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

时间:2022-08-25 11:09:23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1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998年4月,清华大学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关于申请批准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项目的报告》,这不仅标志着“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到高校的办学思想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愿景之一,也标志着“绿色大学”成为高校实践环境保护、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的重要途径。“绿色大学”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大学为平台,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环境,为在大学精神中融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找到最为恰当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平台。[1]

从“绿色大学”萌芽到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诸多学术文章一方面折射出我国“绿色大学”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与动态。因此,梳理和分析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成果,有益于其健康发展。

一、 文献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一)文献数据采集

“绿色大学”在我国的出现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以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紧密联系,特别是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在教育领域提出“重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对于我国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公共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绿色大学”的出现奠定了政策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将1994年确定为文献收集的起始时间,2010年为终止时间,共17年。数据源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主,以“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大学绿色教育”、“高校环境教育”、“高校绿色教育”作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关系的检索,检索结果经过筛选,所得文献作为文献数量与研究动态分析的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理清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脉络,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编制了《中国绿色大学大事记》(1994-2010),这也是本文进行分析的基础资料。

(二)文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从1994年至2010年,共检索到有关期刊文献512篇,年均32篇,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过程并非线性。按柱状图的变化,可以把文献数量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4-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2010年为第二阶段。在1994-1997年间,每年的文献数量不足17年平均数的一半,说明这段时间对“绿色大学”的研究并不活跃,其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以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为主。1998年,文献数量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虽然之后的1999年文献数量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从2000年后,每年的文献数量变化基本趋向平稳。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与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关系。事实上,检索结果表明,1998年后才真正出现了以“绿色大学”为研究专题的文章。此外2000年后文献数量变化趋向平稳,也说明这个阶段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趋于成熟,研究内容的细化、研究角度的多元化是主要标志。

二、学术文章的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关于“绿色大学”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绿色大学”创建、“绿色大学”评价及绿色教育三个方面。

(一)“绿色大学”创建

在我国,“绿色大学”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86年林集在《云南林业》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绿党与绿大》,但是,在这篇很短的文献中,对“绿大”的解释主要是一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机构。与现在理解的“绿色大学”相同的文献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先生在1991年《中国环境管理》上发表的论文《应重视生态文化建设》。而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则是真正意义上“绿色大学”的实践开端,2001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清华大学为“绿色大学”。

继清华大学开展“绿

色大学”建设以后,我国其他一些省份也进行了积极的推动,并借鉴基础教育中“绿色学校”的评估方式,开展了“绿色大学”的评估,命名了一批“绿色大学”。在此背景下,关于“绿色大学”创建的文章也不断增多,如在搜索到的512篇文章中,有145篇涉及“绿色大学”的创建,具体包括“绿色大学”概念与内涵、“绿色大学”现状及对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绿色大学”创建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思路有相似之处,有学者就提出建立“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方式,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二是借鉴iso14001的思想,开展“绿色大学”建设。这种将环境管理的思想纳入日常全面管理工作中的思路成为“绿色大学”建设的一种趋势。2011年4月,国家环保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将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作为其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成果都将是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基础。

(二)“绿色大学”评价

“绿色大学”评价是推进“绿色大学”健康、稳步发展的措施之一,我国的研究人员在此领域亦有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大学”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重点和热点。从研究人员所构建的“绿色大学”指标体系的内容来看,目前“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绿色实践、绿色办学和绿色管理等六个方面[2-3],可见这些指标体系的雏形即是以清华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三绿模式”,即“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4]为基础,这说明现阶段学者对“绿色大学”基本建设内容的认可。当然,也有学者担心这会造成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也就是“绿色大学”评价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标准的问题,担心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相对于中小学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每所大学又都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建设绿色大学,会使绿色大学失去活力。鉴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应符合满足国家绿色人才和绿色成果需求的建设目标,国家或者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学者的意见,制定出能反映“绿色大学”内涵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评价“绿色大学”的基本标准,大学则应根据其办学理念和自身的条件制定其《绿色大学建设规划》。“绿色大学”的建设未必一定面面俱到,有建设重点和形成特色则更有意义。例如,关于只是开展绿色教育的大学不是“绿色大学”的问题,在“绿色大学”评估中则更应具有包容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成绩显著,形成绿色教育特色,完全可以认同其“绿色大学”的成效。 色教育

有学者认为,“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这个定义是从绿色教育产生的背景的角度来界定的,也反映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即环境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关系。事实上,我国高校并没有严格区分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多数教师常常将二者等同使用,但从研究的角度考察这两个名词的异同,可以认为,绿色教育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绿色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教育不仅关注环境也关注教育本身的发展,不仅关注一门环境教育的课程,也关注一所大学整体的教育氛围;狭义的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一样,即关于环境的教育,本文所探讨的绿色教育指的是后者,我国对广义的绿色教育研究仍显不足。

对高校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识,多篇文章都讨论了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高校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研究,我国高校也在推广环境教育,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孙萍[5]、刘子亭[6]等通过问卷法,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以此作为反映高校环境教育现状与效果的一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观,但在行为上表现为知行不统一,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的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其原因有:第一是高校的环境教育理念落后;第二在具体环境教育实施环节中没有环境类的课程,或者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倾向于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不当。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应

