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时间:2023-05-29 18:03:44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1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6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三)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阳新县范围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五)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包含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当国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要服从国家区域性、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指挥和决策。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环保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各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贯彻指挥部的指令和部署,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和上报,督导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建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预案的宣传工作,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信息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供公众的防范能力。

2.县发改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相关企业编制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

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3.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及学校落实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应急响应措施,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4.县经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5.县公安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制定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同开展高污染排放车辆检查等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6.县财政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工作所需县级经费保障;

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所需资金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7.县环保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会同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预警建议,并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指令预警信息;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检查方案,并督导落实;

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

落实大气工业源“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

8.县住建局负责督导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拆迁工地、预拌混泥土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建筑工地及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9.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加强城区道路清扫、冲洗作业;

加强渣土车运输扬尘污染监管和查处力度;

实施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

10.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督导矿山企业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11.县交通局负责开展城区违规运输车辆查处、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力度,督导城区进出口道路、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大宗物料运输物流企业错峰运输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13.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开展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组织、协调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应重污染天气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1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商品煤质量监管,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生产、销售非标车(船)用燃料等专项行动。

15.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车辆的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并督导落实。

16.县供电公司负责管控企业用电量调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7.县气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各镇(区)对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负全责,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体系,制订和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降低人为活动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每日对气象要素与污染成分聚合态势和aqi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统一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1)Ⅲ级(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Ⅱ级(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3天(72小时)且出现aqi日均值>300的情况。

(3)Ⅰ级(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并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时,应加强公众健康防护信息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或提前采取黄石预警响应措施。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沙尘天气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2.预警条件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3.预警

达到县级预警条件或接到市级预警启动通知时,县指挥部办公室拟制《启动阳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审批。启动Ⅲ级(黄石预警)由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橙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经指挥部同意后由县长批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县的预警信息,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响应。

4.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相同。

四、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启动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后,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

(二)分级响应。按照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当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市级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时,仍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三)响应措施。预警信息后,县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

1.预警Ⅲ级(黄色)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2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1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限行管制。

2.预警Ⅱ级(橙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2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3.预警i级(红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4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3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五、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2.信息公开形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以信息、科普宣传、情况通报、专家访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3.信息公开组织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4.信息报告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的启动、级别调整和解除情况每日通过网络或传真按时上报。内容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的预警启动时间、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预警信息情况等内容。

5.响应终止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响应终止由市级指挥部办公室下达指令,县政府根据指令,结合当地重污染天气实际下达本级响应终止指令。

六、总结评估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应急响应终止后3个工作日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当发生大范围区域大气重度或严重污染时,在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督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动、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本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环境安全。

(二)物资保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四)监督与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响应不力、履职缺位,失职、渎职等行为依归追责。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2

⑴住区规划时首先要切实做好选址,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关注主导风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远离垃圾堆场、废气排放附近及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

⑵从规划设计上注重保护好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的保护利用,使人与自然更加密切亲和。

⑶住宅与住宅间的规划间距要保证楼层、居室有效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阳光普照和空气流通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的自然卫生防疫手段。

⑷注重绿地建设,优化树种的选择和水体的流动,防止花絮飞扬或污水滞留造成的病菌传播或繁殖。

⑸适当控制住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分追求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加大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形成人口过分密集、空间拥堵、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⑹合理规划住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和垃圾处理要达到无害化,甚至资源化。

2、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防疫问题住宅的单体设计也对居住的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应从优化平面设计、改善室内自然净化条件,提高卫生防疫性能等方面入手。

2.1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卫生防疫性能功能的合理分区是保证居民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因而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优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强其对疾病的自身“免疫力”。

⑴在塔式住宅设计中不宜采用内天井式平面。因面向内天井开窗的房间多为厨房和卫生间,是污染源的易发区,当天井内无法形成正压的情况下,污浊空气携带病菌悬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拔风”现象,造成气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内,对住户室内卫生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⑵塔式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⑶塔式住宅凹口深度和宽度比应不大于2:1,最小开口宽度不应小于3米。凹口过深过窄,都不利通风效果。

⑷板式住宅不宜采用长内廊和外廊式平面。因长内廊通风效果差,外廊一般连通各户的厨房和次卧室、容易串烟串味,产生视觉干扰,同时也易传染病毒。

⑸板式住宅宜设计成南北通透型,即南客厅、北餐厅的布置方式。厨房宜设计在餐厅侧面,以免遮挡厅的通风采光。厨房靠北墙设置时,宜留出宽度不小于1.2米的采光口(或北向阳台),以满足餐厅的采光通风要求。

2.2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直接采光与自然通风,是改善和提高住宅自然净化能力、防控疾病传播的最佳手段。日照及其紫外线杀菌作用对提高住宅的卫生防疫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而住宅室内通风换气是十分简便而且行之有效的净化方法。据统计,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严重的高达百倍以上,定时开窗通风可大幅度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据医学上统计,开窗75分钟可减少室内96.4%-99.5%的细菌。

⑴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严寒地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⑵卧室、起居室(厅)吊顶后,其净高最好不应低于2.6米,以增强通风流量。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应不应低于2.4米。

⑶住宅电梯厅必须有直接对外的采光通风窗,禁止设计暗电梯厅,尤其是高层住宅。

⑷住宅外窗的开启扇面积不得小于整窗面积的25%,并加设纱窗,防止蚊虫的飞入。

⑸塔式住宅楼开向外墙深凹口的厨房间,通风采光窗宽度不得小于1.2米,以保证基本的采光通风要求。⑹南向封闭阳台悬挑长度不宜超过1.5米,以保证下层住户阳光直射室内的时间,达到日光紫外线消毒的目的。

3、住宅设计中要考虑切断流行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住宅设计中,应从设计的源头,精心考虑,合理设计,避免通过公共空间、设施及污染的空气、水源及接触等途径而发生传染病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

⑴住宅不宜设置垃圾道。高层住宅宜在每层设封闭垃圾收集空间。集合式多层住宅应在楼外设置密闭式可移动分类存放垃圾箱,或设置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⑵住宅建筑内不宜布置餐饮店,实在不可避免时,应将烟囱、通风道直接通出住宅顶层屋面,防止倒灌和有害气体侵入住房,影响健康和安全。同时,其出入口应与住宅严格分开布置。

⑶建筑防火单元、房间布局隔断与防疫分区应结合起来,公用部位设计为负压空间,尽可能分开使用楼电梯。

⑷各功能区域、各单元、各房间之间应防止横向和竖向的串气而引起交叉感染,如管道、线槽穿越隔墙处应密封处理,管道井宜每层隔断。

⑸住宅户内功能布置要强调洁污分离、干湿分离的设计原则,首先要保证交通流线的简捷和功能分布的合理,对不同的户型和楼型,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综合分析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公共空间的交叉感染问题。

⑹杜绝因供水水质污染而感染传播疾病。因水质受到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事件,国内外均有过报导,因此,应对供水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均应重视,避免二次污染和回流污染,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⑺避免通过接触而交叉感染。公共交通走道照明控制开关应采用光控和声控方式,不应采用触摸控制方式,以减少住户触摸而交叉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4、住宅各专业设计紧密配合,防止因室内环境污染而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就有可能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从各专业角度,认真考虑卫生防疫的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控室内环境污染,避免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4.1建筑、室内装修专业

⑴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

⑵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并预留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⑶室内氡气有80%-90%来自地基土壤,因此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有效办法是经常开窗通风和建造防氡地基,密封室内的细小裂缝,堵住地下氡气进入室内的通道。

⑷对装修设计和材料、部品选择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室内装修十分重视环保和防污染问题,选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环保型材料和部品,使用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先进技术及设备,防止成品家具对室内造成的污染。

4.2.设备专业

⑴地漏水封存水弯应经常有水补充,防止干涸。如可采用无水封地漏加P型存水弯,并由洗脸盆的排水给P型存水弯补水,或采用多通道地漏等。厨房不宜设计地漏,以利于减少虫害的滋生和废气的污染。

