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执行力论文

执行力论文

时间:2022-05-17 21:33:18

执行力论文

执行力论文范文1

场景一: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组织员工进行了认真学习,并三令五申强调,但员工仍有上班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作业操作不合乎要求、上班时间不穿戴工作服等违规违纪行为。且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

分析:管理没有长效监督机制,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管理者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执行不能始终如一、虎头蛇尾。

场景二:方案未取得预期的实质性效果。执行中波折不断,陷入僵局无疾而终,或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用于应付、成于作秀,

分析:一方案本身与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二管理者安排不到位,责任不清、分工不明,无考核约束措施。

场景三:培训一直在进行时,但始终收效甚微。尽管培训内容紧系实际工作,但工作中理论实践仍两张皮,未得到很好运用。

分析:一培训系统性差,未与人力资源其它方面如员工晋升、加薪等相联系,致使员工积极性差。二培训效果缺乏监督、评估、后续跟进。

场景四:员工工作中不断地找理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常用的口头语“差不多就行了、我已经尽力了等等”。

分析:工作不够精细化,作风不扎实,对执行力文化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

场景五:管理者安排布置工作,执行者未完全领会工作意图,带着似是而非的理解去工作,结果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分析:工作目标不明,沟通无效,管理者缺乏全程动态跟踪,无适时指导、检查、监督。……

无独有偶。执行力是工作的隐形杀手,多少个精妙绝伦的策略胎死腹中,多少项举手之劳的工作半途而废。作为管理者,我们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执行力是我们握在手里利刃,用的好坏尽在把握中。

1、思维要“宽”——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站得高看的远”。后勤工作范围广、难度大、影响多。作为后勤管理者在思想上要站在高度,拓宽广度,追求深度。首先认识要高,具备三意识:一全局意识。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点面结合、纵横交汇。如卫生清洁中应同时关注水电暖情况。二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职,履其责,尽其力,遇事以面对与承担为主导思想,不推卸、不懈怠、不逃避。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常思不足之忧,常怀发展之思。其次,思维要活。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求新求变求突破,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唯经验,不唯教条。

2、素质要“强”——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大才非学不就”。后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化不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提升全员素质是当务之急。作为管理者应率先垂范,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大力落实,将学习作为基本功勤学苦练。坚持从书本学起,从身边人身边事学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增强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综合能力,积蓄能量,提升素质,增强闪光点。

3、作风要“硬”—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孟子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对我们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应加强德行修练,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良作风,传播正能量,在上行下效中带好头、表好率。做严守纪律的模范,维护制度的卫士,爱岗敬业的楷模,争先创优的先锋,居高以高素质、高姿态、高觉悟而临下,以实际行动去凝聚民心、聚集民力,实现不怒自威,居高而声自远。

4、脚步要“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践出真知,实干出实效”。后勤工作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事务,来不得半点虚假马虎。作为后勤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大力践行“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务实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掌握工作动态走向,全程跟踪监控,掌握一手资料,开展工作如制定制度方案、进行决策安排等以事实为依据、以实际为依托,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严把落实关,踏实每一步,做实[文秘站:]每件事,行之于实,见之于实。

5、行事要“细”——小处做起,细处抓起。“不矜细行,终毁大德”。后勤工作细锁繁杂性决定细节是我们不二选择,细节是成就卓越、落实到位的关键。一张纸片可能影响卫生整体水平,一个烟头可能引发一场大火,一个小疏忽可能引发所有工作前功后弃……。细节——成于斯,败于斯。作为管理者应努力营造重细节、讲细节、行细节的良好工作氛围,凡事从细处着手着眼着力,让细节贯穿于工作始末,渗透于各个环节,使细节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行为准则。

6、执规要“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目标。这就要我们制定标准时严格把关,无死角无空隙无漏洞,设定“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制度内化于形,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执行标准坚持严字当头,不折不扣,不偏不倚,有规必行,有禁必止。工作不讲借口,只讲结果;不徇私情,只论公道,不找理由,只讲方法,实现用制度约束、规范人。

7、目标要“明”—— 合理分工、有效沟通。目标明确是提高执行力的首要条件。工作目标主要是阐述“做什么”的问题。为实现目标,管理者要合理管理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分解目标,力争清晰、全面、具体,“谁执行谁检查谁考核,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到职责权利相匹配,奖惩赏罚相制约,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同时要准确传达工作意图,言者凿凿,闻者昭昭,确认沟通顺畅无歧义、无偏差,无争议,达成共识。

8、方法要“当”——措施得当,落实到位。“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方法正确事半功倍。管理者不能一昧地埋头蛮干苦干,而要适时巧干,活干,工作多讲策略讲技巧讲方法,做好工作备忘录,工作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事前有计划有安排,事中有落实有跟踪,事后有检查有反馈。坚持经一事长一智

,从工作中汲取经验,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不断改进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同时,适时地指导员工有效开展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为员工解决具体困难时,教授其正确方法与思路。9、用人要“善”——知人善任,合理授权。联想之父柳传志曾说:“执行力就是找会执行的人”。这是成功执行重要的一个因素。常言道:“会忙的忙得轻松愉快,不会忙的忙得一塌糊涂”,对于管理者而言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西瓜芝麻”件件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利于工作开展与人才培养。这就要学会放手,学会授权。坚持广开言路、广纳良言,慧眼识才,遵循适才适所定律,按照适度原则授予执行者与职责相对应的职权,确保其执行到位而不越位。

执行力论文范文2

(一)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想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同时需要团队有较强的执行力。如果高校行政管理不考虑执行力问题,所制定出的发展战略措施都将失去真正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校发展迅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要想长期保持自身高效的发展以及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战略之外,能够将战略有效执行下去也是成功的关键,也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因此说,执行力的提高是学校战略实施的关键。

(二)提高执行力是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行政效能是每一所学校都在不断摸索和思考的问题,而行政效能发挥的关键又落在了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上,高效的执行力需要高校行政部门之间能够协同一致、互相配合将政策措施落实到实践中去,倘若执行力表现不到位,即会导致执行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偏离预期效果。由此可见,执行力的实施情况既关系到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与战略措施的实现,又关系到高校整体战略布局的开展,只有高校保持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够保证高校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其中外因主要是国家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法规等;内因主要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与方法和管理机构等。本文主要从影响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因进行阐述。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战略目标的执行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工作不重视,都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执行情况,导致高校既定工作目标无法更好的实现,对高校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制度、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

有效的监督是严格贯彻执行力的根本保障,日常的工作中,很多标准的制定堪称完美,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内因就是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不够,让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样走调,让制度、政策停留于纸上、嘴上、墙上,形同虚设,导致执行力丧失,让工作失去效力。

(三)各部门之间不能通力协作导致执行力下降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管理层次较多且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这就使得工作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各部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效率降低且职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三、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

执行力是高校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保证目标实现的动力和基础。不同部门之间需要执行的任务不同,但都需要执行力作为其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核心动力。加强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自身管理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利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对此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并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重视高度。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并保证其规范化运行

制度和体系的建立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其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合本校发展,并能约束和指导员工工作的开展;其次,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第三,职责和奖惩分明,清晰易懂,便于实施;最后,领导者带头执行相关制度,保证制度的规范化执行。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执行力

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主体的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化能力,也就是具备一定的执行能力,才能保障行政管理组织的高效运行。首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这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就要进行把关;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培养是提高其执行力的关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者。

(四)注重思想引领,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文化是高校工作人员在参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执行”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高校只有将战略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观和执行力文化灌输到每个管理者心中,打造出具有相同执行力价值观和信念的管理团队,才能有效保证在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发挥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卓越的执行力文化能够培育优良的执行习惯和执行理念,并能够不断地传承和提升,它发挥效力的途径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执行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高校应培养执行力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行为规范。

