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时间:2023-12-10 16:46:03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人生。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刻不容缓。

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少之又少,肥胖率、近视率等持续增高。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激化了人际关系矛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它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增进国民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肯定体育锻炼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使得到释放的学生更轻松、更好地投入学习,形成锻炼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有了时间可以更多地锻炼的良性循环局面。

3.2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要高。因而,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影响,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要求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扩大了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交往,增进了友谊,调节了感情,提高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3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体育场上的血腥暴力、恶意竞争、虚假作弊等违背体育道德的一些负面元素,也会侵袭学生的思想行为,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给那些负面元素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运动中所包含的负面元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当然,不科学的体育运动或是对健康运动的误解也会对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时间太久,运动负荷太大等,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严重的会留下后遗症。

4总结和建议

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但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关注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科学合理地、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勇.现代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2

一、锻炼

1、可促进人体健康发展

适当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强人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国内体育科学研究观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国外科学家还做过一种试验,让健康青年连续躺在床上9天,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21%,心脏容积缩小10%。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增多等等,使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同时,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也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

2、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情绪主要是指整个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这种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调剂情绪,使人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对有机体内部的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平衡,这对情绪和精神也会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对爱好体育的人,这种作用会更为显着。体育锻炼,无论是有组织地或个人单独地进行,对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识品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坚持经常锻炼,需要具有自觉性和自制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会,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长久的。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体练习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没有自觉性和坚持性及果断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体育锻炼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在各种锻炼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个人认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体育锻炼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

二、育人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及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是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美的教育

美育在人的正常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美育与体育相互联结,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叠关系。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感受和意识到三方面美的现象。从身体角度可以意识到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从运动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柔韧美、力量美等;从行为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协作美、结构美、道德美、忍耐美、热情美、纯朴美、机智美等。更重要的是,运动者在运动中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充实,从而感受到享受美的存在。

2、终身教育

由于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了新的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要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我国在新的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中也提到了终身受益问题。这就给我们体育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就是要强调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没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深有裨益。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78-01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而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的的体质的必要手段,而且还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大量的研究已经说明,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还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能改善自身的中枢神经系统,会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大脑思维的灵的反应速度的改善和提高。学校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使个体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其次,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学生时代正是塑造其个体特征的特殊时期,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遵守规则,调控自己某些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运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的领会,在合理规范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品行,而这些对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心理是十分有利的。

2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环境适应能力

首先,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学生快乐,调节学生情绪。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学生人际关系。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匮乏,人际关系疏远,就是学生的涉足的方式也是如此。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3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的自身修炼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业的认识越发深刻,而作业学校教育的体育教育活动,特别是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来重新审视传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作用意义。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要将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保证学学生基本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设开足体育教育的内容,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内容,而其中第一章便是《你的身体健康》。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另一方面,学校在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中,不仅要求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好自己的项目,也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研究学情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 健康;大学生体育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另外一个在欧洲被广泛引用的健康的定义出自著名医药社会学家帕松斯(parsons),他认为:健康是一个个体,及其成功扮演的社会角色,完成自己的社会分工能力的最理想状态。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受到身体,社会,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基因,饮食,自然环境,生活质量,体育锻炼,睡眠,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工作待遇,以及关爱,自信心,社会安全感等。在这些因素中,除了基因对健康的影响不能改变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可以通过作为个人和社会的调节来改善或加强。

中国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和心里还不成熟,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就业,竞争,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身心健康极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妒忌心强,承受压力能力差,高校自杀率上升,生理方面,过早停止生长,高度近视,骨骼变形,抵抗力差,种种现象都说明,中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状况急待改善。尤其是sars疫情过后,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话题更是频频出现在各个学术刊物里。在许多学术论述中,许多学者都把在高校增设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站,以更好的宣传身体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还是要从改善体育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开始。

一、完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

运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话题,不管是东方的智慧还是西方的哲学,都反复阐述了运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生命在于运动",大家对诸如此类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详,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体育运动正是出于对个人健康地考虑。

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在运动过程中,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和内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肌肉群,例如肩背部肌肉,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适当的运动,这对于提高肌肉群,骨骼和关节的协调性非常有帮助。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途径。

2.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大学生进行定位

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思想和肌体最活跃的群体,正确认识自己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的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机能,因为身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作以及生活质量的好坏。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面临多方面压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会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正确给自己定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加优秀,更能够适应竞争机制的新一代人才。

3.增进学生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在运动中,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增强交流合默契,团体运动中队友之间的配合和团队精神经常是比赛的关键。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融入集体。

