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田径运动会总结

田径运动会总结

时间:2022-03-11 13:41:42

田径运动会总结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1

金秋十月,在美丽的中国水仙花之乡XX,我们刚刚经历了XX省今天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XX省第十五届田径运动会,作为XX人的我能在自己的故乡参与本次赛事深感无比的荣幸和自豪。下面是我本次执裁的工作小结,望能与全体的裁判员们共同分享这难忘的经历。

赛前准备工作充分,检查组成员热情投入。赛前按照廖总的要求和大会的安排,裁判员们上午一报到就投入工作状态,下午在酒店会议室召开了赛前动员会和规程的学习以及联调的安排,裁判员热情洋溢,积极认真。在廖总的组织学习下,有针对性地对本次省运会就裁判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结合其他国内外的赛事中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解,让我们对新的田径竞赛规则又有了新的认知。联调前作为检查主裁判,本人组织全组学习规则、了解章程统一判罚的尺度、分配各小组的岗位,协调各组安排好小组成员的位置和进出场及换项路线。大会组织的全天三场的大小联调更是让裁判员们一步步进入比赛的工作状态,就检查组全体成员来说,任务繁重压力大,因此很珍惜每次联调的机会,在陈飞渡翁家强及4个检查小组长的协助配合下,大家认真复查径赛场地、器材、设备,有问题及时提出并做好预案。同时结合历届比赛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比赛易犯规情况、地点的范文,并组织全体检查裁判共同学习和练习,以预防在以往比赛中常出现填写检查报告单时常犯的错误和不规范的语言描述的情况产生。

比赛过程中充满紧张和感动。本次省运会裁判队伍老、中、青相结合,新鲜的年轻力量注入到团队中来,让我们感到了活力,同时也体会到了压力感。作为老裁判感觉到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以保持业务上的年轻化,而对于年青裁判最缺乏的就是经验的欠缺。如跨栏比赛

由于紧张和经验的欠缺,进出场整齐度、裁判位置的准确性以及摆栏的速度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赛后我跟裁判长、其他主裁交流反思,发现是我在赛前就跨栏比赛的细节问题没有交代好,同时也忽略了年青裁判的心理紧张问题。让我感动的是,检查组的全体成员在赛后自觉留在比赛场地,不断重复练习动作,交流解决办法,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体现着田径裁判团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的向心力。晚上比赛前,我再次交代比赛细节,并注重转换交流方式、注意心理疏导,缓解年青检查裁判员们的紧张情绪,以便纠正变形的错误动作,至此在后面的比赛单元中,检查组逐渐进入工作角色,一场比一场好。虽然在执裁过程中仍有许多小瑕疵,比如,管理能力的不足,对某些竞赛类项目规则还是没有组织大家学习不到位,安排人员位置不合理等等问题。就我而言在本次比赛中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工作方法和处理手段。对自己的裁判工作也有一定的反思,如,如何有效地在赛前组织全组成员就易犯错误进行总结和归纳,如何有效地提高检查裁判员的工作效率、精准度等都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近10天的比赛日程转眼就结束了,通过本次省运会,让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了福建省裁判团队的团结、努力、拼搏的精神,也感受到了这支队伍的生命力和朝气!身为其中一员无比骄傲和自豪!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2

1、队列:从第一次加入检查团队开始,队列要求非常的高,就是重点的学习内容,队列的精、气、神看出一个团队风气,是一个团队的门面,看出团队的基本素质。虽然这已经是我加入团队以来第三次做检查裁判,但对于每次走队列都不敢有任何的放松。看似简单的走路,包含着很多学问,进出时间、进出路线、换项路线等等。这次检查裁判分为四组,每组都由老裁判和新裁判搭配,我们组都是经历过检查裁判工作的,所以队列问题还是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

2、站位,选择合理的位置对于整场比赛来说至关重要,并不是按照教科书画好的位置死死的定在那里,要做到自己所能看清判罚的位置。比如400米栏来说,尤其是在前三个栏范围很广,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应该要根据分工的情况和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的调整位置,能更准确的看清判罚的范围,哪些位置更为合理,能更好的完成执裁工作。

3、赛场的鹰眼:在大型赛事中,赛程范围内覆盖着大大小小的摄像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融入到了赛场内位,作为检查裁判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呢,我认为检查裁判员是最接近比赛场地,再好的机器也有失误的时候,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检查裁判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发现犯规,并迅速上报,这是机器所不能比的。所以检查裁判是赛场的鹰眼。

4、栏架的摆放,这次的比赛第一个考验就是栏架的摆放,其中某一个单元,因组别不同,性别不同,每组间隔短,对栏架的高度,栏间距的调整摆放是很大考验。一组结束要迅速调整栏架和栏间距,一个单元下来,栏架的高度和栏架的间距调整了六次。每一场比赛下来调动栏架要想把栏架摆成一条直线,不是那么容易。还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前三个栏随时关注练习的运动员。

5、执裁水平:在李金辉老师的经典语录“看号、看道、标记、举旗”但看似简单的八个字,执裁中做起来并非容易,例如在4*100米比赛中运动员水平高,交接棒转瞬即逝,对判罚带来很大考验。有时太想做好一件事情反而过于专注过于紧张,反而做不好,对规则掌握要熟练同时,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要强,组员之间的配合要默契。

6、在比赛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失误总结如下:

检查报告单书写不规范不够完整。

运动员在弯道时踩线犯规,心理犹豫要不要判罚,不够果断。

抢道标志椎摆放和收的尺度没有把握好:运动员跑过抢道标志椎时候过早的收标志椎体,没有等运动员跑过直道结束移交给下个检查员位置方可收标志。最后在翁家强老师的指导下得到的改善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3

“李校长——加油,加油!”随着震耳的呼喊声,整个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啊!斑白的头发,始终坚守岗位,认认真真;我们的计时员业务有不熟练到熟练,到逐渐适应,手不断地写,嘴里不停地念,将一组组的比赛成绩誊写在单子上,他们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我们的田赛裁判员的表现也非常好,大部分都能准时到岗,辛勤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但也有个别老教师一天半时间就有三次迟到早退现象,不拿比赛当回事,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都像你一样,那我们的运动会还会这么顺利吗?还能如期完成比赛任务吗?

总之,这次运动会开的即紧张热烈又圆满顺利,比赛场上运动员们比技术、比力量、比毅力;运动场外观众同学比纪律、比卫生、比服务,因此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涌现出了许多拾金不昧优秀品质的同学,涌现出了一个个我爱我家的环境小卫士,我们相信,运动会虽然开完了,但这样的精神和做法将永远传递下去,为我校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奉献一份力量。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全运会;奖牌榜;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235-02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九运会、十运会中田径项目的奖牌榜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九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表

历时8天的九运会田径比赛尘埃落定,46枚金牌被17个参赛代表团瓜分。从各代表团获得田径金牌的情况来看(见表1),辽宁省田径运动员获得的9枚金牌,他们几乎都是中长跑和超长距离跑及竞走项目,辽宁省的女子中长跑和竞走项目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广东省田径运动员勇夺6枚金牌,是距离短、强度大的短跑和跳远项目,尤其跳远项目是广东省的优势项目;山东省田径运动员摘取5枚金牌,竞走和长跑是山东省的强项,投掷项目也有一定的优势;上海市田径运动员夺得5枚金牌是跨栏和高度项目,特别是男子110m栏选手刘翔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成绩是11.32s)。河北省田径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女子投掷项目是河北省的拳头项目,特别是女子铅球项目成绩更佳;四川省运动员摘走3枚金牌全是女子短跑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女子短跑在全国独领;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男子4×100m和女子三级跳远2个项目的金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田径优势项目的反映;运动员摘取男子铅球和链球两枚金牌,表明的拳头项目经久不衰;浙江省男子标枪、湖南省女子标枪、黑龙江省男子800m、甘肃省男子1500m、安徽省男子5000m、云南省男子20km竞走、北京市女子跳高、江苏省女子100m栏、陕西省女子链球,这些都是各自的传统优势项目。