(五)强化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

执行力论文范文3

根据《中外管理》杂志05年12月针对2400余家企业做的调查显示,34.6%的高层管理者与49%的中层管理者认为企业执行力弱。中国企事业单位中只有3%具有较好的执行力,有97%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处于执行不力和执行不到位的状态,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执行力水平在50%左右,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执行力水平仅仅在10%左右。对于作为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企业战术决策制定者的中层领导,有7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家对于其执行力的重要性认识并不足。正是由于中层领导缺乏执行力,为中小民营企业的成功发展埋下了障碍。以下,笔者将从两个层面,综合分析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现状。

1.从中小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养,会受到国家若干政策和举措的影响。从1998年起,政府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投资融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1999年4月,《中小企业促进法》调研起草工作开始进行。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机构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层领导执行力培养的关注度,这为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科学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培训方法。但是,提供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机构参差不齐,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与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培训机构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升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呢?这就需要企业在和培训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2.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管理看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国际着名企业管理大师石滋宜曾说:“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不是市场,不是金钱,也不是人才,而是企业经营者的观念。”的确,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局限,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经营思想。领导者的思想对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笔者将从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来分析,主要存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首先,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创业者个人或家庭白手起家的。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其管理的方式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

其次,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民营企业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而且更需要建立一个有章可循的的考核监督机制。法律执行需要监督,制度执行同样需要监督,任何一方面的监督缺失,都会导致不执行。

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

根据对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两个层面综合提出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首先,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其次,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借助政策支持与现有培训机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本身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不齐全、分工不明确,以致缺乏专门的部门执行培训职能,致使企业没有专业、系统的人才培训。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对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高需求使得企业将与外部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培训的外包。

据调查,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选择与培训机构合作,目的是通过培训,达到使其各个业务模块的中层领导,能够知道如何将执行力渗透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细节帮助中层领导知道自身执行的弱项在哪里?如何调整?最终提升整体的执行能力。由于培训机构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外部培训机构的时候,需要根据中层领导执行力培训的需求,寻求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合作。鉴于提出的上述执行力的培训需求,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合作的培训机构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培训机构“所授”与中小民营企业“所需”是否是相结合的,是否是满足了中小民营企业中层执行力培训的需求的,这是中小民营企业选择培训机构的底线。(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培训目的、培训需求相匹配,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3)对培训师的要求。对于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培训,需要培训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4)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培训机构后期的服务也应该是中小民营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培训是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培训的效果往往是需要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才能看得出。那么,在培训之后,培训机构对企业的跟踪、回访等服务便是十分重要的了。

2.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领导人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短期的经营思想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出现了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缺乏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两个方面的缺陷。以下,笔者将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内部管理机制缺陷出发,提出解决的方法,以保障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1)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是由老板个人白手起家,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对整个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所以,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必须依赖于最高领导在战略上的支持,即建立执行目标与责任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贯穿于整个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是将管理层所拥有的责、权、利与战略执行的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进行有机协调。明确流程、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并将其有系统的,有层次的逐级分解,以便促使运行中每一项战略的实施都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相应预算、有时间进度、有责任部门、有考核结果。同管理层的责、权、利明确了,其执行力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再是盲人骑瞎马,走到哪算哪;也只有明确了企业管理层的责、权、利,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才能舍身处地的从各自的责、权、利出发切实维护在战略运营过程中的执行力,从而避免在工作中各自为政、推委扯皮的现象产生,更好地发挥组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以及战略与执行、目标与现实、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促使企业执行力全面落实。

(2)建立长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中小民营企业需要按照考核服从于发展战略;细则明确,为人理解,便于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提高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原则,把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办法、考核结果与部门、岗位、职称、任职、奖惩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实时节点考核的方法。在机制灵活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可以建立质询会的制度。质询会制度是,在特定的时间,对规定时间段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团队的合作意识,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常管理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计划,期初将目标计划进行分解,结合目标计划、制定详细的明确奖惩的每周工作计划,每日工作目标。合理的目标与及时的考核,是提升执行力的可靠保障。

考核、监督,是为了做好事前的控制,它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核监督机制是对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简洁、实效、操作性强的控制,而不是对所有的程序进行控制;其次,考核监督机制应采用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控制标准和办法;再次检查机制应该采用不定期、有记录、可依据的方式。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能避免执行人员为应付定期检查而采取的投机行为,能确保执行的稳定性。最后,考核监督机制,应该倡导“不作为就是不合格”的理念。

三、结束语

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建立中小民营企业执行文化环境、完善执行机制,提升执行动力等方面着手,既要充分调动中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要严格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执行流程作为保障。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中层领导的执行力还是一场持续改进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高层的理念、中层的技巧、基层的习惯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中层领导执行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提升执行力的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国标:中小企业乘风破浪正有时.今日上海,1999.8

[2](日)小川英次:中小企业现代经营术.改革出版社,1992

[3]周永亮:组织执行力.国发展出版社

[4]张效诚:股权激励要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5]刘斌:如何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中国设计师网

[6]余四维:赢在执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7]姜汝祥:请给我结果.中信出版社

[8]张世奇:如何提升中层领导执行力.中国经济出版社

[9]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石金涛主编: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1]董克用:人力资源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12]王育琨:观念和成功.大众科技报,2009/3/9

执行力论文范文4

【关 键 词】企业文化 执行力 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软实力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范畴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企业文化的先进与否对经济基础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企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了国企有自身特色亮点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国企为谁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主体及路径;二是强调国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国企全部或主要资本是由国家投入或政府出资所有依法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国企的最终产权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这是由国企生产资料公有的全民所有制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国企在企业文化理念中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前者体现了国企的社会属性;后者表现出国企现代管理理念。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并且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国企的企业文化呈现出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般特征,又有国企的个性特点;兼具国企的管控机制与整合功能,形成了以现代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规章制度和观念形态为载体平台构建起来的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和表达了企业领导层的管理理念,体现了国企特定的管理模式及其蕴含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人文元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一般都体现出人本管理理论的强烈色彩,其基本内容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品牌、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理念,并把企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融和贯通到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把领导层提倡、管理层落实、执行层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行为规则外化为企业的行为规范。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优化企业的人文素质,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认同感,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强化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

2.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在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领导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当前,国企共同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遇到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不同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科技含量为核心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装备、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竞争;二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从企业战略发展高度上来认识其实质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宝贵经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东西方文化观念存在差异与矛盾的现象是事实,但这并不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集与融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对待人类一切优秀遗产和先进管理理念既不能夜郎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应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分析借鉴、创新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企的企业文化,离开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没有高度;隔绝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就没有精度;脱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就没有厚度。构筑集“高度、精度、深度”三位一体的先进企业文化,国企就有强大的软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2010年版)宣传手册全面论述了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行动纲领,为电网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企业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实现途径是建设以“五统一”(即: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目的是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电网企业的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打造百年老店,促进公司科学发展。这个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向全社会宣示了国家电网公司作为特大央企履行的社会责任,诠释了国家电网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统一的行为规范,彰显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品牌及形象。

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其前身为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更早则是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所电力系统成人高校(集公司党校、培训中心、成人高校于一身),也是一家蜚声全国电力系统的大型教育培训机构。2011年4月,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分部一体化改革中成建制划转到省公司。2012年7月省公司正式授牌为管理培训中心,定位为重要的支撑单位之一。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省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开展省公司处级和科级干部培训,本部及地市公司管理人员培训;负责管理培训课题研究;负责开展管理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设计;负责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负责公司管理培训项目计划的实施、培训教学的组织、培训班管理,开展培训教学评估。

中心领导班子深刻领会省公司的战略决策,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定位,紧跟公司工作节奏,认真做好为公司科学发展服务,为电网基层企业服务。特别是在当前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带来的大转变,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心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两个转变”、构建科学的“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的精神,统筹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传播、落地、评价工程。干部员工转变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把统一的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中心大力加强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各环节,深化到“两个转变”、构建科学的“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建设,与电网企业管理体系改革相融共进,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心干部员工分别在《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教育》、《湖北省党员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杂志刊物等、反映中心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论文经验介绍、新闻报道40多篇,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中心企业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中心荣获2011-2012年度湖北省国资委文明单位和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红旗党委称号。

