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美术的基本知识

学美术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4-01-13 10:41:11

学美术的基本知识

第1篇

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十余年,到了今天,在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特别由美术学科知识所引发的各类问题,更是深受学界关注。

基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及其在视觉艺术学科方面的探索经验与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为我们解决相关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一、由美术学科知识引发的新课程改革难题

(一)典型文献对美术学科知识问题的阐述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某些以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例,学习线索不够清晰;在某些版本的教科书中,小学和初中阶段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教学参考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知识点不够清晰,文字表达不够准确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的课例内容具有广度,但尚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当前我国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学科知识编写混乱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尽管它主要是在美术教科书中出现,但已经延伸至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及本学科教育教学的众多方面,导致使用者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二)由学科知识编写混乱引发的系列典型问题

除了上述列举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两大方面。

1.课堂维度的困境

一是课例安排的随意性。学科知识的混乱呈现,也导致了教师们选择课例的自由度过大。对同一册教科书中的课例,许多教师也因质疑其在教学先后安排上几乎没有什么逻辑可循,而出现依据自身的喜好随意调换的常见现象。这也影响到,对于外来课例,教师更是很少、或是几乎不考虑它们在本册及整套教科书中的知识逻辑,随意选用现象更为普遍。

二是教师教学的模糊性。在《教学参考书》中,编写者对“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呈现的模糊性,是导致美术教师对于在课堂中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不清晰或不确定的重要因素。这具体反映在教学PPT中或是出现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师大都既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本课的重点知识,也严重缺乏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对其加以感知、观察、朗读、记忆、体验、强化与理解。

三是学生学习的低效性。上述的教师教学,严重削弱了学生对美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习得。如果我们课后问一问学生,他们具体在课内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会发现他们的反应往往是一脸迷惑、似懂非懂,通常说不出明确的要点,更难以回想与复述具体的内容,而大都感觉只是好玩。

四是教学设计的失衡性。由于教师对本课重点知识不是很清晰,这就会造成他们忽视学科内容方面的思考而转向对儿童因素的特别关注。具体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往往倾向于以儿童的游戏等形式为主,来“诱导”他们“体验”“强化”所学的模糊知识或是技能,甚至“走极端”,导致美术课出现“游戏化”“空壳化”等现象,以致其严重偏离了美术学科本体。

2.社会维度的困境

一是加剧个体美术素养差异。如果我们仔细翻阅一下当前国内出版的十余套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就会发现:即使同一年级,编写的内容也大都相差甚远;至于知识点,更是以截然不同居多。这导致全国各地同一学年段的学生所接受的美术基础知识差异悬殊,同一学年段学生获得公共美术基础知识的程度不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流动儿童在异地分别接受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所造成的上述不均衡性现象更是异常突出。据报道,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

二是国民整体美术素养低下。当前,学生们经过中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后,得到的通常也是一个模糊的学科印象,难以形成对该学科整体结构的认知。我们则更难在日常生活中,听到他们简单使用专业术语来评述相关的美术文化与美术现象。可见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而如此循环往复,必定会造成国民整体美术素养长期贫乏的不良局面。

二、探讨美术教科书知识混乱的原因

(一)编写者深陷“忠实取向”的课程设计观

教科书编写者对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存在误解。笔者曾聆听一位特级教师是如何严格对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相关条目,逐—修订教科书、以求能顺利通过审查的。编写者似乎认为,完全符合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要点,就是编写的终极追求,进而在没有对其开展深入研究的前提下,自行配置学科知识,并最终导致教材内容逻辑混乱。编写者没有准确理解“新课标”是作为国家层面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所作的宏观性指导纲要这一重要理念,只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二)编写者严重缺乏对学科知识编写的研究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每一位编者必须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意识与专业能力,必须对学科知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重大攻关,并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有望串联或并联起这些知识要点,建立逻辑结构,形成系统性,等等。但众多编写者似乎并没有关注这一问题在学术上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了各类问题的出现。

(三)美术学科知识在国家层面关注的缺失

当前,对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家层面足够的重视,缺乏这方面的统一“标准”,这是最终导致各类教科书编写混乱,并衍生出诸多问题的最根本因素。为此,当前我们急需研制美术学科中“最核心知识”和“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这无疑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的相关经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探索之路。笔者认为,其中以希尔斯(E.D.Hirsch,Jr.)提出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及其在视觉艺术学科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最为典型。国内对该学者的中文名又译为“赫什”“赫施”“赫尔希”等。

三、美国视觉艺术核心知识课程简介

(一)核心知识课程的内涵

核心知识课程(Core Knowledge Curriculum),是指美国20世纪80年代,主要由弗吉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希尔斯发起,旨在针对美国当时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各种族儿童接受不公平的教育等重大问题,而倡导优异与公平的、从幼儿园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改革;通过制定核心知识序列,一种共享、稳固、序列与具体的知识,随后在(英)语言艺术、世界历史与地理、美国历史与地理、视觉艺术、音乐、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学中进行实践。

为此,希尔斯创建了“核心知识基金会”。作为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组织,该基金会还创办了一本《公共知识》杂志,编撰了一套《核心知识丛书》,并多次修改《核心知识序列》,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广其理念。自1990年佛罗里达州的三棵橡树小学(Three Oaks Elementary School)实施该课程以来,截至目前,该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核心知识学校数量已达1100多所,遍及美国46个州与1个特区。

(二)核心知识课程的筛选原则

该课程中具体知识的筛选遵循的原则如下:

1.共享的知识。它包括所有儿童能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知识,还包括技能在内的知识;又强调国家中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儿童都要分享共同知识。

2.稳固的知识;或被认为是“纯粹的知识”。它强调从学科知识中精选那些所谓具有永恒价值的、能世代相传的知识,有利于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支撑起本学科知识体系中那些最本质的知识。

3.序列的知识。它是指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结构与逻辑,以帮助儿童来获得知识体系,并且不同学段间具有衔接性,从而尽可能避免知识呈现时的重复、断裂或混乱的情况。

4.具体的知识。它是指核心知识序列呈现时是具体的、确定的,而不是模糊的、大致范围的或不确定的。这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识记,以及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共享的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希尔斯的论述中,他所强调的知识更倾向于一种广博的、一般性的知识;而且,他认为广泛而稳固的基本知识是学生迅速适应和学习新技能的关键,也是他们获得学术技能的基础。为此,他关注的是具体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强调技能。

(三)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序列

基于上述四大原则,核心知识课程的具体内容则反映在“核心知识序列”(Core Knowledge Sequence)之中,并涉及了各门具体的学科。

以下,笔者将对最新的2010年版《核心知识序列:K-8年级内容与技能指南》中,有关视觉艺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下文中的“视觉艺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均简称《序列》。

1.《序列》的主要构成

一是艺术课程独特性的论述。在《序列》的“课程中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阐述:“核心知识序列认为,艺术不是一门次要的课程,而是儿童早年知识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通过获得基础性的艺术知识,儿童们不仅能更好地去理解与欣赏艺术作品,而且也能与他人进行创意、感受与评判方面的交流。儿童良好的艺术理解力至少应该有三种知识形态:创意(直接针对创作)、艺术史与分析力。早期艺术学习应该包含上述三大方面,以及特别强调创意与实践参与。”

