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时间:2023-01-13 16:25:13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1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学创新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1.1导入: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规律。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乐段:1234567

速度:中-中-稍快--快-中-中-中

力度:mf-mf-f-f-mf–mf-mf

情绪:悲伤-稍紧张-紧张-更紧张-愤恨悲痛-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第四段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的叫卖场景,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2

关键词:五句体民歌 慢赶牛 结构特征

“慢赶牛”是流行于安徽、河南大别山一带的五句体民歌,其中河南最具代表特色的是在豫南商城、新县一带的“慢赶牛”,这两个地方的“慢赶牛”流传甚广,我们听到的大多出自这两个地方。

一、慢赶牛的结构特征

(一)歌词句子结构

慢赶牛是五句体民歌,显而易见,是由五句话构成一节或者一首歌。比如反映劳动人民劳作的:“一领小车叫喳喳,口叫伙计莫推它,烂泥冲子路难走,黄泥巴岗子无人拉,累得两眼起金花。”《推小车》;大胆热情表白的“扒根草来顺地拖,我问乖姐你可想我,小乖姐道说那来话,汗巾子破了絮缕子多,不想你来想那个。”《慢赶牛(二)》。五句子民歌分为单五句和赶五句。单五句内容简单,结构严谨,表达思想突出易懂,而赶五句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表达手法委婉。

1.单五句

单五句以七言五句作为基本格式,五句话成一段,也成一首歌。第五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要有艺术魅力,是整个单五句的意境升华,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是整个单五句的灵魂之句,所以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之说。如:“鸭嘴没有鸡嘴尖,哥口没有妹口甜,何时要个甜妹妹,煮菜不用放油盐,生米当饭味也甜。”第一句是引导句。和整首歌的表达并没有内容上的关联性,只保持了形式上的一致性。从第二句开始,表述主要内容,是男子和心上人的关系,男子要怎么样呢?第三给出了答案,第四句是为了引出点睛之笔所做的铺垫。生米当饭味也甜。整首歌表达的思想在短短的五句话之内,不仅完整的表诉出来,而且提升了思想内容的一个高度。再比如“蒙层小雨又不开天,小麻雀子又可不离瓦屋檐,小燕子倒也不离屋梁来上,小蜜蜂倒也不离后花园,小乖姐时刻不离小郎面前。”(《慢赶牛(九)》这里前四句都用比喻的手法,如果只单看前四句,倾听者未必能懂得本首山歌要表达的主旨,通过前四句的铺垫,第五句给出了中心思想。所以单句子慢赶牛四句简单五句难,通过以上的分析就显而易见了。

2.赶五句

赶五句又叫排子歌,一首歌由多节组成,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多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丰富。如《露水夫妻不久长》:“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房中绣花鞋。左手接过郎的伞,右手接过郎的衣,你是何风吹来的?二姐我的妻,我从湖广专来的。去年许我的花荷包,今年许我一双鞋,不为鞋儿不得来。二哥我的郎,鞋儿做起还没上。今日我家歇一晚,明灯高挂把鞋上,明日穿起好回乡。二姐我的妻,今日你家歇不得。去年你家歇一晚,回家受了妻儿气,七日七夜守孤寂。二哥我的郎,哪有丈夫怕婆娘。一日还她三遍打,三日还她九遍棍,看她归顺不归顺。二姐我的妻,自个妻儿打不的。自个妻儿屋上瓦,人家妻儿瓦上霜,露水夫妻不久长。二哥我的郎,打死妻儿我填房。早晨还你洗脸水,黑打还你洗脚鞋,半夜还你滚茶来。二姐我的妻,自个妻儿还好些。早晨还我洗脸水,黑打还我洗脚鞋,半夜还我蛋茶来。罢了罢了黑了天,哥哥上了别人船。我家甘草他说苦,人家黄莲他说甜,好船不上上破船。不错不错真不错,自个屋的有一个。脚儿比你三分小,人才比你十分高,良心有你百倍好。”这是一首赶五句的慢赶牛,它通过两个人物的对唱,故事情节一目了然,使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二歌知错即改,坚决与其分手回到自己的家;而心狠的二姐则为了一己私情而教唆犯罪而没有得逞。虽然歌词里面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中心思想,但是通过对整首歌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传达给我们的正能量。

(二)音乐结构

“慢赶牛”以五句的单乐段结构居多,俗称“五句头”从词上看,五句基本上都是7个字为一句,在实际演唱时加入了很多衬字。从乐曲上看,多是4+7+?+4+7的结构。即4个小节组成第一句,7个小节组成第二句,第三句没有固定要求,多少不一,第四句由4小节组成,第五句是由7个小节组成。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五句歌词是以第三句为对称轴对称的。例如:“新打龙船下江河,桅杆高头挂铜锣,好锣不要重槌敲,撩姐不要话语多,只要五句真山歌。”这既能看出音节的构成方式,也能看出句子间的对称关系。

“慢赶牛”的旋律由五声徵调式构成,音域常在八度左右,5个乐句分成两个段落,前3个乐句是主题,后2个乐句是它的变化重复。因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故在两段之间,有1 锣鼓句。节奏规整而鲜明,具有歌舞音乐的特点。

(三)韵律结构

“慢赶牛”有十二种辙韵,一些地方习惯早上唱梭波韵,中午唱中东韵,傍晚唱衣欺韵,其他韵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什么时候都可以唱,当唱到中东韵的“慢赶牛”时,也就是收工的信号了,男人回来了,妻子开始准备可口的午饭了,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一种习俗。在句子入韵时有以下几种入韵方式:

第一种除第三句以外的一、二、四、五句入韵,如:“栀子花来靠墙栽,金银花缠将上来,月月红子穿心过,红花惹动白花开,山伯惹动小英台。”(《红花惹动白花开》)

第二种是五句全入同一个韵,如“栀子花儿傍墙栽,墙矮花高现出来。有情哥哥你来采,无情哥哥你莫怪,人多花少分不来。”

第三种是换韵,在第四、五句换韵。如“姐儿门前一园竹,娘要砍来姐要蓄,娘要砍来编帘子,姐要蓄来遮太阳,情哥来了好乘凉。”也可以从第三句换韵。如“小来唱歌到如今,没有上天数星星,芝麻论升不论颗,绫罗论匹不论梭,你把大话狠那个?”使节奏感更强,更加富有音乐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二、结语

五句体民歌是民间音乐中盛开的一枝奇葩,而“慢赶牛”是五句体民歌在大别山的代表,它节奏舒缓自由,内容通俗易懂,是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艺术的高雅,也体现了生活的平实,是劳动人民自己生活的艺术结晶,通过对“慢赶牛’的了解,我们可以体会到大别上地区的民间音乐特色,从而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民间音乐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不断地流传后世。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教学 创新 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 影响 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 艺术 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 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心 理学 家穆塞尔语)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 塑造美的心灵

德国诗人,音乐 理论 家舒伯特在《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东西。”对人类心灵――情感美的表现,是音乐家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音乐美成为最内在、最纯净,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最为耐人寻味的一种艺术美。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直接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与展示,以缩短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否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其对音乐的理解失之于肤浅。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教学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天真、单纯的心灵能够进入音乐的殿堂,也让美的音乐更好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而情感则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二年级学生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课上,浙江杭州某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教学 方法 :1.1导入: 出示图片,谈话。

师:他是谁呢?(或许有些已经叫出来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大家都很想知道吗?请你静静地听,然后把你了解的、感受到的告诉大家。

1.2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听音乐(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

(1)、他是谁?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谈音乐情绪)

师小结:是啊,我们二小是个勇敢的,令人可敬的小战士,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学习二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二小勇敢的精神。(注:英雄伟大牺牲精神,音乐的赞颂之美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1.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3.1学习歌谱

教师弹旋律唱谱,学生跟唱;学生随琴用“啦”哼唱熟悉歌谱;

要求:学生学谱过程中突出二四拍节奏的强弱 规律 。

1.3.2学习歌词

第一段歌词: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仿佛看见了山坡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放牛的小孩却不见了。我还知道放牛的小孩不是因为贪玩,把牛丢在了山坡上。我知道了放牛的小孩中王二小……)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示。(唱第一段歌词)

王二小到哪儿去了呢? (唱第二段歌词后回答)

(让学生自由猜想,不限制答案,只要合理的都加以鼓励:如:王二小此时正躲在树梢放哨、正给敌人带路、已经摔死在大石头上了、已经牺牲了……)

师:对,此时的王二小很可能正在山冈上放哨,他看见了什么?心里会怎么想?他又会怎么做?(指导学唱第三、第四段,突出音乐要素中速度等)

学唱第五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二小?这又是一群怎样的敌人?

此时的二小已经牺牲了,如果你是那复仇的八路军,你会怎样歌唱王二小?如果你是那得救的老乡,你的心情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六、七两段!

