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时间:2023-09-05 16:58:55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1

【关键词】中小出口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

一、目前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一大批中小出口企业是由外销员投资成立的,拥有客户资源,他们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经营权和所有权合二为一。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但基本上是企业管理的门外汉,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更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中。

(二)财务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财务部门的定位是后勤部门,财务工作就是出纳、简单记账和报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基本是空白。不但在原始凭证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管理方面无制度可依,而且在财会部门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等方面也无制度可依。多数经营者没有切实地通过指标和数字来了解经营状况,致使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事项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账目不清,核算不细,手续不全,填报不及时。

会计人员任用和会计岗位设置也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由于需要办理出口退税,中小出口企业基本都设置了独立的会计机构。但在会计人员任用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出纳工作实际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全面负责财务工作,兼任复核、采购、保管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外聘兼职记账人员,他们往往在多个单位兼职,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三)财务控制薄弱,管理粗放。一是应收外汇账款风险控制意识淡薄,方法简单。应收外汇账款风险是出口企业最典型的经营风险。但超过50%的中小出口企业经营者认为:老客户没有风险和用信用证结算没有风险。根据外贸、外汇、银行和保险等部门提供的综合情况分析,在我国全部逾期应收境外账款中,超过60%是恶意的拖欠,其中超过70%是所谓的老客户拖欠的。据统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82%是非信用证交易,其坏账率是0.25%~0.5%;而我国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结算超过60%,其坏账率高达5%。二是主动控制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不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这给中小企业的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但大部分中小出口企业都是在被动适应,消极抱怨,主动化解汇率风险的动作少,增加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缺乏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科学资金管理理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强,不注重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四)对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用建设滞后,难以取得金融支持。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有诸多原因,但中小出口企业没有在金融部门建立信用记录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中小出口企业不注重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和融洽的银企关系。当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时,只能抱怨银行是“嫌贫爱富”、“只做锦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炭”。

二、改善和加强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努力实现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化、预算化和信息化。一是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出口企业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控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覆盖。二是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三是财务部门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扩大财务信息的采集面,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全覆盖,数字化展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

(二)财务“引智”,聘请财务专家或专业机构做顾问,利用第三方智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借助专家或外部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重大财务事项专题报告;定期为企业提供会计团队培训;帮助企业设计各项会计、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流程;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三)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有效防范中小出口企业出口风险。一是掌握风险产生的规律,有效防范风险。出口额大、利润高、条件十分优惠或突然集中放单等都是高风险业务。二是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三是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交易前期的信用调查评估可以借助专业化的机构以及驻外商务机构、银行分行和专业的信息调查系统来开展。实施风险转移也是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有: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和商业性的保理、福费廷、远期信用证无追索权贴现等。四是通过约定汇率风险承担方、调整价格策略、选择结售汇时间和参加远期结售汇等化解汇率风险。

(四)提高中小出口企业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摒弃“家族式”管理理念,增强其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重经营轻财务的陈旧管理理念。其次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以高薪聘请资深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中小出口企业要敢于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为适应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小出口企业要对财务管理要素做出适时的重新组合,从而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的财务创新能够随环境的变化,快速有效地整合财务资源,适时调整投融资方案和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小出口企业的财务目标。

(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缓慢和风险高的内在根源在于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是加快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注释:

本文所说的中小出口企业是指年出口1 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其以出口销售为主导。这主要是参考财政部、商务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的企业上年出口额不能超过1 500万美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惠萍.《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1期.

[2]杨延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模式创新》. 《前沿》2004年第7期.

[3]胡淑姣.《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新思考》. 《江苏商论》,2004年第6期.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财务会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会计绩效是企业运营所有环节的集中体现,而财务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财务会计管控的有力工具。我们当今处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多,信息化建设的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日益复杂,涉及大量耗费支出、费用核销以及资产形成等财务会计管理业务。然而,目前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无法共享,对一些核心数据的传递通常采用手工渠道来完成。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不仅对数据的统计方式不同,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也表现出传输不透明现象,无法实现对相关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查询,严重制约了整个企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一现状,核心是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在信息化系统支持下,企业整合优化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日常账务等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环境对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影响

(一)财务会计数据输入形式

在实施信息化的企业环境中,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就是财务会计数据的输入形式。首先是原始凭证。书面形式的原始凭证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电子凭证,如网上银行交易凭证、各类机打票据、系统自动记录的数据等等。其次是业务相关原始凭证的发起点将产生于直接发生数据的业务部门,如营销部门、采购部门等,而非传统的财务会计部门。再次是记账凭证。数据输入形式、凭证生成形式均发生了变化,记账凭证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传统财务会计岗位的设置将会发生变化,会计凭证的处理流程将会重新建立,数据资料的生成与管控也将面临新的模式。

(二)财务会计数据处理内容

会计信息应该是客观、真实的,且不具有针对性,对所有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都应该是有效的、公开的。数据库信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反映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事项,数据为整个企业所共享,这些数据没有经过以会计要素为标准的分类、归纳。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库技术的日益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由原来的以日常核算、做账报税为主,发展为参与企业管理,用既有财务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会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远程核算得到了应用,实时监管成为了可能。

(三)数据处理流程

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中,数据处理流程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从数据处理流程的起点看,凭证输入点不再由财务会计部门唯一担当,而是扩展至各项业务源头,由此可见业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据处理能否准确。只要计算机保证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内部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换言之,只要对输入的准确性有足够的把握,那么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就能得到保障。因此,即使不经过人工对账和审核,原始数据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内部处理流程的直接依据。

(四)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会计数据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观反映,并在规范化的流程中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和事务管理。传统上的以各个部门为节点的管控模式将退出舞台,随之而来的是通过内控制度来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利用具体的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审批权限和事务管理。届时,内控的保障措施将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实施,对操作进行口令控制、对数据实行加密保护、对数据进行实时检测等。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内部控制的范围最终将从组织内部延伸到整个社会。

