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创新教育

幼儿创新教育

时间:2022-03-06 20:41:06

幼儿创新教育

第1篇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储备更多的信息

在日常活动中,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习惯,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同时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大胆探索,不要因为一个你认为很幼稚、可笑的问题而取笑孩子,挫伤了他们的好奇心。利用和创作更多的机会,帮助孩子们获取信息,储存知识。带领孩子们去商店、邮局、电视台、图书馆等地方,让幼儿走向社会,亲身感受、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二、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抓住教学契机,让教学活动不再成为乏味、无趣、枯燥的灌输式课堂,让幼儿在活动中身心放松、愉悦的提高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就像在绘本课《神奇的房子》中,老师先结合绘图、让孩子观察绘本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房子,了解他们的形状、构造、颜色都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见过的书上却没有的房子。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分小组,有的画出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有的用积木搭成了坚固的房子。最后,老师启发孩子们:除了绘本中画的,生活里见过的房子外,我们自己动手设计一款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房子吧。孩子们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各种新奇、独特的房子:有盖在月球上的太空屋;有背在蜗牛背上的移动小屋;有漂浮在海洋上的船屋……每种设计都承载了孩子们奇妙的想象与创新。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孩子们的笑声,欢乐的舞步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是全新的音乐活动课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体验。他们手中拿的各种小打击乐器,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制作的。看: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上沙粒,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一个废纸盒穿上绳子,就会发出“嘣嘣”的声音;……孩子们伴随着《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快乐的演奏着,跳跃着。快乐淹没了每个孩子的心。老师们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引入音乐活动课中,使每个活动内容都变的那么生动、有趣,孩子们在音乐中体验着快乐,尝试着各种不可能,是音乐让孩子们插上了勇敢的、想象的、创作的翅膀。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最爱,在美术活动中,除了一根画笔,我们还能有多少种构思?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如:易拉罐、麦秆、芦苇、吸管等,老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丰富活动内容。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可以将回族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将各种回族文化符号:盖碗、盖头、回族服饰等元素搬进课堂,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发挥想象,为盖碗设计了新的花边,为回族帽镶上了别致的金边……孩子们的独特佳作,被老师布置成了一面文化墙,家长和孩子们驻足于此,欣赏着属于孩子们的骄傲。

三、创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宽松、愉悦的环境,能带给幼儿如家的安全和温馨感。教师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创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园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结构游戏区的开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创造的可能。“娃娃家”“医院”“加油站”“美容院”“音乐区”等活动区域的创设,为每位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路,让孩子们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的飞翔。

创新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提供给他们宽松、自由、愉快的创新环境。让每一位孩子的创新潜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位老师都能轻松的教,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健康、幸福的成长。

作者:张秀荣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2篇

(一)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力量发挥的最高表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与持续发展的标志。幼儿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有时虽然在自身的心理水平上的,是自我的创新,对别人没有什么创新价值,但随着他们身心的发展,会让他们走向创新人生,因为只有人的主观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传统的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孩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了现在特殊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家长处处包办代替,很少给孩子提供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可行性

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以提高幼儿全面素质的改革实践,其目的是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培植和挖掘。创新精神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构成。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体验﹑创新理想。创新品质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培养都是从幼儿期开始的。这些是人类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具备了这些优良品质会使人终生收益。

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创新能力则包括创新感知﹑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在幼儿园进行创新教育就是从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面向全体幼儿园的素质教育。

三﹑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丛多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锻炼和提高,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

(一)内容补充法进行创新教育

内容补充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向幼儿托出,而是有意识的在内容上制造一些空白,让幼儿自己去推测,想象,设计可能的结论,学习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基础,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给幼儿留出充分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填补不完全的内容。例如:读编儿歌《小小魔术师》,教师先朗诵儿歌的第一段,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在韵律。教师在让幼儿用不同的颜色根据韵律编出第二段。幼儿在编儿歌的同时掌握了遍儿歌的方法,再让幼儿自由想象编出第三段。教师及时的引导,纠正,让幼儿在充分发挥想象创新的同时,注意言语的规范,文字的对仗和诗歌的韵律。教师把孩子们编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大家一起完成学习内容。

