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

时间:2023-08-07 17:31:39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1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国残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进一步推动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由于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众多,造成听力残疾的因素复杂,

听力残疾预防工作体系、防控网络尚不完善,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服务亟待增强,实现“到2020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的目标,任务仍很艰巨。为此,特将第18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二、时间安排

2017年3月3日,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安排活动时间。

三、宣传重点

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大力宣传防控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及伤害致听力残疾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宣传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的重大意义,推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成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适配等工作,落实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爱耳护耳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残联、教育、民政、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电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制定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协调行动,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听力健康,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爱耳日”活动消息和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要广泛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等,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义诊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要深入学校、社区,组织好听力健康宣传工作;要继续在北京和有条件的大、中城市举办“爱耳日”公益音乐会,打造品牌宣传活动。

(三)整合推进相关工作

各地要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多部门联动,采取综合措施,加大防聋治聋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活动。

要推动健全听力残疾防控体系,重点做好遗传性耳聋和先天性耳聋预防工作,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 做好产前筛查、诊断,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

要推动建立听力残疾“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一体化服务及管理模式,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听力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提供全面康复教育,创建良好的随班就读环境,推进融合教育。

要拓展业务范围,向成年听力残疾人普及康复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听力健康服务,全面推广专业化、个性化适配服务,使其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幸福人生;

要整合资源,形成zf扶持、全社会参与,zf与社会相结合的听力残疾人康复救助体系和公益救助体系,推动听力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确保听力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四)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各地残联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活动总结及活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17年3月10日前送第18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办公室)。

五、宣传口号

—— 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 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

—— 全面实施融合教育,帮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 实施听力残疾人精准康复,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 全社会共同关注听力残疾人

—— 普及爱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精准的听力康复,聋人的天籁福音

—— 防聋重在科普,治聋重在科学

—— 防聋先行,治聋精准

—— 防聋治聋,贵在精准

—— 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 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2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人数众多、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善残疾人的心理状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就能够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使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方面,体育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体育以特有的魅力吸引残疾人的参与,广大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愉悦身心,展示才华,加深理解,增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对场地器材有着特殊要求,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场地设施器材缺乏,残疾人可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有限,严重挫伤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的时候,都将残疾人设为免测人群,无法对他们进行正常的体质健康评价。

 

特殊教育学校是传播正确残疾人体育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重要基地。残疾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遵循“体育健身、增强体质、回归主流社会”的体育理念,是残疾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特教学校在体育课程安排、体育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学资源配备、特殊体育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特殊体育教育经费缺乏,导致部分学校教学设施无法保证,教学手段无法实施。教育未能学校体育承担起为残疾学生传播正确体育理念,增强残疾学生体质,推动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教育功能。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的,当时提出来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有所下降的情况,教育部要求全国各个学校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让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10个小时,中学生不能少于9小时,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每天不能少于1小时。对残疾人实行“阳光体育”,其实就是残疾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补偿功能。肢体患病的残疾人,他们的部分肢体或全部肢体受到损伤后,如果基本上或完全停止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就大大减少,这将使得他们的运动器官及其紧密相连的人体其他器官各个系统的功能相应下降,这不仅仅反映在内脏机能上。由于机能和功能下降,又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影响下,残疾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较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情绪低落,更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交往。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通过锻炼,有效地改进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终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为顺利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 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残疾人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发展残疾人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残疾人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方案为:

 

第一,对残疾人开展“阳光体育”,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在残疾人中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阳光体育的 “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残疾人人心。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残疾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第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残疾人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但是在对残疾人的教学模式上,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正常人从事的项目,开发适合残疾人可以从事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第三,对残疾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着眼点和着手点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塑造学生自我主体意识,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体育教师将发挥“主导性”,使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充满人性的光辉,洋溢着自由、和谐、关爱、平等、有感情、有魅力的人文氛围。残疾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特长和身体素质,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运动氛围。例如:可以要求残疾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盲人乒乓球、轮椅篮球、羽毛球等项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每天再加上早操及课间操,正好符合“阳光体育”的活动宗旨。

 

第四,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处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队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的,有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参加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工作重点和重心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特别是“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残疾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创新思路,活跃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阳光体育运动。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上给予保证,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校内体育活动扩展到校将学习日体育活动延伸到节假日,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为一体,全方位地为残疾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阳光体育运动,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符合特殊教育体质健康监测标准要求,让全体残疾学生走向阳光,心理健康。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3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这样的教育教学观念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已经不合乎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为这种观念忽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在如今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出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这样一个观点,不仅要求身体,而且还要求其心理以及其他方面都健康。所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提升人格魅力――建立平等与交流意识

