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

时间:2023-02-04 00:50:07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

第1篇

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工业城市,1960年建市。特殊的工业结构使煤炭工业产值一直在淮北市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着较大比重,煤炭企业税收则是淮北市税收的主要构成部分,煤炭企业同时也是淮北市金融机构的重点和大额贷款客户。淮北市煤炭企业在经济金融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淮北市经济金融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当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好时,淮北市经济增长也随之加快;当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差时,淮北市的经济增长随之减缓,并且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暴露也有着同样的影响。 一、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对淮北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对比分析。 1、低谷时期。在1996年以前,淮北市煤炭企业的产销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平稳的,煤炭企业产值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60%左右,没有过大的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在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路”以后,能源需求减少,使淮北市的煤炭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煤炭工业经济步入了罕有的低谷。全市煤炭产量从1995年的2236万吨下降到了1996年的2200万吨,下降了1.6%,之后煤炭产量继续减少,直到2000年才开始恢复性增长,达到了2320万吨,仅比1999年增长1.7%,比1995年增长3.8%。在1996-2000年间,淮北市的煤炭价格也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210元/吨下降到了2000年的165元/吨,最低时只有140元/吨。煤炭产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降,使煤炭企业产值增长缓慢,对淮北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也大幅度下降。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5年以前的65%左右下降到了2000年56.8%,在GDP中的比重从1995年以前的40%左右下降到了2000年的26%。由于煤炭产业在淮北市工业经济中占据着支柱地位,煤炭工业经济增长减缓也拖累了淮北市经济的增长。在1997年到2000年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同期淮北市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7%。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几年。 2、高峰时期。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增长加速,能源需求迅速增加,淮北市煤炭企业逐渐摆脱了经营困境,煤炭生产和销售向好,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3279万吨,年平均增长16.2%;煤炭价格从2000年的162元/吨上涨到2011年的396元/吨,年平均增长23.6%。2001-2011年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5.8%,其中2001年淮北市煤炭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4%,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煤炭工业经济增长加速的带动下,淮北市工业经济同时呈现增长加速的状态,2001-2011年,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5%、15.8%、16.4%、25.2%,是淮北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8.6%、74.3%、72.5%、7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2%、42.6%、45.8%、42.8%。下图显示了煤炭工业增加值在淮北市工业增加值和GDP中所占的比重。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煤炭工业增长对淮北市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较强的支撑作用,煤炭工业增加值与全市工业增加值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9,下图表明了这种相关关系。 二、煤炭企业是淮北市金融机构的重点客户。 淮北市因煤炭开采而建,所以煤炭企业一直是淮北市金融机构的最大客户,也是信贷的主要投放对象,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无不把煤炭企业作为贷款营销的首选目标。1997年前,淮北市煤炭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资和投资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只是提供 配套的流动资金贷款;1997年以后,煤炭开发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中长期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提供部分中长期贷款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 即便是在煤炭企业经营处于低谷时期,煤炭企业仍然是淮北市各家商业银行的最大客户,因为从生产规模上来讲,淮北市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超过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淮北市两家国有煤炭企业和一家私营煤炭企业一直是处在龙头老大的地位。特别是1998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采取集约化经营的模式,收缩中小企业信贷,重点服务于大客户、大企业,煤炭企业作为淮北市最大的企业集团,理所当然的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客户。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的存款一直是淮北市各家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仅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例,该企业集团2005年6月末存款即占淮北市企业存款的36.6%。同时,由于2000年以后煤炭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攀升,其贷款需求也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竞争对象,对煤炭企业的贷款在淮北市信贷市场上竞争激烈,煤炭企业在新增贷款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下图显示了淮北市煤炭企业贷款在各行业贷款中所占的比重。 2000年以后也就是煤炭企业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以后,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贷款支持还突出表现在对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大力支持,除新建矿井以外,金融机构利用企业效益较好的时机,支持了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1-2011年间,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其中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据着较大比重。下表列出了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煤炭企业的非新建矿井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项 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39.6 43.2 51.2 64.1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13.9 14.8 17.4 22.5 在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较大,2001年以后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大部分投向了淮北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这两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支持这两家企业的技术改造,下表列出了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与煤炭企业在淮北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年末余额。单位:亿元项 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11年中长期贷款 23.8 24.3 26.5 33.2煤炭企业中长期贷款 19.3 17.6 22.6 30.7 淮北市煤炭企业产能的增加,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提升的生产能力,也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支持。 针对近两年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的产能和煤炭企业的综合利用能力,淮北市金融机构在2004、2005年还大量增加了对煤炭企业的授信额度。2011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对淮北矿业集团授信177亿元,用于10对矿井的新建和改建。2005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对皖北煤电公司授信110亿元,用于新建6对矿井和煤化工等14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2005年3月末,国有商业银行淮北分行共计对淮北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公司授信120亿元,使这两家煤炭企业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获得的授信总额已经达到了397亿元,比2003年增加近47倍,这还不包括异地金融机构对其的授信在内,是淮北市建市以来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最大授信额度。在今后5年这些投资项目全部建成以后,淮北市的煤炭产量将从2011年的3000万吨上升到7000万吨以上,产能增加1.3倍,发电能力新增140万千瓦时,使淮北市步入全国中等工业城市的行列。 三、金融机构贷款向煤炭企业集中的风险分析 按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制订有效的内部措施以限制对单一借款人和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对单一借款人或单笔大额贷款被约束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但是这些限制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较差。原因在于淮北市规 模不大的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都在努力争取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利润。 在淮北市,由于优质客户较少,所以在信贷市场上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激烈,特别是人民银行在破解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抑制信贷紧缩问题,使国有商业银行地市级分行也不得不重视所在地企业贷款需求的情况下,增加贷款投放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是在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贷款风险约束制度,对信贷员实行贷款风险责任终身制,使贷款投放只能满足有效需求,那些信用评级较低的客户无法实现贷款准入。所以,1998年以后淮北市的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那些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新增贷款向少数客户群体集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向经营效益良好的煤炭企业集中。如在2000-2011年间,淮北市金融机构贷款新增31.3亿元,煤炭企业新增18.8亿元,占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60.1%。虽然对煤炭企业的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也使金融机构承担着巨大的贷款集中风险,在煤炭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时,市场风险也增加贷款集中的风险暴露。 淮北市煤炭企业经营处于低谷时期,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贷款的最佳状态是勉强可以维持收息,煤炭企业入不敷出的现金流几乎拖累了淮北市所有金融机构,只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复苏才使煤炭企业起死回生,也使金融机构避免了贷款潜在风险的完全暴露。但是目前淮北市贷款集中的现象表明金融机构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贷款集中风险。 四、政策性建议 1、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结构调整。淮北市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金融机构而言,要通过信贷支持的方式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机构经营要有长远发展的意识和思路,充分认识到地方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将会拓展金融机构的市场空间,增加金融机构的生存和盈利能力,从而增加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2、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新增贷款向某些行业集中的状况表明金融机构不能有效避免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这是金融机构经营水平欠佳的典型表现。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必须要重视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尤其要避免贷款向个别行业和个别的企业集团集中,使经营可以尽量规避经济增长波动所形成的市场风险,维持经营的稳健和良好的竞争力。 3、监管机关要提高对宏观经济走势及对金融机构经营影响的判断能力。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经济稳定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资金需求有较大部分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M2/GDP)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承受的经济风险有增无减,金融监管机关应该有能力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风险提示,避免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 参考资料: 1、1980-2011年淮北市统计年鉴。 2、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货币统计资料