总之,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帮助。

二、中德两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比较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非常令人担忧。根据实证性调查的结果,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相当低,只有32%的大学生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另外68%的学生几乎不做任何体育锻炼。在参加运动的大学生里,女生的比例大大低于男生。而且中国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大多出于对于某项运动的爱好,并没有更深入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与国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形成强烈对比,在德国某些大学,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竟高达79%,85%的男大学生和72%的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推动德国学生锻炼身体的原因主要有: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在参与运动的热情来自于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这与当地全民健身的普及,物质条件的丰富以及中小学理论与时间并重的体育教学当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其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大学与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德国大学一般是综合性大学,没有校园,不同的科系分布在城市个个角落,但是大学一定会有一个对学生免费开放的体育中心,每个学期开始学生们都可以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课程,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从巴洛克时代舞蹈到中国功夫应有尽有,老师则主要由体育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的氛围和物质条件。

三、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若干建议

而中国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没有体育锻炼伙伴,没有科学的指导,没有场地,没有时间,甚至怕脏怕累怕出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不能从物质方面和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的鼓励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大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同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给予科学的指导。笔者根据国内外大学体育教育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利用高校互联网,普及体育常识2.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对社团活动予以指导3.提供符合当代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4.免费开放体育场地

参考文献

[1]丁英娈,耿涛. 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心水平[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体育版).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

[2]kuepper,doris. 运动与健康(sport und gesundheit)[m],卡尔·霍夫曼出版社.1991

[3]. 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3期.2005年3月.

[4]林志英.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20卷第2期.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健美操 高职学生 健康

0 前言

现在高职学院许多学生都是在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下成长,在体育锻炼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因而形成了他们不重视锻炼、不爱锻炼、不喜欢锻炼,使得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据广东和河北两省对其高校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与测试,发现有25%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的学生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必须马上接受治疗,这个结果触目惊心。目前,在校高职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加上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学生远离父母来到城市,面临的人际关系复杂,生活的环境改变、学业压力、恋爱受挫、个人前途、就业竞争激烈、个人家庭经济状况、交友、同学间攀比等等使得高职学生的出现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日益加剧。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高职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家教育部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已经充分体现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

1 健美操的概念以及特点

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它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学校的健美操课程主要是以健身为主的健身健美操,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强度和难度比竞技健美操要低。因此,健美操的目的是健身,通过使身体全面活动,使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增强体质,促进人体的健美,使人精神焕发,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健美操以健身美体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健美操这一运动。它符合现代人追求健美身心的需要。在激昂振奋的音乐声下,舒活筋骨,又能给人带来欢快奔放的情感体验,因而深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它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也不高,练习起来简便安全,适合学生练习。

2 身心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命之本,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充分折射出人身体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关系到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每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在《辞海》中,健康被定义为:“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是生物性、社会性的综合体,不仅仅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理活动,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社会和生活事件的适应情况。以前,人们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历史。对于每个人的健康来说,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同等重要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的。换句话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为基础、互为补充的,两者共同作用于人的一切活动,共同影响着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和身体健康。因此,现在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是包括精神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系统健康观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三方面的全新概念。

3 健美操锻炼对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是以是以有氧代谢(下转第71页)(上接第62页)为基础的,长期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高职学生现处于青少年阶段,如果高职学生能够从这一时间段开始坚持参加健美操锻炼,还可以促进骺软骨的生长,有助于高职学生身体的增高,且使骨质更为致密、结实。高职学生如果经常进行健美操的锻炼,还可以提高他们神经的灵活性、均衡性,使他们的动作记忆和再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健美操的动作姿态健美,频率较快,跳跃动作较多,讲究力度、幅度,运功负荷较大,有利于消除身体多余的脂肪,还可以使某些部位的肌肉得到发展,塑造出符合健美标准体型。健美操中有很多动作是不对称的,还有一些动作需要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经常从事健美操锻炼可以使人的协调灵敏素质得到提高。此外,健美操非常注重动作的力度和幅度,长期锻炼可以使人的力量和柔韧性得到提同。健美操在锻炼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要求锻炼者具有克服疲劳的耐力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在强劲的音乐伴奏下进行锻炼,往往使锻炼者忘却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体的耐力水平。长期锻炼可以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锻炼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等。健美操的音乐强劲、欢快、奔放、充满活力,经常进行练习,可以使锻炼者的心情愉快,不仅可以起到排除紧张和郁闷情绪的作用,还可以陶冶锻炼者的心灵和性情,使锻炼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由于健美操一般是在集体中进行练习的,因而还可以增进友谊,增强群体意识。

