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

时间:2022-06-03 18:47:18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1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推动生产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的科学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能源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电力工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领域,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努力占领新一轮能源革命制高点,主动推进电力科技创新,促进电力工业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加快形成人才资源优势。做好“人才”这个大文章,首先需要我们树立和传播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同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不分重点、全面用力的改革,而是有重点、有步骤的改革,人才的优先发展也应既在整体层面推进各类人才的不断发展,又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素质的跃升。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人才优先发展做出战略布局,明确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12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能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确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取得率先突破。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提升科技人才素质

人才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高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国家的发展后劲。《人才规划纲要》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列在首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引导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关键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国家对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2014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总理强调,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按照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提升创新价值的要求,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组合。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有良好服务、法律保障和公平机会的创新创造条件,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具体培养工作最终落实在企业层面。通过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企业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将人才优势最终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科技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世界装机数量最多、外高桥三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性能考核指标世界第一;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行多项技术世界领先。2012年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核工业集团先进核能技术创新工程等8项电力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依托项目,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首次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电力工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依托于成千上万科技创新人才的强力支撑。

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

以“知识大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1番。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将是现在的3-4倍。

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人才的知识极易老化。对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可谓迫在眉睫。知识老化,是我国现阶段人才队伍素质的又一突出表现。我国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等原因,知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人才尽管有着中高级职称,然而应用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破解人才素质危机,除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应将着力点落在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上。在经济、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多个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从所占比重和地位作用上讲,都是人才队伍中的主体。他们是带动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齿轮和链条,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以专业技术人才为突破口对全面提升我国人才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原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2010年,作为我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列出了国家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赫然在列。这项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2个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653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新十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下简称“新十年”)与“653”工程相比,首先培训覆盖范围有所扩大:“653”工程重点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重点领域;“新十年”工程扩大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领域;“653”工程提出6年培养300万名人才,“新十年”工程提出10年培养1000万。其次,培养对象更为聚焦。“653”工程重点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而“新十年”工程则面向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10月,人社部牵头印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研究成立了工程指导协调小组;随后,不断建章立制,陆续出台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逐渐完善工程实施体制机制。在这一工程的牵引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成立了本地的工程指导协调机构,并配套出台本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也迅速成长为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的龙头工程。

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始于2006年,为贯彻落实“653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电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定出台了《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根据我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明确了在电网技术、水电技术、火电技术、核电技术、电力环保技术、电力市场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主要领域,开展电力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方案指出:从2006年至2010年,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3万人次左右,5年共培训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次左右。通过专项继续教育活动,使各类中高级电力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2

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电网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打造**电网技术品牌,科

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了具有**电网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兴网战略成为公司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电网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由我公司和中科院共同自主研发的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的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实用型超导电缆于2004年在云南电网普吉变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二)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直流)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外绝缘、电磁环境研究等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800kV直流合成绝缘子并通过全电压全尺寸验证试验。

(三)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500kV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开展的直流自主化工作在系统研究、成套设计等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工程设备自主化率达到70。

(四)集成开发了多项复杂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成功将光触发、电触发直流技术,500kV可控串补技术等多项世界尖端、前沿技术集成应用于**电网;自主研发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大区域稳控系统;成功实现国内首次直流换流变现场修复,节约了8000万元资金,形成了宝贵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现场修复大型换流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标准;建成了国内一流的RTDS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室。

二、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以科技规划为方向,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电网发展为重点,以提高驾驭大电网能力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司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平台,为公司快速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电网公司主要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经验:

(一)营造共识,形成合力,科技兴网成为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的目标,“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方针中,第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公司党组在公司战略体系研究中,明确将科技兴网作为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二)狠抓基础,建章立制,初步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科技管理体系。

公司成立之初,相继制订并颁发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奖励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抓大放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修订完成了《中国**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突出了抓重点、抓关键、抓实效,最大发挥科技管理效益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科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科技进步取得初步成果。2003年,公司系统科技投入18469.5万元。2004年,科技投入22713.94万元,同比增长19。2005年,科技投入48422.08万元,同比增长53。

2003~2005年期间,公司系统科技成果获中国电力科技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共40余项,去年开展的首届**电网科学技术奖评出39项科技成果。

(四)调动资源,集思广益,服务**电网科技兴网战略。

聘请了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知名教授在内的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咨询、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家委“智囊团”的作用,广泛征求专家对建立公司科技创新机制、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以及如何实施科技兴网战略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公司科技进步工作献策献力。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3

雄厚实力赢得盛誉

中国水电作为中国水电资源开发和江河治理的排头兵企业,是建设长江三峡、广西龙滩、云南小湾、金沙江溪洛渡等巨型水电站以及南水北调这一世界最大的水利调水工程的主力军。公司为中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水电在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建设的足迹踏遍了包括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澜沧江等在内的中国各大江河流域。

在巩固发展国内业务的同时,公司设立了国际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在国际上,公司承建的代表性工程包括巨型碾压混凝土坝泰国科隆泰丹大坝、面板堆石坝建设之最的苏丹麦洛维大坝、中亚头号水电工程伊朗塔里干水电站以及素有马来西亚“三峡工程”之称的巴贡水电站等。其中,伊朗塔里干水电枢纽工程获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的首批境外工程鲁班奖。公司先后在亚、非、欧、美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工程承包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拥有全球50%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份额。中国水电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堪称“中国水电第一品牌”。

单一型向多元化经营转变

近年来,中国水电大力实施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以“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力明显、具有持续成长性和较强国际竞争力”为战略目标,初步形成了“四大主业协同发展,建筑工程承包、资产经营两条主线稳健延伸,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双向拓展、良性发展”的经营格局。集团公司已由过去单一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初步发展成为集工程承包,水电、风电能源投资开发、国际经营、房地产经营为一体的协调发展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公司进入中央企业500亿~1000亿元规模企业行列,在中央企业第一个任期业绩考核中,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绩效进步特别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的排头兵,被商务部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大型外经企业。中国水电在国际上已成为中国水电建设行业的第一品牌和行业代表。2012年,集团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为第32位,并跻身“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50强行列。

科技创新创造社会效益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水电崇尚科学、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敢为人先,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并将自主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国水电大力实施“科技强企”、“人才强企”战略,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实力,为企业转型升级、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技强企”战略指导下,中国水电成立了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科研设计人员为骨干、依靠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智力支持、发动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的科技创新体系;重新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建立了科技考核体系,制定颁发了从项目立项到成果验收推广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使科技工作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确保科技开发的必要经费,中国水电建立了“总部设立专项资金、子公司配套投入、项目资源共用”的科技投入体系与原则。几年来,公司总部批准科研项目经费资金共6277万元,子公司配套与项目资源补给2亿多元。科研经费的保证,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科技攻关工作。

