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

时间:2022-05-31 04:41:06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1

[摘要]:

当今中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举足轻重,必须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化整为零,走出误区,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同时通过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电视要主动出击,在社会转型和媒体竞争中构建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

abstract:

nowadays, news comments play a great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levis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news comments should follow the disciplines of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walk out of the erroneous zone of traditional news comments. news comments should mainly transmit opinions besides facts in the converg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popular discourse and multiple expression ways, news comments should guide public opinion, embo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visual elements and commentary element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media, chinese television should construct a powerful “television opinion field” in th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media competition.

keyword:

television news comments; erroneous zone; popular discourse; opinion field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然而,从平面媒体搬来的救兵——新闻评论却没有在电视上展示出足够的威力。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难道中国电视能够缺失或弱化自己的新闻评论吗?显然不能!电视新闻评论要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如何才能发出这一强音?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化整为零,走出误区

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这在报纸上是泾渭分明,但在电视节目上却难以区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早已习惯以这种节目形态来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焦点访谈》其实属于新闻专题,只是由于它的出生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就此被贴上新闻评论性栏目的标签。然而,这种单一的述多评少的节目形态严重的制约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有时甚至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喧闹之中。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类评论节目悄悄地“关停并转”,化整为零是电视新闻评论走出误区的开始。一些电视台果断地撤并和周密的策划让新闻评论重新焕发出青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都把原来单独设立的评论节目打包进栏目,实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正如孙玉胜所说:“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 [1]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而且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在60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辟出四个时段供观众发表见解,名曰“新闻即时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最高峰时,一则新闻有800余人参与评论。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生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近年来,民生新闻中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大展脚拳,新闻主播也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阿丘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杨,都以他们的睿智与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各自的评论天地,他们的点评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时下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浅尝辄止,一时难以满足观众解读新闻评析事实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从敢于评论到善于评论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还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由于《焦点访谈》强大的舆论监督及影响力,加上它贴上新闻评论节目的标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对社会弊端和不良现象进行的批评报道主要是传播事实性信息,应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功能。如果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就会强化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或许有人会问,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批评报道的把握难道不是一种舆论导向吗?当然是。但在事实的基础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二要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理是这样的: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2]谈话节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评论节目形态,它以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代替宣传教化的单向传播。国外并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形态,但无论是cbs的《60分钟》还是半岛电视台的《针锋相对》,难道会有人说这里面没有评论吗?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播意见性信息。

二、大众话语,多元表达

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电视评论的界线日趋模糊。在这个模糊中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一个是表现手段的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传递一种居高临下和国家话语和曲高和寡的精英话语。然而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更具平民彩色的崔永元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让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相聚一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与江西资溪面包经营户王信文一家共话全民创业,电视评论就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作为软新闻的评论,它在表现形式上更能推陈出新。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广州电视台《时事查笃撑》就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拉呱》创造性地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和评说,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或许《拉呱》不是地道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小么哥说的一些事新闻价值也不大,但在山东省的许多村子里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广州电视台的《时事查笃撑》是一档以情景短剧形式播出的时评节目,在极具广州地方风味的“tv茶吧”中“嬉笑怒骂论时事”,节目中还加入了一些动画、漫画、mtv等特技。《时事查笃撑》选取的题材多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如《公交车乱改道,市民好难受》、《如何睇的士拒载》等,这些大众话题反映了市民的社会诉求。但由于节目表演大于评论,收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叙事方式也有不少创新。扬州电视台《时评新语》是一档以社会新闻评论为主的栏目。这个节目有两大特点,即叙述方式的改变和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的叙述方式受到了扬州评话的启发,其评论语态的改变是从人称开始的。传统的新闻叙事一般多用第三人称,但在《时评新语》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在《“圣诞”究竟是个啥?》中,主持人在描述了圣诞这一天的热闹之后说:“快乐归快乐,我倒想刨根问底地问一句,在咱们扬州人心目中,‘圣诞’究竟是个啥?要我说呀,圣诞就是‘贺卡节’。”“评论不仅要亮出矛盾双方的观点,更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媒体的观点,否则,就不能叫做评论,充其量只是深度报道。”[3]或许有人担心,这种以我为主会不会带来主观和偏见。其实只要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我”的存在就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

如何让电视评论过程化?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是实现过程化的重要手段。辩论就是一种充满强烈冲突的话语方式。美国电视观念认为:“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电视新闻的话语应该是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观点应该要相互不断地撞击。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切合了这样一种电视新闻传播观,以辩论的形式评论时事,以思辨的色彩引导观众,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那一场舌剑唇枪,火花四溅的争论。不少辩题多为时下的社会热点,如《全国高考分省录取到底公不公平?》、《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丧家犬?》、《房价只能由行政手段调控吗?》、《现在进入股市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等。然而,评论尺度难以把握,辩论似乎风险更大,如何拿捏?这是许多电视人所担心并为此裹足不前的原因。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很多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讲,而在于你怎么样讲。”[4]怎样讲?这取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准确表达。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寓思辨于形象之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传播特点。视觉化、过程化、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当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的基本走势。

三、迎接挑战,主导舆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零敲碎打是不行的,要打“组合拳”,要形成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在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电视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然而,电视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

当今世界,中国已是手机拥有第一大国,网络用户第二大国。手机短信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点播变广播,个人媒体聚合成大众媒体;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据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这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者。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博客虽然是小众的网络媒介,但越来越多的博客已经从心绪记录转变为时事评论,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已经超过5000万。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舆论场。

从“最牛钉子户”到“华南虎照”,形形色色的网络事件爆炒,传统媒体无不趋之若鹜,都想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分一杯羹。问题是电视新闻就甘心做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二道贩子”吗?电视新闻如何由跟风变为引导,关键在于有无独家新闻和权威评论,只有让更多的资深记者坐在新闻主播台上,让更多的意见领袖走到镜头前面,电视新闻才能在传媒新闻大战中争得第一话语权。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拥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素质很高的评论员队伍。其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出现一些名牌主播和资深记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组成一支有影响力的评论员队伍。当然,电视评论员还包括话语级别较高的社会精英。作为网络舆论的制造与传播者,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电视媒体只有汇集、引导和影响众多意见领袖,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才能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一个严峻形势和重大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电视新闻如何主导新闻舆论的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从电视读报到电视读网,从网络链接到短信互动,电视新闻评论吸纳各方言论,搭建一个数字化多媒体视听传播平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报和读网,必然会造成独家新闻和评论内容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对新闻舆论的影响力。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的步伐加快了。“两会”期间央视国际开创“名嘴两会博客”,囊括了央视主持人、记者和央视国际网络记者关于“两会”的博文。这一平台既充当了新闻传播渠道,又是影响广泛的意见互动空间,包括征集、评论、预告等,他们以网民留言为素材共推出十期特别策划,涵盖了网友对房价、教育、医疗等热点的建议和意见。王小丫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将“网民建言册”递到总理手中。这一传递实现了新闻言论与公共事业的成功对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焦点访谈》创始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写道:“还是在《焦点访谈》创办的初期,我就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其实这就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5]时至今天,中国电视新闻的评论时代还是遥不可及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6]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电视新闻已进入转型期,中国电视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不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涅磐,就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湮没!