截止到2012年10月底,中心共完成培训班130余期、培训学员10000多人次、35000余人天。特别是2012年中心承担了省公司千人科级干部(共10期)轮训任务。中心精心设计、量身制作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高效执行力提升》、《国家电网统一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管理者系统思维与科学决策》等课程内容深受学员的欢迎。教学质量、培训服务质量满意率均超过98%,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员们的高度肯定和普遍好评。

三、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与竞争力的关系

1.提升服务水平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前提

作为省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由于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职能职责的变化,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变动,我们的认识也要相应发生改变。首先要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素质,严格履行培训服务标准,努力实现“服务无违章”目标。二是要狠抓培训质量体系建设,改变以管理和控制为主的培训工作流程模式,建立起以学员需求为基点、以学员满意为终点的培训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强化工作执行力,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加强培训质量监督,对培训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展开监督检查,对培训结果进行回馈和分析,对在培训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实施培训质量监督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2.建立执行榜样是推进执行力的保证

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面对市场风云变幻,企业管理者自身要提高执行力,做员工的榜样。一方面,领导者需要身体力行,带头落实和执行企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培养富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素养。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执行力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应对复杂的企业管理经营情况,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率、能战斗的中层管理体系。一线员工为主体的执行层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地方,也是问题出现最多的地方,一线员工的执行力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管理经营结果。只有保证以上三个层级的表率、承接、跟从的递进关系,执行力才能形成“企业家的事业心、中层管理的上进心、全体员工的责任心”的逻辑关系,从而推进中心的执行力,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发展。

3.完善培训制度运作是执行力的主体

执行力是通过企业员工具体行为来体现,执行者的行为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更需要有企业制度做执行载体。制度作为企业行为规范和安全保障的准则,对企业正常经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心在划转之后延续使用的还是以前的管理制度,有些地方已经不适合身份转变之后日常工作的开展,而新的培训任务和要求,也需要我们对旧有的制度进行优化和修正。从分工布略、交接安排、宣贯引导、奖惩制度、授权制度等各个环节入手,完善制度执行的督导,避免“不是不执行,而是不知道执行什么或怎样执行”的误区。用新的培训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最终将中心的竞争力凸现出来。

4.健全约束机制是规范执行力的保障

执行力除了靠执行人的自觉性和制度载体之外,还需要保障手段,这就是约束机制。它需要四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延伸到最基层,量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形成“人人有责、层层履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另一方面是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全面加强过程控制管理,着力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快速、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运行机制,确保执行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紧张有序、快捷高效。第三方面是要构建督查网络,完善检查机制,对于已经部署的工作和任务要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同时,要把工作落实情况置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以有效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最后一方面是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根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善考核程序、标准和办法,坚持奖惩兑现,奖罚分明。

结语:强化执行力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管理高效优质运转,推广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播、落地、评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利用企业的执行力整合电网企业管理资源,助推电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最高效的速度传播出去,把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经营成果和发展契机,推进电网企业向更高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执行力论文范文5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可见,时机难求,速在执行。

在管理学中,执行力就是企业层级理解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过程。

对于个人来讲,抓住机会,并善于运用以及立即付诸于行动,成功必将在不远处向你招手。毛遂三年未展露锋芒,看到机会后,勇于自荐,终将名扬千古,赢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对于企业,未能抓住机会,执行发展计划,也一定会为历史的车轮所碾压。诺基亚在安卓系统的机会降临时,将其拒之于门外。为失败埋下伏笔,以惨败收场。

提高执行力不仅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思考周全,也要求在行动上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执行。有了这样的方法,成功的路上的绊脚石不会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

无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美好的愿景,只要未能执行,所有一切将成为空谈,想要成功,贵在执行。

执行力论文范文6

一、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中,因额度不大,老百姓都比较喜欢现金交易,不愿意走银行转账,又没有债之担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拿出一张不是很规范的欠条,在发生不能正常还款的情况时,有些事实根本就说不清楚,查证也很难,甚至诉到法院,给法院审理案件时也带去很大的麻烦,据法院不完全统计,90%的民g借贷案件都是这个情况,没有担保,证据单一,不容易查实。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过,一些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被允许,当然不能以此为营利手段,确实是基于生产经营需要来融资,才认定为有效。这里如何判定两公司之间的借贷是否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这个度的把握就很重要,同时要把握出借人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如果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的,抑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不是用于生产经营,而是转贷牟利的,这些都会造成合同的无效。

二、赋予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理论与条件

现在社会人们遇到纠纷时,多数人会采取诉讼、仲裁、协商调解等手段来解决,虽然这能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作用,但却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才能达到目的,而且它们是在纠纷发生之后才启动的程序,事实上,许多纠纷完全可以消灭在萌芽阶段,公证恰恰有这种作用。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两部法律的两条规定,是公证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另外,司法部的《公证程序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及中国公证协会的《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的指导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都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的条件做了规范。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的条件为:1.债权文书以给付货币、物品或者有价证券为内容;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3.债权文书中载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4.《公证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赋予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公证的作用及程序

当前,对于经过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在当事人申请时,就已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对违约的后果即强制执行做出了承诺,这样一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持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然后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无须再经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达到与诉讼相同的法律效果,对当事人来说也比较便捷,节省了时间和财力,有利于纠纷的及时了断。同时,债权文书经过公证后,债务人更加明确了不履行债务会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强履约的责任心,有助于防止纠纷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主要分两个步骤:

1.当事人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应当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涉及第三人担保的债权文书,担保人承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担保人也应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公证员对各方当事人的资格、债权文书的内容、债务人是否愿意接受强制执行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为其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

2.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债权人可以向原公证机关申请执行证书。公证员对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的事实、对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的事实以及债务人对债权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有无疑义等情况进行审查核实,符合条件者,为其出具执行证书。

四、赋予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赋予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将问题及时解决,会导致执行证书的使用效力,也会影响公证的公信力。

1.对借贷双方身份及履约能力的审查。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应审查放贷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对借款方的还款能力,抵押的财产,担保的措施等进行审查,确保一旦借款人无法顺利履约时,有可执行的财产,能够顺利收回出借的资金。

2.对借贷合同的审查。借贷合同要采用书面的形式,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担保人)要明确承诺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自愿放弃抗辩权。合同内容要合法,谨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谨防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谨防借款人借款用于、诈骗、贩毒、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3.利率的问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24%以内的受法律保护,超过年利率36%以上的借贷合同为无效,对于年利率24%到36%之间的部分属于自然之债。

4.债权转让的问题。债权人将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的,受让人持原公证书、债权转让协议以及债权人同意转让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的证明材料,可以向公证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如有必要,可以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5.出具执行证书前的核实问题。借贷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对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的核实方式及举证期限,如果核实地址发生变更,需在一定时间内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公证处及另一方,以便公证处核实双方的合同履行情况,如被核实方没有在约定期限内回复,或者提出异议没有提供充足的证据,则视其同意债权人向公证处提出的债权人已完全履行合同的证据和债务人违约的主张。对于核实方式,建议采用信函核实与电话核实两种方式相结合,信函核实的宜采用国家邮政机构寄送的方式;电话核实宜以录像、录音的方式对核实过程予以保全。

五、赋予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价值及建议

执行力论文范文7

1.1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战略问题一直都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点领域,目前来看,人们对战略的概念及必要性已经基本达成统一共识,对战略执行的重要性也同样产生了共鸣。国内外研究也表明,企业战略执行力比战略本身更为重要(Christopher et al.,1999;张瑞君等,2007),战略执行而不是战略本身已日益成为投资者评判企业价值所考虑的最重要的非财务因素(薛云奎等,2005)。但从理论界的文献梳理及现实企业实践来看,人们对战略执行力的概念及评价体系显然还不够特别重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绝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的重点还是如何提高战略执行力,而很少涉及到对战略执行力进行评价,这也导致了战略执行与提高战略执行力之间存在一个断桥,无法有效地衔接起来。

