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

时间:2022-07-03 13:22:35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1

摘 要 本文分析并研究典型周计划的训练内容及训练要求的排列顺序及组合结构模式,并通过三种常用占主导型结构模式的训练实验比较,发现准备期最佳周计划结构模式有五个基本特征。这对加强年龄组游泳的基础训练和四种泳姿全能训练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并丰富了训练结构和训练过程的理论。

关键词 年龄组 典型周计划 结构模式

9-14岁年龄段的训练,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要求,主要是向高水平和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其任务是要打好基础。根据我国训练年龄组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要求,我国游泳界在认真总结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功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反映我国少年儿童游泳训练规律的年龄组训练大纲。在年龄组的竞赛内容中也突出以200米混合泳及400米、800米自由泳和四式专项50米、100米为主的全能比赛。运动训练的实践提示,解决年龄组游泳训练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和尖锐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要重视年龄组四种泳姿全能训练的周计划结构模式的研究。

一、年龄组游泳四式全能训练准备期周计划结构模式,常用主导型的结构种类的调查

运用周计划结构划分标准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将向七省市49名教练员问卷调查收回的48份9-14岁年龄段的进入全国和各省年龄组比赛的前八名典型周计划,及通过资料收集法、档案查阅法收集的52份典型周计划进行分类。发现有三种常用主导型典型周计划结构模式,三者占统计数的68%。第一种我们根据类型划分标准把它称之“循环二段式”。即四式全能训练的各主要内容和要素在一周之内的排列顺序及组合有二次循环。第二种,我们根据类型划分标准把它称之为“分层单项与专用递进串联集约式”,即主要训练内容各要求在一周之内按专项训练要求,四种泳姿由单项专项基本技术到专项技术,专项基本素质到专项素质,最后集中到专项,量由大到小,强度由低到高。第三种根据划分类型标准,我们称之为“并联平衡式”。

二、三种不同典型的周计划结构模式的实验效果比较

我们对9-14岁年龄段的年龄组运动员(男女各40名),9岁组10男10女,10岁组10男10女,11岁组10男10女,12岁组10男10女。进行了共12周三种不同典型周计划结构模式效果的比较实验。每一种典型结构模式的实验时间为四周,实验前和实验后都进行全能测验(测验项目均通过随机抽查确定为9岁年龄组为蛙泳全能,10岁年龄组自由泳全能,11岁年龄组为仰泳全能,12岁年龄组为蝶泳全能),实验结果见表1。

(一)“循环二段式”四式一能训练周计划结构模式特征及对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成绩提高的影响

“循环二段式”周计划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与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有:1.泳姿技术排列是蝶-仰-蛙-蝶-仰-蛙-(专项)的排列;2.素质是耐力-混合泳-力量-耐力-混合泳-速度-专项;3.课次数量在此种结构中一般是13次左右。此循环二段式的根本特征是技术与素质的训练一周之中有二次循环重复。即四种姿式蝶、仰、蛙有二次重复,耐力-混合泳-速度也有二次重复。

(二)“并联平衡式”周计划结构模式特征及对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影响

“并联平衡式”的周计划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与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是:1.训练内容和要素是按四式与素质交叉安排,第一天蝶泳,第二天耐力,第三天仰泳,第四天混合泳,第五天蛙泳,第六天速度,第七天自由泳。2.“并联平衡式”周计划的结构模式的一周总课次在13-14课次左右。3.并联平衡式周计划结构模式的周计划顺序和组合采用辅助型训练课和基本型训练组合模式,一般早上采用辅助型训练课,下午采用基本型训练课。4.辅助型训练课的时间一般是早上在一个小时或者50分钟左右,主要是基本技术和手腿的训练。基本型训练课的训练时间一般是2个多小时至3个小时左右。5.基本型训练课中一般具有2个训练重点或任务,由于在训练内容方面技术上实行泳姿分开。

(三)“分级递进单项与专项串联集约式”周计划结构模式特征及对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成绩提高的影响

“串联分层递进单项与专项集约式”周计划的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及训练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是从专项基本技术、专项技术、专项速度、专项耐力、专项速度耐力、混合泳、耐力、全能比赛项目的安排方式进行的。每周的课次均是13-14次课。其主要特征表现在:1.每次课安排均有1-4个训练要素及1-2个重点训练内容。2.四种泳姿均是由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技术,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素质,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速度,四式单项与专项与专项基本耐力同时发展的,逐步由低级到高级,由软至硬,由量至质,强度逐步提高,由分散到集中,衔接过程紧密,因而四种泳姿同时推进,通过组合自由泳、混合泳训练,最后以全能比赛项目作为集约点突出训练,效果明显。

三、年龄组四种泳姿全能训练准备期最佳周计划结构模式特征的确认

(一)年龄组全能训练准备期周计划最佳结构模式的整体性和平衡性特征

在年龄组的四式全能项目的训练中,由于四式全能项目的多样性、复杂性、涉及众多的训练内容、训练要素的安排。同时还因为训练对象是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正是打基础、长身体的时期,加之业余体校的训练任务就是为了向上一级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苗子。因此在周计划的最佳结构模式中、科学合理的安排各训练内容、训练要素的顺序及组合。

(二)年龄组的全能训练准备期周计划最佳结构模式的顺序性和交叉性的特征

由于构成训练内容和训练要素的主要成份,运动技术和运动素质之间内在的逻辑性联系。运动素质的供能体系及方式不同,不同能量体系的恢复有异时性,由于年龄组儿童少年的训练是属于训练的范畴训练时间较少,再加之四式全能训练的内容及训练要素很多。只有突出训练重点才是提高全能比赛四个项目的有效途径。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突出训练内容和顺序的排列和重视能量恢复的异时性。在耐力速度训练中注意交叉性安排,在技术训练中注意泳姿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交替安排,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年龄组四式全能训练周计划最佳结构模式单项性和专项性与集约性特征

突出单项和专项性是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唯一办法。是在四式全能训练众多训练内容与要素中,选择主要训练内容和训练要素的重要依据。训练的集约性要求,是对四式全能训练内容丰富,训练要素众多的必然要求。也是年龄组四式全能训练串联性规律的反映。是由四式全能训练中众多训练要素,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有限这一对矛盾所决定的。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举措之一。

(四)年龄组四式全能训练周计划最佳结构模式的一堂训练课中,训练要素的同时并进性与不同课之间训练要素的循环性特征

四式全能训练因技术、姿式、距离、素质的广而多,又因训练的时间受限的影响,在突出训练重点与弱点的前提下,重视不同课之间训练重点内容的衔接。在突出主要训练内容与要素的前提下,依据训练要素的顺序性和交叉性特征,注意在一堂训练课中,尽量将多个要素排列成不同组合,使尽可能多的有关要素在课中出现,以便使四式全能有关的训练要素同步发展,确保四式全能运动员的后续能力。

(五)年龄组全能训练周计划最佳结构模式的训练多课次性和训练要素的多周转率特征

面对众多的训练要素和有限的训练时间矛盾,面对众多的训练要素与年龄小训练承受负荷能力有限的矛盾。四式全能运动员整体能力是提高四式全能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影响整体能力的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是制约全能成绩提高的关键。我们将四式全能训练的诸多训练要素比喻成一只转动的轮子,其转动的速度越快前进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因此,四式全能训练诸多内容和要素的周转率是加快四式全能运动员整体水平提高,促进全能成绩增长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四、结束语

(一)通过对游泳年龄组全能训练最佳周计划结构模式排列顺序及组合的分析研究,发现年龄组全能训练必须遵循“并联性”、“串联性”、“多课次组合性”和“训练要素的多周转率”的四项基本训练规律。

(二)游泳年龄组全能训练的不同周计划结构模式因其特征不同,虽然提高全能运动成绩的分数进步幅度有相似性,但是不同距离、不同泳姿的刺激阈与敏感度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全能四项成绩提高的幅度是有差别的。

(三)通过对游泳年龄组全能训练不同周计划结构模式的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周计划结构模式只要具备了最佳周计划结构模式特征中的3-4项就能对全能运动员的全能成绩和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晋海.我国优秀田径全能运动员子项训练结构初探[J].体育科学.1996.2(16).

