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种子管理论文

种子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10 00:06:30

种子管理论文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1

1.1农业种子市场混乱

标签不规范随着改革体系的深化,大部分县级国有种子企业不再有种子经营权,而是被民营单位替代,原来以县级单位为经营权的局限被打破,市场流通度越来越广;在种子营销面增大,营销网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种子经营市场、经营品种、市场管理逐渐多样化,从而也就出现了市场混乱的局面。在2007年的《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出台以来,对种子标签进行了新的修改,但是从检查结果来看:除个别大型单位的标签比较规范外,很多公司依然有部规范的问题。具体有:生产日期、品种名称、警示标志以及栽培管理等。尤其是市场上的蔬菜包装,净含量、标注值、质量指标和标准字体根本不能满足相关要求。

1.2农业种子经营单位素质有待提高

除本部设有规范的种子经营点外,还有很多临时的代销经营点。而网点销售多半是小贩小商。商贩们只是在相关季节才进行代销,对种子没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很难对农户购进进行科学指导,更不可能进行优质服务。

1.3农户购种的盲从性与盲目性

从现行的农业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农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仅有的知识是从广告商与种植经验中得到的,在选购种子时盲目,从而也给农业安全造成了很多隐患。认识错误具体表现在:购买新种子,潜意识认为新品种才是好品种,从众心理让看见别人买什么自家就买什么。

1.4农业种子经营骨干稀缺

从当下的种子经营与管理过程来看:种子市场的管理经费稀缺为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种子管理人员没能时常深入市场进行指导与监管,造成很多不达标的种子上市;由于部分地区没有专业的质量仪器,从而对检验种子质量造成了很多不便,尤其是检验仪器不足,让质量检验人员根本不能及时检查出种子质量好坏,更谈不上杜绝不达标种子流入市场销售。另外,经营单位的人事调整与改革,在压缩编制的同时,让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严重不足,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素质不够,缺乏对法规法律的全面了解,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很难做到妥善处理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商贩不法行径,对市场管理带来困扰。

2增强农业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

2.1加大队伍建设

增强业务培训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种子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承担起种子管理相关工作。受种子管理的政策性、专业性影响,在保障种子管理的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与执法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让种子执法锻炼、培训人员成为既懂业务、又精通法律;既能准确执法,又能讲原则的人员。目前,大多数种子经营者都经过了培训,并且拥有种子经营证与上岗证,但是大部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明显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经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例如:在种子销售前,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具体内容由农技基本技能、守法经营,并且要求种子经营人员必须严格根据法规法律要求进行种子经营。对于不满足《种子法》规定的种子,除了不予销售外,根据管理要求做好记录工作,还应该向农业购种用户提供保单,通过健全种子销售档案,对种子经营内容以及标签负责,这样才能逐步扭转种子经营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最后,经营者还应该给每位购种用户提供一定的跟踪与售后服务。

2.2做好宣传工作

提升使用者素质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农业宣传,尤其是“走进三农”等活动,对普及法律与种子意识,提升使用者法律与质量意识发挥了很强的作用,同时它也让广大用户领会应该怎样使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辨别种子真假,怎样做到合法经营,熟悉种子栽培技术与种子特性,科学购买种子,在选购种子时,查看种子经营者的相关证件等。在种子选定好后,通过查看信誉卡、包装袋、发票等依据,逐步提升农民的自我保护理念与维权意识,这样才能让假冒伪劣的种子经营者没有经营市场。

2.3加强委托与品种管理

为了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造成的混乱,在种子经营中,除了要增强事前监控,还应该尽量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同一经营者只能接受1到2个种子公司委托,同时两家种业单位的每批种子都必须分开堆放,这样才能做到档案与经营的有效管理。对于没有经过审核的品种,我们应该做到坚决抵制推广与销售工作。

2.4增强设备建设

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不合格的种子对农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县级单位必须主动承担起本县种子检验监督与栽培工作。受检验经费以及检验仪器的影响,对种子质量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除了购置仪器设施外,还应该适应当地发展,做好加工、生产、检验、贮藏、检疫等相关工作。通过加大对种子市场的抽查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3结语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5种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特性的比较分析,并用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部分管理科学期刊的排序比较,发现管理科学期刊排序出现了较大的错位现象,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量多少和学科范围不同。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它们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期刊。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一、五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工作不断发展。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了jcr (isi期刊引证报告),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部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不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也开始推出各自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的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始建于1989年,1990年首次对1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正式对外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该数据库还独创性地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只收录了10种管理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始建于1989年,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有期刊600多种,扩展库期刊有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核心库收录23种管理科学期刊②。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qvip),收录期刊2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目前收录中文期刊12000余种。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该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管理科学期刊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始建于1998年,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种,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4年、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中国学术期刊》( 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收录国内6000余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它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h指数等等。该数据库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五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二、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从此开始,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人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

    然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反映在期刊上,管理科学缺少其独有的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①。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各自选出了一些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cstp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10种,cs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22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管理学期刊24种(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故略去)纳人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的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本文分为两类排序比较,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 ~ 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从表中可以发现:

    (1)cnki与csscis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 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整体上,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 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其次是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一1999年对批准资助的443项项目的统计,发表的3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19%的在1%种大学学报上①。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 cscd, 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表面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比如,本文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cnki和cqvip两个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人。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人。

      三、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收录了管理科学期刊,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的多少,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 cstpcd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虽然较多,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非核心期刊过多,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电商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3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财务管理发展阶段

通过认真阅读财务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2 国外电子商务理论

何谓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新型的电脑技术开展的一系列商务活动,并且这种商务活动是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简单来说也就是传统商业活动的一种电子化和网络化。从广义概念上来讲,电子商务行为一种贸易活动,可以让公司里面、客户、供应商以和合作伙伴之间达成优秀的讯息同享,这样不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上控制的线上交易,而且还能同时配合公司内部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并能够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物流、资金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电子商务最开始由美国IBM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将该词称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之前WTO对电子商务有过定义,说电子商务是指公司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等其他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与之前的业务营业相比较,电子商务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全新商业形式。在2005年,一位名叫M.Magdalena Payeras-Capella的著名学者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如今新型电子商务模式改变了之前的面对面交易方式,可是现在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不受各种因素的阻拦,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机会,从而从一方面来讲也o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带来了极度大的离间和竞争压力。

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解决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中如何筹措资金等问题。主要关注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分析企业的资产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国际化、电算化、网络化等,目标是进一步为企业创造价值。

