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灾害防控

灾害防控

时间:2023-10-12 09:41:42

灾害防控

灾害防控范文1

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结合《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管理,主动服务,继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地质环境工作服务跨越发展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二、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作

1、认真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乡镇组织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复核,于月底前编制完成《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本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电子文档及纸质各1份)备案。

2、及时修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和村(居)群众转移预案。各乡镇应结合本乡镇防灾工作实际,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的通知》(政办〔2007〕62号)的要求,在3月底前修订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对新增的和险情发生变化的隐患点,应及时修订、完善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并在当地村(居)公布实施,同时报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电子文档及纸质各1份)备案。《群众转移预案》的防御范围包括:地质灾害点、不稳定斜坡及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

3、搞好基层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各乡镇应全面总结去年防灾的经验教训,根据实际,制订、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组建并演练好以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基干民兵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为骨干的地质灾害应急分队,配置好专业监测仪器,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4、做好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警示工作。在汛期来临前,各乡镇应当组织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补缺补漏”,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处。要查清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查清原地质灾害点险情是否加剧;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是否填写规范、是否发放到位;查清灾害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是否变化、到岗到位、是否思想稳定,若变化应及时将名单和联系电话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编、搬迁避让、工程治理措施部署、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查清监测工具是否齐全,通讯、应急装备是否能正常使用;查清灾害点周围的警示牌是否设置完毕。同时,要利用检查、巡查的机会,对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进行识灾、辩灾、避灾等知识的讲解,对汛前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记录,并落实整改好。在重点防范期内,各乡镇应当严格按照《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组织人员排查、监测和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现灾情、险情,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做好《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工作,使各责任人了解灾情、明确任务、监测到位、负起责任。

5、完善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灾情报告等制度,在汛期要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若逢台风、暴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镇、村干部应在岗到位。凡发生地质灾害,必须及时报告县总值班室、防汛办和县国土资源局,保持信息畅通,处置迅速,报告及时。

6、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及处置。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3—5级时,各乡镇应及时启动气象预报预警响应,准时发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通知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组织转移受威胁群众。台风和强降雨过后,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

7、及时更新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各乡镇要按照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要求国土资源所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及时更新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系统上传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8、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根据政办〔〕225号文件精神,对能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隐患的,各乡镇政府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编制项目建议书和治理方案,经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后组织实施。

灾害防控范文2

进入夏季以来,一些地方遭受了长期阴雨和多次大到暴雨的袭击,农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洪涝灾害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相应的损失,加上入夏以来,生猪高热症、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洪涝灾害更有可能造成动物的疫病流行。因此,洪涝灾害后应特别注意做好动物疾病防控。

1.加强对畜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特别是老疫区、老疫点更应彻底消毒,不能留死角。消毒药物最好选用氯制剂类、季胺盐类的消毒剂,也可用生石灰、草木灰水等消毒。

2.加强对动物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给动物饮用地下水。同时由于空气中长期湿度过大,饲料容易发霉变质,洪涝灾害后更应谨防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动物,以免引起动物中毒。

3.对溺死、病死的动物实行无害化处理。对洪水期间溺死、病死的动物切不可食用,更不可上市销售,应及时采取进行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以防对周围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谨防引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

4.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夏季高温高湿,特别要注意抓好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做好动物免疫,以争取主动。对洪涝灾害过后可能引起流行的家畜血吸虫病、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以及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谨防动物疾病爆发性流行,以尽可能减少疾病给畜牧生产带来的损失。

5.做好灾后动物的防暑降温工作。夏季灾后高温季节,如畜舍内温度、湿度等顺其自然,势必导致高温高湿,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而且易引发畜群热应激。因此,养殖场户应根据动物的生活特性,尽力改进畜舍结构,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实行保护性养殖。可在畜舍周围植树、种植藤蔓类植物(如南瓜、冬瓜、丝瓜等)搭棚遮阴,对畜舍周边的空地,可种植牧草、草坪等,尽可能避免的地面,以减少畜舍所受辐射热和反射热。也可对畜舍全面开启门窗,充分利用畜舍前、后窗户空气对流的自然通风,降低畜舍内的温度。对排水性能较好的畜舍,可安装喷淋水装置,结合自然通风,定时开启喷淋水装置给畜舍内降温。

6.强化灾后畜牧执法。洪涝灾害后,要强化灾后畜牧执法,加强动物检疫监督,特别是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监督,加强对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环节的检疫,杜绝病害动物上市流通,降低动物疫病传播的概率。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 夏道伦 邮编:441104)

灾害防控范文3

根据市、县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做好铜山村水南山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特发性灾害时做到紧张有序,监危不乱,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现制定**年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一、基本情况

**镇**村**山滑坡体下有**山、三个村民组,有农户57户。该区为二选系石灰岩出露区,岩溶较为发育,构造复杂,滑体为第四系残坡积岩**年6月份该滑坡曾发生滑动,但至目前为止滑坡体尚未发生大的水平位移,也未给下侧的村庄和农田造成直接损失。

二、存在隐患

滑坡发生滑动后,经马鞍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调查,滑坡体呈扇形,轴线长约75米,滑坡后部出现大量漏水,滑坡体岩性为红色并粘土,该岩层干时呈硬塑状,遇水后呈软塑、流塑状。滑体最大厚度约2米,平均厚度2—3米,估算总体积约8000立方米。目前,滑体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在长时间连续暴雨的条件下,将有随时发生滑动的可能,产生的泥石流将给村庄和良田造成严重危害,给村民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汛期防治预案

通过对滑坡检查,为做到“安全第一,防范于未然”,今年汛期应认真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汛期为加强对水南山滑坡点的监控防治工作,镇组建了以镇、村、组三级参加的监测工作组,明确责任,任务到人。在汛期确定专人加强对滑体的监测观察,特别是在暴雨季节,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对滑坡点观察、情况上报及资料汇总工作。

2、做好宣传,增强村民防范认识。对位于滑坡下侧的村民,要广泛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遇紧急情况时向村民传授如何避险应急抢救等知识,以及预警、报警、人员紧急疏散线路的演练,使村民提高防范认识,以减少滑体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3、事前做好群众撤离的安全点、安全线路的确定,向群众发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

4、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滑坡,要做好紧急抢险、撤离转移的安排,筹备部分抢险器材,以备急用。

灾害防控范文4

【关键字】山区隧道,建设施工,灾害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加强对山区隧道建设时的灾害预防与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灾害的防治水平,确保山区隧道能够按时竣工,同时也有利于施工的安全,这对于隧道的建设意义重大。