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对于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二者缺一不可。如高晓清等[7]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原理、系统论原理、环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师范院校特点,设计了“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模式”,此模式除了在操作上具有理念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多维互动的开放性外,还具有多元灵活的行为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由外在行为向内在行为转化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开展绿色教育,除了教育形式,还涉及绿色教育内容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绿色教育内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有学者也把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内容具体化,如陈南[8]提出高校的环境教育应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道德、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四方面的知识领域;王子彦[9]认为绿色教育应包括“环境观念、环境知识、环境规范”等三方面的内容。上述教育内容是对绿色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将这些高度概括的教育内容细化,如环境知识包括哪些知识,不同专业或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环境知识是否相同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研究。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绿色大学”是一个多维层次上的概念,它也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领域,需要更多人员投身到它的实践和研究中,产生更多的争鸣,形成多样的观点,指导创造性的实践。在对17年“绿色大学”文献进行分析后,本研究发现:

1.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正在细化,研究角度趋于多元化,如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外,绿色学风[10]、绿色大学的生态足迹[11]、大学生绿色行为体系构建[12]、绿色社团[13]以及绿色校园等方面也有专门的探讨。虽然研究在细化,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目前的研究文献多停留在讨论“绿色大学”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绿色大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上,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文章不多,或者只是面上的讨论,缺乏操作性、针对性的专业研究。对于绿色教育的研究亦是如此,如有关绿色教育的文献不乏对课程方面的关注,但是对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的文献相对匮乏,大多数的文章对课程模式没有进行剖析,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课程模式也没有得到详尽的阐述。此外,有关绿色校园建设的文献也不丰富。实际上,近年来,高校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绩,相信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会在今后有所增加。

2.高等教育环境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绿色大学”实践与研究等均不足,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这一点,虽然在此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数量不少,但多是短期的、分散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参与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系统研究的不多,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参与研究的也不多,从而导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

3.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不同的“绿色大学”评价指标,许多地方标准则受到基础教育“绿色学校”评价标准的影响,对于哪种评价指标能最有效地反映“绿色大学”创建的水平并能指导“绿色大学”实践是值得关注的事。笔者认为,“绿色大学”评价标准和方法都应更具灵活性,其目标是将“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大学已有的办学理念中,形成丰富而各具特色的中国“绿色大学”。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州大学环境教育中心李冬梅和陈南老师的热情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李久生,谢志仁.论创建绿色大学[j].江苏高教,2003(3):20-21.

[2]鲁璐,刘汉湖,白向玉,等.绿色大学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42.

[3]王大中. 创建“绿色大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36.

[4]叶平,武高辉.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8-50.

[5]孙萍,刘钊.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65-66.

[6]刘子亭,张保华,刘子政,等. 聊城大学绿色教育调查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80-84.

[7]高晓清,刘湘溶,白解红,等. 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3):54-58.

[8]陈南,吴小强.在师范院校中加强

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建设[j].环境教育,1998(4):6-7.

[9]王子彦.对大学环境教育课内容及其相关问题[j].环境教育,2001(5):60-61.

[10]尹华,曹贤香.“绿色学风”是建设“绿色大学”的重要内容[j].2006(10):62-63.

[11]顾晓薇,李广军,王青,等.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j].环境科学,2005(7):200-20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2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群交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七)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主要绿色空间环境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小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温度、土壤、尘、噪音、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3

关键词: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106-04

“十二五”规划确立了“绿色发展”的主题。绿色发展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绿色技术为支撑,走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道路。它既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文化基础,是解决我国当代国家发展问题的新思路。

一、我国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国际大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和贸易的全球化扩张使世界结成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各国在实现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共同面对着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环境问题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才第一次被理解为一种全球总体性的危机,这促使生态研究走出狭隘的学科局限,开始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多视角研究相联系,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国际社会首次对其政治性的回应是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及其《原则声明》,其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的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此外,在其他诸如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OECD)、欧盟(EU)等一些重要的国际合作组织或区域一体化组织的议题中,环境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未来》中提出的、1992年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提议“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一体化经济与环境政策……促进技术变化和绿色增长……扩大国际合作、促进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步。”Ⅲ以期协调国内经济目标与环境、社会和政治目标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类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而1989年联合国规划署提出的“清洁生产”的概念。主张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成为生产领域的重要理念。由此发展起来的“循环经济”,将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理念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国际社会大力推动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步入21世纪,由可持续发展衍生出的绿色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国际组织探讨发展问题的主流议题。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等理念得到了各国和政府间组织的热烈回应和推进。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更是体现了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而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和世界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G20峰会,也在近些年逐渐纳入“推动对话,促进包容、均衡和绿色增长”的主题。2010年6月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强调欧盟将致力于建设节能环保型、绿色创新型经济,积极出口绿色技术,领先绿色发展。2011年1月,奥巴马也在《国情咨文》中呼吁投资清洁能源技术、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加强国际合作。由此可见,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已达成绿色发展的共识,积极开展合作与互动,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绿色变革,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是国际大趋势。

(二)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回观我国基本国情,加快实现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的环境问题亟待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人民币跃至2010年的39.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民生活显著改善。但反思中国的发展道路,粗放的生产模式,资源能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消耗,对环境影响评估的缺失、对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的忽视,使过去潜在的环境隐患到现今已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中国GDP中自然资本的投入高峰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几乎占到30%,随后有着逐步的下降,但在每年8%~10%的GDP增长中仍至少有8%~13%用以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买单。而近几年我国煤炭的生产与消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有机废水排放也都居于“世界前列”。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凸显要求必须加快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寻求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实现从“黑色发展”走向“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为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首先,新知识和高新科技的不断进步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绿色发展要求从生产上降低能耗,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这一切需要高新技术的应用。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绿色技术的研发使经济的增长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更有效治理污染成为可能。其次,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为政府发展模式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推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清洁和健康的环境不断提出更高的需求,诸如厦门PX事件等群众性环保运动与环保组织的活动逐步展开,这是促使政府环境政策转向的重要推动力。

