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

时间:2024-02-07 14:36:29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1

关键词: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交叉、综合的学科,它不仅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环境艺术,也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具有某些功能性之外,还应该极具视觉的美感和冲击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视对视觉元素的构成和运用,无论是从景观的环境功能设计还是整体视觉传达设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 视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

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种知觉工具。人的视觉是通过光线来感知环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并由此产生各种行为和情绪上的反应。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觉到知觉,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的眼睛是视觉感受器,视网膜受外界光、色、形、质的刺激,反映了物象的存在,而视知觉的感知占知觉中的主导力量。因此,“视觉”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某一客观事物在经过人们大脑、眼睛的主观审视之后留下的人们认识这一事物的直观感觉。园林艺术是环境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作为视觉符号的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基本要素,人们浏览所处环境的时候,通过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

二 视觉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构成视觉艺术品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视觉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换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城市中景观空间可分为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点状空间包括交通岛绿化,街头绿地、公园等小型公共空间。线形空间主要指滨水带、道路、防护林带等空间。面状空间则包括居住区、厂区、风景区等面积较大的空间。由于各类空间类型植物景观均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和较强的功效性,使其在改善环境、愉悦身心、调节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城市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极高价值、较强可达性的植物景观空间将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

(一)点的运用

点在视觉元素中是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图形图像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图像中最细小的成分。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山石、亭塔、台凳汀步、石矶、灯光、水池、雕塑等有一定位置的。形状不巨大的要素,均可以视为物化了的点。功能性点的存在有实实在在的景观功能作用,装饰性点有的仅是为视觉形式的需要,有的是作为一种视觉信息传递的符号。绿色植物也可以作为点来处理,它是景观设计中极其特殊的一个元素,它既有功能性又具有装饰作用,它的设计可分为孤植、群植、丛植、片植等,遍及整个景观的各个部分。作为点景的景观小品根据点的聚积性及其焦点特性,可在十字路口中间,在绿地或景观建筑的一角,在道路轴线的起点、尽头,或在广场中央等,成为观众目光的焦点。点还可以有对称、对比重复、渐变、虚实等多种应用方法,点由于其形比较细小,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和线、面、体等多种元素相组合。搭配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凳子功能的路灯和藏在地下的地灯就是一个实点与虚点的对比变化

(二)线的运用

视觉中的线,是由众多的点沿着相同的方向,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即线是点的运动轨迹。线的特点主要是具有长度和方向,其外形有长短、粗细、轻重、强弱、直接、转折、顿挫等不同的变化。同时,线能给人以力量、速度、连续、流畅、移动、纤巧、弹力等视觉体验。“线条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并且是视觉艺术中各因素之间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线条能引起一种视觉对话或视觉上的关注。尽管有其独立性,但线条也能分割它所在的块面,既能产生和谐,又能产生紧张。不同的线条引起审美感受肯定不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路灯、溪流、驳岸、曲桥等均可视为线的元素。直线,其坚强、刚毅、有气魄,通常被用于主题相对严肃,具有鲜明主题的规则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各类人民公园、城市中心公园等。线的造型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主要包括线的粗细搭配、线的交错、线的实虚处理、线的直曲对比、线群和线面、线的方向及动势等。

(三)面的运用

在面元素的园林景观视觉设计中我们既可把视觉层次放在平面,同时又可上升到三维的立体空间中,将面做倾斜与垂直的处理,并利用平行、相遇、切割等位置变化方式寻求面元素的巧妙设计变化,使之在各类几何图形、色彩组合、重复强调的变化中体现,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对于大面积的面元素园林景观设计我们应采用点、线、面三者相结合、相促进的方式,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

三 其他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形体的运用

形体是面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当不同的面于不同的方向,并在边沿的位置连在一起就形成形体。假山、雕塑、建筑、装置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为形体,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它可以打破面的单调,同时它也可以和平面上的图形相呼应、协调,或者形成视觉的焦点,使得景观产生较舒适的视觉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体还应包括半立体,如浮雕等。

(二)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视觉元素中最具典型的一个元素,即使不在园林设计中就算是在平常生活中,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形象性都比较大,在生活中是不可以缺少色彩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温度感、运动感和距离感都能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如红、橙、黄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热闹的感觉,蓝、蓝绿、蓝紫、白色等冷色系给人以冰凉、清静感,紫与绿属中性色,对观赏者不会产生疲劳感,相反红色极具注目性,应用过多易使人疲劳。暖色有接近观赏者的感觉,而冷色有远离之感,同一色相,纯度大的则近前,纯度小的则退远,明色调近前,灰色调退远。红色、橙色、黄色是炙热、活泼、明快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容易引起注意,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形象与精神。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2

1企业重视力度不够。在小小的方寸橱窗里,大块的背景通常被企业认为是最奢侈的装饰之一。很多服装店都不太注重背景的设计与制作,有些则直接使用空白背景,把店里的商品作为背景前装饰。即便是有背景的橱窗,大多数也是通过一些透明玻璃、墙板、屏风、帘子、海报等装饰形式,通常都是毫不起眼地隐藏在商品之后。这样的橱窗背景制作简单,无需花费太多成本。

2缺乏设计创意。多数服装店橱窗背景设计相对平庸,缺乏特色与创意,视觉元素构成单一,缺乏吸引力。缺少创意的橱窗平面背景不仅不能很好地传递服装品牌文化理念,也不能很好地衬托服装的品牌风格。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服装市场状况,如何解决服装品牌的冲突性,打破常规感突出自我品牌的辨识度,橱窗背景的新颖性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3服装类橱窗背景多为平面化设计,缺少视觉立体感。国内的服装类橱窗背景多是以静态的图形文字加以表现,同时橱窗背景材料较为简单,缺乏创意性,形式较为刻板,缺少视觉趣味;无法做到强烈吸引行走和行驶状态的人群,使消费者瞬时产生注意,进而引发消费欲望,达到橱窗引导的最终消费目的。

平面设计是将平面中的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组合起来的设计,包括所有在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从而达到视觉传达功能的目的。它不具备真实的空间感,只是依据透视、光影对比、色调变化等手法造成错视,达成空间层次感。空间感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可以利用视觉元素的形态变化使人从心理上感知空间的存在。我们可以将服装店橱窗背景内容视为传统的二维平面,只有面积,没有体积。在设计橱窗背景时从立体空间的构造要素和一些造型表现手法入手,在平面上进行“立体感”设计,探索视觉上的立体空间感,拓展橱窗平面的视觉空间。

1利用传统的设计手段创造橱窗背景平面设计中的“立体空间感”

构造立体空间的主要要素有色彩、形状、肌理、材料、空间五个要素。通过各要素的合理排列组合,可以给受众呈现出多维的视觉空间感受[2]。在进行橱窗背景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要素,为顾客呈现出别样的立体空间效果。

利用形状要素表现空间感。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构成立体形状中最基本的造型要素。点由于其大小、虚实、明度及排列方式不同会产生千变万化的形态与层次,具有三维空间效果。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聚集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几个点之间会有虚面的效果,点有计划的排列能形成空间感和立体感。我们在进行服装店橱窗背景平面设计时,就可以利用点元素的这些特性来创造平面设计中的“立体空间”。线在视觉上具有方向性,同时具有分割画面空间,引导视线的作用。线的不同排列和表现形式都可以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线的疏密能产生远近感和空间感;线的聚集会表现出面的效果。线群集合,线与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距,透过这些间隙可以观察到各线面层次的交错结构现象,这种交错结构就会呈现出网格和疏密变化的立体视觉效果。在进行服装店橱窗背景平面设计时,我们就可以运用线来设计画面层次感,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果。面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重比较大,面的大小、形态、位置等因素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服装类橱窗背景的平面设计上运用面与面的位置叠加、剪缺、透视,或是面面的色彩组合等变化,可营造出具有错视效果的立体感。通过利用点、线、面的重构进行组合变化,可以使原来设计的橱窗平面背景突破二维的视觉空间,产生立体感的视觉新景象,见图2。

通过对比关系强化立体感。对比又称对照,是一种把反差很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要素配列在一起,使人产生鲜明、强烈的感触,但仍具有统一和谐感的现象。对比手法能使设计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3]。所以要在橱窗背景的平面设计中创造“立体”的感觉空间,需要在设计中运用色彩、远近、虚实等手段。在服装橱窗背景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色的组合变化,色彩的心理冷暖、轻重,色彩的堆积叠加,色调的调和对比等手段,造成人们视觉上的空间层次感[4]。运用强弱、薄厚、轻重、显隐等设计手段,形成排列不同、远近不同、方向不同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使视觉形态产生不同强度的刺激,继而产生有层次的立体感,强化视觉立体效果,使橱窗背景平面产生“立体化”的视觉感,见图3。

利用材料肌理强化立体感。通过不同的肌理变化设计,利用人们的心理联想,可以营造不同的视觉空间变化。例如细致光滑的肌理表面,让人觉得精致细腻、干净爽洁;粗糙的肌理表面,让人觉得易于接近,含蓄沉稳;自然疏松的肌理表面,让人感觉朴质,回归自然;犹如撕裂、干枯的肌理,让人觉得不羁、原始回归。面对橱窗背景中采用的不同材料,我们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的肌理,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技术、方法从而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强化立体感。如通过对材料的拓印、拼贴、褶皱、刮、擦、刻痕、喷绘、雕刻、缠绕、系结、编织、剪切、折叠等手段,形成各种各样的立面肌理效果,见图4。通过对橱窗背景墙的处理,产生肌理感,给人一种立体视觉效果。这样的背景墙比普通的平面背景墙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2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创造橱窗背景平面设计中的“立体空间”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我们的平面设计提供了宽广的艺术表现材质。在进行服装橱窗背景的平面设计时,对材料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理运用材料的质地,与品牌的文化内涵、产品定位及服装风格特色相联系,运用对比、协调等法则进行设计,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构造出具有品牌特色又能瞬间吸引顾客的橱窗背景[5]。利用这些新型材料、新技术,可以使服装店橱窗背景的立体空间表现形式呈现出多种新景象。

