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时间:2023-07-19 17:31:0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经济管理律行为 可持续发展理念 功能作用 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推广开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公平性、和谐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等。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研究

所谓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就是指以非盈利组织、政府以及公共企业为主体的公共机构,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其内容包括制定决策、规章制度、指示、监督、命令以及处罚等。依据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分为地方性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与中央性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

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是根据所存在领域和法律依据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金融管理法律行为、财税管理法律行为、产业管理的法律行为、竞争管理的法律行为以及行业管理的法律行为;二是根据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地方经济的管理法律行为与中央经济的管理法律行为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行为标尺、行为指南,是国家有效管理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约束作用与促进作用。

2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的研究

2.1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内涵的研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思想内容:一是公平性,即代内与代际公平的统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和谐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界的独立性价值与意义,适当地吸收自然生态中心主义的科学合理因素;三是系统与综合性,即运用系统化、综合性以及全面的观念看待问题,政府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与资源所具有的承载力。

2.2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功能作用的研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有效纠正经济个体理性的狭隘性与短视性难题,从而有效避免经济集体的无理性,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政府通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方式介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有助于有效纠正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现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三是有助于吸纳生态中心主义中的合理内核,超越人类自身的中心主义理念,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3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施研究

3.1 措施之一―采取措施充分运用财税的管理手段

要充分运用财税的管理手段,首先要在国家税收层面上,建立并完善环境、资源能源税的体系,根据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自然属性、损害成本等因素的差异性,施行有差别的税率;其次是在国家财政支出的层面上,在财政预算当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采取奖励、补助或者财政贴息的方法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2 措施之二―采取措施发展通信与信息技术民族产业

要发展通信与信息技术民族产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政府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政手段与财政手段加大对通信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绿色经济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坚持“引进来”的原则,将国外的标准当做标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任何一样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最高限度进行具有差异性的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这两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国家采取反垄断对策有效避免民族企业在产业链低端被无形压榨,而且有助于避免一家企业完全垄断技术标准。

3.3 措施之三―采取措施发展绿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要发展绿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明确绿色新兴产业与产业绿色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空间布局等,从而有效引导新兴产业选择科学的技术运行路线,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同效益;二是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来选择重点发展的领域与产业,同时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相联系,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

3.4 措施之四―采取措施充分运用金融管理的手段

要充分运用金融管理的手段,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绿色抵押等新型的环境金融产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因素吸收到投资、贷款以及风险评估流程中;二是要采取措施强化我国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乃至中小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其中可以发展的银行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等;三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金融循环经济制度,将环境信息作为考察排污企业金融信誉与信贷的主要参考标准,对于违法的企业办理银行贷款业务时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内容包括家庭、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经济事务的管理以及国家对经济事务与财产的公共管理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与发展,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舜.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3).

[2] 史际春.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Mohan Munasinghe,Jeffret Mcneely.Key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M].New York:The 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s,200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矛盾 协调关系 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 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 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 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 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 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 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 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 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 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 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如滴灌、喷灌比传统的漫灌水资源利用率要提高约10~20%,可以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据统计资料,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 M3,美国为514 M3,中国则高达5045 M3,是美国的十倍、日本的24倍,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差在科学技术,我们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发展节水型工业,充分发掘节水潜力,降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依靠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行动计划;指标体系;政策实践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46-05

目前,全球自然资源消耗量持续攀升,不可再生资源和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可再生资源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自“里约+20”峰会以来,人们愈发认识到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对扭转资源过度消耗、实现绿色发展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可持续消费,已逐渐被视为绿色发展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总体而言,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密不可分,通过调整经济体系运行方式等现实手段,在地球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大量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措施与实践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经验。本文对现有可持续消费国际政策措施进行了回顾与比较,特别关注了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与经验,并尝试提出了可持续消费国际实践带给中国的政策启示。

1 可持续消费国际政策措施概览

近20年来,人们对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理解和关注日益增加,在全球、地区、国家、地方等多个层面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在全球层面,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为地区和国家推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奠定了国际基础。2012年“里约+20”峰会又通过了一项有关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十年期计划框架-马拉喀什进程,建立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多方对话与合作平台。此外,各国政府还通过开展多边环境协议(MEA)谈判,来推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等国际协定的实施已经促使多国政府在产品生产、消费和处理阶段减少或限制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减少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影响。

很多地区和国家也积极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在地区层面,欧洲制定了《欧盟可持续消费、生产和产业行动计划》[1],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成立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领域政府专家区域委员会”。在国家层面,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等国已起草了可持续消费行动计划;捷克共和国、芬兰、波兰和英国都制定出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领域的全国性专门行动方案;而在东南欧地区、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北美地区和西亚地区,国家层面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规划是现有国家战略或其他中短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国家层面的政策工具还包括监管类、经济类、信息化类、自愿协议类措施等。监管类工具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规范、标准、产品性能标准、生产者延伸责任、化学品安全标准、禁止使用某种物质或产品的规定、建筑准则等。经济类措施主要包括:工业污染付费、家庭垃圾收费计划、排放交易体系、自然资源定价等。信息化措施包括:宣传教育活动、产品可持续性标识、计算生态足迹的工具、可持续采购建议等。自愿协议措施通常为各种类型的协议,例如公私伙伴关系、认证计划、生产者延伸责任等机制。

为更好地帮助决策者制定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战略与行动计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别提出了一套评价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指标体系,即“消费和生产方式变化核心指标体系” [2](见表1)和“可持续消费指标框架”(见表2)。