由上可见,国内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迫使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而高新科技的发展,绿色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国际分享以及政府和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这些是我国绿色发展思想得以形成的国内外背景。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绿色化学;渗透途径

一、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

20多年前,传统的化学化工作为生产主力,秉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发展了多年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传统的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已无法承受沉重的环保费用,这需要国家大力研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工具。因此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人类的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人类创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绿色化学作为环境友好化学,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特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使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者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按照绿色生产的原则,具有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2)操作反应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料利用率,使所有原料在反应中都被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对环境有保护作用、对社区安全的和对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

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绿色化学的特点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哪些途径?在化学课程中绿色化学理念怎样得到渗透?针对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在本文中,将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课程的布置安排及课下习题等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何种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课本内容,开展绿色化学教学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化学也是,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精确把握,在课堂上将绿色化学理念穿插到每个知识点中。课上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在大气、土壤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让他们对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问题有更生活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环保问题,并将社会问题与日常知识点集合起来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二)以“课上常提问,课下勤思考”的方式开展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的认识,课上对学生提出化学相关的、生活化的问题,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解决,无论是通过查阅资料还是求助亲友的方式,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课上出题,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购买无磷洗衣粉?为什么农业部禁止使用敌敌畏,BBT等仿效优越的农药?日常生活中的废电池该如何让处理?第二节课再公布答案。这些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基本可以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到许多前言东西,熟练掌握查阅技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生活琐事中获得化学知识,了解使用无毒无害制剂,平常注意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用所学知识来为保护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实验课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日常实验课程必不可少,实验的重要性包括(1)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印象深刻,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2)反应物是实验必需品,教导学生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无毒无污染,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3)反应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气或者废料,进而造成的较严重的污染,这时候可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进行更为环保的实验设计,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甚至是并未环境改造做出努力(4)实验尽量避免大型实验,一方面可节约实验药品,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污染。

四、总结

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作为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才能够取得持久进步。学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及课外时间中将绿色化学的观念慢慢渗透,可以通过组织绿色化学知识点答题赛、绿色化学主题征文或者传统工业利与弊的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走在时代前沿为祖国的花朵引导方向,掌握更多的绿色化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为我国环境改善竭尽全力。

参考文献:

[1]田淑珍.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2002,15(4):36-38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5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Green Paradox”在近些年受到了欧洲经济学家们的热议。然而在中国学术界,尚且没有对应的翻译与文献研究。本文权且将“GreenParadox”译为“绿色悖论”,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而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扩展了“绿色悖论”的外延。进一步,笔者分析了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时机、政策威胁、被治理行业的替代技术都对于“绿色悖论”产生的影响。

[

关键词 ]“绿色悖论”;气候问题;环境政策;环境治理

针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世界各国很早就意识到了其危害性,并且做出了承诺要治理该问题。随之,一些针对性的环境政策出台。但是近些年,全球变暖问题依然在持续加重,这引起部分学者的反思。“GreenParadox”正是其中的一项研究焦点。

一、概念内涵

“绿色悖论”的主要提议者是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汉斯-维尔纳.辛恩。辛恩多次警告称东京气候会议所指定的气候政策会造成“绿色悖论”的产生。他进一步声称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大部分气候政策是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比如对燃料消费量进行征税,以及对低碳能源的提供者进行财政补贴,而这些势必会引起化石燃料价格的下跌,如果燃料所有者预测气候政策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变得更加严格,那么可能会推动该燃料在近期的销售,以求错过价格跌落的最差时期,随之可见,气候变暖的问题也更加严重了(2008)。可以说,“绿色悖论”的基本原理是体现在化石燃料的拥有者对待气候政策的反应之中。

二、基本假设

辛恩(2008)在霍特林的“不可再生能源获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个资源获取的基本模型。他指出“绿色悖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被治理企业占有一个给定的外生性资源储量。在这种环境下,税收或者其他减小需求的政策措施都将通过导致化石燃料销售的缩减而降低矿业项目的价值。这也被证实会降低对矿业项目的投资兴趣而使得化石燃料的生产总量减少。基于上述假设,辛恩推理出碳消耗税对于化石资源的作用机制,认为如果税率高于利率的话,将会导致“绿色悖论”的产生。

辛恩的结果也是建立在另外一个强假设之上:并不存在一项替代技术。这项假设在短期内来看,也许是合理的,因为现阶段的确没有化石原料的合适替代者。但是一旦替代技术成为可能,那么替代的就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性替代。迈克尔·赫尔(2010)也表明如果一项替代技术的引入将会使“绿色悖论”效应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斯泰莱(2012)扩展了霍特林的模型,提出了新的假设。在这个模型中,资源开发活动的前期投资变量被包含进来。这个模型与辛恩的基于霍特林模型而建立的模型相比,更有可能说明在税率足够高的情况下,气候问题会得到缓和。

