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22-10-10 13:38:22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人大履职能力。

为切实提高主席团成员、人大代表的履职素质和能力,坚持主席团成员季度学习制度和代表一年两次学习培训工作,邀请市委党校、市中医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业务骨干来我镇授课,主要学习代表法、组织法、选举法、监督法以及卫生常识、农业实用技术等。通过学习,有效增强了主席团成员和代表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科技意识。为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1、围绕重点项目,依法抓好稳定工作。一是着力做好工作。近年来,镇人大共受理群众来信100余件,接待来访60起200人次,针对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了落实。镇人大对群众来信坚持做到及时批阅,限期答复,跟踪落实,对来访群众能做到热情接待,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对一些影响较为重大的案件进行重点督办,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抓好办理和息访工作。二是着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镇快捷通道、工业园区拓展区、新村安置点等建设项目涉及大量的征地、住房拆迁,从而出现了不少矛盾,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为此,镇人大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认真抓稳定保平安,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掌握民情,为镇党委决策提供依据,并协助政府做好矛盾协调处理工作。通过案件的督办和落实以及矛盾的调处工作,密切了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全镇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2、围绕园区建设,依法加强工作监督。近年来,我镇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落在工业园区拓展、快捷通道和农业园区、新城建设等重点项目上。镇人大紧扣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园区建设,监督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建设的理念,采取“五+二”、“白+黑”工作法,联系被拆迁户,做好拆迁工作。通过明察暗访、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方法,全镇重点建设项目无一例因征地拆迁导致的恶性阻工事件和发生。

3、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加强法律监督和司法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护航兵”。近年来,我镇人大主席团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列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先后组织了对《环境保护法》、《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通过实施法律监督,进一步增强私营企业和小农产业业主的法制意识,保证经济工作在法律范围内运行,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围绕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主席团启动了“和平征迁、合理征迁、合法征迁”活动,监督支持镇政府开展集中征拆活动,完善征拆工作新机制;监督支持公安派出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完善“打防”多发性犯罪长效工作机制;督促司法所健全和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作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同关注发展环境的合力,促进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环境由局部优良向整体优化转变,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服务中心开展代表工作,着力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加强学习,知情知政。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之家”的阵地作用,促进代表在学习培训中知情知政。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定期邀请县人大领导和专家为代表开展有关人大制度、代表如何职责、如何写好议案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组织代表外出交流,定期组织代表学习履职的相关知识以及县委主要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定期给代表送去有关文件资料,给每位代表订阅了省级人大刊物,向代表通报主席团的工作计划和全镇的工作动态,使代表知情知政,引导广大代表把履行代表职务、职责与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发展经济、带头创业是履行代表职务的第一要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活跃机制,参政议政。每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都有针对性地邀请代表列席,并安排足够会议时间尽可能让列席代表有发言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参加各项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同时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深入群众进行社情民意调查,为推动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在各项审议、检查和调研活动过程中,主席团特别注重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要求代表不当“无言代表”、“举手代表”,努力做到敢于讲,乐于讲,善于讲,及时把党的富民政策带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批评意见建议和智慧反映上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谏言献策。

3、发挥优势,排忧解难。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镇接到了繁重的征拆任务。由于乡土观念、赔偿、补偿问题,土地征拆工作使得部分群众不理解政府工作,给全镇征拆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为了切实处理好征拆工作中的难题,维护我镇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我镇人大代表主动走进矛盾,着力破解难题,充分发挥知法懂法、公平公正的民主优势。组成征地纠纷协调小组,形成“行政村处理——协调小组沟通——县镇人大代表走村访户”机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逐项排查、逐个攻破。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成功化解中腾能源、兴茂石化旁22户历史遗留问题。

4、创新方式,开展“双联”活动。镇人大把开展主席团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活动,作为促进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项新举措。在活动的制度、形式和内容上积极创新,引导代表深入基层,贴近选民,积极履行职责,实现了代表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促进了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一是镇人大联系代表制度。为了使联系代表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镇人大建立了主席团会议制度,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还建立了主席接待日制度,专门处理代表来信来访。我们还积极开展了走访活动,主席团成员主动深入基层,到代表的工作地点、家中、田间地头征求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二是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镇人大要求代表要树立“亲民”意识,按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要求,密切联系选民、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要带着感情,经常走访选民,并征求选民对自己执行代表职务情况的意见和要求。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报告自己履行代表职责的情况,听取选民的意见,每年年底,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的评议。实行“双联”机制,使代表置于广大选民的监督之下,促使代表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镇110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共联系选民110人,完成调查报告15件,代表接访5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我镇人大工作在上级人大的指导和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人大工作有序开展,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机构不完善,镇人大缺乏专职办公室主任。

二是活动经费紧张,虽然每年上级人大和镇党委在经费上都给予了一定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经费不足,报销难的情况。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落实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人大作用,实现人大监督。

