、入脑入心。要求所有中层干部结合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在全体职工大会上作重点发言,每人发言5到10分钟,畅谈自己学习体会,引导党员、职工深入学习思考。

三、听取意见,边查边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活动第二环节做好铺垫

多方征求,切实找准问题。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工作的通知》。通过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函、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征求意见建议。大家在充分肯定局领导班子和成员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对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存在问题

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在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继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水平;二是克服在查找问题上还存在的不深不透的问题。

为此,我局将加大引导力度,促使党员干部本着对本职工作负责的态度,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为接下来的“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后续环节打下基础。并将各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部门综合考评,对于开展扎实、工作得力的,予以表扬。

群众工作总结范文12

根据《贵阳市社会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文件要求,结合中东社区工作实际,以矛盾排查化解为主线,以创新管理为手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完善内部防控体系,认真落实民生工程,凝神聚力,改革创新,全力维护队伍的稳定,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中东社区2018年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实干导向,履行主体责任,党建和精神文明基础更加牢固

1、加强党的建设。一是通过抓规范,强基础、抓服务,重创新,抓载体,求实效,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等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导向,与提升社区工作相结合,以支部为单位梳理、制定创新清单,引领和推动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手机APP平台,健全完善党员联通机制、流动党员教育机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引领机制,树立社区工作者“敢于冲锋、敢于担当”的必胜信心,锤炼“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韧毅力。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主题党日”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政治热情,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加强党建创新,实行“三三三”工作法、激发社区党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通过强化“三个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强化课堂教育,加强“新时代大讲堂”建设,邀请省委讲师团、区纪委、社区讲解员专家到社区开展生态文明、职务犯罪讲座等学习教育培训20余次,组织参加“不忘初心、红色漫谈”活动,开展“党员大轮训”2次;强化实地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进一步牢固树立社区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三个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完善定期述职制。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作用,促进党员主动向组织靠拢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岗服务群众台账制,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做好主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三个监督”、提升满意程度。加强“分级监督”、实现基层组织、党员责任意识的提升。做好“即时监督”,实现精准监督检查的提升。重视“群众监督”、实现社区工作满意度的提升。三是统筹分类施策,全面夯实根基。对居委会支部换届提前运作准备,摸准摸实选情,对于支部存在的问题、党员群众的真实想法等关键信息,全部准确掌握,尽早化解矛盾,消除隐患。非公党建方面组建覆盖20家非公企业,其中单独组建贵阳粮食幼儿园支部1家,在报业大厦组建非公“红领空间”等,覆盖企业19家,实现了党建工作在非公层面的提质、扩面、增效。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5人。打造蔡家街18号党建文化院落,逐步形成城市居民、企业员工等各层面党员群众管理同步、活动同行、文明同创、和谐同心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2、严格作风建设。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严格纪律监督、深入作风督查、严肃查办案件、强化警示教育,持续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开展反“四风”检查,以制度建设力促作风转变,查处并已清退违规发放津补贴1320元。集中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重点整治6个方面46个种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情形,建立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对党委议定的重要事项完成情况定期更新通报、逐项督查落实,到10月底为止,社区纪委开展常态化约谈2次,专项监督检查12项,督查80余次。配合落实民生资金使用核查。

3、进一步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联合辖区单位,组织新注册志愿者1500余人,共开展“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43次。二是加强“道德课堂”建设。依托社区学校、社区文体组织,通过布置道德讲堂背景,拟定课堂计划、教学,以组织集中学习、交流等形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民行为准则》,形成整体推进态势。三是进一步开展未成年人工作。组织辖区的少年儿童,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开展“金秋助学”、“习酒•我的大学”、等活动,帮助辖区12位学生申请帮扶救助。四是做好利用传统节日加强宣传。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前夕,组织台胞侨属、志愿者、学生等,传承传统文化,传递节日关怀。