⑵住宅室内不得以设置吸气阀替代通气管,而应设置伸顶通气管,因吸气阀只能靠吸入空气,防止负压破坏水封,且其阀瓣一旦老化,将造成室内污染的严重后果。

⑶通气管应直达屋顶,不得与风道和烟道连接,且其管口应避开门窗,也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的下面,以防止臭气污染室内环境。

⑷排水管道渗漏、凝结水对物品等的污染和损害应得到充分重视,要从选材及安装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排水管道的渗漏、结露而污染室内环境,传播病菌。

⑸建筑设备管线应相对集中设计。高层和多层住宅必须设置垂直管道井。排污立管宜单独设置。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

⑹空调系统的过滤器以及风道、风口会成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污染源。同时家用空调系统的过滤网、风管、吹风机也是病菌和病毒生存繁殖的栖息地。应注意消毒灭菌和室内的通风换气。

⑺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管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时,应在室外排气口设置避风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构件。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改善环境保护、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协调、统一推进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总体目标、重点监控项目和重点监控污染源

(一)总体目标

到2012年,建立起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组织、政策、资金、制度保障体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以上,主要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下同)年日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

(二)重点监控项目

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烟尘。

(三)重点监控污染源

1.城区现有建筑施工工地、市政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和园林绿化工地扬尘污染;

2.燃煤烟尘污染;

3.物料场(堆):砂子、渣土、灰土、煤渣、粉煤灰、煤炭及开挖黄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场、堆;

4.机动车尾气;

5.餐饮炉灶油、烟尘排放;

6.秸秆无组织焚烧等。

三、工作措施和责任分解

(一)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1.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区市政园林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运输车辆冒装渣土、带泥上路和沿途撒漏等污染行为的整治,所有运渣车应实行密闭或覆盖运输,达不到密闭或覆盖技术规范的运渣车一律不予颁发建筑渣土准运证。扩大城市道路冲洗和机扫保洁范围,提高城市道路冲洗、清扫保洁和机械化吸尘的频率。城市道路环卫作业要严格遵守《道路环卫作业扬尘控制技术规范》。继续实施主城区城市道路铺装沥青路面工程,加强建筑渣土消纳场扬尘污染控制管理,严禁在中心城区和居民区附近设立建筑渣土消纳场。

2.严格控制施工扬尘污染。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国土资源局、区市政园林局等部门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施工扬尘污染,城区内的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平基土石方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房屋拆迁工程、违章建筑拆除工程、市政设施维护工程、道路开挖及管沟工程、交通建设工程、水利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施工单位要认真落实有关部门制定的控制扬尘行业技术规范,逐步禁止在城区施工工地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各施工单位要向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报送控制扬尘方案并签订控制施工扬尘责任书。

3.控制地面扬尘和保护城市生态。区城乡建委、区国土资源局、区市政园林局等部门要结合“宜居”建设,加快实施城市生态林、滨河生态林、城市干道绿化、城市社区公园,实施裸地绿化,减少城区地面。整治非法采(碎)石场,禁止填占湖、库、塘,在滩涂和河道周边建设人工湿地,恢复湿地生态。加强工业堆场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煤堆、矿堆、灰堆和露天堆场、仓库要设置围挡,落实覆盖或晒水降尘措施。

4.抓好扬尘控制示范区创建工作。区城乡建委、区市政园林局、区环保局等部门要制定扬尘控制示范区标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创建一批扬尘控制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和示范工地。

(二)控制燃煤及氮氧化物污染

1.加强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区质监局、经开区相关部门等单位要结合二氧化硫总量减排任务,严格控制火电、大吨位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的二氧化硫污染。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煤炭质量监管和电煤供应调配,开展重点污染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加快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大气污染排放水平。推进污染企业环保搬迁。

2.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经开区相关部门等单位要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火电、水泥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新建工业企业原则上要进入工业园区并实行污染集中控制,新建工业企业投产时必须同步完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减排指标替代置换项目。加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单位要重视产业布局,优化搬迁企业战略布局。

3.控制现有污染源。区环保局牵头,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要加强重点燃煤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实施建设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对水泥、冶金和垃圾焚烧等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燃煤电厂(含热电联产,下同)二氧化硫排放监控。严格执行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作。各镇乡街道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在城市建成区建设无煤社区和基本无煤场镇,制定并执行燃煤炉灶改天然气的优惠政策。

(三)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

1.严格机动车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管理。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区商务局、区公安局、区环保局、经开区相关部门等单位要按照《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36号)的规定,认真落实机动车生产、销售、登记、维护和报废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2.执行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制度。区公安局、区环保局、区质监局等部门要督促机动车排气监测机构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在用机动车可以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应限期治理,复检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

3.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制度。区公安局、区质监局、区环保局等部门要落实机动车环保标识管理和“黄标车”限行规定,根据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对机动车实行分类标识管理。未取得环保标识的车辆不允许年审和上路行驶,禁止排放黑烟的机动车在城市中心区域行驶。加速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和“黄标车淘汰”进程,对车用汽油、柴油、天然气供应单位的油气质量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检,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车用燃料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的油气,逐步开展加油站及油库的燃油挥发污染防治工作。

(四)整治餐饮油烟及其他废气污染

区环保局、区工商分局、区食药监分局、各镇乡街道等部门和单位要合力开展污染扰民油烟及废气整治工作。杜绝餐饮油烟污染,禁止在居民区、居民楼和有居住办公功能的综合楼内经营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项目,禁止在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住宅楼内新建(扩建)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项目;禁止露天焚烧污染,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它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露天焚烧沥青、秸秆、电线、油毡、皮革、橡胶、塑料、垃圾、假冒伪劣产品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的废弃物;推广绿色焚烧,销毁行政罚没物资时,能够不焚烧处置的尽量不采用焚烧方式处置,尽可能在环保型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焚烧炉集中焚烧;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从事喷漆、石油化工、制鞋、印刷、电子、皮革服装翻新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生产作业,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污染治理。

(五)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加强区内联防联控,认真落实“蓝天行动”有关要求,强化上下联动、案件移送、综合治理,建立大气污染源信息共享库,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污染源的、收集和及时更新;加强与周边区县的环保工作联系,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联合行动,预防和避免区域性大气污染事件。

(六)完善全区空气质量监管体系

抓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建设,优化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逐步开展酸雨、细颗粒物、臭氧、灰霾和城市主干道两侧空气质量监测,制定大气污染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理预案,实现重点区域监测信息共享;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管理,区市政园林局、区城乡建委等部门要逐步对主城区重点交通地段、大型施工工地、渣土消纳场实行电子自动监控;抓好人工增雨保障空气质量,在具备气象条件和连续空气污染的情况下,抓好人工增雨工作。区环保局、区气象局、区科委等部门要加强空气质量科学研究,为完善全区空气质量监管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七)研究制定环境经济政策

区发展改革委、区环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城乡建委、区市政园林局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相关经济政策;区经济信息委要继续协调实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区环保局要积极推进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监督检查。区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国土资源局、区公安局、区监察局、区市政园林局、区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环保局,负责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协调、检查和报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兼任。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相关部门要把控制大气污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实行领导负责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进一步分解细化本级本部门的目标任务,完善和落实具体措施,做到大气污染控制任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控制扬尘污染的良好局面,确保大气污染控制取得实效。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城市供水;回流污染;倒流防止器

由于城市生活饮用水管道只有一个管网——市政自来水管网,它除了主要供应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外,还必须供应其他用途的用水,因此交叉连接是必然存在的。非生活饮用的用水管网,有的长期不用而水质变坏(如消防管网),有的配水出口极易玷污(如游泳池,冷却塔,喷泉的补水管,绿化洒水管及工业用水管),它们对生活饮用水管网的水质构成严重威胁,一旦产生倒流,生活饮用水管网就会被污染,所以为保护水质必须在交叉连接处,对可能出现的倒流污染加设防回流技术措施,一旦支管介质倒流时,可有效将倒流水自动排出管网,决不容许支管内的水倒流入干管产生污染。