二是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序列》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要求方面,强调学校视觉艺术课程应该明确指出美术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视觉元素,并且在学生学习与创作自己的作品时,能回顾、发展、应用以前学到的各类美术中最本质的核心知识。这样,期待学生面对来源于不同媒介与多元文化的美术作品时,也会有清晰的理解。《序列》还强调教师要加强对重点美术家及其作品、重要概念的教学。在欣赏教学中,力求展开主题性教学,并尽可能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等等。

三是具体的知识要点。《序列》详细罗列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共9个学年的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具体内容。该内容主要由纯美术语言知识方面的专业词汇及美术史构成。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内容主要强调美术基本语言方面的教学,如艺术的基本元素、绘画的种类、建筑、雕塑、设计.光、空间等,并结合具体的作品一起讲授。三年级的内容由美术基本语言与美术史组成,以便顺利过渡到更高年级的学习。从四年级开始,内容全部为美术史,并且其内容逐步涉及世界各地。其中,在四年级的美术史中还要求学生学习中国的美术文化,如中国的卷轴画、书法与瓷器等。

2.《序列》的主要特点

一是倡导综合性学习。《序列》要求美术教师注重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与关注同一年级相关学科间的内容,并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展开批判性思维,以获得基于美术学科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理念。

二是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阶段。在实践中,它强调充分应用这些美术语言来分析与解读美术作品,并注重创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美术专业知识来解读美术作品,继而涉及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三是系统学习美术史知识。在《序列》中,从小学三年级出现的印第安人美术史直到八年级的二战时期美术史,每一个年级分别介绍不同地区的美术发展史,其涉及的面相当广泛。这有利于学生初步尝试从全球美术史的视角来习得相关知识,了解多元文化。

四是指定具体美术作品。《序列》对每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艺术家及相应作品都有明确的罗列,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名作的文化内涵,以确保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

四、美国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序列给我们的启示

(一)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必要补充

美国的这个《序列》给我们的首要启示,无疑是针对当前我国只有一部宏观的“新课标”的情况,更需要有微观的美术学科核心知识课程及其序列来充实新课程改革。这样,我们既有不确定的、开放型的宏观性指导纲要,又有确定的、保守型的微观性知识序列,才能更好地构建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之基石。

(二)有助于解决美术教材编写中的重大问题

1.有效增进美术教科书编写的科学依据

美术核心知识课程能为教科书编写者们提供具体的编写依据,并理清思路,且更具可操作性。这样,无论我国有多少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尽管它们的课例形式不同,但内部都会遵循共同的规则、受到相同的约束,即由美术核心知识序列在其中作为支撑,从而能更好地呈现我国美术教科书编写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有效解决美术教科书编写的结构体系

如有美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就能很好地解决各类美术教科书编写中的结构性问题。如美术学科知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之间大的衔接问题,相邻年级之间小的衔接问题,以及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中整体的逻辑性,等等,都可以分段明确知识要点,处理好相互间的关联性。

3.有效保障美术教学辅助材料的编写

建立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有助于保障此类资料编写的科学性。特别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仍然将其当作核心资料而奉为圭臬的现状之下,由学科核心知识序列来引导其编写,将会有助于诸如“教学目标”等更加直接与明确,美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讲授也会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教学也将更具实效陛。

(三)有助于精简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设计过多花哨的教学环节,讲授过多的知识内容,并期望以此使学生在一堂课结束时能获得如同教科书中同龄人那样的完整作业,教学也能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而实际上,此类课堂教学通常是一种臃肿的、不切实际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导致一个我们最为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作业评价与课堂小结环节往往时间不够,拖课变得普遍且异常频繁。这样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反而是事倍功半的。

为此,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的引入能精简教学内容,削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建立简明高效的课堂。美术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首先罗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然后对其他知识进行分级与筛选,并形成相关知识及边缘知识。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间的教与学能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绕圈子的、非本课核心知识的环节,而是能直击“靶心”,把宝贵的课堂时间主要放在对核心知识的感知、体验、记忆、巩固、反馈与应用等方面,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可见,加强对课例中核心知识与外围知识的分级与筛选等系列问题的探索,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在备课环节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有助于推进美术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此外,美术核心知识课程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美术综合课程方面的探索,倡导主题性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为美术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例如,美国的《序列》中还特别提醒教师,在涉及某一美术学科知识点时,要求学生回顾、讲述与此相关的、在其他学科中所学到的背景知识,以此来进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小学实施的是教师包班制,有利于综合性学习的展开,但在初中阶段的教师分科教学中,也仍然强调采用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来加强综合性学习。对此,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认真的实践。

(五)有助于重塑“知识、儿童、社会”三者在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均衡性

从整体上看,在全国新课程改革似乎给人以特别关注学生维度的印象,及一线课堂教学又倡导诸如“生本课堂”“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等理念的大背景下,许多美术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维度而弱化学科知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课堂教学则会偏离它的本体性,即美术学科知识的不足与缺席,就会发生各类异化现象。这本是不应该出现的,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的提出,则能让广大教师重新认识美术学科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的应有地位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美术的认知规律之后,教师应努力探索核心知识在当下社会中与其相关的各类现象和文化间的联系及应用,以此来重塑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均衡性,兼顾“知识、儿童、社会”三大基本要素,防止我们的教学再次滑向极端。

(六)有效促进我国美术课程改革中的三级管理制度

一方面,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在课时安排方面,为了能充分顾及地方课程的自主性,强调核心知识课程只占学期总课时的一半。这样的课程管理体系设计,既照顾到学科课程的确定性,又保护了学校与教师自身所引入的不确定性课例。这与我国现行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理念上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美术核心知识课程能对学校与教师所引入的课例具有引领作用。目前在我们充分肯定地方与校本美术课程对新课程改革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他们大都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来把各类课例引入课堂,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以达到填充课时的目的;而且,目前这类课例几乎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如果有了美术核心知识课程,那么教师对这些课例的选用无疑具有明晰的参考,还有约束功能,同时也有望使他们能逐步建立起三类课例之间的关联性与严密性。这在当前自由度非常大的地方与校本美术课程课例选用中,同样显得非常迫切与意义重大。

(七)有助于增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平等性

如果全国各地中小学生都能学习共同的美术学科知识的话,那么,他们在进度上是同步的。这能很好地解决由于我国大量学生流动所带来的、以及由于不同版本美术教科书知识点迥异而导致的学科知识习得不平等的问题。让处于同一学年段的儿童接受共同的美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他们获得“优异与公平”这一教育使命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八)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意识

希尔斯倡导的核心知识课程运动,除了制定具体的核心知识序列用于教学实践外,其实还有其更深一层的教育改革之追求,那就是,通过全体国民对核心知识的学习,来培养一种“社会的内聚”,进而在“学校中和在全美国创造一种合作的和团结的精神”,“再次承担起造就美国意识的重任”。

这对我国也是具有重大启示和重要意义的。由此可见,构建我国的美术核心知识课程也无疑具有增强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本国国家意识的教育功能。

总之,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本源,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有助于我们对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构式的思考、解读、探究与创新。笔者也深信,更多的启示需要我们共同探索,以此来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更多的难题。

五、结语

在美国,除了希尔斯提出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外,其他民间团体也相继倡导类似的理念,要求美国在国家层面实施所谓的“共同核心国家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该标准目前已经制定了英语语言艺术与数学两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序列,并获得45个州、哥伦比亚特区、4个海外属地及国防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从相关文献来看,该标准大有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强大后劲,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综上所述,面对“到目前为止的20多年间,美国的国家教育改革与赫什的教育理念与改革方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这一现实背景,笔者认为,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理念的推广已是大势所趋,是我们今后难以回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重视并充分汲取美国的有益成果,以及其他应用该理念的国家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研制出我国的美术学科核心知识课程及其序列,然后自上而下推向全国的话,一定能更加有效地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2013-8-17(2).

