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时间:2024-02-07 14:36:3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第1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依存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金融部门已形成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金融发展中出现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亦即不能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问题,效率很高的中小民企(为中国的GDP和就业贡献了2/3以上)难以从国家的银行里获得1/3信贷资金,以致出现 “蒜你狠”、“豆你玩”市场的疯狂炒作,所谓“温州危机”为代表的民间借贷风波的上演。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主线”。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与过去3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来强调金融工作的重心不同,本次会议强调了金融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更是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五个坚持原则”的首要位置。总理特别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牢牢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更是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相应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多次提及小微企业,并把扶持小微企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连串的举措和要求既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实体经济的已上升为国家金融战略,提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也表明了管理高层深刻认识并积极吸取了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惨痛教训,又切合了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国情。因此,如何引领银行业实现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的重要任务。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如何才能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首先,要把握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做到稳中求快。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非贷款越多越好、融资规模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平稳适度。按照稳中求进的金融工作总基调,金融业要准确把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稳定投资是关键”的重要内涵,坚持“三稳定三加大”作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确保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对“十二五”重大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在建续建项目要继续保持稳定、合理的信贷支持,对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则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对地方政府实施的重点产业、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工程要继续保持稳定、合理的信贷支持,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则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对地方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等要继续保持稳定、合理的信贷支持,对消费领域、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领域则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其次,要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切实改进服务。银行业要不断改进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切实在提供质优价平的金融服务上下工夫。一是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按照“向能弥补银行业组织体系缺陷的机构倾斜、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二线城市倾斜、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的原则,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审批设立力度。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参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组建以及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畅通渠道,充分发挥银行业动员储蓄转向投资实体经济的功能。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顺应实体经济对银行业服务的客观需求,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功能,主动贴近市场,贴近企业,从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入手,积极改进信贷管理模式,优化信贷审批流程,以优质高效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对接多元化的实体经济需求。

第三,要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深化改革。一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明确市场定位。推动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完善职能定位,做实政策性金融业务,审慎开展自营性业务;推动大型银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系统性银行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加强和完善内控建设,增强支农和小微企业服务功能;推进股份制银行细分市场客户,走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道路;推动地方法人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发展战略,专注服务于“三农”、城市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二是转变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资本约束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体系,走效益、质量、规模、结构协调发展之路;进一步树立审慎经营、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与外资及区域外金融的合作,提升当地银行业开放层次和程度,强化金融合作,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第四,要夯实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基础,着力防控风险。银行业要正确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内控执行力和内生动力。一是切实落实内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完善风险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全流程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按照“贷款新规”完善传统信贷管理流程,建立涵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制定全面的风险识别计量报告和控制程序,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风险排查,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严防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重大案件风险。四是建立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建设,严防非法集资、高利贷、金融传销、民间融资等领域的风险向银行体系传染。

第五,要努力改善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环境,加强多方合作。一是加强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合研究制定和细化有关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确保对“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扶持政策措施“落地”。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加大对不当竞争行为的治理力度,切实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金融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中国政府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战略安排。没有健康良好的国民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运行的银行业。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基础,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亡。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业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存续和发展。只有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才能实现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互利共赢。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服务;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实体经济主要是涵盖了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销售和其他的相关经济活动。因为自身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现实中被广泛采用,实体经济活动占据了经济活动的很大比例,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加大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进行研究,下面从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局势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然处于经济危机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金融工具的不理想化,使得了虚拟经济在发展中严重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主体,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很难承受虚拟经济的压力,造成实体经济危机严重。

经济模式主要分为实体经济(Real Economy)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 conomy)两种类型,其中实体经济主要指的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服务活动等。而虚拟经济则是通过有价证券、银行信用、产权、股票和物权等各种金融业的衍生产品所进行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通常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于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需要依赖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高流动性、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实体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虚拟经济,为虚拟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在两种经济的发展中,虚拟经济超出了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实体经济就会成为一个“热气球”,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针刺”就会发生爆破,则表示经济出现衰退、萧条等现象,最终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现代科技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现代社会中逐渐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品的生产和流动、消费等领域都存在很重要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会相互渗透和依赖,使得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个经济大国出现经济危机,其他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前些年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最终导致美国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为1.1%,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大大降低,如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

因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所以在发展中必须要处理好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关系,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1.提高我国的金融业服务水平,使其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局势。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但我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所以,对外来经济的依存度较大,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对外贸易的各国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会受到侵袭,国民经济就会降低,影响整体的经济的发展速度。据经济预测模型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的经济需求下降一个百分点,那么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世界各国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等都会大幅度降低。

现在的投资者都会存在一定的心里恐慌,因为在出现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虚拟经济逐渐体现了其自我膨胀的假象,使得投资者就会产生“利好”的心理反映,导致很多资金流入金融行业的虚拟产品中,很难收回。所以,一旦出现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存在的虚拟经济就会空前严重,衍生品爆发,大量的投资者资金流失,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目前,投资者主要担心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直接进行投资的几率太小,股市持续低迷状态,很难做出实体投资的决定。

小企业的实体经济会因民间借贷利率的升高而受到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由于资金的供求问题而逐渐升高,导致小型化的实体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因为资金是企业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和成熟的血液,要想发展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侵袭的实体经济,就需要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尤其是要注重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让经济市场的发展达到新的平衡,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虚拟经济大量游资的流动性,提高虚拟经济的发展水平。

2.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的经济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国家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了生活水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有关的政策进行控制和扶持,但由于快速上涨的物价,使其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面,很多投资者宁愿将资金握在手里,也不会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使得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利润大大的降低。

三、如何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具体的分析我国的国情,努力打造金融行业的新产品,同时要对落后传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银行来说,就需要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然后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实行差别服务,根据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最优化服务。

1.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现在我国针对农业经济的金融产品较少,对农业经济的金融服务较差,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国民生存需要依靠大量的农业经济,且农业经济的发展跟国外相比,较为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就需要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在农村金融中,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的概率很小,因为农民的收入不高,所以我国可以发展小额无抵押贷款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贷款的几率。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农户联保的制度,几个农户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相互保险、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同时要注重贷款周期和贷款规模的调整问题。

2.重点服务中小企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机构,但大部分的贷款都是指向大型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但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出现坏账的几率较小。但在现实的经济局势下,银行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本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企业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技园区以及高新区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为区域的发展增光添彩,如果银行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可以促进这些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中小企业依靠政府提供的平台,发展迅速。但对于银行来说,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无非是些“小鱼”、“小虾”,但对企业的帮助很大,核心的技术竞争力会快速的发展。

3.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但要提供服务,还要有选择性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要求。例如,可以做好拓展贷款产品、简化贷款流程、缩短流程周期等工作。控制好贷款的流程和审批过程,简化贷款流程,降低流程的周期,提高金融业为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国内经济紧张的局势下,需要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要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上升到最高的战略层次,尤其是要发展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晨.转变发展方式服务实体经济——2011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1(09):28-31.

[2].服务实体经济与发展转型——“中国银行家论坛2012”嘉宾发言摘录[J].银行家,2012(03):10-25.

[3]赵宝根,祝军波,郑秀.规范商业银行收费机制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发展[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3(09):34-37.

