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

时间:2024-01-04 16:37:58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知识技能;就业方向及前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

一、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简介

所谓的土木建筑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此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建筑工程(Civil Engineering)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蛄河胨淼拦こ獭⒀彝凉こ獭⒐路与城市道路等这个小范围。

二、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特点

该专业以培养优秀“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力为国内外名校的更高层次教育和国家的基本建设输送优秀毕业生。该专业现有: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土工、工程测量等4个专业实验室,具有结构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在专业培养中,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毕业生已在国家的建设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部分学生已成长为设计院院长,企业总工程师,部门经理或技术骨干;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

三、土木工程专业要求的知识技能

(一)空间想象力。建筑本身功能决定它立体的东西,通过平面的点线能想象到它在实际空间的实际形态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二)力学学习、应用能力。没有良好的力学基础是不可能学好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

(三)认真、细致的作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严谨的,土木工程也一样。无论将来做设计、施工还是监理,你的“作品”(建筑物)都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认真、细致。

(四)较强的动手能力。这里的动手能力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就是实践,它重在落实与操作,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这就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处理、解决问题。

(五)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代名词,从事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职业生涯中,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

(一)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代表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就业前景:就像我们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一样,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04年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只要人才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度饱合的状况,可以说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

(二)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

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

代表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

就业前景:各种勘察设计院对工程设计人员的需求持续增长,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兴职业,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现代化设计规划人才。随着咨询业的兴起,建筑行业的咨询服务人员也成为土建业内新的就业增长点。

(三)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

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

代表行业: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

就业前景:工程监理是新兴的一个职业,随着我国对建筑、路桥施工质量监管的日益规范,监理行业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并且随着国家工程监理制度的日益完善,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工程检修方向

代表职位:轨道交通及铁路工务部门工程师,一般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

代表行业:轨道交通,铁路工务段(处)。

就业前景:十一五规划全国路网10万公里,许多大中城市兴起修建地铁交通,这些轨道建筑都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来检测和维修。

(五)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

代表职位:公务员、教师

代表行业:交通、市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及设计单位。

就业前景:公务员制度改革为普通大学毕业生打开了进入机关工作的大门,路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才需要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的需求随之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业的竞争一般较为激烈,需要求职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2

1.1.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专业分类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9月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以下简称设计标准),要求全省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民用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在执行国家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了江苏省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特点及适宜性技术,按满足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目标编制。设计标准主要有八章,分别是建筑策划、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等专业。各专业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应了评价标准的各项分类控制项和评分项的指标要求。对应评价标准分类指标中的控制项条款,设计标准采用了强制性类似条文,评分项则以一星级的获取分数值为底限。

1.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

设计标准在项目立项和绿色目标定位的前期阶段,首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策划及设计文件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分为以下时段。

1.2.1.绿色建筑策划。绿色建筑策划包括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策划书主要内容有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分析,绿色设计概念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设绿色设计专篇,通过绿色建筑策划论证项目选址、功能定位、绿色目标的合理性,并对当地区域的控规和详规提出反馈意见。

1.2.2.项目的方案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报批应根据招标文件编写绿色设计专篇,对绿色建筑策划中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方案技术论证。方案论证一般以规划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园林景观、室内装修、暖、智能化设计和经济都应有分析论证。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在方案比选中优化绿色设计指标。

1.2.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规划主管行政部门对方案报批的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各专业在深化论证的基础上落实绿色指标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土地空间利用,绿色交通规划,绿色能源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利用规划等各项规划目标。

1.2.4.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蓝图的全面表达,也是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系统编制。各专业通过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而实现绿色建筑评价目标。对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控制项和评分项条款,设计专业按各专业属性有分工和协作完成文件的编制。除各专业蓝图外,在设计说明中应有绿色设计专篇,该专篇应由建筑专业综合协调,分各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景观园林、电气智能化等)进行说明。在专篇中还需说明各专业对绿色施工与项目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有关设计评价有5类指标。分别是节地与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在每类指标中设有控制项和评分项。如“节地与室外环境”中有4方面共15条。结合前面设计标准的章节编排可以看出,评价标准的指标是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四节一环保分类的,对每一类指标的设计达标都需要多专业的技术组合才能实现,如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是要求建筑、结构、水、电、暖、景观园林、室内装修都必须执行的技术指标。节材也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专业在设计标准中列出。从时段性来讲,绿色设计评价虽然要求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开始,但分类指标的技术要求却从项目的绿色策划就开始了,这一时段性在“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评价中表现突出,且具有不可逆反性,或者说如果从项目策划时没有确立绿色目标违反了绿色评价标准中的控制项条款,则该项目将不满足绿色评价标准,不会评价为绿色建筑设计。

2.“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控制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1评价标准4.1.1条“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建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应根据城市、乡镇的控制性详规核实项目选址的合法合理性。《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的修改送审稿,从立法的高度保证绿色建筑的全面推行和发展。其中第十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应当将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很显然“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保证项目在绿色策划阶段落实设计评价的控制性指标。在项目绿色策划调研中应有基本农田保护,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

2.1.2.评价标准4.1.2条场地安全要求:“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该控制项要求项目策划、选址中应委托环境保护部门及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勘测,完成地块的安全评价和灾害防治报告,编制项目环境评估报告,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确定的建筑功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1.3.控制项4.1.3条“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该条是对绿色建筑自身污染排放的要求,建筑方案完成后确定了建筑规模和功能,环境评价报告应对排污治理提出标准限值以及防治处理技术措施,设计中的对应专业应在后阶段的文件编制中完成技术设计,以满足该条款的要求。

2.1.4.控制项4.1.4条是建筑设计日照标准要求,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列为强制性条文。建筑设计咨询单位都有成熟的民用建筑日照标准模拟计算机计算软件。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日照模拟演算可以优化建筑布局并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建筑日照标准是规划许可审批的控制性条件,也是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设计文件编制的控制性技术指标。

2.2.评分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2.1.“土地利用”方面评价标准从建筑容积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绿地率设计及地下空间设计三方面给出不同达标的得分值,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施工图文件设计来讲,这些指标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就已经确定了。而且一般公建和居住建筑的容积率、绿地率是作为规划设计要点列入土地出让条件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也会列入规划要点,但也有建筑方案设计的技术合理性要求。土地利用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中应该有表达,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是对规划设计方案阶段的核实和再确认。