二、公路隧道施工不良地质灾害对策研究现状

公路隧道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和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学者们对这些不良地质灾害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不良地质灾害对策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真正在隧道施工预测中发挥作用是七十年代首次对断层地质塌方的成功预报。八十年代以来,在京广线大瑶山隧道、西康秦岭隧道和大秦军都山隧道等隧道施工中,进行了不良地质灾害的对策预报研究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实践工作,研究者提出地质灾害对策预报以长度和可能发生灾害点的数目计算较好。例如在南昆米花岭隧道、渝怀圆梁山隧道等隧道不良灾害的预报中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在开凿好的隧道内也有泥石流、涌水和涌沙等出现,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对不良地质灾害对策的研究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目前,隧道中各种不良地质灾害对策的预报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预报手段也逐步完善,相应的对策手段在我国很多大型隧道工程探测中应用也日益广泛,预报的准确度和成功率也日益提高,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但预报对策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总之,在不断提高隧道地质灾害预报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领域,发展新技术将成为今后隧道不良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点。

三、山区公路隧道建设的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1、滑坡、崩塌、泥石流

(一)现象及特点

山体滑坡,崩塌灾害是由于地壳重力式结构变化引起的灾害,有的是因为在地壳中的自然的力量,更多的是人工开采使得山基松动。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这种灾害的特点是瞬间性,面积大,动量大,破坏性极强。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比重大冲击力大,能移动并携挟巨石,冲击山体,形成巨大的破坏。

(二)滑坡防治措施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山体开采十分严重,造成山基松动,若遇就会形成山体滑坡,若滑坡为坡残积土沿基岩顶面滑动,滑坡后基岩,且处于暂时稳定状态,推断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可能性甚小,边坡不高,则宜以路堑方案通过。采用抗滑桩和挡护结合整治的措施,并设天沟与渗沟拦截地表水和排除地下水。如果滑坡沿开挖临空的坡脚滑出,滑面随开挖深度而变化,说明岩性软弱,不宜继续下挖,宜改用隧道和明洞通过。如果滑坡地段是由于开挖失去平衡,加之雨水下渗,古滑坡复活,产生顺层推移式滑坡,则宜采用在滑体上部清方减载,回填反压,在滑体下部增加抗滑力。若出现在洞口,则采取增长明洞,并将明洞与暗洞的衔接处采用钢骨架混凝土加强衬砌,在洞顶增设纵向截水沟,拦截地表水。产生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体作用,故需完善滑坡体周围排水系统。

2、活动断层地质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

(一)活动断层的影响

活动断层主要是目前还在活动或断续活动的地质断层。活动断层会导致岩体出现各种破碎岩面,例如断裂面及层间裂隙面等,使岩体发生破碎,渗透性增加,地表水和降水发生下渗。当隧道需要穿越活动断层时,由于活动断层岩性松软,隧道容易出现塌方以及不均匀沉降,引起隧道结构开裂、漏水,洞口附近仰坡在雨季有滑坡、错落等危险。

(二)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中经过断层无疑有很高的难度。主要来源于断层的特点、断裂带的宽度、含水性以及断层的活动情况的组合关系。目前常见的施工手段是路线选择上尽量规避活动断层,或利用深挖路堑穿越活动断层。利用地质雷达预测、预报断层地质破碎岩体详细情况。开挖前对围岩进行加固。开挖后采用钢架加喷射混凝土作为结构支撑。按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支护,提高混凝土支护结构强度等级。

3、膨胀性围岩

(一)特点及危害形式

膨胀性围岩具有湿涨干缩往复变形和潜在应力特性,干燥土质膨胀性岩层,岩质较硬,易脆裂,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张开裂隙,被水浸湿后,裂隙回缩变窄或闭合,强度迅速降低。软质膨胀性围岩经过断裂和褶皱作用而产生破碎带, 隧道开挖后受风化和吸水的影响,发生体积膨胀,对隧道的支撑或衬砌产生膨胀压力。因此在这种围岩施工中常出现初期围岩变形大,发展迅速等不良现象,具有使围岩压力增大的特点。一般会产生围岩普通开裂、坑道下沉、围岩膨胀突出和坍塌、隧道底部隆起、衬砌变形和破坏等形式的病害。

(二)整治措施

(1)加强对围岩压力和流变量测

在膨胀地层中开挖隧道,开挖前应调查其特性和规模,参考其他类似情况的工程实例,认真实施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围岩压力及其流变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量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地下水探明其分布范围及规律,了解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围岩动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选择合理施工方法

在膨胀地层中开挖隧道,宜采用短台阶法或中央导坑法,但开挖分部不宜过多。应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施加约束,可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及钢拱架式格栅联合支护;膨胀压力很大时,可在隧道底部打设锚杆,也可在隧道顶部一定范围内打入斜向超前锚杆或小导管,形成闭合环。斜向锚杆的外斜角度、杆长、间距、范围等可按隧道设计规范设定。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防止水浸湿,故宜采用无爆破掘进法。同时在开挖过程中要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及时衬砌, 减少围岩的膨胀变形。

(3)加强支护

膨胀土地段隧道,除开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外,还要及早进行支护。拱圈灌注后,拱脚部位要立即设置足够强度的支撑,以抵挡两侧围岩向内挤压变形。

4、岩溶型地质灾害

(一)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当隧道施工经过可溶性岩层,部分溶洞处在隧道底部,充填物很深,隧道基底施工困难,部分溶洞岩质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坍塌;有时遭遇大的暗河,岩溶泥砂可能夹水大量注入隧道,当水不断进入坑道时,可能会出现地表开裂,山体内压激增;部分溶洞、暗河错综复杂,范围大,施工工作难度很高。岩溶程度不一,连通性也有差异,施工时一旦出现岩溶涌入水和泥砂,将会掩埋坑道、损坏机具、影响施工等事故。

(二)整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经过岩溶地段时,应按照设计资料以及现场勘查情况,掌握溶洞的分布情况,岩层的稳定性以及地下水流状况,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地质信息。目前常利用引、堵、绕等措施。

(1)引排水

遇到暗河及溶洞水流时,首选引排的方法。在测定出水源流向与隧道地理位置关系后,采用暗管及涵洞等设施引导水流,将水排出隧道外。水流位置高于隧道高度时,应开凿引水渠道,将水位先降低至隧道高度以下,再进行引排。

(2)堵填

对已经停止变化、跨径小、水量低的溶洞,可通过其与隧道的位置情况,采用混凝土和干砌片石等进行回填封闭,并基于地质条件决定是否进行边墙基础加深。

(3)绕

在岩溶区条件下施工时,若部分溶洞处理出现困难时,可合理选择路线迂回绕过溶洞,继续开展隧道其它部分施工,以节省施工时间,加快工程进度。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山区隧道建设的灾害防治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庆翔; 秦刚; 丁国锋 高速公路隧道灾害事件检测新方法及应用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10-11-15期刊

