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时间:2023-10-05 15:56:20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第1篇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解决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的对策,要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着手。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进行制度制约、引导重视、加强激励机制来促使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方式的探索,以快捷的运用方式、简便的操作方法、新颖的教育理念来改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闲置现状。农村远程教育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宰农村教育,将有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但我们也看到,怎样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现状

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情况到底如何?实际上,除少部分学校对资源的运用形成氛围之外,大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资源下载了就保存起来,根本没用于教学中。有的学校就连下载都不能正常进行,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讲公开课才查一查、用一用,或者是上级有关部门要查看远程教育使用情况,学校才组织教师突击使用,做好记载,应付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

农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更新慢,教师所拥有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够,除部分年轻教师外,还占相当比例的教师不会下载资源,不会操作幻灯片软件,甚至不会电脑操作,以至于只要用电脑就得求人帮忙,更不用提灵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了,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农村远程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农村学校终端设备欠缺。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有限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教师、这么多班上课的需要,因此,是设备的欠缺造成了有资源用不到的尴尬局面。

2.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多年的教研让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研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做秀”。因此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抵触,认为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也是花架子,而且又费时费劲。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资源是上课的帮手,相反认为它是“帮凶”,似乎是远程教育资源给教师加重了教学负担,有了远程教育资源,他们再不能“一支粉笔、一本书”地灌学生,他们没有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反而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是一种痛苦。一直以来,教学教研“两层皮”的现象长期阻碍着教改前进的步伐。

3.是管理措施不到位。人都有惰性,再加上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推广都有一个过程,没有最先进的强化手段,很难让教师们尽快适应新的形式,这样就延缓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普及的步伐。

三、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我们如果把握住远程教育资源的操作运用,这一关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1.加强引导,创造氛围,转换教师角色。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重视是保障远程教育实施的前提。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毕竟是由教师来操作的,如果教师不愿意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来教学,那就谈不上远程教育了,所以要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现状,必须从正确引导树立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信念做起。我们要加快教师观念转变的速度,把远程教育工作与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躬身实践,让教师在交流、学习和实践中尝到甜头,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促使教师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去钻研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第2篇

摘 要:当前,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倡导以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等方面,研究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r村中学;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22-01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部分农村中学各方面的基础相对较弱,教育质量偏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不利影响。在部分农村中学,存在“一多”“二缺”“三不适”现象。“一多”即学困生多,留守儿童多,单亲儿童多;“二缺”即缺资金;“三不适”即部分教师年龄偏高,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要针对现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注重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倡导以生为本

受教育环境的限制,部分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于时代。因此,要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发展。作为负责任的教师,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时时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同时,教师不要只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首先,要注重引导。教师要定期召开全班学生会议,在会上多讲知识的重要性,用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统一学生的思想,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其次,注重尊重与理解。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再次,注重激励。在学年初,教师要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表扬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身长处与不足之处,以激励每个学生不断追求卓越。并且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作用,以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重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分层教学、任务教学,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集文字、符号、声音、图形、视频于一体,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学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类型的noodles(面条)。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真实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及网络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更新颖,教学资源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网络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成为可能。

三、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学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时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要敬业爱岗,具有服务和奉献精神。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自觉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知识,用正确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要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安心工作;要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学校还可以开展“文明教师”“师德教风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每学期进行师德教风测评,增强师德的导向和感化功能,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前,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分层教学,同时构建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并且还要办好家长学校。有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

 

1.创设敬业乐教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优美的物质环境和温馨的心理环境,美好的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我校根据“乌木成金,扬帆远航”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以“扬”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三风一训”“主题文化墙”“文化宣传栏”“廊道文化”“班级文化”等环境打造,让师生氤氲在馥郁的文化气息中;小叶蓉、丁香、鱼尾葵、腊梅等花木及学生从山坡上移植的花草,把学校打扮得四季葱绿,花香四溢;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及时补充孩子清感营养;“三味书屋”“乡村学校少年宫”让留守儿童在课余不仅浸润书香,还学到了艺术特长;“班班通设备”的添置,全面改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师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得安心快乐。

