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10-10 16:08:44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个人信用体系;问题;对策

[DOI] 10.13939/ki.zgsc.2015.08.02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现今人们不仅从传统的道德角度去思考、理解信用,更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评估信用,认为信用是货币与资本的等同物,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信用不仅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杠杆作用,也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石也在于市场参与者的诚实守信。在看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强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当前我国社会中依然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信用缺失现象的存在不仅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目标不相匹配,而且也会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有必要大力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制度,以此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保障。

1 个人信用体系的概述

1.1 信用的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信用具有不同的含义。从伦理道德上看,信用指的是某人信守诺言,这是一种良好道德行为的体现。从经济角度上看,信用指的是人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债权人的借出以收取利息收益为前提,债务人的借入以按时还本付息为义务。从法律意义上看,信用指的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是受到法律约束的行为,双方当事人按照先前所订立的“契约”规定享有某些权利和肩负某些义务[1]。

1.2 个人信用体系的含义

个人信用体系是一套精确记录不同消费者所发生的不同信用活动的记录查询系统,该系统不仅覆盖了消费者所发生的不同信用活动的历史记录,也涵盖消费者的家庭收入总额、家庭资产总量等相关信息,同时也会记录消费者产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到的相应处罚[2]。

2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现状

由于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进度存在一定差异。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公民信用观念的逐步提升,加之国家相关部门对此的重视,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在监管机构方面,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相关方相互协调配合,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2月在上海建立联合征信试验点,这是央行首次推出建立地方联合征信的相关政策,该政策开启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大门[3]。同年7月,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我国首家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该公司通过开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首次实现了以银行为主体的多部门联合征信。200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正式开通运行。截至2013年,该征信系统记录了我国大约6亿人的个人信用信息。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在全方位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信贷征信的重点地位。在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人民银行职能的相关文件,文件指出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强化对信贷征信业的有效管理。

在法律建设方面,我国现有的各类与征信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在逐步完善。2004年,总理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求尽快进行《征信管理条例》的修订并制定《信息披露条例》,力求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的运营并强化对征信系统的管理[4]。2007年,我国政府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我国今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步骤。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征信业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该条例明文规定了征信机构资质、征信业务规则、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流程、监督管理措施和相关法律责任,堪称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在信用数据方面,我国在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类信用数据的收集整合已初具规模。为了加快对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和共享,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组建了“企业与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小组”,该举措迈出了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收集整合的第一步。2006年,全国统一个人数据库正式开通运行。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该数据库中已有近8亿自然人的相关信用记录和信用数据,而在这些存在信用记录的自然人中,有过信用贷款的比例约占30%[5]。

3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3.1 个人信用数据征集成本过高

衡量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该体系能否较好地将分散于各部门的零碎信息进行归纳集中并及时更新[6]。而在实践过程我们发现,由于我国的个人信用数据较为分散且开放程度较低,这就导致了我国在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信用数据征集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和更新频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也会导致个人信用数据利用率的下降。

3.2 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天生存在着分散、零乱的特征,因此个人信用信息在共享的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性与局限性等问题,因此在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加之不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可能存在屏蔽信用信息的行为,因此个人信用信息不仅在不同部门间呈现相互割裂、共享不足的现象,而且在部门与地方间也难以实现有效共享[7]。在这种情况下,信用中介机构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个人信用信息并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这种个人信用信息分散的状态不仅加大了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本,也严重限制了个人信用信息效率的发挥。

3.3 个人信用奖励惩罚机制缺失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信用意识的增强并非完全同步,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地方也可能出现某些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8]。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中信用认识不足、信用概念弱化和信用贷款违约的人数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的个人贷款违约率大约为2%;而在2005年之后,随着新一轮经济的增长,个人贷款违约率也随着呈现逐步攀升态势,2009年个人贷款违约率达到了7.9%,在2012年更是达到了8.2%。由于目前我国尚且缺乏相关的个人信用奖励与惩罚机制,这在导致对守信者的相关补偿无法到位的同时,也弱化了对于失信者的相应惩罚。长此以往就会让守信者产生守信回报不足,失信者形成失信成本低廉的错觉,从而进一步助长了失信行为的发生。

3.4 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发展不足

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个人信用中介机构是否足够强大是衡量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个人信用中介服务结构都处于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些信用中介机构大都缺乏较强的专业性与市场性;加之社会上人们的信用意识也相对较为淡薄、信用服务需求程度较低,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9]。而且,由于我国的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大都采用小众化经营和分散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便于不同信用中介公司自身进行灵活管理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的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模化运行而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5 个人信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

个人信用相关政策法规可以从法律层面推进和保障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但近些年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始终忽略对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视,现阶段市场上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政策法规缺失严重。截至2013年,全国3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只有深圳和上海市颁布了关于个人征信与信用评级的相关法规,其他省市在个人信用相关政策的出台上几近空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在法律方面仍然还存在着许多空缺,而这种空缺的存在可能就会导致征信过程中个人及其家庭收入不透明现象的出现,也可能会引发相关的道德和法律问题[10]。因此,个人信用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不仅影响个人信用评估的真实信与可靠性,而且也不利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4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降低信用数据征集成本,提高信用数据更新频率

个人信用数据的征集与更新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石,能否及时、完整和全面地收集信用数据关系到个人信用体系的整体建设进程。因此,我国在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各关联方的整合,通过对不同关联方的整合来降低信用数据的征集成本并提高征集效率。就具体而言,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关联方中国人民银行、工商管理部门和司法监督部门应该通力配合,共同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规范个人信用行业,这样在增强了信用数据征集相关方开放性的同时也降低信用数据的征集成本,并提高了信用数据的更新频率,可以避免因为信用数据的更新时滞而造成的相关损失。

4.2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用信息使用效率

个人信用信息是不同机构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价的基础。拥有一个高效、科学和专业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不同机构间对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效率,也有利于提高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效率。因此,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对于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就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征信机构,通过征信机构作为信用信息供求双方的中介组织来增强信用信息的共享力度,提高信用信息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4.3 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教育,建立个人信用奖惩机制

无论是从道德层面或经济角度上看,信用最终都是要通过市场主体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而我们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如果缺失个人信用,就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进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个人信用环境,政府和监管机构一方面可以通过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来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来增加人们的信用意识。同时,政府也应该推出对失信人员的多部门联合制裁和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并通过建立相关的信用奖励与惩罚机制,由政府、相关金融机构与社会机构共同做出市场化的奖惩承诺,对信用度较高的人给予相关的优惠和便利,使其感受到守信所带来的好处与便利;而对失信者给与道德与经济方面的惩罚,使其付出相应代价,以提高其失信成本。

4.4 培育专业信用中介机构,扶持信用中介机构发展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信用中介信用职能的发挥为前提的,因此也可以说信用中介机构职能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专业化、市场化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信用中介机构大都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市场性,因此,政府应该着力扶持和培育具有权威性、导向性为特征的信用中介机构,并以此来带动其他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此外,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信用中介的管理,正确引导、扶持信用中介机构朝着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推进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4.5 健全个人信用法律法规,降低信用评估相关风险

法律作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强大保障,当前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尤其要注重对于信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政府应该重视法律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可以围绕相关信用秩序,研究并制定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规章和政策。就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个人征信管理方法来解决征信过程中出现的征信方式不规范、征信范围不具体和个人隐私保密不严格等问题;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颁布明确信用主体角色与收入水平的法律文件来增加个人信用评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降低相关的法律与道德风险,以此来推进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健.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42.

[2]许华荣.论中国个人信用的缺失现状及完善路径[J].科学理论,2010(21):189-190.

[3]李贞彩.个人信用体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2):145-147.

[4]杨晖.中国特色征信体系模式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4):132-134.

[5]张晶,刘艳红.浅析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框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5):87-88.