[3]胡知凡,美国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有关美术语言内容的介绍[J].中国美术教育,2010(5).

[4]Core knowledge foundation.Find Schools and Events by State,[EB/OL].coreknowledge.org.2013-12-18.

[5]赵中建.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上)卟外国教育资料,1996(5).

[6]Core knowledge foundation. Core Knowledge Se-quence: Content and SkiD Guidelines for Grade K-8.[EB/OL].coreknowledge.org.2013 -12 -18.

[7]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

第2篇

【关键词】美术教材 内容编选 比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H13029;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度基础教育专项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CJY20131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8-02

美术教材内容的编选在整个美术课程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美术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具体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2011年国家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标志着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完善,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修订后的美术新课标和教材在课程性质的表述、增删的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版、人教版”)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在内容编选维度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比较,以期为今后美术教材的编写能提供些有益的参考。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教材内容的论述:“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1] 各个出版社以修订后的美术新课标为依据在教材内容编选方面各具特色,内容较之前更具时代性,活泼开放,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内容的科学合理性与浪漫表现的结合等,这些都反映了美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同时也反映我们的教材更加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概述

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编选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和情意性,整体上注重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衔接,注重社会内容、自然内容与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包括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科学,美术与各学科等,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强,不论是图片的选取、文字的描述等更加注重引发学生的情趣,给学生以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如: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的“发现与创造”,“色彩与生活”等很多课题的选择均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多课,单从课题上看不出来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但翻开课本内容里面的图片选取、文字的描述与引导均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同类色与邻近色”等,从课题上看都是些较专业的知识,但课本里选取的图片如:书桌、椅子、床、台灯、汽车、摄影等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用品。编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一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关注自然环境,逐步形成社会意识、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2] 二则有利于使学习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美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在单册内和各册间的内容安排环环相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注重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建构。把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分布在各册间,优点在于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内容,也可丰富教材课题的呈现形式,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单调乏味。但其缺点在于同一主题内容分布在各年级各册,学生学习的间隔时间长,易忘,不利于学生对同一主题内容形成整体性的认识,难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二、人教版美术教材内容概述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以主题单元式和单课式结合来组织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来安排内容。七年级教材内容偏重于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十个单元中共有四个主题单元涉及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八年级教材内容侧重于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如:“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笔墨丹青”“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等。

三、人美版与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编选的共性分析

(一)注重学科知识、技能与社会、自然内容主题结合

两个版本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都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的课题以社会、自然内容为主题,但在其中融入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也有的课题以学科知识、技能为主题,但在其中贯穿了社会和自然内容。几者之间相互融合,把学生美术的学习放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和生活中来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及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也使得美术教材内容更丰富、灵活,不至于乏味和单调。

(二)关注学生生活,注重情感体验

两个版本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都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美术,从而逐步建构起对美术的再认识。两个版本教材在不同角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体验过程的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这种热情内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在目前的义务美术教育现状下,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性得不到体现,那么一切的美术学习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的融合

在两个版本教材中,都各有侧重的关注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眼光尊重和欣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四、两个版本美术教材内容编选的差异分析

(一)学科知识内容的编选不同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知识内容的安排要多一些,内容的涉及面较广,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知识内容量相对较少,知识相对较专业,如在七年级上册安排了素描头像、速写,学生刚步入中学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难度可能太大。

(二)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不同

人美版教材内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作品图例类型较多。该版本教材选取的图像内容生动活泼,从图像选取到版面设计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人一种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印象。但此版本中一些教材内容的选取还不够典型,代表性不强。人教版美术教材内容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相比,其在与学生生活联系方面,相对比较单一,涉及学生生活内容的图像作品较少。

(三)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融合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在人美版教材中,大多数会把传统艺术作品编排在课文的开篇,然后是近现代作品和外国艺术作品,这样编排内容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知识网络的概念,知识有来龙去脉不是无源之水。人教版美术教材主要把近现代典型作品放在开端,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典型作品的形象。在教材中大量加入传统艺术作品,可培养学生欣赏和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人美版典型作品的选取较多,人教版相对较少。

(四)内容组织方式不同

人美版美术教材以单课的形式组织内容,但课与课之间与各册之间前后相互联系。这样组织教材内容优点在于编选出的课题丰富,涉取的内容广泛,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美术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组织内容,在单元内再分课进行。这样组织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系统,对一个主题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材的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和科学性,都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来组织内容。在内容的综合性方面,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有所欠缺,尤其是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美术与国际交流、美术与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以往的教材内容相对孤立,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零碎、片段化,教材的编写应重视内容的综合性,把美术的学习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对待,加强美术与各学科,与社会生生活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开放眼光。教材内容的编选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既要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最近国家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其中关于完善教材体系方面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3]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都可以再适当地加进一些典型的传统艺术作品、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作品等并引导学生把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放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来理解,感受其表达的深刻思想和情感。由此,可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的编写还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基础性还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上,知识即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又是学生未来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又要有利于教师引导。

美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美术教材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俱进,即要有中国特色,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教材的内容编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2014.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8-02

美术教材内容的编选在整个美术课程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美术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具体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2011年国家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标志着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完善,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修订后的美术新课标和教材在课程性质的表述、增删的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版、人教版”)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在内容编选维度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比较,以期为今后美术教材的编写能提供些有益的参考。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教材内容的论述:“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1] 各个出版社以修订后的美术新课标为依据在教材内容编选方面各具特色,内容较之前更具时代性,活泼开放,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内容的科学合理性与浪漫表现的结合等,这些都反映了美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同时也反映我们的教材更加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概述

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编选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和情意性,整体上注重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衔接,注重社会内容、自然内容与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包括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科学,美术与各学科等,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强,不论是图片的选取、文字的描述等更加注重引发学生的情趣,给学生以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如: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的“发现与创造”,“色彩与生活”等很多课题的选择均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多课,单从课题上看不出来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但翻开课本内容里面的图片选取、文字的描述与引导均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同类色与邻近色”等,从课题上看都是些较专业的知识,但课本里选取的图片如:书桌、椅子、床、台灯、汽车、摄影等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用品。编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一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关注自然环境,逐步形成社会意识、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2] 二则有利于使学习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美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在单册内和各册间的内容安排环环相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注重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建构。把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分布在各册间,优点在于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内容,也可丰富教材课题的呈现形式,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单调乏味。但其缺点在于同一主题内容分布在各年级各册,学生学习的间隔时间长,易忘,不利于学生对同一主题内容形成整体性的认识,难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二、人教版美术教材内容概述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以主题单元式和单课式结合来组织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来安排内容。七年级教材内容偏重于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十个单元中共有四个主题单元涉及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八年级教材内容侧重于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如:“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笔墨丹青”“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等。

