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语专业

外语专业

时间:2022-05-27 13:33:06

外语专业

外语专业范文1

关键词:专业外语;工科;教学;专业知识

作者简介:李嘉(1981-),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2)张景伟(1979-),男,河南郏县人,郑州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工程师。(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35-02

工科专业外语是在完成公共英语的学习后,结合工科专业而开设的一门交叉课程。对于工科生而言,这门课程能够学习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大量的词汇、习惯表达和语法特点等,为将来读写外文文章、参加国际交流等做了充足的准备。[1]可以说,专业外语课程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受客、主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这门课程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地步,许多学生甚至教师认为专业外语是一门边缘课程,教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结合自身工科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对工科专业外语教学作了初步探析。

一、目前工科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专业外语重要性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和四、六级培训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范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顺利毕业或为将来找工作增加筹码。而且开设在大三或大四的专业外语多属于专业选修课或限选课的范畴,这个时间段的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或随之到来的考研复习上,在他们眼中,专业外语课程可选可不选,即使选了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已,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差。[2]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缺乏专业外语教学的热情。

新时期的工科大学生是未来技术发展、科技研究的主力军,随着其工作和学习的不断深入,掌握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更新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不管是英语、法语还是日语等)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既是后续工作、学习的有力工具,又是其综合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外语水平差别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匮乏,考核标准不清晰

目前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本专业的教师来担任,虽然也优选有留学背景或者外语底子较好的教师,但是教师对专业外语的规律和教学方法所知有限却是普遍情况,因此教学水平参差不齐。[3]现在的专业外语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导学生背专业词汇,然后逐句的解释课文,这种单一的教学仅停留在对文献的阅读和翻译上,而对专业外语相较于普通外语的不同语法特点、翻译技巧及实用特点则较少涉及。

目前专业外语教材的建设落后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公开出版的教材较少且专业覆盖率广,不具有通用性。另外,专业外语教材的内容相对落后、信息陈旧,没有随着教学大纲适时修订,比如土木工程道桥方向的专业外语教材,文章大多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陈旧,如果单纯的教授课本内容,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由于对专业外语重视度不够、教学方法落后、学习目标不清晰,造成了考核标准模糊,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教学系统。

二、提高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1.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

如前文所述,专业外语的开课时间是大三或者大四,这个时间段是学生学习专业课或考研复习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的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或考研的努力与专业外语的学习结合起来。[4]课堂上不单单是讲授外语,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外语来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上,这样学生就能结合本专业知识增强自己对专业外语的理解,亦可通过专业外语掌握、了解本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还可通过外语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考研的第二个环节——复试中,专业外语成绩的比重一般占到复试总成绩的30%。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穿插考研专业外语复试的教学内容:列举复试中常犯的错误、注意要点、复试技巧等,给考研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2012年笔者所教授的专业外语班级,没有因专业外语复试不过关而未被研究生招生单位录取的学生。

2.选取合适的教材,并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专业外语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应用水平;二是通过外语获取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因此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教材与参考资料不仅要求内容经典、翔实,而且还要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所选的教材,除了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外语教材外,还摘取了《Pavement Analysis》、《Writing Scientific Paper in English》等经典书的篇章进行讲授,这些书有些是专家从国外带回的珍贵资料,有些是华裔美国教授推荐的写作用书,极具学习价值。此外,还可从网络下载最新的SCI、EI文章让学生传阅,既学习了写作技巧,又丰富了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新颖、实用且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学形式上,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应用能力。[5]在课堂上,紧密结合专业外语的实用性,除了教师传统授课外,还可安排模拟国际学术大会报告、实用写作、学生点评文章及略读和精读等实践内容。其中,模拟国际学术大会报告是根据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场景设置,请学生准备关于某个原理和技术的英文PPT,课堂上进行5~10分钟的脱稿英文陈述;实用写作是节选科技论文,请学生部分或全文翻译,让学生掌握或了解论文题目、摘要和全文的翻译过程;学生点评文章可选取已发表的英文文章的原始初稿,请学生进行修改和点评,通过自己当评阅人进行改错这种形式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科技英语的写作特点和手法;略读和精读是教师下载本专业最前沿的SCI和EI文章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快速略读,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然后再进行精读,查漏补缺,了解文章的细节。经过这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看外文文献的能力。以上教学手段实用、新颖,且与本专业密切结合,经笔者的课堂证实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

专业外语是学生获取本专业动态信息的工具,因此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词汇和文章,更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应用水平。为此,考核方式应该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制定,灵活多变。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应该在考核成绩中占到相当的比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课下复习,课堂积极讨论。笔者授课中,将平时表现成绩和作业成绩提高到总成绩的40%~50%,从而改善了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期末的考试形式亦可灵活,既可以采取出卷考试的形式,又可以让学生写或者翻译外文文章,巩固教学内容。这种综合的考核形式可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的课堂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结语

本文提出的专业外语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多种考核机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笔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专业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教与学的互助对专业外语教学来说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不断沟通,教师要不遗余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配合教师主动参与课堂及课后的各项活动。另外,可根据教师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只有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伏.工科《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8,(16):349-350.

[2]李志芳,谢红梅,何贵青.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1):86-88.

[3]曲春英.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1).

