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时间:2022-07-20 05:16:19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

这篇关于《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成人高考招生专升本考试科目》,是

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成人高考招生专业包括高起专、专生本2个层次,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招生专升本考试科目如下:

考试科目:

专科起点升本科: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文史类:大学语文;理工类:高等数学一;经管类:高等数学二;法学类:民法;农学类:生态学基础)

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详见:《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39-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家,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让其与其他产业形态相比,在转型、发展、提升上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如何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尤其是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2015年,笔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视角,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希冀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引发广大同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思考。

一、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截至2014年,安徽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74所,其中属于农林院校类别的仅有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所。为方便分析,本文中的涉农专业指高职院校开办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

从2015年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情况看,全省设置1个及1个以上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22.97%。其中,有1所院校设置8个,1所院校设置6个,2所院校分别设置5个,4所院校分别设置3个,1所院校设置2个,8所院校只设置1个。

2015年,有涉农专业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为15所,较2010年增加4所;招生的涉农专业14个,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加5个专业,停止招生的专业2个;涉农专业计划招生3152人,较2010年的2767人增长13.91%,略高于同期安徽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增长率11.67%;涉农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虽然从2010年的1.5%略增至1.53%,但占当年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却从2010年的7.21%降到5.93%。这些数据表明,2010-2015年间,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体保持一种稳定发展态势,但涉农专业建设在其所在院校中的比重却在下降。

从涉农专业的结构来看,其院校布点和招生计划投放的集中度较高。2010年,园林技术专业有10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园艺技术专业有6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9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2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到2015年,这种情况仍未有明显改观,园林技术专业有11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园艺技术专业有8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11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3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形成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其一,现有涉农专业多数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主要来自所在院校合并升格前的农业中专的老牌专业,且多分布于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二,目录专业覆盖率较低,既反映出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对过去中专办学优势专业的传承力度不够,同时也表明在普遍意义上高职院校对涉农专业的关注和投入非常有限。其三,从现在设置的涉农专业看,其结构较为单一且办学规模偏小,除“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的状况稍好外,其他招生专业多已在事实上成为“种子”专业,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

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从教育的视野,既要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更要着眼于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2011年启动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共有99个专业点列入项目建设,其中涉农专业点为8个,占专业点总数的8.1%,涉及6所高职院校、6个涉农专业。

透过这些数字,可以非常直接地体会到涉农专业在其所属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其一,经过传承、调整,现有的涉农专业在综合办学实力上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安徽作为农业大省而高职院校必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现实背景下,涉农专业对提升本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效应。其二,涉农专业是全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中的“种子”专业,属于稀缺资源,作为本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形成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品牌,进而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相比,涉农专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则是极其严峻的。这种挑战大致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从招生角度看,涉农专业对生源吸引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并将持续。在高职生源总体上面临较大危机的情况下,相关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坚持开办涉农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二,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目前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缺少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和保障,导致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都非常有限。第三,从就业角度看,涉农专业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其是艰苦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转岗率和离职率均较高,且安徽省内就业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涉农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存在偏差。第四,从社会服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政府涉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导致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存在“有力无处使”现象,另一方面也因部分涉农专业自身实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造成服务“三农”过程中“有心无力”。

(二)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不难看出,面向“三农”发展的开放性、专业设置上的系统性、人才培养上的协调性等,均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枢,其涉农专业发展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这样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从体系建设的视角,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至少有二:一是与中职、本科上下联动,彻底打通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通道,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与区域“三农”发展同频共振,成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对接、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三农”发展的资源汇聚、整合平台。

目前,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还远未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26个,占全部专业总数10.76%,专业布点数366个,专业点人才培养规模占总体的比例为9.0%。同年,安徽省有11所本科院校(含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20个农学类专业。从专业布点情况看,2所院校为10个以上,1所院校为4个,其他院校均仅为1-2个,41个专业点的总量占全省本科专业点总数的2.26%。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虽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但过于扁平化。中职作为“塔基”的基础作用相对扎实;高职作为“塔身”的骨架力量明显偏弱;本科作为塔尖的牵引带动明显有限。这种过于扁平化的金字塔结构,很难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结构。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力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职教体系来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该集团的运行机制和探索成效还有待观察和验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我国农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多种优势贡献在于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未来还将面临粮食增产稳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丰富和拓展专业内涵。换言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更好地在农业人力资本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显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师资队伍水平还有待提升。缺少一线体验,缺少实践经验,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涉农专业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其二,服务“三农”渠道还有待拓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主,在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等方面相较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并不一定具备多少优势,导致社会服务乏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涉农培训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就是想参与其中也缺少体制机制保障,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其三,招生制度还有待改进。目前,高职涉农专业普遍面临困境,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安徽省,均尚未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从实际情况看,未来涉农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其四,毕业生就业去向还有待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安徽本地就业率相较高职院校总体而言明显偏低。

(四)“四化同步”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在教育目标上由适应固农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在教育内容上由农业化技术向城镇化技能转变,在教育方式上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技术手段转变。职业教育作为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快速地融入到城镇中去。当前,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域”。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依托涉农专业,借助自身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城乡合作、区域合作,在推动“四化”同步中努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涉农专业建设上必须要破除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涉农职业教育就是涉农专业的事情,与其他专业无关;二是涉农专业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村镇一线,协调难度太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一种更加积极、进取、创新的姿态,积极统筹和整合办学资源,为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这在当前显得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战略取向

面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总体来看,至少要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战略取向。

(一)架构平台,强化资源统筹整合

涉农专业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高职院校对接和服务“三农”发展的一个窗口。但这个窗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办学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充分借助近几年在安徽全面兴起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着力建设开放共享的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六大平台”,推动本区域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特色集聚和品牌集聚。

在高职院校内部,涉农专业要跳出自身的狭窄视野,加大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与合作力度,通过各类办学资源的整合,为其他专业服务“三农”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在高职院校之间,既要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涉农专业结构,推动高职院校差异化错位发展,不断优化全省涉农院校涉农专业布局,又要围绕安徽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热点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可以现有格局为基础,一方面深化中职、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高职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努力推动中职、高职涉农专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在涉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通道。

作为地方政府,也要有“大三农”的意识,对目前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群团、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的涉农教育与培训项目进行全面、有效整合,让拥有优势资源的高职院校在涉农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二)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必须加大招生改革和就业激励力度。我们在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断层已经非常严重,二是基层农业技术岗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有限。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被动应对,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创新招生制度为涉农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保护性政策支持。比如,放宽涉农专业招生条件,让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员工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采取定向培养的办法,对涉农专业学生学费予以减免并提供奖学金,同时要求其必须在基层一线有一定期限的服务期;等等。而在这其中,涉农专业及其所在高职院校应加强调研,积极、及时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创新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加大涉农专业调整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涉农专业多为传统专业,部分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现代农业人才需求强烈的新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设置与安徽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度。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加大现有涉农专业的改造力度,既可以通过引入农业行业企业标准来提升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通过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嫁接改造来增强相关课程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着力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夯实基础。从调研情况看,虽然相关高职院校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

与其他专业相比,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但要把这种优势与特色发挥好,还需要涉农专业通过拓展服务来真正打响“农”字招牌。而且,在当前涉农专业办学规模偏小的情况下,应将社会服务作为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第一,要着眼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纵观多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师资状况,教学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均不够合理,与基层农技人员状况类似,有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在总体结构优化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好以老带新的优势,引导、激励团队积极开展涉农服务并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要着眼一线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菜单”。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其所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任务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借助现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如职业教育联盟等,来做好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现实需求,通过涉农专业自身以及整合其他专业的力量,研究、设计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通过网站、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推介“我能做什么”,为更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可能。

第三,要着眼不同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多样化的“菜单”研究设计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目前,在实践中,有面向农资销售企业开展的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有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的新产品研发,有面向村镇开展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有面向农民开展的科技下乡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但这些多为点上的探索,尚未形成面上的推动,其成效还难以充分体现。今后,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应在推动涉农专业为“三农”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出台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变自发探索为机制推动。

(四)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面对涉农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涉农专业的办学活力。

第一,健全和完善农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议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通过政府多部门和职业院校密切协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规模情况做出预测预警,并形成年报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涉农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而且公开年报还有助于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第二,逐步规范农业从业资格,完善准入机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或安徽省出台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农业企业法人或经营生产主体的资格,如农业企业(农资经营、家庭农场等)的法人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本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其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专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等等。

第三,健全和完善涉农专业发展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安全的高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倾斜,在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在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上探索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优化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环境。

第四,应继续加大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平台的创新探索力度。目前,安徽省已经建立的各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涉农专业通过校、政、行、企合作来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这些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信息上的无碍沟通、资源上的有效共享、合作上的深度互信等方面下大气力持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欣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3(12):10-16.

[2] 西奥多M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2-133.

[3]姜明文,俞启定.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独特功能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6.