1.3.3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歌曲的 学习 ,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随着 音乐 一起来完整地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故事发生的各个阶段情绪的变化。(随音乐齐唱歌曲)

1.4对比欣赏,感受合唱 艺术 的魅力。

要求学生在听赏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呈现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情绪的理解。

分析 :乐段 : 1 2 3 4 5 6 7

速度 : 中- 中 -稍快-- 快- 中- 中- 中

力度 : mf- mf -f- f- mf – mf- mf

情绪: 悲伤- 稍紧张- 紧张- 更紧张- 愤恨悲痛- 颂扬-怀念、哀思

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分段欣赏:

第一段是领唱与合唱。烘托的是“宁静”的气氛;第二段的气氛开始紧张,写的是敌人向山沟开始扫荡; 第三段更为紧张,速度也稍快,旋律作了变化; 第四段由于情绪 发展 的需要,歌词与曲调都作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第五段恢复原速,愤恨地、无限悲痛地唱出王二小的光荣牺牲;第六、第七段以颂扬、赞美的情绪表达人民对小英雄的崇敬,合唱用哼鸣与衬腔“啊”进行烘托,以表示对英雄的哀思之情。

1.5 总结

要求学生将王二小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告诉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并把音乐作品折射出的优美、壮美、甜美……人类 社会 千姿百态的美所感动,就会产生心灵中真、善、美的连锁反映,就会产生情感的升华。

2. 提高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 自然 ,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情欲的满足,把获得生理快感作为惟一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情趣的高尚健康或者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 影响 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教师应把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中聆听出美的感觉。

有一则《叫卖调》的欣赏课例: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特意在课堂上创设了“集市一角” 的叫卖场景, 一时间,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打招呼声等等交织在一起, 有效地创设了一种“叫卖场景”

,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这种氛围中学习音乐,学生心里直接产生了美的心理体验,审美情趣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 教育 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

[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 文献 :

[1] 李燕 略论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J] 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 2001,(2)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教学是教师以阅读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阅读实际水平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理解文章中心的内涵和外延,体会语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要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明确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和应用过程,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体系,其内涵是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旨,师生双方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多向、多层次探索和思考。伴随着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人文素养不断提高。这一阅读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探,揭示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情感。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主阅读、交流评价。不仅重视问题答案的获取,更关注学生阅读中的自主感悟过程,使自学、自悟、自得成为学生阅读乃至其他知识学习的常态化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学法从教学目的到组织形式较之传统教学都有所不同,其一般步骤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解决和归纳问题等。

1.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阅读的主线,教师在上课伊始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构建为智力操作任务,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直观、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产生联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说当时情况很危急?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想对睡在冰冷山间的王二小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能够明晰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疑点相吻合,强化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有了问题做导向,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更强,阅读效果更佳。

2.分析和讨论问题。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育还很不完善,分析和讨论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水平,注重图文结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课件和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反复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关键句子领悟文章内涵的方法,在强化对字词与整体理解的同时,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对于《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理解“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王二小不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而是带到别的地方去行不行,并抓住“顺从”、“含着微笑”等关键词语理解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问题导向打破了教师精细讲解的既有灌输模式,激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碰撞,降低了阅读的梯度和难度,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得到加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解决和归纳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和归纳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由此对课文形成清晰的认识,完成从生疑到解疑的思维过程,并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5

关键词:黔北;仡佬族;酒俗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75-02

仡佬族,又称濮人或僚人。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及仡佬族祭祖的古歌词“当抱原来无人烟,开荒辟草是仡佬”[1]中可见他们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全国现有仡佬族57.94万人,其中近57万人居住于贵州省境内[2]。除主要分布于遵义的务川、道真两自治县之外,在遵义的其他县市如仁怀、遵义县和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区还有零星的分布。他们聚居区域处于云贵高原东部,此处地势起伏较大,阴冷潮湿。为了应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他们发现并爱上了具有祛风祛湿功能的饮料――酒。从1994年在仡佬族的栖居地仁怀发现的云仙洞遗址中,出土了专用酒器文物――大口尊长颈圆底壶、陶杯等,由此可见仡佬人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由《史记》记载的、在公元前135年时就被汉武帝赞叹为“甘美之”的美酒――枸酱酒。正是由于西汉时期的枸酱酒非常有名,所以清代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曾作诗赞云:“移物尤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部来。”[3]

一、月米酒

月米酒又称满月酒。仡佬人一出生,其父或亲自或请亲友到岳父母家报喜,去时要带一只鸡,如生男孩子就带只公鸡,生女孩则带只母鸡,报喜者登门后,敲响神龛上的罄,生男敲四下,同时高喊 “生了个前门站”,生女就敲三下,并高声道“生了个锅边转”,女方家得到报喜后,就相互约定时间带上礼物到男方家祝贺,男方家就要备好酒肉招待,这就是“月米酒”。

二、结婚酒

婚姻――仡佬族“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4]。他们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充分显示了仡佬族婚姻中酒文化的丰富性。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按照其礼仪的意义来分,有提亲、拿话、打倒信、交小礼、装香、开庚、发庚、送期等十多种酒,其中最重要的有。

1.提亲酒:也称欢喜酒、吃倒酒,仡佬提亲离不开“布海”(媒人),青年男女双方在节日或喜庆场中对歌对上眼之后,男方就要请上媒人并携带上男方备办的数量多少不限,但至少要两瓶的酒到女方家,女方则办上几桌酒菜请全族老少来看男方,也就是男方初识女方族人的时候。

2.鸡卦酒,也称允口酒、定亲酒,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一般为提亲的第二年,双方都比较认可对方,有了稳定关系的意思,于是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男方带上公、母鸡各一只、10~15斤的酒等物到女方家,并将带去的鸡宰杀后请女方家主人祭祀。祭祀结束后,按辈分分男女就座吃饭,男人这一桌吃公鸡肉,女人这一桌吃母鸡肉。席间男方要向女方父母敬献“鸡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献给岳母,第二碗酒敬岳父。席间,大家有说有笑,气氛隆重、热烈。其实这喝酒是名,实际目的就是为了“盘郎”,席间老人们将自己的问题向小伙子不断地提出,小伙子如回答得令他们满意的话,就会在第二天早饭后,把头天吃剩的鸡卦(鸡腿连著鸡胸脯的一根骨头,最好为双数)用红线和一对筷子包好,表示婚事已定。同时女方回赠男方自己亲手制作的鞋垫等物,以显姑娘的针线活水平,让男方感受到姑娘的勤劳和才干。

3.开庚酒:也称送期单,男女双方达到结婚年龄后,男方请先生按二人的生辰八字选择结婚的吉日,并写在红纸上,之后备好二瓶酒和肉等礼物到女方家,如女方同意,就喝完这二瓶酒,并用这两个空酒瓶装上泔水打发给送期的人。

4.迎亲酒:仡佬族迎亲酒的时间比较长,男女两家合在一起要花上六至八天左右,前五天(有的地方为三天)为女方家。新娘在嫁前三五天,在好姐妹的陪同下开始哭嫁,以表离别之情,从而拉开婚礼序幕,而男方家则要摆上三天的酒席(富裕的家庭则是五天)。

第一天为进亲酒,这天男方带着备好的礼物――酒等物到女方家,女方早就在大门前等候并用呼玛(藿麻,草本植物)或带刺植物击打接亲客的腿,然后双方开始唱对歌,一直要唱到女方无词以对,才打开大门让接亲客进屋,同时女方办6~12桌酒宴招待男方接亲客。接亲客不拘路的远近,都要在女方家住一晚。

第二天为正酒,第二天一早,经过祭祀,新娘走出门,在亲友们载歌载舞的恭贺中和送亲队伍的护送下,接亲队伍带上新娘,分别唱着送、迎亲的歌,欢快地向男方家进发,而男方家在他们到来之前早就组织好童男童女、备好足量的酒,从村口到堂屋设下了三道关口迎接:第一道喝双杯,第二道喝四杯,第三道喝六杯,之后双方就开始打酒官司,根据输赢的不同喝的酒的多少不等。每敬一杯酒要唱敬酒歌,而喝酒者要唱答谢歌。唱说完之后,男方要设宴招待来祝贺的宾客,酒席吃完之后,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欢愉宾客,打发时间,白天和晚上各有赶场打咕噜子(抓小偷)和追喜鹊的游戏,这两种游戏中酒都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输者要被罚酒灌醉,不灌醉十七八个誓不罢休。在这一天,游戏者的嬉戏声、醉者的语无伦次声和因看醉者充满喜剧色彩的醉态而发出的欢笑声把婚礼推到了高潮。给宾、主带来了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也带来了欢乐,把酒的物质享受升华为高级的精神享受。

第三天是交新酒,这天男方的家人要全集结于堂屋中,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带着酒和新鞋,按辈分、年龄的大小敬酒两杯,以表祝福家人福禄双至之意。之后男方家人向女方送亲客各敬酒双杯,既有祝福客人好事成双、福禄双至之意,也寓意客人双脚走来仍能双脚走回去即健康平安之意,并每人送上牛角酒(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的酒,故称为牛角酒)、肉等礼,送亲客则告辞返家,但热情的男方家人早就在送亲客的返家必经之地设下卡子,备好酒肉,拦下送亲客喝个痛快之后才各自回家,整个婚礼才算尽兴而完。

三、丧葬酒

丧葬,是仡佬族人生中的又一大事,它与结婚并称为红(结婚)白(丧葬)喜事,活着的人为了表达哀痛,总要虔诚、隆重地举办丧事,从而仡佬人的丧葬程序纷繁复杂,一般有报丧、吊丧、为亡人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仪式。每一仪式都离不开酒。其中最为重要的有。1.吊丧酒:当仡佬人落气之后,其家人就要向乡邻亲友报丧:一方面放地铳三响,现因枪械管制,改为放鞭炮;另一方面请人向住得远的亲友报丧,报丧者在其亲友家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喊话,死者的亲友闻讯后立即抬方桌置于岔路口设香案、斟酒3杯进行祭奠,并前去奔丧。乡邻亲友听到地铳或鞭炮响声后,即便是半夜,也要打着灯笼、带上酒等物主动过来帮忙吊丧,就是平时有矛盾也要弃前嫌。有组织能力的,不用委托,就替丧家安排丧事,女的就为丧家赶制老衣老鞋、煮饭等,男的办重活、远活。丧家则取出家中早备好的爬坡酒放在堂屋角落供客人吸饮,以表谢意。

