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

时间:2023-09-21 17:34:31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1

关键词:地道;纵断面设计;沟通铁路

中图分类号:X731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广宁路规划起点:北起津滨大道,南至广端路以南100米,道路长度1280米,以广宁路框构桥为中心向东可延伸至昆仑路快速路,与卫国道相交,并沿昆仑路沿线与外环线相联系;向北跨津山线并延伸至第六大道及津滨大道,构成城市北部交通干线;向西可沟通东兴路,与中环线形成统一体。工程全长为599.513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

2、工程建设条件

2.1现状道路情况

1)广宁路规划红线宽25m,车行道宽度16.0m。现状沥青路面情况良好,无明显破坏。

2)广瑞路距离铁路约200m,道路红线20m,车行道宽度8.0m。沥青路面情况不佳,有明显破坏。

3)月牙河西路道路红线12m,车行道宽度9.0m,两侧人行道宽度1.5m。沥青路面情况良好,无明显破坏。

4)九山道道路红线14m,车行道宽度10m,人行道宽度2m。

2.2现状铁路及地道

1)现状铁路

广宁路地道处除京山铁路及专用线外,还向北依次规划有津秦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通过:

京山铁路:规划为国铁Ⅰ级正线,复线。

津秦客运专线:规划为客运专线,复线。

京津城际铁路:规划为客运专线,复线。

铁路专用线:至煤建五场和石油公司东郊油库铁路专用线规划保留,新仓库铁路专用线规划废除,近期考虑利用。

2)现状地道

本工程线位需穿越现状两处已建成双孔地道箱涵,现状南侧地道(下穿京山铁路)长度为29.096m,地道顶梁底标高为2.68m;现状北侧地道(下穿津秦客运专线)长度为31.625m,地道顶梁底标高为6.14m;

3、工程总体方案

3.1总体方案规划设计

方案一 广宁路近期与铁路平交,远期铁路废除

由于现状新仓库铁路专用线与广宁路相交,近期该铁路尚不能废除,广宁路地道纵断面考虑与铁路平交,广宁路地道箱涵净空按2.5m考虑,最大纵坡3.5%。U型槽结构按远期4.5m净空纵断面线形施工,通过U型槽内填土,抬高至近期2.5m净空道路纵断面。

图3-1 方案一近期纵断面

方案一近期U型槽全长共216.22m,兰峰道处地道箱涵26.188m。同时,由于现状京山铁路正在运营,津秦客运专线及京津城际铁路即将运营通车,为减少对既有铁路影响,通过在既有铁路箱涵内设置空心箱体结构,上铺路面结构,减少附加荷载。由于既有铁路为顶进箱涵,顶进施工过程中,箱涵自重小于替换面积的原土重量,通过空心箱体的设置,可以保证既有箱涵重量与本工程近期方案在既有箱涵上的附加荷载之和小于既有箱涵顶进过程中的原土重量,从而保证既有箱涵相对周边土体不会下沉。

方案二 广宁路近期铁路处顶进箱涵,远期铁路废除,改造顶进箱涵

为减少对既有铁路影响,方案二在新仓库铁路专用线处顶进箱涵,纵断面与既有铁路箱涵顺接。

方案二近期在新仓库铁路专用线处顶进箱涵,为减少投资,降低工程造价,顶进箱涵净空按2.5m控制,可大大减少工程范围及对广宁路及相交道路的影响。由于顶进箱涵后,铁路处纵断面标高较方案一低,因此,广瑞路路口处不能保证平交,该路口形成下沉式路口。远期新仓库铁路专用线废除后,将顶进箱涵处的顶板凿除,形成U型槽结构,同时在已施工U型槽内增加覆土至远期设计纵断面,将广瑞路下沉路口改建为平交路口,改善路通功能。

图3-2 方案二近期纵断面

方案比选

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对方案一、方案二进行比较,详见下表:

通过上述比较,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近期2.5m净空,打通广宁路南北两侧交通,远期达到4.5m净空,满足规划要求。方案二相对方案一来说,由于纵断面近期可与既有铁路箱涵接顺,故对既有铁路影响较小,同时,顶进施工后与铁路专用线之间为下穿关系,避免方案一的铁路平交口设置。但是由于方案一铁路专用线处纵断面较低,广瑞路路口不能保证平交,需形成下沉路口,对行人交通不利,同时由于广瑞路路口管线较多,管线切改量较大。通过在既有铁路箱涵内设置空心箱体抬高近期设计标高,可有效的减轻对既有铁路箱涵的影响,设置空心箱体后,方案一较方案二的附加荷载仅增加10KPa,由于近期限高2.5m,通行为小型客车,汽车荷载较小,故应能保证既有铁路的通行不受影响,故选择方案一作为本工程的推荐方案。

4、结语

随着天津市河东区的发展,津滨轻轨沿线与外环线间的交通需求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作为该地区的交通要道,广宁路地道的实施,对于完善路网,发挥整体功能,为外环线地区和东部城区之间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方面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CJJ194-2013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2

0.前言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是指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由中路、金陵中路、黄陂北路、南京西路所包围区域的总称。人民广场地区历来是上海主要的市内交通枢纽,汇集了包括常规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在内的多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客运集散量呈逐年上升的 趋势,到2001年全日集散量已达50余万人次。

然而,由于枢纽的布局、交通衔接方面存在的不足, 影响 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广场地区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广场地区的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上海市的城市形象,对该地区进行包括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内的交通规划与梳理工作,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1.人民广场地区客运交通现状分析

1.1 公共客运交通设施现状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内的常规地面公交设施包括区域内的26个公交站点,52条公交线路通过。其中,首末站11个,始发线路22条;中途停靠站15个,过境线路30条。在全部的52条线路中,全日线为33条,高峰线3条,夜宵线6条。

轨道交通方式包括地铁一、二号线。其中,地铁一号线是南北向贯穿市中心区的快速有轨交通线,于1995年5月建成通车。地铁二号线是把多个商业中心及浦东开发区连接起来的东西向的快速轨道交通线,于2000年6月通车。人民广场站与人民公园站均是岛式车站,是地铁一、二号线的换乘车站,采用通道换乘形式。地铁一、二号线 目前 共设置9个出入口分别与人民广场、中路、人民大道、九江路及南京西路衔接。

1.2 公交客流集散与换乘总量特征

在2001年5月的调查中,广场地区全日公交集散总量为51.2万人次。其中,由常规公交承担22.3万人次,占人民广场地区公交客流集散总量43.6%。其中,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量为115684人次/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量为30092人次/日。

轨道交通方式全日集散的客流总量约为28.9万人次,占人民广场地区公交客流集散总量56.4%,其中人民广场站的集散客流量为18.1万人次/日,约占地铁一号线全线集散客流量的17.6%,人民公园站集散客流量为10.9万人次/日,约占地铁二号线全线集散客流量的24.8%。地铁一、二号线之间换乘客流量分别为3.3万人次/日和3.9万人次/日;地面交通方式换乘地铁的客流量与地铁换乘地面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均约为7.2万人次/日,双向比较均匀。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现状全日公交客运集散换乘量见表1

表1 人民广场全日公交客运集散换乘量分布

1.3 公交客流的集散与换乘特征

表2是对常规地面公交乘客的问询统计结果。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广场地区换乘公交的旅客中,以上班、回家和娱乐、购物为目的的出行比例较高,分别为24.59%、25.50%和24.22%。换乘目的的分布也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 政治 、文化和生活中心的区位特性。在常规地面公交与其它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关系中,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比例最大,占到达51.86%。公交直达的比例也较高,达到了28.93%,而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比例较低,平均约13.49%。采用停车换乘(parking & ride)方式出行的乘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约为1.91%,在广场地区分布的20多个自行车停放设施保证了这种换乘行为的实现。

表2 地面公交方式乘客集散与换乘特征

表3是对地铁车站乘客问询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在地铁人民广场(人民公园)站集散客流衔接换乘方式中,地铁之间的换乘比例最高,占地铁车站集散客流总量的50.1%;通过步行方式集散的客流量为9.6万人次/日,占集散客流总量的1/3,仅次于地铁之间的换乘量;通过常规公交集散的乘客占集散客流总量的13.34%,换乘客流量达32945人次/日。由于人民广场地区道路交通比较拥挤以及路边停车困难、 社会 停车场距离地铁车站较远等原因,自行车、出租车及其它(主要是自备车,包括私家小车及摩托车)三种集散方式的比例均很低,均未超过2.0%。

表3 轨道 交通 方式乘客集散与换乘特征

2.人民广场现状公交集散换乘 问题 分析

现状的武胜路公交换乘枢纽是作为人民广场改造工程的配套项目而修建。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民广场的交通枢纽地位和现状每天50余万的公交集散换乘总量,但始终未引起交通规划与建设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公套”的规划设计理念指导下,九十年代进行的人民广场综合改造项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武胜路公交枢纽站的选址与规划的问题。

武胜路公共交通枢纽平面布局(占路)的问题。现状人民广场地区的道路交通 网络 的负荷较高,高峰小时区内路网承担的交通流量达9326辆/小时,其中公交车辆所占比例达15%。公交车辆由多条线路进出枢纽,与道路上的其它车辆产生严重冲突, 影响 了道路交通秩序,极大地降低了枢纽的集散效率。

公交站场的面积远低于规划设计标准。武胜路沿线7个公交首末站的占地总面积为2000米2。而依据上海市的标准,若按每条线路所需面积为500米2 计算 的话,则武胜路上17条公交线路共需8500米2,数据表明现状场站设施远远没有达到标准。

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方式的衔接不利,换乘距离远,换乘水平低。根据调查,武胜路枢纽站与现状地铁出入口的最远距离达600米,旅客的平均换乘步行时间达9min,给旅客换乘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大量的换乘客流频繁穿越道路,加剧了广场地区的交通混乱局面。据统计,路、人民大道人行横道的断面高峰小时人流量达到了3000~4000人/小时,而其中的换乘客流占到50%以上(主要是地铁与常规公交之间)。

公交车辆的营运调度较差。调查中发现,公交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调度手段比较落后、管理制度不甚严格。在集散的高峰时刻,公交车辆长时间驻站侯客,人为的增加了公交站点的负荷,不仅导致了公交本身的运营效率,同时也给道路交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客运集散量的 发展 预测

3.1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的现状规模合理性分析

交通枢纽的规模取决于集散交通方式的种类、及其集散换乘量的大小。合理的交通枢纽规模应该是在满足客流集散量需求的前提下,使各类交通方式的所占有的比例恰当,资源配置合理,衔接高效,并且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现有规模的形成首先是与其行政、文化娱乐和商业中心的地理区位与功能所决定的。在地铁一号线通车之前,地面公交是该枢纽中的唯一的公共交通方式,在1988年承担的客流集散量为270469人次/日,1992年达到304534人次/日。这种常规地面公交一统天下的局面直到1995年5月地铁一号线的建成通车才被打破。地铁一号线通车伊始就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1995年承担的客流集散量已达17万人次/日,其中人民广场站集散量达3.06万人次/日,而且由轨道交通方式承担的比例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地铁二号线与一号线在人民广场组织通道换乘,这也是 目前 上海市唯一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地铁一二号线的建成以及相互换乘的便利,使得轨道交通方式已逐渐取代了常规地面公交而成为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客流集散的主体方式。到2001年5月,人民广场地区客流集散量达51.2万人次/日,其中由地铁一二号线承担28.9万人次,占56%,而由常规公交承担的集散量只有22.3万人次,仅占44%。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常规公交承担比例将会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另外、由于上海市常规公交线路分属多家公司经营,各公交公司在开设公交线路时均是从本部门的 经济 利益出发,而没有考虑整个客流需求的实际。在人民广场交通枢纽所汇集的50余条分属于16家公司管理,出于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加上人民广场特殊的地理区位,很多线路的引入并未做较为深入的可行性 研究 。在这些线路中,日客运量不足1万人次的线路有14条,占总线路数量的28%,但它们所承担的客流量仅占9.8%,公交的运营效率之低、运能浪费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从合理的客运 交通 结构、运能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角度考虑,现有的人民广场地区的常规公交线路的数量是偏大的。

3.2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客运集散量的 发展 预测

2005年时,人民广场地区将有三条轨道线路在此交汇换乘,分别是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m8线。这三条线均是本市重要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客运干线,再加上该地区本身形成的地面公交线路的汇集,将形成新的公交集散规模和换乘情况。

根据现状调查并结合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研究 所提供的资料,对广场地区未来年公共客运交通集散和换乘量的预测结果见表4。

表4 人民广场未来年公共客运交通集散和换乘量

在轨道交通承担的全部集散量中,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集散量为27万人次/日,占76%。这一规模对地铁之间的换乘通道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也对整个地下行人系统的布局、设置提出较高要求。轨道交通的换乘是指地铁1、2#线之间和地铁1#线、m8线之间的换乘。其换乘方向性 分析 如表5:

表5 轨道交通方式之间集散换乘量的预测(2005年)

4.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

4.1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原则

通过对广场地区交通、用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调查与分析,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的工程规划设计模式,提交一个综合多元化交通方式的集散与换乘、功能完善、环境协调,符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与国际一流大都市整体形象与文明水准相适应的人民广场规划设计方案。

(1)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应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及“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 系统规划”为指导,使人民广场建设与城市功能布局相适应,整体完美,功能完善,体现 现代 化市内交通枢纽最新水平,与人民广场作为上海城市 政治 文化中心地位相适应。

(2)充分考虑到人民广场地区作为大型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和市内交通枢纽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注意提高轨道交通与地面公共交通的衔接效率,满足客流换乘接驳方便、高效的需求。