2 区域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实践

2008年,欧盟制定并颁布了“可持续消费、生产和产业行动计划”,重点关注改善产品的环境绩效以及增加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8个关键方面:对更多产品提出生态化设计要求;强化能源和环境标签体系;对高能效产品进行奖励和政府采购;实施绿色公共采购;产品数据和方法的一致性;与零售商和消费者合作;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生态创新和提高产业环境能力;在国际范围内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由于现有市场驱动力和工具(能源标签、生态标签和消费者信息)无法激励生产商开发创新高效设计方案,欧盟于2005年引进了生态设计指令。生态设计指令建立了产品生态设计强制性标准框架,以产品生命周期理念为基础,要求各行业对产品进行生态设计;该指令也是极少数既能提高能源效率又能减少CO2排放的政策工具。

除了欧盟层面的政策和措施,一些欧盟国家还采取了国家层面战略。根据2007年对欧洲国家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战略的调查显示,所有战略都采用了相似的措施和行动,包括生态标签、政府绿色采购、向消费者进行资源退化、污染和废物等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欧洲采用的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政策措施一般包括监管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化措施,每一种措施又分为强制性的和自愿性两类,具体情况见表3。

欧洲很少在可持续消费领域采用监管类措施(如禁令)。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有损人类健康与环境的产品进行限制,其中一个成功案例是在欧洲范围内禁止使用危害环境的白炽灯泡;欧洲还有一些禁止某些消费行为的规定,比如要求进行家庭垃圾分类、禁止将不同垃圾混合(如食物残渣、电池和塑料)。

经济类措施主要是政府通过税费或公共支出来调控经济。此类措施往往通过定价或者改变购买行为来消除环境外部性。例如,汽油税是一个可以直接影响驾驶行为的经济工具;伦敦和斯德哥尔摩实施的交通拥堵费,对家庭提高能源效率进行补贴等实践也属于此类措施。此外一个重要的经济工具是奖惩制度,即对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补贴或免税,而对购买不环保产品的消费者收取额外费用。

信息化措施也极少强制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但是欧盟和国家广告法是一个例外,该法要求规范使用环境声明和营销术语(比如“有机”等字样),属于强制性信息工具。欧洲使用较多的是自愿性信息工具,包括产品生态标签(ISO一类)、环境产品声明(EPDs,ISO三类)、有机食品标签、对消费者的建议和教育等。然而,单独使用信息类工具不足以消除消费者理念与真实行为之间的巨大差距。

2.2 北美洲可持续消费政策实践

自2002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为支持马拉喀什进程实施已经召开了2次会议(2008年在华盛顿,2011年在渥太华)。但美国可持续消费的成效甚微,鲜有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计划与战略。决策者仍然只从效率标准、信息传播和公共教育角度来解决现有资源使用造成的不利影响。目前,美国已经采取了一些与可持续消费相关的政策措施,例如鼓励“理性增长”,实施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规划以促进城市和郊区的集约发展,鼓励人们选择非机动车出行,实施社区农业种植计划等。

美国可持续消费的核心领域是粮食种植和分配网络,超越传统型农产品供应链,开展创新型安排。类似的实践还包括服装、儿童玩具、工具及其他家居用品的再利用和共享网络。

为了在美国制定可持续消费蓝图,北美地区有效利用了企业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例如通过多方参与进程促成了建筑物“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认证的诞生。美国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机构必须采购节能、节水的环保产品,也向市场传递了“可持续消费”的有力信息。

2.3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可持续消费政策实践

2003年,拉丁美洲地区最先举办了关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马拉喀什进程”区域协商会议,建立了一个实施《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的平台。会议还制定了区域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战略,确定了优先事项、具体行动和具体试点项目。区域战略强调了强化政府机构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在生产和金融行业实施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政策与行动的重要性。

2003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成立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领域政府专家区域委员会”,专门为该地区实施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战略提供支持。委员会与“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环境部长论坛”紧密结合,共同支持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区域战略的实施。

2009年,管理技术和信息产业中心(CEGESTI)对拉美20个国家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调查。调查显示,其中14个国家建立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相关措施和机制。其中,政策类占35%,计划类占20%,项目类占10%,活动类占5%,超过40%的国家把可持续政策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尽管各国在可持续消费机制理念与实施形式方面有所进展,但具体行动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超过80%的国家表示,可持续消费措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原因是机制实施时间不长,并没有真正融入国家治理程序。在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工具使用方面,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最常用的是培训、技术援助和激励工具。最典型的激励措施是为环境投资提供融资、收税激励和自愿协议,法律、法规和惩罚手段则较少应用。目前,该地区已经确立了四项首要任务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包括:

(1)国家政策和战略:在发展政策、规划和战略中融入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标准;量化区域性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措施的成本效益;加强公民知识交流和培训;在大众消费品生产行业强调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重要性;尽力改善不良环境和社会影响。

(2)可持续生活方式:调整和采用措施帮助所有公民能负担得起可持续产品和服务;根据种族差异制定不同交流措施;鼓励在教育规划中纳入可持续消费教育;吸引采用更严格环境规范和标准的跨国企业。

(3)中小企业:优先发展次区域层面的环境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并建立相关机制和经济手段,以促进行业向可持续方向转变,包括制定具体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指标。

(4)可持续公共采购:提高决策者意识,推动国家层面实施可持续公共采购,并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逐渐纳入环境和社会标准。

3 国际可持续消费实践的政策启示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正在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重点。纵观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可持续消费与推动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减少贫困、提高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对中国推动可持续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有国际可持续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经验恰好为中国推动可持续消费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3.1 明确中国可持续消费战略定位,制定中国可持续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

目前,国际社会采用最多的政策措施就是战略与行动计划。中国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提出: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已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上升为战略目标。然而,中国的可持续消费实践刚刚起步,可持续消费理念尚未纳入各级决策层视野,也尚无针对中国具体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战略与政策设计。亟需采取行动,充分明确可持续消费在中国的战略定位。在确定可持续消费的战略地位后,需要开展顶层设计,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中国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长短期目标、重点领域、优先行动、实施方案、监督机制、保障措施等。战略与行动计划要遵循几个原则: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充分吸纳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提供综合政策框架等。

