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

时间:2024-01-13 10:41:12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1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老年妇女;流行病学;预防

1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1.1性激素缺乏,中老年女性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绝经后卵巢萎缩,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其骨矿物质出现加速丢失现象。其骨量的年丢失率高达8%,绝经后20年,总骨量丢失可达20%~30%。

1.2降钙素(CT)分泌减少,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大量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均显示,降钙素可预防或延缓骨丢失,增加骨的生物学力度,并可能加速实验诱导的骨折愈合。老年人甲状腺C细胞功能衰退,CT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

1.3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高,PTH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小剂量可刺激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大剂量可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吸收。随着增龄,血清PTH的水平逐渐上升,导致骨钙流失增加。

1.4运动缺乏,运动可通过力学作用调节骨代谢,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体内钙平衡,有助于人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改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照可促进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使钙吸收增加。老年人户外活动和接触阳光的频率及时间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1.5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若每天吸20支烟,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10%。过度饮酒均会导致骨质疏松。在各类酒中,啤酒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最明显。咖啡对骨量的影响与钙摄取量呈依赖关系,每日钙摄取量800mg以下,而咖啡摄取量450mg以上者骨量减少速度快,如钙摄取充分,则不受咖啡影响。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如长期饮用会影响骨代谢。高盐饮食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食盐摄入量增加,可促进尿钙排泄,导致骨丢失。

2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

2.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吸烟及饮酒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复杂,不同的吸烟、饮酒量及不同类别的酒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各不相同。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过多的钙质随着钠在尿液中被排出。

2.2合理运动,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测定,常运动人群骨密度均值明显高于非运动人群,运动对绝经期妇女骨量变化起维持作用,对骨的丢失起延缓作用。无论年龄老少,只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均可减少由于增龄而导致的骨量丢失。此外,多在户外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下活动,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负重锻炼、快走、慢跑、爬楼梯、跳舞、打球、太极拳、游泳等都是较好的锻炼方式,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简单、轻量的运动做起,避免复杂、剧烈的运动,防止外力对身体的碰撞,防止摔倒及绊倒。

2.3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要预防骨质疏松,饮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中牛奶为含钙丰富的食物,500ml牛奶中约有500~600mg的钙,如果每天早晚各饮用250ml牛奶,对防治骨质疏松非常有利。此外,豆制品、鱼、虾、蟹和蔬菜等也含有丰富的钙质。有患骨质疏松倾向的中老年女性,小肠对钙的吸收比普通人差,需要按每日800mg的量补充钙质,才能达到钙代谢平衡。充足的维生素D对钙吸收是必要的。在补充钙剂治疗时,加服鱼肝油或维生素D更有利于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应用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以获得防止有意义的骨量减少和骨折频度的降低。

3 结语

骨质疏松症及伴随的脆性骨折将给中老年人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应提高患者的保健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将对提高我国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3]。

参考文献:

[1]李毅,于秋滨,陶天遵,等.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04:263-266.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2

研究发现,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生率相当高。这是由于这一年龄段人群多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青少年时期营养跟不上,步入中老年后,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更大,尤其是在女性停经后5年更是骨质疏松的高发期。

那么,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首要一点,就是要从小储备骨质。

目前存在一种对骨质疏松症的片面理解,认为骨质疏松就是骨丢失了。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如果儿童骨量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峰值(即峰值骨量),即使没有骨丢失加速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所以,骨密度的指标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否达到峰值骨量;第二,骨丢失是否加速。能否达到峰值骨量,就看我们会不会“养骨”,而骨丢失是否加速,就看我们会不会“护骨”。做到这两点,相信我们的骨质将更强健。

养骨――合理营养,适度运动

超过30岁以后,制造骨组织的速度会开始相对减慢,如果一个人年轻时骨质已经较少,再加上骨质流失速度较快的话,年老时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机会便会增加。因此,预防骨质疏松要扭转观念,必须从小给孩子灌输储存“骨资本”概念。

低钙摄入是骨质疏松症诸膳食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起关键性作用的危险因素。终生足够的钙摄入对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至为重要。研究表明,胎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摄入足够的钙能获得最佳峰值骨量,进而减少生命后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具体做法是:女性在妊娠期间,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以让孩子自胎儿期开始就有足够钙质,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会使小孩成人后的骨骼更为坚强。出生后,从婴儿到成年,都应该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的方式,储存钙质,这样就可保证一生中有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达到峰值骨量。

补钙食物

从小到大应该注意补充以下食物:

牛奶 喝牛奶(如果不适应喝牛奶者可喝酸奶)被认为是补钙最好的方式,也是“养”骨最为有效的措施。每100毫升牛奶平均含钙100毫克左右,且吸收率高,还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婴儿和老年人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利于钙的吸收。

绿色蔬菜在选用蔬菜时,应注意其中草酸的含量,如西兰花、紫甘蓝,含钙丰富且草酸含量少。另外,应合理烹调食物,避免食物中钙的损失,采取适当措施去除妨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如蔬菜可以先焯后炒等。

豆和豆制品豆和豆制品含钙丰富。

其他食物 虾皮、可以带骨连壳吃的小鱼小虾、黑芝麻、坚果类如花生等含钙量也很高,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运动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起到补钙和促进钙吸收的作用。研究发现,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游泳、慢跑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

护骨――补充激素,戒烟限酒

在通过饮食和运动让骨达到了峰值骨量后,需要做到的就是防止骨丢失严重。怎样做能防止骨丢失严重呢?

