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

时间:2023-01-31 20:04:27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1

研讨会上,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说:“浙江作为开放地区有容乃大,一所学校来浙江办学不值得过度关注。目前,浙江反对的不是表面上的哪所学校,而是忧虑一种教育模式与学校文化对浙江教育生态的危害。”

回头细看,衡水中学在曲线中悄然进驻浙江。据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方展画研究发现,衡水中学从2013年开始在云南省办了4所分校,在校生有1万多人;2014年在四川、安徽等省开办分校。到目前为止,衡水中学在国内部分省市办有18所分校。

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该校属于“名校办民校”的合作模式,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提供教学场所及校舍,广州某公司提供资金,衡水中学输出品牌、管理、师资和文化等。

《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衡水中学与衡水第一中学的关系为“母子校”。2013年2月,衡水中学与河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曾向媒体介绍,该校进驻浙江开设分校,是应嘉兴港区邀请。目前,该校招生工作已经完成。计划开设两个创新班,90人的计划名额已经招满,其中60人是平湖户籍学生,30人是全国招生。不过,目前这些学生还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将于今年6月参加2017年度中考。

据有关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衡水一中平湖分校是曲线进驻浙江的。平湖市嘉兴港区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了广州某公司,广州某公司与衡水第一中学等合作举办平湖分校。当初校名考虑加上“嘉兴”两个字样,到嘉兴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审批时被驳回,最后回到平湖市,在平湖市有关部门获批“衡水一中平湖学校”的名称。

《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衡水中学首次进驻浙江。2015年4月16日,温州市下辖的乐清市育才中学董事长邵国杰与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乐清市育才中学成为其实验学校,设衡水中学育才班两个班80人,韩语班1个班30人。衡水中学育才班由衡水中学老师执教;学校每年至少派选10名优秀学生到衡水中学学习,选派老师到衡水中学培训。

不巧的是,它遇上了浙江教育改革关键期。“今天是一个平湖,明天N个平湖会出现。”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表示,衡水中学招生规模这么大,设奖金这么高,招生这么出格,这显然不是在办学,而是办“高考工厂”,规模大才能带来商业效应。同样身为浙江教育界的“外来和尚”,叶翠微在湖北省工作时期见证了黄冈中学高考模式的兴旺与衰落。叶校长表示,这种直奔高考目的的“玩法”在杭州以及浙江是走不通的。因为浙江人文底蕴比较深厚,特别是老百姓比较理性。最为重要的是,浙江在2006年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2012年开展高中选修课改革,2014年列为全国两个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正往世界教育潮流方向迈进,不会向“高考主义”妥协。

“以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连锁化办学,挑战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容易引起浙江老百姓的`解。”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林莉认为,这是很多人对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持否定态度的深层次原因。

方展画介绍衡水中学公开的作息时间表说,学生一天要上14节课,学习11个半小时左右。“衡水中学模式是浙江的昨天,不应该成为浙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方展画说,浙江正处在摆脱应试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衡水中学进来了。因此,浙江对衡水中学模式的排斥比其他地方更为强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认为,今天的衡水中学不是第一个阶段的衡水中学,应该辩证地看待。该校在实现原始积累集中大量优秀学生以后也做了一些完善和改变。然而,该校不变甚至引以为豪的是单一追求分数,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在特定的区域与文化中有其市场与生长的土壤。但是,这些与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相逆。

杭州长河中学校长何东涛与学军中学校长陈萍的观点不谋而合,反对“高考工厂”式学校,反对大规模择校,反对以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的等。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专家邵兴江说,浙江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等一些省外优质学校到省内办附属中学,这些学校都没有引起争论。衡水中学为什么不来省会杭州,而来平湖市?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建议,平湖市当地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一是防止招商引资绑架政府,进而绑架教育和学校;二是衡水中学现象有商业炒作,吸引眼球与“粉丝”之嫌。

在浙江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进程中,衡水中学的到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林莉认为,衡水中学模式若挑战浙江新高考制度改革成功了,就意味着新高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果改革阻断了衡水中学模式的发展惯性,就说明高考改革的成功。

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没有违法的情况下,也要合理合规发展,按照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走,不搞小动作,不破坏教育生态环境。叶翠微说,对衡水中学现象要有静观反思、自省找短板和自信的态度。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2

一、招生对象与范围

1、申请者必须参加清华大学2012年“文化艺术冬令营”的艺术特长考核,北京市考生也可参加北京市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的艺术特长考核。对统一组织艺术特长生测试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考生还须获得省级统一测试合格证书。

(清华艺术冬令营报名网:点此进入,温馨提示:清华冬令营报名时间截止至12月5日)

2、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学习能力,获得一级以上艺术考核证书,进校后积极参加艺术团活动的高中毕业生。

3、我校有高考招生计划的31个省(市、区)的理科生和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陕西、广东、四川、重庆、湖南、湖北19个省(市、区)的文科生。

二、招收项目及人数

2012年文艺特长生招生计划人数:60人。各项目签约人数根据生源质量而定。

招收项目:笛子、唢呐、笙、二胡(中胡、高胡)、扬琴、古筝、柳琴、琵琶、中阮(大阮)、大提琴(民乐)、低音提琴(民乐)、民族打击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竖琴、大管、西洋打击乐、舞蹈、声乐、主持、书法、中国画、电吉它、电贝司、架子鼓、合成器键盘手。

三、申请报名方法

步骤一、网上报名

1、申请者必须在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上注册报名方有效。

2、申请者请登陆浙江大学本科报名系统(点此进入报名系统),网上申请时间为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1月5日。

3、在线缴纳报名考试费:参照浙江省物价局有关规定,收取报名考试费110元/人。缴费成功后打印缴费凭证。

4、打印《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

步骤二、现场确认

我校将在“清华大学2012年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测试期间(2012年1月14-17日),在北京设艺术特长生面试考点,考生凭《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及网上缴费凭证现场确认并领取面试准考证。

步骤三、邮寄书面材料

考生须于2012年3月1日12:00前(以邮戳为准)将相关报名材料寄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1A105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310058

a.《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

b.《个人陈述》,陈述须本人撰写并手抄,否则无效。

c.高中三年学习成绩原始记录(班级成绩册)的复印件。

d.特长项目的音像资料(光盘或录像带)。

e.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其他证明自己优势的材料。

音像资料(光盘)的规格要求

1、考生将艺术特长项目拍摄并制成VCD/DVD光盘(10-15分钟);

2、用油性笔在光盘外封依次注明考生姓名、所在地区、艺术特长项目、VCD或DVD,以及内容目录字样;

3、光盘内不得出现与“姓名、地区、学校”有关的语言和字幕内容;

4、音像录制与光盘制作不得变换镜头拍摄和进行后期编辑加工;

5、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光盘将被取消参加测评的资格。

四、选拔程序和录取办法

1、面试:

我校2012年文艺特长生的选拔,要求各考生必须取得清华大学艺术冬令营或北京市艺术特长考核一级以上证书,同时须经过我校的专业面试。

面试时间:2012年1月14日~1月17日

面试地点:海淀区清华东路甲1号京裕宾馆

获得清华大学或北京市艺术特长考核一级以上证书者,如果经过材料初选入围而未在北京参加我校面试的考生,应来我校补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专家集体评审:根据申请材料和面试情况,学校文艺特长生考评委员会集体评审,提出初选名单;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文艺特长资格生名单,并报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备案,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

3、签订协议书:我校将于4月上旬以书面形式通知文艺特长资格生,并签订文艺特长生协议书。

4、高考文化成绩要求:降分标准按照教育部2012年艺术特长生政策执行,最多可降至当地重点线。

五、其他

本招生简章的最终解释权在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571-87951006、88981979(传真)监督举报电话:0571-88981497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1A105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58。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3

很显然,衡水中学这条“鲇鱼”不只搅动了浙江的教育界,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全民大讨论。尽管现在各界声音繁芜,莫衷一是,但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件好事,毕竟问题都是越辩越清晰,道理都是越讲越明白。在本期策划里,我们选编了一组相关报道,以期为大家提供看待此问题的多元视角。

河北衡水中学在全国各地办分校不是第一次,最近进驻浙江省平湖市办分校掀起的波浪巨大,反对的声音也十分强烈。4月11日,杭州市召开名校长关于“衡水中学现象”研讨会,研讨衡水中学办学模式是不是当下优秀学校的样板,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

研讨会上,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说:“浙江作为开放地区有容乃大,一所学校来浙江办学不值得过度关注。目前,浙江反对的不是表面上的哪所学校,而是忧虑一种教育模式与学校文化对浙江教育生态的危害。”

衡水中学曲线进驻浙江

河北省衡水中学是一所以“高考工厂”模式闻名全国的中学。

据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方展画研究发现,衡水中学从2013年开始在云南省办了4所分校,在校生有1万多人;2014年在四川、安徽等省开办分校。到目前为止,衡水中学在国内部分省(市)办有18所分校。

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据记者调查了解,该校属于“名校办民校”的合作模式,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提供教学场所及校舍,广州某公司提供资金,衡水中学输出品牌、管理、师资和文化等。

