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园人文建设

校园人文建设

时间:2023-09-19 18:49:25

校园人文建设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文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校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引领性、教育性、实践性、继承与创新性、规范性等特点。

结合CIS理论,笔者将高校校园文化分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三个层面。

1.高校校园理念文化。指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它与学校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水平、特色以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引导学校发展方向,塑造学校品格的立校之本,处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包括大学价值观、大学精神、大学气质、大学作风及大学哲学等,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及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培养起决定性作用。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训是“大工至善、大学至真”,该校训源于毛泽东主席为学校的题词“工学”。意为“工”与“学”并举,实践与理论并重。事理在于求善,学理在于求真,追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

2.校园行为文化。指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文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既包括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即制度文化,如师生行为规范及高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又包括教学生活以及学生借助网络、社团、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等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

3.校园视觉文化。指通过视觉的表现力来诠释校园理念和校园精神,使抽象的理念落实为具体可见的传达符号,形成一整套象征化、同一化、标准化的符号系统。校园视觉文化在校园文化三个层面当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包括大学名称、大学标志、标准色、校歌、校徽、校旗、宣传标语等基本要素,也包括教学设备、办公用品、师生制服及学校礼品等应用要素。

二、中美高校校园文化比较

1.美国的校园文化

(1)注重个性化的校园文化风格

美国人最大的特点是极具个性化和想象力,美国100多年前的以农学院为主的“赠地学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已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传统,积淀起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衣阿华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虽然没有宏伟的大门,甚至没有院墙,有时连街区和校区的界线也很模糊。但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有这样的氛围熏陶,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美国各大学都十分注重人文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社会学、历史、音乐、绘画等人文社科类课程。

(2)注重培养群体意识

美国的教育思想一方面鼓励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注重团队精神、群体意识、社会伦理道德的培养。美国人向来以义工精神为傲,孩子从小就学习要为社区和个人作各种义务服务。现在大学的一项新趋势是把义工精神跟正规课程结合,学生们一面当义工,一面拿学分。全美的大学正流行把教室扩展到社区。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社会,人们从小就参与许多互动的活动。美国小孩自小就热衷于大量的课外活动,比如打少棒、参加音乐课程、加入男女童军、参与戏剧制作、到朋友家过夜等,花样繁多。他们无比的主动、投入,而且更显著的是,他们从中发展社交技巧,同时乐在其中。

(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自以电子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国大学校园逐步得到应用以来,信息化就一直伴随着大学校园的成长过程。致力于信息化校园建设成为现代美国大学的重要任务。由于校园网络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给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

2.中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例如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革故鼎新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理念,从而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传统,塑造了北大包容性强的校园文化风格。加之近年来国家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意义。集中表现为:有的高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还不够多样,措施、手段还不够落实,效果还不够明显;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大学活跃的学术氛围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把校园理念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视觉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建立整套完备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对国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着力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

一所没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各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里充满先进文化氛围和探索真理的理想追求;通过理想精神的浸润,师生之间的交流、感悟,学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卓著声望的熏陶;优美的校园风光和极富人情味(人性化)的管理,激发青年学子潜心向学,报效祖国的热情;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信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同的大学,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气质;从宏观上分析,大学应该拥有独立、包容、和谐、时尚的气质。

首先,大学需要有个性。应该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周边的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其次,大学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交汇之所,各种意识形态的角力之地,因此大学应培养包容的气质。它展现了现代大学海纳百川、海阔天高的胸襟和风范。没有包容,大学就没有多样性,就没有生气和活力,思想创新和学术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就不复存在。

再次,大学还应建构和谐理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形成师生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人与校园环境相和谐的良好局面。

最后,大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具备了“时尚”的大学气质,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生命力旺盛,创新色彩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积极开拓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师生操守

首先,建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创新校园制度文化。要理顺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地位和作用,并促使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本部门的具体计划、安排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其次,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最后,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建设管理和使用好校刊,播电视和校园网等宣传舆论阵地,形成具有很强凝聚力和明确指向性的舆论环境。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网络硬件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上文化活动,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全面地发挥网络、社团、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等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重视校园视觉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

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在校园基础设施上狠下工夫,要加大投入改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要努力确保各类设施齐全、先进,为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形势,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人才的定义不再局限于拥有庞大的知识系统,而是更看重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也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着,由单一走向多元,向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前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规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1]由此可见,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道路。同样地,对于高校来说,特别是艺术类高校,人才的培养,在重点教授专业技术之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大潮中,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的竞争力更加强劲,也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发光、发热。大学的文化建设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日益丰富多元,有助于学校为社会不断输出具有专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专业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保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使所培养的人才独树一帜,在日后的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学生专业能力一流、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但却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也有待提高,既缺乏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上的独特优势,这样的学生并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而只在专业技术方面精通,但却缺乏其他基本能力,也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高分低能”绝不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很难在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此,应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更切合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要。而非盲目照搬专业院校高、精、专才的培养模式,应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深厚的学科背景,强化培养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专业,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