[4]李梦卿,张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农业化走向城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50-55.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3

一、安徽省农业发展的概述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安徽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资源大省,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省,所以了解我国国情,离不开“三农”,真正了解“三农”问题离不开安徽ii。安徽省农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较好,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都发展的很好,各种农产品的产量总量不断增高,位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安徽省按照“高效农业,区域特色,产业保证,增产增收”的原则使得全省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粮食总产521亿斤,到2008年首次突破600亿斤,此后连年稳步增产。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该省粮食总产达到657.8亿斤,比上年增加30.7亿斤,增量为近年最大,且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2.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由于国家对农业经济的大力扶持,加强新型农民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农业生产经营结构得到了积极调整,安徽省农业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与创新性发展,政府加大了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的支持力度,落实了大量的惠农和减负政策,从多个方面对农民创业与就业进行大力支持。农民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减少对土地的依赖,农民收入的市场化、多元化、非农化趋势发展迅速,农民的收入增长比较显著。2010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2011年为6300元,2012年为7000元,201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安徽省农民的收入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二)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促进本省农业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中,安徽省坚持创新,勇于改革,起着带头示范作用。这些改革的实践活动激起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兴趣,使得农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日子,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安徽省的农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安徽省农业保持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本国农业走上全面的发展轨道。经过这些改革以后,安徽省的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全省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2.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河流湖泊众多,物产富饶,拥有“鱼米之乡”之称。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类型多样,属于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农作物。该省所拥有的这些优势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国家政策的保护。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如指导农业工作的“一号”文件,给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安徽省必须加快促进其农业发展,从而更好服务于全国的农业;(3)拥有科学技术优势。安徽拥有众多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培养了许多从事农业科技宣扬的高科技人员。合肥作为中国四大所科技城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安徽农业大学为安徽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从事农业的新型人才。

二、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增收难与全国及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

近年来,安徽省农民收入取得了快速增长,但与中部其他各省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促进农民工作的积极性,有力解决农民的低收入问题,国家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购进价格,而农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粮食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使得国家坚持不断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所起的效果大打折扣。农民收入不高与城市居民收入相差大给农民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科学技术落后与生产不相适应

目前,安徽科技落后,与生产不相适应,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不足。安徽省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科学技术的落后与新阶段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农业科技进步,不能快速的被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知识缺乏,人才队伍需要重新加强建设。近年来,由于农业给农民带来的收入低,农民的工资水平比不上物价水平的上涨,大部分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不情愿在村里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3861”部队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文化程度很低,难以接受和学习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基础不牢

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资源大省,其农业基础设施非常缺少,以水利设施的情况看,该省所拥有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建造的。这些水利设施相对陈旧甚至老化,多年没有得到修建,保障不了农业的基本发展。60%的排灌设施不配套,需要维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因此,农业的生产效益低,削弱了农民生产农业的积极性。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安徽省阜阳市有低产田24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65%,其中有近90万亩农田在河湖旁边,易受洪涝影响。虽然新建了一些泄洪区,但还是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速度缓慢,使得农业生产基础不牢,将会对新阶段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强大制约。

(四)劳动力素质低

安徽省教育基础相对落后,学校设施条件有待完善。因此,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缺乏文化知识,不易接受并使用农业新科技,严重影响了现代社会农业的发展。

一些懂得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的青少年不愿留在农村,他们多是选择进城务工。因此,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村里留下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人才队伍弱小,现代农业急需技能型人才。

三、积极正确地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不断地提出和实施强农惠农的政策

面对农民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的问题,安徽省应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利于农业事业发展的政策。国家一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发展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安徽省要实现农业资源大省转向农业强大省,必须坚持不断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支持保护,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对农业的兴趣。具体做到以下方面:一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切实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做到“少取,多予,放活”。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动城市和偏远农村一体化。

(二)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安徽省应正视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省情,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该省的各位领导要做出决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其次,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基层农技机构和队伍,培育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合理利用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和农民卖农产品的收入提高,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增强。最后,安徽省要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落到实位,保证农业生产目标实现,必须把科学技术服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助推剂”。总之,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强省,该省必须以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为支撑。

(三)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安徽省的农业基础设施短少并且落后,防碍了农业的发展。该省应该舍得付出加强建设农业需要的基本的设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本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所以,要坚持不断地增加农业投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好农业发展的命脉。安徽省农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依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旱涝逐年发生的频率较高,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中,保证生态农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总之,安徽省要为国家的事业出一份力,尤其在农业方面,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四)培育新时代的农民,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各个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的首要选择,也是世界上各国发展农业必须顺应的时代潮流。安徽省应顺应历史趋势,紧跟其步伐,努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iii。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适合本省的农业省情,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是农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的助推剂。而该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劳动力素质低这一省情,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为此,应实施提高农业主力军文化程度的措施。具体对策建议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二是加大对农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教师队伍,大力广泛吸纳从事农业的权威专家和懂得农业技术人员为传授农业知识经验的兼职教师,为农民伟大教育事业的培训提供基础的保障;四是推进各个农村的文化建设,培育当今社会需要的农民,要重视农村文化的熏陶;五是激发农民接受教育的动机,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总之,培养一批有文化知识,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促进本省农业发展。

注释:

①檀江林,王峰,赵金华.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新农村建设——基于安徽省的调查与实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1.

②仇学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传播模式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N].人民日报,2007,1.

[2]王郁葱.安徽科学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1.

[3]张神根.中国农村建设60年[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8.

[4]仇学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传播模式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5]张帆.安徽大农业史述要[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2011,10.

作者简介:张侠(1982—),女,汉,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专业,管理统计方向,从事与统计学相关工作研究;黄炎炎(1990—),女,汉,安徽省六安市人,合肥美典商贸有限公司工作。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4

摘 要:为了解决农业发展的问题,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提出和实施是农产品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本文将分析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问题及对策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电子如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手段来发展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凭借其自身的极大便利性,一经推出,便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便,也提高了我们生活的品质,农业作为我们的立国之本,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和手段,带动农业的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蓝海领域。

二、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中部,受季风气候影响,以及地理位置因素,一直都是农业大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安徽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经济发展迅猛,这也促进了安徽省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产品做为安徽省农业经济的核心和支柱,自然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安徽省毕竟属于中部地区,交通以及网络信息的发展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安徽省有很多地方都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怀远的石榴、黄山茶叶、砀山的梨、巢湖银鱼等都是安徽省极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但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阻塞,经常会出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这些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安徽省正在逐步的迈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道路上,这条道路是光明的,但是由于农产品配送系统的不完善、农产品本身较难保存、农民网络受众面积小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而未来安徽省农产品的发展道路也会与这些问题是否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有极大的关系。如果问题会的得到解决,那么未来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前景必然一片光敏,但是要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那其也会成为安徽省农产品发展最大的阻碍。甚时影响安徽省未来的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三、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安徽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是否完善是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下,安徽省的农产品基础物流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并不完善,并且由于农村地区自身经济环境的限制,物流体系对信息技术,交通环境的要求之高,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将会成为安徽省农产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挑战。

农产品物流成本与服装及其他类产品物流成本相比较本身就比较高,同时由于农产品物流成本之高,导致农产品电商很难下调农产品的价格,而如今,在其他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实施优惠的价格策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却无法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加上大部分农产品自身属性就属于生鲜类,难以长时间保存,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导致消费者由于担心不新鲜等质量问题,而较少的在电商平台购买农产品,这样也导致了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无法上升。

2.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强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所在,如为大家所熟知的褚橙来说,其借以“中国橙王”褚时健一生的传奇故事,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可所谓将品牌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最后也在营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褚橙”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不仅是旅游景区,明星,商店,连农产品的成功的是离不开品牌效应的建立。但是,我们从目前安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从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发展策略中并没有看到其对建立安徽省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有何重视,这显然是生产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对于建立农产品品牌效应的重大意义。农民由于缺乏对于现代电商平台市场的了解,导致其甚至并不知道品牌营销的概念。

3.家庭式生产,生产规模小

由于受中国自古以来小农经济的影响,即使现在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离家外出务工,但是仍然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村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的现状。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且分散,这也导致大部分农户没有办法单独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我们知道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从目前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生产规模看来,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4.电子商务网站客户评价系统不完善

虽然我们都知道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由于网上购物大大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导致网上商品的价格低于实体店的价格,这也让我们的购物更加优惠。但是这也让网购存在信息不对称,大量假货,产品质量极差、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消磨和打击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尽管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个电商平台都出现了信用评价的制度,但是由于卖家为了保障自己的信用度,不仅会有“好评返现”的手段,甚至存在大量刷单现象,“刷单”“刷信誉”在现代社会甚至成为了一种职业。现在看来,这不仅是电商发展的障碍,也是r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由于平台的不安全,导致本身就“脆弱”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更是艰难。

四、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快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物流的地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不言而喻,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这不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为此我们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以科技为依托,采用先进的冷藏管理技术,在流通中大力推广冷藏技术,采用冷藏车,同时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作为企业要努力向政府申请技术和资金支持。引进专业人才,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减少生产、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专业化,高度化,集约化水平。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不仅注重价格,质量。此外,现在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品牌。因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避免选择困难,消费者选择让品牌作为决策的依据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提高农产品品牌效应是决定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高度的关键。为此,不管是生产者、经营者、企业甚至是政府都应该帮助安徽省的农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可以通过商标、历史人物、商品特质等方面加强宣传,打造安徽省农产品的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农产品品牌建设更是离不开科技的助力,要走“科技兴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如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信息技术和信贷加工技术。要积极发展和培育技术含量高的品牌产品。

3.创建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

创建专业生产合作社,旨在发挥联动优势,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安徽省农业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加入生产合作社的农民,即成为了会员,政府会为其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机器支持,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一体化服务从播种、耕作到收割,不仅节约了劳动力,也加强了集约化生产,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生产力水平。不仅会提高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同时也会带动安徽省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4.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售后网购信用评价体系的问题。政府方面可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对运营商、卖家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不仅要从道德上对其进行约束,更要从立法层面进行规制。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运营平台更加要加强自我约束,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如将网购一律采用实名评价机制,这样会提高信用评价的真实和可靠程度。对卖家而言,要转变之前店铺的信用评价方式,不仅是通过消费者的打分,还要建立同类店铺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卖家的信誉度参数还应该加入促销活动频率,活动力度等因素,从而是最终的得分更加准确。

五、小结

时代是在不断的进步的,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以后必将是安徽农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电子商务不仅降低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的成本,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追求。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障碍,为此政府、生产者、经营者要加快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章冰.浅析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3):47-48.