记者调查发现,衡水中学与衡水第一中学的关系为“母子校”。2013年2月,衡水中学与河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衡水第一中学。

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曾向媒体介绍,该校进驻浙江开设分校,是应嘉兴港区邀请。目前,该校招生工作已经完成。计划开设两个创新班,90人的计划名额已经招满,其中60人是平湖户籍学生,30人是全国招生。不过,目前这些学生还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将于今年6月参加2017年度中考。

据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衡水一中平湖分校是曲线进驻浙江的。平湖市嘉兴港区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了广州某公司,广州某公司与衡水第一中学等合作举办平湖分校。当初校名考虑加上“嘉兴”两个字样,到嘉兴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审批时被驳回,最后回到平湖市,在平湖市有关部门获批“衡水一中平湖学校”的名称。

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衡水中学首次进驻浙江。2015年4月16日,温州市下辖的乐清市育才中学董事长邵国杰与河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乐清市育才中学成为其实验学校,设衡水中学育才班两个、80人,韩语班1个、30人。衡水中学育才班由衡水中学老师执教;学校每年至少派选10名优秀学生到衡水中学学习,选派老师到衡水中学培训。

遇上浙江教育改革关键期

“今天是一个平湖,明天N个平湖会出现。”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表示,衡水中学招生规模这么大,设奖金这么高,招生这么出格,这显然不是在办学,而是办“高考工厂”,规模大才能带来商业效应。

同样身为浙江教育界的“外来和尚”,叶翠微在湖北省工作时期见证了黄冈中学高考模式的兴旺与衰落。叶校长表示,这种直奔高考目的的“玩法”在杭州以及浙江是走不通的。因为浙江人文底蕴比较深厚,特别是老百姓比较理性。最为重要的是,浙江在2006年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2012年开展高中选修课改革,2014年列为全国两个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正往世界教育潮流方向迈进,不会向“高考主义”妥协。

“以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连锁化办学,挑战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容易引起浙江老百姓的误解。”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林莉认为,这是很多人对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持否定态度的深层次原因。

方展画介绍衡水中学公开的作息时间表说,学生一天要上14节课,学习11个半小时左右。

“衡水中学模式是浙江的昨天,不应该成为浙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方展画说,浙江正处在摆脱应试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衡水中学进来了。因此,浙江对衡水中学模式的排斥比其他地方更为强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认为,今天的衡水中学不是第一个阶段的衡水中学,应该辩证地看待。该校在实现原始积累集中大量优秀学生以后也做了一些完善和改变。然而,该校不变甚至引以为豪的是单一追求分数,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在特定的区域与文化中有其市场与生长的土壤。但是,这些与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相逆。

杭州长河中学校长何东涛与学军中学校长陈萍的观点不谋而合,反对“高考工厂”式学校,反对大规模择校,反对以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的等。

浙江省教育厅约谈嘉兴市、平湖市有关领导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专家邵兴江说,浙江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等一些省外优质学校到省内办附属中学,这些学校都没有引起争论。

衡水中学为什么不来省会杭州,而来平湖市?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建议,平湖市当地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一是防止招商引资绑架政府,进而绑架教育和学校;二是衡水中学现象有商业炒作,吸引眼球与“粉丝”之嫌。

在浙江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进程中,衡水中学的到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林莉认为,衡水中学模式若挑战浙江新高考制度改革成功了,就意味着新高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果改革阻断了衡水中学模式的发展惯性,就说明高考改革的成功。

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没有违法的情况下,也要合理合规发展,按照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走,不搞小动作,不破坏教育生态环境。叶翠微说,对衡水中学现象要有静观反思、自省找短板和自信的态度。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4

【关键词】理科班政治三位一体招生体制学业水平测试社会热点限时精选精练

“理科班政治教什么,怎么教”是理科班政治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很难把握和实际操作的一个常规性命题。近三年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理科班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理科班政治教什么,怎么教”这一话题也出现了新的内涵。本文旨在和广大理科政治教师一起针对新形势探讨这个历久弥新的旧话题。

理科班政治课的地位及其新变化

一、 理科班政治课的地位

浙江省的高校招生是按照文理分科进行的,因此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大都作了文理分科。一般学校是在高二开学进行文理分科,而有条件的学校为了让高中教学尽早与高考接轨在高一第二学期就进行了文理分科了。政治的学业水平测试是在高二的下学期进行,因此,在一年或是一年半的时间里,身负理科高考任务的理科学生们还得学习政治这门高中学业测试课程。理科班政治课处于一种相当尴尬的地位:只关系到毕业,而无关高考。在这样尴尬的地位下,理科班政治处于“四不管”的边缘地带:

首先,学校不重视。周课时安排少,周课时一般为两节。考试压力小,平时不安排单元测试,有的学校连期末测试也免了。成绩统计另计总分,甚至忽略不计。

其次,学生不重视。因为是非高考科目,所以学生平时上课经常开小差;有的学生将政治课作为中场休息;有的学生将政治课作为自修课,自己安排做高考科目作业。政治教师屡禁不止,苦不堪言。

再次,理科政治教师不重视。学校安排教理科班,教师自己往往感觉不被重视;带不到高三,与高考奖金无缘;怎么努力也出不了大的教学成绩。

最后,班主任不重视。班主任平时往往引导学生课外少花时间甚至别花时间去学习非高考科目,甚至接近学业水平测试了,也不愿多安排时间。

二、理科班政治地位的新变化

2011年,浙江省首次由浙工大、杭师大尝试深化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探索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报考条件,将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这是浙江省首次尝试“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办法。2012年3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印发《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深化和完善了“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办法。参加“三位一体”招生的院校也由原来的2所试点院校增加到了17所:其中包括14所高校和3所高职院校。今年3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再次印发《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深化完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增加到了22所。新招生模式引起很大关注,受到考生家长热捧。“三位一体”在拓宽学生选择升学途径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考生的高考和学业压力。

对于以前要“一考定终身”的孤注一掷,“三位一体”更考查学生平时的成绩。

在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办法出现如此新变化的趋势下,普通高中理科班政治的地位也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学校开始有所重视。成绩统计另外安排高中学业水平测试A级率统计,其余照旧。

其次,学生开始有所重视。很多志在参加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的理科学生平时比较重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再次,理科政治教师开始有所重视。本着对学生和学校负责的态度,开始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成绩。

最后,班主任开始有所重视。平时会介绍有关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办法,强调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

总之,理科班的政治课程虽然改变不了其副科的地位,但是其地位应该说是有所上升了:不仅仅关系到毕业,而且关系到高校招生了。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理科政治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有了新的探讨内涵。

理科班政治该教什么

“理科政治该教什么”,这一命题在于探讨新形势下理科班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能力要求。许多教理科班的政治教师平时其实很少去深入思考这个话题,以为理科政治随便教些什么都可以。因此很多理科班政治教师特别是既带理科班又带文科班的政治教师根本不分文理分科进行教学,将理科政治上成文科政治,甚至是将理科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上成高考复习课,文科班教什么,理科班也同样教什么。如此以来,造成许多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该落实的知识没有落实,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该掌握的能力没有掌握。有的老师甚至认为难的知识和能力落实和掌握了,相对容易的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和能力当然也就掌握了。其实并不然,这两者是不能做如此简单联系的: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对夯实高考基础有帮助,但应对高考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对应对学业水平测试不一定有效,相应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难的会,易的不一定会。因此在相对较紧张的理科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和复习时间里,我们应该明确每堂课真正适合理科政治的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首先,明确理科班政治教学目标和内容: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理科班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不能仅仅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每一框题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必须仔细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当年度的如果没有可以先参照上年度的。通过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明确理科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全面性的把握,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挖掘到什么程度的把握。

理科政治课时少,一周才两节课,学生除了课内学习,课外几乎不花时间在政治课学习上,因此提高理科政治学习效率只能在课内做文章。理科班政治课尽量不教学超纲的内容,高效完成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避免做无效功。比如,高一经济学通货膨胀这一概念的复习上,作为理科政治教学,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其原因和表现即可,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分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影响和具体应对措施,既浪费时间,又增加学生的识记理解负担。

其次,明确理科班政治教学的能力要求:了解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的题型。

通过研读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2011年和2012年的真题,去详细了解学业水平测试的题型。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2011年和2012年的题型是一样的:都是35个选择题,两大题主观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其中包含10个以上的组合题。而今年的学业水平测试样卷题型有了新的变化,选择题变为了30个,其中20个为单选题,每题2分;而另外10个是组合题,每题3分。

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可以预测,可能今后的学业水平测试会增加组合题的分值比重,因此,在平时上课时,我们应该加强组合题解题技巧的训练。

主观题, 2011年、2012年的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和今年的学业水平测试样卷中都没有出现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因此我们平时的理科班政治教学和复习中应该不用落实关于辨析题、分析说明题解题技巧的指导。但是,无论是2011年还是2012年的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题中都有一题说明类题型,因此,我们在平时上课时应该强调说明题的训练,明确其解题技巧。