 

2.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教育教学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使教育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应该根据学校实情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我校制定完善了《教学过程督查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学质量监测制度》《业绩考核办法》等,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发挥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优秀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和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影响学生。如我校与镇上一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共建机制,该企业每期对我校优秀师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

 

3.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能大大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一是重视学习培训。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培、远程培训、市县组织的听课、讲座等活动;邀请领雁专家、市县教育专家及名师到校指导教学。老师在学习培训中获取最前沿的课改信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艺术。二是重视校本教研。每周利用一定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学习培训主体可以是学校教学领导,也可以是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等。另外,教师自主学习并做学习笔记,在每周的集中教师会上分享。三是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学校教研制度规定每学年必举行学科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赛课等,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形成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四是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流动性较大,特别是优秀教师考调进城等因素,要求学校培养一批批“接班人”。年轻教师虽教学理念先进,但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容易“抓瞎”。实施“青蓝工程”“一帮一”等活动,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起来,填补教师流动的教学“空缺”。

 

4.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说出千遍,不如做出一遍”,光有教育教学制度而不抓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就根本无法保证。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行政人员,首先要带头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特别是要多听年轻教师和年老教师的课,了解把握每位教师每个班级的教学状况,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进行教学评析,优化课堂教学。其次是教导处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督查管理。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过程创造出来的,这个过程是若干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每个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直接和闻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每一个环节。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培优辅困等的督查管理,跟踪部分教师教学轨迹,以避免出现整班质量不佳的现象。最后就是要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不仅进行终结性评价,更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引导、激励师生调整学习状态,积极追求更优异的教学成绩。

 

5.关注留守儿童学习

 

农村小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以我校为例,约占70%。这个群体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整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尚在形成阶段,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这些孩子的教育就只能依赖学校教育,可见,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可谓决定留守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要提高整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定要关注留守儿童群体。这些孩子一般l生格内向、害羞,如果他们在生活上无人关心、情感上无人关注、学习上无人辅导,极易变成“学困生”。班主任、科任教师除了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外,还应该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爱心和耐心,如当面纠错、课外辅导、表扬鼓励等都能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自信。

 

当然,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也不一。总之,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进行策略化管理,就会缩小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步达到教育均衡。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

前言

近年来,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提高本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因为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往往标志着本国的经济水平的社会文明。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更应努力地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然而要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很容易的,这里就谈几点看法:

1、实际出发,端正教学思想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潮下,学校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被鄙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人,得不到尊重。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都认为只要是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必考课成绩好,体育成绩好不好没关系。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而学生呢,觉得体育课不重要,又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与其上这样的体育课,倒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对自己将来升学还有好处。有的学校以缺乏体育教师为借口,体育课就敷衍了事,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所以,农村的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为此,作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向他们讲体育课的重要性,同时要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教学的投入。另外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教学,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互质及业务水平

2.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言于律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2正确的示范与清晰的讲解

体育课与其它课不同,课堂上必须有示范。体育课的示范就如同数学课中的例题一样,必不可少的甚至重要性更大。因为体育运动的由来就是模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主要基本技术工作进行研究,做好示范 ,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化(示范规范化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选择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数和运用示范的时机等方面都应用科学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运用示范不当,则会造成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以教师必须不数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示范能力。

讲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信息的核心教学法,讲解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及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律相吻合,语言简单扼要,使讲解既精练形象生动,又能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如何用好讲解时的语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体育项目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较好要求。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缓急、语言的抑扬顿挫顿挫,在讲授技术动用要领时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浑厚(同时要通俗易懂),且具有平易新切之感。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使人兴奋;富于文采的语言,使讲解润色生辉,更加形象生动,形成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如果既平淡无味,又脱离实际,就会降低讲解的效果,失去讲解的作用。