补充激素

虽然骨质疏松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的男性及女性,但多见于停经后的妇女。这是因为更年期(现已改称围绝经期)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雌激素可以帮助调节钙与骨的结合,而男性因不存在雌激素问题,骨质疏松发生的年龄会比女性晚10~15年。

雌激素替代治疗(HRT)是针对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不仅是治疗绝经相关症状(原称更年期综合征)的首选手段,而且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不过,是否需要应用HRT,应咨询专科医师,在综合考虑治疗目的和风险的前提下,权衡利弊,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

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也可以起到防止骨丢失的作用。补充大豆异黄酮既可以通过补充大豆异黄酮保健品,也可以通过食物中获取,即多吃豆类及豆制品,黄豆中含大豆异黄酮最为丰富。

戒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骨质疏松的影响不分男女,吸烟多均可致骨量减少,易患骨质疏松,但一般只有在成年后期或老年期才表现出来,这说明吸烟对骨量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统计资料表明,每天吸烟20支,可使椎骨骨矿密度每10年减少2%。

另有调查发现,即使自己不吸烟,但家中有吸烟者而被动吸烟的,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仍然要比不吸烟(包括不抽二手烟)的人大2倍。

所以,戒烟是有效防止骨丢失的重要措施。

限酒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3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骨质疏松

1990年,世界舆论发展委员会将骨质疏松定义为一种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受损,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早期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到了中晚期,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及骨折。

人体骨骼系统除支撑身体外,还具有钙库代谢的重要作用。钙缺乏导致骨钙降低,致使骨质疏松,并且钙从骨中析出后,大量进入组织,如血管、大脑、细胞间隙等,会使这些器官受到损害,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疾病。

女性为何易骨质疏松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女性出现雌、孕激素缺乏而进入绝经期。据了解,我国妇女的更年期多出现在40岁~60岁,平均绝经年龄为52岁。但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我国有95%的女性出现早衰现象;80%的女性出现疲劳综合征;70%的女性过早白发、脱发;60%的女性失眠多梦。

专家认为,这些都是更年期的表现,根源在于卵巢分泌雌激素的水平普遍过低。雌激素缺乏不仅影响妇女的生活,更可能引发多种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的疾患,如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是雌激素减少后钙的丢失。我国女性运动量相对较少,食物中钙摄入量和吸收量不足。绝经后3~5年,平均每年会丢失2.5%的钙,从而引发疾病。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

长期以来对骨质疏松主要强调以补钙为常用手段,但是,由于中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衰退,对钙的吸收较少。因而,单纯补钙并不管用,只有同时补充雌激素,钙剂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多运动才能筑成防止骨质疏松的“堤坝”。

因为骨质丢失的最基本原因还是雌激素缺乏,因此临床上很多也采用补充药物性雌激素来防治骨质疏松。但据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报告,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带来某些副作用,包括引发乳腺癌、中风,心脏病发作,静脉血栓形成等。此外,研究发现,雌激素补充还会造成周期性阴道出血,而长期单用雌激素制剂可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

正确方法是补充植物雌激素

专家指出,正确方法是选择不同于药物性雌激素的植物雌激素,如泰国野葛根。研究表明,泰国野葛根中含有多种高活性的异黄酮,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植物中含量和活性最高的,其异黄酮的活性比一般从黄豆中萃取的异黄酮高100~1000倍,具有明显类似人体雌激素的效果。

骨质疏松的防治越早越好,但中老年女性任何一天开始补充植物性雌激素都不为迟。因为它至少可防止骨量的进一步减少。目前全世界每天有超过1000万的妇女在服用植物雌激素。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4

类似赵老太太这种因糖尿病而致骨折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原因是由于糖尿病长期控制不良而引起骨质疏松症,使某些部位的骨头变得十分酥脆,极轻微的举动如下床、下楼梯,甚至咳嗽都会引起骨折的发生,这种骨折又被称为“自发性骨折”。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因素是,由于血糖持续升高及控制不良,使得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增加而引起渗透性利尿,造成钙、磷、镁等矿物质大量丢失,而钙的丢失又会刺激甲状腺素分泌,使得溶骨作用增强,骨量显著减少,这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起因。其次,糖尿病引起的胰岛素缺乏与分泌不足,可致骨形成与转换障碍,引起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症程度加重。另外,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老龄化及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和肾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也都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所以,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多发生在病史长、血糖控制不良、并发症多的老年患者身上。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多发生在股骨颈,次为股骨干、胫骨和腰椎骨等部位。与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所致骨折多为自发性骨折,些许外力即可引起骨折发生,且愈合速度非常缓慢,残疾发生率很高,严重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老年糖尿病易并发骨质疏松症,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骨折,但这并不是不可预防的。为此,专家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早期采取如下干预措施:

1 积极而有效地控制血糖,这是防范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和降糖治疗,确保血糖控制长期达标,防止渗透性利尿引起钙、磷大量丢失,以阻止骨量减少,维护骨骼重建。

