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时间:2023-09-18 17:35:33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 抑郁 家庭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27-01

青春期是人生在儿童和成人期间的转变时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有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抑郁就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和道德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针对家庭因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做相关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治疗手段。

1 家族遗传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造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抑郁和父母的抑郁之间有密切相关性。遗传角度的双生子研究证明:中重程度的抑郁遗传性具有中度的程度。除了遗传的因素,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人的基因是很难被改变的,所以青少年从小的家庭环境由于可以做出有利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对家庭因素对抑郁的影响加以关注。

1.1 父母生育年龄对孩子抑郁的影响

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过早的出生,这个孩子的生命开端就会很差。过早的出生对青春期的转变有破坏的作用,结果就是对情感有影响作用。23岁前父母进行生育比23岁后父母进行生育,他们的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和特征要多。女性在30岁的时候进行生育,她的孩子发生抑郁的情况比较少。因此推迟第一个孩子生育的时间对孩子的心理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原因是:首次婚姻的推迟,可以获得很好的教育;就业方面风险很低,缺钱对生活必需品购买的风险会降低,身体的健康状况很好。如果女性首次的生育年龄过度的推迟,由于健康状况会降低,养育子女的时间会缩短。

一些生活中出现的应激事件也增加了青少年抑郁的风险。搬家会造成女孩子容易患抑郁,父母失业会造成男孩子容易患抑郁。经济状况不良,引起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对子女的关心减少、支持也减少,父母非常专制,诱发子女的抑郁。父母的失业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安全的感觉以及控制生活的感觉,对人的情绪造成了影响,人的情绪会变得低落和抑郁。父母的离异同样会造成孩子抑郁的情况,由于离异前后的家人关心、家庭收入的减少、父母的冲突等,对子女影响也很大。并且许多自然灾害,也会导致抑郁,由于面对灾害非常的无助,这样就会产生抑郁。

1.2 父母的抑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父母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孩子的心理问题非常相关。研究表明患抑郁症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比不患抑郁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在行为方面和注意力方面会有许多的缺陷。

女孩子抑郁和母亲有密切的关系,和男孩子抑郁不相关。并且青少年的抑郁和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父母之间的矛盾、婚姻不和谐等密切相关。因此母亲抑郁和孩子之间关系关系不是直接相关的,是间接产生的影响。

父亲在家庭中的影响也是非常大,因为婚姻的关系是家庭的基础,夫妻之间互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夫妻之间长期的进行相处,他们之间的心理相互之间也有很大的影响。抑郁症患者在婚姻之中存在很大的敌意,所以和抑郁的配偶共同的生活是非常压抑的,心理上的负担非常大,因此影响到了家庭生活的质量。研究表明:夫妻之间情绪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家庭的气氛也会影响到孩子,并且抑郁女性更容易的表达敌意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在家庭中,母亲患抑郁比父亲患抑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1.3 父母教养的方式对孩子患抑郁的影响

人际的角度方面,如果人的个体缺乏重要他人亲密的关系会降低他们维持亲密关系具有的能力,这样患抑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家庭中,孩子们的重要他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互动是冷淡和负性,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易产生抑郁。

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有两个方面:关心和过度的保护,它们都有两级化因素。关心的极端包括有:情感方面的极端是爱和情感具有的温暖、亲密,另一个极端是情感冷漠和拒绝。过度保护的极端之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过度的保护和干涉、阻止孩子独立等,另外一个极端是促进孩子的独立和自治。研究发现孩子缺乏爱以及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以及控制都容易造成孩子抑郁。缺乏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对子女患抑郁影响非常大,对子女的批评和父母对子女进行干涉不是影响抑郁的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家庭中强调维持爱和情感,父母的过多干涉不会导致孩子抑郁,但是父母和孩子产生很大的距离感会导致抑郁。

儿童会对外界他人对自己进行的评价非常关注。通过进行人际交往,孩子们可以从他人身上获得自己和别人的信息,这其中重要的信息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如果孩子获得父母的评价一直是负性的,因此会形成自我的负性感觉,这样就提高抑郁的患病可能性。孩子对自我的认识是和父母的进行交流产生的。

2 从家庭角度对青少年产生抑郁进行干扰

对患抑郁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的治疗,可以从抑郁的根源进行了解,改变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方面,减少抑郁症的发生。青少年的抑郁症是家庭功能的失调反应,因此要从家庭的观念制定对青少年抑郁进行治疗的方法。重点的工作是对青少年的抑郁症进行及早的预防和控制,对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制定针对抑郁症对父母教育方式进行培训的模式,例如和子女的交流方式、矛盾的化解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家长能够站在子女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子女的心理方面进行疏导,避免因为家庭的因素造成青少年患抑郁。夫妻之间要相处和睦融洽,维持家庭气氛的和谐,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家庭的对青少年抑郁进行预防的措施。

3 结语

从研究可以发现,青少年的抑郁病发病的原因中家庭因素占有重要的部分。家庭父母的关系不很融洽,养育和教育的方式有误,过分的关心或者忽视,过分的控制或者放纵,早年的虐待等,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独立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青少年抑郁。因此要从家庭的角度制定预防青少年抑郁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娄德利.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

[2] 陈美英,曹素贞,陈玉妹.青少年抑郁障碍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探讨[J].重庆医学,2009(7).

第2篇

首先请张明圆教授来讲讲什么是抑郁症。

张明圆教授:抑郁症是一类以病理性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病理性情绪低落有两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如连续两星期以上;二是情绪低落严重,大多数时间里都感受到忧郁、悲伤,高兴不起来。有些人可能先体验到抑郁的躯体表现或其他心理症状,如头痛、食欲差、减退、失眠、乏力、思考困难、工作效率降低等。

王强(教师):我孩子10岁,最近他的脾气变得很坏,而且还经常逃学,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得了抑郁症,孩子怎么也会得抑郁症?

李雪荣教授:抑郁症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在婴儿期也会出现情绪障碍。儿童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症状不典型,且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可混合出现多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怖等,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脾气暴躁、逃学等。

赵晓君(厂医):听说抑郁症患者会自杀,这是真的吗?

陈传曾教授: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可谓屡见不鲜。不少学者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过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其中自杀死亡者约占15%,占所有自杀总人数的1/2~2/3。上海曾长期随访83名抑郁症患者,其中11人自杀,自杀未遂43人,这两项占65.1%。因此,抑郁症患者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穆杰(运动员):我姐姐因抑郁症住院治疗,周围有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姐姐也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

张明圆教授:你的担忧是多余的。精神分裂症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周围人。此外,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精神疾病,抑郁症不会转变成精神分裂症。

严骊(营业员):我孩子得了抑郁症,我想带他去旅游,不知行不行?

李雪荣教授:带孩子去旅游,在轻松的环境中有利于抑郁症康复。但是,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能通过旅游来治疗的,特别是重型抑郁症,必须服用抗抑郁药物,同时给予系统的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旅游期间还要注意安全,特别对有自杀倾向者,以免发生意外。你孩子可否去旅游,最好听听专科医生的意见。

张卫东(工人):我弟弟得了抑郁症,正在接受药物治疗。请问教授,抗抑郁药应该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李雪荣教授:抗抑郁药的服用时间并不十分严格,一般可在饭后服。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坚持服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要自行增减或停药,以免抑郁症反复波动,或产生不良作用,导致迁延不愈。

钱明(司机):我父亲上星期查出患有抑郁症,可他吃了药后为什么没有见效呢?