2.祭献亡灵酒:老人一归宗,丧事就要开始进行,每隔半小时就要由死者的儿子或女儿不间断地向死者敬酒。

3.开路酒:为了让死者能找到归宗之路,就要由本族巫翁(道士)设祭案,做法事,香案上要点三炷香、置三杯酒,巫公用仡佬语一边念诵“开路经”,赞颂死者生前的辛劳和功绩,引导死者魂归祖籍,即“死后归宗”,一边逐一向死者三代祖宗献饭,之后巫公手执一把木剑,将祭桌上的三杯酒祭洒于地上,从而为死者打通了归宗之路。

比夷枚酒,也称踩堂酒,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前来吊丧的男性要在死者的灵前随着芦笙的节奏,又唱又跳,每当跳到巫翁跟前时,巫翁都要用牛角斟酒给他们喝,喝完后又跳,并齐声喊“主人家送晌午喽!”立刻就有妇人提着酒桶、端着碗给众人挨个倒酒喝,就在他们喝酒时,其他妇女趁机向他们脸上抹锅烟,使沉闷的丧事出现了一丝轻快。这种酒一般要持续一天一夜。

4.“做亡斋”酒,“做亡斋”又称“砍夏”,即杀象献祭。因现在早就没有了象,就用牛代替,因此,仡佬人称牛为象。这一活动可在安葬之时做,也可在安葬之后做。其过程是由孝子一手牵牛,一手持火把从“翁车”( 用泡木扎的有四道门的屋形,放在丧家门前)的四门入而复出,并绕三周之后,将牛牵到坟前并把牵牛之绳塞入毛稗杆人(用毛稗秆扎成人形,饰以穿戴,放于坟侧)手中,由舅父举斧猛击牛头。牛一倒地,众人即上前将其杀死。剥下牛皮平摊于“翁车”后面。割取牛胯肉及其肠肚用竹签穿成串(母牛为9串,公牛为12串),连同1碗肉、3碗舌、9碗血和酒一起奠祭。祭毕,抬毛稗杆人至坟侧,取衣焚之。用牛肉和酒宴请宾客。

四、祭祀酒

仡佬人为了得到祖先和神灵的庇佑,每逢节日都要用酒祭祀他们,也就是吃祭祀酒。仡佬族重要的节日有过大年(汉族的春节),阴历三月三的祭树节(仡佬年),七月七日的吃新节,七月半的祭祖节,十月初一的牛王节等,过节就有祭祀活动,在祭祀中都要把酒作为重要的祭物祭献给神灵和祖先,以求得他们的庇佑。祭祀之后,往往在场的人都要饮酒避邪、作乐。

五、接亲访友酒

仡佬人在探亲访友时往往“拜访以酒为礼,迎客以酒为敬”。热情好客的仡佬人待客必要用“三幺台”(吃三次才结束之意):第一台是摆有九大盘果品糕点的“接风洗尘”;第二台是九大盘下酒菜的“八仙醉酒”;第三台是九大碗的“四方团圆”来招待客人,每家所摆的道数和样数虽一样,但食品素材因各家的饮食喜好的不同而不同,充分体现了仡佬人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三幺台”中最为重要、最能体现仡佬人热情的就是第二台“八仙醉酒”,凡到场者必先饮三杯,三杯之后,边谈边喝边唱,觥筹交错中显得大家亲密无间、其乐融融,没有了平时的矜持、严肃和戒备,有的只是相互的无话不谈的亲密,体现了仡佬人质朴、实在的感情,验证了“肉吃味道,酒吃感情”的俗语。

六、和解酒

仡佬族民众间产生了纠纷,一般都请家族中德高望重或双方说得上话的人将双方请在一起进行调解,输理的一方,一般要买上一定数量的酒,向到场的人敬酒,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另一方在众人的劝解下,在碰杯声之间,也接受了对方的歉意,大家又和好如初。从仡佬族的饮酒习俗中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崇尚真诚、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特征。也正是这些民族精神,维系着黔北大地的团结、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1]王鸿儒.夜郎之谜[M].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2007:210.

[2]《仡佬族简史》编写组.仡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引导学生向往语文,培养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并从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教学前,我先设计了一幅海底的奇特景观:深海里,朦胧中有一些会发光的深水鱼在游动,还不时地发出窃窃私语。根据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惊奇地发现:世界上还有会发光、会说话的鱼?强烈的好奇心必然驱使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另外,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很多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光靠老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如果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用到语文课堂中,就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抗日战争”“扫荡”等词语都很陌生。在导入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兵张嘎》影片片段,一幕幕日寇在中国烧杀抢掠,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而后,镜头停在“一个幽静的山涧”,同时响起画外音:“在这个幽静的山涧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这动人心弦的画外音,激活了学生大脑中的表象,缩短了学生与文本语言的心理距离。这既能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又能很快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掀起学生内心涟漪,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模拟过程,降低教学难点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他们的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书中写道: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奉为真理,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两点疑问。书上用了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根据课本叙述的内容,设计了课件,模拟了伽利略的实验,展示了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见其果,触景生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正确的,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化静为动,丰富学生想象

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以特定的声音、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因子,开拓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执教《爬山虎的脚》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我自制了爬山虎的脚及其生长过程的课件。通过重复闪烁“爬山虎的脚触墙、细丝变成小圆片、趴住墙、细丝变曲、拉住爬山虎的嫩茎、紧贴墙上”这一动态图片,学生仔细观察,终于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四、再现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激发其求异思维,培养想象力,

使学生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必是狼的腹中之物。为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我采用求异法,边用多媒体演示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有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进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得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学生们突破了思维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启迪了思维。

五、音乐渲染,增强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声情并茂、情境交融的。在适当时机运用恰当的音乐渲染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当年人们为王二小立的墓碑,让学生站在碑前直抒胸臆后,课件中响起低沉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这深情、哀婉的旋律回荡在肃静的教室,流淌在师生的心中,更加激起师生对王二小的崇敬和怀念,以及对敌人的仇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让课堂伴着歌声,达到文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六、增加密度,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汇集的“信息场”。在阅读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容量是丰富的,适当扩大信息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文字、图像、声音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开阔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7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重视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满足感、渴求感与自豪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入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要灵活地运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起着催化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歌曲的演唱及表演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首音乐作品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表现音乐,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因此,引导学生演唱及表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在学习歌曲《剪羊毛》时,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创几个简单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并通过表演让同学们感受到劳动人们在劳动时的喜悦心情。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想象,是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低年级欣赏《龟兔赛跑》时,在听到乐曲中“哨声”的时候,启发学生想象比赛的激烈场面,然后由学生口头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最后与教师出示的画面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便会理解乐曲的各种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在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还可与线条、图画、颜色相结合。比如:在描述音乐的情绪时,可以用颜色或线条代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如:热烈可用红色表示,活泼可用黄色表示,优美、平静可用线条表示等。再如,在表示乐曲的段落和结构分句时,可以用简易的图画来表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教师要视讲台为舞台,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激情,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情感的体验与激发会把学生自然带到一种意境中。如四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中,唱歌前分析歌曲是采用情境引导法:歌曲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放牛郎王二小为了掩护共产党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被敌人活活地摔死在岩石上……孩子们为王二小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激发了他们对侵略者的痛恨。这样让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未有歌声先有情的良好环境后再来用心用情唱歌,让他们深深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和平安逸的环境,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既感悟了音乐也陶冶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转贴于

三、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更会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和调整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在课堂上就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贴贴他们的脸,说一声“你真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要加油”。我们要让同学们感觉我们像妈妈像朋友。

四、带着鼓励和表扬、携着尊重和理解进入课堂

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金钥匙,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的心扉。要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体验到教师的呵护,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难以完成教师的要求时,要尽量打消其厌烦情绪,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应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讽刺挖苦责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怕是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与肯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质疑、反驳、各抒己见等行为时,要及时对这些创造性发展表示诚恳的支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进行仔细分析,提倡课堂讨论,提倡七嘴八舌让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与答案,从而达到师生的心理相容。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8

[关键词]土族;文学艺术;详解

“花儿”是甘、青、宁三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甘肃河川、青海湟水流域的“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奔放、比兴运用自如、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土族“花儿”独具一格。它既不与汉族的“花儿”类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如“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颇为流行。另外,土族还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嘎达古道”,唱起来亲昵委婉、曲折悠扬、倾诉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心声和愿望,如“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甲哟”、“阿柔洛洛”“阿吾烈”等。土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不论田间地头,还是在庙会山岗,都是“花儿”赛场。演唱者自编自唱的能力很强,一般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解放前,土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男女把“花儿”作为爱情的媒介和桥梁,也把“花儿”作为评击反动统治的有力武器。

长诗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祁家延西》、《拉仁布和琪门索》、《土族垦荒歌》、《登登玛秀》等。其中《拉仁布与琪门索》堪称土族长诗的明珠,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动听的诗句,道出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控出了强烈的控诉。《祁家延西》则歌颂了德高望重的延西将军,不顾年迈体弱,率众击退入侵之政的勇敢精神,充分体现了土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和谐的强烈愿望。