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魂魄所系的艺术瑰宝,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企盼,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戏曲为平台建立的特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中国戏曲学院不同于其他专业院校所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弥补了艺术人才文化素养不足的教育空白。

学校的教学优势,即在于从传统戏曲文化中汲取精髓融入教育教学建设中,达到从文化教学建设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由人化文,以文化人”、陶冶情操、涤荡情怀、洋溢情思的目的。任何时代的文化建设都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建设而来的,学校需要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和守望民族文化经典,并同时坚持学生的文化身份并开启其自身的文化自觉,这是一种持久且值得沉淀的创新教学模式。

具体到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而言,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生为本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化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使学生有机会涉猎、了解相关艺术知识,避免其知识面过于狭窄。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而成长为专才的同时,又能成为对相关学科有所了解、有所把握的人,使其能够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敏锐的创新意识与更为卓越的创新能力。学校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强化质量管理为重点,以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以戏曲为平台的特色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文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园文化,一时间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掀起了素质教育的热潮,引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作为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提升文化气韵和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趋于综合化、多元化。

学校应更多注重培养具有艺术审美的继承与创新素养的专业性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及文化内涵修养的提升,使学生不断追求较高的艺术境界,从而提升其人生境界。因而,培养继承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神、秉承着文化自觉与信仰、沉淀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戏曲舞蹈艺术素养的学子们,是学校区别于其他专业院校,立足培养综合性高素质艺术人才体系的先锋特色之一。

高校人才培养普遍更注重显性课程,往往忽视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某种教学的课程目标,偏重于书本知识的灌输和对学生的训练;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的课程,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一切人文文化要素的统称。[2]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备基本生存能力和文化内涵。中国戏曲学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发展环境和广阔纵深立体的知识整合与创作空间。传承传统,既具有文明功能,又具有当代追求。学校紧随时代步伐,以当代的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吸收创作素材,再造独具特色的创作作品。在学习世界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可行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

中国戏曲以艺术的精粹性和独特的演剧体系而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历史人生百态也多由戏曲展示之,如“贵妃醉酒”“昭君出塞”等著名剧目中的历史人物都具有传承教化的作用,以史为鉴,正所谓“经夫妇、成孝教、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缘于此,充分利用学院特有的戏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开展戏曲传统文化素养的普及教育,使学生在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继而帮助学生汲取戏曲文化中的“文”与“艺”,融入“文以载道,高台教化”的戏曲美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文化、国粹精华文化等文化生态根植于教学体系中。

以学校的舞蹈表演专业为例,舞蹈专业课程深化内涵式建设应当具有专业性、学术性、人文性追求,建立区域化舞蹈创作研究中心,拓展教学成果好、创作能力强和人文关怀浓郁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群。此外,系科设置注重民族艺术传统文化与当代国际视野的有机结合。舞蹈学科的发展还有赖于学科制定者拥有更开放的胸襟、兼容并包的心态,允许并敢于尝试新事物,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开拓学术视野,改变过多关注术的价值,提倡跨科界多元交融思考。

加强艺术人才培养,建设优质校园文化

1.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考核方式

艺术类院校应开设丰富的人文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培养艺术领域顶尖人才只是艺术高等教育的第一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体制走得更远。为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这些人文课程的渗透必不可少。当然,学校开设课程既要覆盖广泛,又要有所侧重;既要全面培养,又要尊重兴趣。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使学生有机会涉猎、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避免知识面过于狭窄。应该将一部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使其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

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加入适当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学校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不过多地偏重于专业课,不局限于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让丰富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始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渗透。作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艺术实践与艺术展演,既是艺术教学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和终极目标。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上,深入挖掘舞蹈创作的素材,创作并表演拥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以此推动艺术科研创作的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搞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活动,通过这些来建立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文氛围。这不仅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更是对专业教学的有力补充,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元素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成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思想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和启发,其作用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理念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做人做事态度,从而约束和引导其全面发展。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表现为拥有文明的言谈举止,更表现为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对待挫折不轻易言败的精神品质。现实中,部分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学校应该避免思政类理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脱轨,应转变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4.课程特色鲜明,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有学生曾反映过:“没有机会自己设计独立的学习计划,这不利于根据个人特点的发展。”学校作为戏曲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应当充分考虑在课程设置上,如何把民族文化、国粹精华文化、地方剧种的民间文化等文化生态植根于艺术教学与创作中,而绝非单纯地借鉴,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深入贯通传统文化精粹,让汲取文化与教学建设合二为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把素质教育推到了边缘地位,忽视了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积极作用。高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技能的机械传授,特别是艺术类院校,更不能只以教授艺术技术为目的,而是应多加注重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艺术人才并不只是精通专业技术而缺乏独立思考的“机器人”,他们应该是有文化、有内涵、综合能力强的新世纪高、精、尖人才。同样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靠单一的硬件设施与物质环境就可以形成,校园文化应更多地着眼于课程文化的建设和校园活动的开展。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不可忽视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育人工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力全面、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高校更应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为人才市场输出合格人才,这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资料:

[1]司虎亮.实施素质教育浅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9).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

1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引导性的亚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4)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2 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 校园文化功能中的人文精神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接受特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的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因而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又通过教育的物化形态,对校园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布置,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来精心设计,对受教育者同样起着引导、激励的功效。另外,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个体乃至整个学校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到其形成的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各种有意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同时,校园文化也像粘合剂,使学校师生员工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集体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逐渐会在一定的群体中找到归宿,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性格和情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3)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既可以激励先进,也可以约束违纪行为,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校园成员如何做人。校园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校园文化也是矛盾的调节器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特有形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节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还具有一种巨大的内在意志力量和评价力量,弃恶扬善,把周围的现象判断为“善”与“恶”,从而实现其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约束功能,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养育。

4 学生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41 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学校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在于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可以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千方百计营造、构建人性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 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曾说:“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水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3 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

44 教师要联系实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化为精神,达到政治人文知识的内化,内化为人文精神。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4

一、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足的原因

1.多元价值观激荡。首先,随着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浪潮不断推进,大量西方思想不断融入我国社会,这使得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面临着多种价值选择。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交流思想、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限制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肆无忌惮地传播、发酵。再次,在大学校园里,由于近几年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外学者访问交流的增加,致使一些教师以介绍西方社会意识为荣,学生也以了解西方社会为时尚,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情绪,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2.校园文化感染力不足。文化育人的重要实现途径就是感染,通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强大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种吸引力还不够强大,不能将某种理念或思想注入学生的思想当中。究其原因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不足,既存在方式方法的不足,也存在教育部门重视的不足。对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创新大学制度等深层次领域重视不够,导致校园文化感染力不足。

3.教育理念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都是以政府主导、专门拨款为主要形式。这导致学校长期缺乏合理的竞争秩序,没有生存压力,这也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没有达到完美的契合。对于教育,校方也没有经营思维,只有管理思维,这导致了育人目标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弊端。

二、强化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的对策

1.增强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内化功能。内化就是将外在的东西变为个体的内在。校园文化可以将社会中的思想道德意识、理想、信念等内化为学生思想深处的一些固有的东西,这些思想价值观念在学生内心一旦形成就一时难以改变,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外在的规范和思想通过学校教育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动力需求。人类社会中存在各种行为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起着调节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仅是外在环境要求成员付之行动、严格遵守,而且还要表现为个体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些规范之后而自觉地履行这些规范和义务。因此,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增强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如果说外在环境对人的要求是“他律”的话,那么个体对规则的自觉遵守就是“自律”,这种由他律变为自律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和修养的提高就是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高校通过高尚、完善、正确的校园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的核心就是将某种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这些理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动力,以便利于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但是从近年来的学生思想状况来看,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正确思想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意识。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正在递减,这种功能的式微势必造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消退。品牌本是一个商业概念,它是企业尽心尽力经营的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后,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信任关系。企业一旦拥有自己的品牌效应也就证明自己在某方面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长处。校园文化也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以这种品牌效应吸引人、塑造人、培养人。校园文化一旦具备品牌效应就具有了鲜明的特色,特色越明显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就越强大、育人功能就越强大,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品牌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的措施可以参照企业品牌经营战略,通过宣传和一系列品牌战略培植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2.运用大学精神育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能够激发师生积极向上,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而大学精神对于学生有着极为有效的教育功能,能够给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能够为学生设计做人的标准和规范。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本质上来讲,它包含学校的发展理念、学术倾向和管理风格,而这些因素又都是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因此加强和优化这些功能能够提升大学的育人功能。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也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被广泛认同了的行为准则,通过强化大学精神的这些行为准则默契能够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完善制度育人。大学精神通过制度得以深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以制度育人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总体要求,制度应当是对理念和精神的贯彻,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制定育人目标,并将这种目标具体细化在各种制度中。二是制度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育人制度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大学生既是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又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这种身份特点,既要培养他们作为社会人必备的道德素质,又要树立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风貌。这就决定了育人环境的复杂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保证人才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道德素质,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为社会服务,具有社会性,失去社会性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然而作为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具有理论知识的一般特征,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应当以课堂学习为载体。

总之,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人才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现阶段,校园文化通过内化功能将思想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思想和行为目标,但目前是这种内化功能出现弱化趋势。为此本文对这些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完善对策。

作者:谭丽单位:上海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关系;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类高等学校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富有创造性、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催人奋进,甚至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以适应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联系的

基本观点

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只有几年历史的新校,都有其校园文化。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使清华百年不败,傲视同侪;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的校园文化,就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风气以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直接、正面地向学生阐述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怎样去爱国,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文化要从不同侧面讲述中华儿女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兴盛进行发奋学习、不屈不挠斗争的史实,给学生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形象。

创新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一个过程, 都有一个思维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学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进行思维方式、科学态度教育,教育学生学习要创新、劳动要创新、生活要创新、求知更要创新,将来成为一个善于创新的人。