张明圆教授:用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一般需要两个星期左右才开始见效。现代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为调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大脑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如5-羟色胺的浓度和功能平衡,这调整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有些患者需要更长的服药时间,才能判定是否有效。

张卫东:我弟弟身体很虚弱,食欲差、经常失眠,在服用抗抑郁药时,能吃些补药吗?

李雪荣教授:抑郁症患者常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活动减少、失眠多梦等,看上去似乎很“虚弱”。解决“虚弱”的最主要方法是尽快治疗抑郁症,对你弟弟来说也是如此。随着情绪好转,他的食欲会增加,体力会恢复,精力也会旺盛起来。当然,在体力尚未恢复时,可以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羹、肉末、鱼、水果等。补药对你弟弟没有任何帮助,无须服用。

林芸(会计):我嫂子的抑郁症已好久没有发作了,可医生为什么还让她服药呢?

陈传曾教授:抑郁症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阶段、继续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急性期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和缓解抑郁症状。继续治疗是为了防止病情出现反复。维持治疗为预防性治疗,防止抑郁症再次复发。抑郁症患者多有复发倾向,频繁者可每年都发病,甚至一年复发数次。你嫂子的抑郁症虽已不发作,可能还处于维持治疗阶段,所以医生仍让她服药。

林芸:我再问一个问题,听说有的抑郁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我嫂子维持治疗时间需要多久?

陈传曾教授:维持治疗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地说,首次发病,维持治疗至少6个月,反复发作者至少需要2年。即使按照正规治疗,也会有相当比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者,有人提出维持治疗至少5年或5年以上,甚至终身服药。你嫂子的服药时间应视病情而定。

顾建平(工程师):我爱人患有抑郁症,在服抗抑郁药,请问这药多吃会成瘾吗?

张明圆教授: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成瘾药物主要有以下特征:心理上对药物有强烈渴求,千方百计要取得药物、服用药物;有很强的耐药性,需不断增加药量才能有效;停药后有众多的甚至严重的戒断症状。抗抑郁药不具备上述特征。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药者停药或减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些抗抑郁药骤然减量或停药,会出现不良反应。

顾建平:有人说,服用抗抑郁药会使脑子变聪明,这是真的吗?

李雪荣教授:抗抑郁剂不会使人变聪明。抑郁症患者思维迟缓、行为缓慢,这些是疾病本身的表现。患者服药后,随着情绪的好转,脑子会变得灵活了,反应也快了,似乎变得“聪明”。但这类药物不会使正常人的脑子变灵活,故切不可滥用。

崔英培(演员):我妹妹患有抑郁症,她可以结婚吗?

陈传曾教授:如果你妹妹的病情已缓解、症状已消失,能够胜任以前的工作或学习,是可以结婚的。但结婚前应让对方了解她的病情,婚后若有病情反复,配偶才能正确对待和恰当处理。还应提醒你,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同种病的机会远高于一般人,因此你妹妹婚后的生育问题应慎重考虑,并请医生指导。

潘景全(工人):我妻子患有抑郁症,正在接受药物治疗,请问她能不能怀孕?

李雪荣教授:在抑郁症的治疗期间最好不要怀孕。不少抗抑郁药都会影响胎儿发育,有些甚至会导致无臂婴儿,很多抗抑郁药上都标有“孕妇不宜”。此外,由于抑郁症本身的原因,加上发病时进食少、睡眠差等,均不利于胎儿发育。因此,待抑郁症完全康复,停药后再怀孕为佳。

许刚(销售员):我哥哥患有抑郁症,我们家人应该注意哪些?

张明圆教授:首先应督促你哥哥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去医院就诊,让他得到及时正确的诊疗,这非常重要。其次,观察他的病情变化,特别要留心有无消极言行,一旦出现要注意防范,并及时去医院,因为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另外,平时家人应多和他交流,给他心理上的支持。

第3篇

浙江松阳县一位41岁的母亲,割腕后跳河自杀身亡。据悉,她生前曾患抑郁症,平时就有自残倾向。她给女儿的最后一条还没来得及发送出去的短信写着“我走了,来生再见!”

在百度知道上有这样一个提问:我弟弟今年41岁,儿子16岁,老婆有抑郁症,上个月13日上吊自杀死了,现在父子俩心里都有问题 ,晚上不睡觉,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杭州网友:我父亲患抑郁症半年,最近在家里自杀了……当时我们家人并不了解抑郁症是什么,只是认为这就是心情不好,烦闷而已。我父亲以前是很外向的人,但得病后就自闭。他说过,“我是想死,但肯定不会自杀,因为给你们留下阴影太大。”我们也因此放松了……我现在在网上看抑郁症的文章,才知道病人多么痛苦,我这些天心痛苦的都要炸了,可我父亲的痛苦肯定比我多的多。

还是抑郁症,让海明威、三毛、张国荣等名人自杀身亡……

敲打键盘,打出“自杀”“抑郁症”之类的字眼,就会看到一桩又一桩的惨案,或鲜血淋淋,或触目惊心,或发人深省,或痛悔充斥着字里行间……

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这是精神卫生专家对于抑郁症危害的概括。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而它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除了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外,复发率高,是抑郁症的又一危险之处。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主任委员周东丰介绍,抑郁症首次发作的自然病程大约为半年至两年,不经治疗即使缓解,复发的危险性也高达50%,两次发作病人的复发率达70%,3次发作病人的复发率达90%。

仅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学生、白领、名人等生活压力大的人群是抑郁症的“常客”。而多数情况下,抑郁症状并未引起患者、家属重视。在我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也是因为我们对抑郁症的不了解甚至误解造成的。数据显示,90.1%的抑郁症病人首诊是在非精神科进行的,另外,即使明知患病,对于精神病症的传统歧视观念也使得多数病人对于精神专科医院退避三舍。另一个客观现实是,我国专业精神医生队伍数量少,素质低,漏诊误诊情况较多。

【解码】

名人为啥抑郁

?茺 抑郁症青睐“最优秀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曾说,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刘盈认为,抑郁症其实是心理科常见疾病,它并不是名人的专利,抑郁可影响每个人。但由于名人地位显赫,所以得了抑郁症会备受关注。

“历史上,赵匡胤、林肯、罗斯福、丘吉尔、戴安娜、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梦露等人都曾受到过抑郁症的折磨。而梵高、海明威、三毛、阮玲玉、张国荣、陈宝莲等则因得了抑郁症没采取相应措施而自杀身亡。”刘主任告诉记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2大疾病。

美国每年约有1100 万人患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15%。每年因此症造成损失约200 亿美元。我国研究资料显示,我国约有3600万抑郁症患者,因此抑郁症被冠以“世界上第一号心理杀手”。

?茺 名气越大,压力越大

谈及名人患抑郁症的原因,刘主任认为,主要与外界的压力和自身性格特点有关。“像名人、明星这类特殊人群,作为公众的偶像被关注、被崇拜。实际上,光鲜的外表下,他们要承受着比普通人大得多的精神压力。为了维持在公众面前的良好想象,总是要以阳光、健康的形象示人,内心的苦恼、郁闷难以排遣。”刘主任同时还指出,一般优秀的人都喜欢追求完美,使得他们不断进取,精力过分透支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当压力、抑郁的情绪始终无法发泄,且发展到了一定严重程度,就变成了抑郁症。

采访中,刘主任告诉记者,曾患有抑郁症的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把抑郁症比喻为“黑狗”。他以亲身体验告诉公众 :“要是‘黑狗’开始咬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若严重的征象已持续数周,且还有自杀念头的话,就该赶快去看医生。”刘主任指出,出现抑郁情绪要及时调整,如果抑郁情绪持续2周以上,且影响了正常思维和躯体功能,一定要及时就医。