[2]施先亮.我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07):25-29.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5

药用菌一般是指用于医药的大型真菌(食用菌)。我国利用真菌作为药用或保健品的历史至少已有2500年。现代科技不仅实现了许多药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还通过生物发酵、萃取等生物技术,开发利用药用菌的菌丝体及其代谢产物。

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种类很多,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目前我国食药用菌已知多达1000种以上,能够人工培养子实体的近80种,食用菌能商品化生产的接近50种,药用和加工生产成保健食品的接近30种。安徽省是药用菌主产区之一。17世纪时,歙县人潘之恒的专著《广菌谱》,就收录了部分皖地药用真菌。近年来,专家通过野外考察及标本采集,初步鉴定我省约有1000多种野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中药用真菌有80多种,主要品种为灵芝、天麻、茯苓、桑黄、竹黄等,集中分布区域为以金寨等为代表的大别山区和以旌德等为代表的皖南山区。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产规模、现代化水平以及市场影响力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药用菌生产国,食药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是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农作物。目前,我国商业化规模栽培的食药用菌种类已达到30多种,既包括常见的“四菇三耳”(香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等),还包括蛹虫草、白灵菇、羊肚菌、猴头菇等珍稀药用菌。

30多年来,安徽以药食两用开发为特色的菌药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食药用菌结构比较合理。目前全省的食药用菌栽培品种有20多种,其中食用菌有六大主栽品种(平菇、双包菇、香菇、金针菇、木耳和杏鲍菇),药用菌主栽品种有5个(灵芝、天麻、茯苓、蛹虫草、蝉花草),都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二是皖南山区、大别山区药用菌产业带初步形成。特别是以金寨等为龙头的大别山区食药用菌产业带,灵芝、天麻、茯苓等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去年10月,金寨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 “全国优秀主产基地县(区、市)”称号,跻身全国26县(区、市)先进行列。三是产学研结合开发不断深入。金寨县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药用菌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菌业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关心指导下,安徽省、金寨县启动了与教育部食用菌工程中心共建大别山药用菌资源保育区的前期工作。四是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育。在药用菌主产区,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的菌药生产经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皖南,安徽黄山云乐灵芝公司去年跻身“中国灵芝十大品牌企业”行列;在金寨,乔康药业跻身省级龙头企业,沙河乡力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首批7家“全国优秀专业合作社”(菌业)之一,利民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今年成功上市新三板。中国供销在金寨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药用菌专业大市场,奠定了金寨作为全国药用菌交易、物流、服务中心的基础地位。五是“互联网+”食药用菌新业态发展向好。全省已有2000多家企业、合作社开展了食药用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3亿多元。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食药用菌工厂化、智能化和产品质量追溯业已起步,“互联网+食药用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和休闲观光农业初现端倪。

安徽食药用菌产业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放在全国这个大格局里考量,金寨的体量还偏小,产业链条也短,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不健全,缺少大企业带动,科技含量不高,综合效益亟待提升。这次在金寨举办的全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行业巨头齐聚,专家学者云集,新思路新经验新模式碰撞,给安徽食药用菌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将借力这次大会的东风,争取地方政府和部门支持,协调、聚合各方资源,努力推进安徽食药用菌产业稳健、快步发展。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动地方“十三五”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以山区县为重点,力争将药用菌发展纳入脱贫攻坚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食药用菌产业发展,避免随意性、盲目性。金寨县“十三五”菌药发展规划出台后,我们将及时向全省推介。

二是积极开展“科教兴菌”活动。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推进菌药科技创新。组建讲师团,广泛开展食药用菌知识科普宣传和人才培训,特别是重视利用好中菌协设在金寨县的全国食药用菌培训基地,利用中国药用菌网、安徽食用菌网开设网上课堂。协调社会资源,围绕品种资源、智能化生产、质量管控、品牌打造、营销渠道等关键环节,开展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打造地道皖产菌药。近期将积极促成并参与大别山区药用菌资源保育区的设立和建设。

三是积极推动和参与“互联网+食药用菌”项目实施。依托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借重大专院校科技力量,办好由省协会会长单位牵头承建的皖中(合肥)综合试验站,辐射带动行业应用。同时,积极参与金寨县与北京农信通集团等合作实施的全球食药用菌大数据中心和全国食药用菌交易平台建设。

四是积极发展食药用菌电子商务。在安徽省农委、邮政公司和农产品电商国家队――邮乐农品网等支持下,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已经牵头筹建邮乐农品中国食用菌馆。下一步将与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合作,以合肥和金寨为重点,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食药用菌体验馆,并与食药用菌大数据中心和交易平台无缝对接,建立电商平台与微营销、众筹、订制相结合的食药用菌营销网络,提高综合效益。

五是积极推进食药用菌跨界融合发展。争取多方支持,将食药用菌发展融入产业精准扶贫、六次产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当前,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已站在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和“互联网+”的风口。在金寨举办的全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必将激励和感召全省各类新型食用菌经营主体振奋精神,开拓创新,自觉念好生态经,打好智慧牌,唱好品牌戏,做优做强特色菌药,推动食药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安徽农业现代化进程。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6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的关心指导下,安徽省紧紧围绕探索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着力整合资源,积极改革创新,求效规范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全省共计88个农业县(市、区)实施,2014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7万人,电话抽查显示,学员满意率达100%。主要做法是:

在强化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新的重要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领导。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副省长梁卫国多次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把“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明确部门职责,合力推进落实。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特别是2014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对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作出了部署。在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省共有76个县(市、区)成立了以政府主要或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组,58个县(市、区)安排了项目工作经费,46个县(市、区)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35个县(市、区)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和具体扶持政策。此外,为规范推进工作开展,安徽省分别于2014年8月上旬和中旬连续举办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和全省科教管理工作培训班,对全省3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同年11月,会同省人社厅举办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高级研修班,16个市农委分管负责人和24个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市、区)政府分管同志参加研讨,深化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在遴选对象确定上下功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核心是培育人,把培育对象选对选准是开展好培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重点在三个方面抓实做好:一是明确遴选标准。通过与务工人员收入的比较,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安徽省提出了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倍以上,并适度规模经营(如粮油200亩以上,生猪出栏1000头以上,以此类推),作为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主要经济指标,确保遴选的人是以农业为职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领办人,提高培育的有效性。二是开展摸底调查。年初组织各县(市、区)农委,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力量,进村入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需求调查,力求摸清培育需求总数和培育重点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为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奠定基础。三是明确遴选程序。按照个人自愿申报、村乡(镇)逐级推荐、县农委最终审定的程序确定遴选培育对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功夫。教育培训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质要求,安徽省谋方案、定内容、创形式、抓监管、强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培训机构在县(市、区)农委指导下,根据培训规范和要求,认真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及每期培训计划,经县农委批复后实施,做到“一班一案”、“一期一计划”。二是规范培训内容。全省重点围绕21个主导产业开展培训(每县遴选3~5个专业),科学设置培训专业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原则上每个专业培训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实行分专业、小班制、分阶段教学培训,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实行分段式教学,每段时间培训不超过2天。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课程,做到专业课与实践课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1∶2安排;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做到学习与生产两不误。四是抓好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全省共有84个县(市、区)组建了师资专家库,遴选各类专业教师近3000名。73个县(市、区)共遴选实训基地590个,并实行挂牌管理制度。组织编印省统编教材30余种,给每名学员发放一套7本以上的培训教材。五是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培训班主任、第一堂课、学员考勤和学员评价老师等制度,每期开班、结束,县农委均安排人员做开班动员和考评验收。六是强化跟踪服务。建立每名新型职业农民有一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3年以上的制度,并把服务成效纳入对农技人员考核的内容。七是开展工作督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省组成4个检查组,分赴全省12个市24个县(市、区)进行工作督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推动工作。

在绩效评价上下功夫。一是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制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在市、县(市、区)逐级评价的基础上,对照16个方面内容逐一对各市及88个项目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依据成绩排出次序,并把评价结果通报各市及有关县(市、区)农委,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政府。将评价结果与2015年培训资金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对评价居前10位的县给予任务倾斜,对排名后10位的县调减项目任务。二是开展项目资金审计。为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后,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作出结论性意见。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和项目资金审计工作,有效提高了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培育工作开展。2014年全省有18个县(市、区)以政府名义认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3203人。探索出了以县为主导的“南陵模式”和高校企业共青团合作的“现代青年农场主人才培育模式”,获得好评。安徽省种粮大户徐淙祥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鼓励。此外,安徽省3次接受新华社专访,在农民日报、中央台7频道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安徽省将积极借鉴兄弟省份好做法、好经验,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工作部署,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积极探索创新,以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管理办法、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扎实开展认定管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重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7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118-04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f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Wu Xiaoyan et al.