(二)探讨演示法进行创新教育

探讨演示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当成一名孩子,模仿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课堂演示,有意识的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解决方法,经过几次失败后,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教师在设计这类课的过程中,作到心理有数,自然真实的演示,创造出一种能诱导学生思维的气氛。例如:科学实验做饮料。教师先把各种原料的用途介绍给孩子,开始动手制作。由于投放的原料的比例和次序不对,制作失败。与孩子们讨论各种原料投放的比例和次序,几次操作后,终于成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制作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培养了灵活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用激励进取的方法进行创新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创新教育;能力培养

幼儿教育的创新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启迪幼儿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和萌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独立性等,从而为他们和谐幸福成长创造条件。

一、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社会对其要求,以及本身思维特点的差异,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各具不同的立足点。如何在这许多差异中找到最适合幼儿创新教育的立足点呢?首先,打破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思维的不利因素,针对幼儿的天性,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其次,正确理解幼儿“创新”能力的特殊性,进行具有幼儿特色的创新教育。另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能力有内隐、外显两种形态。外显创新能力,很容易从创新结构中体现出来,而内隐的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幼儿的思维意识中,也就是教育者易忽略的地方。幼儿的一切生活游戏中都蕴含着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戏结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底,鼓励其、激发其无穷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其以自己现有知识经验去寻求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误区

在创新教育研究的热潮中,有的幼儿园将创新教育走向了误区,有的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新能力。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三、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1.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2.帮助儿童贮备大量知识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3.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

4.游戏是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

5.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1)物质环境。我们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结构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第4篇

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实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融礼仪教育于幼儿游戏中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的主要“工作”。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游戏丰富了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例如:爱心体验活动———大带小,让他们学会关心小弟弟、小妹妹,并且在关心弟、妹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懂得榜样示范,培养他们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品质。游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小班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我们把礼仪培养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为更好地给孩子们创造活动空间,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笔者利用区角游戏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礼仪。本班创设了“娃娃家”、“图书角”、“音乐角”、“积木角”等。孩子们在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时,渗透待客、做客礼仪,让幼儿懂得如何接待客人。在“图书角”玩游戏的孩子,笔者观察到他们在阅读时会出现扔书、撕书、抢书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专门设计了“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一堂课,让幼儿知道书是我们的好朋友,看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和帮助,懂得要用正确的方法看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并且做到文明看书。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学得礼仪,并且将其运用于生活。在读、听、看中学习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学、做、改、再做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融礼仪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故事是幼儿十分喜爱的形式,幼儿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通过讲故事和儿歌的形式来讲解礼仪知识,逐步实现幼儿对礼仪的情感认同。我们通过书、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认清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例如中班故事《七彩虾》:虾公公误以为彩虹是七彩虾,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的样子,心里很着急,想尽办法来安慰虾公公。这个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小青鱼爱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品格,给幼儿讲这种故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家长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料,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在听故事、学儿歌、欣赏图片、看动画片时受到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融礼仪教育于环境布置中

教育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当幼儿在这些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中学习、活动时,实际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教育。幼儿园环境应处处渗透礼仪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开学初就应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请幼儿搜集有关礼貌行为的画报、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布置活动室主题墙,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绘制的“礼仪画”有趣又富有深意,不仅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成人也被深深吸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

四、融礼仪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是一个有效的过程。因为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对于抽象的说教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而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进行礼仪学习,能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给幼儿创设一定的实践情境,在实践活动中习得礼仪。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到幼儿家中家访,检验幼儿的待客礼仪;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到社区捡垃圾;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一周小标兵等。为了巩固幼儿的行为,每学期本班都会举行一次礼仪诗歌朗诵比赛,参赛的幼儿必须以礼仪为题材选择参赛内容,结合幼儿的选材内容和表现情况,评选出最佳表现奖。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礼仪知识。此外,每天选三位幼儿当值日生,每桌一位小组长,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的能力;开展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每个月评选一次,对表现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成功的幼儿更加自信,做得不够好的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进步。

总之,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要把幼儿礼仪教育摆在一个重要位置,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环境布置和实践活动来实施礼仪教育,从而取得相应的成效。

