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7-19 17:31:04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1

关键词:开发海洋经济 重大意义 开发方向 开发领域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48-02

一、开发海洋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今后10年至50年,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太空转向海洋,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1.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提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未来50年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加拿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迎接跨世纪的一次革命。澳大利亚在今后10~15年内要强化海洋基础知识普及,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国际海洋竞争主要表现:发现、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勘探开发新的海洋矿产资源源;获取更多的海洋食品;加速海洋新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安全、便捷的海上航线与运输方式。

2.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值达1万亿美元。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发展前景看好。一是海洋石油工业。全球海上石油探明储量为20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油勘察与开发,投入开发的经费每年达850亿美元。2000年海上石油产量约13亿吨,占世界油气总产量40%,产值约3000亿美元。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产量将超过陆地油气产量。二是滨海旅游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约为25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3倍;1998年全世界40大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沿海37个国家的旅游总收入达3572.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三是现代海洋渔业。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发展为捕、养、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产。近10年来,全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每年达8500多万吨,产值约2000亿美元。四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全世界较大海港2000多个,国际货运的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199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约为1.5亿标准箱,海运收入1500亿美元。

3.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目前,6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世界3/4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城市的密集区。这一地带占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有44.74%的城市数和51.44%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东部沿海地带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的59.81%和47.44%。研究预测表明,到2020年或21世纪中叶,我国60%的人口将居住在沿海地区。

未来50年,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争取1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成世界级海洋经济大国甚至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开发海洋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以至于国家和地区经济越来越多地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经济关系。

1.海洋开发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要求必然打破地区和国别封锁,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及合理配置。而海洋的开发利用正是实现这一沟通的桥梁,是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

2.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依海洋而发达富有。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由于濒临海洋而形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使他们率先成为发达地区。我国发展较快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集中体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共识。很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形成经济的增长极。

三、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实施海洋开发。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而我国所管辖的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大海洋开发力度,能极大地解放海洋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开发海洋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加快海洋地区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步伐,率先实现现代化。我国有5亿多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实现海洋开发战略,有助于改善沿海地区居民生存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人们从发展海洋经济中长期受益。

3.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成逐年提高的趋势。1980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80亿元;1990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为438亿元;1995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为2460亿元;1997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为2095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这说明,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4.实施海洋开发有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不仅仅只是一种开发能力,它也是提升、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海上综合能力的体现。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和海洋国土安全。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证。

四、海洋经济的开发方向和开发领域

1.海洋新的可开发资源不断发现。近10年来,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统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年达30亿美元。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可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标志着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2.目前海洋经济开发领域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油气业。“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交通货物运输业稳定增长,占海洋经济总量的18%,居第二位;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占海洋经济总量16%,居第三位,年均增长高达32.3%;海洋旅游业持续发展,占海洋经济总量的15%,居第四位。

3.重视开发海洋新兴产业。开发新兴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开发方向。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863”计划。到1998年,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目前,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技术、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源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2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林业发展是和谐社会、稳定政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象征,因此,我们要重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将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粗放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不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进而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和谐发展,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

1、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仅仅占到世界总量的3.9%,而我国的森林蓄积率仅为3%。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而人均森林蓄积量则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八分之一。而现在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总体数量正呈现一种逐渐减少的趋势,森林资源的质量也在逐年降低,几十年来,森林资源的采伐较为严重,这样使得大径的树木逐渐减少,中幼树木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人工林的树种较为单一,抗逆性较差,同时相应的灾害性病虫害较为严重。因此造成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质量偏低,经济效益较差。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的主要来源,无疑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较低的现状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2、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林业资源下降,经济结构太过单一

面对全世界森林资源下降问题,我国森林资源也令人担忧,其总面积量不断下降,仅占全球总量3.9%左右,林业蓄积率已降为3%,林业资源人均量就更少,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森林61.3%的覆盖率相当,并且我国树木滥伐乱砍现象较为突出,大木材的比例降低,中幼林当中,大多为人工造林,树木单一,容易出现死亡,有关我国森林状况恰处在低产期,效益低,对林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林业生产大多处于粗放密集生产,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结构不合理与原材料浪费等问题严重,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2、林业机制改革缓慢

我国林业机制改革进程慢,对林业经济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原有经济体制存在职责不明,政企不分、产经权不清楚等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在林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整个林业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并且资金投入不足,有碍企业改造创新力的实现,林业经营模式大多处于原来经济体制模式下,竞争意识不强,致使林业资源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生产质量有待提高。