三、概念外延扩展与理论扩展

(一)概念外延扩展

就“绿色悖论”的外延来说,已有的研究将“绿色悖论”的理论局限地运用于全球变暖、气候政策研究之中。这无疑会限制更多领域的学者去研究和发展“绿色悖论”的概念。此外,过往理论研究全部是站在全球性层面讨论气候问题,这种特点无疑会限制“绿色悖论”在更多的国家获得理论发展与理论实践。

因此,在中国环境治理背景下,有必要对“绿色悖论”的外延进行扩展,以求其理论更广泛的运用在中国环境政策制定实务之中。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它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是因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悖论”原有的概念外延聚焦的气候变暖问题属于此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而无论是污染问题还是生态问题都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其都与人类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相关政策的制定就会产生于气候政策所类似的“绿色悖论”的现象。所以,“绿色悖论”概念的外延可以适度扩展到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次生环境问题之中。这样,“绿色悖论”理论可以更广泛的运用于中国的环境治理。

(二)理论扩展

1.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时间间隔对“绿色悖论”的影响

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时机对于一项政策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绿色悖论”描述的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机制就在于环境政策在讨论与制定的过程中以及这种政策实际执行的规划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被治理行业中的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生产与制造原有产品,并且在运输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破坏了环境。如果将环境政策的制定时间以及其实施前期时间大幅缩短,将会限制这些企业的原有产品生产,更好达到环境政策的期望效果。

2.政策威胁对“绿色悖论”的影响

一项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最综效果如何,还要依赖于环境政策对于被治理行业内企业的威胁。这种威胁可以来自于政治压力,也可以来自于社会舆论压力与经济压力。“绿色悖论”产生的其中一个作用机制是被治理企业预见了自身产品在将来会受到该环境政策的影响,为了依靠此产品获取更多的利益,企业只有加大生产与销售。所以,当一项环境政策对企业的产品威胁很大时,被治理企业更倾向于在短期内加大生产与销售,最综造成“绿色悖论”的产生,加剧短期环境问题。但是较大威胁的环境政策会降低远期高污染产品生产与使用量。

3.被治理行业的替代技术

被治理行业对待环境政策的反应与该行业的替代技术的成熟度、市场占有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个替代技术成熟的行业或企业,其应对环境治理政策,将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面对在税收等措施面前,行业或企业更多的只能遵守。相反,若被治理行业或企业处于一个替代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其具有强市场权利,面对环境治理政策,将有更多的余地做出有利于其利益的措施。在政策实施之前,若替代技术不成熟,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营销等方面做出回应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可控制的扩大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利于环境治理,最综产生“绿色悖论”。

四、总结

当经济学家们积极投身于“绿色悖论”的研究之中,现实世界的气候政策的研究却发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绿色悖论”是否发生与存在缺乏实证性研究的证明。当然,“绿色悖论”的理论模型也仅仅依赖于假设,所以可想而知,“绿色悖论”受到的质疑在所难免。

但是“绿色悖论”对于中国环境政策的制定还是具有一些理论意义:一是合理规划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时间,减少被治理企业的反应时间并限制其逆向选择行为。二是治理的手段与机制要多元化,合理给予传递被治理企业相关政策威胁。三是针对于垄断性较强、替代技术不成熟的行业给予较严厉的政策规定,抑制其不利于环境问题的生产行为。

参考文献

[1]Hotelling,Harold.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31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 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 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7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关系

一、研究背景简介

自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如废弃物、噪声、农药、大气等污染危害、能源稀缺的潜在危机、淡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等环境和生态问题成为世界性议题,特别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儿・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绿色关怀和绿色意识。伴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人们最初提出“绿色经济”的思想,试图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环节应对环境和生态危机,例如2010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环境、生态的联系日益密切,“绿色发展”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国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笔者查找目前已有的文献,发现尽管两种理论的单独研究较为丰富,但未找到关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二者关系的直接研究,已有的资料大多将二者等同于一个概念,或者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本文试图清晰梳理“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准确界定二者的内涵与关系,从而有助于后来者的研究,以及更好地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价值。

二、概念解析中的比较

绿色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颜色,是很多种类植物的原色调,最多见于万物复苏的春天,象征着清新的自然、友好的环境、带有活力的生命以及宁静舒适的生活等。中国学者黄志斌先生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别从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和理性综合三个层次来阐释绿色的内涵;首先将感性直观中关于“绿色”的视觉性、联觉性、象征性认识综合起来,其含义;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其次从优先考虑环境属性的角度阐明了“绿色”知性分析的含义:节约、回用、循环;最后在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含义的基础上,厘清了“绿色”的哲学意蕴;生生、协变、臻善。“绿色”概念既有其直观感性层面的表象含义,亦有其技术应用层面的本质规定,还有其深藏的哲学意蕴,而这就是本文中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内涵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决定了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相通性。

“绿色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大卫・皮尔斯等发表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目前世界组织和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颇为丰富,总体上都认可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形式,例如中国学者刘思华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另外绿色经济的目标可概括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增加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最终改进人类福祉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能源低消耗、资源高利用和可持续状态等:具体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工业、绿色技术、清洁交通、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土地管理等。