运用新材料创造空间感。材料既是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信息视觉化展现的必然条件。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材料、材质的发展速度是不可估拟的,一些有肌理效果、有立体感的材料比比皆是。所以在进行橱窗背景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新材料,也可以通过利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创造出各种凹凸不平的立体效果,使橱窗背景突破传统的二维平面视觉形式,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见图5。

运用新媒体艺术制作空间变幻、3D效果。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在设计服装店橱窗背景时,我们可以用光作为载体,通过各种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千变万化的视觉变幻空间,将视觉平面塑造成“立体空间”。同样,在设计制作橱窗背景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艺术制作各种不同动态、3D效果,营造视觉立体感[6-9]。例如特殊的光效应运用可以营造超现实性的气氛。特别是在晚上,这种光的亮度能让服装店橱窗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见图6。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3

【关键词】视觉形态;视觉传达;符号;认识;创新;多样性

一、视觉与视觉传达

视觉作为认识的一个过程,作为思维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在视觉过程中对公众视觉形态的把握上,表现在对视觉形态背后自然的文化的意义的理解上。正是视觉的这种理解力建构了我们人类视觉传播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视觉媒介获得的信息的受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通过阅读文字获得信息,同样也通过书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视觉传达在帮助社会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视觉传播手段的潜力,提高视觉传播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在社会上分离出视觉传达的各种门类和设计师的各种专业的支撑。设计的目的是给予视觉传播的形式以清晰性、条理性和审美性,提高视觉传播的效率。

视觉形态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外界光刺激物的知觉描述,眼睛不仅对光有感受,对光源与物体的反光同样也具有感知能力,可以分辨出光的色彩和强弱。而我们的眼睛感知的则是外面整体的景象,将其分解为光色、形状、空间等最基本的视觉形态。这些最基本的视觉形态都是在光线的作用下,通过眼睛获得的感知。

视觉可以感知光和色。光和色是不能分离的,光源里面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光色,有光就有色,任何颜色的表现都不是孤立的。视觉也可以感知形状,大凡人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象在背景的反射下会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轮廓线。形状主要反映的是物边缘的视觉特征,所以说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视觉同样可以感知体积与空间。就我们生存的状况而言,感知外部世界体积与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二、视觉形态与符号

符号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是社会交流的语言体系,是经历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特殊系统,而且具有相对稳定和严格的社会约定。意义传播清晰明了,是人类非常有力的社会传播工具。语言符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通过视觉传达。因此,视觉传达研究语言符号的对象是就是文字。虽然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交流意境足以应付人类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上的交流。但人类社会的交流并不是说只是限于符号,人类进行社会传播的方式是很多样的。在试图传播过程当中除了有文字图形色彩等等传播介质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视觉传播的媒介。除语言文字外的传播媒介被称之为非语言符号,在人类文明进行中,尽管语言文字在人类交流中占着主要的地位,但非语言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发挥着积极地传播作用。

如果对语言作进一步的研究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交流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运用最为广泛的是文字语言,包括两个方面,视觉文字和听觉语言。但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除了文字语言之外,也还有不少的不同的介质传播包括图像、色彩、形态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只要在一定的社会约定条件下,所有的可感知的物质其实都可以成为人类社会意义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因此,符号学研究对象也是丰富多样的。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语言问题也是不能够回避的,图形、色彩、空间、材质、肌理等等视觉形态是否能够具有语言功能,是进行视觉形态研究的前提,如果视觉形态不具备语言上的功能,视觉传播的可能性就值得怀疑。视觉形态的予以问题也就无法展开了。

三、视觉形态的多样性

视觉形态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包括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和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两个方面。当一个意义用多个图形来表达,即一义多图,就是视觉形态能指的多样化体现,当一个图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即一图多义,就是视觉形态的所指的多样化体现。正是因为视觉形态的多样化,才使得视觉传播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视觉形态语言在实际运用时不仅体现一义多图的多样性,同时还体现一图多意的多样性,一词多义是语言运用时在语法关系,语境条件等诸方面要素组合时反映出来的语言特性。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交流史一个多种因素交汇复杂过程,语言文字,视觉形态作为物化载体,只是语言交流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因子。这个因子的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交流对象、交流时间、交流地点、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构成的语境条件。作为交流的语言无法摆脱语言环境的影响,分析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行为也不可能不涉及语境的作用。

四、视觉形态的创造性

视觉形态是非语言的社会传播媒介,视觉传达的设计师们似乎一直想用图形本身所有的优势发挥语言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场合能够使它超越语言,发挥比语言更大的社会功能。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也就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识别性的图形系统。识别图形又可以分为交通标识、公共场所指示标志、企业事业单位的标志、商品的商标和商品的使用或警告标识等等。现代识别性图形具有较强的社会独立性、规范性,有一些还具有法律的严肃性。他们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种种的便利,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几代平面设计师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

视觉形态的创意与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设计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社会大众传播的媒介。创作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社会信息的传播,功能至上,不同的是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需要精确地传播和解读。因此,不可能随意更改和创新。在一些国际化的公共场合,这些标识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识别性图形的形义关系有点固定化,而创意视觉形态设计则不同,他们更接近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则更要求新、美和随意性创新性比较强。

【参考文献】

[1] 何洁. 平面广告设计[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令中. 视觉艺术心理[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4

关键词:视觉传递 平面设计 旧媒体 新媒体 生存现状

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平面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新”媒体逐渐发展起来,给传统的“旧”媒体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力。传统的平面设计通过与印刷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自身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良好视觉传递效果,有着显著的渗透性、广泛性、即时性以及直接性的特征。目前我国社会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于平面设计借助“旧”媒体传递视觉信息的习惯与方式,目前人们越来越熟悉这个词语。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设计“旧媒体”与“新媒体”在视觉传递概念下的生存现状就值得深入研究。

一、平面设计与视觉传递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平面设计的概念分析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又可以称作视觉传递设计,通过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以此产生对话与联系,并利用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将平面中的编制、色彩、插图、文字、符号以及图形等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传递出设计人员的想法或者目的[1]。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通常会使用电脑软件、版面、视觉艺术以及字体排印等专业手段进行平面设计创作,使其具有视觉传递的作用。可以说,平面设计就是对色彩、图像以及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优化与整合的艺术,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大量的制作输出使之能够大规模的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平面设计,人们可以读懂设计作品中利用色彩、图像以及图形等视觉元素所蕴含的视觉信息,给人们的视觉审美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平面设计”这一词语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图书设计时在上世纪初期提出并使用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当时这个词语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让这一设计词语被广泛应用的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且在战争结束之后该词语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专业设计术语。由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现代的印刷技术对平面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曾经说过“平面设计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等同于印刷机批量生产出来的成品,这样看来平面设计也就可以与印刷作品设计具有相同的意义[2]”。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一个公司的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形象设计(海报、VI、宣传册)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与印刷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大多档淖髌肪是利用印刷方式完成的,上述作品的形式与类别一起组成了当今平面设计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印刷在过去就是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十五世纪欧洲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优化了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功能以后基本上现代印刷行业的发展主线就已经确定下来,不仅如此,在往后发展的几个世纪,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印刷行业以来平面设计与印刷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则更加的显著。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具有传播与展示功能的现代化传媒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一直以来通过印刷对设计作品进行表现的设计手段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建立,使得图像与图形的传播途径逐渐多元化起来,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作品观赏到平面设计作品,而且还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兴传媒渠道获取设计作品。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平面设计与社会实际情况已经不相符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视觉传递就逐渐发展起来。

2、视觉传递的概念分析

视觉传递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被大众所熟知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所举办的一场世界设计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不仅有招贴海报 、报刊环境视觉设计杂志,还有电子广告牌、电视以及电影等传播媒介。到目前为止,图像与视觉已经发展成为可以单独存在并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传播媒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知“视觉传递”这一词语的概念以及内涵。通常情况下,视觉传递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符号实现视觉信息的有效、准确传递,由此可以看出视觉符号与传递这两个概念是视觉传递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方面。简言之,视觉符号里面蕴含着视觉传递设计说要表达的设计信息,而信息的传递则是视觉传递设计存在的价值,一旦视觉传递设计无法有效、准确的传递设计信息,也就意味着视觉传递的价值没有了体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设计师来说就需要确保信息能够更加有效、明确的传达,因此人们在平面设计时为了能够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运用色彩、文字以及图形排版等方式的使用使得设计信息能够更加直白的表达出来。究其发展的根源可以发现其与印刷行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数字媒体发展日益迅速,人们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印刷技术的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导的图像世界。