2.3、森林资源不断下降

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的大木材比例逐渐减少森林资源遭到了破坏,同时在幼生林中大量的森林资源为人工造林,比例能够达到28.5%,由于造林树种较为单一,因此死亡率较高(13%左右)。目前,我国的森林状况为,产期较低,同时效益较低,经济效果不理想低产期、低效益,这必然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3、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经济活力

林业发展遵循。调研出思路、思路带规划、规划带项目、项目促投资。工作规律,社会发展不断的变化,只有体制创新,才能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各地区应该根据实际调研情况,组建工作小组修改或补充相应的地方规定。加强林业规划项目管理,完善规划项目管理体制,积极争取项目储备和支持,完善林业项目库建设,积极向省、市林业厅申报争取项目,争取将林业项目纳入本地区项目规划;注重林业项目前期和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保障,为林业项目建设打下扎实基础;深化改革国有林业单位体制,解放林业生产力。现有的林业资源主要有公益林和商品林。作为公益林主要是政府为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以各级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木材和林业产品,加大政策扶持,以市场为导向,经营自主,大力提高经济效益。运用现代化科技,提高林业产量,加速林业资源的发展。

3.2、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3.2.1、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调控

立足于市场需求、产业基础等条件,对林业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为了促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出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提倡培育品牌产品,扩展公司带基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林业发展的动力。

3.2.2、加大人工林集约经营,不断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

可以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退耕还林后林民收入过低的问题。

3.2.3、开展林木良种工程,从根本上提高造林质量

首先,要加快对材林良种的培育,最大限度降低育种的周期,切实提高木材的质量;其次,加大研发抗逆性品质的林木,以便满足东北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再次,积极引进并推广品质高的新林木,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3、科学经营管理好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能否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任务是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扩大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从管理内容方面来说,首先要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科学规划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建立森林资源的技术体系,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其次是森林的科学规划,利用管理,组织森林资源利用,实现森林资源正常合理消长的宏观控制。最后是监督检查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关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顺利进行森林资源管理。

3.4、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法律制度。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用权人向其所有权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是所有权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方式;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努力并付出代价者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而生态受益人也不能免费使用改善了的生态环境,应当对其进行补偿,这是因为生态功能是具有价值的。

3.5、建立一个合理的林业生态评价体系

要实现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客观评价生态作用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当前,人们早已渐渐了解到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现在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视。而林业经济发展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非常密切,林业的生态效益有着非常大的经济价值,所以说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统一一致的。

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经济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群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我们要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建立一个合理的林业生态评价体系,进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3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brief introd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 few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世界经济无疑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衰退,尽管各地都有复苏的迹象,但是短时间内世界经济不大可能迅速提振。中国经济无疑要受到这一轮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呢?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呢?要发展,还是离不开历史。中国从上个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整整三十年,这刷新了增长时期之长、增长速度之高的历史记录。回顾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可以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地产权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可以说,一夜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不仅(很快)基本解决了,而且农民手中有了剩余,对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大幅度地增加,这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第二,打破垄断,搞活市场。而紧接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打破工业生产以及服务业的国家和集体垄断经营,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繁荣提供了另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国内对工业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很快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体现出来了。

第三,打造“世界加工厂”,以增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历了1996年经济“软着陆”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加大了对出口加工业的支持——除了原本在特区就实行了的减免税、出口退税、廉价提供土地、简化各种行政管理外,还大幅度贬值人民币。以至于,我国出口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007年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对外依赖度也相应地迅速提高,超过了任何一个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水平。

第四,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和公共投资。不管增加政府购买(如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等)和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民众的社会福利的影响如何,按照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这二者对维持我国高速的GDP增长率都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一切都是有成本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债务的增加。当政府赤字的边际收益等于或者小于其成本时,就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持续了

第五,积极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从1998年到2007年,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不仅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采取了“稳健的”(实际上是积极的)货币政策。除了常规性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一个对国民经济影响非常大的货币政策也许要算典型的寅吃卯粮式的“消费贷款”政策的实行了。在内需不足、银行存款余额急剧攀升的情况下,鼓励消费、促进内需原本是天经地义的。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和财政税收的增加。而这背后是我国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巨额贷款,是货币供给的急剧扩张