尽管研究生态与发展关系的问题很早就是人类思考的热点,但“绿色发展”概念最早只能追溯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里,并且只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通俗性代称,其要义是通过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革新,解决人类正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困境,也就是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国外关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较为分散,以致于有多种名词的提法,例如一些国家倡议的绿色增长、绿色经济等观念,等同于广义上的绿色发展概念。但国内外学者在提及绿色发展概念时,均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不过绿色发展从最初关注的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上与绿色经济的概念相吻合,随后逐渐扩展为如何整体构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自然和社会系统。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其内涵可简要概括为原则上强调人、自然、社会的一体性;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增加人类绿色福祉;具体内容包括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社会发展五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三、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之间二者的理论来源、价值目标、评价指标、演化历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存在着共通之处,但其侧重点又有着细微差别。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生态环境却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关系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和脱钩理论成为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恶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脱钩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即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则呈脱钩关系,反之,则呈耦合关系。因此绿色经济的侧重点在于关注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直接关系,并从经济层面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关于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自17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关注,例如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指出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这是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由此可见,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的理论源头基本一致,但早期学者的研究不单纯是从财富增加的视角思考问题,也不局限于经济学领域,尤其是随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人类的绿色发展延伸至人口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亦来源于众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分析。

其次,尽管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但其侧重点略有差异,“绿色经济”期望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和环境,更多注重经济系统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要远远高于绿色经济,不偏重于经济系统,而是要经济、自然、社会系统三者整体协调,共同发展。换言之实现绿色发展也是绿色经济的目标追求。二者目标的细微差别亦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目前国外未有明确关于绿色经济或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的欧美发达国家均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例如瑞士最早创建了瑞士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M0NET),涵盖了健康、收入、社会治安、生物多样性、能源消耗等多项指标,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各个方面,整体而言,这个指标体系更符合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而中国自2010年开始每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经济增长绿化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各省市的绿色发展情况。另外,我国学者建立了实证研究中的绿色经济评价体系,例如学者张雪花、张宝安提出“以碳产出水平、碳排放水平、低碳资源、人民生活等四大方面为准则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绿色经济。综述所述,虽然二者的评价指标存在众多重叠的地方,但绿色发展涵盖的范围依旧大于绿色经济,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相关理论,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观念的诞生,最早一定是源于人们对于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进程中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机的反思和觉醒。起初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经济基础充实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绿色经济层面的思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思考点不仅仅重点停留在经济系统对自然、社会系统的影响上,而是开始研究经济、自然、社会三个系统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均衡、协调、统一及共赢的发展。因此,将绿色经济视为绿色发展的起点和组成部分有一定的合理性。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00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进行素质教育,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认可。所谓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是指将环境保护理念有效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环保意识,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都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同事也要注重通过化学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化学定理、实验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的化学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让绿色化学理念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植根于学生心中,不仅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走好人生道路,将绿色化学理念落实到工作与生活中。

将绿色化学理念引入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使传统的化学教学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化学教学由原来的应试教学变为应试和环境保护两个部分,通过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的能力,对生态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1.通过实验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灵魂,不管是哪一化学结论,都是经过无数实验得出来的,只有实验数据才最有说服力,如果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渗透到化学实验之中,那么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化学教学中老师进行化学实验,目的一般有两个:一种是为了对某一化学结论进行验证,另一种就是通过实验进行化学探索。众所周知很多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化学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等,都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而学生在认识环境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很少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环境问题,因此,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容融入化学实验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去认识环境问题。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融入实验教学中,能够将有害气体产生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有害气体对环境将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随着实验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物质,因此,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够有效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三废”现象,减小了化学实验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还不强,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尤其是通过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更需要将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例子都对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例如: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空气质量的下降,很多人出行时都会带防毒口罩。老师可以将这一现象与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再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老师不仅要将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还要注重从化学的角度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起来。

要想使绿色化学理念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就要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效结合起来。高中化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大量的理论知识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绿色化学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环境问题的介入改变了化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老师可以有效利用绿色化学理念的这一重要特征对学生进行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接受绿色化学理念的一些指导思想。

例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化学课堂,让学生深入大自然、深入实际生活,对一些环境问题进行实际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老师要将造成污染的原因对学生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老师还要能够为学生设下悬念,让学生从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出发,找出能够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接轨。这些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作用。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9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革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施行绿色教育和创建绿色大学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生态文明时代呼唤绿色大学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理应肩负起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任,这要求高校在绿色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更要突出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高校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基础,并作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典范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而推动建设全面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时代呼唤各高校创建绿色大学,还因为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绿色大学所崇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定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影响。当大学生毕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也会起到主导性作用。因此,绿色大学作为生态文明理念与高校融合的产物,必定符合时展的趋势。

二、绿色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问题研究

(一)“绿色”内涵的局限性

绿色大学的“绿色”从其表层含义来讲,就是对可以看得到的绿色建设,即校园绿化环境层面上的建设,很多高校都过多的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固然这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多强调校园绿化的建设,对绿色大学的建设并不能起到更深远的影响。绿色大学的建设应该是对当代大学建设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创新,是对传统办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应当涉及到高校的日常管理中。绿色大学倡导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的是一批批具有生态文明观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批批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绿色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强调其“绿色”的本质,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技术革新,优化和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发挥各校优势,体现各校特色,培养高水平的绿色科技人才。

(二)“绿色”教育的缺失性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而且在行动上也有所落实。但是,纵观全国各高校的绿色教育,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绿色教育的过程急需改革。在绿色教育方面,很多高校还沿用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这种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对于很多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很古板,并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更没法保证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学校最基本的功能是教育,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同时,开展有效的绿色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并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

