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联网业务模式

物联网业务模式

时间:2023-08-30 16:47:55

物联网业务模式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邮政电子商务;SWOT分析;“三网一体”

    一、引言

    自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正式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高举物联网大旗:2008年欧盟智慧系统整合科技联盟(EPOSS)在《2020的物联网:未来蓝图》报告中大胆预测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策略,使物联网在全球受到热捧,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以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由此我们看出,由物联网掀起的又一次信息化产业浪潮正在扑面而来,我们即将进入继互联网之后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云计算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动态资源管理理念[1]。在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下,电子商务的运作得到了新发展。物联网将以信息流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活动过渡到“物”的管理阶段,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体系里,人、资金、商铺、商品等均成为“物”,这些“物”在一个电子平台通过数据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实现数据的同步和实时处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化和透明化,最终提升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水平。

    作为政府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从2000 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始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回顾过去的十多年,我们在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建立包括183网站、185客户服务中心、绿卡支付网关、邮政安全认证系统、递送调度信息系统等电子邮政工程系统。但是,面对物联网时代趋势,原有的邮政业务运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展需求,需要加以创新,探索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新模式。

    二、物联网时代邮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中国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于一身,具备支撑邮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天然优势。首先,中国邮政的百年品牌和良好信誉是其最根本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客户的了解和信赖是邮政拓展业务、赢得客户的基础和重要优势;其次,中国邮政具有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实力,邮政形成了包括平邮和EMS快递再累的多重物流配送系统;第三,具有认证、支付、配送、清分功能于一体的在线结算能力和安全保证;第四,具有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综合全面的电子交易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邮政系统还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短信平台。这些优势使得中国邮政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联网时代能够迅速在电子商务领域站稳脚跟并开展业务运作。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首先,邮政缺乏在电子商务方面明确的发展策略及策略开发机制,没有形成一套战略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其次,由于邮政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外完全的市场化,造成其服务水平不高,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人们对电子邮政的具体服务还较模糊;再次,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现代物流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邮政业务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业务运作效率低。最后,邮政上游供货商的产业链还不完善,针对下家客户的管理也尚未形成规范。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2007年中国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面市场竞争。公司在考虑发展战略时,确立发展电子商务是邮政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之一,这是中国邮政在市场化条件下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契机。2008年的“全国邮政电子商务工作会议”确定了其“支撑、服务、运营”的发展定位,并开始制定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另外,各地方邮政如南京、广州等地纷纷创新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这是创新发展我国邮政电子商务业务运作的良好机遇。

    4.威胁(Threats)分析

    首先,邮政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品牌的竞争,包括有实体支撑的电子商务企业(苏宁、麦网等),采用B2B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专业化经营企业(卓越网、当当网等)以及淘宝、易趣等采用C2C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势必在市场上与邮政业务展开激烈的竞争。其次,传统邮政形象牵制电子邮政的品牌树立和形象突破。这些都对邮政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三、物联网时代邮政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模式创新---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物联网时代,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做强做大的客观需要,是中国邮政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迈进的必经之路。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创新业务运作模式,根据邮政的传统业务优势和网络化发展的机会,规避自身的弱势和发展的威胁,提出了以邮政物流业务为核心,协调发展电子邮局和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业务组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并最终实现三类业务并举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融合”的发展模式。

    1.邮政物流网: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中国邮政在物流领域上有很强的优势,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时,需要从根据自身优势,核心发展物流业务。目前,物流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集中在区域配送上,因此业务运作模式创新主要是针对物流配送市场。根据中国邮政的网络特点,物流业务运作需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来加以创新。

    邮政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需按照(l)一(6)如下的顺序完成: (l)客户上网浏览商品,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确认,并完成商品的登记和货款的交付;(2)邮政系统确认信息后,同时下订单到供应商与供应商所在地的物流公司;(3)(4)物流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取货与配送过程;(5)邮政内部网络传递到客户所在地的物流公司;(6)物流公司将货物投递到客户。

    2.电子邮局网:电子邮局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电子邮局类业务主要是利用邮政数据库资源和计算机综合网平台,实现传统邮政业务的电子化,把传统邮政和其他邮局类业务进行排列组合,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共享信息和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邮政金融网: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邮政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真正的网络银行业务,如网上汇兑、支付、B2B 和B2C结算、转账等。可以同四大商业银行联手把银行—企业或银行—个人的交费、结算、托收承付等业务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平台连接起来。通过在邮局计算机综合网上开设的账户可以很方便地与同城或异地顾客进行商务交流,省去顾客和银行打交道的繁琐手续,发挥邮政金融网的理财潜能。

    4.“三流”融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以上邮政物流网、电子邮局网和邮政金融网分别是邮政电子商务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各自需要建立的独立网络系统。但是他们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必须在邮政系统的综合计算机网络下,将“三网”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三流融合”,最终实现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华.物联网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2):107.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2

关键词:信息时代;物联网;服务模式;信息共享

21世纪的今天,物联网技术逐渐迅速发展,在射频识别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下,实现物品和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不仅要做好信息的交换通信过程,同时也应全面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在网络新产业模式的监控管理中,注重物联网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运营问题也就逐渐凸显,对于如何保证物联网信息的准确性和应有的价值始终是物联网行业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物联网运营模式主要是结合商业的模式,出发点依旧是盈利为目的。这种盈利过程,往往结合社会成本将最优服务过程逐渐削减。物联网信息的有效整合,更要结合客户的需求,提供最优服务目标。本文基于物联网信息聚合的立场,结合产业内部的物流网服务模式,设计不同服务模式框架,对存在的设计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1.信息时代下的物联网信息聚合

前信息化建设发展,对于信息的有效聚合有着高度的关注,在信息的传播中,实现有效传播的过程。信息聚合服务,往往是运营商结合主体性的业务和服务,主要是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信息的重构和聚合。

智能化物联网作为信息聚合的基础环节,主要是在传感器和芯片上设置物联网,在设备的感知处理过程中实现实物之间的智能化。物联网信息聚合,注重实物信息的有效存储和处理,基于不同业务主体的一种信息传递,当然通过结合云计算的形式,在数据处理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决策,进而实现信息的有效聚合和控制。

物联网往往是基于信息聚合服务的实现过程,做好物联网服务模式的设计,实现物联网的规划管理。

2.信息时代下物联网的服务模式设计

信息时代下物联网的信息聚合,不仅存在于应用环节,同时也包括服务的主要模式。对于物联网服务模式,不仅存在纵向服务模式,同时也存在横向服务的过程。

2.1纵向服务模式的设计

纵向服务过程,结合特定的行业标准,在多个层次上对信息化的服务聚合模式有效感知,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纵向服务模式作为整个环节的应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特定产业有着直接的支撑,基于理论性的研究,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实现产品的生产使用和有效维护。物联网的信息感知,结合物理化学的基础信息,实现产品性能以及应用情况的有效感知。