1.城市供水的回流污染概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供水管网的不断扩建、延伸,城市供水的水质安全也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来自回流污染的威胁。

按照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不完全统计,每天发生的倒流现象不少于10万次。从1970-2002年,美国备案等级的重大回流污染事故共459起,造成12000人罹患重病。

近年来国内回流污染的案例已发生多起,如2004年2月,由于污水管道外溢倒流进蓄水池,西安石油仪器厂生活区的千余名住户自来水遭污染; 2004年5月,由于海多焦化厂一个连接自来水的水泵因故障而发生倒流现象,部分工业用水流入自来水(其中含致癌物质—工业粗苯),导致乌海市海勃湾区卡布其镇3400多户居民饮用水污染; 2005年11月,由于业主装修时将供热管私自接到自来水管上导致沈阳大东区北海街一小区600多户居民生活用水遭污染等等。

以上资料只是媒体报道的极为普遍的回流污染的节选,回流污染事故每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这表明,一旦城市供水中产生倒流,生活饮用水管网就会被严重污染,所以为保护水质,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回流污染加设防回流技术措施。

2.回流污染的产生原因

造成回流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埋地水管或附件连接不严密;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或容器中的水或液体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水池(箱)的泄水管和溢流管的出口接法不当;给水出水口空气间隙不够;生活饮用水与其他非饮用水管网串接等等,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产生回流污染的类型:

2.1虹吸倒流

虹吸倒流是由于在管道系统的入口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产生负压而导致回流的现象。典型的可以造成虹吸倒流现象的产生原因包括以下三种:

①对水的大量需求的情况,如消防救火等上游用水突然增大的时候,使市政水压降低到了一个供应水不能达到指定区域的程度,为了使得市政水压平衡,这些区域的管道中的水必须向着低压区域流动,就这样产生了倒流。

②市政给水管道管径过小,当市政给水系统中同时出现大量用水和低压的时候,导致增压水泵的吸水管一侧压力的降低而引起的虹吸倒流。

③供水管道系统蓄水能力的下降,迫使供水阀门切断、供水停止,并使所有的位于等级线以上的受影响的系统都将产生负压或者压力的下降,比如市政给水主管的损坏会使建筑物内的水管道产生负压,然后,将污水从浴缸等倒流到主管道中去。

2.2背压回流

背压回流是当供水管道下游的压力比供水管道上游的压力高的时候,自来水从管道下游倒流至管道上游的现象。通常引发背压回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①供水管道安装位置的提高。当城市供水系统为某些高位的管道包含储水箱、消防系统以及高层建筑供水时,水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导致了回流压力的产生,这可能引起倒流。

②热膨胀。当水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如锅炉加热后会产生比供水管道的压力更高的压力,这就产生了回流压力,也可能引起倒流。

③泵及其他加压容器被用于化学物进料、灌溉、制冷等系统。当城市供水的压力低于泵、高压气筒等加压容器的压力时,有可能出现倒流情况,导致泵或加压容器内存储的液体和管道系统中的液体可能倒流回饮用水系统中去。

3.目前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应对回流污染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在城市供水中使用防回流污染技术,如:2002 年建设部了《倒流防止器》行业标准;2003年建设部在新修订的(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新增了在用水管道上应设置倒流防止器的强制性条款;2005年建设部又了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给水系统防回流污染技术规程》,对防回流污染技术的选用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等等。

4.加强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对策

4.1各有关单位应明确各自责任,有效执行防回流污染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积极采取防回流污染措施。

①供水单位有责任保护城市供水管网免受回流污染,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设置有效的防治回流污染装置,执行或监督防回流污染装置的维护监管与年度检测,且不应该供水给那些对交叉连接没有采取防回流污染措施的用户或建筑物(或小区);

②安装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GB 5OOl5—2003和规程CECS184:2005;

③监理企业:应检查监督室内管道和设备安装与使用,确保消除交叉连接,严格按照规范GB 50015-2003和规程CECSl84:2005验收工程;

④设计或审图单位:对新建给水系统或旧系统改造,应严格执行规范GB 50015-2003和规程CECS184:2005;

⑤城市供水管理部门:有责任颁布与规范、规程相配套的地方规范和具体政策措施;教育公众及相关单位有关交叉连接和回流污染的危害性,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监督各有关单位采取防回流污染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4.2根据回流污染等级对防回流污染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回流污染措施或采用相应的防回流污染装置。

①按下列装置可靠性排序选用:①空气隔断;②减压型倒流防止器;③压力型真空破坏器和非减压型倒流防止器;④大气型真空破坏器或软管接头真空破坏器。

②严格遵照防回流污染产品的选用条件和适用范围:①空气隔断适用于除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粉尘和空气受污染外的其他场所;②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可应用于有害污染、轻度污染危险等级的场所,对有毒污染危险等级,在不能采用空气隔断防止回流污染的场所,也应采用减压型倒流防止器;③非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可用于有害污染的支管源头和连续压力流,但不可用于有毒污染的防回流控制;④真空破坏器可用于防止有害污染和轻度污染的回流。

4.3提高防回流污染产品的技术性能,研究和开发具有真正意义的倒流防止器设备是摆在众多给排水工程师、机械设计师的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必须要把握几个要点,首先是倒流防止器的功能必须完备,在功能完备基础上,可以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改变介质流态来提高性能。其二是倒流防止器的生产许可,要对倒流防止器实行许可证生产制度,并且宜对倒流防止器安装人员、测试维修人员及污染危害等级评估人员等实行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第三是倒流防止器的评审问题,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评判倒流防止器性能的不是具有阀门设计经验、和具有掌握现场安装和运行经验的工程师来评价,而多是由给排水系统设计师来评价,而这些设计师对阀门的设计、使用、安装经验不足,决定了现有倒流防止器评价欠缺专业性。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5

2月28日,为展示北京市政府依法治污、严防严治的决心和严格执法、严惩违法的态度,号召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环保局会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司法局、市城管执法局、海淀区政府等部门,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南广场开展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宣传活动,以此作为运用新的法律武器向大气污染宣战的“誓师”。“誓师大会”吹响号角,执法检查“零点行动”随即启动。我们在跟踪采访中,不仅解读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而且对北京执法检查“零点行动”进行了聚焦和写实报道。

从《办法》到《条例》,依法治污突出“严厉”

2014年1月22日,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通过的、总计130条款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后简称为《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0年12月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后简称为《办法》)同时废止。历经13年,北京市的依法治污由《办法》转为《条例》,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是,纵览全国省市情况,首都北京还是走在了前列。

《条例》与《办法》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扩大了处罚范围,增强了处罚力度。企业是治污、特别是治霾的重要环节。《条例》首先加大了企业的处罚力度:排污企业再次或多次违反同一规定,可以在上一次罚款金额的基础上加倍处罚,屡教不改的企业将面临“上不封顶”的处罚。同时,取消了“限期补办”、“申请处理”等缓行内容,而是“直接处罚或查封”,甚至有了“报请政府停业关闭”的权限。重污染日,应急状态下,不执行停产、限产措施的,环保部门可以查封排污设施,并处以最高50万元罚款。相比原《办法》规定,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这样的重罚,才有希望引起重视。《条例》还赋予市政府相当大的权力,其中包括可采取交通管制,调控机动车数量;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发生或可能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实施“五停一限”的应对措施:企业停产、限制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户外体育课等。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PM2.5,《条例》对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罚款进行了明确规定,罚款金额从原来的100元人民币提高至3000元。在学校、医院等8个地段,驾驶员停车3分钟以上的要熄灭发动机。此外,《条例》中再一次明令禁止新建、扩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水泥、炼焦、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制造加工项目,这意味着这些污染较大的工业项目彻底退出首都圈,曾经辉煌了几十年的北京钢铁炼焦等厂家将成为历史名词。有专家称,《条例》进一步扩大了环保部门处罚的权限,有了管用的“尚方宝剑”。

