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4-02-08 14:48:32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1

“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环境、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同步发展,而大工程观就是一种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大工程观”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具有必要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工程教育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程技术模式、工程科学模式和工程模式。工程技术模式主要是侧重于技艺技能与工程经验,侧重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工程技术本身的研究与运用;工程科学模式,由“技术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以外的国家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主要聚焦于理工学科,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科学性”的工程知识体系以及它所造就的“分析型”工程师,在各国的工业界始终是受到质疑的,这可能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工程模式,即“大工程观”,在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的工程教育由“技术型”工程学科向“科学型”转变的时候,美国却听从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告诫,改变其原有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和《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报告,拉开了整个美国工程教育大改革的序幕。1989年,MIT的报告指出,战后的工科课程向着工程科学方向演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今天已然是“过度科学化”。1994年,MIT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1995年,《重建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报告使得美国的工程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并不是由“科学性”退回到“技术型”,而是“回归工程”,形成在新的水平上综合了科学和技术的新范式,即“大工程观”。

2大工程观的要求

大工程观的“大”不能只从简单的大小来理解,“大”是用来修饰“观”的,是更加注重工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个“大”把现代工程的领域扩大、意义增长、使命加强和价值提升突出地表达了出来。工程环境的丰富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21世纪的工程师须是集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有关专业的技术难题,还要求他们善于合作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打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有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基于“大工程观”观的工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方式,不仅仅强调单个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各个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大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具备从事复杂工作的能力,也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3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对策

3.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我国各高校工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目标模糊,具体定位不清晰,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对于“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基本上凭经验或者模仿别人办学。我国工程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必要的工程师训练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突出了“工”,强调为工业、工程第一线培养人才。从大工程观的视角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必须认清自身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空间,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各目标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还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知识、精湛的技术能力,还应该注重其他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业能力等。

3.2专业设置

建国初期,我国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专业多是按照岗位进行设置,随着时间的发展,专业的种类逐步减少,专业口径不断拓宽,专业的设置更加规范、科学。但是总体上来说专业设得过多、过细、过窄,行业色彩过浓局面还是未曾得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视野比较窄,难以适应大工程环境下多项技术工作的需要,工程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技术上狭窄”和“狭窄的技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应该要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思想,注重工程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各工科院校要根据“大工程观”的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3.3课程设置

“大工程观”的核心是“工程系统学”,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形成对宏大或复杂工程的系统视野;又能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同时还有具备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养,具备集成的知识结构。在对工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明确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进行扎实的适合工科的课程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工程观”需要宽的知识面,工程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工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创造力、领导力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总之,学校对学生跨学科、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4教师队伍建设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1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重庆位于我国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山地丘陵地区,在大地构造上重庆地区属于典型的杨子准地台中部,所以重庆地区受到大地构造等自然因素影响使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而随着重庆市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城市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中各种岩土工程的施工规模及总体数量都在急剧上升,只有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基于建设场地地形特点,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及优化设计,并针对地基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可以满足工程整体要求。

1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存在的问题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挖高填低”的方式来平整施工场地,这样的地质特点使重庆地区建设工程施工中,容易形成大小不一、厚度不等的人工填土地基,填土地基在本质上虽然属于特殊性的岩土,这便导致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其他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地区填土地基的填料一般都是从场地自身或周围低山高挖地段的岩土体,所以填料的选择导致填土地基的岩土情况十分复杂,同时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均匀、密度变化大、厚度变化大以及分布范围不规律等工程性质,这种由杂填土作为填料而形成的填土地基在施工中的沉降变形较大及湿陷性,这便会对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地基稳定性、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不仅要确定地基的工程性质,同时也要根据勘察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换土法、物理机械法以及化学胶结法等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在提高杂填土地基整体强度的基础上改变其变形性质,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将不均匀沉降变形这一工程问题彻底消除。

2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1区分“岩体”与“岩石”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容易受到复杂地质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求勘察人员必须区分“岩体”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这是因为“岩体”与“岩石”之间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但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需要的是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所以要求勘察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其进行现场测试,这样才能确保其所获取的勘察数据可以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

2.2区分“岩体”与“软弱结构面”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大型软弱结构面的数据进行获取,同时也要对不同地层接触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勘察数据反映出来,但是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学性质要比岩体物理学性质相对较低,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求勘察人员,必须有效区分“岩体”与“软弱结构面”两者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这样才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可以更好的帮助施工单位对地基进行处理。

2.3区分“原状土体”与“设计取值”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关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其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原状土体的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反映出拟建场地岩土工程的实际特点,但是大面积降雨、地下水活动等自然因素都会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所以要求勘察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有效区分原状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与设计取值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避免因勘察结果错误而导致岩土工程施工面临巨大危险。

3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查中地基的处理措施

针对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很多特殊的工程性质,可以采取换土法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利用物理机械法、化学胶结法等措施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通过排除地基填土中的水分来减少其空隙体积,并使填土颗粒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互相胶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填土地基强度、改善变形性质这一目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消除填土地基容易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等事件,对加强填土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

3.1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是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方式,利用30kn的重锤从3~4.5m位置自由落下,经过多次处理后可以达到夯实填土地基的目的,经过重锤夯实法处理后的填土地基其强度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其压缩性经过夯实处理后明显减少,但是在采用重锤夯实法过程中要注重锤重、锤型、锤底面积以及落距等。

3.2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在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其适用于粘性土含量较少的填土地基处理中,例如,以建筑垃圾、工业废料以及炉灰作为填料的填土地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利用了杂填土地基密度小、透术性好以及无凝聚性等特点,采用振动的方式使土体可以达到紧密状态,这对加强杂填土地基的强度、减少沉降变形有着重要作用。