3、平面设计与视觉传递之间的关系

视觉传递设计与平面设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简言之,视觉传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平面设计内涵的发展与延伸,名称的改变实质上是因为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所带来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工具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说发生的显著变化[3]。视觉传递设计所表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即丰富的媒体的种类与多样化的视觉信息传播方式出现。比如,在平面设计中信息的传递要依靠单一的印刷图形方式完成,但是随着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视觉信息的传递可以不局限于单一的方式,利用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可以实现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尽管目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社会领域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逐渐的认识到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视觉信息传递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当人们的认识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于新型数字媒体的接受程度就会随之加深,在平面设计领域新型数字媒介就会有全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视觉传递设计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于视觉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与真实性,使人们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平面设计中想要表达的信息,而采取何种媒介与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则不是最主要的考虑方面。

二、“旧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视觉传递概念下的平面设计

近年来,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意味这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趋于没落,只要人们对于纸质印刷作品还有显著的需求,传统的印刷媒介就会一直的生存发展下去。例如传统的报纸与目前新兴的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互联网自从在我国开始应用以来,到现在普及的程度已经非常高,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够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子。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有着信息传播便捷、信息承载量较大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等明显优势,上述优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大幅度的超过了报纸的特点,然而,报纸现在仍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某位著名学者所说,“当下虽然“新事物”在迅速的发展着,但是“旧”事物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新事物”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包容与接纳而非取而代之[4]”,由此可见,所谓的新旧事物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关系。互联网技术与报纸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优点,对于报纸来说,其信息质量更优质、人们对其具有高度的信任;对于互联网来说,其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显著优势,。因此,视觉传递下的“新”媒体与“旧”媒体可以进行相互的融合发展,将双方的优势充分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此实现双方的良性发展。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新”媒体与“旧”媒体和之间存在的不同仅仅表现在媒体的形式方面,且他们的传播目的还具有一致性,即最大程度的将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因此,平面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师完全可以忽略这两种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更符合资自身设计要求的髅侥J讲攀亲钗重要的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平面设计主要是依靠印刷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目前的社会生活领域,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媒介对其应用的规模、领域以及发展前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平面设计也因此可以得到全新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在信息传播领域印刷设计作品还是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人们仍然对平面设计仍然有着大量的需求。因为新旧事物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正如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但是人们也并没有因此放弃使用人脑计算一样,数字媒体的出现并不过会让印刷媒体完全消失,而是通过另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传统的印刷媒体调整发展思路与方向,结合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更新、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此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状态下,平面设计通过印刷作品进行表达的方式并不会走向没落,只要它还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就会一直的生存发展下去。但是,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怎样才能够发掘出自身与时代相符合的内在价值,找出新的发展形式,以此促进视觉传递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才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面设计领域,不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在传递视觉信息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要想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以及准确,就必须能够对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借助各自的优势去弥补各自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两者共同进步,进而促进平面设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达林.“旧媒体”与“新媒体”――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5):116-118.

[2]崔国顺.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0): 95-96.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5

关键词:格式塔 网页设计 视知觉

引言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探讨视觉感知及其与学习、思维的关系,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网页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浏览者的视觉感知来接受网站信息。因此,研究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无疑对网页界面的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是将特定的视觉信息要素,根据主题表达的需求在特定的页面上进行的一种编辑和安排,其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对视觉感知的生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视感知规律,其中包含了“图底”这个核心概念,和“简明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等视感知特性,将这些规律引入页面设计,有助于我们优化视觉时代“形象过剩”状态下盲目的网页设计,提高信息传达的速度与准确度。

1.图与底

在人的知觉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知觉能力是在图形与背景间作出区分。“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被看成是用来衬托图的背景。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鲜艳;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被感觉成图。

由于图与底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对性质,在网页设计中,应当明确区分图与底,主体与背景。另外,主体自身结构要清晰明了,背景不能过于复杂,这样才有利于浏览者辨别需要了解的信息。在背景的色彩搭配上应尽量选用同一色系的颜色,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色相环中相对的颜色,大面积同一颜色宜采用低对比度,避免用强烈刺激的颜色引起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与厌烦情绪。格式塔理论的图-底规则不仅说明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而且指出了背景在一个格式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背景的作用,图形是依赖于背景而存在的,要使主体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底将它衬托出来。因此无论在文字、色彩、图像,还是动画和视频方面都要坚持图底原则。

2.简明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简化”倾向,所谓简化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即物体中包含的成分少或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是一种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括太多不相关的单位,眼睛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否则,整体形象将无法被正确感知,这种形象势必会被人们忽视,以至拒绝接受。

我们可以将这一观点延伸到网页界面设计中。首先,在网页界面结构的设计上,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网格结构,结构的设置应尽量简单明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也符合人们对规则形的喜好,利于浏览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需要的信息。

其次,在图像的选择上,应避免使用过于繁复杂乱的、容易分散浏览者注意力的图像,这样会增加浏览者找寻信息的难度。

再次,在进行文字编辑时,应该考虑编辑的最终效果。文字应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页面繁杂凌乱,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易读,不能为造型而编辑,忘记了文字本身是传达内容和表达信息的主体。在字体的选择上,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但同一页面上的字体种类最多只能有三四种,这样才不会显得花哨。字体的选择应依据段落大小和内容层次,由重到轻、由粗到细。字号的选择也应该依据内容层次由大到小,但到了节以下的层面,可以选用同一字号但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分。在文本密度方面,文本应该以短小的组块形式出现,并且应该经过编辑,以简化内容。

3.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

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的本质上都是简化和整体化知觉对象的组织原则,与前面的简明原则类似,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识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不同的文字或图形组成部分位置靠近,浏览者就比较容易看出它们是一起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页面上的任何元素,如果在功能或内容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较小的空间距离,做到“物以类聚”。比如,页面中用以解释图形或用以表明某一部分图形的文字就应当紧挨其所指的图形或部分图形。

相似的物体也很容易被认为是从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因而,需要通过将浏览者注意力集中于视觉范围内的关键概念,帮助他们获得信息。在网页界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强调、动画、对比色的使用或其他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假如一个图形中的组成部分都属于同一风格,这个图形就被视为一个整体。为了使浏览者重点关注图形中的特定部分,对这一部分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动画、闪烁或其他区分方式。但是,如果一幅画面中区别过多,也会使浏览者难以注意需要获得的信息。因此,这些方法应该用于强调关键信息或图形的关键部分,而不宜用于大片信息。

4.闭合原则与网页界面设计

闭合原则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完形的行动。这一规则表明,每一种视觉样式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对于模棱两可的视觉样式,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不同的样式加以组织,这时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因此,在网页界面设计时,应当避免出现不完整的图形,以免使浏览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琢磨图形的含义,而不是从网页上获取信息。

闭合规则还表明,视觉形象被知觉的形式是首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被知觉,然后再以部分的形式被知觉。因此,在进行网页界面设计时,要强调整体风格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结语

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网页界面设计,目的是希望网页设计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浏览者对页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页面设计大多还是从直觉出发,离科学的页面设计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想达到科学的页面设计,就要在设计时遵照人类的认知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正确地应用到设计实践中。而如何将格式塔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仍是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曹方著.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

[2]卡尔·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6

[关键词] 网页设计 视觉心理因素 构成要素 视觉流程

商业网站是企业向用户和网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其网页页面由具体的文字(标题、广告语、单位名称、Email地址等)、企业标志、商标、产品图形、和信息菜单等内容组成,这些内容又常常表现为点线面、色彩、动静、主次等视觉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使用都会影响读者的视觉习惯和心理变化。

本文将试析商业网页设计视觉因素的心理规律,揭示商业网页设计如何通过视觉心理因素更有效、更合理的表现与传达信息。展现企业形象、介绍产品和服务、体现企业发展战略。

一、商业网页设计中点、线、面视觉心理因素的运用

点、线、面是商业网页设计基本的视觉元素,是表现视觉形象的基本设计语言。从视觉角度看网页设计主要是如何经营好三者的关系,因为不管是任何视觉形象或者版式构成,归结到底,都可以归纳为点、线和面。

1.网页设计造型要素中的点

商业网页设计中的点是构成网页的最基本单位,是指页面中具备点的视觉特点、体积较小的物象。相对于整体背景而言一个单独的点是相比较而言的;是有大小、形状和体积的。点的大小、形态、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心理作用也不同。一个网页往往需要有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来构成,可以是具体产品、商品标志等,也可以是感觉上的点。例如,天空中的飞鸟、沙滩上的脚印、花瓣上的蜜蜂等,在其周围背景衬托下,都给人以“点”的视觉心理感受。

点在设计中即可以起一种稳定造型的作用,亦可起到活泼生动、吸引视觉中心的作用,使用得当,甚至可以画龙点睛;点的形状、方向、大小、位置、聚集与发散,还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1)单点的应用:点在人们的视觉中具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如:点(商品)设计在网页的上方或左右位置,则给人不稳定感和相对的动感。

(2)多点的应用:两点(二商品)之间会产生心理连线的感觉,多点时则会出现不同排列,顺序的虚拟的面或形体。

2.网页设计造型要素中的线

点的延伸形成线。线在页面中的作用在于表示方向、位置、长短、宽度、形状、质量和情绪。线是分割页面的主要元素之一,是决定页面现象的基本要素。商业网页设计视觉因素中的线主要指文字的行线,商品图形、图象的轮廊线,各种装饰线。线的形态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大类:

(1)直线给人一种紧张、锐利、简洁、刚直感,从心理或生理感觉来看具有男性特点。直线又有:细直线,给人纤细、敏锐的心理感觉;粗直线,给人豪爽、拙朴、厚重的感觉;垂直线,给人一种挺拔、庄严感;水平直线则给人方向感和强烈的动感。