企业战略执行力的重要性逐渐被企业界和理论界所认识,许多学者也渐渐加入了对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探讨行列,尤其是从 2002 年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与拉姆·查兰(Ram Charan)合着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一书出版以来,管理界掀起了研究执行力的浪潮,经过几年的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范围依然存在一定的缺失。然而,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学术界对企业战略执行力维度结构的探讨仍然非常匮乏,而且往往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只触及到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某一个方面,以至于时至今日人们对中国企业战略执行力依然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更难以为中国企业有效执行既定战略提供指导(薛云奎等,2005)。

此外,对企业战略执行力的研究更多的还是从组织层面进行分析,而很少从不同管理层面研究个人的战略执行力,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战略执行力研究甚少。中层管理者既是上级领导的下属,又是一线基层员工的上级,其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在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上述现状,对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战略执行力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首先,研究战略执行具有很强的重要性,战略执行力的重要性源于执行对于企业经营效果的重要地位。有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成功 80%取决于战略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20%取决于是否制定一个好的战略(《财富》,1997)。目前,管理理论界对战略制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研究相对比较多。但是评价企业中层执行力大小的文章不多,研究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评价体系就更少了。本文对中层管理者战略执行力的研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目前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此外,对于执行力的理解,以往的很多相关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执行力问题其实就是责任心的问题,企业如果能解决员工责任心的问题,那么企业的执行力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执行力其实就是技巧问题,需要一种合适的执行工具,那么企业的执行力也能自动提升。本文以战略执行力理论、管理理论作为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在重新分析了中层管理者战略执行力构成要素以后,结合中层管理者战略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符合中层管理者个人战略执行力测评体系,从理论上讲这是对战略执行力评价体系的一次完善和升华,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意义

中层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战略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战略执行的成败。由于中层管理者处于企业的中间位置,是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中坚力量,因此其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本文研究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战略执行能力,分析中层管理者战略执行力的构成要素,有助于中层管理者进一步认识到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构成,从而可针对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进而帮助中层管理者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竞争环境,战略执行的好坏尤为关键,甚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而在一个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决定着战略落地的成败,所以对于中层管理者战略执行力的研究就显得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战略执行力的内涵

对于战略执行力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出发,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被大家认可的体系。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他们研究共同点,结合实际调研访谈,总结出本文对于战略执行力定义的界定。

战略执行力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和拉姆·查兰(Ram Charan),他们在着作《执行》中,认为战略执行力的主要观点是完成任务的学问就是执行,它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中还指出了执行的三个核心流程——战略、人员、运营,而执行的根本是将这三大流程有机结合。

保罗·托马斯 (Paul Thomas)和大卫·伯恩(David Byrne)认为执行力是一整套的行为和技术体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企业能够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没有执行力就等于不存在竞争力,执行力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关键。他们认为,第一,领导人的亲自参与及自身的完善;第二,企业能够构建执行力文化;第三,聘用能执行的人,这是实现执行力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他们从人员、战略和运营流程的设计及融合切入,提出了构建企业执行力的方法。

执行力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实践;执政文化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丰富的传承性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的建设是从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等方面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确立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才能形成先进的执政文化。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理论综述

(一)执政文化理论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带领工人阶级了反动派的统治后才变成了执政党,因此,执政经验不足,执政文化中存在大量的战争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革命色彩,而且中国共产党是按照苏联的模式建立了执政体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生活上,都成了权力的最高控制者,权利的集中导致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的爆发就是领导人的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的个人崇拜导致的。

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其实是一次文化的转型,无论哪个政党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先从文化开始的,着眼于文化来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将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世界发展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的转型,能将整个社会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执政文化的理论内涵

执政文化在广义和狭义上的定义不同,广义上的执政文化是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结合,而狭义的执政文化知识局限在精神层面上。总而言之,执政文化是执政主体在执政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行自身的价值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把中国文化作为基础,并在实践中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取向集于一身的执政导向,这种导向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有着约束性的规范和影响。

(三)执政文化的功能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执政文化有利于塑造社会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宣扬了正确的执政理论,对社会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正确的塑造,反过来看,整合和塑造社会文化又可以加强执政文化的合理性,便于对对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其次,执政文化能对民群进行引导和教育,人的价值体系的转型,有利于全面优化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方便们接受世界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挑战;再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道德规范灌输给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使得人民群众自发的使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和执政导向;最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充当着社会体制的维护者的角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能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得到源源不断的丰富和扩展,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始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认同,从而使社会体制得以充分的维系和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一般性。执政文化的一般性首先体现在执政文化的阶级性,统治阶级利用执政文化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灌输,促使被统治阶级对其执政理念的认同,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执政文化即是对当代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又是对历史观念的集成,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执政文化的价值性体现在执政文化对科学、民主执政的重要价值,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与其他执政党文化的共同性;执政文化的一般性特征还包括执政文化的开放性,中国共产党要建立开放的执政文化,保证其执政地位的稳固。

2.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具有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又有着它独特的特性,即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特殊性。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具有人民性的特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特殊性的最突出表现;其次,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文化的孕育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优质的环境,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再次,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实践性为执政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特殊型的又一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法制性,共产党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法制体系来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保障其依法治国的执政方针。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实际践行

(一)落实执政思想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把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和价值体系灌输给社会各个阶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文化,执政思想文化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它能引导人民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因此,落实执政思想文化建设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实践有着实质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脚步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开放程度的提高使得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激情碰撞,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执政亚文化,针对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念格局,中国共产党要大力建设执政思想文化,确保执政文化用于持久的战斗力。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进行巩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优良思想,用来面对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另外,还要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执政思想文化的巩固和发展,从而使执政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

(二)完善执政制度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制度文化的建设方面走过一些弯路,幸好能够及时地发现错误并积极改正,才得以使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巩固。执政制度的合理与否可以对人的行为有着移动的约束作用,执政制度是执政文化的外在表现,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发展社会文化就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还需要在法治建设上面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及法制监管部门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公民能够自觉地遵法、守法,执政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执政文化的发展。

(三)增强执政组织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组织文化要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将执得科学、民主,保证权利的透明性。

(四)改进执政作风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执政党就要树立起一个廉洁的执政形象,让人民群众放心将执政地位交给自己。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加强党内的学习力度,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作风,有利于提高领导人的执政水平领导水平,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执政过程中,加大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并大力培养一些在各行各业具有创造力的,前瞻性和全局性的人才,有利于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作风,有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的实践进程。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做好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推进工作是我们党要一直坚持和遵循的发展方向,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析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但是也在努力地改正这些缺陷与不足,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对其执政文化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13.

[2] 江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3] 辛愿.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 刘鑫.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5] 严云山.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执行力论文范文9

关键词:执行承担;执行力;变更;追加

中图分类号:D911.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98-02

一、执行承担的概念

所谓执行承担,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因某种法定情况的出现,使得执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需要由与原执行当事人有关的其他主体享有或承受的一种制度,它包括了执行变更和执行追加。对于执行承担的概念,理论界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执行承担中是否包括了权利的移转,二是执行追加是否从属于执行变更。首先,对于有些教材将执行承担中的权利的移转抛除,笔者认为有失偏颇,虽然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对承受执行当事人的权利做相关规定,但不能就此否定实务中权利承担的现实情况,理论上更为全面地反应和预测现实的需要,才能指导现存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构建执行承担的理论架构并不能单纯以法律中没有规定为理由而抹杀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英国的强制执行程序中,如果判决债权人和判决债务人的权利义务(除纯粹应由债务人亲自履行的义务外)因破产或死亡而转移给另外的人,该继承人可以启动执行程序或作为执行程序的对象,但在后一种情形下必须先取得法院的认可,可见在英国法律中是承认权利的移转的,并且不需要法院的认可即可启动,这是因为权利的移转一般不会影响到债务人的权益,就像民事实体法中债权的转让只需通知债务人即可,无需债务人的同意,故本文对于权利的移转不予赘述。其次,有些学者认为执行主体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中,广义的解释包括了执行主体追加的概念,即指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依法对被执行主体进行变更、追加的司法活动。更有一种观点将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看成一个概念,认为被执行主体变更与追加是指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法律事实,致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裁定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保证申请执行人实现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笔者认为不妥,变更和追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执行变更是因为执行中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原执行主体不存在,致使无法执行,而追加则是由于被执行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经法院裁定,由有关的案外人与被执行人一起承担履行义务。可见前者是更换,后者是增加,两者的原因及法律后果各不相同。