第3篇

金融管理部门不仅要减少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更要引导金融创新方向,鼓励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便利性、减少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现场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指出,要“减少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是我国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反思的结果。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更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而金融因素只是表象,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在体内过度交易与循环,使得国际经济金融体制内部矛盾急剧积累并最终失控。因此,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不仅要减少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使社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与链条更加直接,而且还要努力消除打着服务实体经济“幌子”的“伪金融创新”。这些“伪金融创新”,其实质与我国目前正在不断深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相背离。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很多所谓的“金融创新”,使得社会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受限制的产业,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程。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国民财富积累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在鼓励各金融子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同时,对部分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沦为“伪金融创新”的结果却始料而未及。我国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创新存在很多“伪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影子化倾向值得高度关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属于表外业务,它是在存款利率管制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满足居民日益增长财富管理需求而快速成长壮大的新兴金融业务领域。虽然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运营不断规范,但从业务本质上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就是典型的影子银行。因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并无实质差异,投向也没有实质差异,一样对项目进行融资,同样面临相应风险,但其受监管严厉程度不能与表内业务同日而语,而且理财业务无需资本支撑,规模可无限扩大,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

其次是非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多承担通道角色。目前金融市场急速发展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等非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大多是为商业银行提供通道角色,使得表内贷款转化为表外的非标资产,规避存贷比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以及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在典型的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中,业务发起方为商业银行,融资方依然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这种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金融创新,虽然表面上也支持了实体经济,但实际上是增加了金融领域的风险,降低了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成效,危害到金融体系稳定性。

此外,部分第三方理财、私募基金扰乱金融秩序。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若干第三方理财、私募基金无法兑付进而跑路的事件,给不明真相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在一些大城市超市里,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设立柜台面向居民广告营销,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还存在非法集资的嫌疑。特别是这些机构以高息为“诱饵”,以案例“现身说法”,很容易吸引一些不懂金融基础知识的投资者,如老年人、中年妇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这些领域的金融创新也打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幌子,但实际上与真正的金融创新相距甚远,不仅增加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交易结构设计复杂隐蔽,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而且还增加了金融交易的成本,使得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背离了我国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的现实。

“伪金融创新”的基础在于监管套利。在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不同行业监管标准与尺度掌握不一,为金融机构监管套利创造有利条件。以商业银行投资信托受益权为例,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将这笔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转化为金融同业业务,少计提风险资本和拔备,同时还能降低存贷比。这项业务基础在于不同监管部门对风险资本计量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金融管理部门不仅要减少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更要引导金融创新方向,鼓励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便利性、减少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第4篇

[关键词]大众创业;金融体系;建设;支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84

大众创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国内经济实际情况而言,草根经济体是大众创业的核心载体,主要包含个体私业者、小微企业等。根据当前的大众创业实践现状来看,金融体系对大众创业对资金的需求能否得以满足影响较大,是支持中国草根经济体大众创业的核心力量。

1大众创业背景下对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当前国内社会资金融资以及金融服务领域内,国内商业性的银行金融机构仍然起着核心力量的作用。当前国内创业外界环境得以持续优化,也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促使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在创业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然而,在当前的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单纯地依靠商业银行的力量是难以满足大众创业对资金融资以及金融服务的业务需求,这也是造成当前大众创业时代诸多创业者受到资金约束的重要原因。大众创业背景下金融体系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金融服务成本高

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个体私业者,大多数大众创业者在创业早期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通常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然而,商业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想要进行此项贷款业务,所需要耗费的调查成本费用并不会比大额贷款业务所耗费的调查成本少很多。比如说,某个商业性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为了开展小微企业所申请的某笔小额贷款,同样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对小微企业的各项资质信息进行逐项调查,所需要耗费的金融成本自然会显得相对较高。

12难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包括小微企业、个体私业者等诸多大众创业者所积累的资产相对较少,所能够提供的抵押质押物价值也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在开展贷款业务时所能够提供的抵押价值相对较低,也就决定了金融担保机构通常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担保服务。假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金融服务产生违约风险时,其所发放的贷款就难以拥有充足的风险补偿,这也是造成当前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多商业银行存在惜贷现象,其放贷行为通常也会比较谨慎。

13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诸多大众创业者在创业起步阶段,其财务报表规范性相对较差,所开展的业务交易信息也相对不完善,自身的客户及销售供应商稳定性也相对较差,这些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就必然会造成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大众创业者之间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问题,对贷款业务产生严重的制约影响,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金投放的准确性与针对性。

14征信基础薄弱

对于多数大众创业者,在其创业的早期阶段由于其自身的社会履历及经验相对较少,大众创业者自身的信用数据相对也较为缺乏,这也是造成大多数商业性银行金融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时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自然会提高贷款风险系数。

2未来大众创业下金融体系建设对策探讨

21引入创新模式,加大商业性银行对大众创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应该加大投贷联动融资模式。结合当前国内金融体系结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努力通过银行与创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所形成的合作关系为大众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投贷融资服务。此外,还应该参考国内的银行金融机构所打造的专门为大众创业所提供的创新性较高、信贷功能较齐全金融机构体系。

其次,应该鼓励商业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大众创业者提供更为完善全面的金融服务。商业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大众创业的发展特性以及资金需求,改变过去的金融发展模式,激发自身的金融服务主动性,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等大众创业者提供更具创新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产品,从而体现商业性银行自身产品发展特性,打造类型更为丰富、层次更多的大众创业金融服务,帮助大众创业者得以更为稳健地发展并提升自身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帮助商业性银行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控金融服务风险。

最后,应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当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时,应该持续优化改善知识产品评估、质押及流转体系,重点发展中介服务,以减轻金融服务成本,达到大众创业金融服务业务常态化发展。此外,还应该大力丰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种类,大力发展专利保险等金融服务模式。

22为大众创业提供便捷低廉的金融服务

在当前大众创业时展背景下,国家也相继推出相关的金融服务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同时也促使大众创业者对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刚性需求。

首先,应该极大普惠金融服务理念的推广力度。在大众创业发展中,金融服务机构应该舍弃“嫌贫爱富”的金融服务发展理念,应该结合实际的发展现状,深刻地意识到大众创业是推动国内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保障居民就业的关键途径。在当前的大众创业发展环境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大众创业者提供更为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促使大众创业者能够得以更为平稳健康地发展。

其次,不断推出新型的大众创业抵押担保方式。由于大多数大众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所积累的资产价值相对较低,所能够提供的贷款抵押价值比较低,这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在为大众创业者提供贷款服务时应该推出新型的抵押信贷模式,以确保在为大众创业者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能够保障自身利益。因而,商业性银行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将信用程度相对较高,市场效益较好的小微企业的经营权或者其他潜在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解决当前大众创业所存在的融资难、抵押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商业性银行也应该降低对大众创业者的信贷条件门槛,持续优化自身的信贷体系结构以推动大众创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办小微企业贷款保险等业务,以切实实现降低信贷资金风险的目的。

最后,提供针对性相对较高的拓展性信贷贷款、授信贷款业务。尤其是当前伴随着国内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信用意识的持续提升,当前国内金融生态体系环境有了极大的优化与提升,这也为大众创业背景下信贷金融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保障环境。另外,商业性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该结合大众创业对资金需求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调整信贷流程,改善贷款作业程序,给大众创业者有效的放贷时间承诺,大大地优化信贷手续,切实达到高效、便捷的发展目标。

23努力打造大众创业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金融服务的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当前大众创业时展需求,应该努力整合不同的金融资源,努力打造多层次的大众创业金融服务体系。

首先,结合大众创业金融实际需求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想要更好地支持大众创业政策,就应该努力打造大众创业金融合作平台,与国内就业保障单位、妇联等部门深入地互动、努力满足不同大众创业者不同层次的创业金融需求。同时,还应该紧密地结合国家宏观经济转型政策、城市化发展策略等不同领域发展需求,根据大众创业的资金实际需求,创造出更多满足大众创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在研发金融产品时,应该尽力帮助大众创业者减少融资费用,降低借贷利息,还应该结合大众创业者的实际贷款需求以及发展特性,研发出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内容。

其次,加大互联网金融建设力度。大众创业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有效减少与覆盖城乡范畴的互联网金融息息相关。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具备成本相对较低、业务效率相对较高等突出优势,假如与普惠金融构建紧密的发展关系,推动信息技术公司与金融机构间通过信息技术推动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就能够达到为大众创业者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的目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及深入应用,金融机构可有效地抓住此发展良机,有效地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化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考虑跟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构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金融服务渠道,拓宽金融服务渠道。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给大众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持,更有利于大众创业的高效发展。