2.2.2.“室外环境”方面评价标准制定光、声、风、热四个物理环境质量指标,4.2.4条要求建筑护结构装饰采用玻璃幕墙时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本条在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电气照明专业的方案设计中得以落实,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明确选材的技术指标。为鼓励建筑不用玻璃幕墙和夜间照明,本条规定非幕墙建筑和不设室外照明(论证合理)可直接得分。4.2.5条“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本条在项目前期策划环境评估时对项目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在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对项目环境噪声进行预测,且应在项目环境评价报告中完成。文件中应对环境噪声的控制指标通过选材和技术措施来实现。4.2.6条的风环境控制是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得以实现的,在建筑方案比选论证时,应进行风环境模拟计算,调整建筑规划布置和建筑空间设计,从而优化室内外环境和建筑自然通风条件。建筑风环境优化设计应在建筑规划和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这也是绿色建筑中建筑气候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被动式技术之一。评价标准4.2.7条“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提出室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10%、20%,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指标要求,本条由建筑专业和景观环境专业在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

2.2.3.“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共有4条指标,其中场地公共交通设计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该在城市区域详细规划中完成。在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要点中应有条文说明。场地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及停车场设计由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在施工图设计中给以图文表达。公共服务建筑,包括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配套建筑在空间利用资源共享设计等方面应由建筑专业在方案设计阶段完成,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

2.2.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方面,地形地貌现状利用设计,雨水基础设计及专项规划设计,绿地及透水地面设计,地表及屋面雨水径流规划,植物配置及覆层绿化,居住建筑绿地乔木配置及公共建筑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指标,需要建筑规划专业、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景观环境专业进行协作设计,当有室外地下工程时,结构及室外综合管线应有提资文件。“场地设计和场地生态”在项目绿色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在绿色专篇中有文字说明和图纸表达。《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景观环境设计一章中提出了设计指标。场地雨水专项规划和场地径流设计宜由建筑规划、园林设计专业提资,由给排水专业落实量化技术指标。

3.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3.1.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设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2008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2003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各专业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中增加了建筑节能的内容,“规定”中没有单独列出景观园林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在“总平面”中提到了绿化和景观环境的控制性要求,室内装修的内容在“建筑”专业中描述。“规定”在设计时段中没有编入“项目策划”的内容,设计文件编制是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展开的。目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部门的专业设置和“规定”的专业编写是一致的,即设置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五个专业。经济概算作为专项审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一般由园林管理和消防管理审查。2001年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后,江苏省各地市施工图审查部门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

3.2.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需求

从本文前面对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的时段性和专业属性分析可以知道,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中“节地与室外环境”的控制性指标是在项目策划及方案设计阶段就应确定的。在评分项中“土地利用”,“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也是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方案设计中确定的技术指标,所以这些指标的审查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之前由规划审批部门组织审查。为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弥补了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某些技术指标在时段上的滞后的问题。另外,在专业设置上,除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五个常规专业外,要逐步纳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智能化系统等专业设置,这样将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相一致,也便于实现评价标准分类指标的专业分工和技术指标的系统集成。江苏省在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同时,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三个技术文件,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提供了指导和方便。

4.结论和建议

4.1.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措施

从上文“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设计评价分析中可以得知,虽然设计评价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但有部分的技术指标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就基本确定了,还有部分指标是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落实的,这些指标是要在规划审查阶段把关绿色建筑工程是否满足评价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许多指标的不合理性是很难逆转的,如场地安全、绿色交通、能源综合利用、日照标准及建筑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等。如果忽视了项目策划和方案设计阶段的绿色技术指标审查就会造成项目的合理性缺憾,而大的设计变动亦会造成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及时间耽误,这些都不是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初衷。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完善了施工图前期绿色建筑技术指标的审查。但前期绿色指标的专业性很强,还需要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参与配合。江苏省近几年开展了“绿色城市示范区”工程,在《绿色城市示范区实施方案》中设有专项规划,包括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发展规划,土地空间利用发展规划,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等。当这些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绿色项目的前期策划指标就有了技术保证,把专项规划的绿色指标列入土地出让条件中,有利于规划部门审查落实项目策划和项目方案设计的绿色技术指标。所以开展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深入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性措施。

4.2.完善专业编制是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系统化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水工建筑;理论分析;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1 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内容浅谈

水工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水工建筑总体规划布局一般包括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水闸的启闭机室、桥头堡,等等。配套设施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水机、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分析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还要考虑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安全性、使用尺度、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2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2.1 新时期背景下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最为常见的设计策略之一,在以往的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这一设计策略主要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计算研究和分析之后来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并不是通过计算就能得出的设计效果,加上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时展的需求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对这一设计策略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新型科研成果于这一设计策略之中。例如利用太阳能技术提高水工建筑的环保性能。通过气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对水工建筑发展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在提高设计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这也是这一设计策略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位设计人员去探究。

2.2 新时期背景下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水工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策略之一。这是因为水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水工建筑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应结合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为基础,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目的明确、设计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科学结论作为设计依据。但应用这一设计策略必须弄懂假设和常变量等概念,对于确定的研究问题,就应成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假设并研究,既结合观察的实际和有关水工建筑的知识与理论,就实验所研究问题提出一定的具有假设性质的说明与看法,并将研究价值作为问题研究时的暂时性答案。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作为设计人员就这些疑问进行相应的思考,就是对自己的假设、定理的有效检验和证实。

假设和定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假设是设计人员在对问题研究之初提出的具有假定和猜测自能告知的看法,因而必须确保假设具备科学依据,具有相关事实与理论的支持,这是由于水工建筑设计中任何科学假设都必须经过实验来验证。就好比我们打开电脑时显示器不亮,可能是主机没有供电,也可能是显示器没有通电,更有可能的电脑的显卡有问题等,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直接检验出来的。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假设,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水工建筑的相关知识理论,并在必要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确保假设的科学性。