在“人才强企”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水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结构,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水利水电行业技术领先水平与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和近3万人的技术干部与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健全了以公司科技委员会为龙头、以不同层次科技人才为主体的人才保障体系。拥有包括陆佑楣、谭靖夷、郑守仁等500余位水利水电、铁路、爆破技术领域的院士、大师、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内的高级技术专家群。

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公司科技工作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水电推出的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4项、鲁班奖25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6项、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13项。公司拥有专利200余项、部级工法57项。

几年来,中国水电依靠科技创新取得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增加的营业额在5亿元以上,降低生产成本在10亿元以上。

同时,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攻克一大批世界级技术难题,使得一大批高难度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保证了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了我国水电工程的迅猛发展。众多技术成果写进规范标准,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科技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达90%以上,形成了施工建设单位科技工作的鲜明特色。

机遇与展望

目前,国内水利建设行业将迎来黄金10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已经在战略地位上将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水利基建投资总金额将高达4万亿元,比先前10年的总投资额翻了两番;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预计水电投资额达1.8万亿元。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3.8亿千瓦。在即将到来的水利水电建设黄金10年中,中国水电依靠行业龙头地位、品牌与资质等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国内水利水电10年发展的受益者。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4

湖北省电力公司2012年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6月15日,湖北省电力公司2012年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在武汉凤凰山特高压实训基地落下帷幕。来自公司系统的16支参赛队伍、106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其中超高压公司输电中心代表队获得500千伏组团体一等奖、宜昌供电公司代表队获得220千伏组团体一等奖;超高压公司输电中心胡红玮获得500千伏组个人第一名、宜昌供电公司杨亚钦获得220千伏组个人第一名。公司工会主席王文桃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比武是落实公司党委关于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要求,培养和发现公司关键岗位和重要工种领军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要求公司各单位、各部门以这次竞赛为契机,把开展高技能竞赛与企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与企业班组建设结合起来,与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司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湖北省电力公司)

湖南省电力公司启动2012年农电专业现场培训竞赛

6月13日,湖南省电力公司 2012 年农电专业现场培训竞赛在中心培训部举行。竞赛分为营销专业和生产专业两个类别。营销专业竞赛由整队进场和现场作业两个环节组成,内容包括抄核收和业扩报装。生产专业竞赛内容为低压检修,包括查勘开票和现场作业两个阶段。竞赛严格遵循“四个随机” 要求,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 的原则,执行准军事化管理,充分展示湖南省电力农电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精神风貌。本次竞赛为期四天,共有来自系统内14个市州电业局的28支队伍参加。各单位从农电用工系统随机抽取参赛的三级单位、农村供电所以及参赛人员,并按邮政编码顺序依次抽取抽签顺序,确定参赛次序。(湖南省电力公司)

重庆市电力公司召开现场会为10个劳模工作室授牌

5月24日,重庆市电力公司在綦南供电局召开劳模工作室现场会,交流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弘扬劳模先进精神,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影响、带动广大员工变革创新、求真务实,在推动公司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过程中再立新功。以“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人才培养方式,公司劳模工作室在创建过程中,针对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经营管理、科技信息等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协作等创新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公司和公司工会根据各单位劳模工作室的创建情况,决定命名10个公司层面的劳模工作室。綦南局工会介绍了席世友劳模工作室创建情况,电力高专工会介绍了陈曲进劳模工作室创建情况,市区局劳模工作室带头人詹宏介绍劳模工作室创建情况,重庆市电力公司工会主席彭永华为10个劳模工作室授牌。彭永华表示,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初见成效。自公司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全面展开以来,各基层工会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业务骨干参加,组建了多个技术攻关团队,开展革新创效工作,为促进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綦南局“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席世友带领的团队为无重燃真空断路器重大技术项目攻关作出突出贡献;重庆电科院团队《城市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优化及应用》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彭永华强调,要充分认识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公司系统继续深入推进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不仅对于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促进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彭永华要求,要深入推进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要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营造创新氛围;要以劳模工作室为抓手,深化创新实践;要以劳模工作室为支撑,提升创新能力。(重庆市电力公司)

青海省电力公司召开2012年度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会议

5月25日,针对国家电网公司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同业对标工作,青海省电力公司专题召开了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会议,就《青海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同业对标指标体系(2012版)》进行了细致解读,明确了今后人力资源对标工作要求。据悉,《青海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同业对标指标体系(2012版)》自2012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始执行。2012版人力资源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制定。共包含11个指标,将参加对标单位分为供电公司、直属单位两个维度,其中,供电公司11个指标项,指标总分100,总权重100%;直属单位9个指标项,指标总分100分,总权重100%。各指标均采用五分位法进行分段评价。会议介绍了指标的计算方法、指标统计责任分解、指标排名及评价方法以及人力资源同业对标管理工作流程,并对新版指标体系进行了解读。会议要求,公司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同业对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人力资源同业对标作为促进管理、提高队伍水平与劳动效率的抓手,作为持续改进和提升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过程管理促进指标提升,以指标提升反映工作绩效。加强诊断分析,明确提升目标,找出影响指标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找准提升点,科学合理地确立本单位年度提升目标。强化责任管理,有效落实改进措施,将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分工,针对每项指标制定提升目标和具体改进措施。加强沟通交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青海省电力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出台技能专家管理办法

《南方电网公司技能专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出台,技能人员将有了畅通的成长通道,只要业务能力和业绩达到相关要求,可以受聘为公司的技能专家;技能专家的选聘将立足班组,其中,特级技能专家的岗级将达正处级。今年下半年,公司将启动首批50名技能专家选聘活动。根据《办法》,技能专家是指对在现行岗位序列基础上,选拔技能工作实绩突出、对公司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授予的称号。技能专家称号序列包括:特级技能专家、高级技能专家、一级技能专家、二级技能专家、三级技能专家、助理技能专家。“获评助理级至特级技能专家,将兑现相应岗级,享受相应待遇。”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介绍说。入选技能专家的基本条件包括:依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技能人员评价标准》,通过对应等级的技能鉴定,具有扎实过硬的业务技能和较强的培训辅导能力。在生产运行、设备安装、调试、检修等工作中,或在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中,作为主要角色解决重大问题,贡献突出(应由地市级及以上单位进行认证)。在工作实践中主持或主要参加编写了各级工法、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岗位培训评价标准、试题库,被地市级及以上单位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在本专业(工种)工作中总结出先进可行的技能操作方法,或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合理化建议,被地市级及以上单位采纳、应用、推广并取得显著效果。(南方电网报)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5