近三年的会考试卷和今年的今年的学业水平测试样卷都没有判断题,所以根本不用专门练习判断题,直接放在选择题中进行分析思辨即可。

再次,明确理科班政治上课例题选用要求:多用高中政治会考真题和学业水平测试例卷题。

学业水平测题目难度系数要比高考低,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简单运用分析上,而高考要求的不仅有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且还要求能进行综合分析设计操作应用。因此在上课例题选用上,切忌用大量的高考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理科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和复习。

笔者曾经听过某教师上《多变的价格》一课的会考复习,例题选用了8个高考图表选择题,一个高考主观题。整堂课只听老师在那里深入分析,直到最后,不用说教学内容完不成,而且教师和学生都累得不行。事实上这些题目完全可以不教,而真正该教会学生的一些简单题目的解题方法却没落实到位。

最后,明确社会热点在理科班政治课中的特殊作用:让理科班政治课堂贴近生活,更具魅力。

有些老师认为,理科班,时间紧,任务重,目标明确。因此,没有必要在理科班政治课上讲“空话”。殊不知,“空话”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们只要看一下近三年的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就可以发现,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考查。2010年考查了房价问题和北京沙尘暴问题,2011年考查了海洋经济和十二五规划,2012考查了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和《边疆行》,因此,理科班政治课上结合社会热点很有必要: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同时,理科班政治课结合社会热点也很有需要:理科班政治课作为非高考科目的实际地位,我们唯有不断增强课堂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爱听治课。在理科班政治课中结合社会热点可以让理科班政治课堂贴近生活,更具魅力。

理科班政治该怎么教

“理科政治该怎么教”,这一命题在于探讨新形势下理科政治教学的方法。以前有的教理科政治的教师因为理科班政治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校和学生又不重视,所以在教学法的选用上认为只要把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目标划下来,让学生读背,记住就可以了。而今,在新的招生体制下,这一传统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了。那么新形势下,理科班政治课究竟该怎么教呢。

首先,要继承原先好的做法,落实好课本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划好教材也是一项基本功。在理科班上政治课,一定不能忘记提醒学生及时将学业水平测题要求的知识点划下来,并做好相应的注释和笔记。作为理科班政治教师千万不可期望学生能很自觉地跟上自己上课的步伐,自觉做好你认为是学生份内的事情。

当然光靠划教材,背教材显然是不够新形势的要求的。

其次, 要结合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现在的学业水平测试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但同一个社会热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剖析,我们在理科班政治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多角度引导。如在复习《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时政热点“的中国梦”有关材料进行多角度问题设计从而达到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并以此为例着重落实说明类学业水平测题型:结合材料,说明意识的作用。

再次,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强理科政治课堂的趣味性,调动理科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理科班政治的地位,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毫无条件地喜欢政治。要让理科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理科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比如《意识的本质》一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实验演示法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去开启思维的美好旅程。又如《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纪实片《舌尖上的中国》跟随美味的脚步,体会其中的影响。多种方法的选用,只要教师肯用心设计,定能让理科政治也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最后,限时精选精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解题速度。近几年,浙江省政治会考的能力要求比较注重结合社会热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且有10题组合式选择题的难度系数比较高。有部分学生因为思考时间过长,解题速度过慢而造成失分。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加强解题训练。而大多数学校不会专门安排理科班单元测试。为此要求理科班政治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定时定量进行必要的精选精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解题速度,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展望未来在“三位一体”新的高校招生体制下,用心设计 “理科班政治教什么,怎么教”,理科班的政治也能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认真思考“理科班政治教什么,怎么教”,理科班的政治教师也能争取自己的独特地位;严肃对待 “理科班政治教什么,怎么教”,理科班的政治也凸显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浙江试点高考、会考、面试三位一体招生考试模式》腾讯教育2012年8月

[2]《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3月

[3]《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3月

[4]《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思想政治试卷以及答案》2010年6月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5

据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任建军主任介绍,浙江省的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居家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工种上看,制造业熟练工人、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电子类工人、服务行业人员则是该省需求量最大、同时也是最稀缺的三大类工种。

“时间差”是致使某期间招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像餐饮等行业,大年初一初二特别需要人手,而此时外省的很多工人尚在家里过年。元宵过后,才得以缓解。

此外,近几年的“用工荒”还受社会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呈稳步增长趋势,直接导致用工总需求上升;源于国家政策的倾斜,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渐西移,致使东部地区的农民工被分流。

任建军说,当安徽、湖南、广西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留民时,浙江省的就业吸引力也在变相减弱。“农民工在宁波的平均收入,比成都仅高出两三百元。加之浙江省较高的生活成本,在故乡这一张亲情牌下,他们当然更愿意在老家或者附近一带打工。”

为了避免、缓解“用工荒”的出现,浙江省一方面大力疏通用人留人通道。“浙江就业管理服务部门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需要做的就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的平台。”任主任介绍说,春节后省里除了组织企业到广西、江西、湖南、甘肃等人力资源大省招聘外,各级就业服务部门还分头走访省内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推荐“稳岗稳员”典型单位,通过省级媒体宣传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引导企业转变人才观念,营造良好的用人、育人、留人环境。

同时,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就业服务部门也各出妙招:绍兴――遭川渝婉拒,改赴桂陇招工;温州――工资普遍上涨了20%以上;金华――从学校为38个急需用企业招揽人才;义乌――开通“12580求职通平台”;长兴――企业火车站蹲点,节前开始留人。

另一方面,浙江省从企业入手下足功夫,留人、育人。新生代的劳动力主体逐渐向80后、90后转移,与父辈们不同的是,工资待遇不是他们选择企业的最主要和唯一的因素,他们同时也关心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企业文化要素。所以关键还在于重新定位企业自身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鼓励企业理性提高工资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生活长期保障等体现企业人文关怀的措施。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工时都主动提出提供夫妻房、解决子女入学的条件。

2011年的两会上,浙江省的企业家就针对“用工荒”提了不少建议: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赵林中建议为员工增设“工龄工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用人心经”提出授予一线劳动者“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收入低是用工荒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给员工加薪20%……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6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动力。在浙江省,民营企业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发展中位居前列。最近几年来,在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民营企业多达200个以上,总量居全国第一位。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各类高职院校大专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各类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民营企业提供了87%的就业岗位。2009年,浙江5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浙江民营企业也存在着人才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失衡,以及各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失调的突出问题。因此,就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两者的关系作论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浙江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策略的探讨,以加速各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化进程。

一、浙江民营企业人才的学历及管理现状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的调查数据,以及浙江省各级政府机关、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材料,当前浙江省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如下。

(一)浙江民营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

学历是反映企业人才结构的要素之一。浙江各类民营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偏低。据2002年7-8月份浙江师范大学课题组对浙江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湖州等六个地区三千多家民营企业中十万六千多名员工的调查,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员工仅占0.94%;本科学历的员工占7.16%;大专学历占12.23%;高中及中专学历占38.37%;小学学历占4.30%;无学历者占0.43%。在高新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低学历结构的民营企业在人才招聘上,逐渐提高了对应聘者学历的要求。从全省分析,民营企业员工低学历的现状近年来已有了逐步好转。据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的调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7%,其中拥有硕士学位的员工为4.63%,而高中以下学历者高达50%,初中文化的员工人数占19.81%。

(二)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及培训现状

首先,从人才招聘分析,当前,浙江民营企业面临招聘人才成本昂贵的难题。招聘成本高,主要表现在广告费及人才招聘会的开支上。有些企业反映,一个岗位的招聘成本约为1500元人民币。

其次,不少民营企业由于仍处于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不高,又由于部分民营企业家具有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因此,对招进企业的员工缺少专业技术培训。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明确对现员工职业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导致50%以上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以事务性管理工作为主。据不完全统计,仅有45.1%的民营企业制定有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规划。这既不能满足员工对于自身技术发展的需求,又不利于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最后,民营企业中人才流动性强。基于工资、住房、医疗多方面的待遇不兑现和改善,浙江民营企业人员及优秀人才的稳定性欠佳。据浙江工业大学的调查,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失率在25―50%之间,平均率为25%。究其原因,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原因,而将其归结于企业之间人才竞争激烈和大学生对民营企业的眼高手低。

二、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趋势

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学历及专业要求。

(一)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表现有品德、技术能力、责任心、工作经验、吃苦精神、纪律观念、团队精神等多种方面。据调查,民营企业看重的是人才的品德(占17.07%),其次为技术能力(占16.91%)、工作责任心(占15.72%)、工作经验(占10.50%)、吃苦精神(占10.32%)。在技术能力方面,91.2%的企业希望能招聘掌握和运用多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需求的是既能掌握工程技术,又会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大专生的职业道德也是民营企业家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表现。浙江众多民营企业家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先要懂得做人。如果职业道德不好,将来在企业中的管理或生产必会发生重大失误。浙江民营企业知名人士沈国军、南存辉等人把企业用人的标准定为“德才兼备”。许多民营企业在招聘和使用人才上,把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爱岗责任心等素质放在首位,而不把知识水平、文凭与专业技能放在第一位。

高职毕业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也是浙江民营企业家普遍看重的素质要求之一。民营企业能够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才奋斗的结果,靠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团队力量与合作精神。目前,高职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协调、组织合作能力。因此,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