当然,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中,还有技术进步、生产组织的改进等方面的原因,但它们与上述的各种原因相比,其作用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和引人关注了。而要继续依赖上述各个方面的因素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已经是力不从心了。然而,为了应对目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我国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拉动内需政策——力度空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救股市、救楼市、提高粮食收购价、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

实际上,简单地说,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内需不足,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三是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要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向西部进军,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现有的城乡人口格局、财税收入水平和农民人均耕地几亩的资源禀赋约束下,要让农民获得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收入水平,依赖于转移支付是不可能的。所以,既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又要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农民向西部(如新疆、甘肃等地)进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掀起以保护和开垦耕地以及培育水源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大开发,这或许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所在。这样,还可以分流一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减轻通胀的压力。为什么我们不向美国学习他们的西部大开发呢?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石油石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41-02

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传统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们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新转变,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之道,坚持走节约型发展之路,并逐渐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健全机制体制、技术革新、强化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彼此和谐。

二、河南油田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河南油田作为石油石化企业,是国家工业节能的重点领域,由于其隶属国企的特殊性质,长期以来粗放式生产和经营的方式,对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对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势在必行。

1.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它是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3.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增强河南油田发展后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果是,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逐渐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则是以最小的资源和最低的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河南油田正处在勘探开发的后期,资源接替形势严峻,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河南油田节约降耗,减少资源消耗,挖掘潜力,增强油田发展后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

4.发展循环经济是油田成为绿色环保企业的重要途径。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形成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意识;与此同时,培养广大油区民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在百里油区范围内形成一种节约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入到节约资源和环境的队列中来,为创建建设绿色环保型油田和节约型企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河南油田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路是必须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依靠企业与广大职工的共同参与,通过制定规划、加强管理、激励与奖惩、技术革新、理念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循环经济理念,并使之逐步融入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性的工作。河南油田是集原油生产、化工等产业于一体的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涉及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激励政策等诸多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

(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大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约束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在污染防治方面,通过对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的优化,实施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和废弃物100%利用,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ISO14001国际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环境综合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环保、健康的生存发展空间。

(2)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注重节能降耗,增强节约能力。始终坚持将节能降耗列入企业技改的重要内容。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要不断淘汰。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提交精确的运行参数,保证降低单位产品各项消耗指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及成本、性能指标。做好日常的修旧利废、发挥材料的拼凑功能,在节材创新等方面做好工作。

(3)注重成本控制,提高节约潜力。成本控制是河南油田经营的核心,是油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采购方面力争做到采购流程顺畅,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减少物资积压和资金浪费。

在生产方面做好设备的改造和维护,提高设备产能和安全运行能力,努力降低消耗。在炼油化工方面,应进一步将原油再循环利用,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副产品,实现原油加工增值的目标,使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产品增值和环保达标的“双赢”。

(4)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奖惩激励制度,管理促节约。强化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形成责任明确,权责明晰的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建立健全能耗监督、监测工作体系,全面负责油田能源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各级节能降耗相关岗位工作规范;制定工作评比奖惩制度,并不折不扣地落实,有效提高油田的节约能源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节约责任制,节约指标落实到岗位,科学合理制定奖惩制度,奖惩到个人,引导单位与个人自愿发展循环经济,自觉减少环境污染。

(5)搭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要把节约能源纳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工会工作当中去。搭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创新活动,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节能增效贡献力量。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的实效性,保护职工参与节能降耗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6)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风尚。厉行节约,引导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行为方式。倡导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节约风尚,从身边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份办公用具节约起,尽量发挥每一种资源的最大价值,尽量减量使用、再次使用和循环利用,在工作与生活的每处角落提高节约意识,为企业为社会节约资源。

3.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建议。

(1)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树立绿色消费观,持续推进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环境友好生产和适度健康消费。宣传相关典型材料,通过新闻媒体,以专题、专栏和系列报道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宣传,着重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将其影响力渗透到油田生产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

(2)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研究。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了解先进经验与做法,通过与示范典型企业的交流学习,掌握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的优秀经验与做法。

(3)评选循环经济典型单位,作为试点推广经验。提倡各单位针对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循环经济实践活动,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风气。对于在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等方方面面,有好的经验做法,并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积极推荐为循环经济的典型单位,予以表彰,并作为试点在油田范围内推广。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能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它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饶世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J].海峡科学,2010(6)

2.李若平.循环经济:和谐企业的关键词[J].中国石油石化,2005(15)

3.史方,李兴春,范巍.石油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2)