,生产风电机组36台,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800万元;

,生产风电机组152台,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3800万元;

,生产风电机组313台,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利润8400万元。

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创业中促腾飞。这是一串跨越跳动的数字,制造这个奇迹的是网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电)的全体员工。网风电,成立于12月,由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风电研究所改制组建而成。一个在初期还侧重于风电机组的开发研制的科研院所,何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实现了风电设备的产业化、市场化,并以连年翻番的业绩领先于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对此,除了得益于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利好政策外,人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创业,勇于改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作为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网公司正是依靠不断的创新才创造了连年翻番的经营佳绩,并荣膺“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将创新的思想贯穿到公司的整体管理工作中,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公司在风电产业化过程中高速发展,并跻身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骨干企业。被评为先进集体事迹光荣称号。

一、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满足了市场化的要求,为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网的前身是一个科研院所,一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任务,先后完成了18kw、30kw、40kw、120kw、250kw等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这为网风电的厚积薄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网成立后,创新团队并不满足于250kw机组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750kw机组技术,并针对机组的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提出国产化方案并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使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这次成功的引进使750kw机组成为网以后几年的主导产品,机组迅速实现大批量生产,产品供不应求,销售收入连年递增,750kw机组的产业化生产也成为我国风电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启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机组下线并网,同年,世界上第一款竹桨叶风机--800kw风电机组在河北张北成功发电。该两款机组已进入批量化生产,首批将用于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单晶河200mw国家特许权风电项目。为在新一轮的风电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公司又启动了更大容量风电机组——2.5mw机组的研制。目前,公司又将眼光瞄向了海上风机的研发,并已开展实质性的洽谈与调研,预计近期将正式开展海上风机的研制工作。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不仅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公司销售收入将突破15亿,利润达到1亿。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网的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在750kw机组技术引进中,创新团队通过进一步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机组的全部技术,能灵活运用核心技术对机组开展改进和优化工作,并能满足不同风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机组运行需要;尽管自主研发的周期很长,但为掌握核心技术,公司在1.5mw机组和2.5mw机组的研发过程中采用的是技术咨询的形式,所有技术、图纸均由研发人员自行完成,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公司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控制技术、载荷计算、结构强度分析等核心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公司始终站在中国风电技术领域的前沿阵地,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风电机组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凭借良好的技术优势,公司承担了国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科技支撑、863)计划中的风力发电课题,迄今共承担各类攻关项目达17项,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持完成风电机组塔架等国家标准的拟订工作。获得各类授权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已处实审状态专利2项,今年新申请专利4项。

二、以机制创新推动企业的日常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培育良好的土壤环境

近年,从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践看,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自身的素质和机制能否跟上形势的变化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一个研究院所改制组建的国有企业,网风电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企业必须摒弃旧的管理模式,只有从机制上创新,从根本上转变,才能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经营机制创新。自成立至今,网风电成功完成了两次增资扩股,特别是6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成功引进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战略投资网风电,公司注册资本由2500多万元人民币增加到1亿元人民币,企业规模和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经过改制,公司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但企业光有注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转变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此,公司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 规定,建立了规范的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制度,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公司的日常管理,诸如贷款担保、重大合同签订、重要规章制度等重大事项均能按程序要求由集体讨论通过,从制度上避免了个人说了算。公司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了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的独立运作与有效制衡。

人才机制创新。企业是一艘船,领导是掌舵人,员工则是划船人。作为一家知识型、科技型企业,网风电的经营班子深谙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公司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推行一套以正向激励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建立起了一套目标明确、有效激励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公司还积极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的氛围。公司现已建成一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在人员构成中,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3%,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50.72%,2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以管理创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效益

管理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法宝。近年来,网风电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动管理创新,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

公司大力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三个管理体系的宣贯,通过三合一体系的有效运行、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科学管理工具,促进公司管理创新再上台阶。同时从基础管理、市场开发、项目管理、生产采购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推行对标管理,客观公正与国内一流同业进行对标,寻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解决措施,探索创新手段,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在日常管理中,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增效新路。公司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建立健全财务核算系统,实现了计划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的转变。通过测定基数、分解指标、加强预算外管理等手段,将可控成本细化到每一个岗位;通过在生产现场实行“5s”管理,抓好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材料损失,间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健全全过程管理程序,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环节,形成堵漏、挖潜、节支环环紧扣、相互促进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

四、在创新创业中实现社会、公司与员工三赢

“得人则兴,失人则毁。”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人的价值开发和经济技术的创新列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突出以人为本,把人才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追求企业发展和扩张的同时,始终将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员工的成长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举措,构筑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不断刷新销售业绩和利润水平,使企业循着良性发展的轨迹日益发展壮大。

几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公司的经营效益快速提升,也使员工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创业带来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的节节攀高,员工的经济收入也水涨船高,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享受到了更多的福利待遇。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外,公司还为每位员工缴纳意外伤害保险,为外地员工解决住宿问题,提供每年一次的身体检查,建立起职工帮扶基金等等。除了物质上的政策外,公司还积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推进民主管理,引导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尊重和关心员工,切实解决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这些做法,既调动了职工致力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目前,员工队伍越来越稳定,忠诚度也越来越高,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更大了。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6

几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开发了模块化电源和氧化锌压敏电阻,目前这两个产品已经成为××公司的主导业务。

一、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电源行业空白

模块化电源广泛应用在国内通信行业的通讯传输骨干网络、基站、机房,以及电力行业、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铁路站点和银行系统。在明年4月18日起实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6条铁路线,就有四条铁路全线使用了我们××公司的模块化电源设备,有力地保障了铁路的运行安全。

××公司在研发模块化电源产品初期,还是一个注册资金仅为60万元的小公司,公司看准模块化电源产品的巨大市场前景后,果断地从50万元流动资金中拨出30万元做初期研发。2002年出产品,2003年是关键的一年,公司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毅然投入1200万元,加大对模块化电源产品研发资金的倾斜,生产能力由200*年5000台飞速发展到2005年的几万台,年产值也从2001年的四、五百万,一跃起为2005年的7400万元,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8%,员工人数也从01年的9人增加到现在的220人。