最后,整合金融资源构建大众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对大众创业者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也能够给大众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质量,帮助大众创业者持续提升自身的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当前国内诸多创业园应该努力去引入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从而为园区内的大众创业者营造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同时,创业园也可以考虑与金融服务企业相合作,创造工业园区与金融服务区一体化发展的效果,从而在创业园区周围搭建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

3结论

全球化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并且持续优化国内经济体系结构,这也给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给大众创业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当前国内金融服务体系机构尚未构建差异化相对较高的金融服务内容,也未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大众创业金融服务对策。因而,在未来的大众创业时展背景下,要求尽快打造新的普惠金融体系结构以满足大众创业时代下的金融发展需求,并借助于政府、金融服务机构、民间资本等多方的力量,从而为大众创业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司马宏昊,王元多措并举强化金融对“双创”的支持[J].宏观经济管理,2016(5):37-40

[2]周建荣,姚建峰浅谈支持大众创业的金融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6(8):180-181

[3]闾志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农民创业扶持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1-55

[4]景志英大众创业呼唤普惠金融[J].河北金融,2015(8):32-33

[5]陈怡璇打造支持大众创业的新金融体系――访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J].上海国资,2015(6):102-103

第5篇

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尽快改变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等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由量的增长向质与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提升的根本性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不变不行的现实忧患。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突出标志是全球经济发展开始走向低碳化,一批新能源、高科技、低碳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同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一样蓬勃发展,谁先抢到制高点,谁就能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占领先机。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不仅拥有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助推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国际金融模式正悄然进行新一轮调整,金融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更加关注和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继续提供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着力进行金融创新,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金融企业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金融创新力度还不大,金融创新还主要是对传统业务的重新包装及有限延伸,金融创新产品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和高附加值,特别是金融创新目标、方法和手段还不能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这就要求加快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持金融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科学把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信贷资金的动态调控,处理好信贷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严格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二是坚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相统一,在经营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服从大局、服务社会、造福大众为已任。在经营中打造诚信文化,培养争先创优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坚持人本文化,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优化服务功能,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中凸显尽职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三是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业过剩行业贷款,着力进行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加强对西部大开发、节能减排、就业、助学、灾后重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使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得到重点发展;四是改革银行现有风险管理体制,把风险防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五是积极进行战略转型,切实改变简单依靠资源投入,以高佣金、高费用、高成本推动业务发展的做法,推动从以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型,实现低资本消耗、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收益率,提高整体议价能力,从单一盈利模式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型,从关系加费用营销向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营销转型,从而推动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加快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金融企业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此,金融企业重点要做好以下方面的金融创新:

一是建设人文金融。人文金融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资源是金融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因此,必须实施金融人才发展战略,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立足于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人才开发,改善人员激励,充分考虑金融企业广大员工的期待和愿望,充分发挥金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金融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型产业,金融企业要通过改变传统的信贷模式,加强和政府的合作,搭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平台,创新担保抵押方式,以发明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版权等为标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提供专项授信额度、建立快速审批机制、提供优惠贷款利率、银行专家服务等方式,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绿色通道,通过金融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新的产业链和新的增长点。

第6篇

普惠金融主要指的是可以更加全面以及有效的为社会所有群体与阶层民众提供具体的服务包容性金融体系。这也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且获得的金融服务权利,在这些具体权利的基础上,参与至经济发展并且分享经济发展的基本成果,从而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最终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从普惠金融的实质来分析,它作为一个金融体系其实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即系统包容性、结构合理性以及形式多样性。要想使普惠金融得以真正实现,则必须对其服务模式加以创新,其中包含了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创新以及机构创新等各类金融体系的创新。

二.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在我国的具体情况

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的基本点在于“三农”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也是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与城市相比,农村属于弱势群体,与工业相比,农业则为弱势群体。为此,普惠金融的主要对象为农村群体,其中农业是它服务的基本产业,农民是服务的重要群体。近些年以来,普惠属于一个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重要举措。与其它相关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一系列中小金融机构,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让弱势群体获得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一点正好符合普惠金融的本质。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竞争力或者扩大国内市场,大部分金融机构都自主的实施下沉服务领域,将服务网点的覆盖面扩展开来,当前,就我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物理网点来看,就已经达到了11万个,而各乡镇新布设的POS机、ATM机等具体的电子机具也高达两百多万台,在四十万个行政村设置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全国大约有近四万个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已经接入了中国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相关的金融机构会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实施,通过创设专业的支农通道、创新以及引入相关微贷理念以及技术等方式来实现靠前服务创新,最终扩展了农村金融体系的覆盖面。除此之外,这些政策有利于农户贷款活动的实施,当农户有了资金,他们也就有了将农业变为产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使民生得以改善。

三.普惠金融创新模式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强化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体现了结算、信贷以及融资等相关金融服务享用权的公平问题,重点对弱势群体加以关注、服务,并且给予足够的支持,对相关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加以提升。就整个体系的核心对象来看,通常为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这些群体对于金融服务的基本需求也将决定了宏观、微观以及中观等各个不同层面的行动。基于此,当相关金融机构在寻求利润的过程中也必?承担起具体的社会责任。对弱势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加以普遍惠及,对这些群体的具体生存状况进行关注,为其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其摆脱贫困。为了达到以此目标,金融机构必须对其经营理念进行转变,针对弱势群体来实施服务与产品创新。首先,国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来促进普惠金融的基本发展,财政资金的有效协调也会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或者目标群体提供贴息补助、信贷支持以及奖励,以此来激励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其次,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就当前来看,农村产权要素还未得到应有的资本属性与资产属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产权要素的融资功能以及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基于此,可以从农村的产权改革着手。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来弥合出现的冲突问题,搭建有效的平台,使得交易更加规范,同时,完善具体的配套设施,促进统筹改革,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营造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环境

通过在近几年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覆盖率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体系的普惠程度还有所欠缺,中小企业融资贵与融资难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小型社区类的金融机构发展还有待加快。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持续冲击,少部分金融创新业务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面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国家政府必须将其监督与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创造有利的条件与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对那些全面服务于高成长性客户群体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加以关注,就此类机构来分析,它通常服务于经济比较活跃的农户、小微企业主以及城市创业人群,这在实施相关政策时有利于与相近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创建良好的银企关系,只有在完全掌握企业家的个人品质、经营能力以及企业据市场的具体环境等情况的前提下,小微企业融资才会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我国普惠金融事业还处于初始阶段,为此,它需要更多不同的形式加以创新,同时也需要对风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国家政府在风险与创新这二者之间必须在系统可承受范围之内对相关的金融模式加以探索,从而提升普惠金融的有效性与创新能力。就当前来看,金融服务体系至少还存在全国半数以上的人群未进行覆盖。要想使得此类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则必须从技术、模式以及理念上着手,并进行创新。

(三)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融合

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强调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融合。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个体,他们的有效融合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通过金融的创新以及改革来得到真正的突破。就技术层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运用一些新的技术使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具体功能得以更加完善,这也展现了旧模式的高效率。为此,传统金融机构能够借此来实现其升级转型,同时二者再进行深度合作,这能为财富管理模式创新以及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一个与客户需求更加贴近的金融服务体系。

第7篇

草根一词,虽然《现代汉语词典》并没有这个词条,但总算是找到了比较满意的解释。“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

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又多一个热炒的名字:草根金融。据了解,在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等22位委员提交提案认为,应大力发展草根金融,促进草根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并建议成立以央行、银监会牵头,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参与的“草根金融发展部际联席协调会议”负责指导推动。

对此,央行协调发改委、财政部、统计局和银监会后答复,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草根金融支持力度,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建设,推动直接融资,为草根金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10年,草根金融的落实问题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话题,大家关心的是:草根经济体的金融问题进展了多少?农民和中小企业群体能否普惠这一阳光政策?