2.2横向服务模式的设计

关于横向服务模式的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

横向服务模式的设计,往往需要结合服务社会公众的立场,并对不同产业信息的交叉和集成进行确定。这种模式的设计,注重研发、生产和运维以及商业流程信息的整合,并实现多种行业流程的跨域性应用服务。

横向服务过程,信息聚合的表现,不仅存在信息融合协同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交叉协同的过程。基于不同产业的应用,注重数据感知的有效融合,进而实现流程的合理优化,结合生产流程的调整。这种商业流程的有效创新和应用。基于交叉协同的发展,对不同产业的一种不同流程进行展现,这种交叉感知的应用过程,逐步实现结构的升级过程,实现新的理论方法的直接优化和提供,并注重泛在协同的合理应用。物联网的横向服务过程,结合信息的聚合情况,并注重云计算方法的有效应用,注重产业企业流程数据的合理分析,将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实现,并逐步体现数据上的支撑。

3.信息时代下物联网服务模式的应用

3.1物联网服务模式应用的困境

信息时代下的物联网服务应用,不同的模式同样也存在不同的数据共享机制。当前物联网信息的聚合过程,始终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对于跨行业的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不同区域行业的信息共享,缺乏有效的联系,不仅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同时也存在不同的传输协议。物联网信息共享实现,更要对物联网信息聚合中的内部流程再造过程有效实现。基于行业数据的一种安全性保护过程,对物联网信息的交换有着直接的保护作用。行业的发展,在自身数据安全的加强中,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相对较为严格,在行业的安全保障,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

3.2物联网服务模式应用的对策

一般而言,政府主要是物联网服务实际运营的主体,起到引导作用。首先通过建立物联网领域信息法律环境,实现将信息的共享。在政策的支持下,做好物联网的信息有效共享。其次要将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并做好政策上的扶持。加大资金力度,结合核心技术上的实现,对自主知识产权熟练掌握,实现物联网产业的推动和发展。最后结合应用市场环境,对跨行业的信息共享模式进行完善,注重标准的合理交换,结合数据开放的主要形式,从根本上实现共享标准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建立部级的一种跨行业数据中心,全面促进示范区的建设,实现业务的有效创新,注重产品技术的根本创新。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3

虽然物联网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其相关产业一直在持续发展着。

目前,国外相关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商业模式。物联网产业环节众多

整个物联网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大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基础技术研发、物联网制造业、物联网服务业和客户。

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包括居民、家庭、小区等,企业客户又涉及电力、交通、物流、卫生、能源等各行各业。

基础技术研发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其中嵌入式系统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物联网相关芯片的基础,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是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基础,新能源技术为传感器和H2M模块提供能量供应。

物联网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环节。物联网制造业为物联网业务提供基本的设备和系统,目前以H2H设备、RFID设备和传感网设备为主,另外还包括测试仪表设备、融合性网关设备、短距离通信设备等其他设备。M2M设备包括移动通信芯片、移动通信模块、通信网关、应用服务器等设备。RFID设备包括标签和读写器芯片、相关天线、射频识别应用服务器设备等。传感网设备包括HEHS芯片、传感器、通信芯片和模块、传感网节点、传感网网关等设备。提供这些设备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制造业的一部分。

物联网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测试认证服务和应用服务,其中应用服务是直接面向客户,基础设施服务包括网络传输服务、云存储服务等,软件服务包括应用软件、平台软件、终端软件等。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服务业环节。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同时提供多项设备产品,还有可能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

可以看出,物联网涉及很多的行业和企业,物联网概念出现后,这些企业逐渐被划入物联网企业的范畴。随着一系列物联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些行业和企业有望从整个物联网产业的高度来实现整体的发展。

尽管物联网发展初期,设备市场将是增长的主力,未来服务市场潜力将比设备市场要大很多。但目前,物联网技术发展才刚起步、物联网应用不成熟,设备市场仍将是业界的关注点。

基础技术集中在美国

在基础芯片和通信模块方面,德州仪器是美国著名的模拟器件解决方案和数字嵌入及应用处理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联网领域能够提供ZigBee芯片和移动通信芯片产品。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制造商,在物联网方面能够提供Wi-Fi芯片、蓝牙芯片、WiMAX芯片和RFID芯片产品。意法半导体、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企业也可以提供物联网所需的基础通信芯片。此外,Telit、Cinterion、Sierra Wireless等通信模块企业将通信芯片整合成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功能的模块,可以直接嵌入到设备中使其拥有通信能力。

在传感网和RFID方面,美国是传感网技术的发源地,目前也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CrossbowTechnology、Dust Networks、Eka Systems,Honeywell、Ember等全球领先的传感网公司。目前全球主要的RFID企业也集中在美国,包括Aero Scout、Savi Technology、RFCode、摩托罗拉、ODIN等。

M2M与RFID和传感网不同,拥有电信网络资源的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发展初期并没有关注这项业务,因此产生了很多M2M业务的MVNO(虚拟移动运营商),他们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提供业务,与电信运营商一样都属于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提供者。随着电信运营商对M2M业务重视程度的提高,物联网MVNO地位逐渐弱化,其作用逐渐被电信运营商取代。目前,主要的物联网MVNO包括美国的Jasper Wireless、KORE,英国的Wyless等。目前,物联网业务发展较好的运营商包括法国Orange、英国沃达丰、挪威Telenor、美国AT&T和Verizon、日本NTT DoCoMo、韩国SKT等。另外,美国的Tridium、Axeda等企业还提供M2M软件平台。

总体来说,目前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基础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盟和日韩电信运营商对物联网业务关注度较高。目前国外物联网产业布局情况如下:

领先的RFID和传感网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洲北部的硅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基础芯片和设备企业。美国电信运营商在早期不是很重视物联网业务,直到2008年以后才纷纷关注相关的领域,因而产生了很多全球领先的物联网MVNO企业。

欧盟在基础通信芯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欧盟的电信运营商关注物联网业务较早,目前拥有较多的M2M通信模块企业,为M2M提供设备支撑。日本和韩国的物联网企业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外RFID市场、传感网市场和M2M市场还比较独立,商业模式也有所不同,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系统集成商采购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加上自己或者第三方的软件应用,组合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种模式是目前RFID和传感网业务的主要模式,目前很多企业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于身,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而另些企业(比如IBH)就通过采购标签和读写器设备,通过自己的软件来组成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物联网MVNO为客户提供服务。物联网MVNO相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为客户提供M2M服务。通常物联网MVNO拥有自己的软件平台,需要购买终端等设备来制定解决方案,因此也起到系统集成商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美国较多,由于美国电信运营商初期对物联网业务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产生了一批物联网MVNO企业。

第三种是物联网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电信运营商作为价值链的核心集成设备、软件,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在欧洲比较常见,比如Orange、沃达丰都采用这种模式,把握整个产业链,直接为客户提供物联网业务。

形成这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原因,主要是电信运营商缺乏RFID、传感网、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基础,在MEM业务中很少涉及这些技术。目前除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外的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由原先各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