二是加强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专兼职人员,做好登记,加大对件的交办、催办和督办力度,积极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活动。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相关调研、视察活动,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围绕广大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至少两次以上的调研视察活动。在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慰问活动。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可理解性输入目前,我国各个大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 日益重视 ,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考评也更加严格,大学生纷纷忙于应对。比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突击单词 ,以此来增加词汇量;或者临阵背诵作文,考场上生搬硬套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中式英语”泛滥,“聋哑英语”当道。虽然学生在突击式背诵单词之后暂时增加了词汇量,应付了考试,然而由于违反科学记忆的原则 ,短时间内便会忘在脑后。有的学生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一头雾水 ,听不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又或者能够理解对方 ,但存在严重的回答障碍 ,句子已经呼之欲出,然而语言组织很失败 ,语序颠倒语法错误 ,严重缺乏语感,甚至用汉语的表达次序和语法来表现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到大学至少已有五年的学习经验,结果却是绝大部分不及格。大学英语课堂应当是升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殿堂,如今为什么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下面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基石来讨论它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一些启示 。

、可理解性输入简介着名的输入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 Krashen提出的,最早见于 20世纪 80年代 出版的 《语言 习得 的原理与实践》。

Kra~shen在该书中提出了习得——学得、监控 、输入、自然顺序 、情感过滤等五个假说,其中输入假设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它剖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理解吸收各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其他的假设也或多或少与输入假设有着内在的关联。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要想发生 ,仅仅和一些输入的语言材料打交道是不够的,学习者更多的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当学习者本身的有关学习的机制没有被调用起来的时候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首先依靠可理解性输入。即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应该比他当前的语言水平略高,即应输入按照 自然学习顺序的下个阶段的知识 ,并且关键是学习者能够抛开一些表面的信息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Krashen将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定义为 i,那么应当接受的就是 i+l阶段的输入。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很好的回答了应该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非母语。当然 ,我们可以看一 一出,Krashen的理论过多的强调输入的作用,学习者本身的能动性则遭到了忽略。因此我们应该批判的接受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正确部分完美的结合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去。

拿如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口语能力 )举例 ,输入的材料怎样才能变成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入,学者认为,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的是学习者之前知道或者熟悉的词汇和结构,但是由于没有提供下一阶段的新材料,这种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有所进展。第二种方法是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习者用现有的语言水平去表达他没接触过的材料,不管是通过语言情景还是非语言的情景。第三种方法是在与非母语的人交流过程中动态的调整输入内容,就是根据交流情况随机应变。总结来说,第二 、三两种方法既满足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新语言材料的条件 ,也保障了交际的持续发生,因此可理解性输入主要来源于此。

二、可理解-眭输入在大学英语课 堂的应用1、在课 堂上创造相近的语 言环境我们知道 ,我们之所 以能够很流利的运用汉语 ,是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长期在母语的环境中熏陶,即使还未入学的儿童都能够很顺利的与人交流,在入学后经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最终对汉语运用 自如。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课堂上仍然保持着 自己对单词“注释”的习惯 ,将英语单词的读音注释成有相似读音的汉语,导致不看汉语注释便看不懂音标,不知道如何发音等等,这极不利于英语学习的进步。因此,联系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说,创造类似英语母语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经过耳濡目染之后听说能力得到迅猛提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尽量整个上课时间都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用英语与学生互动交流,用英语阐述新单词的含义等等。

教师使用与提问等的英语难度应当符合可理解性输入 i+1的理论 。

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尽量使用英语对话 ,不论是在英语课堂上或是在13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课下英语作业 ,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英语交笔友,笔友都是本班的同学 ,彼此用笔名,学生不知道 自己的笔友是谁,两人可以在英语书信中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最后效果十分显着,本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项考核中全部及格。可以想象,创造一个如此 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大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如此,大学里的许多社团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还有英语沙龙 、英语角、英语晨读等等,给学生创造了有效的母语氛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基本每所大学都有 自己的留学生学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交友,相信他们也乐于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如此,在互动交流中有效的对可理解性输入进行吸收消化。

2、恰当的组织英语学习材料

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材料输入应当比其现有的水平略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单词句子或者语法等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当前水平,也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新单词或语法结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以当前方式接受新东西,如果学生抗拒、不适应等的反应较强烈 ,教师重新调整材料难度,最终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新输入的接受。

在给学生挑选学习材料的时候 ,教师应反复权衡各个资料的真实难度 ,选择难度符合 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材料。这点很重要,拿听力方面的材料来说,如果材料包含太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词汇或语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原则上选择的难度应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此外,教师选择语言材料的时候不要随大众 ,就是说跟盲 目的跟别的教师选择一样的材料 ,尽管这些资料 口碑很好 ,作者是权威人士,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同出一辙。

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生词量应控制在单词总数的百分之三上下,因为生词太多就不符合 i+l的原则,这些材料就不能称之为可理解性输入。因此,在选择英语材料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对现有教材难度熟记于心,才能将输人材料与之细致比较。

3、增加学生在听和读方面的语言输入我们知道,听和读堪称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正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方面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之前提到过的聋哑英语正是听读方面输入不够好的体现。尽管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有着比较多的词汇量,但是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本身已有的语言材料不能被组织成文 ,这是因为学生听和读方面的输入少之又少,语感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多读英语杂志和小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各大学课堂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更多视听方面的输入,毕竟英语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去多功能语音室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杂志小说或者电影 ,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材料的接受和理解。大量的阅读不仅包括新单词新语法,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研究证明,阅读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英语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单词、句式 、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不仅在与人交际中反应加快,而且在写作中也文思泉涌。

另外 ,还可以组织课前的英语演讲,题 目和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 ,期末组织总评比。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很可行的方法,也无疑是增大学生阅读量的好方法 ,而且,当学生所学的东西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想法中时,学生下意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4、注重背诵 的作用