宴席曲是土族人民在喜庆婚嫁时,邻里亲戚前来庆贺,表达他们对主人的祝福所唱的歌。土族也把宴席曲称为酒曲、喜曲。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赞歌、赞词。是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歌词以华丽的词藻来宣染夸张,如主人赞颂客人德高如兰天,恩深似大海,意志象雄鹰一样坚强,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客人赞颂主人的殷情款待:檀木的桌子,放了宝贝般的酒具,吃了肥美味醇的羊肉,喝了醇香的美酒。宾主互相赞颂,增添了喜庆、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土族人民举行婚礼时,不论新郎冠戴、拜天地、还是款待宾客、谢媒人等,都有整套整套的赞颂词,语言精炼、比喻优美、贴切,仪式庄重。

二是对答歌或对唱歌。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又有生产、宗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类型。对答歌含蓄而生动,曲调悠扬而多变。它是宴席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的对答歌主要有《腾德尔格玛》、《霍尼》、《青蛙》等。

三是婚礼歌。是举行婚礼时唱的歌。它有固定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歌词的内容随着婚礼的程序或场面不同而异,有些歌词生动活泼,有些却很风趣,有些则严肃庄重。婚礼歌主要有十二首,如《纳信妥若》、《拉隆罗》、《阿依姐》、《纳信斯果》等。婚礼歌最能体现土族人民的习俗人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土族人民逢年过节,喜庆婚礼,都聚集在打麦场或庭院里,纵情欢唱、翩翩起舞,洋溢着十分欢乐的气氛,充分显示出以土族人民乐观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歌舞是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一般由一个歌手领唱,众人挤在歌手后面边舞边唱,所以往往以众合的衬词为曲调名,如“安召”、“召呀”、“拉热拉莫”等。

土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以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却很丰富,如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等流传很广,深受土族人民欢迎。神话如《阳世的形成》、《黄牛的故事》、《唐德格玛》等。《唐德格玛》描写了少年开荒种田,先到天上捉青龙,青龙逃走了;又到山里捉野牛,野牛又跑掉了;最后到了平原捉黄牛,终于将又肥又壮的黄牛捉住,架起犁开荒种地。展现了土族人民披荆斩棘、辛勤劳动的品质。

民间故事有直接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揭露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如《狗气杀地主》、《红水沟》等;有反映土族人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作斗争,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蟒古斯”作斗争的,如《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等;也有表现青年男女为了摆脱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向不合理的宗教道德观念挑战,蔑视权贵,不爱金钱的,如《山雀叫了的时候》、《孔雀》、《登登玛依》、《阿丹寻妻》、《青蛙女婿》等。

土族寓言《想吃太阳的鸠》、《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等。童话如《兔儿和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都是以物语理,形象生动,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性。有的寓言还映射旧社会的社会现象,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地主、土司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罪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尔虞我诈、凶恶残酷的本质。新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族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土族业余作者,创造了一批好作品,如《雪里送炭》、《金色的长城》,《拉线琴之歌》,《劳动的歌舞》,《流水欢歌》等。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9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家庭发言人4月8日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天死于一次中风,享年87岁。在结束11年极不平静的首相任期后,又度过20余年极其平静的退休生活,英国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终于走完了长达87年的人生旅程。撒切尔夫人1979年至1990年任首相,是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撒切尔夫人逝世后,官方降半旗致哀,民众献鲜花悼念。英国白金汉宫称,女王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悲伤。英国首相卡梅伦则称,听闻撒切尔夫人的死讯感到非常悲伤。“我们失去了一名伟大的领导者、一名伟大的首相和一名伟大的英国人。”因撒切尔夫人逝世,卡梅伦中断西班牙访问行程回国。

人们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上留言回顾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不少伦敦民众在撒切尔夫人生前伦敦住所前放置鲜花来纪念她。英国首相官邸宣布,经过英国女王同意,撒切尔夫人将获得军事礼节葬礼仪式。仪式将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她是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之后唯一一位葬礼在圣保罗大教堂举办的前首相。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首肯下,撒切尔夫人的灵柩在葬礼前一晚,被停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的圣玛丽礼拜堂地下室。威斯敏斯特宫其实就是如今英国议会所在地。让执政11年的撒切尔夫人在威斯敏斯特宫停留一晚,体现了英国对于这位前首相的尊重。虽然伦敦市区挤满了历史性的建筑,但威斯敏斯特宫还是最有政治影响力的一座。从12世纪至今,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君主加冕礼的举行地点。而对于撒切尔夫人来说,威斯敏斯特宫首先是她走到英国政治前台的标志,因为在1959年代表伦敦北区芬彻利当选国会议员后,她第一次昂首挺胸和一群男性议员们一起,坐在这里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英国及世界范围内的仰慕者向这位“铁娘子”表达了哀悼。与此同时,媒体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来自各地的哀悼者向撒切尔夫人住所的门前摆放了玫瑰、郁金香和百合以寄托哀思。其中有人在寄语中写道“英国最伟大的领导人”,还有人简明地写下“铁娘子”三个字。这一绰号来自苏联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份军队报纸,而撒切尔夫人也非常喜欢这一称呼。

但是,也有部分人借机表达了对撒切尔夫人从政期间某些政策的不满。有人在她的门前留言道“从没有一个叫‘社会’的东西”,甚至有人通过摆放一瓶牛奶,抗议她担任教育部长期间取消了为学龄儿童提供的免费牛奶。

“这个女人拯救了英国”与“这个女人分裂了国家”这两个截然相对的标题,分别出现在右翼的英国《每日邮报》与左翼的英国《镜报》的头条。但是,曾经作为撒切尔夫人政敌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表示,“很少有领导人不仅能够改变其国家的面貌,还能改变世界的面貌,撒切尔就是这样的领导人,她具有广阔的全球影响力”。

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同时于1975年至1990年出任保守党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同时担任过这两个职位的唯一一位女性。退休后,在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2007年,撒切尔夫人成为首位在世时便在下议院拥有自己雕像的前首相。

郎平: 北京时间4月25日,中国排协召开新闻会,正式宣布郎平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这也是她1999年后时隔14年再度执教中国女排,而郎平也成为中国排球界第一位同时兼国家队和俱乐部的主帅。

北京奥运会之后,前中国女排主帅和离职。伦敦奥运会周期,中国女排经历了三次换帅,2009年初,新帅蔡斌上任,由于成绩不佳,蔡斌在执教女排一年之后离任。2010年年初,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众望所归担起女排主帅一职,然而重压之下王指导旧病复发,身体条件每况愈下,在执教161天之后,王宝泉教练在当年9月2日正式辞职。2010年9月15日,排管中心正式宣布俞觉敏成为女排中国女排新任主教练,任期到伦敦奥运会结束。伦敦奥运会后,俞觉敏选择离开了中国女排。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关于新任女排主教练的猜想一直是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焦点,和、郎平、蔡斌、赖亚文、吴胜都是热门人选,随着和“弃权”,最终郎平、蔡斌、刘长城和蒋杰参加竞聘。通过对竞聘教练执教能力、带队经验、意愿程度等方面的综合打分,以及专家组、中心领导的综合评定,郎平力压其他三位候选者,最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郎平堪称中国女排的传奇人物,是女排五连冠时期的核心人物。退役后,郎平分别在美国、意大利打球,后来也执教过意大利的俱乐部,取得了不俗成绩。

1995年,郎平接手了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在她的带领下,当年中国队在世界杯闯入前三,提前拿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入场券;1996年,中国队爆冷击败俄罗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拿到银牌;1998年世锦赛,中国队不敌古巴获得亚军,在郎平执教的三次三大赛中,中国队都闯进前三。

2005年,郎平成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并带领球队在北京奥运会获得一枚银牌。2009年,郎平签约恒大俱乐部,开始执教恒大女排,在中国女排联赛,郎家军在2011――2012赛季夺得了冠军,而郎平也为中国联赛带来了汤姆(美国)、布拉科塞维奇(塞尔维亚)、科斯塔格兰德(意大利)、斯科沃隆斯卡(波兰)、法赛特(美国)、维拉万(泰国)、戴维斯(美国)、哈默托(美国)优秀外援。

郎平的执教风格与她打球作风如出一辙,训练扎实,讲究技巧,提倡苦练,工作尽心尽力。除此之外,郎平还拥有丰富的海外执教经历,对世界排坛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手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郎指导同样有着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同样的自信和果敢。

郎平上任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队参加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宁波北仑站在5月17日――19日进行,深圳站在5月22日――24日打响,对手分别是古巴、泰国和波多黎各。

成龙: 4月7日是成龙59岁生日,可他却因一起“送礼”风波意外惹来了麻烦事。4月4日,成龙连发4条微博,表示由于无法妥善保管,考虑把自己20年前收藏的10间古建筑中的4间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用于教学研究。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不少网友争论,有网友认为成龙大哥为保护文化建筑煞费苦心,但也有网友认为,中国的文化瑰宝应该自己保管,成龙此举欠妥,并希望成龙能够慎重考虑,让中国的建筑瑰宝留在中国。

据成龙透露,20年前经朋友介绍,他在国内买了包括厅堂、戏台、凉亭在内的10间安徽古建筑以便重建后让父母居住。但因二老在10年内相继离世,以致这些徽派木建筑构件一直躺在自己的仓库里。“这些老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如果不摆出来让人欣赏实在浪费。”成龙表示。对于这批老建筑构件的价值,成龙介绍,这10间包括厅堂、戏台、凉亭的徽派木建筑,并称其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价值方面,成龙曾说“我想不会有数10亿那么多,数亿(港币)啦!”这期间,成龙为了修复并清洗古木,也花了数千万港币。