(3)人民广场公交枢纽应贯彻满足功能、集约用地的原则进行各项设施配置,应在多元化交通模式客流可靠预测及容量规模分析基础上,注意交通功能、设施配置、环境资源的协调统一。

(4)交通组织方案应体现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化,体现公交优先、人车分离、长效管理的原则。

(5)公交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应注意建筑上的协调性,功能上的综合性,工程衔接上的可行性。

4.2 规划方案简介

枢纽规划方案一(人民公园方案):枢纽站设于地铁1、2#线连络通道两侧,人民公园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布置占用土地20300m2。连络通道北侧的枢纽站利用地铁车站之间的小三角地块开辟下沉式广场,为露天地面枢纽站,设计规模为布置5~7条公交始发线。枢纽站的出入口均设置在九江路上。连络通道南侧的枢纽站设在地下二层,设计规模为布置11~15条公交始发线。枢纽站入口布设在黄陂北路,出口布设在新昌路。

枢纽规划方案二(延中绿地二期方案):枢纽站利用延中绿地二期地下空间建设,为地下两层布置,占用土地31000 m2。m8线开工在即,在金陵路与淮海路间设淮海路站,该公交换乘枢纽站可与淮海路站同步建设。枢纽站可布设广场地区所有的始发线路,容量规模为设置公交线路20~25条。

枢纽规划方案三(人民大道方案):枢纽站利用人民大道地下空间建设,为地下一层布置,占用土地49000 m2。枢纽站可布设广场地区所有的始发线路,容量规模为设置公交线路20~25条。人民大道地下空间较为富裕,现有管线不多,直径最大不超过900mm。枢纽站的出入口分别设置在黄陂北路和威海路上。

枢纽规划方案四(武胜路方案):枢纽站按南、北两块布置;公交枢纽站北块设置在地铁1、2#线之间的小三角地块,为下沉式广场,出入口设置在九江路上;公交枢纽站南块布置在武胜路地下空间。其中,武胜路现有的由中路进入的线路布置在地下空间北侧,其余线路布置在南侧。枢纽南块出入口设置在武胜路上、南路以及延安东路;公交枢纽站占地30000 m2,容纳规划调整后的所有始发线路。

各方案的平面布置见图1。

4.3 方案综合评价

遵循规划设计原则,我们对四个备选方案进行以下项目的比较,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方案四(武胜路+三角地块)是综合评价最好的方案。枢纽站的规划方案一方面通过小三角地块的开发利用来加强与轨道 交通 的换乘联系;另一方面将一些始发线路引入武胜路的地下空间,改善交通组织混乱的状况,并且与m8线有很好的衔接。m8线人民公园站与淮海路站之间地下步行街的建设,可以将大量的人流引入地下,从而很大程度地减轻行人与地面机动车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规划方案有很好的 历史 延续性,符合居民的换乘习惯。规划方案的进出口位于九江路、武胜路和延安路,可见性和环境兼容性好。通过对武胜路方案实施效果的仿真评价,其主要优点表现在:

(1)规划方案实施之后,广场地区大多数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2)交通枢纽设施符合交通集散的分布,从交通流线上作到了人车分开、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车流分开的目标;

(3)公交枢纽站的建设和地下步行系统的形成,极大地改善了现状公共客运交通的集散 问题 ,体现了公交优先的原则,构成了完善的方式换乘体系;

(4)由于人行设施规模较大且 网络 完善,因此广场地区人行交通具备较高的服务水平。中路地下步行街由于很大程度扩大了地下人行系统的吸引范围,同时弥补地面步行系统的不足,因此即使投入很大也应建设。

综上 分析 ,方案四确定为推荐方案。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根据北京城市发展需要,2001-2002年,北京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了优化调整工作。本次线网优化调整规划编制采用招标方式进行,共邀请了境内外8家规划设计咨询机构,最后选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法国systra公司两家为中标单位、同时分别编制线网调整规划。2002年5月,两家如期完成线网调整规划报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两家的规划成果进行了汇总综合,至年底,完成了线网调整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本次线网调整规划的情况介绍如下。

1 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本次调整规划的背景

1.1 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北京开始考虑地铁规划与建设问题,结合当时的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环两线”轨道交通规划线网雏形。在其后的规划中,又研究了多个线网方案,至1981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作为专项规划正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当时的线网长度为236公里。此后,对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又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是在199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与调整后的城市布局相适应,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了扩充与调整,线网规模增加到338公里。第二次是在1999年,为了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交通压力、引导城市向北部地区发展,市政府决定增设一条串联城市北部三大边缘集团(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地区的城市铁路,为此,对轨道交通线网又进行了必要调整,线网规模又增至408公里。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与市区土地使用布局密切结合,城区线网呈棋盘状,线路末端呈放射状,出城线路延伸到市区的边缘集团地区或卫星城市。(见图1)

图1:北京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1999年修订)

1.2 本次线网调整的背景

1.2.1 市区土地使用布局调整后、原线网对城市发展支持力度已显不足

为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 92年之后,北京对市区经济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一大批对城市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调整迁出市区,调整出来的土地多安排为公建和居住用地。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东部地区增设了以商务办公为主的中心商务区,城市西北部地区增设了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近年来,市中心区土地开发强度已经不同程度地超出过去确定的规划控制指标。原轨道线网对市区重点建设地区支持力度已显不足,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

1.2.2 城区道路网存在缺陷、有必要增加城区轨道线网密度以弥补其不足

北京城区道路网呈棋盘式格局,近20年,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在逐年改善,但是,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依然处于十分不畅的状态。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文脉和有一个较为合适的建筑尺度,城区内原规划的一些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予以降级,加上原有路网存在的缺陷,城区内地面道路系统难以满足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城区土地使用布局,研究并增加城区轨道线网密度。

1.2.3 分析论证线网合理规模

北京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是在早期规划网络基础上随城市发展不断扩充而成。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在发展中形成的规划线网缺乏交通量化方面的分析。北京要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与城市建设目标相适应,城市客运交通要实现以地铁为骨干、以公共电汽车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铁应承担多少客运比例、地铁应具有什么样的服务水平,这些基本问题都应有一个交通量化数据的支持。面对城市未来发展,有必要对城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进行论证。近年来,由于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加大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线网布局,以指导近期轨道线路建设。

1.2.4 有必要重新研究线网布局

在规划北京地铁线网之初,确定地铁线路走向和路径时较多地考虑了当时国内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依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明挖施工方法,地铁布置为地下浅埋方式。近20年以来,北京的地铁暗挖施工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地铁施工技术不应再作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决定性的制约因素。另外,鉴于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布局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有必要重新研究线网布局。本次轨道交通线网优化调整着重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科学性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1.2.5 原线网服务范围局限于规划市区,无法满足远郊卫星城的建设发展需要

原线网轨道交通的规划服务范围局限于规划市区,在市域地区没有一个明确的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近10年,北京城市建设正在实施两个战略转移,即市区建设由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城市建设由市区向远郊卫星城地区转移,北京规划的卫星城距离城市中心区约30-80公里,第二个战略转移尤其需要轨道交通的支持。因此,本次修编轨道交通线网要研究通往郊区轨道交通的制式、服务范围和线网布局,以支持卫星城的发展、支持城市两个战略转移的实施。

2 轨道交通线网调整规划

2.1线网调整规划原则

2.1.1 原轨道交通线网三横三竖加一环的网络形态与市区分散集团式布局基本吻合,其线路走向基本沿城市道路布置,可实施性和经济性具有明显优点。本次调整规划在原有线网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

2.1.2 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与教训,引入线网编制先进理念和创新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线网。

2.1.3 远景规划线网要根据城市布局的要求,支持城市总体规划两个战略转移的实现,满足未来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交通出行的需求;为了适应城市未来建设发展的某些不确定性的情况,远景规划线网应具有一定的发展弹性。

2.1.4 近期建设规划着眼于对城市中心地区及中关村、中心商务区和奥运公园等为代表的城市重点建设地区的支持;同时,尽快构筑起市区轨道交通线网骨架,注重发挥网络运营效率。

2.1.5 从有利于市区建设和远郊卫星城发展出发,协调并处理好“改善中心区交通”与“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关系。

2.1.6 考虑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与客运交通走廊应相吻合和降低工程投资两大因素,轨道交通线路尽可能沿城市道路布设。

2.1.7 线网规划中要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但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不作为未来工程可否实施的制约条件。

2.1.8 线网规划中需兼顾线路运营组织的便利,为今后合理运营创造条件。

2.2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

2.2.1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城市客运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轨道交通和公共电汽车运营网络,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国际化大都市交通需求协调匹配、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城市交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2008年,初步建成首都国际航空枢纽港,年客运吞吐能力达到4800万人次;改造北京北站和北京南站,提高铁路枢纽的接发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对外高速公路网络,建成一批陆上客货交通枢纽,提高公路交通运输水平;建成功能结构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容纳能力能够适应300万辆左右的机动车保有量水平;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改善地面公共电汽车线网功能结构,建成方便快捷的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共电汽车为主体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市区快速道路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要达到每小时45~65公里,一般干道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20公里;市区范围内基本出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乘坐公共交通一次出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

2.2.2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政策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今后20年内,进一步拓宽轨道交通投融资渠道,改进和完善建设和运营体制,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市区轨道交通规划骨架线网,同时,积极推进通往郊区卫星城市郊铁路干线的建设。

实行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与引导城市向外发展并举的交通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轨道交通所具有的快速、大容量、改善交通显著的特点,根据交通出行特征和交通需求,在市区内建设几条轨道交通干线,明显改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利用轨道交通可以改善一线、带活多片的特点,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引导作用,修建几条通往郊区卫星城的市郊铁路干线,引导城市向外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两个战略转移”的实现。

贯彻公交优先政策,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全社会倡导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在规划、设计、管理多层面上推进公共交通优先的落实。在未来5~10年内,从改善公交运行的硬件条件入手,依托于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在市区内尽快建成公交专用道网络系统;改善目前的公交运营线网结构,建立起由快线、普线和支线组成的多层次的公共电汽车运营网络。同时,加快客运交通枢纽建设,改善乘客换乘条件,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

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预计未来10年,北京将处于小汽车的快速发展期。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的同时,利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从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建立良好城市生态和交通环境考虑,未来的交通政策将鼓励人们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完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一体化。注重地铁、轻轨、市郊铁路、公共电汽车、私人小汽车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协调发展,构成具有不同服务功能、多层次、高效运转的城市客运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2.3 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与系统模式

2.3.1 轨道交通功能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运输系统。从其具有的快速、准时、大运量、舒适性高的特点,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将主要承担中长距离的交通出行。

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方面轨道交通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可以支持边缘集团及卫星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两个战略转移”的实现。

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强有力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吸引大量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出行,一方面,可以大大削减地面交通量,以弥补城区道路系统的不足与缺陷;另一方面,有利于历史街区和古都风貌的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3.2 轨道交通层次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服务于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第二个层次是服务于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2.3.3 轨道交通系统模式

市区轨道交通线路主要采用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运输系统,在较小的客流交通走廊上,少部分线路采用准快速中运量轻轨运输系统。

郊区市郊铁路采用车辆和系统制式有待于在发展建设市郊铁路的过程中加以确定。其原则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符合郊区客流运输要求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2.3.4 轨道交通服务指标

地铁系统运营速度为35~40公里/小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至6万人次以上。

轻轨系统运营速度为25~30公里/小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1至3万人次。

市郊铁路系统运营速度为50~70公里/小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2至5万人次。2.4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

2.4.1 确定线网规模的主要原则

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出行需求

满足城市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

与城市发展规模和规划布局相吻合

借鉴国外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经验

留有适度发展余地、具有一定发展弹性

2.4.2 轨道交通规划规模

根据北京未来发展需要,采用出行需求分析法和服务水平类比法综合预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为: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规模为600至700公里;市郊铁路线网2020年规划规模为300至400公里,远景规划规模应达到600至700公里。

2.5 市区轨道交通规划线网

2.5.1 规划年限和服务范围

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年限为2050年。市区轨道交通线网服务范围是城市中心地区、边缘集团地区及距离较近的卫星城地区。

2.5.2 线网结构

调整后的市区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由地铁线路和轻轨线路组成,线网布局总体上呈双环棋盘放射形态。线网结构和主要调整如下:

本次线网调整保留了原线网棋盘式基本格局;

为了弥补城区道路网的不足和缺陷,适当增加了城市中心地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

针对既有地铁环线过小、调节和疏解客流功能弱的问题,也为了与扩大的城市建成区交通出行特征相吻合,在线网中增设了第二条环线;

根据市区向心交通、客流呈“米”字形分布的交通特征,在线网中增设了两条穿城对角线路。(线网结构见图二)

2.5.3 市区轨道交通规划线网

市区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由22条线路组成,其中16条为地铁线路(以下简称m线),6条为轻轨线路(以下简称l线)。规划线网中的m2线、m6线、m8线、m10线、m11线、m12线和m14线七条线路构成市区轨道交通骨架线网。市区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总长度为693公里。 (见图三)

2.5.4 市区线网规划指标

四环路以内规划线网密度为1.08 km/km2,其中二环路以内线网密度为1.76 km/km2。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计算,四环路以内车站覆盖率为24%,其中二环路以内覆盖率达到59%;按照750米服务半径计算,四环路以内覆盖率为47%,二环路以内覆盖率为94%。乘轨道交通出行,四环路以内大多数乘客可在30分钟以内到达;城区大多数乘客步行5分钟可到达轨道交通车站。