哲人说,记忆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强化记忆,那么他所有已经接受的输入都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记的东西越多,运用的时候越 自如,思维才不会枯竭。通过背诵可以有效的强化记忆,背诵是学习语言时最基本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所积累的英语单词和语法一般都是初、高中时所学得的,因为初、高中时我们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不断的强化对这些材料的记忆;我们现在所运用的古诗词 ,一般也都是初、高中积累起来的,持续的背诵很大程度巩固了这些知识。另外,背诵可以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可以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将语感培养好会省去很多弯路。这就是语感的强大功能,正如“无心插柳柳成荫”。背诵所能培养出来的语感有助于“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当英语的思维习惯养成了,英语就离母语不远了。

5、在英语词汇 中输入 大量语 句块这里所说的语句块通俗来讲就是词汇化的句段。经过证明,在词汇的记忆中,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语言输入比学生与人交流中动态调整的输入更加有效,因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多,因此事先准备的包含新词汇的语言输入十分高效。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回避学生本身固有的“中式思维”,对应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式英语”。笔者大学时的英语教师就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方式,将一个词汇或者短语用几十种的语句块表达出来 ,极大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之后的交流中,更是很好的摒弃了对号入座的定向思维,结合背诵 ,结合语感 ,使学生对语句块的使用更加熟练,从而在交际中英语脱口而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 ,需要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根据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应当重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并且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用可理解性输入指导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和多样化课堂教学理论,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与时俱进。学生应当主动加大英语材料的输入,提高甄别材料的能力,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不懈 ,最终达到用流利 自如的英语表达思想的高水平 。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3

将文化意识植入大学英语教学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做法。

1,充分挖掘语言教学材料。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其中不乏许多好教材——既有中国学者的独立之作,又有外国专家的原版论著,或是两者合作。在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关于不同文化的意象和描述,并且让学生评估他们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否与教材中的陈述相符合。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就有许多谈论文化内容的文章,如“cultureshock”“transnationalmarriages”等,新视野听力教程中每单元还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做“culturetalk”,针对一个特定问题由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谈论在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抓住现有教材中的跨文化因素做足文章,将其利用到极致。

2,利用英语传统媒体和文学作品。英语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小说都可以用来作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材料载体。例如文学作品就被广泛用作语言学习材料,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内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电影,尤其是包含中国元素的作品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学的绝佳材料,例如《卧虎藏龙》《功夫熊猫》《功夫之王》《雪花秘扇》。这些电影以外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看。用西方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这其中的技巧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3,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互联网、电子邮件、聊天室、即时信息、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都是信息技术带给外语教学的一系列便利。这些资源除了可以像传统资源一样使用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使用者参与到了一个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当中,他们能够通过“做中学(learningbydoing)”这种亲身参与式的体验教学形成文化意识并且根据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反省。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给其他学习者(尤其是处于非中国文化语境的)或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发电子邮件或者通过聊天软件聊天来实现上述过程。

4,探索地方文化多样性。对于缺乏海外经历的学习者来说,以国内或者地方多元文化作为例子来诠释跨文化交流可操作性更强,更能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产生共鸣,并且更经济。学习者发现不同地方文化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且注意到这些群体之间是怎样沟通并和谐相处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例子带入课堂,由教师条分缕析,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解读这些行为,并将其中可用的经验、技巧最终推广到不同语言(英汉)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因此因地制宜,通过充分探索地方文化中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引入文化使者。来自英语国家的外教或者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他们往往有许多关于跨文化交流的鲜活例子,这些经验可以被用作课堂教学内容。目前各大学一般都配有外教,执教英语课的教师往往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这种与外教或者教师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提供了将跨文化交流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中获得的经验与材料又可以用于课程教学反思,进一步发展文化意识。

以上这些做法试着将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可获得的资源,如课本、教师,和在课堂外获得的但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如互联网,一起利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足够多的跨文化交流素材,探索本文化和外文化,并且对比反思这些经验。

结语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4

就语言教育的角度讲,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间交流比较多,接近畅所欲言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幼儿“说”的积极性。更多地提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探索。

一、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满足幼儿参与表述活动的愿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因此,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创设了如:“小剧场”、“宝贝话吧”“流动餐车”“电视新闻台”“娃娃家”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区,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区域环境下,畅所欲言,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各种感受,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在创设活动区的过程中,物质材料的投放是关键。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本班的空间,合理布局,让幼儿有一个自由优美的环境,使活动室的环境有一种流动的美感。孩子们每天置身其中有一种愉悦感,每天盼着来幼儿园,每天盼着进活动区。为他们的交往合作提供了初步的物质基础。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为此我们投放花架、塑泥、桌面及大型积木等所需物质材料,搜集半成品材料,孩子们在区域中,在自由操作活动材料、充分感知活动内容、自主地与同伴交往中,会情不自禁地开口说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2、区域活动的创设紧紧围绕主题活动展开。在投放材料时,根据主题及时更换,有的放矢,为主题活动服务。这样就使孩子们在活动区更有交流的共同话题。如在“娃娃家”中,在“家乡美”这一主题活动时,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搜集、布置,创设了茶艺馆的场景,幼儿可以扮演顾客和老板,来品尝家乡的美食。而在“可爱的家”这一主题活动时,又会布置成温馨的家居环境,挂上全家福,拜访各种“家具”、“电器”等等,幼儿扮演各种家庭角色,进行各种来源于生活的表演游戏,在区域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