第2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DOI] 10.13939/ki.zgsc.2015.03.011

1 引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学术界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戈德史密斯、麦金农和肖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金融和经济发展。总体来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为四块: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引导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二者相互作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本文借助于帕加诺的AK模型所推导出的结论,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 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40年中,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在学术界受到空前关注,出现大量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文献。这一领域研究的先驱可能要算熊彼特(1912),他认为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以及个人收入的提高。格利和肖(1955,1956)系统探讨了各种金融中介在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戈德史密斯(1969)首次从实证方面对金融和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国际上近30多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研究,揭示大多数国家二者间存在大致平行的关系,但没有明确给出具体的关系。

国内关于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也很丰富,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文献主要基于全国的视角来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谈儒勇,1999;韩廷春,2001等);这类研究都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第二类研究主要是通过区域数据来研究两者关系的区域差异(周力,2002;郑长德,2003)这类文献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三类就是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的关系(姚耀军,2004;许崇正,2005等)。

3 基本模型和理论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不少学者开始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机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帕加诺模型。他借鉴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研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AK模型。

4 实证分析

以上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三个途径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影响。在这一节中,我们转向实证研究,试图通过中国1983―2012年的30年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上述理论结果。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金融发展不仅表现为金融数量上的增长,更强调的是金融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以金融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来衡量我国金融发展水平。

我们借用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金融发展的规模,本文将以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应该反映金融体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本文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值来表示这一指标,用FE来表示。本文以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来源于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4.2 实证检验

4.2.1 ADF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3.1计量软件分别对金融规模指标(FIR)、金融效率指标(FE)、经济增长指标GDP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GDP增长率(GG)、金融相关率(FIR)和效率指标FE是非平稳序列。在对原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GG)、D(FIR)和D(FE)的ADF是平稳序列,可见原三个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

4.2.2 协整检验

由上面的检验结果,GDP增长率、金融相关率以及金融发展效率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故三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GG、FIR、FE这三个变量间存在且只有一种协整关系,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我们确定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但这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如何。为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考察其因果关系,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金融发展效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能显著影响金融发展效率,而金融效率不能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5 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分析

本文基于帕加诺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我们的实证检验结论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金融发展并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Granger关系,而金融发展效率也只是单向受经济增长影响。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指标选取或者考察期限长短方面;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市场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必然会对金融体系的效率产生影响,因而可能在做实证分析的时候分阶段去考虑得到的结果应该会更理想一些。

5.2 政策建议

尽管本文的实证结果没能检验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显著的影响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发展还处在相对较低水平上,政府信贷政策的倾斜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例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些导致我国金融发展效率不高。

鉴于此,我国应该积极推行金融体制改革,调整信贷政策,合理有效地引导资金流向,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可更好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aymond. W1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 New Haven, CT: Yale U1 Press, 1969.

[2] Pagano 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37,1993:631-622.

[3] 韩廷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 世界经济,2001(6):3-9 .

[4] 谈儒勇.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1999(10):53-61.

[5] 姜晓霞,史进学,孔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中国市场,2013(10).