2.6 地区市郊铁路线网规划

2.6.1 规划年限和服务范围

市郊铁路线网远期规划年限为2020年。市郊铁路的服务范围是北京市域卫星城地区,及卫星城至城市中心地区之间沿线地区。

2.6.2 市郊铁路规划思路

北京地区具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网资源,既有10条对外放射的铁路干线走向与北京市卫星城市分布方位十分吻合。既有铁路资源是发展市郊客运不容忽视的条件。部分既有铁路资源利用不充分,有些铁路资源处于半闲置状态。铁路管理和经营部门有盘活铁路资产的需求。利用铁路资源发展市郊铁路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的优势。

2.6.3 如何利用铁路资源

利用铁路资源可发展市郊铁路运输服务的有北京西部、西北部、东北部、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六个方向。利用铁路资源是指利用既有铁路线路、车场、站房等铁路设施,或是利用既有铁路走廊和规划铁路走廊建设空间资源。

通过对铁路资源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或是采取增建新线的办法,近期先建设2~3条客流需求相对较大的市郊铁路线路;根据客流需要,再逐步建设各条通往远郊卫星城的市郊铁路干线;建设覆盖远郊卫星城地区独立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2.6.4 地区市郊铁路规划线网

市郊铁路规划干线网络由5条市郊铁路干线和1条市郊铁路主支线组成,干线网络总长度为360公里。各条线路主要规划特征如下(见图四)。

s1线为通往西部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门铁路走向。线路东起海淀区五路,经田村、石景山,西到门头沟区门城镇,线路长度为27公里。

s2线为通往西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包铁路走向。线路南起北京北站,经沙河、南口、八达岭,北到延庆县延庆镇,线路长度为86公里。

图四:北京地区市郊铁路线网规划方案(2020年)

s3线为通往东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承铁路走向。线路南起北京南站,经北京东站、顺义、怀柔,北到密云区密云镇,线路长度为100公里。s3线在市区东部有两个规划线位可供选择,一是沿京承铁路线位、经通州西站至顺义;二是沿铁路东环线位、经星火站至顺义,可在今后建设时再进行甄选。

s3支线为通往平谷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沿顺平路走向。线路西起顺义区仁和镇,经杨镇、张镇、平谷,东到平谷区金海湖,线路长度为60公里。

s4线为通往南部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铁路西黄线走向。线路北起北京南站,经草桥、黄土岗,南到大兴区黄村,线路长度为23公里。

s5线为通往西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规划线位基本上沿京广铁路走向。线路东起北京南站,经丰台、长辛店、良乡,西到房山区周口店,线路长度为64公里。

2.7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7.1 规划年限和规划目标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8年。

近期规划目标是:利用较少资金,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建立基本满通需求、支持城市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干线网络,与不断完善的公共电汽车和道路网络共同发挥作用,使北京的交通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7.2 交通问题

近10年,全市机动车增长过快,机动车保有量由1992年的47.8万辆增长至2002年的189.9万辆。在交通高峰时间,主要城市道路和路通负荷过高,拥堵地段较多,市区道路交通紧张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近5年以来,正在加紧建设轨道交通,但城市公共交通主要还是依赖地面公共电汽车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有车族驾驶小汽车上下班,给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资源造成更大的交通压力。预计未来10年,北京仍处于小汽车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交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北京既有交通系统对市区重点建设地区中关村、中心商务区、金融街、奥运公园等交通支持较为脆弱,交通问题日益显现,不能满足上述重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交通需要。

2.7.3 近期规划原则

满足2008年举办奥运会城市交通的总体目标要求,创建良好的交通环境。

对中关村、中心商务区和奥运公园等为代表的城市重点建设地区给予强有力的轨道交通支持。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尽快构筑起轨道交通线网骨架,发挥网络运输效率。

充分考虑交通出行特征,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力争使城市中心地区交通基本通畅。

协调并解决好中心区交通拥堵和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向外发展的关系,兼顾城市南部和城市北部协调发展,支持城市总体规划两个战略转移的实现。

2.7.4 轨道交通建设力度

根据近期城市交通需求和满足构建轨道交通干线网络的目标要求,2008年前,每年建设轨道交通线路里程不少于40公里;未来20年内,平均每年建设轨道交通线路里程约30公里。

2008年前,每年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少于100亿元。

2.7.5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方案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方案中包括8条市区线路,建设里程169.7公里,3条通往郊区的市郊铁路线路,建设里程109.4公里,建设总里程为279.1公里。预计2008年北京市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将达到264.7公里,加上3条郊区线路,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374.1公里。(见图五)

2.7.6 线路敷设方式和用地控制

l 确定线路敷设方式的原则

满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创建优良的城市景观环境。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创造良好的衔接换乘条件。

尽可能地降低轨道交通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

l 线路敷设方式

市区第二条环线及第二条环线以内的地铁线路(m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第二条环线以外的地铁线路采用高架或地面敷设方式。

市区轻轨线路(l线)采用地面敷设方式。轻轨线路原则上布置于道路中央,采用交通信号管理措施优先通行。

市郊铁路线路(s线)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在通过交通流量大的城市道路时,应采取立体交叉措施。

l 建设用地控制

地铁地下区间线路的中线位置按与道路中线重合考虑。布设有轨道交通地下线路的道路,以道路中线两侧各15米作为地下线路规划建设控制用地;地下车站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宽度为40米。

地铁高架线路一般架设在道路中央,当道路一侧为规划绿地时,也可架设在有绿地一侧的道路旁。高架区间线路的规划建设用地按10米宽度控制预留,高架车站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宽度为30米。

地铁地面线路常在城市郊区与地面道路交通矛盾小的地段采用。。地铁地面线路的规划建设用地按15米宽度控制预留,车站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宽度为30米。

轻轨线路原则上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其线路一般布设在道路中央地带,其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宽度为7米。在进行轻轨线路设计时,需统筹安排其途经路段道路断面的合理使用。

l 环保距离控制

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行时对环境会产生噪音和振动两方面的影响。轨道交通沿线环保隔离控制距离为:地铁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和市郊铁路线路在通过城市建设地区时,沿线(街道)两侧建筑距地铁和市郊铁路的环保隔离控制距离应不小于30米;由于轻轨运行产生的噪音一般不超过道路上机动车行驶产生的背景噪音,因此对其环保隔离控制距离不作规定。

3轨道交通线网相关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属总体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网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为了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建设用地、降低轨道交通建设费用,在完成线网规划之后,应尽快编制与线网有关的相关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是:

轨道交通线路详细规划(明确线路、车站、风亭及出入口位置)

车辆段及停车场用地控制规划(明确用地位置及边界)

联络线用地控制规划(明确线位及控制要求)

小汽车接驳停车场规划(明确用地位置及边界)

参考文献: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3、 北京市区城市交通规划简介(2010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际铁路;起点;衔接方案;城市轨道交通网;设计

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以下简称“杭绍城际铁路冶)是《浙江省铁路网规划(2011~2030年)》中杭州都市经济圈轨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列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于2014年12月正式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发改基础[2014]2865号)[1]。杭绍城际铁路是浙江省补发展“短板冶的重大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对于缩短杭州和绍兴两市的时空距离,促进杭州都市圈资源整合和经济融合,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具有重要意义[2]。工程起终点分别与杭州市地铁5号线、绍兴市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对于城际轨道交通引入城市的线路,城际铁路工程的起点位置、衔接方案的选择对系统选择、交路设计、折返站设计都有较大影响,有时甚至涉及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的变更。既要避免工程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又要保证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规划,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和作用。采用系统、合理的方式引入杭州地铁5号线,并与杭州南站实现交通方式的对接,是杭绍城际铁路起点设计的关键。

1、项目概况

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起于杭州市萧山区香樟路站,在此与杭州地铁5号线叠岛换乘,终于绍兴市柯桥区笛扬路站,与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接轨贯通运营。线路全长20郾3km,其中地下线9郾87km、高架线7郾34km、过渡段1郾06km、隧道2郾03km,设站9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6座)。线路在绍兴柯桥区境内长度为15郾35km,设站7座;杭州萧山区境内4郾95km,设站2座。工程在绍兴柯桥区钱清镇万绣路设车辆综合基地1座,车辆综合基地内设临时控制中心,新建万绣路车辆基地主变电所和笛扬路主变电所。全线采用110/35kV集中式供电。浙江省都市城际铁路规划批复概况如下:线路走向为杭州南站至绍兴柯桥街道笛扬路,线路全长24郾2km,地铁制式,建设时间为2015年~2019年。主要技术标准如下:最高设计速度100km/h,一般曲线半径700m,线路最大坡度30译,城轨B型车,有效站台长度120m,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3]。

2、杭绍城际铁路起点概况

2.1、杭州火车南站枢纽概况

杭州火车南站枢纽主要包含国铁站房、市政广场、地铁5号线和规划地铁11号线等。国铁站房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担了枢纽将近55%的城市对外客流。车站总规模7站台21线,包括既有线普速车场、新建杭甬车场、新建沪昆杭长车场。站房采用高架候车,东西侧式站房进站的形式,建筑规模5万m2。配套市政交通的地铁(地铁5号线和规划地铁11号线)。市政广场工程主要由东、西广场工程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0万m2。其中主要包括公交车场(站)出租车场、社会车场、枢纽控制中心综合楼以及公交综合楼等功能体。这种多种交通换乘、汇集的枢纽可以最大方便地给旅客提供零换乘的便利,实现各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

2.2、香樟路站概况

香樟路站为杭州地铁5号线终点站,站后设折返线兼作姑娘桥停车场出入场线,车站位于彩虹大道(规划红线宽度68郾5m)南侧。与杭州地铁13号线(位于彩虹大道北侧)平行换乘,均为地下一层站,两线采用地道换乘。杭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为近期建设线路,13号线为杭州市远期规划线路。

3、杭绍城际起点位置选择

3.1方案概况(图1)本着遵从杭州市、绍兴市轨道交通规划,遵从城市总体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通过对城际铁路起点位置选择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以下起自杭州南站和香樟路站2个基本的线路走向。(1)起点杭州南站方案(原建设规划方案):线路自地铁5号线杭州南站引出,向东至新城路转向南,下穿萧甬铁路后沿萧甬铁路向东前行,于萧甬铁路夏家桥站南侧设夏家桥站,在河东沿村东侧转向东南跨越西小江后至杨江公路设杨汛桥站。(2)起点香樟路站方案:线路自地铁5号线香樟路站引出,沿104国道南侧地块,下穿104国道立交桥,沪昆高速公路路基段,过元沙村工业园区后南转,沿张夏路向南敷设,过萧甬铁路和西小江后进入杨汛桥镇。

3.2、方案优缺点分析

杭州南站为集铁路、高铁、地铁、城市公交、长途汽车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中,地铁5号线和11号线也在杭州南站设站,同时由于杭州南站、南广场的改造,使得杭州南站接入空间不足,已无本项目接入条件。另外,由于杭州南站接轨方案线路较长,引入非常困难,沿萧甬铁路敷设客流量较少,因此建议采用起点站接香樟路方案。

4、起点香樟路站的换乘方式分析

杭绍线引入香樟路站,主要包括4个方案:贯通运营方案、平行换乘方案、叠岛式换乘方案、同台换乘方案。(1)方案1:贯通运营方案杭绍城际在香樟路站接驳地铁5号线,采用贯通运营引入方案。同时,在香樟路站前一个站(地铁5号线通惠路站)新增设配线作为站后折返线,通惠路至香樟路区间杭绍与地铁5号线共线运营。杭绍城际铁路与地铁5号线共用站台层和站厅层,与地铁13号线采用换乘通道方式换乘。(2)方案2:平行换乘方案杭绍线香樟路站位于地铁5号线南侧,与地铁5号线,13号线平行换乘。三线的香樟路站均采用地下一层岛式车站。杭绍线香樟路站线间距为17m,与5号线相邻两线间距为10m,站型为岛式站台,站后设一组交叉渡线,站后折返线与故障车停留线结合布置,利用站后交叉渡线进行站后折返。杭绍城际与地铁5号线均由站台层进入站厅层进行换乘,与地铁13号线采用换乘通道方式换乘。(3)方案3:叠岛式换乘方案香樟路站采用叠岛布置方案,地铁5号线为地下一层岛式车站,杭绍城际铁路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地铁5号线在上、杭绍城际铁路在下,形成叠岛换乘形式。杭绍城际铁路与地铁5号线均由站台层进入站厅层进行换乘,与地铁13号线采用换乘通道方式换乘。香樟路站土建结构由5号线一次建成。(4)方案4:同台换乘方案(图2)采用双岛四线方式,地铁5号线与杭绍城际铁路第9期陈摇亮—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起点位置选择与衔接方案研究7同台换乘。杭绍城际在外侧,地铁5号线在内侧,线间距5m。地铁5号线香樟路站站后设交叉渡线兼做地铁5号线设折返,站前设交叉渡线兼做杭绍城际铁路折返。香樟路站为杭绍城际终点折返站,杭绍城际需占用地铁5号线正线站前折返,两条线交叉作业,存在敌对进路,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该方案不可行,舍弃。4郾2摇换乘方案优缺点分析[1015](表2)综合上述分析,叠岛换乘方式,杭绍城际铁路与地铁5号线各自独立运营,管理方便,客流适应能力强,建筑面积小,车站工程最省,因此建议采用叠岛换乘。

5、结论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运行

作为城市公共客运体系的骨干和城市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但决定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而且对城市经济、城市结构和规划发展方向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处于一种超常规发展阶段,城市总体规划滞后,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或空白状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设计单位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特征。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参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切身体会后认为,运营业绩应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主线,应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从运营角度谈一谈自己对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一些看法。