一直以来,××公司就以“科技创造××”的理念,立足于高端电源产品的研发,通过几年的艰苦研发,逐渐形成了以模块化电源系列为主的电源产品体系,共有6个系列12个品种,其中又以模块化铁路电源翘楚同业。2004年4月,模块化铁路信号电源第一次在株洲铁路枢纽试运行时,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性能被铁道部称为“铁路信号电源的一次革命,是中国新型铁路电源的领导者”。

我公司的铁路专用模块电源产品通过招标,成功进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青藏铁路。青藏铁路途经戈壁荒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因此铁道部要求“青藏铁路”各站点使用的设备都能实现“免维护”。××电源产品最大的技术创新点就是把控制部分与逆变部分都实现了模块化,并且在控制部分实现了双备份,任意一个逆变模块或者控制模块发生故障均不影响其他正常模块的工作,并且正常模块可自动承担已经损坏模块的负载,不需要实时更新损失的模块部件,满足了实际需求。另外,同时参加投标的其他电源产品只能实现2千米以下对输出功率没有衰减,海拔每上升1千米,功率下降10%,而××电源产品针对青藏铁路的特点,大胆地进行了技术创新,实现了在3500米以下输出功率没有衰减,这样,在“青藏铁路”4千米以上的路段的功率衰减不到10%,体现了优异的高海拨适应性。

在青藏高原恶劣环境的严格考验中,我公司的模块化电源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稳定性、技术的先进性及耐低温、宽适应性,性价比相当高,可取代外国产品,深受“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及“国务院青藏办”的好评,在“世界屋脊”完全有能力使用我国自己的模块化电源产品。如果说“青藏铁路”的建成是一个奇迹,那么我们××公司则是帮助了奇迹的实现。今年11月,铁道部表彰了××公司为实现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建设目标,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并颁发了纪念奖章。《中国交通信息产业》、《广西日报》、《电源世界》、《ups应用》等媒体也纷纷以“驶入‘离天最近的铁路’——××公司与青藏线一起延伸”、“广西企业在“天路”上竖起民族品牌——××公司信号电源闪耀青藏线”、“××电源产品在青藏铁路大显神威”等标题予以报道。

目前,××公司的模块化铁路信号电源已经服务在青藏线上的31个站点。与此同时,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6月底,××电源产品已占据更新升级后的全国铁路信号电源产品市场份额的30%,各主要铁路干线(如浙赣线、胶济线、京广线)等万里铁道线上均有××的电源产品在保障着铁路的运行安全。

二、引进、消化再创新,建立新品牌

在自主创新的成就面前,××公司同样注重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再创新。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一种瞬时过电压保护器件,是以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制造的精细半导体电子陶瓷元件。电阻值会随着施加的电压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的值,压敏电阻迅速从高阻状态(阻断电流)转入低阻状态(导通),反应时间可以达到毫微秒级。应用于各种电子线路、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的浪涌过电压及雷击电压的保护,在气象防雷、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领域都获得广泛应用。

我们公司2004年通过从陕西795厂引进技术和人才,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改造,技术工艺的改进,配方创新等有效措施,使产品质量及性能相比起同行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大大促进了压敏电阻器的技术进步,于2005年建成了通用型压敏电阻生产线,同年4月18日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形成了年产3亿只通用性压敏电阻的生产能力,产值达到3500万元。年产300万只高能型压敏电阻的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建成两栋厂房及辅助设施,其中2号厂房已经在11月中旬完成装修,于11月底投入使用;3号厂房预计在11月底封顶,12月中旬完成装修;部分设备已经安装完毕,预计投产后,产品性能指标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我区生产高能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空白。

质量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而“保证质量”这个字眼,在新锐电子的厂房到处可见,××公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生产过程中,光质量检测就经过了五道工序。正因如此的严格要求,较强的性价比也得到了慕名而来的台湾久尹、联顺等大型企业客户的赞许。

在产品质量审核过程中,数据胜于雄辩。关于压敏电阻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在0.75u1ma下漏电流中国家标准值小于10即为合格,而新锐公司的氧化锌压敏电阻产品最高值只有1.0,而最低值仅为0.3,这些数字均低于国家标准10倍以上,显示了极优秀的下漏电流参数;而在8/20μs大电流冲击电流耐受试验中,新锐的氧化锌压敏电阻产品可以在40ka的大电流下承受2次冲击,同类产品只能承受20ka的大电流1次冲击;且这两次冲击的电流均值也都高于国家标准,最高承受电流可以达到42.3ka。

辛苦换来了成果,优异得到了肯定!2005年8月10日,在我国避雷产品质量权威检验机构——国家绝缘子避雷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锐公司送去的5个型号的压敏电阻产品全部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在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中,充分体现了产品过硬的品质;且各种主要指标方面也均符合《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标准要求。

三、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技术的自主创新,首先是激励机制的创新,只有建立了鼓励创新的制度,才能发现勇于创新的人才;拥有了勇于创新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技术的持续、自主创新。

××公司通过制订“科技成果奖励制度”、“专利管理制度”、“横向科技协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做到了把“自主创新”摆到了促进企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突出位置。

××公司提倡“科技创造××”的企业文化,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我公司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对他们进行股权、期权奖励,还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为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发挥创造力和实现个人理想的空间和机会,激励科技人员为实现企业价值和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2004年,××公司对在电源产品研发攻关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深圳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凌涛奖励了16万元。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电源产品,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具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又使得产品本身始终处在行业发展的最前列,形成了真正的科学创新主体。××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包括“铁路专用并联逆变电源系统”和“一种并联模块化逆变电源均流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内的5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模块化电源产品也列入2004年部级火炬计划和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四、技术交流与合作

为确保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同行业先进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后劲,公司十分重视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一是继续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二是继续加强与美国爱默生、西屋电气、台湾致茂、伊顿爱克赛等国际大公司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发、生产面向全球销售的模块化电源产品。

五、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机制采用滚轴发展模式

经过八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已形成了“集团化”雏形,涉及的领域与技术不断扩展。为了进一步适应时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公司在创新机制方面采用“滚轴发展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其主要特点包括:

1.强强合作,走联合之路,共同研发新技术。

2.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协调,优势互补。

3.共享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更好把握技术发展方向。

4.科研、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有序结合、高效运作。

六、××发展战略

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中,××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开发出更新的高质量的电子信息产品,快、稳、准的进入新市场,引导市场使我国的电子产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批人才,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制定一系列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计划,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抓紧引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学术带头人’和高素质懂管理的技术人才,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创新体系建设,保持技术领先,从技术创新目标、创新任务、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深化创新思路和运作内容。切实抓好一批创新工程,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建设部、省、市科技创新计划和创新工程,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科技实力。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7