3.2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在明确可持续消费战略定位与相关战略目标后,还需要配合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实施进展。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中国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水平不尽相同,不能完全套用现有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随时评估中国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现状、进程、趋势,衡量政策效果,评价实施有效性,指导中国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具体实践,推动向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的转变。此外,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评价指标还应与GDP以外的用于衡量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密切联系起来,这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鼓励企业投资,加强公众参与

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可持续消费实践显示,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对于推动可持续消费有着重大作用。目前的各类国际政策措施重点强调了政府的作用,还应充分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持续推动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转变,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监管类措施、经济类措施、信息类措施等),鼓励企业对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投资。欧盟、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的经验表明,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需要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建立同盟关系,需要开放渠道以便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参与。因此,在努力实现可持续消费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应开辟并建立开放的空间和渠道,以便于促进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鼓励公众参与的民间团体组织、企业、以及学术界进行对话和协商,共同推动实现可持续消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装饰工程;绿色施工;重要意义;施工原则

1.前言

在装饰领域,传统的装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建筑垃圾、废弃物,同时,装饰材料从生产、加工、运输,甚至到使用的各个阶段都会消耗大量能源。无论是废弃物、垃圾的产生、处理与排放,还是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都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负而影响。由于装饰活动规模和时间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而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针对装饰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绿色施工这个概念。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管理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尽可能地降低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能源消耗,以实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这就是绿色施工的内容。它是人类而临资源紧张和生存环境恶化,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利一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更是新时期而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施工以高效、节能、环保、低碳为特点,以最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不断改进施工措施。对于传统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材料浪费等各类问题,绿色施工都采取了专项措施予以改进。绿色施工不是简单一两个措施,而是以环保理念为核心的一整套环保施工方式的综合利用,通过专有技术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负而作用降到最低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方式[1-3]。

2.绿色施工在装饰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1推动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其次,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2.2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硬环境?

???? 要想实现整体提升城市面貌与形象,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除了提升必要的软环境,必须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城市的硬环境。这其中就要求在施工程有效落实绿色施工,保障好城市的硬环境秩序良好。?

? ???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硬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扬尘、施工噪音以及施工期对施工段局部生态环境暂时的影响。施工过程开挖路面,压占土地、植被和道路,局部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水土流失加重,施工过程的施工噪声、地面扬尘和固体废弃物对局部生态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2.3有利于保障带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以正确处理。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繁荣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辩证对待、不可偏废。

??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反作用的。一方面我们靠基本建设带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环境建设会对经济发展起到反作用,如果我们的环境建设保护工作得到落实贯彻,那将会反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是否有效落实绿色施工对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4营造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环保的观念也越来越强。目前建筑装饰市场上还有许多超标材料的存在,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一旦长期处于我们的居住环境之中,会造成恶心、头晕、腿脚无力、过敏等状况的发生,情况严重还会诱发一些其他疾病。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保证人体健康,构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3.绿色施工应遵循的施工原则

3.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这是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精髓和关键所在。是装饰工程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可持续性原则,是在装饰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神态环境和生态循环,做出准确的制定和规划,从而确保建筑项目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3.2舒适性原则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装饰工程要符合舒适性的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在建筑项目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环境的合理优化,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可以充分的满足住户的需要,创造舒适的内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舒适性,是人们可以接受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筑物可持续运行的方向保障。

3.3节约性原则

节约性原则指的是,在满足建筑物自身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能源节约,从而减少建筑项目对于外界资源的可依赖性,以自身的能源生产来促进和维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节约型原则,从另一方而来讲是可持续性原则的进一步有益补充,从而更加突出什么是绿色装饰以及绿色装饰的意义所在。

3.4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体现出来的经济性,是在强调关于生态建筑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原则,不是在建筑过程中的技术和原材料的经济约束。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肯定会用到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再配合先进的建筑施工原材料,从而保障生态建筑的合理有效运行,低消耗运行和节能化运行,人人降低了生态建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破坏、对于外界能源物质的消耗,从而达到“经济性”的优势运行。从另一个方而来说,绿色装饰工程就是一种健康性的、持续性能的经济建筑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装饰工程中实行绿色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该理念的实施者,装饰施工单位应强力推进绿色施工,严格制定绿色施工的强有力的激励措施[4],并积极引导业主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共同推进绿色施工的管理、技术和政策规范的系统研究,从而推进绿色施工技术更上一个技术层面。更好保障城市环境的安全、舒适性。

参考文献:

[1] 张希黔,林琳,王军.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2011,(08):241-244.

[2] 李明惠. 建筑工程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探讨[J]. 山西建筑,2013,(06):314-31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营林生产;发展;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91-01

一、前言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产业,营林管理工作在培育森林储备资源、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及美化林区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以加强营林管理工作为基础方针,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营林工作发展主要针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特点,强化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过度重视开发与应用营林资源,缺乏对林业资源本身的恢复性重建与可持续发展动力,营林工作的加强必须要注重营林建设的面积恢复与营林绿色资源的可持续性恢复,要不断改善和增强林业的使用价值,保证林业资源的原始性,提高林业资源的有效性开发。目前,我国在营林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不稳定、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营林管理取得实效,促进营林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对策。

二、以科学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强营林技术管理

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结合林业特点,以科学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科学技术为出发点,加强营林技术管理,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促进林业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科学发展林业资源,有效实现营林建设的生产力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把握好市场发展与运营规律是一个重点,科学规划营林建设的未来,必须要重视营林技术要求与管理能力。