2.2 第九、第十届全运会田径男、女子项目金牌格局

十运会山东省运动员获得9枚金牌,比九运会增加了4枚,成了田径的金牌大户,其中长跑是他们的主要夺金点。因此,这些项目是山东省的传统强项;江苏省夺得7枚金牌,比九运会多了6枚,可谓进步神速,主要夺金点是短跑、跳远和竞走;山西省运动员勇夺5枚金牌,而九运会金牌0枚,其进步的幅度是不言而喻的,中跑和投掷是山西省的优势项目;广东省获得3枚金牌,比上届少了3枚,失去了短跑和跳远项目的优势,然而保住了400 m和4×400 m接力的优势;浙江省获得3枚金牌,与九运会2枚相比略有进步,男子标枪和女子七项全能是浙江省的传统强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3枚金牌,比九运会多了1枚,男子短跑和女子三级跳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项目;河北省两届全运会都获得3枚金牌,男子三级跳远和女子铅球是河北省的拳头项目;上海市获得2枚金牌,与九运会5枚金牌相比退步较大,尤其是独领的高度项目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但可喜的是男子110m栏的成绩具有世界级水平,刘翔成了举世瞩目的骄子,不得不让人回想起当年三破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云南省获得2枚金牌,超过上届,男子长跑和竞走是云南省的优势项目;的链球、北京市的女子跳高都是各自的传统项目;另外,与九运会相比,陕西、湖南、安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同时也说明了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

2.3 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表

在十运会田径比赛的46个小项中,男子24项,女子22项。共产生了138枚奖牌。其中金牌46枚,银牌46枚和铜牌46枚。在与第九届全运会相比,成绩明显提高。从总成绩上看,我国田径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从表2可以看出,田径比赛产生的138枚奖牌中,大多数集中在山东、江苏等10个单位。而在金牌的占有上,山东、广东、云南等几个单位更是占有了金牌总数的82.6%。这届全运会的成绩较上一届有了较大的提高,奖牌分布也有了一定变化,上届领头羊辽宁降到了第十位,上海也被挤出了四强。我们还可以看到,全运会田径奖牌不是呈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在少数几个田径大省里。其中集中表现在山东、江苏、山西等几个省份身上。在地域分布上,田径奖牌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大多数奖牌都集中在东部各个沿海省市,其中主要以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省为主,虽然田径金牌的分布跟东西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过大的地域差距不利于各个省田径运动的发展,尤其不利于西部省份对田径事业的开展。对我国田径运动总体水平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全运会奖牌榜可以看出,田径奖牌比较集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个别省份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但是,不利于各个省市之间的发展和交流,对我国田径运动的总体开展也有不良影响。因此,要积极加大对中西部田径运动的投资。

第二,从九运会田径金牌分布可以看出各省市在田径项目的综合实力。如:辽宁省的中长跑和马拉松,广东省的跳远,上海市的男子跨栏,四川省的短跑,河北省的女子投掷,的男子投掷,这些都是各省市的夺金项目。

第三,从九、十届全运会可以得出,个别省份对个别项目出现了明显的垄断,这就不利于该项目的开展,从全国范围看,这个项目的发展可能会变得缓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田径大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发展较弱的省份,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促进该项目的快速发展。

第四,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比赛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同时比赛是积累经验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田径运动员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国际大赛,获得有用的经验,刘翔的成功经验,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J].田径,2005(12):59.

[2]紫木.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评述[J].田径,2005(12):25-31.

[3]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第9届全运会田径成绩[J].田径,2002(1).

[4]何秋华,等.九运会田径金牌的域分布特征与项目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田径训练 普通高中 现状分析 对策

1.引言

田径,亦称之为“运动之母”,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能有效地、全面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发展和成绩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我国已成为体育强国,然而在其他运动项目蒸蒸日上之时,田径运动成绩已大大落后,不符合体育强国的要求。在学校体育课中,田径项目只能靠行政手段维持。本文探讨现阶段田径运动在常熟市众多高中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促进田径运动在高中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2.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现状

2.1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特点

周全宝在“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中指出,在以高考为目标的教育体制下,课余训练管理和观念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目前高中竞技体育成绩萎靡不振,逐年下滑。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队是输送后备体育人才的主渠道。我们一定要权衡思考高中阶段影响体育课余训练的矛盾和冲突,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目前阻碍课余训练的不利因素,促进学校课余训练正常稳步发展。说明高中校田径训练工作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丁启文在“课余田径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指出提高体育教师的指导训练水平的建议:建立轮训学习制度,研究制定全面贯彻训练大纲的实施细则,定期贯彻落实,地、市田径课余训练指导小组在有关部门领导下,负责进行指导训练,贯彻检查大纲落实情况,及时反映训练中的问题,研究对策,等等。根据以上所述,教师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欲望,但对于高中校而言,高中校的田径教练员没有相对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中校田径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2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基本较为简单,系统性相对较弱。运动员在高中期间的训练,随着教练员、训练模式和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状态。我国高中校田径训练场地器材不能满足,组织教学存在困难。在现在高考模式下,学生的文化学习必须保证,训练基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训练时间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在田径训练中,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3.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现状

3.1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特点

根据走访调查统计,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基本由1~2名教练员和10名左右运动员组成。运动员多数水平一般,运动等级为二级的很少,基本是三级或以下。各高中校的教练员大多是田径专项教师,少数为其他专项教师。

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比赛期和停滞期。

(1)比赛期。比赛期是各高中校在参加省内和县市类田径比赛前几个月开始进入常规训练,少数是前几周开始训练的,为了完成相应的比赛任务而进行系统训练。由教练员安排统一训练计划,运动员根据计划按时参加训练,完成相应的训练要求。这一阶段运动员的训练质量高,能达到相应的运动水平。比赛期多为夏秋季。

(2)停滞期。停滞期是各高中校在无比赛任务学期期间,教练员没有安排运动员统一训练的计划,由运动员自主完成训练,但只有少数有远期目标的运动员能训练,大多数运动员基本不训练。停滞期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态,一般为冬季和春季。

3.2常熟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

根据调查和统计,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大都采用集训和课余时间相结合的模式。教练在安排好训练计划后,运动员基本能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较为自由,训练状态不严谨。

4.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训练的综合水平

4.1近三年常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高中校团体总分排名

通过对近三年常熟各高中校在田径运动会上的团体总分分析,市中、王淦昌中学、浒浦高级中学每年成绩基本在前三名。通过调查得知,在训练时间方面,前三名的学校都是坚持长期训练的,而其他学校只在比赛前几个月开始集训,有的学校甚至在比赛前几周才开始训练。

通过对教练员学历的调查,发现常熟市市中学校的结构较为合理,教练员梯队建设做得很好。其他学校有的教练员年龄偏大,体力不足;有的偏低,经验不足;有的学历比较低,毕业于大专或中专,工作以后,为了评定职称需要通过成人自考方式取得本科学历,这部分教练基础知识方面略显不足,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发挥优势。总的来说,教练员的梯队建设有待提高。

4.2近三年常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前三名的成绩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常熟市高中校学生的田径训练水平,对近三年各单项前三名的成绩进行统计,从统计情况来看,男女生情况类似,为了不重复分析,这里以男生为例。调查中得出,常熟市高中校学生的成绩总体还可以。100米、200米、400米的第一名成绩都为二级运动员水平。尤其是100米、200米,第二名的成绩也为二级运动员水平。而投掷方面的成绩则有逐年下降趋势。

