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7-18 10:31:10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法制建设 

 

Abstract:China’s energy and energy legal construction are advancing alo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ality of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especially the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However,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exist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reasonably exploit and utilize the energy,China must persis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establish relevantly mature legal system that focuses on reasonable energy structure,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risk resolution of energy safety,and proper adjustment and intervention of energy market.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 development;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一、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发展及能源法制之路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183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了五个实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但是,《21世纪议程》并未直接对能源的使用提出明确的义务要求,而只是在交通通信部分的文本中提及需要更有效更环保地使用能源(注:《21世纪议程》第7.5段建议“在人类居住的地方促进可持续性能源和交通系统”。)。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在事隔十年后的2002年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又称《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该实施计划规定了《21世纪议程》遗漏的能源建议,将能源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部分,各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以充分增进人们获得可靠廉价能源服务的机会以及实现在2015年前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为此,各国一致赞同以下六项优先性建议:①“加强使用可靠、廉价、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且无害环境的能源服务和资源”。这就要求加速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广泛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或在山区建设适宜的小水电设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强地区和国家合作,包括通过能力建设、财政和技术援助支持各国的努力”。②“进一步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此项目承认将现存的农业或林业废料用做能源财富的机会,使生物质利用商业化,并在农村地区加以使用。③“支持转向使用较洁净的液态和气态燃料,这种使用被视为更加无害环境,社会上可接受且成本效率较高”。④“为了实现第一个建议目标,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管理框架,以帮助创造能源部门所需的经济、社会和体制条件”。⑤“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便实现上述目标并再次“特别注意农村和偏远地区”。⑥“加紧协助和促使贫穷人口获得上文所述的能源系统”(注:《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第8(a)(b)(c)(d)(e)(f)段,参见[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原著序言Ι”第10-11页。)。《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及《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为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及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功利性的短期经济目标;应该实行能源与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应该利用经济和技术资源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和具体行动纲领。但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只是规定对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税收、信贷和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注:《中国21世纪议程》在2.16段(d)项规定:对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项目,在税收、信贷和价格等方面给以必要的优惠。),这种规定未能全面和明确地确立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这种不明晰的状态很快就得到了矫正,中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一是中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以来,再次遭遇了能源瓶颈的限制。2005年,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能源紧张的局面稍微得以缓解,但能源缺口依然存在。二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5亿吨,其中50%左右需要进口。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为5亿吨,其中60%需要进口。未来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国际市场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三是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条件。如果其发展是以消耗浪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际上是以牺牲他人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而求得部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既不是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继续,而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1]。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果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就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强化能源储备,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达到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服务的目的。“能源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支持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二是能源的生产、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2]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应“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十一五”期间能源将依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发展,并且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在能源建设方面,其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种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必须要有法制的支撑和法律的规制。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法制亦应“与时俱进”。

但是,与能源相关的法律如《节能法》、《煤炭法》、《电力法》等皆是在“九五”期间制定并实施的,由于当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尚不完备,因而,在法的规范和制度上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现阶段,能源法制建设应符合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尽管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制定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由于过于原则而不具有操作性和具体适用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能源法》的研究和起草,同时在抓紧《石油天然气法》、《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研究起草的前期准备,正在修订《煤炭法》、《电力法》、《节能法》和《节能用电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将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能源领域的法制建设。 

 

二、利弊共存:能源开发利用的客观现实 

 

能源可按相对比较的方法来分类:①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②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③常规能源与新能源;④燃料能源与非燃料能源;⑤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3]2-3。人们常常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称,这是因为它是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的和可再生的”是一个完整的含义,在英文中缩写为NRSE(即new and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3]25。一般而言,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被看作常规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则为新能源,其中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为可再生能源,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其他则为一次能源[4]。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实则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重视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的探寻。在今天,失去了能源的支持,社会将是无法想像的。然而,能源的开发利用尽管可以为人们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也会造成诸多弊端尤其是对环境的损害。事实上,任何一种能源包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恶化等。 

对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燃烧、耗用等,都会给环境带来损害。煤的开采会污染水质,其燃烧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石油的开发利用方面,采油尤其是注水采油会导致地面沉降;采炼中“放天灯”燃烧的废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在储运中的燃爆与泄漏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燃烧中的二氧化碳比煤略少,氮氧化物与煤相似,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硫。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也排放一定的氮氧化物(NOx)(注:大气中的NOx几乎有一半以上是由人为污染源所产生的。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电力、化学、国防等工业以及锅炉和内燃机等设备所排放气体中的有毒物质之一。),还有使用与传输中甲烷的损失与泄漏,其中还有一些氡随之进入室内。水力发电尽管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也可能引发自然(包括地表、水文、气候等)、生物(野生动植物)、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面,生物质燃料在较差的炉灶中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烟及有机化合物;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能源来源之一,但风力发电中使用旋转的涡轮会杀死候鸟和本地鸟类;太阳能是一种很有效的能源手段,但太阳能电池在制造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在地热利用中,温泉水中会溶有石头中的有害物质,地热发电目前效率不高而且仅限于一些特殊地点,其使用也会带出地下有害物质;而核能虽然具有比较清洁、产生温室气体数量少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小等优点,但却存在核辐射的潜在风险以及对核废料处理的担忧。高技术能源的研究及生产会有助于气候环境的改良,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尚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20亿左右至今仍无法获得可以负担得起现代能源的人们帮助甚微,相反,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会要求一种经济上可行、满足需要、自力更生和无害环境的能源(注:有关能源的利弊两面,可以参见王革华等编著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7页;[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1页。)。 

可见,能源的开发利用,总会存在正面和负面两个向度的影响。如何才能使能源的开发利用趋利避害,无疑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技术升级,使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能源,并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强化管理质量,提高开发利用质量,并防止因能源管理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借助法律的手段使能源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环境、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有效地防止因能源开发利用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和损害。因此,兴利除弊、趋利避害,必须要有因势利导、健全完善的能源法制。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与兴利除弊:能源法制及其完善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切合我国现实的能源法制系统。换言之,我们只有建立了先进、完备的能源法制系统,才可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源现实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考量,我们应将能源法制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而不能仅从立法层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国当前的能源法制建设,除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创制与修订外,还应综合考虑整个能源法律系统的完善以及与相关法律或政策的配套和衔接,并应考虑能源法的贯彻实施、人们的能源法制观念以及能源法制价值导向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专就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的能源法制原则确立、促进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制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 

能源的发展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上的原则。在笔者看来,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也不应只作为能源国际合作的一项原则,而应该作为一国国内能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得到确立。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解释法律、运用法律和发展法律的基调,是所有国家的关键性标准[5]。这一基准对于能源法制亦同样适用,因而,有关能源的法制亦应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在能源法中确立其为一项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原则而不能作为国内能源法的一项法律原则得到确立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种“软约束”,缺乏法律的强制力。失去了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的支撑,可持续发展就会呈现出一种“脆弱的可持续性”,最终就会演变为不可持续发展。为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政府和相关企业一起遵循,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从伦理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

可持续能源的伦理原则有三个:一是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或称种际正义原则)。人类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地球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二是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或称代内正义原则)。个人可以在平等基础上按适当的标准获取能源,并应允许其满足能源需要。三是对后代负责的原则(或称代际正义原则)。人们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能源需求能力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5]。为避免这三项原则仅局限于一种道义或停留在纸面,就需要通过立法加以明确,通过法律的规定予以具体化,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这些具体化的规定,诸如:能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能源的使用应友好于环境;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减少浪费;应积极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建立若干激励机制;应提高公众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应设置能源安全和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责任机制,等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伦理原则向法制原则的嬗变。

2.能源法制保障架构 

为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有序健康、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系统而健全的能源法制必不可少。为实现“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制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趋利避害机制: 

①在能源结构方面,应实行能源多元化机制。基于中国能源储备状况和资源禀赋、现有产业与技术基础,中国能源应建立能源结构调整法制,在法制的层面上落实结构调整的方向、步骤和时段,明确各种能源开采使用的数量与程度,特别是应明确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助推措施,等等,从而促成能源多元格局的形成。 

②在能源技术方面,应建立技术创新和保护机制。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是关键。因而,在技术法制方面,应充分支持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在这方面,我国技术法制的完善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诸如技术研发优先领域的确定、技术强制标准的制定、技术研发的资助与奖励、技术成果的转化与采购、技术成果的保护、技术开发的合作与商业化等等。 

③在能源安全方面,应建立能源安全与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安全;二是能源使用安全。在能源供给安全方面,尽管是在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但尚停留在政策层面,而法制方面的建设几乎处于空白。只有建立一种稳定的法律机制,方能克服能源供给面临的不稳定性和消除不可预期的风险。为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法制应倡行:第一,节能,大力发展节能产品,降低能耗;第二,储能,实行能源储备制度;第三,开能,即开发替代能源,加强新能源技术开发,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等。在能源使用方面,则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立各类主体的安全义务,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等多种途径,防范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④在政府干预方面,应建立政府适当作为机制。由于能源不仅仅是一个使个人获益的私物,它还同时涉及公众事务,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密切相关,因而,如果采取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或称非干预主义),就可能产生“公共地悲剧”,能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将外部化。但是,如果政府进行过多干预,则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扭曲能源市场,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建立一种适当干预的机制,政府应在适当的领域以适当的方式干预能源产业和市场,诸如采取行政计划、行政许可、行政指导、政府补贴、税收激励、优先采购等措施。 

⑤在市场调节方面,应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能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完全和永久地依靠政府和行政干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并最终应依靠市场。在有序竞争的作用下,市场比政府能更好地配置资源。在市场机制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制,明晰能源产品的产权、确立公平的交易机制等等。但是,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开发推广的前期,其成本高昂,往往无法与常规能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因而为了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就可以在立法上采取一些促其走向市场的举措,如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限制交易许可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9. 