二、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路径

(一)日常账务处理优化方案。我国许多财务部门只具备基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既无法与业务发生部门直接建立数据联,也无法实现凭证的实时传递。此外,由于原始凭证流转周期长、会签部门多,对费报销的进度也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针对现有账务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流程优化实施中,应将系统自动处理与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为核心,对账务处理流程做出如下优化:1、审核环节由线下手签升级为线上审批。明确审批权限、设定权限类别,使凭传递更具实效性;2、在后台对原始单据必填项进行升级,与会计科目关联,提高业务效率;3、精简会签部门,缩短原始凭证流转时间。(二)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流程。通常情况下,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这种单一权责的模式,忽了业务部门在款项收付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弱化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反馈。针对这种现象,优化流程的制度中,应设立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具体化细则。如此一来,各方相互协作、共同监督,达到提升管理效率的效果。具体来看,财务部门的职责在于控制应收、应付账款的额度,以避免产生大量呆账、坏账、死账的风险;业务部门作为款项发生源,掌握着相关的客户信用评价、市场定位需求等,这些信息对于分析账龄、评价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合理化的分工能够将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更具实效性,降低资金流动风险,从而达到强化资金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针对现有流程中对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对流程做出如下优化:1、财务部门承担核算功能,业务部门作为款项的发生源,承担外部对接功能;2、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数据库,订单信息由业务部门自动传递至财务部门,缩短信息流转时间和审批程序,方便业务部门进行催款处理,提高回款能力;3、财务部门对账款的额度和期限进行把控,定期与业务窗口部门及时核销款项、确认信息。提前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资金计划管理流程。目前,企业资金计划面对两大困境:一是事先编制难以准确,二是事中控制难以把控。资金计划的编制通常由财务部门独揽大权,但财务部门只能够做到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支出合理把握,具体到产品的收入、成本则无法掌握,只能依照经验粗略估算,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资金计划的编制与实际执行不相匹配;二是事中控制难以把握,例如审批制度松散,款项拨付手续不齐备;资金计划贯彻执行力度不严,计划外或大额支出频繁;应收账款催收不力;销售回款额度不足等等。总而言之,资金计划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无法对业务执行提供有力保证。针对上述情况,对资金计划流程做出的优化如下:1、明确资金计划编制的内在逻辑关系。大多数企业实行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以全年完成销售业绩为年度目标;企业会根据年度目标制定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即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支出计划、回款计划、融资计划。简而言之,资金计划要与企业生产计划紧密融合。2、将资金收支依照产品开发周期进行分解,得出资金计划平衡表,再对资金计划进行月度分解,考核当月的资金盈余或缺口,达到对资金计划的平衡。3、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资金计划的编制应围绕产品开发的全周期,执行过程始终与业务保持联动,一旦出现异常,应迅速发出预警提示,及时更新资金计划。由此一来,既列明了资金计划的来源,又保证了与业务的紧密关联。(四)资金账户管理流程。目前,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的资金账户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账户报批不及时、开立账户存在随意性、账户归集手续办理滞后等方面。因此,对流程优化提出如下建议:1、明确开户银行范围,列示符合开户条件的银行;2、缩短审批时间,将开户审批由线下审批升级为线上审批,财务部门及子公司在得到上级审批之后可直接进行账户开立筹备;3、新设账户(投资资金监管账户、融资贷款账户除外)均需及时、主动办理资金归集手续,将资金归集作为账户开立流程中的一环,避免因缺乏有效监督而导致的账户归集滞后

三、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的建议与保障措施

(一)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的建议。第一,流程优化方案实施前,在网络建设和系统开发完成后,先试点进行,再总结经验教训后,逐步推开,不要一下在过大的范围内铺开,给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造成混乱,确保过渡期的管理受控;第二,对一些与财务会计联系紧密的重要流程,不要轻易大量调整人员,可以采取增配人手,重新分工等方法解决一些操作上的问题;第三,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在财务会计流程再造前完善,具备使用条件,不宜在流程再造过程中不断修改信息系统,给新流程的实施造成混乱;第四,信息系统的开发要紧密结合工作现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由于财会基层操作人员计算机使用水平有限,所有的系统交流平台尽量简便,便于操作,且功能尽量融合,不宜子系统过多,造成混乱;第五,要加强各级人员计算机运用水平的提高,企业各部门、各个分公司应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管理数据的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确保各类数据得到有效传递和运用;第六,财务会计流程的改造不要完全脱离既有流程,要吸取既有流程中运作多年并取得的成果,不宜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二)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的保障措施。1、人员培训。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优化,各部门组织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财务会计制度很难在短期内做到统一化,那么在部门间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要预防此类风险,既离不开明确的制度保障,如内部审计制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制度,又要有统一的思想约束,加强人员培训至关重要。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针对企业领导层应推行“体验式”培训的方法,锻炼实战操作能力,充分理解信息化环境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理念,转换成个人认识。增加培训的投入力度,建设起现代化的培训基地,优化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报告厅、图书室、活动室、学员宿舍等教学设施,打造一个教学设施一流、教学资源丰富、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氛围浓厚的培训基地,为“做实培训、做优培训”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根据培训的目标制定出对受训者的考核方案。一方面,通过必需的考核方法检验培训活动,实行后在对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为培训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另外,在必要的考核受训者过程中,激发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实效。2、组织保障。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的精细筹备组织。首先要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工作组,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进行由始至终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分析,以顾客需要的为第一要务,最后设计出一整套全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在整个企业内部推广实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改变,因其将彻底颠覆企业员工已经适应多年的工作方式,其中将涉及到的权力、利益不可小觑,所以,面对潜在的巨大阻力,企业的管理层、领导者还需具备坚定的信心、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确保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顺畅实施。3、风险控制。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离不开风险管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依靠技术支持。通常情况下对于集中处理数据的保密性的做法就是通过设置口令、权限等来实现,看似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实际上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员具备了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想要潜入数据库修改数据并不是天方夜谭;第二,依靠法律保护。在实施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之前,所有的会计凭证、单据和报表都要经过逐级领导签字审批、经办人签字确认作为收付依据;单在网络化情况下,传统签名方式被线上审批、签所取代,此时法律对其的有效性认可成为业务流转的依据所在;第三,依靠制度办事。要建立网络安全指引、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对网络系统的运维和保障,并设定网络责任中心、分离岗位职责;第四,依靠内审把控。要建立独立的内控审计部门、聘用专业专职的内审人员,对组织内的信息化环境实施监管。对数据的查询和处理可以经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鼠标操作来完成,从而将监督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将事前预警作用充分发挥,最终形成强化企业审计的监督机制。

作者:王俊杰 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仇铭燕.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2]何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分析[J].财会学习,2015(12)

[3]袁红涛.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探讨[J].财会学习,2016(3)

[4]张立多.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6)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3

[关键词] 出口企业 反倾销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近年来,随着对外出口的增长,我国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这无疑是对国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场重大考验。反倾销调查立案比较容易,企业抗辩难度大,再加上国际上针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待遇,因此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发起反倾销困难重重。由于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反倾销应诉及反倾销抗辩等过程都需要会计的参与,被反倾销的企业,如果没有实施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则不能认为该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遵守了会计准则,不能认为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成本数据是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会计核算资料还是不能用来计算产品的正常价值,从而使用替代国价格来计算我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这将使我国出口企业处于极其被动局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出口企业反倾销中的作用

反倾销的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在现有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反倾销需要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增加了反倾销的职能以适应当今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反倾销中的实地核查、反倾销规避、举证、应诉、抗辩、调查等无处不用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应对反倾销起着重要作用。

1、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对反倾销风险做出预警

企业能有效对反倾销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作出预警,则为企业及时有效应对反倾销提供很大的帮助。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效地对出口产品的出口数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等重点参数变化的监测分析,为企业反倾销诉讼提供依据。加强监控企业自身出口商品在进口国的竞争程度,对竞争对手所产生的影响,把握本产业经济技术动态和市场销售行情,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出口商品的监管,完善会计核算系统,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企业各部门分工合作,销售部门密切关注同类产品的价格及市场份额的变化;财务部门则监视实际生产成本的变化,并与市场情报进行比较,当相关指标运行到预设的危险值时就会发出警告。

2、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可信

出口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诉讼调查时,要求财务会计数据具有真实性,财务数据与其相应的经济事项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反倾销诉讼中,出口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特别重要,细小的错误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在1999年欧盟对进口钢铁反倾销案中,我国有一家企业错误地对一小部分无形资产采用了加速折旧,虽然这个错误只占该企业整个销售成本的0.004%,完全不可能因为这个错误而影响到整个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但是,欧委会调查官员还是以此理由,否定了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需要有良好的证据来支持,而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也有利于企业对于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起着至关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