虽然短距离跑成绩比较优秀,但从具体学生来看,基本都是那么几个学生,名次就在他们中间调整。从近三年成绩来看,100米、200米的第一名都被同一人获得。二、三名也存在类似情况。400米、800米的成绩近三年中刑嘉毅获得了四个,一个季军。优秀运动员很少,基本就靠他们几个撑起了比赛的成绩。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高考体育项目测试跑的项目居多,100米、800米是必测项目,高中参加训练比赛的学生,大部分是准备考体育院校的,所以跑的能力都比较强。而且,因为有接力项目,教练一般会选择跑的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训练。而投掷项目的运动员在跑方面的能力相对弱。为确保接力这个翻倍得分项目,教练员的训练重心会向跑的方面倾斜。

5.对常熟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选材与动机、目标的研究

5.1运动员的选材

关于运动员选材,科学选材是成功的一半,科学选材加上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成才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常熟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1)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殊招生;(2)运动会上的特殊表现;(3)班级体育课上的发现。

5.2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动机与目标

田径运动训练发展是为了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校自身综合水平,为我国田径运动输送后备人才,进一步提高地区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国人的体育运动概念。

研究应从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运动员的管理、学训矛盾等方面结合各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和毕业出路这一重中之重的问题上加以重视,配合科学的时间分配方法,从而为解决中学田径队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常熟高中校的田径训练除了部分准备考体育院校的学生,相对训练动机比较强,目标比较明确。其他同学都是体育老师发掘出来的体育底子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是为了训练而训练。尤其现在取消高考体育特长生,更挫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动机不强,更不要提目标。结合常熟市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状况,上述诸多问题出现,阻碍常熟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在如何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方面,教练员要好好思考。要让学生懂得参与训练不仅是为了比赛。通过训练,可以强身健体,从而以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训练过程是学习一门技术的过程,可以掌握一些锻炼方式、方法,为以后自主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5.3关于常熟高中校田径教练员综合素质的研究

教练员综合素质高低影响田径运动队整体水平,且起到关键作用。在教练员来源上,常熟各高中校现有教练人员大多毕业于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系,他们很多缺乏深入研究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整体教练水平不高,不具备专业性。主要职责是体育教学和管理。由于受带队经历不足、自身运动实践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在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等方面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度不够,实践经验较少且缺乏专业性,从而制约高中校训练水平提高与发展,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停滞。

5.4训练时间安排

通过调查,前三名学校都是长期训练的,尤其是暑假和寒假训练,很系统。以市中为例,分管校长直接领导,教练员梯队建设很好。寒暑假,学生上午就到学校训练,上下午都有训练计划。平时上课时,早上安排学生自主训练素质方面的内容,傍晚有计划安排学生训练,基本都训练到18点,训练时间比较充分。而其他学校基本都是比赛前突击训练,训练时间不充分。所以各兄弟学校要多交流,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让训练效率更高,成绩更好。

5.5学校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和后勤保障

通过调查,常熟市各高中校在田径训练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充分,训练器材比较充足。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训练后勤保障工作还有待改善。以我校为例,由于远离市区,吃饭问题无法解决,暑假全天训练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只能训练半天。而常熟市中在市中心,分管校长经常到训练第一线和教练员、学生交流,给他们支持。重视训练资金投入,训练器材等配备很充分。暑假训练时,及时准备解暑物资,让教练员、学生得到及时调整。

6.结论与建议

6.1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运动员学籍管理制度,协调好运动员的训练与学习关系,教练员要多和任课老师沟通,不仅关心运动员的训练,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6.2田径训练中应注意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练习形式的介绍,不能只注重运动技术方面的教学。训练时间要适当保证,提高训练效率。在田径运动训练组织方面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制度。科学选取有训练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使其经过几年系统、科学训练,能提高并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6.3学校要实行教练员聘任制,使教练员有较强的责任感,充分激发教练员的动力。教练员应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善于总结,开创训练新理论,改革训练实践。

6.4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增进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语言和情感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状况和个性特征,促进田径运动训练有效发展,提高常熟乃至全国普通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水平。

6.5学校要加大田径训练资金投入,配备必需的器械和现代科技仪器。重视后勤保障工作,让训练开展得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6

关键词:淡化 冷落 田径项目

1.前言

随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教学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通过深入了解全校的男女学生对于田径课的看法和兴趣,针对南澳街道中心小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澳中心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全体同学。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广泛查阅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小学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多部著作,查阅有关于中小学田径类运动开展现状、素质教育以及田径教学方面、田径健身方面等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论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1]

2.2.2问卷访谈法:总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96%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新兴运动和健康教育共7个系列。其中前6个运动系列又包括若干项目,如球类运动系列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在7个系列中。

南澳中心小学体育课组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项目给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表1小学生对选课的统计表(5个班为一个小组共250人)

最后体育课组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和实制情况编排篮球班、乒乓球班、田径班、足球班各一个班。[2]

表1可以看出近年在快乐体育思想影响下形成了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在体验到运动乐趣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学生中喜欢篮球的有61名,约占总数的24%;喜欢乒乓球的有39名,约占总数的16%;喜欢羽毛球的75名,约占总数的30%;喜欢田径的学生仅有14名,约占总数的6%;喜欢足球的有28名,约占总数的11%;喜欢排球的33名,约占总数的13%。所以学生对于选课的项目多数是社会比较大众化的运动项目。[3]

篮球作为广东省的招牌运动项目,并且容有两支CBA球队,因此篮球运动是深受社区居民所喜爱的项目,龙岗还是深圳篮球传统项目区,选篮球课人数自然是多数:羽毛球在广东也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乒乓球作为国球从来都是人们喜欢的项目。从整体上来说,学生喜欢的项目是: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这个项目,相对女生要比男生稍好一些,是因为田径相对其它项目练习起来相对容易。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科学实践证明:兴趣对活动有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积极的参加活动。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对运动的兴趣。

3.2表2学生不喜欢田径类课的主要原因(n=270)

从表2看出,不喜欢田径类课的原因中,认为“课堂枯燥”的学生有186人,约占总数的68.8%;“不喜欢运动”的学生69人,约占总数的25.5%;认为“太累”的学生39人,约占总数的14.4%;认为“动作不易掌握”的学生30人,约占总数的11.1%;选“怕受伤”的学生7人,约占总数的2.6%。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情况,关注学生的需求,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运动价值,提高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4]

3.3学生对田径项目学习作用及目标认识

表3小学生对田径课的看法调查(n=270)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类项目的锻炼“价值很大”,而只有22%的学生认为“价值不大”。这表明学生对田径的锻炼作用认识比较全面,虽然田径运动大多比较单调枯燥,但对人的其他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这在多年的体育实践中已被认可。走出误区,全面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与内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田径运动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仍局限于竞技体育一方面,使之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仅仅是围绕着田径运动的技术和提高成绩而展开。因此,而形成了现在从小学到大学学校体育田径教学中所形成的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使这一既有健身价值又能发展运动能力的运动项目受到限制,导致一些本来人们喜欢的项目得不到普及,一些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乏味,很多人渐渐对田径运动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让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中重塑自己,如何在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中找到自身的地位与价值并发挥其健身功效,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总结与思考的问题。

3.4学校场地器材对学生选田径课的影响

3.4.1南澳中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田径教学场地器材现状的调查

学校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是目前南澳街道校园面积最大的一所公办小学。从整体上看,南澳中心的田径场地情况是基本理想,200m塑胶场地一个和两个塑胶篮球场,这无疑会促进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田径教学的开展.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与体育器材及场地国家标准实施手册》中对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来看,每个小学应该有300m以上田径场及球场或生均体育活动面积4m以上.从调查来看,南澳街道中心小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5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3.5.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在田径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性关系“.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勇于教学改革与创新,讲授体育知识应具体、形象、生动、引证为例.要尊重学生意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设想和创造精神,善于启发学生,不断增强和培养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的兴趣,为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5]

3.5.2教师良好的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保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田径课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体育学习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显著教学的重要方式.在体育田径课的教学与训练中教师不但要保持积极,肯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而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根本,全面的业务能力是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方能使学生依赖教师,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5.3.改变教法,补充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喜爱的田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田径课教学内容转变.例如:田径教学中的跳跃项目除教材规定项目外,还有水平方向的(原地跳、行进间跳远、行进间单双足跳等)跳跃,有垂直方向(原地摸高、行进间跳、单双足助跑跳高等)健身的跳跃.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变化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课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田径运动能全面提高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田径课必须开设,而且在体育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田径课的地位,对其考核也要采用硬性指标。