创新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的思维敏捷,感情丰富,兴趣和爱好广泛。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活动,但思维方式不够开阔。针对这些特点,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这一形式多样的重要阵地,通过讲座、座谈会、报告会、演示会、咨询会和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创新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辅佐。建筑物的风格、花坛的摆布、路灯的形状以及道路、湖泊、桥梁的命名等,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 因此,有意识地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如校园芳草青青,鲜花争艳,会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清爽宜人,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独特优势

校园文化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扩大了教育的外延,是培育创新人才所期待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校园文化新颖的形式、实际的内容以及主体的从众,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形式的多样性。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校园文化形式新颖,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校园文化不受条件限制,无处不在,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条警句,也可以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引发创新思维。

(2)内容的丰富性。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精神,包括的内容比较实际,针对性强,往往比笼统的说教更容易收到实效。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比较多,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兴趣小组作为一条线进行自我教育,团委、学生会通过学生干部这一条线进行自我服务,学校通过学生管理部门作为一条线进行自我管理等,学生组织同学参与,效果更好。

(3)主体的广泛性。传统的思想教育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往往只注重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而校园文化则不是针对哪一部分人,而是面对学生全体。校园文化的从众原则,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得到展示,使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或没有特长的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提高。

三、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1)导向作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永恒的活动。每一项活动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需要社会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确立创新目标,培养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激励作用。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校园文化的层次,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视角,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3)品质优化作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非从众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坚韧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

四、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之魂。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张扬,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性。21世纪校园文化将出现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新特点,成为大众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形成传播、审美、创造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校园文化要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进步积极开拓,奋发努力。

(2)强调主体性,注重大众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而学生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参与的主体上,要注重大众性,校园文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3)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校园文化要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一是思路上,要在变中求新意、求精品;二是内容上,要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补给、情趣的添加和视野的开阔,更是人格的升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方式上,要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校园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管理方式。

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尝试,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与观念作支柱,而学校领导正是这些先进理论和观念的决定者。因此,要组织实施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决策者的学校领导必须树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观念。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关系的认识程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决定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要系统抓,抓系统。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既要体每一个过程的特性,更应强调相互间的协同配合。因此,不仅要有明确的管理思想,建立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还要制定出明确的校园文化管理的系统目标。

只有有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才能为学生搭设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广大师生的全员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要依赖于教师,因此,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达到高度认同。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要讲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动员师生员工人人参与,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的过程。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并不断更新的过程。市场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和提高,作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以及途径,也必须不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

社,2001.

[2]周之良.德育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刘卓慧.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

教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6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总是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地仅从有形实体的角度去理解校园物质文化,而应从育人理念的视角去发现校园物质文化的育人意蕴。

首先是大学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意蕴。大学校园环境文化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对生活的理念、对教育的希望和对自己存在的理解,具有潜在而深厚的育人意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大学校园内的每一处真正的物质文化均蕴涵有一定的道德追求、道德规范,能对师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艺术审美情趣。学生通过感性直觉把握校园物质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与校园物质文化建立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呼应关系,从而得到一种精神满足和愉悦,使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二是促进学生知识形成的意蕴。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它积淀着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特点和社会流变的价值。它能够使学生通过对校园环境文化的解读,提高自己的社会智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能力。三是审美教育意蕴。大学校园环境文化体现出一个高校的艺术创造力、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给大学生以文明审美的熏陶。四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意蕴。轻松、愉快、欢乐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可以激发起大学生的情感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成长,培养学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

其次是大学校园设施文化的育人意蕴。在现代大学校园里,教育媒介主要是指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等设施,它不仅是当前大学校园里从事高深学问的教、学活动基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等,是一所现代化大学的物质基础。现代大学校园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收集、整理、利用和保存文化。实验室或实践基地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现代化的校园网,是现代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设施中的重点和亮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办公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师生汲取知识的需要。

再次是大学校园治学积淀及队伍文化的育人意蕴。治学严谨的育人传统、积淀深厚的高水平的课程和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发展的组织基础,是一个学校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秉承而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治学严谨的育人传统,是一个校园影响最大的非实体物质文化。是大学之所以“大”的重要无形物质财富。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善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育人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在传授高深学问的同时,以其人格魅力和治学态度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指导帮助学生把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教师,其核心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知名学术权威。

因此,一所高校要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搞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现代意义上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育人意蕴。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应以大学文化内涵的内容为主体,以学校性质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场地的特质,彰显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对其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将其融合到物质文化的各个要素中,以达到发挥物质文化育人意蕴的目的。在加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科学合理原则。一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规划,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规划是高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根据高校的类别、环境、财力等不同情况,制定具有学校特色、专业个性而又切实可行的规划。这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规划的先导性、延续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规划设计使校园的功能分区、单体造型、群体组合和立体绿化实现专业化、现代化和配套化。使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从而展现校园特有的审美情趣及其深厚的文化育人底蕴。