草根经济之困

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的草根经济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镇、社区、乡村。它具有投资少、机制好、转向灵、见效快、代谢能力强等特点,是整个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单位投资就业贡献率最高的部分。而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向“三农”和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则被称之为“草根金融”。

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以来,80%的就业岗位是由员工不到20人的小企业创造的。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75%的就业岗位,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草根经济形态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更为明显。在当前出口大幅下滑、消费增长缓慢、投资见效尚需时日的形势下,发展草根经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意义重大。

目前,草根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障碍是融资难问题。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表示,我国现有大约1.8亿户城乡草根经济体,其特点是融资需求额度小、期限短、需求急、缺少抵质押物和规范财务信息。而现行金融体系以服务大型企业和政府项目为目标,基于正规财务报表和充分抵质押物,难以满足草根经济融资需求。

“中国应该建设草根金融体系,促进草根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发展中国草根金融最关键的首先是要解决理念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在会上表示,草根经济主要分散在县区、街道、农村,数量多而分散,机制活、见效快代谢能力强。

草根经济体的金融需求具有客户多、较分散、笔数多、数额小、期限短、客户信息不足、缺少抵质押物等特点,这决定了现有的金融体系限于自身的缺失,很难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基层机构网点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不断上收机构,基本退出了县乡和社区;其次,股份制与外资银行布点时存在嫌贫爱富、嫌小爱大、先高后低的选择;城商行、农商行、城信社、农信社等机构大多自身实力单薄,业务覆盖能力较弱,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再者,产品单一、注重抵质押,主要服务是抵质押贷款,这正是草根经济的弱项。还有,就是内部管理机制差,从业人员缺少积极性。政策支持少,监管层次多,方法僵硬。

从现实看,农村金融机构与草根经济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产品创新不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严重阻碍了“草根金融”和“草根经济”的发展力和活力。

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7253.1亿元,增长21.8%。2009年,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双双突破8万亿元,存款规模接近7万亿元,贷款规模达到4.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4311亿元,全年实现盈利716亿元。2009年,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资产915.8亿元,其中,采取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方式消化了不良资产181.3亿元。2009年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752亿元,增幅和增量为历年最大。

以江苏为例,目前已有120多家农村小型贷款机构,注册资本超过130亿元,贷款余额达100亿元,2009年发放贷款总额超过200亿元,90%以上都投向了“三农”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

可见,只要政府支持、政策适度、运行规范、监管有力,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融资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多民间资本、地下的小型贷款机构也会浮出水面见到阳光,微小企业和农户就会体会到“心暖”、融资难的问题就能得到纾解。

解决方案显露曙光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提出了五项措施。其中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对于解决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鼓励向小企业放贷具有积极意义。

而针对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最近央行表示,将加大对“草根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贷款通则》修订工作,并且考虑规范“草根金融”。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和四大银行及其系统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各自优势,推动政府引导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草根金融问题的解决,在政策面一时看到了崭新的曙光。

那么,如何从政策层面上为“草根金融”松绑?如何从体制上有所突破,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从公司治理和公司文化上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等等问题,也同样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关学者指出,为“草根金融”松绑,发展“草根金融”,关键是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中国的国情和“草根经济”的发展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破题,为发展壮大“草根经济”和“三农”建设提供切实服务。

刘克崮委员认为,在政策上,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积极创造宽松的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环境,对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进行有效衔接,在方案和政策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多予、少取、放活”的惠民宫民原则,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把重点放在扩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上。

刘克崮提出,解决中国草根经济融资难,应着眼于体制和制度性建设,以

适应草根经济体数量多、较分散、单笔额度小、期限短、缺乏抵质押物的特点。

而建设“草根金融体系”的基本理念为“三分两化”,即:金融机构分大小、金融产品分类型、金融监管分层次,金融服务专业化、辅助支持社会化。按照“大银行对大企业,中银行对中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微机构对微企业和个人”的理念,重点建立以小、微金融机构为主的草根金融机构体系。

另外,依据客户自身特点及其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建设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应根据经济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层次,设置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队伍,采用独特的业务流程和单独的考核激励来运作草根金融业务。

在金融监管方面,刘克崮主张采取“两级三层”的监管体系,即中央政府制定监管法规,省级地方政府制定监管细则,市县级政府具体实施。“同时委托批发供资机构负责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对基层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准入政策和信贷政策。”刘表示。

另据来自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172家,多数机构已经实现盈利。同时根据银监会的安排,到2011年,中国将设立1300家左右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农业比重较高的县域、中西部地区以及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地区。

同样,亦有持乐观意见者,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表示,随着大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未来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望建立,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缺血”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一号文件”的草根经

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农村金融问题是历次“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10多年以来,随着大量金融机构逐步从农村撤出,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不断外流,农村“系统性负投资”的现象也愈加严重,农民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很低。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区大面积存在,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005年以来,随着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项改革举措的出台,农村信贷服务水平低下的状况正在逐步缓解,农村金融改革终于破题。

长期关注草根金融的国内学者,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曙光博士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指出,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措施,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强调制度激励,另一个方面强调了制度约束。

所谓制度激励就是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激励农村金融机构更多地把资金贷放给农村居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而不是把资金流向城市。从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客观现实情况而言,他们所经营的农村业务量多、面广、业务规模小,因此信贷服务的成本较高,而规模效益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面临业务经营的成本收益考虑,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愿必然受到影响。

因此,国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对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行为进行激励和补贴,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三农业务的有效手段。

所谓制度约束是,是要对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性要求,2010年“一号文件”中说,要“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这个制度约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实际上,在美国等国家,《社区再投资法》已经有相关的明确法律规定,这对于遏制低收入社区的资金外流、提高弱势群体的信贷满足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2010年“一号文件”还没有对这个政策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述,但是这个导向性的政策一定会对银监会制定相关规章提供有力的指引。这样,制度激励和制度约束相结合,就可以缓解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民的信贷可及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王曙光认为,2010年“一号文件”中比较有新意的一点是对消除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的战略部署,认为应“抓紧制定对偏远地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金融;品牌建设;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给予大力扶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做出突出贡献。农村经济规模总量的增长,对农村金融服务品牌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成为当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对于塑造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形象,培育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以及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就是农村金融机构在长期的服务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中,在长期的服务“三农”过程中,实现金融服务个性化的具体体现,具备传递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企业价值文化和个的根本内容,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适应农村发展形势,推动农村各项经济建设的金融产品服务的总结[1]。(一)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加快实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核心。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调整经营发展方向,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品牌的价值建设,大力实施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要求。(二)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个性化服务的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服务性行业发展的趋势,农村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变化,使原有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呈现出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态势。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交易环境,推动农村金融市场交易与市场大环境的有效融合。(三)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经济发展规模总量居世界之首,随着外部资本市场的进入,已对我国本土的金融企业形成机遇和挑战。我国的广大农村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而易见,各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巨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必须加强金融服务品牌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才能在持续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四)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树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是金融服务机构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突出农村金融服务的个性化特点,牢固树立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并将服务品牌的价值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加以体现,就能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民中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而巩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地位和影响,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上,始终处于市场主体地位。因此,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突出金融服务品牌效应,巩固并提升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2]。(五)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强化管理,完善功能,大力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能力,通过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和提升,有力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这些目的和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使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得到落实。

二、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实现的过程

在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过程中,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逐渐形成了自身具备优势的金融服务品牌,通过对金融品牌的推广和发展,实现了具有农村金融服务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并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大体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实现金融服务品牌有效拓展。金融产品品牌的延伸,是实施品牌向新业务领域拓展的重要策略。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通过实施品牌延伸,可以迅速在农村打开市场,同时为品牌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3]。二是注重金融服务品牌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的增长体现在其品牌深化的过程,针对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服务更加趋于多元化、多功能,在满足农村金融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业务拓展,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切实做好金融服务品牌维护。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价值的实现,需要拥有良好的品牌与客户的关系,这就需要在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品牌价值建设中必须通过客户资料数据库、分析客户行为、分析市场趋势等手段,来尽最大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并牢固形成以客户为中心和客户至上的农村金融服务理念和氛围,凸显品牌价值,提高金融品牌的影响力。