4.1.2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所了解,但不全面,深入学习不够,对其内涵领悟不够透彻,导致田径课不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

4.1.3受传统田径课教学的影响,使认知与具体实践存在偏差,田径类课教学完成课程目标实效性有待加强。。

4.1.4实行时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积极配合,老师要起到桥梁的作用,正确引领学生对田径的兴趣。

4.2建议

小学体育课田径项目的现状及学生厌倦田径课的原因也告诉我们,田径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符合“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提几点建议。

4.2.1以“快乐体育”为方向的田径教学改革

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从健身角度出发,将娱乐与健身相结合,内容要灵活、多样、实效,把学习项目编排成游戏和比赛的形式,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体育教师要安排趣味性强的游戏,如将学生最不喜欢的长跑项目改为定向越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运动中,掌握田径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目的,在弘扬刻苦锻炼精神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删除一些动作技术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与“终身体育”这一指导思想不相符合的田径项目,如铁饼、铅球、标枪、撑竿跳等。

4.2.2增强学生对田径的认识和兴趣

增强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田径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师应多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增加传授健身理论和卫生保健的知识,使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要从终身体育出发,让学生通过田径课的教学,全面完整地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对田径运动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主动了解和掌握健身性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技能及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参与田径健身;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保证田径课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4.2.3教师充分利用在田径课主导者的身份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新课程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培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必须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和针对性,拓宽课程改革信息的渠道,提高一线体育教师执教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

4.2.4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保证。标准化高中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要合理,并适当引进部分田径专项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有一定比例的理论课,让学生不仅了解学什么,怎么学,更要知道为什么学。

参考文献:

[1]王光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价值与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朱丽萍,吕金江.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李儒新.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郴州师专学报,2003,24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7

【关键词】田径教学困境对策

随着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变革,体育课以专项课程开设的形式,已经成为了比较普遍的授课形式。然而随着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以及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普遍开展,这些运动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与此同时田径这项传统的体育课程却备受冷落。随着喜爱田径运动的学生逐渐减少,田径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也逐渐减少,田径教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田径运动是各种体育运动的基础,它在发展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在当前普通高校的田径教育中,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为田径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开阔的平台。

一、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基本上是以竞技的形式开展,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确切需要,没有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逐步培养。由于田径教学追求在竞技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单一的追求跑跳等技术动作,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就毫无乐趣可言。现在的学生普遍的认为田径是一项运动量大并且枯燥乏味的课程,所以选择田径课程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偏向于喜欢比较休闲娱乐的运动,学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球类和体育舞蹈等项目。所以有必要丰富田径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促进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

二、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

2.1田径运动教师以及教学内容面临的困境

田径运动的主要困境就是教师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虽然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但是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浪潮,这对于田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这样就严重降低了学生选择田径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挫伤了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热情。

国内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发展体育终身教育的思想,由于这一理念,使得体育专项课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虽然选课对于体育课程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田径的教学却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田径项目少之又少,普通高校很少有开展田径选项课,田径运动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一直以来,普通高校的田径授课内容都没有新的变化,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项课都以技术的教学为主,课程内容枯燥单一,训练强度大,竞技色彩浓厚。而且在上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较高难度的技术很难掌握从而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这样就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现阶段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再加上教学内容的重复导致了学生的体育技能得不到发展,使学生失去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一些高校在田径运动的选择上面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硬性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有难度的教学内容,这些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2.2田径运动的考核评价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田径的教学期末考核的形式主要是看中运动成绩,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重视不够。这样下去只会造成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即使努力了,最后成绩也会不达标,或者有一些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过硬的学生即使平时不参加锻炼,最后也会有很好地成绩。这也是许多学生不去选择田径项目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的田径教学的对策

3.1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建议

首先要充分的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田径运动项目的健身功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降低对于一些动作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应该能够体现田径真正的意义。同时要着重丰富教学的内容,将健身等方面的内容引进到田径的教学当中来,结合每位同学的实际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目前的很多普通高校在田径教学的内容上只是跑跳等单一的项目,这些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接触,所以根本引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能够针对田径项目的特点,开设一些趣味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样就达到了最初的目的。田径教学应该朝着多样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结合技术的特点找出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采用难易相结合的运动模式,使广大学生积极地投入田径课程当中来,充分去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

在田径的教学中,趣味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讲解要能够生动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忌教学方法的单一。这样既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自主创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田径运动。同时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适当的抓住机会给与鼓励,进行言语或者非言语的形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热情。

3.2田径运动考核评价的对策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变革,田径运动考核评价的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田径课程的考核需要学生在接受田径运动训练前的初始成绩以及田径教学运动之后的成绩。在学生的学习之初,通过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以此作为学生的起点成绩,然后结合每学期的最终成绩与初始成绩对照,就可以比较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切合实际,而且消除了学生对于田径课程评定的消极感,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田径的课程当中来。

结束语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全面的展开,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地创新,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完善考核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田径运动才能像其他项目一样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彭中东,王霞,普通高校田径专项课面临的困境和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1).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8

关键词:中等职业;田径队;积极性;科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31-02

2009年10月,安徽省部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在合肥市成功举办,并且于2011年10月在马鞍山市举办了第二届,这是我省中职类学校举办的最高规模的田径运动会。这两届田径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中职田径项目的业余训练提供了比赛平台,给学校以及个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中职学校田径训练指明了方向。笔者所在学校率队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安徽省部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并连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佳绩,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在田径队伍建设方面遇到了许多的困难,田径队由于受训练时间、项目特点以及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制约,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在田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中职类学校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学得一技之长,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体育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学校业余运动队没有明确的管理细则和奖励制度,使得整个田径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都得不到提高,运动成绩很难有保障,所以学校领导对业余田径队的队伍建设应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比如:随时慰问训练中的运动员,在精神上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关心学生的训练和生活情况,每学期都开田径队的教练员和相关负责人的会议共同商讨田径队的训练方案,确立训练计划,学校负责人负责协调好学校相关部门对训练队的支持工作,及时解决训练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比如:训练时运动员的饮水,训练后的吃饭,洗热水澡等问题,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让运动员从实际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重视。

2.严格管理,科学训练

2.1严格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运动员的管理制度,是运动队训练顺利进行的保障,在运动队训练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训练制度进行,对于训练中出现的迟到、早退、缺训、不遵守纪律等违反次数较多的运动员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严肃处理,即使是非常突出的运动员,也要一视同仁,出现违规现象,该罚就罚。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考勤制度,有特殊情况的要请假,但必须到现场见习训练,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增强田径队的凝聚力。

2.2科学训练。只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减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田径运动本身就是一项枯燥的运动项目,如果采取传统的单一的训练方法,不但训练成绩很难提高,更让学生对训练产生反感情绪,打消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产生恶性循环,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第一,教练员努力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不断学习努力完善自己,对每次训练后进行小结,多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训练方法和理念。更应完善自身的素质,教练员的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项技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第二,合理的选材,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运动选材的重要性,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是通过训练得到明显的改变的,即可训练的,而另一部分则主要由遗传特征所决定的,也就是先天性的。[1]

2.3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一套系统的训练计划对业余田径队的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按照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的计划才能有效地保证田径队员的运动成绩稳步提高,减少运动伤病产生的几率。学校应每一学期都会召开一次田径队训练计划研讨会,由教练员和校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讨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对于个别成绩比较突出的田径队员要有针对性,单独制定计划,这样才能保证个别突出的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偷懒",保证他们的运动成绩持续增长。在整个一学期的训练计划中应具体到每周的训练计划,每天训练都做到有每天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田径训练的作用,做到系统练习,绝不盲目锻炼。