电信运营商

将成平台和通用接口提供者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4

【关键词】物联网 快递行业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2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快递行业也步入高速发展期,行业竞争日渐加剧,特别是价格战和人力成本上升让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随着快递业进入微利时代,行业未来的调整与动荡将不可避免,行业利润还将进一步下跌,因此行业亟待升级。2014年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制定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大力发展物流业,特别是快递行业纳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并且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然而,我国物流快递业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落后,盈利能力不足,物流快递行业专业化程度较低,致使物流服务整体效益低下、盈利模式不合理等现状。本文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我国物流快递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希望能为物联网下的我国物流快递行业的发展提出参考。

一、我国物流快递行业盈利模式现状

1.我国物流快递业状况

我国物流快递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近阶段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物流快递业的文件,物流快递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目前有快递企业3934家,物流快递业从业人员34.2万人。其中,国家控股的快递企业占了近72.4%,外商投资快递企业占了32.6% 。但由于我国快递行业历史较短,绝大多数快递企业成立不足十年,盈利模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健全,不能即时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从盈利模式来看,大型、集团型物流快递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型快递企业占76.8%以上,很多快递企业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

2.我国快递物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物流快递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已有36个大中城市做出了有关物流快递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国家也把物流项目列入国债项目之中,中国财政部开始研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此外,国际采购与供应集团、跨国物流快递企业正在迅速涌入我国的物流市场大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目前国际上已有52家大型零售商业跨国采购集团当中,有2/3的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的采购金额已达到240多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3475亿元,每年保持22.4%的增长速度;快递市场目前的规模是204亿元,增长率35%以上;中国物流快递业将在2020年底向外资全面开放。

3.我国物流快递行业盈利模式的困境

目前我国物流快递行业面临着成本压力过大,盈利空间缩小,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据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从1996年开始的近20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中,运输业的逆差是最大的。由于燃油、动力价格等持续上涨,物流快递企业运营成本加大。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还处于分散的节能状态,没有形成整合的网络体系,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物流服务的价格难以适度提高,盈利能力不足。大多数的物流快递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不够健全,导致快递费用较高。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已经应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如WMS、TMS、GPS/GIS、EDI等信息技术,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信息系统的作用。致使快递企业不能对客户的反应做出及时处理,造成客户的满意度查,盈利能力低下,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快递业的整体发展。

二、物联网对我国快递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现阶段,产品网络追踪、过程可视化管理网络应用于物联网中。我国的物联网刚刚起步,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从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都将会发展巨大的改变。

1.物联网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影响

随着IT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能够对物流工作人员、设施设备实施即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使用率。现阶段物流快递企业广泛应用RFID技术手段,对设备的生产运作实行跟踪管理。例如,将RFID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快速开展业务。

2.物联网对物流组织网络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功能的各个环节的应用从整体上促进了组织网络的内部以及物流组织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物联网的影响下,物流组织网络也将向着更加高效、更加协同的有机物流组织网络的方向演化。物联网也会有助于优化物流产业布局,建立高效的组织网络,促使网络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3.物联网对信息网络的影响

由于信息传递带来的滞后性带来了物流企业利润降低。供应链管理中的蝴蝶效应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为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物联网整个平台,产品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如何能够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物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整合是物联网发展的目标。所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物流链的快速反应和高速运转。

三、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快递企业盈利模式

1.加强网点建设,扩大品牌知名度

快递行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网点、服务和品牌三个方面。中国邮政(EMS)、宅急送、天地快运等大品牌的快递企业目前还仅仅局限于单一速递模式(点对点、户对户),特别是一些私营个体快递公司,服务范围更窄。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设置的网点大多位于业务量较大或能够盈利的地区。DHL、TNT、UPS、FedEx等分公司已开始从沿海深向内地,从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展。

2.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业务操作能力

将先进的物联网应用到快递业务操作和服务中,是国际快递公司夺取成功的又一要素。 UPS在广州建成的联合快递中心里,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操作系统,货物可以全部自动分拣、直接装载、就地上机,大大降低了货机的等待时间,使货运周期缩短了近一倍。

3.针对跨国公司业务特点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果快递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为对顾客及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将优势资源集中于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将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外包,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库存。

4.采用分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

公司直接管理的运作实体,设有市场,销售,客户服务,作业,财务等所有业务部门,充分运用国际管理方法,实行严格的全球统一服务标准,并定期接受全球总部严格的审计和考核,以提高中国快递服务的质量。保证了统一的服务标准,也使得公司更加接近客户和市场。

总之,在物联网的平台上,物流快递企业可以更加全方面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组织网络,形成高效的物流运转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5

1月4日,首批三个物联网示范项目在无锡签约,标志着物联网已突破概念层面,正式走出科研实验室,并向民用市场普及。1月7日上午,“中国物联网知识普及网”在无锡上线开通。

这三个示范项目分别是苏中科思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机场应用示范项目、市民中心应用示范项目。看似是无锡项目的率先试行和物联网知识普及的开始,但更大的背景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对物联网的主导与争先布局。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中国3G元年,那么刚刚到来的2010年可能是中国的物联网元年。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马晓东对《投资者报》表示,2010年将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并嫁接到愿意发展物联网的公司和行业中,逐步向民用市场拓展。受此带动,一批与物联网产业节点上的上市公司将迎来业绩增长。

暗战无锡抢地盘

首批三个物联网示范项目1月4日在无锡的签约,是物联网在国内从概念阶段正式步入实施阶段的标志。三大电信运营商选择无锡作为第一战阵地,源于无锡在物联网领域的特殊地位。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并对物联网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至2009年11月,一系列与物联网有关的行动纷纷上演,温总理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同时,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京成立,国务院批准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三大运营商的布局也紧随其后。

《投资者报》1月12日从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了解到,中国电信目前已在无锡成立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总经理王晓初亲自督阵;中国移动率先与无锡达到了成立物联网研究院的协议;而中国联通也于去年12月底与无锡市政府在南京签署了“物联网融合与应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以及信息服务领域全面合作。

吸引运营商前来布局物联网的原因,一方面是无锡的蛋糕诱人。到2012年无锡将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时建成集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三大优势的中国传感网研究发展中心。

另一方面,也与目前电信运营商的3G困境有关。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凯认为,从用户对中国联通高价iPhone的反应冷淡和运营商们降低3G投资观望用户反应来看,3G开发并不乐观。因此运营商一方面要加大对3G发展实际进程的推动力,还要用物联网理念引导客户,结合技术产生的新的可能性创造新需求。

目前的无锡,除三大电信运营商外,还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东南大学在内的20余家科研院所已先后在无锡设立机构。

PK设备商,运营商笑到最后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俊峰对《投资者报》表示,物联网产业链大致分传感、传输和应用三个网络段,传感网络通过以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为主的网络,实现对“物”的识别,再通过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或下一代网络,实现数据传输与计算,最后进入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

在物联网产业链条上,与这三个网络技术相关的公司都将受益,比如主营业务与信息识别有关的公司有远望谷(002161.SZ)、新大陆(000997.SZ)、同方股份(600100.SH) 和航天信息(600271.SH)等。