无论是普通教育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健全儿童与残疾儿童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对学习和生活享有平等权利与义务。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缺少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凸显强制管理有余、人格魅力不足的教师形象。

自尊是一种人格提升以自尊获得他人的尊重是魅力,以尊重他人获得他人尊重是理解。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校内外的活动空间和所教学生的总数优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机遇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但由于缺少对残疾儿童心理状态和身体机能的研究,造成管理模式生硬、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与残疾儿童的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未能得到充分展示,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尊重。因此,体育教师在特教中的自尊、自重、自爱是构筑人格的基石,而人格魅力是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阶梯,应充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注重与残疾儿童的平等交流残疾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诸多缺陷,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管理态度、交流形式等,应由传统的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采用残疾儿童能够和乐意接受的肢体语言,引导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面转变。体育教师以平等的人格尊重学生,以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对待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平等对话和肢体语言交流中营造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交流畅通无阻,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主动提出与自身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心对待教师。

构建情感融汇的桥梁教师主动、热情、真诚地与残疾儿童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能勾起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仰的心理。学生首先喜欢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他们所教的课程,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的深远且有益的影响。

夯实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特教教师的专业思想是一种道德信念,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的综合的心理品质。从事特教的人,只有具备这种事业的道德信念,才能成为特教事业中具有献身精神的一员。

由于特教体育专业的特点,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运动项目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更要掌握教育教学、运动技术的专业手语,掌握特教学生的管理方法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特教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规范手语是残疾儿童产生魅力认同的第一印象,学生对教师专业魅力的认同,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教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方法、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学生练习兴趣的调控能力。可以说,特教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调动残疾儿童活动兴趣的综合管理能力应该比专业水平的高低更重要。

建立残疾儿童教学的新理念,构建残疾儿童课程内容,设置评价体系,以适应残疾儿童自主发展的需要,是特教教育中提出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钻研专业理论,不断追求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的完美,不断探讨适应残疾儿童身心健康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特教体育教师的学识、科研与创新意识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特教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于健全的儿童,其教育目标、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有所区别,因此,特教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特殊的管理能力、研究残疾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远远大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可以说,特教体育教师应依据特教自身的特点,探讨残疾儿童如何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心健康,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等。

一名优秀的特教体育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永远给学生以充实感、新鲜感,真正成为残疾儿童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特教教师具有卓越的科研能力和追求创新的精神,必须认真读书,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在实践教学中能较好地运用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并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阶段中主动探索和研究有价值的课题,解决残疾儿童体育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让社会和群体认可教育教学业绩,让残疾儿童知道他是一个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体育教育的研究者。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4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儿童。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问题行为儿童等。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来树立特殊儿童健康的心理呢?

健康的心里是指人的知、情、意三者内在关系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和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经历和愉快情绪。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特殊儿童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前提。

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等儿童自身的缺陷对他们的学习和认识活动,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现我就当前特校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如何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特校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

自卑而孤僻是特校儿童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认为自己永远比健全人差,加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毕业后就业的限制及社会传统的偏见,使之丧失自信,遇事畏缩,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由于这种自卑心理和残疾原因,特殊儿童不愿和健全人沟通,喜欢独处,久之形成不合群的性格。敏感而多疑是特殊儿童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无关联,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这是因为特殊儿童生理上的缺陷造成对客观事物感知不全面,容易产生错觉,加上残疾的缺陷,使特殊儿童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抽象逻辑思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当发现孩子有残疾后,会产生负罪感,认为孩子的残疾是自己疏忽造成的,有“赎罪”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养成特殊儿童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依赖性,缺乏自立自主能力。特殊儿童情绪不稳,容易急躁冲动。如自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常常表现出过度激动。

总之,特殊儿童中产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特殊儿童残疾缺陷的自身因素,也有父母的管教方式和教育态度等家庭因素,以及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等社会因素。

二、用爱构建良好的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渠道,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特校教育里面的教育途径又将是怎么样的呢?