3、活动区操作材料适当超越幼儿的已有经验,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孩子的兴趣才会持久,并积极的去探索、实践。如在美工区投放绘画材料时,小班要提供老师加水调好的颜料、宣纸、棉棒等,孩子会用手指或棉棒进行涂画,颜色形象千变万化,孩子用手来操作不会感到特别困难,但又有挑战性,因为他要兼顾颜料不洒到身上。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交流着自己各自的发现,炫耀讲解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就会拓宽自己的词汇量,表述能力就在这样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

二、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快乐的心理环境促使了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从而为培养良好的表述能力奠定了基础。

1、转变教育观念,创设平等的氛围;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首先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创设平等的氛围。平时和孩子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并在玩中与他们交谈一些使他们感到轻松的话题,这样就能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在有目的的谈话开始后,不论正确与否,都要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发言,然后因势利导,帮助幼儿把要说的话说清楚,想说的话说完整。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观点,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表达,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让幼儿有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等等,使幼儿的活动有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

2、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如:逐步建立进区的规则,轮流的规则,交换的规则,区域内活动的规则等等,形成科学合理的内在规则秩序。常规形成之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隐形的节约了孩子的时间,培养了幼儿的自律行为和交往能力。

3、注重真实的交往过程。语言的习得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不断地重复中、变化中学会的。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老师随机的、真实情境中拍摄的录像会看到孩子自然而灿烂的笑脸,孩子的交流范围会更广,使用的词语相对会更多;如果让孩子觉察到老师在拍摄他的行为,孩子就会马上拘谨起来,而且会不时地看一下老师,玩耍的兴趣大减,更谈不上去交流了,这一点在中大班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尽量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在自然的状态下随机拍摄幼儿的活动,留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个案评析,及时调整引导策略。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5

关键词:微技能;口语交际;策略培养

现在多数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自信不足,口不能言,词不达意现象普遍。教师更关注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对口语交流虽然也抱有美好希冀,但是整个教学更倾向于“重笔头轻口头”的现状,使语言的综合运用成为理论上的可行,口语交际犹如模式表演,徒具外形而已。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是否有可能将课标中说的技能再细化,形成课堂行之有效的微技能呢?

百度百科对微技能的界定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吸收、了解该语言书面或口头发出的种种知识和信息。基于语言的交际功能,学好语言就要掌握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而每个技能又可划分为更小的语言技能,即微技能(micro-skill)。

一、Why――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微技能

1.搭建框架,指导口语教学

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英语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能接触到的最快捷、最专业的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韵律和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微技能的界定让教师能准确认清每节课的语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预测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口语交际评价体系

怎样的语言交际是完整的?今天的交流有效吗?学生需要一定的标准进行自我的评价与衡量。微技能的渗透和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我反思和评价,更突显其学习意识,收获成功。

3.给家长有效参考的标准

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极为关注,语言微技能的教学使他们能有效地监督学生的英语表达状态,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学会指导沟通的途径。

二、What――使用微技能需要什么

1.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领航者。教师对微技能的准确认识,对语言材料的精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会并熟练运用于交际中,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交际的主体。只有学生学会了微技能,并能运用微技能进行口语交际,我们才能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

2.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是学生进行交流的内容,只有合适、有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并注重微技能的使用和反馈。小学生可以使用的语言材料要注意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整合。可以是教材上的语言材料,可以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英文歌曲,简单信息等资源,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一些趣味话题或时文等语言资源。

三、How――怎样使用微技能

1.明示口语微技能目标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大道的目标。”语言微技能中需要的策略有:语音类(发音、模仿和语调)、口语策略类――有关话题的引出、维持、插话、转移、回应和结束;运用不同的口语词块,固定句型表达等等。

2.组织针对性口语活动

(1)耳濡目染

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替代不了倾听音乐。”语言也是如此,要想学会交际,首先要学会倾听――听英语表达的语气、节奏、力度;其次就是多模仿――学语流,学地道的表达。除了布置例常的每周20分钟听读外,每天的早读课我都安排学生听迪斯尼动画英语,剑桥动画英语等原版语音材料十分钟;之后让学生跟录音朗读;关掉声音,尝试给录音进行配音。在这样的语言环境浸润下,学生语言表达得更地道、更流畅、更自然;能学会利用非语言信息表达自己的意图;能够开口、勇敢地开口、优美地开口。

(2)头脑风暴

口语交际之所以会困难重重,学生有口难开,绝大多数原因在于学生“积不厚,启不发”。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补充经验,提升水平,拓宽思维。牛津教材的设计大多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语言材料,对于这样的一些材料,我们要善于放手,鼓励学生关注话题的引出、维持,善于将过去的知识组成自己的口语“储蓄库”。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时事话题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的练习,学生感兴趣的同时也能收获很多。

(3)脱口而出

学习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用。微技能最终的呈现方式必然离不开学生的口语输出。在实际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每个单元的主题、学生的生活时事进行大量的talk show练习,为学生脱口而出创设机会。

脱口秀练习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重组大脑中的信息,并通过简单的交流,比较流畅地进行表达,既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胆识,也可以检测学生各项微技能的综合运用。

3.学生主动反馈与评价

(1)知“微”积厚――微技能“举一反三”