[4]李宏燕,续京.浅谈工科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J].石油化工应用,

外语专业范文2

关键词:泛读素质教育;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56-01

一、前言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阅读在理解文本与有效地使用外语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打下一个扎实的外语基础,在学习上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深就是要对所学的语言材料有透彻的理解,这不仅仅指字面上的理解,还要弄清楚背景知识、言外之意,以及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等。广,就是涉及面要广泛。语言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史、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与学科。在外语专业泛读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二、克服阅读困难激发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院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外语“阅读障碍”方面的问题,一旦读起外语文章来,就变得非常不自信,又紧张又谨慎,阅读效果也不理想。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采用了错误的方法。而这些错误的阅读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形成难以改掉的错误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外语阅读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我们必须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外语专业泛读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运用外语法度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帮助学生强化主体意识对自己的外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泛读课的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求职路上的疏导者和助学者,尊重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增强自尊,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美国心理和教育学家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但不能通过惩罚来拒绝行为。外语学科在课堂外得到承认的机会不多,因而教师在课堂给予学生以一定的赞许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自尊心特别强,对外界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心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在过于紧张和谨慎,注意力集中了,也能够慢慢用外语开始思维,从而克服阅读困难,自主学习。

三、泛读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

外语专业泛读是一般性阅读和快速阅读的混合型课程。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就得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得精,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课后给学生足够的预习和复习时间。学习者对阅读是否产生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不但应使学生会阅读,而且乐于阅读,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正确处理阅读理解与阅读速度的关系;把握阅读速度的灵活可变性。

精心准备课堂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由浅入深、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无预习阅读、带着问题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阅读材料做细致的分类,逐步增长文章的篇幅、增加文章的难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可以从介绍阅读技巧入手,重点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适当地讲解语言的难点,然后进行及时的相关阅读训练。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抓住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学生应掌握快读的技巧。在快读时,精力必须集中,不必去记忆细节;遇到生词或难懂的词句,应当略过,以求对全文总体意思的了解。要特别注意每个段落的段首句和段末句,他们往往是这个段落的中心句。而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也比较重要,他们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最好概括。在阅读速度的训练中,阅读难度与阅读量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逐步强化提高。

泛读是一门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的课程,应该突出语言信息量“大”而“泛”的特点,课内不宜详细讲解,不要成为变相的精读课或半精读课。泛的材料数量要大,要真正做到广泛。不少学生习惯于精读,而不善于泛读,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他们学会泛读,养成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应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体裁、预提和各种术语包括文学作品、科技文献、新闻报道、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等等各种材料。这样,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外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力求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进行监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师有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管理。适时在泛读课程中增加直接从商贸、文教、科技等行业获得的第一手外语文字资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在毕业后就业可以较快地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大学外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加强其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

外语专业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外语 公用外语 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探讨价值

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总体而言是根据院校学科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众多专业性学科领域中,高职院校培育人才局域一定的专业特殊性,而其培育人才获得的专业知识,也同样有部分内容具备着专业的特殊性。在此其中,专业外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借由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总结所得成果,均通过专业术语形式应用于受教者日常工作者,因此,专业外语学习,是确保从业人员行为专业性的重要考量。与此同时,专用外语并非独立存在,其与公共外语的有机结合,才是保证世界性专业交流的手段,因此,专业性人才不能局限于本国内的自行发展,其应通过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学习,实现国际性专业交流,从而提升并革新现有技术,实现专业的长足发展。由此可见,在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摇篮中,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的新颖与先进,是保证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实现专业良性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故此,探究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对地域性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值得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并研究发展。

二、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现存弊端

1.教育主体关注偏差致事倍功半。当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存在弊端之一,便是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所导致的事倍功半。分析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的应用主体可知,其重点落实于受教群体的有效利用,因此,教育主体应着眼于受教群体的本身。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则是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完全不顾及受教群体的吸收程度与理解状态,久而久之,无论是专业外语,亦或是公共外语,受教群体都只是一知半解,别说很好的专业交流,甚至连基本对话都有难度,很难达到专业交流水平。

2.教育方法运用不当致费时低效。相较于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教育方法应用拙劣则是导致受教群体不能良好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的又一大问题。就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方法而言,杂乱无章,缺少系统性是其最大弊端。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分科太细,无法有效实现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作用,外语语言教学环境建设力度不足,同样无法良好的实现教学引导。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不足,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外语教学中来,更加不利于受教群体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同时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3.教育兴趣培养不足致成果难结。结合以上两点来看,教育主体关注偏差及教育手法运用不足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将是教育兴趣的培养不足。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只能是负担。然而,目前教育教学模式过渡注重知识的教导,而轻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吸收,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将无法正确面对外语教学,更不可能于教学中收获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内容。

三、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策略

1.科学定位主体促事半功倍。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的过程中,科学定位主体是其教学目的落实的重点所在。就高职院校的教育特殊性,及其专业需求的特殊性,教学主体的定位准确才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实现专业知识的渗透与落实。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公共外语知识的了解,决定了其学以致用的程度。

2.时效教育手段促节时高效。保证了教学主体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教学手法将获得巨大的改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自主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将引入课堂。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疑问学习、情景体验等多种方法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认知所学知识,从而更为科学与合理的运用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

3.落实兴趣培养促成果凸显。科学的教学主体认知与全新模式的教学手段落实,将促进教育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优先考量点,落实受教群体的外语兴趣培养,从而实现受教群体应用公共外语会话,采用专业外语学术交流。将兴趣这一老师引入外语教学之中,外语教学不再会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趣味学习方式,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实现兴趣培养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令专业外语不再冰冷,公共外语更为灵动,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生活化、常态化,从而扭转现行外语教学教育弊端。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教学策略的科学落实十分重要,尊重教育主体,科学教育手段,实现兴趣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同时是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志康.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就业需要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4:42-44.

[2]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04:23-29.