[注释]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0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3]周明涛:《叙述方式的改变与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全新》《视听界》2007、4,第59页;

[4]赵华:《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幕后“新闻”》《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2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传播手段;研究方法;选题

随着电视新闻评论的蓬勃发展,其竞争日趋激烈。表现为: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类节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

第一,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需要具有典型性、异常性和建设性。

这是从新闻价值的层面上来谈的。新闻理论普遍认为,新闻价值包含六个因素,即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时宜性、趣味性,而作为电视新闻评论,它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这就决定了它与普通新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新闻价值上主要表现为:典型性、异常性和建设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事件、事实,都必须具备这些因素,因为各因素在不同的新闻事件或事实中的分布和数量不是也不可能等同。

所谓典型性,就是指电视新闻评论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和评说,因为,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许许多多的国内外大事,电视新闻评论不会也不可能一一予以评说。但是电视新闻评论可以把握住那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以个别来反映一般,通过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方式影响受众。实践表明,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反响如何,社会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抓住了典型的新闻事件。

所谓异常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指那些特定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应该遵守的社会准则与规范,破坏了特定的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了危害。这种行为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法规层面的。它还包含那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但又暂时不为大家所熟悉或者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对前者,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对社会上这些不正常的、不合法的、假恶丑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评论、批判,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警醒,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明辨是非、善识美丑,起到激浊扬清的功效。对后者,电视新闻评论追根溯源,并通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告诉广大人民群众: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对我们周围的人有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它,以及它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等,有利于消除人民群众面对不熟悉或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时所产生的怀疑或焦虑,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所谓建设性,就是指电视新闻评论评说过的事件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正面的、表扬性的或中性的新闻事件,在受众中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效应,如褒扬好人好事等。电视新闻评论同时也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是党和人民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工具。所以,从群众的观点出发,揭露问题的题材不可或缺。批评鞭挞不正之风等不良行为乃是社会正义的体现。选择这类题材时,要考虑节目播出后的社会效果,选题必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增加凝聚力,必须考虑社会承受力。我们所说的“建设性”,即对于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从揭露问题入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认识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及症结之所在,并及时地采取措施纠正之,力争以后杜绝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概括地讲,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建设性,是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扬善抑恶,倡导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和信心,引导人民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第二,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要注重效果、讲究方法。

电视新闻评论是通过电视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它借助于电视这样一种传播媒介,声画文有机结合,现场感、立体感和纵深感鲜明,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易被观众接受,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这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在选题上,要更加注重效果、讲究方法,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统一,促进难点与热点问题的解决,树立和鼓舞人民的信心,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体到每一个选题,就是要追求反馈,凡事最后得有个交代。对于那些问题确实存在,但由于时机、环境、经济条件等诸方面原因,其解决难度太大或者现时情况下不可能有结果的选题,哪怕再炙手可热,也不妨暂时放一放,等待恰当的时机。否则,凭一时冲动做下来,会发现它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评论,在关心每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不由地想知道: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这件事情现在如何了?这个人如今怎么样了等等。当看到自己关心的问题在眼前被最终解决了的时候,他们会对这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反之,电视新闻评论只将一个个问题或事情摆在观众面前,却迟迟没有或鲜有结果,那么观众自然会对它的印象大打折扣,最后可能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第三,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要立足自身,又要有突破。

这是从电视媒介自身属性上来谈的。处在不同层次的电视台开展新闻评论,它的选题范围自然受到地域限制。

县、市电视台作为一个区域性电视台,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区受众对新闻的信息需求,打破旧的自我束缚、画地为牢的意识和框框,建立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新闻视野和新闻触角,将新闻办成一个包括本地新闻、省、市重大新闻、社会新闻的总汇,这其中当然包括作为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众多节目中拥有绝对高的收视率,并成为收视的惟一高峰。

故而,县市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时,不妨也考虑多加突破,大胆尝试,跳出地域性,适时选择一些大视角、大手笔的选题。这一点对于应对电视“触网”后的激烈竞争尤显重要,因为面对各个不同地域的受众,只有能引起普遍兴趣的选题才会有较高的收视率。

第四,根据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编排来确定宜于表现的选题。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每期节目只讲一件事;另一类,每期节目说两件事以上。

前者在选题时需要找那些影响巨大、受众波及面广泛、发生根源比较复杂、有较多新闻背景的事件,如,延寿电视台《百姓看法》节目,每期大约8分钟,一般只讲一个话题,或揭露某地主管部门与非法奸商互相勾结生产劣质钢材,扰乱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4月3日《追踪地条钢》)。或披露某考区师生共同舞弊问题(2005年10月17日《里应外合闹考场》)。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3

【关键词】《新闻1+1》 电视新闻评论 议程设置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获得公众一致好评,开播至今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1+1》在新闻评论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一、《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的独播节目,在新闻频道的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半播出,节目时长二十五分钟。主持人是白岩松和董倩。《新闻1+1》栏目的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①《新闻1+1》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的旗帜。

1、选题分析

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的选题最能体现其新闻评论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从《新闻1+1》的选题来分析其新闻评论的特点。笔者从《新闻1+1》栏目官网上选取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3月7日共210期节目。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出以下特点:

(1)重点评论国内热点事件,同时兼顾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由表1看出,节目以国内选题为主,以国际选题为辅。国际选题有两个特点:第一,国际选题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关,以中国外交政策解读为主。

(2)问责职能部门和述评热点公共话题是其新闻评论的主要方式。由表2可以看出,“问责职能部门”的选题占总选题的37.62%,“述评热点公共话题”占总选题的20.95%,两者相加是58.57%。《新闻1+1》主要有两种新闻评论方式:第一是讲述一个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点评。这体现了《新闻1+1》维护公众利益的理念,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政府职能部门,指出政府决策或执行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新闻1+1》的理念,目的是促进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

(3)选题贴近民生,关注公众利益。由表3看出,涉及“教育问题”的节目有12期,数量最多;接下来的是“农村和农民工问题”,有8期。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拆迁问题、高铁动车事故则更是频繁出现的热点话题,这些无不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1+1》反反复复、连续不断地关注和报道这些民生问题,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内容分析

(1)新闻评论兼顾针砭时弊和理性引导。《新闻1+1》往往能够尖锐地揭露和评论社会问题,但同时又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梳理和化解矛盾,引导民众趋向理性。一方面,《新闻1+1》的不少节目从公众的立场出发,大胆地向政府职能部门问责,监督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另一方面,《新闻1+1》及时地解读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通报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成果,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冷静引导民众趋向理性,维护社会稳定。比如,《打黑必严!除恶务尽!》这期节目介绍了公安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成果,通报了全国六个重大涉黑案件的处理情况,表明党中央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绝不手软。然后针砭时弊指出了地方政府不作为,白、黑、红一体化,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是黑恶势力屡禁不止的原因。

(2)用理性的信息梳理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新闻1+1》把新闻事实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逐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示各方的观点言论,进行信息梳理;其次,连线前方记者,采访当事人,请教专家学者,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结尾由主持人做出客观的点评。《新闻1+1》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空洞说教的形式,让受众在层层的解读中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新闻1+1》努力传播理性思想,尝试引导公众言论走向理性,同时鼓励公众独立思考。例如,《如何破解“达芬奇密码”?》这期节目关注“达芬奇家居”涉嫌欺诈消费者的事件,首先进行信息梳理,综述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介绍“达芬奇家居”发家史和老板庄秀华的个人情况,拨开事件谜团,让公众了解全部真相。然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论证,多方分析原因,探讨了中国人“不买对的、只卖贵的”和迷信洋品牌的不良消费观,引导公众理性消费。

(3)冷静地评论重大突发事件:不求快,而求深。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1+1》放弃了第一时间,而注重第一深度;不去抢第一发言权,而是争夺第一解释权。无论如何,网络的时效性是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一时间的报道可以使事件梗概迅速地公开。但是,网络言论很快陷入分散和混乱。而此时,《新闻1+1》能跳出事件本身,在全面分析网络言论和深入调查事件真相后,用权威和专业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样既避免了突发事件震荡期的不冷静,又不会使新闻评论浮光掠影,缺乏深度。

二、《新闻1+1》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新闻1+1》新闻评论的同时,在此也需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1、“不痛不痒”的选题降低新闻评论影响力

《新闻1+1》的部分选题与热点话题脱节。一些话题已经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引发公众热议,但是《新闻1+1》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没有触及。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期节目成功的一半。“不痛不痒”的选题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降低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兴趣。作为相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敢于大胆选择敏感话题进行评论和解读。