1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定位是决定项目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它应偏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策略性的分析。由于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前期研究阶段技术积累不多,因此对轨道交通总体定位的把握在宏观层面上、定性分析上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客流预测

客流预测是通过交通预测模型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各年限内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模型、分布、特征、规律等进行预测。然而,这种预测是利用没有轨道交通情况下的现状数据建立交通方式的分担模式,由于模型与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变化的矛盾影响了其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对客流预测的结果要有一个理性的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现行客流预测不足的一面,以及还需要经过运营实践反馈调整的另一面。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的决策完全依靠预测客流这一做法,虽列入《地铁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但设计依据似乎仍嫌不足。上海地铁自1号线开通以来,关于客流大小的争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唯客流论很容易掺入人为的因素。因此,不妨依据客流预测结果,再以国际上其它一些城市的形态、中心城市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功能定位等相当的城市客流作为参考来比较,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从表1可见,上海的市区人口数、人口密度、中心城区面积等指标,与东京、汉城等城市比较接近,所以其客流可参考这两个城市来考虑。

1.2 城市超常规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然而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处于一种滞后或不稳定的状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城市发展成熟以及复合化功能提高以后,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将会更加自由,交通更加活跃,地域之间的交通量将会更大。如东京市民生活半径为60km,而北京市民生活半径仅为20km。因此,现阶段在轨道交通总体设计上对一些预留项目一定要有预见性。如车站换乘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明珠线二期)为例,作为上海路网中唯一的一条环线,它与路网中其它直径线的换乘必然很多,如果全部采用“岛—岛”换乘模式,不论在换乘客流上怎么自圆其说,其在预见性方面的考虑显然是不足的。北京复兴门站换乘方式也有很深刻的教训。笔者认为,像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型式,应首推华盛顿地铁“侧—岛”换乘模式。

1.3 建设规模、速度及标准

各地建造城市轨道交通都面临资金压力,因此怎样控制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标准,不仅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而且需要掌握好分寸,具有前瞻性。轨道交通工程尤其是地下工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建造完以后很难更改,因此一味为了追求建设规模和速度而人为降低建设标准是不足取的。

2 线路总体设计与路网的关系

2.1 路网对单条线路的影响

每一座城市要修建轨道交通都不能没有路网。每条线路在总体设计阶段都需要在线路走向、换乘点设计、规划控制、联络线设计、修建顺序、停车场布置等方面和路网发生关系。线路走向不稳定会影响路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换乘点不明确会导致换乘方式严重缺陷以及增加后续工程的建设难度;没有预留停车场和联络线用地位置,就不能从整个线路的角度做到资源共享,这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性都十分不利;不重视修建顺序的研究,很难尽早合理发挥轨道交通的整体效益。

做好路网的规划,最终是为了控制建设用地规划,保证路网规划的可实施性,减少今后工程实施难度并降低造价。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教训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了,如上海地铁1、2号线人民广场换乘问题,东方路站节点等问题,都是路网和单条线路没有很好衔接的最好例证。

路网的规划一定要做到专业规划的深度。仅有概念性的路网规划等于没有路网规划。除此之外,路网规划还应考虑大交通网络,包括公交、私车、市郊铁路、地铁轻轨等多种形式,应是一个多样化的综合体系。轨道交通的铺设方式也应是多样化的,地面、高架、地下有机结合,不能一味修建地下线。

2.2枢纽站设计

由上海市和法国索菲图公司联合编制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共设置了16座大型换乘枢纽站,其中4线换乘站为2座,3线换乘站12座,2条市域线换乘站为2座。这种以大型换乘枢纽站为锚固点,根据城市形态进行路网规划的主题思想是合理的。但在枢纽站设计过程中,应与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地面交通中心合理分布,不宜过于集中。应避免一味强调所谓“零距离”换乘。大型换乘枢纽站设计原则应“疏而不散”。作为客流的集散中心,必须要有充分的空间提供给客流“集与散”。像东方路这种4线换乘枢纽站,远期日均客流总量可能高达60~70万人次,如果不与周边地块规划较好地融合(最好同步规划),客流会对附近地面道路形成很大的冲击。如法国巴黎著名的换乘枢纽站———拉德芳斯,全天客流为5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少量公共汽车系统),换乘客流达40万人次,而整个换乘枢纽站占地面积(结合地块开发)达750hm2。

3 线路的配线设计

线路配线设置包括渡线、折返线、联络线、车辆停放线、存车线以及出入库线。对比国内外线路配线的设计不难看出,国外配线设计注重功能设置,而国内线路配线设置则较多注重“形式”。如《地铁设计规范》规定:每隔3至5个车站的站端设渡线或车辆停车线。为满足规范要求而设一条渡线的例子举不胜举。国外配线设计还表现在注重长远,甚至考虑到土建结构大修时运营组织方案;而国内配线设置只看到眼前,如投资规模是否大,建设节点目标能否完成等。这种线路配线的设计很难在运营阶段发挥较好的客运效果。图1为德国慕尼黑路网配线图,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应该先有运营组织的设想,再考虑线路的配线设计。而我们较多的线路设计对远期运营方式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线路总体设计在运营方式上考虑还是“烂泥萝卜吃一段揩一段”。这对运行里程较短的线路,问题还不算十分突出,无非是运行效能发挥不是最优,运营灵活性差一些。而对上海路网中规划长达100多km的市域线来说,若不尽早进行研究运营模式,将来运营问题可能会非常突出。很明显,市域线采用一个交路的运营模式肯定是不经济的,而采用何种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市域线的运营模式一定要结合上海的城市特征及总体规划。

笔者认为,市域线如果是一种制式,应在中心城区和市郊区采用交错运营的模式,交错点的选择可分别设置在内、外环线附近,中间折返站最好采用双岛式车站方式,便于两端折返。以规划中的上海市r3线为例,其运行交路设想如图2所示,具体折返点的选择可根据规划、客流等作进一步研究后酌定。

如果客流分布悬殊或因市域规划等因素,中心区客流高度集中,新发展的城市带发展不快,造成客流“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而很不匹配,即使采用图2的交路也避免不了土建设备投资的浪费;则采用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则可能会更为经济合理,其运行交路亦可采用“纺锤型”。

4 列车配属数

列车配属数主要是根据客流和行车组织方案来表示。总体设计往往根据客流预测表,通过大小交路的设置,提出运营组织方案来满足客流断面的要求。初期列车配属数通常约为每公里一列车。如上海现运营线路长度为65km,列车配属数为64列384节。从国内现有运营地铁线路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式配属列车不太合理。首先,客流断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正常运营方案小交路很难实施;若采用大交路运营,列车行走里程增加,原有的列车配属就显得紧张。其次,按现行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列车才能陆续抵达进行调试;列车全部调试结束,一般比试运营要晚2年左右;为了使早已完工的线路尽早发挥运营功能,往往采用从其它线路借车的办法,使原本不够的车辆更加紧张。此外,客流的不确定性,以及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本身明显的互动联系,在客流预测阶段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若规划没有很好对地铁沿线用地进行控制的话,轨道交通的导向作用将导致沿线地块迅速开发。如上海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沿线的开发密度过大,造成客流激增。鉴于以上因素,建议列车配属按近期考虑。表2为国外部分城市车辆配属一览表。由表可知,若按6节编组计算,每公里列车配属数约为2列。

5 环控模式

地铁的环控模式不外乎3种:开式、闭式和屏蔽门模式。按新颁布的《地铁设计规范》,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全年平均温度超过15℃,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20时,可采用空调系统。鉴于此,上海地铁环控系统制式也只有闭式系统(开、闭运行)和屏蔽门系统两类。有趣的是,上海地铁1号线采用屏蔽门系统(缓装),2号线采用闭式系统(开、闭运行)方式。从表3可看出,线路规模相当的两条地铁线,且1号线客流大于2号线的情况下,2号线的照明、空调费就比1号线多将近1000万元。由此,两种制式技术经济指标一目了然。

因此,上海地区地铁环控最佳制式是采用屏蔽门系统。至于采用屏蔽门系统后长大区间隧道温度升高问题,可采用局部预留冷源或增设中间风井的办法来解决。香港地铁“香港—九龙”海底隧道就是采用预留冷源的办法。上海地铁4号线设计时则采用增设中间风井的方法。

从地铁新老规范中关于采用空调系统的规定对比来看,新标准的制定是有意识降低空调的使用条件,鼓励使用空调提高舒适度。然而,现上海正在实施的部分线路中,车站设计采用“路堑”式,单层、侧式站台,环控只考虑通风不使用空调。这一设计标准值得商榷。显然,现行做法可能与规范修订的初衷相违背。

6 轨道结构

地铁轨道结构的设计有别于干线铁路,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减振、降噪,少维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地铁轨道结构按其减振效果来划分,可分成3大类:第一大类为一般扣件,其竖向刚度在20~69kn/mm,有一定的减振效果;第二大类为柔性扣件,其竖向刚度在10~25kn/mm之间,用于减振要求相对较高的区域;第三大类为特殊要求的减振轨道结构(减振型轨下基础),用于对减振降噪有特殊要求的地段。

上海自地铁1号线建设以来,在轨道结构设计上由于受特定环境的限制,走了一些弯路。地铁1、2号线总体设计原则没错,但考虑到当时的投资及市场环境的制约,减振扣件设计采取模仿国外产品。但从这么多年的使用效果来看,是“有其形、无其魂”,主要还是归结到橡胶制品加工工艺、配比、材料选用等问题。对此,虽做过大量反复改进,使产品的测试能满足设计指标,但橡胶实施阶段的老化问题总过不了关。不难理解,这是因为涉及到橡胶行业核心技术,不是凭简单的模仿可以学到的。从国外轨道结构的设计来看,设计者对轨道扣件的设计只是产品的选型,而非轨道扣件产品的设计。设计只提供技术指标和相关参数,产品生产厂家去做动力学分析,设计出产品。从国外通行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它的合理性:厂家的产品竞争不仅是价格竞争,还是专利和核心技术的竞争。这种产品选型的习惯做法既有利于技术进步,也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轨道交通3号线自开通以来,噪声影响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既涉及设计理念,也涉及建设标准。在轨道结构设计中,片面强调扣件高度可调节量而忽视扣件弹性,不能不算是一个失误。高架结构噪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措施才能解决。国内外的专业人士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都较熟悉,但关键是建设标准怎么控制。如果一味强调造价,其结果是将使后期改造费用更高。

参考文献

1 应勤俭.上海人口发展战略中六大关联问题的思考.上海综合经济,2003(9)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6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运行

作为城市公共客运体系的骨干和城市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但决定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而且对城市经济、城市结构和规划发展方向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处于一种超常规发展阶段,城市总体规划滞后,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或空白状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设计单位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特征。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参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切身体会后认为,运营业绩应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主线,应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从运营角度谈一谈自己对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的一些看法。

1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定位是决定项目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它应偏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策略性的分析。由于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前期研究阶段技术积累不多,因此对轨道交通总体定位的把握在宏观层面上、定性分析上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客流预测

客流预测是通过交通预测模型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各年限内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模型、分布、特征、规律等进行预测。然而,这种预测是利用没有轨道交通情况下的现状数据建立交通方式的分担模式,由于模型与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变化的矛盾影响了其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对客流预测的结果要有一个理性的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现行客流预测不足的一面,以及还需要经过运营实践反馈调整的另一面。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的决策完全依靠预测客流这一做法,虽列入《地铁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但设计依据似乎仍嫌不足。上海地铁自1号线开通以来,关于客流大小的争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唯客流论很容易掺入人为的因素。因此,不妨依据客流预测结果,再以国际上其它一些城市的形态、中心城市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功能定位等相当的城市客流作为参考来比较,可能更接近实际情况。从表1可见,上海的市区人口数、人口密度、中心城区面积等指标,与东京、汉城等城市比较接近,所以其客流可参考这两个城市来考虑。

1.2 城市超常规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然而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处于一种滞后或不稳定的状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城市发展成熟以及复合化功能提高以后,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将会更加自由,交通更加活跃,地域之间的交通量将会更大。如东京市民生活半径为60km,而北京市民生活半径仅为20km。因此,现阶段在轨道交通总体设计上对一些预留项目一定要有预见性。如车站换乘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明珠线二期)为例,作为上海路网中唯一的一条环线,它与路网中其它直径线的换乘必然很多,如果全部采用“岛—岛”换乘模式,不论在换乘客流上怎么自圆其说,其在预见性方面的考虑显然是不足的。北京复兴门站换乘方式也有很深刻的教训。笔者认为,像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型式,应首推华盛顿地铁“侧—岛”换乘模式。

1.3 建设规模、速度及标准

各地建造城市轨道交通都面临资金压力,因此怎样控制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标准,不仅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而且需要掌握好分寸,具有前瞻性。轨道交通工程尤其是地下工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建造完以后很难更改,因此一味为了追求建设规模和速度而人为降低建设标准是不足取的。

2 线路总体设计与路网的关系

2.1 路网对单条线路的影响

每一座城市要修建轨道交通都不能没有路网。每条线路在总体设计阶段都需要在线路走向、换乘点设计、规划控制、联络线设计、修建顺序、停车场布置等方面和路网发生关系。线路走向不稳定会影响路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换乘点不明确会导致换乘方式严重缺陷以及增加后续工程的建设难度;没有预留停车场和联络线用地位置,就不能从整个线路的角度做到资源共享,这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性都十分不利;不重视修建顺序的研究,很难尽早合理发挥轨道交通的整体效益。