1.引导特殊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树立自信心。我认为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特殊儿童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其也有自豪之处,从而认识到自己虽有缺陷,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特殊儿童受残疾的局限、认识能力较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所获成功的几率不高,教师应从特殊儿童的长处和优势入手,积极为他们创造一些有利条件,适时采用激励手段,让特殊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逐步树立自信心。同时要用典型生动的事例,如海伦凯勒、张海迪,以及身边的残疾人成功的事迹,激励特殊儿童克服生理残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形成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

2.优化教学方式,努力提高特殊儿童的知识水平。提高特殊儿童的文化知识水平,是消除特殊儿童心理障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应根据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制定相应合理的学习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运用特殊儿童的生理补偿功能,采用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手段,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协作互助,在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感情,获取知识,增进友谊,构筑爱的桥梁,培养特殊儿童的健康心理,促进特殊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3.努力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社会交往。必须努力丰富特殊儿童的课余生活,为特殊儿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提供机会。教师要结合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别给予合理的教育教学,培养特殊儿各方面能力。

4.特校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健康的心态影响特殊儿童。作为与特殊儿童朝夕相处的教师,往往是特殊儿童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时时处于特殊儿童的观察、注意之中,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特殊儿童。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健康心理是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5.教师要密切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特殊儿童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和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采取溺爱的或独裁的,甚至拒绝的态度,特殊儿童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等特征。因此,可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心理特征,学会一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方法的实用技巧,使之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区为载体,以村(社区)为工作平台,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着力构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残疾人基层康复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扩大康复受益面,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任务目标

年至2012年开展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1、探索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的康复服务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

2、开展“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

3、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村(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4、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机结合,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便利和优惠的医疗、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三、基本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各类残疾人基本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需求迫切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切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大力推行村(社区)和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康复工作。不断拓展康复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妇联、团委、公分局等部门,乡(街道)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残联。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指导并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乡(街道)也要相应成立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机构。

(二)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卫生局: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提供直接服务;与全科医生培训密切结合,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康复知识和康复技术水平;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康复知识;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开展残疾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抓好残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建立并实行残疾儿童发生报告制度;成立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组。

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参与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将残疾人的残疾状况、康复需求等情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医治。对诊断肢体障碍者,进行躯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和训练,开展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开展居家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和随访工作。为社服务辖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属举办康复知识与技能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开展康复知识与技能、康复器具应用等知识传授与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

村(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它康复活动;协助聋儿家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盲人做定向行走训练。

民政局:将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村(社区)服务工作内容之中,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站)和社会福利机构开辟场所,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为贫困康复对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补助;组织志愿者参加康复助残;利用村(社区)服务热线开展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协助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

教育局:接受本地区能适应普通班学习的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的特殊需要提供帮助;组织在校的残疾儿童参加村(社区)等康复服务中心的康复训练,创造条件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和家长教育工作。

财政局: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给予经费保障。按照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3元的村(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社区康复站建设及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康复经费专款专用。

团委: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

妇联: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妇女参加康复助残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

公分局:要了解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情况,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治疗、康复工作,协助民政部门落实监护、扶助工作,对肇事精神病患者依法送到定点医院强制治疗。

残联:负责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组织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推广使用“十二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全国统一用表、康复训练档案与评估标准;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工作队伍;进行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信息咨询;组织督导检查;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残联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基层康复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典型,推广经验。

乡(街道):要确保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和会议记录。组织辖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等情况。依托现有村(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康复站,对外挂牌,做到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康复知识读物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慈湖乡、各街道残联对城乡社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填报“康复服务汇总表”。

村(社区):社区(村)居委会配备康复协调员或由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担任康复协调员。康复协调员应发挥在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协调作用,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动态掌握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情况,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组织社区内有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做到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工作记录。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教育动员,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到本社区残疾人总数的60%以上并备有“康复需求登记表”。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站点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康复知识读物和“康复服务记录表”。

(三)添置装备,完善康复训练设施

一是在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建立康复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优惠的医疗、康复政策;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掌握辖区残疾人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向辖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认真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及健康查体档案,要求康复训练与服务建档率达到95%。

二是在村(社区)建立康复服务室。在区创建办和区卫生局、残联的指导下,各相关社区(村)居委会协调本社区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服务室。年全区要有85%的社区(村)居委会完成社区康复服务室建设,社区康复服务室配备经济实用且便于社区使用和家庭租赁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四)建立机制,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村(社区)康复工作队伍,实行村(社区)康复工作人员聘用制。乡(街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建立残疾人康复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确定1名医生,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各村(社区)居委会确定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长效服务机制。

二是制定康复人员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制度。对康复工作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实行上岗培训,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康复管理员、社区康复协调员每年应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技术专业人员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专业技术培训,以不断提高为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

三是对社区康复服务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社区康复机构、康复人员、服务项目与技术、康复内容的资格准入和审批登记制度。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保障康复服务有序、流程规范、服务优良,确保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建立使用统一的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康复服务记录、康复训练等档案,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0%。社区康复工作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按计划、按制度进行督导,每季度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使辖区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工作中受益,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五、康复服务内容

1、残疾筛查、诊断:村(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2、建立康复服务档案: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详细的康复训练档案。同时,村(社区)康复协调员也要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3、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他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4、康复知识普及: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六、实施步骤

(一)创建申报阶段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进行文档资料、康复需求调查等各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创建条件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向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培育领导小组进行创建申报。

(二)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我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相关工作。通过各类新闻媒介,运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造势,积极营造创建氛围。

(三)组织实施阶段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全面创建活动。年,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以及《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方案》进行自下而上的自查自评,区创建办要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漏,准备迎接省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省残联组织的检查验收。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6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 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 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 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 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 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 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 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阳.关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2,(4). 