3.3强夯法

强夯法的应用原理基本与重锤夯实法相同,但是其充分利用了夯锤自由落下过程中,与地基接触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能及冲击波,可以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有效夯实,这对提高填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将其压缩性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因此,该种方法在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结语

重庆地区由于其相对十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勘察质量,要将工程范围内所有的点、线、面都要彻底明确,同时也要求勘察人员不仅要提供地基的容重、承载力以及极限摩阻力等基础数据,同时也要将地基的孔隙比、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弹性模量等数据作为主要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对岩土工程中的填土地基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张顺斌.重庆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及勘察要点[J].中国水运,2010(02).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肇立春(1966- ),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粮食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粮食工程教育。(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130-875)和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3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1-02

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很快,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备受关注。现代工程的内涵已开始向着“大工程”和“系统工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专业属工程类的工科专业,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围绕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以下本着明确定位、找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核心要素的创新实践加以介绍。

一、工程人才的规格定位

工程人才的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三个方面:厚基础,指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支撑;强技能,指强化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工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重要特征;重应用,指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工程人才的显著特质。

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粮食工程专业开办伊始,我们对专业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通过运行与分析,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主要问题:

1.工程化课程体系构建不成熟。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实践环节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按照工程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的工程特征探究不透彻,没有完全抓住工程人才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没有进行整合;对支撑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没有进行工程化论证;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强调完整性,使有些课程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偏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灵魂与根本。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距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1)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真题真做较少,验证性实验居多,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挖掘不够,实践体系没有自成模块。(2)面向全体学生能力培养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强化不够,大学生课题也局限于部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3)教师与实验员的责任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产学研合作”模式运行的问题较多。(1)产学研合作模式偏离本质。沈阳师范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过去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偏离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目标。(2)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企业视产学研合作为短期行为,学校的理论与实践脱离,使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层面,产学研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3)产学研合作渠道单一。产学研合作大多是单项的、不广泛的合作,合作渠道只停留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这一层次,缺乏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以及有深度的弹性学制等。

4.部分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呈现两种状况:一是高学历教师,个人定位主要以研究为主,对工程设计、工程改造、技术服务等内容比较陌生;二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因常年承担大量的理论授课任务,很少下到企业或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教学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

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工程教育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使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诠释。工程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模式的几个核心要素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并总结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创新的经验。

1.实行学制分段,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工程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需要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将培养方案中的四年学制分三个学习阶段:即一年半的通识教育课程,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教育,一年的针对“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的“准工作”实践。学生在专业基础和方向课程结束后可选择“人才培养类型”:选择工程人才类型,参加“准工作”实践;选择学术人才类型,参加“理论研究模块课程”学习,方向主要为考研。

2.课程体系的工程化解构与重构,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整合的重点是打破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依据专业方向将专业课进行工程化解构与重构。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将基础课程进行工程化重构,以够用为度,为专业人才的工程化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整合,将各个专业方向共性课程内容集中为一门课,使其对每个方向的核心专业课均有支撑,将节约下来的学时与学分用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以生产工艺过程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实施教学过程,并引入校企合编教材,及时引进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样才能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人才特色进行有效融合,按照工程人才规格重构课程体系。

3.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保障。要强化教师的实践意识,以工程能力强的教师为骨干与引领,充分利用教师的各方面资源,带领与指导全体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意识为内在动力、安排教师下基层顶岗实践为主要途径、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为企业技术服务为有效措施、参加各级各类短期技术培训为有益补充、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保障、深化教师引进制度改革(重视学历与工程经历)为辅助手段,以教师实践能力考核为最终评价,构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开展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4.强化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抓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个关键。为此,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本着可行、必要、有效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改革。(1)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控制在30%以上,学生累计在企业的工程实践时间达到一年以上。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课综合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准工作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在培养方案中,保证“校内实践教学”“假期社会实践”“企业专业实习”三环连动,贯穿始终。(2)加强校内实验的管理与改革。实验管理:实验学时达到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的课程,将实验课时单列,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考核,提升实验课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实验改革:将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实验的被动实验模式逐步向创新性、针对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教学大纲中除了必要的基本训练实验项目外,还要安排开放性实验项目,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实验室坚持经常性的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应用性课题实验。(3)增强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选设计题目,尤其注重选择实用性强、大小适中的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要防止题目雷同,做到一人一选题,且设计题目来自生产实际,真题真做,设计内容不重复。(4)完善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软环境建设以及建设目标。硬环境包括: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基础建设、实践教学环境的资源分配、建设经费来源等;软环境包括: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合作开发、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保障措施等。校内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校内技能的培养,其装备与技术力量能够满足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以及实现校际间的设备资源共享这一目标。

5.产学研结合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本着先选好合适的企业(优选处于行业发展前沿的朝阳企业、拥有自身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的企业),再确定合作切入点的方针,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寻求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除了实习、实践基地之外,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也结合粮油企业的生产、科研实际开展。同时,我们还设立了由企业冠名的诸如“中粮香雪杯”“佳玉米业杯”“嘉里金龙鱼杯”等各类实践活动,由企业评选实践标兵,颁发证书与奖品。

经过近几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如下图所示),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有效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能够对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银霞,纪献兵.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邓红星,孙凤英,张文会.基于现代工程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

[3]李东森.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职业圈,2007(12).