2.3较强的组织能力

课堂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练习,一但课堂组织不好,师生脱节,学生自己练习,一些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形成定型,改正极为困难,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一堂课组织的好,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了解学生有针对性教学

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如果不能教学对象进行了解,教学工作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生理都已趋向于成熟,而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又是不一样,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也应当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对知识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决定一堂体育课的运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有助于教师钻研业务,吸收新的信息和科研成果。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讲究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对体育的爱好是千差万别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体育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法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非常注意举止言谈,做到风度翩翩,教态亲切,谈吐文雅,要求严格,教学规范,同时讲究教学有方,争取趣味性,游戏性,竞赛性等,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知识。这样使学生自觉与教师配合,在体育课中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5、注意知识更新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 ; 开发; 快乐教育; 情感目标 ;

体育训练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1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农村中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体育教师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更要大胆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位的定点,免于用石灰来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多种级跳练习;可用于各种标志线等。又如利用皮筋进行课堂教学。农村的孩子很多都热爱运动,愿意加入到活动中来,利用皮筋可以进行跳绳、跳高、跳远的简单教学,也可以利用皮筋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

2在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学校体育中的落实,学生将会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学校体育在这一标准下开展,将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体育教学要以健康为思想,以快乐为整堂课的主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区别对待,使快乐真正深入学习当中,从而使青少年体会到健康的效果,使青少年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当今,国际上掀起“快乐体育论”的思潮,强调运动乐趣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爱好是运动的动力,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即产生爱好的兴趣“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校提倡快乐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从而养成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的教学,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健康伴随着学生呢?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故事化;2、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3、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4、发现、保护、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3在体育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以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伏特 操、玩儿。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上户外课而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活动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因素有关。过去人们在分析体育教学时总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认知系统,而往往忽视情感系统。因此,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情感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兴奋中发扬,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4改体育课为体育训练课

《大纲》中规定初中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全面发展,增强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既然由于器械、人数等原因无法按《大纲》规定的内容上课,只能“放羊”,倒不如解开大纲的束缚,改体育课这体育训练课。在体育课上或统一组织,或根据体育体质状况,男女分成若干练习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器械或自然条件灵活安排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例如利用围墙做推墙壁练习、后蹬跑练习,利用小树林做折线跑等。安排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安排方法既要同运动训练,又要根据实际减小强度,减少运动量。训练课所需器材少,并且灵活多变,自然就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了体质。如果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好玩等特点在课堂中适当安排一些比赛性、游戏性的活动内容,更能提高课堂的质量,提高锻炼效果。由于体育课的新奇性、游戏性、比赛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再在调整课中讲述一些体育保健知识、健美的锻炼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好奇心,也就会慢慢使学生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变。

21世纪需要结实健壮的体魄,而不再机械地把目光放在会跑、会跳、会投、打球、踢球上,因为那些不是教育。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磨练学生意志,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培养体育能力。因此,将体育课改为体育训练课是合情合理的,至少在目前农村现状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教育平等;优势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教育难题是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因此,其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不在重点校而在薄弱校。对农村教育而言,通过发展远程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质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弥补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远程教育以国家“买单”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缩短城乡孩子的“起跑线差距”,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公平。本文结合历年来远程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经验,在阐明远程教育特征与优势的基础上,探索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分析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以期对广大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远程教育的特征与优势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途径。远程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突破时空界限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实时双向互动

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根据因特网中信息和学习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型交流。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远程教育成为唯一的、真正的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

(三)多媒体生动表现

计算机、电视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包括制作、存储、自动管理和远程传输。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远程教育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是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由于师生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同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区别对待,农村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和思想以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自己备课,上课,授课时每个教师均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添鸭”式灌输使教师成为了教学中的主宰。但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教学空间扩展到整个社会,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将集文字、声音、图象、视频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使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达到最优化组合。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学时空概念、知识传播手段、教学实施对象和教育教学形成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要求教师这个重要角色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是管理员,是辅导员,是伙伴。