1.3 关于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

国外有关于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的各类相干软件的开发进行研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观察到,国外很多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财务管理软件,比如名叫Toarele的新型财务管理应用软件,这种软件适合全球人的使用,它有29种语言,目前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使用的人多,范围广。另一方面,关键能对财务管理的理论这一方面进行研究。2003年,Jeffrey在著作《电子商务导论》中通过对金融资本的深入研究,进而更深地分析了电子商务公司在筹措资金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Eugene与Michael于2010年对财务管理报告进行了充分性的总结,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一位外国学者叫Barbagallo的,他曾经利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和拉格朗日理论,并结合动态性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证明并且解释了许多财务管理一步步如何演化的财务平衡等相关问题。有学者曾在2011年写了篇文章,文中写到电子商务公司的财务复杂性、动态性和监管原则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自己深入的讨论。最后,总体来看,目前,通过网络和时间的推移,国外有部分企业他们的财务管理的数据分析软件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和完善,并且相关的财务管理应用软件可以将收集到的初始财务数据利用到最开始就定好的函数模型中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分析之后的财务分析研究报告,由这个软件自己把拔高到网络上,这样使用这个报告的人就可以对有关数据进行快速的了解。

2 我国研究现状

虽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较早,但我国一直到21世纪信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相关研究才开始有所起步。2000年2月,作家鲜军在其论文《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成长一网络财务》的文中,他总结了曾经传统会计电算化与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不匹配的方面,还根据这些种种问题提出了自认为比较方便的解决方法。在2001年10月,我国学者杨平波在其论文《互联网财务陈述的发展趋势阐发》中对网络财务管理学理论作了更好的钻研,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网络财务是无穷的,它能够储存大量的相关资料。正因为这样财务管理相关人员才要好好地充分发挥网络财务的巨大优势。2002年5月,王星宇发表过论文《互联网财务与电子商务题目钻探》,在文中我记起他已经提出,其实企业是能够使用互联网技能,为各个不同地址的总公司及分支部分供给一个同一的平台,这样能够达成财务报表、会计报账等相干财务管理活动的不同地点进行同步化。在企业报表中,应当以披露财务信息为主,辅以披露企业其他信息;应以反映企业资本景况为主,辅以反映其余的类型财务消息;应不仅能表露出企业目前的运营状态,亦能披露出企业的以前谋划状况。

3 国内外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都有一大批财务数据研究爱好者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钻研。有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基础性的想法,这为网络财务管理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然而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具有开放性的,乃至有的学者要将这类新式网络化形式引进入了一个崭新更高的阶段,之前的钻研为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固然,笔者以为我国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形式还需要更深入的完竣,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当前还主要停留在网络化操纵的底部层面,对其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及学科的系统化建设、学科的创新与当前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趋势相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汪鹭萍.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15.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电子文件运动;异常;条件

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是当前中外许多档案学者都提出和肯定的观点,但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否定看法。笔者以为,判断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是否存在异常,首先需要我们提供科学判断异常的标准或条件,而据笔者观察发现,当前持有异常观点的学者判断异常的条件其实是模糊不清的。根据文件运动的本质,笔者提出,要确认和肯定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

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本质的相同

我们知道,所谓“异常”,是指“不同于寻常”,因此,对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是以寻常现象作为参照对象的,把不同于寻常的现象归为“异常现象”。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同样也有特定的参照对象,这就是寻常的文件运动现象,而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剖析时的所谓寻常的文件运动现象,就是我们之前熟悉的纸质文件运动现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纸质文件实践而产生的文件运动规律情形,所以,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事实上又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所述的文件运动情形为参照对象的,把所有不同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的情形归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作者注: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认定和描述,事实上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参照对象的)。但电子文件运动情形与纸质文件运动情形可比的前提是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的相同,只有在此前提下,如能发现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有不同于纸质文件的特殊内容,我们才可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存在;如果电子文件运动概念与纸质文件运动概念本身存在有差异,那么电子文件运动情形与纸质文件运动情形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所谓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

2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文件运动概念的相同是不同类型文件运动情形得以可比的前提。同时,我们知道,文件运动的本质不是指有形的物质运动,即不是指文件的移交、保存地点的变化等的位移运动,而是指由于文件能够呈现价值或说由于文件拥有生命而导致的抽象的、无形的运动形式,是概念性的。文件如果始终不移交、保存地点一直不变,即文件始终不发生位移,但文件照旧可按自身规律在运动着。如果文件始终不能呈现任何类型价值,则文件便无任何运动可言;如果文件能够呈现的价值类型不发生变化,或说文件在某一时空范围内始终呈现出同一价值类型,那么,我们就说该文件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或说该文件始终处在同一种运动状态中。只有当文件呈现的价值类型发生变化时,文件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文件才从一种运动状态跨入了另一种运动状态,因此,文件运动本质上是由文件价值的拥有及其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如果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即如果电子文件形成后的价值类型呈现及其变化规律不同于纸质文件形成后的价值类型呈现及其变化规律,那么就能充分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客观存在。如果文件载体从纸质载体变为电子载体后,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并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即其与纸质文件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完全相同,就不可能产生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

3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过程

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纸质文件的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描述,这似乎告诉我们,纸质文件运动过程是线性的,而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是非线性的,似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过程。

应该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确实是在纸质文件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它所揭示和描述的文件运动也确是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是一维的、定向的文件运动。由此,中外许多档案学者均首肯和断言纸质文件运动过程就是那种从生成到处置的线性过程。如果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确实仅是如此,同时,我们又发现了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并非如此,那么,我们便可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但我们要问:纸质文件运动过程难道真的只是线性的吗?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如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情形,那么,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的线性性是明确的,但如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其实只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部分情形,而非全部情形,纸质文件运动情形除此外还有其他内容,纸质文件运动过程的线性性就值得商榷和反思,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能否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过程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4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整体性

文件运动的整体性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首要内容,它告诉我们,文件运动首先具有整体性,所以,纸质文件运动具有整体性特点。是指纸质文件从形成到最后消亡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或者说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纸质文件在这一过程中是前后衔接、密切相关的,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运动过程,纸质文件运动的整体性特点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一是广义文件的客观性;其二是文件价值的连续性。那电子文件运动是否也具有整体性呢?如果电子文件运动不具有整体性特点,这就说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整体性,从而也就能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5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

文件运动的阶段性也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内容,只是阶段性是在整体性之下的阶段性,所以,纸质文件运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其形成到最后消亡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或者说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运动状态前后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告诉我们,纸质文件全生命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会发生变化的,存在差异。