经过长期的健美操锻炼后,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吸引力都有较大改观,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健美操锻炼,在固执性格、人际关系、对事物的担心程度、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和偏执顽固心理上也有着很好的改善,并且它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四个心理维度上也有较好的改善。由于健美操是一项群体运动,一般在集体场所进行锻炼,与一定的学生群体发生着联系,这就使高职学生找到了一个满足社交需要的机会和场所。在健美操锻炼中,高职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独感,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锻炼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会相互帮助、以诚待人,扩大与社会的接触,从而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避免不良的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不适。健美操为高职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使学生更容易与他人相互沟通、交流感情,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更有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强有力、旋律优美的音乐中练习健美操,能使人的注意力从烦恼中转移开,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学校应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当中,学校应加大力度,认真组织有关健美操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养成长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因而高职学生进行长期有规律的健美操锻炼,这样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维护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起着其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促进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的增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①。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目前,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了焦虑和抑郁症。显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学教育中的突出矛盾②。虽然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防范和处理的方式,但笔者认为体育锻炼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尽管体育运动为什么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关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可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现在乃至以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1.体育锻炼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内在机制

1.1生理学基础

体育疗法的生理学依据在于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方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兴奋就多,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松驰,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神经冲动就愈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显得低落。体育疗法的理念就是通过身体的运用锻炼,激发肌肉的活动状态,从而激活大脑的兴奋性,使积极的情绪得到恢复和提高[2],从而在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中建立积极的联系模式。

1.2心理学依据

随着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大众锻炼热潮的方兴未艾,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的结论也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中被肯定。根据Ryan(1983)的调查,1750名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则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3]Roth(1989)的研究表明,仅一次功率自行车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生焦虑水平下降。[4]

1.2.1转移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情绪抑郁、焦虑、压迫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某一类特定的事情上。而运动能转移大脑的兴奋点,消除烦恼的“兴奋灶”,建立新的愉快的“兴奋灶”。有研究(Bahrbe etal,1978)表明,体育锻炼心理益处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一种分散注意力,即从日常琐事或问题中分心出来的途径。[5]

1.2.2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马尔蒂森(Martisen)等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认为运动具有抗轻度和中度压抑的效果,特别是心境很差、精神不振的人常常从运动中获益。这是因为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内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继而使人精神振奋[6]。

1.2.3社会交往假说(social interaction hypothesis)。心理健康标准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适应良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往往具有一定的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集体项目能提供给他们和其他人交往的机会,这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1.2.4内啡肽假说(endorphin hypothesis)。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因此经常参加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全身轻松,精力充沛。

1.2.5成长性危机,也称为内源性危机(mat-urational crisis)。按照埃里克森(1963)的理论,人生是由一系列连续发展的阶段组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身心发展课题。当一个人从某一发展阶段转入下一发展阶段时,他原有的行为和能力不足以完成新课题,而新的行为和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这时个体常常会处于行为和情绪的混乱无序状态,容易产生成长性危机。

1.2.6降低应激性机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应激是指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危险情景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7]。体育锻炼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Morgon等人研究指出,高强度的体育锻炼(80%的最大摄氧量)可以降低应激[8];国内学者朱健民研究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9]。

2.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的疗法方便易行,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也不需花费过多的财力、物力,便于自我调控。其实际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通过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来影响其心理状况的方式。此方式对那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或患心理疾病,更不愿意去心理治疗机构咨询或治疗的大学生极为有效。因为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运动中可以打破年龄、性别、身份、年级及地域的界限,相互合作,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

2.1能产生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适当的体育活动中会产生运动愉,这是一种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所产生的运动愉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很大的,体育运动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作用。人通过体育运动,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能量,同时更重要的是释放了积压的不愉快情绪。体育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运动会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而抑郁通常与肾上腺素分泌量低有关。

2.2能调节紧张情绪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的指标。许多研究发现,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产生显著的短期情绪效应,从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elnman等人(1993)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10];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11];Berger(1993)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60分钟,有助于情绪的改善[12]。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人们经常会产生压抑、紧张等情绪反应,体育运动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从烦恼中摆脱出来。大学生常常会因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使大学生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降低焦虑状态、心理紊乱等水平;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减轻抑郁程度;减轻强迫症状。(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担忧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运动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将各种烦恼、不安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使心理得以平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身体活动的参与者能够体验到运动愉,即个体运动后会产生满足、愉悦、舒畅。心理学家们认为,身体活动是使神经中枢系统得到适当的激活并得到愉快水平的重要途径,适度负荷的体育运动能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在进行运动后直接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因此,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参加自己喜爱或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2.3能增强自我控制感