[2] 李建平.多种训练要素的周转率与成绩的关系[J].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2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及结构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学科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相互衔接,成为统一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与小组实训、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学科知识与教师素质有机结合,共同构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体系。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目标比较明确,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项目训练中,要研究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模拟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要相互评价,反思改进;要学理论、观察、实践、总结,交流提升……以上各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评价能力、表达能力、教研能力、交往能力、班主任工作及教师的教育情感等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后劲。通过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应届毕业生能够走上政、史、地教师工作岗位的逐年增加,2014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专科)的应届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地方教师招考、应聘等方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达到65%。另一方面,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有较大提升。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教学设计、模拟教学、教学评价、总结提升,以及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都需教师指导、引导、教导,需教师设计过程与实施环节,需解决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研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真正起到主导、专家的作用。总之,作为新专业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推进教师职前专业素质的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但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如有效沟通学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三大类课程教学模式的融合与衔接等,以促进我区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建设走上新的台阶,使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自治区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作者:潘宝红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基础教育系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3

摘 要 认真探讨我国优秀运动员少年时期全能训练过程中的基本成功经验和方法,指导我国优秀仰泳基本训练运动员的成长。并通过三种常用占主导型结构模式的训练实验比较,发现基本期最佳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有五个的基本特征。这对加强仰泳的专项训练和仰泳基础训练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并丰富了训练结构和训练过程的理论。

关键词 仰泳专项训练 训练基本期 结构模式特征

仰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的高水平训练,根据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主要是向高水平和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其任务是要打好基础。根据我国高水平训练仰泳基本训练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要求,我国游泳界在认真总结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功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反映我国少年儿童游泳训练规律的年龄训练大纲。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我国和广东省广大游泳教练员在中、初级高水平训练阶段在优秀运动员仰泳全能训练准备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安排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一、仰泳运动员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

运用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划分标准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将向七省市49名教练员问卷调查收回的48份优秀运动员的进入全国和各省仰泳基本训练比赛的前八名训练基本期,及通过资料收集法、档案查阅法收集的52份训练基本期进行分类。发现有三种常用主导型训练基本期结构模式,三者占统计数的68%。第一种我们根据类型划标准把它称之“循环二段式”。即仰泳基础训练训练的各主要内容和要素在一周之内的排列顺序及组合有二次循环。第二种,我们根据类型划分标准把它称之为“分层单项与专用递进串联集约式”,即主要训练内容各要求在一周之内按专项训练要求,仰泳由单项专项基本技术到专项技术,专项基本素质到专项素质,最后集中到专项,量由大到小,强度由低到高。第三种根据划分类型标准,我们称之为“并联平衡式”。即训练的主要内容及训练要素按照仰泳基础训练比赛的项目要求,突出训练的重点,一周之内相关内容各出现一次。

二、三种不同典型的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的实验效果比较分析

我们对优秀运动员的仰泳基本训练运动员(男女各40名),12岁组10男10女,14岁组10男10女,16岁组10男10女,18岁组10男10女。进行了共12周三种不同训练基本期结构模式效果的比较实验。每一种典型结构模式的实验时间为四周,实验前和实验后都进行全能测验,(测验项目均通过随机抽查确定为12岁仰泳基本训练为蛙泳全能,14岁仰泳基本训练自由泳全能,16岁仰泳基本训练为仰泳全能,18岁仰泳基本训练为蝶泳全能)实验结果见表1。

(一)“循环二段式”四式一能训练

“循环二段式”四式一能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各要素和各训练内容的排列顺序与组合及课次变化。详见表2。

分析“循环二段式”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与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有:1.泳姿技术排列是蝶-仰-蛙-蝶-仰-蛙-(专项)的排列;2.素质是耐力-混合泳-力量-耐力-混合泳-速度-专项;③课次数量在此种结构中一般是13次左右。此循环二段式的根本特征是技术与素质的训练一周之中有二次循环重复。即四种姿式蝶、仰、蛙有二次重复,耐力-混合泳-速度也有二次重复。

(二)“并联平衡式”训练

“并联平衡式”的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与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是:1.训练内容和要素是按四式与素质交叉安排,第一天蝶泳,第二天耐力,第三天仰泳,第四天混合泳,第五天蛙泳,第六天速度,第七天自由泳。2.“并联平衡式”训练基本期计划的结构模式的一周总课次在13-14课次左右。3.并联平衡式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的训练基本期计划顺序和组合采用辅助型训练课和基本型训练组合模式,一般早上采用辅助型训练课,下午采用基本型训练课。4.辅助型训练课的时间一般是早上在一个小时或者50分钟左右,主要是基本技术和手腿的训练。基本型训练课的训练时间一般是2个多小时至3个小时左右。5.基本型训练课中一般具有2个训练重点或任务,由于在训练内容方面技术上实行泳姿分开。

(三)“专项串联集约式”训练

“串联集约式”训练基本期计划的结构模式,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训练内容及训练要素的排列顺序其特点是从专项基本技术、专项技术、专项速度、专项耐力、专项速度耐力、混合泳、耐力、全能比赛项目的安排方式进行的。每周的课次均是13-14次课。其主要特征表现在:1.每次课安排均有1-4个训练要素及1-2个重点训练内容。2.仰泳均是由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技术,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素质,四式单项与专项基本速度,四式单项与专项与专项基本耐力同时发展的,逐步由低级到高级,由软至硬,由量至质,强度逐步提高,由分散到集中,衔接过程紧密,因而仰泳同时推进,通过组合自由泳、混合泳训练,最后以全能比赛项目作为集约点突出训练,效果明显。

三、仰泳基本训练仰泳全能训练基本期最佳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特征的确认

分析三种基本期仰泳基本训练全能训练训练基本期结构模式的实验结果,我认为一个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基本期训练内容基本结构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才能取得训练的基本成功。

(一)结构模式的整体性和平衡性特征

在仰泳基本训练的仰泳基础训练项目的训练中,由于仰泳基础训练项目的多样性、复杂性、涉及众多的训练内容、训练要素的安排。同时还因为训练对象是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正是打基础、长身体的时期,加之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任务就是为了向上一级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苗子。因此在训练基本期计划的最佳结构模式中、科学合理的安排各训练内容、训练要素的顺序及组合。第一位就是从训练对象、训练内容、训练要素和训练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安排、协调各训练内容、各训练要素的平衡发展。这一特征是仰泳基本训练全能训练中并联性规律的反映。

(二)结构模式的顺序性和交叉性的特征

由于构成训练内容和训练要素的主要成份,运动技术和运动素质之间内在的逻辑性联系。运动素质的供能体系及方式不同,不同能量体系的恢复有异时性,由于仰泳基本训练儿童少年的训练是属于高水平训练的范畴训练时间较少,再加之仰泳基础训练训练的内容及训练要素很多。只有突出训练重点才是提高全能比赛四个项目的有效途径。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突出训练内容和顺序的排列和重视能量恢复的异时性。在耐力速度训练中注意交叉性安排,在技术训练中注意泳姿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交替安排,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结构模式单项性和专项性与集约性特征