第5篇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想象

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与幼儿园教学评估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把创造思维培养的考核评估放在首位,而不能只注重幼儿获得知识的数量,管理者只有用”幼儿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正确地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围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经济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材的重要摇篮”.”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而创新的核心即”创造力”的培养,在每个教育阶段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人创造力的培养作用是奠基性的,所以创新教育必须从幼儿期抓起.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据笔者在实践中的摸索,简单可归纳为下面几点: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幼儿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欲望和精神,而激发探索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步.没有兴趣就没有持久的动力,更没有创新思维可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因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例如在一次语言谈话活动中,按事前的计划安排,主题是让幼儿表述自己对父母的爱.当教师期望幼儿说出”我爱爸爸”、”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话时,孩子们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与家人在一起时发生过的趣事,老师的设计失败了.这时,老师灵机一动,马上调整了活动计划,按照幼儿的兴趣将谈话主题转移,同时老师巧妙地进行引导,让幼儿说个够.结果,由于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整个谈话活动进行得非常热烈,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2.捕捉教育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想象

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创造性与适应性.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主要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次游戏活动,我们设计了活动主题为《未来的汽车》要求幼儿用橡皮泥设计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汽车.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们思维在自由驰骋,搓的搓,团的团,捏的捏,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汽车制造出来了.我让幼儿们相互欣赏.看,小小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那么丰富:陈天正的汽车上有很多车轮,他说这是气轮,当汽车遇河而无桥时,气轮可以把汽车浮起来开过去;林智涛的汽车顶上有一把大风扇,他说当汽车被大山挡住去路时,可以开动大风扇,象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大山;郑婕的汽车在车顶上裁了花草树木,她说这是汽车花园,在街上来来往往,城市更漂亮了…….

3.让幼儿亲自解决”十万个为什么”

幼儿们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遇到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他们就不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依赖性,思考力差.所以我们教育者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应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次幼儿们围着我问花朵是怎样喝水的.我反问他们.幼儿们叽叽喳喳说开了.有些说是用花瓣喝水的,有些说是用枝条喝水的,有些说是用树叶喝水的.我并没有立刻判断,而是让他们亲自观察去找结果.幼儿们就找来一盆茉莉花,分别让茉莉花的叶子、枝干和花朵接触到水,然后观察变化,结果花的叶子渐渐发黄,花瓣烂了,只有枝干仍然生存.这时我适时提出问题”花儿是种在泥土中的,枝干吸收的水分从哪里来的呢?”幼儿们经过思考和讨论,终于发现真正吸收水分的是根.他们对自己观察得出的结果都有很大的满足感,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注意以下事项:

3.1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与幼儿园教学评估

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把创造思维培养的考核评估放在首位,而不能只注重幼儿获得知识的数量,管理者只有用”幼儿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正确地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3.2幼儿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要素真正投入

师幼均是教学过程的活动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教师只有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幼儿,以商量的态度和幼儿展开讨论,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他们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第6篇

而当前的体育活动中仍存在着重视机械和单纯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或照搬某些游戏玩法,忽视创新教育的现像,忽略了对幼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的培养,抑制了幼儿的创新性,不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多角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体育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伴随着幼儿的认知、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具有多元价值的活动。

一、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制定活动的难度,以开发幼儿的活动潜能

儿童有着成人难以估计的巨大潜能,而成人往往以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低估儿童的潜能,认为他们是弱小的。殊不知,儿童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小小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有待我们正确去认同,有待于我们去创设环境让其一展身手。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来设计活动难度,即比儿童现在能够达到的能力要稍高一些。用一个形象比喻就是让幼儿跳一跳才能达到,有时要用力跳才能够到,但是难度必须是在儿童跳起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否则,儿童会对活动失去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广泛探索、想像、创新和求异的空间,能激发幼儿不断地与其相互作用,积极地动手动脑。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注重了解幼儿的特点、需求、兴趣,在幼儿的兴趣上不断创设和改进环境和材料,以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我观察到幼儿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就创设了战场的情景,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投掷材料:拉罐、沙袋、乒乓、纸球等,启发幼儿想像并运用这些武器以及各种办法攻打目标,由于投掷练习的环境和材料的新颖、丰富、趣味,幼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战斗中花样层出不穷。多玩几次后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有所减弱,我又想办法改变情境,材料,增加躲碉堡,过小河的情节,启发幼儿用多种办法巧躲碉堡,巧过小河,以新的环境、材料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此外体育活动中,我还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究和操作,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自己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决定用材料做什么,给幼儿充分的活动自由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体育活动好玩的彩圈中我启发引导幼儿一物多玩,相互学习,并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辅助器械,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与方法:钻滚圈、抛圈、顶圈、双人滚圈、多人跳,摆不同图形跳等,在良好的环境中,幼儿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 以游戏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

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它是幼儿自由自主进行创新的活动。因此,我充分发挥游戏的创造教育功能,在体育活动家中巧妙地设计了多种游戏,以游戏的场景、情节、角色吸引幼儿融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四、以活动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引导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