(二)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未来高科技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逐年增加。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在专业方面,50%的企业对经济管理、销售专业的人才较为注重。此外,对机械自动化、法律、生物、药品、化工、电子、建筑等23个专业门类的大学生具有各种程度的社会需求。

(三)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

各种调查及统计数据表明,未来五十年,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仍以本科、大专为主,占需求人数的89.5%。大型民营企业对应届大学生学历要去仍在本科以上,部分企业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希望本科生具有双学位。此外,由于跨国贸易和新技术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不少民办大企业对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均为9%。在经济国际化的当今,高中以下学历在未来的择业中需求量将大幅度下降。从浙江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上分析,除一线工人外,对人才以“工程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为最多。

二、高职院校对浙江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的对策与建设

国内各类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的开置,应当争取迎合国内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合民营企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虽属一个综合性概念,但具体落实到专业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确定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质量标准、用人单位要求的一致。其次,专业特色还可以通过课程的调节与设置,来构建高职学生基本职业知识、基本职业技能、职业实训等课程的特色。再次,专业特色体现在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进取型的师资团队。高职教师应具备“双证多能”。既有优秀的课堂教学经验,又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阅历的教学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从民营企业中聘请一批精通企业实践程序,符合讲课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校,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最后,富有特色的专业,在校内还应具备富有特色的实验与实训室,在设施设备上能显示该专业的特色及亮点。在校外,拥有专业特色的企业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落户实践来打造专业的优势。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7

关键词: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10-0097-06

A Research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L evel Sports Teams in

HEIs in Zhejiang Province

WU Qiu-juan1, YU Ke-hong2

(1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Zhejiang C hina; 2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6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HEIs) with high-le vel sports team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cluding Hangzhou, Ningbo and Jinhua whoemploy the system astrial programs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 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 e top fiv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se teams, including ar rangement of sports, coaches, athletes, and the invest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f requency of competiti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 ement of the sports teams,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 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HEIs.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HEIs;the high-level sports team;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竞技体育融入学校教育领域是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一大特点,高校培养具有高竞技水平 、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的“智能”型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目标: “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以弥补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实践证明:从1986年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 展,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8年大学生们有了自己的联赛一一( 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2003年开始由教育部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5年8月 ,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夺得男子百米冠军。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 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开展,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活跃校园文 化生活。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浙江省高校竞技运动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发展较慢 ,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国外大学生运动员能够在世界大运会、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比 赛中披金摘银的事实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与省队及国内许多省试办高校的竞技水平差距还 十分明显。而且,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大运会比赛中,有整体比赛竞争实力 不强的现象。并且,阅读文献后发现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研究特别少。通过本课题 的研究,尽量全面地了解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阻碍浙江省高校高水 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推进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良性发展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 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六所试办高校的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及浙江省颁布的有关开展高校高 水平运动的文件,收集和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文章。

1.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调查问卷 《专家问卷》《运动员调查 问卷》《教练员调查问卷》。

问卷发放190份,回收168份,回收率为88.4%;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为85.3%。其 中运动员120份,教练员和专家共42份。

1.2.3 访谈调查法 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向被访问者了

投稿日期:2010-05-26

作者简介:吴秋娟,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解情况。就目前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与被调查者进 行开放式的交谈。

1.2.4 数理统计方法 对获得的数据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进行统计分析。

2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调查分析

2.1 浙江省高校在全国大运会上竞技水平的现状 自1986年浙江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以来,项目设置也从4项扩展到8项,浙江省高校高 水平运动队在规模上有所发展。但从浙江省高校在近几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所获奖牌数及 排名看,竞技运动水平还处在全国中下游。浙江省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 的成绩与前8名的差距很大(表1),比赛共11个大项目,而浙江省只在4个大项目上得分,各 项团体总分排名第十五。

表1 浙江省在第八届全国大运会成绩统计

各项奖牌数 各项团体总分田径3金3铜131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毽球武术1金1铜34健美操2定向越野24名次915 2.2 影响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 我们从调查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有(表2):项目布局因素、教练员水平因素、运动员的招 生因素和自身因素、学校的投入(经费、场地设施)和运动竞赛。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个 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需要其他因素做出相应的变化,才有利于运动 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表2 影响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响运动队 发展的因素选择频度/%排位训练经费因素911运动员招生因素852项目布局因素783运动竞赛因素734运动员自身因素725教练员水平因素666场地设施因素547学校管理制度428校领导的重视程度359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3010

3 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3.1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现状分析

3.1.1 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数量和运动项目的设置情况2006年教育部日前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经教育部批准 235所高校可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总的运动项目有27个。国家教委确立的试点院校北京(33 所)、江苏(17所)、上海(15所)、湖北(14所)、山东(14所)、辽宁(13所)、天津 (12所)、黑龙江(11所)、陕西(10所)、山西(9所)、湖南(9所)、江西(8所)、 广东(8所)、四川(7所)、吉宁(7所)、安徽(7所)、福建(6所)、河北(6所)、浙 江(6所)等;设项目最多的是田径(166所),其他依次为篮球(116所)、足球(71所)、排球( 60所)、游泳(44所)、武术(42所)、健美操(37所)、乒乓球(36所)、网球(23所)、羽毛球(20 所)、定向越野(17所)、跆拳道(16所)等。[1]

3.1.2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数量和运动项目的设置情况如表3所示,浙江省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结构单一,试办学校少、规模小。其次,试点高校的 设点布局工作中还缺乏对各试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传统衔接需要的考虑,各试办校间各 自为政,缺乏沟通。

表3 浙江省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和项目设置[1]

学校 项目试办时间浙江大学田径、篮球、排球、网球1986年浙江工业大学田径、篮球、定向越野1996年宁波大学田径、足球、健美操2001年浙江理工大学田径、篮球2002年浙江师范大学田径、足球2004年浙江中医学院武术2000年 3.2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3.2.1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专、兼职情况及学历结构 教练员作为运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专、兼职情况调查很不乐观,仅5.7 1 %的教练员是专职从事训练工作。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既有教学的任务也有训练 的压力,工作量很大。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配置基本为一队一个兼职教练 员,很少像专业队那样配置2-3个教练员,以“兼职”教练达成“专业”目标显然是无法实 现的。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训练水平,深化学科理论知识,使训练科学化、正规化的重要保 障。虽然教练员的文化水平同执教成绩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教练 员的学历反映其训练、科研的潜在能力。在被调查的35名教练员中,虽然有7名教练员拥有 研究生学历,但均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部分教练员的科研能力情 况调查,没有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的占54.28%,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科研能力薄弱 ,科研水平不高。

3.2.2 教练员自身运动经历对运动队训练的影响教练员缺乏高层次训练竞赛的实践经验。调查所示有97.86%的人认为教练员的运动经历 对带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是有影响。图1显示,目前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大部 分教练员自身缺乏运动经历和参加高水平竞技比赛的经验,对指导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比赛 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我国有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但受到学历以及我国人事制度的 影响,使这些优秀的教练很难进入高校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服务”。

3.2.3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训练效果调查如表4所示,42.5%的运动员成绩有提高。众所周知,运动员主要来自于普通中学,进入 高校后得到教练员的指导,使这部分学生运动水平有所提高, 但与专业队退役或在役的运动员学生相比,在运动技能上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来源于省 专业队在役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虽然其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但进入高校后,由于训练时间少 、文化课学习压力大等原因,使他们的运动成绩缺少了提高空间。因此,对教练员的业务水 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1 教练员自身的运动经历 表4 不同生源的高水平运动员对自己运动成绩的评定

运动成绩有提高人数 比例/%保持人数/人 比例/%下降人数/人 比例/%省专业队在役运动员0032.500退役运动员0032.510.83体校运动员656554.17体育传统学校的运动员656521.67普通中学3932.52520.831714.17 总数5142.54335.832520.83 3.2.4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培训情况在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部分教练员的培训情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练员没有参 加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浙江省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教练员培训学习制度。此外,在和教练 员的交流中也了解到,目前在训练工作中长期处于的不顺畅状态和训练目标的难以实现,都 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访谈得知,浙江省六所学校训练工作没有与其它学科的沟 通和对其它学科实验室、仪器的利用;各高校均没有设立有统一组织的课题小组,进行对训 练竞赛中的难题立项攻关和对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从而缺乏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提 供科研支持。

3.3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现状分析

3.3.1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情况表5调查数据显示,体工队退役的有占4.17%,由于自身的伤病等因素,技术水平提高 的潜力不大;另外还有省专业队在役运动员占2.5%,而体工队运动员以运动训练为主,训 练水平最高,其文化课基础较差,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给高校运动员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新 的问题和困难,致使学业无法保证;此外,这部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本身就很高,它不能客 观地反映出高校训练和竞赛的真实水平。来自体校的运动员占15.83%,体校学生在训练时 间上有一定的保证,运动技术水平要比一般中学生好一些,但文化程度显然要比中学生差一 些;由于受竞赛制度制约,表现为运动训练的短期功利行为,致使一些有前途的人才“早熟 ”,到大学阶段运动成绩不可能再提高或提高幅度很小,其中有发展的人也早进入体工队了 。最多的来自普通高中占66.67%,及来自传统项目高中的占10.83%。这些学生经过小学 、 初中、高中的学习,文化基础相对好些;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运动训练均在有 限的业余时间进行,运动员都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化的训练,专业训练基础不扎实,故而运 动成绩一般。