外语专业范文4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英语 课外阅读

1 理论背景

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能否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与输入材料接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听,二是读。复旦大学教授董亚芬(2003)认为“广泛阅读及多读原著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见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2 研究方法

2.1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请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用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2)阅读的目的;(3)英语阅读困难及原因。

2.2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临沂师范学院2006级非英语专业 220名学生(见表 1)他们的年龄由19至2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0.67岁,其中女生120名,男生100名。

2.3研究工具

本调查是通过请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进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问卷用中文写成。该问卷包含三个部分,共18个问题。第一部分1—5是基本情况第一包括其姓名、年龄、性别、专业及每周分别用于课外阅读、课外学习的时间。第二部分6—18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目的和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问卷请任课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发出,让学生填写并当即收回。此次调查共发放了105份问卷,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回收问卷后,笔者任意选取了10名愿意合作的被调查者分别用中文进行了面谈,请他们就其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笔者利用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有关分析。就其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总的看来,调查对象用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而阅读最多的材料为“报纸、杂志”;多数学生最主要的阅读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在英语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

3.1课外阅读时间

表1表明,调查对象用于英语学习、阅读的时间都较少,课本学习、课外阅读平均时间仅为2.7h和2.1h。他们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与清华大学的理科生2.2h和南京大学的文科生2.17h的时间相近每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平均只有4.8h,少于南京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5.91h。在面谈中,很多学生指出看不懂和专业课的压力导致了他们不愿或不能在英语学习方面过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

调查对象课外阅读时间明显少于课本学习时间。通过面谈,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课本学习比课外阅读重要,因为考试内容多为书本内容,学好课本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并未对课外阅读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检查,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是有益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3.2阅读材料

以下表2依次列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经常阅读的材料

备考资料:近一半的学生选择阅读备考资料,访谈中,多数学生指出通过做各种英语练习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特别是四、六级等全国统考的成绩;

报纸杂志:约42.7%的调查对象平时阅读英语杂志或报纸,主要包括:《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语世界》、《英语学习》、《英语沙龙》。选择这些杂志的主要原因是:时事性较强,内容丰富,趣味性较强并且购买或借阅方便;同时,这些国内出版的报纸杂志语言简单,内容熟悉,容易读懂,因此理所当然成为学生们首选的课外读物。

小说:多数学生对小说较有兴趣,但由于市场销售的多为长篇小说,需花费较多时间阅读,并且部分学生、教师、家长视小说为“闲书”,所以只有少数学生阅读,且阅读的多是世界名著简写版。

专业书籍:阅读专业书籍的学生只有 2人,占0.9%。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人数却分别达到 12.8%和 24.2%,其比例远远高出临沂师范学院的调查结果。原因可能是临沂师范学院属于地方性大学,受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学生自己的英语水平所限造成的。

3.3阅读目的

表3表明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人选择无一定目的,而近一半学生阅读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英语水平,但这也不是他们阅读的惟一目的,也有42.7%学生阅读是就业的需要,仅有9.5%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达到娱乐的目的。

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外语阅读主要属于为通过考试,获取信息或其他与前途有关的工具型,而不是欣赏型的。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乐趣不多,当然就会尽可能少地阅读。读得少就有理解困难,阅读速度就上不去。理解困难,速度慢又反过来影响到阅读乐趣。

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13.16%学生认为帮助很大,34.21%认为较大,47.37%认为一般,还有5.26%认为帮助较小。可见,基本上所有学生已认识到英语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对其帮助大小认识还不一致。

3.4课外阅读的困难

15.9%的学生认为“可找到的适合的英语材料太少”。面谈中,多数学生提出希望能看到近几年的畅销流行小说,最好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还有不少学生对时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报刊杂志有兴趣,但我国现有的报纸杂志也只有那么几种,选择范围很小,而多数英语报刊杂志把重点放在英语“学习”、“应试”上,真正重在“阅读”的报刊寥寥无几。

35.9%学生指出“多数阅读材料太难,看不懂”。而目前我国出版机构似乎较热衷于四级应试教材、书籍,真正适合这一层次学生阅读的英语材料却很少。多数为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报纸、杂志或原版名著,而这些作品对于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过大。

有32.3%名学生提出“没有时间读”,一方面因为专业学习紧张,而另一方面这也与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材料过难有关。

相对重点大学来说,临沂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因此为他们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是“看不懂”和“没时间”。面谈中,不少学生反映上英语课效率低,似乎没有学到什么;课外阅读缺乏有效指导。

外语专业范文5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现今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除了掌握应用广泛的英语外,第二外语的掌握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目前在各高校选修日语作为二外学习的英语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在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中,改革传统的“重阅读,轻听说”的模式,培养学生使用日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更加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现状

根据《大学日语(二外)教学大纲》,二外日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基本阅读能力、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基础。但是,现今教学效果显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期末考试能够获取相应学分,可是在听说等交际能力方面严重缺失。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二外日语课属于必修课程,其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英语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学外日语在语言感悟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因为日语语音及语法系统与英语大相径庭,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到后期,大多数学生都为拿到学分而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在日语学习目的上缺乏共性,对日语课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专业取向。有些学生抱着多学习一门外语就多一项竞争优势的良好愿望而学习,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凭着一时好奇的心理,难以持久。其次,学生对于二外日语课的期待值比较低,认为仅凭一周四个学时的课程也不会有大的收获,因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十分有限。

2.教师重视不足,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二者相辅相成。由于对于二外日语教学重心的认识差异,很多教师还是延续了传统的“重阅读,轻听说”的教学模式,一味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这种“填鸭式”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阅读一些简单的日文文章以及参加笔试,但是却不具备听说的交际能力,成为名符其实的“哑巴日语”,在择业时无法突显出双语的竞争优势。

3.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教学课时因学校的教学体制而异。现今国内高校有的是学习周期两年每周四节课,或者学习周期一年每周六节课。但基本上存在学时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教学初期,知识量少且简单,学生容易吸收,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随着知识量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学生对语法知识理解困难,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实际会话,教学质量明显受到影响,致使出现大量的“哑巴”日语学习者。