4.苗刚,党海平,商莹华.循环经济原则的应用价值[J].中国石油企业,2008(6)

5.孙艳莉.石油石化业该如何“循环”――《循环经济促进法》解读[J].中国石油石化,2008(19)

6.崔兆杰,张凯.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对物质闭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要求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节约精神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发展循环经济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我们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形态,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我国在发展煤炭经济中,粗放型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我国煤炭经济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煤炭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

煤炭企业由于追求自身的短暂经济效益,往往不重视资源的合理勘探与开发,缺乏长远的规划与管理,导致煤炭企业在发展煤炭经济的过程中,眼光过于狭隘,只追求片面的产量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忽略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选富矿、弃贫矿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了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矿产资源利用率低。

2.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经济发展平衡

由于部分煤炭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统筹规划,随意开挖,造成了煤矿周围的山河植被遭到破坏,并且煤炭在开挖和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土地板结、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由于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开发的深入,如果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不断萎缩,过份依赖煤炭开采的地方将可能面临经济会逐渐萎靡,会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破坏当地经济发展平衡。

因此,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延长煤炭行业的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迫在眉睫。

二、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着力营造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氛围,全面导入资源循环利用理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但经济增长仍将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煤炭的需求将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同时,国家又要面对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只有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资源高效率利用、循环利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转变随意开发的发展模式,遵循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延伸产业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立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机制

明晰煤炭资源的产权关系,鼓励大中型煤炭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成为公众上市公司,以便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社会的全方位监督,从而有利于培养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以先进的管理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约束煤炭企业恶性竞争,保护煤炭资源长期、有效的利用。

3.加强二次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煤矿回收率为45%左右,小微型企业回收率更低,与发达国家的70%——80%的回收率有很大差距。煤炭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煤层气,利用煤层气资源进行发电,既可以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对煤矸石、粉煤灰的开发利用,生产节能环保的烧结砖,不仅可以代替普通的实心砖,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增加就业,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

4.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虽然我国煤炭开采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煤炭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等局限,对待资源开发仍相对粗放。加强煤炭资源的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就要结合煤炭企业实际,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需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生产模式,要加强矿区地质监测,合理开采布局,从而降低煤炭生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严格控制生产末端的废弃物排放,从而减少污染。同时不断通过实践比较,合理利用国内外先进开采技术,采用大型自动化、智能化的采矿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机械化采煤作业。在采煤环节中,加大采用机器人工开采代替人工开采,不但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在不可预知情况下人员伤亡事故。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煤炭企业拥有明晰、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当今国际社会,循环经济,作为人们大力推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摒弃了传统经济模式中“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这种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消除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好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就需要用科学的发展战略来规划和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航向,使企业能够始终如一的沿着循环经济的思路去发展。

煤炭企业必须认真吸取产品结构单一、粗放经营的教训,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煤炭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客观的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指导,以煤炭发展为本,多元化发展为指导思想,推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要做到煤炭发展为基础,加快发展煤、电、焦、化等相关产业链。通过煤炭本地发电,推进煤炭能源就地转化,从而开辟煤炭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煤化工是煤炭加工链上增值空间大、关联化程度高的化工产业,发展煤化工产业,能够较好的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增加其附加值,从而更好的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收入。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6

关键词:公路运输;管理;可持续发展

1 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概念热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运输行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物流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公路运输的重要性,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研究课题。我国作为版图最大的国家,在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运输行业方面,我国公路运输市场发展速度稳中有升,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旅行的需求提高了;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越来越规范,对公路货物运输需求提高了。公路运输的优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十分必要。

2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1)公路运输管理

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公路运输管理是指通过对公路运输的人力资源、技术发展、资源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来优化公路运输的一套体系。

(2)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理解概念需要引入对比的方法,绿色经济对应的概念是传统经济,其主要差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安全和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来获得发展的,属于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持生态环境、利好人类安全和能源节约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式,属于平衡式经济。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在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时,应当承认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剥夺后代人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中国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2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介绍

总的来看,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物价保持在3%-4%的增长幅度,经济发展也保持在8%-9%的高增长速度,我国在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了低通胀的水平。人们的旅行需求的增大引致普遍对汽车需求增大,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引致对货物运输的需求,最终导致公路运输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10 年,我国公路运输汽车保有量将接近 3 千万辆,2020年将达到7千万辆。但是我国用于公路运输的汽车多为传统汽车,其尾气排放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且其消耗材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在铁路运输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也较为匮乏,且综合素质并没有优势。