人文关怀原则。大学校园是育人的场所,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不仅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也应该体现在环境设施上。大学校园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空间,更多的是高度人化的环境空间,是大学中的人根据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自然美与思想美和谐融合的“第二自然”,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因素、文化色彩和校园精神。大学校园建筑不是木材、钢铁和水泥的简单堆积。而是由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智能大厦”,体现着大学人继承传统文化、追求现代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甚至大学校园里的每一根雕栏、画柱也都可以作为文化符号,物化人的价值精神,体现人性化特点和教化育人的功能。因此,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力求做到人格化,使学校时空充满育人的文化底蕴。

实用有效原则。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物质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校园物质文化,具有不同的物质属性和用途。阅览室可用于读书,双杠可用于锻炼身体,等等。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从人本出发,考虑到育人的需要与功效。任何大学校园物质文化都是因育人需要而存在的。即使是壁画雕塑、建筑小品、音乐广场、小桥流水、绿树鲜花等校园物质文化,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求得赏心悦目,而是要通过这些艺术与自然景观对校园建筑的点缀,营造出一个轻快活泼、优雅宁静的时空环境,从而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消除师生学习、工作的压力和身心的疲劳,使他们达到身心与学习、工作同步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

凸显特色原则。不同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虽有其共性,但更重要的是,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必须凸显其个性特征,才能枝繁叶茂,更好地展现其育人意蕴。实际上。每个大学校园都存在已经形成或者已经被人接受的物质文化特色。一个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确立的独特的精神追求。都会在校园物质层面的文化载体上留下浓重的痕迹,从而对学生起到警策、呼唤、激励等作用,并进一步促使学生焕发出奋发进取的勃勃生机。这也是每所高校都力求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塑造校规、形成自己校园风格的动力和目的之所在。河海大学校园中立有刻着“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上善若水”的石碑,江宁校区建筑上表示水的蓝色基调。正是河海大学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的体现。这种校园物质文化,既体现、更激扬着一代代河海人献身水利、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7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8

一、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

为营造和谐校园打好基础

1.以正确、适宜的办学理念为依托

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好的办学理念应该得到学校全体师生的认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激发全体教师斗志的引擎,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谐校园的建设应该是以这样的办学理念为依托的。

2.以良好、向上的校风为支持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原校长马成营认为,校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认为,校风还是一所学校师生群体素质的体现。现代学校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思想影响行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学校要通过丰富和完善校风,并赋之以新的内涵,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

校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两方面。师德是教师良好教风的基础。没有“亲其师”就没有“信其道”,教师应从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能力上下功夫,以“纯厚”的教学功力和“深厚”的学科素养影响学生。学风,首先是教师的学习之风,接着是学生的学习之风。只有师生双方以这种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建立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氛围,达到教学相长。

3.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前提

学校要形成和谐的校园,需要全体教职工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件事,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利,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行为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氛围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来形成团队的共同的价值观。

二、建设校园硬件文化,突出教育功能

学校的校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我们努力在学校构建身心愉悦、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教育的作用,让每一处布置都体现教育的功效,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学习。

1.积淀楼道文化,营造浓郁氛围

我们精心设计了教学楼的每个楼道,并制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一层是爱国主义铜板浮雕和世界地图,使人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之感;二层是中华民族礼仪经典故事,示人以做人、处事、立国之哲理;三层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长廊,把你带进民间艺术品的天地;四层是论语的巨型书简和中华传统名著、世界名著的文化板,展示了世界文化瑰宝,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文化的熏陶。

2.建设“涔源景观”,突出节水教育

走进校园,首先会看到绿树丛中露出的亭榭一角,转过教学大楼,潺潺的流水,会将你带入别有洞天的“涔源”景观。“涔”乃雨水汇集的地方,“涔源”乃雨水汇集的源头。学校在景观地下造了一个大型的储水池(我校师生称之为水银行),下雨时雨水通过预留的雨水道汇集至此,直到集满,溢出的雨水会通过另一条通道流入市政管线。利用抽水机把收集的雨水抽到地面,可以用于“涔源”景观的用水和学校绿化用水。这一工程使学校每年节约了至少几百吨水。我们通过水银行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节水意识的教育。

3.创建科普迷宫,深化生命教育

我校是全国首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把环境建设与防震减灾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楼前建立了以迷宫形式构成的防震减灾科普园,其间既有生动形象的救护雕塑、新颖的地震知识滚筒,又有地震知识宣传画及在石头上雕刻的动物震前预兆。科普园新颖独特,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其中既进行了游戏,又学到了很多防震知识,同时,这样生动直观的教育也使学生学会了珍爱生命。

三、开展师生阅读工程,

全面促进和谐校园发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能使人改变命运,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

1.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我们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主张“让阅读为精彩人生打好底色”,让师生走进书海,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习惯,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1)打造特色图书馆――“生态书屋”