2 适当补钙有助于强健骨骼,减少骨质丢失。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通过饮食补充钙、磷、镁等矿物质,多吃一些含矿物质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大豆、鸡蛋、鱼和瘦肉等。

3 坚持户外运动,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以促进肠道钙的吸收与利用。患者最好选择太阳升起的早上八九点钟外出活动,开展如慢跑、步行、打太极拳及做体操等有氧运动。

4 糖尿病患者应努力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不吸烟、不酗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防止过度劳累等,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还要在日常生活别注意防止跌倒,以免增加骨折风险。

5 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防止其加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进展,避免其成为骨折发生的“加速器”。

已明确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除要严格控制血糖和积极治疗并发症外,还要注意补充钙、磷、镁、锌、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多种物质,以增强骨质,减少及阻止骨量继续丢失。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降钙素、二磷酸盐等治疗药物,以改善骨代谢,减轻骨质疏松程度,降低骨折风险。

螺旋藻粥

原料:螺旋藻粉10克,粟米(小米)100克。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5

骨质疏松症的年轻化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9年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迄今为止仍然是人们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南。《白皮书》调查的结果是,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至2020年,中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患者将达到2.86亿,而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5.333亿。为治疗伴随而至的髋部骨折,2020年全国医疗支出将达850亿元人民币;205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8万亿元人民币。

人体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时间比人们想象的要早,甚至从二三十岁就开始了。骨质完全是在人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如沙漏中的沙子一样,静悄悄地流失。骨质疏松症的年轻化也使得美国目前有1000万人患病,其中近800万人是女性。

骨质疏松症有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其中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原因不明的发生于中青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甚至可发生于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严重后果就是骨折,尤其是股骨、髋骨骨折,造成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生活。

生理学的研究早就提示,人们在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0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0.5%的速度减少,进入自然老化过程。人一过青春期后,骨骼就不再生长,骨质中的钙吸收和流失处于平衡状态,补钙也只起维持和巩固骨质的作用。到60岁时会有50%的骨钙减少,此时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情况严重者在30岁左右就有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多种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本质是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遭受破坏,使得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发生骨折。实际上,在生活中,人的骨骼一直处于骨吸收(主要是破骨细胞的作用)与骨形成(主要是成骨细胞的作用)的平衡之中。这个过程称为骨重建。骨重建的过程是,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钙等元素),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破骨(骨吸收)与成骨过程的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

钙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身体中99%的钙都存在骨骼中,维持着血液中钙的正常水平。如果人体的钙吸收量不足,骨“库”中的钙就会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液,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引发骨质疏松症。

从30岁起,人的骨重建处于负平衡。一方面是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另一方面是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导致骨量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此外,内分泌功能同样对骨质疏松症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性激素水平低的影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致骨吸收增加,雄激素则对骨基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这两种激素的减少都会造成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功能中的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也会使骨代谢紊乱,引发骨质疏松症。人体有3种钙调节激素,即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甲状旁腺激素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1,25二羟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有利于骨形成。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上升,导致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同时人衰老后,肾内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会使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这又会反馈性地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骨吸收(破骨)增加。此外,人到中老年,C细胞功能衰退,降钙素分泌减少,使得骨形成下降。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便使得骨质中的钙流失大于钙补充,骨质疏松症也就慢慢形成。

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同样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例如,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蛋白质、钙、磷、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限制骨重建。除钙本身摄取不足对骨质疏松症影响较大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也对钙的平衡和骨钙含量起负面调节作用。

尽管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有争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基因的多样性和变异有关。例如,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中的Ef基因和Ff基因与骨密度较低有对应关系。

运动和健身不足也会诱发骨质疏松症,因为运动时的骨骼负荷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增加骨的形成和骨量的积累。

女人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生活中女性比男性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更严重。尽管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现代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症的产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女性到了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会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快速流失而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女性也患骨质疏松症,这显然是生活方式的问题。研究人员认为,年轻女性的骨质疏松症与节食减肥、美白和缺少锻炼密切相关。

正常女性其实是离不开脂肪的,但是,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然而,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造成骨骼的脆弱。因为,除了卵巢分泌雌激素外,女性的雌激素还有一部分是从脂肪组织中的激素──雄甾烯二酮合成。雌激素能增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症。因此,过于瘦弱和苗条的女性难以从自身的脂肪那里获得雌激素,造成雌激素水平的相对不足。雌激素的缺乏则造成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质疏松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当然,为了美白,很多女性一点都不让阳光照射自己,也就使得皮肤通过阳光照射合成维生素D3减少。维生素D3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并使钙沉积到骨髓中。维生素D3的减少也必然减弱钙对骨骼的重建和骨量的积累。

所以,女性过早出现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症与时下许多女性的生活方式有关:为了皮肤白皙而拒绝日晒,梦想拥有苗条身材而拼命节食,为了舒服而坐在办公室中很少运动。这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年轻化。

男人与骨质疏松症

尽管女性因生理原因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但是,从生活方式上看,男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一点不低于女性,而且骨质疏松症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男性骨质疏松症有3类,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雄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症和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前两者与衰老有关,但后者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有关。男性典型的生活方式之一是吸烟,正是吸烟成为原因不明的也是年轻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吸烟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