3、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调查

反倾销调查问卷需要应诉方提供大量的数据,主要是财务数据。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反倾销调查问卷,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只二十多天的时间,这就对企业的提出很高的要求,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无法及时完成调查问卷才放弃应诉。如果企业在平时建立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就可是以发挥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日常的完善的规章和生产流程可以直接用来填列问卷;日常检查、核对和差异分析资料可提供相关的数据;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形成完整一条的责任链,从而促使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每方面的数据都可找到责任人,保证调查问卷及时、高效完成。

二、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在我国颁布后执行效果不甚理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立有效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企业不及总数的20%,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倾销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

许多出口企业自身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内在需求不足,企业作为接受方又是非强制性的,使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流于形式。一些出口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反倾销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后果,或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种倒霉的事不会发生到自己头上,根本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许多管理者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理念,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的个别企业为了应付各项检查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按章执行,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会计控制制度没能发挥应有效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仍缺乏科学与合理性。很多企业出于某些目的,账簿设置不规范、不健全。很多出口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漏洞较多,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少企业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账表、账证、账物不相符,不按规定设置账簿,通常设置“两本账”、“多本账”、“账外账”,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之间数据相互之间不能核对,这些不规范的账簿体系都将导致企业会计在反倾销诉讼中处于劣势。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重视会计档案的管理,既没有会计档案的管理机构,又不指派专人管理,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在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调查问卷的填写无法完成,严重影响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会计的举证工作。我国许多企业在反倾销诉讼案件中之所以败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提供不了应当提供的会计资料。

3、会计控制制度监督机制不全

很多出口企业重经营、轻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监督机制,管理岗人员缺位、职责游离,使监督制度本身形同虚设,监督机构也缺乏独立性、超脱性和权威性,监督难以达到实际效果。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不顺。使企业经营活动

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不力,权利缺乏制衡和监督,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

三、完善出口企业反倾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1、领导重视反倾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出口企业在面向国际市场时,有很多机会同时也可能会遇到国外反倾销等风险。企业领导要有应对反倾销的风险意识,注重企业日常会计事项的规范性、注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做到有备无患。一个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在于领导层的态度。如果领导层认为很重要,则在会计控制的制度和实施过程中,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并坚持按章办事,以身作则,这样企业内的其他人员也会在领导的影响下自觉遵守已建立起来的控制制度。《会计法》明文规定,单位负责人应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主体,有责任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一些会计工作比较好的单位来看,这些单位都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职权明确,程序规范,控制严密,原因之一是单位领导都很重视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亲自抓这项工作,因此,领导重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2、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反倾销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企业规范业务操作,严格重要凭证和印章的管理,重要空白凭证和印章落实专人管理,做到“票、证、印”三分离,保证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和内外账相符。完善会计档案的传递与保管制度,做到各项业务都有证可徇。理顺内部会计控制各环节的关系,结合流程整合与再造,按业务流程的要求,对现有内部控制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健全岗位授权管理的制约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分级授权以及转授权制度,对报销、资金调度等财务权限实行适当限制。严格岗位控制,分散部门职责权力,把过去一个部门办的事分散到两个或多个部门办理,严格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的分离制度,实现职能间相互制约机制。加强会计控制,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严肃会计结算纪律,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重视出口企业成本控制

我国企业和反倾销会计中成本的计算差异主要在于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SA&G),成本会计资料需要进一步分析测算才能得出反倾销会计所需要的信息。成本费用主要发生在企业的生产加工循环过程中,生产加工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领用原材料、加工产品支付费用和分摊各种生产费用及计算成本等各项业务。目前我国生产型企业中有关成本的计算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计算成本时要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种产品成本划分为完工产品的成本和在产品的成本。基于反倾销的成本控制则重点在于以下:如生产循环中的职务分离控制、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品成本控制等。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4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探讨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一)筹资活动的财务风险

2007年上半年以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资金需求量也很大,许多企业纷纷扩大规模,实行跨国跨行业发展,积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企业不能如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收益的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而金融机构也不能如期稳定地提供资金,导致贷款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以抵御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活动的财务风险

金融危机使我国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由于经济不景气,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投资会急剧萎缩,收益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汇率波动的财务风险

目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都是以美元来进行结算。因此,美元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企业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反映在成本上,美元的贬值会影响到以美元计价商品进口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会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会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从而减少外贸顺差。同时,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外汇的不确定,为企业的资金成本注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导致投资国外的资产严重缩水。

(四)应收账款坏账的财务风险

在过去发生的数次金融危机中,巨额的外债负担是一个共同特征。各国危机爆发之前,都有一个持续的、数额巨大的外债形成过程。因为迄今为止美国发生巨亏和濒临倒闭的多是金融机构,都有大量的外资参股,这些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都是由其他国家的企业认购,包括我国国内的企业。因此,损失最大的也都是这些外资。危机发生后,国内势必有许多企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到美欧等国追讨债务,如果无法收回资金,最终成为坏账,就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运转。可见,外部信用环境的恶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金融危机背景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打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久战,就应当把防范财务风险放在首要位置。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在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收益取得等方面都存在着风险。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在财务管理中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众所周知,收益与风险具有相互配比的关系,这是市场主体在回避风险的普遍心理作用下,进行市场竞争的结果。一般而言,风险较大的财务活动要求得到较高的收益报酬;换言之,追求高收益的财务活动需要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在有效的市场中,无风险、收益又高的机会通常是不存在的。

(二)把握宏观环境和金融、财税、及产业政策

2004年以来,国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财税、货币和产业等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银根紧缩、严控对钢铁、汽车、有色金属、房地产和水泥等行业新增项目的审批和贷款,使此类企业的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随后不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窗口”信贷等措施的实施,更直接导致资金成本和财务费用增加、现金流减少。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出口退税率大幅降低或取消,导致所涉及行业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减少。

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更应格外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程度,并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及财务状况提前安排母、子公司的应对措施,合理规划项目和投资,善于运用新型金融工具来化解或锁定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对外汇的管理

首先,应做好计价货币与支付货币的选择。在合同谈判前,尽可能充分分析外汇走势,选择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结算币种、结算方式。改变所有出口销售、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均以美元结算的单一方式,逐步采用多币种结算方式,降低单一外币汇率波动给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增加出口贸易中本币的结算,以直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其次,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变动的风险。我国部分出口企业已具备相当的市场份额和一定的议价能力,为抵销汇兑损失的不利影响,应结合自身的竞争状况和市场地位,与主要客户协商共同承担人民币升值风险,并采取谨慎提价措施,部分转移汇率变动的风险。

最后,要完善经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品牌影响、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强化价格竞争优势,才能消化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抵御汇率波动的风险。

(四)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现金流正如企业的生命线一样,牵动着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现金流的维系,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企业管理者要特别注重坏账率,建立坏账预警制度,对于坏账要进行专项性的管理,加快和重视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对货款要及时进行催收,对应收账款要实行动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参考文献】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5