学习者要能够连贯地说出几个词或几句话,前提是学生有这样的语言积累;学习者能够把词语按照不同的长度,以组块的形式说出来,关键在于学生的组块意识;学习者能够按照某种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班有一本“诸葛亮词汇本”,学生本周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收集。如字母a开头的单词:apple,an,animal,Ann,American,...,拓展到以go开头的词组:go swimming,go to school,go home,...形容人或事的词;形容动作的词汇等等不一而足,积累语言厚度。

(2)知“微”见“章”――微技能“举三归一”

微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和评价,离不开趣味性的语言表达。例如,表演对话“mummy and her baby”,学生分别从得体性、准确性、流畅性给表演的小组进行评价,评选出“风采奖”;评选“礼仪小卫士”等丰富多彩的口语交流活动,实现微技能的举三归一。

(3)知“微”见“著”――微技能“归一悟三”

语言的各项技能都是互通的,能说会说就懂得怎么听、怎么读、怎么写,即所谓归一悟三。在微技能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更善于模仿,更关注听到的内容,并努力尝试运用听到的内容;学生通过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能在口头上表达对某一话题的理解,并能通过话题进行简单的写作。通过微技能目标进行作文的互相评阅。同时通过写作,反馈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再训练,最终实现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语言微技能不是万能的

史宁中教授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传递的,只能考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语言交际的智慧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微技能的运用也离不开基于学生实践的反思。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技能都是空谈,所以我们切忌微技能的喧宾夺主,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6

摘要: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学的扩展提供了内容丰富便捷的手段与资源网络技术和商务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表现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后拓展自主学习体系这种学习体系的建立在训练商务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网络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都在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知识载体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行的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由于它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学习渗透到课外的时间里故在锻炼语言能力方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笔者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最重要的体现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学生课外的自主管理上即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后拓展学习体系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自主训练一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泛听训练所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应该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路经由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获取相关的资料人机进行交流而进行的课后自主管理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独立于广域环境的局域网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存贮加工与利用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包罗万象无穷无尽很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这些资料从内容上来看有科技文化体育娱乐保健历史地理生物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导读原声读物人物访谈讨论陈述等等它们涵盖了商务英语教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话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泛听,是相对于精听,而言的前者侧重于精确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感觉的掌握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来看精泛并举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课堂用的教材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网络技术那样可以广泛方便快捷的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材料网络听力训练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网络空间中大量英语资料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网络环境下的泛听练习一改过去在课堂上只听磁带的状况利用原版影片节选以及声情并茂的动画等通过声画结合听说互动更形象生动地开展自主锻炼由于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系统影视作品音像资料等中的标准发音与优美语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仿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某片断反复练习这些纯正自然的语音语调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些丰富多彩的新鲜活泼的网络资源类型多样内容全面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在训练听力的材料选择上可谓得天独厚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泛听练习时可以针对语言训练的可操作性多推荐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学习网站上的听力资料或典型例文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等要求设计系列练习每次训练侧重一个方面通过由浅入深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规律达到由教材例文到针对性训练再由实践上升到掌握规律的目的使这种有针对性的泛听训练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二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根据.0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12来交代每次口语交流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3,1最后给出汇报34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一任务可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方面的作用往往无法体现出来因此课下的进一步训练显得尤其必要为了进一步透彻巩固教材的难点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口语水平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需要交流的任务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从网上在线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或将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进行互动式的学习这种在线交流学习更充分地利用了课后时间为学习口语和交流提供了足够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后口语交流通过等即时通讯工具将老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有问题师生之间甚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和交流解答讨论学习也可以利用即时的聊天室或非即时的电子布告牌系统,,.教师在学校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通过网上交流讨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即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也可以通过网络让多个学生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竞争合作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培养了自主协作精神三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所谓补充阅读是指就英语教学某一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浏览和整理商务英语课程所使用的交际法主导的国际教材往往是偏重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但在阅读的量上却显得有所不足加上教材往往更新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笔者以为在保证好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的前提下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可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材料鲜活更新频繁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有些网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可收集一些相关的有用的语言学习网页推荐给学生看培养他们的阅读乐趣例如笔者常常给学生推荐的相关网站有0122023401教育部考试中心05637289:07剑桥在中国的考试主页等等同时网络阅读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百度新浪;7?2等专业地提供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大大方便了学生根据教师的选材布置进行有针对性地搜索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过整合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当然网络环境下的补充阅读并不是听任学生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而是要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构建适合学习商务英语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一般说来这个构建过程可分三步首先是确定主题选材应当尽量扣住课堂使用的教材教师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补充阅读的主题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样可以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的艰辛接着是下载材料为制作网络课件积累素材由于网络材料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很有用难度更是未必适合阅读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数张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最后是整合同一个相关主题的数张网页可以构成一个材料组相当于一个子网站科学组合后的材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的基本策略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四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指导一般说来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的训练往往是在课后时间独立进行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上课的主题是直接与商务沟通紧密联系的比如教学电子邮件商务函电等就可通过网络教学教师的网络课件中有商务写作的题目指令和相关的背景材料结合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认识先激发学习商务应用文的兴趣然后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网页包含了任务例文修改小结答疑等内容学生按要求点击相应按钮进行浏览学习最后通过登陆教师的主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进行实时的网上写作指导比如在教授,461241661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写商务书信备忘录留言条分析报告等笔者就尝试了在课后传授这些商务函电2A13212的知识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又例如写作应聘书个人简历等内容可从网上搜索相应文章了解成功的范文写法加以模仿练习从而写出符合规范个性鲜明的应聘书班上同学还可以讨论借鉴即时修改浏览教师也可即时参与评析指导学生写作这种网上协作学习的方式可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快地培养学生写作商务英语应用文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网上搜寻筛选综合汇总资料围绕问题进行写作这是在教师亲自指导下学生为主导的一种课后教学方式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学习了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师生沟通方式和真实的商务往来逼真得没什么两样我们相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并利用1212上的教学资源并在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去开发这样学生就可以突破有限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后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参考文献,何克抗从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李爽陈丽郑勤华基于网上教学的案例研究对网络交互质量的分析中国电化教育1乔颖丽钟雁网上教学方式及实现手段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7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方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的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然后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2、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