从事传感器开发的上市公司有华东科技(000727.SZ)、歌尔声学(002241.SZ)、大立科技(002214.SZ)、大华股份(002236.SZ)等,其中,歌尔声学已有传感业务收入。从事智能芯片封装制作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海贝岭(600171.SH)、士兰微(600460.SH)、通富微电(002156.SZ)、长电科技(600584.SH)等。上海贝岭是国内排名靠前的RFID芯片供应商。

而受益物联网的电信运营和通信设备商主要是中国联通、中移动、中电信三大运营商和烽火通信(600498.SH)、中天科技(600522.SH)、中兴通讯(000063.SZ)、光讯科技(002281.SZ)等。

从产业链看,上游从事信息身份识别和传感器以及芯片开发的公司规模小,业务量也有限,因此受益程度有限。相比之下,设备商受益更为明确。联合证券报告也建议投资者将注意力从不确定的物联网产业下游转移到确定性较高的产业上游。

物联网业务开展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网络的升级、扩容、优化势在必行,而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投资将对上游通信设备制造商产生实质利好。

上游公司规模限制,使其很难构建起大物联网的新商业模式。相对而言,与RFDI、传感器等单个的微观产业链相比,运营商在大物联网架构中的作为空间大,必然强势介入物联网产业中多个环节,并承担商业模式主导者的角色。这也其加快布局无锡的主要理由。

不过,由于受累于巨大的网络投资开支,与通讯设备商比,电信运营商受益较晚,加上下游物联网可行的商业模式尚未确立,运营商虽承受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仍将笑到最后。

三种模式和双重挑战

“从运营的角度看,目前物联网主要有移动运营商主导运营和系统集成服务商主导运营两种商业模式。从长远来看,未来物联网可能有以下三种商业模式。” 赛迪顾问信息产业高级咨询师席光义对《投资者报》表示。

最可能的模式是运营商在应用领域挑选系统集成商,由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和售后服务,而运营商负责检验业务运行情况,并代表系统集成商推广业务,以及计费。这种模式运营商占主导地位,而合作的系统集成商多为小型企业。

另一模式是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收取流量费用,系统集成服务商在其网络上运行业务。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不管对物联网是否感兴趣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

第三种模式是运营商直接提供给已经使用了物联网业务的企业所需的数据流量,而不通过物联网服务商。席光义认为,今年物联网最可能的是这三种模式并存。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6

Abstract: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d detailed designs its 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gateway structures,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Finally,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application structure of internet of things-oriented system. The system applies cloud computing to internet of things-oriented system, reduces its cost, achieves network accessing simpl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关键词: 物联网;云计算;系统;网关;设计

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ing;system;gateway;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72-03

0引言

物联网和云计算是目前IT界最流行的两个主题,二者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云计算是全新计算模式的网络应用服务物联网是互联网在物理世界的延伸。

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概念及应用,在IT行业已经炒得如火如荼。一方面,云计算需要从概念走向应用,另一方面,物联网也需要更大的支撑平台以满足其规模的需求,这恰好是两者必须的结合点。云计算犹如人的大脑,物联网则像人的五官和四肢。

1概述

1.1 物联网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除此之外,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已经引起国内学术界、工业界和媒体的高度重视。目前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1.2 云计算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 [2-3]

总的来说,云计算是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它旨在通过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互联网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并把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过程从个人电脑或企业服务器转移到云,云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它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按需分布给个人或企业用户。

云计算实现了行业应用的业务流程,可作为物联网运营云平台一部分,也可集成第三方行业应用,而且在技术上通过运用虚拟技术,实现多租户:让同一个物联网行业的多个租户共享计算能力、存储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既使多个租户在资源共享的同时相互隔离,又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

2面向物联网的系统应用基础架构

2.1 物联网的组成物联网是以EPC码和电子标签为基础,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实物互联网络,它宗旨在于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互通与共享。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化企业建设的物联网系统由国家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采集系统、现场物联网管理中心、物联网应用系统、工业企业、国际物联网管理中心等部分组成。

2.2 物联网应用基础架构企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包括不同的软件与硬件类型,由于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存在多种标准兼容性的问题,物联网为这些基础设备提供了信息标识,这些带有RFID的嵌入式设备可作为生产者的同时也可作为消费者出现。但对于服务整合、兼容各类数据和协议还需要借助面向服务架构,面向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基础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基础框架可以分为6层:生产者,即服务提供者,是利用RFID技术的各类设备(计划、产品以及生产设备),产品数据信息和具有RFID功能的设备在企业规定的产品生命周期内被全程跟踪。

数据处理平台主要负责对海量异构数据信息的安全验证,对受“污染”的数据进行过滤和排除,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为了方便对数据进行统一调用,运用XML与元数据技术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和一致性处理,为数据统一和循环利用提供方便。

安全平台是数据平台与服务平台之间的安全屏障,对数据和设备的安全负责。

服务层主要提供服务和通用接口,通用接口负责屏蔽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库,解析各层的数据调用指令,有利于分布式部署各种数据库。

应用通用接口实现与上层消费者沟通,其主要目的是对不同类型用户使用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促使各种通信协议兼容。服务层的关键部分是通信、服务和设备管理服务,架起数据处理和上层应用之间的桥梁。服务层还将面对物联网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应用平台不同以及网络连接资源受限等问题。总的来说,服务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云计算中心,对海量异构信息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并为上层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接口。[4]

3面向物联网的系统网关设计

3.1 面向物联网系统的网关结构物联网通信网关,是将无线网络信号和互联网相互连接的桥接设备,实现网络设备与互联网设备之间的监测与控制,具有传输快捷安全、设备成本低、组网简易灵活、可靠性高等优势,改变了传统网关多种通信标准和传输介质并存出现的成本高、传输慢等缺陷。

物联网网关支持感知延伸设备之间的多种数据类型与通信协议,转换它们之间数据通信格式,对上传的数据格式进行统一,同时对下达到感知延伸网络的控制或采集命令进行映射,生成符合具体通信设备协议的消息。物联网网关对感知延伸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与,并向上层屏蔽了底层感知延伸网络的异构性,共分为4层分别为:广域接入层,协议转换控制层,协议适配层,感知延伸层,如图2所示。

3.1.1 广域接入层提供各类北向接互联网的通道接口如Wi-Fi、ADSL、WCDMA等,既可单一接入方式,适用于特定网络环境的组网,也可同时提供多种接入方式,适用于移动环境或非固定环境的组网。

3.1.2 协议转换控制层提供从感知网络到互联网的协议转换,将广域接入层下发的数据解包成标准格式数据,将协议适配层上传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实现与管理平台的协议对接、管理协议的解析并转为感知层协议可识别的数据与控制指令。

3.1.3 协议适配层协议适配层保证不同的感知层协议能够通过适配层变成格式统一的数据和信令。

3.1.4 感知延伸层实现不同感知网络的协议解析与接入,按应用场景既可是某种特定的协议,也可是某几种协议的组合,甚至可通过外插模块,实现多协议扩展,达到融合接入的能力。[5]