一套科学有效地训练计划还需要认真贯彻于实施,如果没有按照训练计划实施就等于没有训练计划,训练结果也就大打折扣了,然而按照训练计划实施并不是就等于每次田径训练按每天的训练计划布置,然后严厉的督促学生按照训练计划的运动量完成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非常差,田径队员不是机器人,不可能一丝不苟的机械式的完成规定的运动量,有时你过于严厉了反而容易产生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矛盾,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你越是严厉,他们反而和你对着干,这就要求教练员做到在训练中软硬兼施,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意调节气氛,就像一句俗语"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一样。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要与学生沟通,在每次训练的时候指出每个练习项目的作用并指出每位运动员的不足,这样队员们就知道练习的重要性而他们想要提高成绩就会主动的刻苦练习了。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生活、饮食情况都要关心,对做的比较好的学生,成绩提高的学生要语言上的鼓励,时刻能让学生感受到教练员对他们的关爱,这样才能在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训练需要改变田径项目训练中枯燥、单一的训练方法,在日常的训练中注意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以不同形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比如:训练学生协调性以及平时的准备活动时不用通常采用的徒手操而是改为健美操,发展上肢力量可以用老汉推车的小游戏,热身可以踢一踢足球等等,让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富有新鲜感,提升队员们的训练积极性。

3.重视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中职学生正初步形成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可塑性强。这就需要教练员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敢于面对挑战的意志品质。运动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要认真刻苦训练,他们才能从行动中表现出来,让学生自发的训练,主动要求提高运动水平,这样在训练中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无私奉献为校争光的强烈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在训练中的综合锻炼是一辈子的财富,是再多的荣誉和金钱买不到的。

4.充分定运动员的价值

4.1精神上的鼓励。在精神上给予运动员鼓励对田径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通过刻苦的训练努力比赛拼搏出来的成绩希望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笔者所在学校田径队在安徽省第一届部级重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总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胜利归来时,得到了校领导以及全校学生的列队欢迎,学校领导还特别召开了田径运动队的表彰大会,这使得田径运动员感到无上光荣,其他学生因为羡慕田径队员也纷纷想要加入到田径队里,这就是对田径队取得的成果的充分肯定,并且学校在同等条件下每年的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各种先进荣誉的评定都有针对性的向田径队员倾斜。在评选先进班集体时,对在田径大赛上获奖的运动员所在的班级给予适当的加分。这样,班主任也非常支持运动员的训练,每年的校运动会上,田径队的队员也能为班级取得很多的分数,为班级作出巨大的贡献,班主任也尽可能的关注运动员,与他们沟通,了解运动员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遇到学习和训练相冲突时,及时与教练员沟通,以求妥善解决。

4.2物质上的奖励。中职学校在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员需要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如日常训练的生活补贴,以及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金。因为训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和磨损很多的鞋袜和衣服,如果学校提供的生活补贴和相应的奖金不能满足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花费,甚至运动员还要向家里要钱用于训练费,那对训练的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况且,田径运动员们身着学校统一发的训练服在操场上认真刻苦的训练这本身就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会让运动员成为学校许多学生羡慕的对象。满足运动员一点点小小的虚荣心,他们训练也会更加认真。因此,学校在训练生活补贴上应适当的增加,或是加大奖金金额等。

4.3学业上的优惠政策。运动员们平时训练耽搁了很多学习时间甚至是法定节假日,这对他们的学习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光是学习时间上的,更多的是学习精力上的,每次训练后运动员肯定是疲惫不堪,学习精力投入自然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难免影响到学习成绩,甚至是顺利毕业。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学业上给予田径队员们一个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学生需要练习弹钢琴,然而田径训练占用了大多数课余时间,使队员们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去琴房排队练琴,钢琴成绩也不好,经校领导同意,给予田径队员免除排队优先练琴的优惠,这一政策也深受我校田径队员的欢迎,队员们的钢琴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有些中职类技术学校可以为田径队员优先安排实习单位等一些政策,以鼓励运动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而因为田径队训练以及参加比赛而耽误学业的可以采取以平时成绩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加分,按取得的运动成绩成比例的给予运动员考试总成绩上的加分,让运动员能够顺利毕业。当然教练员在日常训练是也要一手抓训练成绩,一手抓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不能一味的只顾运动成绩而对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职类田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上几点入手,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和谐的田径队伍,形成一个行而有效地奖励机制,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9

关键词: 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区域;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811.2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44105 文献标志码: A

奥运竞技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技,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竞技实力相互制衡,某一区域的国家之间亦是如此。田径作为奥运会第一金牌大户,倍受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由此田径得以“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称。田径各项目金牌的区域归属代表着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的田径竞技实力。根据我国学者任海教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阶段划分理论[1],奥运会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本研究将着重研究奥运会发展的第4阶段,即第22~29届奥运会。试图通过对这8届奥运会田径各项目金牌数量及其区域归属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全世界范围内田径各项目竞技实力整体分布情况以及各大洲强势项目的分布特点,深入探讨当今世界田坛的竞争格局,对我国田径项目的整体规划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研究对象

以第22~29届夏季奥运会上各国所获田径项目金牌情况及所获金牌国家所归属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包括前苏联、独联体和民主德国、联邦德国。

表 1 第22~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数量一览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搜集了第22~29届夏季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及其金牌区域归属的有关资料,同时,通过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以“田径项目”并含“金牌”为主题词检索文献127篇,以“奥运会田径项目”并含“金牌”为主题词检索文献95篇,详细阅读所查文献,了解该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为构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分别对世界各国田径各项目分获金牌总数进行统计,以地区及项目群体为单位,统计各地区范围内田径各项目群体的金牌总量,并以金牌总量为根据探讨各项目群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上的竞技实力,最后运用SPSS 16.0(英文版)及Excel 2003对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纳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奥运会田径各项目金牌区域归属的整体特征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第22~29届夏季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共产生347枚金牌,全球共有来自6个大洲的49个国家分获这些金牌。从金牌数量上来看,欧洲以177枚金牌高居首位,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洲分获105枚金牌屈居第二,非洲则以46枚金牌总数位居第三。虽然欧洲在金牌数量上占据相当优势,但是从分获国家数量上来看,欧洲共有24个国家分获金牌,而北美洲仅有8个国家摘获金牌。从项群分布上看,欧洲快速力量性项群依旧占据世界霸主地位,在投掷项目上,更是以绝对实力分获50枚金牌而高居世界首位;在速度性项目中,北美洲军团则以美国为核心,并以分获74枚金牌而位居榜首,充分展现出北美洲在短跨项目上的天赋及超强竞争实力;在耐力性项目中,除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首的非洲在中长距离跑项目上占据优势外,欧洲则在超长距离项目上以绝对实力技压群雄占据霸主地位,显示出在该项目上的强劲发展势头;欧洲在综合性项目中依然以绝对实力位居高位,而北美洲与非洲各分秋色、势均力敌占据世界前列。从整体上看,欧洲在田径各项目发展上比较平衡,无弱势项群,反观其他大洲在分获金牌项目上则表现出极大的失衡。尤其是北美洲与非洲,优势项目的单一发展严重阻碍了其总体上的发展。