3 公路运输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公路运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传统经济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安全和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来获得发展的,属于损耗式经济。虽然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物价保持在3%-4%的增长幅度,经济发展也保持在8%-9%的高增长速度,我国在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了低通胀的水平。但是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恶性消耗、人与自然非和谐相处为代价的,这种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持生态环境、利好人类安全和能源节约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式,属于平衡式经济。这种概念下,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需要进行转型,新能源汽车需要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友好、对能源友好、对人类健康友好等。国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支持来鼓励公路运输管理的发展,在宏观方面进行引导、在微观方面进行落实,强调汽车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可见,对于公路运输,传统汽车属于传统经济,而新能源汽车属于绿色经济模式,在发展企业行业的同时利好环境和社会能源安全。

4 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汽车与可持续观念相悖。由于公路运输使用汽车的性能和技术等问题,使得公路运输对环境有一定破坏效果,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目前传统汽车污染严重,为其排放量较大;另一方面,目前传统汽车消耗资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对我国的资源有一定耗损,加大能源安全危机。

第二,公路运输管理的人力资本不足。我国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存在员工素质水平不高、优化进程较慢等问题,这与为公路运输管理领域输送人才的通道所存在的问题高度相关。我国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密切相关的是为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传输人才的各种通道,包括成人教育、大学本科、网络课程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2)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公路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环境友好有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本文针对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方面建议,从而有利于完善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一,公路运输中引入新能源汽车。在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电动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是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现状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我国公路运输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纯电动汽车不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等能源作为动力,而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以车载电源来带动驱动车轮行驶。因为纯电动机汽车属于环境友好型汽车和能源节约型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中引入如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将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优化公路运输管理领域的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人员分配和专业结构对公路运输管理的日常运营和经营效率之间存在重要关系。第一,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地公路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视。地方政府应该以本地的公路运输管理发展规划和所需求的人力资源结构和数量规划适合当地公路运输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战术。第二,应该合理增加公路运输管理的招生数量,提高生源比例。第三应该,加强对公路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第四,优化公路运输管理薪酬制度,激励优秀人才。

5 结束语

随着全球污染指数的不断提升,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绿色环境的重要性,减少尾气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各国的一大研究课题。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推动节能减排的发展,我国在政策方面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支持力度十分巨大。本文首先介绍公路运输管理、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分析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了我国公路运输领域存在的两大问题,分别是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匮乏;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引入新能源汽车和优化该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和对策,在实践方面对我国公路运输管理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7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权利缺失;赋权于民;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01-05

中国三十多年总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是,中国为追求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乡差距拉大、居民贫富差距悬殊、环境污染、资源高速度消耗、教育投资不足、长期竞争力增长缓慢等等。上述诸种问题表明,中国在总量经济上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又面临着结构性问题的挑战。如何通过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应对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和域外经济体的挑战,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而且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理解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人们对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发展;从关注国民收入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从关注经济的数量扩张转向追求经济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从关注经济增长指标到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并赋予其更多更广的含义。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即从权利缺失和赋权的视角探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及其有效实现途径,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中国是从集权的计划体制走过来的,在职能上和体制上,政府自身的权力和行为方式依然具有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制约的特征。公民在与国家及强势利益集团的关系中缺乏足够的权利与之维持均衡,其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维护。这也许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结构性难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自由的理念和权力的方法,从权利缺失和权利回归的全新视角,探讨中国经济所面临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原因、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民主、法治建设对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要作用。

一、权利视野下的经济发展

从古典学派开始,经济学界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第一展观,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的第二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第三展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联合国一系列国际会议无不强调民主、人权、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以人为发展中心的第四展观成为新的发展潮流。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与促进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发展策略与保障民众权利的政策应当是统一的,只有它们的协作才能真正全面地改进人类生存条件,它们自身也只有在协作中才能相互促进。

从赋权的视角理解发展理念最有代表性的是阿马蒂亚・森。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著作中,明确表达了实现人的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发展的主要方法。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自由是人们享受自己所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包括免受困苦的基本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森,2002)。森认为,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这源于两个原因:首先,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这体现了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建构性作用是关于自由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森,2002)。就建构性而言,自由与发展是一体的,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人类的各种类型的自由都具有独立价值,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发展的实现全面地取决于人们自由的主体地位。其次,自由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即自由在发展中起工具性作用,“自由的工具性作用,是关于各种权利、机会和权益是如何为扩展人类一般自由、从而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森,2002)。就工具性而言,发展的手段就是增强工具性自由,每扩展一种自由都会对发展作出贡献。自由程度越高意味着发展程度越高,对进步的评判必须以人们拥有的自由是否得到增进为首要标准。