[2]阙光辉.全景中国——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6. 

[3]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2

一、我国能源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的能源状况

我国虽然幅员广大,但能源并不丰富。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的11%,原油占2.2%,天然气占1.2%。人均煤炭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42.5%,人均石油资源为17.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13.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化石燃料资源仅为世界均值的56%。石油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均值的8%。我国一次能源预测总量有4万亿吨标准煤,但其中90%是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不足10%。同时,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2%左右,比发达国家低了10个百分点。过去20年中,我国发电量以每年8%―9%的速率增长,2020年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预计达到2000年的3倍,相当于整个西欧2020年预测发电量的总和。目前水电提供了全国20%的电力供应,从现在起再建设12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仅可满足2020年发电量的28%,占当年一次能源需求的12%左右。目前我国核电在电力中所占比例更小。

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过去10年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消费了2.6亿吨油,其中包括净进口9000万吨原油和石油制品。2002年我国的人均消费石油约为0.177吨(美国为3.077吨,日本为2.2265吨),分别是美国的1/17和日本的1/12。特别是去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4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台阶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使能源消费与供给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据估计,未来10年,我国汽车将增加4倍,达到1亿辆,是美国汽车总数的一半。这些变化将直接带动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需求,这两个部门在当年新增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目前不到35%升至2020年的57%―75%,逐渐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另外,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化行业快速发展、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加速向中国转移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都将促使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二)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

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31亿吨标准煤左右,为当年全球的13.2%,但人均能源消费仍旧远远低于经济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均值。在未来20年间如果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的潜力,我国则面临能源供应必须保持每年递增4%左右的压力。

未来16年,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能源生产总量和结构如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如何保持燃料油价格的稳定,为轿车进入家庭提供保障条件;三是如何全面推广洁净煤技术,在煤炭消耗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减少污染的排放;四是如何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

二、我国的石油储备与石油安全问题

石油约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40%,美、欧、日三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分别为20%、35%和80%。据估算,如果每桶原油的价格上升10美元并且持续1年,那么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率要减少0.2个百分点,日本要减少0.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会减少0.75个百分点。

(一)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据2002年统计,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1位。我国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87吨,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52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同期人均水平的7.8%和6%。目前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储采比为14.8,已开发油区储采比只有10.9。主要产油区目前已经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主力老油田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双高开采阶段,主力油田挖潜效果减弱,稳产难度加大,采油成本上升。

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原油产出年均增长率仅为1.8%,相反,石油消费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9%,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7.4%(全球为1.4%),全球石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2003年这项指标达到36%。我国从1994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消费量不断飙升,2002年进口为6941万吨,2003年则上升了31%,达到9112万吨,对外依存度也由1995年的7.6%增加到2003年的36.1%,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据估算,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5亿吨,自产2亿吨,缺口有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达到60%左右,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为58%)。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对国外的依存度逐渐增大。

(二)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

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据估计,到2020年,进口石油已经成为我国石油供应的主要渠道。美国通过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已在战略上控制着全球70%的石油资源,跨国公司则掌握着世界上超过80%的优质石油资源的开采权。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沙特、伊朗、安哥拉、阿曼、也门和苏丹等高风险国家,它们占我国进口石油的66%。可以预见,未来全球性石油资源争夺将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远东、拉美及非洲等地区,逐步形成以美国为主导,俄罗斯、亚太地区及欧洲等多种力量交合的复杂竞争态势。

我国石油消耗以及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增加,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一是国民经济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却不能控制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国际油价每桶变动1美元,进口将多耗费46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我国GDP约0.043个百分点。今年3月31日起,我国提高汽油价格,北京、上海等地汽油价格达到了2000年以来国家实行汽油浮动价格的历史最高点。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使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能源消费开支加大,抑制了其他领域的消费。二是运输的风险增加。我国石油进口90%以上是海上运输,由外轮承担,中石油、中石化的油轮业务大都是从国际联营体等海外油轮租船承运。其中,我国石油进口60%来自中东地区,运输线路经过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沙群岛和台湾海峡等敏感地区。马六甲海峡连接亚、非、欧三大洲,是扼守我国海上石油生命线的战略要道。三是与其他石油大国争夺国际能源的矛盾加剧。全球能源资源有限,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不足总产量的50%。我国长期大量进口能源,与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争夺国际能源的矛盾将有可能加剧。

(三)重视多元化的石油安全战略

我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充分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多元化。2003年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占60%,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进口,都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这种多元化的战略是全方位的。中石油、中海油等公司在海外油气资源的收购和参股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2004年5月,中哈之间签订协议,确定了中哈原油管道修建计划,双方共同修建投资额达10亿美元的中哈输油管道工程第二段―――阿塔苏至阿拉山口工程。这条原油管道全长1240公里,计划近期动工,预计初期管道输送量将达到每年1000万吨,此后将逐步增加到2000万吨。这条输油管道将于2006年投入使用。

三、我国的电力情况与电力安全问题

(一)电力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供电紧张。据测算,2004年全社会预计用电量将达到20900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将超过10%,而同期发电装机容量仅能增长10%左右。全国装机容量缺口仍将扩大,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确保能源资源供应的安全,对电力工业而言,就是要有足够的煤炭、水能、核能等一次能源资源支持,要有设备制作行业、运输行业等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2002年底以来的电力供应持续紧张局面,除了装机不足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煤紧张。目前,全国在建的发电项目约1.6亿千瓦,2004年将投产4000万千瓦,其中大多数是煤电。今后几年电力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迅速增长。煤炭资源与运能能否及时保证电煤供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国电能利用效率低下

在电能利用效率上,我国单位GDP能耗或者单位产品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少差距。以美国为例,每千瓦时电可产生GDP8美元,而我国连8元人民币都不到。我国吨钢能耗是美国的2倍。当前用电平均增速超过15%,而相对应的GDP增长率为9.1%。国民经济增长对电力的消费是超常的,电力工业的发展能否承受这种超常消费,需要有关各方高度关注。

(三)电力安全要求优化电力结构,做好电力规划

未来15年,我国必须新增5亿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与此相适应,首要问题就是要优化电力结构,推进协调发展。继续遵循“优化火电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原则;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基础作用。其次,要强化电力规划和监管,引导电力健康持续发展。电力规划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优化电力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强化电力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与石油供应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分布情况相对应,未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方略应该是“煤为基础、电为中心、多元发展”。国家应大力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

四、我国新时期的能源战略

目前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我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为此,我国要制定适合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和能源发展战略。

(一)将能源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面临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大的现实,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把对安全能源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只有把能源战略纳入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能源的安全。第二,从战略高度认识能源储备的重要性,尽快地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第三,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我国利用国外的能源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努力实现能源投资和进口的多元化,这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应加强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地区的合作,以确保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的全方位和多元性,减少对中东地区的倚重,避免比重过大而造成的风险,国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辅助国内石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合作开发。

(二)提高能源应变能力

我国在未来20年里,将面临比较严峻的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从国内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体制上和战略上适应这种形势,提高应变能力。本世界头20年,我国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一是能源供应要从以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保障需求与环境效益并重,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重点由注重供应保障能力,转向提高供应能力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联动,而且把后者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三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由政府计划和行政管制,向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方向转变。四是能源发展应从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转变到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三)解决好石油安全问题

(1)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

我国应在准确把握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地缘政治特点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石油境外供应渠道;二是加快国内油汽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石油科技发展,争取在海域和南方碳酸岩盐地区有新的突破,研发替代产品能源和新能源;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从市场和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石油产品;四是加强石油战略储备和预警体系建设。在石油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国内国外并举,但立足点要放在国内,国内是我们的根本,要最大限度地加大勘探投入,大力发展生产,减少对国外的依赖。但是我们也要很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包括到国外合作开发。价格走低时,我们要积极地进口,减少国内生产;价格走高时,我们就多利用国内石油。我们要把我国的石油进口机制搞活,以适应变化的国际市场形势。

(2)开设石油期货市场

我国可以通过开设石油期货市场的方式,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二要建立国际采购的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争取对我合理的价格。三要加速形成统一、开放、通畅、有序的能源、原材料市场。尽快将隶属于各政府部门的石油专项用户的油品供应系统剥离出来,组建独立的石油销售机构,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石油等流通领域。四要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尽快建立部级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安全保障和风险监控机构,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3)稳油增储,发挥科技作用

实施“稳油增储”的战略部署。在2010年前,原油生产稳定在现在的水平,到2020年本土石油产量可以达到1.8―2亿吨左右,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本土稳定产量的前提下,使剩余储量的开采时间延长1倍。我国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但目前的“探明储量”中只有20%―30%可以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迫切需要我们利用地质和技术创新成果,勘探出更多的油田,提高采油率。同时,由于我国探明储量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即低渗、稠油、含水、裂缝,这就要求用科技的力量充分挖掘潜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另外还要用科技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

(四)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依赖石油进口

目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7%。解决石油储量不足和燃料油供给问题,要立足于从煤炭液化技术找出路。煤炭液化技术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使用煤液化燃料,比普通汽油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这项技术应当在国内加快推广应用,迅速建立起庞大的煤制油产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德国、日本和美国也都已取得突破。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并同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目前,年产500万吨成品油、总投资250亿元的直接液化项目已在神华集团神东矿区开工建设。但总起来看,发展煤制油产业,在我国进展缓慢。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我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我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的基础上。此外,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及先进发电、煤炭燃烧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洁净煤技术领域,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推广,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在未来较长时期的能源供给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