2、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不足

从整体上看,栏目人才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能力参差不齐。白岩松的深度评论和对事件的把控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分析评论是该节目的主体。反观其他人,播放短片的时间长,分析评论的时间短,话题批评意味淡,吸引力不强。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拥有阮次山、何亮亮、曹景行、杨锦麟等一大批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三、《新闻1+1》加强新闻评论的策略

通过分析《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反思其新闻评论的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1、评论选题紧紧围绕热点,避免“不痛不痒”的话题

选题是一种议程设置。“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②《新闻1+1》在设置选题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新闻1+1》应该根据公众的需求来设置选题,同时不应该回避热点,特别是网络上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热点话题。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发挥评论的优势,构建起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央视话语”。

2、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③赢得公众信任的新闻评论员本身就有很强的传播效果,出身于资深记者的白岩松凭借自己独到的评论和平民化的视角挑起了《新闻1+1》的大梁。《新闻1+1》光有白岩松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3、进一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

《新闻1+1》应当利用自身的媒介影响力和新闻专业水准增强网络传播效果,疏导网民的情绪,让网民理性思考。第一,增强网络搜索力。“《新闻1+1》虽然在网络上同时更新,但是它在搜索上并不占强项,不能让大家在搜索事件时直接搜到对事件的解读。”④《新闻1+1》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是必须登录CNTV官网才可以看到相关视频。《新闻1+1》的视频应在优酷、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上共享,搜索事件时能够直接搜索到相关视频。第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新闻1+1》的每期节目都应当在网易、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形成二次传播。

4、做好热点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

《新闻1+1》应该加强热点公共事件的新闻评论,提高收视率。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的“意见领袖”。《新闻1+1》的专业水准是其能够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意见领袖”的基础。例如,《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追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校车:不仅在于车.……》这期节目关注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危“盐”耸听为哪般?》评论“抢盐风潮”等。

参考文献

①CNTV官网,http://

/lm/xinwenyijiayi/index.shtml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

③李洁玉,《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5):10-11

④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界》,2009(5):130-131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4

关键词:央视改;版新闻评论;动因;新风貌

2009年7月27日起,以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为首。央视掀起了新一轮改版潮。就新闻频道而言,《东方时空》从央视一套移师新闻频道,停播了《新闻会客厅》。《每周质量报告》移至财经频道,增加了上下午档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法制新闻报道》、晚问的《国际时讯》和《环球视线》、深夜档《24小时》。调整了《共同关注》的节目内容,把《小崔说事》调至央视一套。调整后的新闻频道节目层次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越来越像一个不停滚动更新资讯的纯新闻频道。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改版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全面提升,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其或穿插、或全部,全面渗透到各档新闻节目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闻评论成了新闻资讯节目的骨架、支撑和旗帜。

实际上从2008年起,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2008年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直播式时政新闻评论栏目《新闻l+l》,2008年10月央视二套开播《今日观察》,加上央视4套原有的《今日关注》,央视时政新闻评论栏目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今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又增加了国际时政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使得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更加多样化、系统化。

央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增加和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央视发展到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必然出现的一个结果。本文拟针对今年,尤其是改版以后的央视时政新闻评论节目做个较为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探讨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动向、新特点。

中央电视台现有15个频道对内播出,其中涉及时政新闻的频道主要是一套综合频道,二套财经频道,四套国际频道以及新闻频道。为了分析的集中,本论文的讨论范围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主,兼顾央视一套、二套、四套的时政新闻评论,娱乐、体育新闻等评论不在讨论范围内。

一、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描述

描述节目形态所依据的标准

描述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首先要有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的标准和体系。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哪些形态?目前观点纷杂、标准模糊、没有定论。同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类别和表现方式是同其有大的不同的。严格意义上说,电视新闻评论没有原创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等,它只能也必须借助电视传播的特色成立,即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从其播发的方式上有播音员口播文字新闻评论、主持人评论、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评论等。

比较多种观点和版本,本文选择依据张海潮所著《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中所建立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系,并结合央视具体的节目类型,以新闻评论为经,以呈现出来的节目形态为纬,对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作个描述。

(1)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的评论

“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新闻消息的总汇,像央视的《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30分》、《新闻20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晚问新闻》、《24小时》、《中国新闻》、《国际时讯》、《午夜新闻》等都属此列。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播发报纸新闻评论。主要是《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二是连线评论员直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三是播发本台自己制作的“本台短评”;四是由主持人直接点评。例如,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定位是“新闻热点全景式报道”,一个小时的节目,通常选择当天发生的8-9条重要新闻,呈现事实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有时还要连线评论员评论,对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加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台短评”的出现,这是类似于报纸社论级的评论,是央视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从此央视有了自己常态性的评论。

(2)新闻专题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专题节目”主要是指就重要新闻事件或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制作的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和节目。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四套新开播的《深度国际》等都属此列。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淡化专题,强化新闻”,因此,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所减少,最典型的就是把《东方时空》、《共同关注》这样的新闻专题节目,都改成了新闻综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主要是通过述评的方式,在展开事件的同时,对事件加以解读,对其所体现的本质和意义加以评说。让观众深入了解。

《焦点访谈》是开播于1994年,自开播以来就成了影响巨大的新闻述评栏目。“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其节目宗旨。近期的改版重点主要放在加强监督力度上。

《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周五一套首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档栏目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展现新闻调查的过程中体现出理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思考。

(3)新闻杂志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是指在一期节目中包含几个板块的新闻专题栏目或节目。央视现有的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有《朝闻天下》、《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第一时间》等。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在播发资讯时进行短评。如《第一时间》中的“马宾读报”(现改为“读报”);二是连线评论员对新闻事件直接点评;三是主持人述评,另外。也有播报的“本台短评”。

(4)新闻谈话节目中的评论

“新闻谈话节目”主要是指通过主持人或记者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以访谈、讨论的形式制作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中的一部分话题类节目就是新闻评论。像新闻频道的《新闻1+1》、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中文频道的《今日关注》、《环球视线》等。

这种方式是电视新闻评论中最常见最纯粹的方式,以提供意见性信息为主,是纯观点解析言论类的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除了提供大量的事实背景,主持人还是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某种辩论的色彩”。而且,这类节目一般是直播或“准直播”,对当日或近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解读,时效性特别强,更具有新闻性,节目的“硬度非常高”。

另外,在“大型新闻节目”中一般都会邀请嘉宾对相关主题进行介绍和解说、评论。例如,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中就邀请军事专家对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进行解读。

二、央视加强新闻评论的动因分析

央视全面加强新闻评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国际舆论影响力与国家的实力、地位极不相称,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式要求我们、特别是部级媒体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方式看待世界的变化,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推动了中国新闻界,尤其是部级新闻媒体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的央视,更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2008年3月24日——奥运火炬点燃之日,央视新闻频道及时推出全新的时政评论节目《新闻1+1》,就是应和这一需要的先锋之举。今年央视的全面改版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也是让主流与民生汇合这一思路的发展和继续。

另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能引起的“去中心化”引发了电视危机,央视只有拿出更过硬的新闻节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适应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宣传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从宣传的角度看。在中国拥有12.05亿观众的电视无疑是塑造意识形态的权威及整合日趋碎片化的转型社会的有效工具。但宣传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新闻规律,即进行新闻化转换,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他强调:“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个讲话可以说深谙新闻之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有效表达,只有更加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变直接宣传为有效传播,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效益。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央视在中国电视机构中无疑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的,其承担的宣传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以往,央视的时政新闻评论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小,影响不大,给人的感觉是央视一直缺乏一个比较权威、自信、响亮的声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央视顺应时展需要,尊重媒介传播规律,摒弃日渐落后的宣传方式,探索新的、更有效的传播方式,推进央视积极改革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

3.完善央视新闻评论节日体系的需要

在央视对内播出的15个频道中,有一半左右的频道要播出新闻节目。过去,不仅各个频道节目定位有些模糊、交叉,而且在新闻节目中,评论的种类稀少,份量明显不足。

改版前央视专题类的述评栏目开设较多,像《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等等,对事件的报道虽然比较深入,但媒体的报道信息的功能未被充分利用,而最能代表媒体的形象与权威的时政评论节目没用充分开办。