无疑,电子文件运动阶段与纸质文件运动阶段在本质上也应是相同的,那么电子文件运动是否也存在有阶段性特点呢?如果其不具有阶段性特点,这就说明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从而也就能证实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的描述,许多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没有阶段之分,至少阶段不明显。对此,我们要问的是,文件运动阶段的存 在是由文件前后呈现的价值类型的不同,还是由文件前后所处地点的不同所决定的?电子文件运动过程中难道没有什么差异发生吗?或者说电子文件运动阶段难道真的不存在吗?这里所谓的“不同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究竟是运动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还是管理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管理阶段间的明确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运动阶段间界限的外在标志或观察窗口,但管理阶段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就代表运动阶段不存在吗?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是否仍然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划分几个运动阶段是否仍然有意义?只有完全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明白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是否会真的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只有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真的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阶段性,才能说明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

6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出的纸质文件运动是纵向的、一维的、直线的或线性的,而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中,常有“同一份电子文件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的描述。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支持,电子文件的利用和价值实现能力确实要大大强于纸质文件,同一份电子文件给人的感觉似乎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时处于不同运动阶段。而同一份纸质文件虽然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使用,但绝不可能同时得到使用,必须先后使用,因为电子文件利用无须拥有,远程利用也可,而纸质文件利用必须首先拥有,非近距离利用不可。许多档案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而纸质文件却只能先后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说明了电子文件运动不同于纸质文件运动,是非线性的,多维的。

当然,在此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其一是,我们确实发现许多不同用户似乎可以同时访问同一份电子文件,但实际上,计算机对不同的用户终端也是顺序先后、分时服务的,只是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太快,分时间隔太短,人无法感觉而已,所以,我们要问:同一份电子文件是否真的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得到使用?同一份纸质文件在不同的用户间使用时,分时间隔较长,给人的利用先后感觉十分明显,所以,纸质文件不能提供这样的使用,但它难道因此不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其二是,文件运动究竟取决于文件价值的拥有还是文件价值的实现?文件利用只是文件价值的实现问题,也是文件运动的观察窗口,但我们能否单纯地以文件利用状况来判断文件运动情形呢?这样的判断是否与文件运动的本质一致?只有这些问题清楚后,如果能证实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确实影响和改变了文件运动的形式或方向,我们便可以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现象的存在。

7 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顺向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出的纸质文件运动是沿时间轴向纵深方向不断前行的,这样的文件运动是顺向运动的,没有逆向回头发生。但在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中,常有学者指出:有时一份非现行的电子文件经利用又以现行文件的“身份”出现,或处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的描述,并把它作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来看待,这里的所谓文件运动阶段的前后,显然是以我们熟知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所展示的文件运动阶段的先后顺序为参照对象来描述的,指的是早已处于后阶段的电子文件又呈现出了前阶段时的价值类型,具体是又呈现出了处于现行期时的现行价值,这种文件运动情形显然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不曾揭示和刻画过的,这也是被指为文件运动异常现象的理由。许多档案学者据此认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存在有异常现象,电子载体与数字记录会影响和改变文件运动的顺向。

当然,对于这种特殊文件运动现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档案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是“回流”;其二是“横向”,承认回流就不会是横向,承认横向就不会是回流,在“横向说”看来,“回流说”不仅难以自圆其说,而且显然是把文件运动局限于一条直线上来刻画和认识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横向说”不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认为文件运动能多维发生,并不只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是符合实际的。只是,我们在此要关心的是,难道处于后阶段的纸质文件没有向前阶段转化的可能?这样的文件运动情形只是电子文件专有的?如果确实肯定,那么也就证实了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确实存在有异常现象。

我们知道,总体上,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基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最优化实践需要而创建的文件运动理论,档案界常把它看成是电子文件运动理论的代表,其中反映的文件运动情形明显与以纸质文件为基础而产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反映的文件运动情形多有不同,于是,中外档案界不少学者认为电子文件运动与纸质文件运动有若干不同之处,或说电子文件运动情形有异常。但这是否说明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对文件运动确有影响呢?如果电子文件运动仍由文件所能呈现的价值类型所决定,那么我们要问:这是否说明同样的内容信息在不同的载体类型上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形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类型及其变化规律呢?如果确实如此,就说明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对文件运动真有影响,不同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的文件运动是不同的。但电子文件只是我们在新的生成环境下采用新的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而形成的文件,虽给文件带来了许多特殊性,但并未影响文件的本质,电子文件属于文件,

“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要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5

一、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信息系统对业务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信息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仅从政府角度看,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正在经历由传统运行方式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运行方式转移的过程。以北京市为例,“十五”期间,全市1186种政府业务,运用信息化实现的有591种,建成726个业务支撑系统,50%的政府业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约90%的市、区政府部门建设了局域网,超过90%的政府部门达到了人均1台计算机,有90%的政务部门已建成或正在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无纸化程度达到50%以上的部门占80%。①

2、基于网络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信息化,都受到战略管理和服务客户的强烈驱动,在不断地扩展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内容,朝着基于统一网络管理平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向发展。

政府各机构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过程时,正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由于应用目标的整体性,要求政府业务系统、政府信息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例如,北京市业已建立了连接各级政府机构政务系统的政务内网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务门户网站,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可以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又如,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城市各类基础部件的综合管理。再如,“首都之窗”网站群作为政府门户,正把更加全面的政府公共服务纳入到信息化应用范围。②

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早已脱离了个别业务系统孤立应用的阶段,步入了企业战略协同系统应用阶段,其中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最具代表性。erp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已发展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几乎是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erp系统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企业的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并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各项经营资源的应用效率。

实现统一的网络平台管理,进行系统协同整合,核心的内容就是要进行应用系统及数据集成,建立可以共享的统一数据管理结构。建立一致的数据规格标准和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应用规则,是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与上述信息化环境配套的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共享利用的机制、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档案馆如何构建和运作,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信息资源战略成为信息化核心内容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步入了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重心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信息化向其本源的回归,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形成政府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推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紧紧围绕政务公开、重大基础信息库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进行。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的公益性开发和利用。同时,国家将研究制定鼓励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健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高审批效率,扩大登记备案和事后监督的范围;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和信息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表,优先制定并大力宣传贯彻信息资源分类、共享、基础编码等国家标准;推进公共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③

从机构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资源服务于战略决策、满足客户信息需求和提高业务管理信息提供水平的客观发展需要。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

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

信息化系统正在演化成为各类组织业务运行的基本方式,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政府机构、企业信息运动的支撑平台。对档案管理活动而言,各类组织运行平台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基于数字化概念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索符合信息化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长期可用问题