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控制感和自我控制能得到发展,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能更多体验到成功感和竞赛感,也能从运动中体验到压抑感的释放,有满足感,会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运动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效益。

2.4有助于形成独立的个性

体育运动一方面是以对抗和竞赛为内容,便于磨练人的顽强、坚韧、自信、勇敢和机智等品质,另一方面以进步和友谊为内容,便于培养人的坦诚、宽容、谅解和互爱等品质,并使人在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观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

2.5有助于培养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本质上讲就是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从而在某一种体育运动的磨砺和体育精神的陶冶中,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以完成人格的升华。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都要求具有勇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运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从而培养人的勇气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胜败和体育运动永远相伴,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勇于接受失败,后者对一个人的成长更有意义。在胜利和成功时保持进取精神并不难,但在失败时保持进取精神就很难。

2.6能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有利于情感交流和解除自我幽闭,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友朋关系,大学生可以借助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认识、调整和改造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通过运动锻炼,身体素质的提高与锻炼的内在动机是分不开的,运动锻炼的水平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

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为更好地预防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发生,我们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使他们尽量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运动强度中等的,以有氧活动为主的运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适宜的运动项目,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彻底了解,它标志着自我个性的形成水平。自我认知的出现,使人不仅能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为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增强自信、积极接纳自我,鼓励学生的特长,找到各自优势与潜力,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3.1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学校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和财政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开展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对于普及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提高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校园中倡导“全民健身”的科学理念,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健康知识宣传等方式向大学生传达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避免大学生因身体健康问题导致非正常死亡。

3.2改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改进体育课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对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中间成立各种体育锻炼的兴趣俱乐部。学校应注意体育教学与心理学知识普及的有效结合,把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放在第一位,不要过分强调体育考试或者比赛的成绩,使学生逐渐从“我要锻炼”过渡到“我爱锻炼”。

3.3加强学校体育锻炼方面的交流

开展学校在校际、区际乃至国际间展开各种形式的体育交流活动,如友谊赛、邀请赛、体育讲座等,创造更多的让学生与体育科研人员探讨,与体育明星近距离接触和请他们讲学指导等机会,都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热情,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体育运动之中。同时这能够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谋求与社会的同化,推进大学生自我的确立和个性化的完成,谋求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和谐,提高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这种适应不仅指大学生一般地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环境,而且应该是能预计未来,创造出新型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负效应的掌控

大学生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才能促进心理健康,相反,如果所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心理耗竭和锻炼依赖性。心理耗竭是指锻炼者在锻炼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锻炼心理症状[13]。该症状会损害锻炼者的心理健康。锻炼依赖性是指锻炼者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依赖,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积极锻炼依赖性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在运动后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消极锻炼依赖的人在锻炼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应激、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体验。

注释:

①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上,研究者在对机调查的1516名大学生的研究中显示,90.5%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有时或经常出现单项心理障碍症状的情况占调查总数的11.54%―18.6%,最为突出的症状为抑郁,占调查总数的18.60%。参见:佘丹丹,宋少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参见:陈敏敏.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2000,(5):29-3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1999.6.13.

[2]郭德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

[4]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3-364.

[5]姒以刚.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

[6]蔡菊英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4).

[7]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Morgan W p,Ellickson K A.Health,anxiety,and physical exercise. Anxiety In spor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Hemlsphere,1989,(5):56-59.

[9]朱健民.大学生运动实施度与应激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1,22,(2):37-39.

[10]Melnman A D,BergerB G.Self-Concept and Moo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erobic Dance[J].AuJPsyeh,1993,(45):134-140.

[11]Hayden R M,Allen G J.Relation between Aerobic Exercise,Anxiety,and Depression:Convergent Validation by Knowledgeable Informants[J].J Sports Med,1984,(24):69-74.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锻炼; 经常参与率

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部分女性提早进入围绝经期,由此形成一个值得医学界关注的社会问题\[1\]。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及性机能障碍等生理疾患,而且能够降低焦虑水平、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进行规律体育锻炼对于女性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时期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对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因素进行测量分析,为促进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6月~2010年12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下属两个社区卫生站所辖围绝经期女性1413人,纳入标准 :①年龄40~60岁。其中40~45岁351例,46~50岁392例,51~55岁365 例,56~60岁305例,平均(46.57±3.52)岁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329例 ,高中713例 ,大专及以上371例;已绝经482 名,未绝经931名。②未绝经者近六个月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等症状。③有读写能力 ,能独立完成问卷 ,精神健康,自愿参加此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视、听力障碍, 严重下肢疾患和心肺疾患,不能理解内容者。