2.1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营林技术的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建立现代林业技术的服务体系。如:有人提出“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同时,为切实提高营林工作者的技术含量和职业精神,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明确营林工作者的营林思想,切实改变重造轻管现象,巩固造林成果。并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栽后抚育管理工作,从而扭转那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2.2 加强林业技术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创新,加强对科技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在营林技术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断优化林业资源的整体质量。如:利用生物共生互利的技术原理,拓展多树种、多层次的林业产业建设结构;利用基因遗传的改良技术来造林,促使人工造林符合优良基因培育的基本目标。加强营林技术发展,增强营林开发技术的合理运用,有效提升营林建设与开发特色,不断提高营林技术的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实现未来营林转变与发展的规模化与效益,不断提高营林建设与造林的开发与恢复并重的发展模式,提高营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重点,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造林的成活率,林木生长量与保存率等进行实际统计,进而预测造林的实际保存面积。而不同树种的经济效益不同,其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不同。因此,经济效益在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必须切合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林木生产的经济效益:

3.1 以持续发展为理念,优化营林生产结构

加大对新兴林木的扶持和培养力度,有效促进林业产业的结构重组,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营林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加强科研,开发新品木苗,加强特色林业项目的建设,实现高层次精深综合加工的转化。并合理调整林业的工业产品结构,有效促进林业产业的结构重组,逐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优化营林生产结构,实现营林发展的经济效益。

3.2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培育优良树种

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对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用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并在培育过程中,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营林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合理施肥,防止病虫害。同时,要在培育造林树种的同时设计好木材产品的销售渠道,确保营林经济效益的实现。

3.3 以经济效益为重点,提高营林投资标准

林业的投入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直接动力,是营林事业稳定发展的强制因素。提高营林投资标准,增加投资收益是营林生产管理的现实发展意义。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应以多个树种为参照物来综合衡量林木生长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按照生长的速度与经济的价值来确定有效的对比指数,从而更好的分析林木生产量,造林总面积及经济指标,进而制定恰当的营林生产投资额度。同时,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森工企业可根据林场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抚育规程和采伐强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加速育林金的周转增值。

四、以完善监督管理为手段,加强营林质量管理

生产质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不断完善营林工作监管体系,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实施动态化的监测管理,使林业整体状况得到及时有效的把控,是加强营林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监督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4.1 加强林业质量监督

监督森林资源的生长质量,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掌握林木的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制定综合有效、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营林质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31

1 林业生态功能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林业生态功能分析

森林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空气净化站,它对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涵养水源、储存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能将大气中一部分降水截留,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及侵蚀,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林木的根系相对于其他的植物而言是相对发达的,树木的根系根植于土壤之中,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森林起着屏障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沙对农田、村庄及城市的侵袭,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森林能促进气候的调节,降低工业废气对空气的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能降低太阳的辐射,加大空气湿度,同样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气候温差,改善水分循环和气候条件,形成区域性的降水,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1.2 林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资源的耗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人口与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大气污染形式日趋严峻;林地被占用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锐减,作物产量也不断减少,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产业,恶劣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生态林业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林业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态林业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林业建设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地和谐。传统林业向现代化生态林业的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木的砍伐及生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济效益,但长久的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林业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整体。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民生相结合,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能稳固生态经济的平衡、多样化发展,在和谐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态化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并完善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作为环境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资源,为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林业建设还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重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粗放式资源耗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以仿生学方式对传统材料进行设计,是科技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

2.2 生态林业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是否达到平衡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在遵循生态建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林业系统的建设为环境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使对生产力的保护及发展,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目标,突出的反映了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我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我国的少数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为了更多的获取粮食,农民开垦森林,但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更加趋于恶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化发展一体化。

3 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探析

3.1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和法律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对林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组织机构的划分及管理原则,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林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可以建立起林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并做好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对林业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2 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及破坏,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固定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的措施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政府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加强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根据不同林木生长特征,积极改善其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封林,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为给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一些林木在造林后需进行封林养护,同时还要加强对林木保护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因地制宜。

3.3 保证充足的资金的供给,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必须的机械设施配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人才的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对水平流失、大气污染等治理问题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成果收效甚微,在治理效果上依然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整顿。

明确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让人们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视,凸显出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林木对防止大气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房间都具有优势,传统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林木的保护、培育,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体制,这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保护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3.4 加强林木种植的数量及质量,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

林木的种植及保护是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一些林木贫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利用荒地开展造林活动,提倡退耕还林;政府要制定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征林审批制度,保护生态林,向人们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有必要时封山育林,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格杜绝森林火灾,保护与种植并行。

建立良性且有效的循环机制是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木的生长速度高于林木的消亡速度才能算得上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林木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工作状况对其进行负责人员进行奖惩,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好的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社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养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科学、统一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严格的规范制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改善林木种植结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是兼具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生态价值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5(01):117-118.

[2]唐晓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J]. 科技风,2015(17):84.

[3]吴俊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吉林农业,2013(03):186-187.