首先,教师应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目前,许多教师还不适应这一点,仍然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知识承受者,没有认识到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课程的设置,从多媒体教材的制作到各个环节的实施,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使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远程教育。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各学科差异较大,从教材选择到课堂面授直至课程结束测验,基本上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在远程教育中,每个教师都置身于一个教学系统中,如教学内容,测验方式等相对重要的教学环节将由原来的个人随意性转变为整个系统决定的统一性。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书本以文字和图片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老师在课堂上主要以黑板、粉笔为工具传播知识。而远程教育中教师要面临信息技术整合的挑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以学生为中心、高效率的启发式教学活动。

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等提供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组织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远距离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而这需要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同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习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促使学习者的自主能力不断提高。

三、远程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一)教师概念的转变

回顾人类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由简单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最初是私塾求学阶段,当时的学习主要为师生“一对一”方式,教育的范围和规模受到极大限制;随后是课堂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一对多”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扩大了教学规模,但学习主要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仍有一定限制性。现代远程教育允许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空上存在距离,不同于面对面的讲授、交流的学校教学,主要表现为“多对多”教学方式,这就必须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来缩小、弥补师生在时空上的距离。同时,在远程教育中,教师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远程教学越来越是一个群体行为,而不再是个体的行为。

(二)教学主体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现代远程教育十分强调学习主体是知识的探求者,重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主体学习的内驱力。在开放教育本科试点座谈会上有人说:“网上学习可以因人而异,可根据自己的进度浏览不同的章节进行学习,各得益彰”;“网上教学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教育,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畅游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使我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网上学习真正体现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概括的说,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的自主安排、信息的自主选择上。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1、对教师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面对面传授给学生,而要逐步转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要熟练操作各种先进的教育工具,要掌握现代知识理论,帮助学生设计出最佳学习程序;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知各种学科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不擅长的领域里指导学生学习。否则,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落伍者。

2、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特别是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学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个别化、综合化学习方式,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在没有负担的轻松环境中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要求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创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构以学生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客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四、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策略

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如果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历尽艰辛建设起来的设备设施被束之高阁,将是最大的浪费。如何把远程教育设施用起来、用出实效,是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突出重点

远程教育的应用最好与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地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充分用好远程教育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专题活动、每周安排学生观看一场爱国主义影片或其他专题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可以把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的优秀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起来,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学校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二)加快教学光盘普及

通过电视机、DVD播放机播放教学光盘是最为简捷、最容易覆盖到大多数学生的手段,而且成本低廉、维护简便、易于操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将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农村学校更多的教学班迅速普及。

(三)重视工程应用的研究和探索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应用能力。培训重心要转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来。只有让广大农村教师认可和理解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转化为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

国家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与之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同步启动,农村学校信息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的特征,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为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的教育理论,起着关键作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任课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角色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农村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促进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五)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教育领域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信息技术”为提高信息素养提供了方便,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学资源”中的优秀课件,它更是激励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学习。在此推动下,许多教师具有了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国内外专家调查统计表明:同样的内容,只凭听能记住25%,单凭看只能记住25%,而视听结合可记住65%。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件具有集声音、图形、文字为一体的特点,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孩子们带进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知识乐园”,在“我爱大自然”、“智趣乐园”、“动动手”、“军事天地”中;播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其它学科课件,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激活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潜在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感染,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意识。过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情景教师费尽了口舌,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现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找到相关资料,《草原》美丽如画的景色、《三峡之秋》独特的风光、《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感人场面,通过电视给学生放出来,直观、明了、易懂。

第7篇

[关键词] 农村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既然农村职教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职教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村职校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1、提高重视程度