灾害防控范文5

一、我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在我县主要表现为崩塌、崩岸、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现象。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暴雨、连续降水等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年汛期降水量比往年偏多,但降水时间分布不均,6月份和7月份降水相对集中,因此,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尤为紧迫。

二、年汛期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结合往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今年汛期降雨趋势分析,在全县划出以下监测重点地段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崩岸、管涌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1、瓦埠湖、高塘湖沿岸庄墓镇、罗塘乡、左店乡重点预防堤坝崩岸、管涌。

2、瓦东干渠、滁河干渠等重点预防滑坡、管涌。

3、中、小型水库在暴雨和连续降雨时重点预防堤坝崩岸、管涌。

(二)不稳定斜坡土体地质灾害预防监测重点

1、淮南铁路线段、合淮公路、朱双公路重点预防路基崩塌、滑坡。

2、砖瓦窑厂取土区重点预防滑坡、崩塌。

3、采石厂重点预防滑坡、崩塌。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摸底,及时制定防灾救灾预案。汛期前,由国土部门组织人员,对我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核实具体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及危害情况,督促指导乡镇、矿山责任单位安排好全年尤其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根据调查情况编制修定我县地质灾害总体预案。各乡镇要根据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总体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救灾预案,划定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由国土部门牵头,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开发区参与,按照群防为主,群治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和预报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我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完善预防措施,落实防治任务,达到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三)分工负责,加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段监测防护。各乡镇、工程设施所属单位及矿山企业要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落实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及方法。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隐患日常监测,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铁路沿线日常监测由铁路部门负责;两湖地区日常监测由周边乡镇负责;干渠及中型水库日常监测由水务局和滁河管理分局负责;小型水库日常监测由所在乡镇负责;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日常监测由矿山企业负责。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防御区段的巡查,汛期巡查一般不少于2—3次;重要时段(如特大暴雨、连阴雨时段),要增加巡查次数。如发现重大异常情况要迅速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上报。

(四)属地管理,及时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预报。对可能发生险情的隐患点,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时险情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成灾范围、危害程度等。对确认进入危害阶段的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规律、地带及危害性等,由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时报请县人民政府预警。

(五)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措施。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根据“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宜避则避,宜治则治。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危险区内受灾对象撤出或及时进行治理,暂时无法搬迁或没有条件治理的地区,应针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采取必要应急预防措施,以遏制和减缓险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出现临界险情的,要立即组织灾害影响范围内人员撤离,重要财产要立即转移,并迅速做好抢险临战准备。对难以准确判断是否进入临界险情的,按照临界险情方案运作。

(六)协调配合,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乡镇、开发区防灾领导小组要立即按照既定方案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的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速报灾情;国土部门要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查明灾害类型、活动范围、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加强现场监测,参与指导安全抢险救灾;各级抢险救援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人员;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要保证抢险救灾工作所需交通通信联络、电力供应的安全畅通,并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有关基础设施;民政部门要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抚恤工作;公安部门要维持好灾害发生地的公共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区域所在乡镇(开发区)要成立以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本区域灾害防治工作,并将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地段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负责人。县国土部门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灾的业务指导,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其它部门,要按照统一布置、分工负责的要求,积级做好有关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开发区和国土等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街头咨询、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基层干部和观测人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和科学防灾能力。

灾害防控范文6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熙来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做好地质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两节三会”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区政府同意,现就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现阶段是非主汛期,又值年末岁首,各防灾单位和责任人思想上极易麻痹大意,放松防灾工作警惕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两节三会”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人员不散,劲头不减,措施、责任不变。

二、落实措施,全面排查

(一)组织人员,全面排查。

各镇街要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重点排查正在实施尚未完成的年搬迁治理项目。对潜在坡面泥石流、土溜等地质灾害威胁区加强监测,及时组织对潜在崩塌威胁区内及不稳定凹岩腔下部的居民进行搬迁,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二)落实措施,加强监管。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各镇街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监测网点,作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重心要落实到村组和居民个人,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险情报告制度,确保发生险情信息畅通和及时处置。同时,各镇街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作用,抓紧完成年地质灾害搬迁防治任务,并对当前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及时落实防灾措施,确保险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完善制度,宣传到位

各镇街对重险地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既要做好已发现灾害点的预报预防工作,更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加人民群众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让群众随时观察房前屋后山体变化,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相对的应急处置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防控范文7

关键词:地下工程灾害安全疏散防灾减灾

地下空间在保持城市功能和交通运输所需空间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在边探索边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有难题浮出水面,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地下空间内部的防灾问题,防灾成为安全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课题。

1.地下工程的灾害类型及特点

地下工程内部灾害分为两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及二者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例如地震、洪水、有毒气体聚积等。人为灾害主要有爆炸、火灾、暴力犯罪等。

城市地下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封闭性,与地面结构的互通性差,一旦发生灾害则难以控制,很容易在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迅速扩散,而且救援设备和救援人员进入灾害现场的危险性和难度都比较大。简而言之,城市地下工程灾害具有控制困难、排烟困难、疏散困难、救援困难等主要特点。

2.地下工程的防灾特点

城市地下工程内部防灾的基本原则与地面建筑物防灾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使其防灾具有的以下特殊性:

(1) 地下工程抵御外部灾害的能力一般强于地面建筑,但是抵御内部灾害的能力很弱,防灾重点在于内部灾害。

(2) 城市地下工程内部救灾的回旋空间较小,由于使用功能、施工技术以及工程造价的限制,地下工程设计的空间相对较小,以满足使用功能为空间体积设计的主要标准,此外才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地下空间的防灾设计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

(3) 地下空间的高程低于地面,人员疏散方向为从低高程点疏散到高高程点,增加了避灾救灾难度。其一,这种自下而上的疏散方式比地上建筑物内向下疏散的方式要更加耗时耗力;其二,发生火灾或空间内部有害气体泄露时,疏散方向与热气流、烟和有害气体的自然流动方向相同,客观上缩短了内部人员疏散和逃生时间。另外,防灾设计须将地表水的涌入、渗漏现象都考虑在内,避免造成水害。

3.城市地下工程综合防灾设计

一套完善的地下工程防灾系统包含了防灾规划、减灾设计、灾害预报预警、灾后重建等多方面的内容。地下工程综合防灾设计原则概括的说主要有十六个字:及早发现,及早控制;有效管理,有效指挥;快速疏散,快速灭灾。

3.1 及早发现,及早控制

及早发现、及早控制,要求建立有效地防灾减灾预警系统。

3.1.1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系统

(1)建立严密的监视系统和灵敏的感应仪器

一方面在地下空间内部不同的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感应器,如温度感应器、各类有毒气体检测器、声音感应器等,实现对灾害的自动监控。另一方面,严密的人工监视系统也是必须得,在重点部位设置人工监测点或置放摄像头,是为防止自动系统失灵时的人工保障措施。