【解码】

学生为啥抑郁

?茺 孩子抑郁多是被逼出来的

【病例回放】

一向成绩优异的琳琳中考失利了,父母花钱送她进了重点学校。但无论怎样努力,她的成绩总是跟不上。大家因琳琳成绩不好不愿理她,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而老师也总是围着成绩好的学生转。慢慢地,琳琳不愿上学了。有时,跟妈妈说不上两句便大吵大闹。觉得孩子明显不对劲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琳琳患上了抑郁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刘盈说:中学生的抑郁多半与学业压力、同学关系、家长过分插手生活有关,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降低自我目标,减少自身压力;或考虑换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上学的目标是成长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并培养起终生学习的习惯,如患上抑郁症,就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此外,如果父母过分插手孩子的生活,也会导致孩子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受到限制,让孩子产生不恰当的想法。如没有方向感,甚至怀疑自我是否存在,表现出抑郁症状。

?茺 单亲家庭孩子患病几率高

国外研究显示,单亲家庭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孩子高2倍以上,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多于双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不健全,孩子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对生活缺乏热情,对未来悲观失望。同时,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人际关系的处理,不愿与人交往,常感到不如别人,产生怯懦自卑,狭隘自私的性格,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茺 大学生多因就业、情感压力患病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失恋、心理失衡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北京地区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3.66%,不少于10万人。

【病例回放】

林彬是某高校大二的学生。最近,他变得远离同学,常一个人躲着看书,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父母来学校看他,感到非常吃惊,连忙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原来,林彬以前一直受人欢迎,进大学后这种优越感消失了。后来,他与一位姑娘谈恋爱。在恋爱中,他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与归属感。他细心地经营着这段感情,但女友却提出分手。林彬一时接受不了,出现了抑郁症状,对什么事都失去了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衣新发认为,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出现抑郁症除了学业压力以外,更多来自爱情、就业和社会适应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在还没有足够独立与成熟时,与爱情不期而遇,暴露出许多人性的弱点。如过分寻求外界的赞同,过度迎合对方需要,对爱情没有安全感等。这些思维方式都可能诱发抑郁症。同时,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果屡受挫折,也会患上抑郁症。另外,大学生还有一种心态不容忽视:在上大学前的十几年中一直非常优秀,进入大学后,失去优越的地位和感觉,于是陷入抑郁。这些孩子往往坚信自己能做任何事,一旦出现与愿望不符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抑郁。

【超链接】

看看美国家长怎么做

在美国,由于换工作和住所比较频繁,许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搬迁中度过的,致使他们从小就缺少固定的玩伴。加上美国家庭的离婚率比较高,使得美国孩子面临更大的抑郁风险。但每当出现重大变迁时,父母都会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因孩子需要心理上的适应,需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等。

同时,美国的学校也从不把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公布。美国中学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随时解答孩子们的心理困惑。美国高校还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既帮大学生介绍工作,也帮助排解就业压力。而国内高校大多由系办公室承担推荐就业的职能,极少有人负责学生的心理减压工作。美国执业心理医生张源侠说,国内高校应强化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另外,要强化校园心理知识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出现问题时,有积极求助的意识。

【解码】

丈夫妻子为啥抑郁

2010年11月广西一对夫妻吵架,丈夫阿峰因经济上的问题时常与妻子吵架,服了大剂量的安眠药,民警保安合力送治男子;家住上海市闵行区某小区的一对80后夫妇发生争吵,丈夫朱某将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从楼上抛下,孩子当场身亡。而朱某企图割腕自杀,后被送医没有生命危险。据邻居称,丈夫朱某平时话比较少……

在网络上、报纸上,像这样因夫妻吵架酿成的惨案比比皆是,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都指向了家庭矛盾、生活压力、抑郁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裴瑾莹说:“一般认为,家庭中发生恶性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不懂得如何经营婚姻,易积累矛盾,易升级矛盾;二是面对生活压力,处理方式不当;三是个性不完善,如平时少言寡语,压抑自我,爆发时激烈、不择手段;或者有人格障碍,如偏执、强迫、抑郁等。”

在相关的因素中,长期处于抑郁情绪状态甚至患上抑郁症是造成类似恶性事件的首要因素。有调查结果显示更年期与丈夫相处不和睦的女性与抑郁症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紧张的家庭气氛对女性来说是较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会让她们出现抑郁。一方面夫妻不和睦会导致抑郁状态或者抑郁症,另一方面抑郁状态或抑郁症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应该进行的心理疏导或治疗,给自己和家庭加大了心理压力,加重了病情,最终酿成了恶果。

【解码】

职场人士为啥抑郁

【病例回放】

小张,名牌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外企公司,从事底层工作。刚毕业时,小张就给自己定下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但在现实面前,那个曾经的“天之骄子”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渐开始感觉到不适应,开始不断“碰壁”,同时离梦想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做任何事情都感觉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小张的情绪在压力中不断失控,开始沉浸在消极抑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就业指导专家认为,像小张这样对自己高要求的人,一般达不到目标会很容易焦虑抑郁,这也是职场人士发生抑郁的首因。对此,首先要学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在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框架中,重新审查和定位,例如原来要求自己1年晋升到主管、3年晋升到经理,现在可以告诉自己3年达到主管、5年以后晋升经理。在碰壁中,要学会分析碰壁的原因,不要因为曾经是佼佼者,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一定就是对的。另外学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将所有的“重心”都寄托于工作之中,学会散步、运动,观察周边的生活喜乐,这样,会从其中体会诸多人生的哲理,抑郁的心情也会慢慢淡化。

【解码】

官员为啥抑郁

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官员因抑郁自杀的消息也多了起来。今年4月20日,50岁的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维稳办副主任陈国庆在办公室自缢,这位正科级官员“曾有明显抑郁症状”。 7月10日晚,48岁的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在办公室自杀,生前他患有抑郁症,有失眠病史。8月27日,江苏射阳县纪委执法监察室副主任戴某,在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楼跳楼身亡,警方公布死者生前患抑郁症。

近几年来,官员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其中被传涉及腐败的不少,而实际上最终大多被认定为精神疾患,具体地说,抑郁症。去年底,一项调查称近半数党政干部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舆论哗然。然而,不时发生的官员自杀事件,显示官员精神压力之大并非全是“撒娇作态”。

激烈的职业竞争,对体制内和网络上不断扩大的监督的不适应,个人情感与家庭问题处理不善,以及涉及腐败,属于官员精神压力的四大来源。作为官员,如何缓解官场压力?具体而言,要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与心理建设。为官清白、一心为公、襟怀坦荡、闻过则喜、乐观平和,才能经得住考验与诘问,才能看得开荣辱与沉浮。

【诊断治疗篇】

你抑郁了么?