(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明显提高。我国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上升到2000年的33%。洁净能源的迅速发展和优质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抓住能源供应缓和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能源各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实现能源工业的均衡发展。

五、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制定了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大力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积极发展核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防止环境的破坏,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树立可持续能源发展观

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依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双重拉动来保障高效、经济、稳定、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认真处理好国民经济良性增长与能源的合理消费的关系。我国能源资源数量难以支撑粗放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超常增长,在人均能源消耗标准上,我们不能盲目、片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攀比,要切实改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增长必须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树立新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观。

(二)制定国家能源开发长期规划

(1)制定化石能源可持续开采规划

化石能源属于一次性能源,保持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开采显得尤为重要。要研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制定长期开采规划,避免超强度开采和布局上的不合理性,确保能源资源的远景接替。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低效开采、资源结构和布局上的不合理。

(2)着力能源新技术的研究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我国情况,重点研究和发展的能源技术包括: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与钻井新技术、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新技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关键技术、难采和劣质资源的开采技术、一次电力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节能技术、核聚变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能源环境技术等。

(3)研究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资源

我国石油储量相当有限,而煤炭资源开采强度大,可采出的储量少,回收率低,应加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力度,如核能、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储备。

(三)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展节能运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3

2004年10月27日的早晨,北京又一次笼罩在大气污染的阴霾之中,报纸上和电视、收音机里依旧传来关于煤电油运出现紧张的信息……

这一天,从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飞来了近400名能源专家汇集到北京友谊宾馆,探讨采用一种正在全世界兴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分布式能源”技术能否帮助 中国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座飞起的大山

许多年前,现任的北京市长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与中国相比四小龙是几块石头,石头飞过来虽然可怕,但一座山慢慢滚过来将会使你从心底震撼。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滚动的大山,而是一座飞起来的大山,而且是一座比石头飞的更快的大山。

中国的崛起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全世界最想知道的就是这座飞起来的大山将按照什么轨迹,最终将飞向何方?正是因为某种担忧,能源专家们才从世界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北京。中国的资源能不能支撑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实实在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国民和政府都未能树立资源危机的意识。然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水平极低,几乎所有人均资源都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石油、煤炭、铜、铁、锰、铬储量持续下降,缺口及短缺进一步加大,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资源瓶颈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和平崛起”是我们对全世界的承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确定无误的既定方针,但是,似乎全世界并不关注我们的目标和承诺,正像这次来北京参加《世界分布式能源联盟年会》的外国专家所言:关键是过程,你们将采用什么办法来实现你们的目标?

熵的世界观--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传统的世界观是建筑在19世纪中叶,主要的科学基础是牛顿的三个机械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基本的观念是“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运动着物质的永远循环是宇宙的最终结论”,认为世界总的方向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人类大同世界,地球上的资源和能量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850年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 总结 并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加入的热量/绝对温度=熵),他认为:热可以自发地从高温传向低温,而低温不会自发的传向高温。简单地说,一杯热水可以自己变冷,确不会自动变热,除非借助外部更多的能量。能量虽然守恒,但质量却发生了变化,一桶温水可能比一小锅开水所含的热量要多,但它永远煮不熟一个鸡蛋。熵会自发的越来越增加,而不会自动减少。热向何处去了?向更低的温度散去,直到绝对温度-273℃,一旦散去将难以重新聚积,一旦能量散尽,温差将消失,宇宙将热寂,能量实际上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

进入20世纪, 科学 突飞猛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科学家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而并非是导师批判的“形而上学”。特别是俄罗斯出生的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了广泛的延伸,并创立了耗散结构 理论 。不仅能源科学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理论的正确性,资源专家也相信尽管物质不灭,但资源的品位将逐渐失去,最终将无法再利用。宇宙天文学家肯定地认为:对于太阳和地球,熵定律是一切 自然 定律中的最高定律,因为对于宇宙和天体的 研究 ,越来越证实这一定律的正确。物 理学 家也发现时间是不可逆的,如同熵增加的过程也不可逆转一样,时间和能量起源于一点,时间最终指向熵增加。生物学家发现生命的过程也在熵定律的涵盖之下,生命就是一个能量的过程,生命的能量过程就是整个宇宙的能量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逝去的过程恰恰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环境学家也认为熵增正是地球环境面临的 规律 性 问题 ,甚至 社会 学家和 经济 学家也在沿用着这一定律来 分析 、认识和解释问题。

熵定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它为人类规范了一种行为界线,我们无法逆转熵的方向,就像无法逆转时间一样,但是可以减缓熵增加的速度和过程,通过我们对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调整和约束,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观念进步,来减缓有效资源和有效能量的耗散速度。20世纪70年代,先后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使人们更加坚信不移,世界的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支持人类的高速 发展 和肆无忌惮的消费,“物质极大丰富”仅仅是一个梦想,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序性是由更多的无序作为代价的。因此,“可持续发展”、“绿色gdp”和“循环经济”等等观念开始成为人类文明的主题, 影响 人类的发展进程。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

在熵的世界观的感召下,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一些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能效为核心的“行动浪潮”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涌起,相应发展出“能源需求侧管理(dsm)”、“合同能源管理(emc)”、“综合资源规划(irp)”、“资源环境交易”、“温室气体减排机制”、“能源服务公司(esco)体系”等等,这些立足于需求侧的能源优化和以节能环保为盈利空间的市场化运作手段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同时也提出了在需求侧和一些小规模资源综合利用现场直接建立相关的能源利用设施的必要性。从此,分布式能源(de)得到了发展。

何谓“分布式能源”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指:在用户附近的或小规模资源综合利用现场建立的能源系统,它包括:能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以及蓄能系统。在需求或资源现场根据用户对各种能源的不同需求,按照“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供能方式,尽力扩大资源和温度利用空间,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与效率的最大化。

形象地说,如果有一个 医院 需要各种能源,例如:电力、消毒蒸汽、采暖、制冷、空调的除湿和加湿、生活热水、烘干热气,甚至花棚里的气体肥料等。传统的方式是从电网架设电线,保障供电,再安装一台小型应急发电机来保障万一断电时的电力供应;从热力公司铺设热力管道,建设换热站保障冬季供暖;从天然气公司铺设燃气管道,并安装蒸汽和热水锅炉,以及热风机,解决消毒和炊事蒸汽、卫生热水和洗衣房烘干,以及冬季空调加湿的需要;使用电力制冷机组在夏季制冷。而在发达国家最新的解决模式是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他们在医院里安装一台或几台小型或微型模块化发电机组,利用天然气和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沼气发电,将发电之后的废热通过余热锅炉转换成为蒸汽,同时利用医院垃圾焚烧进行补充热量,用蒸汽解决消毒、炊事、采暖和加湿的需要,夏季采用蒸汽吸收式机组制冷,并利用更低温度的锅炉废热和制冷机组冷却水中的余热来供应卫生热水,再利用较低温度的余热锅炉排烟作为空调除湿、洗衣房烘干,最后将烟气注入花卉大棚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以及废热和烟气中的合成水。将天然气中的能量“吃光用尽”,把污染变为资源,以这种方式来控制资源的“耗散”和保护环境。使用传统方式,能源利用效率只要30~40%,而使用分布式能源可以将能源的利用效率越高到80~90%,甚至更高。

当然,分布式能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每年估计有2亿吨优质煤炭用于生产焦炭。根据炼焦炉型和煤质不同的条件,每吨原煤转化为焦炭时可以产生300~400立方米热值当量1,500~4,500大卡/立方米的焦化煤气,全国每年在炼焦中伴生600-800亿立方米的焦化煤气,粗略估算折合约250-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超过西气东输工程的热值总量,相当3,000~4,000万吨标准煤。 目前 这些资源不是通过火炬头燃烧,就是直接放散,能够利用的非常有限,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如果能将这些分散的焦化厂所产生的焦化煤气就近发电并实现热电联产,可以形成1500~20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同时满足5亿平米建筑的采暖。

信息 时代 的能源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 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能源 工业 产生了巨大的启迪,那些分布在千家万户的微型 计算 机在与 网络 连接之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它不仅代替了超级电脑,而且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将全世界的人脑连接起来,掀起了一场知识进步的“人民战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场“分布式”的革命正在悄然而致,直接挑战后工业时代的“规模效益”的 经济 理念。

在人类信息整合能力不足时,只有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实现“大工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大消耗”。当信息技术发展之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生产销售和最终使用的全部过程,人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规模未必能够带来效益,反而增加更多的资源耗散和环境代价--熵增加。

电力工业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传统上我们认为“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但是这是在转换端来判断 问题 ,而且在“电”这一单产品一条件下的 分析 结果,如果在需求一侧进行综合资源对比分析,可能结论未必如此,大电厂与小电厂比较当然发电效率是高的,但是由于燃料、排放的限制,大电厂只能远离城市,首先发电之后的余热无法利用,其次输变电和配电又要增加电网和线路的损失,到了终端用户的实际资源利用效率必然大打折扣。此外,建设输电走廊和变电站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发电之后的灰渣因为远离城市无法制成建筑材料再加以利用。此外,城市不仅需要电力,同时还会需要热力,为解决需求不得不再建设热力厂,将宝贵的资源转换成为低品位的采暖能量进行利用,增加了各种资源的耗散和浪费。因此,在需求侧建立能源梯级利用设施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方法 。1978年,美国为此修改的《公共事业法》允许这一类能效水平更高的用户热电联产设施并网发电。随之,欧洲、日本都相继效法修改 法律 ,使他们的法律体系和政府的管理机制能够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