突出单项和专项性是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的唯一办法。是在仰泳基础训练训练众多训练内容与要素中,选择主要训练内容和训练要素的重要依据。训练的集约性要求,是对仰泳基础训练训练内容丰富,训练要素众多的必然要求。也是仰泳基本训练仰泳基础训练训练串联联性规律的反映。是由仰泳基础训练训练中众多训练要素,训练内容和高水平训练时间有限这一对矛盾所决定的。

(四)训练要素的同时并进性与不同课之间训练要素的循环性特征

仰泳基础训练训练因技术、姿式、距离、素质的广而多,又因高水平训练的时间受限的影响,在突出训练重点与弱点的前提下,重视不同课之间训练重点内容的衔接。在突出主要训练内容与要素的前提下,依据训练要素的顺序性和交叉性特征,注意在一堂训练课中,尽量将多个要素排列成不同组合,使尽可能多的有关要素在课中出现,以便使仰泳基础训练有关的训练要素同步发展。以确保仰泳基础训练运动员的后续能力。高水平训练,因时间的有限性和仰泳基础训练训练的多样性,同时也要考虑不同课之间训练要素的衔接,以达到不断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的目的。

四、结论

通过对游泳仰泳基本训练全能训练训练基本期结构模式的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发现仰泳基本训练优秀运动员全能训练获得优异成绩有“循环二段式”;“并联平衡式”;“分级递进串联集约式”三种典型的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仰泳基本训练全能训练必须遵循“并联性”、“串联性”、“多课次组合性”和“训练要素的多周转率”的四项基本训练规律。游泳仰泳基本训练全能训练的不同训练基本期计划结构模式因其特征不同,虽然提高全能运动成绩的分数进步幅度有相似性,但是不同距离、不同泳姿的刺激阈与敏感度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全能四项成绩提高的幅度是有差别的。

参考文献:

[1] 孙晋海.我国优秀田径全能运动员子项训练结构初探[J].体育科学.1996.2(16).

[2] 李建平.多种训练要素的周转率与成绩的关系[J].

[3]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4

一、关于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专项力量训练和绝对力量训练的安排

1、发展摔跤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包括:一般性素质练习、专项素质练习、专项力量练习和绝对力量练习。机械性的包括:杠铃和综合器械练习。

2、一般性身体素质练习有:短距离的,30m快速冲刺跑,来提高速度和反应。100m跑提高速度耐力。400m计时跑,提高耐力速度和心肺功能。1500m跑。按着比赛时间每局2′,中间休息30”按着比赛强度要求。3200m和每一周至二周一次10000m计时跑,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顽强意志品质。

二、专项素质和专项力量训练同技术的有机结合

1、专项素质训练。每天技术课训练,练完了都有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这是我们黑龙江摔跤队十几年一直坚持的一条训练方法。技术课有技术训练,专项素质课里又有技术课内容,两者始终结合起来训练,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取得了好的成绩。

2、训练内容和时间。每次技术课结束后,留出20′-30′来练习综合素质。如:推小车、俯卧撑向前走、俯卧撑横着走、左右练习,主要练习支撑能力。蛙跳、跪跳起、爬行、高爬行、低爬行,来提高腿部力量和快速跪撑灵活反应抓握能力,跟跪撑防守爬行、俯卧撑击掌等来提高专项的力量。

3、垫上练习。提高专项力量的有:5m爬绳,不用腿和脚去往上爬,提高摔跤运动员的手握、抓和小臂力量。背人30m往返跑,抱人30m往返跑,扛人30m往返跑,正涮人,反涮人,骑马站驮人跑,插捧抬人跑等,这些内容主要提高摔跤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和身体专项能力。

三、发展摔跤运动员肌肉块和上肢、下肢、腰腹能力主要用杠铃和综合器械来提高运动员绝对力量。杠铃力量练习每周练次至三次,训练要求:时间不能太长,每堂课1小时30分钟完成。八项指标,本着小力量,多组数,快节奏来完成。包括每周一次循环力量练习,赛前训练中循环力量练习安排较多。循环力量训练安排如下:

30″/项×10项为一组,每项中间休息30″,每组完成后休息1′30″共完成三组至四组。

四、身体素质训练对技、战术的影响和作用

摔跤人常说:“身体素质力量是基础,速度是保障,技、战术是关键。”所以说,摔跤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角斗中,没有很好的体能做基础,使得速度提高不上来,技、战术也运用不上。我国有好多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技术看上去很好,做得也非常到位,但在重大的国内比赛和世界性的比赛中,尤其是在和一些欧洲摔跤选手对抗时,总是战胜不了对手,欧洲国家的摔跤运动员的身体非常强壮,力量大,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比较好,所以,我们同他们拼到最后时总是输在“体力”上。这些都是我国国家队出访回来后总结出来的一些原因。因此近几年来,从国家队到地方省队,都开始对专项能力训练,专项力量训练,综合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练习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不允许重技术,轻体能的训练再发生,应两者都必须兼顾。从摔跤项目特点和规律上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从本项目在世界发展趋势和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上来看,我们应该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好训练计划。

五、大赛前训练安排和测试情况

主要以强度课安排为主。强度要在量的基础上,使强度安排必须达到比赛所要求的强度,或超过比赛的大强度。所以强度训练的安排必须是合理的。分析强度大小,测试生理生化指标强度分类,五种情况,如下表: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5

Han Xiaofeng;Niu Yan'e;Chen Shuhui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改革毕业设计教学项目,实施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方式,通过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广泛联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的持续发展。

Abstract: It is effective cooperation way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reforming of teaching project design and carrying out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llege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teachers with industr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for professional tal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毕业设计 专业综合实践训练 实施与监控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implementing and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45-02

0引言

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它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说,能力只有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才能体现出来[1]。目前,高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普遍强化了技能的培养,如何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专业综合训练的实施

1.1 专业综合训练项目的特点

1.1.1 时间安排合理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项教学项目,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近年来,本专业的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时间为6~8周,整体安排分为实作训练-专业设计-毕业答辩三个环节,其学习和工作内容安排见表1。

1.1.2 工作任务饱满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期间的工作量主要包括:师生共同协商讨论,初定综合训练工作计划。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实践活动,查阅企业技术文件,落实设计项目,填写“综合实践训练任务书”。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讲授现行工艺技术典型案例,帮助车间操作人员参与生产,取得生产现场工艺数据,必要时进行工艺试验。指导教师给定3篇论文,学生通过使用Word软件编辑,学习专业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练习图片的处理方法,熟悉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撰写0.3~0.5万字的实习报告或行业企业生产技术现状的文章。使用AutoCAD软件将企业的铸件或结构件、热处理产品蓝图转化为工程图的电子文档。制定工艺技术方案,编制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填写工艺卡片。撰写2~5万字的生产工艺及工装设计说明书。撰写答辩提纲,进行30分钟左右的答辩,之后进行修改完善。打印设计任务书、说明书及图纸等设计文件,装订、封装及提交存档。

1.1.3 设计项目综合性强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运行。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大型综合性任务。材料成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有其它综合性专业实践训练,但主要是以课程为核心的综合训练,往往侧重于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训练,实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目标。专业综合实践训练项目是在完成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和课程综合训练以后,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通过完成大型工作任务,系统地将知识和技能提升到能力层面。

1.1.4 教学资源的整合度高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所借助的资源包括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资源。校内资源主要是指教师、教室、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网络、图书馆等等。校外资源主要是指企业(车间)生产条件,包括企业各类人员、工艺技术及生产仪器设备、规章制度等等。