(三)“绿色”评价的不完善性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坚持体系的同一性和单一性,因为这样既可以增强体系的适用性,同时还可以确保创建高校之间的可比性。但是每一所高校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差异性,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性,即各高校的实际办学特色,那么,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又缺少了灵活性。笔者认为,应该在保证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一致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高校类型的差异,将体系中某些评价因子按照学校类型进行差异化设置。比如,很多工学类大学都开设了环境类专业,这样的大学就可以借助专业基础性强的优势进行绿色大学的建设,这明显就在“绿色教育”这个评价因子上占据了优势;相比之下,文科类大学在这方面就占据一定的劣势,但是文科类大学也可以发挥人文素养的培养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绿色大学的建设。所以,在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功能一致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其灵活性方面的研究。

三、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着力点

(一)拓宽绿色大学建设的宣传途径

绿色大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其涉及到的范围广、持续性强、工作量大,仅仅依靠部分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动员全校广大师生参与建设绿色大学。一方面,可以运用校园媒体对绿色大学的概念、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向广大师生宣传介绍,让师生们了解建设绿色大学的相关知识内容。比如,可以借助传统媒体校园广播台,定时播报有关消息;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发一款手机APP,每一名师生用自己的学(工)号作为用户名登陆,新媒体管理员可以在网络上与师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建设绿色大学的相关知识,提升每一个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成立环境保护类社团,结合中国植树节、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环保纪念节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绿色主题活动,向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律规范,鼓励每一位师生参与建设绿色大学。在宣传中学习绿色环保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南京工业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该校专门成立了“南京工业大学绿色环保协会”,定期在校内外开展绿色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二)创新绿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绿色大学建设的要求。如今,科技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环境渗透教育。运用多媒体声像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让大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措施,使环境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在大学教育,特别是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学生的自我参与性,加强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某个生态文明类主题与课堂内容结合,让学生参与讨论或是进行一个简短的演讲。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态文明观在专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能够进行多视角、多学科地思考环境问题能力的提升。绿色大学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绿色发展,学生的绿色发展又亟需高校绿色教育的改革。

(三)营造绿色环境的责任文化

未来的绿色大学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应达到高度统一,它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让培养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带着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社会,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笔者认为,应该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过程中,积极营造校园的环境责任文化,引导每一位师生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日常生活的点滴结合起来。比如:将照明灯改用为节能型灯具;将电脑屏幕的亮度适度调低;将书本循环利用;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等等。通过一系列低碳行动,使学生们自觉感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涉及到低碳生活。进一步巩固师生的环境责任意识,营造环境责任文化。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中不断渗透绿色理念,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教学管理体系,培养利于国家发展的、具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人才。这样如此,当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不仅拥有专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四、结语

目前,绿色大学的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理论空白需要填补、实践难点需要攻克,因此,在建设绿色大学的进程中,应当呼吁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各创建高校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绿色大学建设同盟会,各会员单位轮流担任主任会员单位,定期组织交流会,整合绿色大学建设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大学的建设。如今,英美等国家的绿色大学建设已经相对成熟,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外绿色大学的联系,而且目前国内签署《塔罗里宣言》的大学很少,应当鼓励更多条件成熟的大学积极签署《塔罗里宣言》,与国际接轨,与国外的绿色大学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芙蓉.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 2012-06-23(5).

[3] 孙刚,房岩,刘倩等.创建绿色大学的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4] 蔚东英,王民.亚洲绿色大学建设与实践[J].环境保护, 2010(17):47-49.

[5] 施建军.以绿色大学理念创建低碳校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21-22.

[6] 杨扬.多校区高校如何统筹绿色大学建设[J].文化学刊,2013(2):119-121.

[7] 叶平,武高辉.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 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 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示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10

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70年代初,以1971年比蒙特斯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二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提供生态变化会计信息的绿色会计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会计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等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绿色会计问题。最突出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包括《21世纪议程》在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兴起了世界绿色会计的研究高潮。在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同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1994年,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主要以价值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所造成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首先,绿色会计应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绿色会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中培育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会计的发展目前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也有推行绿色会计的迫切要求和现实可能。绿色会计理应涵盖所有涉及自然资源耗费和补偿的领域。

其次,它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的继承与突破。在传统或现行会计制度影响下,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对环境资源 耗用程度反映模糊、甚至忽略,从而造成了发展与环境的诸多不平衡。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正确、及时、合理地对企业耗用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核算绿色会计应运而生。

二、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及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理论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评价指标主要为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人均产值等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意识到使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通常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其GDP增长也就越快。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整,从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实现真实、可行、科学的指标,即“真实的GDP”,也就是“绿色GDP”。

(2)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下,人们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就会计方面来看,传统会计在有关环保问题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传统会计没有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反映在会计图像上,没有对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绿色会计要求人们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考虑到与这些经济业务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以便从会计角度监督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资源,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从会计角度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3)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

当前,大量外资涌入我国,这就要求我们应尽快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正像许多人批评的那样,他们把发展中国家当成了自己的“污染避难所”,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我们当然不希望他们这样做,但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对环境造成了何种影响,采取了哪些环保措施等等,而这就必须依靠绿色会计。另一方面,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 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正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应该培养企业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其适应投资所在国的要求。