心理专家说,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一个人情绪低落,但过两天就好了,这就不是抑郁症。如果有以下症状中的四项,且持续两周还不能缓解,并影响到平时的正常生活,如家务劳动、工作等,应及时找心理专科医生咨询。

兴趣丧失,没有愉;

兴趣降低、无精打采,常有无缘无故的疲乏感;

思维反应较迟钝,遇事会优柔寡断,或情绪易激动、亢奋,也容易被激怒;

自我评价过低,经常自责、自卑;

明显减少与别人的沟通交流;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出现明显的失眠(据研究,80%抑郁症患者具有睡眠障碍);

长期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体重明显减轻;

减退。

抑郁症也有躯体化症状

今年58岁的余女士几年来胸部一直闷痛,曾先后接受两次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他相关检查,始终找不出症结所在,只能靠强效镇痛剂止痛。对此,余女士感觉非常痛苦,自认为得了无法医治的怪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李先生近4年来常觉得背痛、胃痛,且疼痛部位有时发冷,有时又发热,十分难受。他先后接受了针灸、拔火罐、服药等治疗,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经心理专家确诊,余女士与李先生都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在临床上一般有两组症状:一是心理症状,而另一组就是躯体症状。有调查显示,重度抑郁症患者有一半以上的有慢性疼痛。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伴发疼痛症状者比无疼痛症状者的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临床工作中,当患者主诉是情绪方面的某一症状(如压抑、不开心等)时,医生的诊断98%是正确的。但当患者主诉是躯体方面的或涉及慢性内科疾病时,48%的抑郁症病人将会被误诊。专家表示,抑郁症表现为躯体上的“痛”,已成为我国抑郁症患者的特色,这与我国国民含蓄的性格有关,情绪的过分压抑无处宣泄,只能通过身体机能表现出来。所以,当有长期的疼痛却查不出明显原因的应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具体可对照是否伴有如下表现:懒:主动性差,生活懒散,自理能力减退。呆:动作减少、行为不敏捷、思维变迟钝、记忆力下降、理解力明显减退。变:明显的个性改变,前后判若二人。虑:焦虑不安、一筹莫展。忧:自责自卑、意志消沉、无信心、无活力、无愉,甚至于萌生“生不如死”的消极自杀念头和言行。

亲人是患者最好的保护伞

家人与抑郁症患者很好地相处,并积极帮助抑郁症患者寻求诊治的途径,对抑郁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体会到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压抑的心理体验,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我们能从许多抑郁症病人的亲人的回忆中感受到事情发生后的悔恨、自责。那么,家属应该如何做好“保护伞”呢?

1.设身处地

有的孩子在上学时就患上了轻度抑郁症,他们第一时间求助的一定是家长,但极少有家长能认识到孩子精神上的痛苦和无助,一般都会说,“没事,这算啥呀,我那时怎么怎么样也都过来了,你这能咋地,过段时间就好了。”往往这时的孩子,可能遇到了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的困惑,或人格方面的短板在这时候显露出来,是非常需要成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的,如果家长重视了,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孩子很快就能抛掉心理包袱,轻装上阵,而如果家长对孩子遇到的困难不屑一顾,孩子就会产生“连父母都不关心我”的被抛弃感,进一步加重抑郁心态。

2.加倍关怀、学习必要的心理调节技巧

由于抑郁症病人自卑心理较强,对一切事物均悲观失望,缺乏信心,甚至绝望而陷入自己的心灵泥潭,无法自拔。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很痛苦,更需家属为其着想,认识到是抑郁带来的折磨,多与病人耐心交谈,了解病人的思想波动,常给予帮助、肯定、欣赏、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家属要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注意调理饮食,保证其充足睡眠的同时,对病情较轻者,鼓励他们多活动,如听音乐、下棋、跳舞、散步、打球、绘画、种花草等,以分散注意力,培养兴趣,达到减轻病情的目的,也能帮他们更好地走出阴郁的世界。

3.谦让加忍耐,别过高渴求

“事事不称心”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当抑郁症患者对家人的言行百般挑剔时,家人应意识到没有必要与患者辩明是非,讲个究竟。因患者对于外界负面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情绪、态度和反应。另外,抑郁症患者过日子常常显得得过且过,家人虽看不惯,但还得懂得理解。对于抑郁症患者应多给予理解和照顾,而不必苛求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很无奈了。

4.分享有益信息,不能被假象蒙蔽

与抑郁症患者的相处要当心无意的“火上加油”。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要注意多分享一些有益的信息和积极的信息,而不要去谈论一些不幸的消息和倒霉的事情,如自杀、受骗、上当、灾难、苦衷等,这些不良的信息对抑郁症患者都是恶性刺激,会使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还有专家特别提醒,提高警惕、防范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家庭护理的重点。家属应24小时监护,以免发生意外。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手段往往很隐蔽,多有预谋,常给人某种假象,而伺机采取自杀行为,故当发现抑郁症病人情绪突然好转时,要注意这很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应严加防范。

【链接】

锻练是抗抑郁症的最好药物

王女士抑郁合并焦虑有近两年了,一直在不间断地服药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前段因生意暂告一段落,她的生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于是开始每天早晨坚持跑步,没想到一个月下来,抑郁和焦虑的症状缓解了很多。

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学义指出,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确有很好的帮助。体育锻炼可促进脑内有益化学物质的分泌,从而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体育锻炼还能分散日常忧虑的情绪,有利于心情的改善。

【预防篇】

抑郁症也能遗传

研究发现,抑郁症的成因跟遗传因素有关,家庭中如果有抑郁症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但并不是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都会得抑郁症,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不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抑郁症的成因还有环境、应激的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婚姻矛盾、失恋等都会促发抑郁症。尤其是失去亲人、离婚等生活中重大的精神打击,更是促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另外,性格也跟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凡是总是向消极方向考虑。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抑郁的预防

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使我们体现自身价值,创造自娱自乐的内心环境,还能成为与人沟通交流的凭借,能提高愉悦感、幸福感。所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是一生都要做的事。如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唱歌、画画、约好友逛街、长期坚持做简单的户外运动等等。这些能让自己从压抑烦躁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2.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先来做两个小测验,问问自己:如果陷入困境,你能得到哪个圈子,哪些人的有效的帮助?这些人都包括谁?请将其列出来。

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当然,还应当包括由陌生人组成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每一种系统都承担着不同功能:亲人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朋友较多承担着情感支持,而同事及合作伙伴则与我们进行业务交流。

以上两个测验正是构成了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它具体可感。有多少支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当在不同需求方面都能有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做支撑,会很有安全感,在心灵需得到安慰时、帮助时,能得到所需要的包容、接纳、理解、支持,就会较易从负性事件中走出来,重新感受原有的轻松愉快的心境。

3.完善人格。据研究,抑郁症的人格基础是抑郁性人格和完美型人格。有很多抑郁症是由于性格原因引起的,容易消极悲观的人就需要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胸,学习心理学常识,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对生活事件的看法,让自己获得愉悦的内心环境。

做事易委曲求全的人就要有意识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模式,遇事先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他人的需求是什么?环境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争取达到三者的平衡。