    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经常不断的重复才能获得。仅靠在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兴趣,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

    因此,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3、将学生的学习从以个体方式为主变成以小组学习为主。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而是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又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开始时,每组指定量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育、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考试。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变单一依靠谭本和练习册为博取多种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8

一、师幼互动中――环境与材料支持,激发幼儿语言的兴趣

语言一定是在与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听说双方的互动。儿童可以“浸没”于其中的环境包括书本环境和非书本环境。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我们从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环境,通过让幼儿视、听、触等感官对幼儿大脑皮层进行有益的刺激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教师适时、适度、适宜地提供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实物材料,可以引发幼儿的表达兴趣,推动幼儿积极的表达。儿童教师在投放语言材料时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数量要充足、要丰富,如:设置情境剧场,在情境剧场中幼儿们能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如:我们根据每次的主题,按照词汇――句型――看图讲述――故事扮演的语言发展规律,在语言区投放了与主题相关的操作学具。如围绕“各行各业的人”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小商店”的合作学具,让幼儿担任售货员和顾客,在进行买卖的过程中学会量词和形容词;又如:教师可以提供提供各类书籍,包括图画书、资料性的书、数字的书、童话、儿歌,让儿童阅读;提供儿歌卡、字卡等语文教具;提供语言复读机、耳机和故事录音带,让儿童一面看书,一面听故事;还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欣赏,感受声音的变化、差异; 放置笔、纸、本子以及订书机、剪刀等写作工具和材料,让儿童书写、剪贴字、制作书等。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材料,从而引起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

二、师幼互动中――有效的评价,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适当、及时、有效的评价,是培养幼儿反思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眼神;评价的内容也有多种,可以是肯定,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示。不用语言同样可以支持鼓励幼儿,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可爱的微笑都是与幼儿之间的一种最好的交流与互动。只要教师不吝啬自己的称赞语,对每个幼儿都抱有积极鼓励的态度,当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得到教师的这些非语言的鼓励和支持时,那自信的话语就会脱口而出了。这是一种心灵之间的交流、互动,因为真诚的赞赏孩子是互动的动力。

三、师幼互动中――等待,引发幼儿用多种语言形式表达

幼儿的成长有赖于所有语言的发展,包括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儿童在活动中运用各种表征语言,自由地表现和表达自我,教师通过与幼儿的语言交往,可以了解多种信息,为下步的活动延伸与应变提供依据。幼儿期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用自己所理解的图象和符号进行对事物认识的记录是稚嫩的,而且是成人有时无法理解和读懂的。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等待时间为3~7秒时,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变化:儿童互动的时间增长;有更多的幼儿参与互动;有更多新奇的思想行为出现;儿童回应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儿童发起的活动、对话的频率增加;有更多数字语言和文字的过渡等。为此,作为教师,当幼儿在表达时,面对幼儿童言无忌只有鼓励、支持和等待,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保持其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地交流自己的记忆、想法和感受。

四、多种师幼互动的形式,鼓励幼儿共同参与表达

师幼互动无疑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性的,教师也就不能一个模式地进行语言交流,要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能力,给幼儿以活动的支持,包括激发碰撞、经验交流、情感共享,更重要的是帮助不同的幼儿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建立起良好的师幼人际氛围,有效缩短其心理距离,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语言交流,同时要根据幼儿的需要调控互动的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当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条件。在集体活动中,儿童有时与教师沟通,有时儿童之间相互交流。

五、一日活动中师幼互动,帮助幼儿积累语言经验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9

【关键词】可理解性输入 口语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一、引言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能够流利地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英语这门语言也不例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交流工具,在当今国人纷纷走出国门放眼全球的时代潮流下,突显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更侧重英语的听,读,写方面,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致使口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此外口语教学多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可理解性输入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应用到口语教学当中,从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背诵输入,文化输入四个方面,探讨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在大学口语教学的应用,得到了一些启示。

二、输入理论的有关概念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理论在二语习得的理论中影响显著。他提出的输入理论强调可理解性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是学习者将输入内化的前提,要使语言习得发生,须要让学习者听到或者读到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其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即“i+1 ”理论。他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之后自然获得的。随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研究者已转向输入理论的研究,输入理论在口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输入的有效途径