人们把以数字化方式记录的文件,统称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在性质、形式上与纸质文件的不同,无疑是档案界最先感受到和最先关注的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由模拟方式转变成数字化的记录方式,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数字化信息复杂多样的编码格式、读写方法和载体材料,都给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带来困难。二是电子文件的证据力和法律效力问题,这包含了对数字方式所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获得、保持信息真实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问题。三是数字化信息与载体的依附关系问题,数字化信息的组织是通过编码形式完成的,人们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现数字化信息,要借助能处理这些编码的信息技术设备间接完成,因此,数字化信息依赖于元数据、数据格式、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才能够被处理、存储和显现。综上所述,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是过去纸张载体所没有的。

归纳起来讲,目前解决电子文件真实性、长久保存、长期可用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类方法:一是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二是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三是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四是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xml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都作了相当多的探讨和尝试。首先,各国都倾注力量,制定系统成套的和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需求规范和档案系统标准,力求把问题解决在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达到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目的。如澳大利亚的国家“数字化保管动议”, 通过建立文件管理国家标准、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文件系统设计与实施程序等标准规范,保障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其次,从数字档案的永久性入手,研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数字档案的系统化保存、保管方式,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于1998年开始,耗时6年时间对永久保存电子文件的可能性、保存技术、保存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试验⑤。第三,研究数字化适用载体在各种状况下的长久保存问题,如荷兰2000年启动了“数字保存试验”项目,针对政府常用的电子文件类型,进行了迁移、采用xml格式和仿真三种数字保护方法的试验,评价各种方法的效果、局限性、费用及应用的可能性。第四,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档案部门站在长久保存的立场,通过归档要求的约束,保障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2-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等,省市地方和行业主管机构也制定了相关规范或标准,如建设部的《城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问题

在电子文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电子邮件、图形、图像文件、视频文件、网页文件、数据库文件等。数字化信息的复杂多样,具有传统纸质文件所不具有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在总体上处于随机状态,有些数据累计存储在业务数据库中,有些被定期销毁,有些则被迁移到临时载体上。如果不能建立系统型的管理规则,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导致数字化信息档案化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传统文件运转流程无关。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纸质文件档案化的系统化的方法体系,主要是依靠业务流程的自然发展进程,在业务流程终结时,把文件归档转入档案系统,以备今后工作查考。或者对文件的价值进行鉴定,判别文件对形成者的意义大小以及对社会的意义大小,在规定的时间阶段,把分布在各个机构的文件汇集到档案馆集中保存,以长久留存社会记忆,保障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久而久之,文件的档案化形成了对业务运转流程及其规则的依赖性,当数字化信息因不能纳入一般的业务流程,或业务流程因信息化而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电子文件在档案化过程中范围的缺失。比如,电子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政府或企业网络系统的必备子系统,电子邮件也早已成为人们在进行工作交往时的基本工具,很多国家或组织也都制定了电子邮件的管理制度,但电子邮件的档案化问题依然处于随机管理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的公私性质不容易界定,不容易纳入到正常的业务运转流程之中。

(2)非文本型数据。在纸质档案管理时期,由于非文本型数据的数据单元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事项,数据结构、信息组织方式与文本方式不同,并且很多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经常处在变动之中,无法纳入到文本文件的管理体系,往往不进行档案化处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电子文件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档案机构往往比较注重对文本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收集,对非文本型数据库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归档重视不够,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档案化措施。而且,档案界还存在着一个概念误区,认为数据库文件本来就有自身的数据结构,并且处在存储状态,没有必要再转化为所谓的档案文件。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都是作为支持业务流程的存储机制来建设的,从性质上来讲,可以认为是“暂存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是随着业务过程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在结构上又是连续性的,往往不能按事项分块,不能按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业务系统的核心资源,

支撑着一个机构的业务运行,绝大多数具备档案价值,如果不尽快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目前,有注意到非文本型数据归档的机构,往往采用简单拷贝、累加存储的方式,或者以备灾数据库的方式同构备份数据。这些方式可能不能真正解决数量巨大的非文本数据档案化问题。 (3)网页类型文件。互联网的普及,使数量巨大的web文件存在于流动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我国的各类机构为了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沟通,建设属于机构自己的网站的比率很高。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政府域名()注册量达到23752个,政府网站达到11995个,县级以上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81.1%,其中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90.3%、94.9%和77.7%。⑥但由于网页文件的内容重复率高,数量巨大,各类机构往往都不作档案化处置。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档案缺失的漏洞,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双轨制与双套制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类机构的信息系统覆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文件的处理、运行过程的双轨制越来越趋向于单轨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然存在着对纸质档案的心理依赖,充满了对电子文件的不确信感。这种情形也体现在国家及行业已经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文件,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

造成双套制比较普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档案思维还停留在纸质文件时代,对电子文件及其存在的技术环境还不熟悉、不确信,对电子文件是否能够长久保存及长期可用缺乏认知。其次,是国家的档案行政机构缺乏档案无纸化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系统规范,使得对纸质文件依赖成为制度性的选择。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相继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或相关法律,力求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数字化信息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具有凭证性的条件。《电子签名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确定了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法律凭证,使电子文件具有了与纸质文件同等的证据作用。一般来讲,《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范电子文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背景,以保证电子文件在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性是可确认的,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并没有解决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而这方面的规范有赖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解决。

双套制的另一种情形,是国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大量地将纸质档案拷贝成电子档案。为使档案馆蕴藏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提供网络应用,根据档案利用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目录定位服务以及部分档案的原件服务是必要的。如果盲目地无限度地进行档案的电子化,以此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成就标志,只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可以想像,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双套制或无纸化的解决方案,一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应该是制度化方案。这个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率,特别是网络应用的覆盖率。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无纸化的全面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两个层面:档案馆层面的和机构层面的。档案馆层面要解决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技术条件(载体的可靠性、信息对格式的非依赖性)、文件真实性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保障规范、电子文件应用的规范。对机构层面,档案及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凭证性、证据性文件的系统认证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建设等。