[2]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 

[4]虞荣娟.高校运动保健教育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6,(5). 

[5]于蕴,虞荣娟.对普通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2). 

[6]邹继豪,等.面向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7

一、市区农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一)村级卫生室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闭塞,出行不便利,加之,自身行动受限制,使得他们到城市乃至到乡(镇)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难度很大。如果充分利用村级卫生所,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会得到康复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村级卫生所大都建在本村的中心,服务范围涉及到每个自然村,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加之,卫生所的村医(防疫保健员)对本村残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高闸镇在离乡村卫生所不远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由自治区残联配发的一套康复训练器材,有残疾人和老年人在接受训练。居住在附近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每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明显。

(二)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市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05]180号)精神,加快村级卫生所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有场地、有人员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行政村均已建起了村级卫生所,面积在40-60平方米,并且配齐了村医(防疫保健员),配备了简单的医疗卫生器械。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村卫生室职责已经上墙,但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空白。

(三)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雏形。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当地村卫生所的管理工作尚不完善,乡镇每年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行政村总人数每人每年2元卫生服务费的标准发给村医,所需资金大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个别从本村全体村民公积金中提取。村级卫生室所售药品均由市级卫生部门统一配送,零利率销售给病人,村医出诊时可收取一定的出诊费用。如果就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村级卫生所实行专项考核,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激励政策,那么村级卫生所所承担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就会开展起来。

三、制约我市农村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区现有的农村卫生所,除个别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外,其它均未配备。

二是村医(防疫保健员)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村医(防疫保健员)对康复知识了解得不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是缺乏对村医(防疫保健员)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监管和激励机制。由于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报酬主要靠政府医疗性补贴和自己创收,收入相对偏低,而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我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残疾人自我康复保护意识淡薄,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不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致错失了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残疾四、关于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以为以下措施以借鉴和采用;

(一)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

,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计划,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室)的建设,特别要发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作用,增加康复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康复质量,确保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民政部门要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给予扶持,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

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专业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计划,培养一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并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计生部门要抓好生殖健康工程,研究和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婚前检查工作,下大力气做好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计生药物宣传教育工作。

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残疾。

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做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

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和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二)加强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村级卫生所无论是从其地理条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具备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的残疾预防宣传和康复服务的条件,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要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康复器具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市除个别乡镇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康复训练器具外,其他均尚空缺。为此,建议政府为每个乡村级卫生所配备1.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

二要有计划地组织对乡村医(防疫保健员)分期分批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市区实际,借鉴外省(区)经验,组织对现有的乡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中短期专业康复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三要建立乡镇医(防疫保健员)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项补贴。由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大部分是属于无偿的。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浮动津贴制度并将其列入XX市财政预算,由市残联在参与卫生部门年度考核验收后,根据考核验收情况兑现发放。

四要加强对乡镇一级卫生所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指导乡镇级卫生室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把聋儿语训、智残、脑瘫儿童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纳入其中,推动乡村级卫生所康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大贫困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残疾人康复与扶贫结合起来,逐年拿出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补助;同时制定并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各级残联要利用好政府扶贫资金、社会捐助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建立各类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基金,逐年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行有计划救助。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积极做好残疾预防。

要通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画、宣传光盘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免费婚前检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机制,对先天残疾人实现强制免费婚检,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8

【关键词】残疾儿童 心理障碍 教育策略

残疾儿童成长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残疾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著名的心理学家西塞罗曾说:“心理的疾病比起生理问题的疾病为数更多,更为激烈”因此,残疾儿童如果能在学龄前得到相适应的教育,就能争取时间,使潜能得以开发。

1 残疾儿童心理障碍表现及原因fiwledk'9

残疾儿童心理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一般性心理障碍、特殊性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三类。一般性心理障碍主要有:自卑,表现为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认为自己总比健全儿童矮一截,缺乏竞争的勇气,由于升学、就业等的限制及社会偏见,对未来失去信心,有些残疾儿童更是自暴自弃,不思奋发;孤僻,喜欢独处,只爱与同类残疾儿童交往。多疑:常常表现为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仅依据感性认识和事物表象作出推断;依赖:一些残疾儿童在家庭受到过多的照顾,养成依赖的习性,其中盲童依赖性最强;.虚狂,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乱发脾气,不听劝告;过度激动: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待人态度生硬。特殊性心理障碍主要指青春期心理障碍。包括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此外还包括关注异性的变化,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恋爱不成而苦闷,自暴自弃。行为偏差,包括偷窃:这在听觉障碍儿童及智能低下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思维质量带有明显的缺陷,同时听不到和不理解社会舆论对此行为的评价。打架及其他侵犯性行动。