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和威多森等人创立的交际法认为:培养交际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是整个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外日语课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在2008年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日语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中日交流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此外,日语能力测试自2010年7月开始,制订了新试题和新准则,更加重视日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试题中大大增加了听力部分的题量,这就是一个佐证。

三、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1.通过导入日本文化的介绍,激发巩固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二外日语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二外日语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较低。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并巩固英语专业学生对二外日语的兴趣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解词语及课文时,适当地导入日本文化知识,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专业学生在记忆日语单词时非常吃力,大部分都采用反复抄写的方式,久而久之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讲授单词时,可以结合词语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记忆。例如,讲解「@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日本的国花。那么进而可以延伸到日本的皇室之花又是什么呢?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踊跃回答,教师可以自然引出「菊这个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单词记忆,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除了结合单词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等来导入日本文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1)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特点,发挥英语学习优势,促进二外日语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二外日语学习过程中,会潜意识地把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迁移过来,这对他们的日语学习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其优势,良好地引导学生。近年来,日语中外来语越来越多,这些词汇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就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バス、パ`ティ`、ファッション、シャワ`等等。教师在教授时可以结合相应的英语,让学生在联系中记忆。

(2)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情境教学。二外日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学习压力不大,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外日语选用的教材《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每一课都设置了相应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再联系以前学过知识,丰富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比如第1课主要是讲解「~は~です句型。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或者介绍其他同学。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听说的日语环境。例如在语音阶段,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根据日本人的发音来纠正自己的发音。针对课文内容,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录音的语气语调,在讲授完后要求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课间可以给学生放映一些介绍日本情况的录像,使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和体验日本人说日语时的正常语速和自然语调。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日语的节奏感并增强表达的语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日语交际能力。

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教学有其自身特色,教师要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并发挥其语言优势,改革单纯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模式,有效运用加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罗雪琳.TARGET模式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芦媛媛.关于中国高校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J].知识经济,2010(04).

[3]朱棠.二外日语教学法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02).

外语专业范文6

关键词 外语专业 大学生 创业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way Analysis

ZHANG Zhup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findings of "Foreign students study and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ject, focusing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to analyze and professional-related factors considered in the professional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outstanding, original way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not effectively play effect. Meanwhile, for the language of profession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way proposed four requirements: to create a good business atmosphere, perfect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ovide students with knowledge and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nd impro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other practical aspects.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way

外语类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英语专业是2012年十大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之一,因此,加强创业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外语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外语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根据“外语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组所编制的问卷,于2013年5-6月间对浙江省外语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45份,回收345份,有效问卷345份。从问卷的题目中笔者抽取了创业教育与专业相关及目前获取途径的相关项目加以分析。

1 外语专业学生专业因素对创业教育的影响

(1)你认为你选择的创业将会用上你的专业特长吗?(单选)19.13%的学生选择“能”,16.52%的学生选择“较多”,44.93%的学生选择“有一点”,19.42%的学生选择“没有”。可以看出,目前外语的专业优势在创业教育上不突出或者说未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2)外语专业学生的创业优势有哪些?(多选)59.13%的学生选择“中英文运用能力强”,71.59%的学生选择“跨文化沟通能力强”,15.36%的学生选择“创新能力”,40.87%的学生选择“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59.13%的学生选择“利用外语更快地获得科技、信息、商业最新信息”,4.93%的学生选择“熟悉国外商法等”。

(3)创业中你会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哪项特长?(多选)66.96%的学生选择“与外商沟通能力”,44.06%的学生选择“外语思维能力”,44.06%的学生选择“运用外语获取信息的能力”,2.61%的学生选择“其他”。

(4)制约外语专业学生创业的因素有哪些?(多选)26.96%的学生选择“缺乏行业支撑”,55.65%的学生选择“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的不足”,52.75%的学生选择“经济、金融知识缺乏”,27.83%的学生选择“法律知识缺乏”,38.84%的学生选择“经验不足”,40.87%的学生选择“经营、管理、营销能力不足”,22.90%的学生选择“缺乏资金”,10.72%的学生选择“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1.45%的学生选择“其他”。

(5)在校期间你曾经从哪种渠道获得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多选)13.04%的学生选择“通过第二学位获得”,23.48%的学生选择“辅修课程”,50.43%的学生选择“各类相关讲座”,37.97%的学生选择“网络”,31.30%的学生选择“学生会、社团活动”,39.13%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23.77%的学生选择“实习”,4.93%的学生选择“导师科研项目”,10.72%的学生选择“校内创业实践”,4.64%的学生选择“其他”。但是不同年级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获得效果的感受有所不同,“二学位”和“辅修课程”获得创业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各类相关讲座”、“网络”、“导师科研项目”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

(6)你希望第二课堂中涉及创业教育的活动是?(多选)26.96%的学生选择“讲座”,47.25%的学生选择“写作、翻译、演讲、辩论赛等”,50.43%的学生选择“创业大赛”,14.78%的学生选择“科技竞赛”,21.74%的学生选择“电子商务竞赛”,3.48%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讲座”和“创业大赛” 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从这一点来看,原来认为的应该获取创业知识的途径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

2 外语专业学生创业教育获取的途径分析

从目前高校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开设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增强理论知识;第二方面,以社团活动,创业计划竞赛等为载体,旨在培养其创新能力;第三方面,以创业实践方式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演练,从而形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意识到行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外语专业创业教育的获得,也需要从以上三个课堂入手,多途径获取创业知识。