表 2 第22~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区域归属与项目归属分布表

3.2 奥运会田径各项目金牌区域归属的态势分析

图 1 6大洲在第22~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中分获金牌数量走势

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技体育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欧洲分获的金牌数量呈波浪式推进,第22届奥运会欧洲在田径项目上占据绝对优势,金牌数量位居高位,第23届奥运会欧洲分获金牌的数量急剧下降。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东欧集团的政治剧变而导致的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形成,东欧集团的竞技体育体制面临着必须依托市场,走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使其竞技体育实力下降;另一方面德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分裂成2个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着东欧剧变,原有2个国家逐步实现统一,其原有的竞技体育体制与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不相适应,以致完全摒弃,致使原有的竞技能力逐渐下滑,使欧洲在金牌总量上不能得以保持绝对优势。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后,随着国家政治的逐步稳定、经济上的迅猛复苏,竞技体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欧洲整体竞技体育实力也随之明显回升,在第24届奥运会出现新的巅峰,但总体上依然呈波浪式推进。北美洲在第22届奥运会之后金牌数量急剧上升,与欧洲形成鲜明的对比,除了东欧剧变的历史缘由外,美国始终是经济和科技异常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其竞技体育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第24届奥运会之后,北美洲的竞技实力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出现与欧洲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势头,而非洲自从第22届奥运会之后,其金牌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有着强劲的发展动力。亚洲除了在第28届奥运会出现高潮外,一直与大洋洲呈现出较低水平的发展态势,而南美洲始终处于最低发展水平。由于北美洲短跨项目与非洲中长跑项目的强势崛起,对欧洲长期垄断的项目优势产生强大的冲击,再者,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竞争,致使欧洲分获金牌总量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3.3 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区域归属的系统聚类分析

为了使研究更为简便易行,现将第24届奥运会之后发生分裂的国家仍视为原来所隶属的团体,如苏联;将第24届奥运会之后合并的国家按新国家名称进行统计,如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后,将分获347枚金牌的6大洲的49个国家进行系统聚类,并选择系统聚类分析中的Betweengroups linkage进行分析。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奥运会田径各项目金牌归属区域划分为强势板块、较强势板块、弱势板块3块区域。在对6大洲各国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时,由于大洋洲和南美洲在奥运会中分获金牌的国家数量较少,因此,为方便研究只对4个大洲分获金牌的国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由表3可知,欧洲与北美洲分别以177和105枚金牌划为强势板块,非洲则以分获45枚金牌列为较强势板块,其余各洲则被划分为弱势板块。从表4可以看出:在欧洲分获金牌的24个国家中,俄罗斯、前苏联分别以27、23枚金牌划为强势分布区,民主德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则划为较强势分布区;前苏联虽然已经解体,但原来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体制依然焕发着朝气,使独联体在田径项目上仍然显示出强劲的竞技实力。在北美洲,速度性项目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以分获79枚金牌列为强势分布区,牙买加和古巴分别以9枚、8枚金牌的战绩位列较强分布区。以中长跑、耐力性项目著称的非洲国家中,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以辉煌战绩列为强势分布区,摩洛哥则被划为较强分布区。在亚洲分获金牌的5个国家中,中国以5枚金牌列为强势分布区,日本则成为较强势分布区中的一员。

3.4 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强势板块金牌归属的动态分析

3.4.1 奥运会欧洲金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分析

从图2、图3可以看出:快速力量性项目是欧洲主要的优势项目群,在奥运会田赛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技实力,男子项目呈现波浪式发展,而女子项目则呈现出大波浪式发展,中间只有1次波谷、1次波峰,在第27届奥运会上表现尤为出色,包揽了投掷项目的全部金牌,显示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在速度性项群上,男子项目都在第22届奥运会后急剧下滑,之后便一蹶不振,在该项目上甚至出现“零”金牌现象,由于东欧政治剧变、东德与西德实现统一,女子项目也在第22届奥运会后竞技实力急剧下滑,但随后具有上升趋势,呈现出先突变后稳定的发展态势;在中距离项目上,男子项目虽有夺金的经历,但始终处于零边缘地带,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而女子项目却表现出先稳定后波动的发展态势;在长距离项目上,女子项目在第24届奥运会前占据着较强的竞争实力。其后竞技实力逐渐削弱,男子项目则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然而,在超长距离项目上,男子展现出超强的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第22、28届奥运会上神话般地包揽了该项目的全部金牌,由此也可以看出:欧洲与非洲在该项目上的激烈抗衡,女子则表现出极大的起伏波动性;在综合性项目上,男子在第26届奥运会之前占据着霸主地位,之后便呈现波动式发展,女子在前几届上虽无收获,但在近几届上却表现尤为出色,显现出欧洲军团在综合性项目上的强大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欧洲军团各项目都处于均衡发展状态,随着时间的推进,参与竞赛的国家及地区的增加,其总体竞技实力会有所下降,但各项目始终呈现出稳定均衡的发展态势。

3.4.2 奥运会北美洲金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洲整体竞技实力较为强大,但是各项目发展却呈现出不平衡性。从图4、图5可以看出:速度性项目是北美洲的主要优势项目,快速力量与综合性项目为辅优势项目,尤其是速度型项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男子在3届奥运会上垄断该项目的全部金牌,显现出其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女子在第25届奥运会后竞技实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快速力量项目上,男子项目呈现出大波浪式发展态势,但总体发展较为均衡,而女子项目发展较为缓慢且波动性较大,二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综合性项目上,北美洲显示出强大的竞技实力,尤其男子项目,一直与欧洲相抗衡,而且一直受到欧洲在综合性项目上的压制,竞争异常激烈;然而,耐力性项目却成为北美洲在国际田径赛场上的一块伤疤,长期以来呈现出较低水平的劣势发展状态,即使偶尔个别项目有所收获,也是由于非洲运动员的移民或者优秀运动员的加盟使之在超长距离项目上占据一席之地,说明北美洲区域的运动员在耐力性项目发展上受到种族遗传的重要影响。从总体上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洲在速度性项目上的霸主地位将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美洲的整体竞技实力将会逐渐减弱。

3.5 奥运会田径各项目较强势板块金牌归属的动态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近8届奥运会上非洲男子综合竞技实力优于女子,项目发展呈现出极不平衡性。从图6、图7可以看出: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核心的非洲国家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的竞技项目比较单调,主要以耐力性项目为主,尤其男子项目,在奥运会中距离和长距离项目上几乎垄断着该项目的全部金牌,显示出强大的连续稳定的专项竞技能力;女子也只有在这2项目上显现出相应的超强竞争实力,在第26届奥运会之后,女子在长距离项目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中距离和超长距离项目发展较不稳定,二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然而,在速度性和快速力量性以及综合性项目上,总体竞技实力处于弱势状态,虽偶尔有所建树,但总体一直在较低水平线上缓慢发展。从总体上看,非洲军团在耐力性项目上虽以绝对优势登上该项目的霸主席位,但其他项目发展却极为不平衡,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3.5 奥运会田径各项目弱势板块金牌归属的动态分析

3.5.1 奥运会亚洲金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分析

由图8、图9可知,在奥运会田径竞赛中亚洲军团的整体竞技实力表现出极不平衡性,波动起伏性较大,不能形成一个既连续稳定又较为均衡的优势项目。由统计数据可知:亚洲军团在第25届奥运会田径超长距离项目上首先实现突破,男子在马拉松项目上分获金牌,而我国选手陈跃玲在女子10 km竞走项目上摘金,但其发展态势不连续且震荡较为明显;在速度性项目中,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军团长期以来处于劣势发展状态,然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的卓越表现,又让我们看到了亚洲黄种人在短跨项目发展上的潜在优势;王军霞、邢慧娜在奥运会田径长距离项目上的出色表现,使得亚洲人在非洲和欧洲的强力压制下得到一席之地,为亚洲跻身于世界田径耐力性项目行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快速力量项目上,亚洲军团一直处于发展低迷阶段,但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我国选手黄志红的出色表现,说明亚洲在该项群上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然而,在此之后却一蹶不振,一直没有新秀崛起,这无疑在提醒我们对我国优势及潜优势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以及训练理念、手段等重要问题上的深度思考。