第4篇

    一、文献回顾

    金融被视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早在20世纪初,经济学大师Schumpeter在其专着《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论述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他认为功能良好的银行通过甄别并向最有机会在创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创新,即他是从金融发展促进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个角度肯定二者之间的关系。继Schumpeter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系。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否定了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只存在于短期之内,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动并不影响实体经济。新古典学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持消极态度,如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学家往往过分强调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二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诸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观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理论:由Goldsmith开创的金融结构论,该理论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跨国的比较分析,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深化,金融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由McKinnon和Shaw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问题,强调价格变量是同经济增长关联更大的金融因素,认为以实际利率和汇率表现的金融自由化将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金融功能论,该理论认为不管是以银行体系为主还是以市场体系为主,都属于金融安排,都为经济提供相应的服务,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

    基于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许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文献都证实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Goldsmith通过进行跨国研究证明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King和Levine延续了跨国分析法,收集80个国家1960—1989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Rajan,Zingales分析了不同国家产业层面的绩效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发现对于金融中介发展良好的国家,那些主要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发展迅速。Beck,Levine,Loayza;Levine,Loayaza,Beck采用了矩方法;Demet-riades,Hussein研究了16个国家相当长的时间序列发现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Osinski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转型国家进行了检验,结论是模糊的,当使用分组估计时,二者更是呈现出了统计上的不显着,这就是说两者关系很可能是非线性的。我国学者也针对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谈儒勇、韩廷春等人使用最小二乘法等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赵振全等,康继军等和范学俊等人采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沈坤荣、张成运用DPD方法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不明显,并推断内生金融深化理论中这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关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整体层面,针对区域经济的研究较少,本文在这一方面有所改进,立足于湖北个案,研究二者之间的实证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以金融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1978年—2009年期间湖北省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经济增长方面的指标: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PGDP)。关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是选择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该指标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鉴于此,本文选取此指标作为经济增长方面的变量,选择了湖北省1978年———2009年期间的样本数据,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将各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对应年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得到RPGDP这一指标。相关人均GDP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北统计年鉴》。

    2.金融发展方面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存贷比(LDR)。金融相关比率是由美国经济学家Goldsmith提出,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定义为全部金融资产价值除以全部有形资产价值,反映的是一国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它可以反映金融发展的基本特点。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其中的一个变量反映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由于湖北省全部金融资产价值的数据难以获得,无法直接使用这一指标,而是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作为全部金融资产价值的狭义代表。因而,在本文中,金融相关比率是等于金融机构的年度存贷款总额除以对应年份的GDP。此外,文章还选取存贷比指标,即贷款与存款的比值,作为另一个金融发展变量。存贷比可被视为代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可以反映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因而该指标也可以从一方面反映湖北省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状况。关于湖北省1978———2009年期间GDP、金融机构存款及贷款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北统计年鉴》。

    (二)单位根检验

    本文是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在进行相关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即单位根检验,这里主要采用的是ADF检验法。本文利用Eviews计量软件对各个变量依次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图1、图2、图3分别为变量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PGDP)、金融相关比率(FIR)、存贷比(LDR)的趋势图。从图1与图2可以看出,RPGDP与FIR两个变量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都具有非零均值,因而设定的ADF检验模型均应该包含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从图3可以看出,变量LDR呈现出无规则上升、下降的状况,即没有明确的趋势性,并且是具有非零均值,因而设定的ADF检验模型只包含常数项。本文在进行ADF检验时,模型中滞后项的确定采用SIC原则,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的ADF检验结果可以看出,RPGDP、FIR及LDR各原序列无论是在5%还是1%的显着性水平下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均为非平稳序列。但是各原序列在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都能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其中FIR与LDR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也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具备了进行协整分析的条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分析

    由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变量RPGDP与FIR、RPGDP与LDR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为了证实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文章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主要使用EG检验法分别对RPGDP与FIR、RPGDP与LDR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

    1.RPGDP与FIR之间的协整检验

    首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RPGDP=a+bFIR+u,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进行估计,得到残差项时间序列1。然后对该残差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2.RPGDP与LDR之间的协整检验

    首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RPGDP=c+dLDR+u,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进行估计,得到残差项时间序列2。然后对该残差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图5为残差项时间序列2的趋势图,由该图可知,建立的ADF检验模型应不包含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检验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残差项时间序列2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无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表明RPGDP与LD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检验

    以上协整分析证明变量RPGDP与FIR、RPGDP与LD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具有长期相关均衡关系,但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接下来,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进一步研究RPGDP与FIR、RPGDP与LDR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综合分析,本文在此将最佳滞后期定为1,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的Granger检验结果可以看出,RPGDP在2.14%的显着性水平下是FIR的Granger原因,反之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RPGDP在4.1%的显着性水平下是LDR的Granger原因,反之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第5篇

【关键词】协整理论 误差修正模型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罗默所建立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型产生了 “内生增长理论”,卢卡斯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将金融因素引入到了内生增长理论体系中,试图研究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如戈德斯密斯[1]使用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作为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卡琳和梅耶[2]分析了多个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发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紧密,而发达国家则没有证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学者周才云[3]对中国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和协整关系。二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分析研究。如我国学者曹啸和吴军[4]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中国的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丁晓松[5]通过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分析指出,金融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反过来作用不大;王琛[6]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三是金融微观层面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一 、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的研究中选取了以下指标分别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度量:

(一)经济增长的指标

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常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中沿用此做法,为消除人口规模和通货膨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文中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并采用1992年为基期的可比价计算所得的实际值,用RAG表示。

(二)金融发展指标

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存量和流量指标。麦金农则以一国的货币存量(M2)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率即M2/GDP作为金融相关率指标,用FIR表示。

(三)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

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用证券化比率与衡量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们越重要。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因此用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值作为证券化比率指标,用DSM表示。

二、实证分析

(二)协整检验

本文中反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动态关系的误差修正方程如下:

由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的误差修正模型存在变量不显著的情况,并且可决系数较低。因此本文中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修正,权重为,修正后的回归结果如下:

通过修正,各变量的系数在此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与此同时,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54,回归方程的解释力较强,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值也提高很多,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更强。

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80个百分点;证券市场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增长0.017个百分点。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每年经济增长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48.0%被修正。误差修正模型反映了经济增长受金融发展与证券市发展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三、研究结论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金融发展、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从长期均衡方程可看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呈负相关,负面效应为0.277,而与证券市场发展成正相关,正面效应为0.177。从反映短期动态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

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证券市场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而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相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因果关系方向意味着不同政策含义,因此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增强经济增长的政策上,即应该强调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长远策略。

参考文献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78-86页.