(Master Extension Station of Anhui Agricultural Machinery,Hefei 230031,Anhui)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the expounde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and analysed its influence factors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Anhui Province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数千年来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处于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安徽省是中国水稻种植和消耗大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20万hm2,排在全国前列。全省水稻生产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6%,水稻产量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0%,水稻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7%,排在全国第6位。巩固稳定安徽省的水稻粮食生产,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对于增强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

近年来,水稻生产机械化在安徽省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提高,2006年安徽省水稻机耕面积达到200万hm2,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为172万hm2,而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仅为4万hm2。至2015年,安徽省水稻机械化耕整面积达到221万hm2,水稻机械收获面积达到210万hm2,水稻机械种植面积95万hm2,水稻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水稻耕作和收获环节机械化已得到普及,尤其是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相对于耕作和收获环节,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栽植环节因栽植水平相对收获环节和耕整环节机械化水平较低,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对水稻种植机械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努力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提高耕整地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2],对于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水稻生产,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1 发展特点

1.1 机械化栽植水平快速发展 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有先后,水稻耕作机械化和机械化收获因起步早,已发展到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近年来一直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而栽植机械化在安徽省起步晚,直至2006年才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图1所示,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8.6万hm2,发展至2015年的95万hm2。水稻栽植机械快速发展的原因如下: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把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发展列入农机化发展重点内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尤其是机插秧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经济发展农民收入逐渐增高,购买机具能力提高,城镇化发展劳动力资源短缺,水稻栽植机具也逐步成熟,使得水稻栽植机械化在我省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水稻机插秧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主力军。安徽省水稻传统种植主要方式以育苗移栽为主,机插秧相对机直播能提高产量、增加水稻抗逆性抗灾性,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双季稻产区,育秧移栽方式对于抢农时、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全年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着积极意义。目前安徽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主要方式是机插秧,如表1所示,机插秧是安徽省水稻机械化栽植的主要方式。

1.2 育秧工厂发展迅速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促使了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发展,使规模小、分散的土地逐步集中起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促进机插秧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2012年安徽省财政通过稳粮增产行动项目在全省30个水稻主产县建设育秧工厂,2013年在43个县建设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两年累计扶持建设育秧工厂406座。截至2013年,共有760座育秧工厂投入水稻育秧生产,可提供约1.91万hm2的机插大田用秧。2015年全省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达到1 181套。

1.3 农机农艺结合得到深入 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贯穿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各个步骤,尤其在育秧、栽插、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栽插秧苗秧龄、长势、种植密度、营养情况等需要适应栽插机具要求,满足栽插条件,在育秧过程中品种的选择及人为控制秧苗的秧龄、长势等,对育秧技术掌握的难度大;栽插过程中栽插行距、株距、深度、株数等需要根据机具条件及农艺要求合理栽插;使用机具收获时要求品种选择及大田管理时注意抗倒伏性。安徽省高度重视农机农艺的相互融合,成立了农机农艺结合领导小组,以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为载体,开展了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并在适宜安徽省水稻机插秧品种,水稻机插秧农机农艺互适性研究,适合水稻机械化栽植机具(宽窄行插秧机及制种专用窄行距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地方标准,为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机械化栽植水平总体不高 水稻生产的耕整地、栽插和收获3个环节中,机械化栽插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推广和发展但仍然远低于耕整、收获,环节,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3]。如表2所示,2008年安徽省机械化栽植面积仅为机耕面积的1/26、机收面积的1/22,至2015年全省机械化栽植面积栽植面积也只有机耕面积和机收面积的1/3。

2.2 栽植机具不能满足多种种植模式需求 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广泛,品种多样,对栽插条件要求不一,生育期不同、栽植时间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因而对株距行距要求也不同,并且有的品种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植方式有机插秧、机直播和钵体机械摆栽等方式,但应用较多的是机插秧的方式,但目前我国水稻插秧机机具行距多数为30cm,也有少数在25cm或20cm左右,机具行距固定不变,不能满足所有水稻种植品种及水稻种植要求,如杂交水稻制种要求母本行距为17cm左右,且父母本秧龄不一致,对插秧机的行距和插秧机秧箱的通过性就有更新的要求。且我国稻区地形多样复杂,有山区,有平原,地块大小不一,插秧机机型也不能满足多种地形需要。

2.3 作业质量待提高 安徽省水稻机械化栽插的方式采用育秧并机插秧的方式。水稻机插秧的难点在于培育出满足农艺要求并且适合机插的秧苗。若采用工厂化流水线育秧能保证种子的播种密度合理均匀,使秧苗生长均匀一致,机插秧时便可做到栽插均匀。但因育秧工厂价格高,受农民购买能力限制,目前我省机插秧育秧仍是手工育秧占多数。采取人工育秧的方式播种质量完全靠操作者的熟练度,难以控制其播种密度及均匀性,影响秧苗播种效果,秧苗的合格率难以保证,直接影响了栽插效果。且人工育秧操作复杂,不仅在播种均匀性存在问题,而且在装土厚度、覆土均匀性和洒水均匀性等环节上存在难以准确控制的缺点,直接影响了秧苗的出苗率、营养情况、根系盘结及秧块的适机性,从而影响了栽插效果。

3 影响条件分析

3.1 机具投入产出比不高 水稻耕整和收获环节机具不是水稻专用机具,可用于其它作物的种植和收获环节。耕整地采用的拖拉机配套旱地耕整机具可以进行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的耕整作业,配套种植机具可进行小麦、玉米、油菜的种植作业。水稻收获环节采用的联合收割机经过部分零部件的改装也可收获小麦、油菜等作物。机具的适用性广,每季作业天数多,机具产生的效益越多,机具的投入回收的就越快。但水稻栽植机具的适用范围窄,尤其是插秧机只能用于水稻机插秧,在单季稻产期,插秧机一年只能使用一季,且水稻栽插季节适插期短,机具在一个生产年度的利用率低,机具作业效益相对低,且插秧机投入高,成本回收较慢。目前,1台高速插秧机扣除国家财政补贴农民还需要拿6万元左右,按每台年作业27hm2算,1hm2收作业费900元,去除成本150元,每台年仅获利2万元,约3年才可收回成本。3年后,机械保修期已过,维护维修成本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机具价格较高,投资回报率偏低。且目前常用的几种手扶式插秧机,价格均在2万元左右,除去50%叠加补贴,农户还需投入1万元左右,与投资收割机和拖拉机相比,投资回报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积极性[4]。

3.2 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 农村基础设施如机耕路、水利设施、机具仓库等配套建设不到位,影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5]。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对田块的规模,水利条件的好坏,机耕道路的配套都有严格的要求,而目前大部分农田没有经过改造,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自然田块,水利设施和机耕道路不配套[6]。机耕路的配套与否直接决定了机具能否下地的问题,目前农村的机耕路还有很多是20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已经破旧老化残缺不全,对一些大型的农机具的使用造成影响。田块的治理和水利设施的修建对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也十分重要。田块大小不一、田埂较多、高低不平,水利设施落后,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稻生产各环节尤其是栽插环节对土地的平整度要求严格,机插秧是中小苗带土浅插,栽插深度约0.5cm,田块平整度高,机插质量高,平整度差,容易产生漏插率高导致机插合格率低的问题。水利设施若简陋、老化、不通畅,制约着机插秧的发展,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间歇灌溉,对水利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机库棚的建设与农机具的增加不配套也制约着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农村多数存在农机具露天停放保存的现象,农机具长时间在露天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加速了农机具的老化[7],降低了机具性能和作业水平,增加了维护和维修的成本,缩短了使用年限,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3.3 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城镇化迅速扩张,使得农村大量受过文化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务工,目前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部分留守农民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长期种植习惯和小农意识限制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他们种植水稻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后,对产量和农机化技术追求不高,加上水稻生产环节尤其是机插秧栽插环节步奏多、操作复杂、要求严格,后期管理与传统的水稻栽植方式有较明显的差异,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农民会担心新技术的应用对产量会有影响,使得这部分农民应用新技术进行机械化生产积极性不高,他们习惯于靠天吃饭,满足于农业低水平产量、较落后种植方式的现状。