春夏季节露天烧烤,一向是北京的热闹景观。有数字显示,北京全市3万余家餐馆,平均每天要向天空排放8吨多油烟。《条例》对此明确规定,所有餐馆应当设置油烟、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违规者一律处以5万元罚款。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为露天烧烤提供场地的,可处以2000元以上、2万以下罚款。相比原《办法》规定,在城镇地区公共场所露天烧烤食品的,由城管监察组织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可谓严厉和到位。这必将遏制大小餐馆严重的烧烤行为,并改变往日首都北京市区大街小巷油烟弥漫的景象。经过笔者走访,广大市民对《条例》实施寄予厚望,赞许居多,一致认为,北京治污治霾到了出重拳治理的关键时刻,《条例》实施很及时。

依法治污、执法检查,“零点行动”显“严格”

2月28日23时,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执法人员、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人员集结完毕,仲崇磊总队长进行了动员部署、分配任务。11时30分,6组人员登车出发,分别赶赴各区县,一方面督导区县“零点行动”开展情况,另一方面对区县燃煤锅炉房守法情况开展检查。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日零点,北京市环保局在全市统一开展代号为“零点行动”的专项执法检查,对工厂、燃煤锅炉房、施工工地进行突击夜查。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和各区县环保局同步行动,重点查处燃煤锅炉单位超标排放、偷排、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扬尘控制措施不到位等环境违法行为。

3月1日0时15分左右,执法人员抵达位于昌平区的北京宏翔鸿热力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燃煤锅炉房。正值供热季节,锅炉房内的机器轰鸣作响,一名值班人员和司炉工正在工作。在锅炉房的一侧,散发着热气的循环水排泄出来,一名执法人员熟练地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张专门测试水质pH值的纸条插入水中,卡纸很快便出现反应。经过pH试纸的检测,证明该锅炉房的循环水呈酸性,“这就说明锅炉房加碱量不够,如果按照正常加碱,水的pH值应该为中性或者碱性。”执法人员表示,夜晚也应该定时往锅炉房中加碱,这样才能降低二氧化硫的含量。此外,经现场监测,发现该燃煤锅炉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约350毫克/立方米,超过北京地方标准约6倍,氮氧化物排放约250毫克/立方米,超过北京地方标准50毫克/立方米。“加碱量不足,二氧化硫就会排到大气中。”仲崇磊称,这家燃煤锅炉房二氧化硫排放超标,按照新实施的条例,总队拟对其罚款8万—10万元,并责令限期整改,“我们还会对其进行复查,一旦发现继续超标排放,会对其加倍处罚,上不封顶。”这是北京执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后开出的首张罚单。

截至3月1日10时,全市400余执法人员全员出动,共检查617家单位,有581家单位自我管理到位,未发现违法行为,守法单位占检查单位的94%,此次“零点行动”共查出25家单位存在超标排放,11家企业存在扬尘措施不到位等环境违法行为,并将执法情况录入北京市环境监察管理平台,环保执法部门将依据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处罚。

从3月2日开始,3月的第一周,执法人员以各类燃煤锅炉排放为检点,进一步严厉查处超标排放、设施不正常运行和自动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笔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今年4—12月,每月的专项执法内容将根据群众举报、季节特点和日常执法中发现的突出大气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确定1—2个行业或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对于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单位,除依据《条例》进行处罚之外,将及时曝光,并将其纳入企业信用系统,在绿色信贷、上市核查等方面予以限制。

“坚决向污染宣战”为大气污染治理开拓新局面

“誓师大会”、“零点行动”,北京市吹响依法严厉、严格治污号角,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理大气污染、保障市民权利,为全国开了一个好头。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深入施行,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的推进和落实,以及北京市政府和各部门依照新的法律法规履行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北京的雾霾一定可以散去,北京的天空将会长久保持蔚蓝。

据了解,《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1月22日通过表决公布后,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市环保局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191件,其中涉及大气污染投诉举报970件,占投诉总量74.8%,已全部移交至相关执法部门办理。采访中,市环保局姚辉副局长表示,市环保局作为落实《条例》的重要部门,深感责任重大,有决心有信心,履行好条例赋予的职责,严厉打击污染大气环境的违法行为。除用好条例,严格履责,出重拳打击违法排污外,他们将通过加大执法宣传,聘请社会监督员、实施有奖举报等方式调动社会公众的力量,加强对大气违法行为的监管;通过向污染排放单位发放《条例》单行本,发放《公开信》和执法现场宣传等形式,加大对排污者的法制宣传,使企业在知法基础上增强自我管理、自觉守法的意识。对于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环保执法部门除了利用《条例》从严处罚外,还将通过征收排污费、媒体曝光、绿色信贷和上市核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打击,使全市排污企业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局面。从而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公众监督”三个层面的共同管理模式。

3月12日,我们又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环保部门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同治理雾霾。六省区市环保部门提出,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区域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建立协作小组共享信息平台,力争2014年全区域供应符合国五标准油品。同时,在日前举行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上,加强顶层设计成为共识: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制约因素,充分依托区域内各省区市的资源、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对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作了诠释。总理指出: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这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6

立法的必要性

《条例(草案)》说明中提到,现行《北京市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为本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持。本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不断下降,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但居高不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周边地区区域传输等,使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2013年国家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与新标准相比,本市有5项污染物超过标准,其中PM2.5超标一倍多,与国家首都、宜居城市的地位存在很大差距。采取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成各界共识。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为全面落实国务院要求,本市也及时制定了《北京市2013年—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以更大力度推动大气治理工作。

《条例(草案)》说明中指出,目前,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以治理PM2.5为重点的新阶段,在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持续高位增长、工地开复工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增加,并已成制约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现行《实施办法》的相关制度措施却难以满足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尚未与大气污染防治有效结合、机动车污染防治制度滞后等。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完善上述制度。

另一方面,《实施办法》所依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在修订中,短期内不能出台,且国家法针对的是全国情况。鉴于此,本市迫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独立的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解决大气污染防治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制定新的地方法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替代现行的《北京市实施办法》。

立法的主要思路

《条例(草案)》说明中指出,要着重构建政府主导、排污单位具体实施、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在制度构建上,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控制PM2.5污染为重点,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治理转变,由浓度控制为主向浓度与总量控制并重转变,由注重企业治理向企业治理与区域、行业治理并重转变。特别是近期“国十条”的出台,及《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制定,涉及许多新的政策措施。在立法条款的设计上,《条例(草案)》充分考虑了与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对接,力求使本市的大气条例更具操作性,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此次立法过程中,《条例(草案) 》着重从可操作性上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握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对应措施、治理目标的关系;二是理清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政府、企业、民众、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三是注意对相关制度进行综合考量,争取做到目标科学、结构合理、内容适当、效果可控;四是理清社会关系和技术手段的关系,通过规范社会关系,促进技术手段的进步和使用。

立法的重点和亮点

《条例(草案)》共八章96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主体相互关系。政府负总责,制定环境质量和污染减排的目标、政策和标准,明确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责,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企业和社会主体承担减排主体责任,负有减排义务,采取各种污染减排措施,落实减排任务。社会主体有义务保护大气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二是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条例(草案)》明确提出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并规定了总量控制的主要制度和措施。一是确定总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机动车数量实施总量控制。二是核定企业排放总量,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三是明确总量指标来源渠道,确定排污交易制度。规定已建成项目通过环保部门核定取得,新建项目可通过市场购买或企业自身减排取得。四是实施建设项目总量控制前置审批制度。规定新建项目的总量指标取得办法由环保部门制定,改建、扩建项目的总量指标必须在环评审批前取得。同时规定环保部门审批环评文件时,必须遵循减量替代原则,即企业取得的指标量大于实际排放量。五是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对未完成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和行业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三是针对不同污染物来源,设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针对固定污染源的特点,规定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一是工业企业集中治理。《条例(草案)》规定,新建工业项目应按照规划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二是控制燃煤总量,消减燃煤总量。继续规定对燃煤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划定和严格管理禁止使用燃煤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等手段控制燃煤增量,减少现有燃煤存量。三是逐步淘汰高污染企业。规定制定高污染行业调整、工艺和设备淘汰名录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和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加强对使用行为的监管。一是规定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二是对石化和加油站等企业和单位,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泄露和挥发。三是着重强调了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的记录。