关键词:外贸企业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国际贸易日益密切的今天;一方面,外贸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外贸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更严峻的挑战。外贸企业如何面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更好运用管理工具确认风险敞口,将持有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并给予有效管控是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大国的位置,国际贸易往来也基本稳定。但是基于人口红利形成多元化市场,在经济低迷期也显现出一丝疲软。外贸企业在经营中主要存在的风险有: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如进出口贸易中,出口方(或进口方)会因进口方(或出口方)不履约而遭受经济损失。外贸出口企业中有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较差,急于得到出口订单,很难辨识对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往往侥幸的发出货物,最后出现对方不给回款的现象。

2.坏账风险。坏账风险是外贸企业无法按时全额回收所欠货款。由于外贸企业交易过程中存在货款支付方式、支付条件、分期款项的合同因素;外贸交易过程中的单证、文件、票据等传递文本因素;贸易合作国政治、经济、法律、民俗等宏观环境的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坏账风险。

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以外币为计价单位表示资产和负债,因外汇汇率变化而产生的记账价值上浮和下跌的可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主要包括换算风险、交易风险和营运风险。

(1)换算风险,对于外贸企业在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业务时,为便于财务记录级财务分析,期末进行折算形成账面价值变动的不确定性。

(2)交易风险,对于外贸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货币资金价值可能因汇率变动而变动。涉及到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又包括借贷风险、支付风险、外汇资产风险三种。

(3)营运风险,对于外贸企业在本国于贸易国经济因素相对变化,而引起的非预期实质性变化,对企业价值的整体影响。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由于外贸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本金不充足,资本金成本较高,融资渠道出现问题,造成外贸企业不能按照国际贸易合约规定支付款项而形成的风险。

二、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外贸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现实问题,来自于公司内部的系统内风险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风险。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因企业的不同成因也不尽相同。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极为复杂的宏观环境,如果贸易往来国或区域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综合外在因素的不确定可能会导致外贸企业损失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在企业管理范畴之外,但是对于企业实际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如我们国家目前外贸企业还是基于人口红利的低成本战略形成的销售,由于在技术上缺乏核心竞争力,部分企业放宽风险敞口,最终形成相应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2.内部管理不健全。部分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轻视内部管理,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在经营过程中以产品销售为主体,忽视产品销售的财务管控,导致企业出现相应的风险。基于COSO五要素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分析。

(1)内部环境,规定外贸企业的纪律和框架,影响经营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外贸企业往往存在部门设置于权利分配不对等;忽略内部审计机制的监督作用,淡化企业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建设。

(2)风险评估,外贸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外贸企业管理层往往只是关注企业外部风险,少有从内部入手进行组织建设、营运安全、技术性管理,以方便评估外贸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

(3)控制活动,依据外贸企业之前的风险策略,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外贸企业往往比较关注传统意义的控制工作,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控制等。而在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上往往不能很好运用。对于经济周期性的流动性管理更是缺乏。

(4)信息于沟通,外贸企业及时、正确收集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企业内外部沟通顺畅。外贸企业较为重视市场信息的变动,往往忽略内部信息沟通建设。

(5)内部监督,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价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外贸企业较为关注企业内部日常监督活动,对于企业的专项监督,尤其是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专项监督开展较少。

三、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必须解决的发展瓶颈。对于来自于企业外部的风险只能采用关注并积极寻找战略转移的方式解决;对于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风险则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消除风险是不太现实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措施调控,让财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应对信用风险措施。建立一套适用于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结构,专门负责外贸企业的业务对象的资质审核和信用评级。运用5C理论,通过对企业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的综合评价和确定商业往来的对象。在筹建自身的信息管理结构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同行业的风险状况,及时调整原有的信用等级评价机制。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2.应对坏账风险措施。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外贸企业形成宽松的销售政策。O/A?、D/A、D/P等贸易方式在交易比重中占有很大一部分范畴,在此环境下,外贸企业只有强化内部控制内部建设,加强自己产品质量管控,优化应收账款流程管理才能帮助企业做好相应的款项回收。避免因坏账形成的风险影响外贸企业的长期发展。

3.应对汇率风险措施。(1)选用合适的结算货币。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信贷过程中,选用正确的币种将关系到贸易主体是否承担汇率风险,承担多少汇率风险。考虑到我国现有货币情况,在对外贸易时尽量选择人民币作为合同支付货币。如果不能选用,本着“出口硬货币、进口软货币”的原则进行操作。在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书最好填写相应的保值条款。

(2)适当使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外贸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有关的套期保值借以达到规避防范风险的目的。利用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来规避短期交易风险;利用长远期外汇合同、货币互换交易以及平行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较长期限交易风险。

(3)资产负债表保值化解外贸企业财务折算风险。弄清楚表内账户、科目各种外汇规模,明确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大小;确定调整方向及进一步对科目、账户进行分析和权衡,尽可能保证单一货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相等。

(4)国际化经营多样化。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等进行整体布局。通过全球的布局分布,弱化因汇率变化而形成的财务风险。当国际汇率市场出现波动时,外贸企业从采购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全方位的分析,使用低成本渠道,从而减少汇率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5)通融资国际化、多样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金的来源分配资金的去向。采用多样化的筹资途径实施资金的获取;采用多样化的投资将闲置资金配置到项目中去。如,企业销售一批货物到A国,结算使用的是A国货币,3个月后进行款项结算,为避免相应风险。外贸企业可以采用从A国取得同等期限的贷款方式来抵消可能存在外汇风险。

4.应对流动性风险措施。外贸企业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库存商品、应收账款等项目。外贸企业应对于防范流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对现金的最佳持有量、库存商品的最佳库存等要有清楚的认识。充分考虑到外贸企业流动资产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周期以及行业特点可能出现短期资金短缺。因此,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做好流动性管理的同时,运用财务预算柔性管理的理念保留部分不可预见的货币资金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尹亮.关于完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决策与信.2008(12)

[2]冯伟.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对策研究[J].金融观察.2007(05)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6

关键词:资产 信息 全寿命 管理

一、电网企业资产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地点分散、种类繁多、产权复杂、规模巨大、变动频繁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历来是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如何完全实现资产账、卡、物一致是困扰资产管理人员的难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为实现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资产优良”的目标,按照公司信息“集中集成”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针对电网企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优化资产管理的流程,有效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简称FMIS3.0),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做到资产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有效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实时管理。

(一)“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

从管理的需求出发,“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的业务流程本身可以细化为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工程项目完工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是由若干具体流程组成的。公司把组成资产项目管理整体流程的每一个分流程按照业务流程的基本走向,大致分为横向业务流程、纵向业务流程和横、纵混合业务流程三类。其中,横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省,或市,或县)的不同部门(发展策划部、基建部、财务部等等)间流转的业务流;纵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或不同层级(省、市、县)的同一部门内流转的业务流;横、纵混合业务流程是指在不同层级(省、市、县)下的不同部门间流转的业务流。

(二)“以生产系统为纽带”