[4]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4

论文关键词:质量工程整体规划建设理念

论文摘要:认真探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现存问题,分析了产生现存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实施现状

(一)“质量工程”的宏观政策体系初步确立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自2001年开始,先后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即2001年8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14号),提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12条要求;2005年1月7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1号),强调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质量工程”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2007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同时,2007年2月2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6大部份、20个具体方面,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实施意见。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二)“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覆盖全面

“质量工程”把建设目标定位为5个方面,相应地,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四是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三)“质量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丰富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质量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08年底,总计评选出了3届300名部级教学名师,建设了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在内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了“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18部,建立了2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了1130个部级教学团队、建设了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立了420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同时还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这些措施在我国高教战线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我国“质量工程”持续性建设的现存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试点,尽管我们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启动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目前,“质量工程”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质量工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对“质量工程”的认识误区突出表现在某些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过于重视“质量工程”的结果,而忽略了“质量工程”建设过程的意义。比如本科教学评估,个别高校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科教学质量整改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最终评估的结果等次上,没有真正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促进工作、重在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再如精品课程建设,个别学校和地方政府过于看重自己每年能有多少门课程成为部级精品课程,却忽视了精品课的价值在于持续“建设”和示范作用,只看到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企图“一劳永逸”,放弃持之以恒;还有个别学校甚至弄虚作假。

(二)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即使有了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前瞻l生、操作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规划不是根据学校或地方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质在于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没有看到“质量工程”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是割裂开来处理。因此,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性建设的“工程”往往只能“争取”到一项“质量工程”,建立在局部考虑问题基础的规划必然会失去持续建设的后劲和基础。事实上,“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带有基础性、引导性,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示范与龙头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三)持续性建设力度不够

“质量工程”持续性建设力度不够,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的配套经费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及时、足额、持续地给予支持。因此,凭借专业自身的投人,很难在一定时期内有所突破,很难起到示范与引导作用,特别是那些涉及较大资金投入的专业更是如此;二是建设单位的投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扶持方向不平衡,既然“质量工程”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就应该在各项涉及建设主体的激励政策中得以体现。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平衡“质量工程”建设各个专业的投人问题,体现“质量工程”政策的“一盘棋”特征,避免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问题;三是建设主体的主动性不够。由于有些高校的政策导向更利于科研而不利于本科教学,因此,在这些学校主动性的建设就变为被动性的完成任务了,积极性受到限制,自然不利于“质量工程”的持续性建设。

(四)示范效应不明显

从我国综合国力的实际看,目前在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还不具备全面扶持与推进的能力,只能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因此,示范作用是“质量工程”的内核之一。这个作用有三层价值,一是对所在学校学科、专业的示范作用;--是对全国该领域建设相对滞后的示范作用;三是通过前两个作用,进一步吸引国外智力资源。但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涉及小到个人利益、学校利益,大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利益、地方政府利益,竞争的意味更浓于示范价值,这就必然违背“质量工程”的建设初衷。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质量工程”实施时间短、任务重、硬件建设(比如网络平台问题)不足等客观原因,也有人们对现有“质量工程”的认识和认同需要一个过程的主观因素。目前,“质量工程”的示范性在所在学校学科、专业内的示范性价值已经逐步得以体现,但对于国内其他学科乃至国外智力资源的示范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体现。

三、实现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应该在观念上深刻理解“质量工程”的意义

“质量工程”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申报”轻“建设”的错误认识,把深刻理解“质量工程”的理念作为开展各项工程的逻辑起点。

(二)应该认真总结“质量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认清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针对后续建设问题,可尝试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机构,加强监督,促进建设的有序、健康开展。建立评审、中期检查、建设周期验收等配套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让更多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专业和高素质的名师、高质量的团队、高水平的实验基地走到前台,切实实现“质量工程”的示范与带动价值。

(三)涉及“质量工程”的各级主体应把整体规划作为首要任务

制定整体规划不仅涉及到各级主体的职能定位问题,更涉及到“质量工程”的最终实施效果问题。由于“质量工程”所涉及的各级各类建设主体较多,因此,各级各类建设主体应各司其职,做好各自的建设与规划工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各级各类高校“质量工程”的宏观规划,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质量工程”的总体布局,而各个高校则应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将特色专业做大、做强。学校负责人应把更多精力放在“质量工程”的整体规划与布局上,而不应把“质量工程”看作是形式,应走出“质量工程”“政绩”崇拜的怪圈。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 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

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

“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 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2.3 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

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

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

2) 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工科力学 多媒体教学 工程案例 科学研究素养

工科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力学教学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可谓成绩斐然。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经历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现在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理论性强,缺乏形象、生动的工程实际实例。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引下,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1.适用教学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要通过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1]。

2.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在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工程实例时,要符合科学性。所以,演示原理、实例要正确,要反映基本的力学机制,淡化细节,尊重事实。

3.注重“以人为本”

多媒体课件应做到“以人为本”,即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便于老师操作,又要便于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

因为工科力学的教学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科力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本身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比较少,课本上的实例都是经过处理和简化以后抽象出来的力学模型,缺少和现实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对照。开放性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应体现从工程案例到力学模型的具体演化原则,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原则。

二、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

1.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要根据工科力学本身体系、内容进行对应多媒体教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新编写的工科力学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教材的幻灯片演示,而应该增加它的生动直观的作用。教学既要能解决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等等。

2.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础

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对工程案例进行简化、分析,从工程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工程案例介绍,如彩虹桥倒塌原因分析、上海杨浦(大桥桥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等等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专题[2-4]。从工程案例入手讲解怎样从中获得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工科力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了从具体的工程实例中分析抽象出合理力学模型,并解决力学问题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建立工科力学课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3.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教学作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科研信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建设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便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结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注重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讲为唯一形式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工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着重把新技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等引入教学。将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自然会收到更显著的效益。

总之,我们应当制作符合工科力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需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从中指导学生怎样抽取简化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最后,要时刻关注工科力学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工科力学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工科力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永存.浅析多媒体教学思想[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5):4-5.

[2]孙立红,吴云鹏,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55.