3.5.2 奥运会大洋洲及南美洲金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分析

据统计,在第22~29届奥运会上,大洋洲军团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个国家摘获金牌,在8届奥运会上共获得5枚金牌(澳大利亚分获4枚、新西兰分获1枚),说明大洋洲在整个世界田坛中处于弱势地位。由图10、图11可以看出:大洋洲女子综合竞技实力强于男子,在分获的5枚金牌中,女子4枚,而男子只有1枚;在速度性项目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在速度性项目上所获得的2枚金牌全部来自女子;二者在快速力量项目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并且2枚金牌都是在第29届奥运会上收入囊中,说明大洋洲在快速力量项目上有重大突破;然而在耐力性项目上却始终无金牌入账。总之,大洋洲在速度性及快速力量项目上始终处于动荡不稳定的发展态势之中,其他各项目基本处于无力参与竞争的低迷发展状态。而南美洲只有在中距离和超长距离以及快速力量项目上分获过金牌,基本无实力参与竞争,整体上处于6大洲中最低发展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奥运会田径竞技格局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金牌区域归属可划分为3大板块:强势板块、较强势板块、弱势板块;金牌区域归属的强势区域、较强势区域、弱势区域随着时间的推进将会有所改变,但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维持原有布局。

2)欧洲军团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夺金点较多,各项目发展较为均衡,连续性稳定性较好,在快速力量项目上,投掷项目以绝对实力占据世界霸主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欧洲整体竞技实力呈现下降趋势。

3)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洲军团各项目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但是总体竞技实力较强。在速度性项目中,北美洲以绝对优势占据不可撼动的霸主席位,而且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在快速力量项目的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子发展较均衡,而女子发展较缓慢。

4)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首的非洲军团在奥运会田径竞赛项目比较单调、各项目发展失衡,主要以耐力性项目为主,男子在中长距离项目上几乎垄断所有奥运金牌,呈现出连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女子在该2项目上发展不稳定,二者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5)竞技实力极不平衡,波动起伏性较大,优势项目连续性、稳定性较差是亚洲军团田径各项目发展的主要特征。在长距离项目上虽有所建树,但其发展态势震荡明显且不具有连续性;在速度性项目上一直处于被欧美国家重重压制的劣势状态;在女子超长项目上,尤其是马拉松,展现出一定的竞技实力。

6)大洋洲军团女子综合竞技实力强于男子,在速度性项目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快速力量项目有所突破,但整体处于低水平发展态势之中;田径项目竞技实力较差的南美洲军团,其整体处于6大洲最低发展水平。

4.2 建议

通过第22~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区域归属横向与纵向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世界田径竞技格局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这种多元化格局可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维持。鉴于上述分析,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发展,提高我国田径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争取在以奥运会为主的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应该在大力发展我国潜优势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我国优势项目,尤其是女子马拉松项目。此外,还应重点关注男子110 m栏以及女子中长跑项目的发展,除了展现我国现有的技战术特点之外,还应积极地学习国外科学的运动员培养理念以及先进的训练手段、方法和训练理念,找出不足、缩小差距,进一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吴长稳,于奎龙.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金牌的区域分布与项目的分布特征[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4748.

[3]曹景伟.第24~26届奥运会各竞技体育强国优势竞技项目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1):3943.

[4]曹景伟,李军.百年奥运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J].体育与科学,2000,21(1):2330.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10

摘要田径素有“运动之母”的美称,但商丘师院公体田径开展的并不理想,经调查分析,枯燥无味,没兴趣是主要原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身体必须通过长期的科学锻炼得来,田径能发展人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灵敏、耐力等基本素质,希望本文研究能为后期同类研究做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体田径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商丘师院公体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参与田径运动的行为、态度等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共600份,得出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为98%,问卷经过专家审核,问题内容和结构设计合理,对回收问卷通过分半信度检验,r= 0.89,信度较高。

2.访谈法

对商丘师院多名老师和学生进行现场访谈,取得宝贵资料。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搜索相关资料,提供理论依据。

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19.0进行数理统计。

二、结果分析

(一)公体学生对田径的认知情况

能区分辨认各类田径项目的学生占59.1%,能讲述田径起源和意义的占33.9 %,能深刻认识田径功能的占16.2%,知道田径特点的占20.4%,基本掌握两项田径技能的占23.8%,精通多项田径技能的学生占1.7%。可见,学生对田径的基础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甚浅,公体学生对田径认识不足是影响学校田径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田径课开展的有关情况

1.学生对田径课态度

85.8%的学生认为田径课枯燥无味,88.2%的认为学校田径教学设备差,仅7%的学生喜欢上田径课,兴趣是第一老师,多数学生对田径课不感兴趣,没兴趣则就没有动力去学[1],必然制约了田径课的教学,影响田径授课内容的完成。田径场地器材的不完善,会阻碍学校田径课有效进行,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学生体育选修课情况

学生进行体育课选修时,受欢迎的项目依次为:健美操、武术、篮球、排球、其它、田径。学生中选球类和健美操的较多,而选田径的居然为0,这种现象居然发生 “运动之母”身上,大大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常言道:“田径苦,体操难,大球小球都好玩”,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因而更要开展好田径课,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3.田径教师资源

原来从事田径教学的有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5%,现在任田径教学的为0,因为没有学生选择田径课,故田径老师开始带其它其它项目,如篮球等,当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篮球班的教学质量。76%的老师认为学校教学设备差,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田径的一重要原因,可以看出学校并不是没有田径专业的老师,而是学校田径设备差,学生不喜欢田径课,选田径专选的人数少甚至0等原因,造成老师不喜欢教田径课,不开设田径教学班。

4.课外田径比赛情况

课外田径活动是田径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田径比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田径运动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和兴趣,学校课外田径运动是学校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2],但师院近三年内春季运动会开过两次,其它田径赛事未开过,这表明,学校课外田径发展薄弱,则会导致学校田径的开展大打折扣。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田径在学校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学生对田径的认识程度,学校师资的合理配备,学校课外田径比赛的开展情况,学校器材设备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使学生对田径产生消极态度,导致学校田径运动开展不乐观。

(二)对策

1.加强学生的田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教育

学生对田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非常薄弱,学生根本就不能深刻的认识田径运动,只知道一些基本特点,对它的功能和意义不能深入理解,学生不懂田径知识,不知道它的好处,则不能对他们产生动机,会影响兴趣的激发,学生对田径技能的掌握十分薄弱,人们不能科学的进行动,则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会对田径运动失去希望。学生只知道从田径运动的表面特征来看待田径,不深入了解就不知道它蕴涵的好处,就行不成学习它的动机,也就谈不上田径运动的良好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田径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提高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动机。

2.加强学校田径设施的配备

学校田径设施配备不合理,一个学校的田径设施是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保障,田径技术的学习需要借助田径器材,场地这个媒介,如果田径设备配备不够齐全,不够合理,就会导致在田径运动过程中出现阻力,阻止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因此,学校应加强学校田径设备的配备。

3.加强学校田径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有学生想选田径课,但人数过少,田径课未被开设,学校田径教师发生转向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教育就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田径教师在田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播途径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田径教学过程中没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学校田径教学活动也不能有效的开展,田径课是学生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课不能有效的开展则影响学校田径运动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加以重视田径课的开设,加强学校田径师资力量建设。

4.加强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公体学生对田径课有着不好的态度和看法,认为田径课枯燥乏味。从田径运动自身的特点看,田径运动具有单一的、循环性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负荷量也比较大,因此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应当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如田径运动项目上穿插一些具有辅质的综合性的游戏,田径教学技术与教学器材的合理配合等,其实,田径运动自身也具有极强趣味性的潜力,如刘翔上海举行的一次跨栏比赛,观众竟超出20万人,可见,运动项目具有趣味性的潜力,观赏的价值。而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传统认识方面存在着问题,使田径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得不到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学校田径教学的新模式教育,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

5.加强课外田径运动比赛活动

课外田径运动比赛活动是田径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田径运动比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全面的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田径意识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学校课外田径运动是学校田径运动发展重要因素,学校课外田径比赛较少会阻碍田径运动的发展,学校组织的田径运动比赛次数较少,因此,学校应加强课外田径运动比赛活动。

参考文献:

[1] 李广国.田径运动与奥林匹克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2):34-36.