(4)国际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本质上说,现代企业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因而谋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和最优化,是现代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终目标。其实质和核心,是把传统企业非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生态化与知识化、可持持续化、集约化相统一的绿色企业。绿色会计就是将自然 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纳入企业的计核算对象,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通过会计工作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及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核算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效益。绿色会计不仅只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也进行反映和控制。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经济性信息,而且有社会性信息;不仅能为企业自身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它是一种微观自主、宏观顾及和“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助于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绿色会计是把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来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由此看来,绿色会计拓宽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空间,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经济目标,而且要有为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这样,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三.对于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几点建议。

(1)组建机构,理论研究。

着手实施绿色会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务之急是成立机构,研究理论,确定准则。否则在此领域将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中国绿色会计研究会,加大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与会拉大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尽快成立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国际同类研究接轨,并形成统一的绿色计量标准,开创中国绿色会计研究的新局面。加强对绿色会计制度的研究。成立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 理、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加大理论研究和实施力度

(2)完善会计法规和环境标准。

绿色会计的建立,没有国家法律的强制与引导,企业很难披露关于环境方面真实而公开的会计信息,更难让这些不同方法、不同核算内容的信息在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因此,必须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的控制和约束制度,对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形式、披露内容等实行统一规范,才能保证绿色会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对于相关的会计政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将绿色会计纳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它的地位,使对其的核算具有强制性!也为核算的统一性、制度性、规范性提供保障。

(3)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主要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从定量上将生态环境成本的存量消耗与折旧及其保护与损失的费用纳入经济绩效的考核之中,从而考核经济主体真实的经济绩效,有利于对经济主体进行定量考核和监督。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上鼓励和奖励积极推行绿色会计和取得成效的企业以及对研究和实施绿色会计有功的人员。同时,环保部门应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绿色会计披露作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并逐步扩大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督促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在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4)加强绿色会计的教育和培训。

将绿色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从最基础的社会教育和观念培养做起。建立并实施绿色会计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建议国家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在培养公民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时,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在大中专院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除了对全民进行环境意识宣传外,更应该对现有的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绿色会计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对企业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

(5)加大对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将绿色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建议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从最基础的社会教育和观念培养做起,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在中小学增设环保常识课,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创办相关刊物等。

此外,结合本国国情,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工作,选择典型企业或部门以两本帐并行的方式,以不计环境资源损耗的原始帐为基本,以记录资源环境损耗的绿色帐本为辅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绿色会计体系,再逐步扩大操作范围。

参考文献:

[1]付洁 刘军 浅议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J] 特区经济2005(1)

[2]崔斌 罗艳 对绿色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初探[J] 现代管理科学2003(8)

[3]仇宝梅 浅析绿色会计[J] 工会论坛2004(9)

[4]张亚平 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几点思考[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8)

[5]赵向军 马立新 浅议绿色会计[J] 环境经济2004(9)

[6]刘秋凤 生态文明呼唤绿色会计[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企业绿色社会责任

传统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效率优先、增长优先为原则,忽视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一直沿着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弯路越走越远。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高昂的治理成本,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呼声越来越高。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些内容传递出中国要坚定不移的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国家号召,承担绿色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升级版,是实施绿色发展和实现绿色崛起背景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的更高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体现了时代特色和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未形成统一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如利益相关者理论、三重底线理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论等。王新爱(2011)在其论文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服务和为投资人创造利润的有效经营责任之外,还包括对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和进行环境保护的环境责任,依法经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关注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层次价值追求。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价值观念,一种经营理念,一套管理原则,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性 。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关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尚属初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叶六奇等(2010)认为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产品安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蔡叶利(2008)提出公司承担绿色社会责任是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环保领域的延伸。可见,多数对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描述主要是把环境责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本文认为,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对企业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绿色发展为手段,以营造健康的内外部环境为线索,实现组织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健康经营理念和管理原则。其本质就是要求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态度,自觉做到人与自然、组织与公众、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强调企业对相关公众以及社会、自然的贡献性。

企业作为法人,拥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因此有责任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当然,权利要得到约束,才可以有效规避寻租行为。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法律或者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公司应树立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新理念,对于建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践行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阻力分析

1.企业经营的短视效应

多数企业经营都在寻求一种“短、平、快”的发展模式,醉心于降成本、抓效率等可以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研究,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实现以及由此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问题。此外,环境治理的成本短期内无法回收,即使有回报,收益也难于测量;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绿色环境也非一日之功、一家之力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以及竞争压力的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选择忽视社会责任、漠视环境恶化、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不足为奇了。

2.企业经营的义利相悖论

企业之“义”,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高一层的涵义是企业绿色社会责任,“利”是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义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辩证关系呢?长期以来,很多经营者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如购置环保设备、研发新技术、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等,无一不需要大把的资金投入,这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上升的成本短期内又不能在产品价格中得到补偿,因此降低了盈利能力,于市场竞争不利。所以义利是相悖的,是不可兼得的。在这种认识下,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履行社会责任。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理有据,然而这正是企业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产生的错误逻辑。

关于义利之间的关系,古语有诸多论述,如:《易・乾传・文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话,是说人们如果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稳定,则每个人都能得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一份利益。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的话,即代表名誉的义是可以生利的,他教导人们在认识上要“见利思义”,在行为上要“取之有义”,在实际效果上要“先义后利”,在价值上要“重义轻利”等。由此可见,义利之间不是表面上的相悖相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做到“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就能够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对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今,社会责任投资(SRI)的概念正在悄然兴起,它是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加入对社会伦理性标准,如企业对法律的遵守、对人权的尊重、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环境等问题的关注。以此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尺度。社会责任指数良好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追逐。这表明负责任的社会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赢利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