3.4 农机工业发展较慢 安徽省是农机使用大省,201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 411万kW,居全国第4位;2013年安徽省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00万人,约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25%,而全国农机2013年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有5 374.7人,约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20%,安徽农机从业人员在农民中的比重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农机从业人员较多,农机总动力和农机化水平在全国前列但农机工业发展较慢。2010年安徽农机企业大概有94家,农机工业总产值为368 717 8万元,不及全国农机生产大省――山东省内农机龙头企业时风集团和福田雷沃重工两家销售收入之和[8],位居全国第14位。国内主要农机工业大省农机生产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均远超过安徽省,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省的农机生产企业分别为571家、324家、307家、257家;农机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03 176 686万元、46 215 299万元、32 133 636万元、14 725 912万元。安徽的农机工业不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并且还存在普遍缺乏名牌主导产品和主流产品、企业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安徽传统的农机龙头企业飞彩、全柴生产农用车和柴油机并不是作业机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阜阳拖拉机厂、淮丰公司、长江农业装备公司等一些较传统的农机企业在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市场竞争中也无法突出优势。奇瑞、大同先后进入安徽农机市场,为安徽农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但因企业年轻在激烈的农机市场竞争中也缺乏优势。在这些农机生产企业中,生产插秧机的主要有大同农机、奇瑞瑞创、安徽天马、安徽天时插秧机制造公司等,与井关、洋马、久保田、东洋及富来威等市场上主流的品牌插秧机企业相比,产品科研力量较弱、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粗糙,竞争力较弱。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机械制造、农艺栽培、种子工程、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及信息等领域,只有这些领域和技术相互协调融合才能促进农机化发展。农机工业引领着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健全的农机产学研体系才能带动农机化的发展进步,农机工业强大的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也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亦是如此,农机工业较发达的省份农机化水平就较高,如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

3.5 公共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 安徽省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农机技术推广、质量鉴定、安全监理等机构体系,承担着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鉴定和农机作业安全监理方面的公共服务,缺乏专业从事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等职能的部门机构。现有的公共服务机构存在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保障不足、服务人员素质待提高等问题。以安徽省农机推广体系为例,全省有105个县(市、区),共建立77个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存在部分两个牌子一套人员的现象,并且有6个差额预算和6个自收自支性质的推广机构,财政供给不足,影响了服务能力提高;在编机构人员存在学历偏低、年龄机构偏大及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的现象,全省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大专以上学历占54%,40岁以上有432人,占51.6%,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258人,占30.6%。

安徽省农机化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合作组织规模小、形式松散、管理粗放、基础建设落后等影响了农机化社会服务质量。尤其在水稻机械化生产方面,水稻栽插机械化的发展必须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大户的带动,机插水稻育秧要求高、技术复杂、作业链长,栽插机具投入高,且秧苗后期管理严格,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资源和人力资源,采取订单集约化作业,育插秧一条龙的形式,可提高机具利用率,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有利于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凤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23-25.

[2]宣云,王川,施六林,等.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0-1740.

[3]陈文.资兴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J].湖南农机,2010(8):14-15.

[4]吴昭雄.粮食主产区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县的问卷调查[J].湖北农机化,2016(1).

[5]贺捷,舒时富,廖禺,等.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

[6]漆明芝.来安县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机械,2008(27):67-68.

[7]赵恒章,李明德.农机具存放难题的思考与建议[J].山东农机化,2015(2):35-36.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8

关键词:清末,安徽,农业教育

一、农业教育创办的背景

清代承平日久,民安耕读,安徽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耕地面积也有了一定的扩大,从1685年的354274顷扩大到了1812年的414369顷[1]。人口也随之大量增加,从清顺治年间的600万人左右,增长到太平军进入安徽之前的3761万人[2],人口增长极快,可见农业经济之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虽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远远大于耕地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因此不断下降,出现了明显的人地矛盾。人地矛盾的明显出现,一方面导致生产规模越来越小,农民无力更新技术工具;另一方面促使农民竭力扩大耕地,并对有限的耕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但是农民往往不能合理的扩大与利用,“数口之室,贪私广亩,块不遑数蓄,岁不遑数菑”,对不宜种植的土地盲目进行垦种,粗放经营,利用无度;所用农具不过是“砺礋诸器,谷芨蔚犁刈鈎摄没之属”,但也“多弗暗备,备亦钝尖”,生产技术水平低,所以种植效果不佳“,食七痤三,损耗实多”,对农民体力和地力损耗都很大。久而久之“,陂陀互延,辄谓土不宜稼,弃为牛雉之区”,一些耕地因此被放弃。对于一些“僻拙之乡”更是“不省植治”,因而“每冬冻雪”,“饥逶载道”[3],农民的生活极为困苦。而安徽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是肥力较低的土肥,再加上时常遭遇水旱灾害,因此土质日渐贫瘠,地力进一步耗尽,农业产量低下。如种植早晚稻的怀宁县农民,于每年的三四月间采“湖坡生者”之草以粪田,在八九月间取“山坡生者”之草“为来春烧畲之用”[4],这样的土肥是很难起到改善地力的作用;而与此相反,该县农民对农田的利用则是“争天时,一刻千金,率晨刈旦梨儿夜耕之”,对农田尽可能的耕种,以致到光绪年间“地质大异”,“早晚二季为中迟一季”;涡阳县某农“水旱频告,逋负累累……,昔厚今薄,地气使然”[5]。在地力损耗、土质贫瘠的情况下,农业亩产量和总体产量必然会下降。以水稻亩产量为例,滁州地区亩产稻不过一石,而其他省份如江苏亩产多为3、4石以上,四川有些州县则有高达6石以上的[6],可见安徽亩产之低。并且,地力下降和亩产低下的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的总体规模逐渐缩小,仅就耕地面积而言,安徽的耕地面积在1812年为414369顷,到了1851年则下降到了340786顷[7]。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人地矛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因为农业生产的一定恢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大而有所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仍为无文化学识之人“,其播种之法耕耘之方皆出于口头之互相传援。而士大夫之有学识者,每薄稼圃之事为不足言,从无有讲求及之者”。“农业不精耕耨之事,全凭二三老农互相谈论以为法,而一切虫火之灾不能思患而预防之。”[8]因此业农者大多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与外界几无交流“,只守古法,不能改良,故步自封,毫无进境”[9]。大多数“农民等夙于种植专科多未讲求”[10]。正如张之洞所言,农民对“所种之物,种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11]。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振兴农业生产,困于财政问题和徐图自强的清政府从1903年开始,大力推行农业改革,竭力振兴农业,诏令各督抚“兴办农工诸务,并先分设农务、工艺学堂。”[12]到了1906年,商部以各省次第举办“实业学堂并三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实业补习学堂、艺徒学堂以及实业讲习所”“殊属寥寥”,又再次通饬各省“限于六个月内即将所定办法报部声明以便立案。”[13]