针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特点,实行从生产到报废全过程监管。一是把好新车准入关,明确汽车生产厂商对新车的质量保证责任。规定了汽车生产厂家在本市销售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新车准入的环境保护标准,并保证在规定的耐久性期限内稳定达标,对不能达标的,取消其在本市的销售资格。二是确保在用车达标排放,规范定期检测等行为。明确了机动车检测机构、机动车所有者和使用者在定期检测中应承担的义务、遵守的规范。三是减少高排放车辆,淘汰老旧机动车。规定对超标排放、不符合在用车强制性规定的车辆,应当依法强制报废。四是增加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规定。规定了在本市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控制制度。

针对扬尘污染特征,实施行为控制。一是明确扬尘控制范围,将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建筑拆除等施工工程、物料运输等活动均纳入控制范围。二是细化污染控制措施,按照来源,分别明确了各类产生扬尘的活动应当采取的措施。三是明确建设单位在防治扬尘污染中的责任,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工程承发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防治扬尘污染的责任。

四是完善监测技术体系。环保部门负责统一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排污企业必须自行监测,排放量大的企业还必须安装在线监测并自行污染物监测信息。环保部门组织监测网络进行监测,并公开监督监测的数据信息。

《条例(草案)》分三种情况分别加大处罚力度;一是针对现行规定罚款额度过低的问题,对上位法没有规定的行为,提高了罚款额度,最高可罚50万。二是对需要立即停止排污的,规定了查封排污设施的措施。三是对屡犯不改的情形,规定了加倍处罚制度。

《条例(草案)》说明中说,《条例(草案)》与现行实施办法相比,理念有所转变,制度有所创新,更加符合本市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需要:一是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现状,设置总量控制专章,明确了对机动车数量和燃煤总量进行控制。二是针对颗粒物污染突出的实际,细化机动车污染防治规定,增加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治内容,专章设置“污染物扬尘污染”。三是针对违法成本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额度,增加加倍处罚、查封等措施。

市人大常委会提出

十方面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认为,《条例(草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为主线,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治理转变,重点规定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并针对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工地扬尘等不同污染源,设定了相应控制措施。《条例(草案)》基本成熟,突出了首都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基本原则。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两者兼顾,如不能兼顾,应明确环境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此外,部分专家提出,应当增加“污染者担责”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在防治方法上,应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

二是关于政府职责。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本市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等,均需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应当在法规中增加保障财政投入的内容。

三是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使环评制度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本市大气环境要求,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明确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其他行政许可前置条件的法律地位,增强其制度刚性。

四是关于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了保护居民身体健康,应对重污染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市应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增加土石方作业和露天停工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完善应急预警和应急管理相关内容。

五是关于总量控制。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要对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是本市实现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应对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在调研中,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应明确实施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种类。有专家学者还提出,总量控制制度作为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基本制度,其具体目标、要求和排放总量指标取得途径,应向社会公开,并应明确逐年减少排放总量的要求。

六是关于防治固定源产生的大气污染。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制度是本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总量的重要措施。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等规定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通过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和固化。《条例(草案)》规定了本市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高污染行业进行调整。市政府相关部门建议,调整的高污染行业范围应与国务院有关文件相协调,增加禁止新增炼焦和有色金属冶炼项目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大气环境的原料和产品进行源头控制,可降低末端监管的成本,有利于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应充实挥发性有机物产品标准的相关内容。

七是关于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调研中有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提出,《条例(草案)》规定的机动车数量调控政策,应当单列一条。同时,调研中还发现,本市目前仍有1.9万辆在用高排放黄标车。据测算,每辆黄标车的排放量相当于14辆达到国IV排放标准机动车的排污总和。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为落实国务院统一部署,应在条例中明确本市将限制高排放机动车上路行驶的规定。

八是关于防治扬尘污染。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中规定将施工扬尘违法行为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应予以固化。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监督管理,应要求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杜绝道路遗撒。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7

【关键词】燃调;污染;腐蚀

活塞发动机燃调是供给和调节发动机燃油,并保证活塞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系统,直接关系到活塞发动机工作性能和飞行安全。RSA-5AD1型直喷式燃调主要用于装用活塞式发动机的小型飞机上,通过感受文氏管喉部压力,计量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并用空气动力控制和调节供给发动机的燃油流量,通过喷嘴直接将燃油喷入汽缸。长期维护和使用实践证明,RSA-5AD1直喷式燃调污染造成的故障比燃调本身的机械故障高得多。而造成燃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燃油污染、滑油进入污染、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破损的进气滤进入污染、制造翻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维护过程中带入的污染等等。

1.燃调污染的危害

1.1燃油污染引发的危害

燃油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颗粒、水、氯化物、微生物等等。使用实践表明,燃油的污染是影响燃调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污染燃油的固体颗粒来自空气中的沙粒、金属屑。小型飞机油箱口盖无防尘、防水装置,空气中的沙粒、金属屑等很容易进入油箱,经过精度低的过滤装置未被过滤掉而进入燃调。这些固体颗粒首先沉积在燃调内部造成燃调堵塞,造成燃调故障。其次也沉积在活动部件之间,当活动部件活动时,就会加大部件间的磨损导致活动部件失效,造成燃调故障;如果金属屑过大堵塞燃油喷嘴的话,就会造成其它缸过富油而该缸贫油从而导致发动机自动停车。

(2)水与氯化物经由燃油带入燃调,易造成电化学腐蚀,使燃调内部构件锈蚀,造成燃调故障。

(3)微生物随雨水等进入油箱,利用燃油这个有机物为能量进行繁殖。微生物不但腐蚀油箱,并通过燃油管路进入燃调并腐蚀燃调,造成燃调故障。

1.2滑油污染引发的危害

滑油进入燃调的途径主要是在发动机翻修后,进气管路中残留的油封滑油流入燃调空气室,造成污染。燃油溶解并携带气门的滑油以及积碳等杂物,通过进气管流至燃调文氏管并被吸入空气室,导致空气室被污染。导致燃调计量燃油不准确。就会造成汽缸内燃气混合比过富油而导致发动机熄火停车。

1.3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破损的进气滤引发的危害

进气滤破损后,空气中的灰尘、水分等就会经进气道流过燃调文氏管并进入燃调内部,从而污染燃调,导致燃调故障。

1.4制造和翻修过程中带入的危害

在制造翻修过程中带入燃调的污染物主要是金属末、燃油中的胶质、高温产生的沉淀物和过氧化物。其中金属末会造成燃调堵塞,部件磨损;燃油中的胶质与细小金属末粘合在一起,成为新的污染源,可能导致系统内各类活门划伤、卡滞、紧涩。还有就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有较强的氧化性,与空气中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强碱。然而强碱具有强腐蚀性,这种腐蚀会造成燃调部件的损坏。

1.5维护过程带入的危害

维护过程会带入污染物主要是以为在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的操作不当,违规操作等。其主要污染物是地面灰尘、金属末、水份等。地面灰尘和金属末随维护过程进入燃油或者直接进入燃调,然后在里面沉积,久而久之就会堵塞燃调或喷嘴,或者使燃调内部零件磨损,造成燃调故障。

2.污染控制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污染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预防措施,达到控制燃调污染的目的。