2005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提出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贯彻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精神,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教教师素质的重视。但是,对农村职教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相应的、专门的政策保障其继续教育的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应在制定具体的立法及实施相关政策时突出农村职教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在福利待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2、完善管理机制

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同时职校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有关方面的协调一致,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因此,在职校教师继续教育事业上,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其教育行政职能,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首先要推进相关制度的建设,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例如,对需要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继续教育期,在此期间,教师带薪参加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解决工学矛盾;其次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对继续教育质量进行监管,注重实际效果。

对于继续教育中教师的选择权不大的问题,可借鉴我国发达地区政府通过发行“教师教育券”来推进继续教育走向市场。即政府发放给教师“教师教育券”,教师根据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凭券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凭收到的教育券到地区教育局兑换相应经费。这种“按需确定培训内容,有偿参加培训活动,自主选择培训项目”的管理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受训教师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职业教育是目前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从国务院到各省市区县,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从福利待遇、职称评审、培训进修、财政支持等方面,制定鼓励从事职业教育的倾斜性或优惠性配套政策和措施,并把一定时期参与职业教育教师继续培训的经历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对职业学校的考核评估和教师职称评聘或业绩考评体系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职教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有些学员不去上课,或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在考试时敷衍了事等现象,均反映了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吸引不了职业学校教师,没有考虑到他们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的、充满个性化的经验,不能对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观点和看法的事实。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成人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什么,如何监控学习过程,对于学习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出评判。因此,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在新的培训方法上要考虑到受训教师的特点,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使个体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活动中去。如我们可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方法。这些教育教学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如果受训教师从这些教育活动的参与中体验到心灵的震动、思想的洗礼、学习的乐趣以及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帮助等,那么这将促使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并对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充满向往。

对于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而言,要对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知识的更新培训。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日新月异,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思想,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及时剔除教学中的陈旧内容。否则,教师就不能紧跟科技的进步,其在课堂上的执教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新成果都是培训学习的内容。

(2)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涵丰富的内容,有人把它概括为教学设计能力、知识加工能力、主题性沟通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五个方面。其核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三方面。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组织教学的基本思想。因此,职教教师要以观念的改变为先导积极研究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组织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实践能力的提高培训。职业教育需要“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懂理论又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数来自高等学校,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必须加大培养力度。教育部出台了多个文件都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要求和措施。因此职业学院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学院的准也建设和发展实际,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工程一线或专业部门的培训基地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积极探索和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取得工程系列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教师。

(4)创新继续教育模式。目前,农村职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有以各地区教师进修校为主要机构的“培训机构”模式和“高校本位”模式。这两种培训模式都以培训机构或培训者为本,而不是以受训者为本。如“高校本位”模式多以培训者自己的兴趣和研究为培训内容,与现实结合不大紧密。多是受培训者到学校去,受训者在时间、经费和精力等方面要有较大投入,有的培训安排还要影响正常的学校教学。对此必须选择一种更好的培训模式。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构建“城乡牵手、专家反哺、横向联合”的农村职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型模式系统。城乡牵手即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进行联合,由城市带动农村,由于前者在师资、经济、地域、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优势,可以定期向农村职业学校派出优秀教师支援师资,部分农村职校的教师也可以定期到城市职校进行交流学习,促进农村职校教师的发展;所谓专家反哺主要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将专家、学者请到学校,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给予理论指导。由于教师虽然在实践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教育理论方面,因长期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再加上教师教学工作繁忙,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还存在一定欠缺,直至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反思。通过这种形式,教师与专家对话,加速教师向反思型实践者转化;横向联合包括不同地区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通过教师工作坊,采取参与式,启发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逐步转变教学观念,尝试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教学大比武、组织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开展精品课建设以及名师工程,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还包括传统师徒制,主要针对新教师,由学校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老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其掌握教学的基本技巧,并在一定期限内保证新教师达到相应的水平。通过这三者结合的新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改善农村职校师资队伍的状况。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83-01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积极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健全,和社会、家长、教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以来,学生的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辍学的学生明显的减少。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大多数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见子女成绩不好,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带着尚未完成学业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这样的现象在农村不胜枚举,我为这些学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时也为家长的愚昧无知感到万分的无奈。还有的学生因为班级频繁的更换老师,对老师上课教育方法的不适应等,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或者逃学的心理。