[6]赵志星.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02-103.

[7]白云.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监管的法律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1):12-13.

[8]张亦春.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55-260.

[9]何建奎.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模式选择[J].消费经济,2004(3):49-52.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企业;服务建设;对策

前言:所谓企业服务,是指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进而有效的发挥企业的作用,带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服务建设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服务体系的支持下,我国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过,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还是应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对我国的企业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企业服务发展的经验体会,提出问题解决的针对性意见。

一、 当前我国企业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通常情况下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融资、另一种是间接融资,但是对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而言,直接融资门槛极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融资方式。中下企业的融资活动似乎只有间接融资一个选择,间接融资的门槛虽然较低,但是由于部分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相关资质不健全等原因,间接融资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内部,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企业服务的建设。

(二)人才紧缺问题。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员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才培训,不仅可以将员工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还可以将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进而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人才培训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对人才培训服务建设的认识不足,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并未认识到人才培训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的过程中,落实程度不足;2.人才培训服务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头管理及条款分割的现象;3.人才培训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需求,阻碍了人才培训的发展。

(三)企业服务的创新不足。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建设的支持,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不过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不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不仅企业的发展会受到阻碍,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制约。技术创新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人才资源匮乏,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人才外流的现象都比较严重,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比较匮乏;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边厌恶他人侵犯自身的知识产权,一边无偿使用其他知识产权,这严重的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三是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僵化,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时质量比较差。

(四)信用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开展信用服务建设,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不过,在进行信用服务建设时,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自身信用水平比较差,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受到诚信危机的影响,而且在对信用进行管理时,管理手段比较滞后,也缺乏专业性;其次是政府方面的问题,当企业出现信用问题时,政府存在着争议执法的现象,地方保护十分严重,甚至在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偏袒行为,在进行信用服务建设时,政府过多的干预,阻碍了建设的进行;最后是社会方面的问题,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都比较落后,缺失信用的惩罚机制也不健全。

(五)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进行信息服务建设时,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当前,政府的宏观管理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的实体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企业无法获得想要的信息。企业在进行信息服务建设时,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信息化建设,而且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缺乏,使得信息化建设受到阻碍。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信息咨询机构,企业在获得信息时,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阻碍企业的发展,限制企业作用的发挥。

二、 加强我国企业服务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融资体系。融资问题是我国企业服务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对现有融资体系进行改进,设置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提供主体,为急需资金发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资金。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信用建设,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坚持信誉至上的原则,为自身的融资活动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

(二)建立健全信用服务体系。之所以在进行信用服务建设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是因为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在建立健全信用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首先,要培养从业人员的信用理念,理念的培养需要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来进行,因此,可以利用媒体的理论来制造舆论环境,并发挥其监督作用;其次,加强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在进行信用管理时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最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披露平台,加强信用管理及监督。

(三)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时,可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在进行信息服务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地发挥宏观管理的职能,从政策上对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予以支持,使企业能够获得运营中所需的信息;二是加强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的财政扶持政策,促进信息服务建设的发展,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财政状况,量力而行;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人才至关重要,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人才也同等重要,因此,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由专业能力强的人才来组建队伍,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在建立人才培训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十分的重要,培训机构是服务体系中的硬件基础,因此,要通过有效地措施来加强培训机构的能力,以便于培训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要求。在不同的培训阶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培训任务。在才人培训服务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的发挥其扶持作用,促进人才培训服务体系的完善。

(五)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非常的重要,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将中介组织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对其的保护,激发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第三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招聘开始,在源头上来保证企业中的员工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有效推动创新的发展。

结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经济主体的作用将会愈发突出,在这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我国政府和企业主体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笔者通过对企业服务资料的收集梳理了企业服务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相关政策信息的指导总结了几点解决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作者单位:湖北利川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 陈ト.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商,2013,(11):15.

[2] 刘立魁.企业服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2):165.

[3] 谢朝武.西方企业服务化变革的微观路径与我国企业服务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2):145-149.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简要分析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不仅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得到了家长的重视,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前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在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教育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由于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对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支撑性,可以促进学前教育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信息化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而且也可以推动学前教育体系的完善,能够构建学校、社会、家长等多元化协同教育机制,进而使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应当与教育公平紧密结合起来,因而应当高度重视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平衡性,但目前我国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问题。由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大,因而城市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农村由于发展水平不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小,因而农村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必然会制约其科学发展。二是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来说,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当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尽管已经将“互联网+教育”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不科学的问题。比如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认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就是购置相关的设置、应用相关的软件,而对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相关的娱乐体系建设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微课”也没有很好的应用于学前教育当中。还有个别学前教育机构缺乏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深入研究,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三是存在不系统的问题。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入手,努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系统性。但从当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还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个别学前教学机构没有建立相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组织机构,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系统还没有覆盖教学、管理、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必然会制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性。还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缺乏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尽管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但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同样无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优化对策

一是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平衡性。按照“教育公平”的总体要求,在不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到“教育公平”体系当中,加强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城市与农村之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步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可持续发展。比如,对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应当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发展规划》,力求使城乡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同步推进、同步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也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城乡学前教育机构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发挥“以城带乡”的积极作用。二是强化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科学性。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必须具有科学性,否则极易导致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在建设与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建设与应用模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根据学前教育机构自身需求以及整体实力,逐步推进,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要以推动“互联网+教育”在学前教育机构广泛应用为目标,既要重视硬件系统建设,也要重视软件系统建设,重点要将多媒体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应用于学前教育方面,强化学前教育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同时,还要以培养幼儿信息素养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内容,以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三是狠抓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系统性。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式,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系统性方面取得突破。学前教育机构要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做出系统安排和部署,特别是由于信息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应当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学前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服务等工作,努力为学前教育机构应用信息化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应用人才建设,除了要引进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型人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越来越重视,但目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重点要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平衡性、强化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科学性、狠抓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系统性三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摘要:信息化是中医药向高效、科学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阐述医疗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学术交流虚拟化,明确信息化于中医药发展