2.1燃油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建立严格的燃油检查制度,对燃油的质量、使用情况实行监控,切断污染源,防止其进入燃油。例如,在飞行前和加油前检查燃油的质量;在加油时加强对燃油的防护,加油时将油枪伸入加油口深一些,尽量避免空气中的灰尘随加油时的气流进入油箱;下雨天为防止雨水进入油箱可以在加油口加雨伞;在油箱和燃调之间加装更好的过滤装置,并定期对燃油质量进行检查等。同时积极开展燃调抗污染的研究与设计,建立一套污染物及故障表现形式数据库,以便发生类似情况时及时判明污染源,排除故障。

2.2滑油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安装新发或翻修后的发动机时,应加强对进气管内的油封滑油进行清洗。

2.3空气带入污染物控制预防措施

在维护过程中加强对进气滤的检查和更换。另外在风沙天气时尽量不要进行燃油系统的各项工作。无法避免时,加强对燃油系统的保护,拆下的管路及时用堵盖堵上,防止灰尘等进入燃油系统。

2.4对制造、翻修过程中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的预防主要是对零件本身的清洁。在制造、翻修前后应保证工作区域干净清洁。在制造、翻修工作结束后,务必对制造、翻修的零件进行清洗和干燥。

2.5维护过程中带入污染的控制预防措施

维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燃油污染及其使用性能的好坏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飞机维护,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其次维护时要保证场所的干净整洁,积极做好燃油系统的维护工作;在拆卸和更换部件时,要防止带入污染物。例如,在拆卸燃调时,拆下来的燃调要将其部件用汽油进行清洗,燃调安装孔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胶带等进行遮挡。

3.结语

本文着重介绍了RSA-5AD1型直喷式燃调污染形式及危害,以及如何控制污染。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燃调的污染对发动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平时的维护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燃调部件的检查维护。并在做与燃油系统相关的工作时要注意其会不会对燃调造成威胁,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部件要分析造成此影响的原因,并作出改正措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出现此类事件。

【参考文献】

[1]RSA-5AD1型燃调维护和翻修手册[M].FORM 15-520B,1990.11.21.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8

关键词:粉尘;污染;危害与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cale of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ust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ausing great harm to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health. This paper based on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hazard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dust pollution caused by line simply discussed.

Key words: dust; pollution; harm and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X501

引言: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对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本文针对粉尘污染的现状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同时简略阐述了防治粉尘污染的相关应对措施。

一、粉尘的特征和成因

1.一般来说,固体悬浮颗粒物是造成粉尘污染的重要成分,粉尘具有以下特点:

(1)飞散性和悬浮性

(2)粘附性与荷电性

(3)湿润性与燃爆性

2.粉尘污染的成因分析

粉尘污染是现代社会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造成粉尘污染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除自然因素外,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导致的粉尘、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粉尘,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的尘埃,车辆交通形成的扬尘,能源燃烧不充分造成的烟雾,地面或风沙形成的扬尘等等,都是直接形成粉尘污染的重要因素。

另外,燃煤锅炉与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化合物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等二次粉尘污染,其浓度变化与污染源密切相关,还受风速、降水等气象变化影响。

二、粉尘污染的危害

烟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形成的粉尘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发炎、疼痛;这些粉尘还能刺激人的气管、肺,使人咳嗽、气喘,甚至得肺癌。粉尘对农作物、树木的危害也很大。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粉尘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检测了各种空气污染物之后,发现直径小于10微米的粉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关系密切。具体地说,就是这些粉尘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风(卒中)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一项来自有关部门的研究发现:大城市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粉尘的浓度通常为4-20微克/立方米,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将增加24%,由此造成的死亡风险将增加76%。

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1.85倍。 结果发现: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粉尘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发生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4倍,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

一项针对暴露于废气环境中的男性工人的实验发现:空气污染可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如原有心脏病,则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多种细微颗粒物,包含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生物碱,以及胺类、酚类、烷类、醛类和重金属元素等。其中与冠心病和高血压有关的化学物质达十余种。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增加28倍,脑梗死的发生率增加2.5倍,中风的死亡率增加2-6倍。

2.粉尘在工业中爆炸危害。

20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因粉尘引起的爆炸事故更是屡见不鲜,爆炸粉尘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据统计,1913~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方面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1919年俄亥俄州一家淀粉厂发生粉尘爆炸,厂房几乎全部被毁,有43人丧生。日本1952~1975年共发生重大粉尘爆炸事故177次,累计死亡75人,受伤410人。近10年来,国内外粉尘爆炸报道仍时有所闻。1977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座现代化粮库发生爆炸,造成一半以上粮食简仓被毁,连办公大楼也未幸免,3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美元。英国和加拿大在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中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仅英国就243次,死伤204人。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发生的爆炸事故,死亡56人,伤179人,厂房设备严遭破坏。

生产中粉尘工作的现状

全国电力行业进行粉尘监测的12,088个粉尘作业点中,达到国家最高容许浓度标准的点有8,240个,粉尘作业点平均合格率为68,17%,其中30个网,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局实测11,576个粉尘作业点,平均合格率为68,62%;8个水电施工局实测512个粉尘作业点,平均合格率为52,32%。

水电施工凿岩开挖,拌合,水泥库等粉尘作业场所合格率为20%--50%。

对44,684名接尘人员所处劳动环境粉尘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评定,有14,732人处于(安全)状况下作业,其余29,952人处于轻度(I级)危害状况下劳动的占接尘人员总数的46%,处于中度(II级)危害的占12,97%;处于重度(III级)危害的占5,61%;处于极度(IV级)危害的占2,84%。

三、粉尘污染的防治对策

优化整合生产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重心,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粉尘污染危害的防治实践如下:

1. 组织落实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防尘意识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建立完善防尘机构,制定防尘工作规章制度保障体系,综合贯彻防尘措施,落实粉尘监测管控措施,保障防尘工作的实效性。

2.生产技术革新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革生产工艺设备和方法、是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根本途径。优化生产过程,避免粉尘危害的产生,通过综合治理消除或减少粉尘危害。

3.实施湿式防尘

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简便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粉尘遇水后很容易被吸附和凝聚,采用湿式作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可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

4. 实施尘源密闭

针对不能实时处理和净化的粉尘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封闭控制,是防止粉尘飞扬外逸造成污染的有效技术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防治效果较高。

5.通风除尘技术

通风除尘技术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除尘措施。运用通风方法将尘源予以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

6.卫生保健防护

卫生保健防护是一项辅防尘危害措施。通常是在其他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借助各种粉尘防护工具,防止粉尘吸入人体,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四、结束语

粉尘污染主要是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导致的危害现象,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新形势下,整合资源优势,科学建构防尘体系,保障生产过程的优化,是有效防治粉尘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9

现代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肃,突出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初中化学虽然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人类懒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的因素以及学习掌握预防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因素及造成的严重危害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五处涉及到环境污染问题。①、P9中讲到空气成分时,“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代表污染物较多的是S0、CO、NO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这些有害气体及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的破坏。②、P46“保护水资源"中,讲到“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源受到污染。”受到污染的水含有这样或那样的毒物或病菌,饮用后会使人中毒致,甚至死亡。工农业生产用了被污染的水,会严重降低产品质量,甚至损害人类健康。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如: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方可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③、P99中,讲到CO时,涉及到CO对空气的污染问题:“自从人类用煤作燃料以后,空气污染的现象就多了。CO是排放量很大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据估计,目前每年人为排放出的CO总量为(3—4)亿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其余主要来自煤等燃料的燃烧和石油炼制、钢铁冶炼等。森林火灾、海洋和陆地生物的腐烂等过程,也能产生CO由于CO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防止和控制CO对空气的污染是非常重要的。④P164中,讲到溶液的PH值时,指出“在农业生产中,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S0。)或氮的氧化物(NO:)污染时,雨水呈酸性,形成酸雨。”因此,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⑤、P87中,讲到C02是不能供呼吸的,虽然C0:对人畜无毒,但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不能超过0.5%。因为CO。含量越高,O2在空气中含量就要明显降低。当CO。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畜就有害处;当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使人死亡。因此,要有效控制排放到空气中的CO:的含量,也是预防空气污染的重要任务之一。在P11 1中,又指出当大量CO。进入大气后,将会导致“温室效应”。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温室效应”将会对人类产生严重影响。