听力输入。听力是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口语教学的基础。学习者要掌握一门语言,首先必须提高听力水平。只有听得准确,才能说得流畅。Cook曾说过:“人们都是通过听来学会说,正是通过听与人交流使得我们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真实,贴近其理解能力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第一,跟读。学生通过听录音的方式进行跟读。教师可以选择四级真题听力短对话作为跟读材料,教师放录音,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跟读,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发音和语调是否准确,不准确的予以纠正,保证学生口语表达时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第二,复述。教师可以选择四级真题听力长对话作为复述材料。学生听完长对话的录音后,凭借自己的记忆进行复述。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次复述。凭此方式,学生可以在听到材料并理解的基础上使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课余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听一些适合的节目,例如VOA慢速英语,为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读输入。阅读是学生积累丰富口语资源的主要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阅读,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篇幅不可过长,难度不宜太大,以及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真实性。以笔者使用的《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册中第一单元“Famous University”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全文,并提出文章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回答。其次,还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提问与学生有联系的问题,例如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学,对今后的大学生活有什么规划。此外,教师对文章中出现过的 词块、固定和半固定的语言搭配,习语、谚语进行延伸讲解,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输入。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英文报刊杂志,进一步为口语交际积累丰富、真实的材料。

背诵输入。背诵是口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背诵有助于学生培养语感,掌握发音和语调。教师可以将课前口语展示这种形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和表演空间,展示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由于选择的自主性,学生会选择感兴趣的材料或是经典的美文理解,熟读,背诵并展示在大家面前。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背诵难度适宜的对话、台词或者短文。在背诵输入过程中,学生一方面练习了英语发音和语调,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到英语语言的优雅和精致,形成语感使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自然。

文化输入。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口语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融入文化因素,增加文化输入,避免差异性带来的口语交际误解现象。在课上,教师多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从西方宗教、节日到西方寓言、神话,都可以与学生探讨。例如万圣节,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万圣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独有的习俗,共同学习万圣节南瓜灯的由来。除了课上有限的文化输入外,课外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多接触经典的英语金曲,影视作品,多参加英语角,英语歌曲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国友人面对面的口语交流。频繁的文化接触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价值观,培养英语思维方式,促进口语交际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英语口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活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背诵输入以及文化输入,促使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提高,以满足现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

参考文献: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0

关键词:精听;泛听;模仿;练习

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评价中,听说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普通人才所提出的英语水平要求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是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沪江英语网站hjEnglish.com/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1

关键字信息化时代;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68-01

1语文课外阅读欣赏活动的理念及目标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

1.1第一层级:复述性理解,主要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提供的内容。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取表演所阅读的材料,或者将阅读的材料用图画表达出来等形式来培养其第一层级的阅读能力。

1.2第二层级:解释性理解,要求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例如:对于中年级学生可采取问答方式或者制作一些简单学件(如幻灯片)来介绍或推荐自己所阅读的材料,从而培养其第二层级的阅读能力。

1.3第三层级:评价性理解,即对所读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例如:对于中年级及高年级学生可利用课堂以及网络交流阅读材料时,对自己所阅读的材料本身,以及同学推荐的阅读材料进行评价来培养其第三层级的阅读能力。

1.4第四层级:创造性理解,要求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例如:让高年级学生写读后感,或者对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而这些学生作品也可放入学件,或贴在网络BBS论坛让其他学生来当“小老师”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手段来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其第四层级的阅读能力。

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2语文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千万不要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去选择大人心目中的好书好文章,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阅读欣赏的乐趣。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形式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直接在网上进行在线阅读电子文本,让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2.1低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低年级识字量为18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指定阅读材料,以简单的儿歌、小故事、寓言、童话、浅显的古诗词为主,书中可配有拼音。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唐诗三百首》、《看图读古诗》等。

2.2中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中年级识字量为25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推荐阅读材料为主,学生自选阅读材料为辅相结合,以作文、微型小说、短小的散文、优秀的古诗词为主,鼓励看短篇及中篇小说。例如:《微型小说选》、《吃耳朵的妖精》、《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2.3高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高年级识字量为3000个左右,所以应该以学生自选阅读材料为主,教师推荐阅读材料为辅,以优秀的诗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优秀的散文为主,鼓励看长篇名著。例如:《春江花月夜》、《水浒传》、《三国演义》、《季节飘带》、《锦绣心情》、《羊脂球》、《简爱》等。学生可以在阅读过后,通过在课堂上以及在BBS网络平台上进行评价、交流和推荐,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使学生不断增强对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3语文课外阅读欣赏活动的开展及评价

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欣赏的能力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该活动的开展应该做到长期、长效,并利用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只有做到“厚积”才能实现“薄发”。

3.1低年级学生可将课外阅读先放在课堂上欣赏和交流,并渐渐引导其在课堂外的网络上扩大范围进行欣赏和交流,慢慢培养其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扩大其阅读和交流的视野。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每次可抽取两到三名学生向同学朗读自己推荐的好句子、好段落,要求说明推荐句段的出处,做到朗读时口齿清晰,可加入自己的表演,再谈谈为什么推荐这句段,表达自己对句段的感受,再让班上同学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注意在低年级中随机抽取的学生应先抽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好的开头,才有了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制作学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及电子表格中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评分。

3.2中年级学生可将课外阅读欣赏放在课堂上欣赏和交流的同时,在课堂外的网络上进行大范围的欣赏和交流,激发其课外阅读欣赏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请一到两名学生向同学推荐好段落、好文章,要求说明推荐段落、文章的出处,朗读时做到感情丰富,可加入自己的肢体表演,再谈谈推荐的理由。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BBS论坛上对阅读材料的评价或者对学生的阅读评价进行发帖或者参加互动讨论。

