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流动人口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现状

时间:2024-01-16 16:08:55

流动人口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犯罪主体 犯罪原因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20-01

一、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犯罪主体

流动人口的概念:目前,学界与实际部门认为流动人口是结合流动人口具有的四个要素进行定义的:一是人口与户籍的分离;二是跨越一定区域界限的位置移动;三是流动的时间较长、距离较远;四是流动具有方向选择性。我们认为:流动人口就是指因从事各种活动离开户籍所在地区域的各种人员。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我们研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分析流动人口的犯罪现象,探求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和规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预防、减少流动人口犯罪。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是指基于经济的目的和动因而流动的,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发生犯罪活动的自然人。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作案特点“地域同一性”较为明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由于他们主观条件的不同,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结成的犯罪团伙,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师傅带徒弟相互传授“经验”,因此,在作案手段上呈现出地域同一性。

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以及交通路线的扩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增多,犯罪分子,尤其是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才大大利用这些便宜条件进行犯罪活动。

犯罪目标的随机性与盲目性,流动人口的流动属性决定了其犯罪目标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一部分居无定所的人往往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城镇乡村,寻找犯罪目标,捕捉犯罪时机。

犯罪手段和技能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具狡猾性和隐蔽性;犯罪“团伙化”特点突出,由于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其流动多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纽带,其居住和生活也多以“三缘”关系为依托,因此在犯罪活动中,会很自然拉帮结派形成松散或紧密的团伙关系;犯罪成员的低龄化发展相当突出。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

社会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在我国社会结构中,这一矛盾的体现就是那长期以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化。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产生的“心态不平衡”的心理原因,深究外来人口流动的深层原因,经济原因是一个根本性的动力,也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流动人口个人素质的原因,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且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的差异广泛存在,历史地形成了不同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

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人口的大面积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缺乏应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缺乏足够的准备,人口流动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而另一方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管理责任不明、主次不分、任务不清。

四、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

1.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

要想有效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关键。首先,要对他们开展法制宣传,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其次,要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不高,小学、初中毕业的占绝大多数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成人高校、夜校等培养方式来提高流动人口的知识水平。三是要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技术素质。一种是由原籍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学会一、两门使用技术;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民工所在的学校或是由就业的企业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等负责培训。

2.努力消除流动人口的受歧视心理

大多数流动人员远离亲人,身处异乡,往往从事于危、重、脏行业,相对缺少必要的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特定的外部环境,使流动人口更易遭受到不法侵害,也极易成为犯罪的主体。

3.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是预防和减少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重要环节。一要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对外来流动人口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各级政府要重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领导,落实领导岗位责任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费。适时调整充实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对于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村居及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用工单位应建立登记站。

4.加强打击力度

打击是特殊的预防手段。根据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规律,司法机关应适时开展各种清算打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既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又及时保护守法流动人口及广大百姓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不仅仅是社会治安问题,更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大有关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犯罪的原因与预防对策等各方面研究的力度。③

参考文献:

[1]康树华主编.《犯罪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随迁子女的数量与规模

目前,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主要基于宏观估算和微观调查。从宏观看,有专家估计,我国流动人口已达1.2~1.3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另据原农业部长孙正才2008年8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上的报告中披露,2007年我国外出就业劳动就业达到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部分重复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且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正值生育高峰期,这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群体日益庞大。2003年11月,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一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82%。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将近1500万人。流动儿童中,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43.8%,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年龄段进城农民工子女约为643.41万人,其中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

1.2 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现状

从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实现途径来看。主要有三种渠道:城市公办全日制中小学、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工子弟小学、民办学校,又被称为“贵族学校”或“高价私立子弟学校”。

研究表明,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愿望与实际入读难度呈现明显矛盾。入读公办学校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方面,随迁子女入学手续繁琐、步骤繁多。另一方面,入学证件种类的多样,办理的困难,也是造成随迁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入读公办学校需要三证齐全。即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不同省市、不同地区对诸如工作证明、以前学籍证明等其他证件还有这不同程度的需要。因此,即使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不断重视,不少地方政府把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了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的范围,但从全国来看,城市公办中小学仍然无发完全满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需要。仅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打工子弟学校,只能解决就学问题,但要阶段实现儿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义务教育问题,却远远不够。

2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危害

2.1 影响未来中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

从宏观上来说,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将对未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国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持续的负面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共同提高的过程。随迁子女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无法及时地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传递给他们,如果他们再无法通过义务教育中学校教育及时补位,那么随迁子女德行失范现象必将日益凸显。然而,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息息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源和资本竞争时代逐步被劳动者的勤奋、素质,以及由劳动力素质而决定的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所代替。当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素质以及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这些因素的优化与提高,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仅是个体实用社会发展的基本生存需要,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法获得受教育机会或者接受不充分的教育,都会使个体的发展受到影响,使个体的素质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2 影响教育公平及社会稳定

现阶段的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它包括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面。教育公平是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当前,由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必然危及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公平,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种教育不公平及体现在教育的起点上,也存在教育过程之中,而最终体现在教育结果上,而教育结果,正是衡量教育公平的根本体现。通常情况下,学业成绩被看作是评价教育结果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准。

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不仅能促进个体身心发展,还可以通过增进人的技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从而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应改变个体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移动。教育对整个家庭乃至下一代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终生心理失衡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迁子女父母工作的频繁调动,民工子弟学校的频繁关停并转,教育的不连续性,是他们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安全感的缺失 ,会对他们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形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是诱发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因素。这种孤独感主要来自随迁子女的同辈群体。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同学和社区玩伴。由于城市社区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难以正常沟通交往,流动儿童缺乏生活在城市中的初级同辈群体,不仅孤独无助,而且迟滞了他们了解和融入社会的速度。

如前所述,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中存在多种问题,这种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危害的不仅是随迁子女这部分群体,更多的是危害整个中华名族的未来发展。并且这种危害是深远和持久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并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苏敏.我国流动儿童失业率高达9.3%.新浪网,2004-05-14.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比较

[第一作者简介]尹幼明(1957-),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青少年性生理成熟年龄提前,同时由于受各种性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人口流动性增强、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他们开始纷纷挣脱传统道德观念的藩篱,接受西方思想,追求性的解放与自由,从而出现了诸如崇尚异往、初次低龄化甚至意外怀孕、流产等问题。宁波市城市学校的“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在校学生青春健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而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面向学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为了解宁波市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现状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宁波市上述三类学校初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性观念、异往等方面认知现状的测查,旨在为学校及有关决策部门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宁波市海曙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一宁波市李兴贵中学(城市)以及洪塘中学(农村)和甬城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第二学期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答卷,得到有效答卷438份,有效回收率为97.3%。李兴贵中学156名,其中男生79名,女生77名;洪塘中学133名,其中男生65名,女生68名;甬城学校149名,其中男生95名,女生54名。

1.2调查工具和方法

在参考《山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基础上,调查人员自编了一套包括学生基本情况、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性观念、异往等方面的46道题的问卷。问卷分3种题型:①等级量表式题型,分5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计分从低到高,分别为1、2、3、4、5分;②是否题型;③多选题型。本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绝对保密,当场填写当场交卷,力求问卷真实可靠。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人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将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P