一项对386名(吸烟者157名、非吸烟者229名)北方男性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的调查发现,各部位骨密度值随吸烟量的增加及吸烟年限的延长而下降。日吸烟量超过15支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区(在股骨颈前、后壁之间)和全身骨密度值为1.127 、0.952、0.844和1.148 克/平方厘米,都显著低于日吸烟量未超过15支者(1.179、1.002、0.907和1.219 克/平方厘米),其中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也分别显著低于非吸烟者。

另一项对我国南方男性的研究发现,日吸烟量超过10支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都低于日吸烟量未超过10支者。其中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也分别显著低于非吸烟者。在排除体重等因素后,吸烟者的腰椎骨密度仍显著低于不吸烟者。吸烟年限≥15年且日吸烟量≥10支者的骨密度值比日吸烟量

然而,吸烟并非只是男性的生活方式。如今女性吸烟者也增多起来,还成为一种时尚,正是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年轻男女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同样是对我国南方人群的研究发现,女性吸烟年限≥15年且日吸烟量≥10支者,其骨密度值比日吸烟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对426例女性(其中吸烟者54例)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日吸烟量超过10支的女性,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非吸烟者。其中腰椎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分别显著低于日吸烟量未超过10支者。吸烟量≥10支且吸烟年限≥10年的女性,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吸烟年限

吸烟导致骨密度降低并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原理在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钙的吸收,烟碱抑制成骨细胞,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等。仅仅是钙摄入不足就会让一部分骨钙释放入血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如此,会使骨密度降低,引发骨质疏松症。

防治:从生活方式开始

最大和最现实的问题是,中国人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和警觉性一直很低。我国城市居民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不到50%,农村人口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更低。

阻止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年轻时就开始预防。无论是因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还是因生活方式导致的年轻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而避免。生活方式的重点在于,保持运动、饮食合理、科学补钙、戒烟少酒。

中国骨质疏松症学会主任委员刘忠厚教授认为,尽管吃豆腐、深绿色蔬菜、鱼肉、摄取维生素D等都可防治骨质疏松症,但运动才是强化骨骼,防治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因为,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的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运动当然以户外运动最好。因为,户外运动有一举多得之功效。户外运动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并能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这也增强了体内钙吸收。适量运动还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运动能增加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变,促进骨骼的形成。因此,运动在增加骨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反之,长期不运动,人体骨质对钙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大量的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骨密度。

另外,通过运动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骨矿含量的增加。运动可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三大体内钙代谢和骨组织更新的激素。运动可抑制甲状旁腺激素过量分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作用;运动提高机体对外源性降钙素的反应敏感性,抑制骨吸收和骨胶原的分解;运动可促进活性维生素D在体内的合成,防止骨钙的释出;运动增强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满足机体对骨矿物质合成原料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运动,其次才是依靠饮食和补充专门的钙营养素。因为富含钙的食物以及专门的补钙营养品必须通过人体肌肉以及骨骼的运动,加上阳光的作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钙能量,达到被人体吸收的结果,尤其是软骨和胫骨的骨质。35~45岁之间是人体骨钙的相对平衡期。如果放弃运动,比如长走、慢跑、打球、跳舞等,骨钙就会迅速流失。

当然,钙还是应当补的,这应当从20岁就开始。最好的补钙方法是喝奶,每天应当喝500毫升牛奶,因为牛奶富含钙、蛋白质,钙磷比例恰到好处,并含有维生素A和D,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每天喝“2+1”袋奶,即两袋250毫升的牛奶,外加一杯120毫升的酸奶。两袋奶早晚各一袋,不要空腹喝牛奶,放到餐后来食用最好。将牛奶加热后饮用比喝凉的更容易吸收。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6

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尤以绝经后女性最为突出。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患者有20%会出现骨折,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

答: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性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导致骨钙加速流失,骨质疏松往往会变得更加严重,在另外一个方面,雄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也是导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对于正常人而言,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每天大约需要从饮食中摄取500~1000毫克的钙。多方临床经验证明,每天坚持喝牛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钙方法,大约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100~120毫克的钙,而且牛奶中的钙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每天至少喝一斤牛奶的习惯,当他们步入老年后,就可以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另外,由于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于一些维生素D缺乏者而言,及时补充维生素D也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就是晒太阳,另外一个则来自食物。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刺激皮肤的细胞制造维生素D,人只要晒太阳就可以迅速和大量生成维生素D。如果要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就应该多吃蔬菜、鱼肝、蛋黄、乳类等食品。

当然,防止骨质疏松骨折,坚持运动、进行适度锻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骨骼之间会产生牵拉作用,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骨骼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壮。对爱运动的人而言,他们发生因骨质疏松而骨折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骨科主任王安庆 文/记者

智商高低≠聪明与否

《小心,你的智商可能会下降》说到了智商变化的部分理由。对智商测定这档事情,一定不要被伪科学、假科学的宣传所蒙蔽。只能在优生优育前提下,科学合理生活,开发智力,人的“智商”潜力是无穷尽的。 重庆读者 徐宗俦