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2

关键词: 创新整合 教学目标 学习策略

一、task板块分析

《高中牛津英语》教材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每个话题都贴近学生生活,其中task板块的设计对语言技巧技能掌握具有针对性,能对单元话题的探讨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task分为三个步骤:receptive,interactive,productive,在每个步骤的基础上,都配有技能训练部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其亲历语言实践,大胆尝试语言拓展,逐步认识并习得英语语言学习技巧技能规律,从而达到有效综合运用和训练的目的。

在现实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忽视此板块的教学或有效教学,大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花一课时走马观花之意。具体表现是:目标定位不明,目标重点不突出,课堂泛泛而谈,对教学环节蜻蜓点水。再有,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虽把目标和教学重点定位在听力与口语练习上,却把生动的听说练习变成了“听录音,读对话”的枯燥训练。这使课堂缺乏语言交流,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严重脱节,也忽略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

二、课堂教学设计

1.在导入与选材上促目标实现

英语课堂导入具有多元功能,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导向,激活学生已学知识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根据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即要有趣味性,材料要新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选材上,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哪些语言材料适合他们的年龄和兴趣?这样教师可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作为辅助,以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本单元的话题是language,task的主题是reporting on body language,教材提供的材料是人与人之间肢体交流。笔者开堂展示与自己的宠物狗交流的画面,特写狗的各种表情姿势。学生在开怀大笑之时,领悟狗的语言。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积极兴奋,甚至一些平时害羞的学生也急于表达和参与,因为这种语言、情景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课堂结束之时仍然引用关于狗的语言阅读材料,就狗的一些生活习性让学生在趣味阅读中解决问题,课堂首尾在内容上呼应对接。

2.在开发与创新上侧重目标定位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课本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是可变的、可发展的和开发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在熟悉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创新设计镜头一:让技能训练目标针对性更具体明确。

skills building 1:predicting an answer.首先训练在听中预测,这种成功的预测对语音材料的理解起决定性作用,而预测的内容则取决于所给或所收到的问题。

笔者在处理时尝试结合听力测试及语境体验,帮助学生总计和问题生成。比如学生提示:在听力测试中,对事实细节题的考查最多,常见的问题是五个w一个h。以when-question?为例:除了根据表示时间的关联词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如before,after,then,until,later,immediately等词外,还让学生在语境中生成疑问,比如给出材料:the long distance bus from jinan to qingdao usually takes 4 hours,but yesterday it took me two hours more because of the heavy traffic.让学生自己提问,自然学生就会问:how long did it take him to get to qingdao yesterday?从而得出听清数字与数字之间关系,并再进行简单的计算。而此语境预测法,与skills building 2:writing questions技能训练目标不谋而合。

整节课中,笔者以三个技能训练在三个阶段给出建议。第一阶段是听力预测开始前给出tip 1:even if you already hav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n your mind before listening,it is still important to concentrate on that subject to make sure that your guess is correct.第二阶段是由教材听力问题设计最后一题的答案,恰恰在材料一开始就出现,所以笔者给出tip 2:sometimes the answer to the following or the l

ast question may come first,so it’s a good idea to go through all the questions in advance。在课堂问题设计结束时给出tip 3:①get to the point!②give all necessary background information.③use simple language.

(2)创新设计镜头二:让语言表达能力在开发原材料中得到训练。

课文原材料只要求从多个国家肢体语言表达对比中提炼出美国肢体语言的文化。此时,笔者利用这个环节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并适当鼓励学生说出文化差异的原因。也可开发加工原材料经行role play,比如:

q1.can people show their feelings through body language?

a1.yes,they can.

q2.when people in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shake hands,what do americans think?

a2.they might think that they are weak and cannot be trusted.

q3.when talking,how do people in asia and africa may feel if the other look straight in the eye?

a3.people might get anxious or even annoyed.

q4.what do argentines think of pointing at their head or ear and moving their finger in a circle?

a4.they may think that you have a phone call.

此外,教师也可让同学们展示跟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最经典、最默契的肢体语言,并给出理由。通过上台表演,让同学们理解表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白即使是身边的人在肢体语言表达上都存在差异,何况国家与国家之间,让学生了解异国风情同时,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这样在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目标中自然地实现了情感目标和文化目标。

创新设计镜头三:让学习策略目标在调整教材步骤中得以贯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有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既要充分考虑原教材教学步骤安排的目的和目标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最终能统筹兼顾地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module3 unit2 task板块中skills building 2:writing questions的难度要求较高,内容安排应该在大量语料阅读训练后较好,于是笔者把step2:surveying your classmates教学步骤提前,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肢体语言在中国是什么意思,培养学生对肢体语言疑问和准确表达的能力。通过利用教材的大量语境或语篇,根据不同的目的训练学生提炼最恰当的问题。因此,笔者不仅对这两个步骤进行调换,而且在survey训练之后,又增加了三段关于狗的语言的理解与分析,旨在训练学生在真实熟悉的语境中对阅读材料主旨的理解提问、细节理解提问及辨别。

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人会问好问题,他必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答案。有的问题是没有作用的问题,而且只能成为成功的障碍。要学会问问题,先要学会观察、分析、正确表达。

三、结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上下工夫。湖北省教研室金莺在《零距离看挪威的基础英语教学(二)》中指出:教师设计教学应严格遵循“task-based learning”的原则,设计什么,不设计什么,如何操作,要求细致、到位,让学生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程晓堂.教材使用新理念.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玉梅,陈静波.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