2.结果

2.1年龄情况

438名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79±0.974)岁,其中城市学校为(13.12±0.689)岁,最小11岁,最大14岁;农村学校为(13.83±0.783)岁,最小12岁,最大16岁;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为(14.45±0.940)岁,最小13岁,最大17岁。方差分析显示3所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三所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大小依次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见表1。

2.2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2.2.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1的认知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4的认知率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对题项2、题项3的认知,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普遍认知率较低。见表2。

2.2.2预防艾滋病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所有题项认知率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4、题项5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1、题项2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3。

2.2.3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性观念

3所学校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而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异往

2.4.1异往态度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在异往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2异友情况 结果显示,异友情况在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异往”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6。

2.5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度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农村学校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3.讨论

3.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差异及特点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知识(青春期性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结果可能与这3所学校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有关,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关。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段、年龄差距大小依次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而对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的认知率的高低则依次是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现象清晰地揭示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严重缺失,这种年龄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成反比的现象,只能增大这一群体的青春期伤害风险。

调查发现,3所学校初一学生对怀孕知识普遍缺乏,这与胡怀适等对深圳中学生性健康知识现状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城市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时,没有涉及到“性”知识的教育有关。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性心理发展和性知识掌握的相对滞后,个体往往由于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出现一些偏离行为。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青春健康”教育,不能“绕性”而走,应传授全面的、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发展知识包括性知识。

3.2在性观念上的差异

性观念即对有关性问题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调查发现,城市学校、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可能因学校和家庭“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导致科学的性知识的缺失,对性的认识存在偏颇,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科学的性观念教育,破除错误的性观念。

3.3异往情况的差异

在异往态度上,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较城市和农村的初一学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异友情况的调查同样也反映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开放性”,其原因可能:(1)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大于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因生理的成熟,使得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在异友方面的愿望更迫切,行动更积极,目的更直接。(2)“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尤其是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的缺失。青春期性道德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性需要和性冲动的合乎道德性与否、怎样调控自己的性冲动、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性的问题等。因而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青春期人际交往、青春期性道德及人生规划等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农村学校15.04%的初一学生也已有了愿意与异性深入接触交往的愿望或行动,同样不容忽视,应及时做好教育引导。

3.4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率差异

调查发现,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可见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青春健康”教育能够提供给学生有关青春期的科学的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规避青春伤害知识及生活技能等,消除青春期的困惑、惶恐和迷茫,不致因无知或知之甚少而走入歧途,有利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5对策及建议

3.5.1政府、社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 台湾著名教育家晏涵文教授曾说:“青少年无奈地去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中学习扭曲的两性关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中小学生性早熟与其性心理健康、性保健意识之间的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令人担忧的问题。因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站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出台有关政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横向、纵向和区域的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构建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人人共享”的格局,探索强化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模式并将之推广。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 社会适应;流动人口;职业;比较;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6-00400-0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从农村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成为当代我国最具特色的社会现象。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人,东部沿海城市和京津等直辖市成为流动人口最大的流入地,其中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已为40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0%左右[1-3]。大量的流动人口为社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他们也容易出现各种社会适应问题[4,5],严重阻碍他们在城市中的可持续性发展,甚至一些人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纵观有关流动人口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的特点和问题:(1)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疾病防治、犯罪问题以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有关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研究非常缺乏;(2)仅有的一些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和人口学角度对流动人口社会适应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的实证研究,无法准确、深入地了解流动人口这一群体;(3)缺乏从职业角度考察不同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调查发现,北京流动人口人数众多,在城市中的就业范围很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事城市居民不愿做的脏、累、苦、险和毒工作,而城市中的特殊行业-娱乐业的从业者也多为流动人口[6],因此,考察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考察并比较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以及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内隐社会适应水平与高危行为的关系,为未来制订有效的流动人口社会适应预防干预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从农村涌入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年轻流动人口共2201人为有效被试,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根据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比率确定样本的职业特点及各职业的人数,最终选择的职业涉及13种不同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夜总会、歌厅和酒吧)、洗浴按摩业、美容美发业、餐饮业、宾馆饭店、保姆小时工、保安、修理业、工厂工人、装修、推销和个体商贩。由于服务业和建筑业为北京市流动人口两个主要从事的行业[3],同时考虑到娱乐业、洗浴按摩和美容美发从业者面临着更不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容易出现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7],因此将流动人口的职业分成建筑业、服务业(包括餐饮业、宾馆饭店、保姆小时工、保安和修理业)、感染性病/艾滋病高危职业(包括娱乐业、洗浴按摩业、美容美发业,以下简称“高危职业”)和其他职业(包括装修、推销、工厂个人和个体商贩)四大类。其中,建筑业396人(18.0%)、服务业717人(32.6%)、高危职业696人(31.6%)、其他职业为392人(17.8%)。

1.2工具

1.2.1 自编调查表 涉及吸烟行为、饮酒行为和性病/艾滋病相关的高危。吸烟行为:要求被试回答过去一个月中每天吸烟的数量,为6点量表,从“没有吸过烟”:“1-5支”、“6-10支”、“11-15支”、“16-20支”到“一包以上”。

饮酒行为: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一个月中喝醉酒的次数,为5点量表,答案为“没有喝醉过”、“1次”、“2次”、“3次”和“4及4次以上”。

高危包括婚前和性伴数量两个指标,要求那些有过的被试(共904人,占41.1%)报告他们是否发生过婚前(否/是)以及迄今为止的性伴数量,分别为1个、2-3个、4-5个和6个及超过6个。

1.2.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8] 要求被试回答在过去一个月中是否经常出现各种抑郁状况。为5点量表,从“从不”到“几乎每天”,共20道题,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3。再统计时将被试的答案进行重新编码,将“从不”和“一月一两次”编码为“0”,将“一周一次”编码为“1”,将“一周几次”编码为“2”,将“几乎每天”编码为3,之后将被试在每题上的得分相加得到被试的抑郁得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试的抑郁程度越严重。1.2.3 满意度调查表 要求被试回答对自己目前生活和工作的满意程度,为5点量表,从“很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数越高表明被试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ANOVA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

表1列联表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职业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差异。具体而言,女性更多地从事高危职业和服务业,而男性更多地从事建筑业。20-25岁的流动人口更多地从事高危职业,25岁以上和已婚的流动人口更多地从事装修、推销、工厂工人和个体商贩等职业,而未婚者更容易从事娱乐业、洗浴按摩业和美容美发业等高危职业。

表1 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情况,n(%)

项目性别女男年龄

建筑业 4(0.5)392(29.4)76(19.0)203(17.0)117(19.3)288(17.1)108(21.8)

服务业330(38.1)387(29.0)171(42.8)356(29.8)190(31.4)553(32.7)158(31.9)

高危职业386(44.6)310(23.2)116(29.0)429(35.9)151(24.9)594(35.2)101(20.4)

其他职业146(16.9)***246(18.4)37(9.3)***207(17.3)148(24.4)254(15.0)***128(25.9)

***P

2.2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2.2.1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高危行为比较

表2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吸烟、饮酒、高危状况评分比较(x±s)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项目建筑业服务业高危职业其他职业F/χ2值P值