残疾儿童心理障碍产生包含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主观方面主要是由于身体缺陷、损伤产生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不足、心理障碍等。客观上主要表现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方面。以上种种原因,并不是单一地发生作用的,往往是主客观因素相互结合,协同作用所致。

2 解决残疾儿童心理障碍的途径

(1)加强残疾儿童教育环境建设

残疾儿童的心理状态除了遗传和疾病因素外,起主导作用的是他们在家庭,在儿童集体和在学校中的生活方式,即广义的教育。因此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的建设是促使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这对残疾儿童人格折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整个校园的布局都应精心设计安排,使之富有教育性。增强残疾儿童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情感。其次要重视心理环境建设。心理环境主要指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残疾儿童的关系、残疾儿童间的关系、校风、班风等。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作为教师应根据残疾儿童的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分类教学,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智力的残疾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同时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残疾儿童心理补偿功能,采用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协作互助,在愉悦的气氛中交流情感,学得知识,增进友谊,构筑爱的桥梁,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促使残疾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另外还必须努力创设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让残疾儿童走出孤独世界,真正地与普通儿童共享蓝天。已经在特殊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作为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为他们创建社会交往的环境,如组织残疾儿童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声乐、体育等各种竞赛,使残疾儿童在交往参与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残疾儿童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2)让残疾学生树立明确的“自我意识观念”,正确处理好“特殊性”与“非特殊性”的关系,积极培养残疾儿童自信、自强、自律的精神

自我意识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让他们明白残疾儿童既有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殊性”,也有和普通儿童没有什么区别的“非特殊性”。怎样既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又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x]因此,在对残疾儿童教育过程中。爱护与要求相结合,增强其自信自律意识。潜意识中对待残疾儿童的怜悯或偏爱,会使教师不自觉地容忍他们的某些无理、任性的行为。事实上,教师过分宽容会使他们养成依赖思想,最终无法适应真实的社会生活,无法真正自立自强。因此,在必要的帮助和体谅之外,教师要尽量使残疾儿童受到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受同样规则的制约。

(3)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扩大认知领域

尊重残疾儿童的人格与需要,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调动他们充分发展的积极性。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优秀业绩,并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让他们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竞争,缩小了他们的发展道路。世界如此之大,应扩大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独有的技能。

(4)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发展特长

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远大理想,树立切实的生活目标,并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提高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在内心产生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贡献,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

(5)培养残疾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但爱与同类残疾人交往,也乐于同健全人交往,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比自己还困难的群体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

(6)培养残疾学生自制能力。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9

我区有各类残疾人34000多人,涉及10万多家庭人口。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残疾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区的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全面改变这种状况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扶残助残意识不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繁荣的新红桥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发挥残疾人的聪明才智和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二、明确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残疾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扶助残疾人实现共同奔小康的目标。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与全区人民一道,为共建和谐繁荣的新红桥而共同奋斗。

三、深化社区康复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全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不断完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康复工作机制,加强康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网络的功能。逐步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内容和覆盖面。深化“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工作,探索社区康复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推进白内障免费复明、肢残康复训练、助视、助听、矫形器具配戴等重点康复工程。加强精神病防治工作,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防治体系,提高精神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制度和各项优惠措施。积极开展控制出生缺陷和早期干预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广泛开展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公众防残意识,减少残疾发生。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

要继续把保障和不断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在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残疾人给予生活救助,使他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有所改善。坚持“保障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情况报告”制度,完善各项扶助措施,落实优惠政策,办好区残联捐助站和街道爱心超市,发挥**区公益事业促进会的作用,多方募集善款,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救助。确保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帮助解决无业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对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供养义务人的残疾人,按照规定给予供养或救济。着力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救助。

五、发展残疾人教育,全面提高残疾人素质

继续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达到99%以上。大力办好特殊教育,充分发挥培智学校的骨干作用。完善残疾人助学保障政策,落实残疾学生助学金制度,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助学,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求职登记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一律给予补贴。继续在残疾人中扫除文盲。充分利用残疾人素质学校,进行法律、文化和“四自”精神的教育,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鼓励和支持残疾人以多种形式接受高等教育。