2.1 三层面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实际的效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共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从社会的层面来说,需要制订有利于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对创业教育的开展给予经费的支持;鼓励建立各类创业基地;支持培训一支高水平创业教师队伍。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建立创业教育的规章制度;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构建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从家庭层面来说,需要摆脱以往的陈旧观念,总是希望孩子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认为自己创业似乎地位低,有的甚至认为是小商小贩,不给孩子支持甚至不理解。因此,从家长的层面要摆脱以往固有的想法,正确地认识创业教育和创业对孩子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2 完善课程体系,充分认识外语专业优势与不足

目前学校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思政线的教师为主,开展的是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还未形成有机联系。实施创业教育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 逐步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在调研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外语专业在创业上的优势,如“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利用外语更快地获得科技、信息、商业最新信息专业学习”等。因此,我们在专业教育上要开设有利于创业培养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如目前一些高校外语专业开设的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交际与谈判和外贸技能实践等,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外贸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有利于专业方向的创业项目。同时,现有专业的课程里都蕴涵着丰富的创业素质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中要渗透创业教育,即从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挖掘、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侧重创业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职业知识等内容的渗透。

同时,从调研中,外语专业学生也认为自身“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的不足”、“经济、金融知识缺乏”等因素是制约其创业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课程安排中,要以必修、选修、第二学位等方式让学生获取一些专业教育不涉及到的,且对创业教育有帮助的课程。此外,也可以与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专门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

2.3 多手段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

从问卷结果的分析看,要加强“讲座”、“网络”、“导师科研项目”、“创业大赛”等创业教育知识技能获取的途径。以往的“讲座”往往通过大会的形式、集体“灌输”普遍理论知识多,若没有后期的实践和有效及时的信息提供,其作用就相当有限。因此,一要提高讲座的质量;二要使讲座的内容与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和人才需求相结合;三要有实践的支撑和检验。高校可以向社会敞开大门,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干部及其他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的优秀人才来讲课,也可以让身边的“创业优秀人员”用他们的典型事例来启发和鼓舞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学校要给予指导,或者建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专题网站,及时为学生提供创业相关信息。同时,要加强外语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尽可能多地走产业化道路,直接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此外,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创业竞赛等不要局限于个别人,要浓厚创业竞赛的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2.4 完善实践环节对创业教育的影响

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一定要注重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创业过程,不能纸上谈兵。学校要开辟校内外创业基地,解决学生的创业实践问题。在校内,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建立“翻译园区”,帮助同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翻译,以及有些接待工作的口语翻译。在校外,可以与一些外贸公司、外企合作,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联合,服务社会。

学校要加强对优秀创业项目的扶持。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的场所,并提供优惠政策,如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配套公共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外语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SCC022);浙江省重点英语专业建设项目(编号:ZZY200909)

参考文献

[1] 程武,徐博函,高斌.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3):99-103.

[2] 胡哲锋,童卫丰,叶引姣.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95.

外语专业范文7

关键词:二外;法语;听说;口语

H319

英语专业出身的学生们,在学外时,能完成复杂的语法练习,能看懂大段大段的篇章,轮到对话时却只能勉强蹦出几个最简单常用的词。这个问题存在多年,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作为一个二外法语教学的从业者,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法的角度去尝试探讨培养学生听说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英语专业二外法语听说教学存在问题

“Est-ce que c’est facile ?”一次辅导课时,我的一位同事偶然经过正在做题的我班上的两名法语成绩姣姣的女生时,随口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然而,这名女生却尴尬地笑笑,报之以沉默。同事又继续问了几个问题,依旧换来一片沉默。我倏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长久以来,我们的二外教学总是遵照教材的模式,以语法教学和篇章理解为主,却忽视了学生们的口头应用能力。

仔细回想,类似的情况多年以前也碰到过。一位名校毕业的英语专业的朋友向我反应她学的二外是哑巴法语――能做题,却开不了口。相信这不是个例,也不是我们学校的个别情况,而是国内二外法语教学的通病。

究其根本,抛却教师因素,主要还是二外教材普遍重语法轻口语,二外课程的地位又导致学时量比较拮据的缘故。一周2到4个学时,一共3到4个学期,这是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拨给二外的课堂时间。教师们在课上只够时间讲解语法、课文,而无法拓展听说训练。

二、英语专业二外法语听说教学解决方式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提高二外法语学生的听说能力?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如下几条方法,或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增加课堂口语练习时间

二外课的学时量本就少,如何再拨出时间留给听说练习?我以为,大学阶段如若沿用中小学阶段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所有知识点都放在课内由教师讲解,时间确实不够充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学生在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让他们去课外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最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认为,语言学习不再是学生被“教”的过程,而是行动者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将每课生词学习、课文理解和录音跟读放在课前由学生预习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主要纠正发音,答疑解惑,以及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多出的时间则可进行课文相关听说训练。

2.口头重复

固定某些语句,每节课重复出现,使学生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进一步成为一种对答的直觉。

方式一:每节课以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问候开始,问候语句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变。比如:

Bonjour, tout le monde !

Bonjour, Monsieur/Madame !

Comment ?a va ?

Très bien, merci. Et vous ?

Moi aussi, merci.