吸烟行为2.0±1.51.5±1.11.8±1.31.7±1.212.440.000

饮酒行为1.5±1.01.4±0.91.7±1.21.4±1.014.350.000

性伴数量1.3±0.71.3±0.61.6±0.91.3±0.71.500.214

婚前n(%)86(60.1)140(58.6)278(84.5)102(54.3)70.470.000

由于球形检验表明协方差矩阵的方差不齐,因此采用ANOVA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4(职业)×2(性别)×3(年龄)与吸烟、饮酒、性伴数量之间的关系。表2显示在吸烟、饮酒行为上存在显著的职业主效应,事后比较表明,建筑业流动人口的吸烟行为多于服务业、高危职业和其他职业;高危职业的吸烟行为多于服务业(均P

2.2.2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内隐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表3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内隐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x±s)

项目建筑业(N=396)服务业(N=396)高危职业(N=396)其他职业(N=396)F值P值

抑郁11.0±9.210.9±9.111.4±9.58.9±8.34.880.002

生活满意度3.0±1.23.1±1.02.9±1.03.1±1.05.160.001

工作满意度2.9±1.23.0±1.02.9±1.03.0±1.00.520.670

采用ANOVA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4(职业)×2(性别)×3(年龄)与流动人口抑郁、生活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表3显示在流动人口的抑郁和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职业主效应。事后比较发现,高危职业和建筑业流动人口的抑郁情绪评分高于其他职业,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低于服务业和其他职业的流动人口(均P

2.3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内隐社会适应状况与高危行为的关系

表4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内隐社会适应状况与高危行为的关系

项目 吸烟行为OR(95%CI)P值 醉酒行为OR(95%CI)P值 婚前OR(95%CI)P值 性伴数量OR(95%CI)P值

低危职业

抑郁――1.02(1.00-1.03)0.029――1.05(1.03-1.07)0.000

生活满意度0.81(0.73-0.89)0.0000.83(0.73-0.93)0.002――――

工作满意度――――0.76(0.65-0.88)0.000――

高危职业

抑郁――1.03(1.01-1.04)0.001――――

生活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0.74(0.54-0.99)0.047――

建筑业、服务业和其他职业归类为低危职业;将吸烟、饮酒和性伴数量等变量进行recode,将吸烟行为归类为没有吸烟和曾吸烟两类,将饮酒行为归类为“没有喝醉过”和“曾喝醉过”两类,将性伴数量归类为“1个”和“多于1个”两类。

运用Logistic方法,分别考察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内隐社会适应状况与高危行为的关系。表4显示抑郁情绪可以显著地预测低危职业流动人口的醉酒行为和性伴数量(OR=1.02、1.05),生活满意度显著地预测低危职业流动人口的吸烟和醉酒行为(OR=0.81、0.83),而工作满意度可预测低危流动人口的婚前(OR=0.76)。相比较而言,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与其高危行为之间关系不大,只有抑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显著地预测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醉酒行为和婚前(OR=1.03、0.74)。

3讨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说来,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差异较大。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吸烟、醉酒行为、婚前和性伴数量均较低危职业突出,同时他们的抑郁情绪最多、生活和工作满意度最低。而服务业和其他职业的高危行为发生率则普遍较低,抑郁情绪最少,生活和工作满意度最高。提示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较差,而服务业和其他职业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较好。

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职业性质与社会适应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娱乐业、洗浴业和美容美发业等高危职业的从业者多为未婚,这些职业中存在一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中的流动性大,而研究发现流动性与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紧密相关[4]。与之相比较,餐饮业、宾馆饭店和保姆小时工等服务业的流动人口工作更稳定一些,且从事工业、商业和装修推销职业的流动人口年龄较大且已婚者居多,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流动性较低,由此对他们的社会适应产生积极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与国外的很多研究结论相一致,这些研究均发现高危行为与工作环境和性质紧密相关。在坦桑尼亚开展的研究发现在酒吧工作的女性存在较多的高危,是传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9];美国的研究也发现在按摩院中工作的亚洲女性更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同时她们还经常面临客人的身体和精神暴力,由此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7]。但这些研究均集中在探讨高危行为与职业性质之间的关系,很少有研究考察抑郁情绪、幸福感等内隐社会适应与职业性质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应从追踪的角度综合考察职业性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本调查发现高危职业者的高危行为与抑郁情绪和满意度等相关不大。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不符[10],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国外的研究更多地选择女性性工作者为被试,此外,不同的研究工具也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尽管如此,本研究结果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应从环境和个体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不同职业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发现并找准影响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关键因素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流动人口社会适应干预方案。

以上结果显示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娱乐业、洗浴按摩业和美容美发业的流动人口应成为心理预防干预的重点和关键人群;另一方面,应针对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突出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心理预防干预。例如,建筑业流动人口的吸烟行为最多,可能原因是建筑业从业人员以男性流动人口居多,应有针对性地在建筑业流动人口中开展禁烟预防干预活动,干预的内容不仅关注禁烟健康教育的宣传,而且应更深入挖掘其吸烟的深层原因并对症下药,研究发现吸烟是应对压力的方法之一[11],因此干预内容还包括帮助他们选择其他更有效的方法缓解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提高城市生活适应和问题解决能力。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掘进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虽然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现象,对城市建设和繁荣创造了巨大贡献,但其数量的与日俱增,流动的日益频繁,无疑加大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已然成为当下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新时期下,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实际管理中的不足,以此制定有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提出了新时期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应对措施。

1.2方法

1.2.1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已由200万人增长至1.5亿多,规模如此庞大且流动性大的人口,自然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但当下的管理水平实在不容乐观。

一是因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致使责任划分不明,职能部门难以协作配合,导致管理存在漏洞和盲区,政策无法真正落实,推卸责任事件时常发生;二是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制度和信息系统,致使信息沟通不畅、更新不及时、了解不全面,统计不精确;三是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如态度拖拖拉拉,甚至为招商引资放松管理,致使外来流动人口难以对本地产生认同感;再如因工作宣传和经费保障不到位,致使多数流动人口既不知晓婚育、生殖系统和性传播疾病预防、保健指导等知识,也很难享受免费的避孕药具以及结扎、引产等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此外执法力度不够也较为突出,而这些均不利于我国尽快解决人口问题[1]。

1.2.2对策

1.2.2.1长效的协作机制可以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缺陷是制约该项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深层原因,故应着力构建合理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格局,这就要求政府将其纳入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联合综治委、计生、民政、公安、工商、劳动等相关部门,针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并以实际问题为依据,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和成员的职责权限,结合改进后的督察督办、信息通报等制度,及时解决当下的重大问题;同时在协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应立足流动人口现状,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并签订协作意向书或开展联席会议,以期进一步明晰责任,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时间和空间的全方位无缝管理[2]。但前提应就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内容加以深化、细化,以此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1.2.2.2一站式管理服务这里提及的一站式管理是指有关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全面管理,便于政策宣传、服务工作以及统筹管理的落实。

一站式管理模式具体包括服务、保障、工作等机制的一站式,如统一进行信息采集、组织管理、提供服务、监督检查;工作队伍的一站式,如统一的管理、招聘、培训、考核等;信息平台的一站式,如统一组织宣传法律政策,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采集、录入、管理,受理登记暂住信息、为房屋出租进行备案、负责验证计生、日常管理、提供计生服务等[3];对在本地创业、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配以统一的身份识别或社保系统记录也属于一站式管理范畴,如此一来,只需查询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即可了解其避孕、生育、节育等信息;此外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维护权益等也是其一站式服务内容。