做好路网的规划,最终是为了控制建设用地规划,保证路网规划的可实施性,减少今后工程实施难度并降低造价。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教训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了,如上海地铁1、2号线人民广场换乘问题,东方路站节点等问题,都是路网和单条线路没有很好衔接的最好例证。

路网的规划一定要做到专业规划的深度。仅有概念性的路网规划等于没有路网规划。除此之外,路网规划还应考虑大交通网络,包括公交、私车、市郊铁路、地铁轻轨等多种形式,应是一个多样化的综合体系。轨道交通的铺设方式也应是多样化的,地面、高架、地下有机结合,不能一味修建地下线。

2.2枢纽站设计

由上海市和法国索菲图公司联合编制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共设置了16座大型换乘枢纽站,其中4线换乘站为2座,3线换乘站12座,2条市域线换乘站为2座。这种以大型换乘枢纽站为锚固点,根据城市形态进行路网规划的主题思想是合理的。但在枢纽站设计过程中,应与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地面交通中心合理分布,不宜过于集中。应避免一味强调所谓“零距离”换乘。大型换乘枢纽站设计原则应“疏而不散”。作为客流的集散中心,必须要有充分的空间提供给客流“集与散”。像东方路这种4线换乘枢纽站,远期日均客流总量可能高达60~70万人次,如果不与周边地块规划较好地融合(最好同步规划),客流会对附近地面道路形成很大的冲击。如法国巴黎著名的换乘枢纽站———拉德芳斯,全天客流为5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少量公共汽车系统),换乘客流达40万人次,而整个换乘枢纽站占地面积(结合地块开发)达750hm2。

3 线路的配线设计

线路配线设置包括渡线、折返线、联络线、车辆停放线、存车线以及出入库线。对比国内外线路配线的设计不难看出,国外配线设计注重功能设置,而国内线路配线设置则较多注重“形式”。如《地铁设计规范》规定:每隔3至5个车站的站端设渡线或车辆停车线。为满足规范要求而设一条渡线的例子举不胜举。国外配线设计还表现在注重长远,甚至考虑到土建结构大修时运营组织方案;而国内配线设置只看到眼前,如投资规模是否大,建设节点目标能否完成等。这种线路配线的设计很难在运营阶段发挥较好的客运效果。图1为德国慕尼黑路网配线图,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转贴于

应该先有运营组织的设想,再考虑线路的配线设计。而我们较多的线路设计对远期运营方式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线路总体设计在运营方式上考虑还是“烂泥萝卜吃一段揩一段”。这对运行里程较短的线路,问题还不算十分突出,无非是运行效能发挥不是最优,运营灵活性差一些。而对上海路网中规划长达100多km的市域线来说,若不尽早进行研究运营模式,将来运营问题可能会非常突出。很明显,市域线采用一个交路的运营模式肯定是不经济的,而采用何种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市域线的运营模式一定要结合上海的城市特征及总体规划。

笔者认为,市域线如果是一种制式,应在中心城区和市郊区采用交错运营的模式,交错点的选择可分别设置在内、外环线附近,中间折返站最好采用双岛式车站方式,便于两端折返。以规划中的上海市R3线为例,其运行交路设想如图2所示,具体折返点的选择可根据规划、客流等作进一步研究后酌定。

如果客流分布悬殊或因市域规划等因素,中心区客流高度集中,新发展的城市带发展不快,造成客流“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而很不匹配,即使采用图2的交路也避免不了土建设备投资的浪费;则采用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则可能会更为经济合理,其运行交路亦可采用“纺锤型”。

4 列车配属数

列车配属数主要是根据客流和行车组织方案来表示。总体设计往往根据客流预测表,通过大小交路的设置,提出运营组织方案来满足客流断面的要求。初期列车配属数通常约为每公里一列车。如上海现运营线路长度为65km,列车配属数为64列384节。从国内现有运营地铁线路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式配属列车不太合理。首先,客流断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正常运营方案小交路很难实施;若采用大交路运营,列车行走里程增加,原有的列车配属就显得紧张。其次,按现行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列车才能陆续抵达进行调试;列车全部调试结束,一般比试运营要晚2年左右;为了使早已完工的线路尽早发挥运营功能,往往采用从其它线路借车的办法,使原本不够的车辆更加紧张。此外,客流的不确定性,以及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本身明显的互动联系,在客流预测阶段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若规划没有很好对地铁沿线用地进行控制的话,轨道交通的导向作用将导致沿线地块迅速开发。如上海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沿线的开发密度过大,造成客流激增。鉴于以上因素,建议列车配属按近期考虑。表2为国外部分城市车辆配属一览表。由表可知,若按6节编组计算,每公里列车配属数约为2列。

5 环控模式

地铁的环控模式不外乎3种:开式、闭式和屏蔽门模式。按新颁布的《地铁设计规范》,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全年平均温度超过15℃,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20时,可采用空调系统。鉴于此,上海地铁环控系统制式也只有闭式系统(开、闭运行)和屏蔽门系统两类。有趣的是,上海地铁1号线采用屏蔽门系统(缓装),2号线采用闭式系统(开、闭运行)方式。从表3可看出,线路规模相当的两条地铁线,且1号线客流大于2号线的情况下,2号线的照明、空调费就比1号线多将近1000万元。由此,两种制式技术经济指标一目了然。

因此,上海地区地铁环控最佳制式是采用屏蔽门系统。至于采用屏蔽门系统后长大区间隧道温度升高问题,可采用局部预留冷源或增设中间风井的办法来解决。香港地铁“香港—九龙”海底隧道就是采用预留冷源的办法。上海地铁4号线设计时则采用增设中间风井的方法。

从地铁新老规范中关于采用空调系统的规定对比来看,新标准的制定是有意识降低空调的使用条件,鼓励使用空调提高舒适度。然而,现上海正在实施的部分线路中,车站设计采用“路堑”式,单层、侧式站台,环控只考虑通风不使用空调。这一设计标准值得商榷。显然,现行做法可能与规范修订的初衷相违背。

6 轨道结构

地铁轨道结构的设计有别于干线铁路,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减振、降噪,少维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地铁轨道结构按其减振效果来划分,可分成3大类:第一大类为一般扣件,其竖向刚度在20~69kN/mm,有一定的减振效果;第二大类为柔性扣件,其竖向刚度在10~25kN/mm之间,用于减振要求相对较高的区域;第三大类为特殊要求的减振轨道结构(减振型轨下基础),用于对减振降噪有特殊要求的地段。

上海自地铁1号线建设以来,在轨道结构设计上由于受特定环境的限制,走了一些弯路。地铁1、2号线总体设计原则没错,但考虑到当时的投资及市场环境的制约,减振扣件设计采取模仿国外产品。但从这么多年的使用效果来看,是“有其形、无其魂”,主要还是归结到橡胶制品加工工艺、配比、材料选用等问题。对此,虽做过大量反复改进,使产品的测试能满足设计指标,但橡胶实施阶段的老化问题总过不了关。不难理解,这是因为涉及到橡胶行业核心技术,不是凭简单的模仿可以学到的。从国外轨道结构的设计来看,设计者对轨道扣件的设计只是产品的选型,而非轨道扣件产品的设计。设计只提供技术指标和相关参数,产品生产厂家去做动力学分析,设计出产品。从国外通行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它的合理性:厂家的产品竞争不仅是价格竞争,还是专利和核心技术的竞争。这种产品选型的习惯做法既有利于技术进步,也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轨道交通3号线自开通以来,噪声影响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既涉及设计理念,也涉及建设标准。在轨道结构设计中,片面强调扣件高度可调节量而忽视扣件弹性,不能不算是一个失误。高架结构噪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措施才能解决。国内外的专业人士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都较熟悉,但关键是建设标准怎么控制。如果一味强调造价,其结果是将使后期改造费用更高。

参考文献

1 应勤俭.上海人口发展战略中六大关联问题的思考.上海综合经济,2003(9)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7

关键词:轨道交通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型公共交通资源,对所在城市内外组团的规划和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线路专业是地铁设计中的先行专业和龙头专业,设计面广、综合性强,对后续专业影响重大,因此设计时需要与建设单位一起,会同所在区市的规划、市政、国土、交通、环保等各个部门,连同地铁设计中的其它相关专业一起对线路方案进行讨论研究,进而确定线路的最终方案。

1.工程概况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作为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中心放射骨干线,由本岛西南端向北辐射形成跨海快速连接通道。线路全长32.3km,起于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片区,沿本岛最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厦禾路、嘉禾路敷设,跨海后继续沿杏前路、杏林北路、诚毅大街和垳山路等岛外主要交通走廊进入高铁站厦门北站及厦门北车辆基地,沿途覆盖了城市主要的成熟功能区和开发新区,建成后将有效地连接本岛和岛外杏林、集美两大组团,并有效分担厦门北站集散客流和南北向跨海客流,承担起骨干线路的作用。与2号线1期、三号线1期共同构成厦门轨道交通网的基本骨架。

线路平纵面设计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度为32.3km,共设置车站27座,平均站间距1.2km;其中岛内平均1.0km,跨海段(高崎站~园博苑站)平均3.3km,岛外平均1.1km。

2.1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平面设计应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与地下构筑物、沿线交通及规划设计线位。

(1)地铁线路应优先设于道路红线内,以减小对两侧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降低拆迁及安置成本。困难条件下,线路需侵入道路红线以缩短线路长度的,应结合施工工法尽量与两侧建筑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2)线路穿越旧城区时,应结合城市规划定线,考虑旧城改造与地铁建设同步进行以减少拆迁和建设成本;当线路与城市规划冲突、调整困难时,应及时与地方相关部门协商,以调整区域规划设计,使二者相协调,如集美区软件园区段线路设计。

(3)注重对历史、风貌建筑及古老植物的保护。如中山路片区选线时线路避让清代葡式建筑“桥清旅社”;为保护外清巷一株百年古榕,中山路站位北移等。

(4)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线路的设计应考虑沿线交通疏解条件;车站的设置既要与主客流集散点相一致,又要满足与其它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的要求,并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

(5)应结合列车设计速度,因地制宜从大到小选用曲线半径,尽量避免小半径曲线。

2.2线路纵断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并结合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铁功能要求、车站埋深和施工方法、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和埋深、城市道路等具体情况进行纵断面设计。有条件时应采用“高站位、低区间”的坡形,以利于运营与节能。

(1)线路纵断面设计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如为保证嘉禾路规划西二通道的实施条件,线路出火炬园站后即以最大坡度下坡以尽量深埋,为规划西二通道预留实施空间。

(2)线路纵断面设计应满足通过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要求,二者存在矛盾时,应综合考虑管线及构筑物的改迁条件。如吕厝跨线桥两侧道路地下管线众多,若线路沿两侧道路分幅实施,则管线改迁难度大、成本高;经技术经济比较,将跨线桥拆除后结合吕厝站车站建设原位重建方案成本更低、施工难度小、交通疏解条件好,因此本段采用拆桥重建方案。

(3)地铁线路纵断面应结合施工工法进行设计。当地下线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为减少土方量节省成本,在保证必要覆土深度前提下,线路埋深越浅越好;当线路采用暗挖法施工时,宜将线路置于地质条件良好的底层,并设计成“高站位低区间”的节能坡形;对于当前应用普遍的盾构法施工,《设规》要求区间隧道覆土厚度不宜小于隧道外轮廓直径D,但众多城市实施经验表明,覆土厚度、左右线外轮廓净距减小至1/2D时也是可行的。

(4)应结合区间联络通道位置进行纵断面设计。线路以地下形式敷设时,用以排除隧道渗水和冲洗水的排水泵站一般设于线路纵断面的最低点,为方便检修和节约建设成本,宜将排水泵站与区间联络通道设置在一起。

(5)当线路穿越不良地质区时,若平面无法绕避,则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将线路置于地质条件良好的地质层,否则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根据路网规划和沿线实际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3段较大的走向方案比选:

3.1起点段线路方案比选

线路起于厦门市本岛商业核心区中山路片区,该片区毗邻鼓浪屿轮渡码头,是本岛历史最悠久、骑楼风貌建筑保留最完整的老城区,极具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因此,1号线以此为线路起点,不仅客流能有良好的保证,更能帮助该片区旅游业、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设计过程中,结合该片区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主要对以下三个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

沿中山路方案:线路沿中山路道路红线内敷设,于步行街两端分设中山路西站与中山路东站。本方案线路线形顺畅,但由于中山路路幅较窄,道路红线仅16m,两侧均为密集风貌保护建筑,且中山路下地质条件差,工程风险大,施工需拆迁中山路两侧大量风貌建筑,对片区的旅游、商业氛围造成较大的影响。

鹭江道方案:线路于鹭江道轮渡码头前设起点站鹭江道站,出站后继续沿鹭江道敷设,后折向中山路南侧规划道路设中山路西站和中山路站。该方案与轮渡码头良好接驳,客流条件好,但线形条件稍差,且鹭江道下为填海工程,地质条件差,工程风险大。

镇邦路-中山路南侧方案:本方案在鹭江道方案的基础上对起点站位进行了优化,为规避鹭江道下地质条件的风险,将线路往东平移至镇邦路,于中山路北侧旧城区地块内设中山路西站,车站可结合规划旧城改造进行综合物业开发,且车站南北两端距轮渡码头和中山路均较近,可兼顾二者客流,服务质量高。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案的对比分析,镇邦路-中山路南侧方案线形条件优、客流条件好、地质条件好、工程可实施性强,故推荐采用。起点段线路方案比选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一 起点段线路方案示意图