学校原有的藏书室不到30平方米,阅览室也只有80平方米左右,藏书量刚刚达标,而且图书大都是5年前的,藏书室、阅览室满足不了师生的借阅需求。2006年,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争取区教委的支持,一方面争取所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再加上学校的自筹,共筹集了70多万元,在原藏书室、阅览室旁借助现有教学楼的两面墙建起了400平方米的生态书屋。生态书屋内修建了人文生态场景,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最有特色的是书屋内的绿色植物都挂着牌子,介绍其名称、产地、习性及有何药用价值。此外,学校又投资购置了新书以及电子借阅系统。现在的书屋为师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藏书,师生可自由借阅,自主阅读。

(2)打造特色“书吧”

学校在每一层楼的大厅都设有“书吧”,学生可在“书吧”自由取书,自由阅读,图书由学校定期更换。学校还在每层楼厅的一侧装了3台电脑,并且全部联网,方便学生电子阅读和查阅资料。此外,每个班级都设有“班级书吧”,由学生自带图书和学校配备图书组成。学生课余时间可以自由取阅,交换阅读。

这些书架,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可贵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楼层“书吧”无人看管,学生取书、还书全靠自觉,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2.倡导“与书为伴”,促进校园文化形成

学校在师生中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提出“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口号,激励师生读书。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组织各班级争创“书香班级”,组织学生发动家长争创“书香家庭”等活动,学校形成了读书热潮,促进了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了办学品位。

为了使书香校园的阅读活动不断丰富、充实、深入,我们相应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建立了“读书成长册”,开展了“经典诵读”、“赏诗会”、“同读一本书”等活动,同时组织评选“每周一星”、“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等,鼓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从小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

开展阅读工程是创建校园文化,形成和谐校园的有利保证,是学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创建和谐校园策略的升华。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9

[关键词]和谐校园 教育本质 人文教育 博雅教育

[作者简介]郭伶俐(1964-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文教育方法论研究。(河南 焦作 45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3BSH012)和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理工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GLX1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6-03

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是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人文教育,需要人文教育为其营造适宜的文化氛围,需要人文教育为其培养和谐理念,需要人文教育这种最有效的途径;同样,大学人文教育也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本质的现实要求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说文解字》如此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是“教子使作善也”。概括起来,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而进行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也称为“人道教育”“成人教育”。古希腊的“派地亚”传统体现了这种理念,即通过系统的教育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乃是人的本性”也是这种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当代教育理念秉承了历史传统,雅斯贝尔斯就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①为此,教育活动应该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②。

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的地方,大学教育之目的就在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见识的文化人。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现代文明危机,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渗入以及教育内容的功利主义色彩,致使专业教育和科技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结果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教养”“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现象乃至教育理念,而“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则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社会后果。因此,时代正呼唤一种能提高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大学人文教育,来扭转或缓解专业教育对人性生成的扭曲。

教育本质和大学理念的实现则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需要大学各教育要素均处于协调有序的育人氛围之中。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其各种组织要素只有处于协调有序的运转状态,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文教育效果。校园和谐不仅包括校园组织系统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也包括教育环境和谐和个体自身和谐;不仅包括教育内容人性化、人文化建构与理性化建构的和谐,也包括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和谐。置身于高雅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之中,才能更好地“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③,从而通达博雅教育的最高境界――心智的创造之美。

二、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

教育的重要本质是其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它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品质。“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④这里所谈及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动物的本能决定其“无法无天”,而人的天赋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发展而来。通过人文教育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把自己置于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状态之中,真正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同理,通过人文教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品质,因为人文教育尊重个体思想,体现人的终极关怀,关注“人文世界”。所谓人文世界,是指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体现着人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与“客观化”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交往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文化和传统的不断解读、表达和重构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都有赖于文化传统而存在,他不仅从中获得行为处世的规范,而且获得丰富的思想资源;任何一个人又都会重新表达自己对传统、对规范的理解,甚至参与对文化体系的重构。“人”与“文”的交往,是一种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建构的过程。因此,康德指出,只有通过世世代代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变得完美,“每一代人,只要具备了上一代人的知识,就更加能够促成一种教育,它将发挥人的各种天赋,分清应有的轻重缓急,同时结合这些天赋的指归,由此推断全人类完成自身的命运”⑤。

2.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公共关怀。”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上联讲的是人文教育对读书人的自我教育功能,即个人修养与道德关怀;下联讲的是公共关怀问题,即培养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古希腊的“派地亚”教育理念也比较早地揭示了人文教育双重意蕴的统一。“派地亚”不仅表示“教育”或“教养”,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等;“派地亚”教育不仅要提高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完善道德人格和培养公共角色。耶格尔在《教化:希腊文化的理想》一书中把“派地亚”(paideia)译为“教化”,文中指出,“开宗明义,教化不只是指个体的实践: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的一种功能。”⑦中外历史上的人文教育表明,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使大学生从历史和理论高度理解蕴含在中国传统中的深厚文化之源,自觉在感情和认识上树立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增强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是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重大课题。