今年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后,日本的半导体工艺所用溅射靶材制造企业全部停产,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面临断货威胁。江丰电子加班加点、全力以赴,解除了半导体制造企业的原材料短缺风险,支持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半导体是所有行业的基础,不然软件无法发挥作用。”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解释说,“现在我们再一次意识到这个企业存在的重要性和高科技的重要性。”

尽管中国资源丰富、盛产各种金属及稀土材料,但超高纯度金属的溅射靶材却完全依靠进口。自二十世纪90年代起,中国投入巨资引进半导体的生产设备与技术。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热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的密集之地。

为完善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促进中国材料资源的深加工产业发展,2005年,以姚力军为首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团队回到祖国,创建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为1733.26万美元,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短短五年多时间,江丰电子已经成长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制造企业。

在“河姆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姚力军第一次到余姚是在2004年11月,他对这里一见钟情。余姚山水如画,人民热情让他印象深刻。余姚人善于实践,每天充满激情地生活,勤劳地工作,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事业的追求,让姚力军感觉余姚这个城市充满生机与向上的热情。

2004年12月2日,他有缘再来余姚,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爱上了姚江,“姚”这个与他的姓氏相同的字,也使他萌发了亲切感,总觉得冥冥之中,余姚跟他有一种联系。

追溯姚力军在余姚的创业过程,还要从他的教育背景说起。当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博士时,获得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于是,1994年姚力军前往日本留学。出国前萦绕在姚力军内心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大字。他回忆出国时的心态:“出国并不是为了生活好一些。”其实,他在哈尔滨上大学时就勤工俭学组装过计算机,但那时组装的还不是正规产品,他说:“我最感兴趣的是东芝的芯片,那时就纳闷,这种芯片为什么我国就做不出来?”于是,姚力军产生了一个无法抑制的念头:想出国亲眼看看,全世界最好的芯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姚力军在日本留学及工作期间,从事了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科研、生产以及市场开拓工作,现在是世界范围内掌握了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核心技术的专家之一。姚力军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了全球500强的霍尼韦尔公司工作,担任霍尼韦尔公司电子材料部门日本生产基地总执行官,2003年出任霍尼韦尔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

当时,姚力军从事的超高纯度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是半导体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而我国的这种材料全部被国外的几家跨国公司垄断。如何突破国内的制造瓶颈,怎样让世界认可“中国制造”,他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当时中国没有这样的产业,好在从研发到市场管理、开拓、销售,各个程序以及各国的客户姚力军都接触过,他觉得契机已经成熟,责任落在了自己的肩上。姚力军铁定了主意,将来一定回中国开创这份事业。

2005年,姚力军带领多名海外博士和外籍专家回国创业,创立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江丰电子是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电子材料领域的封锁和垄断。

“全世界只有日本和美国在做,而且只有三家公司。我对产品的设计路线是:让技术从国外走进余姚,有一天让产品再反过来走到全世界去。”姚力军说起自己的宏大志向,兴奋不已。

靠研发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在姚力军看来,江丰电子这六年来已经准备好了。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溅射靶材制造企业,特色和高科技决定了它能够及时把握住市场机遇。

2008年,江丰电子创业第三年,全公司月销售收入最低时只有8万元,但是公司还是沉住气热火朝天搞研发。余姚绝佳的创业环境让公司不断成长壮大。

在中国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经历了从26岁到36岁在日本的11年后,在余姚创业是姚力军在国内的第一份工作。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电子材料行业中具有强大竞争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据了解,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半导体制造企业,公司的客户包括有日本、美国、欧洲的知名企业。“高科技行业技术进步太快了,这个行业要求你永远是学生,必须天天学习,再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正是姚力军的这种勤恳好学精神促使公司不断向上发展。

作为中组部“”创业人才,姚力军一开始就抱着为“中国制造”争光的志向。出国走访,看到国外的公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中国制造”,有人甚至取笑:“大陆发展真快,过去有山寨版手机,现在已经有山寨版靶材了。”姚力军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心里都非常难受。

姚力军深知,产品一旦出国,装在溅射机台上若性能不好,那丢的是中国的脸面,所以,“为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争取光荣”被作为江丰电子的企业理念。姚力军说,现代的“经济战争”中,要把对外经贸的产品做好,卖到日本、美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中国的溅射靶材不比日、美差。

一路走来,江丰电子得到了宁波余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姚力军说:“余姚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好,有很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余姚帮助企业成长,是给你创造最佳的环境和空间,恰到好处地支持你,这种支持不会削弱你的奋斗精神,是孵化式的,把你焐得很温暖,像一个宽和的母亲,为你提供一个温度、湿度都很适宜的温床,提供阳光雨露,从不拔苗助长,你能否破壳而出,就看你企业的竞争力。”

姚力军说:“过去我们的半导体材料粗放经营卖给国外。我想把芯片原材料产业向上拉动,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服务,为全球的半导体行业作贡献,同时以市场占有率来引领别国。”现在公司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美国的公司,江丰电子挤占到了世界市场的份额,员工们扬眉吐气,民族自豪感得到高度的提升。

姚力军感慨说:“日本人有句谚语‘尽到努力,等待天命’,余姚这个地方只要你带着诚意来,她将会带给你好运。”

靠人才提升国际竞争中的中国力量

干一项事业必须有好的团队。江丰电子拥有一支国际型创业团队,多名美籍、日籍专家在强大的“引力”下来华工作,为中国的电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做贡献。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交谈,英语、日语、韩语、汉语和余姚方言可以一起使用,公司门前悬挂着各国的国旗,当然五星红旗占据着最高的位置。

余姚市政府各方面及时雨般的支持,使江丰电子稳健成长壮大。第一块靶材的成功下线结束了溅射靶材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空白。产品的大量出口打破了美国及日本企业对国际市场垄断的格局,江丰电子已成为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中国力量。

江丰电子销售部的业务员已将产品销售到了全世界,公司拥有了一批骄人的客户,世界顶尖的半导体工厂都来购买产品。公司目前主要产品覆盖了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液晶平板电视、太阳能电池、磁记录及光学工业用各类靶材。江丰电子的销售网络已覆盖欧洲、北美及亚洲各地。

江丰电子所从事的产业已经纳入了国家创新体系。江丰电子已先后通过ISO9001、14001和TS16949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出超高纯度铝、钛、钽、铜等各种靶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自主的知识产权及对关键技术的掌握。这个团队有很多荣誉:已累计申请专利数百项;产品荣获“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中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参加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这标志着江丰电子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今年2月,姚力军又荣获中国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出贡献奖。