三、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路径分析

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所言,“只有当企业、工厂成为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1.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

(1)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企业实现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我们强调这应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完全寄希望于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道德与利益的天平上,经营者往往被利益所引诱。因此,必须引入外部约束机制,即完善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制度的刚性约束对不遵守规则的个体或组织进行约束和惩罚,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买单,使之付出违规的高昂代价;另一方面,对守法经营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倒逼效应。

(2)制度建设的内容分析

制度建设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依靠行政管制。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等综合行政手段,如制定完善环境补偿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信贷制度、市场绿色门槛准入制度等,对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给予外部的强制和引导,继而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另一方面是完善绿色市场化机制。传统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能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化与市场化有机统一的现代市场制度,即绿色市场经济制度,包括绿色经济运行目标机制、绿色经济动力机制、绿色经济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绿色经济激励机制、绿色经济保障机制、绿色经济决策机制、绿色经济协调机制等。只有建立绿色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生态要素和社会要素“内生化”的生成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崛起之路。

因此,完善制度建设是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

2.树立绿色发展观是关键

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绿色经济履行绿色责任,不是只要“绿色”不要“经济”,而是以“绿色”为前提,以“经济”为核心,以“绿色”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从长远角度出发,克服短视效应,自觉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开展绿色生产经营是基础

随着绿色经济的兴起人类即将发起一场绿色工业革命,绿色工厂、绿色生产的概念应运而生。履行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绿色”化,即设计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技术、采用绿色工艺、使用绿色包装和运输、强化绿色营销、申请绿色认证、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和企业绿色环境以及引导绿色消费等,即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绿色”为前提,评估生产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践行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既是迫于社会与环境的压力,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更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经营者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从长远出发,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积极履行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桐.从市场竞争到责任竞争[J].现代国企研究,2012.5,68-73.

[2]姜明生,姜艳生.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8.03,61-6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

引言:已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后,可使改造后的建筑物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及合理的使用空间。“四节一环保”绿色化发展做为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思想和运动,已经被全世界广泛接受,并且成为了当今包括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1]。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绿色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建筑业绿色化、绿色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与分析已有建筑绿色化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绿色化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制造等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成本的构成,构建了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并且就其参数计算做出了相关讨论

一、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构成

绿色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简述为:当前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子孙后代资源为基础[2]。在绿色化发展的理论体系中,环境成本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指标。它不但能够分析、测算与揭露环境成本本身,还可以评价环境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果,对绿色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如今的中国正在被工业化、程式化浪潮所席卷,分析与评估就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环境成本,优化对现有建筑的改造方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十分重要。

所谓已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其从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报废阶段,分析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要的全部费用[3]。从含义上看,环境成本的主要构成为:自然资源耗损成本或者环境质量降级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成本。因此,可以给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测算做如下定义:通过计算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更有利于现有建筑对绿色化改造方案的选择。

二、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下的环境成本分析

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下,对现有建筑物改造的各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环境成本管理可划分为事前规划阶段、事中控制阶段和事后管理阶段。事前规划阶段是指全面考虑整个绿色化改造方案,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摊销并计入到改造成本预算系统,提出各项可行的施工方案[4]。对各项可能的方案进行价值评估,以控制环境成本为目的去选择方案,即未来现金消耗最少的方案。事中控制阶段就是在改造进程中,制定适当的改造时间和改造范围,为了避免因环境污染而追加的成本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及工艺。事后处理阶段就是对现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后,应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确保绿色化改造方案和技术能够完全的实施和有效合理的应用,其维护费用的这些支出均应计入环境成本。

已有建筑物在绿色化改造后的各生命周期阶段活动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有深入到各阶段界定环境成本,才能发现其不合理之处,提出解决意见及改进办法,以达到降低环境成本的目的[5]。

三、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环境成本测算函数

(1)设计阶段成本

式中, 为改造方案设计阶段总成本; 为改造方案设计阶段基准设计费用; 为改造方案设计阶段环境设计成本。

(2)施工阶段成本

式中,C总为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总体费用;TC为已有建筑基准改造费用;I0为绿色化改造环境成本;pi和ci分别为绿色化建筑所使用的第i种绿色化材料的单位价格和单位施工费用;si为节能建筑所使用的第i种绿色化材料的数量;k为节能建筑所使用的绿色化材料的种类[6]。

(3)维护阶段成本

式中, 为已有建筑在第t年的能耗成本;

四、结论

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寿命周期环境成本的分析与评估,对我国建筑业绿色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具有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借助相关评估模型与分析方法,包含建已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的设计到该建筑物的拆除等,全寿命周期环境成本可以被系统地分析与评估;同时,受环境污染类型、程度、环境管理水平、基础数据积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分析与评估的模型与方法亦非一成不变[7]。因此,在项目绿色化改造方案的设计、选材、施工等实践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其评价模型与评估方法,尽可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来辅助决策。且通过函数测算公式,可直观的观察到,环境成本在总成本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后期环境的经济性收益,也是评价其价值性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朱道斋.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石超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3]林万祥,王晔.环境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瞿燕.上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实践及性能对比分析[J].建筑节能,2013

[5]David Hansen,An R&D Guide and Multiyear Plan for Improving Energy Use in Existing Commercial Buildings,[J]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