在水工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证明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常变量,即常量和变量。水工建筑发展历程中采取设计和研究的实验式设计策略的功效最大。应用实验研究式的设计策略能反复实验和研究不明问题。例如我们在模型搭建时往往进行的物理学和力学等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水工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就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前提下能否达到预期摄像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策略是理论分析策略的良好补充和辅助策略这一,将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的局限性放大。

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式设计中应融入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在水工建筑应用软件中设定具体的水工建筑,从而定位常变量的理论分析研究而得的技术参数,通过电脑迷你实验将实际环境在实验中进行预先模拟,尤其是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技术在当前水工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不仅能降低水工建筑设计研究成本和应用难度,还能打破传统的水工建筑设计的局限性。因而在应用这一设计策略时应紧跟时展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确保水工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环保性、科学性和经济适用性。

2.3 新时期背景下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水工建筑业,有着一定数量的成型完毕且运行状态良好的水工建筑。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两种设计策略难以与实际情况全部相同的情况下,此时就必须借助参照实例就原型开展实地观测。此外,即使采用上述两种设计策略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采用这一设计策略则是对上述情况得出的结论正确性与否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应对水工建筑即将预埋的各种观测设备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找寻出水工建筑建设的潜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新时期背景下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应用上述设计策略之后,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也是一项重要和普遍设计研究方法。目前在水工建筑中我们主要是采用对建造项目相近的工程条件,把运转状态良好的已经建成的工程的相关尺寸和参数进行套用,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只是相近而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状况,水流等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现实应用中要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

结语

总之,探讨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工程实际和时展的需要采取理论分析式、实验研究式、原型观测式、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并将这些设计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以着力提高设计质量,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光华.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轻钢结构;住宅;现状;前景

1.轻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轻钢结构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在住宅施工设计只能怪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住宅形式,在区间合理布置上具有较强的能力;且在空间的利用率上,由于轻钢结构的断面小,可以增减住宅有效的建筑面积,在建筑风格上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轻钢结构在抗震性与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由于其自重轻,具有延伸性,稳定系数更高,也能较好的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结构安全系数高;另外,轻钢结构在住宅建设中施工较方便,现场作业量小,对周边环境污染少,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也减少了工期,还具有综合造价低等特点,符合了我国住宅产业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于我国轻钢结构住宅而言,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首先从国外学习和借鉴了一批低层和多层的钢结构住宅,之前所生产的大量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只有生产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并没有达到充分的利用率。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中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轻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经逐渐的发展起来,并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轻钢住宅的发展状况可以从原材料供给、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筑工程发展业绩以及产业化推进等几个方面来了解,进一步的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展望其发展前景。

首先,从钢结构原材料的供给来看,建筑用钢的的产能以及种类充分满足了港机构住宅产业化的要求。我国为钢材生产大国,自1996年开始总产量超一亿吨,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不仅仅满足于产量的增加,在质量与种类上也快速进步和发展,不断的满足看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求变化。随着质量与产量的持续增长,钢结构的造价也出现的降低的现象,并且与之配套使用的防腐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各种焊接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提高,进一步带动了建材市场的向前发展。

其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无论从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是技术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日益完善,新的钢结构设计和研发,适应了现阶段建筑市场的需要,因此,从建筑钢结构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来看,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已经处于不断完善的上升期。随着不断研发出各类钢结构设计软件和新技术,我国钢结构的生产以及专业化施工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钢结构的安装新工法也层出不穷,包括节能、防水、隔热、等先进成品集合与一体成套应用,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必将提高整体建筑产业化水平。

另外,轻钢住宅在我国现在的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利用轻钢结构建筑物层出不穷,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鸟巢国家体育中心等都是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重要工程,这些也都标志着我国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以及空间大跨度形式发展。现阶段的轻钢结构住宅的需求量最大,住宅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起点,轻钢结构的使用从产业化推进的角度来看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轻型钢结构住宅产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化住宅产业工业体系,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之一是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开发。

2.轻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

随着钢材生产与创新技术的不断提高,全国钢结构建筑用钢总量也会逐渐快速增加,加之我国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促进了十分广阔的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

目前,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我国钢铁企业的冶金技术不断提高,适应住宅建筑的特种钢材也将不断的涌现出来。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科学的技术将钢材融入其他综合技术进行生产,从而使钢材本身具有适应建筑需要的性能,这种新型建筑用钢的出现将大力推动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其中“轻钢结构是环保住宅,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念也进一步阐述了轻钢住宅即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世纪我国钢结构将占领广阔的建筑市场,并在目前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轻钢结构体系必将成为我国住宅结构体系的主流。

其次,虽然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是由于我国已经具备钢材大量生产与专业转型技术的能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对此国家将重点支持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经贸委一致通过,将“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中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并正式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这一举措为中国的钢结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房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在这个时机推出钢结构住宅,利用钢结构住宅的优势来吸引市民目光,刺激消费,增加市场的购买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钢结构住宅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轻钢结构不断的满足住宅建设的需要,增强本身的优势出现大量的适合轻钢结构住宅的新材料。反之,轻钢结构技术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住宅建设时有匹配的建筑规范、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标准来满足,因此这就从一定程度上给住宅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促进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轻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建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另外,发展轻钢住宅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钢结构体系在现实中很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标准化制作的过程中还会带动与之配套的墙体环保材料等建材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超新技术、新材料、新体系的轻钢结构住宅是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大的促进了住宅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加快了推广轻型钢结构住宅的步伐。因此轻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科]

【参考文献】

[1]胡晓威.浅谈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及前景[J].华章,2009.