1、以生产系统为纽带,将财务系统采用的固定资产格式、标准、口径与生产系统统一。在各系统尚未集成前,各部门只考虑自己需要制定本部门的数据格式、标准与口径。对同一项资产数据,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格式、标准与口径。首先,财务部门以往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比较粗放,存在为一条线路上的所有资产仅建立一个资产卡片的情况,而生产部门却对一条线路上的每个资产单元(例如杆塔)都会分别建立一个设备台账,这就会在将来出现生产部门提交某个杆塔的技改或报废申请时,财务部门无法直接更动相应的杆塔价值,而只能对该杆塔所隶属的线路进行部分增值或报废处理,从而引发固定资产“账、卡、物”不一致情况的发生。其次,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确定一项固定资产的方式不同。生产部门以设备生产厂家主要以及设备出厂编号来区分每项固定资产。一般来说,设备生产厂家以及设备出厂编号这两个数据组合在一起能够唯一地确认一项固定资产。而财务部门出于其结算方便的需要,只根据设备的归属地及资产名称来辨认一项固定资产。如果生产运行工区自行更换变电站的主变电器,即用工区内的另一型号的主变电器备品来取代原来运行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无法区分这两个设备的不同,只能把这两个不同的设备等同对待。久而久之,财务部门的“账”就会与设备部门的“物”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2、改变资产信息流动模式,使固定资产信息在各部门间的传递由传统纸质方式转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流方式,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有效地防止了信息失真。原来在“集中集成”之前,生产系统要根据基建部门提供各种纸质材料建立资产台账,人工传递资料的环节往往耗时过长,导致竣工决算、资产入账时间滞后。此外,由于资料以纸质形式流转,各部门在使用、翻阅过程中存在人工错漏的可能。“集中集成”之后,项目系统的设备清单与基本信息直接将项目系统中的项目物资需求清单自动转入生产系统,一线专职人员仅需对设备进行复核,随后再完善设备台账信息即可。这就避免了以往因为人工疏漏而可能发生的设备现场清点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是人工录入错误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的实际数量与型号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以财务系统为核心”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7

摘要:出口企业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好各项金融工具如打包放款、出口押汇、出口贴现、出口保理、开设离岸账户等手段,实现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出口企业 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 途径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企业来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央行加息、人民币升值及劳动力、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影响,外贸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资金周转困难,举步维艰。为规避金融危机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出口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开拓市场、借助各项金融工具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来应对寒冬。

出口企业与国外进口商签订合同时往往约定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它不同于商业信用而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银行信用。在信用证方式下,只要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给议付行,银行就得无条件付款,既避免了预付货款的风险,又解决了出口商发运货物后收不到货款的风险。因此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矛盾,它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

信用证支付方式除了维护出口商利益外,还可以起到短期融资作用。尤其是在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情况下,还要为加工出口产品预先垫付购进原材料资金,这时在合同订立后、备货前,出口商要求国外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出口企业凭此信用证为质押向国内银行申请打包贷款。这既解决了采购、生产、加工及运输资金,帮助企业快速获得银行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提高了出口商供货能力,减少了资金占压,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还可以锁定汇率,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打包贷款(Packing Loan)又称信用证抵押贷款,属于发货前融资,主要用于生产、组织货源时各项费用的开支,弥补资金缺口。

打包贷款是出口企业采取的发货前融资,下面介绍的几种融资方式属于发货后融资。首先看出口押汇,出口押汇是指在出口信用证项下或托收方式下,出口方受益人以出口单据作抵押,要求出口地银行在收到国外支付的货款之前,向其融通资金。它是以单据作为抵押物,在收到信用证后,并向出口地银行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在收到国外银行支付货款之前发放的融资。对于融资后资金的用途不做约定,带有追索权的短期融资。它的优势在于资金用途不作限制,打包贷款的资金要用于生产或采购相应原材料之用,押汇后扣除银行利息和费用后用于加速自身资金周转。

出口企业的另一种融资方式是出口贴现。对出口企业来讲若为即期收汇,可以申请出口押汇,若远期收汇可申请出口贴现,缩短收汇时间,获得流动资金。具体做法是银行保留追索权,购入经开证银行承兑或保付的未到期的远期汇票,满足出口商远期信用证项下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对于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资金开展业务的出口商来说,远期货款转变为即期收汇,缓解当期资金压力、增加出口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费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贴现还可以灵活选择融资币种,根据不同货币的利率水平进行选择,节省财务费用。尤其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意愿非常强劲,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创历史新高,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倍感压力。出口企业应随时关注人民币兑美元走势,为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遇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选择出口贴现时,以贴现日的汇率将外币应收账款结汇为人民币,还款时使用人民币还款,避免了汇率损失,节省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办理贴现的同时,企业还可以办理远期结汇业务,将汇率锁定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避免汇率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出口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初期,对于新市场新用户及潜在客户群可以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有力的O/A、D/A付款条件,对进口商而言出口商实际是为他们提供了赊销贸易,对出口商而言,采用保理业务一方面增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销售额,提高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还为企业提供融资,转嫁风险,这就是出口保理业务不同于以上融资方式的优势所在。采用出口保理业务的企业是以商业信用形式销售商品,而不是银行信用,待货物出运后将全套单据即应收账款无追索权的一次性卖断给保理金融组织,将出口相关的进口商的信用风险、货币、汇率、利率等风险全部转嫁出去,企业提前收汇,进行出口核销,享有出口退税的优惠,既规避了汇率风险,又改善了企业现金流,避免坏账损失,美化了财务报表,节省了在资信调查、账务管理和账款催收等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出口企业应大力降低财务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汇兑损失,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范围内开设境外离岸账户或在依法取得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的境内银行离岸业务部开立离岸账户,境内离岸账户与境内其他账户资金往来算作跨境交易。为提高境内出口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近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出台相应规定,对有合法贸易背景的出口收入允许存放境外,不作结汇,可直接用于支付进口的各项费用或境外承包工程、佣金、运费、保费、银行费用等,减少汇兑、利率损失,操作灵活方便;离岸账户等同于境外账户,可自由调拨资金,存款利率、品种不受限制,比同类存款利率优惠,存取灵活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应把握机遇,抢占商机,开拓市场的同时不忘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方式组合,降低财务成本,盘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8

财务岗位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夏的炎热代替了冬的寒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试用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06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4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

3.单据的填写:在填写单据方面曾出现过不同的小问题,如填写不规范、盖章不合理等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此类问题已很少出现。

以上是我在试用期的工作总结,感谢赵姐和刘经理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和鼓励,感谢其他同事的鼓励与合作。在以后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会熟悉更多的相关业务,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成长。

财务岗位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通过近三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对公司组织结构、部门职责、生产工艺流程等有了较深的了解,熟悉掌握了账务处理流程、工作任务安排、协调接口部门等。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按照公司的要求,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试用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初入职:熟悉了解公司基本情况、组织架构和相关业务的流程,具体包括:公司管理层及财务中心人员的分工、基本审批程序和核算流程、成本核算控制流程、生产货物流转及出口贸易方式。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和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让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珍惜这个发挥和提升个人能力的机遇。

2、车间实习:使我对生产工艺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采购生皮生皮分选投产毛皮鞣制毛皮染整后整理库存管理皮形深加工。原料、半成品和产品不断的分选、反复的加工,让我深知成本核算的复杂性。通过生产工艺与日常工作联系一体为我的工作作好了铺垫。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认识车间同事,为以后协调部门工作打下基础。

3、部门工作:迅速掌握软件的操作;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根据原始单据审核记账凭证,核对应收应付明细账保证挂账无误及银行款项无误,各部门报销单据按照公司要求审核签字等,及时请教同事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也指导各岗业务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督促各岗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4、来公司没多久就和财务中心同事一起参加了XX拓展旅游,紧张的工作之余给同事间的感情交流铸造了一个轻松的平台,使各个部门间的相互沟通更加顺畅。平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还定期组织大家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每周部门会议,总结自己上周工作情况计划下周需要完成的工作,会中就自己本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同事一起探讨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公司的这些举措让我充分认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