1.2.2.3提高信息化水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获取水平有关,毕竟流动性大是流动人口最根本、最显著的特点,唯有及时掌握其最新信息,方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这就要求计生部门基于一站式信息平台,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着力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并加以及时整理和更新,以此完善信息数据库,使信息查询、共享、反馈更为准确、及时,从而规范、便捷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注重结合网上调度、网上通报等制度,加强网络资源的交流和督查,以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此外还应基于三网一库信息系统,切实做到一方采集,多方应用,形成纵向互通、横向相连的共享体系,进而便于核实流动人口信息,为管理绩效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2.2.4完善公共服务以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轻服务现象,不仅无助于顺利开展工作,还易对流动人口的思想行为造成误导,延长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时间。故新时期,计生部门和人员应切实贯彻管理新机制,坚持市民化服务的基本原则,加大对人口政策与计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可以开展知识讲座、教育课堂等,以此引导流动人口知晓基本的计生公共服务,树立少生优生的正确理念,明白计生工作关乎家庭富裕、民族振兴;同时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真正落实新婚教育、孕前健康检查、妇科病检查、查孕、查环、药具领取以及“四术”等相关的免费项目,以此确保流动人口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进而遵纪守法,积极配合计生工作[4]。

2讨论

总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作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构成,事关国计民生,不容忽视,为切实加强管理,稳定低育水平,我们就应基于对当下流动人力计划生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其缺陷和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以此尽快摆脱管理困境,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云.新时期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向导,2011,20(15):78-79.

[2]康艳筱.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2013,20(07):65-66.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流动青年;权益;调查

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数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中,青年群体占据相当比例。据调查,城市中的流动青年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他们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赚钱。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他们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相关调查显示,流动青年的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流动青年总体状况与问题

(一)生活品质

调查显示,我国流动青年的生存环境总体不太理想,包括基本生活条件、社区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管理、清洁卫生、治安状况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大量问题。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流动青年居住在外来人口聚居区;超过六成流动青年感觉目前的住所不安全。

由于生存的物质条件差,社交娱乐等精神需求无法满足,流动青年普遍对目前的生活现状不满意,身心压力大等问题。

(二)就业状况

据调查,流动青年普遍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相当一部分还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人也都成功就业,但多数流动青年的收入水平偏低。

另外,四成以上被调查的流动青年工作的单位要求他们超时加班却不给加班费,六成以上流动青年目前的工作单位中存在外来者与本地人口同工不同酬的不良现象,其中两成被调查的流动青年认为这种差距较大。

流动青年群体就业门路相对狭窄,超过六成集中在IT行业、服务业、销售行业,选择余地不大;大部分青年缺乏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超过半数青年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长期在目前的单位稳定发展,工作普遍缺乏稳定性。

(三)健康状况

调查还表明,城市流动青年这个群体相当一部分健康状况不良,他们身上经常出现这些亚健康症状:心烦意乱、失眠、感冒、水土不服等。

除了生理问题之外,流动青年的精神状态也同样不乐观。数据显示,超过四成流动青年这些负面的精神状态:“天天都觉得无精打采”,“经常感到意志消沉”……

(四)社会保障状况

理论上,社会保障是法律赋予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很多流动青年在他们生活、工作的城市中,普遍缺乏各类应有的社会保障。

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流动青年的身份往往有别于其他人――他们只是生活在社区里的“过客”。造成这种隔离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差异,和他们的故乡比较,相隔较远的当地社区等环境的文化氛围一定有差别,因此在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从而导致其出现较低的社会融入。因此,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于同乡、同事、同学等有限的范围,与社区常住居民交流和沟通往往有障碍,因此社会融入有困难,无法正常享受社区内其他成员同等的权益。

二、我国流动青年的需求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看来,我国流动青年有着多方面的需求,他们的各项合法权益需要大力保护。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流动青年的权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了解到,某些地区的流动青年人口违法犯罪率出现了上升趋势,这往往与他们应有的权益受到侵害有关。因此,保护流动青年合法权益,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意义重大,对流动青年本身和全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很重要。

(一)生活品质需求

流动青年正处于精力旺盛的年龄阶段,年轻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交、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对于流动青年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缓解生活与工作中积累的精神压力,可以让身心放松,提高幸福感;其次,通过社交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人脉关系,满足他们受尊重、受认同、受关爱的精神需要。更多的人脉关系,也有助于流动青年在新环境中获得各种社会支持。

但大多数流动青年居住的社区、工作的单位普遍缺少便于开展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为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协调,创造适合流动青年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平台,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二)职业发展需求

流动青年由于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原有的人脉资源等有利因素往往会随之消失,他们背井离乡在外地工作时很难从故乡的亲人、朋友、同学等原有的社交圈子中得到帮助。

如果流动青年在工作中并非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又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就会影响他们现有的生活和未来的前途,因此他们急需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外在的帮助。

(三)健康需求

流动青年背井离乡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许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压力,便会严重影响年轻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尤其是流动青年生活的社区和工作的单位,应该及时做好相关工作,为他们排解压力,保证他们身体健康、精神乐观积极。

(四)社会保障需求

流动青年在工作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他们理应和所在地的本地人口一样享受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障。但现实中,流动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普遍缺乏各类应有的保障。

调查显示,流动青年与同一个单位中的本地人口同事相比,工资等收入水平可能相同或者更低,但他们的生活成本往往比本地人更高,因此他们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往往更低。

因此,设身处地的考虑,很有必要为流动青年降低门槛,让他们更容易享有所在地的社会保障,减少他们需要承担的经济风险。

三、结语

作为外来人口的不平等遭遇,容易对流动青年和流入地的大环境彼此认同、融合造成障碍,可能会使他们心理上对流入地、对社会产生排斥,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造成安全隐患。

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千万不要等到流动青年已经造成安全隐患才开始重视,预防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管理不能忽视保护流动人口的权益,尤其是青年流动人口的权益更需要重视。

【参考文献】

[1]赵文聘,仉楠楠.大都市流动青年的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4(10):28-34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我国8城市流动青年权益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05):41-45

[3]贺利中,连福鑫.流动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11):70-74

[4]詹凯.治理视野下青年流动及管理[D].华东理工大学,2009

[5]邢哲.浅论青年人才的职业流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20-23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7

关键词:流动人口 管理体制 现状问题 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的不断飞跃。从上个世纪代开始,我国的人口流动就呈现出大规模、大数量、远距离的趋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动,其中以广东、福建等省为主要的人口流动目的地。近年来,随着内陆的经济开发,人口流动的呈现出多方向的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称,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去年已接近2.3亿,达历史新高,占全国总人口17%。

本文在分析当前人口流动管理体制的现状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意见。

2.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靠三个部门来实现,分别是公安部门、劳动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各个省市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问题都十分的重视。尤其是例如福建省这样的流动人口规模和数量较大的省市,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化、网络化已经初步的形成。在人口管理和服务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管理和服务也逐渐的开始规范化和法律化。

但是,从全国总的情况来说,当前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运行还是会有阻碍和困难,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也不到位、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具体来说,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苦难、管理效果的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问题当中:

2.1思路的问题

我们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开始形成的,根据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它的形成依据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背景状况:①生产力水平低,城市较少;②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存在,影响了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形成;③由于认识不够,城市居民对当时的流动人口持有否定态度。