挽回了我的赴日游

最近打算去日本旅行,但微博上关于“赴日游,6年不能怀孕”的说法确实吓到我了。正在犹豫还要不要成行之际,看到了上期的流言终结。看来相信科学是最重要的,不会让你听风就是雨。

北京读者 笑颜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7

张洪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年人运动方式单一。运动专家提醒,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老年人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复合式健身方案。

有调查资料说,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园、马路、街道作为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5次,半数以上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但运动方式多选择长走、慢跑或健身操。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

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属于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正是60-69岁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

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看上去弯腰驼背、老态龙钟,也使老年人在生活中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老年人十分重要。但应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则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

因为生活角色的转变,老年人往往选择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关节逐渐变得僵硬,肌腱韧带失去弹性,动作协调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容易跌倒摔伤。适度的柔软性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

如果能将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等健身方式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相结合,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健身效果会更好。

常轻跳 骨不老

董绍军

骨质巯松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密度减少、疏松,从而引起骨骼关节疼痛,功能减退,严重时导致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尤其是老年人髋部骨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敌。专家指出,经常轻跳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骨密度能增加3%。这是由于跳跃运动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激发骨质的形成。但要注意的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该多做跳跃运动,中老年男性也宜尽早多做跳跃运动,并且长期坚持做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高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极为有益。

有些中老年人为了防止发胖,采取严格的节食措施,但过度节食减肥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因为脂肪与雌激素的生成密切相关,脂肪水平高雌激素水平也高,而雌激素对减少骨质的丢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过度节食减肥会留下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隐患。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8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其临床表现多为骨骼疼痛,是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影响骨折的处理及其预后。以下本人以多年的护理经验结合相关骨质疏松文献总结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护理如下:

1骨质疏松的产生原因

1.1 种族一般而言,亚洲人、白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高于黑人。

1.2 家族父母曾发生过髋部等处骨折,子女引发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1.3 性别男女性激素缺乏都易发生骨质疏松,特别是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或卵巢切除)后,卵巢停止生产雌激素,导致雌激素快速减少,尤其是在停经3―5年的时侯,骨量丢失最快,65岁以上的妇女约有l/4的人存在骨质疏松。

1.4年龄骨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骨折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所以说年龄增加是骨质疏松症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1.5营养主要是钙、维生素 D摄入不足,或钙吸收障碍,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原因是钙摄入不足,机体为了维持血清钙的水平,就要将骨中的钙释放到血中,因此,骨中的钙量就会逐渐减少,引发骨质疏松;若老年人日晒特别少,消化功能减退,就易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量不足。其它如维生素C、K若长期摄入量低下,也会使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1.6 消瘦身体瘦弱,体重指数降低,骨量低下,骨质疏松发生率高。 1.7 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内分泌功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增加钙的吸收。若缺少体力劳动和户外活动,缺乏身体锻炼。长期久坐与卧床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 1.8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良特别是吸烟、酗酒、过多饮用咖啡、浓茶以及碳酸饮料等,易诱发骨质疏松。如长期吸烟者一般比不吸烟者体重较轻。钙的吸收也会减少,且吸烟的妇女绝经期会提前。降低雌激素的水平:酗酒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因为他们的骨量低,丢失的速度快。 1.9药物原因最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巴比妥、利尿剂、肝素等,因为这类药物会影响骨、钙代谢而诱发骨质疏松。 1.10 疾病影响特别是患有内分泌性疾病如柯兴氏综合征、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严重肝病等,由于会影响骨质代谢等原因,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2诊断

判断骨质疏松症主要依据三大临床症状。疼痛:多为腰背疼痛,其次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症状时好时坏。骨骼变形:脊柱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骨折:常见脊椎压缩性、楔型骨折、股骨颈骨折和桡骨头骨折。早期诊断依靠双能X线骨密度、定量CT测量,中晚期仅凭X线片就能作出诊断。

3护理

3.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当老年人出现腰背疼痛、身材缩短、驼背等临床症状时,应提高警惕。

3.2心理护理患者的年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等,使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活动复杂。因此,首先要求护士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然后耐心解释手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的益处。手术成功的先例使患者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追求,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3牵引护理此类患者很轻微的动作也可引起疼痛或导致骨折。为防止褥疮我们为每一位患者准备了气垫床,并制作60cm×60cm的纯棉布芯软垫垫于臀下,以避免大小便污染大单更换时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再骨折。软垫如有潮湿或污染,随时更换。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骨折要注意护理,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和内收。 3.4用药反应的观察为老年患者输液应观察血压、脉搏、电解质、血气等变化,尽量做到等量输入,既要补充,又不使心脏负担过重,因此,要严格控制液体的量和输入速度,尤其控制单位时间内的输入量,责任护士要加强对输液过程的监测,记录出入量。3.5 手术护理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术前24h备皮,术日晨导尿,静推1次抗生素。利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心电监护、氧气、吸引器等。另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恶心呕吐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预 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表情淡漠,除考虑休克外还应查血糖,确诊是否由低血糖引起;高热、心率快、神志、呼吸有改变应考虑是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热原因不明时应仔细检查切口、敷料、引流情况,还应考虑是否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所致。 3.6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高,卧床下肢血流缓慢,术后创伤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术前及术中的过度牵引等,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1例死亡,就是因为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而致。故应密切观察伤肢疼痛、肿胀的程度及表浅静脉有无曲张、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用溶栓药物。