3.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⑧。文化自觉不仅要求认识本土文化,还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把本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化之中来理解,并从世界文化角度来确定本土文化的位置。中国经济崛起是具有世界文明史意义的大事件,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甚至改变整个世界格局。中国人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还要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状况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文化历史视野相当狭窄。因此,我们要从具体的事情着手,做耐心细致的文化奠基工作。文化自觉是当代社会世界的一种要求,是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也是大学创新的精神之源。文化自觉是在人文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养成的,要达到文化自觉,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三、和谐校园建设凸显人文教育功能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运作来论及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从和谐校园建设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人文教育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校园建设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型塑关系,尤其和谐校园建设所彰显的人文教育功能。

1.和谐校园建设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和谐校园的文化教育功能。校园和谐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以及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不仅包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也包括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具有历史传统,无论西方知识传统还是中国知识传统,都不乏这种和谐的内容。古希腊的“派迪亚”传统把课程学习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教化方式使人具有人性,这是最早的文化教育和谐。从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对“七艺”的理解,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和两类教育(自由教育和非自由教育),无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基督教的“虔心即知识”打破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教育和谐,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重新恢复了以往文化教育和谐的教育理念;启蒙主义者把近代科学理性视为“文明的唯一希望”,卢梭则“崇尚友好和仁爱的情感,崇尚善意和虔诚”,康德则不仅看到了科学知识的局限性,而且通过限制知识应用的方式为道德价值留下无限空间,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的和谐;现代工业文明把“人是万物的尺度”落到了实处,同时表明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中国知识传统的历史演进同样包含着文化教育的和谐与统一,中国古代的“六艺”教化就是典型例证。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以及教育的专门化,使得原有和谐的文化教育变得不和谐,出现了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情形,而和谐校园建设则可以弥补文化教育不和谐的缺憾。

2.和谐校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主动的习惯”,表现了其人文生成功能。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人是可以引导其内在潜能去获得自由的意志并超越,人的真正使命在于不断超越,只有不断超越,人才能够达到认识存在自身。人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发展,人可以在和谐环境中不断超越,人可以在超越中达到心智的创造,这就是生成教育。通过历史积淀、环境熏陶和自身奋发,人的人文精神就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但是,习惯则是这种生成教育的坚实基础。心理学把习惯形成解释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地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个体在生存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这种习惯可以看成是约定俗成的。教育学家杜威则把习惯看作构成继续不断的生长,这是“主动的习惯”,它“包含思维、发明和使自己的能力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因此“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⑨。雅斯贝尔斯也把习惯作为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习惯作为底蕴,人类精神的每一项进步都将是不可能的。他还对习惯作了深入分析, “习惯既巩固了传统,但同时也削弱了传统”⑩。正是习惯的多重可能性,才有了生成教育的可能性。无论是心理学家的习惯概念还是教育学家的习惯范畴,都把习惯置于情境环境之中,借助于境遇之力解读习惯之养成与特征,并运用习惯概念分析教育之生成。因此,宽松、向上、活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土壤,而且本身正以潜移默化方式担当着人文教育职能。

3.和谐校园的多种和谐,具有人文渗透功能。如果说教育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工具,那么人文教育则是校园和谐的文化基础。反过来说,和谐校园本身还担当着人文教育的职责,而这种担当的实现要靠渗透,它类似于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杜威曾指出:“社会环境通过每个人所从事种种活动,以养成个人行为的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这种种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种冲动,并且有某种目的,产生某种结果。一个生长在音乐家家里的儿童,他在音乐上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将被激发起来,比在另一环境中可能被激发的其他冲动所受到的刺激,相对地说要格外多些……一个人与别人有了联系,对于他周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有所参与;社会环境不知不觉地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地对他们施加教育的或陶冶的影响。”11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具体包括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和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和谐以及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等等。置身于多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不知不觉地受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不仅能够增强爱校之情并激发和固化为爱国主义精神,还能够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更是塑造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②⑩(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4,15.

③戴跃侬.和谐校园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④⑤(德)伊曼纽尔・康德.论教育[A].杨自伍,编译.∥教育:让人成为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

⑥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导言6.

⑦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

⑧费宗敏,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⑨1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6,118.

[参考文献]

[1](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振涛.大学文化精神的静态考察[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10

论文摘要: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科学地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定位和功能作用。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2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科学定位

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高校教育的任务决不仅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更要侧重发展思维,启发创造,塑造人格。而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其它领域的科学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实途径。正是由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合理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有利于克服由于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科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校专业划分过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加上专业培养口径细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反映了高校办学理念的偏差与办学目标的错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必须摆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合理构建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教育框架,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努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提升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质量。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社会经济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变迁之中,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时的茫然以及理想信念的疑惑和道德的迷失,甚至出现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质表现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因此,高等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全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育德功能。对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统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与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开展。

(3)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包括专业能力和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充分接受人文知识教育,培育浓郁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能够在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他们自身也会成为人格趋于完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代新人。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傅娥.加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12).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11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学校建设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是知识、科技和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和迸发的地方,是国家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21世纪,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现,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硬件,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二是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行为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规范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1]与其他文化不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它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从而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健康向上、民主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强烈浓厚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者的一种积极而富有成果的意识形式,它表现为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创新者富有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甘心落后于前人,不受别人思想的束缚,勇于另辟新径;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要急于检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往创新活动,并能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