因此,建立相对完善渖}学的新闻评论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2009年7月以来的改版,对各个频道的定位更加准确、清晰,不同种类的评论使节目设置的比较均衡,使电视评论节目体系更加完备。

三、央视新闻评论呈现的新风貌

央视改版通过明确频道定位、改进节日编排和节日设定方式,使新闻评论呈现出一些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面貌、

1.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增强可看性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评论节目都比较重视对电视传播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来打造具有可看性的评论节目。具体体现在:

(1)运用不同色彩的文字字幕突出评论主题和要点,

同改版后的新闻资讯节目一样,评论节目也用带背景颜色的大字标示出评论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便于观众及时了解节目内容。

(2)运用照片、动画、漫画、图表等方式再现新闻事实或事件核心内容。

(3)运用电话连线、视屏连线等引进专家或评论员即时评论

2.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评论节目体系

任何形式和包装的改变都是流于表面的,真正树立央视新闻影响力的关键还是新闻本身以及对新闻的权威解读。正是针对这种现实,本着“淡化栏目,强化新闻”的改版宗旨,央视即注意让评论全面渗透到新闻节目中去,又注意增加新闻评论栏目,有意打造央视新闻评论的节目体系。

就新闻频道而言,在每天的早上的《朝闻天下》、上下午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新闻30分》、晚上的《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及午夜的《24小时》这类滚动播出的新闻综合节目中有本台短评、评论员评论;傍晚的《共同关注》、黄金时间的《东方时空》又通过主播点评及评论员评论,使当日重要新闻报道更加深入;晚问的《新闻1+1》、《环球视线》又是专门的时政的刚性评论。这种编排方式,既有对新闻的穿插式点评,又有集中的对重要新闻的评论;既有对国内新闻的评论,又有对国际新闻的评论,较以往的节目安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本性,也更加科学。

3.主动设置议题,注重话语置换

在我们这个具有泛政治化倾向的社会中,群众对新闻、政治有着极大的热情,电视作为取代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将日趋分散的社会成员集聚到一个由影像等元素构成的“政治广场”,发挥着具有极大动员力量的整合功能。针对这一特性,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注意选取既符合新闻标准又符合宣传标准的对象加以评说,并把传播指向核心受众,是央视新闻评论改版后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注意把主流的话语意见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评析事件的叙事层,巧妙地同民间话语置换,让受众乐于接受。

四、央视新闻评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改版后央视的收视率大幅提高,这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改进有很大关系,但也应当看到央视新闻评论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1.节目模式的程式化形成可能带来遮蔽性

央视现有的评论节目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固定的模式,像《新闻l+l》、《今日观察》、《今日关注》都是先播放被评论的新闻短片,然后在主持人的控制下,由评论员评析。短片的长度都有一定时间的规定,显得比较死板,有时比较拖沓。而且评论形式单一,往往是主持人与评论员一问一答或评论员做权威状的解读,少了些灵气和感染力、说服力。

2.评论员队伍良莠不齐,亟待培养提高

改版后的央视除了使用本台像白岩松、水均益等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承担部分评论之责外,还引进了较多的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但由于电视评论员队伍属于建设初期,评论员的选择、确定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评论员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上也缺乏训练,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权威人士,社会影响力还不够。

3.评论形式不丰富,节目类型雷同化

现在央视的评论形式主要有本台短评、主播点评、评论员评论,主持人加评论员的评论等。评论形式比较单一,几个主要的时政评论栏目,像《新闻1+1》、《今日关注》、《今日观察》、《环球视线》的播出方式基本是一样的,缺少变化,显得比较死板、僵化,不够敏锐、灵动。超级秘书网

4.选题冲突,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由于各个频道的评论栏目都是独立制作,各自为战的,就难免出现选题雷同,发生冲突的情况,没有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新闻资源造成浪费,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注意避免节目模式僵化

节目的播出模式可以有基本稳定的形态,但也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做灵活的调整。不要因形式设置内容,应该因内容调整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节目的播出效果的,都应该不排斥和尝试。

2.建立评论员的培养、选拨机制

新闻评论员是媒体的核心力量之一,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因此要根据媒体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论员培养、选拔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对权威评论员的培养。

3.注意电视传媒的“家用媒体”特性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是平民化而非贵族化的,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要根据电视的收视特点制作评论节目。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5

【关键词】电视 新闻评论 发展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脱胎于报纸的评论,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之后,电视人亦步亦趋学报纸,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引入编后语,本台评论等形式,其发挥的作用也仅是传统纸质媒体中评论、言论、社论的匕首和投枪的作用,所能达到的也只是中国画中的补白与点睛效果。应该说,单纯以评论或言论来分析,应该是报纸的长处。报纸评论具有观点清晰、透彻、旗帜鲜明以及非常理性,字斟句酌、有严密的逻辑性,经得住读者的推敲与琢磨的特点,所有这一切都是报纸的优势所在。相对而言,电视信息转瞬即逝,观众留意更多的是绚丽多彩的画面、推拉摇移的镜头、以及一个个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细节和故事。所以,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尽管电视的技术手段得到长足进步,但仅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进步有限。但是当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伴随社会开放程度的深入,全社会对舆论监督的看重,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栏目――《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以及1994年4月由此发展来的独立栏目《焦点访谈》则因批评和揭露社会阴暗面而一炮走红,从此电视新闻评论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报纸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新闻言论、评论是“匕首”、是“投枪”,可以直接、明快地表达观点、抒怀、揭露丑恶、鞭挞现实,当然,作为新闻纸,报纸所倡导的还是以消息和通讯为主的新闻事件,所谓“匕首”、“投枪”,相对于机枪、大炮、飞机则只能是一种补充。到了电视行业,一开始的新闻评论还没有报纸现在的位置与分量,即使是“焦点访谈”,看重的其实也是新闻调查的过程展示,所谓评论也仅是画龙点睛那一句最后的诘问。业内有人对此的总结是:以对个案的故事化叙述呈现事实,制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前半部是非法者的劣行表演,后半部必有正义角色出现,“用事实说话”是它的呼号,也恰恰说明了它还算不上真正的新闻评论,尽管它催生了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目前各地电视台的类似栏目如曾经风光一时的内蒙古台的“新闻观察”、上海台的“新闻透视”、南京台的“每日观察”与此大同小异。此时的新闻评论可能分量上已非“匕首”,但也仅仅是一杆“快枪”而已,在形式上也只能说是一种夹叙夹议的小专题。

可能受焦点访谈的启发,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5月推出了“新闻调查”栏目,瞄准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调查评说,但正如该栏目的名字一样,调查是主要的,因此,这个栏目的成功是“自觉地将故事视为意义生成的方式”,结果只能是一种变相的深度报道,体现的是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走的是一条“调查――访谈――评说”之路,而受制于观念和体制上的种种束缚,评论的部分还是说些不疼不痒、不咸不淡的话。

应该说,国内电视评论的最终催产素还是竞争与开放。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发生后,当国内媒体特别是电视还是按部就班以消息、最新报道这些“常规”形式报道事件之际,香港凤凰卫视开通的24小时不间断评论与报道一下子成为这一事件报道与评说的权威,各电视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请来专家学者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分析、推断、评论,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开放式的议论、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说、突出倾向性的分析,有时甚至是一些情绪化的见解,让人看得透彻、听得解渴。而许多我们过去当作主食的最新消息反而靠了边,成了一种时不时的通报。如果说这一事件在电视领域内的积极意义,那就是让国内的电视媒体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电视还可以这样做,评论还可以唱主角,“匕首”还可能成为主战武器。

只要有了认识,就会产生机遇。2003年4月,当美国人在伊拉克开战之后,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评论找到了一个实践机会,一套、四套两个频道不间断评论报道一起开通,学者、专家、官员甚至国防大学的军人轮番上阵,一下子,首都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政治中心的地理优势就体现出来,各方权威在电视机前讲历史、说背景、谈军事、话战争。由于这一事件与我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大家评说起来也没有太多的禁忌,由于权威性高,不仅让凤凰卫视顿显相形见绌,连国外的一些媒体也自愧不如。