3.7康复锻炼 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锻炼,每天3~4次,每次200~300下,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通过功能锻炼,使肿胀消退,减轻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僵化。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9

摘 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分类有很多,常见的分类主要是分为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如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药物或疾病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族遗传史。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激素分泌 运动量

一、造成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

(一)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很快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长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在此期间骨形成量大于骨丢失量。40岁以后,由于胃肠道功能逐渐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45岁以后,每十年骨骼脱钙率为3%。

(二)性激素分泌减少

雌激素通过四种主要的机制来影响骨的代谢:1.雌激素通过对成骨细胞的直接作用来刺激骨的生成;2.雌激素通过对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来影响破骨细胞形成;3.雌激素对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反细胞凋零作用和对破骨细胞的细胞凋零作用直接影响骨细胞的生物周期;4.雌激素对骨血管生成有直接作用。因此,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致使骨质疏松症。

(三)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此外,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运动不足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四)营养因素

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进食少,常常会造成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一)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论哪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其防治原则都包括:1.对症处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骨折、驼背等,应根据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2.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在骨量增长的年龄段应当尽量使骨峰值增大,并使骨峰值维持较长时间;在骨量丢失阶段(女性绝经前),应延缓骨量丢失,在女性绝经后快速丢失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3.预防骨折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自理能力的丧失,因此,预防骨折的发生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1.生活方式

尽量少抽烟、少喝咖啡,避免过度饮酒。调查发现,吸烟的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丢失的骨质约为1.02%,二非吸烟者仅为0.69%,显然不吸烟不利于维持钙、磷及骨代谢的平衡。长期吸烟者多伴有维生素C水平降低,使骨基质形成障碍,使钙、磷代谢紊乱,骨形成减少。研究表明,咖啡因摄入越多,骨量减少越明显。其原因是因为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影响小肠对钙的吸收,并增加尿钙的排泄,引起不同程度的缺钙,久之可导致骨质疏松,使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高。此外,长期酗酒可是人体蛋白质合成减少,骨基质形成减少,钙、磷、镁吸收减少,排出增多,可出现低血钙症,加上维生素D合成减少,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使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因此,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积极、明显的作用。

2.运动

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因素起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证明,患者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测定骨无机盐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所以,补钙的同时应进行适当的运动。

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也赞同无论是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还是在整体健康方面,在各年龄段中都应保持终身体育活动,并且一旦停止运动,这些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也将随之消失。承重运动有助于保持和增加骨密度,以及肌肉质量和肌肉张力,从而降低他们的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承重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爬楼梯、跳舞和打网球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运动结合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体育锻炼会使骨量增加或保持峰值骨量。对于绝经后妇女,适当体育锻炼既可防止因运动负荷减少引起的骨量丢失,也可防止因性腺功能减退造成的骨量丢失。体育锻炼能使钙质向骨骼中沉积。另外,体育锻炼还能得到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把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

参考文献: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10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老年;综合干预模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2-02

我国社会人口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大多数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人们对骨质疏松知识的缺乏,或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多数患者认为药物治疗是唯一的途径。然而由于当前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控制骨质疏松,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同时,探索切实可行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1]。笔者所在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于2009年7月——2012年9月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及周边社区200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100例给予OP相关预防性综合干预,现已经全部完成随访工作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及周边社区200名老人作为本研究之对象,所有对象其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且均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分较高的能长期接受干预的常住人口,同时排除年龄不符合者、已患骨质疏松且有明显病变者以及不能长期居住而联系不佳者。其中包括男67例,女133例;年龄51-76岁,平均(56.2±5.8)岁;体重48-62kg,平均(54.1±4.3)kg;身高150-174cm,平均(159.4±12.3)cm;文化程度包括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98例,中学文化程度者83例,大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19例。将此200名老人按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成组后组间成员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文化程度以及基本骨质条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本研究OP以骨密度峰值减去2个标准差作为诊断标准。对照组除日常的媒体宣教外不再给予其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编写和发放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知识宣传材料,定点张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图;聘请相关专家在社区内面向老年人群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专题讲座,并于期间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帮助老年人学习以加深其对该疾病的认识;定期组织观看健康保健影像资料,积极宣传生活中有关防治骨质疏松的知识;每月均编写一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宣传知识办报并张贴于社区健康教育栏内;每月进行1次电话回访,且每2个月再进行1次家庭访视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定期对骨密度、体重及身高进行测量。

1.2.2 饮食干预 基于基础代谢功能及胃肠道消化能力的下降,多数老年人群的钙代谢极易出现负平衡的情况,其中女性老年人群由于在绝经后其内分泌功能减退更为显著,所以此方面情况表现尤为突出,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给予合理的饮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情况缓解[2]。①宜多食用的食物:宜用食物主要为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者,比如有奶类、豆类、虾皮以及海藻等,其中牛奶不仅含有较充足的热能,而且可有效弥补膳食中钙源的不足,为最佳补钙食品,需保证每天一杯,又如可适量在骨汤中加醋,这样可帮助钙的溶解而有利于人体吸收,但不宜与菠菜、苋菜等含较多草酸的食物共用,以防止草酸钙的生成而影响钙吸收;②少吃或禁用食物:浓茶和咖啡等均具有较强刺激性,包括所有的油腻煎炸食物,都会对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最终可对钙的吸收造成妨碍,另外,香烟所含尼古丁及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除,酒精在加速钙排除的同时和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因此有必要戒烟忌酒;③合理补充钙剂:通常在40岁之后,人体对钙的吸收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因此需指导干预组老年人合理进行钙剂的补充,其每天的钙摄入量保持在500-600mg之间,同时注意经常晒太阳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而增加对钙的吸收效率。