[2]刘伟,王若竹.钢结构住宅的现状与发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5

1国内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的发展

不同院校将建筑学划归不同的学院,包括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城乡建设学院等,体现出各院校差异化的专业办学背景。部分农林院校建筑学建立在原有园林景观专业的基础之上,体现出农林院校建筑学区别于其他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基本都属于新办专业,由于办学历史短,专业实力普遍较弱。

比如教学资质浅,基础底子薄,发展力量弱,缺少明确的指导方向。在众多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中,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但是基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现状,村镇建设蓬勃发展,不排除未来几年农林院校新增建筑学专业的出现。若只是原封不动照搬资深建筑院校的办学模式,结果可能因为缺乏自身特点而适得其反。农林院校有特殊的发展条件,其特殊的院校背景是跨学科建设专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办学特点和基础,在现有框架下发掘自身特色提升办学实力,走基于自身特征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2农林院校建筑学特色化发展条件

2.1村镇建设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发展方针历来突出乡镇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乡镇的庞大数量,以及在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业人口、推进城镇化等方面的强劲作用,乡镇的健康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另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工作是目前重点。除村镇建设发展外,各类古村古镇保护非常急迫,需要大量人员进入一线研究。乡镇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一批力量强的建筑队伍,有一批熟悉设计施工业务的监理工程师。作为农林院校有一系列与农村农业相关的专业体系,与建筑专业相结合能更好地服务村镇发展建设。农林院校应抓住机遇,建设有基于自身特点的建筑学。

我国乡镇管理还未能完全纳入科学轨道,为改善乡镇管理,提高乡镇建设质量,需要大量较高学历人才的介入。从学校办学背景来看,农林院校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将服务乡镇。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每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学生毕业后,都有部分学生服务乡镇政府机关,今年也有7名学生考取乡镇公务员。长此以往,可以为乡镇建设管理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2.2绿色生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

目前,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低碳城市,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发展较快的高校已设立绿色生态节能技术的建筑学研究方向,但是由于不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的学术背景,较难获得大量定量的数据支撑,也难以形成一定的学术族群和梯队,设计和研究往往建立于空中楼阁。农林院校具备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业等学科优势,为建筑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开展研究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在建筑学发展过程中利用学校优势背景,将生态以及节能设计作为教学的环节贯穿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生态与节能问题,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整体环境观,有助于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建筑学学生。

3结合农林院校学科构架,构建课程体系

农林高校建筑学应设定特色鲜明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方向,特色专业方向的建立与课程体系有着密切联系。特色化发展首要建立专业自主建设机制,探索合理的课程体系。

3.1课程体系改革

农林高校的建筑学,本质上属于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应考虑融入学校的发展优势。在课程设置中增设观赏植物学、景观设计、村镇规划建设、环境学、生态建筑概论、建筑节能设计、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乡土建筑等基于学校优势背景的专业课程模块。部分学校将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设立,而农林院校由于具备较好的专业发展背景、并基于特色化发展需要,可以考虑将部分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特色课程的加入,一方面是专业特色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学专业的有效补充。比如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能强化学生对于场地的关注和处理,防止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建筑内部功能调整与外部造型设计上,忽视场地的结构和关联性,本身是对建筑学教育的一种补充和促进[2]。

3.2核心设计课程构建

建筑设计类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五年的教学,建筑设计课程贯穿始终。根据农林院校的背景,设置设计任务的时候融入一定的特色化考虑。课程中加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计、不同地域的农居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节能建筑创作等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课题,从核心课程设置的角度实现特色化发展。从大三至大五,学生对设计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设计课程可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鼓励和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尝试解决生态与节能问题,提倡设计结合地方气候与环境,从而使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更富于特色化倾向。

4协同农林院校特色专业,寻找科研突破

农林高校建筑学科以新办为主,因此一般自身学科基础较弱,科研能力往往不强。

科学研究应基于学校特色专业,寻找突破。

①以学校的特色学科为基础,促进建筑、园林、生态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形成学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角度,增强学科的综合竞争力。比如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充分利用建筑学与园林景观互补的优点,开展景观建筑学的科学研究。

与生态学和植物学、木材科学等学科相结合,注重低碳化可回收的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利用,实用和低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以及应用推广。

②基于农林院校学校背景,将面向乡镇的低成本与实用性研究作为未来主攻方向。

结合学校农业农村研究的背景,开展对村镇规划建设模式与不同地域的适宜性农村生产生活建筑形式探索。进行乡土材料与建筑技术研究,利用竹木等乡土材料和工业废料再利用,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并进行新型材料运用中的室内环境评价。结合乡土材料探索合理的结构构造形式提升节能降耗、抗震等性能。针对农村建设经济支撑条件有限的现状,主攻低成本农村建筑技术和新型低成本工程材料研究。

5基于办学背景,强化学生实践教育

学生培养是办学中的重要一环。其一,从目前社会就业情况来看,建筑学毕业生一入单位,就要求能胜任各种类型的工作。农林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未来进入中小设计院的机会较多。某些中小型设计公司甚至要求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以及后期服务等工作。其二,农林高校的建筑系学生未来有一部分将服务乡镇机构,乡镇对于设计本身的要求未必很高,但是目前乡镇可以用于培养新入职人员的技术人员较匮乏。其三,不同高校对于人才应实现差异化培养。比如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提出以培养建筑学高端人才为目标[3],而作为农林院校建筑学,应以迅速适应普通民用建筑设计为主。因此,农林高校建筑学要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训练,以各种形式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把培养切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5.1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办建筑设计研究院,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践。如不具备校办的条件,可以与校外联合承办教学实训基地。如与各大设计院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既可以提搞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设计院提供了考察毕业生能力的机会。其次,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一些特色化工程项目。例如浙江农林大学老校区建筑和建筑学专业教室正面临改造,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改造设计,未来可使用改造完成的学校建筑。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体会实际建筑空间,十分有益。其三,在校内建设建筑设计和施工实训基地。让学生假题真做,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物从规划报建、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监理质检、竣工验收等内容的全套设计流程,以进行实训训练[4]。通过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

5.2暑期组队“绿色家园”行动服务团

美国奥本大学的乡村工作室,每学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美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了解当地的需求,实地调研,筹集资金,实现建筑从策划、设计到建造的完整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学生以关键性的协助与建议[5]。一般农林高校都承担一定的基层服务职能,为乡镇建设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暑期学生具备完整的时间参与社会服务,可借鉴美国经验,结合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以学校名义组织学生举行各类的“绿色家园”行动服务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乡镇农家乐、农村庭院改造、农居建筑改造、旅游规划提供方案。服务团由不同专业学生构成,学校老师带队指导。锻炼学生设计能力、配合协作能力。

5.3开放实验室项目和学生创新课题

由学生申请,跟随老师进行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实验室项目操作,参与各类小的创新课题研究,并由学校出资承担各项目经费。