为什么会选择把这批建筑瑰宝转送国外?在微博中,成龙透露,急于捐赠是由于自己无法妥善保管,“收藏的十间徽派木建筑,一直躺在仓库里,成为白蚁的食粮。”成龙坦言,10年前,自己曾考虑过把这批老房子捐给香港政府,但香港政府一直没有落实拨地的问题,让这批建筑构件一直无法重新屹立起来,对此,他也深感无奈。

直到两年前,成龙跟一个新加坡朋友谈起这件事时,有机会与一名新加坡官员见面,对方答应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找到一块地,摆放这些老房子以让全世界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成龙也爽快地答应把其中4间捐赠。其后,成龙曾前往新加坡,大学里对徽派古建筑有研究的学者和古建教授向其介绍了房屋模型和三维图样、镭射扫描,证实对方已经做了周详的考证和周边环境设计,以致让成龙产生了想把其余6间也一并捐赠的冲动。

安徽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张宏明表示,徽派建筑多集中在以安徽省黄山、宣城以及江西省婺源县等地组成的古徽州区域,根据成龙目前的信息无法确定他所说的“古建筑”来自何地以及是否属于文物,“如果这些古建筑是文物,按照现行法规是不允许流出国门的”。

有网民指出,如果成龙是将合法购买的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的大学,既利于古建筑的保护,又可以扩大徽派建筑文化在新加坡这个中西方文化交流城市的影响力,不过这是对我国文物保护部门保护文物不力的批评。

羽・泉: 在出道的第15个年头,“老将”羽・泉忽然杀了个回马枪,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哥儿俩找回了最初做音乐的感觉,也用实力证明自己玩儿得起。胡海泉的主持亦为羽・泉组合加分不少。

历经3个月的《我是歌手》于4月12日晚落下帷幕,三个多小时的总决赛后,内地组合羽・泉击败其他六位实力强劲的歌手,获得“歌王”称号。

在首轮进行的“帮帮唱”环节中,周华健、萧敬腾、邓超、顺子、谭维维、李泉和韩国原版“歌王”theone,分别搭档七组歌手一一献唱,为观众送上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其中,羽・泉组合携手邓超演唱了自己的经典歌曲《奔跑+冷酷到底》,虽然身着一身黄色西服的邓超抢足了风头,唱得比羽・泉更尽兴,但三人精彩的演出还是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在首轮排名第一。

第二轮独唱环节的竞争更为激烈,羽・泉演唱《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成了当晚最温情的一幕。当两人唱到激情处,现场观众纷纷起立举手跟随节奏摇摆,羽泉团队的工作人员还穿着印有“羽泉”字样的T恤衫走上舞台,共同唱出羽泉成军15年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

最终,综合总决赛两轮比赛和半决赛的成绩,羽泉组合以25.78%的得票率夺冠。在获奖感言中,羽泉表示,此次夺冠是给成军15年的他们最好的礼物,并声称要“一辈子和音乐在一起”。

5月4日羽・泉将在上海举行“全新中国力量在一起”演唱会,此次哥俩不仅将把《我是歌手》中的热门歌曲现场献唱,还将突出“正能量专区”感谢那些一直为公益、慈善奉献力量的好心人,要为这些执着于公益的“全新中国力量”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李嘉诚: 《福布斯》中文版了“2013年华人富豪榜”,来自内地的华人富豪在榜单上的占比上升至50%,成为华人富豪中的增长主力。在榜单上,“超人”李嘉诚继续蝉联华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来,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个年头了。

不过,作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的李嘉诚最近有另外一个烦恼,4月1日,李嘉诚旗下香港葵涌货柜码头工人连日罢工进入第五天,有超过1000人在码头聚集,不满工资15年来没有增加,现场包括工人和声援群众,部分情绪激动者打出港英时代的旗帜。

位于葵涌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隶属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私营货柜码头,公司最终持有人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据了解,码头工种主要分为公司工及外判工,公司工由香港码头公司直接聘用,在待遇上较合理和稳定。而外判工则由外判公司招聘,工资福利及医疗保障上均不及公司工。

示威工人不满由1997年至今只加过一次薪,2011年工资更由日薪1480元减至1315元,职工会认为货柜码头的吞吐量创新高,但工人未能受惠。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亚洲首富李嘉诚通过旗下上市公司一年赚钱近67亿港元,但通过合理避税而没有缴纳任何所得税,这激起了香港多个社会团体的抗议。

4月26日,李嘉诚雇佣新工人上岗,试图结束长达四周的罢工,对香港商埠的码头工人罢工事件形成打击。

赵长天: 3月31日上午9时55分,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始人赵长天,因白血病医治无效,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66岁。

赵长天,《萌芽》主编、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始人。生前著有长篇小说《伽蓝梦》、《天命》、《不是忏悔》、《肇事者》,小说集《外延形象》、《天门》、《怀旧的旅行》,传记《孤独的外来者》,散文集《过渡年代》、《秋水长天》、《半秋》、《不老的城市》、《曾经》,以及电影文学剧本《寻找玛利亚》、《面对生命》等。

创立于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迄今已经举行15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不仅挽救了创刊于1956年的《萌芽》杂志,也圆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大批年轻作家的文学梦。作为赛事主办方《萌芽》杂志的主编,赵长天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受到众多年轻作家的爱戴。赵长天当初开创“新概念”的平台,就是希望提携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文学的前途在于年轻人。一代代年轻人,需要用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而不只是那种高考的、学校的标准。

韩寒在微博上纪念恩师赵长天“他的善良正直,温厚儒雅,对文学新人的提携和关爱,我永记在心。”和他一起悼念的,还有郭敬明、张悦然、黄可等一大批曾经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

告别仪式上,韩寒一身黑色西装。“赵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非常关照我。有一次,我去参加香港书展,赵老师见面时叮嘱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人当枪使。赵老师是个好人,他是我见过最干净的一个人。”韩寒眼含泪花,几度哽咽。

一年多前,就曾传出赵长天患上血液疾病的消息,后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甚少出席活动。3月31日,作家陈村在文学论坛“小众菜园”了好友赵长天去世的消息。陈村接受采访时称,他也是从朋友那里得知赵先生去世的消息:“赵老师从查出白血病到住院已经半年多了,他这个病怕细菌感染,医生和家属建议我们尽量不要到病房中探望。”

廖智: 网友们称她为“最美女教师”、“最美志愿者”,她靠一双假肢在震后的雅安奔走救援。廖智的名字迅速传开。

廖智,原来是绵竹汉旺镇的舞蹈老师,5年前,23岁的廖智在汶川地震中被废墟压了超过26小时,她得救了,但失去了10个月大的孩子,作为舞蹈教师的她双腿也被截肢。失去双腿的廖智,通过义演筹款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在广东经商多年的重庆籍企业家孙怀庆打“飞的”回渝,向她捐出了首笔2万元的义演资金。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

来到震区的第一天,廖智就被当地乡亲感动了。“我们开始发放物资的时候还担心会遭到哄抢,但是当我们说每个人发两包方便面、两瓶水的时候,所有人都很自觉地只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我看到一个很瘦弱的小孩,浑身上下都很脏,就给他多拿了一包方便面,但是他说,我只拿两包。”

廖智说,到最后几天,还有灾民一路陪着志愿者们去别的村庄帮忙。

地震发生前,廖智曾在《舞出我人生》中与杨志刚共舞《废墟中的重生》,成功晋级。因此廖智希望用舞蹈为灾区儿童的心灵重建提供帮助,“其实我们不可能提供一生一世的物资,但是他们有一个振作的精神,他们就会学会自救。我觉得艺术是一个让他们振作起来的可操作的方法。”

朱令: 日前,复旦大学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遭受同寝室的林某投毒,经过医生多日抢救最终不幸离世,引起全国网友关注。复旦投毒案的发生让1994年“朱令案”再被世人提起,19年前,相似惨剧也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

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离奇发病,被证实为稀有的“铊中毒”。从1994年中毒至今,经过十年多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如今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多年来,朱令案件的重重疑点一直未被完全揭开。

梁家辉&杨千: 4月13日晚,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隆重举行。拥有12项提名的《寒战》拿下包括最佳影片等在内的九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梁家辉也凭借在该片中的精湛演出,夺得“最佳男主角”大奖,杨千则以《春娇与志明》拿下最佳女主角奖项。

庆功宴上,再度称帝的梁家辉开心得合不拢嘴,对于上百家媒体的不断采访也非常配合,永远保持亲切的态度。梁家辉说,《寒战》的胜利无疑给沉寂多年的港产电影一次非常珍贵的激励,而这是港产片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胜利:“因为我们终于做到口碑好、票房好、还能拿奖的好电影,而且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本届金像奖港产电影大获全胜,梁家辉本人也表现得非常兴奋,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就是“我是香港人,我永远支持港产片。我们必须先将香港电影发扬光大,将其做到一个等级时,才有能力去影响别人。”四度称帝,梁家辉却表示不涨片酬,希望“用很低的价格来支持港片”,而在谈到此次没有入围影帝的郭富城时,梁家辉则笑言:“让让我嘛!我年纪也大了。”

杨千在获奖之后一度激动得说不出话,而杨千在事后回忆,仍然觉得有点“晕”:“我实在太激动了,当时脑中一片空白,头有点晕,血糖有点低,都傻了,颁奖礼前我是很淡定的,我以为自己舞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应该不会害怕,但事实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太紧张了,完全不知所措。其实我是抱着没奖的心情去的,拿到当然很惊喜了。”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10