3.2 面向物联网系统的信息交互流程物联网的信息交互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流程分析如下:①最终用户创建符合标准数据格式的消息并将它们发送到网关业务服务层的消息接收模块。②业务服务层的消息接收模块将标准消息发送到消息解析模块。③消息解析模块调用对应的消息转换功能,将标准信息转化为依赖于具体通信设备协议的消息。④消息解析模块将转换为依赖于具体通信设备协议的消息传送到感知延伸服务层的消息发送模块。⑤消息发送模块选择恰当的传输方式把依赖通信设备协议的特定消息发送到具体的底层设备。⑥底层设备依据特定消息进行信息采集,并将结果返回到网关感知延伸服务层的消息接收模块。⑦感知延伸服务层的消息接收模块把依赖于通信设备协议的特定消息传送到标准消息构成层的消息解析模块。⑧消息解析模块调用信息转换模块,把依赖于通信设备协议的特定消息转化为标准消息。

通过图3,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网关解决了物联网网络内部不同设备无法统一管理和控制的问题,达到屏蔽底层通信差异的目的,并使最终用户不需知道底层设备的具体通信细节成为可能,实现了对不同感知延伸层设备的统一访问。[6]

3.3 面向物联网系统的应用面向物联网系统的应用结构如图4所示,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各自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多跳自组织方法把数据发送至网关,阅读器读取RFID标签内容并发送给网关,网关把这些数据通过云处理中心发送给服务、计算云,服务、计算云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并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供用户(包括移动用户和PC用户)使用,从图4中可以看出物联网网关是架起接入网络与感知网络的桥梁,发挥着重大作用。[7]

4结束语

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结合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它将引导通信产业与互联网的发展,并将在3到5年内形成比较大的产业规模,而且越来越多的厂家、公司会更关注于此。与物联网结合后,云计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概念走向平台,进入产业发展的“蓝海”。 [8]物联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网关技术更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本文提出了应用基础框架,并对网关接入方式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为物联网网关的设计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降低了接入成本,实现了接入的简单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邵华钢,程劲.面向物联网的系统及其中间件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0,36(17):84-86.

[2]杨广学,李凤娇.基于物联网的家居安防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0,30(2):300-301.

[3]刘强,崔莉.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84-86.

[4]丁观荣.网架结构设计施工刍议[J].价值工程,2011,30(237):79.

[5]史佩昌,王怀民.面向云计算的网络化平台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A1):249-252.

[6]石屹嵘,段勇.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电信科学,2009,25(9):24-28.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7

关键词: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并提升了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已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有效创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个很重要课题。

1 国内外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1.1 国内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现阶段,虽然互联网已经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物流企业在经营模式当中应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主要是体现在物流网站的构建和一些APP软件的应用上,物流企业所作出的这些改变只是简单的为适应网络时展和作出的改变,而不是从本质上对其经营模式进行改变。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不仅是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还会为其他行业提供所需的服务,如果不能够在思维上进行相应的转变,那么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在行业价值上缺乏一定的认知。通过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清楚知道,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虽然基于互联网进行了经营模式的改变,但是其所转变的内容,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转变,没有从实质上对其进行转变,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还无法切实满足当下的经营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2 国外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与国内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相比较,国外物流的经营模式相对较为完善和健全。现阶段,国外物流企业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自营模式。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所采用的经营模式都是自营模式,其对物流企业各个方面的要求较高,只有满足要求才能够使用此经营模式。例如沃尔玛公司,其所构建的物流系统十分的高效,但是其还是将旗下一些不具有任何优势的物流子公司卖掉,将主营业务集中到零售管理上。

(2) 第三方模式。此模式在国外物流当中拥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其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方模式能够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欧美物流企业此模式的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其年增长的幅度大约为10%。国外物流公司之所以会成槭澜缥琶的物流企业,不仅仅在于其具有较为雄厚的资本,还取决于经营模式,我国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与之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完成对国外物流企业的超越。

2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们在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上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体系等方面,如何将先进的经营模式融入到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企业中,是当下我国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另外,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鱼吃小鱼”现象,这种发展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为了能够解决物流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存在的经营模式发展问题,除了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外,还需要对其本身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出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系统,同时利用较为高效的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企业所产生的经营成本,以提高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网购方面,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购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依赖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对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满足网购业的需求,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物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创新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使得满足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

3.1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物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途径,企业只有拥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够满足经营模式创新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需要更多具备互联网素质的人才,促使物流企业企业能够从传统经营模式转变成新的经营模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此能够看出,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物流企业根本互联网下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培养出就有较高专业能力和互联网素质的人才。除了要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还应当从生源质量上入手,使高校在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其的互联网素质,以满足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需求。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引导各个学校为物流企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使得其能够为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3.2 强化政府支持

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除了自身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以外,还需要政府给予其一定的支持。政府给物流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明确政府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责,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合作和协调关系,同时规范其各种行为,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一定的标准,以免在因法律法规的缺乏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其创新积极性的下降。此外,企业要想获得较为良好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支持。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物流企业整个布局看起来非常不合理。因此,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其大力的支持,并在政府职能范围内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4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趋势与展望

随着物流行业开始在互联网影响下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其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也是物流企业未来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趋势。未来物流行业在经营模式所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在服务对象上所发生的变化

物流行业的经营模式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由制造业逐渐向电商业发展,快递、零散类物流将会在未来取代合同物流成为物流行业主要的业务,而且物流也在朝向多批次、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当满足当下人们对于物流速度的需求。

4.2 物流企业未来将和电商企业协同发展

在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电商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物流则成为电商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甚至有些电商企业为了提高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开始将企业业务延伸到物流行业当中。而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开始同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由于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创新经营模式,导致其在传统经营模式会产生较高的运营成本,这使得很多物流企业开始逐渐向互联网靠拢,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推出了“互联网+”这一经营模式,物流企业在这一经营模式下,不仅能够提高物流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综上所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未来的发展形势主要是以服务业务量较小的客户为主,以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在现代产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转换服务经营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经营模式,从而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8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邮政物流;商业模式

1概述

物联网是使用各种信息传感识别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形成一个广泛的网络实体[1]。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连接下,它可以促使人和人的连接,人和物体的连接,物体和物体的连接。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改变产业结构。在它的影响下,内部产业的渗透和集成将继续出现。然而这个行业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缺乏规模经济,这将阻碍快速传播和大规模的商业发展[2]。

2在邮政物流领域内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地方的实时跟踪和无纸化交易。邮政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在重点公路上的货物集装箱及航空公司等安装电子标签,当集装箱及航空公司接收到电子标签信号,再由GPS和GIS发送给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实现实时跟踪过程中货物订购,运输、储存和交付[3]。我们可以预见到,物联网很明显将成为一个改变邮政物流领域伟大的的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更好的跟踪、管理和调整货物集装箱、行李和表达等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相比传统的物流公司,物联网的优势:增加邮政物流交付中心的吞吐量,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减少浪费客户商品和不合逻辑的费用以提高公司的利益;缩短收发转换,和交付存储的过程、修改检查质量,并保存人力资源实现自动工作;实现灌装无纸化形式,因此,它可以从提高填充效率,从人类的错误中减少错误。