这一事件报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评论性、扭转了评论只是事件叙述的点睛之笔的传统认识,让评论唱主角,而过去奉为至尊的消息却成了配角,许多重要消息只能以屏幕下方游走文字的形式出现。此时的新闻评论在电视中的位置就成了伊拉克战场上的主战武器――导弹。

不过,导弹威力大却不是常规武器,不能一味使用,伊战结束,导弹束之高阁。同样,在经历了战火洗礼之后,央视的新闻评论也退出“现役”,各频道恢复原状。不过对广大电视人而言,电视新闻评论这一“导弹”威力既显,岂能一束了之。还是央视走在前,2003年,伴随新闻频道的开通,“央视论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闪亮登场,每期一个话题,选的是当前热点;每期两位嘉宾,请的是专家学者;每期几个阶段,亮出专家观点。真正成就了就事论事的评论宗旨。不过由于目前播出时段不是太好,所说话题太深、专家观点过于专业,导致了深度够、普及度欠火候,反响不是很大,尚须进一步调整。而且尚未充分运用电视综合性手段,显得呆板,有一种从讲故事的极端走向说道理的另一个极端之嫌,结果是只开花没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可能是受国内对新闻评论政论性过分看重的传统影响和坐而论道的想法和习惯的影响,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目前还是过多地驻足在“政论”的范围内,话题也多为沉重的事故或严肃的政治、经济、军事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话题。可以说,正是这种选题成就了“焦点访谈”这一类节目,但也正是这种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或者说阻碍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让大家的目光局限在这一领域不能放眼天下,长此以往,必然会让观众生厌,毕竟,海鲜好吃也不能天天吃。相反,色彩斑斓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在这方面,凤凰卫视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例如,午夜谈话类栏目“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选题上的生活化、形式上的开放化、说理上的随意化、表达上的自如化,让我们看到电视评论还可以有“另类”形式与内容。

而目前电视评论的另外一种趋势是走向事物的反面,太过媚俗。这表现在一些娱乐性、消遣性节目的访谈与评说选题太偏显得怪、形式太闹显得乱、说理太浅显得薄、表达太差显得贫。可能会有一部分“细分市场”,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来讲,电视还是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好。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是当前我们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电视新闻评论在丰富我们的电视内容、增强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收视率方面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与作用,但我们目前只能说是仅掌握了这种工具的皮毛,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视评论的长处,让其更好地服务、服从于受众的需要,还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导向要正确、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健康、手段要综合、观念要创新;要面向生活,面向观众;要学习别人所长,更要发挥自己所长。其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电视新闻评论无论是“匕首”还是“导弹”,都是一时的境遇。只有当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发展的、为民的、甚至市场的胸怀与眼光看待生活与媒体,评论才会成为一种简单的工具,为我所用。■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6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可以说,电视一直以来没有具备与自身传播特点相适应的评论。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评论新模式。以丰富深刻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然而随着人们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各地政府对媒体舆论监督态度的日渐开明,电视传播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近年来有些评论节目反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参与性、自由开放性、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的网络新闻评论吸引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当年,“焦点访谈”以4句话表达选题的原则和定位思路,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该节目播出6年后,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

体现了栏目重视受众,内容贴近受众,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品牌。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而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至少有三种方式可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可以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通过设立短信平台等形式,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时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评论员出镜讲说提供的论据往往是图像所无法传达的抽象的内容,或者是个别被采访者不能掌握的背景材料。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现场采访都是为了获得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这是共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现场采访所要获取的又是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一是获取论据,一是请观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员直接参与节目采访制作全过程,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采访和评论更贴近节目的内容和观众,因而也大大提高了声音的真实性和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节目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7

电视新闻评论的

现实环境

在这里,我们将现实环境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主要选取一些与电视新闻评论直接相关的因素作为考量的对象。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制环境、社会特征、媒体市场的竞争以及受众需求,其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内部环境主要指目前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困境。

法制环境。整体而言,我国在广播电视管理方面的管理法规有待完善,管理边界有待厘清。到目前为止,1997年8月1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目前在电视管理方面最权威的一部法规,但因颁布时间较早,所以其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人为判定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经常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和传播的独立性。

社会特征。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也处于攻坚阶段,与此相伴生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三农、医疗保险、就业、环境、能源等问题时有出现,新闻媒体有义务做出建设性的反应,特别是评论类文本和电视节目。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人民的言论空间越来越大,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这都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绝佳的时代背景。

媒体市场的竞争。电视讲究收视率,互联网无疑抢走了电视收视率的一块大蛋糕,何况是电视新闻评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新闻评论迅速崛起,成为新闻评论一支不可小视的新军,并对电视新闻评论形成强有力的冲击。②此外,同类节目的差异化、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威胁则更为直接,竞相瓜分收视率。

受众需求。受众都有自己的偏好,充分了解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位一定要明确。如《时事开讲》就是高端观众,《社会零距离》就是本地市民。此外,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长和增长空间还很大,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电视观众15.5% 的时间是在收看新闻时事类节目,仅次于收看电视剧的比例(36.6%),且近年来观众对新闻时事栏目的需求逐年增加。

内部困境。根据学者和业内人士的观点,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遭遇的困境主要包括:节目定位不准,经常出现游移偏离;电视语态僵化,宣教的色彩过于浓厚;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偏好模仿和复制;有能力、有特色的专业评论员或主持人匮乏。虽然问题较多,但成绩也不小,如在改善新闻材料的时效性、丰富评论

的形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优秀电视新闻

评论节目的特点

何谓“优秀”?这里选取了三条标准,即稳定性、有特色和权威评价。没有考虑“收视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统计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相互之间没有可比度。因此,我们在筛选时主要是基于受众的视角,并参考了相关专家和学者在媒体、中国期刊网上发表的文章。这里我们分别列举了中央台、地方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和台湾中天综合台等(见表格)。

根据表格所展示的内容,我们不难总结其各自取胜的特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主打“高端”“权威”两张牌,在议题设置上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议题。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则在“本土”“民生”两方面做足文章,甚至不惜用方言来做节目。此外,注重故事性也成为一大看点。对于凤凰卫视而言,新闻和评论一直是其主打产品,节目发育得比较成熟,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平高,同时具有高端和权威性,选择的议题也是社会议题。台湾中天综合台比较特殊,它的新闻评论节目将娱乐和时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与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很有关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还表现在:财经类、军事类等节目异军突起,谈话、辩论互动类等节目表现形式生动、丰富,民生电视新闻评论在地方被奉为“圭臬”,评论和娱乐在言论比较开放的地区已经开始融合等。

未来电视新闻评论

发展的趋势

结合目前电视新闻评论所面临的现实环境以及当前优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彰显的一些特征,我们对未来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做出如下预测。

电视述评、专业评论依然是电视新闻评论主要的表现形式,电视述评仍居于主要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因特网等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公民的言论空间越来越大,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身处转型大环境下的中国公民,他们要求表达自身意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因此,就需要媒体不仅要向观众提供新闻,还要提供观点。由于中国的电视观众主要以8亿农民为主,因此地方电视台不断崛起的电视书评类节目还会持续几年,直至饱和。而高层次的专业化评论仅限于学历较高或所谓的“精英阶层”,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如果节目供大于求,势必适得其反。

高端型与本土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并行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从目前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市场格局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是传统的高端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虽然历时弥久,但凭借其权威性和深刻性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地方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几年不断推陈出新,对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发起了挑战,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干脆直接放在《新闻联播》之前播出,而且时长基本覆盖了随《新闻联播》之后的《焦点访谈》。这类节目避开高端,走“下里巴人”路线,以关心民生为宗旨,以敢于为老百姓说话而深得人心,收视率一直居高。如此看来,高端型与本土化电视新闻评论的对垒局面虽在所难免,但也能和谐共处。