(2)曲线表现出一种动态,活泼,轻快的意味,显示了女性美的特征,商业网页设计中运用文字行、图象轮廊线或装饰线的造型,创造一种女性化的审美感。自由曲线是最好的情感抒发手段。打破了水平线组成的庄严和单调,给商业网页增加了丰富、流畅、活泼的气氛。水平线和自由曲线的组合运用,形成新颖的形式和不同情感的对比。

3.网页设计造型要素中的面

线的推移形成面。面是无数点和线的组合。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质量,占据空间的位置更多,因而相比点和线来说视觉冲击力更大更强烈。面在网页设计中通常指各种图形、色块的形状设计,不同形状的面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情感特征,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方形的面具有沉着,稳重,厚实,坚强的男性特征;三角形、梯形面常给人一种稳定、端正之感;但如果将它们倒过来设计,则给人一种轻、不稳定的感觉。圆形充实、圆满、活泼的感觉,比较适合表现儿童产品或者女性用品。菱形或不规则形体则给人一种活泼、轻快之感。

在商业网页的视觉构成中,点、线、面既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又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确定商业网页主体形象的位置、动态时,点线面将是需要最先考虑的因素。必须熟练掌握设计语言。要善于根据商业特性采用不同的组合去体现不同的情感诉求,达到推销、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作用。只有合理的安排好点线面的互相关系,才能设计出具有最佳视觉效果的页面,充分的表达出商业网页最终的诉求! 转贴于

二、商业网页设计中色彩视觉心理因素的运用

商业网页设计中色彩是确立网站风格的灵魂。色彩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页面更加生动。色彩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者的观赏兴趣与心理变化。因此,地位十分重要。商业网页的色彩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和利用其心理特征:

首先,整个页面要确定一个主色调,其有利于体现网站主题。每一种色彩都具有它自身的性格,如:彩度高,明度高的色彩常给人一种华丽感,相反彩度低,低明度的色彩则给人一种朴实感。暖色系、高明度的色彩能给人一种面积大的前进感。冷色系、低明度的色彩则能给人一种面积小的后退感。每个人群对色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如男性较喜欢冷色,女性则偏好暖色或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儿童喜好纯色,讨厌浊色,老人则偏好浊色,中年人或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偏好冷灰色等。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主要读者群的背景和构成以及如何与商品的属性相呼应。

其次,在主色调下的色调搭配。若页面空间整体、色彩和谐统一,则给人一种幽雅、宁静感;若以对比手法处理,图形文字色彩明快突出于背景色,则页面空间氛围会显得活跃而有生气。但是,要注意不能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因为过于丰富的背景色彩会影响前景商品图片和文字的取色,使文字溶于背景中,不易辨识。所以背景一般应以单纯为宜。

最后,作为设计师在考虑网页设计时,还应考虑到时代流行性色和企业标准色的问题。所谓流行色,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和时间内,非常盛行并易为人们接受的某些式样或颜色。而标准色的运用在网上扩大了品牌效应,也是对公司整体形象的统一应用,从而构成了企业识别系统(CIS)的重要部分。

三、商业网页设计中动、静的视觉心理因素的运用

商业网页设计构成要素可分为两种状态:静态与动态。静态要素设计具体指静止的商品图形、文字、按纽等;动态要素,具体指动态按纽、按纽连接、网页动画和视频等,它们是丰富、生动网页、张显个性、突出主题重要手段。

动静以及不同的动静组合都可以反映不同的心理与性格,如,动大体上给人活泼、生动的印象,但极慢的动常给人忧虑感;迅速或突然的动常给人焦虑、惊慌感。另外,静也常给人宁静、沉闷两种感觉。

商业网页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要整体和谐统一,给人生动而不躁动或厌恶感。同时还要遵循动态性原则与交互性原则。

1.动态性原则,即要有四维空间或五维空间的运作观念。一件网页商品、图片不仅是二维的平面或三维的视觉,也要有时间与空间的变换,情感与思维认识的演变等多维因素。

2.交互性原则,即界面设计强调交互过程。一方面是物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是人的接受与反馈,对任何物的信息都能动地认识与把握。

四、商业网页设计中视觉流程心理因素的运用

商业网页设计是通过视觉元素引起人注目而实现商品信息内容的传达,为了使网页获得最大的视觉传达功能,使网页真正成为可读强性而且新颖的媒体,必须适应人们视觉流程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葛斯达认为:人们阅读时,版面的上部比下部的注目价值高,左侧比右侧的注目价值高。因此,版面的左上侧位置最为引人注目,因此,在网页设计中一些突出的商品信息,如主标题、每天更新的内容等通常都放在这个位置。以便于一开始就吸引受众的视线,诱导其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地移动。此位置也被称作视觉的最佳视域。也就是最优选的地方。当然视觉流程是一种感觉而非确切的数学公式,只要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就可以更为灵活地运用。设计者可以利用视线移动规律,诱导读者的视线作左右流动、上下流动以及斜线的不稳定流动,通过编排设计,人为地产生最佳视域,突出主要商品,以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传递商品信息。

商业网页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它的发展虽然没有多长时间,却兼容了传统平面设计的特征,又具备其所没有的优势,成为今后商品信息交流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途径。其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视觉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哲学等诸多方面,而本文中只从视觉心理因素的角度进行了一些阐述与分析,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设计效果心理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1

[2]赵殿泽:构成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3]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7

关键词:时尚;印象;文化;场所精神

公共空间水景观的时尚性的特点

水景观的时尚性有更多的是主观创新色彩,造景要素需要有契合的主题,能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比较直观的层面表达一种印象深刻,表达主题想营造的氛围。

公共空间的时尚水景观存在时间较短,但是是能够设计出近乎完美的视觉、听觉、触觉综合体的效果,这样的综合体能够成为观众脑海里长期存在的“印象”,这样的“印象”需要表现文化涵义,也许是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许是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动人诗歌,总之,水景观的时尚性是一种多元的存在形式,不能与传统水景观同日而语。

由“印象”引发对舞台空间中水景观的时尚性的思考

时尚性的事物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是从未出现过的,从视觉上考虑,需要万里挑一,前所未有;从心理角度来说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表达自我个性的情绪,甚至可以理解为引领一群人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品质的名词。但是,“印象”呢?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生活追求的过程中,时尚留给我们怎样的一个“印象”,能够让你通过某种时尚性的表达体会到文化的内涵,体会到生活的追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歌舞剧中对水景观的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了水景观中的时尚“印象”。以自然水景观为基本的舞台实物素材,将自古流传下来的爱情等题材的感人故事,作为主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舞台不是永远的,随着演出的结束,场景也就结束,它能够让人们在熟悉的故事中,通过形象、声音、视觉来生动的解读,这样的表现时间并没有永久性,但是,能够给观众留下一个永不消逝的印象,一个艺术作品真真切切的印在人的大脑,这样的方式前所未有,当我们用水景观表达情绪,表达生活时,它存在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为人们心理所接受,还带着时尚的气息,创新公共空间中水景观的表达方式。

刘三姐文化让整个亚洲都知道中国广西有美丽的桂林山水,有“歌仙”的动人故事。40多年过去了,在这个充斥着科技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实现的。当流行音乐家用现代的方式去表达那种藤缠树的感情时,当沉睡百年的漓江水成为一个大舞台,十二座山峰为舞台背景时,一种很强烈的力量就能将我们带到“那时、那人、那歌声”,进入一种全新的歌舞剧氛围。

我们说时尚是个性的追求,倒不如说时尚是创意的过程。在“印象•刘三姐”的舞台设计中,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出中国广西民族的文化,夜晚,当观众坐在梯田式的观众席中,却找不到舞台的时候,突然有渔火亮起来,众多的渔船在漓江水划过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惊讶和难忘。

这样的剧场,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又拉回到最原始的室外,所有的场合都是大自然赋予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全新的契合。在这里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这样的舞台音乐剧中,对漓江水的运用可以说是推陈出新,没有任何耗费的建材,没有任何环境的污染,完全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艺术家通过对水存在形式的创新,展开了新的歌舞剧形式。(如图1、图2。图片来源http//:cnsphoto.省略)

后来的印象系列是“印象西湖”,这是在“印象•刘三姐”之后的又一个类似的场景设计题材,表达故事的内容有所不同。这次的主题内容是从相见、相爱、离别、追忆到印象的顺序,以西湖水作基调将天上的白鹤,水中的鱼儿作为开题的表现内容,把历史流传的爱情故事和英雄事迹,通过剧场色调的不同来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物。(如图3、图4、图5、图6,图片来源:昵图网)

通过这一系列的“印象”题材,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个借用是给设计者一个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素材去创作,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具和场所都需要人工去完成,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创作同样受到局限。在水景观的运用中,从水的本质出发,千姿百态的存在形式足以让我们设计师去创新,去引领新的水景观的筑造,这也是“印象”系列给我们设计提供的新起点。

场所精神

那么,如果给时尚水景观加上一个定义的话,不能只说个性和前卫,她需要被灌入一种文化的“魂”,一种沁入人心灵的“界”,能够表达恰当。水是人类内心自然向往的一种生态物质,能够在繁忙的街区中给人一种放松,一种归属,在此基础上,创新出场所精神,能够让人们对这里念念不忘。我们都需要一种表达方式展现出特有的场所精神,能够给乏味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协调热闹与安静的关系。

庆典空间水景观的时尚性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时尚水景观的表现元素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将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变成了立体的卷轴,音乐、激光、射灯、喷泉、焰火、旗船、LED超大屏幕……在此汇聚融合,一幅最美丽最生动的画卷跃入了人们的眼帘。开幕式的设计中,将水作为设计元素的主体,结合多种设计元素,音乐采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加上几千个灯光等细节的支持,才能展现出短时间最灿烂的视觉效果。