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去加以改进。个人肤浅认识,仅作参考。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约束人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各种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适用于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坚决贯彻执行《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确实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视野极窄。本人认为,应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贫困面比较大,大部分学校的校园设施还不够健全。譬如:远程教育设备在很多农村学校,连基本的办公室都没有,多数学校是将办公室和远程教育办公室挤在一起。这样的现状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彻底根除当前校舍破、旧、险的办学条件,改变现代化设备落后的现状,真正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

四、改革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

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要摒弃陈旧落后的评价制度,与时俱进,强化教育评价中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而不仅仅单一地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考核。因此,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运用的方式,不仅要有口试、笔试,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

五、抓好学校、社会、家长三维一体的三结合工作

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事参加,加大学校各种制度在家长中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第9篇

Abstract:Building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is one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7 major policy decision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education, to promote health education, sustaine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key. At present,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there is not enough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the quality is not high enough, poor wages, low stability problem that requires preparation of structural reform,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funding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jects, to stimulate awareness of teacher self-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to address.

关键词:农村教育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编制 素质 保障体系

Key words:The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Teachers; establishment;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作者简介:王玉娥;(1983――),女,汉族,湖北秭归人,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74-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民的80%以上,一切发展都得从“三农”做起。而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着大量的生力军。显然,广大农村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是支撑我国农村教育的脊梁和骨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问题

(一)数量不足。主要是编制政策的缺陷形成的。本来农村学校、班级规模小,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剧增、需要寄宿等,需要更多教师。教师编制出现城乡反倒挂,农村教师更加缺乏。以小学为例:城市为1:20 ,农村1:25,农村的教师负担的学生比城市多了25%,达到1/4。这是农村学校普遍超编而数量又严重不足、大量代课教师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结构不合理。既包括年龄结构也包括学科结构。“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这在农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不是严重,而是非常严重。农村的落后使得年轻人不得不为了自身前途而挤向城市。呆在农村里的只剩下“老”、“小”两个人群,自然就出现了“老教小”的现状。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三)素质不够高。在主观方面,农村教师大多对自我专业发展没有强烈的意识,一方面,他们的工作量太大、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他们受传统习惯影响,对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方法不认同。通常情况下,教师素质的提升需要参加培训,即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想办法把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费拿出来,由于工资待遇太差,教师们连交通费、食宿费、书费也出不起。而且现在新增加的教育技术培训、班主任培训等,还有许多县区未列入政府经费预算。

从客观上来讲,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难以解决。在农村,教师的编制按学生数核定,由于农村的学生在逐年减少,因此农村教师的编制相当紧,导致农村教师的角色庞杂,有的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全包语文、数学、自然、音乐、体育等多门功课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仅应付上课、备课、批作业、写教案、编考卷、管班级、辅导学生、联系家长、应付检查等日常工作,已是筋疲力尽。

(四)工资待遇差。一些经济落后县的农村教师待遇远低于城市,是造成农村高素质教师的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目前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虽然是统一制定的政策,但实际收人差别很大。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城区和农村仅相距30 多公里,教师月平均收人相差最大的就达到100元以上①。而一些落后地区的教师实际收人比城区低得更多。这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教育,而主要是地方财政紧张,不少地方只能保证基本工资,其他的补助、补贴、福利、奖金等就很难发放。