二、执行承担的理论基础

对于执行承担的理论基础,通说认为是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结果,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是执行力主观范围扩张的结果,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在此,有必要对既判力与执行力的相关内容做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既判力和执行力同属判决的实质效力,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指民事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即形成确定的终局判决内容的判断所具有的基准性和不可争议性效果。所谓执行力,是指法院确定判决所具有的,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等方法实现判决确定内容的效力,对于民事判决而言,执行力仅适用于给付判决。而主观范围是指既判力或执行力所作用的当事人的范围。我们必须承认既判力对执行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力依附于既判力,既判力对执行力有着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原则上不得对执行名义之外的当事人施以执行上的压力,未有法定情形不得改变受制当事人范围,非经法定程序变更当事人无效,在涉及主体变更时要保持与既裁判决形成基础上的一贯统一。但是执行力本身又具有独立性的价值,它是实体权利的兑现,用执行力来解释执行承担更为合理,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既判力的价值功能之一是使得与争议有关的法律秩序得以恢复或者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从而维护程序和法律的安定性。但是这种程序的安定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安定,虽然纠纷得到了解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明确,但是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仍然得不到保障,这也是执行程序存在的原因,即通过强制执行的方式使判决内容得以实现,从而使这种理论上的安定变成现实上的安定。法定权利要变为当事人实际享有的权利,即实有权利,权利才有意义,权利才最终安定。之所以要使执行主体移转,尤其是义务主体的移转,其目的是为了是执行申请人的权利不仅从法律上得以确定,而且还要得到实现。

其次,既判力指的是由法院所作的判决和裁定,有既判力的裁判则显然具有执行力,这毫无争议,那么。作为执行根据的终局裁定书、支付令、决定书、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等,虽然有执行力却无既判力,这些经法院认可成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在执行过程中当然也会出现执行承担的问题,如果适用既判力理论则很难进行解释。

最后,既判力是判决内容确定时所产生的对外效力,执行力是判决内容确定时产生的对内效力。根据各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相对扩张之既判力所作用的主体主要包括:当事人的继受人,请求标的物的直接占有人,诉讼担当情形中的被担当人。而根据实体法有关债的理论与规范,执行根据对人的效力可扩张至下列之人:当事人的继受人,为当事人或其继受人占有标的物的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成为当事人的其他人。如果出现了执行追加中的代位申请执行问题,则不属于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中的任一种情形,只能用执行力扩张中的为他人的利益而成为当事人的其他人来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了满足了申请执行人的利益,减少了执行难的压力。

三、执行承担程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执行承担的启动方式

对于以何种方式启动执行承担制度,究竟是该依申请还是依职权,两者各有其理由。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执行权的性质。执行权和审判权是两个相继阶段中存在的权力,与审判权的平等性、中立性、消极性相比,执行权具有不平等性、积极性、强制性的特点,理论界普遍认为执行权兼具司法权和行政权的性质。虽然人民法院进行审判遵循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但是毕竟执行权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它并非单纯的私权问题的处分。当事人在决定申请强制执行时,正是其意思自治的体现,也表明其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意愿交由法院来执行。如果说审判权处理的是实体的问题,更注重公正的话,那么执行权则只需执行生效判决的内容,更注重效率,尤其是在现在普遍的执行难的情况下,更应该利用职权的优势来帮助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实现判决所确定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法院执行机构所掌握的信息要比申请执行人广泛的多,尤其是在被执行主体为法人和其他组织时,法院更容易从相关部门获得及时准确的资料,以便于执行,况且,即便债权人提早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情况,也可以将相关内容告知法院,由法院加以裁定。因此,由执行机构依职权决定是否追加、变更执行当事人更为合适。

(二)民事执行承担的审查决定权

民事执行承担的审查决定的职权,实践中多由执行机构行使,在审判结束后,由于人员的变动等原因原合议庭可能无法重新组成,由审判庭组成新的合议庭又显得没必要,实践中即使有以原合议庭或审判庭名义作出的变更裁定,实际的操作也多是由执行人员进行的。这种做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执行效率,但是这样也违背了审执分立的原则。执行仅是对判决结果的实现,但是执行的变更和追加则涉及到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执行机构对此进行审查,已经超出了其职权范围,而且,对于作为执行依据的仲裁机关的裁决书,如果由执行机构裁定变更或追加,无形中修改了裁决的内容,有违反一裁终局的原则之嫌。但是,如果由审判机构来决定是否予以执行变更和追加,虽然贯彻了审执分立的司法原则,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导致了程序的复杂化,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执行机构的二权分立不失为一个较为合适的折中的做法。二权分立说认为,执行权可以分为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执行中有关程序与实体问题争议的裁判属于执行裁判权,在司法实践中包括: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并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审查、裁判当事人的拘留,罚款复议申请,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审查、裁判第三人对执行标的的权利归属提起的异议,审查、裁判当事人或其他义务人就执行程序提出的异议等。具体实施执行中有关强制措施的权力属于执行实施权,在司法实践中包括:对被执行人财产的调查、搜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扣押、划拨或拍卖、变卖等。这种模式使执行机构的职能分化,既简化了程序又节约了司法资源,实践中很多执行机构的执行人员本身也是审判人员,让这部分熟悉案情的人员实施执行裁判权,会更有利于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兼顾效率与效益,也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此,必须正确的理解审执分立原则,所谓审执分立,并不是指审判机构和执行机构要绝对的分离,而是强调两者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执行机构的二权分立正体现了这种精神,在执行工作中,已经有法院采取了这种做法,使得这种理论也有了实践的经验。

(三)执行承担的救济措施

执行实践中,执行机构会举行听证,召集拟变更或追加的被执行主体和执行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赋予其申辩的机会。这已然为被追加和变更的债务人提供了事中的救济,但法律对此并无统一具体的规定,仍需在立法上进一步的落实。

对于事后的救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法院执行机构变更执行主体时,采取裁定方式,并未规定对裁定不服的救济措施,在实践中,对裁定的异议多采用复议的方式处理,由执行机构对执行承担的申请进行裁定,如果认定无误,则驳回申请,如改变原裁定,则依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对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不仅涉及到程序问题,更涉及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如果没有完善的措施,则容易造成执行乱、执行滥的问题,对于被变更、追加的义务主体是不公平的,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立法上对复议权进行详细的规定,如果是由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由其上一级的人民法院进行复议,如果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裁定,则由本院复议,如认定裁定内容有错误,则直接改变原裁定的内容,并以变更后的裁定执行,在裁定期间,不停止原裁定的执行,以防有的债务人利用裁定的期间拖延时间,转移财产。

参考文献:

[1]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53.

[2]林清辉.谈被执行主体的变更与追加[J].行政与法律,2002(5).

[3]贺伟军.论执行对既判力的扩张、限缩[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1).