(二)坚持民生为本,落实惠民举措,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社区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积极做好城镇低保、残疾人、老龄、“双拥”等各项工作,在低保工作中加大对低保认定和低保动态管理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目标,确保政府专项资金用在实处。认真做好困难家庭救济。根据要求认真组织今年年初的“调标”工作,从641元调至673元,做好提标工作的动员和安排,实事求是,入户调查,做到民主评议及公示,算准分类施保。截止2018年10月,新增低保户72户、95人;注销低保户48户、73人;调整62户。目前我社区共有低保户673户,1097人。1月至10月共计发放低保金5348308元,春节发放米11360斤、油2272斤,慰问金336900元。临时救助69人次,为困难群众申请临时困难救助金172270元。医疗救助46人次,为困难群众申请医疗救助金289109元。至10月止,共落实录入退伍军人管理系统868人。针对复退军人基本情况及诉求认真做好台账登记,元旦、春节共计发放慰问金38900元;八一共计发放慰问金54300元,烈士公祭日为8名烈属发放慰问金共计4000元。截止10月为享受优抚补贴对象共计发放补贴160946元;发放1-4级残疾军人护理费1人42442元,补发残疾军人烤火费补贴1人500元;补发三属、在乡复退军人补贴提标7262元;发放两参人员定补342850元。为辖区重点优抚对象41人落实医疗保险返款共计61109.91元;为辖区重点优抚对象7人报销医疗费用共计9625元。关爱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221人,发放金额464920元。为全面及时完成残疾人数据平台录入,及时购买专用平板电脑6台,强化了工作保障。指导辖区居委会全部开设专设账户工作,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建设,2018年电台居委会获市级“星级居委会”称号,2人获市级“居委会先进工作者”。

2、计生工作。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区下达目标任务24对,完成29对,为目标任务数的120.8%。2018年新增独生子女死亡家庭8户,新增独生子女低保户家庭24户,现我辖区共有特殊家庭66户,独生子女低保家庭39户,圆梦小康助学11户,春节、中秋慰问特殊家庭39600元。全年共计办理“二孩生育服务登记”87人,办理三孩生育服务证5人。圆满完成部级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

3、社保就业再就业工作。在文昌阁配合举办招聘会1次,组织75人次参加区招聘会5次,组织退役军人20人参加专场招聘会1次,组织吸毒人员5人参加招聘会3次。截止10月30日,新增就业人数2105人,完成目标任务数105.2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6人,完成目标任务数101.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5%(因就业局控制认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控制在1.23%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小额担保贷款上报9家,申请合格2家,为辖区创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共办理退休人员指纹认证4369人(其中:采集198人,认证3942人,特殊认证229人)。就业失业金共计申报市级34人,区级21人,就业失业证办理89人。

(三)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责任落实,推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把“两严一降”、“禁毒的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专项行动工作,列入党委、中心重要议事工作,狠抓落实,保障人财物到位,及时调整充实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1、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每月按时召开“两严一降”推进会、警民议事会,定期召开警情研判会,对研判出来的易发案时段和重点地段实施重点布控。落实班子成员对各居委会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刑事发案警情、巡逻、网格员和社区民警入户走访、辖区内突出治安场所等台账和记录;向居民群众发放安全感问卷调查表,掌握辖区社会治安状况。对辖区中山东路8号大院、慈庵巷30号等16个院落安排专人值守,加强小区院落的防范。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确保“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至9月30日为止,共发生刑事案件134起(同比去年下降13%)。

2、扫黑除恶。成立

“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社区领导包保责任分解表,确保“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建立“扫黑除恶”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小喇叭、微信群等深入广泛宣传,开展院落会、坝坝会5次,设立“扫黑除恶”举报信箱,张贴宣传海报5000余份,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向农贸市场、网吧、酒店、娱乐场所及辖区居民、职工等发放走访调查问卷500份,回收调查问卷500份;设立举报信箱、QQ邮箱及举报电话,自筹资金建立举报有奖,查实有奖的工作机制,确保扫黑除恶工作线索不遗漏,截止目前,暂未发现辖区存在黑恶势力。

3、禁毒工作。一是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重点的禁毒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以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特色、有成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向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宣传小礼品15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楼群院落开展流动宣传50余次。进一步扩大禁毒知识普及面,在中山东路、文昌北路等重点路段制作禁毒展板、横幅10余块,二是坚持在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上下功夫,对公安机关决定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吸毒人员,社区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共计84人(社区戒毒29人、社区康复55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建立档案,签订协议书。现戒断满三年未复吸223人,巩固率33.8%,转介15人,在场在所188人,25周岁新增人数为0,就业率69%,高于区下达指标9个百分点。三是采取“一人一策”的方式提供戒毒治疗、心理干预、身体健康、就业扶持、困难救助等服务,办理低保3人,办理公租房3人,临时救助3人,开展心理疏导100余人,为辖区内吸毒人数进行身体体检、建档共70余人。