目前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忽略对工作的条理性规划,另外加上自身管理能力和对业务全面性的缺乏,导致工作有广度,没深度。在今后的工作须做好每周每月财务工作计划,将具体的工作及业务落到实处细处,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思路包括:

1、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包括出口贸易方式的流程、会计核算、涉税处理、贸易结算及成本核算等,继续到车间实习尽快熟悉掌握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

2、协助经理对各岗位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提出正确的财务意见,完善相应的业务流程和制度。

3、注重财务分析,每月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并结合业务实质指出变化的原因及过程,督促各岗核对清理所负责的账务。

4、加强培训,基于对员工情况的了解和部门效率的改进,平时根据员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使部门团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新的工作环境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基层管理者,更是一名执行者,我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高效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财务岗位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201x年5月26日,我通过面试,来到西藏昌都地区投资公司财务部工作,不觉已经工作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工作中,我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埋头工作,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的两个月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工作初期,我认真了解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学习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熟悉财务相关日常工作事务,同时努力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工作的挑战。每周四晚上都在公司学习相关企业里面的课程,受益匪浅,虽然以前也学习了,但是没有贵公司学习的这么详细,这么认真,从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懂得怎么在一个企业中做好做棒,知道怎么提升自己,如何在一个企业中长久做下去。

二、工作方面

端正工作态度,严守组织纪律。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始终以100%的状态对待工作。

1.耐心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

我在贵公司做了半个月左右,在这半个月里,我和公司的员工相处融洽,虚心学习且大概了解部门的相关财务和业务往来,同时也完成了领导安排的任务,了解在建工程科目和即将成立新公司的一些财务基本流程。半个月过后我被调到了新成立的公司,西藏昌都地区若巴温泉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财务部做会计,当时我十分害怕,我怕自己做不好,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财务上什么都没有建立,财务部又才我一个人,我要把这个财务上没有的东西都要重新建立起来,我很担心,不过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我加班加点,虚心学习,看大量有关书籍,了解了公司概况之后我慢慢就学会怎么去打理一家新公司的财务部。酒店开始筹办修建过程中,我严格财务制度,做好每一笔账,确保了收支平衡。对于每一笔进出账,我都认真核对发票、账单,根据财务的分类规则,分门别类记录在案。按照财务制度,我细化当月收支情况,搞好每月例行对账。

2.积极主动地搞好文案管理

对部门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资料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分类管理是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我采取平时维护和定期集中整理相结合的办法,将档案进行分类存档,我认真搞好录入和编排打印,并根据工作需要,制作表格文档。两个月来,我基本上保证了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转,同时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情,并积极参与昌都地区投资公司相关学习和工作。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实。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创新精神。

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认真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而是被动消极地适应工作需要。领导交办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完成,但几乎都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

2.工作不很扎实,不能与时俱进。

忙碌于日常小事,工作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不能专注于工作学习,很多知识虽然了解但却不精。在工作中也经常马虎,不注重细节,就只知道大概就开始做了,到最后自己检查到了又得重头在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自身缺点,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细节方面以便以后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严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我的工作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造价的工作琐碎、繁杂,但是我将从多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

其次,我也将注重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学习、进取、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上是我对两个月来工作的总结,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奋斗,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做的更好。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9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新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是企业经营运行的物质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制度不健全,购置上存在着重复性,管理上存在着随意性,离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目前,许多企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增减变化方式较多,如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购置、自行建造、更新改造等多种方式。增减方式多了,自然相应涉及的会计科目也多,核算比较复杂。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有着不同于其他资产核算的特点,即企业固定资产有着独有反映其价值转移的核算方式――折旧。折旧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有:折旧基数(多数情况为购买原值)、以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期限。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特征。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企业中计划、采购、使用、财务等许多管理部门,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1、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管理。管理内容主要是对购置固定资产和自建固定资产,进行计划、预算、购买和投资分析、验收、记账过程的管理。

2、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主要是指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盈亏与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3、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4、固定资产盘点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记账情况进行管理,目的主要是做到账、卡、物相符。

5、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管理。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管理。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企业一般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存在盲目性,没有科学的预算、投资分析的购置固定资产的制度,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时凭领导的喜好随意采购,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簿设置不健全。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账核对。但是,有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规范、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清,无法彻底清查固定资产数量,为固定资产的流失开了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固定资产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3、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二是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四、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从根源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做到账目、卡、实物相符。具体而言就是应明确固定资产的各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使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个人与各项行为明确化、透明化。而且,为了达到使闲置的固定资产合理流动的目的,要加强闲置设备的调剂管理,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实现其使用价值。

2、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可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固定资产盘点之前应确定盘点日,财务部门应将盘点日前购入、出售或报废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账。对因非正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3、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所谓计算机动态管理,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种种变动情况,借助计算机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在选择管理软件时,应选择性价高、功能全面、操作简单、透明度高的管理软件,再配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固定资产账簿等文字记录,使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透明、有序、有效。同时,管理软件应具备信息传递或公开制度,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将信息彼此传递、分享,同时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化、正规化和合法化,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益。

4、加强固定资产及时维修与保养。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方面,应首先建立起相关的计划或者规划,定时定期对固定资产及设备进行盘点、总结,对损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最高使用效益。同时,对于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也应设置专门的场所来保存,有条件的话应雇用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设备特性实施不同的维修、检修、保养的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5、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盘活固定资产。企业对固定资产处置要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无法修复,无改造价值;因重大事故或意外灾害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严重影响环保、安全,容易引发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修复改造不经济;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同时也要采用多种形式盘暂时不用的闲置固定资产,盘活闲置固定资产不但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收益,也能够节约管理成本。

6、实行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制度。由于现代企业的生产,很多是流水线生产,生产线是联动,其中一个环节的设备出现故障,就有可能造成整个资产组停产,因此,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一是制定覆盖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建立起固定资产三级管理制度(基层使用部门、实物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有效约束“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部门”三个层面,实现业务处理的统一、协调。最终形成以流程为导向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建立联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固定资产信息的有效联动,在规划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时,充分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已有的设备台账的基础资料,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寻求财务资产卡片与生产系统台账之间的对应关系,先将生产系统中的资产按价值管理的口径划分为主设备与附属设备,然后通过财务资产卡片与生产台账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生产系统中设备动态维护的信息通过信息的方式实时反映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

7、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固定资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所谓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是指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该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归口管理,一般企业的生产设备归生产部门管理,动力设备归动力部门管理,运输工具归运输部门管理,房屋、家具用具归后勤部门管理,各种科研开发设备归技术部门管理等。各归口管理的部门要对所分管的固定资产负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8、对固定资产实行集团化管理。对于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子、分公司的资产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各下属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集团化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调剂使用,避免分公司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样既可以节约购置新设备的资金,也可以盘活各个下属公司的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减轻企业财务压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的重要保障,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企业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为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月红、陈爱国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金融,2008(7).

[2] 祝燕明:浅谈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2009(1).