[2]Carlin, W. and Mayer C., “Finance, Investment and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69(1), pp.191–226.

[3]周才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部地区1990年~2006年的实证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年6月,第31-33页.

[4]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财贸经济》,2002年5月,第40-43页.

第6篇

[关键词]投资学;教学改革;教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2-0116-01

一、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特别是2015年我校经济2014级金融学培养方案修订之后,投资学容纳金融市场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内容,学分增加为64学时,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使得投资学课程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它是金融学本科专业课中比较难的一门课。

(2)它反映了当代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与部分传统的金融市场学内容不同)。

(3)它确立资产定价在金融市场学乃至金融学中的核心地位。

二、传统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投资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不足

对于我校金融学专业而言,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已经开设的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等课程内容简单重复,并由不同的老师承担,对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教材选用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统一的科学规划,投资学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性和延续性。

(二)投资学专业教材有限,与教学环节相脱节

投资学课程的前瞻性较强,虽然教材众多,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投资学专业教材有限,并且大多数教材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内容陈旧,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更无法达到市场需求。

(三)学校实验经费有限,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由于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中,学校的实验经费有限,缺少证券模拟和期货模拟交易与分析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导致投资学课程教学不能满足目前金融市场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投资学教学缺少新型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金融+数据库+信息+技术”综合性集成化已经成为单一的金融学科发展方向。从金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能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专业化人才。然而,目前的投资学教学对金融计算、数据分析、统计计量等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较少。

三、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基于金融学发展前沿优化投资学教学内容

金融全球化、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工程化是目前金融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地方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修订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投资的发展脉络。此外,基于教材编纂的前瞻性和全面性,选择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滋维·博迪的《投资学(INVESTMENT)》,第九版为教材。

(二)理论结合实践,改革教学方法

投资学是一门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探索出一套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可以在课程实验中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通过实训项目、证券交易模拟实验和期货交易模拟实验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投资学专业素养,满足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此外,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到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开展实践学习。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将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等前沿性内容引入授课内容和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拓展完善金融创新产品设计,让学生通过团队讨论、课程展示、小组竞赛等形式展示其金融创新产品设计成果。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开放式教学、证券模拟实验室、期货模拟实验室、跨专业综合性实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大赛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投资实践,为其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广志.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总结.西北师范大学学报[J],2005. 

[2]陈尊厚,胡继成.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中国大学教育[J],2015(9). 

[3]曹锦文.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第7篇

目前,大量的文献集中于实证检验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多重分形特征。HiroakiKatsurag(i2000)通过多重仿射分析法发现日本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中存在多重仿射,从而说明日本股票市场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Sun(2001)以恒生指数的日收益率为样本数据,利用多重分形分析,发现香港股票市场并非遵循随机游走规律,收益率方差之和与多重分形谱的宽度之和有关。

Kantelhard(t2002)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该方法具有避免错误判断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相关性、在分析存在高阶趋势的多重分形信号时效果比小波变换极大模(WaveletTransformModulusMaxima)方法稍好等众多优点。因此,MF-DFA方法在各个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Zunino(2008)运用MF-DFA对33个国家的股票市场的重分形程度进行了量化比较,并指出重分形程度越高,市场就越无效率。Wang(2009)运用MF-DFA分析了中国深证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Zunino(2009)运用MF-DFA分析了拉丁美洲股票市场,发现其多重分形程度比其他新兴股票市场要高。苑莹等(2011)指出我国深圳股市行业板块中也存在多重分形特性。Zhou(2008)在MF-DFA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MF-DXA)。MF-DXA可用于检测两个非稳定时间序列间相关性的多标度特征。He、Chen(2011)用此方法分析了一些农产品期货市场,不同农产品期货市场间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

实证检验各国证券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文献之多无法一一罗列。金融市场呈现多重分形特征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对金融市场的多重分形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金融市场中呈现多重分形特征的成因分析。

分析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形成的原因是对其加以利用的前提。目前,关于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特征成因分析还不够深入。在金融时间序列中,多重分形主要由两种方式产生:一是由时间序列值的厚尾分布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打乱序列不能够消除多重分形。二是由大小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产生的,这时,随机打乱序列能够消除多重分形。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则打乱序列的多重分形程度应比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程度更弱。苑莹等(2010)指出小幅波动和大幅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是我国商品期货价格存在多重分形的主要原因。Barunik(2012)通过广义Hurst指数(GHE)分析了股票市场指数、汇率、利率等不同金融时间序列的多标度特征,通过打乱顺序检验和仿真分析表明,这些时间序列中的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收益率的厚尾分布产生的。

由此可见,虽然多重分形特征广泛存在于金融时间序列中,但其成因有差异。形成多重分形特征的主导因素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便大不相同。如果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于时间序列值的厚尾分布所引发的,这说明该资产的风险比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风险要大得多,在投资该资产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由小幅波动和大幅波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引发的,则表明该资产价格走势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可以加以利用。