这种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现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流动人口管理主要重视的是行政管理,忽视了群众参与;重视了强制手段的使用,忽视了思想引导;重视了命令执行;忽视了民主愿望;重视了对结果的看重;忽视了过程的民族、人性化。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制,首选要重视管理思想的改变。

2.2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因为现行是管理体制带有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因此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在人口的管理上,城市在潜意识里对流动人口就带有否定和负面的防范意识,在制定管理和服务政策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而忽视了他们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共享和努力;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带来增加了违法犯罪的发生,而忽视了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忽视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样就管理体制必然就是“重管理、轻服务的”。

2.3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服务和效率低的是现行流动人口管理提下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的表现有:①管理的是可以放心的流动人口,对于素质低下的流动人口没管理到;②对于不服管理的,盲目实行强制措施,适得其反;③管理的好的地区,各类问题比较明显,呈现显性化,业绩反而降低了;对流动人口的许多问题不予管理,反而业绩好。

3.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的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的总结和分析,结合当前的人口流动现状,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完善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效率的措施。希望能够在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3.1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人口管理和服务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看到流动人口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和我们平等的公民。在人口管理体制的制定上,必须以平等为思想指导,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予以平等的尊重,在保证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上执行管理。

3.2加快社区化建设,为方便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社区各方共同营建: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2011年,福建省全面推广“社会化采集”,出租房屋主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话等进行暂住人口申报;企业用工单位可通过互联网企业用工平台申报企业员工问题;这块有福建省有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有一部分群众不是很配合这项工作,特别是出租房屋。

3.3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改革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登记办法,我们提倡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户口登记办法。然后,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全不同的就业市场,针对不同的流动人口条件,开放不同的就业类型。另外,我们还建议实行异地登记制度,将户籍和待遇分开来看,确保流动人口在异地也同样获得平等的公民待遇。

3.4推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机制

当前社会,暴力执法,强行管理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中,我们要摒弃暴力执法、强行管理的做法。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要本着“人性化”的原则,管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服务要热情周到,细致全面。这是人性化和尊重民权的体现,是完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和提高管理服务效率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蓉,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分析和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李谦,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人口管理,2010(6)

[3]黄美,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J],山东人口,2009(8)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8

1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湖北省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6~59周岁的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数据采用抽样调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于2011年5月对湖北省抽取样本点,样本范围包含湖北省武汉和12个地级市以及神农架林区,本次调查的湖北省有效样本共4000人。

1.2分析方法与变量设置本文通过spss17.0软件[4]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交叉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寻找可能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的变量;然后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分析这些变量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各自的影响程度。如果分类响应因变量的结果超过两个,那么就可以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多元Logistic模型把每个结果与一个基础类别进行对比,通常取最后一类为参照类别。本文研究的是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因变量是三元分类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中“和流出地相比,在本地是否感觉更幸福?”的题项来获得,回答类别分别是更幸福、差不多、不幸福和说不准,本文将“差不多”和“说不准”合并为一类,定义为本地和流出地相比是同样幸福,简称“同样幸福”(更幸福为1,同样幸福为2,不幸福为3)。自变量的选取综合考虑影响被调查者幸福感的各种因素和问卷的实际情况,按照前述的幸福感函数分为以下五组因素:(1)个人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和受教育程度;(2)经济因素,包括家庭每月总收入、总支出、现住房性质、从业状态和就业身份;(3)福利政策因素,包括是否有城镇养老保险、医保、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镇低保和住房公积金;(4)业余生活状况,包含是否参加业主委员会活动、是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本地和谁来往最多;(5)社会认同因素,包含是否觉得本地人总是看不起外地人、是否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我是否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和是否参加选举、评先进活动。

2实证分析

2.1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从调查结果看,流动人口中认为和流出地相比,现在更幸福的人口有1455人,占比36.4%,认为和流出地差不多幸福的人口为2372人,占比59.3%,认为现在比流出地不幸福的仅仅173人,占比4.3%。说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还是认同现在的幸福感至少不比在老家差。交叉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从个人特征因素来看(表1),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户口性质因素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都不显著。表明对于湖北省的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因素和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关系。从经济因素看(表2),流动人口家庭每月总收入最低的0元,最高的100000元,单独研究每种收入的家庭意义并不大,我们将收入分成4类,分别将2000元以下,2001~5000元,5001~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记为1,2,3,4四类,研究每一类收入的家庭幸福感有无显著差异;家庭月总支出最低的为200元,最高的为30000元,同样我们将支出分为1000元以下、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8000元和8000元以上五类,分别记为1,2,3,4,5。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从业状态、就业身份以及住房性质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都很显著,说明经济因素的差异是主观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福利政策因素看,流动人口的状况有待提高。流动人口有城镇低保、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只占0.2%,0.6%,0.7%,0.7%,8.6%,0.4%,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福利保障是非常薄弱的。从福利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卡方检验表(表3)看,是否有城镇低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多种福利因素与主观幸福感都没有显著关系,可能是由于享有这些福利的流动人口样本太少,以至于可以忽略这些样本。从业余生活状况看,参加过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的流动人口210人,占比5.3%,没有参加过的2744人,占比68.6%,还有26.2%的人是不适合参加这项活动;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流动人口1333人,占比33.3%,没有参加的2404人,占比60.1%,有6.6%的人不适合参加。说明流动人口在新的城市中参与各项活动的还比较少。在本地和谁来往最多的问卷中,与户籍人口同乡、流入人口同乡来往最多的比重分别为22.2%、24.8%,也就是47%的流动人口平时来往最多的人是老乡,与其他本地人来往最多的占31.9%,说明在湖北的流动人口和本地人的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不能仅仅和老乡来往。从业余生活与主观幸福感的卡方检验看(表4),是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否参加业主委员会活动,平时和谁来往最多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表明业余生活状况也是影响湖北省流动人口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社会认同角度看,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我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分别占比重43.8%和53.7%,即97.5%的流动人口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我很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成为其中一员”的比例分别为46.4%和48.5%,即94.9%的流动人口愿意成为新的城市中的一员。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我感觉本地人总是看不起外地人”的比例分别为5.9%和19.9%,即只有25.8%的人认为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我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的比例分别为37.4%和57.1%,即94.5%的流动人口认为本地人愿意接受自己。参加过选举、评先进的流动人口占比例14.0%,没有参加或者不适合参加选举、评先进的占86%,表明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还比较薄弱。从卡方检验看(表5),本地人是否总是瞧不起外地人、本地人是否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我是否喜欢现在的居住城市和是否参加本地的选举、评先进活动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都很显著,说明湖北省的流动人口能不能被当地人认可和主观幸福感有紧密联系。