[3] 周云鹏:论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4] 辛爱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1).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10

深圳市银企通科技有限公司 许飞 董俊霞

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为企业集团提供了一种思路,或者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让企业集团尽可能管好自己的资金,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企业集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通过对资源的集中管理,实现最大化的协同效应,是企业集团的第一要务。而集中管理通常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又以现金的集中管理为核心,可以说:“管住现金也就管住了企业集团大部分经营活动”,但往往大中型企业集团领导、分管财务的高层领导、资金结算部门、风险监控部门或财务核算部门面对繁杂而高风险的资金都不敢说肯定能管好。本课题组提出的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也是为企业集团提供一种思路,或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让企业集团尽可能管好自己的资金,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一、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的目标及功能

我们所说的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的目标实际上也是企业集团管理资金的目标,主要有:1.保证资金安全,即保证企业资金运作安全、透明、完整、可控、可查;2.提高资金效益,即通过统一调配企业现金资源,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现金运作的协同效益;3.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即通过优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工处理差错率、提高现金管理工作效率。

如下图所示:

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紧扣上述三个目标来展开,将其功能定义为三大部分:业务功能、内控功能和对外接口功能,如下图所示:

二、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的业务功能

(一)跨众多商业银行的统一业务处理

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经由互联网或数据专线无缝连接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口,直接连通各商业银行的总行数据库。该模式屏蔽了各商业银行接口的不同功能和不同风格,呈现给企业集团的是跨银行的统一内控体系、操作界面和信息归集,同时当业务发展需要新增银行时,该模式可以无缝扩展。

(二)银行账户的集中统一管理

以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为基础,企业集团可以通过本模式管理集团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所有银行账户,实现“集团资金,总部管着花、看着花”,具体做法包括:

1. 统一登记集团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所有账户(个别特殊银行帐户经总部审定后可不纳入本该模式管理),以防范企业资金体外循环。

2. 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根据资金性质对资账进行分类管理,不同分类的账户对应不同的管理规则,以防范账户的违规使用。

(三)支持建立多层次、多用途的内部银行

企业内部银行提高企业内部现金调配能力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模式支持企业集团总部及受权分支机构根据业务需要灵活地设置企业内部银行,如针对不同现金来源设置不同的企业内部银行,并交由不同的团队进行管理。而该模式下的内部银行业务体系,基本上是比照真实商业银行进行设计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适应力。其提供的主要业务有:1.内部虚拟现金帐户管理;2.内部资金结算,如现金上存下划以及收付等;3.内部活期账户管理,如活期账户的最低存款额度、活期存款利率、透支罚息、可以分别设置;4.提供内部定期存款和内部贷款业务,为集团内现金的有偿调配提供有效手段等。

(四)丰富的现金管理策略

企业集团总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某一银行账户或银行账户组实施多策略现金管理,包括限制类现金管理策略和归集类现金管理策略。

(五)直通式业务记账处理

能够从银企往来系统中及时获取资金账户余额、流水、划款与收款帐号,并与核算系统中反映的专用账户的余额及流水构机核对;能根据预先设定的账户分类规则,完整反映资金余额、存放状态及变动的明细核算体系;能对资金在内部银行的内部划转可以实现自动根据核算规则生成核算数据导出引入到企业会计核算系统;能独立编制资金会计报表,以满足资金动态管理的需求。

三、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的内控功能

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模式核心为“大集中式的资金管理模式”,强调集团总部在现金管理中的绝对权威,具体做法包括:

(一)相互制衡的角色体系

“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是内控体系的基础。本模式内置的角色体系,可以确保关键岗位不缺失、不混岗,有助于企业集团固化互为制衡的组织结构。

(二)自上而下的授权体系

为实现企业集团总部对全集团现金资源的强有力管理,本模式执行自上而下的授权体系,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各分支机构的企业集团权限、账户使用规则和审批流程。

(三)细致的分级预算体系

1.现金预算模板定义(适用于集团总部预算管理部门)。集团总部预算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本模式为总部及各分支机构制定不同类别的现金预算模板(类同与现实业务中的预算表格设计),并将模板发放至相关部门。预算模板支持灵活设定预算周期,预算科目可以完全比照财务系统的多级科目体系。

2.现金预算申请(适用于集团总部及分支机构的预算申请部门)。根据业务类别的不同,预算申请部门选择合适的现金预算模板填写预算申请表,通过逐级审批后生效。

3.预算执行根据企业管理制度,系统支持将预算控制纳入划付的事前审核,也可以做为事后审核的依据。

(四)事前事后两道防火墙

企业集团通过设置的业务规则和现金预算在本模式的内控体系中,可以起到事前事后两道防火墙的作用:

1.通过本模式前台业务模块发起的关键业务(如账户登记启用、现金划付等),均受控于内控防火墙,违规业务在事前就会被拦截。

2.未通过本模式发起的业务,当其事后数据进入本模式时,系统将自动根据内控防火墙的业务规则对其进行事后审查,如发现潜在风险点,将制作成专项风控预警报告提供给相关风控人员。

(五)多样化的事后稽核手段

1.自动化的现金查库。本模式支持企业集团定期或随时进行银行日记账的对账与查账。本模式可以自动将企业各财务核算系统中银行日记账的余额及明细与各银行网银系统的账户余额及变动流水进行比对,并生成核对报告,轻松实现随时的“现金查库”,保障公司资金安全。

2.事后稽核样本抽取。本模式可以根据企业集团设定的筛选条件(如划付路径、单笔划付金额、某一时间段划付总额等)从历史到账记录中按一定比例抽样选取待稽核数据,并启动相应的事后稽核工作流,从而提高人工稽查工作的规范程度。

3.现金压力测试。现金压力测试是检验分支机构银行存款真实性和安全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其通常做法是: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将某一分支机构的银行现金全部或大部分上划,并对上划结果进行审核,总部可以验证相关银行账户存款的是否真实及其安全状态(如是否被抵押)。

企业集团可以通过本模式对制定并实施现金压力测试方案,待压力测试结束后,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本模式自动将测试现金返还至原账户。

(六)强制留痕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11

关键词:

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7002

1营运能力分析概述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的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这些财务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比率解释了企业资金的营运周转状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效率的高低。企业资金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通常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分析和非财务指标分析两个部分。财务指标可以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这四个指标来表示,非财务指标包括研发能力及发展创新能力、管理团队及员工的积极性、市场定位及经营发展战略、顾客满意程度及其外部环境等。本文主要以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分析。

2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逐步顺应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和国际环保技术新能源发展趋势。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果。且在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国家也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技术开发,发展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铃汽车)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开发新能源的汽车,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响应国家的各项政策,在满足市场要求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主动寻变,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争取做到最好。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明显。我国汽车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品牌、跨国界的联合、兼并、收购、重组是这一时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一批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产业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江铃汽车应该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在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上,不断优化,使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不断发展,做行业的领头羊。在适应产业结构的同时,又要不断地改善产业结构,不受现有模式的羁绊,主动创新,做到更强更好。

3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

江铃汽车是中国商用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和成长最快的制造商之一,近年来,销量连续多年稳健增长,赢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构建了遍布全国的强大营销网络,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JMC自主品牌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是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之一,被认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营运能力体现了企业运用资产的能力,资产运用效率高,则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收益。本文以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来分析江铃汽车营运能力,文中所有分析数据均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