(2)建立快速警报系统

灾害被仪器或人工感知后,经确认证实后,应立即发出警报,越早将警报信息传送到各单位对救灾越有利。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或者有线广播等设备发出灾害警报和指令。

(3)控制灾源

地下空间的建筑装修材料中易燃、易爆、有机会释放有毒气体的材料应坚决杜绝,对可燃材料的数量也要控制。对地下商业区各商店的经营产品做到严格监视。对于会产生明火或易爆气体的店铺要做到统一规划管理。这些措施都是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小灾害产生的可能性。

3.1.2地下灾害初始控制系统

灾害初始控制系统应和灾害感应仪器系统结合使用,一旦感应仪器检测到灾害,控制系统立刻启动,及时将灾害消灭。初始灾害系统的措施包括通风排灾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路切断系统等,力求做到第一时间将灾害消除或控制其扩大趋势。

3.2有效管理,有效指挥

有效管理,即对地下工程的防灾设施的建立、维护管理,以及人员训练;有效控制,即灾害发生后对救灾减灾中人员调度和各单位工作安排。

(1)地下建筑空间结构、标志和应急灯光

地下空间布局应尽量简单、完整易于识辨,通道网络简单直观,避免不必要的曲折和高低错落。对于可能引发灾害的集中商店规划。自动扶梯和楼梯的数量和宽度都要根据人流量设计,使其满足紧急疏散的要求。

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指示标引导,因此,地下建筑必须有数量足够且明确清晰的出口标志、导向标识。在高处和近地面都应设置标志,以避免烟雾聚集阻挡视线。

应急灯置于走廊墙面较低处,除了照明和指示通道方向外,还应将如楼梯、疏散门、消防栓等重要部位的轮廓勾勒出来,方便人们识辨。

(2)建立健全防灾救灾指挥系统,能使灾害发生后的救灾、疏散、灭灾各项工作尽量做到有条不紊,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影响。

3.2快速疏散,快速灭灾

灾害在初始阶段一旦失去控制,开始蔓延扩大之后,救灾系统的最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安全疏散人员,二是实行有效的灭灾。

3.2.1城市地下工程的紧急安全疏散

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路线应简单明了便于识别,且与一般情况下进入和离开的路线一致,这样设计符合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思维习惯。出口应有足够的数量,保证足够的宽度,且均匀分布,每个出口的服务面积应大致相等,以防止在某些出口处人流过于集中从而发生堵塞。安全出口的宽度与所服务面积上的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保证人流在安全允许时间内全部通过。对于特殊的出口路线应加以强调。一般在安全出口附近还需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保证平时通畅,利于防灾疏散。

3.2.2城市地下工程的救灾系统

灾害扩大后应针对灾害类型立即开启紧急救灾系统,保证地下空间的照明、通风等基本要素。地下工程的灾害从救援比较苦难,因此主要依靠内部的救灾措施。以火灾为例,在空间内部应针对燃烧物的特性准备不同的灭火系统。普通燃烧物用水即可,应设置消防栓;还可增设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灭火系统在平时应加强维护,一面在使用时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李相然,岳同助.城市地下工程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7

灾害防控范文8

一、目标任务

以“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为总基调,以防灾减灾为中心,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职尽责,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实行政府间、系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高效完成省下达给我县的2021年度“四率”目标任务:即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调查监测覆盖率、无公害防治率、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

二、重点工作

1、加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

继续开展2次成虫迷向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实施定点、定人、定责布设监控点80处;严格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苗木用于造林、绿化,严禁从疫区调入带土坨苗木和柞木枝桠材。

2、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阻击战

联合住建、城管、交通、水利、邮政、铁路等相关部门开展联防联治,4月10日前完成松材线虫病重大疫情专项调查,筑起防控疫情铜墙铁壁。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2次普查监测任务,对松林实施调查、取样、检测。建立严格的松材线虫病责任追究制度,对调入调出的松木及其制品实施检疫监管和专项执法,确保疫情防线牢固。

3、强化森林鼠(兔)无公害防治

在鼠密度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开展森林和林木被害程度调查,结合防控因鼠而传染的疾病实施无公害防治,做到发生一亩防治一亩,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给我县的防治任务,有效保护林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确保灾情可防可控,杜绝毁林现象发生。

4、高效应急处置松毛虫特大灾情

继续推进松毛虫特大灾情应急处置工作,努力将红色预警应急处置转化为常规防治。加大赤眼蜂天敌防治所占比重,数量不少于上年度,药剂处置要倡导无公害防治,通过综合防控措施使灾情降到最低,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三、工作举措

1、加强调查监测预警,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严格按调查监测种类制定调查技术方案,开展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监测,提高调查覆盖率和测报准确程度;做好动态趋势预报,及时准确预警;严格疫情和突发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准确性、时效性,为防治提供第一手材料。

2、强化无公害防治力度,做好防治减灾工作

认真分析研判,科学制定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下达防治计划和任务,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认真审核、审批防治任务设计书,倡导无公害防治,实行农药准入制度,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和突发灾害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加大防治作业质量和效果督查,力求效果高效,确保我县无大灾。

3、严格检疫检验监管,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重点做好造林、绿化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从追溯源头开始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苗木行为,严防带疫带病苗木用于造林和绿化,严把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关、调运检疫关和复检验证关“三关”,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指导各基层单位、执法部门开展检疫执法工作,查处违反检疫法规案件。

四、工作保障

1、实施目标考核评价,严肃责任督办追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价,层层签订政府间、系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评价结果并予以通报,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考核内容;按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及《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严格重大灾(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检查验收,严格兑现奖惩,厘清权责关系,严格督办追责。探索全面推行林长制后有害生物防治新思路、新办法,创新森防工作新模式、新机制。

2、加大防治资金投入,保障救灾物资储备充足。按照《省重大林业灾害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将重大灾(疫)情防控所需应急资金纳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管理体系,提高森林保险返还资金用于有害生物防治比重,本着救灾需要、到位及时的原则予以保障。

灾害防控范文9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力抢险”和“保安全、多蓄水”的方针,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保证灾害发生后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残和死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根据武邑县2012年度汛防洪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卫生行业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灾害前的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策略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系统。

1、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卫生局成立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卫生防汛救灾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为县防汛防洪指挥部提供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建议;协调、指导全县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组织和协调全县卫生人力资源,对灾区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紧急支援。

2、县、乡镇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应成立相应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县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成立防灾救援梯队。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当地政府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统筹安排当地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建立健全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保障体系。

1、制定武邑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技术预案。县卫生局组织有关医疗队伍,根据本县可能发生的汛情级别和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的预测,全面评估本县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反应能力,制定本县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技术预案。