此类项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也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介入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笔者曾带学生参与杭州新农村建设的学生创新课题,走访各类新农村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积极性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尝试关键未来发展

1.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历史背景及现状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 ,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2】郭永庆.杨洪杰.何文波,张捷捷,“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3)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7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8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结构;设计;应用;研究

1前言

众所周知,BIM技术的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英文的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在设计房屋建筑之前,通过虚拟的结构信息模型对所要设计的建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模拟,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的相关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能够使得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更为标准化和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更多的能耗,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2.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应用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例如,在建筑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业主主要是通过对此技术进行应用,来实现对相关的技术和项目方案的分析和选择。在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业主需要建筑方提供相关的设计图纸,并且要组织专业的人员对其设计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就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如果将BIM技术应用到此项工作当中,业主可以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建筑的模型,然后就可以直接通过对模型的模拟,来实现对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的可行性做出重要的判断,这样既能够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物设计的有效性,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节约了成本。

2.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参与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能够进行多种专业的协调设计。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很多工作的协作能力就比较弱,这就严重影响了各个专业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得相关建筑模型的设计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应用BIM技术,能够改变传统设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对各个专业人员都给予了统一的要求,建筑设计人都要根据统一的模型进行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得各个专业的工作更具有协调性。而另一方面,BIM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实现了3D设计模型的绘制,这种设计模型的出现,能够使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形态体量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对BIM模型的空间架构分析,可以直接指导平立剖面图的绘制,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可以减少甚至说完全避免设计中的矛盾出错环节,提高设计图纸质量,更好的指导施工。

2.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

BIN技术不仅可以在施工的前期发挥作用,其也能够对施工的方案给予有效的优化。在传统的施工模式当中,其主要都是采用二维的设计,因此,施工人员很难在二维的模型中找到相关的施工难题。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很难保证施工的实际效果与业主的实际要求达到一致和吻合。而应用BIM技术后,建筑的施工人员通过BIM技术的设计,可以利用三维模型给予清理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提前意识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且在工程下料等阶段,通过BIM的施工模拟,寻求最经济的施工解决方案,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技术、质量以及成本控制,同时也能够对建筑施工的进度加以掌握。BIM技术除了可以解决传统问题中不能够对相关阻碍做出及时判断的问题外,BIM技术还可以使得施工人员利用技术和相关的进度计划软件来对施工的现场场景进行模拟,这样就便于施工人员对模拟场地进行观察,并且发现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安全隐患,在此技术上,对相关的设计给予优化。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在进行住宅的设计时,我们可以通过BIM技术来为住宅建筑的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在设计施工前,相关的人员可以利用此项技术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施工内容和方法进行模拟,这样就能够对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进行模拟,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施工前对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相关的施工人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对住宅的建筑设计给予有效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实际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这样也为整体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整个住宅建设的设计进行动态的全过程控制,这样就能够对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在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的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和现场的观察,对相关的建筑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建造模型,通过模型来调节施工的进度,保证住宅的建筑物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人们的生活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也在不大断的增长,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住宅建筑设计人员就能够利用BIM技术来设计多种3D、4D、5D的模型,来供用户参考。例如:我们可利用REVIT工具来对建筑住宅的周围环境状况进行模拟,这样就能够使得用户了解到住宅的周围环境是否符合个人的需求。BIM技术在建筑住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使住户可以参与到设计之中,为建筑住宅提供可持续的建设发展基础和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中都可以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将BIM技术与建筑结构工程进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充分的保证建筑结构构件加工的质量和实际施工的效果,并且有效的提供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便利。为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对此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敬承钱,徐国友,陈磊.BIM技术在钢结构设计阶段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4(14):1~2.

[2]潘刃.BIM技术在办公建筑设计及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3]姜剑峰.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4]李坤.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02):103~108.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9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资质;认知偏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project content is in constant updates and innovation,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me advanc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the introduction,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makes China's traditional classical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promote, full, bringing new vitality. But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people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partial cognition was not sufficient, some problem has not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the result will influence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moothly. The author of their actual work experience, showing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green understanding.

Keywords: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titude; Cognitive bias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当前园林工程市场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园林工程市场,不仅使园林作品的“质量”急剧下降,而且使很多技术资质较高的园林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一些国有园林企业。园林工程市场发展到目前的状况,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政府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从主观上讲,由于我们缺乏对园林学科中的各种概念和名词的准确界定,使得园林工程项目所需专业技术和技术工种发生混淆,从而出现了仅绿化资质的企业就可以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而导致了园林工程市场的混乱。所以,明确和区分园林工程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对于园林行业的一些名称,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很多概念都混淆在一起。例如,“园林绿化工程”几乎代表了所有的园林工程,既包括了纯粹的绿化工程,又涵盖了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理水、园林筑山等项目。由于对这些名词没有严格的界定,使得政府政策的适用范围有所偏差,这也是现在园林行业比较混乱的一个原因。

一、园林工程的基本概念

园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应用工程技术、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的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形成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建筑园林规划》卷)。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园林实质是一个地域范围,因此我们所说的园林建筑、园林绿化、园林小品等都是指园林中的景观要素。所以,园林工程就是构筑这些景观要素,营造这种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工程按工程项目及专业工种可分为园林土建、绿化工程(种植工程)、园林水电工程、雕塑工程等,其中园林土建工程中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土方、园林理水、园林筑山、园林小品、园路广场工程等,而对于园林建筑所属的类别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

二、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

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是指园林中通过各种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搭配,营造与美化环境并与其他景观要素相配合,而形成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环境氛围,它主要包括风景区绿化、公园绿化、小区绿化和庭院绿化等。现代的园林绿化一是源于古典园林,二是源于林业和其他种植业。在学科上,园林绿化应属于林学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是花草树木等一些有生命的植物,这与其他绿化是一样的,但园林绿化更注重艺术性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工程独有的特点。

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

多数建筑都讲究视觉美,而园林建筑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文化性,它给人更多的是精神美。要想实现这一点,在建筑的某些部位就很难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需要通过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所以,在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上,园林建筑与一般的工民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严格套用工民建筑的各项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与其他绿化工程相比,更注重各种植物的形状、色彩和季节变化及植物配置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与园林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相比,园林绿化就没有那么严格,它只要求施工管理者有植物学基础和艺术美感,而对施工人员没有特别的要求。