体育活动具有实践性、活动性,能给幼儿的生理、心理舒适、愉快的体验。因此,我注重幼儿在活动中学,在体验中学,以主动代替被动,以启发代替灌输。在活动中,积极鼓励幼儿提问,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鼓励多向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7篇

幼儿音乐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孩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孩童行为模式的形成、音乐情操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儿童天性活泼,我们要在教育中发扬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教育,从小培养孩童创新的意识和对音乐的热爱。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活动。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幼儿;音乐教育;应用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时期是培养孩童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童思维是笼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等都很模糊,不宜采用专门的训练进行教育,以音乐教学等形式的渗透教育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更为有效。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能充分调动孩童的兴趣,激发孩童的联想、想象等各项能力,所以这一时期正是进行创新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1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幼儿音乐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育理念,着重研究、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整个过程中,贯彻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达到学生的自我构建和各方面协调发展。现代幼儿音乐教育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方法也随之变化。在人文主义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一个有用的人,当代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习、生活,要将人培养成性格完善、幸福快乐的人。我国于2003年公布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要以人为本,建设学习之邦,提升教育本质,要在教育上以改革为动力[1]。音乐活动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应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通过音乐来塑造幼儿健康的个性,挖掘幼儿创造潜能。所以,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需求是相辅相成的。

2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知识和智力两种因素,其中知识是基础,智力是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性格的辅助,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驱使人类不断取得突破。所以幼儿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智力、知识、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培育。三者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计划的进行。这首先需要我们合理规划教学过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鉴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建议将音乐教学组织形式分为开始、过程和结束三个部分。在开始环节,稳定幼儿情绪,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开始部分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活动来进行。如利用儿歌,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儿歌可吸引幼儿的参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唱儿歌,儿歌最好选取节奏感较强,歌词简单,可穿插互动且幼儿能给予有效回应的歌曲。如《可爱的小五官》,“眼睛看妈妈,鼻子闻花花,嘴巴吃瓜瓜,耳朵听夸夸。”教师在吟唱过程中,引导幼儿的参与,可将最后两个字或其他歌词让幼儿合唱出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如后缀的“妈妈、花花、瓜瓜”等。过程环节主要指导幼儿需要学习、不断重复的环节,如旋律教学、新儿歌的学习等,都可放在这一环节。结束部分主要起到巩固练习,放松幼儿心情的作用,可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舒缓幼儿的情绪。如“点豆豆”游戏,教师歌唱《点豆豆》,幼儿跟唱,幼儿扮演各种豆豆,如酸豆豆、甜豆豆等,被点到的幼儿回答点到的是什么豆豆。还可以将刚才学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后,将学到的内容编到游戏里,如将刚才教会的儿歌分成不同的小结,回答错误的幼儿需要选择其中的某小节歌唱。注意此过程中对幼儿的歌唱多多鼓励,避免幼儿产生紧张、害怕等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以下技巧。首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游戏、互动、讲故事、音乐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更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进行即兴方面的表演,这是幼儿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如课堂表演、音乐剧等。如笔者在教学中教学生自己改歌词,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儿歌都是郎朗上口的,幼儿在记住旋律后,可以填入不同的歌词[2]。如《可爱的小公鸡》这首歌,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可将“小公鸡”换成幼儿的名字,爸爸、妈妈等称谓。如“王小明,真漂亮,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要注意不可强求,教师适当引导,如询问“王小明怎么样啊?王小明哪里最可爱?”等问题;音乐教学要与肢体动作、舞蹈相结合。动作、语言、舞蹈本就是有机的整体,共同教学有助于加深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鼓励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通过即兴表演提高幼儿的智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组织分组活动,如各个声部的合唱、歌词的改编、游戏合作等。

3结语

创新教育是当代幼儿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知识结构、创新精神、智力因素、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幼儿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作者:俞莹 单位:江苏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8篇

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音乐教师要推进当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在实践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打破音乐教育只在室内进行的传统,将幼儿引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教师就需要将幼儿带到室外,使其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听着明快的音乐,感受歌词所描写的景象。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中,感受到音乐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歌曲描述的不同场景和表达的不同情感,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对歌曲意义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③