二、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以上所述,使学生深刻懂得,人类懒以生存的环境是怎样被污染的;受到污染后又如何对人类进行“反作用”、进行“报复”、进行“肆虐"、进行无情“伤害"的。从而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环保知识,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1)充分利用化学教学中所接触到的一些有毒物质,如:CL:、H。S、CO、SOz、N0、NOz及各种酸雾、农药、化肥等进行直观具体的环境教育。通过实验操作,如闻气体方法;收集有毒气体;实验中剩余的废液废物的处理;怎样利用通风厨;如何吸收有毒尾气(CO、CLz、SOz)等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2)、通过大气和水源污染及其治理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相互依赖的关系和防污重要性的认识。因为人类的生活环境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由要类在自然环境下不断改造而逐步形成的。教学过程,可以介绍因大气、淡水水源、土壤等被污染而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或伤害事件(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P 1 6——1 7中,“大气污染与防治"),等有关资料,从而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教育学生保护好大气,会给人类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护好水源,不仅保护了人类本身,也保护了水生生物及生态平衡;保护好土壤,可给人类提供无毒无污染的农产品,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另外,通过对CO和S0。的吸收利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治理污染又是化学界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但要同时教育学生,环境一旦被污染,仅靠一种方法治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凑效。教育学生环境易污治理难的道理,以启发学生从小就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并勇于向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不法分子作斗争。

三、教育学生热爱环保事业

初中化学对环境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若能将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综合学科性的环保科技活动,将使环保教育深入人心,丰富多彩,进而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产生热爱环保事业的浓厚兴趣。为此,我们的做法是:①组织学生观察并记录本校周边空气污染情况(学校提代监测酸雨的PH计或PH试纸);②观察、分析家乡(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淡不源污染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③绘制本校周边环境污染分布图,实地考察作出记录(造纸厂、油毡厂等);④积极参与学校附近化工厂污染源治理工作;⑤每年6月1日和7月1日,分别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工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⑥教室要悬挂“节水行徽记”,时时刻刻教育学生,不仅要防止水源污染,更要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通过上述活动,不仅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家乡环境保护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总之,重视初中化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这一特殊地位,完成对初中毕业生环境教育之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力量,积级参与到环保当中吧!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10

【关键词】反渗透膜;膜污染;原因;措施

1.膜污染的定义

膜污染是指因处理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或因浓差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衰减变化现象。

2.膜污染产生的原因

2.1离子结垢

在反渗透过程中,给水中的CaCO3、CaSO4、BaSO4等溶解度较小的盐类被浓缩,致使浓水中这些盐类的浓度超过了它们的溶解度而析出,产生沉积物并停留在膜表面及膜孔内形成水垢,使膜受到污染,造成反渗透装置的透水量降低、压差明显上升,效率迅速降低。

2.2二氧化硅沉淀

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PH值,且最大的二氧化硅溶解度通常为150mg/L,而许多原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超过20mg/L。二氧化硅沉淀一旦在膜面上析出,则缺少有效的清除方法。因此,为了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浓水中二氧化硅的浓度,通常以100mg/L作为控制指标,在操作运行时不能让二氧化硅沉淀沉积在反渗透膜上。

2.3金属氧化物的沉积

地下水中常含有铁、锰等游离离子,它们与空气或氧化剂接触后,能被氧化成难溶胶体而堵塞膜孔,引起反渗透膜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

2.4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

当反渗透给水前处理系统中保安过滤器短路或发生故障时,保安过滤器失去过滤功能,进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无法去除,反渗透本体进水浊度和於塞指数远远超出了反渗透给水水质标准的范围,致使悬浮颗粒及胶体在膜面上形成非晶体沉淀,堵塞反渗透膜进水通道,使膜受到污染。

2.5微生物的滋生

反渗透膜是有机材料,本身会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反渗透进水中存在较多的有机物质(CODMn),也会促进生物滋生,若给水中添加磷系阻垢剂,再加上反渗透给水温度适宜,更使微生物生长迅速。当膜表面滋生出大量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时,覆盖在膜表面的微生物不仅会破坏反渗透膜的脱盐层,使膜的脱盐能力下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粘液还会堵塞膜孔,使膜在运行中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

3.膜污染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膜污染产生的原因,膜污染预防措施如下。

3.1防止离子结垢

(1)为防止CaCO3、CaSO4、BaSO4结垢,通常采用加酸、钠离子软化、添加阻垢剂等方法来解决。

(2)为防止BaSO4结垢,可通过添加阻垢剂的方法来解决。

3.2防止SiO2结垢

为防止SiO2结垢,通常采用降低反渗透进水中二氧化硅浓度以及适当提高给水温度(当给水温度为40℃时,SiO2的溶解度可达160mg/L)和采用控制水的回收率的方法来解决。

3.3防止金属氧化物沉积

当水中铁、锰含量少于0.1mg/L时,可以不予处理;铁、锰含量为0.1~0.5mg/L时,可加酸将水的PH值调至5.5,防止生成铁、锰氧化物;铁、锰含量大于0.5mg/L时,为防止水中铁、锰等游离离子被氧化污染反渗透膜,在反渗透系统之前,可采用曝气-锰砂过滤的方法来去除,或采取措施避免与空气或氧化剂接触,以确保铁、锰保持溶解状态。

3.4防止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

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反渗透给水前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控制反渗透给水水质,针对不同材料的反渗透膜,其主要控制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反渗透给水水质指标

3.5防止微生物滋生

防止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是在给水前处理中添加杀菌剂。目前常用的是次氯酸钠,控制一定的余氯量,控制指标见“表1反渗透给水水质指标”。另外,为了降低水中CODMn的含量,也可在前处理系统中设置活性炭床。

4.膜的清洗

在系统的运行中,尽管选择了适宜的操作条件,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膜组内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杂质颗粒会不可避免的污堵膜表面,使反渗透膜发生污堵,造成系统产水量下降及脱盐率下降等情况。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清洗方法,以去除膜面及膜孔内的污染物,达到恢复透水量、延长膜使用寿命的目的。膜的清洗方法可分为三类: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法。

4.1物理法

物理清洗是用机械方法从膜面上脱除污染物,这些方法包括:正方向冲洗法、变方向冲洗法、反压冲洗法、振动清洗法、排气冲水法、空气喷射法、二氧化碳清洗法和自动海绵球清洗法等,其中变方向冲洗法是物理清洗法中最为有效的清洗方法。

4.2化学法

化学清洗通常使用化学清洗剂进行清洗,如稀酸、稀碱、酶、表面活性剂、结合剂和氧化剂等。

酸类清洗剂,可以溶解除去矿物质及DNA。

柠檬酸、EDTA之类化学剂可用于除垢和碱性污染物。

Biz、Uitrasol之类去垢剂可有效去除生物污染。

NaOH水溶液可有效脱除蛋白质污染,对于蛋白质污染严重的膜,用含0.5%胃蛋白酶的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30min可有效恢复透水量。

使用化学法清洗时,使用的化学药剂必须与膜材料相容,并严格按膜生产厂提出的条件(压力、温度PH和流速)进行清洗,防止膜发生不可逆损伤。

4.3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将物理清洗方法和化学清洗方法有效结合以提高清洗效果的方法,如在清洗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 [科]

【参考文献】

[1]丁桓如,等.工业用水处理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11

污染――百病之源

我们为什么会得病?而且得病的几率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而升高?原因固然很多,但污染物之害肯定难辞其咎。有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为证:

先说水污染,人类80%的疾病和30%的死亡率与污染水有关,全球大约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傍上各种疾病。

再说空气污染,可使儿童肺炎、成人支气管炎、肺气肿(简称慢阻肺)以及肺癌的发病率增加1倍,全世界每年200万例肺炎死亡者中约90多万,270多万例慢阻肺死亡者中约70多万,100多万例肺癌死亡者中约15万,都是空气污染造的孽。可见将污染列为百病之源,绝非夸张之词。