此后,由于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天然气的能源设施并非越大越有效,首先因为天然气比煤更加昂贵,中间环节的浪费变的不可忍受,同时它被利用之后的环境代价更小。此外,对于天然气的利用技术非常灵活,人们可以根据用户对于热电冷多种能源的综合需求,按照综合效益最大化来确定规模,并向搭积木一样组合系统,实现了以效益定规模的理想化的飞跃。

为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源来有效降低资源的耗散速度,人们开始积极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并对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利用,由于资源量,能流密度和需求量的限制, 社会 需要一种更加便捷合理的系统来构筑我们的能源体系。例如,垃圾?埋场和污水处理厂迥沼气,采油、炼油中的伴生气,矿井瓦斯和煤层气,化工厂晖钢厂迥可燃废气,以及工厂缦热、压差等等;还有太阳能,地热能,小型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殓会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一种既能鼓励大家积极使用这些资源,又能保跸使用者的利益的能源运行管理机制。踱样一个机制首先在欧洲得到完善,北欧国家通过政府的强制干预和建立环境能源税收机制等,有效骠制了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矛使这种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分布式能源成为一种 时尚 和荣耀。此后,日本和美国也在积极地进行社会观念上的转变。

在需求侧建设能源设施并非新鲜事,实际上世界上最早的电厂--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的人类第一个发电厂就是一个需求侧电源。但是,今天的分布式能源已经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因为它融入信息技术的成果,将追求一个更新的目标。首先,分布式能源系统都拥有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并将多个系统或者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链接,其中包括发电设施、制冷换热设施、储能设施等等。这种链接一边与用户需求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实行互动优化运行;另一边,与相关的电网、燃气管网、甚至环境排放监控系统,以及周边的分布式能源设施进行链接,实现多元协同优化,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用户的系统更加 经济 有效,也使整个能源环境系统随时可以得到优化。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从你的口袋里掏出你的手机看看,就会知道这并不遥远,就信息技术而言,这根本算不了一会事,关键是我们是否决心朝着之一目标去努力。其实,无论我们是否选择分布式能源,它都将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因为资源快速耗散的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 时代 的关键是每一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和pc机直接参与其中,而分布式能源也是可以调动每一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 企业 的积极性,让民众直接参与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节污染的减排行动之中,分布式能源是一场人类可持续 发展 的“人民战争”。

分布式能源同时还依赖于 社会 化的服务体系的建立,由于它跨越了我们传统的 工业 化社会分工,将暖通空调、发电、供热制冷、燃气、配电等不同的学科进行横向整合,而每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又都很小,所以需要专业公司的支持,在国外这一产业被称之为“能源服务公司(esco)”。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或者直接投资用户的能源设施并管理它们,用专家来解决用户的能源利用 问题 ,通过信息和服务 网络 来运营用户的系统。将节能作为一个盈利市场加以经营,再靠竞争来优胜劣汰,实现节能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能源解决 中国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钥匙

最近,中国社会 科学 院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和科学家们不断向中国政府建议:应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来解决中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总理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批示有关部门认真 研究 ,并将意见告知他本人。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就此问题认真研究后,向温总理报告中指出: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接近负荷,不需要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压或超高压输电,可大大减少线损,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兼具发电、供热等多种能源服务功能,分布式源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布式能源设备起停方便,负荷调节灵活,各系统相互独立,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此外,分布式能源多采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燃料。较之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更加环保。热电联产是 目前 典型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利用。例如丹麦在八十年代前主要依靠几座大型电站供电,目前,丹麦电力的40%转由风电和分散的小型热电联产电厂供应,能源利用效率高达80%以上。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能源战略 生物航煤 展望

一、非化石能源面临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2.45%,折算为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进入“十二五”,我国制定了更为全面的节能减排指标,而要实现总量控制的目标,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加以量化:“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目前我国对非化石能源的定义主要分为水电、太阳能、风能、核电和生物质能,其中非粮液体燃料和替代石油基的生物基产品构成了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重点。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外,生物航空煤油作为另外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中国生物航煤的发展现状

2011年,中国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目标,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条:一是全行业能耗和CO2的增速低于行业发展速度;二是到2020年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比2005年下降22%。在国家和行业能源政策的大背景下,生物航煤的研发、应用被提上日程。

生物航煤是指由生物质加工生产的、可替代传统航空煤油的液体烃基燃料,具有原料可再生、调和性好、杂质含量低的特点。生物航煤原料来源广泛,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和微藻都可作为其原料,通过加氢技术生产得出。(见下图)

为了应对传统航煤价、量双升以及航空业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增加(特别是2012年围绕欧盟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的斗争),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航煤,中国也不例外。2008年以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相继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工作,从原材料种植基地的建设、炼制设备的改造、试加工生产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石油建立了小桐子能源林基地并着手筹建年产6万吨的航空生物燃料炼油厂,中国石化将杭州炼油厂的加氢装置改造用于生产生物航煤并已经开始了以微藻为原料的技术开发。2011年,中国石油与民航局在北京进行了首次航空生物燃料验证飞行。2012年2月,民航局受理了中国石化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适航审定。目前,国内生物航煤从原料的采收、加工和储运直至油品炼制和加注使用的产业链已基本勾勒完成。

三、生物航煤的应用前景

1、前景广阔

从全球来看,美国计划到2020年生物燃料将占其能源总消费量的25%,2050年达到50%;欧盟计划到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20%的化石燃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2030年生物燃料占航空燃料比例达30%。

就我国而言,航煤消费量目前保持每年13%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5%的增长水平,2010年国内航煤消费已达到1800万吨以上。预计2020年中国航空煤油消费量将超过4000万吨,届时生物航煤有可能占到航油总量的30%,生物航煤市场容量将达到1200亿元。

2、制约因素

(1)生产能力不足。按照中石化从2012年开始年产6000吨、中石油从2013年开始年产6万吨来计算,到2020年两家企业的生产能力总共还不到60万吨。这与消费需求相差甚大。况且,一套炼油装置从建设、调试到正常生产,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2)成本问题是我国发展生物航煤的最大阻碍。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生物燃料供应体系,包括燃料乙醇、生物煤油在内的研发和生产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阶段生物航煤成本达到传统航空煤油的2到3倍,真正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共同来努力。比如,政府投资引导各种生物燃料的商业化,同时在政策上对新能源开发予以倾斜。又如,对可作为多种生物燃料原料的“地沟油”如何加以控制,使其不回流餐桌而流向再生利用环节,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都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1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微格教学课程资源 教师教学技能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0—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方面,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基础,也是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时展的主题。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涵义与理念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涵义

广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指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内涵更加明晰,指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微格教学课程实施,促进培训目标实现、教学专业提升、教学技能训练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它具有多样性、多质性、具体性、价值潜在性等特点。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种类繁多,研究者根据不同标准,把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微格教学的两类资源来看,两者并没有绝然的界线。现实中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素材,也包含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的条件。

(二)建设和利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

1 教师是微格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中起主导作用与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决定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积累和利用,也是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最重要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教师的素材决定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建设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2 微格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包括录像资源。微格教材是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载体,微格教材的建设与利用不仅要呈现学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职前、职后教师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教学技能行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微格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发展对教学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微格教材在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微格教学的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合理建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3 教学技能训练过程是师生运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过程。除了具有训练教学技能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共同建构技能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等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进入训练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微格教学训练过程是他们的教学过程,也是他们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二、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对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在此过程中,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是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条件,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来讲,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在以下几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教学技能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满足需要,就得开发和建设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就是要对新的技能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技能重构”。对技能的“重构”或“二次开发”,其实就是对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更好地运用新技能,并使知识传授和技能操作更加协调,使教师对自身的知识、技能进行重新评价,推动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发展。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技能,改变教学技能的行为方式,对所需求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价,确立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预测课程资源应达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得到成长。这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资源的评价能力、技能操作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新技能的出现,一些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紧张和无能感,使教师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并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动力资源”。有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这个助推器的持续作用,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成长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6

1 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A 通信

B 输电

C 导热

D 照明

2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

A 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 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 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 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3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具有能量

B 使用手机时,电磁波对人没有危害

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电磁波

4 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形成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下活动中,几乎不会对人产生电磁辐射的是(

)。

A 使用手电筒

B 玩电脑游戏

C 接听手机

D 紧靠工作着的微波炉

5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当两人在月球上时。即使他们离得很近,还必须靠无线电话(该设备置于头盔内)交谈,这是因为( )。

A 无线电设备先进,能确保声音不失真

B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 电磁波与声波一样,传播时需要介质

D 声波和电磁波一样,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6 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煤、石油

D 动、植物能

7 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它是一次能源

B 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C 对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能源

D 太阳能的分布不够广阔,很多地方不能利用

8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A 随意将矿泉水瓶丢弃在林区

B 选用优质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

C 驾车时经常在居民区大声鸣笛

D 电视、空调等电器不使用时要使其处于待机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54分)

9 电视广播信号可通过通讯卫星覆盖全球,它是用_________传递信息的,MP3随身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若MP3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0.01W,则连续播放100s,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J,它允许使用充电电池,则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10 如图是收音机的调台面板,“FM”和“AM”为两个波段,_________波段的频率较高,根据公式λ=υ/f得,_________波段波长较长;图中“750”字样代表接收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___m。

11 举出以下四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

示例: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

(1)无线电波:__________________。

(2)微波: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

(4)X射线:__________________。

12 中、高考考场为了杜绝利用无线通讯设施进行舞弊,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屏蔽

波的传递,中考英语听力磁带是用录音机录制的,如图1所示为录音磁头简图,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当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上的线圈时。线圈周围就存在_________。

13 举例说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的发生顺序是不可逆转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能量转化是具有_________性的。

14 核电站主要是将_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_能,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由于核废料还具有_________,一般应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15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1)利用_________可实现光热转换;(2)利用太阳能电池可实现_________转换;(3)利用绿色植物实现_________转换。

16 人们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把一种形式的能量_________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或能量从一个物体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我们学过的热传递是能量的_________:燃料的燃烧是能量的_________。

17 说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况:

(1)滑滑梯时,臀部会发烫_________;

(2)冰箱能冷冻食品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2分)

18 (4分)如图2,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人相同的水,用两根棉线分别挂在杯口,则有水滴出的是_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

19 (6分)一位在北京某剧场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4m的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观看现场转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上海与北京的距离为1461km,问:哪位观众先听到演奏的声音?