1.1.5 素质得到充分地拓展训练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不仅使学生专业特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收集与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2 专业综合训练的规划与实施过程[2]目前,本专业不断丰富专业综合实践训练过程和内容,将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提前到顶岗实习之前的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时间为6周。规划与实施过程如下:①指导教师申报专业综合训练项目。指导教师依据专业教学大纲,选择产、学、研项目。②教学管理部门监控,审核专业综合训练项目。③审查学生资格。要求学生已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应学分。④专业综合训练项目立项。确定指导教师、学生及项目。⑤规划填写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提前一周,与学生商定选题,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⑥完成专业综合训练项目及任务。共计6~8周时间,校企合作,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完成训练任务。⑦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答辩前两周,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设答辩小组组长和秘书各一人。⑧组织评阅专业综合训练成果。答辩前一周,答辩小组评审,提出修改意见。⑨答辩。一周集中答辩时间,答辩后进行修改完善。⑩专业综合训练评价。答辩后一周,评定专业综合训练成绩。???提交专业综合训练作品。答辩后一周,指导教师负责验收。???工作总结与评价反馈。答辩结束后两周内,教研室主任负责工作总结,撰写总结报告。

2专业综合训练的过程监控

2.1 指导教师申报专业综合训练项目按照2~4名学生一组,各有分工完成一项专业综合训练项目进行规划,并说明各个综合训练项目的题目和选题报告,详细说明选题的依据、目的、要求、主要内容、训练方式、工作量大小及准备程度、现有技术和物质条件等,供课题审查和学生选择,这是审核专业综合实践训练项目的依据。

2.2 审核专业综合训练项目审核通过的原则是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关系密切,具备产、学、研特征;具有“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条件;学生工作任务量饱满。这是教学管理部门的监控职责。

2.3 审查学生资格材料成型专业实施了学分制教学管理,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训练前,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学分条件。

2.4 专业综合训练项目立项专业综合实践训练项目核准后对学生公布,由学生根据个人的职业愿望选择训练项目。指导教师负责解释教育教学资源情况,引导学生完成选题工作,协调学生小组工作和个人任务,使学生明确项目训练的目标和训练内容。

2.5 规划及填写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规划及填写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经系主任签字批准后送达学生。

2.6 实施项目,完成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时间为6~8周,整体安排分为实作训练-专业设计-毕业答辩三个阶段。实作训练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企业文化,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现场,通过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素质明显提高。通过专业设计,学生通过查阅工艺文件和做试验,取得生产工艺现场数据,编制铸件、焊接结构件或热处理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和选用工艺装备,撰写设计说明书等,实现专业能力提升。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训练场所在企业和学院两地轮换应该有合理的时间分配。由于专业综合实践训练的目的是“以实作促进学习,以学习提升能力”,企业和学院两种资源各有优势,六周的时间分配按“轮换制”安排,如图1所示。

2.7 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在答辩前设立了答辩委员会,按专业及课题方向分设答辩小组,每组4~6名教师,其中至少一名企业专家。以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为答辩小组组长,再设答辩秘书一人。组长组织协调答辩人员做出答辩结果评价,答辩秘书负责答辩场地的落实和主持答辩过程。

2.8 组织评阅专业综合训练成果答辩前一周,答辩组组长组织答辩人员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训练成果和作品进行初步评审。评审结果通过指导教师反馈给学生,做最后的修改和完善。

2.9 答辩答辩集中在一周内完成,学生可以旁听答辩过程。答辩以学生小组为单元,个人分别答辩。答辩时学生分别介绍项目情况、小组工作和个人工作,以及完成任务情况和毕业设计成果。教师针对专业问题和训练内容进行提问,每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教师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并对学生存在的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和训练作品失当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10 专业综合训练评价教师对答辩过程加以记录,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每位答辩组成员依据评价标准现场给出评价,由答辩秘书将答辩成员的评价结果进行计算,作为答辩小组的评价结果。材料成型专业答辩评价标准及答辩记录的格式见表2。

总成绩评定由答辩小组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两个方面综合评定。指导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包括企业实践及设计工作态度和考勤情况、工艺及工装设计水平、设计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毕业设计说明书详实程度等。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级。

2.11 提交专业综合训练作品专业综合实践训练及答辩结束后,学生应提交的资料主要有综合训练任务书、工艺及工装设计文件和设计说明书,并提交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两种形式。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封面、进程计划表、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技术指标、主要参考资料、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等。工艺及工装设计文件。工艺及工装设计文件由指导教师在设计任务书中明确规定一般包括工艺图、工装装配图及其零件图。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以上技术文件要求统一格式,统一印制,设计图纸按国家标准绘制,按规定折叠装订。

2.12 工作总结与评价反馈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负责工作总结,撰写总结报告。

3结束语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规范的专业综合实践训练制度。通过专业教师的努力,与行业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探索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产、学、研”合作路径,积极地推动了专业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芬兰;标枪;理念;特点

中图分类号:G8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118-05

标枪是我国田径运动项目中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田管中心的高度重视。经过众多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近几十年努力,我国在标枪项目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徐德妹,世界锦标赛冠军。张丽,世界杯亚军。李蕾,奥运会第八),但我们现有运动成绩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还需要加强对专项的研究。了解该项目世界发展动态和趋势,进一步掌握专项的规律特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完善自我,缩小与人之差距,使训练工作更贴近科学化。

做为研究内容,指在学习他人先进的理念、方法,完善自我,推动我们的训练工作。2002年底我们请芬兰国家投掷队总教练、标枪主教练卡尔林来华执教时间一个月。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运动员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就引发我们对外教的训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芬兰高水平标枪运动员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这一现实证明了芬兰人对标枪专项训练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他们在标枪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

通过共同训练发现,芬兰标枪训练的特点及先进的专项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从中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我认为我们在标枪训练的某些环节上,包括对专项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芬兰国家投掷队总教练现任标枪主教练卡尔林,中方运动员储春霞(国际健将)、易春梅(健将)、刘春梅(健将)、芬兰教练卡尔林2002年11月16日~12月15日来华执教的实践过程。

1.2 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统计的方法对芬兰教练执教过程进行研究及与其交流讨论,认识了解芬兰标枪训练的理念、方法。对他的训练计划、教案、芬兰标枪训练多年规划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他们的训练体系及特点。

2、结果与分析

受江苏省体育局的邀请,芬兰标枪教练卡尔林于2002年11月16日来宁执教,任期一个月,并派出三名运动员(储春霞国际健将、易春梅健将、刘春梅健将)与其训练,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运动员都有较大的收获,突出的是在对专项技术的认识理解上、技术训练的要求上及训练安排与手段的组合上。

通过观摩外教执教的全过程及与他讨论交流,对他的计划、教案、芬兰标枪训练大纲进行分析、研究,并把我们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了芬兰人标枪训练的特点与理念。与此同时,也感觉到了我们自己在训练上欠缺与不足。下面把自己研究总结后得出的观点提出供同行们讨论。并期望在我们的实践中能对芬兰标枪训练的理念、方法、手段有所借鉴,以提高我们的训练效果。

2.1 芬兰标枪训练体系模式 芬兰做为标枪强国长期以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整个训练过程都是在体系框架的监控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整个训练过程扎实有序。

芬兰人的标枪训练体系模式与我国标抢训练模式很接近,由于我国标枪训练开展的较晚,有很多方面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不断总结而制定的,所以从模式上看我国与芬兰人的差别并不大。但从芬兰教练在实践教学上看,芬兰人是严格地按照体系模式来进行训练,强调有序全面协调平衡发展,而我们在掌握训练时则还不够严谨,有时显得过于灵活,有时又有极端和偏执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现象,因此在训练过程的整体效益上就会产生差别。

2.2 技术观念 投掷标枪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场地、器材、规则的改变,对投掷标枪的认识不断深入,投掷标枪的技术也日趋进步、完善。