3.2湖滨南路/厦禾路方案比选

线路自将军祠站出站后继续向莲花路口方向敷设,其间线路主要研究了两个走向方案:厦禾路方案和湖滨南路方案。厦禾路为厦门繁华商业地带,沿途分布有国铁厦门站、梧村客运站及莲坂商业区,客流条件好;路中建有BRT高架桥,交通量大,疏解困难,且梧村地下商业街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一定冲突;湖滨中路-湖滨南路沿线均为成熟的住宅和商业区,包括有厦门重要的莲坂商业圈以及闽南大酒店、国贸大厦、宝福大厦等,客流条件好,施工难度小。湖滨南路/厦禾路方案示意图如下:

图二 湖滨南路/厦禾路方案示意图

厦禾路方案与湖滨南路方案的比较概况如下表:

厦禾路方案虽然有利于铁路客流的集散,但同时降低了对湖滨南路片区的服务水平;且厦禾路已建有BRT快速交通,若在此基础上建设轨道交通,则使得该段交通资源重复设置,造成区域交通的不平衡发展。结合上表中对两个方案的比较结果,湖滨南路客流吸引条件好、施工难度小、风险低,故线路设计采用湖滨南路走向方案。

3.3杏北路/杏锦路方案比选

根据线网规划:1号线跨海进入杏林组团后将向灌口方向引出一条支线,以加强本岛和西北灌口组团的联系。本次研究结合支线接轨方案的选择,对杏北路方案和杏锦路方案进行了讨论比选。

杏北路方案:线路出园博苑站后向杏前路辐射,于厦门十中前设内林站,内林站为本方案支线接轨站,出站后线路折向北沿杏林北路敷设至集美新城,设集美中心站。本段线路经过了杏林组团的核心杏林湾区,现状为低矮建筑夹杂部分厂房,规划为厦门城市次中心、文教区、居住、商业综合片区,客流条件较好。

杏锦路方案:本方案中园博苑站为支线接轨站,出站后线路主线支线均下穿杏林大桥立交桥,支线折向杏前路,并沿杏前路向西敷设;主线折向北沿杏锦路敷设,后折向西北下穿杏林湾后接入集美中心站。杏锦路西侧现状为杏林村,民房密集,间杂着部分厂房;杏锦路东侧为大片在建的高层住宅小区,两侧规划主要以商业、住宅为主,客流储备良好。杏北路/杏锦路方案示意图如下:

图三 杏北路/杏锦路方案示意图

杏北路方案与杏锦路方案的比较概况如下表:

综上所述:杏锦路方案(园博苑站接轨方案)线形顺直、长度短,但拆迁面积大,且线路对杏林组团西侧的服务质量低;杏林北路方案(内林接轨方案)线路长,线路条件稍差,但线路经过的杏前路和杏林北路为杏林组团核心区的两条主干道,客流吸引条件较好、服务质量更高。经综合考虑,线路设计采用杏林北路方案,即支线由内林站接轨。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型公共交通资源,具有运量大、快速、准点、舒适型高、环保等运营优点。同时,其投资高、施工难道大的特点也促使设计者在设计时应结合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构筑物、沿线交通及规划,严格分析各段比选方案,以节省工程投资、减小施工风险、控制工期和造价。

参考文献:

[ 1 ] 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 S]。

[ 2 ] 欧阳全裕,等。 地铁轻轨线路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 3 ] 刘爱英。天津地铁二期工程3号线线路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8(3)。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8

P键词:中小型铁路车站;城市交通;交通衔接;预控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99

截止2016年年底,在铁路线网规模方面,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和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分别达到12.4万公里、5.0万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5%、4.6%。在铁路旅客运输方面,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8.1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2579.29亿人次公里,同比增长5.2%。在铁路货物运输方面,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3.32亿吨,同比下降08%;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完成23792.2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2%;但是集装箱、商品汽车及散货等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40%、53%和25%。为充分发挥国家铁路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铁路客货站场的对外交通功能,提高铁路客货站场与城市交通子系统间的衔接效率,促进铁路客货站场周边用地商业、仓储物流业等综合开发管理,对铁路客货站场进行交通衔接预控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对特大型铁路枢纽、大型铁路枢纽的交通衔接改善规划研究较多,而中小型铁路客货站场的交通衔接预控规划研究较少,本文以重庆铁路东环线相关站点交通衔接预控规划项目为例对其进行探讨,并且以重庆铁路东环线东港站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1概况

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及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货运交通需求日益增强。为了满足都市功能拓展区组团间各产业园区及物流枢纽间的客货运需求,促进铁路、公路、水路联运一体化建设,做好重庆铁路东环线相关站点与城市交通子系统交通衔接及交通设施布局预控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市铁路东环线南起珞璜南站、北至磨心坡站,线路全长158.21公里,沿途设珞璜东站、南彭站、重庆东站、东港站、龙盛站、统景站、木耳站及水土站以服务重庆市主城区水土、空港、龙盛、茶园、南彭等组团。重庆市铁路东环线具有完善重庆市铁路枢纽布局,提升组团物流枢纽货运能力、承担工业园区货物运输、各组团便捷到达货运枢纽编组站等货物运输功能;同时还具有引导城市向外拓展,服务沿线居民出行,满足组团间以及与中心城区的快速客运、快速进入枢纽客运站等旅客运输功能

1.1规划总体目标

(1)优化完善铁路车站周边道路交通衔接系统,形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道路系统,满足客货运输需要。

(2)增强铁路车站对外联系通道能力,强化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联系,扩大铁路车站服务覆盖范围,增强铁路车站对周边商业、物流仓储业的发展带动作用。

(3)充分结合重庆山地城市特征,优化道路选线,确定次干道以上等级道路技术标准、线路走向、红线宽度和交叉口控制形式,以便指导下阶段控规编制。

(4)根据铁路客运量预测结果控制交通衔接设施规模,合理布局设施位置以方便换乘。

(5)优化站前交通组织及区域客货运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衔接系统效率和整体服务能力。

1.2规划总体思路

1.2.1客运站交通衔接规划思路

(1)交通衔接一体化:尽可能将轨道车站、公交枢纽、社会车辆(含出租车)停车场等布局于车站附近,使铁路客运站发展为汇集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融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2)设施布局立体化:铁路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要从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次立体化发展,枢纽内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彼此补充,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交通设施平面布局时也应尽量集中紧凑以减少换乘距离。

(3)换乘人性化:通过科学合理规划站前交通人车流组织流线,设置必要的换乘通道、电梯、扶梯,规划完善的交通诱导系统,提供先进的运营组织管理服务等措施,满足出行旅客方便、安全、舒适的换乘需求,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间无缝化衔接换乘。

(4)站前功能多元化布局:重视对站前周围空间的综合开发,将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以提升周边土地利用价值。

1.2.2货运站交通衔接规划思路

(1)利用既有规划路网结构规划新增货运专用通道衔接相关产业园区和物流枢纽;

(2)加强货运站与周边高、快速路网及其立交枢纽的衔接以提高货运快速集散能力、扩大货运站服务范围;

(3)避免铁路货运站的客货运集散通道发生交织,避免货运集散通道穿越居住区、商业区等以降低货车对周边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

(4)货运站附近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物流与仓储用地以提高集装箱、散货等货物的周转效率。

1.3规划研究内容

为加强重庆铁路东环线相关站点与城市交通子系统衔接,处理好铁路车站与城市用地、综合交通等一体化衔接规划,本次研究拟结合上位规划及规划用地布局确定铁路车站的功能定位,并完成铁路车站客货运量预测分析,完善配套交通设施的一体化布局,同时针对衔接的城市道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等进行统筹考虑,同步进行优化调整。

1.3.1车站功能定位

结合车站周边上位规划和用地规划分析确定铁路车站的功能定位、用地规划布局、区位及交通条件,为下一阶段交通衔接规划奠定基础。

1.3.2车站客货运量预测分析

结合车站功能定位和周边用地规划,根据《新建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资料科学合理预测铁路车站客货运交通量,并且分析铁路车站公交换乘枢纽及社会停车场用地规模。

1.3.3车站交通一体化衔接设施总体布局

结合预测分析得出的公交换乘枢纽及社会停车场用地规模对公交换乘枢纽、轨道车站、社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进行规划布局。

1.3.4车站周边道路网、轨道网、市郊铁路网等综合交通优化规划

根据铁路车站功能定位、客货运交通量预测结果制定铁路车站周边综合交通(道路网、轨道网、市郊铁路网等)规划方案,全面梳理、细化车站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1.3.5车站周边用地规划优化建议

最后结合车站功能定位及公交换乘枢纽及社会停车场用地规模等对车站周边配套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布局提出建议。

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东港站案例应用分析

2.1东港站概况

重庆铁路东环线东港站位于南岸区茶园组团朝天门商贸城东侧,紧邻绕城高速迎龙互通至绕城东互通段。茶园组团为城市副中心;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71.24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常住人口近期60万人,远期75万人。

根据《重庆铁路东环线初步设计方案》,东港站为客货运站,共设到发线7条(含正线2条),有效长度850m,预留到发线3条;设待机线1条,有效长度65m。东港站设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远期预留沿江铁路引入条件。

2.2东港站功能定位分析

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总报告)》,茶园组团内的国家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现代通信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产业;并且依托茶园物联网、手机研发测试等产业建设通信信息产业研发孵化平台和物联网研发创新基地。根据《南岸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茶园组团规划重要交通设施主要有铁路东环线、郑渝铁路、汉渝铁路等铁路走廊3条,重庆东站、东港站、东港货运站等铁路站场3个,广阳坝港、重庆东港、明月沱港等港口3个,轨道6号线和8号线,绕城高速和沿江高速,内环快速路和六纵线以及公交站场等;既有规划形成“二横二纵”高快速路网+“七横六纵”主干路网的道路网络结构。根据茶园组团内相关专项规划,茶园组团由茶园、长江、东港三大工业组团及朝天门商贸城等组成。东港工业组团主要发展现代物流、船舶制造等产业;长江工业组团主要发展数控机床、环保材料、机械加工等产业;茶园工业组团主要发展通信设备、机电设备、医药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朝天门商贸城以工业品批发、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主体,集零售批发、新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西部工业品进出口重要集散地。综上所述,东港站服务于茶园组团内朝天门商贸城、长江总部经济片区、长江工业园以及东港工业园等区域与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南彭、界石、鱼嘴、龙兴、空港、水土等组团的珞璜工业园、公路物流基地、界石工业园、果园港作业区、两江新区直管工业园、空港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及物流枢纽之间的市域及市外客货运需求。

2.3东港站客货运量预测分析

2.3.1东港站客运量预测分析

根据《新建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可行性研究》,2030年东港站全日及高峰小时上下车人数及区间断面流量如表1所示。

按照常规公交(含换乘轨道)分担比占0.6,小汽车分担比占0.15,出租车分担比占0.2,其他(含步行)分担比占0.05的交通方式分担后,得到东港站全日及高峰小时各交通方式分担客流量及交通量如表2所示的。

因此,预测2030年东港站全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别达11379pcu/d、1266pcu/h。

2.3.2东港站货运量预测分析

根据《新建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研究,预测2030年东港站年货运到发总量为330万吨。其中货物年发送量为160万吨、货物年到达量为170万吨。

根据下式预测可得2030年东港货运站高峰小时交通生成量为157pcu/h。

q货=Q×C货-PCU×β×(1-γ)×KD×(1-N空)×T载

式中:

q货――铁路货运站高峰小时交通生成量(pcu/h);

Q――F路货运站全年货运到发总量(t);

C货-PCU――车辆折算系数,取3;

β――年日不均匀系数,取1.15;

γ――铁路货运站内部转运系数,取0.2;

K――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比率,取0.095;

D――年作业天数,取345天;

N空――空载率,取0.2;

T载――每车平均载重量,取20(t)。

2.3.3东港站公交换乘枢纽用地规模分析

经预测分析,东港站高峰小时常规公交交通量约89辆/h,考虑周边经过线路占10%,由公交枢纽站组织90%,按照每条线路5分钟发车间隔,约需组织6条公交线路运营,按标准所需用地面积约为1.5公顷。

2.3.4东港站停车设施用地规模

经预测分析,东港站高峰小时小汽车(含出租车)交通量约1043pcu/h,考虑50%车辆需要进行停靠,平均停车周转率取1.2小时/辆,停车需求为626个停车泊位,按标准所需用地面积约2.2公顷。

2.4东港站周边既有规划分析

东港站位于茶园组团绕城高速东侧控规未覆盖区域。茶园片区既有规划形成“二横二纵”高快速路网+“七横六纵”主干路网的道路网络结构。并且茶园片区内规划已建6号线,规划未建8号线及6号线支线,并且6号线支线在东港站西侧设商贸城南、迎龙、商贸城北三个站。

2.5东港站周边道路优化方案

结合东港站客货运站场布局及其周边既有规划路网新增南北向客运集散通道2条,货运通道1条以满足东港站与朝天门商贸城、长江工业园、东港工业园的客货运需求;利用铁路上跨桥新增铁路东环线下穿穿越通道3个以加强铁路东环线东西侧交通联系,并且结合绕城高速及其周边控规、地形条件新增绕城高速穿越通道3个以降低绕城高速对东西侧交通的阻隔影响。规划结合周边路网结构共新增道路红线宽度26m次干路12.22km。

2.6东港站人车流交通组织方案

2.6.1站前广场人车流交通组织

结合铁路站房标高及周边地形条件,东港站利用站前集散广场与公交枢纽、社会停车场进行衔接换乘。并且以减少公交车、社会车辆交织,避免进出站客流交织、减少旅客步行距离为准则优化站前广场人车流交通组织方案。

2.6.2区域客货运交通组织方案

客货运交通车流组织以“客货分离,内客外货”为原则,客运交通组织通过上跨绕城高速通道及两个下穿绕城高速通道与朝天门商贸城、东港工业园、长江工业园等发生联系,并且与六号线支线的商贸城南、迎龙、商贸城北轻轨站衔接换乘。

货运交通组织通过新增南北向货运通道连接南涪路及迎龙立交,并且通过下穿铁路通道衔接七纵线及朝天门商贸城;以满足东港工业园、长江工业园、朝天门商贸城、茶园工业园及涪陵等周边区域的货运出行需求。

2.7东港站站前交通设施布局建议

(1)在东港站站房西侧新增广场用地1.73公顷,建议对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

(2)结合东港站公交换乘枢纽用地规模预测结果,在广场用地南侧规划新增公交枢纽设施用地1.88公顷。

(3)结合东港站的停车设施用地规模预测结果,在广场用地北侧规划新增社会停车场(含出租车)用地173公顷。建议采取地下停车与地面停车结合的形式以节约土地资源。

3总结

本文基于重庆铁路东环线相关站点交通衔接预控规划项目对新建中小型铁路车站与城市交通子系统间的交通衔接预控规划的规划总体目标、规划总体思路以及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等进行了探讨,并且以重庆铁路东环线东港站为例从功能定位、客货运量需求预测、道路优化方案、人车流交通组织、站前交通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分析。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探讨分析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2016年铁道统计公报[EB/OL],20170324.