六、加强就业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就业

依法大力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执行这项制度。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和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福利企业残疾人集中就业。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自主择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完善个体就业扶持周转金制度。开发残疾人公益岗位,开展残疾人社区就业和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发展盲人按摩业。劳动部门要将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纳入规划和职责范围。完善区爱心助残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做好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资格鉴定、就业招聘会等工作,为残疾人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使有就业要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七、繁荣残疾人文体事业,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将残疾人文化生活纳入全区群众性文化生活统筹安排,支持和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资源共享,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优惠优先服务。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将残疾人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计划,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残疾人要达到20%。发挥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作用,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发现培养体育人才。组织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服务业

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多内容全覆盖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坚持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社会资源服务于残疾人的机制。结合社区建设,利用社区资源,办好残疾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要大力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使残疾人工作的各项任务在社区得到认真的落实。依托社区开展为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老年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综合项目,推广“阳光之家”经验。积极培育专门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建设残疾人服务设施,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服务、托养、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要纳入区公益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

九、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市政建设和管理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要配套建设规范的无障碍设施。开展“无障碍进家庭”工作,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增设或改造无障碍设施,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对全区有无障碍需求、符合无障碍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实施无障碍改造。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无障碍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十、加强法律服务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结合“五五”普法,加强《残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法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依法打击各种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残疾人接待工作,积极做好法律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各社区残疾人维权岗要充分发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完善并落实各级各部门对残疾人的优惠扶助政策。

十一、广泛深入开展社会扶残助残工作,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

加大残疾人工作宣传力度,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光大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把开展扶残助残纳入“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中。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以“扶助残疾人携手奔小康”为主题,组织好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教育部门要结合中小学德育等课程,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一助一”、“众助一”、“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送温暖、送知识、送岗位、送健康”和“包、保、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十二、健全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

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区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强化职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有关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10

[论文关键词]残疾学生 体育教育

残疾学生是指那些在生理或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缺陷的儿童,包括智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障碍,身体病弱,甚至罹患多种残疾的儿童。我们国家6~14岁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有750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还要多。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要远远多于正常孩子。体育是残疾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残疾学生教育中最难实施的一部分,在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体现残疾学生的自身价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创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残疾人发展状况的好坏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体育作为残疾人所面临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残疾人的体育水平、如何树立正确体育教育理念并加以切实地落实,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文章试图从多个角度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剖析,使人们能更清晰地了解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意义,以期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去关注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

一、残疾学生享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任何人都会承认,某个个体尽管身有残疾但他仍是一个人,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能否平等地接受教育是他能否有质量地生存并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种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门教育。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主要是一些肢体残疾或者有一些轻度生理或心理上疾病的儿童,虽然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能和正常学生一样共享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在普通学校里残疾学生的人数很少,残疾情况又各不相同,再加上多数体育教师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缺乏研究,班级学生人数又多,在体育教学中对残疾学生难以照顾周全,因而往往出现忽略甚至放弃对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又称残疾人学校,主要招收盲、聋哑和弱智三类有特殊障碍、无法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在残疾人体育场地器材研究、制造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再加上体育师资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根据残疾学生的独特的身心特点实施体育教育,这些问题都构成了对残疾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本应享有的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制约因素。

二、残疾学生享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是人权保证的重要内容

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身的本性和尊严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人之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并不可剥夺的权利。当今时代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人权保证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残疾学生虽然是人类社会中的不幸者,但是他们也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也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所以他们应该和普通学生一样拥有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教育、共同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和满足的社会。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党和政府比较关心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残疾人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当前,如何满足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已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再加上中国经济比较落后,虽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普通学校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使得体育这一受物质条件限制比较大的课程不能得到很好地开展。这种状况是和我们国家当前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却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协调的,它直接影响着残疾学生平等权利的行使,影响着他们健康体质的塑造,对残疾学生毕业后是否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也影响比较大。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改善,残疾教育事业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残疾学生不能和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共同分享丰富的教育资源,那么,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会失去了其真正内涵和意义。

三、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残疾学生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社会的偏见、生活的窘迫以及肢体的伤残都给残疾人带来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生理与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这对于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接受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的体质,传授给他们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使他们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其增进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还可以使他们真正享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尊、自信、自强,敢于竞争、勇于拼搏、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等优秀的心理品质,这对于改善残疾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其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体育可使残疾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感受到做人的价值,享受到和健全学生同样的权利和乐趣,是残疾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与此同时,它也是新时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努力方向。