随着人们对标枪投掷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整体技术模式基本一致的大框架下,由于对关键环节的要求与侧重不同,又演生出几个流派,如:以芬兰为代表的包括瑞典、挪威的北欧派,以苏联为代表的包括捷克、罗马尼亚的东欧派,以德国为代表的包括英国、西欧派。过去曾看过很多的相关资料与报导、技术录相等。这次芬兰教练卡尔林来华执教,把芬兰、挪威、瑞典几国对标枪技术的认识理解向我们进行了传授,通过交流与观摩训练,对芬兰人对标枪的认识了解的更清楚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成“轻快富有弹性的助跑、节奏鲜明的投掷步,躯干扭转侧向的用力预备动作,蹬伸转体式的最后用力。”

卡尔林在技术教学中也紧紧的围绕这一技术观念,严格有序地进行训练。在实践中卡尔林在助跑的技术环节上突出的强调是放松轻快自然,用很少的精力去跑,并不追求很高的跑速,而是在轻快放松上下功夫。在投掷步阶段要求积极、紧凑、整个助跑过程要求达到逐渐加速,动作连惯,节奏分明。运动员按她的要求训练后感觉助跑过程跑的比较轻松、后程加速比较容易。整体节奏更鲜明。而我们国内的教学,大部分教练比较强调助跑的速度,从预跑到投掷步一开始就用劲的跑,导致肌肉不够放松,动作紧张,后程减速破坏了整体节奏。投入很大而效果却不理想。

我们把易春梅接受外教训练前后的助跑技术做了生物力学分析,绘成速度座标曲线,图二(外教训练前和外教训练后)加以对比得出明确的结果,后者的加速过程更合理、更明显、更省力、效果更好。而前者的过程是不合理,前程加速,后程减速,实践的结果与分析完全吻合。

在最后用力的预备姿态上,卡尔林要求躯干扭转上体完全侧对投掷方向,呈90~100°,髋轴半侧对投掷方向呈45°左右,右脚呈90°左右,并不强调超越器械的幅度大小,而是更测重躯干的充分扭紧拉长,运动员更多的肌群参与做工,有效地增加最后用力的幅度(图3)。

在最后用力的技术上,芬兰人强调的是右脚落地瞬间右膝迅速内扣右腿有力蹬伸,使髋轴完成横向转动及右髋纵向前移,从而形成最大幅度的预备用力姿态,与此同时左脚至左肩形成后倾约32~40°的支撑轴,趴夹用力,(图4)配合右侧完成支撑用力和最后的鞭打动作。另外在左脚落地瞬间躯干和肩轴迅速转动发力最大程度的完成速度叠加向标枪传递动能(图5)。

第八届世锦赛亚军;芬兰运动员帕维埃宁技术图片91.31 m

2.3 专门能力训练 芬兰在标枪投掷训练中把专门能力训练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仅次于技术训练。芬兰人认为,标枪运动员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就要精确的确定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并在训练过程中合理组合。他们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训练手段方法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专项,整个练习动作都应有爆发性,而动作的结构也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专项——投标枪”。练习的手段内容专项化程度越高,接近专项程度越大,效果越好。这一点在标枪训练模式构架中也可以看出。芬兰人不但有模式构架理念上的规化还有训练大纲的精细设计与要求。在训练实践中芬兰人又以一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去执行,因此芬兰标枪运动员的专门能力在世界标枪界受到普遍的赞誉。

下面我们把芬兰与我国标枪训练专项负荷计划做一对比就能看出差别。

训练模式、训练大纲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理论验证、比赛检验而得出的一种规律性总结。它对我们的训练工作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

我是一名在第一线工作多年教练员,就我的工作经历以及我对国内标枪训练的了解,我们在训练实践中,专项、专门能力负荷远远低于大纲的要求,差距很大而且是一种普遍现象。芬兰人标枪年度训练的全过程我们没有目睹,只能从资料上获得。但这次芬兰教练来华执教就专门能力训练与他进行了探讨,卡尔林直言不讳地讲,他们不是机械死板地执行规划要求,但总体专项负荷基本贴近大纲差值不大。

我们把我国运动员张连标与芬兰运动员拉蒂在准备期后段的周训练内容对照比较,也可发现我们在专项负荷上,在专门能力的训练上,重视程度远不如芬兰人(表3)。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芬兰人在专门能力的训练上重视程度高于我们,训练的力度也大于我们,我认为芬兰人能够屡次站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其坚实强大的专门能力训练是其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身体素质训练 芬兰人的观点:“田径比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通过技术形式来进行身体素质的比赛”。投掷标枪是速度力量性项目,技术比较复杂,要求有很好的速度力量,很强的爆发力,高度的灵活协调性。因此芬兰人认为标枪运动员要重视进行全面的素质训练,掌握较多的运动技巧,这样才能掌握合理的技术。身体训练必须要紧紧的与专项结合,为专项服务。通过身体训练一方面提高能力,一方面解决技术上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问题,这是身体训练必须紧紧抓住的核心。当前世界各国高级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突出特点都是紧密结合专项服务于专项的。

卡尔林强调:“高度的发展身体素质与掌握技术,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身体素质不能代替技术,而素质对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成绩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两者关系是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当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要进一步提高时,又对身体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卡尔林又把身体素质细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身体素质是基础,反应的是机体的运动能力,健壮程度,健康水平。专项素质则反应的是与专项紧密相关,对专项技术专项成绩直接产生影响的运动素质。专项素质是获得专门能力的基础,是掌握合理技术的保障。从芬兰标枪训练模式构架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点。在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负荷的比例安排上,准备期为4/6,竞赛期为3/7,在卡尔林在华执教的过程中也清楚的体现了这一点。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来讲,单一的目的性不强的身体训练早已被屏弃,而紧密结合专项,针对性很强身体训练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也是近年来芬兰及世界高水平国家的一个训练特点。

2.5 训练安排 训练任务目标确定之后,怎样能确保实现目标,怎样实施训练过程。训练的安排就成为重要的一环。芬兰人在全年训练安排的严谨性、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方面是非学值的我们学习的。这里我们从理念上宏观的来看芬兰人的安排。

在制定训练计划内容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何时练、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用这一理念规化未来的训练过程,力求做到“准确、合理、到位。”

我们所谈的准确:即目的性、针对性强(多年计划、年度计划、周期计划、节段计划、课计划均是如此)如芬兰采用的是单周期小节段的安排方法。他们把全年做为一个周期,划分为若干的小阶段,每个小节段约为四周时间,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侧重点与训练主题。随着时间的延续,阶段演进,训练任务不断推进深化,向总目标靠拢,各阶段训练任务形成一个系统紧密相连。有序进行,稳步提高(图6)。

芬兰人追求的合理:既是在总目标的前题下,节段之间、训练周之间、课次之问任务衔接合理,训练手段选择合理,手段安排的次序合理,负荷合理,紧紧围绕阶段任务和专项特点,追求训练过程的整体效益。

到位:即是要求到位,手段内容到位,负荷到位,肌体刺激到位,训练的质量效果到位。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卡尔教练在安排训练上也很有特点,特别重视训练手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手段的选择上也是精挑细选优化组合。他每堂课除准备活动、整理活动外,正课内容一般只采用4~5个手段,最多时也不超过6个手段。虽然手段不是很多,但是特别注重整体效益,而且强调单一手段对机体的刺激深度。如练肩带力量就要练到酸涨,练腰背就要练到紧木,练腿就练到软抖,使所练部位达到足够刺激,使肌体内部产生变化,达到提高目的。由于训练理念上任务明确,主题突出,要求到位,所采用的手段简单实用针对性强,因此训练的效果就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另外他们为确保目标任务的有效有序进行,还用阶段定期检查的措施(每个小阶段一至两次)检查训练效果及训练进程的推进情况,并为后续阶段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对下一阶段训练安排做适当微调,确保训练过程紧紧围绕总目标进行,确保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1)芬兰人投掷标枪的技术理念是,轻快富有弹性,节奏鲜明的助跑,躯干与下肢形成充分扭转的预备用力姿态,蹬伸转体式最后用力。