2、完善县卫生系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队伍,成员以武邑县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卫生救治队为主。我县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要分别组建防汛救灾救护梯队(医疗救护队和预备队)。医疗救护队和预备队要以创伤外科为主,适当配备其它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护人员。负责全县灾害地区指定区域内伤员的分级救治和转运。

3、完善县卫生系统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联合组建县级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各乡镇卫生院成立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小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由从事流行病、免疫接种、消杀和环境、饮水、食品以及职业卫生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相关的检验、药械供应工作等人员组成,负责灾害地区指定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4、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要配备必需的现场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消杀灭药械、预防用生物制品,检验设备、试剂及必备的个人防护物品和生活物资,保持通讯畅通,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5、开展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为了提高医疗救护队与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县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技能和个人防护知识的专业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不同规模的模拟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人员。

(三)收集灾害医学信息资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卫生防汛救灾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应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灾害及其灾害发生后,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信息资料收集,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以加强对防汛救灾防病指导工作。

灾害医学信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人口分布和生命统计资料; 2、卫生资源配置、疾病动态、传染病监测资料; 3、重点传染病的动物宿主和病媒生物的分布资料;4、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药械的储备资料; 5、其它相关资料。

(四)做好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所需的经费、药械、血源、物资的筹集、储备和管理。

各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要根据预测灾情波及的范围,提出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所需经费的测算,药械和物资的储备方案,上报政府部门安排落实。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防治药品、设备和消杀灭药械等物资的筹集储备,保障应急供应。

(五)完善医疗救护与疾病控制机构设施和设备,加强防汛抗灾能力。

努力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救护与疾病控制机构设施和设备的防汛抗灾能力,保障防汛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开展医学自救、互救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普知识教育活动。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对公众进行有针对性的灾害发生时医学自救、互救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应激承受能力。

二、灾害发生时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应急措施

(一)启动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组织系统和保障体系。

1、发生灾情后,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紧急启动所设立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病领导小组,根据所制定的预案,组织安排部署本区域内的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县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启动防灾救护梯队,并根据灾情的需要组织协调相应的卫生资源对灾区进行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的援助。

2、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指导和人民政府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对灾害进行快速医学评估,确定灾害所引发的重点卫生问题,调配相应的专业救援队伍。 (2)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并接受社会各界为灾区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捐助的资金、防治药品器械等,为灾区提供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紧急救援。

(二)灾区的医疗救护。

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领导下,医疗救护力量相互配合,划分抢救区域,重点抢救重伤员,突击救治中、轻伤员,对灾区伤员进行分级医疗救护。

1、现场抢救。到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要及时将伤员疏散转送出危险区,在脱险的同时进行检伤分类,标以伤病卡,并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现场抢救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准备转运至适宜的医院。

2、早期救治。医院对接收的伤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纠正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同时医院要做好救治伤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上报。

3、伤员转送。超出医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医院要写好病历,在统一安排下,及时将其转往指定的医院,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三)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实施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灾后疾病监测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

2、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在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按要求向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疫情,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便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

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对灾区的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

5、指导开展环境的卫生清理。加强灾民聚集地的厕所及垃圾场的设置和管理。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7、认真做好对参加救灾防病医疗卫生人员的自身防护。

(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三、灾害后期的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开展灾后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1、派往灾区的医疗救护队在完成医疗救护任务撤离灾区前,须做好与灾区医疗机构的交接工作,确保灾区伤病员医疗工作延续。

2、灾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地方政府灾后重建整体计划,统一规划,优先安排,确保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灾后伤病伤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

1、继续做好灾区留治伤病员的治疗工作。可以采取门诊、巡回医疗、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同时还要对发现的漏诊伤病员及时治疗。

2、对于转院的伤病员,进行系统检查,优化治疗措施。根据恢复情况,医院可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将基本痊愈的伤员转送回当地,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做好衔接工作。

3、当地医疗卫生人员须对伤愈出院的伤病员进行回访、复查,对有功能障碍的伤员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三)灾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1、完善疾病监测系统。

(1)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2)继续加强灾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3)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评价和反馈监测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流行动态等。

2、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整治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运垃圾污物,做好人畜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开展居住地及其周围的灭鼠工作,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

(1)强化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2)加强饮用水源和临时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4、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人,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播散。

5、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或普服药物工作,提高人群保护能力,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灾害防控范文10

关键词:林业 生物灾害 综合治理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是现代林业建设和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行政、法律、经济、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1、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有效遏制我国林业生物灾害严重趋势的迫切需要。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给广大林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迫切需要科技“服务三农”走进千家万户。因此要从根本上落实防控责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有效防范、及时控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成果,保障国土与生态安全。

(2)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面顺利开展,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杨树天牛、林业鼠害等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必将挫伤林农营造林的积极性,影响退耕还林等“民心工程”、“致富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危及到林农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要从根本上落实防控责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

(3)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维护公共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领域。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森林以其特殊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生物灾害的加剧,将直接影响“森林方案”的实施效果,削减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不仅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全球应对战略的重要领域,必将在未来的实施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5)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战略措施。我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林业又是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领域,全国排名前10位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中有7种是外来有害生物,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其危害。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出口欧美的货物因木质包装材料的光肩星天牛等问题受到限制,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国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国,承担着防止有害生物人为扩散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国际贸易,也关系到国家形象。

2、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的措施

(1)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发展林业的永恒主题。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强调加快森林资源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

(2)坚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森林健康的核心是培育健康森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林业生物灾害究其根源是生态问题。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推进健康森林理念,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促进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培植最优的林分、最佳的林相和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3)坚持预防为主,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实践证明,事后除治不如事中救治,事中救治不如事前控制。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走出“重除治,轻预防”、“灾后救灾,被动救灾”的怪圈,把预防工作摆在首位,切实做好灾害预防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知识,提高群众森防意识,形成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的整体合力,把危险性有害生物控制在萌芽状态,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传播蔓延。

(4)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林业生物灾害属自然灾害,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必须在不断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方针,研究科学的对策,采取科学的措施,遵循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好预防与除治、治标与治本、内部与外部、生态与经济、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5)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落实在日常生产活动之中,从根本上激发全社会的干劲和热情,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强大合力。

3、结语

总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认识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遏制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局面,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监测预警和防治减灾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升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控制能力,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区林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桑成达,李生彪,白雪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