[3]廖艳果,胡和平,周益春.加工硬化对薄膜/基底体系临界压痕极限的影响[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2):17-21.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改项目(113037);重庆师范大学2011校教改项目

作者简介:余平(1975-),女,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据挖掘、软件工程教育等研究,(e-mail)pingyanny@163.com。

摘要: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是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如何培养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文章以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阐述了重庆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及实践效果。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3103自主产权是促进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软件产业的需求,实现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1]。

一、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定位

充分认识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素质是建立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下面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出发,结合软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模型。

从基本素质而言,创新型人才需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先导和整个创新素质的发动机;创新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人格能催化和激发创新能力[2];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的要素;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活动的实施工具。

根据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建立了“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3]。多层次要求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培养多元化软件人才。实用型要求人才培养方式契合企业需求。复合型强调人才培养的行业导向性,要求人才能快速、准确地了解软件应用行业。国际化要求软件人才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等国际化素质。

作为软件行业而言,创新要求人才拥有以下三方面的技能:(1)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基础知识以及软件技能;(2)在软件生产流程中要求的实践能力,如谈判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软件管理能力等;(3)囊括国际化素养、学习能力、宽广学科视野的非专业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复合思维等创新的思维方式,产生新颖、独创、有社会意义的创新成果。而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情绪智商始终作为调节剂,抗击挫折失败,激发创新兴趣,锻炼创新意志。

二、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工程系,将探索如何培养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剖析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的能力要求,通过三大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着力培养软件行业创新型优秀人才。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余平,等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重视课程教学,打牢学生根基

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宽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根基和保障。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不仅要理解知识,更要应用驾驭知识。

1.建立重基础、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还要突出多元化的学科内容。为此,学院建立了如图1的课程体系,达到“厚实基础、全面均衡”,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3个课程平台。

图1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基础知识平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专业基础。软件开发是将市场需求转化成逻辑过程,再转化为程序代码的过程,要求思路清晰、思维缜密;而数学能有效锻炼分析和逻辑能力[4],因此,学院开设了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值分析等课程。目前,中国与国际的软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软件产业是全球化的产业,语言能力是学生了解国际上最先进技术的基本工具。为此,学院在每学期均开设了相关英语课程,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专业技能作为重中之中,包括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2个方面,而在技术水平的课程设置上,将算法设计

、数据结构、数据库等基础课程作为学科重点,保证课时充足。此外,开阔的眼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和创新,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学院为学生开设了包括知识产权、企业工业管理、人文科学等多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5]。

2.实施重实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陈旧。一直以来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课堂为主,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占主流。模式化的教学方法直接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院从建设师资队伍入手,改善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教师“为创新性而教”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教学”“实践训练”的方式,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思维的逆向性、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和敏锐性,将创新型教育落到实处[6]。

案例教学遵循巧设案例—剖析案例—引申案例问题—实践案例的教学流程。通过巧设案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在学生理清思路后,将问题引申,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将复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提出创新想法,并实践创新案例[7]。

实践训练结合了课程实验和课程实训。一方面学院为各种专业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走进实验室,针对一个问题,实现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进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课程实训是在每门课程结束后,通过开展小型项目,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软件应用中,进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工程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创新”

工程实践不仅能培养优秀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还是创新产生的过程[8]。因此,一个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必须会动手,会实践,并且学会在实践中寻找创新的机会。

1.建立“学生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大三开始,学院为学生设置了项目实践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团队”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组建“学生工作室”。

首先,软件产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软件技术知识创新和软件应用创新2个方面。学院提倡项目产品化,项目开发企业化。学生通过市场调研,自主选题,进行软件应用创新,发掘有社会价值的软件产品,进而利用现有知识和国际先进技术进行产品设计、产品需求分析、用户体验分析、程序设计与开发,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优化算法、创新算法等进行软件知识的创新。为使项目实践顺利开展,学院组织了教授评审团对项目进行评估,实施了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团队“一对一” 的指导方案。

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学院组建了“学生工作室”,学院针对项目实践中的优秀项目团队,划分专门资源,形成固定的学生工作室。工作室选定各自的兴趣方向,一方面参与国家、企业和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参加学院内部开展的各种创新活动,包括软件应用创意赛、算法创新赛等。

2.加强产学研合作,创建实习基地

产学研一体化是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生产体系的融合剂,能将断裂的创新系统连接,形成创新的完整链条。基于此,学院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不断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毕业前均能获得实习机会。根据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学院陆续建立了现代软件工程、企业与系统仿真、嵌入式系统、图形图像与数字娱乐等实验室。此外,学院还注重与其他在渝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软重庆公司、中冶赛迪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3.重视素质拓展,搭建学生自主创新平台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意识和情绪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工作促进专业教学,以各类学生社团为载体,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素质拓展体系,搭建学生自主创新平台。一个平台以传统的学生社团为主,包括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另一个平台是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由国内外优秀软件企业与学院合作组建的学生技术俱乐部。传统学生社团通过举办综合性学生活动,包括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文艺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比如软件工程师的社会伦理演讲比赛、软件外包产业的科学发展观演讲大赛、英语戏剧表演、野外生存大战、心理讲

座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综合能力。学生技术俱乐部以贴近专业为特色,以软件产品和软件技术为中心,组织各种技术性活动,如技术培训活动、技术交流沙龙、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体验、新技术讲座等,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三、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工程系在软件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学院创办以来,多名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以及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较好成绩。由于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快速融入企业项目实践,受到企业较高评价。

四、结语

文章提出的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工程系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体现了“重基础、重实践、重综合素质”,构建了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此培养模式已在软件工程专业中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且当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要求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学院会继续在软件工程创新性教育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韦迎春,文俊浩,陈蜀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示范性软件学院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9-50.

[2]刘乃琦.软件工程教育的特点与问题[j].计算机教育,2004(10):6-9.

[3]张喜平,王佐成,汪林林.国内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1):6-8.

[4]文俊浩,杨丹,陈林,等.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63-68.

[5] 蒲颖.培养国内软件人才新探索[j].神州学人, 2006(1):10.

[6] 陈丽蓉.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2):20-21.