1.2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社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由经专业培训调查人员对既定人群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月收入等;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包括参加锻炼的次数、强度及时间、锻炼的目的、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原因、认识锻炼的必要性等,并对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1.3统计法

全部资料经收集和整理后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按系统分类统计各种异常检查结果,用SPSS10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

2.1.1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本次调查两个社区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居民1413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471人,占总人数的33.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定义为:每周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3次或以上,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 ,13.2%从不参与锻炼运动。

2.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围绝经期女性中,有59.4 %的女性表示自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维护健康,48.5%的女性是为了增加社会交往,35.6%的女性认为锻炼保持身材健美从而提高自信,10.7%的女性认为锻炼可以调节精神,提高适应能力。

2.1.3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本次调查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围绝经期女性有45.7%认为工作压力大和家务繁多,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其他客观原因依次排序如下:缺乏专业教练指导(21.4%)、缺乏锻炼场地及设施(17.7%)、缺乏锻炼相关知识(12.3%)、经济条件不允许(2.9%)。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中57.9%认为锻炼没必要,19.1%不喜欢运动锻炼,17.1%认为自己不适合锻炼。

2.2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人群特征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围绝经期女性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群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不理想,能进行规律锻炼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3.3%,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13.2%围绝经期女性从不参与锻炼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围绝经期女性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压力,家庭事务繁多、工作压力大是绝大部分围绝经期女性运动不足的客观原因。导致运动不足的主观原因主要是缺乏参与锻炼的动机 ,认为锻炼对健康状况不会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认识到规律锻炼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科学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利于缓解压力和保持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心理健康,认识的改变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从而产生进行规律锻炼的主观愿望,激发参与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把增强体质维护健康作为体育锻炼活动的首要目的。其次是增加社会交往及保持身材健美,可见参与规律锻炼围绝经期女性对锻炼身体的目标认知已经比较明确。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提高规律锻炼健身意识,尤其使其认识到健康是高效率工作的保障,是高质量生活的前提,对改善人的生理机能、心理活动、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更多的围绝经期女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经常性的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围绝经期女性规律锻炼经常参与率。

在调查者中,56~60岁年龄段锻炼行为较其他年龄段增高显著,可能因为56~60岁年龄段的女性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更需要与朋友沟通 ,她们对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运动显示出更大的热情,也更加注重锻炼的社会交往功能,愿意以锻炼身体为途径,增加人际交往范围,互相沟通交流 ,使情绪得到有效宣泄,维护心理平衡的同时在锻炼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满足一种成就感。教育程度高者体育锻炼动机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更懂得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身体的意义,自我保健意识强,她们一般具有较好的职业,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更愿意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来。

有研究表明\[3\]运动锻炼能缓解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紧张、焦虑等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产生积极心理效应,激发积极生理应答及社会适应力,以达到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指导女性根据自身的能力尽早选择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锻炼方式,每天适当参加有效锻炼,适当维持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围绝经期症状\[4\],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围绝经期女性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妫.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02-704.

\[2\]Penedo.Frank J.Dahn,et al.Exercise and well-being:a review of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Behavioural Medicine.2005,18(2):189-193.

\[3\]谢月霞, 郭惠仙.有氧健身操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护理学报,2009,16(23):47-49.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这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心理健康及标准的理性认识

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首先应正确认识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可归纳成以下几点:①正常的认识能力。②健康的情绪和情感。③健康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④没有异常心理。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体育运动能够使人们转移各种不愉快的情绪、行为和意识,从而使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学生常常由于名目繁多的考试、各种竞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在高中生中,这种由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

2.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活动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系列的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际间的交往,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一些团体项目,学生们大都是进行自由组合和分组,其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担任,在其过程中,同学间的感情更易建立和加深,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社会高级情感亦得到锻炼和培养,同时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体育运动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高中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三、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1.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者要全面认识体育在当代社会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体育不仅仅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而且还包括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培养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的功能。学校应在教育理论课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的方法,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感情,学会在运动中寻找最佳心境,在各项运动中去感受运动的快乐。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营造一个积极、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具有饱满的热情,温暖的情怀,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用优美的示范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在学习中的紧张或恐惧心理,使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及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健康、稳定发展。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9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人的全面素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扰,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和身体健康,这已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更是战略性地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为此,很多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改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行之有效地治疗或辅助治疗心理疾病。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大多是竞争性的集体活动,能力、修养、个性,都会通过活动凸显出来,学生因此会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识,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进行身体锻练时,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需要做身体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支持、团结协作、尊重和信赖。最后,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了解了他人。可见,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这种交往使群体中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进行体育锻炼总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在克服困难和障碍(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的过程中,意志的坚持性得以养成,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通力协作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三、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合作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