[4]赵宇翔. 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7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土地、住房商品化开始实施试点改革,30年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该阶段,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房价波动极大,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社会人居住房不合理分配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出现开发房地产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情况。以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分析,一度出现房地产业过热现象,如2007年我国房价连续5年上涨情况结束,开始产生下跌情况,特别是部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跌幅已达到一半以上,交易量萎缩现象极为严重。为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破裂,建设和谐社会,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进行了宏观经济调控。笔者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等方式,按照“宏观—中观—微观—预测—战略推导”为线路,进行和谐城市构建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的概况

房地产经济是指以房地产为主体,围绕房地产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产生的人和人间的经济关系,是房地产经济关系有机结合房地产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房地产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经济活动与其条件都被成为房地产经济。其中房地产直接生产过程为房地产生产,房地产再生产与其实现过程为房地产流通,房地产生产目的的实现与部分直接生产过程在消费环节的延伸为房地产消费。在整个房地产经济活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条件。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三个层面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考察。微观层次是指将房地产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其产生的一切经济行为与对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的运行。中观经济是指房地产部门经济、区域经济。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类型,房地产部门经济在与其他经济具备相同属性的同时,还存在诸多特殊性及规律;各个省、市与区房地产经济被称为房地产区域经济,也可被叫做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部门。宏观层次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为主体进行考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房地产经济更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构成成分。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现状

“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种种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其可持久性加以重视,站在统筹关系角度分析,做好城乡规划、能源节约等工作,实现房地产建筑规划形态、住宅功能、环境效益、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

李晓云认为,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需求,必须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房地产经济发展做好各方协调关系,如人口、环境与资源利用等,并始终坚守资源集约、经济效率提升等原则,实现房地产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目标。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房地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中应对环境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为环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能够符合环境对其发展的需求。2.房地产经济自身发展。房地产自身发展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条件,如房地产自身发展不足,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基于此,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经济必须满足自身发展要求。3.房地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动性,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也就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决定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经济因与社会具有互动关系,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013年20%下降为2014年10.5%,为加大调整力度,提高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以房地产图1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2015年1到2月份开发投资进行探究,8786亿元为该时间段开发投资总额,和2014年相比,投资增速只下降了0.1%,其中住宅投资总额为5922亿元,占总投资额67.4%,增长率为9.15,回落点为0.1%,如图1所示。整体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为供过于求,为改变该现状,要求相关部门、企业必须对房地产投资问题加以重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分析

(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产业链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推动转变为全面基础,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提供有利条件,并将服务提供给人们生活与有关产业发展。1.经济发展中确定房地产业重要增长点产业地位,为调整其他产业提供可靠保证;2.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和房地产数据统计的完善,各个区域数据统计工作的加强及经济数据的及时公布。通过房地产数据信息制度的建立,可将土地出让总量等行业有关数据及时公布,能够将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真实、透明与全面原则充分体现出来;3.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利用行业发展预测模型的合理构建及有关产业政策制定,可对土地供给总量、商品房供给总量加以控制,确保供求调节的平衡性;4.房地产业预警系统、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为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措施

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导致大量贷款、投资人员无法正确感知风险,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投资者此时才意识到房地产投资风险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为避免银行流动性危机的出现,降低国家经济影响,必须有效控制房地产施工,规范市场行为,降低投机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为构建良好的发展市场,必须加强政府宣传,正确引导购房者;并对银行信贷加以严格控制,防止商品房价格背离价值现象的出现,对房地产过热现象加以控制。

(三)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战略措施

在经济核心圈位置实施大规模土地开发计划,以政府提供限价土地、大型房地产企业提供开发资金的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方式,在确保开发商获取相应利益后应对商品房价格加以限制,并利用限价出售土地的回款对项目区域政府配套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如公交体系的完善、学校医院的兴建等,以此达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战略措施

集中统一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实施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相符,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符。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土地保护为中心,建立土地开发与经营制度,对现有土地开发投资去向合理规划,对农用土地、城市待开发土地资源加以重点保护,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土地地权关系加以处理,如占有权、使用权等。土地供应市场的统一建立,应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等特点,通过土地整治,与土地收益管理水平的提升,可实现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分析、研究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可对市场主体行为选择进行有效约束,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在充分发挥房地产经济功能的同时,应了解与掌握房地产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措施,实现住宅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强大支撑。

作者:张艳艳 单位:河南省省直机关房地产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

[2]侯姝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3).

[4]王勉,唐啸峰.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张霞伟,丁姝.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对可支配支出的短期影响研究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J].品牌:下半月,2015(8).

[6]张红,李洋,张志峰.中国城市软实力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3).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8

十项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

十项措施: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十项措施,明确具体,突出重点,统筹城乡,支持发展,改善民生,惠及百姓。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经受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央审时度势,见事早,行动快,已经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现在又决定采取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这些决策和部署及时而必要、果敢而科学,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同时,当前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这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非常必要。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就会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使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调整宏观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不仅会促进投资增长、消费扩大,继续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会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项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项措施引来各方热议好评,不仅大大提振国民信心和国际社会信心,更将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产生实质性的积极影响,无疑是一件利在当前、泽被长远的大好事、大实事。

在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的不容乐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国务院出台的这十项政策措施,目标直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却非一时之举、偶然之策。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再到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等,一系列措施均注重打基础,强民生,做的是固本强基之事。可以期待的是,这样的切实与务实之举,不仅能够有效使中国经济摆脱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更能使中国获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长时间的健康发展。

随着相关行业因应世界经济形势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因应国家出台的这些措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所受的不利影响或将加速消除。而随着这十项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实施,中国经济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将在投资与消费的推动中进一步显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亦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够劈波斩浪,胜利前行。

扩大内需促增长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扩大西部内需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新机遇

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在近日召开的2008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西部,这将给处于困境中的民营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西部地区的腾飞也要更多寄希望于民营经济。

当前,在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困难、出口锐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西部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未来中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希望所在,因此,国家也将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曹玉书说,比如10大扩大内需工程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国家对于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将倾向于西部地区。

曹玉书认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民营经济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西部地区要想增加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壮大是不可能的”,他说,“西部地区要想实现真正的腾飞,不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环境,更多的要寄希望于广大的民营企业。”

曹玉书认为,虽然目前有相当一批企业破产,但从宏观上看也是一种战略性调整,很多企业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对于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冲击相比不是很大。“相反,西部地区这些年一直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了很好的基础,此次金融危机将为我们继续打造好实体经济带来更多机遇。”

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传递了哪些新信息

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年中国家已将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前,“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