[2]顾民.铁路客运枢纽配套路网的布局与适用性研究[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3,(1):152155.

[3]陈雪明.杭州铁路客运枢纽客流组织与城市公套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2015,21(2):4345.

[4]刘俊妮.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5]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总报告)[R].重庆,2014,(05).

[6]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铁路东环线相关站点交通衔接预控规划[R].重庆,2017,(03).

[7]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铁路东环线初步设计方案[R].重庆,2016,(11).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9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规划,交通政策

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已成为共识;但是,如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还有若干重要问题有待 研究 。一方面是建设费用太高。如何降低造价,缩短建设期? 在1997 年新一轮上海市轨道交通 网络 规划中,规划修建地铁385 km , 轻轨177 km , 结构形式为地下隧道或高架。 目前 ,在交通建设规划者和决策者中,似乎形成了如此认识倾向:城市轨道交通要么建地铁,要么建高架,地面铁路不能象老沪杭铁路那样进入市区。而目前地铁造价已高达10 亿元/ km , 象上海3 号线这样拆迁较少的高架线初步设计概算超过3 亿元/ km 。按此造价水平匡算,建成上海市轨道交通网所需投资超过4 000 亿元,即使每年投资100 亿元,还需持续建设40 a 以上的时间,而且地铁及轻轨充其量只能满足市内交通需求,而对周边城市的交通,特别是对市郊道路的拥挤阻塞仍难缓解[ 1 ] 。另一方面是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结构仍有优化的可能。例如,目前正在建设的3 号线与规划11 号线有可能合并,其它纵横线路与环线如何衔接也有待研究。如果把市郊铁路定义为城市区域内(包括市中心区) 的城市间铁路, 那么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如何处理与市郊铁路的关系? 怎样衔接? 城市中既有的市郊铁路是否要遭受与老沪杭内环铁路同样的命运? 从空间范围看,现有的轨道交通规划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卫星城之间的轨道交通采用何种结构形式? 本文结合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粗浅地 分析 ,期盼同行广泛深入地研究和讨论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包括布局、规模、结构形式、各类城市轨道交通间的衔接等。

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形式不只是地下隧隧、高架线路两种,也可采用地面线路。日本及欧美国家城市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例如:

① 在日本东京,位于市中心区的内环铁路山手线,一周全长34. 5 km , 设29 个车站,线站大部分设在地面上,在与道路交叉处设有道路立交或地道。因该线与城间铁路均属同一公司管辖,因此城间铁路的列车可以开行到环线上去,给旅客以很大便利。这条线路在1987 年平均每天运客397. 3 万人次,1 天收入

2. 43 亿日元,是当年国铁中唯一的一条盈利铁路[ 2 ] 。

② 在德国柏林,内环铁路长37 km , 大部分设在地面,与15 条铁路线连接,在内环线附近有10 个铁路客运站,其中有6 处上下客较多的车站分布在市中心半径3 km 的范围内。为了便于旅客上下车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交通运输负荷,将原来尽头式的旅客站改成通过式。在二战以前,已建成东西直径线和南北直径线各1 条。东西直径线是双复线(4 条线),以路堤和栈桥方式通过市中心,并设有5 个旅客站和8 个停车点[3 ] 。

由此可见,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可以采用地面形式,只要与道路立交,同样可以达到很大的运能。上海市民之所以害怕铁路进入市区,是因为老沪杭铁路曾经给城市交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 影响 。而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直接原因是铁路与道路的平交道口。同时,修建地面铁路具有线路造价低廉、车站造价低、旅客乘降方便、省时等优点,因此,应该客观地去分析城市地面铁路的利弊,而不应一概否定。2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体规划

考察1997 年最新的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图,作者认为在以下3 方面还需认真研究: ① 优化轨道交通路网结构; ② 市区与郊区间的轨道交通的建设顺序; ③ 市郊铁路与市内轨道交通的衔接与互补。 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原则是优先考虑市中心区的地铁建设。在短时期内先建市内部分区段是合理的,无可非议,但如果规划时只重视市内,不重视市郊则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 上海的建成区迅速扩大,且市郊客流量大,增长速度快。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上海,现在的近郊就是未来的城区。一方面,伴随着 工业 区大量搬迁,近郊区域的厂房和住宅区大量兴建,城市建成区域不断扩大,导致近郊与市中心的出行量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 现代 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上海城市向多中心结构发展,郊县作为上海的卫星城得到快速发展,促使中心城与卫星城间的远郊交通需求快速持续增长。这些长距离的、大量的客运需求,迫切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容量轨道交通。例如,市中心与莘庄、闵行间虽然修建了快速路和若干条6 车道干道,但高峰时段仍然交通阻塞。一般时段小汽车从莘庄到人民广场需1. 5 h , 而地铁无论是否高峰期不足0. 5 h 。如果没有地铁1 号线,徐闵线上的交通拥挤程度将不堪设想,莘庄、闵行的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2) 市郊轨道交通线的建设正好顺应了城市向外扩展的趋势。(3) 优先建设市郊铁路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同时建设市郊铁路是加快旧城改建的一项重要策略。

在市郊或新开发区建设铁路有多方面的效益: ① 刺激市郊地区的开发。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快速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辐射形的市郊铁路两侧。② 这些地区地价低,建筑物少,绝大部分可以建成地面铁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③ 线路走向约束较少,其布局形态容易接近理想形态,线路容易按短直方向定线,对日后的经营者的运营费用和旅客行程时间均可节省。④ 这些地区刚刚开发或尚未开发,其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弹性,线路两边后建的建筑物可以与之融为一体,使得铁路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⑤ 在先有铁路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能够减轻铁路对其两侧的不利影响;例如,在铁道线路旁布置绿化带、公园,或规划一些使用功能上对噪声和振动不太敏感的建筑物,如商场、工厂、货场等;铁路与道路的立交可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建设或预留必要的立交等。⑥ 加快市中心区向新的建成区和郊区疏散,大幅度减少市中心区人口数量,为旧城改建减轻拆迁安置工作,是加快旧城改建的一项重要策略。

3 关于市郊铁路规划

由于城区的扩展,市郊铁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市区,并不全部在郊区。长期以来,由于市郊铁路归铁道部负责建设和管理,而城市轨道 交通 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两者的规划和协调较差。好在现在轨道交通刚刚开始大规模建设,否则这种不协调将会给城市 发展 及居民出行带来非常不利的 影响 。现有的上海市轨道交通 网络 规划是建立在上海市独立建设和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思想基础上,较少考虑市郊铁路系统(上海市铁路枢纽)对上海市城市客运的功能和作用。随着市场 经济 体制改革的深入,铁路经营观念、策略和政策也可能向城市客运倾斜,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管理有可能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考察发达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42. 7 % , 其中私营市郊铁路819 km , 承担总客运量的20. 3 %[4~6] 。③ 大巴黎区:巴黎有28 条放射式的市郊铁路线,连接市区和周围郊区,构成一个密集的铁路网,总长约1 000 km , 由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经营,巴黎市内有25 个火车站与地铁相连,日客运量300 万人次,完成的旅各周转量占市郊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55. 5 % , 住在郊区去巴黎上班的人约有40 % 乘坐市郊列车[3 ] 。 从中可以看出: ① 市郊铁路在城市客运中占据重要地位,东京都市圈占42. 7 % , 大伦敦占35 % , 大巴黎占55. 5 % 。② 市郊铁路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城市客运,包括市内客运、市区与郊区间的客运。例如,莫斯科的市郊铁路,其运量的95 % 是城市客运,只有5 % 是城市间客运量。③ 市郊铁路有相当的规模。例如巴黎、伦敦均达到1 000 km , 东京则超过2 000 km 。④ 市郊铁路形态多为环线放射线型式。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柏林的市郊铁路都是放射型的,其中东京、莫斯科、柏林都有两个市郊铁路环线。

4 结 语

我国的铁路总里程还将不断发展,同时,城市市郊铁路也将不断发展,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会更大。因此,在进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时,应该注意到:

1. 1. 市区地铁与市郊铁路并重。市郊铁路将是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应尽早进行市郊铁路网的全面规划,控制铁路建设用地,这是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一个有效途径。

2. 2. 多种结构形式建设轨道交通。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某些地段可以采用地面形式。对城市中既有的市郊铁路,不能采取“一律拆除”的敌视态度,而应是“尽可能地利用”,通过调整线路局部走向、增设车站、建设必要的立交,同样可以达到与地铁或高架轨道线路一样的运能。

3. 3. 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的重新构划。该体系应包括多种轨道交通形式,有地铁或高架为主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有地面铁路为主的市郊铁路,还可能有速度较慢、无专用路权的轻轨或有轨电车等。要重点 研究 它们之间的衔接,力求换乘方便,这就要求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时统筹考虑,尤其要考虑市内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及其发展规划的紧密衔接。

参 考 文 献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10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延长线客流预测行车组织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1.天津地铁1号线(含东延线)概况

天津地铁1号线北起刘园站,南至双林站,全长26.19km(既有线7.28公里),共设车站22座。于2006年6月12日开通试运营,图定开行列车平峰12列,高峰时段18列,最小行车间隔5分,日均客流量25万人,配备列车数26列。信号控制方式现采用站间自动闭塞方式控制,东延线竣工后宜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信号,与天津地铁2、3号线相统一,便于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天津地铁1号线选用非标准B型车,因此东延线宜采用相同制式的非标准B型车。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西起津南区双林站,东至津南区双桥河站。是中心城区与海河中游地区的连接线。线路从财经大学站站后与既有线接轨,在双林站前入地沿景盛路地下敷设。1号线东延正线全长15.860km,其中利用既有线路0.668km,新建地下线长14.880km,敞开段长0.312km。全线共设车站10座,均为地下站。新建双桥河车辆段一处。全线共设车站10座,全部为地下站,其中有岔站6座,分别为双林站(原双林站取消)、李楼站、机场大道站、会展中心站、咸水沽北站、双桥河站。新增车辆18列,6辆编组。全线共设道岔32组。

2.天津地铁1号线(含东延线)客流预测

根据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本线于2017年建成。据此,确定本论文研究年限为:初期2018年;近期2025年;远期2040年。客流预测研究范围为地铁1号线全线,即刘园站至双桥河站。本文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分为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布四阶段。

2.1客流预测模型

2.1.1出行分布

出行分布拟采用重力模型法。模式形式如下:

式中, – 交通区i、j之间的O-D量;

– 交通区i的发生量;

– 交通区j的吸引量;

、– 运算参数;

– 交通阻抗函数,取

– 模型参数,

– 交通区ij的交通阻抗值。

2.1.2交通分配

本论文中交通分配采用LOGIT模型,包括出行路径建立和出行流量分配两个过程。模型首先计算出所有可能的路径,然后确定出所有合理的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再通过广义费用确定的分配比例将乘客量加载到网络中的这些路径上,从而得到地铁1号线站间OD和换乘站的换乘量,并据此计算出1号线各车站的乘降量。

公交分配模型如下:

其中:Pijk:i、j间第k条出行路线的分担率;

cij:i、j间各种出行路线的平均广义费用;

cijk:i、j间第k条出行路线的广义费用;

m:出行路线总数;

θ:分配参数。

2.2客流预测结果

根据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客流预测成果,全线客流预测结果汇总表见下表。

表1 客流预测主要指标表

2.2.1客流分布

结合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及线路长度,将1号线划分为4个区段:刘园站~西站站、西站站~小白楼站、小白楼站~双林站、双林站~双桥河站。其中,延伸线段(双林站~双桥河站段)的内部客流量为2.7万人次,占全线客流量的2.3%,延伸段与其他区段的交流量为24.5万人次,约占全线客流量的20.7%。

2.2.2换乘量

地铁1号线是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与地铁2、3、4、5、6、7号线均形成换乘关系,因此,全线换乘量较大。初、近、远期全日换乘量分别为22.2万人、33.8万人、46.9万人,分别占同期全日总客运量的38.8%、38.2%和39.7%。