[2] 黄向东.田径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32-235.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11

摘要: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也没有那么受欢迎,发展遇到了瓶颈。对此,不少体育教师都深感忧虑,并积极付诸行动、想方设法地试图改变这种情况。正因为此,笔者拟结合自身实践和心得体会,在本文中就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改进田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 田径教学 问题 对策

田径项目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田径项目的教学和训练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是发展人体最基础的走、跑、跳、投等身体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其价值和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所取代。但由于长期以来田径项目教学(如短跑、中长跑、跳远、铅球等项目)多以技术性为主,而忽视了其健身性和娱乐性,显得枯燥而单调,学生们渐渐不感兴趣。如何改进田径教学则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学生跑、跳、投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总而言之,田径教学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 缺乏对田径文化内涵、作用、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学生没有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没有意识到田径的健身作用、不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不知道如何去欣赏田径运动的美、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田径比赛、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对田径运动无法产生兴趣。此外现代的学生大多不愿吃苦受累,而田径运动主要在露天田径运动场,学生认为烈日当头、高温炎热的条件很艰苦,从而提不起兴趣。

(三) 存在形式主义

目前,许多学校都按学生体育兴趣选择田径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较为枯燥的田径教学项目逐渐被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游戏性和球类项目所取代。另外,针对新课改提倡分组教学,有的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课堂中不管具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常常生硬地搬用分组合作的固定模式,以为只有采用分组练习,才是新式的教学,才能培养合作意识,其实有些课适于分组练习,而有些课不适于分组练习,否则会导致一些不良效果。本该规范标准的动作变成了三、四种样式;少数人做多数人看,多数人迁就少数人的看法和做法;少数学生根本不做,或随意玩耍,蒙混过关;给胆小、保守甚至厌学体育的学生以机会,消极逃避,极易造成练习密度严重不足。

(四)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效果的考核往往重视学生的技术评价和达标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掌握锻炼方法、体育态度兴趣与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认真练习也无法通过考试;而有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考到高分。并且在考评中,所定的评分标准较高,大多学生难以通过考试,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倦和畏惧情绪,不喜欢上田径课。这种评价方法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田径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偏离了体育教育和评价的目的。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新体育课标的实施,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为此应帮助学生设立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一次的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体育田径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田径教学内容竞技化的束缚。根据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思想,学校体育教学应把一些非竞技性田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改变田径教学内容狭窄化的现状。例如,跳步垫步等非滑步形式助跑推铅球、原地跳起投实心球、仰卧投推实心球、后抛实心球、单手原地投、行进间推实心球等投掷动作,这些投掷动作不但简单易学,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投掷速度和力量,也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基本投掷能力,可以作为田径投掷基本内容。再如,把属于竞技运动类别的跑步项目改为游戏跑,如“穿过火力网”、“长江黄河”、“撒渔网”、“运球跑”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式,使之逐渐成为学生喜爱的田径活动内容。

(二) 建立一个科学的田径课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公平和准确,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田径教学的考核办法,营造“高质轻负”的教学环境。现代学校体育要注重学生增进健康的近期效益,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的长远效益。改革后的田径课考核办法,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价,特别应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提高幅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以减轻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高质轻负”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三) 注重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是新课标的制定者与实行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在丰富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我们应想方设法地致力于田径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探讨中,为改进田径教学出谋划策,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总有一天,田径教学又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彭中东,普通高校田径专项课面临的困境及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6)

田径运动会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田径;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10-1.5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育课不仅只是锻炼中学生身体,也是对中学生的心理、自主能力、情感、参与态度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注重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作为田径教学,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体系,在实施课程标准和达成课程目标中提高中学生田径兴趣。

一、中学生缺乏田径教学兴趣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田径课感觉到枯燥无味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用说培养起田径兴趣了。

二、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主观原因:中学生不喜欢上田径教学内容课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对田径的价值缺乏切身的实际感受,对田径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田径的兴趣和特长。加上家长对子女的万般呵护,班主任对学习尖子的偏爱等,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

客观原因: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多数学生认为田径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一跑到底”,“一投到底”和“一跳到底”的教材安排;干巴巴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的教材教法,―个实心球投一堂课,一练跳跃跳一堂课,跑跑步,一复一日,年复一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由此不喜欢上田径课。运动量和强度过大。由于这一原因造成不喜欢上田径课的学生越来越多,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大多数学生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锻炼的时间,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一节田径课下来要歇上几天的时间。自由活动太少。由于田径课上不安排或很少安排学生自由活动,因而学生不能自由组合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场地器材不够。使部分学生等候的时间过长,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既难以掌握技能,也难以锻炼身体。天气差。由于气侯恶劣无法上实践课时,只得改上田径理论课。又由于体育理论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实践课的教学脱节,因而导致学生讨厌上体育理论课。身体不适。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总会有少数身体不适的学生,特别是女生还有一个例假问题。由于教师对此类问题重视不够,处理不妥,致使有些学生就趁机逃课。准备活动枯燥。由于准备活动总是老一套,翻过来复过去,年复一年地做那几节操,致使一些学生一做准备活动就感到头痛、心烦。师生关系因素。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喜欢任课的教师,―般也就喜欢上田径课。反之,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作风粗暴或打骂学生,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任课教师,大多也不太喜欢上田径课。

通过观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改变传授方式,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总结了四点:

田径教学生活化。田径运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和获得生活资料,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逐步形成的走、跑、跳、投等动作和技能。过去的长跑课毛振明博士曾经形容为“象驴一样绕圈”,学生几圈下来索然无味,体劳心累,当然这种累可能对体能的发展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一定效果,但是这种累让学生感受至深的是心累和练习过程的恐惧感。有些老师在田径类模块耐久跑的教学中把测定心率与长跑有机柔和起来,学生每跑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自我测脉搏并记录这个数据,几轮重复,学生就得到了每次练习后心率曲线,教师适时向学生传授心率、运动量之间和该年龄阶段对应体能指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练比较,学生最终会发现自己在相应练习后的心率出现下降,通过对比从而明白自己跑的能力在运动中得到了提高,甚至有的学生还希望自己能跑得更快,这种教学不仅让学生的体能得到了发展而且还让学生获得了科学锻炼的方法知识,与传统的形式相比是一种进步。把枯燥的跑和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明白了达到什么样的运动量最合适,学生就把的枯燥的东西变成一种有意义的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田径教学内容多样化。在田径教学内容体系上,我们要注意构建合理、系统的多样化体系结构,根据新“课标”相关学习领域对不同水平学段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水平目标要求,使学生有多种形式的运动技能体验,从而真正获得和提高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多样化的运动形式,还要把运用这多样化运动形式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并由这些运动形式来引申出多样化体系教学手段作为提高田径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例如,利用同学们喜欢打篮球的特点,我让他们进行绕全场两人穿切配合上篮,要求一次5个来回,并且球必须投进否则就要重来,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增强了篮球技术,实际上通过不过的跑动,心肺功能肯定有所提高,下来之后学生根本不知这节课到底是篮球课还是田径课,但是目的达到了,效果还不错。所以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动脑,田径课同学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田径教学游戏化。由于田径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兴趣转向球类及其他项目。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多做与田径有关的体育游戏,在做游戏中不知不觉进行田径教学,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自然而然对田径也就喜欢了。比如这节课是练习快速跑,发展学生快速反应和快速跑的能力,老师还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练习还是蹲踞式起跑、疾跑、途中跑,反复练习,重复跑。学生肯定没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教师把练习方法、形成、要求变化一下,练习效果马上不一样,例如:蹲踞式起跑、疾跑、途中跑;蹲踞式起跑转体180度跑;深蹲起跑;深蹲起跑转体180度跑;让距跑;接力赛。还可以安排快速反应和快速跑的游戏,比如:喊号跑游戏,一方是长江一方是黄河的快速反应追逐游戏等等,通过以上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她们)的练习积极性,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课中练习,产生活力和吸引力。使“枯燥田径”走向“快乐田径”。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小田径运动教学的特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06.

[2]余学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