森之所以强调自由在发展中的工具性作用,是因为在他看来,自由与权力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人要获得自由,必须具备人的基本权利,通过权利来谋求发展,以使自己免受贫穷和剥夺。因此,发展要求清除那些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即贫困、暴政、社会机会的缺乏与剥夺、公共产品的忽视、政权的不宽容和过度干预。实现发展的目的,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作为媒介。制度设计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繁荣,还要促进民主化,增强社会透明度和社会保障力度。只有全面的制度设计才有多向度的个人自由,自由视角下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森在把自由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合并到发展框架中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不单纯是经济增长,它实为人类自由的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全面承诺,是对人类可行能力的扩展(森,2002),即给人们以自由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此乃自由发展观的精义所在。

森的发展观所体现的自由的理念和权利的观点大为拓宽了我们对发展的内涵及本质的理解。笔者认为,森的发展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点:第一,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经济发展,其实质是人类的发展,即是人的自由和权利的扩展。在市场经济中,个人能够有所成就依赖于经济机会、政治自由以及健康保障和基本教育等,因此,公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都构成发展的方向。权利视野下的发展实为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实现过程,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发展,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发展就会偏离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方向。第二,权利的扩展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必要的制度条件。这是因为,发展过程的实质是市场制度取代传统制度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森,2002)。市场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安排,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有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的各种权利,要有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来保证协议的履行。因此,实现发展的目的,需要建立并维护制度的多元化,包括市场机制、民主制度、法律机制、社会保障及信息交流机制等等。第三,发展是赋权的过程,是人的基本自由与权利充分实现的过程。权利的本质是自由,作为权利本质属性的自由通常是指权利主体可以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或放弃某项权利,而不受外来的干预或胁迫。人们只有具备其基本权利,才能获得控制自身生活的机会,才有能力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框架内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使自己免受贫穷和剥夺。

以上关于以权利谋求发展的理念,将是本文思考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面临各种难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公民权利的缺失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国家,政府权力几乎覆盖了所有社会经济生活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分权化改革以及20世纪90年代有限度的产权改革,都呈现出一种政府权力向民众回归的趋势,其基本特征是政府对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少,个人得到越来越多的决策。正是公民权利结构的改变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上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上中期的繁荣。

但是,政府赋予个人和企业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无异于对自身权力的否定,让它自愿或被迫“退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是因为政府不愿意放弃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权力。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中,政府权力向民众的回归仅表现为“量”的退出而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王彤、李万峰,2007)以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至今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制度基础的核心。这使多年来我们在理念上、政策上反复强调的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模式向效益最大化增长模式的转变始终不见显著成效。中国经济总量上的显著绩效与结构上的问题丛生形成某种失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反差、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内需不足、公共物品供给和配置不能令人满意等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持续性的因素。面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挑战,学者们从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发育和演化,促使分工演化和市场扩展以形成网络经济效应等方面考虑应对之策。但笔者认为更关键的是要重新确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关系,改变政府权利对资源配置深层次介入的社会权利结构。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结构性难题均与政府权利主导经济紧密相关。