第4篇

前天,一名花季少女跳河,一位在读研究生从宿舍楼跳下,一名妇女也选择了跳楼,三人均已死亡。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他们就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专家认为,除了导致自杀的直接原因外,精神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而春季正是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在这一时期,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桃红柳绿,春暖花开,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的心情也一扫冬天的阴霾,开始明媚起来。不过,季节交替的影响并不完全像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好。在春天走来的同时,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受季节的变化出现一些精神障碍的苗头,如何发现这些问题,跨越精神障碍的种种陷阱,您有准备了吗?       ■春季多发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大夫介绍,季节变化,尤其是时令从冬夏进入春秋两季的时候,出现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疾患的病人发病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春季容易出现的精神问题主要有三种:抑郁、躁狂和精神分裂症。       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人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在精神障碍的病人中要占到一半。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将有10%到15%最终会死于自杀。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的一种,它的核心症状有三个:情绪低落、兴趣全面减退、体力脑力疲乏。另外还有几种次要症状,比如:对前途悲观;为小事自责;有企图自杀的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性差;对活动没有兴趣,不愿见人;食欲下降和消瘦;睡眠功能紊乱等。       和抑郁相反,有的人会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变得情绪高涨,喜形于色,持续一段时间后也可能是一种病态,就是情感型精神障碍的另一种类型———躁狂症。它以情感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人常常高谈阔论,自感精力充沛,睡眠大大减少,但话题却没有中心,而且情绪不稳定,极易大发脾气。一般来说,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态中,更不愿意看医生。所以只能靠家人及时发现,尽早就诊和治疗。       春季多发精神疾患的原因有:一、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二、学生在春季备战中高考,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三、这个季节里,病人体内褪黑素相对缺乏。四、有些老病号没有遵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减量、停药或换药,致使病情反复。       ■备战考试别忘帮孩子减压       青春期也是精神障碍高发的时期,春季,孩子们又都在备战中高考,他们的精神健康尤其值得家长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学生中就存在着过度害羞、胆小、有暴力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面临升学时表现突出。       每年高考前夕,总有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是因为学习紧张、压力太大。这时,需要父母给孩子“松绑”,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放松身心。一旦发现孩子近来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有情绪低落的苗头,必须警惕抑郁症。孩子的许多行为问题,像对抗行为、玩电脑成瘾、逃学、成绩持续下降,甚至恐惧上学,这都是心理问题,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配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只会让孩子在精神障碍的路上越走越远。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将呈上升趋势。       ■女性更容易受精神疾病困扰       精神障碍的成因很复杂,其中包括一部分的生物原因。因为人是由生物节律调节的,春季万物复苏,精神不够健康的人脑子内部生物机制受到影响,神经介质的产生会出现问题,引发精神疾患。同时人体内分泌失调也是诱因之一,所以,女性在青春期、更年期、产后和月经期这几个人生特殊的时期容易出现问题。       从精神疾患发生的时期可以发现女性是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较弱的位置,更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女性除了工作、就业方面不如男性有优势外,在家庭中又普遍承担着较多的家务,压力很大。另外很多女性在心理上存在着性别的依赖性。再加上从生物学角度看她们内分泌的周期性明显,所以在生理特殊的时期,也容易发生精神障碍。      ■请多呵护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中国人属于比较理性的民族,一般不愿意表现出自己强烈的感情,所以受压的程度更大,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但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偏见使许多人不愿看精神科医生,因此,一些心理问题便转化成身体的不舒服表现出来。所以,如果总也查不清一直困扰自己的身体问题,不妨从“心”下手,也许会找到根治的办法。       对于精神疾病来说最重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病人要做到坚持用药,不要在这个季节停药。当病人情绪不好、失眠、烦躁或出现反常的举止时要特别注意,尽快到医院就诊。而对于发现和解决精神障碍,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多感觉自己或亲近的人最近有没有情绪不好,有没有焦虑、抑郁的现象。及早发现,可以避免不幸发生。     

第5篇

一、研究背景

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过渡期,这个阶段的个人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和社会行为尚未发育完全,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它影响个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甚至整个身心。之前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状早在个别的孩子通常是持久的,反复,持续到成年。如果允许其不断,抑郁会导致学业失败、酒精或药物滥用,甚至自杀,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可以说抑郁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指标。在大学生抑郁问题的研究中,大学生与同伴关系在其抑郁问题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抑郁等情绪障碍的产生和持续常常是与大学生与亲密同伴动力系统的不协调有关。近年来,同伴关系在大学生情感障碍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学生离开家庭到社会的这段过渡期,同伴关系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成长变化,研究发现,大学生与一个好朋友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社交技能和自我价值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团结和独立的发展。成人依恋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成人依恋质量可能是保护性因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早期亲子依恋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的情绪,是否有附件婴儿和父母以及附件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社会行为与人格特征和人们的基本态度的形成(鲍尔贝提出,1973年)。与大学生的经验不安全的依恋,与同学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将执行更高的自尊和更好的学业成绩,情绪低落问题,如抑郁、焦虑和异化,减少敌意、攻击行为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压力。与同伴同行附件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是一个阶段的变化,探索、能源、和追求,也是一个舞台充满了焦虑和抑郁等问题。在许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抑郁症已经成为注意的五大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索从成人依恋角度理解大学生抑郁的发生及预防调节。

二、依恋与抑郁的关系

Bowbly理论的核心特征表明:孩子在童年和照看者开发安全依恋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和处理的方法,和不安全的依恋与无效的应对方式相关。根据依恋理论,开发孩子和照顾之间的安全附件是应对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发现在家照顾他们的婴儿和儿童哭很敏感,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安慰,他们可能开发一种通过直接连接(例如,“如果我寻求帮助他的母亲,母亲将帮助我”,“如果我让我的父亲知道我害怕,他会来安慰我让我感觉更好),以满足需要的能力。这些试图纠正护理人员直接接触行为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试图满足安全和舒适的需求,并导致婴儿能够指导的形成一个有效的目标导向的行为,别人是敏感和关心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关系是灵活和能够影响信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婴儿依恋关系往往达到想要的结果,宝宝可能会把自己看作是无能,别人是不可信的关系和保健是不好的。所以,照顾婴儿的目标取向的社会行为适当反应形成的成人社会的基础技能。

安全依恋除了能满足婴儿的情感需求,还能为婴儿提供安全感。对婴儿而言,他们会依恋照顾者的安慰,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照顾者不在的情况下应对新环境中面临的困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Mikulincer和Florian(1995)认为成人依恋的安全,作为一种内部资源有效地帮助个人应付生活的灾难,和不安全的依恋是降低个别风险因素的能力,他们正在从事的认知评价和应对的认知评价成分的总结文献综述中也说道了这一问题,依恋的组成是个人倾向于通过安全问题的存在。

Kobak与Sceery认为在使用情感策略方面,依恋焦虑的个体会使用更多的过度反应或过度活化策略,试图让别人更加关注自己,相反,依恋回避的个体,则会更多的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隔离自己。迷恋型依恋的个体使用更多的过度反应或过度激化的策略,这也可能会使其和其它依恋类型的个体相比对自己情绪的过于关注;和对照组相比,抑郁症个体的情绪辨别能力较低。这可能和抑郁症疾病本身有关,抑郁症的个体情绪很低落,其情绪基调是低沉的、灰暗的,甚至对前途未来有绝望感,同时对以前各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曹燕翔等2008年的研究表明,在喜悦表情识别中,正常受试者较抑郁症患者激活脑区较多,在悲伤表情的识别中,抑郁症患者较正常对照激活脑区较多。这也从脑影像角度提示,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辨别能力减弱[43]。

现有的研究表明,情感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通过这些电路集成处理情感信息,产生情感的行为。它包括前额叶皮层(PFC),杏仁核,海马,前扣带,腹侧纹状体。Morris(1996)年研究表明,左边的PFC损害和抑郁症状,左边的PFC损伤后抑郁。原因是在左边的PFC参与积极的情感处理,损害原因缺乏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45]。Ketter等2001年研究表明,杏仁核对产生消极情绪有重要作用,在抑郁症病人中杏仁核的激活非常高,在药物治疗后杏仁核的激活降低到正常值[46]。Davidson等2002年研究指出,海马在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海马存在损害,将影响到正常背景调节作用,所以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表现出情绪行为[47]。Buchheim等2006年通过运用依恋投射测验(AAP)、fMRI对11名正常成人研究发现,依恋系统激活了右侧额下回,这部分脑区也和情绪管理有关;和安全型依恋被试相比,不安全依恋被试颞叶的杏仁核和海马激活水平更高[48]。研究表明,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进行更长时间存储[49]。吴凡等2010年的研究也表明,内侧颞叶在情绪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50]。由上述可知,依恋系统和情绪体验、情绪调节激活的脑区很相似。依恋类型的差异反映了个体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差异,其实质是个体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在依恋关系中的情绪体验、情绪记忆储存在个体的大脑中,并转化为个体和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相处的内在原则和行为方式。