20 (12分)白炽灯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的装置,其中获得的_________能是对我们有用的能量,一灯标“220V 100W”工作10min获得的内能是5.4×104J,求:

(1)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2)获得的光能是多少J?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7

关键词 :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消费强度变动趋势及原因进行了研究。Jonathan & David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缓慢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量显著下降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能源质量的快速提高,工业结构的转变,国有以及非国有厂家的关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天然气以及电力消费比重的增加等。并认为经济缓慢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更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一系列环境和能效政策的实施不仅带来目前能源消费量的下降,也将进一步促进长期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1]。Thomas却认为虽然中国低耗能产业在1997-2000年期间发展迅速,但是三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近30%,让人难以置信,并由此推断,从1998年开始中国对于真实GDP增长的统计存在夸大成份[2]。面对国外学者的质疑,国内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史丹认为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3],对外开放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投入产出率;经济体制改革对能源低效率的改进,是能源消费呈现出负增长的重要因素[4]。Zhang基于29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和附加值数据集,运用无残差分解法对结构与能源强度变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下降是关键所在[5]。目前多数研究以中国总体能源为对象,对中国能源发展的地域差异往往关注不够。有鉴于此,本文以2007年中国各省区能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统计为数据源,综合全国各省(市、区)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文献等调查数据,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改进的熵值法以及GIS软件,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SED)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刻画2006年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程度,探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措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究其本质,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具体到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三者统筹兼顾,其中能源安全供给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竞争力为可持续能源提供有力保障;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能源的基本前提。

能源安全是可持续能源的核心内容。张雷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概念是由两个有机部分组成即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安全性)与能源使用的安全性。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是指能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7]。确切的来说,张雷所阐述的是广义能源安全的概念,它是能源供给稳定、经济安全以及环境友好众多目标的集合。由于能源供需矛盾是导致能源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仅从狭义上把能源安全定义为一定地域和时间范围内,能源供应对于能源需求的保证程度。

经济竞争力为可持续能源提供有力保障。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可持续能源提供有力保障。从供给面出发,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替代性能源、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的研发当中,从增强供给能力的角度来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从需求出发,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必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和能源强度的下降。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可持续性是可持续能源的基本前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发挥着提供物质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作用。环境可持续为可持续能源的实现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和环境上的支撑,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有鉴于此,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能源安全、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三个角度入手,在充分认识三者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共同发展(图1)。

沈镭等: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期2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2.1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在综合考察与借鉴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8-10],依据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实用和可操作的指导思想,遵循能源安全供给、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原则构建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试图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区域性差异,明确目前影响我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图1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Fig. 1 The path choice of China's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SED)

措施。具体来说,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4个目标、9个度量层指标以及27个具体指标构成(表2)。四个目标分别为:目标1:能源足量、可持续、合理供给;目标2: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目标3: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目标4:环境可持续性。九个度量层指标分别为:储产比,产消比,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利用,能源与经济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三废”排放,碳排放。

2.2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

2.2.1 区域能源可持续性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6年区域能源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估。因子分析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具有复杂关系的多因素变量中,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学变换,浓缩析取出公因素,并以之来描述和代替原始变量,以反映和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11,12]。因子分析法计算获得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旋转后的因子负载矩阵如表2所示;公因素综合得分及排序如图2所示。

由表1可知,前8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其累计贡献率为83.37%。说明这八个因子反映了原变量绝大多数信息。为了达到精简的目的,变量通过旋转后提取前8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分别为F1、F2……F8。

经过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后,各因子的含义比较清晰。F1因子代表的是煤炭储产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等7项指标,这些指标绝大部分是为了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用以衡量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融合程度的能源政策因子与环境可持续指标,由此F1因子可以称为能源政策与环境调控因子。

由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电力产消比、天然气储产比与石油产消比、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污染投资比重分别在F4、F5、F6、F7、F8因子具有较大载荷。依据指标含义将F4、F5、F6、F7、F8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因子、电力供应能力因子、油气供应潜力因子、可再生能源因子、污染治理因子。

通过因子负荷矩阵,可以将F1、F2、F3、F4、F5……F8与原始指标值的关系用线性组合表示:xi=ai1fi+ai2f2+ai3f3+aimfm+uili=1,2,…27;1,2,…8。以旋转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各地区的可持续能源综合指数F(见图2),计算公式为:

2.2.2 区域能源可持续性熵值法评价

熵值法与因子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数时同属于客观赋权法,两者的区别在于:因子分析法从众多的变量中浓缩析取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减少了评价指标维数,然后根据公共因子对总方差的解释力度确定权重;而熵值法是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不能减少评价指标维数;因子分析中因子与变量是线性函数关系,而熵值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变量不是线性函数关系。由于因子分析法的普及面广,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权威性[13];而熵值法评价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两种客观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合理地揭示现阶段我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信息。

因此,接下来运用熵值法对区域能源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在用熵值进行评价时,时常会遇到一些极端值,在本项目的指标中,选取了石油、天然气储产比与产销比。绝大部分省份的这些指标值为0。在熵值法确定权数的过程

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等级相关法[15]来说明这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密切程度。等级相关是一种特殊的直线相关分析法。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是把两个变量排序变为等级排序,然后计算相关系数。令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ρ,di为每一对样本的等级之差,然后用以下公式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ρ=1-6∑ni=1d2in3-n其中,n为等级的项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ρ=0.934,表明因子分析法与改进的熵值法评价结果高度相关。

2.2.4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分别依据因子分析、改进的熵值分析评价结果,对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采用最常用分层聚类法,根据指标特征,选择平方欧式距离测度相似性,离差平方和法作聚类分析。

由于因子分析法与改进的熵值分析法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我们把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能源可持续度与基于改进的熵值评价法区域能源可持续度进行综合集成,运用聚类分析法,得到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度聚类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3.1.1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总方差解释表(表1),在27个因子当中,前8个因子解释83.37%的总体方差,成为当前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F1解释23.7%,F2、F3分别解释12%左右,F4、F5、F6分别解释8%左右,F7解释6.9%,F8解释5.4%,有鉴于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1.1 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可持续度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

能源政策与环境调控因子(F1)是所提取的8个主因子中,对总方差解释力度最大的因子。除此之外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因子(F4)、污染治理因子(F8)对总方差的解释分别为8.5%、5.4%。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目标下的具体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在第一主因子上具有较大载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比(即污染治理因子,在第八主因子上具有较大载荷)均与可持续能源政策在本区域的执行情况有关。而环境可持续性目标下的具体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烟尘排放量以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粉尘排放量(在第一主因子上具有较大载荷),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在第四主因子上具有较大载荷),均与环境可持续性密切相关。由此判断,现阶段,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可持续度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3.1.1.2 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森林资源因子(F2)与土地因子(F3),对总方差的解释力度分别为12.3%、11.1%,二者分别在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占活立木总蓄积量,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和农用地占全国比重等与森林和土地资源相关的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而上述指标均隶属于目标2能源与水、土、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的范畴,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1.1.3 能源供应能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电力供应能力因子(F5)、油气供应潜力因子(F6)、可再生能源供应因子(F7)均属于能源供应范畴,对总方差的解释力度分别为7.8%、7.6%和6.9%,三者对总方差的解释力度之和超过了20%。能源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障能源安全,而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因此,能源供应能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3.1.2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情况

3.1.2.1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差异情况

根据中国东、中、西划分标准,按照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评价结果来分别计算中国东、中、西部能源可持续发展差异情况。从中国东、中、西部能源可持续发展差异情况来看,两种方法评价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能源发展可持续度分别为-0.346,2.751;中部地区能源发展可持续度分别为0.078,3.064;西部地区能源发展可持续度分别为0.346,3.24。由此可以判断,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

3.1.2.2 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差异情况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划分的区域: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16]。分别按照因子评价、熵值法评价结果,计算各个区域能源发展可持续性情况即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差异情况(见图4)。

无论是因子分析法还是改进的熵值法评价结果均表明:中国区域中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三大区域分别为大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弱的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能源可持续性优于长江中游地区,居于第四的位置。总体来看,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沿海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