执行力论文范文10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

(一)进一步提高对普法工作的认识。认真领会普法工作精神,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社会意义,根据普法工作要点和港口发展新的需求,切实增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自觉性,提高港口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加大依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港口法制建设新情况、新经验、新成效,增强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社会各界支持、理解、配合港口行政执法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加强执法理念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四项理念宣传教育活动,把和谐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理念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全过程,围绕便民利民、信息互动、法律法规宣传等,增强执法对象自律能力,提高执法效率。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一)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港口执法体系。完善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行为规范。把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各项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港口规划建设管理、港口招投标管理、港口经营管理、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港口规费征收管理、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做到执法必严的同时,注重执法的合理性,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管理能效。

(二)切实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积极组织行政执法文书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应用行政执法文书的水平,进一步规范我局各类行政执法文书,以提升我局行政执法文书的说服力、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和评查标准,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规范执法记录,提高案卷质量。

(三)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完善行政权力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等依据的梳理工作,完善执法流程,细化职权分解,并确保及时纳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局所有行政职权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质量。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

(一)积极推动开展“全省交通运输五项执法行动”。2013年,我局将把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全省交通运输五项执法行动计划》作为工作重点,开展统一执法、严格执法、阳光执法、智能执法、文明执法等五项执法行动,积极组织文明执法大讨论,先进执法经验征文,加强执法形象建设等活动。通过统一执法行动,整合执法资源,进一步提升港口行政执法全面履职、综合管理的意识能力;通过严格执法行动,严正执法作风,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提升港口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合法合理的社会形象;通过文明执法行动,推进执法文化建设,培树执法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港口行政执法形象统一、文明廉政的内在素质,使得港口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更加公正,更加文明。

(二)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书本与网上,讲座与论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定期督查考核。积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上级政府和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全年我局公务员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天。

(三)加强执法人员资质管理。严把执法人员领证关,做好行政执法证管理台账,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使用的管理、监督、检查。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换发、注销、备案工作以及新进执法人员领证前培训组织工作。

(四)组建专业化的港口执法队伍。积极争取设立港口执法支队,做好交通运输部新式IC执法证推广工作,统一执法标识、车辆、制服,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四、严把规范性文件质量,进一步强化科学决策

(一)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严格落实《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明确责任主体,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进行细化。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后评价和清理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市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价办法》,坚持实施规范性文件5年有效期制度。按照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

(三)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讨论,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公示、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论证和集体决定制度。试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制度及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

(四)编制港口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我局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主要收编了2007年以前港口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截止目前,部分法律法规已经重新修改,同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也需要纳入汇编,我局将在2013年开展相关汇编工作。

五、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务水平

(一)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使考核真正成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职能转变、落实工作责任的重要手段。

(二)严格执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项禁令”、《省交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若干规定》及《省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等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及时发现、纠正执法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塑造港口行政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执行力论文范文11

关键词:高校;执行力;交易成本

加强执行力建设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针政策能否有效落实,也是高校能否形成良性内部关系、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的核心因素。从国内研究看,早在2005年就有研究者关注这一课题①。在十余年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形成了一些重要成果,并提出提高高校执行力的对策建议。在总结前人研究并分析其局限的基础上,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工具,开辟新的视角,并力图对高校执行力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现有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

目前,研究者们对提高高校执行力的重要意义、高校执行力弱化的表现和原因以及提高执行力的对策等进行了比较丰富的分析。研究者普遍认同高校执行力在学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执行力关系学校的生存发展,是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也有助于消除学校管理黑洞,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1]同时,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也被视为是高校管理中的通病,具体表现在: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降低标准,逐渐偏离决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拖延了事,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工作虎头蛇尾,达不到预期效果。[2]同时,还有学者概括了执行乏力的具体形式:寻找借口―“不执行”、形式主义―“虚执行”、利益优先―“半执行”、各行其是―“乱执行”。[3]在提高高校执行力的途径方面,普遍的观点认为要做到科学决策、完善规章制度、选好配强干部、建设执行团队以及建设好执行力文化等。[4]

同时,也有学者指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高校执行力的理念与理论的研究有待加强;只是针对高校执行力不强的共性来提出一些提升高校执行力的相应措施,显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因此需要构建与完善高校执行力建设体系;大多侧重于纵向对我国高校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及其对策的分析上,而缺少横向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对高校执行力建设的实证研究不足,所提出的加强高校执行力建设的措施,往往不是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慎重的缜密推理得出的,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依据。[5]

对于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笔者基本认同上述概括。在这些局限中,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局限在于目前的研究普遍缺少系统的理论分析,没有深入挖掘影响高校执行力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诚如爱因斯坦所言:“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所进行的实证调研以及比较研究等,最终仍然跳不出对表象的简单观察,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基本局限于健全制度、人员激励、营造文化的框架。当然,这些对策不可谓不正确,但更应当思考的是如何能够让这些措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交易成本与高校执行力的基本模型

要强化对高校执行力的理论分析,首先应对高校执行力的性质进行理解和透视。从目前关于高校执行力的观点看,基本都将其视为高校贯彻制度、政策的能力。而要衡量这种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是要评估某种制度或政策在运行中是否符合其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其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输出”,而要实现这种“输出”,就必须有相应的“输入”―这也正是目前研究的基本逻辑。

然而,尽管这一逻辑在形式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却存在与实际相脱节的弊端,因为其把输入到输出的过程置于一个“真空”状态中,而忽略了任何输入以及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关系。制度或政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利益,由于利益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同时存在,因此利益矛盾必然是持续存在的。而为了协调利益矛盾,使制度或政策能够尽可能地对客体行为产生符合预期的影响,就必须消耗一定的资源、付出相应的“成本”才能实现。在此,借鉴经济学中的术语,即要使制度或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就必须关注在此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以交易成本为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从科斯(1937)开端,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交易成本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6]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1960)更具体地提出了交易成本的内涵,“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等”[7]。威廉姆森(2002)则形象地指出“交易成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8]可见,威廉姆森将交易成本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所有市场经济组织及各种经济组织中不同形态的交易关系。

那么,执行力的高低和交易成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由此,可以对执行力和交易成本的关系进行一个基本概括,即二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为了执行某项制度或政策而付出的交易成本(输入)在达到特定值之前,执行力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上升,但当成本超出这一特定值时,则执行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要提升高校执行力,既需要投入必要的成本,又需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看,以往的研究所提出的对策简单地认为“输入”(交易成本)和“输出”(执行力)之间是纯粹的正相关关系,认为只要投入人、财、物就能提高执行力,而忽略了在交易成本超过某个特定值时,二者反而是负相关的。在此基础上,要探讨如何提高高校执行力,核心关注点就在于如何有效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使执行力处于上升区间。

执行过程中交易成本的构成

要把交易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内,首先必须界定其由哪些方面构成。进行这一界定的意义,在于厘清哪些交易成本是必须投入的,哪些成本是不必要的、可以进行削减的,从而使控制成本有的放矢。

威廉姆森(2002)将交易成本划分为“事前”和“事后”两方面。其中,“事前”的交易成本是指草拟合同、就合同内容进行谈判以及确保合同得以履行所付出的成本。存在“事前”的交易成本,是因为在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都难以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事先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而“事后”的交易成本包括四种形式:一是不适应成本,即交易行为逐渐偏离合作方向,导致交易双方不适应的成本;二是讨价还价成本,即如果双方想纠正事后不合作的情况而进行讨价还价所产生的成本;三是建立及运转成本,即为了解决合同纠纷而建立治理结构所付出的成本;四是保证成本,即为了确保各种承诺得以兑现所付出的成本。[9]

综合威廉姆森的分析,本文结合制度或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将高校执行力的交易成本划分为决策成本(C1)、运行成本(C2)以及纠偏成本(C3)。其中:决策成本是指在制定制度或政策过程中所支付的信息搜集、方案比较等方面的成本;运行成本是指为了实现制度或政策的功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纠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执行偏离目标或当偏离目标出现时,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所耗费的成本。因此,交易成本的函数为:C=C1+C2+C3。

从这三项成本的指向看,在提高执行力方面似都有必要性,倘若如此,则交易成本和执行力之间应持续呈现正相关性―但这与前文的分析不符。那么其原因何在?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必须注意到这三类成本均存在着内部矛盾性,即同时存在着必要性和非必要性。具体而言:

第一,决策成本。为了使执行的过程顺利进行,在决策时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专业性的论证是必要的,但由于涉及利益的复杂性,有时会采取原则性、模糊性的规定,或是陷入“议而不决”的困境,导致决策不科学或是决策过程冗长而无效,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第二,运行成本。为了执行某项制度或政策,成立相关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必要的,但执行主体可能存在着追求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的倾向,导致不必要的“寻租”成本,从而增加执行中的不必要成本。