土家族

土家族是张家界的主体民族。张家界土家族属于古代巴人一支,一说是古代庸国人的后裔,也有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着先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称为蛋蛮、天门蛋蛮、南蛮、武陵蛮、荆州蛮、五溪蛮、土人、土丁、土兵、土军等。

旧志上说:“民情淳朴、土厚而风淳。”“楚风刚劲,其弊多流于愤激。永定隶属楚边,俗尚淳朴,犹存中土人之遗风。”一位汉官曾感叹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醇静之俗,所谓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盖风之古也!”这便是历史上对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评价。

张家界土家族人讲义气,重感情,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忌欺骗,易轻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信巫尚鬼,尚武好斗,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玛、以及五谷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

张家界土家族在中国战争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战绩;早在西周时,即助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刘邦讨伐秦二世胡亥,土家人为其冲锋陷阵,深受刘邦赞赏;为反抗东汉王朝压迫,土家渠帅相单程在辰州壶头山打败伏波将军马援,使之马革裹尸而还;明洪武初,为反抗朱元璋歧视少数民族政策,覃后王率土兵连败五位侯级将领的征剿;明嘉靖年间,湘鄂西各路土司应召慷慨悲歌奔赴东南沿海,一举击败倭寇,明世宗亲自为土司赐“东南第一战功”匾额;清朝时期,土家将领王正道、罗荣光等以生命镇守国门,打败洋人入侵;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将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抗美援朝战争中,湘西土家兵敢与美国人较量,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曹里怀将军曾高度评价志愿军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国最勇猛善战的民族。”

土家吊脚楼

到了张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脚楼。

由于历代进行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盖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涧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着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修屋赞梁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声。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古怪的规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寻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主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一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热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似乎“偷”得很光彩,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祝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谊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似的荣耀。

梁木正中画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

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赞梁有一定的曲调,较单调,实际上是种韵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顶山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提酒壶者赞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

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主东赞主梁。

端茶盘的接着赞道:

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造起龙凤榫,金漆盘子摆中央。...

赞毕,二人开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赞词,其内容是借颂扬古人恭维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

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冈...

...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

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

赞梁者攀上屋脊梁木时,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声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祝寿绵长。赞梁后,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中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回道“富贵都要!”两个粑粑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

笑哈哈,笑哈哈,双手拿起梁粑粑,

四面八方一齐撒,大家越抢越发达!...

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粑粑,热闹非凡。抛过粑粑后,亲友们将一段段五颜六色的布料搭在梁上,叫“搭梁”,此时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土家族服饰

比较而言,土家族服饰没有苗族那样穿金戴银,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以青丝帕或白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缠入葬。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男穿对胸衣,双排七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挂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未出阁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上着鲜艳桃花绣衣,下着八幅罗裙,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据大文豪沈从文考证,八幅罗裙是正宗土家装。过去土家男女不穿袜,兴打绑腿,尤以男子将裤筒裹成人字路,配布鞋或草鞋,十分精神利索,民族专家说这是土家兵战争装束,有土司“兵农合一”传统制度的痕迹。而民间百匠,又有不同职业装,如铁匠穿长而宽的牛皮肚兜以防灼伤;猎户挂绣花子弹肚兜是实战需要;农民雨天下田披蓑衣则是农事需要。对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还要按土老司的指点戴“百家锁”、穿百纳衣,即从一百户人家讨一百块碎布拼做成衣服穿,否则难养成人等等。故外人说: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讲究”。

土家饮食

“嘴巴两块皮,只想好的吃”,凡到张家界的客人,都想尝尝土家的民间食品。

张家界盛产稻谷、包谷、高粱、红薯、荞、粟及各种豆类,坪坝上的土家人以大米为主食,大山界上的土家人就主杂掺半,也有以包谷为主食的。

土家人菜肴讲究酸、香辣,俗话说:“三日不吃酸和竦,心里就像猫爪抓,走路脚软眼也花”,故特别看中辣椒、胡椒、花椒、大蒜、胡葱、韭菜、香椿等辛辣香味特浓的佐料食品。旧志记载说:因土人居住“丛岩邃谷间,冰泉凛冽,岗瘴郁蒸,非辛味不足以温胃健脾。”

土家妇女多为酸香辣制作能手,诸如将四季鲜菜、野菜或五禽六畜之肉通过干制、腌制、烘炕等制成干菜系列,腊菜系列,酸菜系列等,把人生的日子打发得有滋有味。

土家着名的土菜有:

石耳炖鸡鸭。明清时代,张家界的石耳是土司给皇上的贡品,据说每年皇帝大宴群臣必上这一道菜。泥鳅钻豆腐,也是一绝,让泥鳅饥饿三天,再让吃饱猪油,然后放进豆腐中,文火慢炖,让泥鳅钻进豆腐,直至炖熟,其味妙不可言。还有苦瓜炖鲜鱼、嫩北瓜炖干牛肉,都是常人不敢配伍的佳肴;它如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腊肉、梆梆肉、酢鱼酢肉、瓦缸菜、鱼儿辣子、火烧茄子、火烧辣椒(捣烂成泥)及野菜系列等等。土司王流传的“土王全席”,一席十八碗碟,共八道菜谱,二十四个系列,足可与中国几大名菜坐在一条板凳上谈经论道。特别是土家“三下锅”,风味十分独特。相传明嘉靖年间,进行征调湘鄂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各位客人,到了张家界,建议到小餐馆尝尝“三下锅”,叫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另外,逢年过节,土家人有打糯米糍粑、做竹叶粑粑、炒炒米、做团馓;春日做桐叶麦粑,秋日做苦荞粑等,都令人嘴馋不已。

土家赶年

张家界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月小则二十八过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赶年”。关于“赶年”,民间有这个传说:

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由于朝政腐败,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书茅岗土司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

因时间紧,来不及作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士兵前线后,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亲赐匾额,上书“东南战功第一”。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赶年”习俗体现了土家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甘愿为国捐躯的博大胸怀,是土家人民的骄傲。

六月六“覃后晒皮”

张家界土家节日特别多,几乎月月有节,有时一月几节,但最有影响的民族节日是六月六“覃后晒皮”。

相传朱元璋称帝后,背叛农民起义宗旨,大封王侯,滥造宫殿,强迫茅岗司土民贡献香楠大木,因而瑶役十分繁重,加上湖广大旱,灾民相食,弄得民不聊生。洪武三年(1370),时任慈利安抚使、湖广理问(法官)的土家族首领覃后,联合桑植、永顺、鹤峰等“十八洞蛮”愤然 揭竿起义,朝野震动,朱元璋亲自坐镇荆州,先后派遣五个侯级将领发兵征讨,覃后兵败七年寨,坚持抗战,后因叛徒出卖,被官兵俘获。洪武五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朱元璋在南京下令对覃后实行凌迟弄(剥皮),一时飞沙走石,乌天黑地,京城七天七夜日月不明,昼夜不分。朱元璋意识到错杀了真命天子,天地不容,急忙跪倒在地,向天地许愿,每年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让覃后王坐王位三天,亲施三拜九叩之礼。愿毕果然云开雾散,日月复明。为取得覃后真影,朱元璋还下令将覃后皮吹鼓,供在殿上。为防虫蛀霉烂,每年六月初六还要翻晒覃后皮一次,故这天又叫“覃后晒龙袍”、“覃后晒皮”。《永顺县志》记载说:“六月六日晒书及衣服,俗传茅岗土司覃后以是日被诛,血溅其衣,附近居民暴衣以吊之,名曰‘晒龙袍’。”

木叶传情

湘西苗族男女找对象,谈恋爱,兴“赶边边场”,土家男女却用木叶传情。

土家人天天在深山与鸟儿、蝉儿为伴,寂寞了,高兴了,忧虑了,或有什么隐秘心事,便摘片木叶儿,吹起无词曲儿来。这些木叶歌,或婉转悠扬,或如泣如诉,或欢畅愉悦,或悲泣幽怨,远听,鸟儿在啁啾,似山泉在叮咚,充满诗情画意。吹木叶并非易事,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吹出调儿来。有的男女青年相爱倾慕,却不便启齿,又不喜欢媒婆搬弄是非,于是就用木叶求偶,把满腔的爱写在木叶上,山里人这样唱:

满山木叶堆打堆,问郎会吹不会吹?

有朝一日学会了,只用木叶不用媒。

千两银来万两银,难买阿妹一颗心,

媒婆嘴巴磨出血,不抵一曲木叶情。

千古绝唱“哭嫁歌”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制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惋动人。如“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织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唉,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丛。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生儿育女

撒筷子:“十姊妹”哭罢,喷呐锣鼓催着花轿,这时,新娘子必由她的哥哥弟弟或翘眯痔玫埽?匙沤?ń危?盖准丛诮嗡闹苋觥拔骞取保?碓概??杉液螅?骞确岬牵?昴攴⒋铮挥衷诮吻敖魏笕鲆话芽曜樱?淼慌??欤?曛?骋簦┥?笞樱?硕⌒送??BR>

产妇禁忌:新娘完婚之日,给新房铺床的女人,必须是有儿有女的且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有女无儿的不行。寡妇不能进洞房。接帐子的女人也要有儿有女。

女人怀了孕,叫“有喜”,不得在堂屋门槛上坐,说是亵渎了家神;不能坐扁担、锄把,说是日后养的儿女懒惰;屋里不能钉钉子,怕“钉”到胎儿身上;不能打蛇,打蛇娃子要唾舌子的;不准进洞房,怕发“四眼风”;不准踩水牛索,因为水牛怀胎要十二个月,怕超月...