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立足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一大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契合农村金融市场格局的金融服务品牌得到创新,金融品牌的价值得到体现,但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主体多样化的变化,在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上,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村金融服务品牌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直是金融市场重要交易手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品牌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一是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结构相对单一。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一直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占据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机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种具有垄断局面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自我发展和创新,缺乏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单一的以贷款为主的金融服务,已经无法适应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保证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二是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除去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受自身政策体制的制约,服务农村后劲严重不足。农业银行的农村贷款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且农村的服务网点也相对较少,严重缺乏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动力;农业发展银行仅仅从事国家政策性的农村金融业务,金融服务产品的范围偏窄。同时农业发展银行被严格控制于国家的政策监管,没有独立的经济核算能力和利润来源,不具备有效开发金融产品和实现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创新的能力,存在目前如何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二)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体现不明显,金融服务产品特征同质化在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其品牌价值体现不明显,很多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特征明显同质化,无法显现品牌机制的特征。具体分析来看,一是现有的金融。服务产品,基本处于产品开发的基础层面,同时产品的组合也无法摆脱传统的金融业务格局,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推出的金融服务产品也表现为同质化,没有特色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在具体实施中的表现。二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已经在我国得到推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国家推行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工程,这一新兴的金融消费群体,改变了现有农村金融市场消费格局,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的金融消费需求,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必须满足这一新兴市场的要求,保证金融品牌建设的多样性,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三)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缺乏政策支持,品牌价值建设明显乏力。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目前还没有相关正式的国家政策给予有力的支持,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明显乏力。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来自各层面的精心设计和协调配合,相关政策配套的缺失,会严重制约品牌价值建设的进程,而对于服务农村的大部分金融机构,由于不具备独立法人的身份,在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动力不足。(四)品牌价值建设观念意识急需增强,农村金融品牌有待认同。在涉及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上,还存在观念和认有长期的发展战略,这些现象极大妨碍了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直接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品牌的影响力、公众认知度与美誉度受到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良好的公众品牌形象,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增强品牌价值建设理念,并将理念融入金融服务始终,充分认识到品牌价值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品牌价值效应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品牌价值建设在自身改革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四、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将服务“三农”作为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核心,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突出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市场配置以及市场监管,全方位多角度,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全方位设计,打造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金融服务品牌,并实现其品牌价值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一)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经营发展理念要实施创新。要真正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建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必须在经营发展理念上实现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一是要把服务“三农”作为经营发展的宗旨,通过改善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打造农民信赖的金融服务品牌;在金融市场交易上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经营发展上努力实现多方共赢,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在品牌价值建设上与时俱进。实现传统的服务方向朝现代的服务方向转变,在金融服务品牌价值上,更多体现出为现代农村、农业服务的转变,突出品牌价值的时代性;三是在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上,要将突出支持农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作为重点,集中体现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使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金融服务品牌在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二)牢固树立农村金融机构在品牌价值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决定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来自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内部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在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农村金融机构在品牌价值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挖掘自身创新和发展潜力,摆脱依托政策扶持,缺乏主体创新的局面。各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多年来形成的农村地区人缘、地域优势,立足于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展自主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通过自主的创新和发展,逐步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和金融服务水平,积极研发和设计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符合农村融资环境运行的金融产品,丰富农村地区金融产品服务内容,为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三)金融服务品牌开发要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市场需求。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还要积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来满足逐渐增强的农村金融发展需求。一是金融产品的结构多元化。现在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实现多元化需求主体共同存在的格局,开发和创新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形成格局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可以适应农村不同金融需求主体的要求,将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二是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会刺激农村资本市场的更加成熟。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不仅仅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更是各类资本叠加的综合体系。通过农村品牌价值的建设,农村资本市场被注入了活力,刺激更多资本的参与,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交易,优化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环境,实现了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的多样化,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综合发展。(四)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相关机制。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离不开与之相关的制度机制的配套。在相关政策机制的支撑上,一是央行应该建立起以农村金融创新为主题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建设联动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和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工作,通过机制来协调和平衡相关部门的协作。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的根本。在农村金融信用档案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上,央行要通过机制和政策引导,积极督导和推进各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以此来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的顺利实施。综上,信息化时代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是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作为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农村金融服务品牌价值建设,将为创新和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实现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融资环境,构建和谐、健康的农村金融交易市场,推动我国农村各项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刚.基于当前“三农”新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初探[J].农村金融研究,2016(4):67-71.

[2]刘宇.创新农村金融改革,促进服务“三农”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3):31.

第9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金融业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金融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正常经济环境下,金融业服务所在地区的经济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二是在国家实施重大宏观调控时期,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发挥的政策效应。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并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在实施“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地流转、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现有金融体制怎么满足这些需求,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中原金融区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金融改革以来,中原经济区内的金融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金融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截止到2011年5月,河南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5618.2亿元和16467.6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73万亿元和550.77万亿元;2011年前三个月,河南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4%和3.24%。2011年前三月,河南省与全国的GDP分别为5615亿元和96311亿元,河南GDP占全国GDP约5.83%的比例。而河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7%的比重,所以河南的人均信贷水平与GDP水平,都与全国有着较大差距。

2.资本市场运作乏力。在中原经济区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限,主要是IPO、配股、增发以及可转债等形式,国际市场鲜有涉及。到2010年8月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总计为2119家,而河南仅有49家,占比2.3%;在 2009年底,上海、深圳A股市场总市值达到24.27万亿元,其中河南的上市企业总市值仅为3222.6亿元,占1.3%;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也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替代性也不强,不能满足货币市场的需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聚集能力。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中原经济区是国家“三化”协调发展的试验区,其主体河南省是粮食大省、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区内国有金融机构投入农村地区的资金越来越少,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主要由农信社来满足,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单一。农村金融内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同时存在,而正规金融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只好寻求与非正规金融。

4.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业务也还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方面;在放贷模式上,各金融部门还沿袭的是上级行下发的信贷政策标准,不敢突破传统,根据地区情况制定放贷政策,为客户解决资金困难。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很多农村地方,金融网点很少;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薄弱,不能很好的利用电子化与网络化工具,各银行结算系统独立运行,增加了各银行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5.金融信用环境欠佳。金融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原经济区内,截止到2010年12月,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24.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7%,银行不良资产过高,信用环境不佳,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增大,进而银行产生惜贷行为。不良的信用环境影响了区内信贷的扩张速度,降低了区内资金的积聚能力,产生了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还造成银行与企业间关系紧张,对贷款的持续平稳投放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6.金融人才总体素质不高。从整体上来看,中原经济区内,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在学历结构中,低学历的占了多数,高学历的比例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掌握先进的专业金融知识的“高、精、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一般性人才资源过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区内从业。目前,中原经济区内在金融人才的后续教育与培训方面严重不足,人才现状与素质高低也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一)大力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在更高层次上发挥金融在总体经济中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的作用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无论是金融工具的创新,还是金融业务与金融制度的创新,都能为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渗透性和作用力。

1.加快机制创新。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市场开拓意识,更新营销观念,主动开展信贷营销,积极寻找、选择和培育客户,满足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防止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过度集中。金融机构应创新建立差别化贷款管理投放机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细分市场,实行差别化管理,灵活进行授权授信管理,提高信贷资金投放配置的效率。

2.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当前除了要抓紧开发常规信贷业务品种外,要加快电话银行、信用借记卡、对外担保等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期权、互换、组合保险、零息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新型金融产品。

3.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当前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传统银行的柜面服务,朝金融服务技术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发展。大力开拓为企业改造、居民投资提供结算、清算、代收、代付、托管和咨询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加大延伸服务、延时服务推广力度。