>>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渔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粮食行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监狱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林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重标准 用“标准”规范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向“标准”看齐 高等中医药教育信息化建设探析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沈杰 赵兴官")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信息化是中医药向高效、科学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阐述医疗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学术交流虚拟化,明确信息化于中医药发展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信息化,针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措施,包括强化信息检索功能、深入规范中医药信息标准、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等。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化;问题;对策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01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 Jie, Zhao Xingguan(Library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Abstract: Informat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facilit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move in a direc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science. The article describe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zation, resource digit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of academic communication, with a purpose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za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tackle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article further proposed some solutions as follows: strengthen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perfect standards of Chinese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consolidat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o on.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z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积淀了数千年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我们需要继承珍贵的传统经验,而发展更是首要任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使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医药信息化,能够集中整合中医药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改善中医药服务质量,推进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1 信息化是中医药向高效、科学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1.1 诊疗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病历中会记录望、闻、问、切的四诊、辨病辨证、中医处方、中医诊断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以往这些病历信息都是靠医生书写记录,由于字迹的辨识、保存不便等障碍,造成了珍贵经验流传中断。根据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设计开发出的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不仅给医生的诊治提供了便利,还升级了病历信息的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2013C33045)第一作者:沈杰,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信息。E-mail: 统计保存。同时对中医病历进行了结构化的处理[1],如将24个节气、各种舌色、舌苔、舌形、脉象等通过下拉列表形式加以提供,可以让医生快速完成病历,而且电子存档的诊疗数据可以实时检索,使得典型病例的用药方案等信息可以随时被查询借鉴,挖掘出更多的价值。还有的电子病历系统设置了用药错误提醒功能[2],能对中药方剂配伍禁忌发出即时警示,从而避免医生疏忽导致的失误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中医治疗质量。另外,信息化助推下建立的中医医疗服务平台、在线医生、专家远程网络会诊等,方便了患者异地咨询、就诊,提升了中医医疗服务水平。1.2 资源数字化――有效集中信息资源,保障资源利用充分中医药文献信息最大的特点是拥有近万种古籍,这些古籍是数千年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积淀,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信息难以计量,因此,要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必须对海量信息进行挖掘与整合。中医古籍数字化[3]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中医古籍进行扫描、文字识别与转换或录入,并经专门软件使之结构化,制作出新的电子版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数字化有效集中了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的中医药珍贵文献资源,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和阅读,也可以在网络上传输、共享,还解决了中医古籍保存价值与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开始,对馆藏中医典籍进行了数字化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研究[4],目前已建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等,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中医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各类相关中医药信息的有效整合。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络平台上,已经建立了中医基础数据库、中医方剂应用数据库、中医药养生、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等的链接。1.3 学术交流虚拟化――打破地域限制,资源信息无障碍传输信息资源只有经过整合与交流,才能得到不断的扩展、延伸。“中医药虚拟研究院”[5]的建立,利用网络空间,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研究组,实现了跨地域的数据库整合与学术讨论交流。“中医药虚拟研究院”人力集成虚拟化、信息网络化、研发活动并行分布化、组织结构柔性化、产权模糊化的特征,解决了中医药信息化过程中资金分散、建库无组织、研究与开发技术能力不足的状态。在该虚拟研究院提供的共建平台下,全国30余家中医药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数百位中医药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数据库的整合与建设,完成了中医药药理实验数据库、中医个案数据库、中药化学实验数据库、针灸临床病案数据库等。同时还建立了网上专家研讨厅系统,当专家或科研人员想就某一类科研问题进行讨论时,该系统可按需求召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网上协作环境和沟通平台。这种无地域障碍的学术交流实现了快速、便利与集中解决问题。同时,在“中医药虚拟研究院”中,集中培养了全国的中医药信息人员,通过利用虚拟研究院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与网络环境,掌握了最新技术,而通过共享平台上的科研数据,又可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2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中医药古籍数字化的障碍在中医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生僻汉字的处理是一大障碍[6]。由于对字体的认知障碍,只有具备扎实的中医文献学功底才能保证生僻汉字的准确录入;另外,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功能单一,实现精确检索成为困难。全文本的数字化古籍可以进行任意字符的检索,但是数据准确度小,检索噪音大,以任意的实义词检索,都会出现成百上千条信息,而其中大多数与用户需求无关,用户必须逐条浏览挑选才能得到所需信息,信息检索专指度差。而中医古籍中病、证、方、药的同名异义、异名同义的普遍现象[4],又使内容的精确检索更加困难。 2.2 中医药数据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问题近年来,各中医药医疗机构及研究院所组织建立了大量中医临床数据库,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医疗、临床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然而在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过程中,却缺乏统一标准,如中医术语、方剂组成原则与变化规律、中医诊疗方案等,没有统一标准,就使得大量临床数据间互不兼容,造成数据集成效果差、不规范,形成大量分散的信息孤岛,中医临床数据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深入共享临床数据[7]、深度挖掘其中的内在价值造成了很大的阻碍。2.3 中医药信息研究领域尚缺乏统一的学科体系和学科规范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及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科知识与信息学的支撑,而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是不能实现中医药信息化过程的,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这就需要一个交叉学科来支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药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但是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在基本理论内涵的确定及明晰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学科的基本框架结构也主要是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及应用需求来设计,缺乏对学科系统深入的概念内涵的研究、理论的梳理和提炼,以及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构建等[8],难以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而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完善也体现出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3 完善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性措施3.1 强化信息检索功能,建立辅助功能平台将全文检索配合条件检索,对检索范围进行限定,限定范围包括一定的字数、类别、段落、特定作者、特定作品等,从而帮助用户快速准确获取所需资料。另外,还可将关联检索功能嵌入到全文检索的引擎中,实现简繁异体字及同义词的关联、知识工具与内容主体关联(如联机字典等)、原文图像与文本的关联等,而图文关联既可以弥补图像在检索和内容编辑上的不足,又可校对文本的准确性,使读者既能看到原书原貌的古籍文献,又可以快速准确地查到所需要的内容。另外,将中医古籍中的多内容分解成多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信息单元并加以多级标引,并采用XML标识语言定义链接点,包括多目标链接、扩展链接等。当用户完成目标检索后想进行深入检索相关信息时,就可通过超文本链接方式汇聚发散性的相关资料,从而充分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建立基于超链接技术的阅读环境,实现中医古籍各种传本、校勘本和注释本等相关内容之间的链接,能够汇聚相关信息,使读者可以对发散性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还可以建立相关研究的辅助功能平台,提供辅助工具,如在线字典、字频统计、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等等[7]。3.2 深入规范中医药信息标准制定中医药信息化标准规范,包括总体性和分体系标准规范。首先根据总体方案,从框架性思路出发,制定所涉及的基本术语、主题词表、标准体系、标准化指南等方面的标准。其次建立中医临床数据标准分体系,包括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交换标准分体系、安全标准分体系及业务应用标准分体系。而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包括信息资源采集与共享,以实现不同格式、不同类型中医临床数据信息资源的加工、分类、标引、入库管理等,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8]。3.3 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提升专业人才信息学素养建立、完善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体系框架,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包括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内涵及外延;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论;中医药信息、知识特点。应用理论包括中医药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和转换的技术和方法的基本原理等。框架构建过程中,首先应确定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技术和应用各领域应该涵盖的研究内容;其次应明确定义中医药信息学特有的基本概念,深入诠释其内涵和外延,对其基本原理等也应细致的阐释。还应综述最新的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应用。最后,明确各部分理论的逻辑关系,深化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形成明晰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9]。而对于中医药专业人才,也应对其开展继续教育,大力提升中医药信息学素养,培养一批具备中医药学、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巩固和扩大中医药信息化高素质专业队伍[10]。参考文献[1]张湘菊,魏丹蕾.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化电子病历系统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4):22-24.[2]孟凡红,万芳.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3-6.[3]符永驰,李斌,郭敏华,等.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103-104.[4]李兵,符永驰,张伟娜.白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配伍应用古代文献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32-133.[5]尹爱宁,崔蒙,范为宇,等.中医药虚拟研究院[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3):141-143.[6]吴桂英.中医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54-56.[7]裴丽.中医古籍信息利用障碍与数字化信息平台构建[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8]赵丽娜,周吉顺.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4): 719-722.[9]张华敏,裘俭.浅谈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的建构[J].中医杂志,2011,52(18):1537-1538.[10]沈绍武,肖勇,陈伟.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7):1-4.(收稿日期:2014-03-04,编辑:魏民)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摘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安全与应用建设的关系,既有效减小安全风险,又保证应用顺利开展,是许多信息系统建设者、使用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既需要有微观上的技术手段,又要宏观上的理论指导和观念更新,尤其是宏观方面的考量,在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把握和政策导向方面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应用与安全两者在信息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形象比喻,试图理清应用与安全之间既相互矛盾、又互为依存的关系,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一、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如何正确把握安全与应用的关系,安全配置的“边”在哪里,“度”又该如何衡量,这些问题在电子政务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水池定律”即是对这一问题做出的一种解释。

“水池的注、排水口同时开放,只有当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大于排水量时,水池内才会存住水,水池才有可能被注满。”—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虽然我们都觉得一边注水一边排水很浪费,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所限,类似情况并不少见。

如果把信息系统看作一个水池,水看作利益,则注水相当于得到利益,排水相当于损失利益,一个信息系统能否给它的所有者带来收益,就是看这个水池能否存得住水。问题的关键就是看获得利益的速度是否大于损失利益的速度。