二、清末安徽农业教育的创办

“实业教育为富强始基,即为今日不可偏废之学”。“皖省包罗潜、霍,襟带江、淮,地沃野丰,百产富有。天然之品,米称大宗,每岁出口,以数百万计”。但“水利不讲,时有水溢之灾;森林不兴,实酿旱干之患。赋税何出,生计日艰。工商因之交病,则无实业教育之知识。故夫知识非学力不克备也。”[14]安徽地方政府为增进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开民智而裕民生”[15],依照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等章程,努力筹办“农林蚕桑实业各学校”,就地培养新式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安徽较早的实业学堂是创办于1903年的农工商实业学堂,农工商实业学堂附设在当时的安徽大学堂,并于1904年派遣五个学生赴日本学习工艺。到了1906年,巡抚恩铭奏请开办农工实业学堂预科,明确学堂“为研究培植土产原料法及制造土产原料法而设”,并制定学习课程与科目,其中预科课程为“物理、化学、数学、动物、植物、英语”等诸科,本科课程为“农工本科诸科目”[16]。到了1909年,创办于1908年的安徽中等工业学堂增设农科和商科,改称安徽中等实业学堂。依照清政府所颁布的中等实业学堂章程,增设的农科分为预科和本科两级,预科为两年,本科为三年;预科招收以十五岁以上文理通顺者,本科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者。同年,安徽高等农业学堂由当地绅民创办,依章分设预科和本科两级,不过学习年限预科为一年,本科为四年[17]。各州县地方官为了培养新式的农业技术人才亦积极筹办农业教育,先后创办了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太和初等蚕桑学堂、休宁农业学堂、徽州茶商公立初等农业学堂等农业学堂。这些农业学堂依照清政府颁布的相关《实业学堂章程》,设置了普通科和实习科等现代农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关课程,同时初步开展了一些农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如由县令刘昌彝创办于1905年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该学堂学生分三年六学期学习普通科和实习科,普通科不仅有修身、国文等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设有格致、算术、肥料、蚕生理、蚕病理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和蚕学课程;实习科则全部是养蚕法实习、制丝法实习、栽桑法实习、解剖实习等蚕学实习实践课程[18]。除了阜阳县令刘昌彝,阜阳县进步绅士宁继恭亦在1905年创办了初等蚕桑学堂,该学堂最初设在县城南,第二年又迁至城北,当年即招收学生230人,学习养蚕、植桑、缫丝技术;迁到城北后还创建了面积为1200亩实验基地,进行蚕桑种植技术、缫丝技术等技术活动的试验和改进[19]。由徽州知府在1909年4月禀准创办的茶商公立初等农业学堂也是如此,课程分为普通科和实习科;并按学生程度不同分设甲乙丙三班,甲班为农业本科,授以蚕业实习科;已班为农业预科,两年毕业后授以农业实习科;丙班为初等小学简易科,四年毕业后授以林业实习科;同时添购图书、仪器和实验地,用于教学、实习和开展一些实验和研究活动[20]。筹议创办于1909年3月的休宁农业学堂则是与农业公司的成立相结合,并设蚕桑速成科,延聘农务和蚕学教员,照章教授各项科学,以期研究如何栽种桑秧等树木,培养通晓农工技术人才[21]。“太湖县绅李德煌等以农业为当今要政,纠约同志集捐拟在省中试办中等农业学堂一所,公举翰林院编修李德檻为监督,所有招收学生延聘教员,订定教授科学以及委派堂内员司,均照定章办理,刻已拟具简章禀当道核示立案。”[22]“皖省另建高等学堂后,即经绅士檀君斗生等禀请抚院以现在大学堂改作农工学堂”[23],并“拨定繁昌县治大沙凸关门洲两处洲地,令其缴价执业以充经费。业经该堂遵章缴价并由皖绅公禀抚宪札饬繁昌县传谕佃户换立承佃约据,缴押承佃并一面饬差弹压保护。”[24]“皖北六安州原有蚕桑学堂一所,该州牧方永晶以其办无成效饬令停止。现在该州绅老自行集股创立蚕桑公司,并附设自费蚕桑学堂,将植桑育蚕二事兼营,并举禀由该州牧转详抚宪请照公司律咨部注册,皖抚朱中丞除照准立案外,并行知该州牧实力保护,毋再仍前玩泄考干未便。”[25]南陵蚕桑学堂“在县署南,光绪三十二年就降福殿痘神庙改设”,“鲁潮卿捐建筑费洋五百元”[26]。此外,1904年含山县某知县创办斌农高等小学堂,聘请日本人充任农学专科教习,并于同年五月二十日开学[27]。绩溪县则创办东山高等小学实业班,设有农业一科,到1908年有学生十人[28]。

三、农业教育对清末安徽农业的影响

清末安徽农业教育是在清政府大力推行近代化改革的背景下创办的,因此,清末安徽农业教育的创办,必然促进了安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安徽农业初步具有了近代化色彩。安徽地方政府参与和支持创办的各类农业学堂,分布在省城和地方州县,课程的设置大部分是现代农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而不只是儒家经典著作,这就使安徽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最早的现代农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初步懂得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农业生产人才。如由知县刘昌彝创办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在1908年有23人入学,到1910年时则达到了45人。太和县初等蚕桑学堂在1908年就有47人入学[29]。由宁继恭创办的阜阳初等蚕桑学堂在办学的6年间,先后培养了新式蚕桑技术人员500余名,对改进蚕桑种植、养蚕等技术,发展蚕桑种植,振兴实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0]。其他农业学堂也培养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这些新式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把现代农业技术知识传播和应用到江淮大地,开通了社会风气,促进了安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安徽农业近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Z].北京:三联书店,1957.

〔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舒景蘅.民国怀宁县志卷六•物产[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俞庆澜,刘昂.民国宿松县志(一)•实业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皖抚振兴农桑之计划[N].申报,1909-8-8.

〔6〕世续,等.大清德宗景(光绪)皇帝实录•卷494[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1970.

〔7〕通饬筹兴实业教育[N].申报,1906-8-28.

〔8〕冯煦.皖政辑要[M].合肥:黄山书社,2005.

〔9〕皖抚振兴农桑之计划[N].申报,1909-8-8.

〔10〕皖抚咨送农工实业预科说略附章程[N].学部官报,1906(9).

〔11〕〔28〕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合肥:方志出版社,1997.

〔12〕咨覆皖抚阜阳县初等农业学堂蚕桑科学生毕业准照章给奖文[N].学部官报,1909(110).

〔13〕〔3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大事记[M].合肥:方志出版社,1997.

〔14〕刘汝冀.陶甓公牍卷10•徽州府详办初等农业学堂文[M].官箴书集成(第1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

〔15〕组织农业学堂[N].申报,1909-3-31.〔22〕皖绅提倡农学[N].大公报,1909-12-10.

〔16〕各省教育汇志[N].东方杂志,第2年第2期.

17〕饬令保护蚕桑学堂[N].大公报,1909-11-13.

〔18〕徐乃昌.民国南陵县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9〕各省教育汇志[N].东方杂志,第1年第6期.

〔20〕咨答覆行安徽巡抚学司阜阳县初等农业学堂不得缓引节缩期限办法学生年龄准变通办理文[N].学部官报,1910(128).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9

关键词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成效;做法;安徽省农科院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46-02

Investigation on Capital Proje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AAAS

XU Xiao-ying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fund project is focused on us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pecial funds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e projects. It’s important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expand farmers' income,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practice and effect of four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projects,proposed suggestion of further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funds; effectiveness; practice; AAAS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是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的重点支农项目[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自2008年以来,先后承担了水果、小麦、肉禽和茶叶4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8 6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 100万元。项目对于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拓展农民增收、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主要成效

1.1 改善创新条件,夯实了科技创新的基础

水果项目组,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果树栽培生理及遗传改良实验室,购置了水果栽培生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检测设备(如PCR仪、凝胶成像系统、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合作用仪等),建成后的实验室具备开展果树生长发育、遗传改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功能;在砀山县园艺场建成了水果病虫害早期鉴定及农药筛选实验室,并设立了3.33 hm2砀山酥梨试验园,试验园中建设了864 m2智能温室大棚,并安装室外气象站等;在合肥建设了1.33 hm2砀山酥梨育种圃和6.67 hm2种质资源圃等。

小麦项目组,先后采购了小区试验专用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单粒点播机,使小麦育种过程机械化,育种试验质量和效率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改造了育种栽培试验基地,开展旱涝胁迫对小麦生长的专项研究;改善了小麦品质改良实验室条件;在固镇县等地建立了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示范点,添置了昆虫行为研究专用设备。

肉禽项目组,围绕肉禽业的饲料、兽医学科建设,与世行农业科技项目整合,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研究和科技服务平台,一是饲料安全检测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认证;二是安徽省临床兽医诊断与防治指导中心,填补了安徽省缺少面向企业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兽医临床诊疗机构的空白。

茶叶项目组,围绕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技术,与黄山茶叶研发中心项目进行整合,新建了种质资源圃、良种繁育基地、无性系良种核心示范区等基础设施,添置了茶树病虫害测报、茶叶质量检测等关键设备。

1.2 攻关关键技术,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成果

水果项目组,选育的新品种“砀山新酥”梨、“满园红”油桃,已通过省级品种认定,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筛选的“07-9-6”桃、“97-83”桃、“73-06”石榴等品系已经通过专家现场鉴定;开展的冬季温度变化对砀山酥梨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砀山酥梨花粉直感机理研究均已获得阶段性成果;地方梨、桃品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获得结果。

小麦项目组,一是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已有4个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品种审定,12个小麦新品系、6个玉米新组合进入国家和省级小麦、玉米区域试验。在后备品系方面,6个品系最高产量达到12 750 kg/hm2,创造了安徽省有史以来小区产量的最高纪录。玉米品种弘大8号被列入安徽省玉米主推品种之一,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超过6.67万hm2。皖麦54、新福麦1号、皖麦44被列入安徽省优势小麦良种补贴品种名录,3个品种招标面积3.128万hm2,供应优质种源4 000 t。在阜南、怀远、固镇分别建立高产示范片超过666.67 hm2。二是小麦、玉米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成果,研究总结出适应淮北地区过渡性气候和砂姜黑土特点的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明确了淮北地区小麦超晚播条件下的产量潜力,为科学确定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布局提供了依据。在玉米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上,在利辛开展的“玉米千亩高产示范”,在凤阳开展的“玉米稳定增产的灾害应变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打造了现代农业“样板工程”。三是完成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品质分析工作,检测样品80份,涉及17个县(市、区)29个小麦品种。分析结果对掌握安徽省小麦品质状况,提升市场竞争力,服务政府决策有重要意义。四是开展了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小麦千粒重和增产效果显著。对小麦叶枯类病害调查及病菌的毒力测定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肉禽项目组,一是完成小麦、大米蛋白粉、桑叶3种资源的饲料技术研究。通过对安徽省不同区域小麦的营养成分分析,针对小麦饲用化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进行了酶制剂的筛选及抗营养因子的测定试验与示范,该项成果已在饲料厂和养殖场广泛应用。项目还完成了桑叶、大米蛋白粉在饲料中应用的系统化研究,制定了桑叶在优质鸡生产,大米蛋白粉在肉禽日粮中的配方,该成果已处于示范阶段。二是完成菜籽粕、麻油粕发酵改良提质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已通过中试生产,在10多家养殖企业进行替代豆粕的示范,经济效益显著。三是在疫病防控方面,对常规疫病进行监测预警,对全省疫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发疫病进行研究,重点对J亚型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2个鸡免疫抑制型疫病进行研究;确诊了“不明原因鸭病”和商品肉鸡的“突然降料症”病因。四是在优质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方面,选择确定了适合安徽省发展优质鸡的品种类型;建立了3个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无抗优质鸡的生产技术研究取得进展,提出了中草药添加剂安全保健技术。