2)芬兰标枪训练的突出特点是:重视投掷专门能力的发展,严谨的按成绩相关模式指标,在系统框架内有序进行。

3)训练内容与专项紧密结合,突出专项特点,注重训练手段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调整体效益。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围绕省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五增五创”工作主题,突出能力建设,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重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工商法律、法规、规章为重点的法制教育;以科学管理、市场经济、现代化办公为重点的业务知识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商干部队伍。

二、学习培训内容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二是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三是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意识;四是通过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干部队伍弃恶扬善的品质。

2、开展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一是要通过“旗帜”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服务经济建设;三是通过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3、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敬业意识。

一是进一步推进向杨宽德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的精神;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是进一步开展向郑俊华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心系群众、情暖万家的工作情怀,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坚定的理想和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红盾事业,无怨无悔的执着信念;通过本系统的先进典型教育,增强干部的敬业意识,培训“为民、务实、德廉”的干部队伍。

4、开展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一是初任培训。主要对军队转业干部、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公务员法》、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计算机技能、机关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文明执法等专业化知识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二是任职培训。对全市系统新调整和晋升职务人员进行职务能力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办事水平、决策能力、协调能力、驾驭能力。

三是岗位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各业务科室按照“缺什

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商标、广告、合同等各项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岗位职业技能。

5、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法能力。

重点围绕国家工商总局法制宣传教育“五%26#8226;五”规划,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国家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通过学习《公司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山西省消费权益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年度检验办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

6、开展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20__年要在继续抓好工商专业在职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同时,鼓励有基础的人员报考成人本科自学考试和外语、计算机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培训。力争年底全系统四十岁以下干部大专学历达到96%。

7、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

通过廉政文化教育,健全教育制度、监督防腐体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行风政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拒腐防变、廉洁勤政的能力。

三、学习培训的方法和时间安排

1、培训方法:

一是聘请专家学者进行重大理论的专题讲座;二是邀请省局、国家总局对系统内的行业能手进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培训;三是发挥红盾信息网络作用,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行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四是发挥市局班子成员、科长等业务骨干作用,开展案例培训;五是限定学习内容,号召所有人员自学。

2、时间安排:

市局机关每月第一、三周的周二下午为政治学习时间,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二下午为法律法规学习时间,每季度最后一周的周二下午为季度学习测试时间,测试内容为本季度政治、业务所学内容。一季度政治理论主要学习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法律法规主要学习《特别规定》、《劳动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业务培训根据各科室计划安排执行。二季度重点开展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学习。法律法重点学习《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司法》等。三季度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初任培训和法制员培训;四季度进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它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重大理论专题讲座或形势报告。在组织集中教育培训的同时,各业务科根据工作需要分别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做好学习笔记,开展学习讨论,写好学习心得。

四、学习要求及检查考核

各县(区)局、科室要根据市局总体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切实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同行风、政风建设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论是集中学习还是自学,都要有学习记录和笔记,每月要写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认真落实。

2、市局人教科在认真抓好市局的学习培训工作的同时,及时收集各县(区)局、各科室学习情况,并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推广。每季度对学习笔记进行一次批阅,组织一次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考试,建立学习 档案,把学习教育培训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内容。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8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培训效果,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制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为适应期,第一周。第二阶段为学习实践期,第2~4周。第三阶段考核评价期,第5周。第四阶段全面素质考核期,第6~8周。第五阶段为轮转期,第13周。结果 实施分阶段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培训质量,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传统的培训方法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较好地指导消毒供应中心实际工作,提高培训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有效的培训方法。

[

关键词 ]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消毒供应中心;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62-02

[作者简介] 李虹(1962-),女,湖南衡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及消毒灭菌工作。

目标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和国际教育评价会评价及课程专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技能,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教育教学过程[1]。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由分散式供应室发展为集中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为了更好地运行集中供应模式,我们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由医院感染科、护理部审核颁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者》,此证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上岗证。现将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1 方法

1.1制定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湖南省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及评审标准》制定总目标。即掌握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知识及技能;掌握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熟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

1.2选定授课老师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将授课计划拟定,聘请医院感染科主任主讲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事件分析、职业安全防护等内容。聘请护理部主任主讲个人价值与团队精神、细节决定成败、沟通交流技巧。护士长主讲消毒供应中心运行七环节,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包括清洗流程、包装机器设备操作规程、灭菌原理、器械检查与包装流程、无菌物品监测与管理等各环节的内容。已有几年消毒供应工作经历的三个主管护师分别承担去污区组长、检查包装与灭菌区组长、无菌物品发放兼质量控制组长,分别负责各区工作人员技能指导和培训。

1.3制作教材

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模拟试题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一册。将去污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各项操作制作成光盘。讲课内容均制作多媒体课件。

1.4实施培训

共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适应期,第一周,教学目标:熟悉环境、科室工作制度、操作流程。第二阶段分组学习实践期,第2~4周,教学目标: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将人员分组进入工作区实践,由选定的组长言传身教工作技能,周一、周三晚观看自制的光盘,周二、周四晚上集中理论培训,由护理部主任、院感科主任、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分别主讲。专业理论内容包括:污染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器械敷料的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全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质量追溯系统中客观数据收集、记录与档案留存、物质管理规划、物流供应等。第三阶段即第五周,考核评价期,教学目标:考试考核80分以上为合格。有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理论考试采用单选题100题合计100分,内容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的所有环节内容,考试的题量大覆盖面广,能充分体现培训效果。操作考试分组进行,采用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评分标准》进行,包括《手工清洗操作评分标准》、《检查包装操作评分标准》、《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评分标准》,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提问五部分。评估10%、计划10%、实施60%、评价10%、提问10%。第四阶段,即第六周,素质考核评价期,包括沟通交流能力、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应变能力,采用背靠背评价,评价分为4级,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第五阶段即第14周轮转期,工作人员轮组培训。

1.5

传统的教学培训,跟班实践,分层次每月业务讲座1次。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检验。

2 结果

通过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培训,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明显提高,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后,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职能转变,使消毒供应中心成为医院无菌器械处理和供应的物流系统并逐步趋向于社会化的物流系统,而对专业发展的变化,亟待更新观念、改变知识老化局面。我国长期以来,对消毒供应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领域的认识程度存在局限性[2],消毒供应中心封闭性的特殊环境,专业知识无规范系统的教材的特殊性,导致学习目标的模糊不清,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给自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素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职能的改变迫使专业知识要更新,因此进行消毒供应专业培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专业队伍的素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势在必行。

3.2分阶段目标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分阶段目标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3],使教学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每一阶段培训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升,在分阶段目标管理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样重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汇编成册,并制作光盘反复播放,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理论考试采用选择题,答题简单,节约时间。通过分阶段理论讲课、操作演示、现场情景教学、跟班进组培训、再轮组轮岗培训,将理论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使大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增强了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了现代化的消毒隔离理念,提高了各岗位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培训效果明显提高。

[

参考文献]

[1]俞群亚,王蓓.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717.

[2]任伍爱,牛进霞,冉秀菊,等.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士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494.

[3]杨艳霞.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38.

[4]朱恋,王展映,颜丽娟,等. 护理三阶段教学实践与探索[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57.

[5]刘剑方,马庆欢,黄小萍.全日制护生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352.