灾害防控范文11

据统计,在全国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60%以上。1950年至1979年间我国每年受灾的耕地面积约3.1×107hm2,其中旱灾占受灾面积62%。1950~1980年的30a全国粮食产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平均减产200×108kg,其中旱灾损失粮食53×108kg。东北地区1951~1980年出现过8次较强的低温冷害年,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最严重的1969、1972和1976年3年平均减产达58×108kg。近年来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如1950~1989年全国年均受旱面积2.1×107hm2,而1990~1993年年均2.4×107hm2;1950~1989年平均暴雨洪涝面积为7.3×106hm2,而1990~1993年达1.5×107hm2,几乎增加1倍。1990至1994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平均10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a内我国粮食单产年际波动平均为5.1%,最大年份高达17.6%。由于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抗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很大。

1.1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区域及危害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的“气候脆弱区”之一,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年不断,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1.220世纪90年代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地区呈现增暖趋势,90年代更为明显,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强度在1950~1999年间的5个年代10a平均中居第一位,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表2给出的是1990~1998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的影响。

1.3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年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又形成南涝北旱、北涝南旱、先涝后旱、先旱后涝的特点,旱涝灾害交替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其中干旱是我国最为严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给出的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干旱居第一位占62%,洪涝居第二位占24%。

2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针对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状况,根据不同地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结合有关农业生产气象信息库以及服务保障系统,寻找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最佳实施方案以及集成方法,形成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减灾防灾业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2.1农业干旱防御与调控技术

应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系统,根据不同气候类型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发生规律及危害机理,重点发展利用气象信息的非工程性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根据气象条件、作物状况和土壤特性确定的优化灌溉模型和灌溉日程表决策系统。针对华北地区采取土壤增墒保墒抗旱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西北半干旱地区采取抑蒸技术和集水技术,对已有抗旱技术组装配套,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南方地区采取防御伏旱、季节性干旱的综合应变技术。

2.2农田涝渍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根据农业生产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针对农田涝渍灾害的致灾程度、综合影响及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重点发生区域,建立防灾抗灾与农业增产相结合的基础体系,包括农田排灌基础设施配套,防灾抗灾耕作栽培体系、构建耐渍、避洪的复合高效生态系统等。制定防灾抗灾、临灾对策和灾后应变措施,包括灾害判别、灾后补救、改种补种、促进成熟、损失弥补等。

2.3作物低温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利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数据库,推广新型增温、助长、促早熟的制剂及不同气象条件的制剂使用技术;形成投入少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的综合防御低温冷害和霜冻技术体系。推广抗低温助长剂、避霜、抗霜和减霜等减轻低温冷害和霜冻危害的实用技术和制剂。化学(生物)制剂与其他防霜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防御应变技术体系;筛选提高小麦抗寒冻能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基本无积雪条件下麦田冬季保墒技术和消除或减少干土层的措施,及因寒冻和融冻伤害麦苗的补救措施,组装北方小麦寒冻及融冻型冻害防御区域配套技术。

2.4森林火灾的防御与扑救技术

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防御和扑救技术体系。提出了防火树种的统一筛选方法和防火树种数据库,给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制了防火灭火装置,如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装置,一种密封的和耐久性良好的新型背负式手动灭火水枪等,解决了侧挂式割灌机的可折叠技术和坡地适应性问题,通过研制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具,可有效防御初期林火的发生和发展。

2.5冰雹的防御与调控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冰雹灾害防御的概念模型与技术体系。将观测统计分析和三维冰雹云的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提出了用常规雷达快速识别冰雹云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高炮和火箭的催化技术,给出了催化时间、部位和剂量等指标,提出了冰雹云的监测、识别、催化等技术和环节优化组合的人工防雹技术系统。/min,抽风量2880m3/h。用膨胀锣钉将其固定在B壁墙体上,强劲的风力将发射机内的热空气抽出,通过固定在B壁出风道口的“L”型铝制排风管排至外界。

2.6天线罩通风系统方面在土建阶段,按照文献[4]的规定,在顶层楼板预设两个30cm×30cm的方形孔,作为安装抽风机的进/出风口,其推荐使用北京风机总厂生产的DDT40/NO.4改进型风机。在安装阶段,发现在柳州市场上找不到该类型的风机,并且该风机为单相电源220v供电。根据文献[2]资料的介绍,单相电源的风机在电网供电不稳定的地区使用时,极易因电压波动造成损坏。因此,我们对风机的选型进行调整,选用广东顺德德通公司生产的“SF5B-4”三相抽风机,其功率370W,电压380V,转速1400转/min,抽风量5700m3/h。将原来预设的30cm×30cm方孔凿为直径为55cm的圆孔,其电源与雷达系统电源相联,并且由天线座内的温控器控制。一旦天线罩内温度≥35℃时,此时,两个抽风机自动启动,将隔层内的冷空气抽入,将天线罩内的热空气抽出,形成内外空气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

灾害防控范文12

前言

政府的责任就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由此规定政府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政府的职能。所谓提供公共服务,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政府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存在,但并非只有政府才可以解决公共性问题,公民、非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参与解决公共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公共性问题关系到公民和企业自身的利益,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最好是自己参与,如城市的火灾救援,市民和企业平时就应参加消防演练,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火,火灾发生时首先自己设法逃生等。另一方面,解决重大的公共性问题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财政资金有限,政府在规划解决此类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说,私人企业的工作效率要高于政府机构的效率,因此,在解决公共性问题中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私人企业参与,成为当今政府在灾害管控中的重要考量之一。本文基于现代城市灾害管控中的政府行为,探讨政府的相关职能和相应的市场运作机制。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与管控特点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

灾害可以定义为:引起大规模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或自然事件。建设部在1997年《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定为城市的五大类主要灾害,但近十年来中外不断出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9年中国乌鲁木齐“7?5”事件,以及至今尚不知其原因的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烈性传染病等,无不在警示我们: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致使灾源也在扩展,尤其是在不断扩张但防护系统脆弱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四类突发公共危机灾难,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除常见的自然灾害外,其余三类都与人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工业技术、流行瘟疫不断导致新型灾害出现。

《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北京市主要的灾害源认定如下: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暴雨和雷电等城市气象灾害以及地质、地震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信息安全、有限空间及地下营业场所空间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城市路桥事故等主要事故灾难;新发或烈性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重大、恐怖袭击等主要潜在致灾因素。

综观各地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可以将城市面临的突发灾难归为以下十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环境公害、烈性传染病、工程质量事故、生物化学灾害、恐怖与社会灾害。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分析

根据城市灾害的类别与发生情况,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大化的趋势,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性,即:一方面是城市灾害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抗灾力。从上述城市十大灾害来看,城市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易扩散性、连锁性以及救援的复杂性。抗灾力是指城市抵御现代灾害的能力,表现为一负一正两种属性的平衡:一负是城市的内部属性——脆弱性(Vulnerability),即城市系统因人为、自然灾难干扰易受到危害侵袭导致功能丧失的属性;一正是城市的危机可控性(Manageability),即防灾减灾的抵御能力。