3在邮政物流领域内物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建设和影响

邮政物流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此时沟通运营商将发挥关键作用,通信运营商有一个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网络基础,他们可以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服务网络支持物联网的发展。从而先进的通信网络和成功的运行经验会为邮政物流领域的物联网技术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通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将发挥优势和相互合作。系统集成商负责邮政物流的发展信息平台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而通信运营商负责邮政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网络操作和维护、业务推广、账单费用。这个模型允许企业之间最大化的整体效率,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利润增加、成本降低、服务水平,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它还为邮政物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它是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客户群体,同时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行业竞争力。物联网技术用通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转变成邮政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以实现合理的组合和高效的生产使用因素,减少运营成本,产生巨大直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成本太高将阻碍一些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邮政物流,它可以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邮政物流领域关于物联网应用的工业供应链有两个流向:一个是物流,从芯片商开始,以结束用户。这是一个单向流动,追求快速度,短距离、低成本;另一种是支付流程,这是货币流通的流动形成。支付流动是单向流动从最终用户到芯片商人,目标是精度,快速和无对手的[4]。物联网技术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邮政逻辑系统系统整合的问题,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对商业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结论

作为一种新技术,物联网目前在中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为了达到人与人、人与对象、对象和人、对象和对象之间的互操作,,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基于需求和对各方相关产业链都有好处的合理的业务模型。本文集中于邮政物流领域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是先进技术和邮政物流行业充分整合的结果。开放和合作是提升物联网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邮政物流供应链领域里需要物联网技术的那部分共同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并建立一个共赢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个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上处于真正的领先地位,并发挥中国信息工业建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娟.无线电频率识别的应用(RFID)技术在中国邮政物流(中文).[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郑春平.射频识别技术的集成与物流系统(中文)[J].物流技术,2008,38-40.

[3]孙广福.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和分布(中文)[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9

1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物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立足受众者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物业管理,很多时候将其视为房地产行业的下游,也就是说,物业管理处于房地产产业链的终端位置,为此,物业管理与社会的贴进度更高,受到更多的关注。在传统物业管理中,其主要的职责是维护社区的安保、开展绿色建设以及进行相关设备的保养维护。在信息发展的时代,尤其是面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范围推广,物业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目前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呈现多样性,渠道较多,网络交流方式得到推广。在传统的交流中,客户与物业采取的方式是电话,抑或是面对面,形式彰显单一性,给双方都造成麻烦,甚至出现与生活方式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成为民众主要生活模式,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只有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特点,推动物业管理服务的不断创新。

1.2立足物业管理企业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物业企业而言,鉴于人力、能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利润方面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物业企业在物业费收取方面困难重重,支出与收入增长速度存在差异,物业行业面对巨大的压力。为此,物业企业必须重视管理模式多元化创新。在创新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理念和思想,即关注利润潜力与技术进步,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寻找利润增长的新的方式,形成企业创新的新动力和方向。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使得物业企业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全面掌控,管理彰显便捷性,在人员和管理成本方面,都不高。在移动互联网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管理者与客户之间的更加贴近,因此,管理与运营获得长足进步。

2系统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物业管理模式

2.1对物业企业管理服务定位进行创新

对于商品价值而言,其主要决定因素为使用者,即顾客。在现实中,客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处于变化中,因此,企业要明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目标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这与企业成败关系密切,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本质上讲,任何管理模式的目标都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此,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也就是说,对定位的创新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当前,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段等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用手机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形成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以此为依托,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新时期的物业管理企业,需要立足互联网环境,强化对企业的全新定位,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积极建立手机端网上社区,在互联网功能的协助下,使得自身提高的服务更具价值,凸显优质的生活体验。在新的背景下进行创新,物业管理质量会得到提升,形式凸显多样性,便利性增强,使得顾客与企业的交流更加顺畅和高效。

2.2重视对价值链的优化以及对收入方式的创新

在整个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价值链的优化与创新,因此,要将客户的支付环节,也就是企业的收入环节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企业利润的来源是客户,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传统付费模式彰显弊端,也就是说,企业的收入模式发生转变。目前的物业管理企业,需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企业发展理念,加强对价值链的优化与调整,对收入模式进行拓展和创新,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和背景,开展额外增值服务项目,在降低物业费用的同时,获取新的价值点。由此可见,价值链的优化与创新是互联网时代诸多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物业管理需要积极参与其中,突破传统格局的束缚,达到全方位提升的目的。

2.3将物业服务作为核心来抓

对于物业管理而言,其基本的职能是服务、管理以及经营,因此,核心是服务。对于物业企业而言,服务是根本,在整个价值链创新中,是实现完善的依据。要明确客户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准,进行价值链的有效调整,以更好地获取客户的接受。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在物业中得到推广,其根本原因是较好的客户体验,以客户为核心进行服务观念的定位。立足本质,物业管理具有相同的理念。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物业管理企业能够切实提升客户体验的等级,将客户至于较高的地位,全面进行服务,强化沟通的广度和深度,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升服务质量,为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

2.4加大人才引进以及资金投入

在整个管理工作中,人员素质与水平至关重要,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企业需要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既懂得技术,又掌握业务技巧,具有互联网知识背景,同时,具备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体现全能型人才的特征,将互联网与物业管理进行积极融合,强化运营维护。同时,鉴于互联网与物业管理在资金上的需求,要重视内部开源节流,拓宽外部招商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手段,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综上,对于物业企业而言,要积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注重物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积极融入科技元素,实现物业管理质的飞跃,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竹婷.基于互联网+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与创新[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陈爽,梁敏.浅谈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物业管理商业模式[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08):16-18.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10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运营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商业模式,本文在分析手机终端、手机电视、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典型商业模式基础之上,探讨对运营商的借鉴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运营模式运营商

移动与互联两网日益融合,web2.0业务风靡全球,手机正成为新的互联接入工具。截止到2009年6月,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1],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上网人数将会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互联网企业围绕各主流业务纷纷走上多业务发展道路,并且快速布局移动互联业务领域。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合理布局,夺得移动互联产业链的主导权,从战略进攻角度和战略防御角度均有重要意义。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融合趋势从战略进攻角度:能够支撑运营商战略转型、增强用户忠诚度、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夺取产业主导权、增强业务创新能力。

从战略防御角度:一方面能够应对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压力。传统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互联战略,渗透电信领域业务,运营商需抵御互联网企业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竞争对手进入互联网领域,获取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竞争力,逐渐侵蚀客户和收入。电信和联通利用宽带优势和固网运营经验,对互联网与媒体化具有自身优势。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是企业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并通过最优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同时使系统达到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的本质: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而这种价值创造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逻辑[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各细分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中国移动集团副总经理鲁向东指出,“WAP网站没有正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无线的信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肯定会比有线信道成本高得多,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不可能支撑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Web2.0的挑战在于没有商业模式,一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可以,两年找不到商业模式也可以,三年、五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就会出问题”;爆米花总裁吴根良说,“未来视频分享将插播付费广告”。