在电子商务领域,利益多表现为有形的资产,可以量化为金钱来衡量。信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它的效益可以从利润中体现出来。对于电子政务,虽然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但道理是相似的。业务应用给信息系统的所有者及服务对象带来收益,是注水口,安全风险又会造成损失,是排水口。应用该不该建,安全上怎么防,关键是要让收益速度远远大于损失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大于排水量,这样池子里才存得住水,这个系统才建得值。所以不能单纯、片面地盯住安全问题,而应把它放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大环境中,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这样一来,很多我们在信息安全建设中碰到的问题就有了决策的依据。

具体来说,在信息安全建设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以下问题:

现象一:要把水池建成铜墙铁壁,滴水不漏一一信息安全过度配置,防护过度。

现象二:要关闭水池一一把个别安全事件作为普遍现象来衡量得失,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大踏步倒退。

现象三:水池没人管,谁都不清楚水池的注水量和排水量是多少一一应用效益缺乏评估,安全建设外紧内松,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一种或多种。

原因一:注水口的水流过小或根本没水—效益没见着,却要承担安全风险;费力不讨好也就罢了,谁愿意花钱找罪受、自讨苦吃?所以看上去是过分强调安全,实质上是应用效益没见着,没有源头活水,自然没有热情和本钱去承担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安全风险。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应用,虽然所有者本身并没有直接获益,但公众获得了便利,相当于政府取得了无形收益,所有者可视为间接受益。

此外,与应用结合的安全建设需要根据应用量体裁衣。量体裁衣不是为了省布料,而是为了更合适。同理,根据应用定制安全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安全。有了值得保护的应用,才有了评估风险的具体对象,也才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对策。

原因二:注、排水口不在一个池子上。安全风险承担者不是应用效益获得者,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

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但很多情况是利益链存在“脱节”造成的。比如一个单位的应用取得效益,其荣誉归甲部门;同样是这个应用,安全出问题却要乙部门承担责任,合适吗?这不仅涉及是否公平、合理的问题,更影晌到系统的长远发展、生命力问题。当安全风险承担者较为强势时,可能会片面强调安全,甚至把安全风险混同于具体的安全事故,这种概念混淆就好比以一次空难事故来衡量坐飞机的风险。即使发生了空难,飞机还是有人去坐,首先是因为它快捷,其次空难概率毕竟很小。所以说,安全事故是不能预测的,但安全风险是可以预估的。信息安全建设的所要做的是对可预估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把能做的、该做的事做到位,那么即使事故还是会发生,我们也尽到了责任,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二、当安全风险承担者较为弱势时,会出现“想管不敢管、想管管不了”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即使有,执行起来也是畏首畏尾,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两种原因,有以下解决办法可供参考。

解决办法一: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效益,所以没有效益的应用不如不建,在安全适度配置的前提下,要加大向应用要效益的力度;没人用的系统是最安全的,同时也是效用最低的,因此信息安全建设要与应用结合。

解决办法二:统一应用与安全建设的主体,做到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如果统一主体确实存在困难,则要在两者之间建立利益等效机制,让利益链“环环紧扣”,让利益“流动”起来,这些可以通过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机制,健全监督机制来具体实现。

当然,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我们要想以不变应万变,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需要把握以下原则: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当应用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安全带来的风险时,信息化工作才会大踏步地前进。我们应该做的,是大力建设能带来效益应用的同时,把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容忍的较小范围内。也就是在扩大注水口的同时,缩小排水口。

前面为了能够简明地说清问题,我们把注水口简化为应用效益,把排水口简化为安全风险,形成了一个理想上的封闭环境。但正如我们不能将信息安全问题脱离开信息化的大环境去片面、孤立考虑一样,我们也不能把信息化的问题脱离开一个部门的整体大环境去考虑。从更宏观一点的角度考虑,给一个部门带来收益的并不只是信息化应用,给其带来损失的也并不只是信息安全风险。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论文摘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安全与应用建设的关系,既有效减小安全风险,又保证应用顺利开展,是许多信息系统建设者、使用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既需要有微观上的技术手段,又要宏观上的理论指导和观念更新,尤其是宏观方面的考量,在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把握和政策导向方面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应用与安全两者在信息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形象比喻,试图理清应用与安全之间既相互矛盾、又互为依存的关系,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把握安全与应用的关系,安全配置的“边”在哪里,“度”又该如何衡量,这些问题在电子政务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水池定律”即是对这一问题做出的一种解释。

“水池的注、排水口同时开放,只有当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大于排水量时,水池内才会存住水,水池才有可能被注满。”—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虽然我们都觉得一边注水一边排水很浪费,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所限,类似情况并不少见。

如果把信息系统看作一个水池,水看作利益,则注水相当于得到利益,排水相当于损失利益,一个信息系统能否给它的所有者带来收益,就是看这个水池能否存得住水。问题的关键就是看获得利益的速度是否大于损失利益的速度。

在电子商务领域,利益多表现为有形的资产,可以量化为金钱来衡量。信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它的效益可以从利润中体现出来。对于电子政务,虽然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但道理是相似的。业务应用给信息系统的所有者及服务对象带来收益,是注水口,安全风险又会造成损失,是排水口。应用该不该建,安全上怎么防,关键是要让收益速度远远大于损失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大于排水量,这样池子里才存得住水,这个系统才建得值。所以不能单纯、片面地盯住安全问题,而应把它放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大环境中,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这样一来,很多我们在信息安全建设中碰到的问题就有了决策的依据。

具体来说,在信息安全建设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以下问题:

现象一:要把水池建成铜墙铁壁,滴水不漏一一信息安全过度配置,防护过度。

现象二:要关闭水池一一把个别安全事件作为普遍现象来衡量得失,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大踏步倒退。

现象三:水池没人管,谁都不清楚水池的注水量和排水量是多少一一应用效益缺乏评估,安全建设外紧内松,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一种或多种。

原因一:注水口的水流过小或根本没水—效益没见着,却要承担安全风险;费力不讨好也就罢了,谁愿意花钱找罪受、自讨苦吃?所以看上去是过分强调安全,实质上是应用效益没见着,没有源头活水,自然没有热情和本钱去承担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安全风险。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应用,虽然所有者本身并没有直接获益,但公众获得了便利,相当于政府取得了无形收益,所有者可视为间接受益。

此外,与应用结合的安全建设需要根据应用量体裁衣。量体裁衣不是为了省布料,而是为了更合适。同理,根据应用定制安全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安全。有了值得保护的应用,才有了评估风险的具体对象,也才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对策。

原因二:注、排水口不在一个池子上。安全风险承担者不是应用效益获得者,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

这种现象更为常见,但很多情况是利益链存在 “脱节”造成的。比如一个单位的应用取得效益,其荣誉归甲部门;同样是这个应用,安全出问题却要乙部门承担责任,合适吗?这不仅涉及是否公平、合理的问题,更影晌到系统的长远发展、生命力问题。

当安全风险承担者较为强势时,可能会片面强调安全,甚至把安全风险混同于具体的安全事故,这种概念混淆就好比以一次空难事故来衡量坐飞机的风险。即使发生了空难,飞机还是有人去坐,首先是因为它快捷,其次空难概率毕竟很小。所以说,安全事故是不能预测的,但安全风险是可以预估的。信息安全建设的所要做的是对可预估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把能做的、该做的事做到位,那么即使事故还是会发生,我们也尽到了责任,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当安全风险承担者较为弱势时,会出现“想管不敢管、想管管不了”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即使有,执行起来也是畏首畏尾,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两种原因,有以下解决办法可供参考。

解决办法一: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效益,所以没有效益的应用不如不建,在安全适度配置的前提下,要加大向应用要效益的力度;没人用的系统是最安全的,同时也是效用最低的,因此信息安全建设要与应用结合。