脆弱性指标:一旦灾害发生,即有大量人群暴露在灾害面前;由于城市实行集中供电供气供水,灾害一旦发生马上会覆盖大片区域;由于城市人口集中,会使灾害持久影响;由于城市工业和商业活动集中,容易造成人为事故灾难频繁发生。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安全脆弱性的指标。

可控性指标:本地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发生频率、人力资源丰富、危机防范和应对机制、市民防灾和救助的知识及演练、防灾减灾的技术创新,等等。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灾害可控性的指标。

城市管理当局应当根据灾害源的情况和城市市政设施及人力资源来确定本市的脆弱性和可控性指标。灾害源的分析可从灾害的触发者来进行,通常有四类灾害的触发者:自然界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地震、洪水;技术作为灾害的触发者,如化学气体泄漏、工厂爆炸、有毒废物;暴力活动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因引发的暴乱抢劫;因人为活动造成环境退化,如城市某个时段烟雾集中不扩散,造成大量人群不适需到医院就诊。事实上,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工业企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虽然经济开发带来了大量税收和消费人群,但经济开发也伴随着灾害风险增大,从而使城市的脆弱性增强。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主导者及其公共政策机制

(一)政府须强化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地位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所谓公共性是指那些消费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存在“搭便车”的可能,私人从个体理性考虑而不愿提供,除非他可以通过交换来弥补因他人“搭便车”带来的损失。于是,公共性问题需要由公共理性来解决,人类的共存正是基于公共理性。公共理性的实质是人们将部分权利让渡,由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性问题,但公共权力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所需资金来源于公民,因而公共财政资金有限。灾害风险是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公共性问题,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因此城市政府在面对其管控灾害的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分析。从公共理性的逻辑上说,政府就是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即有关城市灾害的减灾防灾和应急救援都应由政府负责来应对,但政府在负责灾害管控时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则要考虑成本问题。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兵库行动框架》建议,各国旨在减少灾害风险的战略和行动,必须有各个利益相关方参与,但是必须确保国家对减少灾害风险的所有权和主导权。①即使是政府在灾害管控中采取了市场交易的手段,也并不意味着政府逃避了责任,而是有关利益相关方参与了灾害风险治理,政府仍然是灾害风险管控的主体。

按美国学者萨瓦斯的说法,公共服务中有三个基本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安排者。②政府对灾害管控的责任说明,政府基于公共性问题的要求,应当是提供防灾减灾的安排者。在这里有必要区分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和提供者。安排者是最终的责任者,政府应当为城市的灾害防治与救援承担主要责任,但政府采取何种方式、任用谁去做这些工作则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因素。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即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既可以是政府雇员或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公益组织或私人组织。政府可以做出用公共开支来提供某种服务的决定,征收税费、决定服务内容、服务水平、开支水平等,但不意味着必须依靠政府雇员和设施来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安排者和提供者的关系,就如同建筑市场中,开发商作为投资者要安排建筑公司来承包建筑工程,同时作为该建筑物的责任方,开发商有权监督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

政府在安排公共服务时,究竟是由政府的雇员或机构来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衡量该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如果是在政府内部来安排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为要维持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管理层级系统,必然会产生官僚制成本。如果在政府外部向私人公司招标来提供公共服务,则因为要进行招标和聘用,以及质量监管,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两种成本的比较决定了政府在管控灾害活动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否值得。

(二)政府灾害管控的公共政策工具

现代政府治理主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进行。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针对特定的公共性问题所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实现此公共政策需要适合的政策工具。政治学将现代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它们各自行动的依据(机制)分别是行政(法律法规与行政干预)、市场(自由、平等的交换)和志愿(自律、公益),这三种机制就构成政府公共政策工具的三种来源。

行政机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制社会的主体按照政府要求的目标来行动,例如,政府可以颁布建筑物抗震强制性标准来约束企业,以确保高质量建筑物减少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禁止某种农药的生产销售,以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场机制是一种竞争性的契约机制,政府在公共性问题的解决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对市场主体权利的尊重,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志愿机制是社会行动者基于某种信仰,自愿自觉地从事公益活动。

依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划分,从政府工作重点、功能目标来确定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可用下表来表示:

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工商企业集中,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而城市主要的灾难源或是影响到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利益,例如暴雨导致工厂停工,或者就是这些社会行动者自身引发的灾难,例如火灾和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灾害源、灾害影响,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宜的灾害管控政策。例如,在防灾预警阶段,由于灾害尚未发生,政府除了强制性控制企业生产标准等政策之外,还可以采取对污染企业增加足够高的契税,使企业主动减少排污或停止生产。这种税既减少了污染性灾害的风险,又提高了经济福利。在应急处置阶段,由于灾害趋势不明朗,救援迫在眉睫,不容讨价还价,这时如遇救援障碍,只能由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快速控制局面,减灾消灾。同时,要鼓励具有公益精神的志愿者加入救援,听从政府组织的统一调度。在善后重建阶段,由于灾难已经过去,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可采取补贴、免税、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重建。总之,市场的实质在于等价交换,这意味着政府要向企业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

三、城市政府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

市民的终极需要是幸福生活,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城市政府是代表市民利益并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机构,作为幸福生活的基础,显然,维护公共安全、免于灾害侵扰就成为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这一总的职能要依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和政府的能力来具体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即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由于非排它性而没有私人或私人组织愿意承担。因此,城市政府进行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如下:

(一)制定灾害管控的法规政策

城市灾害管控过程中,政府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实施细则法规、建立跨机构协调机制、制定鼓励市民和私营部门参与灾害治理的激励政策,等等。

(二)编制灾害管控的总体规划

在制定城市突发灾难应急总体预案时,将企业和非政府社会组织纳入到城市灾害防控的总体规划中。如果遇到已经发生的较为重大的灾难时,则要将恢复重建计划纳入到城市长期发展总体规划中,避免浪费。2012年5月发生的香港援建绵阳民族中学被拆事件,就是因为大地震后急需恢复民族中学教学而重建的校舍与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不一致所引发。

(三)改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

通常,减灾防灾管理被认为是单纯金钱的付出,而不是产生利润的投资。但是,当人们看到一些城市投巨资改造城市地下排水管网,从而不再有因暴雨而引发的街道积水交通瘫痪,就会改变看法,因为这笔巨额花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的效益。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指出,在灾害防范方面每投入一美元,可以因灾害减少而获得7美元的经济效益。③

(四)建立城市灾害的预警系统

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监控在灾害管控中发挥着未雨绸缪的功效。有些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非人力可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转移、加固等措施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使广大公众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来临之前,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市民直接消息,通过移动电话公司发短信或网络微博及时通知广大市民,可以通知居委会和城管在每个社区及城市的大街小巷广贴气象灾害布告。