4、电子文件运动规律与档案管理模式选择

近年来,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争论十分引人关注。信息化彻底改变了各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关系和运行模式,人们需要基于新的社会运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思维,寻找信息运动新规律,以求在准确揭示信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管理。这是这场争论的意义所在。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质,是如何看待文件运动的统一性和管理一致性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在文件的不同运动阶段有着不同的运动特性,强调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而“文件连续体理论”认为文件运动是一个整体,文件运动有着不同的功能轴,文件运动每一个时点,都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价值取向,因此,管理上不必划分文件与档案的阶段性。从弗兰克·厄普沃德对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四项基本原则看:第一,文件价值的持续性与文件档案化。主要强调的是文件、档案的整体观,这与我国普遍认知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观念是相类似的⑦,是“从文件形成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第二,文件联系以逻辑联系为主。这是传统档案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主题方法都是按逻辑组织文件的方法,即使是网络化条件下,文件分处不同的物理位置,也应坚持这种方法。第三,文件管理制度纳入业务活动目标与过程。它强调的是要把文件管理职能制度化地纳入业务系统中,应该说“纳入”概念在档案界也并不是新概念。第四,档案学是随着组织知识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⑧。这是关于档案学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思想,是任何理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归纳起来讲,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的是文件与档案是一个整体,不必区别管理,而且从形成阶段就应予以制度化的干预。显然,这一核心思想存在着理论臆断性。文件的形成是为业务运转服务的,其首要目的和价值是业务的有效运转,如果按照文件的历史价值进行文件系统设计,其结果不仅会削弱文件的真实性、客观性,而且可能导致业务系统效率的极大降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已经证实,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面临着系统数据档案化的问题,在业务系统中建设数据档案库,或者是不经档案价值鉴定,简单地直接地迁移业务系统数据到档案库,其信息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况且,由机构档案室到档案馆的过程,也绝不能是简单的迁移过程。

作为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在学习国外的理论经验时,不能采取简单的“取代”或“覆盖”等方法,而应该是在考察各种理论的基本背景的前提下,积极汲取各种观点中的有益成分,构建适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可行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关联性,如果不在制度上和文件管理要素上对业务系统提出要求,比如提出元数据要求,就可能使业务系统自然生成的电子文件无法长久保存。所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的整体系统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中提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就是对这种理论的合理诠释。但是,档案有档案的价值取向,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要素的控制,不能取代对档案价值的判断和对文件的取舍。特别是在信息膨胀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正在积极建设网络文件中心。这种热潮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分布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管理,有的采取集中存储、集中利用的模式,有的采用备份中心的模式,有的采用存储目录、逻辑归档的模式。网络建立的广泛联系,为各种模式都提供了支持条件。无论是物理集中,还是逻辑集中,电子文件中心都不能以文件的集中取代文件的档案化过程。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电子文件的大量堆积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理论模式作为指导,在电子文件运动整体环节中都不能取消“档案化”的环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注 释:

①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研究报告》。

②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③⑥《2006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④。

⑤www.archives.gov/。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6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联合体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企业集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及企业界注的热点。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陈志军教授对企业集团的注始于中国企业集团的萌芽时期,他的新作《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就是在其浪潮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作为浪潮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实践和应用,确为一部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与务实相结合的力作。综览全书,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之处:

(1)构建了集团公司管理的框架结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包括主体一母公司,客体一子公司,管控模式、管控手段、管控点等内容。管控模式反映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基本思路,决定了管理权限划分的基本格局。而不同的管控模式则通过管控手段来实现。管控手段是母公司所采取的管理控制子公司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包括战略、文化、知识、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绩效等。管控点则是在管控方法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键环节。如此,该书从管控模式、管控手段到具体的管控点,构建了严密的集团公司管理框架结构,为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提出了权变管控、协同运作的集团管理理念。该书创造性地提出集团公司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权变管控和协同运作。权变管控,就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实行相对集权、相对分权或集分权结合的管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该书创造性地提出并界定我国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的三种类型:行政性、治理型和管理型。

控制体现了母子公司间的纵向系,母公司只有较好地控制子公司,才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协同体现了母子公司间的横向协调系,企业集团通过协同运作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该书认为:控制和协同体现了处理母子公司间纵横系的基本准则,控制是协同运作的前提,没有权力的集中,就无法实现母子公司问的协同,协同则是控制的重要目标和结果体现。管控和协同对于母子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一不可。

(3)界定了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职责。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千差万别的,但目前于集团不同管理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职责及控制点、协同点确定的文献几乎是空白。如何对管理实践进行抽象和归纳,形成有益于实践的理论知识,成为目前研究的难题。该书在理论演绎和归纳浪潮集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管控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门的职责做出了界定,并进一步梳理了集团公司各职能管理的控制点和协同点,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4)绘制流程图,便于应用。理论来源于实践,目的是指导实践。管理理论要“顶天立地”才能得到升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该书绘制了三种管控模式下具体管控方法的流程图,使读者可根据企业自身及客观情况,按图索骥,方便、容易、快捷地将书中方法“拿来”就用,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在集团文化管理中,创造性地构建“组织相”的概念。查尔斯•奥雷利认为衡量文化强度有两个变量――成员的一致性和这种一致性的力度。只有组织成员对某一问题或观念形成一致认识,并且这种一致的认识能被充分重视和理解,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借鉴“夫妻相”的概念,该书提出了集团文化管理“组织相”的概念,将企业集团内文化的同质性与稳定性的水平定义为组织的“组织相”的一致性。“组织相”实质是对组织文化中的表层文化进行抽象描述与概括,是企业深层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是一部以创新为灵魂,以应用为目的,操作性强,值得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去深读的一部学术著作。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7

摘要:本文从四种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不用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其中的从全球化理论出发,民族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主义,多元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制度理论和文化理论,全球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全球化理论。

关键词:全球化理论;种族主义;制度理论;文化视角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也突显出来,并且文化差异通过人们行为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效率产生了十分巨大且难以回避的影响,因此选择正确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了跨国公司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不同的人力资源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的使用很广泛,但是不同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化意味着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表现在市场、消费者偏好、越来越多的流动资本投资者和技术革新。Ohmae(1996)认为在公司之间越来越同意一种观点,整个世界越来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国家的边界变得模糊。Sera(1992)全球化理论出发,世界经济正向着一体化发展,其结果是跨国公司在管理结构上的膨胀,以及在最佳管理实践上行为趋同和理念共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区域性的企业的定价权利正在逐渐被剥夺,而其利润的增加越来越依靠消减成本和提升生产率。企业要跨国经营,就会面临全球化冲击,因此其管理实践会与主导的全球化管理实践一致,进而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会导致好的管理行为在母公司和全球范围内传播。

另外全球化很重要体现是全球市场的出现,Duysters和Hagedoorn(2001)认为全球市场创造了一种新的同质化环境,具体就是产品、竞争和技术革新方面,企业的行为越来越相似。[1]全球化趋势促使公司在资源、设备、人力和资金方面的协调一致(Sparrow et al,2004)。Sparrow和Hiltrop(1997)研究表明传统的商业边界日益模糊,加速了趋同的速度。因此,企业内部的实践活动越来越不倾向考虑国家的背景。