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在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再度启动。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

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

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扩大内需已成经济工作重点。初步汇总,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从今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央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百姓将从十项措施中受益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国家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加快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大事、实事。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等;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等;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进行改造等;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低收入群众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则会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通过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添后劲

这次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未来我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增值税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就是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重复征税因素,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励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增值税改革在企业界已成为共识,这项改革此时出台也正是应时之需。目前,我国已经在东北等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认为,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必将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也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哪些信号

货币政策发生重大方向性转变

“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仅从字面含义上来看,宽松是相对于从紧而言的,二者在操作方向上相反。与去年以来从紧货币政策相对照,这次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方向性转变。

表明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是在传递国家提振经济的信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在国内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的苗头,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之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都是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提振经济的表现。”袁钢明指出。

更多宽松的具体政策会陆续出台

9月底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已连续多次采取协同降息的方式,对经济进行扩张性干预。而我国央行也已在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已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我国货币政策新基调的确立,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相应的具体措施陆续出台。

央行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为将来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十项措施也可以看出,这次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

中国人民银行也明确表示,在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央行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央行制定五大举措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10日召开的行长办公会上提出,人民银行将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深入研究制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切实做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央行提出,要切实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措施包括:

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

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

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现金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现金供应的前瞻性;畅通国库资金支付清算渠道,提高国库资金收支效率;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资金范围,实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由国库直达最终收款人;积极推动国库直接办理各项社保资金收支业务,提高社保基金收缴和社会化发放效率,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陕西:近期投资260亿拉动内需

11月12日陕西政府召开当前全省经济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国务院召开的各省区市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就贯彻国务院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保持陕西经济较快发展做出安排。

会议提出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统筹兼顾,加强领导,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

会议提出从以下方面落实中央十项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铁路重点推进郑西客运专线、西安―成都客运专线、西平铁路等;公路重点推进宝平高速、西宝高速改扩建等;机场方面要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改造项目;水利设施方面,实质性启动渭河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同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城市电网以及环保等项目建设。

二、支持一批优势重点工业项目

重点支持大飞机、支线飞机制造和能源化工产业、重大煤田开发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建设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配套的五个园区。加快推进重点能源化工项目和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对优势产业的重大项目,财政可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对拥有市场前景较好产品的企业,其流动资金贷款有困难的也可予以贴息。

三、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

要在继续实施好原有规划项目的基础上,搞好项目策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盘子。明年,重点抓好扩面、提标以及新增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加快进度,确保质量,条件成熟的项目,市县可以提前实施,省上补助资金按原规划拨付,绝对不欠一分。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首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和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其次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方面,以加工业为主,加快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第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增加相关资金用于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

五、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全面落实中央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各项政策。

六、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

当前确保农村受灾群众住进房屋过冬,在新房过年。明年省财政计划安排10亿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外出招商,力求有所突破。

八、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9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措施

现如今,可持续发展观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科学发展理念,开始被社会各个领域广泛运用。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而林业发展项目是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林业运行体系中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在整体经济模型建立的同时,实现环保要求,并有效落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发展目标。

1林业可持续发展历程

回溯我国林业发展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林业发展的初期,时间跨度在1949—1978年,其中,传统林业占据主要地位,为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管理基础。也正是这一阶段,林业出现了大面积砍伐的现象。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时间跨度在1978—1994年,这个时期,国家和政府提出了“林业三定”原则,不仅要集中稳定山权和林权,也要对自留山进行有效管理和系统化控制,并且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开始初步探索可持续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多数林业资源持有部分和个人还没有对林业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在运行目标和管理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林业改革进展往往存在落后问题[2]。第三阶段,是林业发展正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开端,从1994—2016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世界环境大会以及林业转轨发展台式的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部门开始细化处理相关问题,以保证新发展道路运行的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林业发展进程中,正是由于部分地区和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问题,林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型之间也缺乏实际效果。

2林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措施

2.1升级科技模式

在林业发展体系建立后,要结合经济结构和保障机制进行统筹安排,确保环境和资源管理框架体系之间的稳定性,也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最有效的管理路径,确保林业发展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体系,实现科技兴林的管理趋势,也为林业整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推进精细化管理框架体系,为林业建设科技含量的全面优化提供保障[3]。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化发展模式中,也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确保控制体系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进程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2.2建立创新机制

在产业发展模型建立后,要积极创新发展理念,保证管理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符合实际标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要将企业作为主体,将市场作为导向模型,集合科技力量和相关操作手段,进一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创设科技创新理念和运行体系,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升。另外,针对技术模型,将林业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管控方针结合在一起,能最大化的升级管理模型和控制效果,升级数字化林业管理理念,真正推进经营和管理精确化发展程度,实现林业现代化运行效果。在创新机制建立后,要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办经济实体管理机制,为技术项目优化运行提供保障,也为科研项目和生产建设项目之间的有效衔接提供保障[4]。

2.3优化发展渠道

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要对发展框架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一是要积极拓展林农结合机制,在日常林业发展结构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并且保证生产、管理等常规化项目能秉持以林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作原则,保证林农结合项目的有效开展,并践行多种经营的管理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的项目。目前,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方式应用的较为广泛。二是要积极开展规模化生产以及多样化管理体系,提升生态效应的管理要求,并且结合景观效应和经济效应,真正践行造林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保证管理模型和管控要求之间项目的稳定发展,实现林木加工养林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有序开展相关管理和项目发展工作,为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推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优化的进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升级经营管理模型的实效性,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提供路径,深度优化林业经济运行结构。发展进程中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提高开发力度,确保低层次原料加工项目转化为高层次综合深加工项目,为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供更加坚实的动力,培育新型产业的基础上,改善传统发展模型,积极践行产业重组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作者:毛军 单位:甘肃省渭源县林业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沈晓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产措施[J].现代园艺,2015,(11).