四、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残疾人仍然生活在孤独、封闭的小圈子里,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状况与正常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残疾人自身的。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而残疾人自身观念的改变、能力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残疾人要想真正融入社会,必须拥有和正常人同样的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作为前提。由于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缺陷的影响,致使大多数残疾人在受教育方面处于劣势。虽然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以升学率来考核一个学校工作业绩成果的现象还非常普遍。残疾学生教育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为目的,投入大,见效慢,又无法用升学率等硬性尺度来加以衡量,这使有些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支持力度、投入比重都受到很大影响,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和普通人相比还是远远落后的,特别是像体育这些受场地设施影响较大、对师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这些课程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展,将直接影响残疾学生及其成年后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可能,这其实也是社会中的一种潜在的不公平现象,对残疾人权利的行使、自身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体育是一种精神需求,更是一种重要的媒介,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身心、展示自我、参与社会交往的广阔平台。但是,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残疾人体育锻炼场地的匮乏、体育教育质量不高却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致使残疾人企图通过体育这个渠道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愿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五、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助于人们端正对残疾人的态度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残”总和“废”相联系,残疾人一直被看成是家庭和社会的包袱、累赘。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文明的进步,科学地认识残疾现象、正确地对待和帮助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社会的范围内依然还存在着对于残疾群体的偏见、歧视,社会的偏见导致残疾人的健身权利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残疾群体的健身状况十分的不乐观,尤其是对残疾群体充分参与体育活动更是抱以怀疑的态度,加之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体育在残疾人群体自身的头脑中也没有形成清晰的、明确的概念意识,认为体育是正常人的游戏这种错误的观念还很根深蒂固,对于自身本该享有的体育权利还没有很好地重视和争取。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对于残疾人接受体育教育还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认为残疾人身体有缺陷不适于参加体育活动,如果让他们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又需要专人提供帮助,只会给别人增加负担和麻烦。他们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其家人和社会的负担等。

“平等、参与、共享”是新残疾人观的核心。新残疾人观的主旨就在于帮助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主流。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社会观念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障碍的全面消除,更离不开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所以,不断提高全民对残疾人及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正确认知,不断修正残疾人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思想认识、逐步地提高其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残疾人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氛围中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能力参与到包括体育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去。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11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健康人格;特殊教育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80-01

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对于残疾青少年今后的人格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能够为今后残疾青少年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残疾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自身因素。当残疾青少年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残疾,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身体上的差异时,他们就会刻意去隐藏这种不同,避免受到他人的注意。还有一些残疾青少年会认为上帝是不公平的,他们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因素,被剥夺了说话、看见事物、听见声音、自由奔跑的机会,生活在沉寂、无声、眼前一片漆黑或者无法自由活动的世界中,他们内心承受着超乎常人的痛苦,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卑感随着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而越来越重。

1.2 家庭因素。过度的溺爱、过分的干涉和包办,会导致孩子自身能力低下,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渐渐消失,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依赖性极强,甚至会越发任性,没有耐心,是非不分,为所欲为。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残疾青少年身体上的缺陷,更多的是让孩子在家里活动,或者是在残疾人特殊的圈子里活动,这样的"圈养"方式使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感到恐慌和不解。还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没有正确的认识,消极的认为孩子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对孩子不管不问,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需要有人倾听时,家长却往往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最终导致残疾青少年形成冷酷、烦躁、厌烦等情绪。

1.3 学校因素。首先,特殊学校的教师在学历和水平上相对普通学校教师偏低,并且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容易获得成就感,因此部分教师存在冷漠、不积极的态度,使得残疾青少年感受不到学校的温暖,容易形成自卑自闭、厌学的心理缺陷。其次,残疾学校由于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少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了残疾青少年人格上的问题。再次,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匾乏,即使学校关注或者发现了残疾青少年人格上存在缺陷,却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解决问题,最终对残疾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4 社会因素。由于目前我国政府针对残疾青少年的教育资源投入、相关法律保障等方面比较欠缺,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且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另外社会态度两极化、新时代带来的冲击等,使残疾青少年缺乏社会归属感,缺乏人际交往,缺乏对新事物的正确认知等,造成残疾青少年人格存在一定的缺陷。

2.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的途径研究

2.1 增强残疾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单纯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自我教育作为一种内化的教育对于残疾青少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提升自身人格素质的方式。通过多种自我教育方式,能够使该年龄段的残疾青少年对自身进行客观和正确的评价,能够不断修正自身的人格问题,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使自己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解决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最终融入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2.2 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残疾青少年成长和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肩负着孩子培养的责任,他们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方向。因此,残疾青少年的家庭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持续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提升家长的自身素质,保证残疾青少年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今后的就业和社会生活提供保障。