多重分形特征在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目前,将多重分形特征应用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Mandelbro(t1997)基于金融资产价格是一个具有长记忆性和厚尾性的多重分形过程,利用多重分形级联过程,提出了资产收益的多重分形模型(MMAR)。MMRA包含以往模型所描述的价格波动特征,更预见了其他模型中没有体现的多重分形特征。Muzy(2001)验证并推广了MMAR,并提出了多重分形期望和资产组合理论,建立了基于湍流中瀑布理论的多重分形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Fisher、Calvet(2001)提出了Poisson多重分形过程,该过程为预测收益分布提供了理论分析。Fisher、Calvet(2004)首先提出将马科夫转换(Markov-switching)引入多重分形过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重分形迭代模型:马科夫转换多重分形(MSM)模型。Liu(2007)利用不同股票市场指数、国际汇率、利率等金融数据,通过对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的标度指数进行比较,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MSM所产生的明显的长记忆性与实际数据的标度率相一致。

魏宇、黄登仕(2005)利用多重分形这个强大工具,建立了基于多重分形谱的风险测度指标,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Wei、Wang(2008)以上证综合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为样本,利用多重分形谱提出了日多重分形波动(MFV)测度,该测度可用于预测短期的波动。Wei、Wang、Huang(2011)在MFV的基础上,提出了copula-MFV对冲模型,该模型相对其他一些对冲模型可获得更好的对冲效果。

虽然,多重分形模型具有众多优势,被认为是最为全面描述价格波动特征的模型,但对多重分形模型的参数估计并非易事。为此,Fisher、Calve(t2002)提出了关于MMAR的标度性质的参数估计方法,并以德国和美国间的外汇市场进行了实证。Bacry(2001)提出了多重分形随机游走模型(MRWs),该模型克服了级联过程需要具体的尺度比且参数较多等不足。同时,MRWs还具有稳定增量和扩张不变性的多重分形过程。Pochar(t2002)考虑到资产收益率的不对称性,对MRWs作了推广,推广后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期权的波动。为克服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多重分形过程的参数的缺陷,Lux(2006)将马科夫转换引入Poisson多重分形过程,从而利用广义矩方法(GMM)估计多重分形过程的参数。综上可知,将多重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有着许多优越性。虽然应用多重分形理论来描述和管理金融市场已经初显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多重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应用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见,虽然应用多重分形描述或处理金融问题已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尚有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中分形特征的本质不清晰,对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得还远远不够。现有文献很少从投资者这个金融活动的主体角度来分析多重分形特征形成的原因。

2.检验金融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比较缺乏、繁琐,检验的范围比较狭窄。目前实证检验证券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主要是以大盘指数作为样本。对行业指数或者个股的实证检验还寥寥无几。同时,目前的实证检验主要是针对资产的价格或收益,而对金融市场其他特点,如金融产品间的相关性、证券的系统风险等进行检验的文献屈指可数。检验时间序列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不丰富,目前广泛使用的MF-DFA一些步骤的处理依赖于经验,同时要求大量数据。

3.与多重分形相关的统计方法欠缺,甚至尚无直接可用的统计方法。这就使得MMAR、MSM等多重分形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繁琐,不利于推广,甚至都不利于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目前对它们的检验是在二项式测度等简单假设下进行的,这与实际的金融市场复杂程度相差甚远。

4.运用多重分形分析来提升投资能力、进行业绩评价的研究欠缺。目前虽有一些应用多重分形预测金融波动或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但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利用多重分形描述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根本目的是为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获取最大效用,现有的研究距此目标还很遥远。

多重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应用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将多重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中有着较大空间,需要不断探索。现提出几个重点研究方向,见下图:

1.改善或提出新的检验金融市场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方法以及改进关于多重分形模型的统计方法。完善金融市场中存在多重分形特征的检验方法,有利于更加广泛、便捷地判断多重分形特征的存在与否。多重分形模型的统计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准确、简便地估计多重分形模型的参数,这对于有效运用多重分形特征进行投资决策意义重大。

2.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多重分形的形成原因。FMH相对于EMH更注重投资者的投资时间长度以及对信息不同的敏感度,投资者行为对市场价格的走势有重要影响。Cajueiro、Tabak(2009)指出“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多重分形特征。因此,结合行为金融的观点、从投资活动的主体投资者的角度来解释多重分形形成原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3.运用多重分形分析来提升投资能力。投资过程主要由两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工作是证券与市场分析,即对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所有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另一部分工作是对资产进行最优的投资组合构建,它涉及在可行的资产组合中决定最佳的风险与收益组合,从可行的投资组合中选择最好的资产组合。因此,一方面可以探索如何利用多重分形评估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从而更好地为投资产品定价,以期选出价值被低估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深入探讨基于多重分形的资产组合理论。利用多重分形对投资工具的风险及期望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本质上是期望提升择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择时能力也不可忽视。JustineGregoryWilliam(s2004)表明利用单分形和混沌可以提升择时能力。因此,利用多重分形来提升择时能力预计是可行的。利用多重分形来提升投资能力本质上就是寻找证券的高点和低点,分析多重分形市场下的惯性与反转。

4.基于多重分形的金融风险测度和投资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金融风险测度对于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风险管理基于收益率是正态分布的,而现实的市场收益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这使得传统的风险管理低估了真正的风险。因此,基于金融市场多重分形特征构建金融风险测度模型迫在眉睫。投资业绩评价方法对不同投资者的意义都不容小视,利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投资业绩评价指标可充分揭示投资业绩的动态时变性。

结论

第8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金融相关率;储蓄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63-02