二、移动互联网典型商业模式分析

移动互联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DA或其它手持终端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方式,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还是通过TCP/IP通信协议、WAP通信协议)。移动互联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技术到业务的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推动,才能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3]:(1)通道:访问速度;(2)终端:接入方式;(3)业务:产业链各方以合作、开放、共赢的态度开发出更适合移动终端用户所需要的业务。

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主要有五类:(1)通信类:语音、视频电话、PushtoTalk、公共无线局域网、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等;(2)信息类:资讯、手机导航等;(3)交易类:手机购物、功能集成、移动信用卡等;(4)娱乐类:下载、手机游戏、娱乐信息定制、FLASHDIY等。(5)移动互联类:移动社区、移动RSS、移动博客、手机邮件等。

本文选取三家移动互联细分领域旗舰企业进行深度研究,挖掘成功的商业模式,进而总结对运营商有哪些借鉴性。

(一)移动终端—iPhone与运营商合作分成盈利

第一,运营模式

iPhone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1)与运营商合作分成收入。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协议,终端销售帮助运营商提高用户规模和收益,所得到的运营商收入分成收入;合作销售终端收入。(2)增值服务收入:基于终端提供长期持续的内容服务,包括影音娱乐、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在线服务。(3)自有渠道(专卖店、网上商店等)终端销售收入。

(二)手机游戏—空中网按游戏时间和增值服务收费

第一,运营模式

空中网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手机游戏业务主要盈利模式:(1)按游戏时间来收费;(2)虚拟物品和游戏周边来收费。而百宝箱单机版游戏,主要以包月、一次性下载等收费模式为主,空中网和运营商收入分成模式。虚拟物品和服务通过第三方收费平台或是运营商代收费的方式付给空中网。

(三)手机音乐—TOM音乐与运营商分成音乐服务收入

第一,运营模式

Tom音乐运营模式第二,盈利模式。TOM音乐收入主要来自与运营商分成收入。运营商通过包月下载、流量等形式收取费用。

三、对运营商的借鉴

互联网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战略上都将向电信领域进行渗透,Google等企业的跨界战略已取得相当成绩,电信运营商以积极姿态应对这种渗透的战略与执行,日益紧迫。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明显高于电脑,但手机用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活跃度处于较低水平,提升ARPU值是个难题,更好地从发展移动互联服务获益,大势所趋。

移动互联——获得价值以分享价值为前提。

对于各移动互联业务,运营商首先需要决策的战略是:是否完全基于自身的资源进行发展;对于一些难以基于自身资源进行发展的业务,不论是主导合作还是对等合作,均需要明确各业务的运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业务发展最大决定因素;伴随对“客户价值”理解的深入,所有使客户为我们带来价值的业务,都由运营商行使绝对主导地位,并不科学。有时,获得价值是以分享价值为前提的[4]。

按照市场当期获利性与运营商资源完备性(自有资源对业务的支撑完备性)两个维度衡量,运营商具体应采取的策略如下:

(1)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强且市场当期获利性高的业务(比如:移动IM、手机邮箱等),应通过加速研发获得加速发展,在提升用户黏性前提下拓展收入。

(2)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弱且市场当期获利性弱的业务(比如:移动商务、移动流媒体、移动搜索等),运营商应通过共享获益,以合作姿态提升市场获利性为主

(3)运营商资源完备性强且市场当期获利性弱的业务(比如:移动社区、手机广告等),市场未成熟,但紧握先入为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2]王欣,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1(1).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11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融合物联网云

“我们的世界正变得可以度量,我们的世界正变得相互关联,一切都正在变得更加智能”。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应用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无论承认与否,它们的出现都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物联网是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它将网络的终端由IT设备扩展到生活中的任何物品。对于互联网上的IT设备和资源,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

一、概述

1.1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用于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终端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传输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可以依托于公共电信网和互联网,或者行业专业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产业覆盖了传感感知、传输通道、运算处理、行业应用等领域,其应用领域从面向企业的智能交通、电力抄表等扩展到了面向公众的个人医疗、智能家居等遍及各行各业,但目前还处在创新起步阶段。

1.2 云计算

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能。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虚拟化技术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虚拟化、弹性规模扩展、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和多租户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3 物联网与云计算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物联网就是互联网通过传感网络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对物理世界进行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这一使命,也决定了它必然要由一个大规模的计算平台作为支撑。

由于云计算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用于海量数据处理的计算平台,因此,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涵盖的技术范畴之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物联网将势必产生海量数据,而传统的硬件架构服务器将很难满足数据管理和处理要求。如果将云计算运用到物联网的传输层与应用层,采用云计算的物联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行效率。可以说,如果把物联网当作一台主机的话,云计算就是它的CPU。

二、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

云计算与物联网各自具备很多优势,如果把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构造成物联网云,我们可以看出,云计算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而物联网就是其眼睛、鼻子、耳朵和四肢等。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单中心,多终端。此类模式分布范围的较小,各物联网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或3G手机等)把云中心或部分云中心作为数据/处理中心,终端所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由云中心处理及存储,云中心提供统一界面给使用者操作或者查看。这类应用的云中心一般为私有云,可提供海量存储和统一界面、分级管理等功能,对日常生活提供较好的帮助。主要应用在小区及家庭的监控、某些公共设施的保护等方面。

(2)多中心,大量终端。多中心、大量终端的模式较适合区域跨度加大的企业、单位。有些数据或者信息需要及时甚至实时共享给各个终端的使用者也可采取这种方式。这个模式的前提是我们的云中心必须包括公共云和私有云,并且他们之间的互联没有障碍。这样,对于保密性要求很高的事情,就可以较好地达到保密要求而又不影响信息的传播。

(3)信息、应用分层处理,海量终端。这种模式可以针对用户的范围广、信息及数据种类多、安全性要求高等特征来打造。对需要大量数据传送,但是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如视频数据、游戏数据等,我们可以采取本地云中心处理或存储。对于计算要求高,数据量不大的,可以放在专门负责高端运算的云中心里。而对于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放在具有灾备中心的云中心里。

三、物联网云平台构建及使用模式

3.1 物联网云平台架构设计

物联网云的系统架构主要包含物联网云的硬件虚拟化框架、感知层设备、物联网应用中间件以及服务管理。各部分共同构成物联网应用的平台,为物联网应用的运营管理人员和终端用户服务。

(1)硬件虚拟化框架

硬件虚拟化框架定义了云计算平台所管理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物理硬件资源及相应的虚拟化方法和技术,并将上述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交付给用户。

通过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使运营在物联网云平台上的不同用户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提供弹性伸缩的资源需求,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引入服务器集群技术,提高物联网云平台的整体性能。

(2)感知层设备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主要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设备包括二维标签码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终端以及实现终端互联互通的传感网络。感知设备通过网络接入云计算平台,并由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对其进行管理。

通过感知层设备,物联网可以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对物体的感知,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