小众化(或专门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面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待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小众”相对于“大众”,在这里指因关心或爱好某一事物而忠实地、有规律地观看某一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小群体。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军情观察室》,它是一档军事类新闻评论栏目,它的目标受众就是“军事迷”,而将“军事迷”放在一个“大众”当中,相形之下就是“小众”了。当前,小众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有湖北卫视的《左道财门》、凤凰卫视的《金石财经》,其受众主要瞄准股民这个群体。在将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小众化电视新闻评论内容还将拓展到国际关系、体育时事、明星娱乐、生活保健、科技文化等领域。

专业评论员、观察员的数量增加,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并形成稳定的队伍。电视新闻评论对“人”的要求格外高。主持人个性化传播的效果有两点最值得关注,一是个性化的主持人能与栏目融为一体,他们就是栏目形象、栏目“名片”,能够吸引大批如期而至的忠诚的核心受众;二是个性化的主持人具有极强的号召力、粘合力和拉动力,其个人魅力具有无可替代的广告效应。目前,像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白岩松这样的评论员寥寥无几,人才极度匮乏。这在另一方面也会促使电视台下大力培养人才,以及吸引一部分纸媒评论员转向电视新闻评论员。

网络视频新闻评论成为一种可能的新尝试。汶川地震期间,千龙网曾邀请凤凰卫视评论员曹景行、《北京青年报》时事评论员张天蔚做过一期《明星到场》访谈节目――《爱,在废墟上诞生力量》。节目录制结束后,在千龙网首页播发。网络是这期访谈节目首播的承载主体,因此它具备了网络视频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目前是否具备播发“网络视频新闻评论”的条件?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网络视频新闻评论是否越过了法律的边界,其制作主体是否具有资格,制作的内容是否违法或触犯道德伦理,传播的渠道是否稳定等。现在,网络评论发展旺盛,如果网络电视新闻评论一旦实验成功,其前途未可限量。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8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深度 挖掘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创新以及受众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新闻评论专题节目主要有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央视《新闻调查》、湖南卫视《钟山说事》等等,它以时下发生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社会现象等为由头和内容,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

在这个信息社会,多元化多媒体传播成为一大特点。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快是一大优势,同时深度电视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层出不穷的优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是最好的论证。

评论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充分体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别于“简单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消息节目,它主要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具有专题性、评论性、深入调查等特点。下面,笔者结合几档当前国内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浅谈新闻评论深度挖掘的主要方式方法。

一、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多角度叙述

深度靠事实来支撑。充分的背景材料是拓展评论深度的重要事实依据,而多角度叙述则可以让观众捕捉更多的细节,更加具有说服力。

电视新闻评论在阐释新闻时应深入全面挖掘新闻的背景材料,立体式呈现新闻事件原貌,如新闻发生的地点、时间、环境、原因等,同时还需深入了解新闻事件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当这些新闻背景被充分挖掘出来时,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新闻评论人员可以像剥开嫩嫩的竹笋一样,把新闻事件的真相一层一层地揭示。此过程本身就让观众看到了与一般新闻消息不一样的地方,具有更深层次的挖掘。然后,再围绕新闻事件的主题,多方位讲述新闻事件的过程、起因,还可以进一步跟踪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捕捉更多的细节。评论员把新闻事件情节从不同角度详尽地组织起来,为生动起见,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全面呈现新闻事件的具体环节和人物形象,使新闻事件显得更有说服力,做到客观公正,再加以适当评论,就能使观众从整体上去认识与接受这个事实,理解评论人员的观点,从而结合自己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坚持辩证性原则

新闻事件的挖掘是否到位,主持人的评论是否有深度,关键在于是不是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同一个新闻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许就会得出不同结论,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如果没有仔细全面地了解情况,没有辩证地看待问题,便有可能以偏概全,造成导向错误。

新闻评论节目一定要防止片面化、绝对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全面透彻地了解情况前,防止先入为主和个人情绪化的倾向,否则会加剧片面化与绝对化。新闻评论节目只有讲究辩证法,才能掌握与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才不会把片面当成全面,看不到问题的实质。比如说,前段时间蔬菜价格涨幅厉害,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当然是好事,极大地提高了菜农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面,众多市民纷纷反映蔬菜价格过高,物价上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小菜都吃不起了”,进而呼吁国家与政府进行调控。这就需要我们对蔬菜上涨的各个环节及原因进行了解,才能全面看待这个问题,给以舆论导向,缓解社会矛盾。

三、切实把握好节目播出的“最佳时机”

电视新闻评论其本质还是“新闻”,即针对时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这就意味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之一仍是必须讲究“时效性”原则。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将新闻评论理解为一定要速度快,而是应该在讲究“快”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是否适合进行新闻评论。换言之,应综合考虑“时效性”与电视新闻评论播出的“最佳时机”。如今,电视评论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观众在看完新闻消息之后,期待随后播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入深入报道与点评。比如不久前发生的“韩国韩亚航空客机旧金山坠毁事件”,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与跟踪报道,并围绕客机失事原因、各国态度、救援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播报与评论,及时让观众了解情况,达到了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把握“最佳时机”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及时跟进新闻事件发生的进度。一个新闻事件可能是延续性的,并随着事件的发展会呈现不同的节点,在进行新闻评论时,一定要掌握好新闻进展的节点。节点把握好了,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要符合新闻事件发生时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以争取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四、以评为主,评述结合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评论缺乏深度和力度,节目臃肿,无效表达太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求新闻评论员包括主持人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注意加强观察力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提炼能力等,还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找到新闻事件的个性视角,发表 “独家观点”;另外还需要拥有一颗正能量的心,从正面的角度发掘出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观点,提升节目的正面影响力,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在节目中加强“评论”的成分,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措词要精准,不为了哗众取宠,做无意义的表面文章和“无效表达”。评论思想深刻,加上简明扼要的表达,观点突出鲜明,才能发人深思。

五、从内容与形式上创新新闻评论深度挖掘的渠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微信微博等平台异军突起,受众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新闻事件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因此,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只有在内容上多沟通各方意见,充分注重受众的表达与互动,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加强与各种媒体介质的结合,才能促使自己的节目剖析得更加有深度,做出自己的特色,占领言论的制高点。

(1)从内容上来说,过去受传统媒体的制约,受众缺乏表达机会,只能单纯接受媒体观点。而随着博客、播客、论坛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平台的出现,网民思维活跃,网上各种观点交锋,意见日趋多样化,“草根”声音的力量逐渐增强。来自新兴媒体的声音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改变事件的发展,从而改变之前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状况。这些多样化的声音表达,便可以综合成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来源。但应当注意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在坚持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基础上,借势借力利用各种平台多元化观点。这样既保持了自己的应有职能,也充分注重了受众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意见,用不同媒体不同意见体现观点的多元性,增强了评论的深度。

(2)从形式上来说,今天做电视新闻评论,如果依旧是主持人或者邀请几位专家坐在一起针对某一事件不停地评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单一的静态表现形式,降低了节目的可看性与影响力。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评论人员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还可广泛运用多媒体,及时加入更多观点。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东方卫视《看东方》等栏目,已经开始利用大屏幕,结合有信息量的画面或图表,或插以与事件关联的漫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对主持人或评论员的观点加以生动补充;还可以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分享微博内容,点评网络讨论,包括使用视频连线等方式把场外评论员和观众带入节目中,让多元化意见得以呈现和交流,进一步提升新闻评论的广度与深度。

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挖掘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深度新闻评论在被受众所欢迎与接受的同时,依然要注意创新和与时俱进,从思路上、形式上、内容上发展和改变新闻评论的深度挖掘,更大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指导性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婕:《论当今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复旦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6月

[2]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舆论引导力的思考》,《新闻界》2009年第5期

[3]李德顺:《浅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新闻记者》2010年第7期

[4]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新闻与写作》2006年

[5]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评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蔡晖、刘慧:《对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水平的探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9