污染物潜入人体以后,其毒性、浓度和人体的个体差异、污染时间的长短,造成的危害都不一样,科学家将其分为三种:

第一种,急性危害。指人一次性摄入大量毒性较强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症状。最典型的莫过于家庭燃煤或使用煤气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发生。

第二种,慢性危害。指人体连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中,摄入数量不多、危害程度不明显的污染物,在较长时间里才显露其危害性。如汽车使用的汽油中含铅,污染了大气,造成对人体的危害是普遍的、长期的。

第三种,远期危害。比慢性污染作用和发病潜伏的时间更长,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到下一代才“显山露水”。例如,长期从事镍冶炼的工人,患肺癌、鼻癌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出150倍。

不难看出,第一种危害立竿见影,容易受到重视,人们也比较注意防范,故而发生机会反而较少。相比之下,第二三两种损伤作用缓慢、隐匿,人们难以察觉,没有设防之心,不知不觉中遭到算计,危害反而更大,也成了我们需要高度警觉与防范的重点。

测一测,你的污染指数有多大

那么,你受到污染了吗?程度如何?不妨做一下自测。下面就是科学家拟定的一组自测题:

1、每星期都在交通线上逗留2小时以上吗?

2、常买街边暴露于空气中的蔬菜、水果吗?

3、常吃一些受污染的鱼及贝类食物吗?

4、每日喝酒超过1杯吗?

5、居住在江河湖海边吗?

6、爱用铝或铜锅煮食吗?

7、常用铝纸包裹食物或用它烧烤吗?

8、常喝5种以上软饮料吗?

9、常吃腌肉如火腿、香肠、熏肉等食物吗?

10、常喝自来水而不是纯净水吗?

11、常吃非有机食品吗?

12、常吃未经洗涤、未去皮的水果和蔬菜吗?

13、常吃不属当季的蔬果吗?

14、经常食用高蛋白食物吗?

15、食用高蛋白食物感到消化困难吗?

16、在污浊的环境吸烟和工作吗?

17、常吃煎炸食物吗?

18、常吃熏肉和烧烤食物吗?

19、常在繁忙街道附近锻炼吗?

20、居住于市区中心吗?

21、服用避孕药或接受性激素调节治疗吗?

22、经常服用止痛药吗?

23、1年内两次或两次以上使用抗生素吗?

24、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吗?

25、常吃染色或含添加剂的食物吗?

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总分24分以上,表示你受污染的程度高;总分12~23分,表示你受污染程度一般;总分0~11分,表明你的防污染意识很强,不容易受到污染。

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以上,意味着你需要主动排“污”了。即使你得分很低,经常排“污”也有预防意义。科学家推荐5种方法――

1.饮食排“污”法。三餐多安排胡萝卜、大蒜、海藻、苹果、绿豆、刺梨(以上食物是驱逐汞、铅、镉、砷等重金属的高手)、葡萄、无花果、草莓(强肝排污)、黄瓜、樱桃(保肾利尿)、黑木耳(排出棉、麻、毛类纤维)、畜禽血、蜂蜜(除尘清肠)、芹菜(过滤废物)、苦瓜(解毒抗癌)、绿豆(可解百毒)、茶叶、菌类(防止辐射)、姜(杀菌解毒)等食物。最好是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以形成强大的“综合排污力”。台湾一位健康专家设计的方案可供参考――

普通人排“污”食谱:1份水果+2份蔬菜+1份红薯+1份糙米

慢性病患者食谱:1份水果+2份蔬菜+2份红薯+1份糙米

要点:

水果要以“当地、当季、盛产”为原则。如何掌握这个原则?只要去农贸市场看看,什么卖得最多,什么卖得最便宜就是它了。

蔬菜选择要以“根、茎、花、果”为原则,凡是芽菜类和叶菜类不宜用在排污餐内。

能生吃的蔬菜要生吃(女性不宜生吃白萝卜)。

多喝水

2.呼吸排“污”法。具体就是做深呼吸,但一般人做深呼吸时,往往不自觉地挺起胸部,收缩胃部和腹部,这样肺部每次只有1/3的空间被利用了,其余2/3的空间被闲置,实在可惜。正确的深呼吸方法是:找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首先放松胃部,用指尖轻轻触及;接着用鼻子平稳地深深吸气,此时指尖可感觉到胃部鼓起,直到整个胃部充满了气体;让气体在胃部停顿约4秒钟,再用嘴慢慢呼气。吸气与呼气都要尽量放慢节奏,你可以采用数数法来掌握速度,如开始阶段吸气时可从1数到4,呼气时数到12,然后逐步增加到吸气时数到7,呼气时数到21,一呼一吸算一次,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还有一招是主动咳嗽。每日清晨与晚睡前,到室外空气新鲜处做深吸气,吸气时缓慢抬起双侧胳膊,然后突然咳嗽,并迅速将两臂下垂,促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次,每次间隔做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

最好将深呼吸法与主动咳嗽结合起来做,排“污”效果更佳。注意,高血压患者不宜做深呼吸,以免血压升得更高。

3.运动排污法。体力较好者,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能使身体多出汗的运动,迫使污物随汗液流出体外,如长跑、篮球、快速骑车及爬山等。体质弱者应在空气清新的树林、河旁、公园里活动。此外,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项目也值得推荐,如舞蹈、跳绳、游泳、快走、瑜伽等。

4.皮肤排污法。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既是蕴藏污物的大户,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污器官,皮肤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无法解决的污染物。据测定,一个人每天可从汗液中排出废物达到150多种。换言之,设法让自己多出点汗,也有助于身体自净。具体措施有多运动、温水浴、喝热粥或热姜茶等。记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矿物质饮料或流质食物,以防脱水。

适时吃点具有发汗功能的蔬菜,如葱(通阳发汗)、芫荽(香菜,发汗透疹)、生姜(发表散寒)、辣椒(除风发汗)等,也可以加快污物的排泄。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范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各种建设与施工在日益增加,而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施工单位应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闲置场地要绿化。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要用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施工机械应减少柴油机废气排出,并采用无铅汽油。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要符合有关标准,机械要经常检修,避免废气、废油污染环境。所有车辆及设备的废气排放必须合乎环保要求,若检测不合格,需严格整改后直至合格。

对施工中的水泥、石屑等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要集中堆放,并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不要将粉尘带到公共场所和空间,以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公害减至最低程度。施工中的运料车用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遮盖,减少扬尘。

(2)降尘措施

砂浆及零星砼搅拌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道路应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要洒水降尘,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拆除旧有建筑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食堂的消烟除尘措施

集中设置食堂,不以木材、煤作为燃料,坚持油改气,饮食火源定为石油液化气。严禁在场内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等废弃物或有害、有毒物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茶炉采用电热开水器。食堂大灶使用液化气。

2?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止措施

(1)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排水设施。清洗集料用水或含有沉淀物的水在排放前进行过滤、沉淀或采用其他方法处理,确保沉淀物含量不大于施工前河流中含量。工程废水不准直接排入农田、耕地、供饮用的水源和灌溉渠。

(2)乙炔块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3)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在临设生活区内配设沉淀池和废水处理池,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到场外。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和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4)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6)对施工用料如油料、化学品堆放等进行严格管理,对库房地面采取防渗漏处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雨季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相应的水域,造成污染。

(7)防止机械严重漏油,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及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不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3?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安装降噪设施,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检修合格后方可进场,严禁带病工作。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发电机采用静音发电机。临时发电机作为备用,有电力供应时不允许使用发电机。

采用吸声材料、隔声材料和结构、隔振装置和阻尼材料等声学处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在工作点设置必要的噪音监测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噪音控制在50db以内,当噪音大于50db时,应停止机械作业。

4?其它污染的控制措施

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

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头、钢筋屑及时清理。

建筑物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探照灯尽量选择即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