二、种族主义。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民族历史被的的差异,使得一些人认定某一种族优于其他种族,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较为优越,进而影响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Zeira和Harari(1977)的研究表明特定的一些跨国公司会有种族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反映为母公司的主导行为。Lao和 Ngo (2001)认为跨国公司的母国文化强度对其在其他国家管理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倾向表现于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母公司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强加于东道国,东道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权力很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东道国企业和母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致性;②母国企业对东道国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好几个层次,例如母公司掌握东道国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以上的人事管理权;③东道国人力资源部门设置很不健全,母公司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全球范围内部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制度理论。制度理论认为组织在相同的环境下会逐渐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因此公司之间有会出现同构化。Kostova和Roth(2002)认为在特定制度背景下,企业为追求效率和合法性,会遵循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制度或者规则,这种成文制度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法律政策方面,不成文的规则体现特定区域内的行业规则等。Boyer等(1997)认为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在这环境下,一些特定的行为会被认为最为合适或者合理的),不同情境会呈现出不同的管理方式。公平和相关社会规范的概念会影响到很多管理方式,此外它们还会影响到不同管理层级上的收入差异和资源分配差异。Guillen(2000)认为在具体的国家背景下,跨国公司可能会倾向于采取一些行为来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以及产业战略保持一致,或者力图在吸引投资方面获取相对自由的活动。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为了迎合社会的核心利益会产生很多实践活动。

当代的制度研究者认为跨国公司子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会与其所处的国家相似。然而,制度研究者提醒我们,在某一国家背景下,一些人力资源活动会与母公司战略相背离,这是由于子公司的权利过大,跨国公司最好还是对各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建立约束机制,而不是一味迎合不断变化的利益。

四、文化视角。文化思想是一个很宽泛的思想学派。当一种文化跨越了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与之不同的另外一种文化时,我们就称之为跨文化或交叉文化。持“情景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另一文化中可能会没有效果,因而跨国公司的经营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竞争优势的跨区域转移能力。Hofstede从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倾向)具体测量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特点。他发现,各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的不同,具体而言,在不同文化氛围中,企业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会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可以认为跨国企业的管理问题实质是文化问题。[2]赵曙明教授同样认为,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问题是巨大且难以回避的。

Kostova和Roth(2002)认为制度理论和文化理论下,跨国公司为了获取自己理活动活动和政策的合法性和适应性,就必须实现本土化转变,既与所处地区的本土实践保持一致。因此制度理论和文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子公司应该倾向于采取与东道国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和政策,跨国公司人力管理应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基于以上四种理论,企业在努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同质化来实现全球化策略,但是同时必须考虑相反的本土化的压力,此外由于种族主义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会与母公司保持一致,迫于以上三种压力,不同学者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划分。学者Perlmutter(1969)以管理导向的观点,将跨国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了三类,即:(1)民族中心模式(ethnocentrie)、(2)多元中心模式(polycentric)、(3)全球中心模式(geocentrie)。[3]在种族主义的影响下,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多会选择“民族中心模式”;全球化理论视角,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多会选择“全球中心模式”;在制度理论和文化理论影响下,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多会选择“多元中心模式”。(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Duysters, G. and J. Hagedoorn (2001). ‘Do company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converge in global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computer indust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2 (2), pp. 347356.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数据库;理论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企业为了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也在不断的追求着各种变化和管理手段的更新,档案数据管理作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不断应用逐步出现了管理模式的加快和进程的变化过程。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本质上就是管理所用的工具和平台,其数据结构、类型、内容范围等关键要素都必须依靠档案基本管理理论提供的营养来进行保障,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务支撑。

一、档案分类理论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起着导向作用

从管理学上讲,任何管理活动,抛开其最终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或者基本要求都是要使被管理对象有序化,档案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使档案有序化,包括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序化。将数量庞大、内容形式复杂多样的档案有序化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即“对档案总体进行分割、划分,将其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部分或门类、种类、类别,然后对这些不同的部分、门类、类别等实施分别管理。”“这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管理活动乃至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正因为如此,“说得笼统一点,档案管理理论上的所有能称得上‘重大’的分歧和争论,大都围绕着分类方法展开。”①

一般来说,对档案的实体管理基本采用了历史主义的分类方法,大体都按全宗进行排架整理;而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则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一般以逻辑主义分类方法为主。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一般是在来源单位层次上建立实体数据库,实际上是将一个全宗(一般是档案室层次)或全宗群(一般是档案馆层次)作为建库范围,同时利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对内容实施逻辑管理,使档案管理理论中的“二元主义”得以在数据库建设中融合。

二、全宗原则及其理论发展对档案数据库建设发挥指导作用

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软件管理以成为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前提。由于当前软管管理的过程中切法统一性和系统性,使得当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首先,全宗原则是档案实体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人们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以全宗为基本单位建设档案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实体单位的历史记录,保证了档案数据具有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这是单纯地依靠逻辑分类方法所达不到的。

其次,采用全宗原则指导建设档案数据库,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因为全宗作为一个独立组织或个人形成档案的全部,是一个不可分散、不可打乱混淆的有机整体,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持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信息在管理组织上独树一帜、不同于图书、资料、情报等文献的根本原因。档案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必须服从这一更高的管理目的。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将全宗原则的诸多思想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实现,包括全宗内部管理层次、管理联系等。像文书立卷工作中要求的“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科技档案管理中的“成套性原则”等思想都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设计得以体现。

第三,依据全宗理论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在多数情况下能够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者、管理者、拥有者、维护者是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各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助于保证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动力、资金以及作用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宗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档案管理的所有问题。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全宗原则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也因此得到新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样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1、全宗内部档案的差异化管理需求要求建立相对独立的档案数据库。

虽然全宗原则强调一个来源单位的档案应当集中保管,但也没有忽视对同一来源档案之间的差异化管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同一全宗内档案的种类、载体类型及其管理要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专门化,这使得对全宗的集中统一保管难以实施。在档案实体管理范畴,同一全宗内就有可能出现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多种载体,其中相当一部分特殊载体的档案在保管利用上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往往需要将其组织为一个单独的管理体系,设置专门机构,提供专门的库房和设备,虽然可以在编号系统中设置它们与全宗的关系,但在实体管理层面上已经不具有严格的不可分散性。在档案信息管理范畴,由于不同门类档案的管理差异,同一全宗内不同类别的档案也多采取分别管理的措施,比较典型的像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案的管理要求,采取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单独保管的管理方式。

2、自由来源原则为专门档案的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自由来源原则认为全宗不仅是历史性、客观性的,也可以是逻辑性的,这是对全宗理论的重大发展。像许多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档案就要求打破传统全宗范围的限制,而按照行业或专业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比如城建档案、项目档案虽然破坏了各项目参与组织全宗的完整性,但却有效地维护了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在多数情况下保证后者的完整性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的工程项目就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全宗单位,由此可见,全宗理论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分合的演化过程,并不完全拘泥于狭义的全宗概念。