另外,还有部分高水平运动员被外省普通大学的优惠政策所吸 引。为了争取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全国许多高校制定本校特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免除部 分学费、直升研究生等等政策。但是我省试办高校在这方面的力度和灵活性不够。还有部分 高水平运动员受名牌大学所吸引,浙江省比较有影响力的高校就是浙江大学,在同样录取的 条件下,浙江省的优秀高水平运动员还是有优先选择全国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例如:清华 、北大等等。他们认为考上一个在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在将来的就业方面就会占据一个比 较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但并未对高水平运动员招 生程序、方法等做出具体的、统一的规则和要求,使各个高校之间招生差异较大。

表5 浙江省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来源情况调查表

运动员来源浙江省人数/人 比例/%外省人数/人 比例/%总数所占

百分比/%〗省专业队在役运动员21.6710.8332.5省专业队退役运动员54.170054.17省体校运动员1411.6654.171715.83体育传统学校的运动员43.33981310.83普通中学605020178066.67人数8337120所占百分比/%69.1730.83 3.3.2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质量 表7反映出浙江省 高校高水平 运动队的高等级运动员严重匮乏。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和严格的升学制度,使得家长 、学生、学校等各方面非常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并不重视 ,这就表现在招生中优秀生源匮乏,各自为政,上下联络协作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完善合理 的后备人才体系。另外,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目前持有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考生中,也有 一些证书的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对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是 保证真正具有二级水平运动员利益的根本。

表6 2008年浙江省高水平运动员的等级情况

学校健将级 一级二级总数宁波大学62087113浙江工业大学0256590浙江大学23363695浙江理工大学092635浙江师范大学3143754浙江中医学院021315总数32106264402百分比/%7.9626.3765.67运动员在入学前参加的比赛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的技术基础和运动能 力,会影响运动员入学后训练水平提高。通过对近两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各代表队的团体总 分前8名成绩统计分析,浙江省中学生运动员在全国的比赛中竞争力较弱,各个项目的前八 名都难见浙江省的运动员。而且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入学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质量、水平、以及 规模不太高,缺乏大赛的经历和经验。

3.3.3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影响因素调查在运动员学习影响因素调查中,有93.33%的运动员认为训练与学习有冲突关系。如浙江 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的课程在安排上无法 使运动员得到统一训练时间。如图2所示,有44.17%的运动员认为有困难的和很难完成。 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比赛而经常会耽误上课、训练引起身 体疲劳,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这也是学训矛盾最大的结点。调查还发现运动员对 所学的内容感到困难,除了自身基础差以外,同时运动员感到上课枯燥而厌学。图2 运动员对于所学专业的完成情况运动员最关心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4.17%运动员进入高校训练的目标为升学求职需要 ,只有10.83%为省为校争光。多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后,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学 习 ,使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有较大的提高,为自己今后找一份好工作做好准备。可见,对于今 后发展前途的忧虑,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使他们无心投入过多的精力用于训练上,与国 家办队的预期的目标不符。

3.3.4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情况调查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竞赛所需要的能力。运动成绩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强度 作保证。从表7的情况来看,运动员每周训练5次左右的占91.7%,训练持续时间维持在1.5 ~2 h左右,那么每周总的训练时间约为 10小时左右,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进行,在大赛前 或假期会安排集训。这对于提高专项运动竞技能力来说,训练的时间明显不足;再是参加训 练的高校运动员流动性大,训练很难做到系统化,训练的连续性难以保证,难以达到预期的 训练效果。

表7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每周训练次数

8次人数 比例/%7次人数 比例/%6次人数 比例/%5次人数 比例/%4次人数 比例/%3次人数 比例/%32.575.8318157572.575.8108.33 3.4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投入现状分析

3.4.1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经费现状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项经费来源单一,运动员的训练补助费低。据调查浙江省高 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补助费。每次金额10元以下的学校占81.35%。高水平运动员每人每 年 平均享受到的训练补助不足1000元的占67.5%。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水平不高,比赛不 精彩,缺乏观众市场,对社会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在企业赞助和经营收入方面较少。高校运 动队的训练经费紧张,营养条件得不到保证,运动员训练的量和强度很难达到高水准。小强 度、低水平的训练很难提高训练的质量。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运动队参加比赛的机会少,运 动员缺乏实战经,从而影响了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另外,与省队的经费投入差距就更大,专业队的运动员达到标准后,除了每月有千元的 工资以外,生活费、住宿费全免,另外有专门的运动员伙食和医务监督。而浙江省的大学生 运动员这一切都是要自理的,还要交学费等,比赛奖励标准过低,奖励措施不完善,经费不 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高水平队发展的瓶颈。

3.4.2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设施现状和科研服务现状在高校运动队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的缺乏导致训练设备、医务监督保障、运动员营养 ,运动员恢复手段等措施得不到保证。通过访谈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了解到,部分高校场馆 设施还较为紧缺跟不上目前的需要。从调查来看,训练设施条件能满足的只占27.27%,而 训 练场馆能满足的仅占13.64%。因此经费是制约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因 素之一。

在被调查的浙江省六所高校中,由于经费紧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配置科技含量 较高的训练设备,没有一所高校为训练而专门设立的科研小组,可以说训练大多还采用经验 式的传统训练方法。调查发现,比赛时临时安排有医务监督高校有25.72%,运动员几乎都 没 有相应的医疗保险。这其中除了经济条件所限以外,各校领导观念和学校体育科研水平也是 较为关键的因素。运动员不能得到很好的调整恢复,从而导致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

3.5 浙江省高校运动队参加运动竞赛现状分析“训练靠个人,提高靠比赛”。运动竞赛也是对教练员阶段性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的 检验,是教练员工作成绩的检验。虽然国内大学生体育赛事逐渐的增多,但高水平运动员每 年可以参加的比赛是非常有限的。如表4.6所示能参加全国大运会只有占29.17%。浙江省 高 校高水平运动员全年比赛次数相对偏少,运动员缺乏实战经验积累,不利于运动员训练水平 的提高。

表8 高校部分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的调查

竞赛情况1次人数 %2次人数 %3次人数 %一年中参加全国级比赛544565一年参加高校选拔比赛423597.5一年参加地区级比赛242097.543.33一年参加邀请赛119.1786.66743.3浙江省大运会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一次。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大学本科期间只有一次全国大运会的参 赛机会。如果不是运动成绩非常突出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也较 小。所以说,许多运动员在大学期间处于只训练不比赛的状态,这对运动员和学校都是一个 重大的损失。在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比赛频率和强度刺激,要想达到较 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是比较困难的。

4 发展浙江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对策研究

4.1 运动项目布局的合理化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 目布局集中浙江省竞技重点项目、奥运优势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突破的田径小项目上。如:跨 栏、女铅球、跳高、链球、女子长跑、竞走等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新兴的、有发展潜力的 运动项目。从浙江省的地理环境和目前学生参与情况看,对于定向越野运动的开展有较好的 条件,需要大力支持。还应优先考虑获奖效益较高以及竞争强度较小的项目,以期在这些项 目的竞争积累过程中,形成与国内各高校相抗衡的能力和水平,然后再进一步扩大战果和优 势。试点校的设点布局工作中还缺乏对各试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地方优势、学校传统和省重 点或优势项目衔接需要的考虑,对人才流通途径、项目分布规范化管理和宏观协调;项目设 点我省竞技重点和优势项目,如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篮球项目。

4.2 加强教练员管理 提高训练质量设置专职的教练员岗位。实行教练员责任制,明确教练员的任务、目标、奖惩制度等。 同时,各高校要多渠道、多方式地选择优秀教练员,还要积极引进社会上优秀的高水平教练 员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这样能带动和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师教练员。

提高教练员的满意度,将教练员培训、聘用与评估结合起来。教练员的职称评定和各种 奖励与所带运动队参加比赛所取得的比赛成绩相挂钩,使得教练员会主动地提高业务水平。 鼓励教练员进行更高层次的进修、培训,以便更新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 平,使教练员必须集中精力,发挥自己全部潜能搞好训练。

注重科学的训练,组织和安排教练员观摩高质量训练和高水平比赛,让他们了解世界竞 技体育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开阔训练视野。教练员必须科学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增 加训练时间,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在训练量的安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考试 时间,把训练重点放在两个假期,充分利用好周末,适当加强学期初的训练,注意调整每学 期期终考试阶段的训练;要重视运动员的恢复与心理素质训练,提高每次课的训练质量。

4.3 高水平运动员公平的选拔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制政策支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招生方面应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统一招生的组织管理 机构,完善招生制度,杜绝不良之风,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环境。学校在对运 动员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起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的观念。从学校出发,重视 并支持运动员的培养,给他们必要的训练时间和人文关怀,采取增加优秀体育人才的奖励措 施,提高招收优秀体育人才的竞争力。