一、文献回顾

Gold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创造性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金融相关比例(FIR)和其他一系列反映不同金融结构的指标,并对35个国家1860―1936年期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同步的,即在同一时期内,如果前者具有正向的进步,那么后者也会具有正的增长[1]。Mckinnon 和Shaw(1973)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样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金融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完全不同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2]。King和Levine(1993)选用4个金融中介指标和4个经济增长指标,运用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实际资料对金融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仅这两者正相关,且资本形成与经济效率也呈正相关[3]。

中国的学者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角度,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史永东2003年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结论,在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互相的[4]。、张懿(2006),张俊、廖宜静(2011)等针对农村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都显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某种维度的协同增长趋势[5]。

本文选取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战略增长极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甘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二、模型与指标选取

1.理论模型构建。为了解决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和资本边际产出率为外生,以及总投资等于总储蓄的均衡条件问题,马科・帕加洛构建出一个最简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对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机理的解释更加切合实际。构建本文计量回归模型如下:

GDPt=0+1At+2FIRt+3St+Dt+ut (1)

式(1)中,GDP、A、FIR、S分别表示经济增长水平、资本边生产率、金融相关率、居民储蓄水平,D为虚拟变量,u为随机误差项。

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5]。(1)农村经济增长率(G)。本文参考国内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甘肃省实际数据可获得性,采用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作为考察农村经济增长水平指标。(2)农村资本边际产出率(A)。本文选用农村生产总值增量与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来衡量农村资本边际产出率水平。(3)农村金融相关率(FIR)。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及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拟选取农村年末储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金融相关率水平。(4)农村居民储蓄率(S)。储蓄率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预期的综合指标。本文用农村年末存款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农村居民储蓄率水平。

三、实证分析[6]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我们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因此,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只有变量在同阶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迪凯和福乐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变量取对数后进行单位根检验(见下页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同时至少在5%的水平下都是平稳的。由此可知,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经济时间序列很多时候表现为非平稳性,利用协整理论可以用来分析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单位根检验可知,所有变量都是单整的。因此,可以利用Johansen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Johansen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上,拒绝“最多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和“没有协整关系”的零假设,接受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证明了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金融相关率以及储蓄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四个解释变量都为D(LnG)的单向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即,在短期动态的均衡关系下,农村经济增长有利于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村储蓄率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可实现农村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

四、结论及启示

1.农村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对经济增长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应该积极优化农村金融产业结构,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更好的服务经济,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2.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资本边际产出率可以反映资本的运用效率,所以,提高农村的投资效率便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因此,甘肃省要实现农村经济快速长久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保证农村盈余资本能够流畅、高效、安全的转移到资金短缺领域,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3.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结论表明在甘肃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储蓄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应把刺激需求和扩大内需作为今后的政策导向,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155-213.

[2] Mckinnon R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121-145.

[3] King,Robert G,Levine,Ross.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717-738.

[4]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第9篇

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否,虽然不能左右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发展,但对其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本文试就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到的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197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思.瑞尼尔,论文在一次同《华尔街》杂志的记者讨论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时,首次使用了“资产证券化”这个词,以后资产证券化就在金融界开始流行起来了。

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下的定义是:“资产证券是指主要由现金流支持的,这个现金流是由一组应收帐款或其他金融资产构成的资产池提供的,并通过条款确保资产在一个限定时问内转换成现金以及拥有必要的权力,这种证券也可以是由那些能够通过服务条款或者具有合适的分配程序给证券持有人提供收入的资产支持的证券。”

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广泛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及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二)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使不流动资产能够得以流动,主要依赖于三个机制:资产组合机制、破产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

1.资产组舍机制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待资产化的资产(债权)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解和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资产证券化的这个功能首先是通过资产组合机制实现的。对某项资产来说,其风险和收益往往难以把握,如提前偿付或到期不还。而对于一组资产,情况就不同了,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整个资产组合中的风险收益变化会里现一定的规律性。因此,通过整个组合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数做出可信的估计,可以有效地规避组合中资产的提前偿付风险、信用风险等。

2.破产隔离机制

在构造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时,证券化结构应能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对特设机构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硕士论文从而不会影响对资产担保证券持有人的按时偿付,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到特设机构的转移必须是真实销售。资产转移可以被视为真实销售和担保融资。如果资产在发起人和特设机构之间的转移被认定为丰日保融资,则发起人必须以自己的全部资产为偿付担保。当出售者遇到破产或清算时,已转让的资产就有遭受牵连的风险,影响本息的偿付,投资者的利益就受到了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的影响。但如果资产的转移被认定为“真实销售”,则发起人就能实现资产的表外处理。当发起人破产时,该资产不作为破产财产,从而使资产担保证券的投资者利益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机制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被限定在证券化的资产中,而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

3,信用增级机制

信用增级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信用增级是用于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利息的各种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的总称,信用增级就是使投资者不能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最小。

二。资产证券化有关会计要素定义

在进行会计确认之前必须保证某项经济事项符合相关会计要素定义。资产证券化的操作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举例说明:甲出售一组应收账款给SPV,甲保留对资产服务的权利,SPV要求附带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担保限额,即甲以这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签订担保合约,则甲在应收账款表外化的同时,其资产负债表上会出现一笔服务资产和按合约确定的担保负债,郎甲的资产负债表上产生了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SPV的资产负债表上相应产生有担保合约确认的新金融资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1.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2.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指下列资产:(1)现金;(2)持有的其他单位的的权益工具(3)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它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医学论文(4)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5)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权益工具,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3.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指下列负债:(1)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2)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吲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随着金融创新的衍生工具的日益繁荣,传统的资产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运用这一宽泛的概念不能做到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