三、逻辑主义分类思路适合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

逻辑分类法在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我们知道,档案的实体整理必须按照其形成时的本来面貌去管理,但档案内容信息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但和现实世界中档案实体的排序只能有一种一样,在数据库中我们一般通过有限的基本表来反映档案实体的记录信息。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9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存在有许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这些应该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历史营养。同时,中国2O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因为是在5000多年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中去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状况出发,在历史的承继、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兼收并蓄中,实现中国管理科学的创新发展。

但是,在众多为探索中国管理科学创新发展的努力中,我认为有些状况是应该讨论清楚的。比如,有的研究只注重于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注释和介绍,希望作为在中国实践的指导;或者是加上中国的现实情况做验证,其结果还是说明了所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功用,这些都没有能够实现“本土化”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研究注重于辩证法的运用(尽管管理实际中的辩证法运用是重要和必须的),不过辩证法只是管理艺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而且管理方法并不等于管理的全部。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管理方法是在一定管理理念指导下,为了顺利实现管理系统工程及其既定目标的工具性选择。

可喜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促进了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进行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就像有学者指出的,我们的诸多莘莘学子,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勤学西方的管理理论,忽然有一天发现,原来外国人的许多管理理念和理论,早已在我们祖先们的思想和著述中有着丰富的记载。

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进行的创新,应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挖社会发展的成功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社会生活中的管理或管理社会的实践,是各门组织技术,是各类管理艺术。中国古代,道家无为而治,取法自然;儒家仁义中庸,崇尚德性;法家立法严刑,施术用势;兵家奇正变幻,贵在权变;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墨家兼爱交利,善立表率;名家巧设名辩,擅长剖析;纵横家联横合纵,唯利是从。表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著作,除以上各家典籍外,如《周易》、《尚书》、《孙子兵法》、《周礼》、《礼记》、《管子》、《史记·货殖列传》等,基本包括了军事管理、社会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历代中国明君贤相、仁人志士都从中吸取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修身齐家、富国强兵之术。

和合是最佳化的文化方式的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和合不仅是儒家文化价值的取向,而且是道家、墨家、阴阳家和《周易》、《管子》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它既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从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典籍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提炼出一种共性的并且符合国情的和合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准则,从而为《和合管理》的理论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就是和合文化,程思远先生曾经大力倡导“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并一再指出:“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国外也讲和平、和谐;也讲联合、合作,但是把“和”与“合”两个概念联用,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先秦时期,“和合”概念开始出现,管子、墨子、苟子等思想家都运用这个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以后,“和合”概念被儒家、道家、佛家共同采用,成为儒、释、道概括本身宗旨的综合性概念。儒家强调的“和”与“合”是人所共知的;佛家是始终谈“因缘和合”的;道家的一系列代表作都强调了“和合”概念,如《太平经》指出“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和合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说“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而说“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汇贯通。把“和”与“合”联用,突出和强调了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也许正是基于“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的感召和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如金博士从2002年开始,就致力于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和合哲学思想及其形成的中国传统和合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去寻找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历史营养,并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同时吸收现代管理学的有益成果,进行融合众家之长和推陈出新的研究,历时5年之久,终于写成了《和合管理》这部学术专著。

看了黄如金所著的《和合管理》一书,不禁为内中的创新性内容所吸引而兴奋不已。黄如金的《和合管理》所表现出来的推陈出新的精神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是一种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兼收并蓄原则而又从现实需要出发的创新性成果。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从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典籍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提炼出了一种共性的、并符合国情的和合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准则,从而为《和合管理》的理论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光明日报》(2006年5月29日)“理论周刊”发表黄如金撰写的论文(《和合管理: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探索》)时在“编者按”中所指出的那样:“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文化之上的和合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的适应性,尽管在理论研究上是一家之言,但是和合管理的理论创新,对于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合理内核与基本框架应该说是作出了建设性的努力的。”

管理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的系统工程,并需要通过组织综合运用相宜的领导艺术来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实践过程。这是对管理学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一种基于辩证法和系统论观点的创新理论。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西方现代管理学重实际管理方法的运用,以绩效管理为基本方式,以数学和统计分析为主要工具。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学重理念,认为理念是管理的活的灵魂,并且同时重视管理过程的系统性和管理艺术的综合运用,认为管理艺术是贯彻和实现管理理念的关键。黄如金的研究,正是从和合理念的历史扬弃出发,在探索和合管理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应的和合管理艺术中,完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在辩证法和系统论观点指导下,基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及实际需要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的探索,而且对中国管理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和合管理》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努力中,坚持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批判中,以及对现代管理学的学习和借鉴中,去构造一种中国式的和合管理理论体系。为了使和合管理理论的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而坚实的基础之上,黄如金对于和合管理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研究是十分深刻而又富有成果的。他发现并提出了和合管理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与和合相互叠生的复合价值观体系的新观点,同时还第一次论证了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对价值观理论和管理学的历史性贡献,以及和合不仅是方法论而且更是价值准则的问题,从而为和合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企业管理 应用

人之所以不同于机器,是因为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意识的,人处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体之间拥有共同性,也拥有差异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称其为“技术”是因为企业管理是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力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际应用,所以说它带有一定的“技术”性;称其为“艺术”是因为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如何促进拥有不同的人文背景的群体朝着同一目标而努力,就必须要运用一些感性的、形而上的东西,才能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我国拥有着五千的文化与历史,那些古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智慧宝藏,现代我国企业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从中学习优秀的管理谋略,同时还要借鉴西文先进的管理制度,将二都融入到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如此才能够实现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文明在演化过程中,所汇集的一种能够反映民族特性与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民族的不同观念、思想、意识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经过五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思想文化,它是居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并且为中华民族子孙所世代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庭、宗法环境为背景,其核心是儒家思想,同时又囊括了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众多思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是中华民族命脉的所在。

二、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现代管理科学起源于西方,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所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包含着诸多学派,各自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虽然学派之间一直争论不休,但我们仍旧能够总结出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些共同:一是肯定人、注重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强调系统性、控制性与预见性;三是重视创新;四是重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五是重视“非正式组织”对组织内部的影响;六是重视“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文化的应用。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之主流,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影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主要表现为:一是柔性管理。“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儒家文化启蒙教育《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文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儒家文化重视教化,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就成为了现在的以“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二是“儒商”的推崇。儒家文化通过“小人”与“君子”的对比,来向世人展现“好与坏”、“善与恶”的观念,而“儒商”则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君子”,在管理者形象认同层面上,儒家思想的高度使其他各家无法企及。“儒商”包含了以下四含义: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企业管理者要推行“仁政”;企业管理者不但是企业的物质领袖,同时还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知识与人才。三是形成管理等级观念。儒家文化形成于封建社会,是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这就决定了儒家文化必将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比如《论语.阳货篇》就有“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语句,这显然倡导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等级制度,而且这种等级思想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之中不断得到强化,对中国人民的统治与被统治思想影响深远,当然也渗透到了企业管理领域,主要表现为等级观念与现代民主的一种冲突。