四、园林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所用材料的巨大差别,使得它们在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工民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急需完善的部分。因园林建筑与工民建筑有所不同,所以园林建筑工程不能完全按工民建筑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园林建筑工程有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正确掌握质量标准,根据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及生产管理,确保质量稳定。在满足基本的质量规范要求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艺术和美学上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绿化种植工程的相关文件。但它与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又有不同,它更注重植物的布局、配置、内涵及与其他要素的相互融合。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比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要更为细致,要更多考虑艺术和美学要素。

五、结束语

现在园林工程市场,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施工企业的良莠不齐,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直接导致了园林工程作品质量的急剧下降,深受其害的不仅是施工企业,还有政府,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理论的,又有实际操作的,也有政策法规的,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需要政府、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理清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使园林工程的政策、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作为园林工作者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技术含量,提高责任意识,努力探索一条能够将中国园林发扬光大的新路子。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10

关键词:建筑动画技术 建筑设计行业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市场需求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建筑动画就是用来表现建筑以及建筑相关环境的动画影片,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利用计算机制作出虚拟的建筑环境,如地理位置、建筑物内部及外观、道路、桥梁、园林景观、配套设施、人物、动物、自然现象等都是动态地存在于建筑环境中,人们可以任意角度浏览,利用专业软件为虚拟动态的三维场景融入声音、文字、动画角色等元素,为项目进行多方面的展示与宣传。这种把文字、声音、静态动态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数字信息结合在一起,建立人机交互关系,创造出一种集数字媒体、三维图形、虚拟现实于一身的新型媒体,是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使决策者、设计者、工程人员以及公众可以从任意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实时互动地看到设计效果,身临其境地掌握周围环境和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目前的建筑动画主要被应用于房地产广告宣传、工程投标、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介绍、古建筑保护和复原等。

一、建筑动画的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设计行业间的合作,而三维动画设计做为一种先进的表现平台很自然的与现代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建筑动画。建筑动画技术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技术,建筑动画的优势是在建设项目开发前进行全方位宣传,由于建设项目没有建成之前无法进行实景拍摄,利用虚拟动画技术,打破了以往建筑设计“从平面、立面、剖面和三维模型”的表现模式,很好地表达了开发商的诉求。电子标书、数字媒体投标方案演示作为建设行业新兴的设计方案展示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受到业主、评审专家及建设规划主管部门的欢迎的表现方式所依靠的实现手段就是虚拟建筑动画技术。

房地产业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建筑动画的发展,建筑动画的出现为集合了创新、技术、艺术为一身的建筑设计领域开拓了一个新思路。建筑动画技术是建筑设计和景观与规划表现从传统工艺向数字技术发展的又一次革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动画发展成为近几年热门的行业,也成为未来建筑表现的一个发展方向,建筑动画是近年来三维技术走入中国后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领域,它是从单一的表现转向动态表现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从平面走向全方位视角展现的过程。

虚拟的数字世界给予真实世界的人类全新感知,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互联网强大的渗透力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小型化为快速增长的数字媒体技术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网上世博会作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网络展示平台,提供给各参展者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虚拟展馆。网上世博会中各参展者的展馆外形与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展示内容等均与实地展览的场地和展馆相同,弥补了世博会期间大部分人群无法到现场参观的缺憾,让其在网上体验到与实体世博现实运转最相近的虚拟世博,拉近实体世博与网上世博的距离。同时,参展者可以在网上世博会展馆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选择采用更为创新和多样的展示方式,通过建筑动画技术展现其参加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场面。“网上世博会”是国际展览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所高度评价的“网上世博会”,被认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更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虚拟建筑动画技术为世博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开启一个网络世博的新时代。

二、建筑动画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的广泛应用

建筑投标类项目:

从建筑领域而言,对于大型建筑投标类项目往往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决定最后的方案,而设计师的理念如果只是用设计图表达,则显得太过单薄也不够直观,而应用三维动画技术的建筑表现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表达设计者思想的任务。传统的效果图表现手段单一、缺乏气氛展示和环境的真实性,利用三维动画技术作为投标设计方案的展示工具,则可以构筑逼真的三维动态模型,全方位的展示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及功能,评委可通过亲身感受评估方案的特点与优劣,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建筑设计类项目:

建筑动画技术以视觉形式反映了设计者的思想,如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首先要做的是对这座建筑的结构、外形做细致的构思,然后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大多只有专业人士能看懂,建筑动画技术能把这种构思变成看得见的虚拟物体和环境,使以往只能借助传统沙盘的设计模式提升到数字化的完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与效率。运用三维动画技术,设计者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构思去构建虚拟空间,并能任意变换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来观察设计的效果。

房地产楼盘推介类项目:

随着房地产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展示手段如平面图、表现图、沙盘、样板房等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敏锐把握市场动向,果断启用最新的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方可领先一步击溃竞争对手。集图形、图像、动画、数字媒体、网络科技于一身的虚拟现实技术就是这种最新型的房地产营销方式。在房地产销售当中,传统的做法是制作沙盘模型,而应用建筑动画技术进行房地产虚拟楼盘展示,会给客户带来难以比拟的真实感与现场感。建筑动画采用动画虚拟技术结合视频的表现手法,将楼盘外观、室内结构、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生活配套等未来将建成的生活场景进行提前演绎展示,让人们轻松而清晰地了解未来家园的品质生活。建筑动画的镜头无限自由,可全面逼真地演绎楼盘整体的未来形象,把楼盘设计者的思想完美无误的演绎,购房者在轻松的环境中欣赏影片的同时,也了解了未来楼盘的布局、造型、空间、绿化、景观等优点,从而受到震撼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能大大提高该房产的潜在市场价值,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项目开发成功率,从而使客户更快更准地做出定购决定,大大加快商品销售的速度。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这种展销手段非常热门,而在我国,诸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房地产行业也采用这种手段作为申报、审批、宣传、交流、销售的展示手段,是当今房地产行业一个综合实力的象征和标志。