例如,在政府仍掌握重要资源配置权和以GDP增长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首要因素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是依靠高资本投入、高能源消耗来推动工业化进程,甚至不惜引入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在此过程中,谈判能力极低的部门和弱势群体的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而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政府往往倾向于将短平快的项目排在优先次序。这使政府力量在那些能够凸显政绩的诸如房地产、开发区、大型广场、超宽马路甚至半截子工程等“有利”的领域过度膨胀。当政绩目标与资源禀赋发生矛盾时,政府便通过限制教育、医疗保障、农业等“无利”领域的投入,靠限制和约束个人受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权利,来保证实现政府政绩目标所需要的资源,这极大地削弱了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又如,在片面追求GDP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以公共利益为旗号,以开发建设为名,低价强征强占农民承包地,过度地使用对土地的“征用”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处在极为弱势的地位,农地是否被征用、征用为何种用途、征用补偿标准及分配方式,农民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和谈判地位,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民以土地要素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即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其后果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失地、失业农民大量出现。给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问题。而且,因征地成本过低,人为扭曲地价,资源成本严重低估而导致低质、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人地矛盾关系的激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再如,尽管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在有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却没有承诺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这在宪法制度上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就推向了一个制度上的“灰色区域”,而在实际上起作用的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则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损害了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和权利。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公民的迁徙权在于使个人通过用脚投票来促进自己的福利和约束政府的权利,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平等发展和地区之间的竞争(王小卫,2006)。而对劳动力自由流动权利的限制和侵害,不仅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而且造成了中央和地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拉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此外,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城市部门,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制度下,地方政府争相把资金优先投入城市的发展,这使中国金融体制带有系统性的城市倾向,剥夺和限制了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决策的自。首先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以下的机构全部撤销,农村合作基金也全部关闭,民间金融处于非法地位,农村金融机构只剩下一个信用社。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方向的转变。农业银行发展方向早已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农信社名义上是农村合作金融,但其官办金融色彩越来越浓厚,其经营机制盲目模仿国有商业银行,不愿经营对农户的农业贷款和小额贷款,使得其资金虽来源于农村,但其流向则是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再加上邮政储蓄长期以来只存不贷,其吸收的资金全部转存中央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说政府在三农金融服务的制度性改革方面也出台了许多新的措施,如中国农业银行以三农金融服务为主营业务的职能重新定位,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农村社区也成为其重点业务领域,允许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放宽村镇银行审批限制等等。但这些新措施因种种原因到现在尚未收到明显效果。

上述事例说明,现今中国长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民众权利的缺失。公民在与国家的关系中没有足够的权利与之维持均衡,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权利与强势利益群体维持均衡,是当今各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市场经济本质上应是自由生产、自由交易、自由契约的经济,它必须建立在公民拥有基本物权和人权的基础之上。而在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的制度下,由于政府权力可能被用来攫取生产和贸易中的大部分收益,因而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结构协调问题,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现代社会。

三、赋权:探索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新视角

面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结构性难题,政府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认识上与时俱进地做了调整,比如从增长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从片面追求规模的数量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提出以效益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笔者认为,从赋权的视角看,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有赖于政府权力主导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政府权力退出市场,特别是退出要素市场,赋予民众应得的自由和基本权利,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赋权于民,取消传统制度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将会极大地增强个人和企业自由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而个人和企业的活力、创造力才是国家长期繁荣的真正动因。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实现向民众的赋权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民众对涉及自身利益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

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是现代民主制度和信息化社会建立的基础性权利。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使人们的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面对掌握重要资源的强大政府以及与政府权力中心紧密相连的具有较大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及利益刚性的强势利益集团,分散的、权利缺失的普通民众处在极为弱势的地位,其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要使所有公民的权利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别是使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应赋予民众对涉及自身利益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使普通民众也有权力、有机会、有渠道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改变现实中利益主体之间强者太强、弱者太弱的力量对比格局。为此,一是应在宪法中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并相应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实现;二是应在制度上确保政务公开,使民众能够及时掌握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决策信息;三是应确立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使普通民众也有制度化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四是应建立利益协商和谈判机制,使各利益集团能够通过民主化和开放性的公共选择机制来协调和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而把分散的多元的利益整合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完善立法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无法回避土地财产权的改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并且放宽集体用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集体土地用于非公益性项目的开发经营。毋庸置疑,这对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确立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产权基础,进而构建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实现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问题是,要真正保护农民的权益,必须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把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利强有力的保障,使他们有能力抵御既得利益集团有可能引起的严重反弹。

以土地立法实现农民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制化,应主要包括:第一,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是两个平等的民事权利,两者“同地、同价、同权”,并将其作为修改《土地管理法》的首要内容,从而在法律制度上结束因土地所有制不同而被赋予不同权利的二元结构,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权;第二,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的性质,确认其流转的合法性;第三,制定和颁布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包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规定农地的流转范围、操作程序、政府监管机制以及交易收入分配,允许农民集体与用地按照市场化规则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协商价格,从而对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作出有效引导和保护;第四,在法律上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商业性用地”的界限,严格控制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征用,抑制政府通过土地换资金大搞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促进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向市场的转变。