3.1存货周转率

存货对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控制失败会导致成本过度,作为江铃汽车的主要资产,存货的管理更是举足轻重。由于江铃汽车业务规模扩大,存货规模增长速度小于其销售增长的速度,因此存货的周转率逐年上升。

通过表1中指标可以发现,江铃汽车存货周转率除了在2011年有少许的下降之外保持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在业务量扩大时,存货量是充足货源的必要保证,且存货中拟开发产品和已完工产品比重下降,在建开发产品比重大幅上升,存货结构更加合理。与行业值比较,尽管江铃汽车的存货周转率的波动幅度在正常范围,但仍应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和资产利用效率,注重获取优质项目,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

3.2应收账款周转率

江铃汽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0到2011年稳步上升,2012年出现了稍许下降(见表2),通过相关的报表分析可以看出引起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增加了,平均收账期增强了。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相对较低。与其他公司相比,虽然公司收账款周转率比较稳定,江铃汽车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加强。并且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并且有较大的差距,可能是由于缺乏商业信用意识,或者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没有落实。

3.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每一项资产周转率的高低,该指标(见表3)近年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存货周转率的提高,并且其应收账款提高使其上升幅度增大,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2年比2011年下降了,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进一步发现,是因为营业收入净额提高,平均资产总额下降。经分析反映出江铃汽车在近三年的总资产周转速度快,资产管理水平高,企业运营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高。江铃汽车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的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从表中数据来看,江铃汽车的资产营运能力较强,尤其是其总资产的营运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存货周转率上升较为明显,因此总资产周转率提高,管理层应更加关注存货的管理,首先增强存货的周转速度,减少存货的积压状态,自然也就提高了销售收入,同时保证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利润也会有所增长,改变存货积压的局面也就提高了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加快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从而加快了总资产的流动速度,保证了企业的营运能力,这样不仅优化的企业的资产结构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得以生存。

4提高江铃汽车营运能力的措施

从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的会计内涵来看要使公司资产周转率提高就只有使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比重更加合理。如果仅仅通过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营运能力的好坏。还应该通过对表示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经济内涵的分析,以此来提高对财务比率的分析判断能力。从经济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其高低反映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的高低。在分析公司营运能力时,每一级财务比率指标的选用不应追求单一的最优,而应该是相关指标的组合最优。

4.1继续提高自主创新,大力发展人才

自主创新是“中国创造”的基本战略着眼点。多年来,中国虽然一直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而却一直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创新,以至于造成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据悉,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无法买来的。

要实现“中国创造”,人才战略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人才本身就是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江铃汽车在完善技术人才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做到正确选人、成功育人、合理用人、有效留人。江铃汽车高层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升级一直是江铃汽车体系建设的重点。根据这一人力资源战略,江铃汽车应该构建以员工发展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江铃汽车开始构建以员工发展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2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营运能力

首先,现阶段汽车行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与获利,其开展的财务管理活动也应该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为了实现该目标,江铃汽车应该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其次,在各种项目投资决策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提高投资报酬,降低投资风险;最后,要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进一步健全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江铃汽车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首先从“销”流通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机制,实现对购、产、销调、存等各环节的资金监控实现其自身的各个岗位,各项专业的日常性或周期性的监督;其次,根据企业自身财务核算信息的特点,实现内控技术升级;再次,改善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继续保持审计应有的独立性,为了保持企业的内控体系功能的发挥,应该实现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转移并加大奖励制度。

江铃汽车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应该更加注重存货的管理,无论在存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加强监管,做到存货能及时销售出去,不要积压存货,如果能做到零存货的话当然是最好的,江铃汽车公司也可以拓展销售渠道,可以积极争取政府,财政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可以加大企业的销售力度,就可以保持存货的最佳状态与销售状态相一致。与此同时,江铃汽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都要进一步合理利用,做到资产利用率达到最大的效果。对于多余废置的资产要及时处理,保持资产的周转率。

最后,江铃汽车还可以针对自身的应收账款做出相应的改进。一是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其足额收回的问题。信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对债务者的经营状况、偿付能力进行分析和了解;二是建立客户档案,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江铃汽车要想有一个更好的前景,建立有效的客户档案是十分必要的。客户档案不仅要包括欠款客户,还要包括信用良好的客户以及往来款已结清的客户;三是认真对待应收装款的账龄,加强催款力度。一般来说,客户逾期欠款的时间越长,欠款催收的难度就越大,货款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高,企业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关注已超过付款期限的逾期应收款。总之,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林世怡.林华.财务报告和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何韧.财务报表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先志,陈友邦.财务分析[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施国柱.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综合运用之要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8,(03).

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范文12

关键词:财务管理;外贸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不仅原有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而且要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给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国有外贸企业多年推行改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财务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积弊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还是很多,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滞后

尽管外贸企业已经被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却不能很快改变,虽然也树立起了一些市场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感,但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防范措施却十分滞后。

以前,企业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成是借钱、付款、执行财务纪律,是财务部的事情,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经营管理举措之外,财务管理根本称不上管理,已丧失其本来意义。

现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不管是整体改制,还是分离改制,都是向业务骨干倾斜,大部分的业务员成了公司的股东和主要领导,又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和以前不同的是,企业领导不仅独权,而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领导层都是业务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因而,在日常决策和工作中,不自觉地偏向业务方面,存在重业务、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情况,形成了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的财务管理出来的观念,财务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贸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不良资产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而企业管理不善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面对架子很大而实际质量不佳的空壳化资产,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资产质量,但不良资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集中体现在:

1、应收款项欠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应收款项管理体制没有质的改变,应收款项清欠的呼声很大,得力措施却很少,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外贸公司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制定了许多措施,如明晰资金管理权限、限制结算方式风险大的业务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堵塞了逾期收款产生,但也导致公司业务贸易机会的流失,形成应收款项管理与业务开拓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一味“堵”的做法,使外贸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十分薄弱,如在赊销时缺乏严格、科学的调查程序;销售后对对方的监控不力;货款拖欠后保全债权的行动迟缓等等。

2、投资能力弱,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外贸竞争压力越大,外贸企业就越急于寻找多种经营的路子,但由于在投资领域缺乏经验,方向难以把握,投资盲目,失误较多。二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大,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项目,造成资金大量积压和沉淀,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三是在投资领域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即使投入巨资占领控股权,但经济效益却每况愈下,如果再加上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银根紧缩筹资不利、投资监督不力钱权交易等情况,损失就更加惨重,企业很容易限于困境。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而争取银行借款又十分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小,风险大,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外贸属于流通企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借款担保,就连贸易项下融资,如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押汇等往往也是通过抵押或担保都相当困难,更别说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了。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成本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流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另外,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四)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仍是个难点和盲点。管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督。对财务人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人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督。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去,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滚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入、出口费用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员的“配单”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业务过程,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已经晚了,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的监督。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常常做一些“真自营假”、“假自营真”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做成自营,财务账面所反映的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表面上亿元的自营收入,都是过账,其实质是收入,所以,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其真正意义。外贸企业只是一个票据流转中心,一台收汇机器、付款机器、退税机器,帮助业务人逃避税收的机器。

(五)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门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手段和思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是什么,要想建立有效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形成财务管理是生产力的共识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实施管理的活动,有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替代作用的观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前进的动力。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能有的放矢。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应兼顾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利益主体,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失败。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