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类项目:

使用虚拟现实演示单体建筑、居住小区乃至城市空间,可以让人以不同的俯仰角度去审视或欣赏其外部空间的动感形象及其平面布局特点。它所产生的融合性,要比模型或效果图更形象、完整和生动。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事情,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把居住的城市展现在我的面前?这也是许多年来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现在因为有了建筑虚拟动画技术,曾经的梦想也被轻易的实现了。

对建筑行业而言,虚拟现实技术为建筑师们设计和评价建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展现设计方案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感和互动性。虚拟现实所建立的虚拟环境是由基于真实数据建立的数字模型组合而成,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对规划项目进行真实的“再现”。用户在三维场景中任意动画,人机交互,这样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够轻易地被发现,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与遗憾,提高了项目的评估质量。同时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修改,如改变建筑高度,改变建筑外立面的材质、颜色,改变绿化密度,只要修改系统中的参数即可。从而大大加快了方案设计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媒体产业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消费的主流方式,目前,数字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宣传、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其更被称为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就建设行业来说,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根据真实的场景或任务来进行虚拟现实设计、室内外建筑动画设计、效果图制作和产品造型设计等。

目前国务院各部委对发展数字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已建立了一批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基地,财政部专门设立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优秀数字媒体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数字媒体素材库建设、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建立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及推动形成成熟的数字媒体产业链。同时,政府为创立我国数字媒体品牌和培育数字媒体制作人才,精心营造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建筑动画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

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将在未来几年替代一切传统设计表现方式而形成新的巨大产业。而在不远的将来,由数字媒体产业带动的信息、通信、数字家电、软件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比现在任何一个单一产业,乃至于能源产业的产值都要庞大。丰厚的经济收益,极低的能源损耗,使得许多国家都投巨资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研发。例如:波音公司完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新型客机获得成功;加拿大政府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伦多市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并把它作为申办奥运会的重要宣传资料。

我国建筑动画产业存在着庞大的市场,建筑动画产业的生产技术更新特别快,各种相关软件的不断升级和新技术不断产生,需要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迅速发展的数字媒体产业呼唤大量合格的人才,市场对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建筑动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非常丰富,除了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创意,还要求其具有较为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更要求熟练的操作技巧和制作能力。建筑动画技术是一门要求建筑专业知识、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相结合的学科,社会需求量如此之多,但兼通专业、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数字人才的欠缺、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是制约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紧贴社会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将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际、理念优势与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制作出高水平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作品,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管理、人才应用的问题。

四、结束语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带动房地产市场以及城市规划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动画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给建筑动画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动力,并以它所特有的建立高度科技化、人性化的虚拟空间成为二十一世纪备受追捧的黄金职业领域。建筑动画行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智力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具有当今知识经济的全部特征并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对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建筑与空间环境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行业急需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加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科技来呈现建筑设计成果,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领域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强大潜在能量,创造出更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11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建筑工程;竣工;验收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测绘新技术优势非常多,不仅提高了验收的质量,加快了验收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验收人员的工作压力,有些是在现代建筑工程类型以及数量都越来越多样的今天,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人员如果只是单纯的应用传统的测绘技术,完全不能供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采取测绘新技术也是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行业发展的未来的选择,只有如此,该行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的应用

1、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测量采取了新技术,即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该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摄影处理或者图像处理的方法,以使得测量目标各个参数都能够直观地展现给技术人员。该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独特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只是看中测量目标的大小等参数,并不需要对其绝对位置进行考察;其次,种类繁多,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建筑竣工工程;最后,控制点要掌握好,控制点是布局测量的关键,控制点一旦出现问题,测量系统就会出现误差,影响验收测量结果。

该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比如灵活性非常强,这点主要体现在摄影测量工具方面,近景摄影测量对工具的要求并不高,常用的胶片相机即可完成测量任务,而不需要一定是专业的测量相机,另外,该种测量新技术的数据采集十分方便,不必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因为现代的数码相机即具备数据采集的功能,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只要将数据储存在相机中即可。除此之外,该技术成果多样,技术人员完全可以依照建筑竣工工程的特殊性来选择合适的成果展示方法,测绘结果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近景摄影测量作业全过程大体分为 2 个阶段 :获取被测物体的照片(或影像)的摄影(或摄像)阶段以及对照片(或影像)进行再处理,以获得被测物体静态的形状、大小或动态物体运动参数的摄影测量处理阶段。

在摄影阶段我们应当首先确定摄影方案,主要是摄影(像)机的选用以及摄影基线的布设。规划验收阶段,因为楼群建筑之间高度和楼间距的影响,以及专业相机成本高的因素,对被测建筑测量主要依靠非量测相机。非量测相机普及率高且价格便宜,采集方法简单直接,数字成果后期制作比较容易上手。所以,我们用普通单反数码相机先对竣工建筑从不同侧面予以拍摄,以满足后期制作竣工资料的需要。

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编辑软件而应用而生,对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来说,主要使用的是图像编辑软件,比如目前普遍使用的有Lensphoto等。这些新型编辑软件的应用使验收人员更加直观的对建筑工程的细节部分进行验收,与此同时因为图像编辑软件中,还具备绘图功能,将摄影不够满意的地方可以通过绘图工具进行删减,或者利用图层操作能够将非常庞大的图像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意义明确的图像,这对验收人员来说就更加简便。

3、数据库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使用的数据库技术功能十分强大,首先,数据储存能力非常强,现代使用的数据库软件,空间支持更加全面,不同的来源可以同时储存,不同的尺度的数据也可以储存起来共同管理,每种不同的数据都可以进行无接缝的集成;其次,编辑能力强,数据库软件新技术能够实现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编辑,不仅可以进行普通的编辑行为,标记点、线等,也可以进行更高级的编辑,比如随手绘,这种高级功能的编辑更能体现出专业性;再次,具备绘图制表的功能,无论哪种类型的图形几乎都能够绘制出来,比如地形图、航道图等,而且绘制出来的图形都非常美观,数据库软件中可以自定义表格,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绘制表格,简单方便,不受拘束;第四,计算处理能力非常强,现代数据库软件能够建立格网高程模型,生成地图之后,还能够自动打印出来,此外,自动接边以及拓扑都是计算能力强的表现;第五,动态显示能力更强,数据库软件新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比例尺,也可以按照要求自行进行拆分,也可以完成卸载或者装载工作等;第六,更新能力强,数据库软件能够实现快速更新,并且生产与更新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完成。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还具备以下优势:作业强制规范化能力。用模板控制生产,任何