3.2 启示

3.2.1 多元化发展,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能源的持续、稳定、安全供应是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能源供应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区域能源可持续度的高低。现阶段,我国能源供应能力主要由电力供应能力、油气供应潜力、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所决定,其中,电力供应能力最为关键,依次为油气供应潜力、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提高能源供应能力需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针对电力供应能力来说,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阶段[17]。在充分考虑未来新产品、新技术、引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提升电力行业整体运行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以煤为主的发电能源逐步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的发展,提升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其次,在开源节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增强油气供应潜力。第三,完善价格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现阶段,除了小水电、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沼气等为数不多的几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市场化之外,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尚停留在研发阶段。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处于市场化阶段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现有价格体系下(没考虑环境外部效应),与常规能源相比亦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完善价格体系,是助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必经途径。总之,现阶段要提升中国能源供应能力,需要多元化的发展思维。

3.2.2 建立健全环境税收制度,增强环境可持性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评价结果表明,环境可持续是现阶段制约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三废”排放是影响环境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资源环境等外部成本“内部化”,能够有效改变生产者、消费者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激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目前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税种虽然占税收收入的总体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这些税种大多并不直接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性不强,并且大多具有临时性、阶段性、缺乏系统性[18]。与此同时,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节能减排面临挑战。有鉴于此,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是当前扭转环境不断恶化,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环境税收制度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环境税收制度的税收要素。如征税主体、纳税人、税率、减免税[19]等。其次,建立基于环境资源成本的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由于现行价格形成机制无法将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内在化”,从而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第三,不断完善环境税法,为环境税的执行提供法律依据,提高环境税收效率。

4.2.3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中国能源可持续性区域差异显著。现阶段,由于各地区能源可持续性制约因素大体相似,但侧重点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提升区域能源可持续度仍需因地制宜。对于东部地区而言,首先,需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其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促进能源政策与区域规划的不断融合;其次,充分利用东部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居民的消费意识,率先开展环境税的试点工作,用经济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环境污染行为,增强环境的可持续性;第三,加快太阳能、海上风能以及地热能(东南沿海地带)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改善东部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能源供给的持续、稳定、安全供给。中部地区,首先,加快小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发展,增强中部电力供应能力;其次,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加快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发展以弥补中部在油气方面的不足;第三,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率。西部地区进一步提升能源可持续度,首先,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短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在全国居于首位,但是其能源利用效率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能源可持续度与能源利用效率倒置。其次,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inton J E, Fridley D G. What Goes up: Recent Trend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J]. Energy Policy. 2000, 28:671-687.

[2]Rawski T G. 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1.12:347-354.

[3]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11):38-43.[SHI Dan. Structural Change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1999,(11):38-43.]

[4]史丹.对我国能源消费量下降的认识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2,(18):26.[SHI Dan. Recommendations o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Decreased[J]. China Economic Trade Herald, 2002,(18):26.]

[5]Zhang Z X.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J].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625-638.

[6].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J].决策探索,2004,(4): 4-6.[Wen Jiabao. Awareness Raising and Unity of Thinkingthe Speech on Special Studies Classes of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Study Graduation Ceremony for the Major Leading Cadres at th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J].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2004,(4): 4-6.]

[7]张雷.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4):7-12.[Zhang Lei. Discussion about the Energy Security of China[J].China Soft Science,2001,(4):7-12.]

[8]刘求实,沈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12):60-64.[Liu Qiushi, Shen Hong. Study on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7,(12):60-64.]

[9]郝晓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J].世界环境,1996,(1):11-13.[Hao Xiaohui. Primary Analysis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World Environment,1996,(1):11-13.]

[10]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03-520.[Cui Mingxuan.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Report 2007[M].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7:503-520.]

[11]蔡建琼,于惠芳,朱志洪等.Spss统计分析实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6-349.[Cai Jianqiong, Yu Huifang, Zhu Zhihong et al. Featured Example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Spss[M].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336-349.]

[12]周立,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兼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素分析替代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6,(8):96-103.[Zhou Li, Wu Yuming.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Stud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China's 31 Provinces―An Alternative to Synthetical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with Factor Analysis[J]. China Soft Science, 2006,(8):96-103.]

[13]郭显光.熵值法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财贸研究,1994,(6):56-60.[Guo Xianguang. Entropy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J].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1994, (6):56-60. ]

[14]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Guo Xianguang.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in Evaluation of Economic Result[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Practice ,1998,(12):98-102.]

[15]龚曙明.应用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68-269.[Gong Shuming. Applied Statistics(Second Edition)[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268-269.]

[16]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Ma Hong, Wang Mengkui. 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M].Beijing: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2003.]

[17]叶雷.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电力,2003,36(10):1-7.[Ye Lei.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lectric Power in China in 2020.Electric Power,2003,36(10):1-7.]

[18]吕凌燕.中外环境税法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92-96.[Lü Lingya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aw of Environmental Tax[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6(5):92-96.]

[19]贺志东.税法/中国税法应用系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13.[He Zhidong.Tax/China Tax Application Series[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10-13.]

[20].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3):345-359.[Jiang Zemin.Reflection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08,42(3):345-359.]

[21]张阿玲,李继峰. 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7(9). [Zhang Aling,Li Jifeng.Chinese integrated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assessment model[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7(9).]

[22]刘刚 ,沈镭. 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6). [ Liu Gang,Shen Lei. Theories, Methods and Progress of EnergyEnvironment[J]. Research..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6 ,25(6).]

[23]郭义强,葛全胜,郑景云.中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区初探[J].资源科学 ,2008,30(3). [Guo Yiqiang,Ge Quanyun,Zheng Jingyun.An Assessment of Regional Capacity of Energy Supply in China[J].Resources Science, 2008,30(3).]

[24]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5). [Gu Shuzhong,Geng Haiqing,Yao Yulong. The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Functional Areas for National Resourse Security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West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02,21(5).]

[25]樊京春,梁亚娟,许德平,王永刚.城市能源规划中的能源数据处理[J]. 能源工程,2003,(1). [Fan Jingcun,Liang Yajuan,Xu Deping,Wang Yonggang. Processing energy data in municipal energy program[J].Energy Engineering, 2003,(1).]

[26]汪克夷,刘玉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 [Wang Keyi,Liu Yufeng. Study of assessment theory and method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2003,24(2).]

[27]陈秀万,王恩宙.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 遥感学报,2001,5(6). [Chen Xiuwan,Wang Enzhou.Study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J].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5(6).]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for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of China

SHEN Lei1 LIU Litao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IGSNRR),CAS,Beijing 100101, China;2.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AS,Beijing 100049, China)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8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183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了五个实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但是,《21世纪议程》并未直接对能源的使用提出明确的义务要求,而只是在交通通信部分的文本中提及需要更有效更环保地使用能源(注:《21世纪议程》第7.5段建议“在人类居住的地方促进可持续性能源和交通系统”。)。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在事隔十年后的2002年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又称《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该实施计划规定了《21世纪议程》遗漏的能源建议,将能源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部分,各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以充分增进人们获得可靠廉价能源服务的机会以及实现在2015年前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为此,各国一致赞同以下六项优先性建议:①“加强使用可靠、廉价、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且无害环境的能源服务和资源”。这就要求加速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广泛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或在山区建设适宜的小水电设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强地区和国家合作,包括通过能力建设、财政和技术援助支持各国的努力”。②“进一步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此项目承认将现存的农业或林业废料用做能源财富的机会,使生物质利用商业化,并在农村地区加以使用。③“支持转向使用较洁净的液态和气态燃料,这种使用被视为更加无害环境,社会上可接受且成本效率较高”。④“为了实现第一个建议目标,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管理框架,以帮助创造能源部门所需的经济、社会和体制条件”。⑤“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便实现上述目标并再次“特别注意农村和偏远地区”。⑥“加紧协助和促使贫穷人口获得上文所述的能源系统”(注:《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第8(a)(b)(c)(d)(e)(f)段,参见[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原著序言Ι”第10-11页。)。《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及《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为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及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功利性的短期经济目标;应该实行能源与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应该利用经济和技术资源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和具体行动纲领。但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只是规定对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税收、信贷和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注:《中国21世纪议程》在2.16段(d)项规定:对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项目,在税收、信贷和价格等方面给以必要的优惠。),这种规定未能全面和明确地确立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这种不明晰的状态很快就得到了矫正,中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一是中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以来,再次遭遇了能源瓶颈的限制。2005年,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能源紧张的局面稍微得以缓解,但能源缺口依然存在。二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5亿吨,其中50%左右需要进口。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为5亿吨,其中60%需要进口。未来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国际市场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三是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条件。如果其发展是以消耗浪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际上是以牺牲他人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而求得部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既不是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继续,而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1]。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果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就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强化能源储备,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达到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服务的目的。“能源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支持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二是能源的生产、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2]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应“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十一五”期间能源将依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发展,并且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在能源建设方面,其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种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必须要有法制的支撑和法律的规制。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法制亦应“与时俱进”。

但是,与能源相关的法律如《节能法》、《煤炭法》、《电力法》等皆是在“九五”期间制定并实施的,由于当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尚不完备,因而,在法的规范和制度上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现阶段,能源法制建设应符合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尽管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制定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由于过于原则而不具有操作性和具体适用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能源法》的研究和起草,同时在抓紧《石油天然气法》、《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研究起草的前期准备,正在修订《煤炭法》、《电力法》、《节能法》和《节能用电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将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能源领域的法制建设。