体育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的奥林匹克精神。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必须克服困难,遵守规则,调控和制约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体育锻炼处处都有对抗和协作,在对抗和协作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潜力、增强自信,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思想和愿望,在竞争中历练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个人与集体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或游戏规则的运用,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强化手段,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1990年,美国人科克凯尔迪等人提出:体育锻炼已成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很好方法。国外1750名心理医生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60%的人认为,可以将体育锻炼作为治疗手段消除焦虑症;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研究资料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调整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应急源对生理的影响,增强心理的坚韧性和承受能力。学生参加某运动项目且坚持锻炼,在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的同时,会相应的掌握并发展一些体育的技能和技巧。取得这些成绩后,个体会以自我反馈的方式向大脑传递这些成就信息,从而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缓解学生的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使锻炼者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消除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五、体育锻炼可促进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力。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同时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认识能力,可以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交换过程得到加强,改善大脑皮层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学生人体感知能力、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锻炼的手段,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钥匙,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开心结,走出困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体育与健康.河北教育出版社.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10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还是大众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大力推进其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推进文化的创新。[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健康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化的繁荣发展。所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然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中央7号文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健康教育平台除了建立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培养体系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体现自然属性的生命健康与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起居、学习生活、健身锻炼、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和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在高校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健身原理、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不断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展开理论挖掘和方法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继而实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动作用。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必然对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备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健康教育引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1.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体科学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所著的《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和“人体科学”的观点;“人天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体科学的概括和指导。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其核心价值应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自然适应力和生存能力,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科学的服务于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形成的“人天观”思想,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规划和设计具体的教育行为。那么,作为“人天观”思想重要组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充分体现出人体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必要构成,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

现实意义

(1)“贵人重生”体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的根本夙愿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贵人重生”,认为人乃“天地神明之统”、“生为第一”、“人命最重”。这种基于古代科学辩证观的思想强调的是“道”,即生命、物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国现阶段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健康第一”,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最终实现这一根本夙愿而服务的。所以说“贵人重生”的观点是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这一根本夙愿。

(2)“天人合一”引导高校健康教育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唯物主义思维观,《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人类生存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宇宙运化中得到自身的生发、运化和返归。从养生健身角度出发,表现为:人类生命过程要得到健康的延续,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从人体脏腑、经络的本质机理出发,在不同的时节、环境下,通过适时的生理导引、饮食调理、提高道德修养等修炼之术,来达到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逆天道之法则,违背人体自然生发之规律,追求人体机能的极致,急功近利,最终只能带来生命的损耗与透支。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观,能够引导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摒弃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学校健康教育回归生命健康的自然本位。

2.传统养生术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宝贵资源

“中央7号文件”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即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并使之掌握能保障其“终生体育”目标的健身知识、锻炼方法和手段。要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使学生拥有自我锻炼能力则是问题根本所在,学校教育阶段必须要解决好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自我锻炼和生命健康需求。因此,这种自我锻炼能力应具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力、对健康问题的辩证处理能力,还应具备锻炼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锻炼方法的生活化和简单化等特点。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自我锻炼能力,才能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传统养生术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练养并举,练习方法简单易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能通过协调和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推迟或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实现延年益寿。将传统体育养生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其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质必将极大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p#分页标题#e#

对高校养生健康教育平台构筑的思考

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平台构筑的思考,是在普通意义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和特殊类别学校。

1.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健康学科体系

“健康第一”是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健康”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要实现以传统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学校体育,向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转化,就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备学科体系,全面系统的考虑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配置问题,将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保健有机的结合,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成为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课程编制与开发体系、教学指导体系、师资建设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现代体育知识、身体锻炼方法、养生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阶段的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及其他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2.教材建设应务实、创新

目标明确,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而具吸引力的一本教材,是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教材应体现其教育性和导向性,即以促进健康为主线,以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满足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锻炼方法、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结构规划和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全体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总结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尤其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发,使之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养生保健内容是健康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极具教育价值,但对于传统养生保健术的引入,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剔除迷信陈腐的观念和伪科学的方法,通过现代科学从新发掘、整理、提炼、创新出简单易用的健身原理和练习方法,使其更具生活化和时代特点。总之,实用教材的编制要展现其两个特性,即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的显性教育和人格健全、文化传承的隐性教育。