第三,纠偏成本。为了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对执行主体和客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是必要的,但执行主体和客体可能为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制度或政策不利于自我利益时,用各种手段抵制或规避监督,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正是这种两面性,导致了交易成本和执行力之间并非持续正相关,而是在突破某特定值后呈现负相关。因此,要合理地投入并控制交易成本,核心就在于科学处理好交易成本的两面性,既维护其合理的部分,又控制、削减其不必要的成分。

交易成本视域中的高校执行力提升路径

1.坚持民主集中制,控制好决策成本

有研究表明:政策执行是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的函数。其中,政策冲突性是指不同行为主体在政策目标或政策执行方式上存在不一致意见的程度,政策明晰性是指在政策目标或政策执行方式上存在模糊性的程度。[10]为此,在制度或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努力实现方案的民主性和专业性,降低执行失败风险。在民主性方面,要针对高校师生民主意识较强的特点,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师生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和学校最主要的人才资源,广开言路集中师生智慧研究制定学校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要科学合理确定征求意见的群体范围,注重实现代表性、多样性和适度性的有机统一,有效控制决策信息搜集、方案优化等方面的资源消耗。在征求有代表性的群体意见的基础上,要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整合、统筹、协调,使制度或政策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使政策方案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减少讨价还价所造成的决策成本,保证制度或政策能够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

2.调整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控制好运行成本

执行主体的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倾向,其重要结构性根源在于权力配置的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后,以前苏联大学为模板,我国形成了行政主导下的大学组织管理体系,大学按照严格的科层组织系统建构与运行,行政权力在大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大学的管理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科层化”特征,“从学校内部组织的纵向关系上来看,……形成了金字塔式的行政控制关系;从横向关系……由于这些部门掌握着分配办学资源的绝大部分权力,……从而导致行政权力的泛化现象。”[11]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有正式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标准化,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但其导致的权力垄断性则是其不可忽视的弊端。而现代组织变革的趋势表明:动态性与灵活性的加强将成为组织未来发展变化的首要特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是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为了克服权力垄断所可能导致的不必要的运行成本,就要改革传统的组织结构,构建合理的权力配置体系。要通过对科层制的分权化、扁平化改革,简化制度或政策执行的中间环节,使学校和院系、师生能够通过尽可能精简但却必要的环节形成互动,为克服“中阻梗”现象提供组织结构基础。同时,也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既保证基层拥有相应的权力来履行职责,也要明确院系所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在权责统一的基础上推进执行过程。

3.对执行主体和客体采取不同的纠偏措施,控制好纠偏成本

纠偏既要监督和控制执行主体的行为,又要使执行客体逐步认可制度或政策。在针对执行主体方面,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制度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利益过滤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者会基于其自身收益的大小来选择性执行。因此,一方面,要提升高校执行力,应为执行监控提供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以党的监督为先导、权力监督为主体、群众监督为动力的监督体系,有效地控制执行主体的权力“寻租”成本;另一方面,制度或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仅取决于执行主体的工作,还需要目标群体对制度或政策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支持行为,如同志就曾指出:“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12]因此,要保障制度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偏离其目标,还需要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特别是对有抵触心理的执行客体要进行循序渐进、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工作,增强其对制度或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并对少数因制度或政策施行而利益受损的政策对象,要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适当补偿,消减其抵触行为所造成的不必要成本。

注释:

①基于笔者以“高校执行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检索.

参考文献:

[1]文永红.努力提升高校管理者的执行力 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J].北京教育(高教),2007(3);汤正康. 执行力:消除学校管理黑洞的利器[J].教书育人,2005(3);王成珉.高校组织执行力体系的结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李晓衡,吴移谋.论高校执行力的提升[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2).

[2]蔡泽寰.论高校管理者的执行力[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黄士安,王秋先.高校执行力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3(8).

[4]杨振姣.关于高校提升执行力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邱心玫.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探微[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4);刘菲菲.问诊学校中层领导执行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任水才.高校中层干部要努力提高“十种能力”[J].教书育人,2006(8);杨毅敏.浅谈高校管理中的执行文化[J].中国电力教育,2007(7);莫海燕.提高高校执行力的研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5]刘应兰,杨林,卢朝佑.高校执行力建设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9(12).

[6]R.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Economica, 1937,4 (16):386-405.

[7]R.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1960,3(10):1-44.

[8][9][美]奥利弗・威廉姆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段毅才,王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Richard E. Matland .Synthes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Literature: The Ambiguity-Confliict Model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995,5(2):145-160.

[11]马廷奇.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及其实践困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执行力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大气治理;目标设置;执行动力;执行策略;政策执行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6.08

中图分类号:D630;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6-0034-04

Influence Factors of Atmospheric Governance Policie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NG Fanrong, WANG Huan, CHEN Zitao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Abstract: Taking “The Haze Pollution Reduction Work Implementation Scheme” in X city in Northwest China as example, this paper conductes deep interviews to the Scheme implementers who are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ers analyze the content of the Scheme implementing processand summarized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as well as its mechanism.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goal setting, organizational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the external suppor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ir control policy. Specifically, the clarity, difficulty, the decomposi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goal set by the air control policy are the leading factors to result in normal and deviation implementing behaviors. Among this relationship,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factors including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anaging structures, value orientation would affect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While the external support such as the public supervision, institution restriction and resources input would affect the implementing impetus. Both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and impetus perform a double helix promoting role on the goalbehavior relationship.

Key words:air pollution governance; goal setting; implementing impetus; implementing strategy; implementing behavior

秋冬l发的雾霾天气使治理大气污染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国家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到2015年的新环保法,制定了20多项环保法规,地方也出台了多达900多件的规章,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的环保政策法规体系。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政策法规形同虚设。面对紧锣密鼓出台的各项法案和尴尬的实施效果,如何执行落实才能使政策奏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气污染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的高难度性,在此过程中,政策执行机制的有效发挥有着复杂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机理,唯有发现其中的规律,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执行方案。为此,本文拟回答如下问题:中国大气治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旨在为中国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1文献述评

作为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政策执行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成果丰硕,先后产生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综合模式。1990年代以来,政策执行主客体的行为分析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综合相关研究可发现,政策执行者采取何种行为策略,受到权力结构[1]、职责归属[2]、问责机制[3]、繁文缛节[4]、执行者情感承诺等[5]因素的影响。

针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视角:一是政策执行阶段论视角,符合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范式,运用较为广泛。二是组织理论视角,包括组织内部的组织特征、成员意向等和外部环境[6]。三是网络分析视角,加入了公民[7]、媒体[8]、政府间[9]等形成了网络[10]。虽然政策执行因素的研究受到广大学者关注,但定明捷[11]发现较少涉及环保领域。针对环境治理执行层面,已有学者发现财政联邦主义、政治锦标赛、压力体制、环境政策的“可度量性”较低等因素,造成了基层政府在环境政策执行中呈现出“合谋”“诉苦”“做作业”等异化行动逻辑[12,13]。

综上, 现有研究不足在于:①研究视角虽然逐渐丰富,但缺乏整体性理论框架;②以往研究将治理机制视为静态工具,未能足够重视组织作为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特征;③缺少在中国情景下对大气污染治理前因后果的解释。研究方法上看,实证研究较少,而案例研究多呈碎片化、事例化的特征。因此需要运用多元的研究范式,将政策执行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参与主体的关系等不同因素都纳入研究框架中进行系统思考,才能达到对政策复杂性的完整把握。

2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要求建构实质理论,强调从经验资料的反复比较中抽象出新的概念观点[14]。鉴于此,本文在西北X市运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因素并形成模型。X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低属平原地区,东部南部为高耸山脉。该市人口、建筑密度较高,全年风力较小,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秋冬两季雾霾频发,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高,因此该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