从世博会开幕式中水景的造就,也能够看的出很多形式都是在模拟多种自然现象,有可能是气体形成,有可能是水体形成,等等。这些自然现象需要用大的尺度和色彩节奏感来创造视觉冲击力,也需要音乐的节奏感来创造动静有序的场面,当这种景观与人的距离较短时,能够给人以震撼,无论是从音乐、灯光色彩,还是到现代化手段的超大屏幕,焰火,都是使得景观能够引领潮流的必备因素。从可持续角度来看,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利用水的多变性造景能够节省大部分琐碎的装饰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像灯具和屏幕都是可以再利用其他景观造景中。(如图7、图8,图片来源http//:cnsphoto.省略)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动静结合的特点

这里的动静结合,主要控制在音律上,当宽广的黄浦江成为一个闪烁的卷轴展现出来的时候,周围的喷泉以水柱的形式,主次分明的展现出来,加上照明的效果,给人留下了短时间比较完美的画面,虽然这样的水景观并不能长久的存留,但是一种视觉、触觉、听觉都结合在一起的景观印象是在人们脑海里永存的,这也许就是现在一些艺术家创作“印象”效果的用意,这也给水景观的定义拓宽了范围。

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8

摘要:

“情景故事”是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用来描述情景和故事,分析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情景故事”的应用不仅使复杂的设计分析过程更为直观,而且利于对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深入分析。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描述“情景故事”的关键内容,如何在情景故事中分析设计,以及视觉化地表达“情景故事”的方式,为后续的设计构思和客户交流提供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 :

情景 故事 生活方式 人性化设计 故事板 情绪板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c201s)09-0129-02

一 什么是“情景故事”?

“情景故事”是一种分析法,是对系列用户、工作环境、用户实施或想实施的系列任务的描述。在近些年来它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用来模拟或预测可能发生的多种前景。

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情景故事”简单说是对产品与人之间的故事描述,将设计主体和其相关的因素放置在同一场景中构建情景,系列情景构建人与产品故事的过程,从中分析可行性技术、相关制约条,在系列描述中发现切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思考,获得设计灵感。

目前,此法在欧洲设计行业应用相对普遍,特别是应用在产品服务设计中,用来帮助设计师梳理和表达复杂的产品服务过程。在国内,随着交互设计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新兴的UI设计分析中,在普遍意义上的产品设计中,受长期已有产品设计程序套路制约,应用相对少。本文的目的也希望籍此来探讨适用一般产品设计程序中的基于“情景故事”的产品设计分析方法。

二 “情景故事”设计分析法与传统产品设计分析方法的区别。

两者根本区别之一是人性化思考的深度。传统产品设计分析模式重在市场调研,对用户的调研主要在人机分析和用户需求分析,互相间是孤立、笼统的。“情景故事”重在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在分析时建立情景和故事,在场景中描述各个内容和关系,从而能更整体、更准确地理解我们的设计对象,相较之下,“情景故事”的设计分析对设计人性化的思考更深入细致。

两者根本区别之二是产品创新的程度。传统产品设计分析关注重点在对已有产品的调查与分析,设计的结果受到已有产品模式的限制。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技术主导下,各类产品概念涌现,从已有产品的调研中得到的有用信息越来越少。“情景故事“的分析重在观察已有生活的基础上去预见可能的未来生活,设计师的设计行为更为积极,设计结果更具有前瞻性、也更有创新力。

三 “情景故事”描述的内容

“情景故事”描述的内容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它加上了设计师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解读,对未知的想象,因此,情景故事描述的结果可能是多样的,但也恰恰是这种多样性带来了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引导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种可能性。

1描述人与产品所处的情景。

这里的情景是指演绎人与产品之间发生故事时的活动场景,情景的布置体现了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产品设计的概念要放到情景中去进行分析,思考如何让使用者对产品触景生情,产生好感的,到历经时间后,产生习惯与信赖的“情景交融”,在场景中共同建立起产品与人的良好关系。

在情景描述中,一方面要表现在特定时间的和空间下产品所存在的的环境特征,另一方面,再现空间中相关物品间的关系。这点就像角落里的童话故事,重要但易被忽略。多数情况下产品间、产品与环境之间是共存的,忽略空间场景与物品关系的结果可能导致混乱无序的局面。此外,描绘情景时,要符合时代的气息,后续的设计结果才有前瞻性。因此在描述情景之前,首先要研究设计所针对的时代,近期的时代.我们可以直接参照现有的场景来描述,而相对生活环境变化很大的未来时代,要根据其他学科作出的对未来科技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状况的可能性研究,合理地推论出基本的时代特征。根据时代特征,再推测发生产品故事时可能的生活环境,预想故事的具体场景(如图1)。

2描述人与产品相处的生活故事。

描述人与产品的故事之前,首先要确立故事中的“人”。故事中的人物应该和需要设计的产品密切相关,主角是使用者,但人物范畴不单是使用者,它会随着产品故事环节的展开而扩大:生产者、营销者、运输者、回收者、亲人、朋友、偶像、团体等。人物之间在产品故事中会产生某些联系,盲接或间接影响对产品的判断与使用。因此,根据设计师和设计项目的需要,在故事中可能要描述多类人物(图2)。

确立“人”后,则是观察并记录人的现实生活点滴故事,包括日常作息、行为习惯、生活追求等,特别是和设计项目有关的生活要尽可能准确、详细。这些记录组成的内容既是现实中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同时,对观察中的“人”分析他们的某些典型特征,包括年龄、职业、性情、文化背景、喜恶等,从典型特征的角度去理解其行为特征和情绪感受,从中发现“人”与产品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人”对生活的潜在需求。在此之后,设计师发挥自己的想象,构想人与产品的新故事,在故事中具体描述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或满足潜在需求,体现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受其自身的经历、学识、当时的想法等影响,不同的设计师可能构想不同的故事(图3)。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同样要建立在对“人”的理解上,预见的结果需合“情”合“理”。合“情”即故事引发的情感源于“人”的某些典型特征,合“理”即故事的发展合乎“人”的行为特征。

3刻画故事的情节

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片段,在“情景故事”中,情节主要是指人与产品互动的细节,在故事的情景中描绘人与产品具体的行为状况和动作变化。在故事中对细节刻画很重要,在多数故事中,产品是以道具的形式默默无闻推动故事发展,许多互动的细节会因快速而过被忽略。但创新往往就存在与此,要“善于观察一般人习以为常之事,从细微处入手,才会拥有打破常规的能力。”(IDE0的前总经理汤姆·凯利)

在“情节”刻画之前,设计师要洞察相关的日常行为习惯,理解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意义:社会规范、使用者情感和性格等;在“情节”刻画时,对每个互动步骤进行分解描述,注意对常规和偶发两种动作状态的描述,在描述中体会动作的合理性、流畅感和节奏感,结合之前对行为习惯的理解,发现设计的关键细节;再进一步设计新的互动细节时,一方面,可以从既有的习惯和规则出发,尊重人已有的生活习惯,设计的每个动作给使用者在操控产品时带来熟悉感,另—方面,设计师可以借用新兴智能技术,赋予产品拟人的动作和表情,模拟人与人的交流情景,创新出更人性化的人机互动“情节”。在整个“情节”设计中,都要思考如何在系列动作中让使用者享受动作的韵律,产生操控的愉悦感。

四 表达“情景故事”的方式。

在设计分析中,表达“情景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文字描述、结构图表、或图文结合等方法。在表达时,关键是将“情景故事”可视化,即设计师把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各种关系、细节状态和发展变化直观化,把故事中产生抽象的的情绪和感受图案化。

1情景故事的表达之一:故事板。

故事板也称分镜头脚本,最初源于影视行业中用来将剧本可视化,对拍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视觉化。在产品设计中,故事板将用户和产品之间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情景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设计师有效观察、分析和表达。

故事板的绘制,需要梳理出符合设计目标的结构关系,此结构一般都以时间为线,场景变化为单位来构成,再对每个场景下发生的产品“故事”分解成多个关键的情景画面,每个画面尽可能体现人与产品产生的细节、环境特征、时间点等,再由这些多个关键画面构成故事板。

故事板多以简笔画的形式来表现,必要时辅以文字和图表说明。这对设计师的手绘能力虽然有所要求,但在绘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对各个细节和背景是否表达清晰、合理和全面,而不在于画面的唯美性。另外,故事板的形式也可以用照片配以图标和简单文字来组成,这些照片来源于设计师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再按故事发展的时间和地点变化来组织,设计也更有针对性和具体化(图4)。还有的故事板只是用惯用的国标按故事发展顺序来组成,强调的是整个流程变化,更多运用在服务设计方面。

故事板相比于纯粹文字和抽象表格分析方式,一则能将产品使用中重要的细节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二则将设计涉及的各个因素置于同一情节画面中系统考虑,使设计思考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更合理到位;三则按一定发展顺序来构成的多个情节画面,展现了情节之间的结构关系,既不易遗漏重要细节,给人整体体验,另外,随着画面的发展展现设计思考的角度、深度和广度。

2情景故事的表达之二:情绪板

情绪板关注的是“感觉”的可视化,寻找能引发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元素,用来启发和探索产品的视觉设计方向。