对于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人才战略尤为关键。“同创业,共成功”是企业的理想和目标。公司每年都会授予一批员工以期权,到目前为止累计有37位员工拿到了公司的期权。有个台湾公司的人员来卖机床给公司,后来连人带机床都留下来了。

姚力军说:“一个普通员工在公司岗位安定地工作三年,公司就授以期权,让他们做公司的主人,城市的主人。一个团队要清楚自己为谁而干,努力所得的成果与员工共享,给员工归属感,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让他们认识到人可以靠勤奋和努力来改变精神和物质领域,让他们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社会、企业服务,为中国制造争光荣。”

姚力军认为:“一个公司把钱用在哪里,也决定着公司的价值取向。科技越来越先进,有钱就买一流的设备。”在江丰电子,钱都用在了更新设备上,连姚力军在公司开的车都是自己出钱的。

他常说,对于人才的尊敬不是敬酒,也不是追捧,而是能否用好人才。一个人才,要有知识来做稳固的支点,用踏实的精神奋斗,以勤劳的身心拼搏,凭投机取巧永远搞不出高科技、高品质的产品。姚力军说:“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两种人:留学者和那些想凭借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姚力军简介:

姚力军,获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日本国广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世界500强的Honeywell公司,担任Honeywell公司电子材料部门日本生产基地总执行官,2004年出任Honeywell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

2005年姚力军回到中国创业,创立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建成的宁波生产基地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设备和技术最先进的超高纯度金属及溅射靶材研发生产的基地。目前公司产品已被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东南亚等地的主流半导体公司认可,并得到批量生产采用。

姚力军一直从事超高纯金属材料的研究,是掌握“半导体用溅射靶材技术”的极少数华人专家之一,在著名国际刊物上共18篇。回国后共申请国家专利110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已有16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姚力军所创办的宁波江丰电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09年产品荣获“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科学进步三等奖”,并作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2011年3月的“两会”期间参加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打破了中国同类产品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空白,在同行业中成为唯一能够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中国企业。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8

在__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过程中,1995年创办的以有色金属铅锌生产为龙头,集采选冶为一体,产供销配套发展的现代化私营企业祥云县__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0年的聚集人才,10年的科技创新,10年的锐意进取,昔日的工业幼苗现已成长为参天大树。20__年公司资产总额5.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4245万元,缴纳税金8360万元,实现利润15729万元。先后荣获__省百强私营企业、__省非公企业纳税大户、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等荣誉称号,成为了__省有色金属治炼行业的一张王牌。

“人才兴则事业兴”,__公司在成功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与人才分不开,人才是“__”腾飞的翅膀。

引才,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

1993年3月,公司经理杨龙筹集资金,建立了祥云县铜湿法选冶厂,进行铜矿湿法冶炼,生产加工铜精矿、海棉铜和铜锭产品供应市场需要。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不畅,企业亏损60多万元而被迫停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公司在重新组建后,通过深入反思,深刻认识到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市场的主动权。为此,公司把引进人才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构筑起人才集聚高地。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公司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岗选人、以事选人,通过行业内部专家互相推荐及其它渠道,高薪聘请湖南株州冶炼厂、西北冶炼厂、__铜业、兰坪铅锌公司等著名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退休的教授、专家和高科技人才近120人到公司工作。公司还通过人事部门推荐、人才交流中心、电视广告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专业人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先后招聘了冶金化工、地质探矿、采矿选矿、化学分析、机械自动化、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建筑、法律、机械、电器、园林绿化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420多人。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公司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创建开始便建立了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研究各类科技项目,并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不定期到企业进行指导和帮助,公司配备小轿车30多辆,每到周末“星期天教授”(这些教授平时在单位上班,周末被聘请到__公司指导)迎来送往,非常热闹。公司有专家楼、标间,供这些约请来的专家、教授办公、交流、做实验。实施了既会用“脑”,又会借“脑”的人才战略,实现了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强强联合。

育才,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对企业而言,引入和培养高精尖人才固然重要,但要获得持久发展,推进“素质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

公司在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现有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他们的驾驭市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在鼓励他们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员工采取师傅带徒弟、老工人带新工人、内部课堂培训、外部课堂培训等形式,着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公司还通过搭建平台,根据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适时选派优秀技术人才先后到昆明理工大学、株州冶炼厂、西北冶炼厂等地进行学习培训和实地考察,仅20__年,公司累计培训职工2500多人次。

“素质工程”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目前,公司共有33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0名中、初级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技术骨干400多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这支过硬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再加上现代化的设施和装备,为__公司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用才,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企业竞争力的实现取决于企业的创新。

__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龙常说:“丧失了创新能力的企业只能被淘汰。而没有人才,没有科学使用人才,创新就是一句空谈。”

用好人才,需创建良好的用人环境。公司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坚持科学使用人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竞聘上岗,打破地域、身份和资历的界限,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 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每年科技开发费达300多万元,同一车间,工作人员科技含量技术水平越高的,工资待遇也就越高。去年,从省外聘请来的邓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电解工艺技术,使锌的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缩短。公司给这项工艺技术的发明人奖了30万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受到赞誉。

“用好一个人,激活一盘棋”。公司形成了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公司先后研制出了被省委列入星火计划项目的“电锌净化渣综合利用生产硫酸锌”项目,以及“电解锌新工程化节能”、“氯化铵电解锌工艺”、“氯化铵络合物电解综合回收铜、镉、锌工艺”、“硫化锌精矿焙砂与氧化锌矿联合浸出工艺”等技术项目,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国家技术专利。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实施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制开发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公司电锌年生产能力由初期的1500吨增加到目前的95000吨,产能增加了63.3倍,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十名、__省第二名。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云__”牌电锌锭,通过了ISO9001:20__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长期稳定的销往国内十几个省区和东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洲地区,产品科技含量高,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销售零库存的良好经营态势,创造了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留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引进后,最终的目的是要留住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吸引人才待遇很重要。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9

年是我公司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公司建设一流供电企业关键性的一年,创一流给我们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电网供电能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以及设备装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科技进步工作量。今年,在公司党委、经理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公司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一、加强了科技进步工作的管理体制。今年上半年我公司为了加大了科技进步工作力度,及时调整了公司科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党委书记、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等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一届科学与技术进步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明确了在生产副经理直接领导下由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强化了生技科作为全公司科技进步职能管理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管等管理职能。信息中心作为全公司电脑、网络及管理部门,代表了未来供电企业科技发展的方向。