4.加快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模仿创新可以使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要着力于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培育社会投资环境,需要努力拓宽渠道以形成新型金融产品、集聚新兴金融资本,并且从政策及实务两个层面,积极引导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经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及附属网点。通过加强基础建设,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做好准备。二要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的金融支持工具,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以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三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互储金,使其更好地为发展中原经济区经济服务。积极尝试农村小额信贷如无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的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化解农村资金缺乏的问题。四要积极改善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模范社区试点,以点带面,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五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积极疏导民间融资,发展资源开发、科技开发、旅游发展等区域性投资发展基金。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资金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要加大信用观念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金融实施信用状况与信贷额度相挂钩的政策,根据信用和金融安全的等级实行区别对待,级别高的地方,可以加大信贷力度,反之,则降低信贷额度。

2.建立信用约束机制。积极利用法律手段制裁各种不守信用的违约行为,以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加大对违约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戒力度,对恶意逃债的企业及其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金融部门要对其进行联合制裁,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要通过依法处理失信行为,加大失信者违约成本,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要实现金融长远、良好、有序的发展,还必须从以下方面予以保障。

1.思想保障。金融、经济具有互补性、互动性,地方政府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地方金融机构的工作,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还要通过会议、论坛、新闻媒体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和宣传经济和金融的互动关系,深化金融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认识。

2.组织保障。中原经济区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协调。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机构,以服务金融企业为宗旨,以协调政、企、银之间的关系,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为原则,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围绕构建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社区开展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对各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业务进行考核,为金融系统搞好服务,促进地方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3.制度保障。制定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奖惩制度,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支持系统;二是制定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配套制度,规范抵押、质押收费标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制定财政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贴息支持制度;四是制定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金融业发展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人才保障。人才是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开发是金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用工制度,吸引优秀金融人才来区内发展。立足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完善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09年河南省金

融稳定报告[R].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

[2]张军,何建伟.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09(11)

[3]王海全,毕家新,谢进.构建完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持体系[J].广西经济.2009(10)

[4]赵敏.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7)

第10篇

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必要的,但是构建新的制度安排却需要付出成本,固定性的制度投资(建立制度、维持运行及变动)作为沉没成本无法收回或改变用途。因此有必要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并不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专门的金融服务体系。从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来看,当前的金融体系在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效率低下,无法满足该群体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种低效反映了当前金融体系与弱势群体金融交易治理能力的错配,其根源在于现行金融体系在治理弱势群体金融交易上存在内生。

一、内生根源于经济活动性质的差异

金融体系由决定金融交易协商和治理方式的经济力量所决定(Neave,2004)。“经济决定金融是不变的道理。……经济学的结构体系表明,相对于真实世界,货币金融世界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从本源的、决定性的、全面的意义上说,离开经济谈金融,无疑是描绘空中楼阁”(李扬,2009)。经济活动的特征决定了所需要的金融功能,“把金融活动的功能视为制度的基点,那么金融体系的制度结构及其变迁可以在该理论内被推导出来。”(罗伯特.默顿、兹维.博迪,2005)。在这个理论模型中金融活动的功能是外生变量,而制度结构是内生变量。中国现代金融体系是为发展现代工业化经济而构建的。“大一统”金融制度下,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过挤压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将银行作为实现资金聚集和输送的渠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也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了改革,此时金融体系的选优和放大功能得以发挥,使资源按效率进行配置。

根源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差异,使现代金融体系在治理弱势群体金融交易中存在无法消除的内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植于工业经济的现代金融体系在运营模式上与内生于零散、脆弱性经济活动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求不适配。前者以大规模货币经营业务为主,通过规模化的业务处理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弱势群体的经济活动则零散、发生频率较高、同类业务因个体不同呈现出差异性。第二,现代金融体系决策的信息基础不同于弱势群体经济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信息结构。前者以可验证、可远距离传输的符号型知识作为决策基础,弱势群体经济活动的信息以意会型知识为主。第三,现代金融体系只需专业化处理金融业务,但实践经验表明,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既需响应金融需求,还需满足附着于金融需求之上的社会服务需求,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融合起来。这些障碍集中体现了现代金融体系治理弱势群体金融交易的风险管理与交易成本问题,下面以银行为例进行讨论(之所以以银行为例进行讨论是因为弱势群体可以使用银行的部分服务,而无法使用金融市场)。

二、内生具体分析

1、大规模货币经营与零散需求的矛盾

现代金融组织通过扩大货币经营规模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除了交易成本节约,提高单位交易规模同时降低交易频率有利于降低操作风险。按照Greenwood和Smith(1997)的观点,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参与人数增多,交易规模扩大,单位交易成本下降,利用金融中介的收益超过“参与成本”(即金融制度构建成本),此时金融中介得以形成。若将金融中介扩大到金融体系,这一观点仍然成立,只有当利用金融体系出现净收益时,零散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才能逐步系统化发展,最终形成有机的系统,并因循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

弱势群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一般无需门槛所以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强以及收益比较低导致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差;与此相对应,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呈现出交易金额小、单个主体的交易频率不稳定、需求者数量众多等特征。因此,弱势群体金融交易特征使其与大规模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不相容。以银行存款为例,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手续与存款金额无关,则银行办理大额存款业务的单位成本就远低于小额存款业务成本,而且管理一笔大额存款所需支付的成本并不高于小额存款占用的银行资源。银行对平均余额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存款户收取账户管理费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再比如,贷款业务的成本在交易金额大小上的区别更为显著,金额较小的贷款在信贷程序并不会比大额贷款业务简单,同样需要进行贷前调查、信贷审核以及贷后管理,所以大额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小于金额较小的贷款业务;而且,弱势群体从事的经济活动在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及其他外界干扰之下,项目收益与风险并不对称,由此提高了贷款人的信用风险。所以,当交易额对金融服务总成本影响不大时,大规模交易明显优于小规模交易;而且通过提高交易规模、降低交易频率,能降低操作风险。

2、金融交易决策的信息基础差异

现代金融体系的决策信息基础以数码式信息为主;受信息生产能力限制以及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高,与弱势群体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主要是意会型知识。信息基础不匹配使现代金融体系治理弱势群体金融交易的能力降低,成本上升,导致治理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率。以信贷业务为例,信贷市场不同于阿罗―德布鲁模型所描述的市场,后者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市场的匿名特性,对市场参与者完全无歧视性。但是,“信贷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斯蒂格利茨,2002),提供信贷或为信贷提供担保要承担风险,那么信贷市场就必然会重视参与者信息并依此对参与者进行区别对待。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依赖于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判断,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则依赖于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激励结构进行评估。可见,现代商业银行的决策信息主要是可以表示为“计算数字、书面或口头报告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加工而获得的信息”(Aoki,2001);这种成文化(数码信息)的信息能够通过各种介质进行存储和远距离地传输。银行信贷决策以数码式信息为主的理由有二。

(1)现代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使然。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内控机制直接影响到银行经营安全。银行通过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防范和控制风险,其中内控制度中的逐层授权、划分职责、岗位制衡等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信息能够准确表达、顺畅传递,只有数码式信息符合这种要求。可以说,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基于可书面化表述、可存储、可远距离传输的数码式信息之上。相较于意会知识,数码式信息能够更准确表达信息,既有助于运用先进的金融技术进行科学决策,也有利于划分责任加强管理;唯有数码式知识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使内控体系中的各岗位及时、便利获取信息;数码式知识还能方便地进行定期更新,比如企业的各种定期财务报表要按要求报送银行。可准确表达、存储、远距离传递等特点决定了数码式信息是现代银行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的信息基础。