感知层涉及的关键技术有射频技术(RFID)、传感网络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

(3)物联网应用中间件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他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中间件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软件部件,是衔接相关硬件设备和业务应用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屏蔽异构性、实现互操作和信息的预处理等。在物联网云平台中,物联网中间件与云计算相结合,利用虚拟化技术全面实现资源整合,这样,不仅能解决物联网中海量信息的过滤、整合、存储问题,还能解决物联网中不同应用系统的互操作问题。

在物联网云平台中,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主要实现终端设备接入、RFID/传感器事件管理、数据存储以及物联网应用等功能,它包含一系列相关的中间件产品。

(4)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是物联网云平台的核心架构,主要包括物联网云的自助服务门户/管理员门户、物联网应用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服务管理,服务提供商可以对IT物理硬件和虚拟化资源进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门户进行业务定制、修改等操作;物联网云的服务管理还包括对感知设备的体系架构、事件以及分布式架构数据平台的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等功能。

四、物联网云使用模式

(1)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平台

对于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商而言,如何快速获得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测试环境是其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物联网云的虚拟化资源和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可以为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快速提供所需的应用开发和测试环境以及应用基础平台,加速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测试周期。

(2)物联网应用的运营平台

物联网应用的运营商希望在其基础平台上同时部署和运营多个物联网应用,从而利用应用的规模化效应来降低运营成本。其中,采用共享的终端设备接入和数据存储是其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利用物联网应用的中间件,物联网云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的事件捕获和数据存储平台,以支持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化运营。

(3)物联网应用的在线应用平台

对于用户而言,快速获取符合自身业务要求的物联网应用是其主要需求。物联网云可以提供满足人员或资产定位、物流追溯、业务流程监控和优化以及数据分析等多种场景的物联网应用。如:物联网应用用户登录云计算平台,从物联网云的服务目录中选择自己所需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云计算平台对所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自动化部署和配置,并将应用的访问信息返回给物联网应用用户;最后,物联网应用用户将其终端设备接入云计算平台,就可以开始物联网应用的使用。

物联网业务模式范文12

(一)互联网金融对业主购房贷款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基于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平台,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结合产生的新兴领域。近期一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公司与方房地产公司的联姻,将互联网金融与房产电商打通,为潜在购房客户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开放商意向客户转化率,从而达到物业销售及盈利目标。

1、P2P网贷买房

例如平安好房的“好房贷”、新浪与易居旗下的“一宝六贷”、搜狐旗下的“首付贷”等等,传统的房地产行业接受着来自互联网的翻天覆地的改造。如搜狐的“首付贷”,在无抵押贷款的条件下,如购房人看中的房源价格为100万,按首付款最低30万,通过搜狐焦点的“首付贷”最高能贷款20万,12个月的贷款期限,年利率6.5%。也就是说购房者只需利用一成房价即可完成首付。

2、众筹买房和众筹建房

不管是以“众筹平台+开发商+投资人”的理财为主的模式或者是”众筹平台+开发商+购房者”的以营销为主的模式。无疑使得购房者有机会参与到从最初的土地项目众筹,获得最大购房优惠,极大地降低购房成本。众筹买房使得开放商减轻资金压力,今早确定购房者,降低开放商的运营风险。也使得投资者又机会通过售房获取溢价,降低投资门槛。

(二)互联网云服务对物业管理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的变革

物业行业即将被革命的显著特征是:在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中,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背后所体现的深层次的原因是物业公司的服务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业主全方位多角度的需求。当互联网技术发展到可以使传统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提供更便捷更多样化的服务时,新旧迭代就产生了。互联网在物业公司的日常管理中的变革可以简单概括为打造三个生态圈:物业管理生态圈、社区人际关系生态圈和社区商务生态圈。物业管理生态圈是指在互联网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云社区和大数据的技术调节按支持下,物业管理公司一应式的生活服务为业主提供业主可以利用物业公司开发的APP查看电子账单以及账单明细,利用APP完成一键缴费;业主可以通过APP及时反映物业问题和在线报修,例如万科在2013年底开开发的“住这儿”APP支持随手拍功能,通过直接发送图片向物业管理中心反映问题;业主可以不用到公告栏就能掌握物业社区通知公告、文化活动、失物招领等信息,而移动端的物业企业资讯和形象展示也将推动物业公司日常工作的透明化和公正化;解决“最后一公里”快递智能存储配送,及“最后一公里”点餐送餐的问题。社区人际关系圈旨在为广大业主邻里社交提供解决方案。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了解到每个除了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互联网与物业社区相结合,形成基于共同地理位置和共同兴趣聚合而成的社交圈。在这个圈子中线上通过话题讨论及交流形成基于兴趣的社区,线下通过举办相应的线下活动形成基于地理位置的社区,打破传统邻里关系,解决业主潜在的社交需求。社区商务生态圈及指物业管理公司通过与一些商家和物业服务企业合作或者加盟构建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电子商务,通过线上的传统电商与线下的实体店为广大业主提供社区生态服务。

(三)互联网大数据对物业客户关系管理和管理技术的变革

中国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物业资产,其日常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即蕴含着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大数据推动着物业管理CRM发展,物业公司通过掌握业主生活方方面面的数据。从而挖掘用户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信息推送,在商业社区中搭建起涵盖衣食住行的服务平台。其次,大数据提供ERP管理信息系统支持,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可以整合工程、秩序、保洁和园艺等多个方面,能对社区所有工作对象设定日常计划、服务流程、执行标准,并实现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互联网O2O对传统物业公司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传统的物业管理盈利模式和服务水平下物业公司由于受到企业资源以及能力的限制,主要还是通过为业主提供基本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和通过一部分增值服务收取劳务费。物业管理费的设置需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并与业主收入水平相适应,涉及广大业主的利益,因此这部分收入利润微薄。虽然有通过一部份增值服务获取收入,但由于自身资源,员工素质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难以充分挖掘利润空间。总体而言经营思路狭窄,盈利渠道缺乏,利润空间小。而现在行业内正酝酿着新的物业管理商业模式。

1、B2F(BusinesstoFamily)模式

在B2F模式下,物业公司利用互联网打造直接面向小区家庭的平台。削弱物业管理费用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重要性,更加重视通过资源整合向业主提供增值服务(家政服务,文化旅游,家庭理财,房屋租售)使业主转变为消费者,通过消费来弥补物业管理费用上的不足。彩生活运用B2F模式使得其营业利润远远高于传统物业管理模式下的物业公司。B2F商业模式使得物业公司走出了物业基础服务提供商的定位,以及走出传统物业公司的困境。

2、O2O(OnlinetoOffline)模式

O2O模式已然不是什么新鲜的模式,它对于各行各业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其他行业不同,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这个模式仍有必要深究。不管是物业公司还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所重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得到最终解决。所谓的O2O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例如“银湾社区O2O”超市,业主通过线上下单和支付,物业公司完成最后几百米的配送。类似于银湾社区超市,整合物业覆盖一公里内的餐饮店,快递公司,理发店,干洗店等,整合一些列的服务,建立完整的在社区生态。

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