二、技改工作按计划顺利结束。今年列入技改计划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个是“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月份开工,月日完成;另一个是“、变电站远方信号复位遥控技术改造”,月日开始改造,月日改造结束。

三、科技创新工程已全部完成。科技创新类工程一共有三个,“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和“光纤通讯工程”。“呼叫中心建设工程”、“变电站主设备状态检测及诊断技术”于上半年已经完成;“光纤通讯工程”也于月日完成。

四、加大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工作力度。今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变电站遥视技术进展顺利,于月底就已经完工。本项目由生技科负责实施,责任人是科长,引进的是有限公司的产品。该装置可以远程巡视现场各类设备,在各种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再也无须人们涉险进行现场巡检;还能实时获得来自现场的报警信息——火警、非法入侵等,并将事故现场实况记录下来,为分析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系列远程图象监控系统,集音视频监控、远红外激光测温及防火防盗于一体,远程监控及会议电视功能于一身,监控前段采用专用的压缩编码设备,最大程度消除由于普通计算机及操作系统本身存在问题而给系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能力,能与其他监控系统相互兼容。另外由服务公司负责的“低压电源切换开关的应用”项目,在月份连开工带投入使用已经全部完成。该项目在吸取了以往“备自投”技术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由电源转换执行断路器、自动控制器、电动操作机构、执行断路器间机械连锁及手动专用手柄组成。执行断路器均保持原有过流保护和断路保护功能。

五、变电站无人值班已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所有变电站已经达到无人值班,现在,变电站留守人员除单项操作、事故处理外,其他操作均由操作队操作。这就大大减少误操作的几率。从而,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综上所述,年列入科技进步计划的个项目,都已全部完成,完成率达100%。预算资金万元,批复资金万元,结算资金万元,为我公司节约资金万元。公司科技进步领导小组将在元月份组织评选出包括科技项目、科技论文等在内的几项内容中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公司将对他们实行奖励,以鼓励在科技进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在公司党委、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年将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工作,力争按时完成全年科技目标计划。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10

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市召开的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即将加入等新形势,召开这次大会,意义尤其深远。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总结近几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发动全市上下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我市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让科技真正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版权所有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正确评价我市科技进步工作

近两年来,我市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推进技术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月份,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市经济之所以能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与这两年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密不可分的。总结起来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技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两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观念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使科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显示度和贡献率不断提高。

.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为农业结构调整输送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首先,开展比种试验,积极选育新品种。在粮食品种上,实施了国家“九五”攻关计划,有只良种稻品质在我市试验对比;在果木品种上,甘霖镇求家坎黄花梨基地引进多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在茭白品种上,市农科所引进只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业新品种,有力地推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其次,引进一批国外的优质农业新品种。先后引进推广了荷兰杂交黄瓜、日本草莓、墨西哥仙人掌、以色列红番茄、非洲菊、太空蔬菜等种作物多只新优品种,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三,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基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相继建成了粮食种子加工中心和良种猪、良种兔、良种茶苗、优质果苗及花卉繁育中心等十大种子种苗基地,逐步实现了种子种苗的规模化培育。市农业三新技术实验园区,投资余万元,今年引进新品种只、新技术项,已成为广大农技人员的试验田、效益农业的示范田和农民调整结构的样板田。

.创建科技示范园区,为发展效益农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调整粮经比例,发展效益农业,采取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工作措施,建立了一批广泛应用农业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园区。浦口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甘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友谊万亩竹笋科技示范园区、石璜花卉现代农业园区和仙岩有机茶、金庭桃形李、甘霖黄花梨等现代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不仅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新模式的示范,而且为全市效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市以无公害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喷滴灌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以姜稻轮作、菜稻轮作等为主的新模式已在全面推广,以钢管大棚、连栋大棚等高标准设施为主体的设施农业面积不断增大,已达万余亩,全市粮经比列达到:,科技大大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重大突破。

.开发科技深加工项目,为培育优势产业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运用科技创新创成果,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一直是我市的弱点。但最近几年,通过科技开发、政策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效。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舜皇名茶厂、华发名茶出口基地、杉华竹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茶叶、长毛兔等在结构调整中越来越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特别是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市畜产品总公司,充分利用长毛兔研究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先后完成了各级各类重点科研和星火计划项目只,其中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优秀成果奖项,并创造了长毛兔公母兔单只年产毛量分别达克、克的世界记录,已成为全国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该公司的带动下,我市已发展成为全国长毛兔生产示范县、良种兔繁育供应中心、优质兔毛和兔毛绒生产出口基地,全市万多户兔农仅养兔一项收入每年就达万元以上。

(二)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既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也是我市科技创新的一个重点。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为龙头,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开发。

.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今年全市共实施开发科技项目只,比上年增长,科技投入总计亿元,同比增长倍。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产业化项目,占项目总量的。最近两年共开发省级新产品项,部级新产品项,如天乐集团的平面喇叭、浙锻集团的程控压力机、丰利公司的超细粉碎机、奥力公司的变频电机、乐芙企业的医用无纺布和农用无纺布、电缆防火附件厂的核工程用防火防辐射性涂料、无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用大容量电池、鼎威电器公司的全自动触摸式灶具等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相继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尤其是铁道配件厂纳米技术在铁道配件上的应用开发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受到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

.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最近两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上得也比较快。全市现有天乐集团的平面扬声器、奥力公司的变频空调、特种电机厂的电动自行车、天赐公司的纳米塑料增强树脂、华飞公司的光栅等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经开发成功或正在实施之中。另外还有一批部级创新项目正在实施或申报之中。

.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天乐集团、浙锻集团、新光药厂、丰利公司、奥力公司、阿斯克公司、防火附件厂家企业已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丰利公司、奥力公司还在争创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特种电机厂等家企业正在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巴贝、迪贝、昂利康、雷力克、双鸟、链轮、华飞、普田、永辉、双江、铁道配件、鼎威、三鼎、浙东印染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发展也较快。总体看,高新技术企业扩张较快,效益较好。今年—月,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上交税收万元,企业利润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和,同时各企业在本行业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市各个领域、各大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越来越重视。

.信息技术已在骨干企业广泛应用。全市企业中重点推广应用了、等计算机技术。天乐集团、浙江锻压、越盛集团、巴贝公司、防保公司、特种电机、链轮厂等企业已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天乐集团等家企业已成为省市示范企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已成为提升改造机电、领带等传统产业和企业层次的主要手段。