三、以往研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提出

从1980年代起,开始关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依恋在国外已经有相应的研究并开始使用和实践。和国内研究大学生依恋参与后期,相对较弱,主要在成人依恋维度的划分,研究影响因素和关系。同伴依恋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情感的研究更少。本研究主要依恋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大学生之间的关系的依恋风格和抑郁,变量的特点,以及这些关系的角色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揭示依恋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依恋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第6篇

临床研究证实,女性因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患抑郁症的几率比男性高出约两倍。其中围产期女性的抑郁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围产期是指女性妊娠期和产后恢复期(产后28天)。

生育虽然是育龄妇女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婴儿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时,一方面要经受体内激素水平的不断改变,如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孕激素和泌乳激素的增高等,内环境要为此作出极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面临着新的社会角色的考验,如妊娠后对母亲角色的认识,对承担家庭责任的认识,对担当母亲角色与职业冲突的认识和如何对待孕期夫妻之间性方式等,都是孕妇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将要来临的时候,角色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围产期女性面临自身角色的转换,丈夫的角色认知和家庭面对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态度,加上经济状况以及产前的物质准备等诸多压力,往往容易出现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失调,导致情绪障碍,这就是围产期抑郁症。围产期抑郁症分为妊娠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

妊娠抑郁症

多发生在怀孕3个月内的女性。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心理社会因素:应对角色转换、家庭期望、经济准备、家庭关系等因素的态度消极;②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神经介质分泌水平改变有关;③与孕妇过于关注胎儿正常与否的焦虑有关;④曾患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在妊娠中容易复发。

对于轻度的妊娠抑郁症,可以给予心理支持和情绪的调整。中重度的抑郁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在3个月内应避免药物的应用,3个月后的治疗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对胎儿的检测下进行。同时,鼓励孕妇积极参加由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孕期培训班,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并增加与其他准妈妈之间的交流。

产后抑郁症

发病通常在产后6周内。发生率较高,约10%~16%,并有50%的产后抑郁症没能被发现。

常见病因是:因分娩体内性激素及内分泌的改变,泌乳激素的增高,活性维生素B6缺乏等;分娩后生活压力增加,如婴儿喂哺有困难;因照顾婴儿而睡眠不足或失调,导致产妇时常感到疲劳和无力关照婴儿,从而产生自责及负面的想法;产妇有社会隔离感,感觉缺乏家庭关怀和体谅,特别是感觉缺乏来自丈夫的实际帮助。尤其有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和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更高。

社会科学专家还认为,产妇所居住的环境低劣,家庭经济条件差,产后亲属冷漠等,可引起产妇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诱发心理疾患。早年父母关系问题、婚姻问题、不良的生活事件、个人抑郁症病史和对生育的矛盾心理,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产后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①情绪低落、情绪沮丧,经常无故哭泣:②严重焦虑、自责,精力不能集中、紧张、性情暴躁;③失眠,怠倦、疲劳、食欲不振和性冷淡,对所有事物失去热诚和兴趣;④对婴儿无兴趣,漠不关心,不想照顾婴儿;⑤严重者有妄想及自杀念头。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及她的家庭和孩子有潜在的严重不利影响。特别是抑郁症造成的母婴连接障碍会损坏孩子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功能。

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使婴儿因照顾不周发生伤害,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

母婴连接障碍的不良影响表现为:出生3个月后婴儿就有情绪的紧张,动作的发展不良;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不良影响与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一致性:儿童早期(4~5岁)即可表现出认知功能发展的缺陷,尤其是没有得到良好照顾的男孩。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因此,对于女性产后抑郁症,社会、家庭都应充分的重视。

第7篇

产后抑郁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发生的抑郁症。有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7%,多发生在女性产后的一个月到一年内,主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睡眠差、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自责、内疚等,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从产妇自身的生理上来讲,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到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与内分泌的变化,致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从心理上看,在生育过程中,产妇难免出现紧张、恐惧,尤其是意外怀孕更是让产妇措手不及。其实,常见的抑郁情绪是孕期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几乎所有的母亲都经历过,因此不要怕,也不用担心,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自我调整

首先,要有意识地了解有关产后抑郁的知识并学以自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面对产后混乱的局面,新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每一位产妇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产后忧郁的现象。根据大部分过来人的经验,一个星期之后情况便会开始好转。

其次要改善分娩前后的生活环境,减少或避免负性生活事件,比如不要与丈夫或家人生气,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黏滞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像《飘》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对困境时所说“明天再想”,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当内心确有一种无助感时,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不妨找最亲近最信得过的好友或亲人交流,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的情绪。

另外, “月子”里别被“补品”补得 “上火”了,要吃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同伴交流

同伴教育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准妈妈们可以多和同龄、同期怀孕的孕妇多交流,以一种互助式的方式学习。这种经验是与自己贴得最近的,不妨通过网络等渠道,参加一些主题俱乐部、沙龙之类的活动与姐妹们分享幸福。此外,也可以向一些过来人请教她们怀孕、育儿的经验,这些交流既可以帮助自己获取知识,也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家人协助

家人对产妇的支持,对于帮助产妇是非常重要的。家人要仔细观察产妇的日常表现、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抑郁的蛛丝马迹,应早预防早调整,避免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险。当产妇心情不好时,要表示理解,感同身受,而不要责怪她们不够坚强、太娇气或太依赖而不允许她们情绪不好。要尊重她们自己调节情绪的方式,比如有的产妇就是控制不住想流泪,容易发脾气,甚至对家人和帮助照顾她们的人比较苛刻,这些表现可能是抑郁的表现,但其实也是她们调节情绪的方式,切莫阻止她们宣泄情绪。别把她们看成弱者,而要相信她们有能力顺利应对产后抑郁,多鼓励多肯定,让她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度过人生的特殊时期。

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障碍自我调节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疾病呈直线上升,30%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激烈的竞争,枯燥的学习生活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得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甚至造成个别学生心理扭曲,对事物的认知产生严重障碍,理智丧失,行为反常,精神空虚,萎靡不振。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郁症、考试焦虑症、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等。其中抑郁症、考试焦虑症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外,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病因,进行自我调节,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兴趣衰退、“厌学”、学习不上进、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身体不适、悲观失望等等。这种抑郁情绪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考试焦虑症就是考试过度紧张,达到焦虑状态。例如:考前失眠、头痛、闹肚子或吃不下饭,考场上写字手发抖,头脑出现空白等,这种症状使得中学生在诸多的考试中发挥失常,丧失信心,难以应对。

这些症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根源,一方面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愿望强行施加给孩子,替孩子设想着未来,孩子被迫学习;有的老师在教育方法上,只讲功课,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高负荷压抑着中学生脆弱的心灵,因为千千万万个学生都在挤升学这个独木桥,做不完的作业,频繁的考试,生活紧张而单调。这些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心理障碍。

中学生应如何面对这些心理障碍并加以预防和自我调节呢?