1.3 加强成果转化,科技支撑效果显著

水果项目组,通过水果产业现代农业项目实施,2008―2012年,安徽水果栽培面积增加了近3.33万hm2,产量增加了90万t,水果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年均收益增加1.2万元/hm2以上,累计带动16万户农户增收,带动近100万农民就业。

小麦项目组,2011年项目组成员在小麦、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数次赴12个小麦、玉米主产区,通过广播、讲座、驻点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宣传和培训。共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会等活动20次,累计散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挂图”等技术资料1万多份。大力开展小麦、玉米新品种原良种繁殖与展示,展示新审定的新品种及近年苗头品系22个。2011年在安徽省农科院皖北科技创新中心举行小麦展示现场观摩会,共有100多人参加。

肉禽项目组,加强了与承担现代农业项目企业的合作,与12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通过专家定期巡回指导,开展技术服务,解决应急性技术难题,共巡回指导企业50多次。对重大关键问题集成专家力量进行立题攻关。在安徽日报农村版开辟专栏,定期刊登肉禽产业适用性的新技术。结合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与省畜牧局合作以优质肉禽生产为主题,在合肥市组织了“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肉禽发展资金项目培训会”,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技术人员200多人。

茶叶项目组,全年派出专家100余人次在省内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开展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茶叶主产县农技人员、企业技术员、茶叶合作社社员及茶农骨干等1 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 000余册。指导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标准样的制定;赴宿松进行名优茶评比会;为全省10个重点产茶县检测茶园基础土样1 000余份;与黄山猴坑茶业有限公司、歙县立安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茶树良种场等十几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科技合作关系。

2 主要做法

2.1 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为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以统筹协调全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整合等事务;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成立项目技术专家组,负责产业技术方案的编制,研讨重大技术事项,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整合资金、协调关系,组织精兵强将,协调推进项目的开展,以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实施。

2.2 创新机制,强化协作

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确保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高效实施。一是及时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强化分工,加强各环节信息沟通,及时研究并通报项目进展。二是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加强与农技部门的密切合作,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突出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在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作用,为农民排忧解难。三是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优势,与承担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省内外的专家、教授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协作关系,组建安徽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组及联合攻关团队,形成了学科齐全、力量雄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产学研团队,有效整合了全省科研、管理、生产、技术推广资源,通过产学研的紧密配合,促进了产业的科学发展[2-3]。

2.3 深入实际,强化服务

从掌握项目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开始,深入基层,主动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服务,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实行技术专家分片指导责任制,并建立项目县联系制度,按照不同区域、不同项目县开展技术指导,针对产业发展瓶颈技术,确定支持关键环节,推进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结合安徽省产业化工作实际,紧跟国际研究方向,充分利用项目资金,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品种,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资源。

2.4 整合资金,规范管理

积极创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规范资金操作。一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的申请、拨付、审核、使用和监管手续,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整合资金实行分类使用,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实现项目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是与所有项目承建单位或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协议,所有项目工程采取招标制和监理制,坚持阳光操作,公开、公正、公平,确保项目质量。三是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定期对项目资金审查。四是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检查、验收有据可依。五是坚决执行项目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制度、检查验收制度,按时总结,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每年度的绩效考核[4]。

2.5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综合采用传媒、基础设施等信息传递平台,多渠道宣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水果、肉禽、茶叶和小麦产业项目建设营建良好的氛围。一是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项目组开展工作的详情(如现场观摩会、专家研讨会、专家建议等),大力地宣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政策的有关精神。二是搭建平台,沟通产业发展信息,在政府、科研、教学、农业之间建起一个快速信息通道。三是综合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实现与一线人员的交流互动。

3 建议

(1)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结合安徽省农科院科研优势和各所项目特点和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难题,继续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2)优化资金配置,完善资金管理方式。资金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真正落实中央和地方支农惠农政策[2]。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公益。在项目连续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后,要加大展示、培训等宣传力度和技术性示范与推广,使项目区建设能惠及更多的农民,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益。不断加强平台建设和转型工作,利用技术平台开展社会服务,力争建成实力雄厚、基础扎实、服务到位的农业科研公益型事业单位。

4 参考文献

[1]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9(3):33-35.

[2] 吴小林.突出优势主导产业 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安徽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成绩斐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8):8-10.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0

关键词:安徽省;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个过程环节中,占用了很大的费用和成本,如何降低这些费用和成本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作用。下文将详细论述安徽省农产品物流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这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自然优势条件。

首先,2003年颁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2006年颁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并就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等发面给出了建议。由此可见安徽省政府是大力支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并希望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的建设推动我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以省会合肥为中心通向16个地市的线公路为主骨架,以地市县城的二、三级沥青油面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纵横交织,并与铁路、水运、空运相衔接的公路网己基本形成。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居华东首位;公路运输能力居中部地区第二位;水路航运较为发达,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通全国9个省市,运输能力居中部地区第三位;管道运输从无到有,建成西气东输安徽段主管道和合肥等支管道。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

到2007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日用消费品、农资配送中心215个以上,基本满足全省乡村连锁网点的商品配送需求。而且还有多家物流中心正在兴建。例如,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合肥宝龙物流中心工程项目在2007年动工,该物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合肥新站区2007年重点工程,一期工程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24500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是一个集办公、仓储、停车、运输、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安徽省实施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信福工程”,依托乡村行政机构、农业大户、大型农产品集散地,构建乡村商业信息服务站和公共信息服务查询系统。整合我省现有各种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安徽新农村商务信息网,使之成为收集和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及供求情况、国际标准等“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为农民获取和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利用信息手段“引福致富”。并相继建立了安徽省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徽商网”、安徽农网、省烟草公司的电子商务网、合肥海关电子信息网等一批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农村市场运行监测,将重点流通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出口基地等作为监测样本点,实施运行情况网上直报。引导农村流通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连锁经营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物流配送管理标准化和条码化,加强对配送中心和连锁店销售和库存情况的监控,促进商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营销,建立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连锁配送体系。

二、劣势

物流人才缺乏。首先,就高校层面上来说,安徽省各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的数量较少,开设物流这门专业的高校的数量不足。其次,就企业层面上来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徽省缺乏物流研究方面的人才。再次,就政府的层面来说,安徽省对物流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对物流的认识上的不足。物流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大多数人的认识还停留在物流就是运输或仓储,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没有将物流看成一个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来看待。

农产品物流环节较多,流通效率较低。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从整条物流链上来看,环节过于繁琐导致农产品物流的整体效率偏低。特别是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劣势。

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第一,地方保护主义还存在。这无形中增加了安徽省物流的成本。第二,物流服务组织还不够完善。缺少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组织。第三,安徽省物流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物流过程中伴随中信息流的,信息网络的不完善,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第四,安徽省的道路状况还有待改善。特别是偏远地区甚至还没有公路设施。第五,运输设施的陈旧。

三、机会

物流知识在安徽省广泛迅速的传播。近年来,安徽省各高校开始开设物流专业,不仅培养了一些物流人才,最主要的是促进了物流理念在安徽省的传播。另外,安徽省政府在宣传物流理念方面也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

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潜力巨大。首先,由于安徽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企业物流管理理念淡薄,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规范;供应链各个环节相互脱节,致使中国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占整个GDP的20%左右,而安徽省的物流成本占GDP的25%左右,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第二,随着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对物流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中部崛起的发展机会。安徽省加快“融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的步伐,大力拓展安徽省农产品的省外乃至国外市场空间。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人们的消费有限,只有大力拓展安徽省农产品的省外乃至国外市场空间,才能产生更多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从而推动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新世纪,安徽省政府提出了“融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这为安徽省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发展农产品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加入WTO给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带来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物流市场的承诺将促使更多的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通过与其合作的方式,安徽省物流企业可以学到其先进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经验。对于安徽省农产品物流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四、威胁

农产品物流的风险较大。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易腐易烂性、地域性和季节性。“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分散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而农产品消费却是全年性和普遍性的,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产生矛盾,导致准确掌握供求信息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环节风险较大。

加入WTO给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业带来的威胁。对于安徽省物流企业而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合作的机会。其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资物流企业,而是来自国内同行,如果其它同行抢占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先机,使自身地位得到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将会对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企业构成很大的威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20-125.

[2]韦恒.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06,3:12-15.

[3]孙婧,黄世祥.对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6, 10:46-48.

[4]陈珊珊.农业物流现状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6,7:23-25.

[5]韦道菊.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储运,2006,6:89-90.

[6]陈淑祥.简述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14-17.