2.2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上一部分的分析表明,在影响流动人口幸福感的五组因素中,经济因素、业余生活因素以及社会认同因素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而个人特征因素、福利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下面采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法具体分析显著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1)经济因素从模型模拟信息表(表6)中的sig的值小于0.01可以得出方程有效。由似然比统计量(表7)检测的结果可以出家庭每月支出、家庭每月收入、住房性质对方程有重要意义(sig的值小于0.05)。由参数估计表(表8,只列出参数显著的变量)可以看出(基础类型为:不幸福,支出=1,2,3,4,5按照支出由小到大的排列,具体含义前文已述),家庭支出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由于分析结果表篇幅过大,这里只列出显著的变量。由表可以得出,更幸福的截距项为正,系数18.98代表支出为5的人更幸福的概率与不幸福的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表明每月支出最多的家庭更幸福的概率比不幸福的概率大,同样幸福的系数19.86,代表支出为5的人同样幸福的概率与不幸福的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表明每月支出最多的人同样幸福的概率比不幸福的概率大,其他支出水平下的系数都为负且有显著意义,表明支出较低的人更幸福的概率比最高支出的人低。而经济因素中的其他影响因素都不显著,说明收入、住房性质、就业身份等因素虽然都对幸福感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这种现象也说明了有钱不一定幸福,物质条件好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而支出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说明消费的越多的人幸福的概率越大。(2)业余生活因素从模型拟合信息表(表9),得出方程有效。由似然比统计量(表10)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是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否参加业主委员会活动、本地和谁来往最多对方程有重要意义(sig的值小于0.05)。由参数估计表(表11,只列出显著的变量)可以看出,只有参与了社会公益活动和参与了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的系数在0.1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参加业主委员会活动对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参加了社会公益活动和业主委员会活动的流动人口更幸福的概率更大。(3)社会认同因素从模型模拟信息表(表12)中的sig的值小于0.01可以得出方程有效。由似然比统计量(表13)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是否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是否愿意融入现在的城市、是否觉得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本地人是否愿意接受我对方程有重要意义(sig的值小于0.05)。由参数估计表(表14),关于是否同意喜欢现在的城市的回答中(基础类型是完全同意喜欢现在的城市),可以看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和基本同意的系数均为负数,表明和完全同意喜欢现在城市的比较,他们更幸福的概率较小,更喜欢现在居住城市的流动人口觉得更幸福的概率更大。关于是否愿意融入本地的回答中(完全同意愿意融入本地为基础类型),可以看出不同意和基本同意愿意融入本地的系数为负,表明更愿意融入本地的流动人口感觉更幸福的概率更大。关于是否同意本地人总是看不起外地人的回答中(基础类型是完全同意本地人总是看不起外地人),完全不同意和不同意的系数为正,表明越是感觉本地人总是瞧不起外地人的流动人口有更大的概率主观不幸福。关于是否同意本地人愿意接受我的回答中(基础类型是完全同意外地人愿意接受我),完全不同意的系数为正,说明越是感觉本地人愿意接受我的流动人口,主观更幸福的概率更大。在同样幸福的流动人口中,显著的变量系数均为负,表明和完全同意喜欢现在的城市的人口相比,不同意喜欢现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更幸福的概率更低,和完全同意本地人愿意接受我相比,不同意本地人愿意接受我的人口更幸福的概率更低,也表明了越是喜欢现在城市越是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的人口往往主观更幸福的概率也越大。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湖北省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认可现在的生活状态。经济因素、业余生活因素和社会认同因素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收入高低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支出较高的人口更幸福的概率更大;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者业主委员会活动的人更幸福的概率更大;更喜欢现在居住城市、更愿意融入本地、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自己,觉得本地人没有看不起外地人的流动人口主观更幸福的概率更大。本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比较薄弱,享受五险一金的流动人口非常少,比例几乎接近于0。这也是需要政府将来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状况也需要改进,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人口比重较小,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关注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举办各种活动丰富流动人口的生活。

作者:夏伦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9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 in China,pointing out that transferring into small city or count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most part of rur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push and 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as rural people transferred from peasants to farm workers, from farm worker to city people,it advocates a consequa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forces.

Key words:transferring rural labor;push and pull theory;farm 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本文原文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 、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大学生转变而来的城镇人,当他们认为R3-C3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10