在学生滚瓜烂熟以后,可根据学习进度加入新的内容。比方询问时间、天气等。同样须固定语句,每节课重复进行。

方式二:依旧是在每节课课首,拨出2-5分钟时间,教师口述一段对话或短文,由学生自行理解;内容难度可根据学生水平调整;不要求一次即听懂。相同的内容在若干节课的重复后由学生来用法语复述。

一开始,内容要尽量简单一些,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可逐渐延长对话,增加用词,提升难度。这种听力练习宁简勿难,需循序渐进,否则极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起到反作用。

3.肢体、文字和道具辅助

教师在课上说法语时,不妨适当运用一些肢体动作、板书文字和事物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话语。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这堂课将要涉及的事物道具,比如这堂课要讲到饮食,就可以带一些面包、奶酪、红酒、杯子、刀叉等或它们的仿真模型;还要在黑板上固定一个区域书写好这堂课将要涉及的――身体语言和具体道具无法说明的――抽象词汇及其中文释义,比如imagination想象力,courage勇气等。在说话时将这些辅助手段充分利用起来。举例说明:

教师说:“Les Fran?ais mangent(做吃东西的动作) du pain(展示道具面包)et boivent(做喝水的动作)du vin(展示道具葡萄酒)。”

教师问:“Qui veut répondre(做举手回答的手势) à cette question(用手虚空划个问号) ?”

教师问:“Tu(手心向对方摊开) préfères(用手比个爱心) le stylo rouge(展示道具红色的笔)ou le stylo vert(展示道具绿色的笔) ?

在用道具、动作等辅助话语时,语速也会不知不觉慢下来,这也能方便学生的理解。

4.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是练习听说的一个很好的媒介。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一些教学用途的情景短片,内容需与近期教学相关,时间在数秒到数分钟,量要少而精。每隔几堂课放一个短片,多放几遍,然后向学生提几个问题了解学生是否听懂。同样宁简勿难,树立学生听说法语的自信心,后期可逐渐提高难度。如今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已经普及,相信想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5.加分奖励

最后,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就是把学生的听说表现和成绩挂钩。每学期初向学生明言课堂上的听说表现在平时成绩中的重要比例,以分数激励学生积极提高听说应用能力,鼓励他们课后多下功夫。

三、结束语

听、说、读、写、译――外语的五大技能,听说排在最前,也最为基本,在学生将来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实际用到的也最多,是令他人感受你的外语水平的最直接方式。因此,一定要重视外语的听说能力培养。希望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如上五点方法能真正帮助到广大法语二外学习者的听说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刘骏,傅荣,等译.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2]许爱霞,许苏嘉.大学法语口语教学与听力学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1).

外语专业范文8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大连外国语学校外语系2007届的一名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刻,看到了贵公司的招聘启示。贵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用人之道我很仰慕,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贵公司效力。我认为我完全可以符合贵公司的要求,故写此自荐信请各位领导审查。

我于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厦门大学外语系录取,在校期间,除了刻苦学好本专业课程外,还自学了计算机、英语等,并考取XX大学辅修了计算机网络二专业,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结业证书。并掌握了一定的经济、贸易知识,能做到英语、日语的翻译和对外谈判等工作。

在任职组织部副部长期间,参与、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也曾在校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并代表系里参加过校乒乓球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事在人为。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你想做,并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做到。因此,从初中起我就时刻注意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做事认真、有毅力、乐观、自信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顺利地考取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虽然这些都是曾经的辉煌,不值一提,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留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同样有助于我胜任贵公司的工作。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请您相信,您的选择不会错!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能成为贵 公司一员,我三生有幸!请领导相信我的实力,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同样证明贵公司的正确选择。

最后,我衷心地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不断前进!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X

外语专业范文9

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学生,在五年的大学历程中,付出的或许比别人更多,当然收获也很丰富。我一直坚持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对自己自我评定: 在专业知识上,我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并积极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的各学生团体、及课外活动,以此来锻炼自己、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我不仅在英语专业上努力学习,还自学并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由于在校期间的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各学科的功课,扎实地掌握了财会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寒窗数载,在xxxx“崇文崇雅”校风的指导下,在那独特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中,我刻苦努力、自强不息,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意识,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我也注重个人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丰富阅历、开阔视野、锻炼自我,为适应当今纷繁多变、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思想素质上,我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能够做到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逐渐开始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五年。五年里,使我经历了各种甘甜和酸楚、欢笑和泪水,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我慢慢地成长着,我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外语专业范文10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入WTO,并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高等学府,依托我院外语教学的特色环境,为国家培养即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国际交流语言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更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在“双联制”教学法的探讨中,继续探讨“专业教师外语化”的设想与实施是关键所在。

“专业教师外语化”是我院2l世纪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我院探讨“双联制”教学方法的新创举,是对专业教师提出的高水平发展要求。它意味着,在我院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一只有能力直接用外语给学生讲述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这一目标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培养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更是造就好一只现代化教师队伍的需求。

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向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生活国际化的新时代大踏步地前进;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发展成就在世界上的影响,成功地加入了WTO,并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这些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高等学府,依托我院外语教学的特色环境,为国家培养即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的人才是探讨“双联制”教学法的目的。为此,进一步探讨“专业教师外语化”,更是我们师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认识到,“专业教师外语化”是专业教师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团队的长期过程,是一项不间断的,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只有教师具备了过硬的、高水平的技能,教学才会具有特色,适应时代特色的教学教法才会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也才会使教育适应21世纪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专业教师外语化”的实现是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有计划的学习、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坚持不断地边教边练,练中积累,积累创新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领导和教师已经作出了许多努力,应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准备。我院领导已制定出远景规划,提出“专业教师外语化”的奋斗目标;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已开始尝试将外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各种实践,(请见我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一一“关于‘双联制’教学法的设想”一文)。更可贵的是我院广大师生具有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语言培训实力,很多外语教师岜为外语与专业的结合作过或做着许多教学尝试,这都为专业教学外语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专业教师外语化”这一目标推广实施,就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实施规划。

首先,为了实施“专业教师外语化”的规划,应使规划的目标深入。“专业教师外语化”概念应广泛深入地在教师中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使教师在参与实现目标过程的伊始就积极地进行探讨,强化意识,从而推动教师本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自己的实施计划。这一步骤,应在实施规划的开始及青年教师开始任教的初期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