运动员的人数需要有金字塔型的普及与提高。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美国 大学可以出现那么多的奥运冠军,这与NCAA有近36000运动员这样一个基础是分不开的。而 适当扩大运动员的规模,有计划地建立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学校普通运动队、高水平队的 梯队势在必行。

建立“一条龙”培养体系。从训练学上看,一名运动员的成材需要8-10年,这样做有利 于运动员有计划、系统的培养和发展。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项目设置特点,创建自己的青少 年培养基地,每年对培养基地给予资金支持、一定的运动技能保障、器材设备的投入,吸引 学生参加运动训练,每年的寒、暑、春假还会进行集中训练。也可利用高校教练员的师资优 势,派教练到生源基地指导训练,与后备运动员进行零距离接触,确保了最优秀的人才进入 大学。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复旦大学跳高人才不断涌现的重要原 因。虽然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可以面向全国招生,但是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大部分还 是本省的运动员,而且从长远的意义上看也应该是立足于本省。

必须协调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提供奖学金与竞赛资格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 学习积极性。弹性学制等于给了运动员学习、训练的自,运动员可以根据比赛的需要, 与教练员共同商定本学期学习和训练的比重,然后有目的地选课,四年中未能修满学分的可 以延长在校时间。高校设置专门的高额体育奖学金,既可以满足运动员物质生活的需要,又 可以激励运动员不断进取。对品学兼优的优秀运动员采取免试直升研究生的办法,实际上是 对有发展潜力运动员的一种继续培养。对参加重大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可根据所获名次对 当学期所考文化课成绩进行适当加分。训练课学分由教练员、体育教学部根据运动员训练情 况进行综合考评。因请假缺训累计超过全年训练总学时四分之一者,不给予该学年训练课学 分等等。

提高补助和各种待遇。针对在队训练运动员普遍反映的问题,在管理办法上采取了三种 措施:一是提高在队训练运动员的训练补助,训练补助根据当年所参加比赛获得的成绩确定 当年的训练补助档次;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对学生运动员进行伤病保险。三是制订高水 平运动员升降级管理制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为促进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积极性, 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书,保证参加校代表队训练,完成学校比赛任务 。违约或未经同意擅自离队,经教育不改者给予相应的处分,直至退回原籍。

开设相关的体育理论课程。特别是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运动员专项意识的培养、技 战术的形成、生理心理状态的调整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4.4 “财”和 “物”的管理的科学化多途径的经费筹集体制。高校应通过举办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学生比赛,依靠 出售门票、电视转播权和各种广告来争取企业、社会、海内外各界人士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的资助和捐赠。要积极开辟以高校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市场,成为筹集资金的主渠道,形成向 学校、社会、个人多途径的经费筹集体制。加强各运动队自我造血的机能。如CUBA篮球联赛 与“飞利浦杯”大学生足球联赛。

利用学校的知名度、提高运动队的成绩和宣传高校体育将是获得经费支持的重要手段。 高校还应发挥自身无形资产的作用,主动与企业、民营合作,成立具有冠名权的运动俱乐部 ,争取得到他们的赞助;主动与行业体协、体育局系统合作办队,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联合 培养优秀运动员,通过转会、输送等形式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而创建名牌效应可以 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吸引企事业的投资和资助,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持续、稳 定的发展。

4.5 训练、科研、医务监督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争取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联合多学科为运动队提供科研服 务。组建由教练员和多学科科研人员构成科研小组。加强和各专业院系之间的交流合作,实 现对各学科的实验室和科研设备的有效共享。以体育部为基础,设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立项 ,对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难题进行课题攻关等等。要想提高训练效率,就需要在训练时间和 经费投入有限等不利条件下,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

有条件的学校争取适当配备医务监督人员,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防治和负责运动员 的疲劳恢复,还要根据现代运动训练学的要求,定期检测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营养状况 、机能水平等,及时地把运动员的各种信息反馈给教练员,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提 供科学依据;对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各项基础指标进行采集与分析,并针对运动员个体 情况提出训练建议。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效能,争取优异成绩。

4.6 运动竞赛组织参加不同性质的各类比赛划分多层次的竞赛体系。根据各高校的运动水平、规模等,划分成甲、乙、丙组单独进 行比赛,实行升降级。同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形成适合省的大学生 联赛体系,可以立足本地区和兄弟院校联合,组织精品赛事,把精品赛事做好做大,这样既 锻炼了队伍又有了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高校高水平运动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本身,而应积极与体育系统合作。拓宽高校高 水平运动队与各行业乃至省、市体工队竞赛交流的渠道,并创造机会参加国际邀请赛,加强 国际间交流,以“比赛”促“成绩”。 使高校运动员有锻炼的机会,适当地缓解了比赛难 的问题。

比赛一般先进行地区性的选拔赛。除决赛外,只能利用周六、周日进行比赛,可最大限 度减少对日常学习和训练的影响与干扰。严密周到的组织,科学合理的安排,可以确保每一 所高校具备同等的参赛机会。改变过去单一、集中、固定的竞赛体制。

参考文献:

[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教育部,2006年.

[2]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2004 ]20号)2004年11月.

[3] 《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1995,5.

[4] 黄炜皓,张瞻铭,郑戴娜.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模式[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7,3(2):123-125.

[5] 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 1):19221.

[6] 潘志球,等.对英、法、德 澳四国竞技休育管理体制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6):78-82.

[7] 陈希,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体育 科学,200(5):1-4.

[8] 金尧,胡烈刚.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 006,4(2):88-90.

[9] 张军平.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006,6:85-86.

[10] 马永红.我国竞技体育重心向学校转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7:71-73 .

[11] 黄爱峰,刘艳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J].中国体育科技,2007( 3):140-143.

[12] 唐智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系统运行机制及改革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7,30(1):87-89.

[13] 上官戎,孙洪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分制实施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20 06,9,(5).

[14] 刘建国,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 2005,3(2):66-68.

[15] 孙屹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市场化对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74- 75.

[16]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 教体艺2005[3], 国家教委.

[17] 史伟.升与降的喜和忧――胡凯带来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2006,1,(6).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8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调查;对策

作者简介:张英杰(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3-03

近年来,浙江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大量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缓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对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高校及企业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一、浙江省“用工荒”和“就业难”现状分析

(一)浙江省“用工荒”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量也明显增加,尽管许多企业放宽条件、提高薪酬,仍有众多企业因“招工难”而开工不足。杭州、嘉兴、宁波和台州等多个地区相继出现“一工难求”的现象。

1.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2011年经对数据采集地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显示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1053.69万个,求职人数549.24万人,缺工504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9(详见表1)。

表1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由表1可知,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部分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下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回落,但到2011年仍超过1.0。

2.企业“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从企业招聘岗位分析可知(见表2),浙江省“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主要集中在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分别占41.9%和28.8%,累计得到70.7%。

表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3.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年龄、性别都要求。从调研中可以看出(见表3),大多数企业对求职者的年龄和性别有明确的要求。

表3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表4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比较

由表3、表4可以看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明确的性别和年龄要求,其中,对男性用人需求略高于女性,且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25-34岁之间的劳动者。

(二)浙江省“就业难”的现状

现阶段,浙江省经济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各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再就业过程中步履艰难堆积在城市。“就业难”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1.求职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测算,2012年浙江省劳动力需求量为76.4万人,而劳动力供给为135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每年15万人,高校毕业生每年5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28万人,城镇就业转失业每年45万人。供求缺口为58.6万人。2001年以来浙江省求职人数总体上保持上升态势。

2.高校毕业生是就业主体。据统计,2012年浙江将有26.94万大学毕业生,比2011年增长6.04%①。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表5 2011年浙江省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由表5可知,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待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1.9%,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9.5%,其他待就业人员占15.4%;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8.79%

二、浙江省“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

目前,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看似矛盾,实质反映了浙江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泡沫严重等诸多严峻问题。它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政策等诸多方面,受政府、组织、行业、用人单位、打工者本人、民工家庭等多个主体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民工转移外出者减少

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导致总体农民工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持续下降。并且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的农业政策,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提升,部分农民不再离乡打工,与此同时一部分已有丰富经验、熟练技术的农民工返乡找寻新的致富之路。而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导致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成本急剧提升,这使得部分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在家乡就近务工。

(二)求职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适应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求职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给一些年龄较大、缺乏求职技能的从业人员和刚出校门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障碍。他们大部分只有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层次较低且单一,且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对称。与此同时,一部分高素质的求职者既不愿意从事普工工作,又无法胜任技术难度较高的技术工作。

(三)部分民营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

首先,有的企业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产生劳动纠纷时,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次,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众多,有的企业只注重追求自身利益,待遇差及社会保险覆盖率普遍偏低,使得企业员工流失严重,从而加大企业招工的难度,并使得更多的人等待就业。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9