(二)在音乐教育中,鼓励幼儿自我感情的表达

音乐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它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找朋友》这首歌,它体现出幼儿寻找玩伴的心理,幼儿在唱歌的同时能够学习与人接触时的礼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操场上学习《找朋友》这首歌,让他们两个人一组对唱和舞蹈,相信一堂课下来,他们真的会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相同年龄的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差不大,但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出现学习吃力,跟不上整体进度的情况。对于幼儿,教师应当循循诱导,不能动辄批评,对于基础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儿,要重点辅导,或者教一些其他简单的音乐,避免幼儿因为自己一时学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教授《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就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刻意要求所有幼儿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歌曲和舞蹈的学习④。现阶段,因为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音乐教师往往统一开展音乐教学,制定了相同的教学目标,为了教学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选择的歌曲没有考虑幼儿的长期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幼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想他们之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四)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授课理念

科技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普及,为幼儿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绚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动画等,无一不强烈吸引着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点去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卡通视频,让幼儿真切感受到花白胡子的老爷爷、美丽的大桥以及大桥下戏水的小鸭子。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歌曲,这样就让幼儿在玩乐中学到了歌曲。

(五)引入教师竞争机制,鞭策教师教学创新

教师行业的稳定也使教师危机意识不够,缺乏创新动力。所以,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教师教学更具有动力。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根本动力。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学科的关键是创新。引进教师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可以使本学校在迅猛发展中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科优势。具体来说,依靠专业的名师团队,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本学科建设中来,加强创新,只有创新,本学科方可以得到有效建设和发展。另外,先进的音乐设备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必要保证。要充分运用较为先进的音乐设备,如,电脑、一体机、投影仪钢琴和音响等。先进的设备能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幼儿音乐教育创新的源泉。

(六)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01-01

幼儿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创造;策略

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意识对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具体体现于社会群体中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只有创新人才、创新队伍、创新群体,才能振兴民族创新,才称为国家的希望所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倍受幼儿园的重视。多项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存在着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因而人的创新能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开发。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据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的幼教观

教育的各项变革最终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则是引起教师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在诸多教育观念中,教师自身观念在实施幼儿创新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传统教育所欠缺的,传统教育认为,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少说少动、驯服驯从等,按老师要求规定去行事的就是好孩子。而一些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捣乱,而加以限制训斥。不顾幼儿的需求从而忽视幼儿的个体性及主体性,幼儿整天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培养模式既机械又单一。在某所幼儿园一次音乐节奏观摩课上,当教师出示五线谱音符问幼儿这像什么?幼儿们积极性都很高,纷纷回答:像“勺子”、 像“气球”、像“蝌蚪”…,正在大家为幼儿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感到高兴时,教师却反问一句,这像“蝌蚪吗?结果再没有幼儿敢回答像什么,活跃的思维一下子被扼杀。原因只有一个:教师想要的答案是幼儿说出像豆芽。因此,在旧教育观念影响下,教学方法普遍采用灌、统、管。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树立与现代教育观念一致的幼教观非常重要,重视创新意识培养应该放在首位,教师要对幼儿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与认同,鼓励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小发现。小创造的火花,是有力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萌芽。

二、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和教师建立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过程。外部的束缚过多与压力过多,幼儿便会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样就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有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稚气与童真的想象中,创造性能若隐若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精心培养。当幼儿的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事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时,教师切不可以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者盲目否定。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某次美术活动中,幼儿画想象画,结果是有的将眼睛画成蓝色,把太阳画成绿色,还有个小女孩画了一个三条腿的男人… 当老师问她为何要画个三条腿时,她慢条斯理地说:“我的爸爸在美国, 我好想他,盼他快点回来,所以我就多画了一条腿。”当时老师就当全班同学的面夸她:你真聪明! 教师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科学的引导。这种情形下,幼儿更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得到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机会,使幼儿消除依赖和胆怯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索,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和以一种创新的精神来看与思考问题。

三、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和角色观

当教师的角色不再限于文化的传播者;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的管理者、教学的组织者,且还应是激励者、表演者、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交往者,更应成为教育工作的创新者。决策者、研究者、学习者、协调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等。教师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成为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为幼儿创新教育提供可能。教师的职业不再是仅有文化或者胜任便可,教师必须是楷模是榜样,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专家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种人。”教师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外,还要忠于职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幼教事业。具体表现对幼儿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尊重幼儿。注重师幼互动的价值观念,善于用各种适应的方法接触及引导幼儿,实行双向交流沟通,让幼儿对教师亲近、信服,这样才会容易接受教育。才敢流露自己的自尊、感情、自信,敢于思考、敢说、敢问,使幼儿有一定的创造性。反之,教师的方法简单、粗暴、主观、甚至苛刻,只有命令,重视权威,不讲道理,不许违抗,缺乏爱心与耐心,这样会因为幼儿害怕老师而服从,往往对老师回避。干事缩手缩脚,有的甚至对老师产生憎恨及厌恶,时间一长幼儿的独特意识随之消失。