三、人美版与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编选的共性分析

(一)注重学科知识、技能与社会、自然内容主题结合

两个版本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都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的课题以社会、自然内容为主题,但在其中融入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也有的课题以学科知识、技能为主题,但在其中贯穿了社会和自然内容。几者之间相互融合,把学生美术的学习放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和生活中来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及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也使得美术教材内容更丰富、灵活,不至于乏味和单调。

(二)关注学生生活,注重情感体验

两个版本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都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美术,从而逐步建构起对美术的再认识。两个版本教材在不同角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体验过程的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这种热情内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在目前的义务美术教育现状下,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性得不到体现,那么一切的美术学习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的融合

在两个版本教材中,都各有侧重的关注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眼光尊重和欣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四、两个版本美术教材内容编选的差异分析

(一)学科知识内容的编选不同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知识内容的安排要多一些,内容的涉及面较广,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的知识内容量相对较少,知识相对较专业,如在七年级上册安排了素描头像、速写,学生刚步入中学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难度可能太大。

(二)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不同

人美版教材内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作品图例类型较多。该版本教材选取的图像内容生动活泼,从图像选取到版面设计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人一种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印象。但此版本中一些教材内容的选取还不够典型,代表性不强。人教版美术教材内容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人美版美术教材内容相比,其在与学生生活联系方面,相对比较单一,涉及学生生活内容的图像作品较少。

(三)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融合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在人美版教材中,大多数会把传统艺术作品编排在课文的开篇,然后是近现代作品和外国艺术作品,这样编排内容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知识网络的概念,知识有来龙去脉不是无源之水。人教版美术教材主要把近现代典型作品放在开端,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典型作品的形象。在教材中大量加入传统艺术作品,可培养学生欣赏和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人美版典型作品的选取较多,人教版相对较少。

(四)内容组织方式不同

人美版美术教材以单课的形式组织内容,但课与课之间与各册之间前后相互联系。这样组织教材内容优点在于编选出的课题丰富,涉取的内容广泛,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美术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组织内容,在单元内再分课进行。这样组织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系统,对一个主题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材的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和科学性,都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来组织内容。在内容的综合性方面,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有所欠缺,尤其是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美术与国际交流、美术与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以往的教材内容相对孤立,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零碎、片段化,教材的编写应重视内容的综合性,把美术的学习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对待,加强美术与各学科,与社会生生活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开放眼光。教材内容的编选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既要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最近国家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其中关于完善教材体系方面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3]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意识 音乐理论课程

论文摘要: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理论课程,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使音乐课教学逐渐脱离了艺术范畴。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课程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性特征,并探索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突出音乐美感和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以艺术化的音响之美感染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后潜移默化地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化其言谈举止的。作为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音教系)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实施审美教育,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关系着美育能否得以良好实施和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方面的意义,如何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往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音乐理论课程,还应把加强音乐审美意识作为其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师音教专业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一般包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以知识性和基础技能为主的课题,因此,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死记硬背、公式化做题、应试性地训练听辨音技能等,一直是学生“应付”理论课程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美感属性,而只是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即习惯于把理性成分和技术成分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教学中予以强化。例如,教师致力于音响美感之外的记谱方法说明、和声序进讲解、曲式结构分析、历史背景介绍、音乐家生平描述,或者致力于音程、和弦、节奏模式的分辨、记忆等与音乐审美脱节的技能训练。即使在应该突出审美意义的音乐欣赏课上,用于“讲”音乐的时间也往往比用于感受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音乐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课程中的音乐本质因素——音乐的艺术性成分,因此,没有把音乐理论课当成要重视艺术审美因素的课程来看待,或者把音乐理论课视为理论掌握第一、审美感受第二甚至对此不予考虑的课程,造成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性的范畴,远离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如此,理论课教师带给学生的常常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而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学生面对大堆的资料和反复进行的机械训练,也只是疲于应付考试,并无学习热情可言,更谈不上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获得身心的陶冶。以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音乐的艺术本质也认识不清,往往难以胜任基础教育中的美育任务。

音乐理论课程虽然名为“理论”课程,实际上却是在经历了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之后,对音乐的艺术特色、艺术背景、审美价值及形式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没有一门能够真正脱离实际的音响审美感受和艺术理解,因此,它们依然是艺术性课程,是必须凸显音乐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的课程。比如,在和声课上所讲授的和声学规则来于对历史上众多音乐家的名作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声效果本身是这些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成分,因而,在学习和声课时,要感受和品味各种独特的和弦音响与有美感意义的和声进行效果,才能理解和声原则和建立基本的和声感觉;乐理课上的各种乐谱记法、表情术语和常用规则,均与音乐作品中的多种音响表现需要密切相关,对乐理的认识和掌握,也同样需要通过欣赏经典的音响例证来获得感性方面的有力支持;而音乐历史的构成更突出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观念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历史就是音乐作品的历史、审美体验的历史,只有通过聆听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的音乐文献。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握住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才能获得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音乐历史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还有,视唱练耳课中选用的音调片段及节奏模式,也并非简单拼揍出来的音高和节奏组合。它们或者是可用于构成音乐作品的常见艺术形式,或者就直接源于许多音乐名作,有着内在的艺术组织原则和美学意义,因此也需要用带有美感的视谱演唱和从审美角度出发的听音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辨别、记忆以及认识其音响特点等等。可见,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全部,相反,作为音乐领域内的课程,它们的基础始终是建立在对音响艺术的审美体验、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所谓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这些脱离了音乐美感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将只是死板的教条和盲目的技术,而不是音乐艺术。

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其他高师音乐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是培养有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音乐表演类课程一样,都需要抓住音乐课程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传授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重视对音乐音响的审美感受,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以和声课的教学为例,要体现其中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要求,就应当在听觉审美的基础上,重视对和声效果的感知、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把书本上的所有谱例转化成具体的音响,包括把谱例中的名作片段以乐队、钢琴或声乐的原创演奏、演唱方式播放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先细分再整合的方式,先把谱例与习题的各个声部、各种和弦单独呈现之后,再做声部合成、和声序进的处理,其间使投影屏幕上看到的谱例和习题与听觉上感知的音响效果能直接对应,然后,教师再有目地地引导、指点学生鉴赏不同的和声效果带来的不同美感特征和音乐表现意义,赞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音乐审美感受,从中认识丰富的和声效果,并拥有基本的和声艺术感知能力。在和声作业方面,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就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

与此类似,乐理、视唱练耳、歌曲创作、曲式音乐史、音乐欣赏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基础教育能力,能够更充分地完成音乐美育的工作,因此,都需要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性本质,重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比如,乐理课的教学改革,应当像和声课一样,把书本上的谱例转变成实际音响,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各种常用符号和术语的音乐效果。此外,还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音乐名作片段作为辅助例证,使学生在审美的状态下深人理解作品中的音乐符号、表情术语、记谱法知识等内容的音乐表现意义,从而更准确、更牢固地掌握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需要在训练听音、视唱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对待视唱和练耳的曲目,包括用具有美感的声音演唱和以审美的态度聆听各种曲调。为此,教师应积极选用有审美价值的音乐文献片段作为教学内容,力求以音乐本身的美感魅力感染学生,使其在深切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基础上主动地追求和记忆音乐,改变以往那种被动地以应试的态度去训练视谱和听辨音能力的学习状况;而对于审美意义更为突出的音乐欣赏与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把审美感知还原到它本该置于的重要地位,使多年沿袭的知识灌输型、资料堆砌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在音乐审美意识的统领下,围绕着音响美感而引发、延伸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这样,通过把广泛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响的感染力紧密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爱乐之心,调动他们参与对音乐艺术、音乐历史进行讨论、分析的积极性,从而,在充分的音乐熏陶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艺术理解和良好的艺术素质。