小孩生了:孩子哇哇坠地,男方须向丈母娘报喜,生男孩就抱一只公鸡,生女孩就抱一只母鸡,丈母娘一看便知是男是女。

三日后,做外婆的便去女儿家看外孙儿,叫“洗三”。然后商定吉日送礼贺喜,叫“斟祝米酒”。外婆必送布料、婴儿毛衣、鞋帽、尿片及鸡、蛋、肉、米及摇篮之类的东西。还得给月母子送衣服,道是“儿奔生,娘奔死”,算是给月母子的慰劳。

背小孩走夜路要把尿布搭在小孩头上,说是避邪;小孩满百天时,要舔猪尾巴,说不流涎水;女孩子舔鸡翅膀,说长大了会梳头;还要让小孩喝画眉汤,说长大后能说会道;有的把小孩脐带放于高山顶上,说长大了胆子大,办得大事;小孩满周岁了,要“挖周”,也就是做一岁生日;小孩受惊吓了,就在门前十字路口泼水饭或请土老司“吃吓”;婴儿犯了“夜哭关”(俗称“百日哭”),就用纸写四句偈语巾在大路边或桥柱上,让过路人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出了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一句,一觉睡到大天亮!”据说这么念了一百个人,孩子就不哭了。

背篓上的湘西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土家人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

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是娘家家境的标志,亦是新娘巧手勤劳的“品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娘背篓”(又叫“儿背篓”),背篓成长筒形,做工十分精细,是专用来背孩子的,宋祖英唱的“小背篓”就是这种背篓;摘苞谷、粟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特大(直径达2尺多),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砍柴、扯猪草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还有一种专供男人挑苞谷棒的“撑篓”,由一根扁担将两只高3尺、径长1尺2寸的蔑蒌串起来,苞谷挺得紧扎扎的,挑在肩上便于下高坡陡崖;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串成一个能置物体的空架,用蔑丝系着,以此背圆木、石头、送肥猪;最特殊的是“水背篓”,腰长口小,用皮蔑编织,内外刷桐油,大山缺水,土人从峡谷取水,背上白云深处的木楼。

背篓,在山里人看来,一如沙漠之骆驼,江河之船舟。域外人称“背篓上的湘西”。

薅草锣鼓

每到春夏秋季,山里正是挖生地、薅苞谷草、挖桐林茶林的大忙日子。亲朋邻居几十个人邀成一伙,东家一天,西家一天“打白工”。为了调节疲劳,加快进度,便请两位歌师,站在高山上,一人击鼓,一人打锣,双指夹住喉管,用高八度的假嗓唱歌助兴,土家人叫“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说的是很久以前,土家有个张姓庄稼汉,养了五个儿子。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五个儿子被征调当兵,全部战死沙场,皇帝动了恻隐之心,封长子为天门土地,次子为地府土地,三子为街坊土地,四子为桥梁土地,五子为山神土地。这些土地神都老老实实为百姓办事。歌师就对山神唱道:

苗稼你要保护好,保护五谷得丰登;

一天田边走三道,三天田边走九巡...

“扬歌”是吃过早饭上工时唱的歌,是薅草锣鼓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歌词,如《打鼓儿郎得官回》、《恋姐歌》、《单身歌》等,也可即兴而作,可唱历史故事,也可唱远古传说,还可唱民间趣闻。有时,见民工累了,就唱几个“牛皮歌”调口味;

叫我唱歌就唱歌,开口唱个牛皮歌;

唱个鸡公生鸭蛋,唱个鸟儿头长角;

唱个河水倒着流,唱个岩头滚上坡;

唱个蚊子扯哈欠,唱个糠壳搓成索...

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

看到太阳下山岭,敲起锣鼓送神灵;

有的神灵跨鹤走,有的神灵骑狮行;

只有土地无处走,岩板底下且安身...

《永定县志》记载说:“插秧耘草间,有鸣金击鼓歌唱相娱乐者,亦古田歌遗意。”《桑植县志》亦载:“夏日薅草,群集垄上,两人对讴,庄偕间作,锣鼓应之,名曰打锣鼓。此农家音乐,用以节省劳力者也。”

禁忌

俗话说:“出国问禁,入乡问俗。”游客到异地作客,如果犯了当地人的禁忌,就会招惹麻烦,平添出一些不愉快的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11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爆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之后,她的“巧思益进”。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进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妇女问乞巧,男子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有的地区在七夕作“青苗会”,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人从佛经中吸收这个神名,用来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范文12

[关键词]像生 模仿 摹声 拟态 元杂剧

像生是宋元时期都市流行的伎艺形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载:“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趋弄、跳索……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有之。”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的舞队名目有“乔像生”,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闲人”条说一类“闲人”为“旧有百业皆通者”,他们擅长的艺能“如纽元子、学像生、叫声、教虫蚁、动音乐,杂手艺,唱词白话,打令商谜,弄水使拳”等。可见“像生”或“学像生”为都市商业文化催生出的表演伎艺。由宋元时期“像生”一词的含义,可以推断它是以模仿为表演手段的伎艺形式。

元张国宾杂剧《薛仁贵》第四折[太平令]:“生得庞道整,身子儿诈,带着朵像生花。”元明杂剧《贺元宵》第二折[脱布衫]:“说元宵佳节时俗,喜鳌山高接云衢,盖的来花攒锦簇,有千般像生人物。”关汉卿残曲[大石调]内有“像生灯儿排门儿吊”句。

这三例中的“像生”,均指天然之物的人工仿制品。此类物品属当时常见的商品,如用草、纸和绫锦所制之花,名为“像生花”。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四司六局筵会假赁”条专记市井之筵席服务,其中的果子局就专供“像生花果”,用于礼仪之摆设。后世这类仿制品更是花样繁多,如明田汝成《熙朝乐事》云:“正月十五灯市,出售各色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锤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又以绫绵或通草及纸制成之花果,形似生成者,谓之像生花。”

“像生”一词还有其他用法,如《西湖老人繁胜录》云:“选像生有颜色者三四十人,戴冠子花朵,著艳色衫子。”元无名氏杂剧《货郎旦》第四折“正名”为“风雨像生货郎旦”。这两例“像生”之义,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四)释为“妇女以说唱为业者”。此说欠妥。前例指宋代都市开煮酒仪式对行首的相貌要求,同样内容,同时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库迎煮”条中记为:“次择秀丽有名者,带珠翠朵玉冠儿,销金衫儿、裙儿。”可见此处“像生”并非名词,义指“相貌生得”。后例之“像生”,是针对第四折张三姑所唱的[九转货郎]套曲而言的,由于张三姑连说带唱,加上拟态表演,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初发生的故事,使听曲的李春郎立刻就明白了眼前的一切。此处“像生”指对真实故事的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表演。当然,张三姑一人靠民间曲唱不可能逼真再现当初故事情景,“像生”有比喻义。而就模声拟态之“演”与故事之“实”的关系而言,其含义正合于本文要着重讨论的“像生”伎艺,即和上述仿制品一样,务求“以假乱真”。

作为表演伎艺的像生,是指艺人对自然之音和市声的模仿,或某一具体情景中人物言语情态的模仿表演。至于像生前所冠之“学”和“乔”字,同样是在强调此艺重在“仿真”。明清时期关于像生的记载非常明确。明郎瑛《七修类稿》、顾禄的《清嘉录》、昭连的《啸亭杂录》、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诸书均有像生演出的生动记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像生”、“像声”,音同义亦同。清人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汇集诸家记载,尤为详备。其中云:

口技为百戏之一种,或谓之曰口戏,能同时为各种音响或数人声口,及鸟兽叫唤,以悦座客。俗谓之隔壁戏,又曰肖声,曰相声,曰象声,曰像生。盖以八仙桌横摆,围以布幔,一人藏于中,惟有扇子一把,木板一块,闻者初不料为一人所作也。

在“京师有象声戏”条下又记云:

顺治时,京师有为象声戏者,其人以尺木来,隔屏听之,一音乍发,众声渐臻。时方开市,则廛主启门,佐人评物,街谈巷议,牙会喧呶,至墟散而息。或为行围,则军帅号召,校卒传呼,弓鸣马嘶,鸟啼兽啸,至猎罢而止。自一声两声以及千百声,喧尴杂沓,四座神摇。忽闻尺木拍案,空堂寂如,展屏视之,一人一口而已。

如此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的表演,正是对宋元像生发展创新的结果。不过明清人所说的像生,一般专指口技,故多写作“像声”。这样的口技在宋元时期也相当发达,且具备相当水准,甚至还涌现了有名的艺人。

首先来看像生对自然之音的模仿。《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记载了为皇帝上寿仪式中的像生表演:“乐未作,集英殿山楼上教坊乐人效百禽鸣,内外肃然,止闻半空和鸣,若鸾凤翔集。”这是教坊乐人模仿百禽鸣叫之音,以为呈祥之兆。卷十“车驾宿大庆殿”条记冬至前三天,皇帝宿于大庆殿,夜间戒备森严,钟鼓楼上“有太史局生,测验刻漏,每时刻作鸡唱鸣鼓一下,则一服绿者执牙牌而奏之”。十数队仪卫兵士“更互喝叫不停,可如鸡鸣”。在寒冷的夜间模仿鸡叫的方式互相警醒,以驱睡魔,多少带有一些谐谑之趣。这是生活化的“像生”。宋元文献对这一表演形态罕有记载,不过元杂剧为宋元诸杂伎艺的综合形态,其中吸收有大量这类像生的表演。