3.天津地铁1号(含东延线)线行车组织方案

3.1行车交路

东延线建成后将接入1号线统一运营管理,故行车交路与1号线设计的交路方案密切相关,既有1号线设计交路方案如下:初期、近期、远期均开行刘园站至双林站、勤俭道站至土城站列车运行交路。

3.1.1方案比选

鉴于1号线2006年已经通车运营,结合原来1号线设计的小交路以及1号线现有实施的配线情况来看,小交路的起点只能选择在勤俭道,与原来设计的1号线的小交路的起点一致,小交路的终点的选择分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小交路的终点选择在土城,维持既有1号线设计的小交路方案,即土城—勤俭道小交路方案,结合客流的断面量来看,土城到陈塘庄到复兴门的断面量基本上一致,小交路勤俭道至土城的距离为14.3km,小交路选择在土城从客流的断面量以及长度来看都不合适,故本交路方案不成立。

方案二:结合客流特点及土建工程的可实施性,小交路的终点选择在李楼,交路方案如图1,综合经济技术比选,此方案最优。

方案三:若只开行单一的刘园—双桥河大交路,仅组织一个大交路,势必造成车底浪费,列车平均满载率低,运营成本加大,运营不经济。

3.1.2交路方案

考虑1号线东延线建成后,东延后1号线路总长约为41km。:

初、近、远期交路如下所示:

图1 东延线行车交路示意图

3.2行车闭塞

现阶段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正处于土建施工前期阶段,对于东延线竣工后的行车闭塞方式未有定论。仅从行车组织的技术角度分析,1号线(东延线)全线通车后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方式较好,移动闭塞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闭塞方式,基于移动闭塞方式的列车运行组织,技术完全成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最小间隔时分,增加发车密度,能够满足远期客流需求。采用移动闭塞方式的缺点是天津地铁1号线采用英国西屋公司的自动站间闭塞,该系统不能与移动闭塞方式兼容,电客车若安装满足 两种制式的车载设备,易造成行车组织的复杂和紊乱,目前使用的车组能否兼容两种不同制式的车载设备亦不确定。若1号线(含东延线)采用移动闭塞设备,对于刘园-双林正线区域势必需要重新安装基于CBTC的信号系统,且只能在正线停运后的维修天窗进行施工,施工难度大,也可能对次日的运营产生影响,且耗资较大,经济可行性不高。

但无论采用何种制式的闭塞方式,行车组织仍是由行车调度员根据运行图开展正常的行车指挥。需要综合经济技术条件,选择适合的行车闭塞方式,本论文倾向于采用与天津地铁2、3号线制式相同的移动闭塞方式,便于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行车指挥。

自动站间闭塞或者移动闭塞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列车驾驶模式的选择,区间运行速度,站停时分等运行要素均需要纳入天津地铁1号线的既有行车管理制度的考核体系,以《行车组织规则》为规范。

待1号线东延线竣工交付运营之后,行车指挥应纳入到现有1号线的体系之中,根据“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按运行图组织运营。

4.结语

与香港地铁,北京地铁等行业领先企业相比,天津地铁仍有巨大的潜力可供挖掘。随着城市交通轨道路网的完善,天津地铁1号线作为第一条骨干线路,将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做好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天津地铁事业必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毛保华著,中国交通出版社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11

关键词:地铁;交通改善;注意事项

Abstract: the subway built on the ground of the urban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way bigger impact, based on the shenzhen metro line 1 (baoan section) along the route traffic improved engineering experienc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subway construction, the grou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he retrofit design of the road of the main issues discussed, and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 design.

Key words: the subway; Traffic improvement; note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中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开始修建全新的地铁或者已经提交了修建计划,已拥有地铁的五座城市正在进行扩建。由于地铁的修建,改变了区域的交通出行习惯和交通组织方式,需对地面道路进行改造。下面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宝安段)沿线交通改善工程(即新湖路改造工程),分析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地铁修建对地面道路交通组织的影响

地铁修建对地面道路交通组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满通接驳需求,地面道路的公交线路大大增加,改变了道路原有的车辆构成,公交比例大幅增加。

(2)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平交路口转向交通增加。

(3)地铁出入口处应增加公交接驳站。

(4)需设置专用非机动车道,便于附近居民利用自行车-地铁出行。

项目概况

深圳地铁1号线(宝安段)位于新湖路正下方,现状新湖路分为为双向6车道和双向4车道两种断面,部分交叉口未拓宽车道,通行能力较低,缺乏专用非机动车道,再加上地铁修建对其带来的影响,势必需要对新湖路进行改造。

深圳地铁1号线(宝安段)共设置了5个站,新湖路在地铁施工范围内的路段由地铁公司负责恢复,其余的路段纳入新湖路改造工程。新湖路改造工程被分割成A、B、C、D、E、F六段,除F段为新建工程,其余五段为旧路改造工程。

设计主要注意事项

3.1划分好设计范围

由于整条新湖路的改造由两家设计院分段进行设计,因此,在项目开展前,应确定好各自的设计范围,明确分界桩号,避免工程实施时施工范围重复或者断口。

3.2设计的协调统一性

由于地铁施工范围内的路段由地铁公司负责恢复,使得整条新湖路改造的建设单位分成两家,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相互的统一协调性:

(1)规划

两家设计单位应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采用同版本的交通规划、管线规划等规划指导设计。

(2)路线

由总体设计单位负责全线的总体线位设计,横断面布置形式及尺寸应统一;道路的纵断面由总体设计单位总体把控,衔接段的道路高程、纵坡应协调一致,同时,纵坡、竖曲线半径、坡长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

(3)公交停靠站

公交停靠站的位置由总体设计单位结合现状需求及相关规划进行统一布置,停靠站的类型、尺寸应统一。

(4)市政管线

市政管线的种类、横断面布置位置应统一,同时,需做好衔接段管线的平面和纵段的顺接。

(5)景观绿化

景观绿化的风格保持一致,选用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尽量保持一致。

(6)建筑材料

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组成及厚度应统一;市政管线的管材、管径应统一。

3.3道路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地铁出入口的竖向要求

根据地铁的设计要求,其出入口平台需高于地面0.45米以上,因此,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综合道路横坡,保证地铁出入口处的人行道至少低于其平台0.45米。

3.4公交接驳

地铁具有运量大、准点、快捷等优点,是城市居民首选的交通出行工具,但由于地铁的到达深度相对公交车要弱,因此,需要做好公交与地铁的接驳。在地铁出入口附近需设有公交停靠站,且停车位要多于普通停靠站。

在新湖路改造工程中,紧靠地铁出入口处设置了公交停靠站,可同时停靠3辆大巴。

3.5慢行系统的设置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提倡绿色出行,地铁附近居民的中远距离交通出行,大部分都会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去乘地铁实现,因此,地铁沿线的道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6地铁口附近的交叉口转向功能

地铁的修建使其出入口附近的平交路口转向交通增加,尤其是公交车,因此,在道路交叉口设计中应重点分析这些路口的转向功能是否满通需求。

深圳地铁1号线(宝安段)的出入口均设在新湖路与主干道相交的路口,在新湖路改造工程中,考虑到地铁建成后路口左转交通的增加,将左转车道由现状的1条增加为2条。

3.7设计方案的施工范围和施工荷载应满足地铁安全性要求

地铁对其周边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距离和施工荷载都有严格要求。在新湖路改造工程中,F段为新建路段,地铁在此路段的埋深为4.5~10米,分为暗挖和明挖两种施工方案。在新湖路改造工程施工前,地铁已基本完工,其隧道结构外侧3米范围内不允许施工,同时,要求新湖路施工产生的荷载扩散到其结构上的均布荷载不大于20kN,且不能产生振动荷载。

为了避免重复施工,明挖段地铁上方的回填土,已按照设计院要求,压实度满足路基要求(≥93%),在新湖路改造工程中不需进行处理;地铁暗挖段存在淤泥和人工填土等不良土基,其中淤泥层厚0.7~7.1米,人工填土层厚1.2~5.3米,新湖路范围内地铁暗挖段长度约60米,其隧道上方的不良土基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厚3.7~5.3米,为了避免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且新湖路只允许通行小汽车,因此,地铁隧道结构外侧3米范围内的人工填土采用换填1.5米处理(0.5米素混凝土+1米路基土),其余范围的深层不良土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

为保证地铁隧道的安全性,按照地铁管理部门的要求,新湖路改造工程在地铁安保区范围内进行路基处理作业时,增加由具有专业监测资质的单位对地铁相关区段进行实时监测,监测项目含:隧道收敛、轨道沉降、隧道结构裂缝、受损情况及振动监测项,并在监测方案中明确监测项变形警戒值及允许值。

结语

地铁上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协调单位多,不同行业、专业间的技术要求多,因此,使得其设计工作相对于普通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要复杂很多,本文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指出了关键点,降低了设计人员工作的反复性、片面性。

参考文献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地铁的交通路线规划与设计范文1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土地;客流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特点

我国地铁建设起步较晚,1971年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后来开通环城线,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1990年北京地铁客运量已经占了城市总交通量的10%。1984年天津地铁正式建成,投运了7.4公里。在80年代,上海规划了7条线路组成的地铁网络,90年代初期开通一号线,截至2014年,上海共有15条线路投入运营。

改革开放以来,轨道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建设的重点。据统计,国内共有43个城市已将地铁投入运营。到2013年底,包括新开通地铁的郑州、无锡累计有23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还有11个城市正在筹划中。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我国轨道建设逐渐趋向多元化,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要求注重交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完善轨道交通发展的各项技术和经济政策,引导轨道建设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不够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同城市发展最为密切的交通方式,能够引导和支持城市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其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

有运输量大、不可逆和修建期长等特征,其规划理念和方法与传统道路系统规划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现有的大部分规划成果往往偏重于其交通属性,而对其与城市其他要素的关系考虑不够,还没有准确把握其与城市整体发展的互动作用原理,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不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出现偏离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对城轨交通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认识不够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线网规划,完整的规划体系应包含从交通策略的制定和评价,到网络规划、枢纽布局、制式选择,再到实施层面的土地规划控制等整个过程。除要考虑自身系统的线路、枢纽、车辆间的协调外,还需考虑同城市其他系统间的和谐发展。

(三)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

客流预测的可信度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人们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偏见也大都源于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偏差较大的现实。我国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客流转移法,现在普遍采用“四阶段法”,但每个城市对于“四阶段法”的理解不同,按照该方法建立的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模型都有一定的不同。

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方法

(一)制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原则 1、按照线路的服务功能等级不同分为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

按照运量的大小分为重型大运量的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系统;按照封闭形式分为混合交通、半封闭、全封闭线路;为满足不同等级的交通服务,车站分为大型枢纽站、一般换乘车站和一般车站;根据客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车辆类型,目前我国规范规定:有a、b、c三种车型。 2、依据城市的出行特征来确定线网的结构形式

经过科学的客流预测,分区域测算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走廊,是从市区-市郊的放射形出行、还是穿越市中心的穿越形出行;是优先考虑线路走向,还是先锚固住车站的站位;多种设计思路组合运用可构造出不同的线网结构形式。但无论以哪种思路为出发点来设计的结构形式都需要用客流预测来验证其适用性,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后,再进行测试,直到其合理为止。 3、对线网中线路和车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并选取最优方案。 4、对于大型公交枢纽,我们应当根据枢纽站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此区域的土地规划、预留发展和客流预测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确定枢纽站的规模。并且优化其易达性,方便乘客进入车站或与其他交通模式的换乘(地面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吸引客流。

(二)强化与城市一体化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在支撑城市用地布局和引导城市拓展方面与道路交通存在很大差异。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有一种

内在强烈的互动关系,在有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明显区别于无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布局和形态,最终形成“轨道交通城市”和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轨道-公交社区”。

(三)建立以城轨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随着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骨干地位的确立,基于传统道路规划思想的综合交通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应不断革新,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共同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重视重大交通枢纽和换乘枢纽的规划选址,以枢纽为媒介,串联各种交通系统,实现综合交通的一体化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站到站”的出行模式,在高效的同时也缺乏灵活性,应深化出行链方式模型,保证同其他方式的换乘空间和效率,实现整个出行链的效率最优。

香港地铁被称为国内最具人性化的地铁,最大的特点就是换乘方便,乘客换乘地铁只需到对面站台乘车即可。香港地铁建设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每条线路在施工之前都经过严密的评估,空间很大,很多地铁直接通往商场,给乘客带来很多便利。为了将地铁的便捷性发挥到极致,很多街区和地铁是连在一起的,将综合规划和设计能力结合起来,此设计理念令人感叹。

针对当前地铁发展的整体趋势,要求在建设中注重借鉴国外地铁建设和港铁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地铁发展路线,在建设地铁的同时,对物业的开发、管理、以及租金等各种因素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力求提升地铁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互动

应挖掘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深层规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线路及车站周边的用地开发模式及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也应注重其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建筑和节点的考虑,强化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规划控制及综合开发利用。

港铁模式,世界上最赚钱的地铁公司,港铁由于很大一块收益来源于上盖物业和周边土地经营与开发,物业开发、建设成本。港铁在近30年来取得巨大的进步,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可盈利的城市交通轨道。香港地铁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在于地铁和房地产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五)寻求适合城市特征的客流预测方法

客流预测的本质是把握城市的出行特征,每个城市的出行特征各不相同,这个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出行模式,在一定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城市的出行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寻求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就是要寻求我国不同城市内在的出行特征;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强化对出行链方式及个体出行特征的预测分析;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不同城市的交通数据库;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建立预测模型并开发预测软件系统。

结语

综上,轨道交通建设中,首先要做好线网规划工作,这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于轨道交通的全局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详细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做好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