三.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确认问题

从会计要素的确认方面看:所谓确认是“指在效益大于成本及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下,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列入某一具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对证券化的资产的终止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即资产证券化是“真实销售”,还是有担保的融资。这决定了证券化的资产作表外处理,还是表内处理,对发起人意义重大。

(一)“担保融资”和“销售”确认分别对会计报表带来的影响

如果该项资产证券化交易被确认为融资,发起人在资产负债表上继续将证券化的资产确认为一项资产,通过证券化募集的资金确认为负债,其交易成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该项交易被确认为销售,转让的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得到的现金及其它与转让资产无关的资产作为销售收入,产生的新业务是销售收入的减项,并同时确认相关损益。

(二)两种会计确认模式:风险与报酬法与金融合成法

1.传统的确认方法——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是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方法。根据该方法,“金融工具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只有转让了相关资产组合所有的风险和收益,证券化交易才能作为销售处理,所获得的资金作为资产转让收入,同时确认相关的损益;否则,如果发起人还保龆出售资产的部分风险和收益,则该资产不能做销售处理,而继续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将现金流入视为以此资产为担保的负债”。该方法适用于资产证券化产生初期交易较为简单时的会计处理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证券化交易过程曰益复杂。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暴露出本身的缺陷而不能正确反映经济实质,具体表现在:

(1)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多项复杂的合约安排使得控制权与风险、收益相分离,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分散给各方。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职称论文交易就不能视为销售,发起人就达不到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

(2)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导致人们对具有相似的经济实质的财务活动做出了不同的会计处理。例如,发起人与证券持有人达成协议,承诺对证券化资产的信用损失,提供其面值10%的担保。由于担保合约的存在,使得发起人仍被认为保留有证券化资产的相当部分的风险与报酬,因而全部证券化资产仍继续被确认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相反,如果发起人转让全部证券化资产,而向某一独立第三方购买上述相同比例的信用担保。则其确认证券化资产的出售业务,同时只需对面值的10%部分确认为担保负债。

2.会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一—金融合成分析法

1996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第125号准则:《金融汝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该准则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承认以合约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具有可分割性,各组成部分在理论上都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进行确认。按照这种方法,金融资产转让过程中,应该将已确认过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的问题与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的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严格区分开来。具体来说,已确认过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能否视作销售来处理要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而非看其交易形式,转让方保留的风险和报酬可视作转移合约的产物,可按新金融资产和负债加以确认,这样就能与移出资产的终止确认区分开来分别处理。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IAS39,也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金融资产的转让加以确认。一项转让者失去控制权的金融资产转让(全部或部分)应确认为销售。

新准则对资产证券化的确认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更能体现会计的实质终于形式原则。

3.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比较

当交易的结果导致发起人的金融资产发生转移时,两种方法的确认结果不同。仍沿用前述的甲出售应收账款给SPV的例子,甲保留对资产服务的权利,SPV要求附带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担保限额,即承担了坏账损失的相应风险。按照金融合成分析法,甲应终止确认这组应收账款,同时按照合约确认相应的坏账损失担保负债;另一方面,SPV由于获得了应收账款的控制权,直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这笔资产,将甲提供的担保合约确认为一笔金融资产。但按照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由于甲仍保留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继续确认这笔资产,而把得到的现金时作一笔担保负债。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更偏向

于把证券化资产作表外处理,同时对由此产生的新金融资产和负债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

由此可见,金融合成分析法更能反映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实质,更能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是证券化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但金融合成分析法也有一些不足:表外处理时,会计报表可能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发起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且容易成为其操纵利润的工具。掩盖债务,虚增利润,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持续的经营,且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安然”公司大肆使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从事表外融资,高估利润,低估负债,是其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已经填补了在指导、规范资产证券化交易方面存在的空白。我国通过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关设想,顺应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的形势已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所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制定出来,将基本框架建立了起来。这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一大进步,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也更加完善。相信当操作指南出台之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将正式进入实务界。

参考文献:

[1]张超荧,瞿祥辉.资产证券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JohnHendersonINGBarings:AssetSecuritization:cur—renttechniquesandemergingmarketapplications,PublishedbyEuromoneyBooks。1997.

[3]于风坤.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o6.

[6]杨琼.银行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会计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

[7]王宏伟,苏洪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J].湖北财税.2002.

[8]凌云.关于制定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的思考[EB/OL].会计理论,中华财会网www.e521.oom。2005—3—22.

[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S].2001.

[10]乔炜.资产证券化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

第10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 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 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 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 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 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 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 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有关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关系的开创性研究始于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1969),他的相关研究表明: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伴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加快。Levine(1997)经过研究提出: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 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 反之, 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也比较发达。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是从宏观方面开始的。杨琳和李建伟(2002)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范方志和张立军(2003)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域,分别研究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的结论。张文云和徐润萍(2004)对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进行分析, 得出在珠三角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 金融支持体系在有效聚集和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结论。叶耀明和纪翠玲(2004)将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得出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傅进和吴小平(2005)从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以及信用催化机制角度论述了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刘赣州(2005)以中部地区为例,得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区域金融的超常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的结论。惠晓峰和沈静(2006)将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各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毛定祥(2008)运用实证方法, 对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2010年还有很多学者分区域按省份等对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 还有多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 结论不尽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变量选择

1、金融发展指标

(1)金融相关比率(FIR),它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国民财富)价值之比,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可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因为在一定的国民财富或国民产值的基础上,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相关系数也就越高,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相关比率必然会逐步提高,而且可以根据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达到何种水平。