如同好的故事或影片中的人物、场景、语言会以某种鲜明的风格或特征表达,强化感染人的某些感觉,在产品的“情景故事”中也可以建立一定的视觉风格或特征,这些风格或特征正好契合用户的感受和情绪,通过人与产品的交互过程再作用于用户的感觉,能强化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人与产品间的亲近感。情绪板就是用来探索与用户情绪相契合的视觉元素或风格,在可见的视觉特征和感性的情绪之间建立沟通,启发后续的视觉设计。

情绪板的制作,首先要确定产品故事中的人需要引发什么样的情绪,用

关键词 描述出来,再收集、选择具有同类感受的图片或物品作为素材,从中提炼出符合

关键词 含义的视觉元素或风格特征,给后续产品的视觉设计以参考(图5)。情绪板没有特定的形式,其中关键是选择能引发用户感同身受的图片素材。素材的选择建立在习惯、经验的基础上,素材不同,得出的视觉元素和特征会因人而异,这点同时也为产品的视觉设计赋予了独特性。素材选择后的提炼是个形态和色彩简化的过程,需要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演绎等,从中提炼出更抽象、适用性更广的视觉元素。这一方面依赖于个人造型能力,另—方面需要设计心理学、色彩学和符号学的指导。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9

关键词:景观空间;现代园林;视觉形式美;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组成景观空间形态的各种要素

光觉、形觉以及色觉是组成视觉的三要素。色觉与光觉属于生理反应,随着色彩以及明暗的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形觉属于心理,任何形状都能看成简单几何图形,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形。当设计景观时,要首先构图基本形,注重整体,在此基础上再认真思考。

1.1园林景观的形状

形包含抽象自然形、自然形、几何形等几类。抽象自然形中,曲线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是最广泛的,因为其变现出柔软的视觉效果,可以舒缓人的心情,营造出一种舒适感,正因如此,曲线是景观设计的理想选择元素,但同直线相比,曲线又具有方向性不明确、力度不够、把握难度也高等缺点。几何形中正方形最简单,同时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图形,另一个典型的图形是圆形,圆形具有统一、整体魅力、简洁等特点,能够给人以柔和、完满的感受。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形状不规则、质地又软的形式,这些繁多的自然线性因素有着一定的序列而非随意排列。这种序列丰富、多样而且内在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1.2景观色彩的设计

无论哪种色彩都具有纯度、色相、明度的性质。色彩作为景观设计造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可以给景观带来形体鲜明的效果。在画面中色调是由所有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色彩组成的整体画面色彩。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重视研究色彩的配置。当控制景观的配色时,不必都要相似或调和的色调,但对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3个要素上要确保同环境色调相协调。此外,还应避免突变,以及对色彩层次、平衡的重视。

1.3点线面体

点是最基本的元素。点表示空间的一个位置,虽然没有具体的体型或形状,但点存在环境中时能够给人静止、稳定的感受,在视觉空间中点作为一种存在。两点能够生成一条线,线在造型中是最基本的要素。随着线所摆的方向或方位的不同,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斜线能够传达出动感的视觉效果。线的平移能够生成面,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对空间的界定通常通过竖向平面与地面实现,有时也采用顶面实现 。地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的色彩、形式、质感影响着其他要素。例如地面所采用材料的密度与质感决定着人们行走在其表面的方式。面的展开能够产生体,体是点、线、面的组合。体可以是虚体或实体,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辨识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1.4肌理

纯视觉和触觉构成了表面肌理,表面肌理能够生成人的空间感受。因为肌理属于感性,所以当观赏者处的位置不同,会对材质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肌理的设计时,要对材料的物理性能有所了解,以便做出选择;再有就是针对所选材料的性能不同,合理的布置其观赏的距离,最好材质的安排,以此来提高对景观空间观赏的质量。

现代对园林景观的审美特征

现代园林景观,从美学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2组4类既畅神与比德、言志与缘情。畅神性的景观,指的是令人欣喜、惊惧的园林景观;情态性景观空间也是畅神性的景观。畅神是指除去文化层面的新的审美境界,它属于审美心态中最高的境界。造型优美的符号能够使观赏者产生亲和力,激发其对美的向往。景观的言情符号分为俗成、原型。例如山东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属于俗成的言情符号。 对于缘情的表达可以对景观空间的处理来实现。物是景观空间的组成成分,物的形态能够为空间营造特定的氛围,也就是所谓的物的视觉信息传达出空间的气质。景观的崇高性,站在审美学的角度看,崇高和比德、言志两种审美心理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美学的角度看,崇高和惊惧心理存在有某种联系。例如处在高山,尚未到达顶峰就开始战栗,这种审美心理中有着折服的成分,属于言志美。当然并非一定要到达景点才会产生美,真正的美产生于心灵的慑服与震撼。要令景观与建筑物那样有活力,就要通过手法处理。通过手法处理后的景观,除了能够丰富建筑物的内涵,还可以独立传达它特有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3.1表现景观视觉形象的处理方法

把那些能够在园内看到的园外景色划归到园内,使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借景能够有效的联系园林内外,借景手法具体指的是:开辟透景线、增加视点的高度、通过漏窗将邻园的景色借来、将远处的景色借来。障景能够到达移步移景的效果,具体的是用一些屏障挡住视线,丰富园林景观,赋予层次感。 夹景能够提高景观的深远感,具体方法是限制狭长空间,以便强化、突出主景。框景有着简洁的前景,能够使视线集于主景,具体方法是选定特定的视点借助周围事物形成一幅立体的画面。对景指的是景点与景物道路不通却视线可及的情况,由视线穿过景物,形成两景之间的对景。此外还有添景和漏景。

参考文献:

[1].李静、黄华明.现代园林景观空间中视觉形式美的营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0,(03).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视觉传达 人才培养 现状

一、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信息载体,以设计信息组合而成的具有传播性图像的一门艺术学科。根据市场所需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定位于为市场输送一流的,既有艺术知识、又有技术知识的交叉复合型“设计精英”。可对于当前很多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选择方面,问到自己应聘的岗位工作,在设计、媒介、策略、文案、美术、排版等方面,对职位的选择不敢肯定,由于专业涉及较多,很多毕业生面对当前问题无法回复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这样的现状在当前很多。对于当前艺考生的人数不断增多,人数“量”上得到提升,而“质”却没有很大的优势,设计院系往往大多以安于现状来面对,很多学生往往需要在校外报培训班等“二次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有很多学生毕业后由于学艺不精找不到工作“失业”现象大有存在。[1]

二、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方法对策

1.改变教学方法以更新教学模式

如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很多大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设计的教师在这方面要转变以往的经验型教学方式。例如以前多是理论和技术教学,转变后的教学方式要多以开发性来对学生思维起到启发作用,让学生多以主动来参与课堂学习,科学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照明学习的发展方向。[2]

建议:视觉传达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要将理论与专业相结合实施的方法,多让学生来回答相关的问题,以在课堂上演示、即兴表演、小组讨论、单元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并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与此同时也推进了专业创作的实验性,尊重学生个体,展现出多样性的视觉形式。

2.贯穿大学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

经过与各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已毕业学生的交流,本人发现关于视觉传达专业在大二下学期首先还存在很多学生不明白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对毕业感到困惑;其次,还有许多学生到了毕业前设计创作时,对设计作品才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错过了最佳学习的时间,很多学生只好通过专业再培训来弥补过失。这两个问题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普遍存在,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在将近毕业学期结束时,发现的问题,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方面还要注重对新生的培养,这方面经常被专业教师所忽视。[3]

建议:在大一时,针对新生,院校专业应开展相关的讲座,如“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优秀校友”讲座,让学生知道他们选择的专业的就业方向,认识到与报纸杂志、广告设计公司、网站策划、个人工作室等相关,让自己有个良好开端,来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另外在新生入学时,设计系可以开展一些创作性的“视觉传达设计趋势和主题赏析”,“社会职业设计”类似的课程,让新生意识到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

3.遵循市场需求以调节课程安排

首先,专业教师在课程安排上要对重复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区域性的课程。一般高等院校大学四年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四年里非专业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专业课程的学习仅仅一年时间,因此出现很多学生都没有了解如何设计,就蒙混过关毕业了。而高等职业院校是大学三年制,课程设计相对紧凑,但是课程设计安排遵循的路线往往是:“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这样的“拿来主义”的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块,出现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教师脱离的状况大有存在。[4]

建议:合并课程,对基础训练和专业创作进行有效的过渡,延长课程时间,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课程的深度。例如在“平面构成”和“版式设计”合并成“平面版式设计”,“色彩构成”和“装饰设计”合并为“装饰色彩”,将“立体构成”和“纸盒结构”合并为“三维包装构成”。 对于重复的课程“结构素描”和“设计素描”合并成“结构设计素描”,“海报设计”和“广告设计”合并成“广告海报设计”等等。

其次,从“口头文化”到“读写文化”,到今天的“网络文化”,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不能再依照传统的教育原则,要多贯穿现代科学技术,这样设计教育部门才能做好“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开拓”,让视觉文化跟随时代的发展。诚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大一的课程安排上往往都是色彩、素描、速写,强调手绘的创作,到了大二渐渐步入设计软件相关的课程,相对于在技能和实用性的运用方面没有过多的注重。

建议:在设计软件的课程教学上,要做好对授课时间的合理安排,让学生掌握好电脑技术的学习,以获得更多的创作进度,使学生经过培训练就好一技之长。此外,高职院校要结合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优势,积极开发新的课程,以促进专业发展,努力开展更广阔的前景,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多媒体艺术”等,这些课程处于视觉前列,为学生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平台,有利于将学生往新型视觉设计师方向培养。