[2]徐黎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在不动产登记中的作用[J].环境与生活,2014,(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10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29-01

2013年10月24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发改委杜鹰同志提出:“推动完善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健全管护机制,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因此,推动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新台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这也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重视的基本原因。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时,要同时考虑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现实。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全面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理念,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走现代水利之路。有了水利,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同时配合增产措施,农业才可能大幅增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水利的意义和作用所在。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总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为关键,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突出重点,抓住本地区的重点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应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分步实施。规划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状况,掌握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确定相应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应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农田水利投入不足,水利管护机制不健全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农业水利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对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概括来说就是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农业水利,用现代设备、材料装备农业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水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水利。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策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积极发展。农业水利工程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不只要解决思想认识、科学管理、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还必须解决很多技术问题。为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应重点研究节水、节能、节约投资的技术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农业水利工程科学技术提到新的高度。

2.1加大对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开工---推进----储备---论证”的思路,多规划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和水环境的项目,重点做好流域综合规划,包括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等项目建设。

2.2水利工程建设,一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制定完善县乡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制定“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分年实施计划方案。二是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实施江湖堤达标工程。三是要解决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经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3统筹安排工程建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与农业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和减灾能力。按照水源、渠系、田间工程统筹规划、配套实施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已建和在建的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灌区工程。继续积极推进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着力增强区域水资源调控和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2.4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污染排放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严格限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及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扩大灌溉面积和新上高耗水项目。继续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休养修复部分耕地。

参考文献

[1]杜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10.24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11

摘要: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对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以期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高效节水型农业;经济意义;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要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现行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体系。现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均水资源匮乏,地域性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200 m3,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特别是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亿~500亿m3。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1]。

1.2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1]。

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 000 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 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2]。

1.4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3]。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3]。

2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2.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4]。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4]。

2.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5]。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5]。

2.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6]。

3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认识有偏差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的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各地已经对节水农业或效益农业比较关注,但尚未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给予足够的重视[7]。

3.2高效节水与农民利益结合不够紧密

只谈节水,大多数农民很难看到实惠,这样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很困难,各项节水措施也就很难实行;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节水给农业带来的好处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3.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未普及

高效节水型农业不仅要有良好的设施,还要有相应的节水灌溉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看来,在节水的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措施结合不够紧密,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措施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等因素,否则不仅无法节水,反而会降低产量和提高成本[8]。

3.4高效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要实现节水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合理的管理措施管理农业的节水问题,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8]。

3.5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不健全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就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4.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6]。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2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

4.3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地理和社会原因,我国很多地区在保证本流域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很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实施调水工程,可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9]。

4.4优化污水处理,实现工业和生活污水再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的用水量逐步增加。由于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与生活的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改善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污水的处理,使其达到灌溉水标准,不仅满足农民的农业灌溉,也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这样就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应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把污水处理及其回用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中[9]。

4.5推行供水到户,加强生产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主要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行供水到户,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灌水管理体系与措施。一般供水到户分为3个层次,干、支或干、支、斗3级渠道由灌区管理处负责,并逐级定额量水、配水、计费。斗、农、毛渠或农、毛渠由以村为单位的农民灌水协会负责量水、配水、计费。毛渠入田由农民计量浇水,并在毛渠末端核算水量水费[9]。而科学严密的用水管理体系就可以避免管理上的用水浪费,让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4.6加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提高节水意识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长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而这些投入无法完全从农业收入中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1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11]。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家庭,由于水费的支出只占了的整个家庭支出很小一部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应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除了统一管理之外,加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全社会树立起节水意识,变节水为全民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13]。

5参考文献

[1] 李艳杰.科学利用水资源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222.

[2] 季琨,胡瑞法,张林秀,等.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刘廷娥.泽州县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9):63-64.

[4] 徐锋.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5] 曾献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与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05.

[6] 王兮婷.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7] 安伟,徐澜,樊智翔,等.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11-13.

[8] 谢兴贵,侯国林,马建军,等.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5(8):100-102.

[9] 周锦华.江汉平原荆州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10]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12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所以对2010年到现在六年的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必须判断清楚。

国内普遍的看法(国际上也有很多人持这种看法)认为,中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速下滑,是中国自身的经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的问题与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采取的4万亿反周期措施的后遗症共同造成的。

那么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完全正确呢?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的调子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又该怎么理解这一总的政策取向呢?

外部性、周期性因素造成下滑

我个人的看法是,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中国肯定有很多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的问题需要解决,这点必须承认,勇于面对。2008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措施,由于应对的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在政策推行时肯定也有不少疏忽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但是我认为,从201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

这并不难证明,可以比较在同一时期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的总体经济表现。

中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6%,2014年是7.3%。跟中国同样发展程度的巴西,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7.5%,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0.4%,一样是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更大。

金砖国家之一、人口超过10亿人的印度,2010年增长速度是10.3%,2014年是7.3%,和中国大致一样,但是印度实际的增长表现更差些。有两个原因:一是2012年印度的增长速度只有5%,中国是7.7%。也就是印度从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2年的5%,下滑更猛,2013年后触底反弹。二是2014年印度改变了经济增长速度的核算方法,让印度当年的增长速度增加了将近两个百分点,若把这两个百分点去掉,印度2014年增长速度达不到6%,所以印度经济增速下滑比中国更猛。

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同一个时期一些高收入、表现一向比较好、出口比重比较大的经济体的表现: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5%,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3.3%。中国台湾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8%,2014年的增长速度是3.5%。新加坡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5.2%,2014年的增长速度只有2.9%。

照理说,这些经济体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同一个时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跟中国一样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中国还大。