[7] 丁文武.加快软件人才培养 优化软件人才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 2004(7):23-25.

[8] 王鑫, 肖化, 陈小兰.美、印、日、韩软件人才培养比较与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 2007(1):51-55.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yu ping1, liu jun1, yang you1, wei yingchun2

(1.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p. r. china;

2.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 r. china)

abstract: innova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are the base of software industry innov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ranks the top priority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talents, we illustrated the specific way and practice effec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办学;办学策略

随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行业各方面改革思想及动作加快,深刻反映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及国际化办学,对国内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化办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

一、新型工程教育分析

1、新型工程教育理念

工程系统性和大工程的教育理念。工程与科学这两个方面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关键,科学则是对存在于世界的各方面事物的解释,工程是对未来世界有效创造。工程本属多学科综合体,工程分析研究与教育过程中则应重视各方面知识综合。实际上掌握系统性知识的通识型人才优于掌握专业学术的专业型人才,也更能充分适应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程实践性和回归工程理念。培养合格的工程师需要经过科学知识学习及各项工程训练等阶段,通常是要历经七到九年的时间。从科学探索性及人文艺术表现性角度来看,工程学科的本质就是注重实践。应使得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得到工程问题处理的具体经验,特别是各项设计和制造与科研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参与。

2、新型工程教育改革趋向

改革学制及教学管理。工程教育关键是对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型人才以及具备工程背景的其余领域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构建非常灵活和健全的机制才可以有效完成多样化培养目标。这需要对本科学制进行调整,应从单一化四年工科学制转化为灵活的学制体系。编制整套独特且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便实现选修制、导师制与学分制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科学核心课程逐渐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的缩减了知识更新周期,诸多专业知识可以在极短时间之内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诸多理工科大学逐渐增加了对科学核心课程方面改革程度,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让学生们可以得到更适应于个人背景及兴趣的知识。现代化科学技术问题综合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对各项技术背景的分析及跨学科思考,因此对工程教育课程各方面内容要进行人文扩展,从而使得工程及人文有机结合。调节专业设置且增强学科交叉。现代化社会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构架具备极强的综合性,未来的工程师应具备经济学和生态学与社会学等视角下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系统的、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并且,现代化企业及社会还要求工程专业人士具备专业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工程教育不再只是工程专业知识方面,而更加重视综合化及交叉化发展。

二、国际化办学策略分析

1、国际化办学培养目标

西方国家诸多知名大学培养目标及办学理念等具备普遍性,却也包含着国际化内涵,也明确提出了和国际化素质相匹配的各方面要求。比如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其目标则是造就具备全球意识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培养领导世界主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波士顿大学的办学理念则是学生及课程之间视野面向世界,学生全球化。总体来讲,各大学院培养目标国际化特征极为显著。结合国内大战略需求及国际经济发展主流趋势,根据国际各项标准而培养人才。借鉴国际上各类先进教育方式,编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国际竞争力和适应于各方面要素的国际化人才。

2、国际化办学课程体制

高校国际化组成部分和核心就是国际化课程体系,此类体系主要是注重国际观念指导,根据国际标准而使得课程内容及结构和教育方式,加上各类课程资源均符合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课程的要求。利用国际化课程体制提供接收国际化教育的机会给国内学生,这样也能吸引境外留学生,使得高校可以跻身于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国际化课程体制应确保课程结构国际化、教学方式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化这四个方面。

3、国际化师资队伍

师资所呈现的国际化程度关乎世界大学排名,也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指标,更是培养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优秀工程师的主要因素。国际化诸多大学教师队伍有着国际化教育理念及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于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培养需求及要求。应确保师资队伍构架国际化、国内教师的国际化这两个方面,国内教师应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及理念和视野,需要掌握一门外语,更应具备极强的国际交流及合作能力。

4、国际化学生交流

世界上的诸多大学均是极为注重学生出国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交流水平。学生出国交流应注重校际合作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机制支持,以及学生去海外学习提供奖学金等方面的支撑。应充分丰富交流项目,要为学生们提供各类不同的出国交流项目,时间可定为半年或四年;提升学生出国比例,让学生出国比例不断上升;重视双向交流,国际化学生交流应确保双向交流,要将学生派出去,还要接收海外优秀的学生,充分推进本土教育水平提升。

5、国际化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可以说是学生和工程师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国际化实习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了解国际各项通则,以便增强国际视野,这也为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实习实践国际化应确保实习平台国际化、实习过程国际化、实习管理国际化。

6、国际化职业发展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属于检验学校培养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持续加深,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务必可以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市场中,国际化高水平就业也是主要发展趋势。

7、国际化质量保障

根据国际通行人才培养标准,学生的学历应得到国际认可,这也是国际化办学质量的主要体现。世界上诸多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具备整套科学合理的认证标准,而国内工程师属于职业水平评定的一种,也是从事工程建设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标准规定,不是学历认证。

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工程教育也逐渐趋向于国家化及多元化和协同化方面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着高等教育各方面工作,涉及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及发展。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企业具备较高竞争力及创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化办学,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以促进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9

论文关键词: 工科力学 多媒体教学 工程案例 科学研究素养

论文摘 要: 开放性教学模式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科学化和多样化。在教学过程引入具体的工程案例,且在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紧密结合,对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  

 

工科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力学教学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可谓成绩斐然。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在经历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现在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理论性强,缺乏形象、生动的工程实际实例。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引下,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为了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1.适用教学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要通过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1]。 

2.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在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工程实例时,要符合科学性。所以,演示原理、实例要正确,要反映基本的力学机制,淡化细节,尊重事实。 

3.注重“以人为本” 

多媒体课件应做到“以人为本”,即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便于老师操作,又要便于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 