2.3 加强学校教育,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开发人的潜力,塑造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学校教育是残疾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良好、文明的校园环境,专业的资力量,和谐的同学关系,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等,对该年龄段残疾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发挥社会的主导作用,凝聚社会力量。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残疾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的主导力量,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社会舆论的大力宣传、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帮助,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使残疾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消除社会对残疾青少年的偏见,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帮助残疾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范文12

一、强化组织,创造良好助残氛围

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出台了《恒利社区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意见》,《恒利社区服务残疾人实施办法》,社区设立了残疾人服务组、康复服务指导站,爱心服务站,志愿者联络站等机构,促进了社区残疾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制定扶助残疾人措施中,着重抓组织健全、制度健全、队伍健全的“三个健全”和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的“四个到位”,在具体助残工作中体现诚心、爱心、关心、热心、细心的“五心”服务,为完善残疾人服务网络,社区建立了内容详尽、资料完备的残疾人基础档案,设立残疾人基本情况表、助残志愿者服务登记表“二表”残疾人工作记录簿,残协活动记录簿“二簿”,残协组织网络名册,残协工作计划册、残协职责制度册、残疾人花名册、助残志愿者名册、残疾人康复档案册“六册”,做到残疾人家庭情况清楚,各类需求清楚,为服务残疾人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强化服务,打造优质助残工程

社区发动和依靠社区党支部、党小组长、楼际组长、小区管理员等基层骨干力量,在社区推出“关爱残疾人事业,奉献真情爱心”主题活动,开展“助残扶贫”工程。首先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爱心奉献残疾人的服务意识,深化了送温暖工程,让共产党员在助残中亮相。社区建立了联系挂钩制度,责任查房制度,还落实助残工作定人员、定时间、定对象、定项目、定效果“五定”,社区残协对社区残疾人做到两个掌握,一是心理状态掌握,二是眼前需求掌握。切实解决残疾群体在生活、学习、就业、康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活上照顾,发动党员开展向残疾人捐款献爱心活动,率先成立了社区慈善总会。以在职党员“三包五带头”为载体,落实党员与残疾人帮扶结对,经常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使辖区内的残疾人遇到困难有人帮,遇到急事有处找,遇到患病有人送。如辖区内一位残疾人,20年前因患中风半边瘫痪,3年前又因肿瘤左腿截肢,整天躺在床上,精神萎靡不振,社区残协主席在一次次上门访问中发觉其有厌世消极神态,心里很酸,就隔几天登门看望,鼓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终于使他再次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几年来,逢年过节开展走访慰问,送去大米、食油、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对9户特困残疾人家庭,社区干部与共建单位牵线搭桥结对,还为他们办理低保手续……二是学习上帮助,对有些困难残疾户,难以支付小孩的读书费用,社区发动辖区内共建单位参与救助。为两户残疾家庭子女结好帮困助学对子,资助缴纳学杂费。如俞建都的儿子俞栋与国税局支部结对,每年支助学杂费1800元,聋哑残疾家庭小孩何吉妮与水利局结对,每年资助1000元,使残疾人家庭出生的少年儿童感到社会的关爱……三是就业上关注支持,一方面搞好宣传发动,教育残疾朋友要身残志坚,如肢残青年郭金龙,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家电维修技术,不仅在生活上能自食其力,而且被群众推荐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社区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牵线搭桥,举办各种培训班,还跑穿鞋跟,磨破嘴唇,为残疾人联系介绍寻找就业门路,至今已有陈旭东等4位残疾人通过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后找到了工作,使残疾兄弟姐妹沐浴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温暖阳光。另外,我们还十分注重从人格上尊重残疾人,在精神上与他们融为一体,否则可能对他们的帮助变成了怜悯和施舍。平时残疾人有事来社区,社区特别注重情感投资,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好话相送,一心使残疾人满意,把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在朝朝夕夕、一言一行的细微之中。

三、强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添置残疾人学习、活动设备,在社区图书室、阅览室专门为他们添置一批适合残疾人学习的读物,并定期组织学习辅导。二是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社区残协利用重大节假日庆祝联欢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棋类、书画、说唱、写作、歌咏等比赛活动,尽力为残疾人参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安静、温馨的情感交流场所,加深与健康人之间的相互沟通,融合了人与人彼此的关系。三是选拔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参加市、街道举行的各类比赛,我们凭着重在参与的原则,让残疾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强化实施,开展助残康复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助残康复服务工作,社区安排每月一次的健康知识培训和康复锻炼。每年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社区卫生院专职医生负责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详细记录每个残疾人的健康状况,同进把有康复希望或者有恶化可能和有并发症可能的残疾人列入重点对象。根据不同残疾人的心理区别,有针对性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跨越障碍,树立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