关键词:人力资源;影视从业人员;职位;人才需求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动态和最积极因素的资源,它的运作能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产生根本性变化。影视产业是创意产业,影视工作人员在精神生产中创造供人们精神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直接是影视制作人员的智力成果。可以这么说,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就没有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因此,影视人才资源影视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和提升电视台、影视公司等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竞争力。2008年上海中外影视行业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讨论了影视创作、制片发行及影视人才的培养等问题,研讨会上专家报出中国影视人才的缺口超过20万,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分析说,将来影视人才需求的重点将是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高新技术等人才。中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影视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影视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一方面是人才紧缺,而另一方面是采编人员出现剩余,有些处于生存艰难的状态。影视人才生存问题随着影视产业的大发展越来越突出,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影视产业发展为对象,探讨浙江影视从业人员队伍状况和市场需求。

一、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一,从政策上,浙江省政府自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发展较快且基础厚实,加上浙江文化资源深厚,发展影视产业有很好的基础条件。1999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2003年6月,浙江和广东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同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拟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和试点部门、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影视产业作为整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口。2004年《关于加快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影视企业主体资质准入条件、改革国有影视制作经营机构、拓宽影视业的投资渠道、培育交易市场、影视人才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在2005年7月《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和2006年7月《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的两大文件中影视产业都被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7月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重视影视创作,做大做强国有影视机构,提升民营影视机构创作生产水平,培养优秀影视创作团队,支持影视基地建设,努力使浙江省影视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从影视运营主体看,一部分是国有影视机构,主要是电视台;另一部分是民营影视公司。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66座,广播、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3.75万小时和59.34万小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4套和111套。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5.8%和87.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接近900万户,入户率达到60%,全省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37%和98.84%,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民营“影视浙军”正在迅速的壮大。浙江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一直把影视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目前全省已拥有1个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部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截至2009年2月,浙江省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442家,其中民营企业397家,占90%。全省影视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12亿上升到2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48家。2009年上半年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现有入区企业达到293家,入区企业影视制作总投资金额达5亿多元,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二、浙江影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北京电视节目发展论坛上华谊兄弟集团总裁在总结华谊这几年取得成绩时说电视剧制作人才是第一突破口。浙江省是影视产业发展重镇,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据统计现有浙江省国有广播电视电影在编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2.5万人左右。从民营影视发展看,就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而言,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276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带动了当地各类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2万余个就业岗位。横店以影视基地为基础,以吸引剧组为起点,筑巢引凤,从2004年至今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集),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达380多万人次。按照工作的性质,影视业人才可以划分为影视创作和影视市场管理两大类。影视创作类人员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包括服、化、道)、录音,等等;影视管理人员包括:影视企业管理者、影视政府部门管理者、监制、制片人、发行人等等。表1以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两大招聘网站2009年8月11日浙江站为考察对象,对影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在考察众多公司所需职位中,编导类依旧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因为在这两大网站上职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处于刚刚成立阶段或者是公司发展期,公司需要大量的采编人员从事内容创作。但是相对于整个采编队伍来说,采编人员还是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本文把制作类人才也归入编导类,因为采编、后期制作两种职位同属于影视节目生产制作,所以归于同一类别。第二类需求量大的演艺类,演艺类属于变动比较大的一类职位,而且需求具有临时性,从人员需求上看所需的量比较大。还有一类是营销类,这一类职位主要是开发市场,所需的人员多,对其能力的要求也高,符合现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策划类岗位而言,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职位相对较低,基本是策划和文案两种职位,在浙江市场上策划人才的求职方式主要不是依赖于网络渠道,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的引荐。管理类人才需求要求比较高,主要在工作年限和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增多,市场需要一批既懂得影视生产规律又懂得影视产品市场管理阶层。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企业,这一批人才将带领浙江影视产业发展,也成为浙江影视产业崛起的关键。相关各个职位的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三、浙江影视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速,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外,浙江影视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中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影视高等教育。在浙江不仅有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专门培养影视人才的高等学府,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都设有新闻传媒类专业,这些院校每年为整个浙江省影视产业输送大批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调查浙江影视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两所专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高等学府,浙江传媒学院创建于1978年,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专业性很强。学校现有教学单位8个,共有专业36个。学校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等3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8800人。在浙江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都能看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背影,浙江传媒学院成为浙江各大影视机构输送影视人才的摇篮。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是:以广播电视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学院所设置的课程是按照电视制作各个职能部门――导、表、美、录、摄、制――进行规划,加上播音学院的播音主持人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与电视台生产流程上职位设置是一一对应。从发展的倾向上看,艺术类专业占主导。在管理这一块设置制片管理专业,专门培养影视管理人才,为了跟上影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动漫产业发展,学校专门设立动画学院,另外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点在影视专业课程上,侧重技术层面的学习。学生满足于技术技巧上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匠人”。非影视专业课程,像美学、艺术学这样的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课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相应专业学生的根基很浅、视野狭窄。特别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本不具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培养的角度来说,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势必成为以后职业发展一种障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意能力不强。尤其是每年大规模的招生,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大班授课,师生互动性差。因为是艺术类招生,英语水平大多不高,艺术类学生CET-4考试通过率很低。在当今市场发展趋势,影视人才都面临市场残酷的挑战,影视人才要求熟悉影视产业生产规律,熟悉市场,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浙江传媒学院专业性强,在影视行业居全国前列,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道路,阻碍学生专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浙江影视产业人才教育上,其他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性强,特色明显,办学的实力强,浙江其他的专业院校就逊色一些,这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要解决的难题是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培养足,实践能力差,上手慢。

四、总结

影视产业植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还受到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支持,浙江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影视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在结合影视人才需求和供给分析后,浙江影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作为人才供求方,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院校需要及时改变教学思路,与市场接轨。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于2005年在上海首先拉开序幕,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纳入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范围,及至2012年达到169所高职院校全面开展自主招生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组织”。经过近10年的探索,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大大丰富了高职招生模式。

1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基本模式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进行了自主招生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模式;二是各省(市、自治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创新模式。前者主要包括“文化基础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技能考核”模式;“校长推荐+综合素质测试”模式;“免试入学”模式。后者主要包括“分组联考”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推荐入学”模式;“技能高考”模式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先期进入浙江省自主招生试点的高职院校,总的来说其自主招生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1.1 “校考单录”模式。此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招考要求组织考核与测试,高考前单独录取,考生不需要再参加高考。“校考单录”考试分为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为主的文化课考试和以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测试。2012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另两所高职院校实施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这类模式是“校考单录”模式的一种深化,是将高中会考成绩也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即自主招生的总成绩由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组成。学院的“空中乘务专业”以及“酒店管理(迪拜实验班)”都明显采取此类自主招生模式。

1.2 “校考加高考”模式。该类模式要求考生先参加招考院校的校考,后参加高考(第三类考试科目),最后由学院根据招生有关要求确定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的降分幅度(降分幅度不得超过50分(10-50分),且必须在同批次线上,并实行提前录取。在这类模式中,高职院校组织的校考包括文化课的笔试和综合素质测试的面试两个环节。学院的三类生班级就是采用的这类模式。比如烹饪类的技能高考需要先进行烹饪知识机考,然后进行烹饪技能的测试;旅游服务类的技能高考则需要进行礼仪、前厅、中西餐摆台、中式铺床等的考试,没有文化课笔试。当然两者共同的是除了这些校考之外,还得参加高考。另外一种“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也可看作“校考加高考”模式的衍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每年开设一定比例五年一贯制班级以及3+2班级,生源来自与学院合作的中职学校,学院对这些学生在教学、考试、技能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测试。

2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自主招生的运行成本偏高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成本普遍偏高。学院自主招生在招生宣传、组织命题、保密、阅卷、加试面试、录取等方面均自主落实,成本自担。另外,从考生的角度来说,其入学成本也过高。报名费、测试费以及来回奔波的路费都无形中增加了入学成本。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服务类三校生招生为例。每年学院都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进行“校考加高考”自主招生宣传,到了校考阶段,即所谓的“技能高考”,在场地布置,考官、工作人员、志愿者落实,考场物资等方面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考生们在两三天的考试阶段食宿费、车马费、服装费、前期的培训费等也都是大耗费。

2.2 自主招生的生源范围还不够广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从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到将中职毕业生、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也纳入生源范围内,极大地拓展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但从整体生源下降的大形势看,生源范围还不够广。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为例,全校生源组成为75%普高生+25%中职生以及复转军人。

2.3 自主招生的生源质量还不够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怎么认可高职院校,自愿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大多都是文化课底子比较薄弱的普通高中生。而中职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职业基础,但不够扎实,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如普通高中生。比如“3+2”班级的学生,由于在中职阶段学习过一部分职业基础知识,学生们普遍觉得高职阶段所学知识重复,上课不愿意认真听讲、讲话等,整体素质不高。

2.4 自主招生的选拔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

“校考单录”和“校考加高考”这两种模式中涉及了学院自主组织的笔试、面试或其他选拔测试,在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有些综合素质测试很大程度上受评委考官的主观影响,还不够科学。比如空乘专业,对外表形象有一定的要求,在这一环节,各人审美观点不同,对考生的外表形象感官认知也不同,很多时候都只能依靠考官的主观判断,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考评标准,可见选拔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

3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创新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施自主招生能进一步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和定位,有利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鉴于目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思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如何进行创新。