在建设南京现代化标志区进程中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考

XX的“一城三区”城市扩张布局中,作为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标志区的河西新城,对XX的城市化进程和沿江开发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河西新城的建设全面加快,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搞好这部分人员的管理,维护地区的稳定,成为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区”活动中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河西建邺新区的流动人口进行了专题调研,拟就在建设XX现代化标志区的进程中如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谈些认识。一、流动人口的现状及作用现状原XX江东部分地区、XXX、XXX建邺区后,流动人口成倍增加。基本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规模总量看,具有增幅性。区划前,建邺区流动人口保持在5万人左右,区划后达10万多人,随着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全面开工,流动人口还会激增。从从事职业看,具有广泛性。除了雨润等产业化集中用工外,大多数从事建筑、收旧、贩运、种植、加工、餐饮、服务、拾荒、游医等职业。从人员来源看,具有地域性。主要来自于省内的苏北地区,省外的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其中河南籍占30,安徽籍占30,苏北地区占20。从居住地点看,具有边远性。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环境比较差、卫生设施缺乏的城郊结合部地区,居所多为工地工棚和简易民房。从滞留时间看,具有不确定性。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占50以上,一年以上至二年的占20左右,二年以上的占25左右。从年龄层次看,具有青壮年性。在流动人口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仅占9左右,18岁以上至50岁的劳动适龄人员占80以上。从文化结构看,具有不适应性。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不到10,多数人员只能从事体力型职业,远不适应新城建设发展的需要。作用对于流动人口,我们应该具有一个客观、正确的态度,看到他们对XX新城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他们是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许多重点工程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缓解了城市中一些苦、累、脏、杂、险工种劳动力缺乏的矛盾;二是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流动人口大多从事第三产业,弥补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服务行业网点的不足,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要;三是带来了项目引进、资金流入。外地来宁落户和投资经营的企业,为经济发展了注入了活力;四是沟通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了经济繁荣,增加了财政收入。因此,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开发,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二、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及原因在肯定流动人口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诸多新问题:1、城市设施的压力加大。10多万流动人口聚集到建邺,他们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给生活服务、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有些方面处在超负荷运转。2、社会治安的隐患严重。流动人口来自各地,成分复杂,尤其是流窜犯罪分子夹杂其中,是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一是犯罪率居高不下。从刑事案件发案情况看,流动人口作案占整个刑事案件的57.3;二是侵财型犯罪突出。流动人口作案的侵财性案件达80左右;三是犯罪的恶性程度加剧。杀人、抢劫、强奸、流氓伤害等暴力性案件多数是流动人口所为,且手段凶狠残忍;四是结伙犯罪现象突出。流动人口家乡和宗族观念很强,以亲友、同乡、同业为纽带的有组织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建邺区破获的穿电信制服,携带专用工具结伙偷盗电缆案件,并由此带出的10余起案件,抓获的16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湖北籍人。3、登记办证的难度增加。流动人口受居住和从业条件的限制,且经常变化,加之施工单位人员进出频繁,人头难以掌握准确,因登记困难带来办证困难,造成管理上存在失控现象。如河北三队原来掌握的流动人口只有1000多人,进行“滚动式”整治管理后,查出的流动人口达到4000多人。4、藏污纳垢的现象突出。许多城郊结合部地区居民、村民出租的私房成了不法分子落脚、结伙的场所,成了**嫖娼、涉毒、制假贩黄、非法游医的窝点。5、监管约束的严重失控。一些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地无党团组织,无行政管理,成了“自由王国”。6、计生管理的难度加大。流动人口青壮年居多,育龄妇女占流动人口妇女总数80以上,许多人没有流出地的生育状况证明,超生、逃生现象屡有发生。7、在管理上出现“四大矛盾”。当前,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管理上的矛盾较多,突出表现在:一是大规模的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薄弱的管理力量的矛盾。以建邺区为例,建邺区常住人口23万多人,而流动人口也有10多万人,比例接近2:1,急切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然而现有的管理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工作还未真正管到位。二是无法可依与执法不严的矛盾。流动人口管理中,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备;另一方面,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法规未很好地执行。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存有很大空间。三是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的矛盾。在强化 管理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机制,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目前为流动人口提供完备的服务机制条件尚不具备。四是条条管理与属地管理的矛盾。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中街道、社区(村),很难协调得动省、市属的部门和单位,更难以对这些部门和单位进行制约。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难到位”:首先,认识难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不能适时调整管理措施,被动应付,满足现状。其次,协调难到位。对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往往涉及公安、市容、工商、文化、计生、房产、卫生等许多部门,有的地方和部门是重收费轻管理,甚至是只收费不管理,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造成一些非法游医、制售假文凭和劣质食品加工窝点屡禁不绝。第三,教育难到位。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文化水平较低,又没经过专门的劳动技能培训,而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的法规教育、文化补习、技能培训等还比较缺乏。第四,服务难到位。从总体上说,流动人口属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根据他们的生存状态提供心理疏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劳务中介、技能培训、房屋租赁、婚育指导、入托入学等方面空白点还较多,不能适应外来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趋势。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人口流动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新的课题;既是一个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共性的问题,又是在建设XX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标志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避其短而扬其长。近年来,建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从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指导思想,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管理工作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和措施:1、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平等相待的意识。《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样平等地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的权利。据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中,必须树立平等相待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凭劳动挣钱、创业是主流,为我们的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在态度上热情,从感情上贴近,变“反感”为理解,变“外来户”为“自家人”,与常住人口同等对待,同等待遇,激发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的热情。防止出现歧视外来人员,态度生硬粗暴,引起外来人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2、不断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目前,建邺区建立了区、街、社区(村)三级立体的、多层次的管理网络。区、街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办公室由综治办、公安、劳动、市容、房产、计生、建设等7个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实行长期联合办公。街道“流管办”保持专职人员3人以上。社区,行政村建立了管理站。层层签定了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并按1:300的比例建立了协管员队伍。在区统一要求和协调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加强管理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计划、协调有力度、管理有人抓、结果有讲评,避免重收费、轻管理和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的现象。同时,本着“谁聘用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抓房东、房东抓,抓工头、工头抓,抓系统、系统抓,真正形成政府带动、各方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组织网络。3、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长效管理措施。为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邺区先后制定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编印了《流动人口管理公示手册》、《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条例选编》以及办公室、流管站、协管员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抓好私房出租户、用工单位的登记办证制度落实。在取消流动人口管理性收费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建邺区拿出流动人口城镇垃圾处理的费用,专门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和协管员的工资,保证了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不减,管理队伍不散。4、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建邺区把110巡逻车扩展为流动派出所,深入流动人口集居地,为他们提供报警、求助、纠纷调处等服务;利用村、社区“一站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实行流动人口各种登记办证手续“一条龙”集中办理。“管理服务站”还提供劳务中介、家政服务、租赁房屋、法律咨询、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外来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彻底消除流动人口中儿童失学现象,深受流动人口的欢迎;同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公寓式管理模式,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把流动人口公寓建设列入整体规划中,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改造,营造宽松适宜的居住环境;加强专门培训,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不断改进管理办法,构建自我管理组织。建邺区十分重视流动人口自身的组织建设,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体系。针对流动人口老乡观念重、彼此易沟通的特点,挑选其中有威信、素质好、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协管员、协教员;针对流动人口中有一定数量党团员的实际,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团支部;针对流动人口青壮年多的现状,成立了流动人口民兵连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这些组织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建邺区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经常组织力量对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不间断的清查整治,提高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犯罪的能力。今年以来,全面推广以重新编制门牌号码为切入点,进行“滚动式”的循环清查整治。切实做到出租户登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保持查一块清一块,整一片建一片,发展一方巩固一方,不断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难点地段循环滚动。通过不间断的“滚动式”清理整治,大大增强了管理效果。一是遵纪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房屋出租户和流动人口主动登记办证多了;二是自我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过去那种一把小挂锁、一扇破单门、物品随地扔、外出敞开门的现象少了;三是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增强;四是社会风气明显改善。矛盾纠纷减少,和睦相处、邻里守望的风气形成;五是打防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房屋出租户主和流动人口主动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00条,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80多起,破获刑事案件40多起。鉴于以上情况,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一定要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来考虑,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城区建设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拟对现行管理体制提出如下过渡性建议:一是认识要到位。对外来人口的流动,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纳入城市管理总体布局,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改善管理服务措施。二是总量要控制。流动人口不能处于无序流动状态,要制定科学的用工计划,特别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同主要流出地密切协作,做到输入有需要,输出有组织,逐步做到有序流动。三是体制要健全。当前迫切需要体制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单列、力量落实,使协调机制变为主管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四是重点要突出。当前在流动人口管理中要重点把好“五关”,即宣传教育关、劳务市场关、私房出租关、证件办理关、清查整治关。五是法规要配套。法规、政策、制度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基本的手段和保证。要把流动人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亟待制定和出台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11

第一节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1。食管癌好发于胸骨胸骨中段,以磷癌多见,主要经淋巴转移。食管癌最常见的病理形态是髓质型。

2。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早期症状哽噎感。食管癌中、晚期的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

3。筛选食管癌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带网气囊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首选内镜检查(纤维食管镜)。

4。食管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疗和化疗。

5。食管癌的术前护理:术前2周戒烟。术前3天插胃管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食管,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通过梗阻部位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

6。食管癌的术后护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若引流量持续2小时超过4ml/(kg。h)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若引流液量多并逐渐转浑浊,提示有乳糜胸。如胃管脱出后不应再盲目插入,避免戳穿吻合口。术后3—4日内严格禁饮禁食,术后10天,开始经口进流食,一般术后2周改半流食。经禁食5—6日可给全清流食,流食1周后改为半流食,半流食1周后可进普食。

7。食管癌的并发症及护理:(1)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5—10天。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立即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等。(2)乳糜胸:伤及胸导管所致。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一旦发生乳糜胸,立即置胸腔闭式引流,及时排除胸腔内乳糜液,促使肺膨胀。

8。胃造瘘患者护理:食管癌术后胃造瘘患者灌食每次300—500ml。协助患者取半卧位,灌完后用20—30ml温水冲洗导管以免残留食物。胃造瘘口应每周更换1次。

第二节 胃癌病人的护理

1。胃癌多见于胃窦部。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胃癌最常转移的淋巴结是: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转移。

2。胃癌的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半数病人较早出现上腹隐痛。(2)体征:体检早期病人可仅有上腹部深压痛;晚期病人可扪及上腹部肿块。

3。诊断早起期肺癌的有效方法是:纤维胃镜。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4。胃癌术后的饮食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米汤;第2日半流质饮食,第3日进全量流食,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第10—14日可进软食。

5。胃癌术后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

6。胃癌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持续不止。应考虑为术后出血。

7。胃癌术后如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应考虑为吻合口瘘。

8。胃癌术后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甚至腹痛和停止肛门排便排气,应考虑为消化道梗阻。

9。胃癌术后为防止营养液堵塞喂养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

10。正常胃癌术后24h内可有不超过100—300ml暗红色液体从胃管引出。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1。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病人常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史。我国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肝细胞型。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类型是结节型。