(2)经济原则的要求。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基于公开信息决策不同,银行信贷运用其私有的、关于借款人的个性化信息,使得信贷的个性化程度很高,信贷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具有高度专用性。银行如果要对信贷申请人进行有效甄别、事中审核以及贷后管理,必须投入资源来获得借款人的信息。为此耗费的资源变成沉没成本,既不能收回、转让,还会因为信息的时效性而需要持续投入。从经济原则考虑,银行获得数码式信息难度比意会知识要低,相应付出的成本要少;银行能够定期从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借款人那里获得信息更新,有利于风险控制;数码式信息比意会知识准确。因此,数码式信息的成本不仅从总体上低于意会知识,而且当银行规模化处理信贷业务时,基于数码式信息决策的单位交易成本更低,符合运营效率要求。如果为弱势群体提供信贷,银行不仅需要搜集众多个体的信息,耗费大量资源,交易额微小无法降低平均成本,而且所搜集的信息以意会知识为主,其准确性短期内难以评价,以此为基础的信贷决策可能导致高信用风险。作为理性经济人,银行符合效率的行为就是基于数码式信息为大客户提供贷款而忽略需要搜集意会知识的小客户。应该说,银行并不是排斥意会知识累积,但出于经济原则会理性放弃小客户的意会知识。

3、专业化与综合服务的矛盾

现代金融体系按其功能专业化处理金融业务,这与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要同时融合社会服务相矛盾。现代金融体系以银行、金融市场为主线构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路径,各种金融组织专业化处理金融业务履行其具有的金融功能。但是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因其经济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原因,需要融合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不能只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以信贷为例分析需要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原因:一是弱势群体不仅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还缺乏管理和运用资金的能力。格莱珉银行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通过融合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提高项目收益,从源头上控制了收益性信用风险;二是弱势群体不具备生产数码式信息的条件,对弱势群体提供融资的决策信息基础主要是意会知识。意会知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关系合同或特定经历所得到的信息(Polanyi,1966),为了获得决策所需的信息有必要熟悉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其人品、能力、健康状况等软信息,通过为其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是获取这些信息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弱势群体的经济活动性质,有必要为其同时提供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这既是防范收益性风险的方法,还是搜集信息提高信息质量的手段。而现代金融体系专业化处理金融业务是符合效率的,与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要与社会服务融合相矛盾。

三、结论

根源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差异,现代金融体系治理弱势群体金融交易在运行模式、决策信息基础以及融合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经济活动性质的差异决定了现代金融体系的治理能力与弱势群体金融交易的治理要求错配,使得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容于现代金融体系。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何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虽然通过监管让利、贴息优惠、设立担保等各种政策措施激励商业银行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以融资为主),但效果却差强人意的原因。

(注:本文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信任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型及实证研究》(70472084)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弱势人群金融服务问题研究》(08BJL018)。)

【参考文献】

[1]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 Edwin H. Neave.Financial Systems: Principles and Organisation[M].Routledge,1998.

[3] Polanyi, K.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6.

[4] 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

[5] 李扬等:新中国金融60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11篇

一、以便民高效为根本,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

县域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着县域金融的动力和推力。金融服务的质量好、效率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大、动力就更加强,否则,金融的支撑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以便民高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尝试,创新突破,着力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一)加速完善县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着力解决农村金融“真空”

要在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的基础上,摒弃“有网点就有服务、网点多服务面就大”的错误观点,重点解决好网点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金融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金融网点机构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同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金融便民中心等新型服务体系建设,用固定的或流动的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快推进以惠农支付服务为重点的惠农便民工程建设,延伸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便民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导向,也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当前要紧紧依托“银行卡助农”工程,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银行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工作的推广运用力度,进一步完善惠农POS机的功能,加大惠农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切实为农民群众量身定做一些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使广大农村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解决金融服务薄弱环节

金融越是发展,老百姓需求越大,就越需要处理好金融自身建设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基层金融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县域金融来说,当前急需采取强化内部管理、配强业务队伍、提高职业经理人员素质、培养行业服务文化、改善和增加硬件设备、完善窗口柜台服务平台、加强外部监督等措施解决好办理金融业务“排长队”、“大厅服务混乱”、“服务态度生硬”和“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老大难问题,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其不受损害、不受侵犯、不受损失。

(四)加大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扩大山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落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所致,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老百姓对金融缺乏必要的认知、了解和掌握。因此,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要从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开始,这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金融部门要主动作为,多花心思,统筹谋划,结合县域农村发展实际,根据当地老百姓实际需求,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宣传网络和工作机制,让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下乡进村,努力扫除金融服务盲区,使金融不再远离普通老百姓,让金融不再成为老百姓的“奢侈品”,确保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公平享受到金融发展成果。

二、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推进县域金融改革发展

县域金融改革决定着县域金融发展的未来。当前,县域金融要根据中央和国家的金融改革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对县域农村金融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县域农村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这就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的支点和基点。就县域农村金融来讲,要通过改革创新着重解决发展中的制度性问题: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金融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县域资金“循于并融入”当地县域农村

在当前银行资金组织压力加大、资金运用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用市场手段与行政引导的改革思路,改变政府直接行政干预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资金市场的自由支配权,引导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使金融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通过政策机制的驱动,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变“爱富嫌贫”、“爱大嫌小”、“爱工嫌农”的传统金融服务理念,防止县域有限资金向大城市聚集,削弱县域金融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投入和支持,以便更好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持续性。

(二)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树立新型金融管理理念

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适当调整县域金融监管政策和机制,改变现行金融监管标准统一化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尤其是针对农业和县域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更为灵活的监管方式,确保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相应的金融信贷支持,保持小微企业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县域金融工作机制,实现政银企沟通对接常态化

银企、银政深度合作和无缝对接是县域经济金融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就目前的县域金融工作来说,要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县域金融协调机制,完善县域金融管理机制,畅通县域金融“对话”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整治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构筑政府、金融、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等各方参与的良好的金融生态机制,以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增强对县域金融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从根本上避免“银行惜贷”现象,形成县域金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建立县域金融扶持政策保障机制,保持县域金融发展活力

就金融行业自身而言,县域金融仍处于弱势地位,要全面发挥县域金融的作用,县域金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迈开步伐,大胆作为,积极探索,不能因循守旧,在思想上要大胆冲破束缚,将县域金融作为金融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来推动和打造,在政策扶持上要大胆放开手脚,该放活的要放,该给予的要给,该投放的要投,该引入的要引,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县域金融倾斜和扶持,为县域金融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支持县域农村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以优化资源为支撑,促进县域金融健康发展

县域金融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当前县域金融发展而言,优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要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信贷资源,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信贷资源作为县域金融最为重要的稀缺资源,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导向,运用和优化银行信贷资源,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改变“贷大、贷长、贷集中”的信贷投放模式,建立“扶特、扶新、扶优”的贷款投放新机制,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自身发展。要重点加大对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产能过剩产业和限制性行业的信贷“退出”和“调整”步伐,通过县域金融信贷投放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信贷扶持,逐步减少并完全退出对国家限制和过剩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大对各类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注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优化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服务方式多元化

一种需求对应着一种产品,没有产品就没有服务,就没有支持的办法。眼下,县域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大有瓶颈是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短缺。因此,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把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优化组合,简化一些已开发多年、相当成熟产品的操作流程,使操作更高效简便,使服务更贴心,真正达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适销对路。同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层次分明的特点,加大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使产品覆盖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三)优化金融需求,大力发展民生金融

目前县域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民生金融需求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众多县域金融需求中,要优先考虑民生金融需求的有效满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大力发展民生金融,通过引进机构、增设网点、创新品种、延伸服务、改进监管等综合立体措施,不断完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创新民生金融服务方式和品种,加大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和资源倾斜,积极拓展民生金融服务领域,有效改善民生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民生金融资产质量的容忍度,加速推进县域民生金融发展,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

(四)优化金融供给,全面夯实金融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创新;发展

前言

在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处于消化期,这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也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反映。福建自贸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便是福建在新常态下孕育出的新机遇。建设新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创新驱动是必然选择,而金融创新是其重要内容。