如今,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新闻评论都起着旗帜的作用:它引领媒介的主流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新闻事件,影响和设置着大众的议论话题。电视新闻评论出现得要晚一些,尤其是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自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才真正迈出第一步,随后中央电视台开播了《焦点访谈》等栏目,接着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受到了普遍好评。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其特点包括新闻性、政策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因此具有反应快、政策性强、直面社会现实等特点。它要实现自己正本清源、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等功能,必然包括严肃话题的探讨、伦理道德的批判、制度规章的质疑,还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血泪呼声,对公平与效率的深思和慎行等等。但是电视新闻评论不能沉重得让人无法倾听,它应该有轻松的调侃、和婉的劝说、深情的呼唤、幽默的启示等等。重视理性的分析、逻辑的推理、事例的证明并不意味着拒绝或者排斥情感的运用、美的表现、宽容的气度和幽默的情绪。根据所指对象的不同,必须增强评论的可视性:在严肃之中融入幽默,在说理、分析之间穿插情感的运用,在教化、训导的同时,体现一种宽容的气度。

从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看,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内容往往包含了太多的说教因素,缺乏以情感人、以理悦人的从容和气魄,缺少幽默、调侃等豁达的因素。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偏执于道德的说教、法律的分析,而少有人情的感染、理性的从容和惬意。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评论界能否拥有和激发活力与创造力,关系到电视新闻评论这种节目形态怎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说话”功能的发挥,媒体的竞争力、社会影响等等。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家的武器,正如枪是战士的武器一样。同样,语言也是新闻评论者的武器。一位新闻评论者如果掌握不好语言,评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文采,表达刻板教条,充满空话套话,节目就不可能做到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没有什么宣传效果了。尤其是电视,与其他传统媒体比较起来,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原始的声音和鲜活的画面能同时带给受众现场感,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失去了这些优势。由此,如果没有出众的语言冲击力,再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无济于事,都意味着要失去观众。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如何使评论语言创新,是电视新闻评论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要精当确切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当今虚假广告,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已成为新闻四大公害,给社会、给群众带来巨大危害,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削弱了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精当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确地对事实进行评论,才具有可信度,才具有说服力,进而才能提高媒体的权威性。

二、要大众化

也许有人会说,大众化语言,土里土气的,有啥美呀?其实,它就美在一个“土”字上。大众化语言,朴实、自然。俗话说:“白、丑、黑喜人,紫棠色爱死人。”便是这个道理。大众化语言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耐人寻味;大众化语言,经过广泛流传,洗练精妙,生动形象,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老百姓对此喜闻乐见。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能恰当运用这些大众化的语言,整个评论就会显得生动活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要幽默诙谐

不少人认为有的新闻评论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缺乏幽默因素。幽默是一种智慧,是心灵自由的表现。有句名言: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而对于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的电视新闻评论来说,尤其需要幽默。新闻评论所追求的幽默绝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低级趣味,而是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的外露,具有高雅性;不是为了博得廉价的一笑,而是用委婉含蓄的幽默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

(作者单位:淄博电视台)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深度;途径

一、吸引观众

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地方在哪里?评论节目在电视新闻整体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把评论节目做得好看,吸引观众,充分发挥出评论节目在新闻节目整体中的特性和作用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总而言之,我认为不外乎3个方面:第一,报道事实时的完整、全面、详尽,能够披露和揭示新闻事实中鲜为人知或被人忽略的部分,这部分使评论节目在报道内容上与其他种类新闻节目区别开来;第二,不简单报道新闻事实,而是在报道过程中体现出报道者的分析、思考、议论,体现出客观、公正、平等、理性的媒体立场和独到的视角,这一点使评论节目在内涵是与其他种类新闻节目区别开来;第三,评论节目在报道事实和表达观点时的生动、具体、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特有的叙事和述评方式。上述3个方面,我认为就是评论节目的深度体现,评论节目要具备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特性,具备收看价值和社会价值,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深度。

评论节目深度的一个重要体现的是如何报道、如何看待一个新闻事实。街谈巷议、口头传播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传播,传播者可以根据要求和评论节目特性要求出发,驾驭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发现、取舍、叙事节奏的把握,通过记者对新闻事实发展来由和变化趋势的探究,自然体现出评论节目应有的深度。这种深度既不是靠单纯说一个新闻事实来实现,也不是靠记者直接跳出来说教灌输来实现,而是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报道这个而不是那个新闻事实,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新闻事实的这些方面不是那些方面,新闻事实发生的寻根探源说明了什么,新闻事实将会怎样发展、会带来哪些思想。用事实说话,让评论节目植根于新闻事实本身的血肉之中,而不是游离于事实之外,从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层面而不单纯是表现手法的层面来看评论节目的形式,那么评论节目的叙事安排、现场感、生动可信、调查感等等形式因素都必须与节目内容有机统一,为实现深度服务。只有这种有机统一,才可能实现评论节目把新闻事实弄清楚、说明白、说充分、说深刻的深度要求。有些评论节目既有事实,也有观点,然而事实与观点两者脱节,生硬地把观点强加到事实之上,述评两张皮,其根本误区还是在于对评论节目深度的理解偏差上,评论节目的深度既包涵了内容的深度,也包含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上的深度,内容和形式在实现深度这一点上的有机统一,是评论节目的特性要求。

二、媒体观点

评论节目深度的一个重要体现的是如何报道、如何看待一个新闻事实。街谈巷议、口头传播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传播,传播者可以有轻松诙谐、揶揄嘲弄,对新闻事实本身也不一定客观公正,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代表媒体做报道,必须具备理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平等视角,必须遵守客观公正的原则,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性。现在连普通观众都不会满足于那些哗众取宠、片面追求刺激的报道,如果记者在媒体立场这点上处理不当,那么节目真实性都会被观众怀疑,哪里谈得上实现深度?在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叙述态度不当会被认为没水平或素质不高,而评论节目如果不能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媒体立场同样会在观众中丧失深度。电视新闻是代表大众的客观公正的舆论喉舌,它的功能责任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节目长度较长,所报道新闻事实的复杂多样,因此,在把握媒体立场上可以说一方面难度比其他新闻节目要大,另一方面发挥的空间余地也更大,体现媒体立场既是媒体舆论形象的要求,也是实现评论节目深度的有力武器。在记者如何发现新闻事实、以怎样的态度采访当本人、以怎样的态度叙述新闻事实、记者如何判断和辨别错综复杂的新闻事实、在采访中记者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属性等等这些方面,可以让观众自然而然感受到媒体是否具备理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平等意识,是否客观公正对待新闻事实,是否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当事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是否有独到的视角,是否具有新闻业所应有的职业品格,而在这个过程中,评论节目深度才能真正充分实现。

三、记者立场

与平面媒体相比,电视媒体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具备了人际传播中的生动、亲和力强、可信度高的特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通过报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来实现深度,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就是出镜采访记者的言谈举止。出镜采访记者既代表观众去弄清楚新闻事实,同时又是代表媒体去探寻事实过程,代表媒体去发问,这种双重身份是采访记者在节目中的言谈举止和所表现出的品质成为实现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采访记者身上肩负着体现深度的内容和形式、代表媒体立场等多项任务。用事实说话,要求记者有辨别是非、探寻事实真相的可贵品质,有层层剥笋、步步迫近的提问方式,有在与新闻当事人交流、交锋、碰撞过程中揭示出事实本质的能力,从评论节目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生动深刻报道新闻来看,记者的提问行为都是一个重要构成元素。记者的采访行为应该把节目的叙事和评论功能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用采访、提问和探寻事实真相的过程来实现报道事实和表达观点,而隐藏在叙述中的观点则可能是记者根据叙事进程有意识地采访新闻相关人员自然流露出来。评论节目深度中应有的分析,评论成分等是通过记者采访过程来实现。从媒体立场来看,记者在节目中的表现代表着媒体的形象,记者采访中的平等态度和尊重事实的品质,既能让新闻当事人愿意交流,愿意说出事实真相,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媒体的舆论形象。因此,一个优秀的出镜采访记者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平等待人,具有理性意识和良好的新闻职业品质,善于与新闻当事人交流,具备探寻复杂新闻事实本质的能力和勇气,真正体现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特性,是评论节目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许勇.试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地位与