音乐的艺术内涵体现在对音乐美的创造、表现以及相应的感知、认识之上,音乐教育因此也就成为必须贯穿着审美意识的艺术教育形式。高师音乐教育院系的音乐理论课,属于音乐艺术类课程的重要一环。无疑,音乐审美意识也是这一类课程的核心成分,是这些音乐课程的艺术属性得以体现的基本前提。所以,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避免过去那种只讲授知识性和技能性内容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突出课程本身的音乐审美本质,挖掘课程中的审美因素,把理论课程置于音乐性感知和艺术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音乐自身的美感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建立充分的音乐审美意识并获得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不但可以使其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而且也为其一生热爱音乐、执着地追求音乐的艺术魅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3.6

一、重构美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美术教育也在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一些因素趋于合理的调整。因此,对美术教育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动势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导致我们在一些更为具体的方面采取相应对策,适应和推动这种发展。目前美术教育中的这种情意性的动势的出现,正好说明美术教育已经发生了失衡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教育以往过多地偏向了科学理性,窒息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其次是知识目标的弱化和人的目标的强化。学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体现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目标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既是一种目标,但相对人的目标而言又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必须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人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现代美术学科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揉合两者来设定美术的学科目标。

再次是美术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降低与弹性的增强。在确定了美术教学的目标之后,有必要选择达到这些目标的一些学科内容。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同时,美术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具有一种弹性,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这种弹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种仍以一般层次的学生为参照制定教学内容要求,同时降低较差学生的要求和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一级的内容要求;另一种是根据一般学生和较差学生之间的某种程度制定教学内容要求,同时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美术学科内容组织的逻辑淡化与节奏变化。学科内容必须加以组织,才能形成教学内容体系,以与时展的需要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教学活动。我们以往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以学科知识体系代替教学内容体系,为求整体的逻辑严密而不惜牺牲非常有价值的具体教学内容。实际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组合,它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则必须考虑时间、环境和学生等因素。美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就更为特殊,在历史上学科中心盛行之时,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论学者就为之烦恼过,因为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毕竟比起科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要松散得多。所以,极端地考虑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于教学是弊多利少。

二、重构美术课程的对策及建议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设计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首先,要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相结合。美术教材要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题的精心设计上。从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结合起来。如果只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容易让他们产生苦涩和单调之感;如果只让学生自由不羁地宣泄一通而一无所得,同样有违学科教育的目标。学生只吃苦药不行,只吃糖衣同样不行,而将苦药裹上糖衣再让学生吃方为良策。

其次,要突出学法统领教材编写。现行的美术教材,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不体现教法,更不体现学法。教师的教法主要通过另编的教学参考书而获得。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人的目标的培养背道而驰。应该根据学生美术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的过程,即通过置疑、设问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要改变以往教材只重视演绎路径而忽视归纳路径的现象,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更加重视归纳路径。

再次,要加强弹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美术教材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因此,教材在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在每一个知识和技法内容上都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感,而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感,则必须更加努力。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意志发挥作用。

最后是要建立多种媒体的教材形式。现代教育受到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现代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必须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传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文字和图像构成的课本仍是一种基本的教材形式,但要加强信息刺激的多样性,获得特有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借助其他媒体。所以,美术教材在以课本为基本形式的同时,还可以制作相应的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些形式的教材的长处是具有空间感和动感,能展示一种事件和活动的空间维度和时间顺序,同时具有视听相结合的感官刺激性。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更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主动地选择信息和获取答案,有利于主动性的培养。

总之,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目前,教学大纲的修订已在有关部门的思考范围之内,新一轮教材的修订与编写也即将开始。值此时候,笔者不揣简陋,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以求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以便更深入、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推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美术理论 美术教育 重要性内容途径

美术理论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它和绘画、工艺及欣赏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理论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理论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高中美术理论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美术理论(fine art theory)对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学术界通常取狭义,即指美术基础理论。它以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自然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美术原理如美术本质论、美术特征论、美术发生学、美术形态学、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和美术哲学等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另外总结、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广义的美术理论自身亦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一、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二、加强美术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途径

1.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内容。

(1)一般教育学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具备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这类理论一般有:高等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系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或使用的知识。也只有教育理论才会帮助教师正确理解社会教育的人文环境,尊重教育科学规律,与人为本,策划科研方向,成就教育目的。体会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有利于防止纯艺术观阻碍美术教师社会化知识的拓展与利用。也只有研读教育理论,教师才能心知肚明,从教知道理,为师有方法。

(2)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艺术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理论是艺术家走入美术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知识。它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源于最基层的美术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为此美术教育理论对教学具有指引意义。而美术教育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的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等;②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外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演变、发展等;③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美术教学技术、美术教学设计等;④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等;⑤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美术教育评价研究等;⑥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美术教育实习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等。

(3)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先导。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以及师范美术教育实习与在职期间美术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各种能力,例如美术教学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课堂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多能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高。

陈美玉曾经说过:课堂活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信念、想法、知觉、判断、教学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能力与特质的了解、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途径。

(1)建立“4+2”的师资培养模式。即4年美术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本科学习与2年教育教学的硕士学习相结合的6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的美术教师,使师范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相并轨,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提高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对教学的不断研究,将会提高美术教师多方面素养。因为在教学研究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术教师就会自主补充自身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3)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充斥着竞争,充满了挑战,要在这样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就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素养,才能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手段教育学生,而不会乱了手脚。

第7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不足;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11-0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提倡素质教育,这也意味着很多文化课程将成为小学生主修的课程,尤其像小学美术这样富含很多艺术文化知识的课程,势必会收到更多的重视。但是,美术固然会为学生带来很多美好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色彩知识,但是其教学方式和理念还不够成熟,与其他科目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还不够丰富,很多知识已经与时展脱节,这也是目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快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尽可能的让学生接受到良好且富有内涵的美术知识。

一、小学美术的作用意义

1、美术教育的意义

小学美术是国家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课程,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的熏陶学生对美的概念,丰富他们的审美思维,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为学生的美术知识打好基础教育。现今的小学美术教育主要是以各种客观美作为载体,传授给学生对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美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从而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绘画基本功,通过具体的美学图片或者画作,教育学生学会创作,启发他们的创作性思维,从而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发育以及他们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

2、美术教育的具体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带给小学生丰富的作用功能。首先,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水平,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丰富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程度;其次,美术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美术自身就是创造的艺术品,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开发小学生的头脑潜能,激发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最后,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以及促进他们思想品质的发育,通过小学美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很好的审美知识,提高生活中美学的常识,有利于他们更贴近生活,更适应生活。同时,小学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育,为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基础,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努力培养他们完善的思想品格。

二、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

小学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涵盖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复杂。但是,现今很多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却过于看重教学成绩,而忽略了美术内容的真正内涵,很多教师都是简单讲解美术知识,之后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和临摹,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剖析,同时缺少对于审美的情趣,学生只能依靠眼睛去学习美术,却无法深入了解美术的内涵思维,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造诣颇低,基础薄弱,知识内容理解较差等情况,这也是很多小学美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2、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