3.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知识的更新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是历史机遇又是自我挑战。在原有体育师资教育体系下,“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对体育课程及其他体育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缺乏职业能力。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拥有如此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要改变目标要求与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对称性,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后教育来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补充和完善科学健身的专业知识与健身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养生保健原理和手段进行科学加工,形成较完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多学科横向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极为重要。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不应是“阶段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11

关键词:两操 身心健康 管理 监督

体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是因为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更因为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抓好体育工作。笔者认为,早操和课间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中学阶段,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早操、课间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1.“早操、课间操”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早操、课间操”是课外体育的一种形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一天中必需的活动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需要进行经常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在锻炼后经过合理地休息能得到超额的补偿。只有使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才能使消耗和补偿不间断地交替进行,从而使机体内部的能量储备越来越多,学生体质日益增强。

2.“早操、课间操”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生活。

通过“早操”,可使学生精神振奋,并有组织地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提高学习效率;能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两操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好品质。

过上操,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通过上操,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上操,还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如何科学高效地提高两操的身心锻炼效果

“早操、课间操”是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结合作息制度安排的体育锻炼。“早操”是在早晨或课前进行的体育锻炼。如何合理安排两操,提高其最大效果呢?

1.合理安排早操的时间和内容。

一是高等学校和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应在每天清晨学生起床后进行20分钟的早锻炼。无住宿条件的学校,可在每天上课前进行10-15分钟的课前操。二是早操可进行跑步、做体操、练武术或发展身体素质的简单练习。 转贴于

2.合理布置课间操工作。

“课间操”是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休息时间内进行的,时间20分钟左右。“课间操”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外,还可以安排游戏、舞蹈和功能性的体操等简单易行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负荷不宜过大,使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激发活泼愉快的情绪,得到积极性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节文化课的学习中。

3.要加强对两操锻炼的科学引导。

要想提高两操的质量,就要加强对学生科学上好两操的引导与教育,比如大雾天注意事项、上早操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跑步时要注意什么、做操时四肢的伸展程度如何等等。

三、要扎实做好两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刻认识两操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两操不是摆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敷衍上级的检查,所以一定要真抓实干,一定要做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两操的开展要有计划性,要讲科学性,要讲实效性,同时更要加强周密的监督和严格的管理。

1.要加强对两操的管理。

两操是学生在校期间教育管理、学习锻炼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的课程之一,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内容之一,所有学生一定要上好。一是两操的进行一定要正常,不能因为一点天气的原因就中止,要持之以恒。锻炼讲究的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好身体。二是从校到各级各班,都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确保有锻炼能力的学生都能按时保质地锻炼好。

2.要加强对两操的监督工作。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12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编号2014STWY6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出现各种不断变异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很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表明,各种疾病具有类似的死亡原因,最大的杀手就是生活方式,主要就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预防各种疾病与健康体适能息息相关,想要具有很好的健康体适能需要利用大量时间进行合理科学锻炼,以及具备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学生应不断改变生活习惯,以此来提高健康体适能。

一、健康体适能概念的界定

体适能是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是延伸的一种健康理念,随着时展和进步,形成一种具有足够能量以及能够满足完成生活各项活动的能力,主要就是通过身体形态、生活能力、运动素质以及身体机能来决定健康发展水平[1]。健康体适能是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体适能。标准的健康体适能实际上就是能够降低慢性疾病、维持身体健康、降低生蚝肌肉骨骼概率的最低标准适能,此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强身健体以及增加生活、学习效率的体适能,可以用来评价人们的正常生理指标,是人们健康的基本体现。健康体适能与人们预防以及控制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已经得到重视。

二、分析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

(一)没有正确健康意识以及维持健康的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的时候,如果问到大学生在什么时候比较担心自身健康结果,50.1%的人选择是在有需要了解自己身体体质水平时、35.5%的人选择在需要了解自身健康时、6.6%的人选择在想向别人证实自己时、3.3%的人选择考试的时候,剩下的4.5%选择其他时候。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缺少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能良好培养正确的锻炼行为以及锻炼习惯,使得大学生身体机能降低。大学生设置一周一到两次的体育课根本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适当的培养以及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良好的自主意识。