第三,视觉传达设计整体课程结构,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调“达”的研究。“厚基础,宽口径”是强调设计文化的传承与拓展,“达”是以研究设计行为,为受众传播的最终目的研究。只有着眼于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拓展设计思路,并产生有价值的想法,而不是仅仅趋于在设计表面的表现形式。

建议: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将“外国艺术设计史”、“外国平面设计史”、“消费者心理学”、“文案”和“新媒体”等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信息学”、“市场营销”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注重对专业的考察和对专题教学的市场实践,例如在“广告设计”课程上,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设计最初考察好广告目标,拟好广告策略,做好广告调查结果、文案等因素。

4.重视实践,推进“开放式”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最终目标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市场进入“消费需求营销设计决策制作发展生产消费者新需求”这样的循环阶段。然而,目前的设计公司在招聘上,往往是需要有相关两到三年的设计工作经验,这说明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没有信任感。

建议:视觉传达设计系内部各部门成立“工作室”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设计技术相关的学习之后,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设计所涉及到的材料和方案进行计划实施;将设计愿景变成现实,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就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大学校和社会企业公司的合作力度,以大型设计企业为本来对专业系的设计进行开发,注重“产、学、研”的相结合,实现促进学院的专业课程水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拓宽企业设计机构,以此达到共赢;而且在学生学习中,能够过多的意识到团结的合作,了解到前沿的设计观,对就业建立信心。[5]

三、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资源保障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目前存在一些新成立的院校,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只有两三个专业教师,教师在职位上“身兼多职”,对于全能型的教师,很难保证所授课的教育质量;一些学校,顺着教育浪潮,将一些子虚乌有的教师隔夜间冠以“视觉传达设计专家”的称号。此外,还有更多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之后,学生过多,由于缺乏教师,以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大学教师中,这些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在教给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上,往往没有真实的专业能力;甚至一些学院将社会上一些低层次的设计人士收入在教育领域进行教学;还有在聘请真实的视觉大师方面,有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个人艺术项目或其他经济收入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要狠抓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留住人才上下功夫才是艺术院校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学院应安排他们在假期阶段到一些大型的设计公司进行交流学习,让教师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形势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而一线专业教师,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安排高级课程,增强专业灵敏度。此外,还可以创建开放性课程,扩大校际教师在课程上的交流和沟通,以资源共享;聘请大型设计公司有十几年行业经验,受过高等教育的设计师为客座教授,进行战略经验教学。教研室内部要多以自我激励、自我调整、集体备课,对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互听,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集思广益,以达到教学的共同提高。

2.强化环境育人意识

在设计教学中,课堂地点安排除了教室、工作室、画室等教育和资源是必要的安排,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更好地整合有利于教学用书、计算机网络、工具设备等各种物质基础。例如在图书资料方面,高职院校主讲教师往往都是自备教案,但“学高”方能为师,对于设计院系要保证对教师所用教材、教辅资料经费的持续投入,来保证教师自编教案及学生课堂质量,建议建立专业院系的书籍书库,以鼓励教师阅读,并拥有对所需图书的自行购置权,院系买单后,存于系部书库作为通用资料供全系师生借读通用。在“网络”方面,专业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利用网络无国界互动的优势,积极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在其基础上提高自己专业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设计部门教师之间也应定期组织内部,与其他大学之间,与业内人士和市场机构之间进行学术方面的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聘请设计师、学术专家、视觉大师、美协会员等作出创意设计思路谈要,定期举办设计比赛,如校园内的广告大赛,学校与学校结合的包装大赛,网站举办的设计,企业直接的项目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对得奖的教师和学生以奖励,来不断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造潜力,以促进院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1.开设高水平就业指导讲座

例如,邀请大型设计公司设计师到院校做“人才就业”的讲座;以专业系赋有一定造诣的教师联合对毕业生开设“视觉传达设计系就业形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知识”等讲座。来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深入了解有关国家就业政策,如“大学生创业计划”、“选调生”、“留学海归”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前景。

2.建立与时俱进就业服务网

根据毕业生和企业单位提供合理的信息服务平台。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优秀毕业生就业趋势、毕业生求职信息、单位招聘信息、国家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就业辅导、邮箱文件面试等。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社会中介、知名求职网站做好链接,以便更好地提供快捷、方便的查询,给毕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3.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与服务部门及时通过电话、互联网、邮箱、来访等,做好人才市场、当地就业部门、报纸杂志、新闻媒体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获取招聘方面的相关信息,力争做到“早”、“广”、“实”、“准”,以尽早给学生信息内容。高职院校要加强院系办学特色的大力宣传,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的联合推送人才。此外,对院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可以选择一部分作为学校毕业生推送就业的“联络员”,以帮助学弟学妹起到“帮传带”的作用,给企业单位也引进了优秀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还是存在一定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要时刻跟随社会和时代的转变,不断持续对就业市场人才的分析和毕业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视觉传达学科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并完善专业教师教学方法,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让高职院校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舒白,视觉传达高等教育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电子测试.2013-07-15

[2]唐倩,视觉传达专业汉字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15

[3]张焕芳,新形势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美术大观.2013-09-15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11

〔关键词〕网页美术设计视觉要素数字媒体艺术内容与形式

从20世纪60年代末因特网诞生到今天,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成为人类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页也由最初的电脑信息传播,演化到今天的电脑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两大平台为主的互联网技术。网页美术设计可以说不再是新兴的学科了,随着近几年网络的高速发展,它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载体,可以穿过时间、空间、地区等各种限制,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互联在一起,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共享。它可以说是集合了美术设计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之一。

一、网页的视觉审美需求

互联网普及之前,它的视觉要素主要是一些文字及极为简单的图形,以便让网民在有限的网速下尽量快速地浏览网页内容。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对网页美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提供实用信息给人阅读,而需要考虑如何使受众更好地、更加友好地接收相关信息。要做到出色的网页美术设计,就必须研究网页美术中的视觉要素,使设计清晰美观、整体感强,让人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浏览网站信息。网页美术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延伸和发展,例如海报设计、杂志版式设计、报纸版式设计等。两者的表现形式以及审美需求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由于技术的不同也存在诸多的不同点。将传统的形式美应用到网页美术设计上,增加网页界面的美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从美学的角度讲,有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齐与均衡、感性与理性等,网页设计中的文本、图像以及色彩都属于有效的视觉要素。互联网时代初期,由于网络技术不发达、网络运行速度较慢,网站基本都只有简洁的文本信息。图一左所示为2006年期间的微软中国首页,只有简单的几张位图作为装饰,它显然满足不了现今网络通信技术下的受众审美需求;今天我们再打开微软中国的网站首页(见图一右),可以惊喜地发现是如此的协调、简洁,大面积平面化的图形,整体的色块图片组合在一起,效果符合目前大部分受众的审美需求,由此可见网页设计的审美要求也是随着时代及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二、网页的视觉构成要素

对于网页美术设计来讲,能否通过各种构成要素的合理编排来实现有效的传播,是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准则之一。网页的主要构成要素有文本要素、图形要素以及色彩要素等。

1、文本要素的编排。文本是传达信息的主体元素,也是网页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要素。它起描述作用,通常会占据较大的面积,文本编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页面的传播质量。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为了让其主要功能发挥到最大,就必须整体布局文本设计,方能给观众清晰的视觉印象。尽可能避免零散、复杂的文本布局,必须减去过多的装饰字,以达到易读、易懂、易认的效果。网页设计中不要过多去为文本作复杂的造型,以免忽视文本本身所传达的内容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文本要素的编排,首要是服从内容传播的要求,版式的风格与内容必须统一,不能背道而驰。例如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其文字应该具有庄重和规范的特性,给人以整齐、干净、简洁和大方的印象;艺术性的网站则可以注重个性效果,给人创意无限的思维空间;旅游景点的网页文本编排则可以有轻快、活泼、跳跃的节奏感,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受;而商业公司的网站,则要结合所经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进行字体编排设计。如图二所示,分别为政府部门网站、艺术类网站、旅游景点网站的文本编排设计。

计算机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常用的字体,同时也为适应个性化文本编辑的需求允许用户自行安装字体,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字体供设计师使用。字库的丰富,为设计师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对文本编排设计能力的考验。因为同一个页面当中,并不适合使用太多不同的字体。一般三到四种字体已经足够让页面丰富起来,再多会显得过于花哨。总之,文本作为网页的重要视觉要素之一,除了传达具体信息以外,版式设计上需要重视情感的传达,才能给受众愉悦的阅读感受。

2、图形要素的设计。图形是继文本之后最早应用到网页美术设计的数字媒体元素,它大大地丰富了信息量。图形的参与,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受众展现所传播的信息,也对美化网页界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通过视觉传播的信息来说,图文结合的形式远远超过了纯粹的文本,使信息的趣味性更高。既然图形要素这么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便是网页设计师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网络图片的特点:图片质量不宜太高,否则会因加载太慢,受众没有耐心等待而失去信息传播的功能,以目前的网络流行技术来说,分辨率一般72dpi便足够了。图形在网页中的位置、长宽比、构图等都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图形设计和优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与文本要素的搭配,才能起到和谐、美观的效果。

3、色彩要素的搭配。网页界面不仅要求具有优美动人的文本要素,同时也要求版面新颖、简洁明了。作为网页视觉要素之一的色彩最能体现艺术性,黑白分明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强烈的感觉;柔和的色彩搭配给人清新怡人的感觉;灰色调则给人沉稳庄严的感觉,等等。色彩要素的搭配方面应该注意什么,是考验网页美术设计师的标准之一。