一、当前福建省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福建金融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银行“躺着挣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而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手段仍然在起着主要作用。省内的其它投资工具发展并不成熟,直接融资的比例不大。另外,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经济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泉州市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更占全市九成以上。[2]中小企业因为质押条件不足等问题的限制,获得信贷支持一直较难,目前,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福建中小企业资金紧缺问题更为凸显。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突出。当银行信贷紧缩,人们对于资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寻求直接融资渠道就成为唯一的途径。民间借贷便由此迅猛发展,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但是以长远来看,企业必然要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加重企业负担,缺乏有效监管,诈骗案屡禁不止,骗贷,跑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财富的创造者,中小企业是我省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这些年福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不少企业发展遇到了新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无论是立足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必须要依靠金融创新驱动。由此可见,通过金融创新驱动省内经济发展已刻不容缓。[3]

实践证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根本,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动力源泉。改进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服务,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仅是完善金融体系的战略需要,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金融创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传统金融的创新

1.创新发展银行业

金融业包含着巨大的金融创新需求:银行信贷领域。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使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享受制度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创新经营模式的强烈需求。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业务和产品结构,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金融理财市场已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竞争的热点。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增加理财业务收入,是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同时,未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层出不穷,给金融服务模式带来创新变革。[4]商业银行需要同步适应产业格局的调整和升级,构建符合自身禀赋优势和市场定位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既是市场中的竞争参与者,更是实体经济中的金融服务供给者。[5]这需要商业银行将创新思维贯穿于经营理念、产品研发、服务提供的全流程之中。模式创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捷通道。针对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开展存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证、订单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产品和金融服务。产品与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能够有效契合创新型行业、智力密集型行业的运行发展特点。提升服务创新,自主创新显著改善了银行的服务体验。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完成交易项目,更多的业务离开了银行柜面,使客户体验到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

2.创新发展普惠金融

银行业通过自身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满足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降低普惠金融运营成本;通过监管创新,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产品创新,降低服务门槛引导银行业机构按照“普惠”原则,创新金融产品,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客户担保难、贷款贵等突出问题。小微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不动产,拓展到机器设备等动产,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等其他资产。[6]在加强监管前提下,扩大民营银行试点,允许更多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民营银行开闸的政策东风,鼓励民间资本在高新区发起成立民营银行,专门为高新科技提供融资服务。近年来,我国银行、保险和证券互相渗透,金融业综合经营渐成趋势,应在改善监管基础上,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提高金融业竞争力。鼓励互联网金融、小额信贷组织等创新性金融业态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发展,以P2P 融资平台、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股权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迅猛发展,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在内的小额信贷组织也发展较快,这些创新性金融组织和业务在改善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盘活民间借贷融资

当前我国社会融资成本高,主要表现在民间融资的高成本。市场上的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央行基准利率。正因为银行体系内外的巨大价差,推动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追求高额的回报。我国一直存在着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两种融资方式,民间借贷使大量民间闲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且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个人与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帮助,达到普惠金融的目的。建议从金融制度创新出发,出台关于福建省民间融资管理的条例,通过为民间借贷提供登记、公证、资产评估等法律保障,打造一个规范的金融信息平台,从而保障民间资金得到合理高效利用。针对民间借贷引发的经济纠纷甚至暴力事件,建议尽快出台民间借贷的法规实施细则,不仅可以盘活民间融资,也是防范民间借贷引发的社会危机的良策。探索金融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民间借贷组织成立小型银行,取缔“地下钱庄”,使民间借贷行为在阳光下进行,允许其在国家法律和各项金融监管制度的约束下吸收民间资本,服务中小企业,活跃民间金融市场。

4.打破传统融资格局

福建经济多有产业集聚的现象,比如:晋江的鞋业,南安的器材,安溪的茶叶等。针对此类特征,可以逐步完善产融结合联动支持机制。由于产业集群内一些高成性的企业更易获得直接融资,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工具,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切实改变融资信贷化的单一结构。首先,引进先进融资工具。由于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债券融资的要求,可将捆绑发债的理念引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新中小企业集合融资模式。金融机构要利用自身资源,汇集集群内中小企业合力,以集合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信用增级服务。建立产业投融资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多个专业化发展基金。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投资基金的中介作用。最后,可以发展企业联盟基金。由政府牵头联合大企业协同出资,设立企业联盟专项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入进行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市场、产销、要素的整合,发挥协作和规模效应,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7]

5.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

资本市场是培育大企业大产业最好的通道。充分利用我省上市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做大;同时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推动福建省优质企业快速发展。加大力度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在拓宽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并购重组等方面施展本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以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为主,抵押物不足、信用能力先天不足。民间金融市场新机遇。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租赁金融等新型金融市场的出现和民营小银行的率先崛起为福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丰富的资本支持。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快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为创新创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投融资体系,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股权发行机制改革,支持新兴产业的融资,加强新三板市场建设,实现竞价交易,专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投资平台服务。支持创新金融业态的发展,设立股权众筹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6.结合本土金融优势

基于福建特殊的对台地位,改革创新促进闽台融合,福建责无旁贷。因此,加强闽台离岸金融合作、在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方面,相关政策涵盖引进台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业务合作、便利跨境融资等。例如,在金融机构准入方面,为台资法人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开设绿色通道,降低台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难得契机。金融要加大支持力度,以跨境金融创新为主线,促进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对接,加强海洋合作,拓展经贸交流,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深化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贸金融合作关系。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的关键领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我省的综合优势,鼓励金融创新,加快步伐推进自贸区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以及信用担保服务,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8]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金融活跃,为构筑“海丝”核心区金融创新试验平台,致力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创新,培育新型金融市场,探索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发展,打造金融开放的示范区。

三、新兴金融的发展

1.发展互联网金融

作为新兴的创新型行业,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模式越来越多,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成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引擎。对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新常态而言,就是永远在创新中发展。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真正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实现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服务新常态下的发展优势。2015年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福建省和阿里巴巴将在“互联网+”的诸多领域展开合作。阿里巴巴将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立体化产业发展优势和福建省在产业、资源、环境、政策、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跨境电商、农村电商、闽货网销、电商人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民生、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旅游服务、互联网+拍卖、互联网+政府采购、互联网金融、“信用福建”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将阿里巴巴核心技术平台作为福建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推动福建省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共同打造中国互联网经济示范区。同时,通过P2P贷款完成投融资业务的速度和效率高于传统金融机构,P2P作为新生事物,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推动普惠金融贡献了力量。

2.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科技金融就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结合。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金融的助推。在金融的助推下,科技产业才会呈现出新的面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指统筹科技和金融两个资源,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而设立的综合平台。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沟通和增值服务,提高投融资效率。[8]目前,上海,天津,苏州均已经成立了相应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福建省需致力于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沟通合作,专业增值服务。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标兵,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科技金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与之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科技金融是建立这个体系的最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把资金链和创新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完美融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孵化、成长等阶段提供了支持。为了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平稳、快速发展,建议在监管政策方面,考虑科技金融业务特殊性,对科技支行的监管政策进行差异化调整,单列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适度放宽科技支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9]

结束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的媒介作用和资金的推动作用,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也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必须把金融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强化金融创新驱动。在强大的创新驱动下,金融业将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出重要推动作用,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与自身战略转型的双重目标。新常态下,福建省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并且依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那么就必须重视传统金融的创新,抓住新兴金融的发展。金融创新可视为推动金融系统向更有经济效率的目标发展的动力。着力化解长期制约创新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资本的强有力支持,科技成果便得不到从研究到应用的高效发展。我们需要保持着开放的心态,积极接纳金融创新的新生事物,才能在新常态下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邵秉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金融改革与创新.国际融资.2015(1):31-33.

[2] 程琦.建设新福建.聚焦两会.2015(3):20-21.

[3] 文振新.加快创新驱动提升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环境.北方经济2015(3):12-15.

[4] 苑德军.强化金融创新驱动.财经论坛.2014(12):78-79.

[5] 阎庆民.以创新驱动助力新常态.中国金融家.2014(12):17-18.

[6] 周民源.创新驱动广为覆盖探索普惠金融发展之路.中国金融家.2014(8):70-73

[7] 郭文义,郑一龙.区域产业集聚与金融创新支持策略―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金融纵论201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