解决办法二:统一应用与安全建设的主体,做到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如果统一主体确实存在困难,则要在两者之间建立利益等效机制,让利益链“环环紧扣”,让利益“流动”起来,这些可以通过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机制,健全监督机制来具体实现。

当然,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我们要想以不变应万变,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当应用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安全带来的风险时,信息化工作才会大踏步地前进。我们应该做的,是大力建设能带来效益应用的同时,把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容忍的较小范围内。也就是在扩大注水口的同时,缩小排水口。

前面为了能够简明地说清问题,我们把注水口简化为应用效益,把排水口简化为安全风险,形成了一个理想上的封闭环境。但正如我们不能将信息安全问题脱离开信息化的大环境去片面、孤立考虑一样,我们也不能把信息化的问题脱离开一个部门的整体大环境去考虑。从更宏观一点的角度考虑,给一个部门带来收益的并不只是信息化应用,给其带来损失的也并不只是信息安全风险。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7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政策 体系框架

[分类号]G203

1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资源建设正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但信息资源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指导和调节作用。所谓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就是国家和社会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措施、对策等。这些政策法规涉及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各个方面,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政策法规条文中,发挥着不同的政策功能。由于制定政策的主体不同,代表的利益主体各异,所关注的问题也不一样,因而各项政策之间难免存在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现象。如何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出发,对这些分散的政策进行协调,使之彼此联系,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整体功能,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要着眼于国家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与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活动提供指导、规范与调节。因此,这个政策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政策组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涵盖从法律到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确保这些政策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2.2 协调性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是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要考虑到与其他信息政策之间的协调统一。由于信息资源建设活动具有跨行业、跨地域性特点,因此,必须将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构建置于整个社会乃至国际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强化与其他产业、部门政策法规的协调。

2.3 稳定性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事业,它的现状既受历史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应该慎重,而一旦制定,就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政策法规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保证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4 前瞻性原则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决定了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必须对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各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只有这样,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才能不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能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3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以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及其建设活动的内容为依据,结合国外和我国现有的信息政策法规制定情况,笔者设计了我国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1 信息生产政策

信息的生产和创造,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它有赖于信息生产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信息生产者的利益,并协调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利益关系,是信息生产政策的重要功能。此外,信息资源的生产质量也需要一定的标准规范,否则,只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或造成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按信息生产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信息生产政策分为以下三方面:

3.1.1 文献信息出版政策 不论是传统的文献出版活动还是数字时代的电子文献出版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指导和规范。目前我国在出版领域以“一法五条例”为基本框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出版法律法规体系。如《著作权法》专门调整作品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出版管理条例》重点调整在出版活动中国家行政部门同出版单位、与出版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从事出版活动的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印刷业管理条例》使出版物印刷企业的设立、变更、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都有章可循;《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是对《著作权法》的补充和完善,目的是更好地协调出版单位及其编辑、作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法规,如《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这些政策法规联合在一起,共同协调文献信息出版活动中的各方利益关系。随着出版活动的不断发展,这些政策法规还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3.1.2 信息资源数字化政策 信息资源数字化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印刷型信息扫描转化为数字信息;二是对本身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便于检索或保存的格式。数字化也是信息资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数字化是信息资源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利用的前提。但是,数字化过程本身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加以指导规范。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应该包括规划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和目标、明确进行数字化的对象和范围、规范相应的标准与格式以及技术要求等。目前在我国,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活动的主要有数字图书馆领域、电子政务领域、商业数据库领域。从现有的政策法规来看,有些数字图书馆项目对信息资源数字化进行了标准规范,如《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项目中关于文献信息数字化加工的标准规范,国家档案局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等等。这些对各个领域信息资源数字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3 数据库建设政策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数据库的建设,不论是数据库商开发的商业数据库,还是非营利性机构的自建特色数据库,都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支持和规范。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对大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数据库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并从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上予以规范和管理;②对商业化数据库建设,在质量上和价格上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布局情况和需求,建立特色数据库;④培养数据库人才,制定数据库技术资格认定制度;⑤协调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数量不多,对数据库人才的培养政策也没有明确的提法。在数据库保护方面,国际上已颁布许多条例,如欧盟早在1996年就已通过了《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Directive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Databases),以著作权保护数据库的结构,以单独立法保护数据库内容。而我国《著作权法》中虽涉及到“独创性”数据库的保护,但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条例,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信息采集政策

信息资源采集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资利用性。

3.2.1 信息资源选择与采集政策 传统文献资源依然具有利用价值,也是大多数公益性信息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和利用的重要资源。数字资源采集则包括各种电子出版物的采访、数据库的购买以及网络资源的开发等。其中,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的采集同传统文献资源的采访一样,都是对有序信息的采集。而网络信息的没有经过编辑、审校等程序,其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本身存在缺乏规范控制、缺乏质量控制、资源的短暂性、技术的不稳定性及限制性等问题。针对各种信息资源的不同特点,依据信息机构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政策,应包含的内容有:①从宏观上,对国家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布局进行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②对具体的信息机构,制定信息资源选择的标准,包括用户需求、内容特征、形式特征、信息获取成本、存取比例等;③确定适当的采集途径和方法,如采购方式、对信息资源采集系统软件的选择等;④协调数字资源采集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从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来看,某些政策与信息资源选择与采集有关,如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的任务:重视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传播,加强科技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建设;在1997年国家科委《关于“九五”期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重申了这一任务,并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做出了具体的原则规定。但这些都只是从宏观上提出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而对具体的信息资源选择与采集政策,目前尚付阙如。

3.2.2 信息协调采集政策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文献协调采购正向信息协调建设转变。信息协调采集政策就是为实现区域化、行业化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而对信息资源协调采集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指导。这方面的政策应包括:①从宏观上依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确定资源采集的范围和重点;②对各个信息部门的信息采集目标和任务做出分工,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③建立长远的利益协调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协调采集和共享。从目前我国已有的信息政策来看,这方面的法规比较多,有从国家信息资源建设整体出发的,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快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促进基础信息共享,并指出要加强生产、流通、科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有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的,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并指出国家测绘与地方测绘、测绘部门与相关部门以及军地测绘之间要统筹协调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国家信息化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随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这个时代的呼声越来越高,信息协调采集政策也需要更加具体和完备。

3.2.3 信息采集中的知识产权政策 知识产权问题伴随着信息资源建设的每个环节,在信息采集环节中尤为突出。传统出版物采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大部分已经解决,目前主要是数字资源采集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各种数字化资源成为采集和利用的重要对象,这必将涉及到众多拥有版权的、以多种载体形式发行的作品,这些都可能引起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解决数字资源采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从数量上看并不算少,可以说是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对数字资源合理使用、侵权等行为做出的明确界定。但是,我国面临着入世的新挑战,有些法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细化,特别是关于数据库采购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3.2.4 经费支持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经费支持问题,怎样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直接关系到各个环节活动的开展,甚至关乎整个信息资源建设的成败。在制定经费支持政策时应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做出合理预算,明确经费申报事宜;②规划各阶段经费投入方向和比例,特别是在信息资源采集阶段,要明确指出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采集资金分配比例,拥有和存取的经费比例等;③依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物质鼓励政策。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中,有科技部和财政部的《科技文献信息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经费的来源、申报、分配做了规定,明确指出经费主要支持方向和开支范围,但该办法没有指出各方面投入所占的大致比例。需要看到的是,有关经费支持的政策大多是针对具体活动和单位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经费支持政策也要针对各个时期不同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建设目的做出适时调整。