功能[J].当代电视,2011(07).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11

言论作为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成为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旗帜和灵魂。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要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具备三性。一是针对性。即新闻评论性节目要善于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力求主题集中,短小精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文风强调清新明快,棱角分明,虎虎有生气。二是群众性。要有“平民意识”,必须摒弃那种居高临下、云山雾罩、谈玄兜圈的“宏论”,而应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讲百姓关心之事,说群众欲说之话,以谈心方式采制言论,以平等态度对待观众。做到题目不大,抓住一点;架子不大,贴近生活;帽子不大,单刀直入;口气不大,亲切感人;文章不长,道理说透。三是参与性。把话筒对准普通群众,尽可能多地采访各方面人士,或由群众直接论理,或撷英取萃,使新闻评论性节目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心声。

为提高采制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本领,我们认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应着重在以下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政策水平要高。中央推出一项新政策,能一把抓住其中的新东西,能一眼看出其精髓。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本事。

新闻敏感要强。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能识别出它是新闻,这种新闻敏感性是电视记者能够先“声”夺人的关键。这就要求记者对宣传的情况非常清楚,哪些已经报道过,哪些尚未报道过,心中有数;什么该多讲,什么该少讲,胸有成竹。

理论根底要厚实。评论性节目除了说新闻,还要说道理。要让人信服,你的论点、论据就得字字有来历,有板有眼;你的推理、演绎、归纳就得一环扣一环,不片面,不绝对化;你引用的材料、数据、事例就得准确、生动、有说服力。

知识面要宽。要广见博闻,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做出血肉丰满的好节目。

现场画面要精彩。电视记者应能敏锐地捕捉到最能表现主题的采访对象,运用电视的各种拍摄手段,选择最能表现事物特点的角度,利用画面所形成的强大视觉冲击力,激发观众的视听兴趣和思考能力。

文字要漂亮。这个漂亮应当包括:准确、鲜明、有力、生动。不能把评论和呆板老套拴在一起,要讲究修辞,要有文采。特别是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文字稿还应注意:(一)揭示画面内涵,引申、深化画面内容。(二)补充画面,交代画面无法说明的内容。画面虽具备直观优势,但它仅仅是事物外在形象的反映,无法体现内在东西。而文字既可描述具体事物,又可表达抽象内容。因此,一旦作为事实论据的画面出现难以圆满回答的内容时,文字就要作补充、说明,以完善画面形象。(三)恰当保留听觉空白,给观众留出观看画面和理解评论内容的时间。图像评论是利用画面与声音两种符号传播事实、表达观点的。在声音(主要是论述语言)和画面紧密结合的情况下,语言文字没有必要再去描绘画面已经表现的新闻事实(通常作论据使用)的现场情景、事物的外在表现等,而可以中断声音,保留画面的连续性,腾出一段没有声音的时间,让观众看画面或思考问题,为他们更好地理解评论内容创造条件。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12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电视新闻评论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一直独占鳌头的cnn,开始落后于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不仅如此,cnn流失的大部分观众都转向了fox电视新闻网。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著名的cnn何以被fox超越呢?经过调查分析,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需要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上适当的评价以引导观众,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如何“分析消息”,那就要看媒体有没有自己的高招了。在独家信息不存在的今天,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说什么”的确不重要了,“怎么说”正越来越重要。电视新闻走向评论化,是媒体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精力集中在选秀和情感类的竞争上,电视正日渐成为娱乐工具,但随着电视观众日益走向成熟,一味靠单纯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作为主菜的做法将使电视台陷入困境。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从节目的生产上来说,除央视和少数省级卫视以外,大多数省级电视台打造精品节目、品牌栏目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能否拥有自己的电视品牌,是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作为省级卫视,贵州电视台应该有自己的新闻评论品牌,在众多的声音中应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就功用而言,电视新闻评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强化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疏导社会群体的不满情绪、凝聚不同利益团体的共识方面,电视新闻评论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批评报道的正面效应正日渐受到重视,不再被简单视为对党的权威和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挑衅,而恰恰是对这一权威强有力的维护。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收视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在社会转型期,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某些不公非常关注,对以批评曝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更是信赖,让他们觉得有一个说话的地方,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同时,在电视传媒的企业化转型过程中,作为营利机构,收视率被奉为第一准则,商业因素的过分侵入,或多或少地损害了电视传媒的权威性,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存在,对电视媒体的权威而言是一种重树。

贵州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

贵州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端,从《透视镜》、《今晚十点半》、《第三视线》、《旋风报道》,直至2006年停播的《今日视点》,这些电视新闻评论曾经都为树立贵州电视台的品牌和权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客观来看,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栏目在发展中,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星星之火始终汇不成燎原之势。因此,新闻评论要成为本台的支柱和品牌也就无从谈起,其应有的对媒体本身发展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起起落落之中。反观别的电视媒体,则另有一番景象。从全国范围来看,电视新闻评论是拉动电视整体改革的先锋。中央电视台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直到今天的《新闻1+1》,可以说,从栏目发展到整个新闻频道,无一不是电视新闻评论催生出来的,就在这个过程中,央视的大台形象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自从2006年贵州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电视评论类节目《今日视点》改版为法制类节目后,新闻评论节目化整为零,散见于不多的新闻节目中,而且回归到重报道轻评论的传统上。

回顾过去《今日视点》的得失,对贵州电视台今后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和受众群体不断被细分,电视节目的生产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观众需求与时俱进,而栏目的基本模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观众难免出现审美疲劳。栏目和节目在舆论导向、适应受众需求和市场要求三方面出现了卡壳,主要表现在:

1.栏目运行多年来,栏目结构和节目样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观众的结构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媒介竞争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受众需求在变、环境在变,而节目本身缺乏相应的变化,事实上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普遍存在的硬伤。

2.节目内容和形式单一。内容的单一使选题过于集中于以揭露曝光为主,而在现实的环境下,许多题材无法做更深入的采访报道。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其他媒体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就显得技不如人,时间长了还会使观众产生新闻评论的功能就只是揭露和批评的感觉,节目选题不能关注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此为其一。再者,形式的单一使节目的表现过于严肃而缺乏亲和力,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使节目和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结果是主持人不能形成个性,最终导致栏目个性的缺失。

3.节目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长期以来,《今日视点》对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这是栏目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今日视点》往往要在几天以后才出来,制作周期过长。在新闻的和对背景的分析上都比报纸晚,节目应有的冲击力和公共舆论的积聚就这样在缓慢的节奏中被消解和弱化掉了。传播学要求,媒体要“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日视点》中的“今日”只是节目生产者认为的“今日”,而非受众认可的“今日”,因为很多题材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是昨日、前日甚至是往日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路

评论一度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专利,而央视如今在《新闻联播》里也建立了评论员机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在所有的全天直播的新闻节目里随时切入新闻评论员的访谈。

新闻评论节目对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效果正日益显现,但开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不能单凭主观意志,也不能完全单纯依照观众的口味和市场需求。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所以,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在这场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评论员正日渐成为意见领袖,因此,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既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更是国家舆论引导能力的战略需求。

对贵州电视台而言,要重振新闻评论的雄风,关键就是引入新闻评论员,解决“谁来说”的问题,光靠传统的衣帽光鲜唇红齿白的主持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试想假如凤凰卫视没有了曹景行、央视没有了白岩松,他们原来主持的节目又有谁会去关注呢?

新闻评论员分为媒体型评论员和专业型评论员。曹景行和白岩松都属于媒体型评论员,为军事迷耳熟能详的张召忠则属于专业型评论员。评论员从哪里来,来源有二:专业型评论员面向社会征集;媒体型评论员要靠自己培养,可为资深的记者和主持人提供一个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