[6]林秋霞.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14.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旅游教育 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行业企业,才有深厚的根基和顽强的生命力。近几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质量为先、争创特色、服务一线、服务丽水旅游经济”为宗旨,工学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为地方旅游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提升了对社会的贡献率。

一、明确服务面向定位,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被誉为“浙江绿谷”,是“全国生态环境第一市”,发展生态旅游是丽水经济的重要成分。丽水旅游资源具有生态环境和民情风俗的两大整体优势,随着丽水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丽水旅游经济必将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丽水旅游业发展目标是:旅游业实现由先导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转变,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丽水市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

丽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人才。根据丽水市旅游培训中心对丽水市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显示:“小学、初中”学历占29.7%,“高中、职高”学历占47.2%,“大专、高职”学历19.5%,本科、研究生学历占3.4%。从业人员存在着学历和整体素质偏低状态,制约了丽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针对丽水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确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总体思路是:探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创新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二、创新“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企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根据这一需求,我们创新了旅游管理专业“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提升期、成熟期五个阶段,由低到高、由浅人深实施工学结合,表现为“螺旋式”推进的特征,将服务行业企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见图1)

起步期:第一学期,学校为主。以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认知为培养目标,夯实基础,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认知的轮岗实训。

成长期:第二、三学期,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利用课程实训组织学生在景区实地导游讲解顶岗实训和综合实训;根据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建立黄金周、周末、寒暑假实训机制,全方位实施顶岗实训计划。

发展期:第四学期,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生集中一个半月在校学习后(此时至暑假结束恰是旅游旺季),结合自身素质及发展潜力,确定专业方向,分流到旅行社、饭店、景区实习,直至暑期结束,培养学生娴熟的操作技能,服务旅游企业。

提升期:第五学期,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生返校学习《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实务》《旅行社经营实务》《景区经营管理》等管理提升课程。由于有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第五学期的学习将是带着问题的学习,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将是高职教学区别于中职教学的重要环节,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即具有高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熟期:第六学期,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再次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实习,每一专业方向指定指导老师,实行“导师制”,进行专业强化指导及毕业实习指导。

实践证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三年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综合能力和服务技能得以提升。

三、改革实践教学,建立“三个环节、两个目标、一个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和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建立和完善了旅游管理专业“三个环节,两个目标,一个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个环节” 即课堂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在实践教学中,将课堂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三个实训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构建实践教学的最佳体系。经过课堂实训、校内实训室实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再进行第三个环节即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这种循序渐进的实训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顶岗实训、服务企业的质量。

“两个目标”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将实习纪律、文明礼貌、仪表仪容、职业道德、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要求作为学生顶岗实训课程考核指标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个重点”即“顶岗实训,服务社会”。明确实践教学过程以“顶岗实训,服务社会”为重点,设立了“实训与社会服务办公室”专门指导这项工作。为保证顶岗实训质量,建立了实训档案、成绩评定、安全管理、实训管理委员会等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到顶岗实训中。

四、建立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形成紧密型“双赢”伙伴关系

实训基地是服务行业企业的重要载体。我们一共建立了18家具有产学结合特点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旅行社、酒店、景区,高、中档多元化的实训基地体系。与实训基地建立了员工培训、教师挂职锻炼、企业经营专题研讨、横向课题研究、学生顶岗实训等多项合作的紧密型“双赢”伙伴关系。与实训基地的互惠双赢,可以更有效地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根据旅游企业人员需求特点,分期分类开展教学计划外顶岗实训工作,形成全方位的教学计划外顶岗实训体系。寒暑假,学生在饭店类实训基地实训,使专业实践与勤工俭学相结合。黄金周,学生在景区类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训,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节假日、周末,学生在旅行社类实训基地实习,解决了旅行社导游不足的矛盾。

五、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学院团委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专业实践活动,服务行业企业。专业教师帮助联系企业,布置任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控制和成果鉴定。每学期开学初,召开总结交流会,交流实习体会,分析典型案例,强化服务质量管理。

成立“茶艺表演队”和“礼仪服务队”,参加当地的重大礼仪活动以及东西岩景区的畲族茶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素质,又提高了旅游专业在当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六、创建“导游服务中心”,完善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功能

校内创建旅行社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弊端是学生实习将局限在校内旅行社。为了使学生能更广泛地开展工学结合,服务行业企业,我们与丽水市旅游局合作,在校内创建了“导游服务中心”。

已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学生,通过选拔进入“导游服务中心”担任兼职导游。兼职导游的服务质量管理及接团任务落实实行指导老师责任制。建立在校生兼职导游个人档案,毕业时“导游服务中心”对该生进行兼职导游工作的专项鉴定,进入毕业档案。“导游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导游带团技能、丽水旅游文化专题、丽水主要旅游线路实地踩线等培训,邀请当地著名导游、旅行社老总等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导游服务中心”与旅行社、兼职导游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导游服务中心”的创建,扩大了旅游专业学生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辐射面,创新了旅游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新模式。通过“导游服务中心”对带团质量的有效监控,提高了服务效果,为丽水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发挥独有的作用。

七、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区域特色旅游人才

突出能力培养主线,根据地方旅游经济的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依托丽水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开设《观赏动植物》《景观生态学》课程,培养生态型旅游人才。开设《黄金周综合实训》课程,满足“黄金周”学生顶岗实训需要。为了够胜任丽水地接导游顶岗实训任务,开设《丽水现场导游》等课程。通过一系列地方特色课程开设,形成了我院旅游专业鲜明的地域特色,更好地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实践证明,通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服务行业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有了全面提升。在校生形成了一支品牌响亮的兼职导游队伍,深受丽水各旅游企业欢迎。在“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成绩名列全省同类考生前茅。2007年“浙江省首届高校导游大赛”中,获得了高职高专普通话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两名选手进入“十佳”的好成绩。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定位明确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参考文献:

[1]张红专.浅谈湖南高职旅游人才“一主两辅”特色培养模式[J].科技成果纵横,2008,(2) .

[2]王斌,谢善培.论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7,(11).

[3]张国英.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5).

[4]冯国利.加强与成功企业的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5]徐公芳.邓文华.以就业顶岗能力为重点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10

深入长三角模具行业,了解企业对模具高技术工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对应明确的技术岗位,是服务于长三角区域模具行业、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材料加工现场程师,擅长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生产的技术管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适应企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是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包含基础理论、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在内的材料加工现场工程师的能力指标体系。坚持“一贯穿,二共享,三参与”原则,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及方案制订全过程,提供专业教学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参与理论教学、工程实践、教材编写等环节。按照“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座谈毕业生座谈技术部门访谈总结汇报教研室研讨初定培养方案学院审查企业专家论证”的路线,深入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同时,分析总结兄弟院校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与定位,对模具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充分论证。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各方向原有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原则。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按公共教育模块、模具工程基础模块、模具工程材料模块、材料成型与模具设计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数字化CAX模块、专业与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进行划分,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拓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课程整合的壁垒,实现课程按照内在关联的整合。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按照课程在体系中的作用、能力培养要点等优化课程内容,保证各模块的组成课程在内涵上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继续推行并完善“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培养模式,开展工程师资格认证,完善长三角“模具设计师”岗位能力认证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岗位工程师认证、CAX数字化认证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素质拓展模块,学生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根据职业工程师知识结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增设《模具工程师基础》等课程,打通课外认证培训与课堂理论学习的通道。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实现“专业+专长”的培养目标。

三、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推行模具综合实验周等综合性实验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将实践教学比例大幅提高,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系统整合原有课内实践环节,大幅减少验证性实验,构建“以工程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模具综合实训周,模具失效分析综合实训周,材料信息资源检索、创业与创新实验周,材料再生与回收综合实验周等综合实践环节。同时,增加模具加工工艺、锻造工艺学等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使主干课程均有一个课程设计项目,课程设计强调项目训练。模具CAD/CAM技术、塑性成形原理等课程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学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逐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四、突出模具数字化设计应用能力培养,完善和成熟CAD、CAE、CAM、CAPP(概称CAX)技术及应用课程体系