四、创建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社会的竞争激烈,对幼儿发展提出更新的要求。然而;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和与现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模式单一。分科教学,集体授课比例大。课堂都会被教师所控制,幼儿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方法生硬死板,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只有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发展。将分科教学改为整合课程,可多学科综合,即:多个学科,共用主题,顺序展开,学科教学,结合为本。即:围绕主题,学科共通点,解决问题,较具整合性,过程为本。将集体教学改为个别,小组和集体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充分体现师幼互动价值。生成课程和预成课程相结合,及时解决幼儿提出的新问题,注重对幼儿多能力的培养。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的想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克服按部就班、死啃书本、照葫芦画瓢、教条主义的倾向。把幼儿的创新发展放在首位,构建对幼儿创新能力发展具有价值观念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模式。

五、建立新型课程评价体系

第11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创新能力 教育工作者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幼儿教育是对人的发展基础阶段的启蒙教育,早期教育的质量,对人的一生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在后天环境以及自身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对大自然以及生活进行探索、对知识的学习积累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逐渐获得。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幼儿教育中的焦点。

1. 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在他人或前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的成果做出创造性的应用。创造和创新是有区别的。创造表示一个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创新则体现在对现有事物的更新改造过程。前者意味着“从未见过”的结果,后者给人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2. 当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解读

幼儿的创造能力强,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总能有着一些令教师想不到的行为,想不到的话语。而这些行为看起来虽然幼稚不合规矩,但背后却隐藏着孩子们天真的想法与对客观世界好奇的态度。可以认为这其中既有幼儿本身智力飞跃发展的原因,也有现代信息社会有许多媒体如电视电影等,能够对孩子的智力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的原因。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现代信息手段的影响,根据有关幼儿教育的专家研究,幼儿在四五岁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智力发展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班左右的时期,以这个时期为中心向两边延伸,分别设计不同种类的幼儿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 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曾有人这样概括我国教育的弊端,幼儿园教育是“绵羊教育”,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从一个侧面形象表达出我国教育中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多年来幼儿教育一直沿袭传统教育的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模式单一化,教育内容重复化的现象十分明显。“重维持、轻创新”的传统思想始终束缚着幼教工作者,使他们长期以来缺乏创新意识,忽略创新能力。因此,改变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尽快走出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误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3.1 追求相同的教育教学模式

前些年,幼儿教育一直以分科教学为主要形式,后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继出现了综合教育、单元教育和活动课程等形式,单纯以一种形式为主,无视幼儿园自身的优势,不能扬长避短,丢弃幼儿园已经积累的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源,追求相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不可取。

3.2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枯燥

教师在课堂上消耗许多时间,让幼儿死记一些知识,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条式的掌握,但未教给幼儿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三好”学生,即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3 教师的过度权威化

当前幼儿教育在师幼关系上,片面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被看成是万能的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在这种权威定势的有形与无形压力下,幼儿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究行为。在教师权威的庇荫下,同伴的群体压力造成幼儿的从众定势,阻碍着幼儿的创造行为。不难看到,少数孩子放弃己见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的,所以我就怎样”。

3.4 幼儿动手能力的忽视

幼儿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尚未提供足够丰富的物质材料。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小实验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幼儿就不能充分地利用双手去玩,这会影响幼儿动手技能的发展。(2)提供给幼儿的物质材料多为制成品,不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成品的玩具材料最大的缺陷就在于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件的余地大小,可供幼儿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太有限,不能做到“―物多用,以物代物”,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进而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4. 幼儿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育阶段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有着良好的基础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4.1 树立创新教育观