(五)组织重大灾害的预防演练

要使得自助、互助的灾难安全文化转变为市民的自觉行为,需要经历“观念宣传-预案演练-行为转化”的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从市到社区,每一级机构都有责任组织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宣传,基本的灾害防范与救助应做到人人皆知。在第二个环节,应当由市、区两级机构适时组织突发灾难应急演练,政府应当保证演练的经费、人员到位,使参演人员切实掌握应急救助的技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在第三个环节,行为转化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安全行为准则,推广正确的行为模式,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

(六)构建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

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危机情况呈现信息不确定、险情急需控制、人员伤害需紧急救治等特点,只有政府才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应急措施的权力,也只有政府的行政强制权力才能确保灾害控制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政府行使突发灾难应急管理的权力应确保行动的高效率,这就要做到应急处置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欧美国家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体制和机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隶属国土安全部)模式;二是俄罗斯的紧急情况部模式;三是新加坡在国内事务部下设立民防部队的模式。公共危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专门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瑞士的国家紧急行动中心(NEOC)是由物理、化学、地理、测量、气象、能源或通讯方面的专家监控和回应突发灾害的专门技术中心,保证24小时都有各方面的专门技术专家值班,对突发灾害事件作出评估,并提出应急救援的建议和事故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负责的二元体制,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别处理各自分管领域的突发危机事件,缺乏一个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快速反应的专业救援队伍。借鉴发达国家处置突发灾害的经验,我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开始以消防队为主体,组建综合性的救援队伍,形成通用性的常备救援力量。例如湖南省于2009年建立起以消防总队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其主要职能为: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爆炸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装备,提高救援效率。

(七)重视城市灾害的善后重建

大型灾难过后,往往是满目疮痍,受灾民众生活无着。此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尽快恢复秩序,稳定灾民生活,筹措资金尽快规划重建。政府主要有以下工作重点:(1)灾民生活善后。政府要负责为灾民安排非正式定居点,通过政策、规划和项目来妥善处理非正式定居点的建设,尤其是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临时住处,帮助贷款融资解决受灾户的住房问题。(2)防止次生灾害,如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抢劫、暴乱等社会性灾害;以及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安抚和咨询。(3)基础设施重建,要尽快确保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的重建。(4)组建专家组进行灾情或事故责任调查,对于责任事故灾难,有条件的应当委托第三方进行独立的调查,弄清原因,追查责任,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5)逐步恢复日常经济活动,引导或资助企业恢复生产;开展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灾害管控中基于市场机制的政策工具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化进展缓慢。我国城市的防灾减灾基本上由政府包办。因此,政府在灾害管控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质上就是政府从相应的灾害管控服务直接供给中退出,实行民营化。政府之所以同意在部分领域转向民营化,因为它能够引发私人产权、市场和竞争的力量,从而为公民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④根据萨瓦斯的民营化理论,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市场机制的几种模式。

(一)灾害保险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城市应当推广相关的灾害保险,鉴于中国主要由政府包办公共事务的现实,改革可以先从城市最常见的火灾防范开始,设立消防保险,由保险公司分担检查火灾隐患的工作,并且让保险公司参与社区消防站的建设,这样可以让消防部门腾出精力专门从事灭火救援工作。在现阶段,还可以强制要求涉险涉爆企业投保,保险合同中包含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对受害人支付保险金的条款。灾害保险的实质是风险分担机制,城市一方面因为脆弱性易遭灾害,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个人难以承担受灾损失,如果多数市民增加财产和生命的保险,遇到灾害的袭击就可以多一份保障,特别是市民购买了住房保险,就能在灾后迅速获得保险资金重建住房。

(二)合同承包

政府可以通过与营利组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实现某一活动的民营化。例如,用于灾害演变和灾害救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就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他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以高效、快捷响应的方式为灾害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私营部门能在消防中发挥作用吗?丹麦的Falck公司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Falck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根据1926年的一项法律,该公司为丹麦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火灾救援服务;另三分之一则由地方当局承担。Falck公司的消防站就像现代的办公室,工作紧张而有序;地方政府的消防站则设备老旧,工作人员悠闲安逸,二者几乎无法对比。而且,Falck公司的救援人员身怀多技,更能有效地争取救援时间,除火灾救援外,他们还经营救护车服务,以及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他们的雇员比地方政府的消防员受到更好的培训,也挣得更多。与一些国家的消防队是按火灾和出警次数来获得资助不同,在丹麦,合同是按固定费用来支付,因而更具激励效率。⑤

(三)特许经营

企业的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城市政府采用特许经营则是以合同约定的形式,授予某一企业一种权利(排他性的),允许企业直接向公众出售其服务或产品,该企业则为此向政府付费。例如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中,为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政府可特许某些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在规定时期内进入现场销售生活必需品或提供其他特定服务。

特许经营还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即私营企业租用政府的有形资产从事商业活动。例如,政府开发的地下防空设施,平时可以租赁给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用于防灾设施的维护费用,又可以获得财政收入。

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属于政府的委托授权,是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它们需要政府采取主动行动。由于政府是合同的委托人、特许经营的授权方,只不过是把实际生产活动委托给民营部门,因此政府对经营活动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要求政府持续而积极的介入,以确保质量和委托目标的实现。由于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明显地是公权力介入,有可能产生权力寻租,所以都应放在一个开放、透明、竞争的环境里进行。

(四)多元补助

委托授权也可以通过补助的方式来实现。一些城市为避免山洪爆发,需要在郊区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同时供作郊区农业用水调节,政府可以鼓励民营企业出资修建水库,由企业进行资源开发利用,政府可视情况予以资金补助,或是对企业的该项经营活动予以税收减免。灾后城市重建中,为引进外部资金投资建厂,尽快形成规模生产,以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政府可以减免这类企业的税收。

(五)发放凭单

在突发灾害袭来时,由于道路交通受损,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往往得不到保证,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向需要救助的人群发放食品券等凭单,民众凭券向商企换取相应的食品,最后由商企与政府统一结算。采取凭单的方式,可以减轻救援人手的紧张,减少食品发放的成本。

综上所述,城市灾害管控中的市场机制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资为市民买单所提供的服务,如合同承包和凭单制;另一类是政府授权企业经营但须市民付费的服务,如特许经营和补助。企业为潜在的风险投保则是政府强制与市场的结合。无论上述哪一种市场工具,政府要么作为行为的直接主体,要么作为企业行为的监控者,都必须发挥主导者的作用,真正履行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公权力责任。

注释:

①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2005-2015),/we/coordinate/hfa/。

②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Asia Development Bank.Asia Must Increase Investment in Urban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2 May 2012,/news/asia-must-increase-investment-urban-disaster-risk-management-adb-semin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