在调查的时候,在问到大学生如果没有精神,感觉懒洋洋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得到改善。有29.9%大学生会选择睡觉,有27.5%大学生会选择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有27.2%大学生会选择打牌听音乐等活动,有15.2%的大学生会选择进行自我调整,例如,注意饮食、休息等,有0.3%的大学生会选择吃滋补品。有关一天吃饭情况基本会有大约8.4%的学生一天具有不定吃饭情况,有7.5%学生是一天4餐及其以上,有5.7%的学生是一天1-2餐,仅仅只有78.5%学生是一天3餐;每天吃早饭情况大约有60.3%学生是坚持吃早餐,29.9%的学生会选择不一定,7.5%的学生选择随便应付,2.4%的学生选择不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没有维持身体健康的方式和意识,没有积极进行锻炼的主动性,需要相关领导、老师以及家长等进行努力。所以,学校以及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体育锻炼必要性,在教学时,依据实际身体情况,形成多元化、全面、积极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正确锻炼方式[2]。

(二)缺乏终身体育思想和自主体育锻炼意识

心血管适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系统血液运输的时候需要给肌肉合理输送相应物质能量和氧气,以便于能够维持身体机能。经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在人们处于儿童时期的时候,随着年龄增加,心血管适能会随着增加,等到十六岁就开始逐渐衰退,等达到25岁以后就会每年大约降低1%的机能,可以通过适当的育锻炼来减缓衰退的速度。从大的数据表明中可以发现,低年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心血管适能,此时也是体育锻炼最多的时期,因为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先天优势,低年级学生的心血管适能一般都会高于高年级。反之,由于很多大三、大四学生已经没有体育课,也不参加体育锻炼,想要合理增加心血管适能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提高锻炼意识。

(三)教师不能合理安排学生各阶段体育项目

肌肉实际上是人们身体进行收缩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身体最大的组织。收缩和扩张肌肉是维持人们身体姿势运动和人体肌紧张的主要动力,在活动肌肉时,体现出的动态功率输出、收缩力量等是肌肉功能指标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肌肉适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现阶段,大学生们是肌肉力量最高阶段,所以,学校需要在刚刚进入到大学以后就重视大学生肌肉力量的锻炼,同时肌肉力量对于增加身体机能具有重大意义。低年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以后,对所有事情和活动都十分感兴趣,这种活动主要就是肌肉耐力性锻炼项目,例如,长时间进行滑冰、跑、走以及球类运动。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更加重视体现身体美和力量美,例如,舞蹈。有些学生在锻炼时忽视了身体平衡发展,所以,需要体育教师在安全课程进行时,充分分析实际情况[3]。

(四)欠缺生课外活动的

柔韧适能强弱主要分为两种,包括后天锻炼以及先天形成。柔韧性主要就是说人们身体每个关节活动幅度,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伸展的能力以及弹性。年龄比较小,就具有比较好的韧性。随着人们年龄不断增长,柔韧性也在逐渐降低。如果能够在后来成长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韧带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柔韧性。大学生在毕业以后基本已经停止发育,使得身体柔韧性开始下降。在工作和日常生活时,需要利用基本锻炼的方式和原理,进行合理体育锻炼,以此来缓解身体柔韧性。

三、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应对策略

(一)有机的结合大学生兴趣爱好和课堂体育项目,发展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呈现下降的趋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区域内部教学体制出现偏差,为了能够更好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行为,发展个性化和大学生体制,首先就应该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体育课堂上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趣味性进行有机结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分重视趣味性,从而导致忽略了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因此,我们需要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适当发挥地方特色的优势,在大学生体育课堂中合理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木兰扇、舞龙舞狮、木兰剑等项目。

(二)学习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注重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课不仅仅是身体练习活动,也应该具有传授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学会有效的科学锻炼方式比教会学生动作更具有意义。很多大学都只是在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体育课,但是就仅仅是一周一到两节体育课不能达到实际锻炼的目的;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不在上体育课,锻炼仅仅只能依靠自主锻炼。所以,在体育课中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原理,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体育锻炼计划,就变得十分重要[4]。

(三)坚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合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从小开始,学生们就没有很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基本上体育课都是其他学科进行学习补课的时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时,如果还是依据以前的方式进行学习,仅仅是以学业为重,会由于较大的工作和学业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具有暴饮暴食、抽烟、酗酒、泡吧熬夜等不良习惯,使得身体机能逐渐降低。所以,需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为身体健康提供保障[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正确认识以及评价生命健康质量情况,对于人们合理规划生命资源以及支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和促进身心健康。重视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生命质量的水平,不断挖掘潜在能力,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健康体适能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优质生活、健康发展,而增加健康体适能的重要方式就是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翟水保,许崇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心肺耐力测试指标效度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87-90.

[2] 陈海春.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提升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学生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7):83-86.

[3] 党晓云,曹兰菊,张晓亮等.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3):111-113.

[4] 李晓焕,陈秋实,曾玮等.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和运动行为与生命质量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356-358.

[5] 丁勇江.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与健康促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