3.3 信息组织政策

信息组织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信息组织活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这些标准和规范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就是信息组织政策。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3.1 信息描述、序化与存储的标准化政策 目前信息组织的相关标准比较多。有关信息描述与揭示环节的标准有:ISBD系列标准、AACR2、《文献著录总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等非数字化资源的著录和标引规范以及DC、MARC、EAD等数字化资源的描述和揭示标准;有关信息序化的标准有:各种分类法(如DDC、UDC、CC、BC2)和各种主题法(如LCSH、汉语主题词表)等;有关信息存储的标准有:相关法律(如档案法)、格式和标识的标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如OAIS等)。信息描述、序化与存储的标准化政策的制定就是要明确信息组织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标准,并确保按标准执行。这方面的政策法规目前大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如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水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中针对交通信息资源的组织制定了核心元数据标准、标识符编码标准、资源分类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CALIS针对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制定了统一标准和规范(《网络资源元数据规范》、《网络资源元数据描述著录规则》);等等。总的来说,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信息资源载体形态、传播形式、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些规定需要适时调整。

3.3.2 信息资源整合政策 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对不同来源、不同渠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信息资源整合政策就是对信息资源整合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主要包括:①依据信息资源利用的需求,确定资源整合的目标和内容范围;②确定相关标准(如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的选择、元数据的构造),制定具体的方法策略;③协调整合中涉及到的各种权利关系(包括知识产权、合理使用权等),明确整合后

的信息产品权利归属问题。目前有关数字资源整合的政策比较薄弱,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这类政策法规的建设应加快步伐。

3.3.3 信息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政策 对于非数字化信息资源而言,有些珍稀文献具有长久的保存价值,需要长期保存与保护,有些还需要转化成别的载体形态进行保存。因此,对非数字化信息资源保护政策应该包括:①促进多种技术手段并用互补,建立卓有成效的文献保护体系;②加强对文献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加大对文献保护事业的投入。从现有的政策法规来看,有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具体做法,同时还对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要求。

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和保护问题更为复杂。目前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取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主要靠技术来解决。但从政策层面上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制定数字资源长期存取的统一标准和组织管理协议,以尽量减少数字信息在新旧平台间转换的难度,降低数字资源长期存取的组织管理难度;②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数字资源制作出版机构免费呈缴数字资源产品样本的义务和责任,以确保数字资源在国家控制下的长期保存;③通过政策与法律确立数字资源的制作者对数字资源长期存取的最终责任机制。关于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保存数字遗产》(Charter on th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Heritage),对数字资源的保存进行了指导和规范,但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规,只是在有些法规中有部分相关内容。总的来说,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起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这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信息安全政策

与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有信息保密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因而信息安全政策也应该成为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从目前我国已有的政策法规来看,有关国家信息保密的法规数量比较多,但是,有关个人数据(隐私)方面的政策法规在我国几乎是空白,这方面的政策法规还需不断补充和完善。

3.5 信息资源体系评价政策

信息资源评价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评价政策就是为评价资源体系所具有的整体功能和属性而确立的标准和规范。信息资源评价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确定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调控和评价机构;②根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确定资源体系的具体评价标准。目前的信息资源评价政策法规主要是针对政务信息评价而制定的质量记分标准和操作办法,而针对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目前还鲜见完整的评价政策。但随着信息资源建设活动日趋活跃,研究和制定信息资源评价政策也势在必行。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8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建设 提升 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

目前普遍存在的状况是:一部分企业决策者的信息管理意识淡薄,对信息化重视不够。认为搞信息化投入大,见效慢,不合算;有的只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对采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化极不适应。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上,企业领导者,特别是决策者的重视与否、认知程度高低是关键所在。

2.实施管理信息化工作缺乏总体规划

主要表现在:企业前期的系统咨询论证不充分,导致后期软件系统建设科类繁多、体系混乱、难以兼容,造成新的“信息孤岛”。既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为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升级换代带来困难。信息技术装备落后,社会网络化程度低,对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技术只是提供可能,应用才会产生效果。企业信息化只有与企业的业务相结合才有实际价值。

3.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严重缺乏既熟悉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产业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素质远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员工文化程度的低现象,使企业人员的新知识、信息的输入、接收都存在巨大障碍,严重影响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较低,影响了管理的现代化。

4.信息流通不畅,使用率低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超区域的信息交流能力,难以超出地域限制与潜在的客户或经销商实现沟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交流不畅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信息不灵、情况不明仍是目前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原因。

5.企业规模集中度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能力弱

我国企业结构的突出表现是独立分散,集中度低。各企业自成体系,规模经济性能差,专业水平低,缺少盈利和积累能力强的大企业,这些成为我国企业推进信息化的严重制约因素。

6.市场营销观念淡薄,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不足

我国企业信息需求意识淡薄,普遍缺少市场信息系统这个驱动力,加上管理方式落后,从体制上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施科学管理的内在需求,这就使我国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手段,特别是高效利用各种信息载体攻占国际市场能力太弱,不仅在占领国际市场方面举步维艰,而且国内市场被外商挤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二、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对企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作用在于它将为企业建立起对外界变化多端的环境实现快速反应的机制,它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水平。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相互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不断创新,最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从企业基础实力来看,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抑制了企业基础实力的增强

我国信息化网络应用程度不完全,使其效益的发挥大打折扣。较低的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决策成功率。企业信息技术装备落后,难以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抑制了企业基础实力的增强。

2.从企业产销能力来看,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产销的各个环节

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设施的大环境,企业普遍缺乏超区域信息交流能力,难以超出地域限制与潜在的客户或经销商实现沟通,严重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3.从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来看,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降低了资金运作水平

我国企业信息化所表现出的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灵、情况不明的现象,势必使存货量加大,甚至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大量呆滞存货的存在使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都失去其真实含义,从而降低企业偿债能力。

4.从企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来看,企业信息化的滞后使新产品开发和扩大再生产能力都无法有效发挥

企业信息化水平低造成的市场信息不灵,则大大制约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扩大再生产。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低,尤其是应用网络的比例表明信息化功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信息化,而推进企业信息化必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

1.转变观念、增强意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企业信息化才有可能顺利进行。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还涉及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已不是技术问题的处理,不仅仅单纯是增添设备、建设网络的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领导、业务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视;二是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三是规范的管理基础。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确企业信息化的方针目标,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化意识,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讲求实用和实效,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通过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企业信息化要兼顾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扩充性。在坚持实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断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吸收和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成果来更新完善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应着眼于建立共同的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体系,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因为分散的、独立的推广网络体系将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3.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的长期工作,需要保证资本运营的稳定性。要加大资金投入,把信息化资金列入到企业建设的投入计划;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所在,因企制宜地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必须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同步,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为依据,确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骤。

4.抓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

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及组织机构的合理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是技术性的,但绝大多数是组织和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和合理的组织机构。其次要加强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企业全员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全员的危机意识、管理意识、信息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要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全员业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来,并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尽职尽责。第四,要把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制定明确、量化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5.充分发挥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后发优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具有一个特殊的优势,即“后发优势”或称“落后的优势”。由于“后发”,我们可以不必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充分利用发挥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借鉴发达国家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管理方法及丰富的经验,加快发展步伐。

6.重视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9

1.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信贷补贴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金融的主导理论。八十年代以后,农村信贷补贴论逐渐被农村金融市场论替代。农村金融市场论特别强调市场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指出农村资金机会成本较大,认为政策性的金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农村的金融中介结构可以通过利率的市场化补偿其发生的金融成本。

金融抑制是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状况时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农村信贷补贴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金融抑制可能是供给型或需求型中的任一种。

2.金融生态环境的解读

所谓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或生物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环境是指人类生存自然现象的总体,环境和生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名词。金融组织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与其自身生存环境之间长期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过程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就是通过分工与合作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动态平衡系统。

3.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直接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极为必要的。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及信贷资金、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及政府的政策及执行等。

二、现阶段我们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为了能够更清晰的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我们以辽宁省丹东市为例从信贷资金支持状况、农村支付环境状况、金融机构设置情况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1.金融机构网点在农村地区的设置情况