2。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表现:肝区疼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肝大,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临床体征。可出现黄疸和腹水。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肝内血行转移。

3。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测定是筛查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B型超声检查是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方法。CT和MRI检查:可检出直径1。0左右的小肝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确诊。黄曲霉素是引起实验性肝癌最重要的真菌。

4。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肝切除术。

5。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术前:48h,可取半卧位,降低切口张力。(2)出血  术前:①改善凝血功能:术前3天维生素K1肌内注射;②癌肿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病人突然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应高度怀疑肿瘤破裂出血。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一般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2)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是肝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膈下积液及脓肿: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若病人术后体温正常后再度升高,或术后体温持续不降,应疑有膈下积液或膈下脓肿。

6。肝癌最栓塞。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是:肝动脉化疗。

第四节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1。胰腺癌好发于胰头部,以导管细胞腺癌最常见,主要经淋巴转移。吸烟是该病主要危险因素。

2。胰腺癌的临床表现:(1)上腹部和上腹饱胀不适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胰体癌主要症状是梗阻性黄疸。(2)黄疸是胰头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呈进行性加重。(3)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4)乏力和消瘦:患者初期即有乏力、消瘦体重下降。

3。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是B超。

4。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

5。胰腺癌的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术前可给予高蛋白、高糖饮食,应补充大量维生素。为预防术后出血,术前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K2;有黄疸者,应静脉补充维生素K;胃肠道准备应口服庆大霉素或新霉素。(2)术后护理:术后应控制血糖在8。4~11。2mmol/L。术后引流管应注意观察和记录每日引流量和引流液的色泽、性质,警惕胰瘘和胆瘘的发生。腹腔引流一般需放置5~7天;胆管引流约需2周左右;胰管引流在2~3周后可拔出。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一般留置2周。

第五节 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1。大肠癌的临床表现:(1)结肠癌: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则以慢性肠梗阻、便秘、腹泻、血便等症状显著。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是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2)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肛门坠胀、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2。大肠癌的辅助检查:(1)直肠指检是直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2)内镜检查(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癌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3。大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大肠癌的治疗原则:手术切除。

4。大肠癌的护理措施:肠道准备是大肠癌手术前护理的重点。口服甘露醇肠道准备法:病人于手术前1日午餐后0。5—2h内口服5%—10%的的甘露醇1500ml左右。病情平稳时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手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进流质饮食,手术后2周左右可进普食。一般骶前引流管放置5—7日,当引流管引流量少、色清时可拨出引流管。导尿管一般放置1—2周。结肠造口护理是手术后的护理重点。造瘘口用凡士林或0。9%氯化钠溶液纱布外敷结肠造口,每日扩张造瘘口1次,防止造口狭窄。保护腹壁切口: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结肠造口排出粪样物增多,宜取造口侧的侧卧位,并用塑料薄膜将腹壁切口与造口隔开,以防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壁切口而引起感染。

考点小结:

1、大肠癌最好发的部位是:直肠。结肠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乙状结肠。

2、癌胚抗原(CEA)是用于诊断、监测大肠癌的复发。

3、有大肠吻合口的手术后病人,手术后7—10日内严禁灌肠,以免影响吻合口的愈合。

4、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癌癌肿下缘距齿状线5cm以上者,保留肛门。

第六节 肾癌病人的护理

1、肾癌病人的临床表现:(1)血尿为肾癌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2)肿块。(3)腰痛。(4)肾外表现。其中血尿、肿块、腰痛是肾癌三联征。

肾癌以透明细胞癌最多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

2、肾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包括:部分肾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癌直径<3cm,可行保留肾组织的局部切除术。

3、肾癌术后的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伤口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肾部分切除的病人应卧床1—2周,以防出血。全肾切除术后应卧床3—5日。

4、肾癌根治术后的健康教育是:教病人保护健侧肾功能。

第七节 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1、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主要通过淋巴转移,主要转移至盆腔淋巴结。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侧壁、后壁。

2、膀胱癌的临床表现:(1)血尿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2)尿频、尿痛属晚期症状。(3)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发生于肿瘤较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

3、膀胱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膀胱镜检查。B超是发现肾癌最简单无创的发法。

4、膀胱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

5、膀胱癌的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观察血尿程度,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引起尿路堵塞。

(2)术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1—3天,应密切观察膀胱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根据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整冲洗速度,防止血块堵塞尿管,确保尿管通畅,防止气囊破裂。

(3)引流管的护理:各种引流管应贴标签分别记录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拔管时间:回肠膀胱术后10—12天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佩戴皮肤造口袋;可控膀胱术后8—10天拔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天拔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排尿。

6、膀胱癌术后避免复发的措施是:膀胱灌注化疗治疗。

第八节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1、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其次是腺癌和鳞腺癌。

2、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宫颈移行带)。直接蔓延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3、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妇科检查后出血。

(2)排液:早期量少,呈白色或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水状,有腥臭;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症状。

4、宫颈癌的辅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血检查是早期筛查宫颈癌的方法;

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5、宫颈癌术前准备:应常规配血800—1000ml,术前皮肤准备:自剑突下至大腿的上1/3处及会阴部,两侧至腋中线范围内的所有汗毛。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12

一、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

在德育教育中之所以把流动人口和城市固定人口进行区分,是因为在德育教育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学生德育教学效果和道德水平的因素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家庭教育是学生除学校正规教学外接触最多的教育环境,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能够为更加准确地制订教学策略提供帮助。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如下:

1.家庭教育实际环境差,父母文化水平有限,教育过程简单粗暴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多数为农村的青壮年或者是小城市的失业者,这些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这就导致其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客观上与其他家庭形成差距。

2.父母陪同时间有限,流动人口子女缺乏父母关怀与沟通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工作往往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这就导致其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很长的父母陪伴时间。再加之流动人口往往忙于赚钱,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在对子女的关怀上也有一定程度欠缺。

3.生活环境恶劣,接触社会阴暗面比较多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流动人口子女接触的社会侧面就会更加趋向于不积极向上的阴暗面,如果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予以帮助,很容易使流动人口子女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学习观点。

二、流动人口子女在校表现探析

1.文明水平和个人行为

流动人口子女在校期间与其他学生在个人行为和文明水平上都存在客观差异,但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流动人口子女往往更加趋向于向举止文明的学生学习。这说明在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子女中还是有很好的学习方向和兴趣的,但是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个人行为比较开放,文明水平比较低。

2.学习成绩情况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流动人口子女中很多小学生都不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在生活中的位置。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强调,使得子女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理想和目标只是盲目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这种现象在学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

另一部分学生是在学习中得不到来自家庭的辅导,小学教育中有很多教学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就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有更多的困惑,这也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

三、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德育教学策略

1.加大学校教育,补充家庭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获得教育的权利,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现状,需要在学校的教育中更加照顾到流动人口子女的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缺失方面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替流动人口家庭去教育流动人口子女。

2.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联系

学校层面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进行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联系,让流动人口的家庭意识到学生德育和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家庭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应该把教育流动子女的父母责任担当起来。学校的重视必定会引起家长的重视。

3.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德育教学新模式

在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背景和个人习惯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德育程度只是评判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让流动人口子女多进行自我表达。在这种认识差异和接受差异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4.优化流动人口子女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