一般来说,创新教育观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破立:(1)教学观。幼儿园教学既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要把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既要重视研究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法,做到教学相长。(2)儿童观。幼儿园教育教学既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既要重视向幼儿传授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和能力,注意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4.2 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这一点很基础也很重要,看起来简单但想做到且做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幼儿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缺少规则意识的,放手让幼儿活动往往意味着实际的物品或精心布置的环境被破坏,有可能意味着幼儿之间容易出现更多的矛盾而影响了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但从长远的角度讲,我们要思考我们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表面上的整齐有序,也不是为了眼前的管理方便,而是为了幼儿长远的发展,且不说什么大道理,就从人们常说的“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所隐含的儿童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本着为儿童终身发展的目标,尽量地让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

4.3 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造型幼儿教师

所谓创造型幼儿教师,是指具有创造性教育思想,善于独立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努力培养幼儿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性的思维特征和创造性的人格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幼儿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2)责任感强,对事业执着、敬业,对幼儿有真挚的教育情感; (3)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自觉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形式。

5. 结束语

说过: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必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幼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尝试,使幼师学生逐步树立了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提高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雪飞.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蔡克勇. 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3] 刘先捍.素质教育导论[M ].广州:南方出版社1999.

[4] 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朱永新,杨树兵.教育创新论纲[J].教育研究, 1998, (8).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 艺术教育 创作 创新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及目的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及范畴

什么是幼儿艺术教育呢?幼儿艺术教育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幼儿艺术教育范畴广泛,幼儿美术、音乐、歌舞、幼儿表演、幼儿文学等都涉及此领域。(二)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基本思想

新《纲要》阐述,“艺术活动对幼儿作用主要有:一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促进幼儿的智力;三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四是能使幼儿认知艺术语言、符号,促进创造力。”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艺术活动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

二、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照葫芦画瓢。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邯郸学步”是最好注释。幼儿模仿画,恰恰如此,不但掌握不了绘画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

(二)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画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强调了艺术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好不好、美不美”来让幼儿作划一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现在,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三、在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一)从“重视技能的模仿”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观念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脑),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甚至是终极的。部分教师就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造成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子小,幼儿怎能创新呢!因此,必须摒弃“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观念。

(三)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我们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幼儿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索行为。

四、幼儿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创新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他们,敏感的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使幼儿增加了自信心。

(二)教具及素材的选择

1.运用有趣的教具

如果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教师就应有一百种表现方式,教师应大胆地将绘画融入音乐活动中,如学习长音和短音时,用生动的形象小猫融入学习中,音长时用长线,这时小猫走路节奏慢,音短时用短线,这时小猫走路快,孩子们开心的游戏时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2.选用有趣的素材

记得带小班时,在“幼儿音乐幼儿生活”全国音乐活动研讨会中,我的活动《小天使旅行记》就是抓住了好的素材,被评为了优秀课例。活动中有过小河、爬大山、上楼梯、巨人沉重的步伐和小天使的欢快等,这些素材都贴近幼儿生活,整个活动有趣、流畅,深受幼儿喜爱。

3.巧妙利用各种资源

教师应注重资源的开发,以开放形式,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探索。在音乐角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用废旧物品制作了很多乐器,幼儿一到区域,他们就自由选择材料,敲打、听唱,逐步积累节奏感。

美术角中放一些随手可以取的美术材料,如:各种不同的笔和纸,让幼儿可以在不同质地的纸上尽情圈涂,在涂画中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

(三)内容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流行歌曲对幼儿生活有很强的影响力,将自己熟悉的旋律哼上一段,或编入自己的歌词哼唱都是十分开心的事。

2.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应更具有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近来,孩子们对“神州七号”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老师抓住这一契机,让活动与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最新成果相融合。

3.内容的选择要有空间,并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开放式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有利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4.内容的设计要适应时代需要,突出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扩展后的幼儿艺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

(四)正确评价幼儿艺术教育教学

1.情感态度层面上的评价

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关注,远比知识与技能更重要,如喜、怒、哀、乐。以音乐活动《小树叶》为例,评价首先在于幼儿是否对歌曲感兴趣及情绪变化,在演唱时是否能从离别的忧愁转化为勇于战胜困难的自信。以及能否观察“一叶知秋”的现象,在已有经验中体会别离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层面上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动态评价,幼儿在合作中的表现,要看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如在节奏活动《大雨和小雨》的学习过程评价中,注意看幼儿是否参与了对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强与弱、快和慢、高和低、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探究;是否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乐器;能否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演奏。

3.知识、技能层面上的评价

“在支持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其重点在于幼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音高、节奏、速度、音色、曲式、旋律的感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想象力与表现力。

最后,提到的还是我们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指明新时期幼儿教育方向,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扬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将幼儿教育提高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