辽宁省丹东市截止二零一三年年末共有银行机构十三家,营业网点共有二百四十个,其中城市营业网点数占总营业网点数的46%,农村地区网点则占据54%。

2.农村信贷资金的支持情况

截止二零一二年末,辽宁省丹东市银行各项贷款总额共计580亿元,其中涉及到农业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4%;涉及农林牧渔方面的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32%;涉农其他方面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68%;按贷款城乡地域分类,农村地区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87%;城市涉农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13%;按贷款接受主体分类,个人涉农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27%;企业涉农贷款占涉农贷款总额的73%。

3.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

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是农村多层次的客观需要。现阶段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情况可概括为: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部分地区仍较为落后、农村人均银行支付结算账户拥有量较高、联网核查系统已经覆盖农村所有银行网点、农村地区的主要支付结算方式依然是现金、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依然落后于城市。

4.农村信用体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农村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信用缺失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最终造成农民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的局面,严重的影响了农村整体。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国家发动主要金融机构在二零零八年开始加强了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偏低。辽宁省丹东市农村银行机构网点仅占自然村总数的10%,换句话说平均十个自然村才有一个银行机构网点,农村地区银行网点的数量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农村银行机构网点在当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银行机构网店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村镇,有的经济落后的村镇甚至没有银行网点。

其次,追求效益最大化导致农村金融网点萎缩。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是农村金融机构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如果受业务量限制出现亏损,金融网点的应对措施就是撤离或合并,这就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贷市场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出发点偏离了三农主题;现有信贷产品不能满足农村信贷市场的需要;农村信贷服务不完善抑制了信贷需求、信贷没有有效的载体支撑;信贷营销力度不够等。

3.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概括的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支付结算资源配备不合理而且银行卡受理环境较差;支付服务组织较为单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用途过于简单;支付结算体系基础结算建设落后,制约了业务的开展;支付结算知识未能普及,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使用;支付结算收费偏高,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难以推广。

4.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地方金融机构及政府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积极性;农户信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农村信用评级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农村征信市场缺位严重;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健全。

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1.农村地区金融网点数量急需扩大

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在过分的依赖农村信用社,银行监管部门应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机会,鼓励并引导各商业银行积极的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结构布局,鼓励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另外,要逐步加强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来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分散风险。

2.农村地区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要加强

农村资金的大量转移、流走,使乡镇涉农金融机构缺少资金,造成存款比例失衡,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加大农村地区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提出建议包括:强化信贷资金的支农责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完善农村信达抵押担保机制;各项信贷支农政策要切实有效的落实;金融政策宣传活动要在农村积极的开展,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全方位覆盖。

3.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服务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支付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结算汇路、优化支付环境。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的具体建议包括:加快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支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卡的功能要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新业务、新机构的发展;扩大农民工银行开的特色服务范围。

4.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0

关键词: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云技术;云资源;信息数据传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06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2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通信网络用户对数据网络和信息通信管理系统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的基础上,研究云计算技术的作用方向。此外,由于云计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服务器管理、全网分析处理以及实时监控等问题。因而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发人员要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系统建设。具体可从应用云计算技术以及虚拟化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当前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的系统建设。

1 云技术概述

云技术指的是在广域网或是局域网内,实现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等资源统一的托管技术。具体来说,其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储存以及共享的托管技术。云技术在市场环境中的应用本质是,解决距离、空间以及环境等限制问题,使得输入账号、登录认证等操作都可以通过接入云网络来实现。这样一来,用户在云服务系统中进行业务传输,只需要有一台连接网络的设备系统以及系统记录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实现网络访问。而且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系统的数据访问。在此过程中,用户访问的信息数据是保存在具置的,其具有安全性以及密封性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用户无需担忧访问数据的信息内容泄漏。从个人计算机设备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输入/输出接口、数据处理器以及数据存储器。云技术能够将数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高工作量放到云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使用设备的成本。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通信系统市场环境对云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个人计算机用户仍认为采用云技术,并不能保证访问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来提高用户对数据信息网络存在安全性的认识,进而摆脱距离、空间以及环境对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限制。

2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及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由于其具有集中各类管理系统的特点,统称为网管。信息通信网管系统的运行实质是:通过各类通用或专用信息通信的技术性标准和手段,来实现大规模设备、数据以及信息等资源的功能性管理。具体来说,信息通信网管系统的运行互动,主要依靠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使用者、被网络资源以及网络系统来实现。其中功能模块以及网络资源是由各类厂商决定的,而实际运行互动模式则是由系统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

2.2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各类厂商所属的发展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例如公众网管系统运营商和专用网络通信企业等。但无论是哪类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其后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均采用了分散式管理。这就意味着每个专业通信网络系统平台均具备各自的软硬件系统,而且其存储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管理软件等是完全分离的。这里指的专业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传输系统、网络系统、交换系统、计费营帐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内容的自带业务,为网管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应用便捷。由于系统内容的软硬件都是独立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专业系统都需要配置相应的独立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磁盘阵列。与此同时,系统配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需要配置单独的技术人员。

由此可见,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方式,具有投资额度大、资源浪费高以及工作量强度高的特点。而且每个系统专业处在各自的网络系统中,这就需要系统用户要使用不同的网络终端。具体来说,管理通信系统的操作人员要在每个专业系统中使用不同的账户密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管理的工作量。此外,由于系统设备以及管理需要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复投资维护管理的概率。针对这种系统软硬件应用管理的复杂性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采用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方式,来缓解当前网管系统运行的单独部署以及单独管理的局面状态。而云技术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优化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的较好选择,相关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3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云技术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已有个别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营厂商开始应用了云技术。事实证明,创新应用云计算技术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基础设置的集约化程度,从而实现了提高管控能力的应用目标。具体来说,云计算技术通过建立集中式数据中心,为网管系统的高效性管理提供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系统安全可控的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通信业务服务领域的综合应用目标实现证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将有利于开发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模式,这是提高系统软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价值的有效技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节约了信息通信系统整体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然而,在实际应用云计算技术过程中,存在信息通信系统原设备的接入和控制难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具体作用的价值。具体来说,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对多个信息运行点进行实时监控。由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设备具有互联特性,这就会给数据信息中心进行全网的分析处理过程带来麻烦,进而扩大了系统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深度。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为改善当前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研究课题。

此外,由于系统云计算资源的建设规模庞大,服务器数量众多并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运行着数百种应用,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服务器,保证整个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是巨大的挑战。云计算系统的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地进行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

4 云技术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合理利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硬件资源池的需求,相关建设人员应将构件集约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以及要求来进行满足。具体来说,要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动态调度能力、按模块需求分配以及充分利用设备作用价值等,来实现降低信息通信网管建设成本以及能耗影响等目标。其中云资源的管理人员,要使系统能够提供给云计算资源的资源申请功能、资源监控功能、资源运行功能、资源备份功能、资源安全功能以及资源配置功能等。这样一来,系统就能够对多个云计算资源池中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对于平台的一级部署服务以及资源的运行调度,都需要在所属的各个专业系统资源池进行实际运行。对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后续建设,要把具体提供给用户的服务目录,输入到云资源的管理系统中。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云资源系统的先进统一性原则、规范标准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融合适应性原则以及安全性原则,这些原则都能够有效提高云计算技术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云资源的管理系统是一种需要通过统一开发平台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应用系统。这就意味着其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可靠性,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例如,系统研发人员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及安全机制,来保证网络管理系统实际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对于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开发整合、架构目标的设计、云计算技术的更新升级以及服务器作用的虚拟化整合等工作,相关建设人员应在各项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升IT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建设管理水平。事实证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方法有效提高了IT基础设施系统的共享功能作用。这一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部的超前谋划是分不开的,即因其创新引入了云计算以及虚拟化等先进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数据网络系统的传输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无局限。