4、信访维稳。对现有重点信访维稳对象33人,不断积极化解,缓解信访人的对立情绪,做好一人一档,每月保证进家入户2次以上。认真制定信访维稳工作方案,在各个关键时期和敏感时期制定并落实工作方案,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好重点信访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将维稳对象稳控在当地。通过认真排查、积极化解、有效沟通,阻止3人进京非访,办理信访事件4起。其中化解东新路任某与房开商遗留多年的房屋拆迁问题。清退汇信行25人,发放银行卡86张。确保了今年“国务院大督查”“环保督查”“数博会”等各类重大会议期间我社区零非访的信访目标有效达成。化解了任俊华、任秀英、黎祖福、黄贵荣、贾美兰的信访问题。

5、反邪教工作。认真落实帮教工作责任制,尤其是加强敏感节点对“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对辖区邪教重点人员陈某忠、王某华夫妇,不定时到其居住地花果园进行上门入户,对长期未入户见面的毛某、邹某贵经过多方查找,在乌当区城市魔方查找落实居住地并进行入户。社区还印制资料3000份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开展宣传,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严厉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和破坏行为,尽可能挽救受害痴迷者。

6、流动人口管理。设立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管理点,明确专门的房屋租赁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出租房屋入户巡查、日常检查、信息登记,截止目前,共录入流动人口5463,其中重点人员21名,关注对象2名。同一率按照区流管办年初要求已达95%以上。

(四)回应群众诉求,办好为民实事,开展卫生环境治理

1、严格对标对表,全力加强市容环境秩序管控。一是主分时段、分区域、分重点的针对性开展占道经营、门面延伸占道、游击摊贩、自发夜间饮食摊点整治工作,重点对辖区中山东路、宝山北路、文昌北路、民生路、蔡家街、文明路、东新路等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和门面延伸占道进行综合整治,清退辖区内各类占道经营及延伸占道5500余起。同时联合区交管分局对东新路上利用交通工具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取缔,共取缔10余起。二是强化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按时完成辖区19条街道的“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工作,完成签订1263户,签订率达100%,知晓率100%。三是对民生路农贸市场进行整治,投入经费114446万元,增设三防设施,修补排水沟盖板、地砖墙面、吊顶等,改善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自筹资金对市东路下水道整治,保障周边居民出行。四是严格查处违法建筑。对辖区东新路95号、中山东路美食城后门,荷叶巷21号,文昌北路公厕旁新增违章搭建物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200余平方米。认真面对和积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其中组织26次协调沟通,针对任某诉求中山东路房屋实施强行拆迁,化解了十年积案,协同完成宝山北路东山巷地块司法强拆。

2、认真完成环保督查各项任务。中央环保督查期间、省环保督察,共收到中央督查组转办件12件,其中涉及大气污染9件(主要为餐饮业油烟污染)、噪声污染3件,省环保督察件8件,所有转办件均按时办结。

3、爱国卫生工作。组织辖区单位、沿街店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灭鼠除四害”等专项活动17余次,参加人数870余人次,清理垃圾4.5吨,清除卫生死角82余处。

4、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按照省、市、区安监局工作的总体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整治。加强“数博会”、“生态文明论坛”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对辖区范围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开展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大型餐饮业、经营门店、建筑工地食堂为重点食品安全检查,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电梯安全检查,辖区电梯共计68台,经查未发现三无电梯和老旧电梯。每年自筹资金2.8万元,在辖区老旧院落、文物景点安装智慧用电设备98处。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中山东路食品安全示范街,食品安全示范点等。

5、及时解决市民诉求。截至目前,“12345”平台至10月30日共接件2270条案件,处理2258条,处理率达到99%,结案率达到98%,多次排名全区前列。接来电来访150次,回复率达到100%,处理率达到98%。百姓书记交流台共接12件,处置率达到100%。和贵阳APP自行处置率5036条,结案率达到100%。“和贵阳”协同平台接426件,已处置414件,结案率达到98%,百姓拍共受理案件45188件,接案44408件,处置率98.3%。