4.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 

因为工科力学的教学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科力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本身学生接触的工程实例比较少,课本上的实例都是经过处理和简化以后抽象出来的力学模型,缺少和现实工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对照。开放性教学模式下的工科力学多媒体课件应体现从工程案例到力学模型的具体演化原则,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原则。 

二、工科力学多媒体教学 

1.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应实现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要根据工科力学本身体系、内容进行对应多媒体教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新编写的工科力学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能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教材的幻灯片演示,而应该增加它的生动直观的作用。教学既要能解决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又要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等等。 

2.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础 

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对工程案例进行简化、分析,从工程案例中抽象出具体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工程案例介绍,如彩虹桥倒塌原因分析、上海杨浦(大桥桥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韧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等等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专题[2-4]。从工程案例入手讲解怎样从中获得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根据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工科力学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了从具体的工程实例中分析抽象出合理力学模型,并解决力学问题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建立工科力学课程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3.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教学作为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科研信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建设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便是实现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工科力学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结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注重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讲为唯一形式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工程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着重把新技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matlab等引入教学。将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自然会收到更显著的效益。 

总之,我们应当制作符合工科力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工科力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其次,需引入较多的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从中指导学生怎样抽取简化的力学模型,并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相应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能力。最后,要时刻关注工科力学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工科力学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工科力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永存.浅析多媒体教学思想[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5):4-5. 

[2]孙立红,吴云鹏,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55.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生物工程;培养方案;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成立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并且首次将生物工程列为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中的一种,与化学工程、轻工等并列,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2]。随着时展生物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主导性产业,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必将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极大的推动力。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但近年大规模扩招和许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限制,致使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紧张且师资薄弱,教学质量方面出现较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办学力不从心;(2)由于目前生物工程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许多高校又增设了生物工程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出现困境;(3)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为一级学科,但却没有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从而导致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出现脱勾现象,对于生物工程领域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非常不利,为此应加快生物工程硕士和博士点建设,切实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目前部分高校也实行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去学习,学生却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导致同一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全国差不多[3-5]。而社会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却不同,即虽然来自同一专业毕业生,其工作岗位性质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学生在学校培养规格基本一样,这样的毕业生就不能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性质岗位的需要。比如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范要求,生物工程专业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而学生毕业后有的出国、有的考研、有的到研究性质的单位、有的到技术岗位、有的到本专业管理岗位工作等等。如果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这样的毕业生是无法满足上述这些不同岗位工作的要求。所以说现实社会中,需要各种培养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如研发型人才、技术型人员、专业管理人才、教学型人才等不同规格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进而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科为背景、以化工学科为优势、以生物学科为基础,制定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和未来就业方向提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在学生个性化下功夫,培养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对不同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我院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认真总结专业办学经验,深入开展本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优化,突出专业特色。以增强人才创新性、实践性、前瞻性和适应性作为根本原则,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做到持续改进,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适应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着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对口人才。

1拓宽专业口径,制定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1准确定位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紧密追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企业和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重组现有专业,使生物工程专业更好的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另外要不断拓宽就业基础,着重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按照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系。遵循“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调整结构,更新内容,精简学时,突出实践”的原则,并根据吉林化工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和意见,重新构建培养方案,使其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其主要特点是:(1)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特别是增加了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修满4个创新教育学分,否则不能毕业;(2)明确主干课程的同时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环节;(3)拓宽专业口径,把注意力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4)采用3+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学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四学年重点进行实践环节教学。新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由此,我们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理化知识、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学会学习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掌握生物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而成为在该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1.2明确生物工程专业分类人才(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要求

以“注重素质、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开拓创新”为教学指导思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培养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均做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只有具备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相关领域进行独立研发和生产设计,才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科研开发。对于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才能熟练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注重课程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修订与之适应的教学大纲

按照拓宽就业基础和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专业意识强和各门课程相互独立现象,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新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和文理工渗透也体现了上下游技术结合。设置的课程选择性更强,专业任意选修课由原来的14门增加至20门,并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各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大实验的重要性,设置了《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细胞工程综合实验》、《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等综合大实验课程,并增加了《发酵工程课程设计》。增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英语听力课。同时修订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确定重点建设《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每门课程均设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组织课堂教学。另外,加强教材建设,制订“生物工程专业教材选用原则”,优先选用教育部获奖教材、优秀教材、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的中文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近3年出版的教材。同时学院编写了生物类优秀教材推荐目录,供任课教师在征订教材时参考。

3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生物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所以,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一定的研发训练体系;而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贯彻了“全人教育”的思想,保证了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3.1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统筹安排实验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专业基础实验课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这样不利于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内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此,重新构建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增加了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将所有实验课分为专业基础实验和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两大类,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组织教学,突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按照新思路,我们将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按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四个层次重新组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内容合理衔接,由易到难,避免重复;将实验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三大类,使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另外重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并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学术讲座和Semi-nar形式的学术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从而使其明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2建立“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实行“四个三”实践教学体系,即三个实验层次:宏观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三种实验类型:基本验证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研究设计实验;三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三种考核方式:实验习惯养成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通过“四个三”实践教学实施使学生充分认识了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3.3尊重教师科研背景,理论实验同步建设

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科研背景,使课程或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方向一致,使之能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入理论与实验教学。由主讲理论课程的教师总体负责对应实验课程的建设,使之合理衔接,内容融汇贯通,从而促进了课程的整合和理论、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3.4技术方法合理综合,内容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基本技术不计学时学分,实行实验室开放性训练,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环节。结合“本科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引入科研成果和社会应用项目,为学生开出设计创新性实验。另外导师将个人的科研成果进行重新设计转化为学生能够操作的综合性大实验,通过学生再现科研成果可使学生明白科研成果必须能够复现并且经得起推敲,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实现了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基础实验技能化、实验平台多元化、实验思维科研化、培养过程个性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4结束语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教育的产品——人才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焦点,为此,如何培养出一专多能、几专多能的高质量的人才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十分突出的重要课题。目前部分高校也实行创新型、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种培养模式,一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后,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去学习,学生却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导致同一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全国差不多。而社会同一行业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却不同,即虽然来自同一专业毕业生,其工作岗位性质要求是不同的,然而学生在学校培养规格基本一样,这样的毕业生就不能满足社会同一行业不同性质岗位的需要。现实社会中,需要各种培养规格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如研发型人才、技术型人员、专业管理人才、教学型人才等不同规格的各类人才。因此,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本人的需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进而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应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不断地探索改革培养方案,最终实现培养生物工程领域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凤杰,孙文敬,黄达明,钱静亚.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3,29(4):142-144.