因此,从这些跨国、跨地区的比较来看,不难证明中国从2010年以来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因素造成的。

供给侧、需求侧同时发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不能回避,在中国经济工作当中,确实要坚定信心,推动各种改革。

但是,当外部性、周期性因素是增长速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时,在推动一些必要的体制机制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稳增长、反周期措施。

如果没有稳增长、反周期措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太厉害,可能会造成就业和银行呆坏账急剧增加的问题。如果就业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银行呆坏账急剧增加则可能产生系统性金融问题,影响到整个金融安全。

当这些问题发生时,其实是不利于中国推动应该有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改革。因为当危机发生时,政府采取的很多应急措施可能会跟中国所需要的改革不一致。

所以,在当前状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工作定的总的调子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一定要理解。

在外部性周期性下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扩大总需求的稳增长、反周期的措施是必要的,并且在推动结构性改革时,也要把结构性改革的各种措施理一理。

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长期来看对提高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肯定是好的。需要考虑的是在短期推行时,有些措施可能会抑制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因此要有轻重缓急,要审时度势。对那些短期能增加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的改革措施,应该优先推行。对那些短期可能抑制消费或是投资需求的改革措施,就需要审时度势。并不是说不应该推行,但是推行的时间点要掌握好。

扩大总需求应以投资为主

在稳增长、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措施当中,到底应该以消费为主,还是应该侧重投资,前段时间国内有很多争论。

国内外学界有一种看法,把中国过去的增长方式称为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并认为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有不少学者把中国当前的经济困难归结为2008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的后遗症,认为以投资作为反周期的措施是不可行的。这些学者建议中国应该改变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为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认为消费很重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消费能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收入必须要不断增加。收入怎样才能不断增加呢?就要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如果为了刺激消费,用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或是用减税的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都只是一次性作用,居民收入不能持续增加。

要持续提高收入,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或者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前提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生产率水平提高后,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就多了,附加价值也提高了。但是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多少价值取决于交易费用。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费用越高,实现的价值就越少,所以还要减少交易费用。

提高劳动率水平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需要投资,减低交易费用的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需要投资,所以政府扩张需求的措施当中,应该以投资为主。

当然投资必须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或者能降低交易费用的投资。

中国的政策与西方不同

国内学界、舆论界一般都是拿国外的理论来看中国的政策。比如,大家说过去中国的政策是需求管理,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去年11月10日,中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国内学界、舆论界马上又说,中国抛弃了凯恩斯主义,中国现在拥抱供给学派的政策了。

这两种看法其实都不正确。

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是“挖个洞、补个洞”或发失业救济的短期提高需求,但长期不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措施。供给学派的政策是在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盛行时,美国总统里根推行的政策,这个学派主张用普遍降税的方式来提高投资的积极性,反对使用产业政策。

但是,中国过去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吗?实际上,中国过去以及2008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投资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消除增长瓶颈,这种财政政策在短期提高了需求,长期也降低了中国的交易费用,提高中国的生产率、竞争力。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可能做不到,因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普遍完善,顶多老旧,政府再投资基础设施只能是把现有的基础设施挖开,再补上,这种投资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有限。但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用于消除增长瓶颈的新建项目,是可以提高生产率水平的。

所以,这不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而是超越凯恩斯主义,把需求和供给的增加结合起来的措施。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是因为中国确实有税收过高的方面要降低,也有过剩产能应该退出,同时中国也有很多短板需要补。这些都是供给侧的改革。

但是中国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推行供给学派的政策时是反对产业政策的。中国现在推行的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既要有反周期的稳增长措施,也要有针对个别产业的政策。这跟供给学派的主张完全不一样。

实际上,中国过去的政策既不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现在的政策也不是供给学派的政策。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分析清楚中国当前经济的实际问题和机会在什么地方,中国的政策该怎么做比较好。

超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

每一个国家确实都会遭遇到周期性的冲击,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应该有反周期的措施。可是发达国家的反周期措施,很难跟促进增长的措施结合在一起,而发展中国家是可以跟促进增长的措施结合在一起的。

发展中国家面临国际冲击,或者是周期性下滑的时候,政府同样应该做些积极的稳增长的措施,比如主要在基础设施。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是发达国家那样的挖个洞、补个洞,中国是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投资,所以是需求侧的管理,同时也是供给侧的补短板的措施。

另外,发达国家的产业跟技术都是在全世界最前沿的,自己必须发明新的技术、新的产业,风险大,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多产业的升级属于补短板的产业。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政府在因势利导这种短板产业的发展时,中国可以根据短板产业的需要,支持发展相关人力资本、金融、基础设施等等。所能用的信息、政策手段比发达国家多,产业政策有可能也应该能做到精准。不能因为发达国家推行供给学派的政策时,反对产业政策,中国也就不能推产业政策。实际上中央也是说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

发达国家的理论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产业特性、生产特性提出的,他们的宏观政策、发展政策有他们的特性。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要用发达国家的理论来套中国当前的问题,或者用来理解中国当前的宏观政策。因为照这样理解,很可能会给中国的政策造成很大的误解和不当的社会压力。

例如,2008年的4万亿,现在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凯恩斯主义的措施,而发达国家已经抛弃了凯恩斯主义,所以,中国也不应该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可是中国做的并不是凯恩斯主义的“挖个洞、补个洞”,而是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消除增长瓶颈的措施。

中国推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也不是推行供给学派的政策,而是要在适度增加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要应用产业政策,而不是只有减税。

过去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既增加短期的需求,也增加长期的供给;现在供给侧改革的许多措施既增加中国长期的生产力,也需要短期的投资才能实现。

所以,中国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的宏观政策一直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结合在一起的,既不是发达国家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也不是发达国家的供给学派的政策。

实际上,中国理论界的认识是落在中国的政策实践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