3.1 拓宽高职生源范围,实现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从理论上讲,高职教育的最佳培养对象应该来源于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部分专业能力强、技能过硬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然后再通过几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强化训练,成为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从近几年来看,中职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比例并不高,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生源还是来自于普高毕业生。比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职生数量只占到自主招生总量的20%左右。另外,学院只有少部分退伍军人免试入学。现今高职院校生源年龄放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也强调要让职业教育成为真正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办学的教育。因此,可以将社会人员纳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范围,通过一定形式,选拔具有一定文化基础且专业功底较强的社会人员。

3.2 提高自主招生生源质量。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生源类型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生源质量。

首先,普高生源:尝试在普通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减少升学和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优化普高生源质量。

其次,中职生源: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高职院校要主动深入一线中职院校,引导中职学生努力学好技能,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培养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衔接和改革,深化中高职教学的衔接,努力培养适合高职院校需求的中职学生。比如高职院校可鼓励中职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省一等奖获准面试入学资格,吸引优秀中职生入学。

再次,通过“企业推荐+校考”形式,由企业推荐,学校负责考核和培训,对于已取得高级技能证书、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企业员工给予照顾,比如以证代考或者直接折合分数进录取总分,筛选录取优秀企业员工生源。

3.3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公平招生。在命题科学性方面,高校要坚持质、量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要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潜力。在考核标准规范性方面,要成立一支由纪委人员监督、专业教师及企业人员和职业指导师组成的专业考核团队,统一考核标准,规范考核流程,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考核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学生的考评成绩。也可以尝试依靠第三方考试机构,全面规范自主招生流程及考试。

3.4 加强自主招生学生后期管理

高职院校应对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观察其表现,了解其对专业的认可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协调能力、操作能力等各项指标,为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打分,并在以后的自主招生当中调整评价体系和录取标准。

在生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自主招生将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发展的趋势,目前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模式的探索正是迈出了多样化选拔人才的第一步,而进一步进行模式创新、改革,致力于以多元的标准、多样的方式、才能选拔出适合的高质量的生源,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柯政.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分析: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0(2):25.

[2]自主招生笔试面试怎么考[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0(10).

[3]王佩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与多元选拔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4).

[4]梁柱,廖非.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现状和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3):170-172.

[5]丁建洪.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问题与策略――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现状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

[6]樊本富.对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理性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0(4):67-68.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11

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决定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4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简介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中国商业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在百年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现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总占地面积964亩,其中本部占地401亩,宁海校区150亩,慈溪校区413亩,设有经管学院、智能电子学院、汽车服务学院、现代模具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字传媒学院、明智学院、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研究中心、智能家电中心、模具工程中心和大数据研究所等4个独立科研机构,共有28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500余人,成教学生8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636人,专任教师39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1%,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6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70余人。

二、招聘原则和办法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和择优录用的办法进行,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及工作人员。

三、招聘对象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法规;

(二)遵守纪律、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资历、专业、任职资格、职业(执业)资格及技能要求;

(四)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四、招聘岗位、人数、专业、学历和范围及资格条件(见附件)

五、招聘办法和步骤

(一)报名程序

1、本次考试采用网络报名方式

时间:2018年3月9日9时—2018年 3月 12日 16 时

报考者登录中国宁波人才网(nbrc.com.cn)登录宁波人才网首页“事业招考”栏目中的考试“报名入口”,选择进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网上报名”,按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严格按照招聘所设条件进行报名(不如实填写的,取消报名资格),逾期则不再受理注册及报名。

2、资格初审

时间:2018年3月13日9时—2018年 3月 14日 16 时

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初审期间,报名系统不再对报考人员开放。证件不全或提供证件与报考资格条件不相符者,不能通过报名资格初审。

3、查询并再次报名

时间:2018年3月15日9时—3月15日16时

已报名人员登录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通过初审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未通过的可再次报名并接受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在再次报名之日起1天内完成,初审的截止时间为3月15日16时。

4、网上缴费

时间:2018年3月 16日 9 时—2018年3月 19日 12 时

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宁波人才网首页“事业招考”栏目中的考试“报名入口”,查询初审结果。

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进行网上缴费确认并查询是否完成,未按时缴费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注:缴费确认完成才算报名成功)。笔试考务费标准:40元/科(浙财综字〔2007〕7号)。

缴费确认人数与招聘计划数之比不能低于3:1,在规定的缴费确认时间内,符合报考条件的缴费确认人数和招聘计划数比例不足3:1的,将核减该岗位拟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

5、下载打印准考证

时间:2018年3月28日 9时— 2018年3月30日 16 时

已报名并缴费确认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宁波人才网首页“事业招考”栏目中的考试“报名入口”,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试

本次公开招聘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方式进行。笔试和面试均委托具有考试命题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命题。

1、笔试

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高等教育学、教师伦 理学、大学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基础及招聘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笔试卷面总分为100分。

笔试时间为2018年3月31日上午9时至11时,具体地点和注意事项详见准考证。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参加笔试。

笔试后,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3比例确定面试对象(不足比例的按实际人数进入面试,不足60分者淘汰)。笔试成绩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于笔试后15个工作日后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的“通知公告” 栏目公布。

2、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加资格复审者须携带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属于2018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也可凭学校推荐表和学生证或就业协议,属于国境外留学回国境人员的也可凭国境外院校学籍证明)、中共 党员(含预备党员)证明、劳动合同(或养老保险交费凭据)和学校出具的工作经历证明等原件并附复印件,同时提供一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照(1寸),并将电子照片(30K以内,不大于160×200像素,不小于80×120像素)发送至[email protected]。证件(证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证件(证明)与报考资格条件不相符者,不能通过资格复审;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资格复审者视作自动放弃;资格审查未通过或自动放弃的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替补。

3、面试

面试主要测试报考者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回答问题准确性和举止仪表等。面试总分为100分,不足60分者淘汰。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作放弃;由此产生的空缺面试入围名额不替补。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按照《面试通知》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

4、成绩

考试总成绩为笔试成绩的40%和面试成绩的60%之和,满分100分。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核对象;总成绩相同,按笔试成绩排序,总成绩和笔试成绩都相同的增加考试课目。

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以及参加体检与考核人员名单于面试结束3个工作日内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的“通知公告” 栏目上公布。

(三)体检与考核

参加体检人员在接到电话通知后,按要求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执行。

体检结束后,招聘单位将对体检合格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详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淘汰。

因体检或考核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空缺时,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四)公示与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由主管部门报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同时在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并签订聘用合同。在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时仍将审核档案资料,若发现招聘人员档案资料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五)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部至诚楼 401办公室

邮 编:315012

网 址: zjbti.net.cn/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574-87422025

联 系 人:刘老师

本次公开招聘监督电话:0574-87422699

 

点击下载>>>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岗位、人数、专业、学历和范围及资格条件.docx

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范文12

戴志敏,男,1960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88进入浙江大学工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1991―1992年)、美国康乃尔大学(1998―1999年)访问学者;现任浙大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浙大经济学院理财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

二、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金融与投资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分析;投融资与资本运作;私人理财顾问;跨国公司与招商引资、银行管理;企业发展规划与策划。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以及委托课题,并发表多篇学术论著。其中,由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资参股国内银行效应及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研究》,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着手,在剖析外资参股国内银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效应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与途径,提出了应对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对策建议。该成果部分内容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8期发表。国家社科规划办在2009年第51期《成果要报》也刊登了课题研究要点,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重视。据通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戴志敏教授“带领课题组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出了贡献”,这也是对其研究成果的肯定与鞭策。

三、主持课题

1、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效应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GJ018(2006.9―2009.8)。

2、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风险控制与对策研究,教育部2010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YJA790035(2010)。

3、外资进入与浙江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07JDQY001-1ZP(2008)。

4、交通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的完善与管理对策,河南省交通厅(2007.10―2008.5)。

5、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促进消费动力源研究,浙江省统计局(2010.5―2010.10)。

6、云南楚雄州招商局绩效考核与协调研究,云南雄楚招商局(2006.9―2007.11)。

7、资本市场与高校理财,浙江大学结算管理中心(2006.3―2008.12)。

8、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研究,浙江大学结算管理中心(2009.7―2010.12)。

四、主要著作

1、《高校教育基金会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国际风险资本运作、退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规范化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5、《跨国风险资本流动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证券投资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五、主要论文

1、《外资参股国内银行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008年第8期。

2、《基于外资银行参股的银行安全预警体系研究》,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3、《外资参股国内银行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4、《我国外商投资与出口贸易关联度分析》,发表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人大复印)》2007年第4期。

5、Study on the risks and stratigies of real estate 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MBS)in China,Proceedings of CRIOCM 2007;2007-08;ISSHP/ISTP同时收录。

6、Study on the Financi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7 ICPA;2007-10;ISSHP收录。

7、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and management to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in China real estate market;Proceedings of ICCREM 2007;2007-08;ISSHP收录。

8、On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policy to real estate loan in China;PROCEEDINGS OF ICCREM 2007;2007-08;ISSHP收录。

9、On th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the Government Foreign Debt;Proceedings of 2006ICPA;2006-10;ISSHP收录。

10、《近年来国际银行业购并特征与启示》,发表于《浙江金融》200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