道家文化的应用。有些学者认为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思想,我们没有留意道家思想,这与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清净无为”有很大的关系,表面上道家思想是消极的,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实际上应用却非常广泛。主要表现为:一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竞争思想。《老子》第三十六章提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现代企业经常运用这种战略思想,在竞争中谋求发展。二是缓和等级制度冲突。现代社会虽然倡导的是民主,但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其内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等级制度,使全体员工上下一心,从而更好的迎接外部挑战。但是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则加重了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此时道家文化所倡导的“与世无争、清净无为”的心智模式,恰好能够对这种等级制度起到一种“”的作用。

兵家思想的应用。商场如战场,商场中谋略与战术的应用并不亚于战场,只不过商场看不见硝烟。我们提到兵家,就不得不想到那部旷世奇著《孙子兵法》。自商战文化形成之始,企业家们就将《孙子兵法》列为必读的教材,《孙子兵法》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是精神激励。《孙子兵法.作战》中提到“故杀敌者,怒也”,意思是说想要让军队奋勇杀敌,就必须要激励士气。这一思想已经被企业所广泛应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许多激励员工士气的方法。二是关注环境变化。《孙子兵法.九地》中提到“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为将军之事也”,意思是军队统帅必须要关注军队所在地区的环境变化,并且要利用这些环境,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时刻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是深远的。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11

一、电子文件定义及其特点综述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2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3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1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署等,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也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使得档案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其它信息,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甚至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人们可以在机器上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这一档案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2对档案来源原则的影响

来源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是尊重全宗,从内部来看是尊重原始顺序。目前,随着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后者愈益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观点认为源于来源原则的档案检索系统必须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及其文件的基础上。只有根据其来源,从形成者的法律责任和行政管理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正确整理和理解档案文件。而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组织、机构这一现象而产生,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文件信息复制、修改和重新组合、打乱或破坏文件的本来顺序。因此,要确定档案的来源,不可仅局限于寻找一个恰切的定义,或仅要求完整地保护全宗与文件系列,按照原始顺序进行整理等,而必须正确说明档案的原始联系,了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文件组合的变化,应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丰富和发展来源原则。

3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定论、模式将被重新审视,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将得到更新和补充,原有的档案学科体系也将得到充实和完善。所有这些研究课题都应围绕电子文件来开展。如电子文件的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等,都将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档案界所应采取的对策

1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2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3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前的档案管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介入,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因此,在原有平面结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档案信息载体内容,就构成三维空间,形成了立体化的管理结构。

种子管理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电子文件 元数据 综述

“元数据”一词,由来已久,其最早出现于计算机信息领域。自1996年美国著名电子文件专家戴尔·比尔曼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元数据”以来,元数据开始进入档案学界研究人员的视野,并逐渐发展成为档案学界新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研究。笔者试图通过文献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1.数据统计分析

笔者选取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在“题名”检索项中填入检索词“元数据”,同时在逻辑“且”条件中选择“关键词”检索项并填入检索词“电子文件”,选择2000至2011作为检索时间,最终共获取有关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论文134篇,其中中国期刊原文数据库搜索出13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篇。

通过对年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研究进展情况。依据本文所使用的检索方法获取的134篇论文,其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2000年到2011年,有关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论文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并且自2002年开始,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这说明现阶段,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问题仍是我国档案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关此问题的研究也仍在持续进行中。

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研究的主要内容

2.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概念与功能研究

2.1.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最早出现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此后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自戴维·比尔曼将其引入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以来,档案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而有关元数据概念的研究自然首当其冲。目前为止,我国档案学者对电子文件领域内元数据的概念研究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始定义阶段、著录元数据阶段以及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阶段。①

初始定义阶段,即直接引入计算机领域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即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但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并不专门针对电子文件,无法作为电子文件领域的专业术语或概念,不具备专指性和唯一性。同时这个概念也过于抽象,档案工作人员无法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它,更不知道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具体的运用它。因此,档案学界继续对元数据的概念进行探索,进而进入元数据概念研究的第二阶段:著录元数据阶段。

著录元数据阶段。所谓著录元数据,即元数据是关于单一电子文件和文件组合的背景及相互关系的结构化著录数据。②其实这里的著录元数据也就是指著录信息,这一阶段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董永昌、何嘉荪、刘越男等。董永昌、何嘉荪就明确提出“元数据是著录信息”。著录元数据概念的提出赋予了元数据有关档案学的特定意义,同时由于著录这一概念对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而言并不陌生,因而也大大提高了整个档案界对元数据的认识,有利于在实践工作中更好的操作和运用元数据。但这一观点也受到不少研究者的质疑,一些档案学者认为,元数据与著录信息在作用、获取方式、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单纯的将元数据定义为著录信息。为此,刘越男提出“在电子环境中可以将文件管理元数据理解为著录信息”③的论点,并从现代著录定义的拓展、国际元数据标准与档案著录标准的关联以及电子环境中两者的本质等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论证。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档案研究者们引入了国际档案界提出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概念,即“在对电子文件及其与文件创建和管理有关的人、过程和系统进行确认以及为其提供凭证和背景信息的过程中,有关文件的管理、利用和文件可理解性的元数据。”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专门设计用于满足电子文件管理需求,有关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可理解性与可利用性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元数据的概念是从作用的角度对电子文件领域的元数据加以定义的,体现了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赋予电子元数据不同的作用和用途,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与其他领域的元数据区分开来,使其具备档案学的专业内涵。

2.1.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功能

我国档案学界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功能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多。目前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用系统论观点,将元数据的功能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代表人物为徐维,他指出“元数据的功能就是指元数据系统在电子文件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电子文件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元数据的功能来实现的。元数据的功能可以分为总体功能与局部功能。”④同时系统的阐述了元数据功能在文件阶段的不同体现以及总体功能与局部功能的关系。

(2)用比较研究法,建立新的元数据功能认识模型和联系模型。档案学者张正强通过对国际档案学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元数据项目以及国际标准等提出的元数据功能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从行为、能力和功效这三个方面对这些功能加以重新认识和理解,最终建立起基于行为功能、能力功能和功效功能的元数据功能模型及其联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