.信息网站已在发挥显著作用。去年以来,“中国领带在线”、“农业信息”、“科技信息”、“信息港”等网站相继建成,机关局域网和企事业单位网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特别是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已投入万元,建成了“嵊州农业在线”网站,在传递农业信息、公开政务业务、推广农业科技、推介结构调整模式和了解农情民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深受基层和群众欢迎,同时市农业局也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中国领带在线”不仅为领带企业、领带城、领带市场筑起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领带设计和创业的多项服务,还为工商银行开设了全省首家“网上银行”。版权所有

.软件开发正在探索之中。衡量信息技术发展快慢的一个标准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围绕服务于产业升级与企业管理,今年以来,由市领带网络科技创业中心承担的电子商务管理平台软件、专业市场综合管理软件等只软件正在合作开发之中。天乐集团、特种电机厂、奥力公司、链轮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的二级管理软件也正在着手开发。

(四)科技合作广泛开展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最近几年,通过政府搭台、部门牵头、企业唱戏,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出现了新的突破,高校和科研单位已成为我市技术开发的强有力支撑。

.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两年多来,通过举办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展示暨×科技合作恳谈会、年科技引智恳谈会和农技合作恳谈会、年北京科技合作恳谈会和机电企业与高校科技合作恳谈会等活动,全市现至少有多家企业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北航、浙大、科大、同济、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结亲联姻,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全市家企业研究所和民营科技机构,基本上都与高校、科研单位有实质性的技术合作。丰利公司已成为浙大、法国霍伯尔公司粉碎机专家的创新中心;奥力公司已成为浙大电机的中试基地;电缆防火附件厂还把产品开发的实验室建到中国科大;浦口农业精准园区则已成为省农科院的实验园和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11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压力容器及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电力、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行业。科新机电拥有国内一、二、三类(A1、A2、A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以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颁发的U、U2授权钢印,能够自主设计、制造高合金及特种材料、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成套设备。公司目前可制造的设备中。三聚氰胺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三聚氰胺反应器”直径最大可达7.2m,处于亚洲最高水平;公司制造过的产品设计压力最高达31.4MPa,设计温度最高达550℃,最低达零下70℃,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主营业务突出 盈利持续增长

科新机电目前主营压力容器类和管系类产品,在公司近三年的业务收入中,约90%来自于压力容器类设备业务。报告期内,该公司综合毛利率较平稳且总体水平较高,分别达30.32%、32.39%和31.03%,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2007、2008、2009年该公司分别实现毛利3,391.60万元、5,559.14万元和5,630.01万元,显示公司产品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受益于行业需求的持续增加,科新机电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07-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265.16万元、17,226.35万元、18,291.1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504.68万元、3,573.067Y元、3,697.65万元。

强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

科新机电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并将其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该公司秉承严谨的科研创新作风,结合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组建了专职研发队伍,并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公司产品、技术与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公司拥有核心技术20项,专利1项,正在申请国家专利2项。由公司承担的“400MW重型燃机BOP管系国产化”项目被评为2006年度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公司制造的整体多层夹紧式DN1250进出塔预热器于2008年12月通过了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产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国内核电产业的飞速发展,科新机电业务目前开始由电站辅机和化工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向核级压力容器设备制造领域拓展,公司现正在开展的核岛2、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取证工作,已进入模拟件试制阶段。如果取证成功,公司将成为国内极少数几家核级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商之一。我们认为,核级设备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所处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科新机电一直致力于深耕压力容器行业,得益于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前景十分广阔。相关数据显示,石化设备方面,预计2010年我国需新增或改造千万吨级炼油及配套装置约14套,2010至2020年之间约25套;核电设备方面,根据目前已规划在申报的核电项目估算,到2020年我国核电市场总投资将达7000亿元,相应的核电设备压力容器市场将十分可观,水电设备方面,未来几年内我国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7亿千瓦,加上火电和核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将为公司的电站辅机设备、管系类设备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重点发展的16个领域中,大型石化装备、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的研制开发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重大石化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我们认为公司所处行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电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范文12

企业职代会倡议书模板【一】

全体职工同志们:

肩负重托,满怀激情,我们光荣出席了市电力局六届一次职代会暨年度年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实现大会确立的各项目标,我们倡议:

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科技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圆满完成XX年各项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自我加压,苦练内功

我们要切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度落实年活动中,深入学习,自觉执行各项制度,提高执行力。在标准化建设中,认真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流程,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用心干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持勤俭办企业,将节约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开展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培养节约习惯,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全面降低成本,做节约增效的模范,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勤奋学习,提高素质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加全员教育培训,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在工作中比学习、比创新、比业绩、比贡献,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全局形成岗位成才,敬业奉献,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四、扎实工作,建功立业

我们要深入贯彻执行本次会议的决议,立足岗位,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重任面前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充分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用丰硕的劳动成果和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做出积极贡献。

同志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风险考验着我们。让我们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效率,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新中国成立*周年献礼!

企业职代会倡议书模板【二】

公司全体科技人员:

此次科技工作会是公司推进科技强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给我们广大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为了不断提升武钢自主创新能力,早日实现把武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目标,大会向武钢全体科技人员提出如下倡议: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争做创新型人才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广大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勤奋学习,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掌握创新技能,勇于挑战,敢于攀登,争做创新型人才。

二、立足岗位,忠诚奉献,争创一流业绩和水平

武钢是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水平,这为科技人员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广大科技人员要面向市场、立足现场,紧密结合武钢生产实际,在各自岗位上,求真务实,忠诚奉献,积极实现产品的创新、工艺的革新,向创新要质量、要成本、要效益。我们要把本职岗位作为奋斗和奉献的舞台,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务水平,创出一流的业绩,为武钢的发展壮大作出更大贡献。

三、团结协作,敢为人先,建设创新型武钢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活动,赋予企业以无限的自主创新活力。广大科技人员要与公司全体职工一起,团结协作,善于总结,富于创造,敢为人先,积极投身于武钢的自主创新活动之中,不断提高武钢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武钢。

面对当前钢铁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全体科技人员要发扬武钢人争优、争先、争一流的精神,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居安思危,居危求变,以报国兴企的远大志向、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勤奋创新的开拓精神,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把武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

xxxx年x月xx日

企业职代会倡议书模板【三】

全体职工同志们:

承载广大职工的殷切期望,肩负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我们光荣地出席了国家电网公司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XX年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公司在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期间,我们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充分行使职工代表的民利。当前,公司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管理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通过听取审议刘振亚总经理的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我们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推动公司科学发展,我们倡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向着两个一流目标团结奋进。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为公司十二五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两个一流是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目标和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本次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个一流的公司愿景上来,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和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公司改革发展的事业中去,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用实际行动为创建两个一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