1.2.3 生活方式干预 骨质疏松是导致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加之机体老化和脑组织萎缩程度较大,其感官灵敏度及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确实,发生跌倒而发生骨折的几率会大大高出非老年群体,因此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应将重点放在跌倒的预防方面[3]。具体干预方法为:首先尽量改善其居住环境,确保其房间采光良好而不至于妨碍视线,合理布置家具以最大程度减少行动障碍,做好卫生间等地面的防滑措施;其次需指导其进行合理的穿戴,衣物合体而不宜过长过宽大而影响行走,鞋在保证舒适的同时还需具备耐磨和防滑的特性,尽量避免穿拖鞋;再次需在行为方面给予必要指导,如在日常变化的过程中不宜动作过快,起床先侧身借助手支撑身体以防止要不过度用力,保持腰背挺直下蹲等,另外尽量不过于负重和进行高程度体力活,注意台阶跨越及乘车安全等多方面生活细节。

1.2.4 运动干预 鼓励干预组老年人坚持进行户外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和打太极等,个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一定量的跳跃运动,有资料显示,跳跃运动是最佳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方式之一,坚持1年跳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最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骨密度可增加3%左右。运动锻炼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或是傍晚进行,运动强度及持续的时间依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主观感觉费力、气短和出现微寒即可停止,通常该时间在30min左右,切忌过度运动而影响食欲和睡眠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所有对象均随访3年,并在干预前后均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①骨密度(BMD)。采用我院已配备的超声骨密度测定仪进行检测,主要测定踝关节和膝关节的BMD值。②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a、血碱性磷酸酶(AKP):在禁食12h以上的条件下取晨静脉血5ml于2h内进行血清分离置-20℃冰箱冷冻保存后采用专业仪器进行测定;b、尿钙(Ca)、尿羟脯氨酸(HPr)及尿肌酐(Cr):连续2d在第1次晨尿后1h后,去第2次空腹尿10ml于-20℃冰箱冷冻保存后进行集中检测。③发生骨折例次。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两组均数差值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骨密度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的踝关节与膝关节骨密度值均较干预前有显著增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发生骨折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干预组未有1人发生骨折;对照组有6人发生骨折共9例次,骨折发生率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全世界的骨质疏松患者大概有2亿之多,已跃居所有慢性疾病的第七位,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骨质疏松症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4]。而在我国,半数65岁以上老年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中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已高达40%,较30年前增加了3倍,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此情况估计会变的更加严重[5]。因此本研究选择50岁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也是为争取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而言,防重于治已是众所周知的原则。BMD是反应骨矿含量的重要指标;40-75%的血清AKP均是由骨细胞产生而来,因此血清APK水平即是骨生成活动能力的重要指征;骨吸收的灵敏指标则可由尿Ca/Cr及Hpr/Cr作出反映。因此本研究在进行骨密度考察的同时,也将血清AKP、尿Ca/Cr及Hpr/Cr作为了主要的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通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方面的干预后,其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在社区针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其科学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可可显著提高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更能较好地改善其生存质量和降低此类疾病之医疗成本,值得全社会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乔.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1,28(9):30-33.

[2] 邹竹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饮食治疗知识的知晓程度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49-50.

[3] 林华.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防治老年骨质疏松[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07-409.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11

然而,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严重威胁。治疗骨质疏松症,只用一种药 “单打独斗”疗效有限,要有效抗击骨质疏松,必须强调“多兵种作战”。下面,就先来看看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武器”有哪些。

1. 钙剂+维生素D

老年人骨量的流失主要就是钙的流失,人体对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同。所以,钙剂与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药物。

市场上补钙产品五花八门,但不同的钙剂在人体的吸收率相差并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补钙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适量补钙,最好分次进行,临睡前服用更佳。

钙尔奇D

选用点评:

为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碳酸钙含钙40%,人体吸收率可达到40%左右,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是较佳的补钙产品。但因碳酸钙的溶解吸收需要胃酸参与,故不适合于胃酸分泌少的人。

葡萄糖酸钙

选用点评:

含钙量9%,口服吸收率27%左右,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价格也较便宜。但因其含钙量较低,需用大剂量,服用不方便。同时因其含糖分,也不太适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

维生素D

选用点评: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钙流失,引导钙沉积于骨骼。通常情况下,只要人体接受适量的阳光照射,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但对于南方多阴雨的地区以及接受阳光照射较少的老年人,如果服用的钙剂中不含维生素D,就应该进行额外的补充。

2. 雌激素补充剂

对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补钙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补钙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是徒劳的。

利维爱

选用点评:

利维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雌激素补充剂之一,可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但雌激素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同时在用药期间做好体检随访。

易维特(雷洛昔芬)

选用点评:

易维特是一种新型的雌激素补充剂,能对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还可提高骨密度,从而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老一代的雌激素补充剂相比,易维特不刺激其他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也就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使用更加安全。

3. 降钙素

密钙息

选用点评:

密钙息是降钙素类的代表药,它可抑制骨盐的溶解与转移,减轻骨丢失,同时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缓解作用十分明显。目前该药有鼻喷剂可供选择。

由于密钙息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轻度的皮下血管扩张、恶心等不适,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4. 二磷酸盐

福善美(阿仑磷酸盐)

选用点评:

福善美是二磷酸盐类的代表药物,它可阻断破骨细胞启动破骨过程,阻止骨骼中钙盐逸出,因而对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该药强调空腹单独服用,用药后1小时再进食。同时由于二磷酸盐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者服药后应保持半小时以上的坐位或立位,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避免选用。

前面已经讲过,仅靠某一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难以奏效的。那么,对以上各个“兵种”,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组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

(1)钙剂+维生素D: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基本选择,药品价格便宜,易于长期服用。

(2)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常用手段,3种药物联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选择这种组合。

(3)雌激素+“1”: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降钙素,可获得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12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就患者腰椎(L2~L4)及Troch、ward三角及Neck等股骨上端骨密度给与测量,并对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测空腹血糖(FPG)予以检测。结果 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血糖;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7(a)-0159-02

该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对其在积极治疗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予以辅助,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糖尿病(DM)患者83例,其年龄区间为42~81岁,平均为(60.1±7.4)岁;男性患者为38例,女性为45例,病程区间为2个月~24年。依据所选取患者的性别、体重及年龄等资料,就各自相近的非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选取男、女各为18例,分别设定为男性对照组和女性对照组,患者均无遗传性糖尿病,且均无对骨代谢造成因香港的相应疾病。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就患者腰椎(L2~L4)及Troch、ward三角及Neck等股骨上端骨密度给与测量。采用ELISA法,对淋巴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浓度及血清25-OH VitD予以检测。运用放免法,对血清PTH相应水平给与测量。采用Cx 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就碱性磷酸酶、血磷及血钙予以测定[2]。选用广州安群生物工程公司所生产的25-OH vitD试剂盒及维生素D体试剂盒。

1.2.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构建优质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素说要认真聆听,对患者所提出问题及疑问要及时给与解释;在和患者交谈时,要就治疗的效果予以强调,让患者内心产生亲切感及安全感,以此对患者不良心理给与消除。从事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心。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时要有耐心,真切做到对症施护[1-2]。②饮食指导。依据糖尿病爱饮食热量控制方面的相应标准,切实做到少食多餐,较高含钙食物要多食,比如海带、鱼虾及乳制品等。针对存在较少胃酸分泌患者,则在制作食物时,多放食醋,促进钙吸收,并对钙磷代谢进行调节,实现骨钙化。此外,还需将与骨代谢相关的其它方面的营养予以补充,比如锌、锰等微量元素及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③运动指导。引导患者适当开展户外有氧运动,通过日光照射增加,以此就钙吸收及皮肤维生素D合成提供帮助,依据循序渐进相应准则,就运动量予以合理安排,防止出现过度活动,另外,防止摔倒。④防治骨折。骨折乃是骨质疏松当中一种严重化的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而言,特别是老年患者,当出现轻微外力,就会发生严重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最易发生部位为肱骨近端、髂骨、脊柱及前臂下端等,因此,应依据骨密度仪及X线片,测定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相应骨折,并以此做出相应判断。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实施处理,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且t检验,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

2 结果

男性观察组Ward三角区体重指数及L2~L4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观察组大转子区体重指数及股骨颈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

3 讨论

伴随年龄的持续增加,患骨质疏松病症越发增多;就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症而言,其往往相关于胰岛素不足,另外,其还和其敏感性的相应降至具有相关性,而胰岛素则具有直接促进骨代谢钙化的作用。如若出现缺乏胰岛素状况,则可造成1,25(0H)2D3出现相应减少状况,而还会造成磷及肠钙在吸收方面的相应减少,同时还抑制骨的钙化,另外,就骨化过程而言,则同样存在抑制状况。另外,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若其出现大量利尿之后,则或造成其体内大量的高尿钙等矿物质出现丢失状况,则会增加骨吸收,最终造成骨质疏松状况。对于慢性并发症、胰岛素水平的相应下降及高糖毒性而言,其均对骨质疏松造成不同层次及方面的影响,降低骨形成,造成骨吸收速度较之骨形成速度,出现偏快于后者状况,最终造成骨折及骨质疏松的发生。通过该研究结果可知,女性糖尿病患者出现较为明显性的骨量丢失状况,且可能由于中老年妇女出现雌激素下降状况相关。至此,对胰岛素水平予以调整、减少高糖毒性及对血糖进行控制,可对骨量丢失予以减少。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其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举措,可显著提高此病所引起的骨密度降低状况,还可对各种并发症予以有效防止。

[参考文献]

[1] 苏友新,郑良朴,钱松涛,等.强骨宝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