其次,为推动实施“专业教师外语化”,就要具备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如同以往一样让专业教师去听外语课,或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门的外语进修,都可能将计划付之东流。此结果的原因在于,更多的教师都会因各种困难而放弃跟班听课,即使有的教师能坚持,实现目标也会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故此,将实施进程直接引入教师的任课与备课过程中,可能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即要求教师在任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数量比例的专业外语内容,但在教学中外语占多大数量、多大比例要在教师外语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规定和实施。

其三,为了实现“专业教师外语化”的目标,在实施规划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使教师逐步提高,达到既定目标;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教师的外语程度和不同情况制定以下逐步递进的标准:

D级:能够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章,在专业课中带有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中能够学到一些专业用语;这一标准应在教师任教最初三年内达标;

C级:能够用外语阅读专业书籍,并能够翻译一定的专业文章;对专业课的内容配有一定数量的外语阅读材料;全部专业术语要求配有外语词汇,但不要求用外语讲解;这一标准应在任教后第四年至第九年内完成。

B级:能够熟练地用外语阅读专业书籍;口语能力较强,为专业课的全部内容配有相应的外语阅读材料;对专业课中的专业术语定义都要求有相应的外语文字解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口头进行外语解释;此标准应在任教后的第十年至第十二年完成。

A级:全部用外语解释,讲解专业课程,对理论难点可加中文解释,并配有全部的外语专业阅读材料和辅助练习,能够编写中外文对照的专业书籍。此标准应在任教后的第十三年至第十五年完成。

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专业教师外语化”的周期为l5年,即当专业教师年龄达40岁左右的时候,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批外语化的专业教师为中国的涉外经济管理业培养时代要求的人才;如能有效地实施目标规划,我们将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其四,为了“专业教师外语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应为专业教师配备可进行专业外语辅导的外教或教师,使专业教师在遇到外语难点时可找到相应的教师进行讨论、辅导,及时解决困难,促进专业外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五,为培养“专业教师外语化”的高级人才,可有计划地送专业教师到国外再学习。这样即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专业知识,也可以在专业进修中提高外语水平,同时可提高专业教师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的积极性。

外语专业范文11

关键词: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34-02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学生容易认知、常见和易于亲身体验的知识领域,在能源类课程中开展合理有效的专业外语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但是专业外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和不足之处。[1]

一、能源类专业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外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各个高校的能源专业外语通常就是应用英语或者其他语种的书本来学习相关专业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原理。[2]希望培养出能直接用英语或者其他语种参与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之间、学科专业之间乃至于一个系所内的教师之间对专业外语的功能和教学地位认识不尽统一。一些人认为专业外语的目标就是强化外语的学习,而专业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是辅的,从而使得专业外语变成了另一类的基础外语教学,在内容上侧重于基本原理阐述,更加趋向于扫盲、简单描述,严重缺乏深入的研究性和前瞻性。而对能源类专业而言,要描述的各类设备的基本原理内容太多,无法在二三十个学时内完成教学。

2.专业外语教学方法老套

在专业外语教学中仍然采用基础外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语法、词根词缀等,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缺乏专业术语的应用案例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专业外语教师能力欠缺

能源领域的专业外语任课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通相关外语文化背景,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而具备这样能力的教师通常是具有长期出国经历的学者。这类学者能够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并把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学习重点讲透讲深。但是目前各个高校最前线的教师都是青年讲师,而且专业外语这类课程在很多院校也不受待见,老教授、名教授不是非常乐于教授这类课程。这就使得专业外语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虽然从2001年以来各个高校引进了很多归国人员,并且派出了很多青年骨干教师和访问交流学者,但是其中回国担任专业外语或者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还是很少。这是各个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

4.专业外语知识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专业外语使用的教学教材是国外原版教材,有些是国内自编教材或者根本不存在教材。原版教材的特色在于“原汁原味”,但是这类教材通常不适合作为能源类专业外语的教材,因为国外的专业设置体系与国内有非常大的差异,不具有兼容性。有些高校和专业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自编教材,但是专业领域的发展非常快,而国内教材出版和发行周期一般较长,因此,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能有效地反映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实际过程中由于授课教师都是青年教师,在保证教科书的质量方面存在风险。

5.专业外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各高校为了便于管理,教学质量评估措施,通常采取一刀切的形式,缺乏针对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对专业外语设置、教学过程监督管理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3]而如何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需要付诸巨大的努力。

二、能源专业外语教学的解决措施

1.进一步明确专业外语的地位和目标

为提高专业外语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必须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它是服务于专业,全面拓宽视野的一门课程,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前沿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知识的讲授和掌握。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术语的表达和灵活应用,从听、说、写三方面强化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能用外语就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强调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有效的付诸实施和考评。

2.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

学生一般会在掌声和表扬中成长的更快更好,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专业外语的学习极具挑战性,原因在于基础差异非常大,特别是在听、说、写方面。对于相对落后地区生源的学习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我们首先在专业外语第一堂课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充分了解,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过程考核,通过提高使用外语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环节的成绩比重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通过教师团队的积极鼓励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教学团队制定的基本方针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采用鼓励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

3.创造条件使学生发掘对专业的兴趣爱好

大多数学生初期对专业的认识都非常肤浅和狭隘,可以通过专业外语的教学来拓展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事业,并尽可能接触众多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通过学校的内部资源和网络外部资源多渠道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前景,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专业具有众多的细分领域,通过广泛学习和接触,促成学生发掘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通过课程小论文的形式使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主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

外语专业范文12

[关键词]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翻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卫东,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梧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205―03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炙手可热的专职翻译职位已渐渐“失宠”,市场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人才,需要的是既懂外语翻译,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本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囿于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困扰,单一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显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社会对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的需求使翻译教学不再局限于外语专业,培养翻译人才不再是外语专业的专利。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给广大的非外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反思,对翻译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