很多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化的现象,美术教学并非是传授学生固定的美术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对于美术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绘画的功底。但是,很多教师却一直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让学生重复练习绘画,缺乏指导性教学,学生兴趣低下,对美术学科产生倦怠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更多的是会影响学生思想品格的发育。

三、合理改进不足、提升教学质量

1、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应该进行深化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美术基础为核心,将视觉训练与绘画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同时借助教师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在美术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得小学生可以具备较好的美术功底,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美术教学是包括很多艺术气息的学科,蕴含很多色彩和美学知识,教师如果可以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这是学生学习审美的前提,在学生绘画练习的时候,教师进行指导性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有效的练习和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重视教学总结、巩固学生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重视教学总结阶段,这是教师发现学生缺点的环节,更是学生对美术知识巩固的时期。教师可以单独设定教学总结时间,对每一节课或者每一阶段的美术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包括学生美术作业的总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总结等,这些教学总结不仅会让教师可以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还会让学生的美术基础得到巩固,从而可以有利于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点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美术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格。有效实施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督导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全面衡量学生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思维,提升他们的思想品格,使得学生的思想发育更为健康。总之,我们要不断的改正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实力,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得到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爽.大连市西岗区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以规范教师的组织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而美术学习方法,是一种多元的集合,新的方法要引入学习,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改造和运用。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接受性学习已被打入冷宫。其实不然,正确、有效而适度地使用接受性学习方法,对学生仍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当然,新课程倡导的一些学习方法,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所有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必须有基本的教学秩序作为保障。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保证,教师对课堂的基本控制能力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控制大多数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导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本次课程改革,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能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二、新课改与美术教学模式的应用

由于教学的目标任务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就有所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就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应用,做如下探讨。

1.“欣赏・评述”课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愉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无意识注意和情感活动的参与,学生不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有利于大容量、长时间地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模式能够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

视觉感受能力是欣赏活动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这里所说的感受,首先是指对美的感受,学生应该具有一双能够审美的眼睛。经过欣赏活动之后,学生的眼光在以上几个方面会变得更加敏锐。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学生要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就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能力。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密不可分,一方面一个人的艺术感受能力弱,他就不可能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他有了艺术感受之后,再通过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感受就会得到强化。所以,语言能力也能从另一方面体现一个人艺术素质的高低。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良性发展。欣赏课上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这次美术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做法,降低了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从生活的角度而不是专业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同时,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将美术本体的内容与生活、人文和经验联系起来,增强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

2.“设计・应用”课

工艺设计课,内容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操作性很强。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人们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的行为结果立即得到反馈,使正确的动作不断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不断得到纠正,短时间内便可以大大提高行为质量。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

示范模仿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手脑并用,行为质量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加强自主性等品质和观念。

学生对行为技能的掌握,常常会打破常规分布,许多原来学习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在掌握行为技能时,往往会失去他们的优势,教师应注意对这类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调适。那些在掌握行为技能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学生,虽然他们以往的学习成绩可能不理想,但教师应引导他们勇于用自身的优势去帮助其他同学,求得一同提高。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兴趣可以变为学习的动力,但兴趣是不能强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只可激发。我们给予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难度一定要与大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相吻合,教师还应以此为契机,实现这些学生的兴趣向其他教学活动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造型・表现”课(技法知识综合课、练习课)

技能训练课,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节课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应用。此类课,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来获得技能、技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体、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多种能力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一节课中需完成多种任务。此类课,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

从美术课程来看,学习内容几乎涉及美术学科的所有门类。而学生课内的学习时间很少,学生也不可能在课余投入太多时间学习美术,所以熟练掌握技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创作课,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间接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某种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

4.“综合・探索”课

在美术课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应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所以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要求美术教师改变单纯美术分科教学的习惯,在设计这一领域教学方案时,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研讨和探索。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适用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是一种协作的关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使学生学会学习,积极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并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对引导目标的有用性、趣味性、科学性还是对引导途径的艺术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师生情感的融合程度,决定着引导过程的状态特征和结果,因此,应该建立团结、合作和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精深程度,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能否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这种模式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它的主导功能应该是启迪智慧、拓展视野和引发思路。

第9篇

公共美术鉴赏课强调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要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艺术人文素养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是以人为本,培养年轻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与思考。其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考量应以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为目的而后不断能自觉组合、构建新知。

关键词: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公共美术鉴赏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美术教育面向21世纪系列核心课程之一,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人格健全的高技能人才。本课程标准设计是针对高职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预设有24课时。按照“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综合的文化素质。

公共美术鉴赏课强调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要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学生情感的体验,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对艺术的鉴赏与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受到美术文化的润泽。按过去上课的旧模式是无法真正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纳为辅”的教学方式不能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去深入掌握知识要领。

本课程应以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为目的而后不断能自觉组合、构建新知。艺术人文素养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是以人为本,培养年轻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与思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周海宏教授认为人的感性素质好,审美修养高,人的幸福指数就高,审美素质的发展决定人未来的发展。美术鉴赏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研究正是以此为座右铭,深入具体的思考,使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美育的有效学习,寻找自我成长与完善的出路。

课程设计以美术史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小组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交互式、互动性教学。教学与考评用对话的方式,通过作品的创作者、时代人文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的意义、作品的社会效益、市场效益、文化价值、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与讨论,体会艺术作品带给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理解意思作品的意义所在。并从艺术作品里体会到对人性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净化心灵,体验艺术作品里的至善至美。课程目标是, 在认知、教育及审美功能基础上,进而发展至探索出提高学生创造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格完善。并综合文化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化的鉴赏作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辅助学生提高岗位综合思维能力。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微课、翻转课堂、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勤动脑、多提问题,多思考,结合美术鉴赏与行业有关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际针对性。

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引领学生熟悉中外美术史的基本发展流变、全面了解美术创作的原则、美学规律、美术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代表性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各风格流派代表美术大师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具体教学设计表现如下:

(1)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基本发展流变与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相关基础知识;

(2)美术创作的原则、美学规律、美术与文化心理的关系等的相关知识;

(3掌握一些代表性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各风格流派代表美术大师的艺术特色,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宗教意义、市场价值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4)结合本专业,进行美术鉴赏基础知识与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的主题探讨和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阐释主题和观点。

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经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的动手练习,并对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思考;并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涵、知识点,以及实践知识操作要点。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学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具体掌握:

(1)培养学生运用生活中美的元素进行美学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多种美术风格流派的艺术特征,阐释其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社会影响力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熟练通过美术的创作原则、美学的规律,进行名画鉴赏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综合的美术鉴赏、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设定一个主题,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阐述主题和观点的能力。

美术鉴赏是跟美术有关的文学、音乐、建筑、经济、政治、宗教等综合知识的积累,随着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不断增加,这些综合的信息会在学生的意识里组合、构建新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美的眼睛,了解分析美的情怀,热爱自然与人类,理解世界的多元价值。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具体培养

(1)多元价值观理念的养成,这样视线不狭隘

(2)体会艺术作品带给人的独特情感体验,对人性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净化心灵

(3)良好的表达、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设计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化原则。

2、n程设计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多元文化与综合素质人才。

3、课程设计的思路: 将典型性被动灌输式教学转化为相对应的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从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成长过程,提高考核的灵活性。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综合实训项目。形成以典型性主题任务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培训实训项目为载体、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相互对应的教学内容组织体系。让学生了解学习美术作品、美术流派,美术与生存空间相联系,结合学生的本专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