(2)金融效率指标(FE),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复杂的网络体系,金融体系的主体金融中介银行充分动员国民储蓄资源,广泛吸收和积聚社会储蓄,通过自身金融体系的中间运作提高储蓄想投资的转化速度,把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来衡量金融效率,如图2所示,在1993年之前,FE指标的波动较大,受我国政策调整的影响比较大,在1993年之后,FE指标趋向平稳,缓慢下降,很大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很多企业不再纯粹是从银行贷款,而是在证券市场上融资。

(3)金融储蓄结构(FSS),金融结构作为总体或总量中各个部分的构成状况与总量同时存在,金融结构是金融发展的客观结构,金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降低银行的成本,提高收益。居民储蓄是进入机构存款的重要来源,该指标衡量金融机构吸引居民储蓄的重要指标,用居民储蓄存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之比来表示。

2、产业结构指标

在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拉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值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值也开始上升,并最终超过第二产业的相对比值。相对比值变动越大,表明产值结构变动速度越快,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产值转化的幅度就越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单位根检验法(ADF)验证各个变量是否是平稳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用协整检验进行回归,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判断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讨论各个变量的动态特征。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如果对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很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的现象,所以,本文首先利用Eviews6.0计量经济软件,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81年提出的ADF方法对上述五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滞后阶数按照AIC和SC准则来确定。

(二)协整检验

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同阶单整的条件下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如果一组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也就是该组合不具有随机特性,那么这个线性组合就反应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为协整关系。

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同阶单整的条件下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如果一组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也就是该组合不具有随机特性,那么这个线性组合就反应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为协整关系。

下面表1展示了上海产业升级率与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效率和金融储蓄结构之间的协整检验结果。迹统计量为43.696395,大于10%水平下的临界值42.49359,四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二行和第三行中关于协整关系方程个数的假设也被拒绝,因此,我们认为这四个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的对应的长期方程为:

表1 协整检验结果1

经检验,这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平稳。协整方程表明: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从数学方程式可以看出,LNFIR与LNISR呈负相关,与LNISU呈正相关,表明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LNFE的系数在两个方程式中均为正,表明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且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大。LNFSS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均呈反向关系,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率的影响较大。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方向怎样,还需要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进一步验证。

(四)误差修正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对诸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EC模型只能用于有协整关系的序列建模。在误差修正模型中,解释了因变量的短期波动是如何被决定的。选择滞后期为1,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通常我们更关心VEC模型的整体效果,上式的AIC和SC值分别为-8.529057和-8.248818,都较小,修正效果显著,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02009,这说明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的影响不大。

对LNISU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该模型中的AIS和SC值分别为-2.806832和-2.526593,都比较小,修正效果较好,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001265,很小,说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的影响甚微。

四、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上海的金融产业集聚是很明显的,其在全国的专业优势也是很显然的,随着上海逐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上海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而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同时,第三产业的增速快于第二产业。从数学统计看,上海市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上海的金融市场发展导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不断提高,即产业升级率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是很显著,说明上海金融应有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总体来看,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度,这对上海的金融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促进上海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经济职能,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件。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既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功能转变,还将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二)打破政策与体制瓶颈,促进金融中心加速发展

城市规划要大胆创新理念,实现“内部跨部门,外部跨领域”,多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金融等高端第三产业门类发展走向做出准确判断。处理好国家战略和上海目标、产业转移和向外扩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

(三)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证券市场具有发现资源合理价格的功能、投融资功能、转移风险的功能等。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各项功能,尤其是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功能。证券市场具有高效、稳健、透明、公平等特点,有利于加快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和发展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地方金融业的充分发展壮大,增强地方金融资源的反哺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增长拓宽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斯R.W.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0.

[2]LEVENE,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economic literature,1997(6):688-726

[3]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J].财贸经济,2002(2):9-13

[4]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8

[5]张文云,徐润萍.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分析[J].南方金融,2004(6):22-25

[6]叶耀明,纪翠玲.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发展对产业变动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4(6):10-12

[7]傅进,吴小平.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J].金融纵横,2005(2):30-34

第12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吴敬琏,2006)。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综述

1912年,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Joan Robinson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

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Robert Lucas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世纪70年代,Mckinnon和Shaw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浅化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他们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如Patrick认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供给主导”的作用。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以Goldsmith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Sinai和Stokers(1972)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

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与Shaw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综述

1.国外方面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国外学者一直走在前面,Goldsmith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他使用金融中介体资产的价值与GNP的比率作为一国金融发展指标,通过检验35个国家在103年间(1860年~1963年)的数据,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般是同时发生的,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不足的是,他并没有能够指明两者何为因果。

King和Levine针对Goldsmith研究不足,采样80个国家30年的数据,系统地控制影响增长的因素,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反之亦然。Levine的研究也自此引发了寻找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证据的高潮。 Levine和Zervos(1996)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一些反映股票市场发展状况的指标,扩展了和对金融中介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其研究结果是银行发展、股票市场流动性,不但都与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以及资本积累率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且都是经济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以及资本积累率的很好预测指标。

Arestis等(2001)使用来自5个发达国家的数据,采取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在控制股票市场易变性和银行体系效应的基础上,检验了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结果也表明尽管银行和股票市场都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银行的效应更大。

2.国内方面

国内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对不足。然而,通过借鉴学习国外既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定性研究和大量定量研究。前人的这些研究,大都是基于国外既有理论成果,同时考虑了我国现实经济状况,运用了国外成熟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很有价值的结论。

宾国强(1999)采用OLS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实际利率、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验证了麦金农的理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确实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金融深化有促进作用,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