[2]潘志明,孙林,周福才,等.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实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268-269.

[3]江成英,刘晓兰,邹东恢,等.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高师理科学刊,2013,33(6):118-120.

[4]张德华,江瑜,陈存武,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框架结构与教改探索[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5):53-56.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1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53年,依托于林业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经过近60年的积淀与发展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拓展实训、交流和合作方式,使实验室建设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快速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森林工程基础实验室、森林工程规划实验室、森林工程专用机械与设备实验室、木材工程实验室、林业物流工程实验室、林区道路与桥涵实验室、林产品包装实验室7个专项实验室,主要承担3个学院6个本科专业以及3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同时也满足全校59个本科专业通识课———林业概论课程实验教学要求,面向全校及国内同领域专业开放。 1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定位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可利用的森林资源极其有限,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林业科技工作者和林业教育工作者面前。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既要保持和发挥原来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又赋予了它更新、更广的任务[1]。森林工程学科是以森林持续经营及木材高效节约利用、林业智能装备工程、林区交通与林产品物流工程,森工产品检测及生物质工程材料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林区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为合理经营利用和有效地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振兴林业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2]。围绕森林工程学科在我国林业发展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定位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6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为中心,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构建创新性实验平台,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高素质人才,将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开放性、示范性和辐射作用,与培养21世纪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所需人才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实验教学理念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中国森林工业最优秀的本科学生。本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原则,积极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确立“融课堂课外一体,扬实践实验优势,强生态文明意识,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服务于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理念。坚持以先进理念引导高水平实验教学质量的实现,在实验教学中,强调重视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培养21世纪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我国到本世纪上中叶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3]。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围绕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培养人才,建立了“三层次、四模块、五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教学实验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经典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野外与室内相结合[4-6],引入集成信息技术、先进的工程技术,培养服务于21世纪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高素质人才[7]。 3.1三层次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了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1)基础型层次。主要是验证型和操作型的实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学生要通过基础实验项目全面训练,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正确使用仪器,掌握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8]。(2)综合型层次。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知识,根据实验要求针对某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实验系统,综合运用基础课程知识进行分析、调试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设计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9]。(3)创新型层次。侧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3.2四模块 实验教学体系分为4个实验教学模块:(1)基础实验模块。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了解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主要由验证性课程实验组成。(2)专业实验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实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专业的实验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由设计性课程实验组成。(3)综合实验模块。涉及到较多的专业前沿内容,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主要由综合性课程实验组成。(4)野外实验模块。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训练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由创新性课程实验组成。 3.3五方向 通过3个层次、4个模块的实验教学安排与实施,实现对森林作业科学与技术、木材工程、林业装备工程、林区交通与林产品物流工程、森工管理与信息工程5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不同培养方向,分模块、分层次渐进式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学生要通过基础实验模块的学习达到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专业必备的实验技能;再通过综合实验模块和野外实验模块的实施,利用设计性、研究性、探索性、综合性等实验项目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工程意识和解决森林工程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三层次、四模块、五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完整系统地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得到了有机结合,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了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我国林业发展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p#分页标题#e# 4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近年来,结合我国森林工程发展的进程和学科专业特色及需求,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引入集成信息技术、先进的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研制专业特色鲜明的实验仪器设备,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实验项目,建立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探索的实验考核方法,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此,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积极开拓创新,在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逐步形成了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身的特色。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调整改革实验课程内容和结构,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中心对原来以验证性实验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积极编写实验大纲,开发实验项目,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比原来提高了80%以上。在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学生由观看教师做演示实验,到自己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过程、获得实验结果。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 (2)以专业特色鲜明的自制设备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研发自制了较多先进的实验装置与设备。其中,森林工程规划实验室、森林工程专用机械与设备实验室、林业物流工程实验室自制了室内单索循环式实验索道、国内第一个集声光电于一体的森林作业智能模拟平台、原木自动选材和造材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智能锯切实验台、链锯测功试验台等,自制设备不仅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在国际同领域也处于一流水平。这些先进设备既可以满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要求,同时还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以“三层次、四模块、五方向”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突出森林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凸显出森林持续经营工程与技术理论的重要性[11-12]。通过“三层次、四模块和五方向”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以适应我国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对森林工程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4)以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多角度的实验室开放,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教学中心对外交流广泛,与森林工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2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坚持实验室对外开放,对本校及省内其他院校学生开放,对国内同行专业技术人员开放,对国外同领域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开放,年接待国内外来访人员200多人次,并做到时间开放、试验项目开放、常规试验材料开放。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角度的实验室开放,使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与国际前沿保持一致,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实验教师水平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水平、科研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和扩大。 (5)野外实验教学基地得天独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东北林业大学占地面积3.3万公顷的凉水实验林场和帽儿山实验林场为学生野外实验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多家林业企业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如大兴安岭的新林林业局、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等。通过进行生产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森工作业生产实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生态意识。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注重科研与教学互动,学生积极参加野外科学研究,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励了学习热情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6)依托部级重点学科,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实验中心以林业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为支撑,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实力强。在实验教学中,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更好地保证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科研与教学互动,快速更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13],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近两年,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各层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数量增加了几倍。 5结束语 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育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努力将实验教学中心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先进、体系完善、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与我国社会和林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森林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范文12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建设满足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增大了社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工程管理专业在为国家基本建设领域培养了房屋建筑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工程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交叉学科,需要培养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应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实践性人才,确保使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在知识传授上与实际工程脱节,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通过实验与实践进行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而且,对实践环节技能的评价缺乏有效的机制,部分实践流于形式,使得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现场技术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技术知识,对人才的后续继续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人才的培养缺乏必要的“工程性”。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适应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具有工程技术和经济知识,能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管理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因此,如何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1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目前,我国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实践教学观念落后