SWOT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of Anhui Province

She Feifei Zhang Lu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1

关键词:流通体系;流通主体;流通业态

安徽是我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4,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保持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历来是全省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安徽省农产品流通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861”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徽农产品流通现状

1、农民的市场流通意识缺乏。在安徽广大的农村,农民一直以来是重生产、轻流通,他们只关注生产环节,关注种子、化肥、播种和收割,对于流通很少关注,在他们看来,销售不应该是自己来做的工作.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有人来采购,而价格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样的传统意识直接导致了农民在进行完生产活动后要受制于流通渠道的主导者,最终的结果是,往往到农村收购粮食的主体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并且提高收购的苛刻条件,这样农民辛苦种植的粮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如何转变农民意识,让他们能够既重视生产,也重视流通,是改变流通现状的前提。

2、市场主体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市场的繁荣转移了一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了农民经纪人、运销专户、中介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城镇职业零售商贩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农****销队伍组成的市场流通大军。但是,当前除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外,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地方开始对农民经纪人队伍进行培训、登记,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广大农民又是一个受传统观念影响最深、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流通主体总体上素质不高,他们较为普遍地缺乏流通经验和现代商业知识,依赖其现有的存量知识和经验是无法完成农村产业升级和流通现代化历史重任的。安徽省流通管理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执法人员未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无论是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

3、流通产品加工深度差距较大。安徽省的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是产品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目前,安徽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的利润仅占全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利润总额的1.6%,2010年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约为1∶1.3,低于国内3-4∶1的先进水平,安徽省动物食品95%以上为初级产品,熟食制品仅达2%~3%(国际上高达40%以上),植物油脂中二级油仍占相当比重,果汁、蔬菜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基本空白。

4、农产品结构层次差距较大。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既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2010年全省总人口6,516万,农村人口近5,00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8%左右,全省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全年粮食产量3,080.5万吨,比上年增加10.6万吨,增长0.3%,连续五年创新高。油料产量227.6万吨,下降5.3%;棉花产量31.6万吨,下降8.7%。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表1)

虽然安徽省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茶叶、大牲畜、水产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偏低。酸制剂、淀粉糖等高技术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乳及乳制品开发相当薄弱,营养功能型葡萄酒、黄酒、果酒比重小,啤酒中纯生啤等高档啤酒的比例太少,高层次的农产品目前尚待开发。

5、农产品流通业态落后。至2008年,安徽省共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340个,但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124家,仅占市场总量的9.3%,与农业大省极不相符。流通业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农民家庭自产自销、直接人市交易的居多,零售商品网点多,但连接产销的批发市场少,进货渠道复杂,价格随意性大,虽然近年来对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但是大多数还是相当落后。而且,农产品现货交易方式陈旧,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方式仍处于低端发展阶段,拍卖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新型流通业态建设不足。 转贴于

二、完善安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

1、转变农产品流通观念。把农产品的流通放到重要的位置,要与生产同等对待,要像重视农业生产那样重视农产品流通。在观念转变方面,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县级以及乡镇级政府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从上到下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让更多的农民重视流通在农产品生产及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流通。

2、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能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培育一批全省性和区域性标准化批发市场,使其成为流通的主渠道;积极引导批发市场或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或者将批发市场转型为物流中心、生产者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设置的生鲜农产品处理中心和大型零售商设置生鲜农产品处理配送中心,包括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贯彻“大流通”的概念,实现产销一体化,逐步向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多条腿走路,促进农业批发市场发展建设。2009年以来,安徽省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

3、加强农产品流通基地基础设施。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建设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流通设施,着重扶持农产品市场的供水、供电、交易和冷藏设施。同时,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公用、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向农产品销售环节延伸链条,利用广交会、会、徽商大会、跨国采购会等国内外展会平台,组织本省名优特色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内销和出口,形成了一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连接国内外两个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条。通过农产品信息网络对市场行情、产品销量、价格变动规律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咨询等,做到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帮助生产者掌握市场脉搏,预测生产经营规模。

4、培育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要抓住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机遇,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形式,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特色,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以镇村两级农家店为基本单位的“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提升市场层次。

5、加强流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在流通领域引入农业标准化的理念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也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一套与品牌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为此,就必须提升农产品流通企业人员素质。现代化流通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业务素质,向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学习,从而更好地为培育农产品品牌服务。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财政贴息;另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应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手续,放宽市场准入。其次,政府给予税费政策优惠,完善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流通税收政策,实行全面优惠减免的政策,包括对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的农资流通环节亦要有所考虑,这对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针对规范后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其执行免交所得税、附加税和减免营业税的政策优惠,并逐步向免交一切税赋的国际惯例靠拢。

主要:

[1]张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经济,2009.2.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2

关键词:流通体系;流通主体;流通业态

安徽是我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4,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保持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历来是全省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安徽省农产品流通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861”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徽农产品流通现状

1、农民的市场流通意识缺乏。在安徽广大的农村,农民一直以来是重生产、轻流通,他们只关注生产环节,关注种子、化肥、播种和收割,对于流通很少关注,在他们看来,销售不应该是自己来做的工作.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有人来采购,而价格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样的传统意识直接导致了农民在进行完生产活动后要受制于流通渠道的主导者,最终的结果是,往往到农村收购粮食的主体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并且提高收购的苛刻条件,这样农民辛苦种植的粮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如何转变农民意识,让他们能够既重视生产,也重视流通,是改变流通现状的前提。

2、市场主体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市场的繁荣转移了一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了农民经纪人、运销专户、中介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城镇职业零售商贩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运销队伍组成的市场流通大军。但是,当前除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外,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地方开始对农民经纪人队伍进行培训、登记,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广大农民又是一个受传统观念影响最深、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流通主体总体上素质不高,他们较为普遍地缺乏流通经验和现代商业知识,依赖其现有的存量知识和经验是无法完成农村产业升级和流通现代化历史重任的。安徽省流通管理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执法人员未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无论是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

3、流通产品加工深度差距较大。安徽省的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是产品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目前,安徽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的利润仅占全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利润总额的1.6%,2010年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约为1∶1.3,低于国内3-4∶1的先进水平,安徽省动物食品95%以上为初级产品,熟食制品仅达2%~3%(国际上高达40%以上),植物油脂中二级油仍占相当比重,果汁、蔬菜汁、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基本空白。

4、农产品结构层次差距较大。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既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2010年全省总人口6,516万,农村人口近5,00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8%左右,全省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全年粮食产量3,080.5万吨,比上年增加10.6万吨,增长0.3%,连续五年创新高。油料产量227.6万吨,下降5.3%;棉花产量31.6万吨,下降8.7%。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表1)

虽然安徽省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茶叶、大牲畜、水产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偏低。酸制剂、淀粉糖等高技术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乳及乳制品开发相当薄弱,营养功能型葡萄酒、黄酒、果酒比重小,啤酒中纯生啤等高档啤酒的比例太少,高层次的农产品目前尚待开发。

5、农产品流通业态落后。至2008年,安徽省共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340个,但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124家,仅占市场总量的9.3%,与农业大省极不相符。流通业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农民家庭自产自销、直接人市交易的居多,零售商品网点多,但连接产销的批发市场少,进货渠道复杂,价格随意性大,虽然近年来对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但是大多数还是相当落后。而且,农产品现货交易方式陈旧,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方式仍处于低端发展阶段,拍卖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新型流通业态建设不足。

二、完善安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对策

1、转变农产品流通观念。把农产品的流通放到重要的位置,要与生产同等对待,要像重视农业生产那样重视农产品流通。在观念转变方面,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县级以及乡镇级政府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从上到下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让更多的农民重视流通在农产品生产及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流通。

2、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能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培育一批全省性和区域性标准化批发市场,使其成为流通的主渠道;积极引导批发市场或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或者将批发市场转型为物流中心、生产者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设置的生鲜农产品处理中心和大型零售商设置生鲜农产品处理配送中心,包括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贯彻“大流通”的概念,实现产销一体化,逐步向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多条腿走路,促进农业批发市场发展建设。2009年以来,安徽省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

3、加强农产品流通基地基础设施。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建设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流通设施,着重扶持农产品市场的供水、供电、交易和冷藏设施。同时,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公用、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向农产品销售环节延伸链条,利用广交会、会、徽商大会、跨国采购会等国内外展会平台,组织本省名优特色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促进农产品内销和出口,形成了一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连接国内外两个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条。通过农产品信息网络对市场行情、产品销量、价格变动规律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咨询等,做到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帮助生产者掌握市场脉搏,预测生产经营规模。

4、培育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要抓住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机遇,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形式,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特色,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以镇村两级农家店为基本单位的“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提升市场层次。

5、加强流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在流通领域引入农业标准化的理念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也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一套与品牌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为此,就必须提升农产品流通企业人员素质。现代化流通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业务素质,向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学习,从而更好地为培育农产品品牌服务。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财政贴息;另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应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手续,放宽市场准入。其次,政府给予税费政策优惠,完善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流通税收政策,实行全面优惠减免的政策,包括对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的农资流通环节亦要有所考虑,这对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针对规范后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其执行免交所得税、附加税和减免营业税的政策优惠,并逐步向免交一切税赋的国际惯例靠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经济,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