在引入了云计算技术以及虚拟化信息技术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虚拟化功能通过存储以及分布式的计算方法,合理优化了系统硬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集群化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来满足网管系统的数据信息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的配置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建设人员只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所开发出来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功能,就能实现研究的目标意义。从行业建设发展的角度讲,云计算技术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使得通信系统数据传输从传统的分散式硬件PC承载成功的转型升级为集中化的服务器承载。这样一来,每台系统设备上就会具备多个负载软件且相对于硬件保持独立状态,从而使系统不仅实现了集中化应用,还具备云平台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扩展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并不能有效满足系统用户对数据信息传输、存数以及动态配置的需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系统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建设。事实证明,云技术应用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其数据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同时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也加快了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系统安全可控性方面的建设发展。由此可见,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应用云技术,将具有满足未来网管系统建设的作用价值,相关建设者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鑫.云技术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社会逐渐面向信息化、数据化发展,如何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准确性是当前各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的发展步伐中,信息系统的规范化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日趋重要,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系统的高速运行,逐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以此更好的促进数据归档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简要提出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的要点,并以石油企业为例,提出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得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企业档案管理系统 运行维护 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发展空间也随着扩大。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对其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信息化电子档案作为新时期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一项工作方式以及工具,其运行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石油企业中,强化其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分析档案管理运行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要点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手段维护以及管理一个已经建设完毕信息系统,保障其长期性的顺利运行并长时间发挥其运用效益,比新系统的建设更具价值。

(一)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任务

在企业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发现,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并非简单的维持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时,也包含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具体如: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对系统运行功能的应用加以推广;不断充实、修改、更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尽可能避免以及排除档案系统的运行风险以及系统错误;逐渐完善以及强化系统功能;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创新相关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率等。

(二)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原则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预警性原则。一般来说,企业档案管理运维系统包括多种预案,争在系统出现故障性问题或者系统的紧急状态,能够及时预警并找出相关应急措施,这对于系统运行维护效率的提高以及运维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2)科学性原则。企业档案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不能处于事务性处理这一局面,同时,各级运行维护系统应当避免问题的重复性处理,逐步实现系统工作的科学化。(3)指导性原则。在实际的系统运维中得出,系统问题的发现以及解Q与系统的完善与开发、系统优化机制以及相关业务流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具备指导性原则。

(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功能

运行维护技术对于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系统平台应当实现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问题反馈的高速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以此逐步实现系统数据的准确性目标。另一方面,系统平台应当具备指导以及操作功能,企业分公司在使用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更新、工作人员缺乏经验、业务变动等问题,常常由于系统缺乏有效的功能指导,应当系统功能的发挥。在系统工作环节,通过有效的指导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故障以及系统故障,能够降低系统运行维护的压力,并逐步提高系统运行维护的准确性。

另外,针对企业方案管理系统而言,还应当具备系统优化功能,即在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通过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功能。同时,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当具备信息仓库功能,通过信息仓库收集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措施,这对于系统信息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仓库也包含信息流转、系统功能运行指导等方面的信息,能够为系统的推广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制度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建设相关制度保障体系,比如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应急制度等,以此不断提高系统运维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运维制度的完善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系统管理人员的有效维护,能够降低系统运行中的风险,有效改善系统工作的质量以及系统服务水平。通过科学的考核以及激励体制,合理评价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行为,不仅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系统运行维护的健康发展。

二、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现状

石油企业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于其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建设统一化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现阶段,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全面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史,是企业发展方向的一大依据,通过档案资料的有效分析,不仅能够明确其自身发展目标、扬长避短,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通过档案资料的管理方便与企业领导及时了解其各个单位的发展情况,并以档案作为实际出发点制定一系列管理方案,保障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当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真实性问题

一方面,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档案是石油企业中重要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其真实性。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保障档案信息以及相关重要数据的安全,使用档案文件时很有可能出现信息篡改或者数据遗失的情况,无法保障信息的安全,极大降低了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石油企业中,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中多为图表资料,档案资料的负责人不明确,无法保障资料的权威性,或者存在档案资料的删改情况也难以发现,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的真实性问题是应当逐渐引起重视。

(二)保密性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以往的电子式文件档案或者手写档案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文件档案容易出现遗失等问题,极大影响其安全性以及保密性。而使用计算机作为网络终端,能够极大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不利于档案资料的保密。

(三)长久性问题

随着办公系统的数据化发展,许多单位逐步面向无人办公状态发展,信息化文件档案的运用范围也不断拓宽。现阶段,企I信息、数据均可以储存在电子档案中,工作人员只需手动操作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方式简化了办公程序,但是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档案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全部遗失,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长久性发展。

(四)广泛性问题

档案管理按照原来传统管理制度,利用率并不高,查阅资料难,不能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关文档,档案不能被广泛应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后,可以快速定位档案位置,准确找到原始档案,并能让存放的档案内容得到更好的运用,充分发挥历史档案资源的作用。

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措施

(一)库房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其在企业各个领域的运用更加深入,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建设全新的、能够与之适应的档案库房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通过其时效性特点逐渐实现库房的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库房的空调设备以及温度,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逐步实现库房管理的现代化以及智能化。

(二)建设档案管理相应的网络

现代化社会的信息数据量不断扩大,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成分,因此,在这一时代中,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其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价值。建设档案管理系统是改善传统管理方式中问题的主要手段,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推广化运用,同时也能满足数据量剧增情况下人们的工作需求。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更加方便的管理方式,通过计算机的硬件共享,有效建设档案管理部分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三)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石油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其工作水平,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定期组织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与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在提高其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对于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石油企业应当加大人员培训投资,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培训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际演练,以此培养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四)积极引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企业档案管理国策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与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意识到技术发展的中心作用,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通过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化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可靠性。

四、结语

石油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水平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有关人员应当引起重视,积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海燕.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与体系建设[J].现代企业,2016.10(15):847-849.

[2] 陈永生,苏焕宁,杨茜茜.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安全保障[J].档案学研究,2015.04(18):63-66.

[3] 祝云飞.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解析[J].机电兵船档案,2016.05(12):251-253.

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2

街道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基层,在城市工作中最直接面向群众。街道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建设不断深入,街道工作也出现了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趋势,承担着城市建设、综合治理、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民政、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多项职能。档案信息也随之日益丰富,如何利用街道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其效益就是对做好街道各项工作的支持。

当前,街道档案信息利用出现了以下趋势:

1.档案信息日益规范化

各类档案从收集到归档都日趋规范化。规范化对街道档案的积累非常重要,长期积累系统化的档案为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这种规范化使信息共享逐步成为现实。

2.现代化的社区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反映在街道档案中,街道工作呈现新的气象。这就要求考虑新形式的街道档案管理机制,突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等问题。

3.档案信息共享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海淀区各委办局以及28个街道乡镇的档案信息共享难以充分实现,如何满足各单位对管理信息的需求,各单位信息如何有效交流,信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等问题,将随着政府机制改革的深入而日益突出,因此,建立促进各单位档案信息共享的政策是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街道档案信息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档案信息结构单一,门类不全;文书档案储存量大,忽略了财会、城建、音像、科技档案的征集;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专业的训练和系统的培训时间少,对信息利用的意识还不够强,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比较低。

为了做好街道的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配备现代化管理设备,实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计算机管理已经是基本的工作手段。街道档案信息利用可以从最急需的信息入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问题是提升信息利用效率的基础。前者是档案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后者涉及更广泛的政府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问题。目前一般的数据库查询以及网上查询可顺利实现,但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数据源的缺乏和各种系统之问的重复和不配套。需要区档案局牵头,全面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配套相关设备。

2.建立适应现代化利用技术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