根据高职校非艺术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讲授-欣赏-比较-思考-讨论-实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提升艺术修养。

(1)将美术鉴赏力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虚拟或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每个学习环节中,分层次实现基本理解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理解能力层,从符合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完成模拟项目来实现美术鉴赏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实际思维拓展能力训练中,学会纵向横向的对比研究,进行不同时期的名画鉴赏,和同时期的不同风格流派的名画鉴赏,联系生活实际专业实际进行思考与实践,实现学习情境中能力的提示与迁移。

(2)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典型项目驱动过程的学习主题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具体模块项目制作的行动导向来进行设计的,模块实训内容以主题项目,社会实时话题、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主题项目,完成对一个主题美术鉴赏的多媒体制作。

本课程主要分四个部分

具体思路:什么是美术鉴赏,通过文化心理学、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综合阐释美术的鉴赏方法与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开阔思路和视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是什么决定艺术品的存在于价值?通过介绍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综合分析进行阐释,西方与东方的比较 现代与古典的比较,美的规律的发现与思考等。1.从艺术市场出发,从最贵的艺术品谈起2.艺术、艺术品的产生,与社会与生活的关联3.通过现代艺术阐述艺术产生的文化心理4.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活的关联;6.寻找艺术美的规律,从主题上:原始拙朴的美(洞窟壁画、非洲雕塑、夏加尔、罗素、梵高)、西方古典主义的唯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华托、安格尔)、人文主义的美(伦勃朗、维米尔、米勒、博努盖尔)艺术与文化生活(陈宏绶、周P、韩熙载、唐伯虎、黄公望、郭熙、石涛)从技术层面上:材质美、肌理美、线条美、 构成美 色彩美 意境美等。

第一部分:美术的功能与意义

1.开发多元智力,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美术是训练人知觉能力的有效途径,1983年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智力构成中,空间智力与视觉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表明艺术渗透于多种智力形式中;

2.提供综合素质,审美修养高的人感性素质高,幸福指数高;

3.绘画心理治疗表现;

4.艺术在政治宗教中的重要作用;

5.艺术品交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表现;

通过美术的功能阐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学艺术?为什么要提升美术修养?(参考周海宏教授的艺术的启蒙)通过学画画-热爱美术-通过美术鉴赏-热爱生活-通过生活美的感知-体验幸福。

第二部分: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的关系

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西方的史前艺术、古埃及艺术、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古印度佛教艺术、拜占庭艺术、 哥特式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盛期文艺复兴等;二是从中国的佛教壁画、画像砖、雕塑等方面阐述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第三部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该部分通过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浮世绘、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大地艺术、现代先锋艺术等阐述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项目驱动――《我与艺术有个邂逅》

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探索自己与艺术的关系,制作策划案,运用多媒体展示项目成果(包括视频、ppt等,演讲讨论)。

[参考文献]

[1]申丹枫.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i1.

[2]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l 1.

[3]杨柳. 创设文化情境,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美术教育研究 2013(21)

[4]董栋.从“独白”到“对话”的蜕变――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1205

[5]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第10篇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的原则

(一)普及知识与提高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程面向的全面性和普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要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同时注重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因人施教,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计划、考评办法,确保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还要把丰富的艺术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纳入课程教学范畴,以弥补进入课内的公共艺术课程时间和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三)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通过优化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的提升,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学生个体“功能性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来观察世界、发现世界和感知世界,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诱发和引导人的联想能力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创造目的,实现学生“人格性素质”的发展。要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的转变。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学生难以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四)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艺术与科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虽有区别,但又统一。思维学认为只有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共同开发,才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两者的融和才能让人全面、和谐、完整的发展,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优化设计——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

学校在长期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基本课程形态,艺术学科基础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学校课程的优化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挥艺术教育在开拓人的创新思维中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的人。(一)公共艺术教育各课型的主要任务(1)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注重选择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艺术知识,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我们开设的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艺术鉴赏类课程,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艺术学科基础课程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这种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易于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教材,便于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而且还容易组织对教学的评价等。(2)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是在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上的提升,表现为注重让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学的互动与体验,让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同时以其他学科课程为载体,营造艺术教育课程氛围,在教育者的自觉性与受教育者的不自觉性中获得艺术感受和艺术体验的课程,也是属于艺术素质拓展课程的范畴。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还包括建设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习得的艺术课程中所未包含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态度。(3)地方艺术特色课程。结合本地域艺术特色,积极开发地方传统的校本课程。学校所在地岳阳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很高艺术价值的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比如巴陵戏、岳州根雕艺术等,艺术影响深远。学校努力挖掘地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一批适合本校实际的地方艺术特色校本课程。这不但能促有助于优化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现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特色,还能借助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组织传承作用,传承和发扬区域的艺术文化,促进地方艺术文化的繁荣。(4)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就是把艺术体验与实践纳入课程范畴,以实践的形式将艺术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艺术的创造性体验与探索活动,提升自己审美素质,丰富艺术感悟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将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自身的素养,实现人格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直接从事到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到在实践中获取以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认知,进而不断形成探索实际问题的精神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艺术素质提升课程。课程着力于学生艺术技能的形成和艺术特长的培养。学校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中开设一些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自身艺术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选定一个自己喜爱的艺术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四年时间的基础培养和定向发展,毕业时基本能形成一定的艺术特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有的学生音乐技能突出等等。(二)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上课程形态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组织实施。其中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为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具体课程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通用课程模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艺术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知识体系。这类课程主要是以限定选修和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必须完成6门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是大学生艺术基本能力培养展开。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我们在学生中主要开设艺术拓展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柔性课程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广泛涉猎艺术知识,参与艺术实践和体验,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这类课程是根据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6门选修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综合能力培养展开的。在大学四年级,我们开设的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根据部分学生发展艺术特长的兴趣和要求,利用周末时间选择性的开设部分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特长提升课程,让学生在前三年艺术学科知识学习和艺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艺术技能,获得一定的艺术特长,这类课程是艺术教育的技能提升模块。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办的“双休日艺术技能提高班”进行,学生选择性学习,每门课程约10-15课时,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由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单项技能考评合格证书,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已经成为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该课程体系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培养展开。

作者:徐振祥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高段;中学一年级;美术教材;美术教学;差异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将面临风格、要求都截然不同的美术学习学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是提高广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一、教材“扫描”:找准教学衔接点

要开展好中小学美术教学衔接工作,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找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衔接点。纵观现行中小学美术教材不难发现,两者都包含了绘画、工艺制作、美术欣赏等艺术观点和设计意识的教学内容,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设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套教材互相呼应、相互配合,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有所一致。如,中学美术教材中《心与祝愿——贺卡设计与制作》与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贺卡设计》的课题,中学美术教材中的《门》与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各式各样的门》的课题相同;中学有《美术字写法》,小学就有《单线体美术字》;中学有《过去的日子》,小学就有《美好的童年》等等。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中学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小学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要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同内容,就是我们需要的教学衔接点。教师应在找准教学衔接点的前提下,瞻前顾后,作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高年级在《线条的魅力》教学中就应通过学生认识不同的线性,并初步运用简单的线性进行排列和变化与中学的《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教学相呼应;初一的《运动》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与小学《劳动中的人物动态》《我熟悉的人》的教学相衔接等等。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好中小美术教学衔接,小学美术教材在高段把中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名词术语和造形知识分课做了简单的解释和运用练习。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朝霞与月夜》《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的色相对比》《形的渐变》《色的渐变》就与中学美术教学的透视、构图、冷暖色构成的美感、物体明暗表现等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衔接教学敞开了方便之门。