使学生掌握以三维设计、数字模拟仿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代表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产品数字化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及模具设计、工艺分析计算、数控加工、模拟仿真等并行设计制造、平行作业的先进成形技术。通过模具企业调研,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要,该课程涉及检测设备应用,检测数据处理及产品、工模具的评估等。将新增逆向工程、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等实用课程。

五、建立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培养。建立和完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内容、规格等顶层设计的理论层次。具体方案设计结合“专业、职业、创业、创新”等元素的渗透,实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优化。将专业和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延伸到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以大赛、讲座、资质认证培训、研究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硬件教学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师科研资源(项目、学术报告、自制设备)、企业行业提供的学习锻炼资源(竞赛、假期实习、赞助活动)、学校各种平台提供的软资源(社团组织、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等)及班级资源(自我研究与学习,小组项目完成、活动的积极参与)等达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六、改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氛围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解决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若干问题。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实验室日常管理,探索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及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制度,结合现有实验设备,推进实验(训)项目改革,积极开发专业综合实验周项目。探索在“产学研”平台的基础上开设更多校企合作课程,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教材讲义,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上,采用“专家课堂讲座+车间现场教学”的模式,把理论讲解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针对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环节,解决企业积极性不高问题、企业实践环节管理问题、学生考研究生问题、企业对学生无计划安排岗位并且不轮岗问题,学生出现工伤如何解决问题、企业是否要支付给学生用工报酬问题、实践期间企业实践长效运行及保障机制问题、学生企业实践期间所产生的成果知识产权界定问题。此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开展考试方法改革,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采用大作业、项目考评、技能考证与竞赛、平时成绩+综合测评等方法,分阶段、多层次考察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等。

七、结语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11

为更好的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人才队伍,完善后备人才的培训管理,建立适应公司发展的后备人才库,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优、工作业绩佳”的后备人才团队,公司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后备人才的培训。

一、培训总体目标

(一)始终坚持“综合素质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同步进行”的后备人才培训原则,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二)对后备人才进行较为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管理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艺术、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二、培训总体原则

(一)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后备人才培养要结合公司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着重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坚持“个人自主学习为主,公司培训锻炼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动态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二)培训实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

在培训目标指导之下,将后备人才开展的各类培训进行整体规划,纳入培训计划并落实。实现培训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三)培训讲师实行内部为主,外部为辅的原则

后备人才的培训由公司统一组织并实施,原则上由公司部室经理为培训讲师,根据本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运营需求进行培训。

(四)考评与学分相结合的原则

后备人才在培训的过程中实施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培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时时管控,针对各个培训环节进行考评,使后备人才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施、有管控。

三、职责分工

(一)为加强本次后备人才培训工作,公司成立后备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后备人才培训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负责后备人才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人力资源部

1、负责后备人才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

2、制订后备人才培训计划;

3、负责指导、检查、监督、协调、考核各部室后备人才培训管理工作。

四、培训方式

(一)集中授课

公司根据年度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课程,根据培训课程请专门的讲师给予授课讲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工作中的疑点、难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线上学习(待定)

在线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将在线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规定学习课程,规定学习时间,严格在线考试,通过考试考核学习效果。

(三)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实行导师制,由相关部门领导为导师,将学员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可分为3-4人或5-6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讨要有针对性,要从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出发,讨论公司在经营管理、安全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针对性的课题。将课题研究形成报告,在培训周期结束后进行汇报。

(四)实操培训

此项培训主要针对专业技术型后备人才,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对专业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提升,提高专业技术后备人才的工作效率和主观能动性。

(五)参观交流

根据公司“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学习其他公司先进的经验,开拓视野,吸取先进的技术理念,提升后备人才技能水平,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加速后备人才的发展与成长。

五、培训内容及安排

(一)培训内容

1、中层副职后备人才培训

(1)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后备人才的人力资源、企管审计、党群工作、综合办公、财务管理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使后备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

(2)专业技能知识理论:提升后备人才的生产运营、规划发展、工程建设、销售服务等专业技能,提高现有理论水平,使后备人才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后备人才的整体实力,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

2、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培训

专业技术后备人才与中层副职后备人才一同学习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专门学习燃气调压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外出参加实操的培训,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使专业技术后备人才成为专家型技术人才。

(二)培训学分

1、后备人才培训为分周期培训,培训周期为两年,每年为50学分,共计100学分。

2、公司暂拟定每周安排一次课程,每两次课程安排一次考试,每年度培训后上交一次培训总结。

3、学分评分表

中层副职后备人才评分表

培训项目 课时 出勤分数 考试分数

不迟到、早退、按时填写签到表;未正常出勤、未填写签到表每次扣2分 85分以上(含85分) 84-75分(含75分) 74-65(含65) 65分以下(不含65) 权重

生产运营 8 20 80 70 50 30 8%

安全技术 8 20 80 70 50 30 8%

销售服务

规划发展 8 20 80 70 50 30 8%

综合管理 10 20 80 70 50 30 6%

培训小结 -- -- 100 85 75 50 10%

课题研究 -- -- 100 85 75 50 10%

注:培训得分=出勤分数+考试分数*权重

专业技术后备人才评分表

培训项目 课时 出勤分数 考试分数

不迟到、早退、按时填写签到表;未正常出勤、未填写签到表每次扣2分 85分以上(含85分) 84-75分(含75分) 74-65(含65) 65分以下(不含65) 权重

生产运营 8 20 80 70 50 30 7%

安全技术 8 20 80 70 50 30 7%

销售服务

规划发展 8 20 80 70 50 30 6%

专业技能 课时 出勤分数 考试分数

不迟到、早退、按时填写签到表,未正常出勤、未填写签到表每节课扣2分 90分以上(含90分) 89-80分(含80分) 79-70(含70) 70分以下(不含65) 权重

专业调压   10 90 80 65 50 15%

实操(外出) -- -- 100 90 75 50 15%

注:培训得分=出勤分数+考试分数*权重

4、后备人才培训学分于每年年底进行统计,培训学习留存人力资源部备案。

五、培训要求

(一)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培训学习,合理调整工作安排,确保后备人才培训参训率达到100%。

(二)严格出勤。因故不能按时参加培训,须向所在单位领导请假并签署请假条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各单位参训出勤情况将纳入公司组织绩效工作考核。

(三)培训期间严格遵守课堂和考试纪律,学习和考试成绩将计入员工年度绩效考核成绩。

六、其他

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12

为2010年我局将继续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以提升干部总体素质为目标、深化周一夜学制度为契机,努力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与效益,大力开展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根据省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制订《2010~2012年度国土资源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省、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和岗位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廉政、勤政、高效的,具有履行岗位职责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和措施,采取有效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构筑行之有效的学习载体和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努力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浓厚氛围,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推动干部队伍建设。

2、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是否有利于“出业绩、出干部、出思想”为衡量标准,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突出个性化需求,分层次地抓好各类干部的专业提高型培训,重点抓好岗位业务能力培训,切实提升履行干部职责的能力和素质。今年的培训重点是:国土资源保护和保障面临的新形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条规、电子政务、保健知识、投资知识、政务沟通与礼仪、竞争压力与心理健康等人文知识培训。

3、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周一晚上学习时间组织教育培训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分小组学习相结合。业务知识邀请上级领导或专家授课,其他课程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授课。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分工,密切合作”的原则。各科室、国土所要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强化管理和监督,提高质量和效益,切实抓好各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制度上有落实,时间上有保证,形式上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