(2)灵活全面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与创新的源泉。一切创造和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思维和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能在某些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既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3)综合化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当今时代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较深的理论基础。同时,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即不仅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能够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只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碰撞,才能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结论。

(4)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有所创新。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具有好奇性和开拓性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高校校园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校园文化通过其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形式,通过其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独特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由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构成。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是创造性与创新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睿智的教师和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相互激励,教学相长,探求真理,奉献人类,造就一种充实而自由的学习、研讨、向上的学术氛围。师生共同营造出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激发师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p#分页标题#e#

(2)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民主、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只有在平等的探讨、自由的交流的环境中,创新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从而产生创造成果。

(3)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校园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具有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

(4)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1)坚持以校园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校园精神是校园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淀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点、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借助于校园精神这一内核,可整合校园文化各子系统及其亚系统,形成文化合力。多层次校园文化的和谐结合,便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如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等。校园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潜课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2)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靠保证。

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互动作用。要开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渠道。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2]

(3)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学风”则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凸显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崇尚科学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在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搞好学风、校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4)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学校有没有生机,学术思想活不活跃,学生具备不具备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往往能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整体影响力,从精神、物质和管理多方面加强培养的力度,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以“敢于冒尖”的精神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将创新的强烈意识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全体大学生自觉的成才要求。大学生通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等,使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校园人文建设范文12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人文素养教育 功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57-02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的物态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教育是关于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校园文化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尤为明显。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业化的产物,这种教育具有实践性,重视与生产实践的密切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的人文素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待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1 塑造功能

人文素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情感力量,既有能力要素,又有精神要素,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这些品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品质和人文素养。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名校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本身就是一种熏陶和塑造。例如,国外有所大学,其动人之处在于学校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规定,在校园中任何两个人相见之后,都要相互微微一笑,以此表达彼此的情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会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待人处事方面受到训练,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很有益处的。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习文化课,有许多人整日沉溺于网吧、台球、游戏之中,这不仅消磨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形成,甚至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重塑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向善的力量,可以克服掉一些不良习惯,使他们认真读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校园文化可以抵消掉他们体内的多余能量,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校的硬件的改变是很难的,但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改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重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优良的人文素养得以展现,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 保障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对人文素养起到制度保障的作用,特别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作用更为明显。制度是人类追求秩序化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一流的制度促生一流的体制,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会向善,在不好的制度下,好人也不会作恶。校园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地方,校园制度文化可以对人文素养起到保障功能。

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活动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奖惩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奖励是鼓励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制度措施,惩罚是规训和克制学生不良习惯的制度措施。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优秀品质,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人生宇宙意识,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内化为一种做事的方法论,成为体内的血液。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先进的理念指导,否则,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反作用。校园的文化建设如同火车运行的轨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准则,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会起到制度保障作用。

有人认为,人性是善的,如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善端,正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人的四端,由此形成四种善良的道德品质―― 仁、义、礼、智。由“不忍人”之心推及“不忍人”之政,从而实现人类的大同社会。而又有人认为,人性是恶的,如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人有欲望,需要礼法加以约束,节制人性中恶的方面。也有人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所谓人性善恶只是建构出来的,告子就持这样的观点,告子说:“性,犹杞柳也,义,犹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告子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认为人性如水,水无常形,见到什么样的容器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形状。恩格斯说,认为人性善的人是伟大的,认为人性恶的人更伟大,人性中既有善的力量,也有恶的力量,既有天使的力量,也有魔鬼的力量,二者时常发生争斗。而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节制人体内的魔鬼的力量,激励人的向善的力量,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抑制人性中撒旦的力量。制度是规律,是铁的法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保障人文素养教育的正常发展。

3 促进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促进功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校园的环境建设很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催化剂。在职业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更明显。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名技术工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机器上的零件,这样人不仅仅是匠人,而是有创新精神的人。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创新性更重要,现代社会大机器生产中的一系列创造发明,都源于生产实践的创新,瓦特发明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都是如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始终是人文素养教育追求的目标。中国目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提出,但要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做得更不够。如何使学生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名工匠,这就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外在机制,是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内因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多个层次,对人格素养的发展特别重要,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4 制约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制约着人文素养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牵涉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文素养教育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受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的制约。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养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承担者。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约束人文素养发展的程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更新,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职业教育中尤其如此,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发展,要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方向,就业是判断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风向标。职业院校必须向社会输送大量具有理论素养的技术工人,他们将直接和生产一线接触。他们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他们的所学的生产技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只是由于许多功利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遏制校园的低俗文化,发展有益文化,制约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很快的,是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外在机制,制约着人文素养教育的长度和宽度。

5 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有灵魂才有生气,民族尤灵魂才会屹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有灵魂才可以加强学校的自我认同,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文素养教育可以起到塑造功能、保障功能、促进功能和制约功能,是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外在机制和载体,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怡.教育的本质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J].中国大学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