(五)稳定性低。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过大,也使得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②以郑州市为例,城区和农村的距离相距仅30多公里,但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的月平均收入相差最大的达1000元以上,自然会引起农村骨干教师流动过快。这不仅制约着对农村青年教师“传、帮、带”的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还直接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梯队的青黄不接和教师队伍军心的动摇。农村中小学的骨干、优秀教师大量流入城镇学校,使原本就不平衡的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差距变得更加悬殊。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学生大量流入城镇,特别是高中学生,造成城镇高中班额人数严重超编,有的学校甚至每班达到80至90人,极不利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农村高中学生大量流入城镇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追求城镇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

农村师资队伍的现状不禁发人生省:在如此多残酷的现实下,要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要实现教育的公平,没有师资力量的迅速提升,这些艰巨的任务,只能永远是美丽的童话。随着《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会给农村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会给教育秩序的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不用代课教师,开不了课;用代课教师,不合法;正式教师,没有。这些矛盾快要把农村教育逼到了绝境。而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我国农村普遍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优惠的政策支持,寄希望于通过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来带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给足编制,重在考核。国家实行城乡一元结构的编制标准,指令性执行。这样做可以解决农村教师数量的大部分问题。对于数量较少的学校,政府只拿指导性的意见,钱由地方拿。这样做,起码可以解决一部分有知识也有能力的县域农村教师的数量问题。当前,教师编制的安排极不科学,统得过死,是用静止的观点处理问题,数年一贯制,不考虑发展。这实实在在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实事求是讲,解决编制问题,只是为解决农村教育的生存问题,还谈不上真正的发展。解决了数量,再想办法提高其质量。在保证编制的基础上,通过年度考核来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二)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待遇低、工资拖欠不仅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意识,而且使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缺位。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是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前提。

(三))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确保农村教育经费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留住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近些年,政府和教育部门选送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偏远农村支教,由于政府对这些支教人员的在福利待遇上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多支教的大学生合同期限未满就迫于生存压力毁约了。

(四)开展一系列免费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工程。如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工程,班主任、骨干教师、新课程、教师技术能力建设、农村教育硕士、教师网络联盟计划以及农村青年教师岗位技能竞赛、送教下乡、送课下乡、城市支援农村教师、师德主题教育等活动。

(五)增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政府要提高农村教师地位,落实待遇,促进尊师重教浓厚氛围的形成。作为广大农村教师,要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社会的楷模,要围绕“做德才兼备的老师,做最有思想的老师,做最爱学习的老师,做最出教育质量的老师,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目标和标杆要求自己。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205-1

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发展滞后,成了学校整体工作的“重灾区”。在大搞体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弊端,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要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享受良好的体育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各种方法、方式,纵横于体育课堂内外,让学生热爱体育体验体育生活,吮吸体育文化的精髓。

一、强调智慧与健康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关心体育锻炼

让学生懂得健康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明确体育锻炼可增进健康,而健康的身体又是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基础条件的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可使脑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氧气,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经常运动还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即促进学习,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人人都渴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聪明的头脑,这一切从何而来,体育锻炼就是基础条件。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让学生踊跃参与体育课堂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目的将是欲望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此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上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体育兴趣;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通过培养动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体育兴趣;结合体育教材内容特点,利用竞赛因素引诱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能发现、培养学生兴趣,但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他们的兴趣也时刻在变化,那么要巩固、稳住他们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所以我们光做到激发兴趣、吸引参与是不够的,还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精心设疑,启发学生参与;信息反馈,强化学生参与;知识迁移,诱导学习参与;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恋恋不舍于体育课堂。

三、树立明星效益,让学生参与体育职业化,超越体育课堂

通过电视、录像、VCD、广播、报刊等媒体向学生开设欣赏课,使学生在欣赏时得到感官上的愉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把情感和体育情感直接沟通,使得其情操受到陶冶。让学生在媒体中品味体育风尚,与体育明星一同分享体育竞技中的和荣誉。远者渲染体育明星及体育价值,使学生有追求、有梦想,且将自身和体育场景融为一体,置身于热烈的场景当中,沉浸于运动的魅力之中,得到赏心悦目的感受,去发散灵感,渲泄情绪,有强烈致力于体育事业的欲望。近者培育身边的体育尖子,培育一批有体育职业化倾向的倡导者,并付之于荣誉。不但能推出好的专业体育苗子,而且还能带动群体活动的开展,树立体育尖子品牌项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初级体育职业化得到推广。