一、调整认识,科学评价自我,树立必胜信心

每一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不足,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认清自己的实力、特长、薄弱环节和潜力所在,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自己,在对自己客观准确的评估后,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有计划,有目标。只要自己努力了,不管后果如何,都无怨无悔。要正确地对待挫折,偶尔遇到一些困难不要气馁,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善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坚定信心,协调好各种关系,保持心理适度,防止心理异常。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充实一些,把每天、每周、每个阶段的任务合理的安排好并付诸实施。避免过多的空想,如果你抱定“我必须上名牌学校”,“不录取就完了”,“学习上不去,前途暗淡”等想法,就一定会产生紧张、恐惧、不安的感觉,这样反而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效果,造成心理障碍。当你感到内心郁闷,心烦意乱时,采用宣泄疏导法,把自己心里话向好朋友倾吐出去,重新调整心态,制定目标。当你遇到某种挫折的时候,采用代偿迁移法,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要相信自己,坚定信心,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科学作息,创设轻松环境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保障,当你精神紧张,感到心情压抑时,进行一些体育锻炼,立刻会感到非常精神。科学表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可以使人肌体彻底的放松,消除紧张和焦虑。因此,要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计划和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当你学习时间久了,要注意调解,可以到室外打打球、散散步,使大脑得到休息。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创造轻松的氛围,用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投身到繁重的学习考试中。

三、科学应对考试,做好考前准备

第9篇

抑郁症的危害

抑郁是一种很普遍的情绪,可以说人的一生总有某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生活在抑郁之中。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疾病的折磨使他不仅放弃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放弃了文学创作,将精力投入到哲学与宗教的研究。

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黑塞,曾遇到特殊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严重的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1917年前后他介入心理分析,小说《荒原狼》把他的孤独、不能忍受的精神分裂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

2007年12月,因《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台湾作家柏杨,因患抑郁症,拒绝进食,被家人送往医院救治。

以《南京大屠杀》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时,年仅36岁。张纯如生前经诊断患有忧郁症,曾因病而住院。

抑郁比悲伤更持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段时间感到不快活,比如我们失去了亲人、做错了事情、遭到领导的批评,甚至是夫妻间吵架拌嘴,这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失落和无助,自责或内疚,因而情绪低落、沮丧,这就是抑郁。

与一般的悲伤反应不同,抑郁比悲伤,也比痛苦、羞愧、自责等任何一种单一的负性情绪更为强烈和持久,给人带来的影响更深重。

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心灵的感冒”。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抑郁的危害,不能积极调节心态,长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笼罩在抑郁的阴影下无力自拔,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能力,这时他们就患上了抑郁症。

轻度的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

情绪方面:心情压抑、郁闷、沮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以致精神不振,脑力迟钝,患者为此感到羞愧和内疚;

认知方面: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降低,思维迟缓。自尊心和自信心低落,自我评价下降,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爱,并为此自责和自罪;

行为方面:动作迟滞,无精打采,表现为被动、依赖、退缩,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

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轻度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心灵受到的痛苦越来越重,就可能发展为中度和重度抑郁症。这时,患者的思想与现实更为脱节,常常会毫无原因地觉得有罪恶感和没有生存的价值,更严重者,会有幻觉出现,甚至自杀,有的还会产生扩大性自杀行为。美国休斯敦市的一位白人妇女就因为患上了抑郁症而感到绝望,寻求自杀。同时,又认为自己死了,留下的孩子会非常可怜,于是在自杀前就把自己的5个孩子全部杀死了。而有资料表明:74%的自杀者是因为抑郁。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果能进行调节,积极面对所遭遇的现实处境,接受丧失与悲伤的现实,就有可能克服抑郁情绪,重新适应环境,恢复正常的生活。

自我调节治抑郁

对轻度抑郁症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自我心理调节对于病程的转归和痊愈也有重要的作用。自我调节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抑郁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出于维持心理平衡的需要,患者往往会采用一些防卫机制来应对。他们或者沉浸于幻想,做着白日梦,或者从社交生活中退缩。这些防卫机制虽然可以短时间地保护自我,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深入地了解自身的防卫机制,逐渐降低它的消极作用,从根源上改善诱发抑郁的环境及心态。

2. 要想如实地感受抑郁,就要学习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说“我受到了上司的批评,担心失去自己的工作,这几天很忧郁”或“我很悲伤,因为我失去了我深爱着的恋人,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3. 重建认知,如“我通过什么表现可以重新获得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失恋虽然是一次不愉快的体验,但是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人生可以作出多次选择”。最后,找出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寻求新的目标。

4. 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尤其是文娱体育活动,比如跑步、郊游、唱歌;跳舞、游泳等,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持之以恒,可以有效地舒解抑郁情绪。

第10篇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很多,比如,随着孩子的诞生,各种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让年轻的妈妈们心力交瘁。此外,怀孕导致的臃肿肥胖、黄褐斑等,都会打击个人的自信心。还有,由于元气虚弱、肾气虚弱和精神的不足,女性容易变得内心焦虑、情绪低落。

对于医治产后抑郁症,有几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1、 好胃口方有好心情

我们曾经讲过,生命孕育的前提是父精母血。其实怀孕期间,母血很重要。俗话说:“一个孩子三桶血。”整个孕期就是一个耗血的过程,加上生孩子又会流不少血,所以女性产后通常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就是元气虚弱的表现。所以,对于坐月子期间的女性而言,不得抑郁症的首要方法就是要多吃主食。人的元气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吃饭和睡觉才能适当补充一点元气,而补充元气的最好食物就是五谷杂粮,所以此时的女性绝对不要为了减肥而节食或不吃主食,那势必会造成元气的亏损,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产生。

2、 培元气就可固肾精

肾精不足会造成心火不敛。《黄帝内经》对因肾精不足造成的忧郁症的症状描述为:“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意思是说:这样的人眼睛发直,没有神,心总像悬在半空那样突突突地跳,还常会有饥饿感,但又吃不下东西,伴有心慌、恐惧,总觉得后面有人追自己。中医的治疗原则一般都是先生理,后心理。这与西医很不相同。西方人一般出现情志类的疾病后都先去找心理医生;而我们不同,中医认为,一定要先解决人的身体问题,身体强壮了,然后五脏的神明才能清晰不乱,情志病才能好转。所以,我们是先调身体,后调心理。

3、 重智慧高于重容貌

怀孕时,女性为了孩子要使劲吃,而有的人自身吸收能力很强,结果是孩子不胖自己却长了很多肉,生产之后,女性的元气又偏虚弱,气血虚更容易导致肥胖。还有的女性产后脸上易生黄褐斑。一身的赘肉、满脸的黄褐斑,这些都对爱美的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摧残着个人的自信心。她们此时往往容易精神恐惧,自我否定,怨声载道,患上产后忧郁症。

现在的女性自立自主多了,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结果是自寻烦恼的事越来越多。我个人认为:做了母亲后,女性的心态应该更加宽厚,都有这么一个大宝贝了,人生何求?古人说生产可开智慧,女性朋友们应该通过十个月的孕期和分娩,体悟到很多人生的新追求,生活的真谛,汲取新的智慧;而不要太关注自己了,去充分地享受生活以及孩子所带来的天伦之乐吧!