二、利弊共存:能源开发利用的客观现实

能源可按相对比较的方法来分类:①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②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③常规能源与新能源;④燃料能源与非燃料能源;⑤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3]2-3。人们常常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称,这是因为它是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的和可再生的”是一个完整的含义,在英文中缩写为NRSE(即newandrenewablesourcesofenergy)[3]25。一般而言,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被看作常规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则为新能源,其中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为可再生能源,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其他则为一次能源[4]。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实则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重视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的探寻。在今天,失去了能源的支持,社会将是无法想像的。然而,能源的开发利用尽管可以为人们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也会造成诸多弊端尤其是对环境的损害。事实上,任何一种能源包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恶化等。

对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燃烧、耗用等,都会给环境带来损害。煤的开采会污染水质,其燃烧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石油的开发利用方面,采油尤其是注水采油会导致地面沉降;采炼中“放天灯”燃烧的废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在储运中的燃爆与泄漏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燃烧中的二氧化碳比煤略少,氮氧化物与煤相似,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硫。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也排放一定的氮氧化物(NOx)(注:大气中的NOx几乎有一半以上是由人为污染源所产生的。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电力、化学、国防等工业以及锅炉和内燃机等设备所排放气体中的有毒物质之一。),还有使用与传输中甲烷的损失与泄漏,其中还有一些氡随之进入室内。水力发电尽管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也可能引发自然(包括地表、水文、气候等)、生物(野生动植物)、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面,生物质燃料在较差的炉灶中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烟及有机化合物;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能源来源之一,但风力发电中使用旋转的涡轮会杀死候鸟和本地鸟类;太阳能是一种很有效的能源手段,但太阳能电池在制造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在地热利用中,温泉水中会溶有石头中的有害物质,地热发电目前效率不高而且仅限于一些特殊地点,其使用也会带出地下有害物质;而核能虽然具有比较清洁、产生温室气体数量少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小等优点,但却存在核辐射的潜在风险以及对核废料处理的担忧。高技术能源的研究及生产会有助于气候环境的改良,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尚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20亿左右至今仍无法获得可以负担得起现代能源的人们帮助甚微,相反,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会要求一种经济上可行、满足需要、自力更生和无害环境的能源(注:有关能源的利弊两面,可以参见王革华等编著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7页;[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1页。)。

可见,能源的开发利用,总会存在正面和负面两个向度的影响。如何才能使能源的开发利用趋利避害,无疑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技术升级,使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能源,并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强化管理质量,提高开发利用质量,并防止因能源管理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借助法律的手段使能源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环境、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有效地防止因能源开发利用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和损害。因此,兴利除弊、趋利避害,必须要有因势利导、健全完善的能源法制。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与兴利除弊:能源法制及其完善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切合我国现实的能源法制系统。换言之,我们只有建立了先进、完备的能源法制系统,才可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源现实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考量,我们应将能源法制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而不能仅从立法层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国当前的能源法制建设,除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创制与修订外,还应综合考虑整个能源法律系统的完善以及与相关法律或政策的配套和衔接,并应考虑能源法的贯彻实施、人们的能源法制观念以及能源法制价值导向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专就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的能源法制原则确立、促进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制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

能源的发展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上的原则。在笔者看来,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也不应只作为能源国际合作的一项原则,而应该作为一国国内能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得到确立。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解释法律、运用法律和发展法律的基调,是所有国家的关键性标准[5]。这一基准对于能源法制亦同样适用,因而,有关能源的法制亦应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在能源法中确立其为一项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原则而不能作为国内能源法的一项法律原则得到确立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种“软约束”,缺乏法律的强制力。失去了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的支撑,可持续发展就会呈现出一种“脆弱的可持续性”,最终就会演变为不可持续发展。为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政府和相关企业一起遵循,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从伦理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

可持续能源的伦理原则有三个:一是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或称种际正义原则)。人类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地球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二是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或称代内正义原则)。个人可以在平等基础上按适当的标准获取能源,并应允许其满足能源需要。三是对后代负责的原则(或称代际正义原则)。人们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能源需求能力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5]。为避免这三项原则仅局限于一种道义或停留在纸面,就需要通过立法加以明确,通过法律的规定予以具体化,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这些具体化的规定,诸如:能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能源的使用应友好于环境;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减少浪费;应积极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建立若干激励机制;应提高公众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应设置能源安全和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责任机制,等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伦理原则向法制原则的嬗变。

2.能源法制保障架构

为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有序健康、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系统而健全的能源法制必不可少。为实现“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制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趋利避害机制:

①在能源结构方面,应实行能源多元化机制。基于中国能源储备状况和资源禀赋、现有产业与技术基础,中国能源应建立能源结构调整法制,在法制的层面上落实结构调整的方向、步骤和时段,明确各种能源开采使用的数量与程度,特别是应明确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助推措施,等等,从而促成能源多元格局的形成。

②在能源技术方面,应建立技术创新和保护机制。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是关键。因而,在技术法制方面,应充分支持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在这方面,我国技术法制的完善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诸如技术研发优先领域的确定、技术强制标准的制定、技术研发的资助与奖励、技术成果的转化与采购、技术成果的保护、技术开发的合作与商业化等等。

③在能源安全方面,应建立能源安全与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安全;二是能源使用安全。在能源供给安全方面,尽管是在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但尚停留在政策层面,而法制方面的建设几乎处于空白。只有建立一种稳定的法律机制,方能克服能源供给面临的不稳定性和消除不可预期的风险。为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法制应倡行:第一,节能,大力发展节能产品,降低能耗;第二,储能,实行能源储备制度;第三,开能,即开发替代能源,加强新能源技术开发,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等。在能源使用方面,则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立各类主体的安全义务,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等多种途径,防范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④在政府干预方面,应建立政府适当作为机制。由于能源不仅仅是一个使个人获益的私物,它还同时涉及公众事务,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密切相关,因而,如果采取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或称非干预主义),就可能产生“公共地悲剧”,能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将外部化。但是,如果政府进行过多干预,则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扭曲能源市场,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建立一种适当干预的机制,政府应在适当的领域以适当的方式干预能源产业和市场,诸如采取行政计划、行政许可、行政指导、政府补贴、税收激励、优先采购等措施。

⑤在市场调节方面,应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能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完全和永久地依靠政府和行政干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并最终应依靠市场。在有序竞争的作用下,市场比政府能更好地配置资源。在市场机制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制,明晰能源产品的产权、确立公平的交易机制等等。但是,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开发推广的前期,其成本高昂,往往无法与常规能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因而为了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就可以在立法上采取一些促其走向市场的举措,如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限制交易许可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9.

[2]阙光辉.全景中国——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6.

[3]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苏亚欣,毛玉如,赵敬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

[5]克劳斯·鲍斯曼.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蕴含[J].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比较法研究,2004(4):151-157.

摘要:中国能源及能源法制建设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能源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充分开发利用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然而,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却存在着利害相随的客观事实。如何使能源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促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中国能源法制建设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系统而完备的法制,着力于能源结构的合理与多元、能源技术的创新和保护、能源安全的风险应对、能源市场的适当干预与调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法制建设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9

地理学科公认的特性有二:一是综合性,二是区域性。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质系统,这个物质系统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地理学就是研究这个物质系统的全部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功能也是综合的,例如,一个资源丰富的流域,对人们生产、生活来说,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旅游、水利、矿产、气候、水产养殖等等)。这一流域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整体,但因各个地区位置的不同,受内、外力作用不均一等影响,又存在着地域分异。最后,还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任一区域内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区域演变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的开发、利用应当是综合的,相关区域的发展也是彼此影响的。

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对立、对抗”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加速改变着各地区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愈益强烈,导致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经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调。当今社会人地关系处于激烈的对抗之中。所以人地关系成为联系高中地理教材各章的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了。可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可是我们的地球正在受到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和毁林等等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所有这些危机的产生都跟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和资源有关。可持续发展可以使人地关系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可以使区域经济、环保、资源利用方式在生态上合理化;可以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人类社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而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人地关系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材的三大灵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均不可偏废,尤其要突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途径

2.1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推进

由于高中地理上册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例1教师在讲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运动”之后可适当小结:

以张家港市为例,从12月22日次年1月6月22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公转速度的渐变情况。

然后再明确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运动过程。可进一步指明这种持续变化具有同时性。例2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中“气温的日变化”的内容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曲线图结合下表进行讲授:

通过分析讲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获热地面储热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大气获热大气储热大气温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明了这也是一个持续变化过程。例3在讲授“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有关大陆上等温线弯曲特点,通过图文分析,可以得出:一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

可用“南南北北”四个字来概括这一特征。进一步分析后可小结为:

上述三例的综合,不仅可使内在联系的知识活化,还强化了“持续”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整个高中地理上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大气环流的时空变化、海平面气压形势的消长、降水的形成过程、水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内外力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地热的积累与释放、地壳的演化过程、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单向流动、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自然带内一个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各要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例子,只要教师精心组织,深入浅出地讲解,都能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持续”意识。

整个高中地理下册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阵地。下面依教材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分章论述。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中提到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退耕还牧、南方丘陵山地的林业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法的制订实施;牧区的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规定载畜量、建人工草场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通过第六章的教学,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七章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与能源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可供学生讨论:

1.哪些能源的利用会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的利用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

2.世界能源的产、供、销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能源的产、供、销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尚未成为常规能源,而非可再生能源又面临贫化甚至枯竭的危险,为了维持本国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

什么?