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的是培养新型工程人才,目前,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已经对新型工程人才界定了标准。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型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从11条标准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工程教育所强调的侧重点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是要求学生具有工程背景的实践能力,二是需要具有综合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三是应具有从业行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上述理念,国外的许多工科大学在学生的培养上非常重工程实践能力。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国家工程教育界,掀起了“回归工程本位”浪潮,要求工程教育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尤其注重工程实践性和工程知识的系统性,即“大工程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多年来,我国虽然一直强调要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培养学生时,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但是,由于受重“知识传授(知识本位)”,轻“能力培养(能力本位)”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践教学并未真正被实现,许多学校依然忽视实践教学,这种现状并未得到改变。培养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后,由于工程实践能力的缺陷,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在我国的工程管理这种实践性培养要求较高的专业,企业对当前工程院校的毕业生的素质、职业能力等工作能力的评价并不理想,批评声音较多。

1.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有实验、实训、实习、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尽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有实践性课程,但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思维的存在,学校的创新并未从根本上进行,使得培养方案在执行时,实践环节及内容严重与工程实践脱节,而创新性教育尽管大家均在提倡,真正能够做到的是凤毛麟角。对比国内外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实践教学的过程内容及效果,同时,结合工程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可以发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及执行状况均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存在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偏少,即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真正能够做到的反而非常少;部分设计内容并非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是采用虚拟模式;有些实验、设计内容或与实际生产相脱节,或者知识陈旧,多年不变,无法跟踪学科最新动向及成果;而在学校本身,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实践的时间较短,机会较少;一些校企合作仅是“为合作而合作”,应付了事,无实质性合作内容。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实际项目,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1.3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不完备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主要包括师资、实验、实践、科研创新等条件。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教师缺乏丰富的工程阅历和工程经验,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经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弱,学校普遍缺乏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其次,许多校内实践条件较差,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新性实验的仪器、设备有限,同时,社会企业受生产、安全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顾虑较多,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缺乏接收学生实习的热情,因此校外教学实践环境也不尽人意。而从科研创新条件来看,本科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直接参与教师课题。受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学校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当然就更无法培养卓越工程师了。

1.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落后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管理等。针对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起着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实践教学。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体系等是为了适应上世纪工业建设的需要而产生的,后虽经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对专业数进行了调整,教学管理体系也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但是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工程师人才的需求,是高等院校建立现代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各个实践环节教学效果的评定是通过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的,我国高校目前普遍缺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学生对工程实践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被动地去完成实习、设计等任务,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而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历,不能深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也存在弊端,对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等,主要侧重于科研项目、到账经费、等,且直接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经济收入挂钩,迫使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到科研中,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更加不受重视,目前虽然紧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毕业的大量的本科、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却达不到企业对生产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2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据“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建筑行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解决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重在强化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签订固定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建筑行业相关企业,邀请他们能够深度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按照建筑行业标准的要求培养工程人才。

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可实施校企对接,与建筑企业签订定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将企业纳入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而传统培养模式也继续存在,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在学校重点学习理论专业知识,最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签约单位参与工程实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深入实践学习,又能够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在学校培养阶段可依托已有的工程实验室、校内实训场所、虚拟实验室等实践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培养模式,渐进式、螺旋式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

通过校内外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现场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3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能否达到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预期目标及效果,实践教学如何进行组织和实施是其关键环节。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并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的进行。

3.1建立实习基地,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与建筑企业合作,制定互利互惠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设计等实践环境。制订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由学校和建筑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商议,避免形式性的合作,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校内实践与企业综合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两者相辅相成。首先在课程实训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融入日常教学,而学生在建筑企业参与系统性的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产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3.2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工程实验室和实验中心等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及其设备的利用效率;引进建筑企业的资源和设备,在校内建立模拟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施工环节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对建筑施工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还可节约实习经费。建立施工现场模拟仿真实验室,借助虚拟的施工现场环境,达到学生对施工管理的整体理解。

3.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并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建筑企业学习交流,以及聘任建筑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兼职到学校授课的制度。校企合作,与建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人才,可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工程管理专业的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的工程岗位工作,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教师的现场实践提供可靠的基地。其次从专业对口单位聘请高级职称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进行修订,并聘请他们来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或者进行讲座、指导本科生的现场学习、毕业设计等任务,以此既形成共同培养机制,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力量。

3.4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适应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它评价方式的作用,不断改进传统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突出加强实习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健全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管理的评价体系。学生参加实习单位的实践后,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知识及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素质、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使实习单位加入到对学生及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中来;在学生实习后,可以由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其成绩。学生的毕业答辩环节,答辩组成员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合作单位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参与学生毕业答辩。课程实习、实训应当主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成果和现场答辩相结合,以达到考核的目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3.5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重视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实际工程实践中,让学生在相关环节形成的成果能够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且可以鼓励并提供机会与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知识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科技开发、社会实践等活动;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举办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4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对工科学生的创新、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也直接衡量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毕业后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社会需求单位的认可,是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音,樊克恭.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3)

2杨太华,汪洋,潘华,蔡依平.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

3杨莉,赵晖,陈海英.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