就恢复体型来说,可找高明的按摩师帮助把盆骨复位,但最好别在月子里乱拉抻,可在坐完月子后再着手进行。要避免哺乳期间绑腹带,腹带会造成气血不畅,影响乳汁分泌。

第11篇

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侯群,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持久而强烈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淡漠,乏力、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有空虚或孤独感。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笔者对近年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

1.1 心理症状

1.1.1 情绪低落:患者常感到情绪低、悲伤、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具有低沉、灰暗的基调情绪,患者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在这种压抑状态下感受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是有本质的区别,在这种抑郁状态下患者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 兴趣缺乏:产后抑郁患者常见症状是不到乐趣,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患者虽可参加集体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缺乏对生活的信心,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1.1.3 焦虑[1]:焦虑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语言表达心理状态,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常强迫自己应付,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患者焦虑情绪非常明显,有的患者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患者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有的患者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1.4 自卑观念明显:患者的自我评价较低,有自暴自弃、自责,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备心等,与家人关系不协调,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 身体症侯群:身体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精力下降,无力也不愿意料理日常生活,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发生率约为72%。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措施

2.1.1 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身体的改变导致睡眠不足而引起痛苦。严重睡眠不足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剧病情的发展。因此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失眠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患者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 饮食护理:针对抑郁患者出现的食欲减退,故应在饮食中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2]。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做相应调整,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2.2 心理护理

2.2.1 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比如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同情患者的抑郁困惑,并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适当增加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建立良好母婴关系,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至婴儿,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患者的隐私权。询问患者对本次分娩的实际感受,同时树立其对生活的信心,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并了解患者对婴儿的态度,并从患者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宣扬母亲的伟大。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应鼓励其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3],加强心理疏导,并与患者一起探讨积极生活方式,但不宜对患者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辩论,当患者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症状提出合理的解释。

2.2.3 家庭干预[2]:了解患者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周围及外界的事情。了解患者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整个家庭各个成员的角色。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让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患者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在这同时,患者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成员的重要性,建立起与丈夫一起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患者,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患者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3 小结

由于生产,对于初产妇是一个较强的应激因素,因此容易产生产后抑郁,该病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来说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心理性改变。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第12篇

“离吧!”我拿出离婚协议书,拿起笔便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曾经的七年爱恋,三年婚姻,只用十分钟和一句话,就全盘崩溃。

四周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正式面对那个躲在短信背后的女人。她没有我料想中的狐媚,干净清秀的脸上没有紧张,没有嚣张,也没有歉意。我看见她明亮的孕妇装,隆起的腹部,白色的平底鞋。这个怀着我丈夫孩子的女人,镇定地替我的丈夫来面对我准备开始的歇斯底里。

“我们在一起已经两年多。”

在她的平静的声音里,我听见自己的婚姻。那不过是一场伪装在谎言下的骗局――他因为与我的婚姻才得以留在这座繁华的城市,拥有现在的一切。他抱歉,但他确实不曾在这场婚姻中真正地爱过。

晚上,我穿戴整齐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他回来。不需化解,也无法原谅。我终于痛苦地发现,自己所相信的美好,是多么的荒谬与可笑!我们结婚三年,他与她在一起竟已两年。生活的本来面目真是不堪――满是欺骗,满是虚伪……

“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暂时不要小孩吧。”

“我陪你去医院,现在还不是要孩子的时候,以后我们会有一个最可爱的宝宝的。”

这些话又一次灰暗地响在耳旁――我的丈夫,陪着我去医院打掉了我们的孩子,如今,却要带着她和他们的孩子,离开了。

哭都不会了。我对最后一次迈进这个家门的他说:“离吧!”

我的模范婚姻就此结束,离婚的痛苦却无法对任何一个人诉说,甚至是家人。搁在心里让它烂掉吧,我对自己说。只是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清晨醒来是悲伤,吃饭喝水是悲伤,深夜难寐还是悲伤。即使是工作开会,眼泪也会在打着转,溢出眼眶,流下来。什么动力也没有,生活就此结束吧。我攥紧了口袋里的安眠药,今晚就结束吧。

我的向这个世界的告别计划,因为母亲的突然探望终告失败。抢救后,母亲陪着我寻求心理咨询。我看着她突然多出的白发,和她白发下的坚强,决定尝试再一次生活。

是母亲亲自把我送到了“离婚俱乐部”的门口,在那里,我看到了一群同样不幸,却依旧微笑的人们。我们曾经都是一群“伤心人”,无处疗伤是共同的心结。了解到我的自杀经历后,在“离婚俱乐部”认识的新朋友每天晚上都会准时给我一个睡前电话;每天上午还会发有趣的短信来。现在我开始找回自己对生活和爱的信心了,新工作也全面展开。这场注定要放手的婚姻,就让它过去吧,每天我都要微笑着醒来。

专家点评:

很多离异的人因刚受到创痛,尚没有能力疗伤,更不要说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的生活。社会有必要组建类似“离婚俱乐部”这样的组织,提供一个平台,让这些伤心的人们互相取暖。

离婚导致的心理问题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抑郁症。陈彤的整个心理过程十分典型:

1. 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

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如果让抑郁症患者描述他的心情,他往往会说:“悲哀、无助、绝望、孤单、不幸、垂头丧气、无价值、丢脸、惭愧、闷闷不乐、羞愧……”虽然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绪是抑郁,但他们的心情,或者说他们的抑郁情绪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在一天的时间里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抑郁症状在早晨最明显,患者往往觉得几乎没有力量从床上起来。随着一天的推移,情绪会慢慢好转一些,晚上的心情相对最好。几乎和抑郁一样普遍的另外一个情绪症状是兴趣的消失:抑郁症患者往往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过去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参加的活动,现在一点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的丧失往往是从某一些活动开始的,比如工作。但是,随着抑郁症状的发展,慢慢病人对几乎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2.认知不合逻辑和不切实际

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这种消极的思维,为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一旦有挫折发生,抑郁症患者就会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某些极度抑郁的患者,甚至相信他们应该为世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负责,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3.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

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水平。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早晨按时起床,按时去工作或上学,能够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我们自己以及他人。但是,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不要说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自己,他们要开始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需要作巨大自我斗争。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每天会披头散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终日茶饭不思,眉间紧锁,寡言少语,甚至以泪洗面。即使他们有所动作,动作也明显缓慢。

4.生理、心理消失殆尽

抑郁症病人的胃口常常不佳,即使是平时爱吃的人,美酒佳肴也勾不起他的食欲。抑郁症病人常常会变得消瘦。睡眠也出现各种问题,晚上难入睡、早上又早早就醒了,即使睡着了,睡眠的质量也很差。胃口不佳,睡眠不好,渐渐病人就会变得虚弱、疲劳。抑郁症病人的性生活也会受到影响,男性的障碍和女性的性冷淡都是常见的现象。

心理呵护:

离婚当事人要想更快地从抑郁和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1.改变对离婚事件的看法

人的行为常受情绪影响,而人的情绪可由认知来平息,通过改变认知思考方向,可以改变这些消极情绪。例如,由于前夫有外遇而离婚的女人,总觉得前夫有负于自己,常常陷入痛苦难以自拔,假如她能反问一下自己:“同一个和自己没有丝毫感情的人继续生活,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样,便可以理智地控制情绪,使心胸开阔一些,眼光放远一些,从而赢得更多更长久的解脱和幸福。

2.找你信任的知己,互相谈心

把你离婚后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向她倾吐,不让内心积存任何消极不利的情感和情绪。就像倒垃圾一样,把你心中的郁闷、烦恼早早发泄出来。

3.运动,外出旅游

推荐食物:

吃鱼可改善精神障碍,富含含硒的食物同样可以治疗精神抑郁问题。心理学家们发现人在吃过含有硒的食物后,普遍感觉精神好,思维更为协调。硒的丰富来源有干果、鸡肉、海鲜、谷类等。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也能改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