(五)深入优化结构、营造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经济实力

1、强组织,重领导,成立“社区大征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联合行动小组,建立税源台账,定期召开会议对经济工作及社区大征管工作及时安排和调度。形成政府主导、地税主管、社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房土两税征管格局。2018

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为3050万元,其中包含房土两税750万元,截止9月,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47万元,占全年任务数90.07%,进度排名第九,12月可超额完成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房土两税完成483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64.4%,10月已入库约160万元、占任务数85.7%,根据辖区情况梳理排查预判,到12月能完成750万元任务。

2、帮助辖区企业解决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新成立公司,实现跟踪服务。对辖区内新成立的公司,在办理证照时,及时与税务机关进行对接,及时宣传纳税人的相关政策,实现跟踪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止目前完成3家招商引资任务,项目投入资金1700万元(其中酒店1家;金卡道精品酒店,餐饮业2家;(贵州恒府餐饮有限公司、贵州柳园餐饮有限公司)。其余3家住宿业(贵阳云岩黑探旅店、贵阳市云岩区泊联酒店、贵阳市多彩花语酒店)已完成招商入统资料收集并上交区投促局审核,将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新增上限入统零售业1家(贵州农投惠民生鲜经营有限公司),完成增速11.5%的目标任务。同时培育上限餐饮业1家,服务业上限1家,住宿业2家上规入统目标任务。

3、以经济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多次对接贵阳中医一附院项目施工进度及入统工作,项目总投资7.7亿元,待完善项目资料和主体施工后及时入统固定资产投资。小微企业中东社区全年目标任务18家,现已完成13家资料收集上报。同时联合中东工商分局开展了对云岩区2016、2017年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财政补助资金的13户微型企业的专项检查。建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小组机构,为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正式普查做好前期工作,已清查714家企业正常填报,停业未注销和已注销525家,搬迁272家。完成文化产业调查87家、完成商业街区、商圈、楼宇、市场“两个覆盖”摸底表及台帐表统计填报375家。完成非公人才资源统计529家。

(六)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网格化管理示范点

为及时掌握不稳定因数,有效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按照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宗旨。为更好的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全面开展辖区内信息录入工作,建立人口信息册、房屋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社区服务质量更加高效。今年在全区开展区网格化试点工作,申报建设贵阳市网格化培训云岩基地。

(七)深入统筹推进、强化协同配合,全面落实其它各项工作

1、深入推进群团、文、教等工作。一是协调辖区单位认真开展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联合辖区企业工会人员慰问潘明珍、何光华、陈华英、雷远生四位老人,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并先后有位3名职工受益。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制作、公益服务,参与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等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题实践活动。利用“三八”、“六一”等时间节点,开展“巾帼建功”、“平安家庭”、“无毒家庭”、“双合格”家庭等妇联活动。二是依托社区文化站,组建合唱、舞蹈、健身等老年文体队伍10支,共200余人,开展“社区小舞台”活动5次,获云岩区第三届老年人健身舞比赛优胜奖。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对辖区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发现情况及时反馈。三是协助做好义务教育招生相关工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与贵阳十中开展贵阳市家庭教育大讲堂走进中东社区活动、与粮食幼儿园开展

“小神童手脑速算”活动。四是认真抓好档案、保密、机要等各项工作。

2、科技、科协。以社区科普活动室为平台,组织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活动月、防震减灾演练等活动。3256人参加百万公众网络答题。

3、统战、台、侨。进一步完善统战、台、侨工作,建档立卡,完善四簿一册,扎实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开展“5271”爱侨助侨宣传活动,召开统战人士座谈会,出宣传板报5期。

4、武装工作。组建了一支30人的基干民兵应急队伍,统一购置服装,确保武装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武装部教导员为营长的民兵营。共计532人,4个步兵连11个排。做好征兵宣传,辖区报名参军人数18人,将2名优秀青年输送到部队。获得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5、信息、宣传工作。截止目前,报送信息142篇,《贵阳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38次。

6、人大、政协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座谈、视察活动,办理回复人大建议3件。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社区建设、调研。

7、协助做好国家民族宗教检查的相关迎检工作。年初,作为云岩区3家社区代表之一,接受了省、市领导对社区少数民族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并在调研会上作简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