5.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6.能源消费构成与可持续发展。

7.“能源危机”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美、日等国是耗能大国,美国年能耗达7亿多吨;而世界上的一些贫困国家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持续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工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宜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合理布局的意义、科学技术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工业的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等方面层层展开。例如结合教材可提出:如何根据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的空间转移,邻近地区怎样才能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从我国国情着手,着重探讨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能源建设、工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科教兴国战略、体制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的内容,宜分三步讲授:第一步,讲清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二步,消除工业“三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步,举例讲解“消除工业三废”,区域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口构成、数量、素质、增长、分布、迁移、流动,同“可持续发展”都有关联。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理之外,还可举例讲解,例如:移民是世界性难题。为了兴建三峡工程而进行的移民方式,不仅对移民进行了经济补偿,而且保证了移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如在三峡大坝附近兴办水泥厂,既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也考虑了三峡工程的需要,并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投资。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1985年—2008年,移民总数为113.2万人),无疑是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引用张家港市“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过程的成功经验。

全书的最后一章,对前面各章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带有总结和提高的双重意义。教学过程中,宜从“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图”着手,通过前面各章学过的知识,和已渗透的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资源利用方式、“三废”排放、人口增长、规划不当和自然原因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加以总结,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只有在经济增长中保护好环境,发展才能健康,才有后劲,才可持续。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可联系教学过程中讲过的实例。驾轻就熟地归纳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途径。

2.2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

第一,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如《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的一天》、《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等。

第二,开展乡土调查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三,提供实例,撰写小论文,完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1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着手,提出了宝鸡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02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采取措施降低生态赤字,使农业发展于良性循环之中。

 

1 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 降低生态赤字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以用生态赤字来衡量,故降低生态赤字是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保持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外还必须以降低生态赤字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

 

农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有持续的资源供给,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容纳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而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不会进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会因为过度的对地球承载能力和繁荣能力的开发而导致生态债务(朗克和哈尼,1992)。

 

可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就是降低生态赤字,扩大生态承载力,保证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的容纳能力持续健康发展。

 

1.2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旦出现了生态赤字,就表明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农业发展就会失掉后劲和依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生态赤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农业来说,既不能引入,也不能借贷,只能靠自身系统内部的修复与养殖。所以我们应当像重视财政赤字一样关注生态赤字,从保护环境入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内部能流物流通畅,保证高效运转,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3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产生了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非理性行为。农业是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和人类的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农业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力和技术的贡献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赤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农业生产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1.4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降低生态赤字,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满足人们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活与生存质量,使人、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2 实现宝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然而宝鸡市本身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993—2004年宝鸡市出现生态赤字且有上升趋势,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426hm2表明宝鸡市生态发展不可持续。那么,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并良心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平衡的大生态农业结构;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渔相结合,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生物、工程和农业这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第一,宝鸡应当依托我国唯一农科城—杨凌农科城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致力与孵化和传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发展生态无害化技术,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支持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11

论文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法律保障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尤其在环境资源领域,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与有效实施体系。本文将着重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资源相关法律保障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及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不计其数开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的破坏了环境资源,使世界环境公害事件不断频发,并且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类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反思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即传统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形成。1980年国际自然与资源保护联盟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第一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并在1980年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使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第一次将人类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相结合,给人类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为特点的发展方式,更不是那种停止发展的“零发展方式”。它强调以人类的环境资源为基础,在现有资源所能负担的范围内和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得到切实保护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即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也公平的满足后代人对发展的需求。第二,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在实现保护环境资源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它将环境资源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多角度诠释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问题,它认为实现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需要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决策机制等社会诸多方面去推动,它同时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要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实到国家战略之中。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行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方式。使环境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二、对可持续发展保障的法律分析

当前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是在人们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面对现在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这些法律法规通常束手无策,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资源法制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构建。197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问题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多种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面世。现行《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这一规定为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和环境立法活动奠定了宪法基础。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这为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宪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宪法》中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关于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立法的不足。同时也为制定相关的环境单行法提供重要的参照。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主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再加上我国环境资源立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使得完善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相对滞后。例如《环境资源保护法》作为环境领域的基本法,未能全面的涵盖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未能全面涵盖资源保护等基本领域,污染防治法色彩浓,很少涉及到社会的环境侵害规制问题;多原则性规范,且与实施性规范相互交织,难以发挥有效调整作用;地方性环境资源相关法规缺乏长期规划,更多的专注于对当地当时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保护或者专注于末端污染控制问题,未体现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作为政府政策且与相关法律存在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未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环境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只是简单的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等原则。但是,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这也显示我国的环境资源的法律和环境资源的政策之间的矛盾。第三,当前环境立法方面已经基本形成法制框架但其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重实体规定,忽视程序规范,环境资源相关的部门法林立,而地方立法不足。第四,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全适应。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相当一部分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前制定的,更多体现计划经济时代中的忽视环境资源保护,追求高消耗、盲目发展经济的环境资源法律规定,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第五,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部门权限不清。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权限,而仅规定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这种立法突出的显现出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专管部门之间权责不清。许多类似情况实质上是法出多门,重视地方法规和规章而轻视法律,这表现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一个缺陷。

三、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实施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实施体系是动静结合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是静态体系,即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体系是动态体系,即可持续发展如何实施,怎样实现。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一)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

1.修改现行《宪法》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相关环境保护法中加以确立,而且应该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体现。因为《宪法》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法律,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领域,而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它必与国家生活的多方面联系,因此应该在《宪法》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2.修改《环境资源保护法》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没有可持续发展内容,应加以修改并作为指导思想,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同时,《环境资源保护法》许多规定是对环境资源的污染防治而很少对原则性问题加以规定,这就与《环境资源保护法》的综合性目标相违背,更突显了实施法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资源保护法进行修改。

3.修改与环境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例如,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应体现国际公约的要求,提升对污染排放的控制标准,又要充分体现污染者治理的环境资源保护原则。当前,经济全球化,环境资源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某一个国家的控制范围,由此带来的利益与矛盾问题也突显,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法律规定,否则由环境资源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将很难解决。

(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体系

1.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

普法的对象首先是领导干部,同时也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要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报到可持续发展执法中的重大违法案件,以实际司法行动扩大影响,提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守法自觉性。

2.吸取国外先进经验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才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市场经济主体在建设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中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通过法律移植转化为国内法律,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3.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行政执法

我国国家行政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行政管理还是资源管理,行政执法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手段。很长一段时间来,对于可持续发展主要方面即环境与资源管理方面,我国政府部门的环境和资源管理职能与行业管理职能一体化,这对于行政执法有很大的弊端,尤其在市场经济下与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不相适应。因此要有效地发挥行政执法的作用,必须从整个环境资源法律体系考虑。

4.健全环境资源投入保障机制

环境资源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坚持以国家投入为主体,鼓励地方、集体、个人积极参与,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全社会各种投资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向环境资源建设投资。

5.加强监督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范文12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森林作为陆地上可再生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及全世界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我国学者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外经典的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作出的概念性的研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对森林各种产品的需要,又不使当代人对森林资源构成危害。张引蛾认为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冬梅认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特定区域和其他区域的人对森林资源长期、持续、有效利用并对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和基础是对森林资源长期有效的保护。徐志刚认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可概括为:利益协调,将经济发展与森林环境改善相融合,利用过程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共同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使森林环境资本得到连续不断地保持与增加,实现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公平相统一的利用目标。谢军安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1.经营理念及模式

国外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林业经营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以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来经营与管理森林,以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目标是培育“接近自然”的森林。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森林综合创新体系。他们主张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森林资源和建设服务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目的是实现由传统林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的转变。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集约经营模式。其目的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森林生产、保护和管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等。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关于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建议》中提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是林业的基础,也是综合森林三大效益的保障,是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树立可持续经营的战略思想,而且要加速有传统林业到现代林业的转变,使我国的森林经营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余小发针对江西省森林资源提出实施“两高一优”的经营模式,即高产、高效、优质。我们要将以生产木材为基础的经营转变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营思想,森林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需求。崔莹、王桂媛、江泽鹏等人认为:大力发展人工林面积,提高造林技术,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实现林业产业化进程将使森林资源逐步走上良性的永续利用的轨道。王建军认为林业生态建设向林业产业化转变是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最佳选择。

2.政策与制度

针对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森林资源市场机制体系、产业体系、管理体系等的不健全,胡锦宣、江泽鹏、黄庆丰、傅循晶、崔莹、刘勇、周雯、赵勋等针对他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提出分类经营和森林认证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谢军安等提出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权责不明;其次是森林资源产权不清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张世强等人也强调明晰产权,加强林改工作,他认为,产权不明晰是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的原因之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中也强调要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明晰产权,激发森林资源发展动力。可见,制度的建设与明晰产权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从不同的视角考虑,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效益也不同。从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改善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的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基础的多样性;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技术的变革和解决好农村和农民的收入低或贫困问题等;从国际贸易方面考虑,有助于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改善贸易环境,吸引FDI,促进林产品贸易,从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3.存在的问题

综合我国学者的研究文献看来,大部分的文献只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论证分析,没有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或从全局出发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性。有些问题和对策可能对一些地区特别是西部等生态脆弱区不适用。我们应该进行不同层面的横向比较,找出各自的优劣势,因地制宜,更好地获取各自的比较利益。

三、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的森林资源发展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国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基本上仍处于理论研究。因此,在今后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非常有必要。

2.林业产业化对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比较少,而林业产业化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林业产业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推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3.森林旅游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对于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别是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脆弱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如果上述几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关注和落实,将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一是生态体系建设会持续加强,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也将不断增强;二是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是森林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文明建设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局面,“美好中国”也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引蛾.青海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3(03).

[2]徐志刚.论森林可持续发展与护林[J].经营管理者,2010(14).

[3]谢军安,刘阳.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03).

[4]余小发.江西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对策[J].建筑人造板,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