二、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在非外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翻译教学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当中的薄弱环节。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认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听、说、写、译等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大纲》确定了这个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教材的编选还是教法的实施,都是围绕着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进行的,精读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翻译能力的培养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课程设置来看,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没有翻译教学课程的位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和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不约而同地受到四、六级考试大纲的支配。虽然近年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教育部也在极力地为减弱四、六级证书的作用而作出相应的变革,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外语学习中对翻译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够,尤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传授不够。再者,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中完全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的独立单元,所占篇幅最多的是阅读理解部分,涉及翻译的内容仅局限于每个单元后面的汉译英和英译汉练习,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教材也为数极少,翻译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的翻译能力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不少外语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混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区别,认为英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英语的提高;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翻译的指导了。尽管有些大学为外语专业、经贸专业、管理专业等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英语专业,如“外语+经贸专业”的培养模式。

三、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对外语翻译人才要求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与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和误解是息息相关的。

1.语言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力

近年来,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压力与日俱增,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越来越高,大学生在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提高尤为显著。欣慰之余,人们却对他们的翻译能力不免担心。

许多学者认为,语言能力强的人翻译能力自然就强。但Krings等学者的研究却表明,“尽管语言能力是从事翻译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仅仅具备这一能力是不足以保证翻译质量的”。翻译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训练,没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单靠提高阅读能力、死记语法规则和扩大词汇量,是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现行大学英语教科书上虽然每一单元都提供有翻译练习(主要是汉译英的练习),但大多数的练习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换上,片面强调语言的转换而忽略逻辑思维的训练,缺乏从篇章结构上的宏观把握。这样的练习从根本上说不能算是翻译,充其量只能算是句型训练。单靠句子转换式的翻译训练系统性不强,难以让学生认识到翻译的实质,更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翻译教学才能实现。”而培养翻译能力不单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文化转换能力等等。翻译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是不可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一笔带过的,而必须在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开设专门的翻译教学课程,按照翻译教学的要求和目的进行训练。

2.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界对通用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区别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情况。不少的英语教师认为,英语只有一种,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好英语的基本技能;只要基础英语学好了,专业英语就会迎刃而解。这一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应用英语技能以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目标进程,结果造成不少毕业生手握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成绩也非常优秀,但却连看懂本专业的英语原文资料也觉得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翻译了。因为他们所学的都是通用英语,要进行特定行业的英语运用,他们的英语学习还必须拓宽到适用于特定语言场合的专业英语。

一般而言,大学英语所涉及的单词词汇多为一些日常用语,而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所涉及的单词词汇则带有非常浓厚的专业色彩,并层出不穷地出现于各种专业文章之中。同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在不同的专业其含义便会有较大的不同。例如,“pencil”一般指“铅笔”,而在光学上却是指“光线锥”、“射束”;在热学上的“colorpencil”指的是“笔型温度计”;“metal pencil”在机械上则是指“焊条”;“pencilrocket”在气象学上指的是“高空气象观测用的小型火箭”等。至于专业英语篇章的翻译,则更是复杂。这是因为,不同的专业,其文体类别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对语言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文体,甚至同一文本,本身也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这往往要求译者采用不同

的翻译策略。如果不管什么文体都只遵循一种原则或只采用一种策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足取的。单靠大学英语教科书上的简单句型转换是翻译不出什么好文章的。

3.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翻译教学”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他们往往认为,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上每一单元课文后面都有翻译练习,教师参考书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参考书上也有帮助对课文理解的参考译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会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也会要求学生用汉语翻译课文的内容,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并不缺少翻译练习。的确,这些翻译训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外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些训练只是外语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并非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翻译”而并非“翻译教学”。“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截然不同。“翻译教学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丰富语言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文体的水平。纯正意义的翻译的目的是要出翻译自身的成果,而教学翻译的目的只是为了考核学员外语学习的成果。”试以课文上的翻译练习为例,这些练习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显示出明显的人为排列和编造,大多数的练习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换上,很容易就可看出英语句型的脉胳和特征,缺乏从自然语言篇章结构上的逻辑思维训练,而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巩固所学的外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结果并没有使学生的翻译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真正的翻译教学应该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语言的能力训练只是为翻译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和铺垫,解决翻译能力中“能”(能够翻译)的基本要求。

四、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翻译的需求已呈现出广度上的多元化和深度上的专业化,传统的文学翻译逐渐退居到十分次要的位置,而原来作为边缘的非文学类翻译已走向中心的主导地位,大量的涉及金融、商贸、医学、机电、化工、电子、计算机、物理、航空、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繁复资料需要的是既具备本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这恰恰是外语专业学生的一大弱项,而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对专业材料的理解能力强,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有些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陆续为外语专业、经贸专业、管理专业等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英语专业,如现阶段正在实践或试验的“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等模式,其中更多的是“外语+经贸专业”培养模式的采用。然而,偏僻的专业术语和深奥的专业知识往往会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令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再者,如果翻译单单依赖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专业素质上难以胜任,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形势的变化,市场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数的外语学院毕业生能够满足得了的,大量的外文资料无疑需要大批的专业翻译人才,而非外语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学科分布广泛,是挖掘和培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源泉,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理论知识,让他们接受系统的翻译教学,他们将很容易适应各类翻译工作,且极有可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出色译者。同时,经过外语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大学新生入学前已具备了相当的英文功底,总体水平在逐年提高。《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明确规定,高中毕业生要达到“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要求。这样一来,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低水平的教学重复完全可以避免,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完全可以缩短,从而使翻译这些应用课程设置得以实施,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