人都可以生产出规范的产品;开放灵活的符号能力。开放灵活的符号制作体系,让另人恼火的曲线台阶、曲线桥、电力线塔等都变得“另人愉快”起来;轻松的地理分析能力。缓冲区分析(道路扩建拆迁分析、经济地理分析)、水淹分析、无限电波覆盖分析等,都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自如地进行;即时的三维显示能力。只要有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房屋层数),就可以对任何感兴趣的地区显示三维景观;勘测一体化管理能力。除了一般的地理信息,还可以管理地质信息,通过钻孔平面将所有工程都布置起来,选定任意范围后开始制作报告或咨询报告,同时可以研究地质平面、剖面、立体结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应用测绘新技术很有必要,因为测绘新技术具备传统技术所具备的所有的功能,同时也有更多其他的现代化功能,而且测绘新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工程竣工期间,还能够应用在规划建设阶段等,在该阶段,具备追溯性的优势,这样建筑工程就会减少重复建设的数量,为做好建筑工程监察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多年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的应用经验的总结,仅供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义,陆珏,郑波. 近景摄影测量中大角度问题的探讨[J]. 测绘学报. 2008(04)

[2] 张祖勋,杨生春,张剑清,柯涛.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J]. 地理空间信息. 2007(01)

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范文12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迈入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创新发展的途径,以防止被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近十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幅度也比较大,主要表现为创新发展的模式。随着各类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更新换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就表现为如何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以及逐步完善,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重提升目标的同步实现。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1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长,但如果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那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就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尤其在创新施工技术的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水平,是综合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进步程度和文明进程的基本准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和管理基础,建筑行业生产力的发展客观地说明了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反过来,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努力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良的能力,要将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作为主要努力方向。 1.2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迅猛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一方面为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本大大增加。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知识、经济、文化、政治全面高速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也就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如果想要继续延续下去,就必须以创新的思想来寻求发展、寻求机遇。创新是经济时代的主要大趋势,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只能顺势而不能背离,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对身处其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 1.3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目前,各行业的竞争都呈现出了白热化的态势,在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一旦沦为弱者,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进入面临市场竞争时,若盲目扩张,技术力量跟不上,智力资源分散,管理水平下降,专业化水平降低,企业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失去了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认真思索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对竞争的策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则应该坚持以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企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在实现施工技术创新目标的同时努力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在市场调查与预测、建筑的开发手段、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培训和引进等方面,逐步建立适合建筑企业实际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同时积极地将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2.1强化树立创新施工理念 市场经济是相对开放的竞争性环境,在此环境下经营的企业,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具有其特点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来说,发展施工技术创新就成为了一种有有力途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要想具有持续性的开发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资本作为基础,还需要建筑工程中各项技术作为支撑。在扩大自身资本运作实力和强化资源积累的同时,坚持创新施工的理念作为引导、加强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促进施工环节技术创新,并试创新的科学策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以及其经济实现。如果不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任何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就不能放弃技术创新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持续获利,保持较大的利润点,就必须坚持高效率的创新理念,这种高效率不仅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表现在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强、速度快。 2.2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当今世界是各类信息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格局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进步,使我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知识为引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内,所有的而生产建设发展都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前提,并紧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因为如果背离了该发展原则,建筑企业将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取得生存。如何通过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完善来促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值得探讨和关注的一个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坚持高新技术作为导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个趋势。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不仅要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的力度,同时也应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诉求,即以经济提升为根本目标,平衡经济效益与创新程度,构建战略发展目标,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模式。例如在针对外墙施工缝的问题上,砼导墙施工的质量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可通过取消砼导墙并选择在外墙楼层部位安装铁板模板的创新施工方式,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3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要完善自身创新机制,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搭建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灵活性强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施工技术创新上有自己独特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高创新性的组织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等要求,因此,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更要加对已在工作的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后期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的施行,加强他们专业性的培训和培养,重点放在灌输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精髓,而绝不仅仅简单的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另外也要加强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的灌输,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养有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建筑施工行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竞争中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行业的持续增长,建筑施工行业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带动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先驱,最终实现打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开发出企业具有适应性的综合发展潜力。坚定以施工技术创新来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性的理念,紧密联合施工创新与市场发展的双向性,汲取其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建筑行业的标杆企业作为榜样,首先要学习它们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然后要在企业内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大量引入创新型科技人才,最后要以构建适应自身企业的创新制度为支撑,才能保证在自主的技术创新研发与实践应用中,紧跟行业先驱者的步伐。#p#分页标题#e#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例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的全面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结合全国范围内权威建筑技术研究部门的共同合作提供的理论依据,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的操作践行,使得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领域已经渐入佳境,在未来发展的形势上有较好的前景。当前我们最大的难题便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集中注意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创造出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用技术施工创新的理念夯实内部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施工技术创新成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的强力支撑,并通过自自主创新的技术或是原有技术逐步的改良完善,使得建筑工程的创新施工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为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便是当前众多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创新施工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既能体现施工工艺的艺术性,又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自然诉求,在简化操作施工环节的同时使施工及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再以外墙施工缝的处理为例。近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全现浇砼结构施工中,墙体大模板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施工质量也相应提高。但是,在对外墙楼层处的施工缝的处理上,仍一直沿用在楼层处墙体内做导墙的老方法。这种做法外墙每层只需支设一次模板,施工缝也只有一道。就是此处砼导墙的质量无法保证,其缺点被很多专家质疑。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取消砼导墙,改在外墙楼层处安放铁板作为模板的技术创新策略就可以完全解决此问题。 4结论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水平尚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原因在建筑施工企业尚未树立起全面的技术创新意识、打造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进行配套的人才培训及引进工作。建筑工程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除了积极采纳和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策略及监理,还应积极汲取行业内施工技术广信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理念,逐步完成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