网页中的色彩要素设计应该根据网页主题性质的不同,把握好主色调、背景明度方面的选择。主色调可以帮助网站突出主题,通常会以浅色系作为背景,如粉蓝、草绿、浅灰等。以浅色为底有什么好处呢?根据受众的阅读习惯,文本通常会使用深色系来编排,所以有了浅色为底,配上深色文本,阅读便更加简便,整体也会显得自然流畅。有了主色调,其它次要的元素则可以使用灰色系为主的图形,避免喧宾夺主。通常明亮的色彩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跳跃的明亮色彩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应用过多便会适得其反,会使受众头晕眼花。此外,在背景色调的搭配上并不适合用强烈的对比,特别是对比色及互补色的使用。背景占据页面的面积较大,适宜用低对比度、不会影响前景图形及文本要素的色彩为主。否则便使文本淹没于背景里面,难以识别。因此,背景的色彩设计多以单纯为主,如果一定要有变化也须在统一的基础下进行合理的变动。背景除了可以统一整体的色彩和格调,对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和体现网站主题也是很有意义的。

三、网页视觉要素设计的一般规律

网页作为数字媒体的载体之一,与传统的媒体(报纸、杂志等)有着诸多的共同点,所以在设计上也有它的一般性规律。数字媒体作为新的学科,由于表现形式及运行状态、社会受众都有所不同,所以网页的视觉元素设计规律是技术性的,也是艺术性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1、规律一:主题突出。网页美术设计是带有所表达的意图及其要求的,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否则受众浏览后无从明白所传递信息。根据视觉心理学的规律和形式,初始状态下就必须将主题有效地传达给受众,以达到诉求、传播的目的。网页主题能否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能否满足受众的实用需求,这都要求网页视觉元素在纯粹、简洁、精确的同时强调艺术性,突出鲜明的主题。

网页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将主题信息以艺术性的方式推送到受众面前,也就是说设计之前必须先分析这是什么样的网站,是个性化的个人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其性质不同所传达的主题自然也就不同。设计师应理清基本的次序:首先要明白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而设计的表达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即是说“美”与“技术”要有机整合在一起。例如图三所示为微软的“必应”搜索网站,它首先是实现了功能性的作用:搜索作为它的功能,又是它的主题。

如果一个设计师只注重主题思想,而忽视网页设计的形式美组合,整体效果会变得特别平庸。要想网页设计能够有很好的吸引力,鲜明地突出主题,要注重各种视觉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主次关系、逻辑性等的合理应用。

2、规律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中说到:“工艺的美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模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趣味,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将形式与内容进行统一的设计,内容是构成网页要素的总和,包括它的主题、形象等;形式指的是它的结构、风格等。一方面,网页设计所追求的形式美必须符合主题的整体需要,这是前提。如果设计师过于强调形式而将内容忽视,这样的网页将会因为空洞而无法吸引受众。设计师必须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融入思想。设计并非是“多”就等于“好”,只有形式与内容有效统一,才是真正体现实用性且富有美感的网页界面设计。根据目前网页数据传输速度,网页设计中仍然不适合为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而过分使用视频、高清图像等,不适合为形式美的需求而传输大量的数据。受众必须经过长时间等待才能够浏览的网页,不符合网络传输快捷方便的特性,会严重影响受众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通过大量的多媒体元素来丰富网页设计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不可取的。网络由成千上万的网站共同构成,而网站则由成千上万的页面来构成。网页具有多屏和分页的特性,设计师可以对其形式进行多变性的效果处理以达到形式美感。设计师要注意每一个独立的页面设计,同时也要考虑与内容的统一和协调。

3、规律三:强调整体效果。整体效果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如程序设计师可以从每一个页面的代码及整个网站的整体性上去考虑,而美术设计师所考虑的整体性则是在视觉的角度来考虑。通过统一的整体效果,才能让受众更好地接受它,以达到满足受众实用的目标,达到整体的美感,让设计师和受众通过网页进行无形的交流与沟通。面对各种各样的网页要素,如何去强调它的整体性呢?设计师要理解网站组成的共性部分和个性部分,即通过共性来统一,通过个性来变化。例如在版式上可以将整个网站的框架进行统一,将导航菜单、banner等位置、像素等进行统一;而主体内容则根据信息而变,获得色彩在变化中的和谐统一。强调整体效果的同时,设计师也要避免进入另一个极端:呆板。整体是建立在变化的基础上,变化是在统一的前提下。

结语

网页作为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字传播媒体,虽然发展历程并不悠久,但它却综合了消费心理学、视觉传达学、人机交互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特别是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有着众多相通的特征,且更快捷、方便,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网站数量增多,向移动设备快速普及的同时,受众对网页设计的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网页设计的主要视觉要素:文本、图形、色彩等,它们之间是否协调、是否合理,决定着网页美术设计的成败。网页美术设计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掌握好一般的视觉要素设计规律,不仅设计效率低下,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要有效实现网页的信息传播功能,就必须掌握其视觉要素设计的一般规律:主题突出、形式与内容统一、强调整体效果,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顾群业,张军波.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J].设计艺术.2000(8).

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和前景范文12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构建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传媒行业发展领域,即达到信息传递目的。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整体平面设计水平,要求广告传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将文字、图片元素合理应用于商品、广告等平面设计中,最终由此来形成与受众间的良好互动,提升商品销售总量。以下就是对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品牌标志设计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完善自身平面设计手段。

一、平面设计中基本元素的构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平面设计基本构成元素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片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是由点、线、面三个部分所构成。点即为最小几何元素,其具备无方向、无形状的特点,因而将其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可就此引发欣赏者的思考,而线是由无数个点组合而成;第二,由于文字拥有着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因而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即对平面设计中的主题思想进行陈述,继而实现与受众审美过程的交流、沟通,引导受众传达平面设计中所包含的内涵及思想;第三,色彩也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构成元素,且其具备感染力、利用色相、饱和度诠释情感元素的功效,因而将其贯穿于平面设计中可激发受众的视觉审美能力,并就此达到情感情层面的共鸣[1]。

二、当代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路径

1、发挥构图形象化功能

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着重强调对构图形象化功能的发挥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到图形功能,即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等特点,并结合平面设计主题思想对图形进行合理建构,且基于保留层次感原则的基础上突出平面设计中的主体,以此来引导受众加深自身对平面设计内容的理解。其次,基于图形形象化功能发挥的基础上,要求设计人员应严格遵从主次分明、视觉牵引设计理念,即将实际生活中的自然色彩联系性贯穿于其中,继而由此引导受众在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可发挥自身思维想象空间,与作者形成统一化的视觉感受。例如,“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食品包装在设计的过程中即运用了食材丰富的图案及紫彩功能来激发受众的食欲,促使其由此产生商品购买行为[2]。

2、结合主题冲击人类视觉

在平面过程中着重强调对人类视觉的冲击有助于提升整体视觉审美效果,因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在实践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利用色彩基本构成元素对平面设计审美功能进行凸显。例如,某设计师在平面商品设计过程中即运用色彩构成元素中色相、色彩饱和度、色彩明亮度等功能来传达平面设计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元素,并就此激发人们的视觉,与其达成良好的共鸣状态。此外,在现代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构建过程中亦应注重强调色彩与平面设计内涵的统一性,即结合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对色彩表达形式进行调整,且结合色彩纯度等功能激发消费者由此产生商品购买欲望。另外,由于黑色可用来诠释悲哀,白色用来诠释素雅,因而设计师在色彩运用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其特性,继而由此激发人类视觉体验。

3、规范化运用现代传播载体

传播载体是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掌握文字信息传播功能,将其以传播载体的形式合理应用于平面作品设计过程中,且以风格迥异及个性化设计方法提升其审美价值,并由此起到实用性作用。例如,在北京故宫指示牌平面设计中即合理运用了文字传播载体功能,为游客游玩路径进行了规划,且以不同风格字体的表达形式彰显了中国文化特色。此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媒技术也逐渐涌现出来,因而设计师在平面作品设计过程中基于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应利用网络平台自动化工具对文字大小、颜色、字体等进行调整,以此来增强作品视觉感染力,且将其置入到现代化网络传播载体中,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3]。

4、结合人类心理需求拓展秩序美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平面设计作品的秩序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设计师在平面作品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从视觉审美元素规律化、原则性的设计要求,且综合人类心理需求着重呈现平面设计作品秩序层面的美感,最终由此吸引受众对作品的关注度。此外,在平面作品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运用基本构成元素,且以系统化组合、画面协调的路径呈现出作品富有的具体化特性,且就此实现对作品主题思想的传达,便于受众在作品欣赏过程中可接收到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例如,国旗设计中即基于结合人类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以红色为设计背景,并以四颗小五角星围绕一颗大五角星的设计形式来激发受众的震撼心理,且就此凸显出国旗的秩序美。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平面作品设计中贯穿秩序美设计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4]。

三、结论

综上可知,基于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平面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且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整体作品设计水平,要求设计师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应全面掌控图形、色彩及文字基本构成元素的应用,并从结合人类心理需求拓展秩序美、规范化运用现代传播载体、结合主题冲击人类视觉等途径入手来弥补传统平面设计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较好的呈现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审美元素,达到最佳的作品设计状态。(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贺慧芳.探讨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现代装饰(理论),2015,18(06):89-90.

[2]王巍.基于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2(08):39-41.

[3]崔加强.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32(1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