教学衔接点的确定,为我们进行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要正确展开美术衔接教学,还必须要有重点进行,决不能“套公式”似地课课必行。

二、教学“渗透”:有的放矢,逐步转移

小学高段、中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变更、认识变化的不定时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从小学升入初中,换了环境,换了老师,换了教育方法,也换了学习方法的情况,“成人化”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显著特征,那种小学阶段“凭感觉审美”的儿童美术观正逐步被“知识审美”的现实艺术观所取代,因而获取美术知识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这两个时期的学生由于受到成人艺术观点和客观事物的影响,正处在“想象期”与“写实期”的过渡阶段,“真实”成了他们评价和表现艺术的标准,那种仅以儿童超常的艺术表现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艺术求知欲,因而,在小学高段的美术教学中适当传授“美术基本知识”与中学的以“美术知识和设计创造”为主体的美术教学衔接是完全必要的。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小学美术高段的教学应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将美术知识贯穿到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用美术基本知识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儿童的“情、趣、美”上。

以“线条”教学为例,虽然中小学都要求学生了解“点线面”是美术构成的基本要素,而线更是最为基本的“艺术语言”,学生应学习其的变化、排列和运用,但两者的教学目标却相距甚远。小学侧重对“基本线形”的直观认识教学,注重“线条”的排列、组合和夸张处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中学美术教育对“线条”却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线条”的装饰性,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流畅、变化的线条生动地表现物象、准确地表现物体的结构,正确理解“线条”这个艺术语言的内涵,促进学生在掌握线条造形能力的同时建立线条的空间概念,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质的同时发展智力因素。由于中学教学要求的变化,特别是美术知识的理论化,增加了学生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学习转变的难度,因此,在小学高段,我们的教学就应当注意“线条”直观的形象逐步与其知识性相配合,有关“线条”的基本知识衔接以渗透的方式进行,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衔接的分寸,帮助学生慢慢跨越由“感性”到“理性”的障碍,更好地过渡到以“美术基本知识”为主体的美术学习中来。

但尽管是在变更之中,面对这些“眼高手低”的学生,我们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决不能艺术语言满堂灌、专业术语满天飞,过多地把要在今后的学习负担强加在小学生的肩膀之上,要多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为主。

三、留有“余音”:承认差异,适当缓行

如今的美术课堂教学并非仅用技能来完成,学生还必须运用智力来理解、掌握和实践美术知识,才能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的学习目的。也就是说,当今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不再仅仅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我们的美术课涵盖了许多历史、人文、光影、文学等。由于这种横向知识的衔接教学难度颇大,所以我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产生“拔苗助长”的现象。这些横向知识的衔接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较好,小学美术可以不讲或少讲。当然,美术课必须以美术知识教学为主体,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应恰到好处,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喧宾夺主”,改变美术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师范教育专业 美术教育 课程结构

师范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发展,是师范教育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为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重要的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课程结构模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本着以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有特长、受欢迎”的小学教师为目标,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学科特点、课时情况,以及教材提供给任课教师展示教学智慧提供的空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于美术学科的课程结构应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编排组合,科学地安排高中起点三年制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公共必修课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严密、科学的组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科特点等角度考虑。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打好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对高中起点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结构做分析。

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高中起点初等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同美术学科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美术基础普遍比较差,学生也存在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师范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等方面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如果本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地安排美术课程结构,学生就会在这一学习阶段受益匪浅。

首先,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互协调,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无论何种教学内容,自始至终都贯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过程中,需要自觉养成美术观察习惯,即整体观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非常重要,这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能力的形成,对于满足学生美术课堂学习的需要及满足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的绘制、素描写生、中国画的学习、版画、手工制作等这些美术技能课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对于学生整体观的培养、造型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职业意识的尽早确立、完善学生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应具备的造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师范院校非美术专业的美术课时有限,不宜过多采取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在师范专业美术课程结构的前期阶段,如果过早进入很专业化的美术学习训练模式,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应该充分发挥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绘制、教学挂图、手工制作等几种美术技法、实用技能方面的学习训练在本专业、本阶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学会更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此方法作为一种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美术观察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师范学生了解简笔画、教学挂图、电脑课件、手工制作教具、板报这些具有描述知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形象直观、要素特征明显等特点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对于增强师范专业学生学好美术学科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在下一步素描写生、中国画、版画(纸版画、实物版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如何解决造型艺术中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方面,如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平面与立体空间的关系表现等学习内容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相对会比较顺利。

这一阶段美术技能课的教学课程结构的科学安排,在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掌握观察与表现的基础造型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色彩艺术修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师范专业学生尽早明确,学好美术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用好用活课堂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合理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人文性是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早已成为社会思想传播的媒体和工具,甚至包括观念意识的形成和确立。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担当的使命。蔡元培先生对美育下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重要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对艺术美的感受和评析能力,是师范教育专业开设美术鉴赏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由于中外美术史论、美术鉴赏等课程大部分师范专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触得很少,因此在高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美术鉴赏课,一直被美术教师们认为是较难讲授的一门课程。我认为,美术课堂上的技能技法训练课同美术鉴赏课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课程结构安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比如在素描写生课、色彩性能练习课期间穿插西方绘画名作鉴赏,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及重要绘画作品的概况;在装饰色彩画、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中国绘画名作鉴赏,提高学生对民族绘画的欣赏能力;在图案基础、手工制作课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实用美术的鉴赏知识,等等。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技法课的学习,在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线条、形状、结构、色彩、明暗、工具材料等美术基本要素技巧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外,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以课题方式,增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互动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学生积极进行课下思考、自学、拓展,有利于培养主动思考、勇于表述的学习精神及对于古今中外美术文化的思考认识能力,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学习。

师范教育专业美术鉴赏课的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在培养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精神及艺术修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针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胜任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国家的兴盛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教师,注重培养、发展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美术教育被公认为培养创造力的颇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美术教育在技巧训练和情操陶冶的教学背景下,任课教师应在注意引导师范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强调课内外实践方面做足文章。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美术课上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明确了技能是成就一切的工具,在具备基础造型能力的前提下,教师应本着基础知识和技能只有与小学教育教学密切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的教学宗旨,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如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应用的简笔画创编、创作及自由设色练习;在培养、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色彩艺术感知力、色彩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色彩艺术创意等方面有很大帮助的色彩教学中的发挥色彩性能练习活动;板报设计、制作的教学活动;在师范高年级阶段的手工制作课上,教师配合学生试讲、教法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创作手工教具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美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相信,敢于联想、善于表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未来教师,今后才能正确引导、启发儿童的创造性。

另外,学校可以广泛开展美术兴趣小组以补充课内美术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还会起到“小先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班级、年级其他同学学习美术、学好美术发挥着积极作用。美术评价也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定期举办学生美术作业、作品展,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通过美术展览的艺术活动平台,对学生产生激励、鼓舞作用,进一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加强课程结构内容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美术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更好地推进师范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在加强学生美术综合学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