研究选取了X市基层一线环保工作人员共计30个访谈对象。从实际经验看,无论研究需求还是工作量,20~30的样本量都最为合适[15]。所有访谈对象均是正式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访谈提纲主要围绕着《治污减霾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访谈时间集中在2016年4月到5月,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人深度访谈和小组结构化访谈两种形式,收集了访谈信息,并整理成访谈纪要和备忘录。随机抽取三分之二做资料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概括,继而对初步整理的数据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最终获得有关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16]。剩下的三分之一留作理论饱和性检验。质性研究的效度不同于量化研究,用来评价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相符程度[14]。为了保证编码效度,采取策略:整理纪要访谈稿约一万余字,由两组熟悉本领域、且掌握一定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人员编码,对专业人士与部分受访对象反馈,检查修正信息。

3模型建构

31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要求研究者λ有的访谈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和初步整理,不遗漏所有关键信息,且头脑中不能预设相关概念[17],最大可能接近原始数据,从中自然而然地提炼相关信息,形成若干概念和标识,最后对其命名。过程中,剔除个别前后明显矛盾和频次极少的初始概念(少于两次)[18],最终得到17个范畴,受篇幅限制节选部分内容见表2。

表2访谈资料的开放编码范畴化整理表(节选)

原始访谈语句(初始概念)范畴

省上领导的思路是收,但是剩下的活就要基层去弥补(基层承担任务、压力)制度压力

我们晚上12369一整夜,你正常接个电话,都是投诉要我派工作人员去处理(公众投诉)公众监督

当时X市说的是20周内燃煤锅炉要全部拆完,20周后要拆除燃硫和脱硝(清晰的目标)目标设置清晰度

这几年什么都没有了。比如说谁搞得好,奖励多少钱,现在就是求稳(求稳心态)

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实际上做做环保,很难干,没啥干头(动机不强)公共服务动机

以环保局为主导成立的治污减霾办,统一牵头管理的还是治污减霾办,是环保局牵头(环保牵头横向协调)

我们可以转办,给相应的管辖部门,不整改就要扣他们相应的分(部门间协调联动)横向协调

我们就认为拿优良天数来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是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这么讲有可能就是造成有些基层单位作假(数据造假)虚假执行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3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主要发现范畴间的联系,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以表现各个部分的关联。过程中,概念间关系更为明确,为研究建构理论框架提供了基础。研究在此过程中得到4个主范畴内容见表3。

33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更为聚焦的一个过程,以主轴编码中的主范畴为中心,再次编码,抛弃与议题无关的类属,发现核心范畴。通过“故事线”的方式描述行为事件和脉络框架,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搭建出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在主范畴之间发现“目标―动机―策略―行为”的四维结构关系,如表4所示。

围绕“大气治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形成了4个主范畴: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外部支持和执行行为,并展开“目标驱动――螺旋推进――行为选择”的三阶段作用机制。第一阶段的目标驱动主要指目标设置是前导驱动因素,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行为。第二阶段的螺旋推进主要指外部支持与内部管理的双因素共同作用,外部支持进一步通过监督压力和资源供给情况强化或削弱着执行者的执行动力,而执行者本身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管理中的价值取向和管理机制进一步约束着执行策略,执行动力与策略在目标与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双螺旋推动作用。第三阶段的行为选择主要指在上述目标、动力、策略的共同作用下,执行行为会出现正常和偏差等多种选择。整体理论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34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利用剩下的三分之一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证明,上述模型中概念范畴已经丰富,达到了饱和,没有发现除了上述四个主范畴之外的其他可能形成的关联,主范畴内部也没有新的、有价值、高频次的概念范畴。由此可认为,所建的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达到了扎根的要求。

4结论

41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目标设置、组织结构和执行压力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其清晰度、难度和分解程度直接影响大气治理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执行行为。执行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价值取向,加之外部环境的支持与压力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目标设置是大气治理政策的驱动因素,直接影响了政策执行行为。目标设置对执行行为的影响在X市的具体表现为目标责任考核制的实践运用。X市在环保领域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以后,优良天数也得到了上升。实践中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受公共领域自身特征影响,很多指标难以量化,且线性思维过重。年年累积的目标任务造成了一味攀高、任务下压等多种负面后果,直接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实践中需直面大气环境问题的真实现状,进行空气质量元解析抓住主要原因进行目标设置。大气环境问题深受当地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影响,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法则,需要当地政府实地调研,科学分析实际环境容量和问题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并深入到基层执行层面了解可行性,为政策的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第二,外部支持不仅是大气治理政策执行的情境条件,同时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压力同其他压力一致,通过“压力―认知―行为”路径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不同主体的关注成为执行者的压力源,包括公众监督、体制压力和资源限制。外部支持与制定环节中的目标设置无关,但对目标设置与执行行为有着调节作用。当外部支持较小时,哪怕目标设置科学合理,执行者会选择“忽视”,投身于外界普遍P心的政策问题中,符合“经济人”假设。当外部支持较大时,哪怕目标设置不合理,执行者也要保证执行效果。

实践中要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公民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不仅延伸了环保管理的触角,缓解了当前环保部门人员不够的尴尬局面,同时形成一种多方参与的环保治理格局。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持有开放的姿态,对社会力量进行合理引导,与其进行平等对话,为其提供合法合理的活动平台,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第三,内部管理是执行大气治理政策的物质载体和机构保障,通过对政策执行策略的选择影响着执行行为。由于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环保部门已体现出其超越其他同级部门的权力优势,政策执行中的协调能力得以加强,但同时也会因“相对独立”的垂直管理方式而失去当地政府的部分资源支持,明显影响政策执行的进程和执行策略。组织机构的管理机制是科层制形成的,而机构成员的价值取向是受自身特征影响,均与目标设置无关。当组织机构科学,即便目标设置不合理,执行者也能够凭借自身较高的公共服务动机,借助科学的管理机制努力完成目标,贯彻政策执行。当组织机构缺乏科学性,哪怕目标设置再高,只会反向导致公共服务动机持续下降,甚至“寄希望于抽调到市局部门”。

实践中要完善组织机构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实现条块优势互补。在保证环保资源的情况下实施垂直管理,处理好与属地管理间的平衡。国家应明确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领导统筹地位,将细小杂偏的环境工作交予其他部门负责,使环保做到分散化和统一性相结合,同时促进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42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受时间和社会资源的影响,受访者有些集中,缺少来自其他部门、公民、媒体的资料,使样本的代表性有所下降,对于部分访谈内容缺乏一定的相互印证。且本文的模型是基于质性研究方法所得,其推广性仍需要后续更多样本的支持检验,仍需要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大规模问卷来确定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将会对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设计测量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共同刻画大气治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Berman P, Others A. Federal Program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Change, Vol. VII: Factors Affect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inuation.[J]. Diffusion, 1977:245.

[2]Elmore R F. Backward Mapping: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Decision[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979, 94(4):601-616.

[3]Lipsky M.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The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J]. Michigan Law Review, 2010, 76(3):1-275.

[4]Bozeman B. A Theory Of Government “Red Tape”[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 Theory, 1993, 30993(3):273-304.

[5]Kydl F E, Prescott E C.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7, 85(3):473-91.

[6]于波, 周柏春. 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行政论坛, 2005(4).

[7]叶大凤. 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8]丁煌. 监督“虚脱”:妨碍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5(2):209-214.

[9]胡佳. 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 复旦大学, 2010.

[10]谭英俊. 走向一种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启示[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29(4):7-11.

[11]定明捷. 中国政策执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87-2013)[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7-28.

[12]姚荣. 府际关系视角下我国基层政府环境政策的执行异化――基于江苏省S镇的实证研究[J]. 济体制改革, 2013(4):61-65.

[13]孙伟增, 罗党论, 郑思齐,等. 环保考核、地方官员晋升与环境治理――基于2004~2009年中国86个重点城市的经验证据[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4):49-62.

[14]贾哲敏.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5(3):90-95.

[15]Fassinger R E. Paradigms, Praxis, Problems, and Promise: Grounded Theory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52(2): 156.

[16]Strauss A, Corbin J M.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0, 77(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