马致远杂剧《汉宫秋》第四折,写汉元帝入梦,见王昭君逃回后又被番兵拿下,惊吓而醒,接着唱了[蔓青菜]、[白鹤子]、[么篇]、[满庭芳]、[十二月]、[尧民歌]本折的大部分曲子,其中间插有四次“雁叫科”的舞台提示,那时没有录音播放,必然是像生模仿。白朴杂剧《梧桐雨》第四折与之相类,虽没有秋雨淅淅沥沥滴打梧桐叶的舞台提示,但明皇所唱的曲词中却始终离不了这一意境的描写,想必也是用了像生伎艺的。无名氏杂剧《盆儿鬼》写为避血光之灾外出经商的杨国用,百日后返乡,途中被贪财的盆罐赵夫妇杀死,烧其尸首,和泥烧制成瓦盆给张老汉当尿盆。杨国用一灵未灭,总是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其鬼魂还向老汉诉说被害经历。剧本第三折表现这一情节时,有“正末弹盆儿科”、“做溺尿科、”“魂子掇过盆儿科”、“魂子又掇过盆儿科”的舞台提示,显然运用了敲击瓦盆之声、小便声的像生表演。元杂剧表现鬼魂形象上场时,常有“内做旋风科”的舞台提示,这又是模仿风声的像生。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契合剧情的特殊音响,均能使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应属像生伎艺的表演,极好地强化了杂剧的舞台表演效果。

对熟悉声音的模仿是人的本能,原始艺术中就已存在用各种实物击打发声而效“山林溪谷之音”,而以口发声方式的模仿,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曰:“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客出,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座者,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狗吠鸡鸣的模仿,被孟尝君用于救急。《史记・陈涉世家》写秦末陈涉起义时说:“又间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人作狐鸣,再以数人呼声相和,为其起义制造顺乎天意的神秘感。魏晋时代的《世说新语・伤逝》曰:“王仲宣好驴鸣,既葬,魏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又曰:“孙子荆赴武子丧,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尚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这是模仿驴的叫声为人送丧,“体似真声”四字,堪为“像生”最好的注脚。

宋元时期由于都市商业经济繁荣,市井喧嚣,对市声的模仿则成了专门伎艺,吟叫、叫果子即是,就其实质而言,亦属像生。它既是商业初兴的广告,也是富有乐感的雏形状态的艺术。临安城有各种伎艺所组成的“社会”。《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所记的律华社,夹注为吟叫,或专指都市新生俗乐的歌唱,含有对市声的模仿。《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列有“吟叫”,并记有艺人姜阿得、钟胜、吴百四、潘善寿、苏阿黑、余庆等6人。《都城纪胜》“社会”条中有“小女童像生叫声社”和“遏云社”。“像生叫声社”合写,明确了这类歌叫之声模仿自然之音或市声的实质。元杂剧涉及市井生活时,杂有对市声的模仿,主要是叫卖声。如元无名氏杂剧《黄花峪》中,有李逵假扮货郎儿的叫卖表演。第三折写他奉宋江之令,来到水南寨打听被蔡衙内抢走的刘庆甫之妻李幼奴的下落,扮货郎叫卖:“买来,买来,卖的是调搽宫粉,麝香胭脂,柏油灯草,破铁也换。”以四字串联的句式叫卖商品,简明清晰。 无名氏杂剧《百花亭》第三折,写王焕因囊资荡尽,被迫与上厅行首贺怜怜分手,而贺则被高邈霸占。王欲见贺,从卖查梨的王小二学叫卖之声,直到“叫歌声习演的腔儿溜”,方扮作货郎到街市叫卖。他有这样一段叫卖词:“(正末提查梨茶从古门叫上,云:)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才离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转过翠红乡,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传流。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荫荫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橘,……。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不难看出,此段叫唱中堆砌叠垛的句子节奏明快,酣畅淋漓。还有一段炫耀果品功能的叫唱:“(做叫科,云:)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春兰秋菊益生津,金橘木瓜偏爽口,枝头乾分利阴阳,嘉庆子调和脏腑。这枣头补虚平胃,止嗽清脾,吃两枚诸灾不犯。这柿饼滋喉润肺,解郁除焦,嚼一个百病都安。这荔枝红蠲烦养血,去秽生香,长安岁岁逢天使。这查梨条消痰化气,醒酒和中,帝城日日会王孙。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以七字句为主,隔数句押韵,从滋味到功用,充分宣传了所卖之果品。秦简夫杂剧《东堂老》第三折,写浪子回头的扬州奴准备卖菜而自谋生路,叔叔李实(正末扮)担心他拿不下脸面,故意羞辱他:“(正末云:)下次小的们,都来听扬州奴哥哥怎么叫哩。(扬州奴云:)叔权,你要听呵,我前面走,叔叔后面听,我便叫。叔叔,你把下次小的每赶了去,这小厮每,都是我手里卖了的。(正末云:)你若不叫,我就打死了你个无徒!(扬州奴云:)他那里是着我叫,明白是羞我。我不叫,他又打我。不免将就的叫一声:青菜、白菜、赤根菜、胡萝、芫荽、葱儿阿!”菜名按类串联,音节自然,颇能上口。这些都是舞台上表演的市声,因与特定的生活情景相关联,故必须逼真,即必须要用到像生伎艺。

上述所说像生是对各种耳熟能详的声音的模仿,实际上,像生还应包括作用于视觉的各色人物情态模拟表演,类似于今天常见的“模仿秀”。宋元时期这类的像生表演丰富多彩,有些也为元戏剧所吸收。

《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记载了皇帝寿诞之礼的大宴场面,因有外国使人入宴,故其中通常以故事打调的杂剧表演要进行改变:“为有使人预宴,不敢深作谐谑,惟用群队装其似像,市语谓之‘拽串’。”显然这是对生活情景的再现式模仿,因其不以滑稽面貌出现,更接原生之态,当属拟态的“像生”。《武林旧事》卷二“舞队”条载有70多个名目,除歌舞杂技散耍外,还有对奇异外相的夸张模仿,如《李大口》、《长瓠敛》、《兔吉》、《粗旦》、《麻婆子》、《洞公嘴》等。有带“乔”字对事件行为的模仿节目,如《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乔乐神》、《乔捉蛇》、《乔学堂》等,其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模仿。最易引人注意的形象涉及很广,异域人物如《胡女》、《六国朝》、《四国朝》;官吏如《十斋郎》、《瞎判官》;佛道如《耍和尚》、《地仙》、《抱锣装鬼》;生活人物如《村田乐》、《刘衮》、《货郎》、《打娇惜》等。这些节目在热闹的街市上行进表演的,虽隐含有“戏”的成分,想必不是以唱白来表演的,应和“装其似像”之“拽串”属于同一形态,追求外部形态之惟妙惟肖是其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以此视之,当属像生。

元杂剧拟态像生表演多有吸收,只是带有一些夸张与形变,意在制造滑稽性谐谑效果,一般由净、丑脚色担当。如郑光祖杂剧《三战吕布》第三折中净扮杨奉向吕布讲说孙坚衣袍铠甲被张飞抢去的经过,在吕布的逼问下,他开始战战兢兢地向吕布讲明抢者的相貌,绘声绘色。舞台提示为“做意儿科”,接着就是曲唱,而曲词恰是张飞骂吕布的言词。这是以痴傻之状来模仿阵前的张飞。无名氏杂剧《罗李郎》第二折,写仆人侯兴受主人罗李郎之命去追负气离家的汤哥,侯兴欲占汤哥之妻,两边使骗,当着罗李郎的面诈死,模仿汤哥鬼魂做戏:“(侯兴诈倒科,作魂云:)我是汤哥来了也。(正末云:)你来做甚么?(侯兴云:)老爹,我不幸死了,我嘱咐你的言语,你记者。我有三件事遗留的话,不要违我的。(正末云:)孩儿,可是那三件事?(侯兴云:)头一件事家缘过活,分与侯兴一半。(正末云:)这是谁说来?(侯兴云:)是我汤哥说来。(正末云:)依的。(侯兴云:)第二件,侯兴伏侍多年了,与他一纸从良的文书。(正末云:)谁说来?(侯兴云:)是我汤哥说来。(正末云:)依的!依的!(侯兴云:)第三件,把定奴与侯兴做老婆。(正末云:)是谁说来?(侯兴云:)我说来。(做醒科,云:)老爹,我恰才怎生来?(正末云:)恰才汤哥附着你来。”这段所谓鬼附体的表演,让罗李郎及汤哥之妻信以为真,与侯兴对汤哥语言、情态的逼真模仿是分不开的,毕竟在一起生活多年,对其音容笑貌太熟悉了,所以模仿起来也不是难事。从表演上看,他运用的艺术手段恰是像生。无名氏杂剧《砂担》第一折,写邦老与离家做生意避灾的王文用一起饮酒,邦老逼着王文用唱曲饮酒,邦老唱得似牛叫,而王文用虽称说不会曲唱,也只好唱一首并套曲的[喜秋风]来应付,这只是对市井俗曲的拙劣模仿,滑稽可笑,当属“乔像生”之表演。

宋元时期的市井伎艺丰富多样,从表演形态的角度看,一些界线区分并不明显,如《梦粱录》所载“闲人”所习伎艺,将“纽元子、像生、叫声”并称,说明它们确属同一类型的伎艺样式。若作以区别的话,纽元子即杂扮,侧重于对人物情态的模仿,多采用滑稽歌舞形式,而“叫声”则指对市声的模仿,或有艺术上的加工。两种艺术式样和像生之实质并无二致,只是像生更强调模仿的逼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