四、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要结合自身,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规范要求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体育史,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要结合突出事件,历届体育盛会,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竞赛中;要结合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群体活动中。下意识开展德育教育,发挥集体力量的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为树立良好集体意识、净化自身心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借助家长的鼓励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现在是高科技新时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标准,单凭学生的兴趣、刻苦训练和老师的挖空心思的钻研是不够的,这对现代体育来说是远远达不到目的的,还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和放羊式实践。要真正做到师生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必须有家长的鼓励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学生拥有多一点时空和运动器械,用自己的汗水来弘扬体育精神,焕发体育风尚,潜移默化中让体育运动逐步演变成体育生活。

同学们若能在体育生活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拾取生命的价值和正确的世界观,他们就能纵横于社会、纵横于世界,活跃于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们身体好、品德好、身心都健康,才能更好的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徐和庆.兴趣对学校体育长期效果的影响[J].哈尔滨体院学报,1988,(2):22―26.

[2]詹兴斗.高中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研究[A].见: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集[C].1984.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第11篇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我们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体育课时,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学生就觉得没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不会某种运动技巧,上课就打不起精神,可是当他初步学会,并且逐渐熟练后,就越练越想练。

二、初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

(2)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 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加强教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它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

(2) 探究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分层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名同学都有进步。

四、竞赛游戏多样化

第12篇

1.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 “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这一条件加大了体育教师上课的难度,既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在备课、上课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

2.明确学习目的,抓住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身体特点培养学习动机

学生的需要,便是动机,没有动机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而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同一年龄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设计课时要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有的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的想获得一技之长,将来当一名优秀运动员,但相当多的学生是为了一时的欢乐。因此,老师需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动机并重视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加以引导,使其改正错误动机,在这一方面我做到了课上传授课下与学生聊天,聊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现在学生都有手机,我就从手游这一方面入手,让学生放弃紧张,并向他们学习一些游戏的知识,渐渐地学生对我也就没有了防备之心,无话不说,了解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我还经常问学生喜欢上什么课,让他们选择课的内容然后我再备课、上课,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3.表扬与批评

谁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大人如此学生更是这样。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一味的去表扬不仅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注意表扬与批评运用的艺术性、合理性和及时性。

(1)表扬面要多、宽,批评面要少、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就要求我们怎么去看,我们要常看他们的闪光点,不要总看他们的缺点,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那些“差生”中的闪光点,尽可能缩小批评面,不要当着学生的面去批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团结,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最好用婉转的口气和暗示的方法来提醒,或者使用不点名的批评方式,通过较隐蔽教育手段,使学生自觉改正缺点,即使非点名不可的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挖苦学生。

(2)表扬、批评要及时。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人和事,要及时进行表扬,满足学生的自豪感,不要拖拖拉拉,这样对教师的威信直接受到影响,上课的效果也会不理想。批评也一样,发现学生违反纪律也要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如果不及时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我没事,能怎么样”的一种假象,更加放任自己,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

4.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课之所以要有游戏部分就是为了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部分体育课的内容是非常枯燥的,例如:中长跑,如果这一节课就光是跑那么是谁都不会愿意上体育课,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体育老师就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游戏是少不了的。如果没有趣味性,就不能称之为游戏了,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想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单凭趣味性是不够的,思想教育是每个学科必不可少的,体育课也不例外,在游戏中渗透思想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教育。因此选择体育游戏时,应把趣味性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把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积极手段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自觉地锻炼了身体,又从中受到了品德教育。

5.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