(三)赋予公民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的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公民的迁徙自由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前提。从目前来看,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最大的障碍就是户籍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目标,这预示着现行的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改革的方向。需要强调的是,户籍制度改革绝非仅仅是在形式上取消户籍登记上的城乡身份歧视,其实质是要废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农民进城后能够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需要政府调整城市公共财政服务的结构,加大城市各类公用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扩大城市公共财政服务的范围,以保障农民工在就业服务与培训、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与市民的同等权利。若没有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及服务范围的调整,若没有取消户籍制度所承载的各种差别待遇的实质性歧视,仅改变形式上的户籍歧视,没有实际意义。

(四)建立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实施农村金融自由化,赋予农户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自

资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投融资决策是公民最基本的发展权。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限制和体制上的缺陷,正规金融在农村缺位,农村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在此情况下,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应运而生,并艰难支撑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看到,民间金融作为一种民间信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资金困难,为地方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始终不具有合法地位,一直充当“地下金融”的角色,这潜藏了较大的金融风险。目前农村存在的高利贷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必须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实施农村金融自由化,保障农户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自。这方面可考虑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放开对民间金融组织的行业准入限制,把其纳入国家金融体系之内,依靠法律法规监督和引导其经营行为,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走向规范,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 二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缺乏、贷款难的问题,提高他们自我积累、互助共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推进农信社以商业化、合作化和股份制为方向的改革,促进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及经营机制的转变,扭转其贷款的城市化倾向,使其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真正成为服务农村发展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四、公民权益的制度保障

中国的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关键变量,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因受到自身利益和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政府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中履行其职能时,在行为方式及目标上有可能损害基于民众利益的个人权利,从而在经济运行层面体现出政府作用的消极影响。政府经济作用双重性质的实质是“政府悖论”的存在。它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自身角色陷入所谓的“本质两难”(Weingast and Figueiredo,1998)。即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具有足够强制力的政府来界定和保护个人权利和节省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又担心政府过于强大,权力过分集中,以致它可以不受约束,滥用自己的强制力,在履行保护个人财产权利和义务的同时,自己却在任意侵蚀个人权利。现实中的政府规模扩张,政府成本上升和往往是与不受约束的政府权力相伴随的“体制病”。

因此,为了实现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适当的权力约束机制,使政府在发挥其经济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同时,能够预防和阻碍政府作用的消极影响。如何设置最佳的制度空间,使政府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同时而不滥用权力呢?目前人类社会行之有效的约束政府的机制是民主和法治。即通过建设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来形成对政府的约束,把政府的权利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而使政府自身的目标与个人、社会和市场对政府服务的需求达到一致。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通过加强民主和法治的制度建设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发挥社会力量对权力的监督作用。任何社会除了有政治体系与司法体系这些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手段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舆论、媒体、非政府组织、宗教文化等社会力量来监督权力,约束政府,进而遏制权力腐败。市场经济是一个建立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的多元社会体系,而多元组织的存在,有利于解决多数人与少数人在偏好不同时发生的利益冲突,也可以防止少数统治者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因为不同的竞争性利益的存在,是民主的均衡和公共政策顺利发展的基础。二是用法治约束权力。在约束政府的制度安排上,法治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制度安排。“法治”不等同于“法制”。法治是经济人和政府都置于法律的框架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法治”下的政府是有限的政府。“法制”则是政府以法律为工具来管制经济人,政府自己则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法制”下的政府本质上是无限政府。因此,法治是建设好的政府,好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钱颖一,2005)。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以法治约束政府应是最为重要的任务。这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关。中国的历史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从现状上看,政府职能行使习惯的是无所不包,也没有政府行为要受到约束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也很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但在很大程度上,颁布的法律法规大多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甚至成为政府部门权力扩张的工具,而限制政府任意权力的法律远远不够,法律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相当弱化。应当看到,法治建设不仅仅是立法和现有法律的修改,法治的本质是政府和个人、企业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法律都是约束他人的,政府可以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的法律越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困难,法律就会成为约束、窒息经济发展的制度。这是中国法制建设中应当警惕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2.

[2] 王彤,李万峰.中国体制转轨中的政府权力悖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5-20.

[3] 王小卫.经济学――探索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36-137.

[4] Weingast Barry and Figueiredo Rui de,Self-enforcing Federalism:Solving the Two Fundamental Dilemmas.1998,Stan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5] 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47.

Thoughts on Achieving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a Civil Rights Perspective

ZHANG Ya-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8

关键词:低碳经济;江西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2-02

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如何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都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列为主题。在世界各国都积极朝向低碳经济迈进的同时,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亦具备内外驱动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利于化解减排的国际压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启动,作为欠发达的江西省也将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并将其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低碳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于是在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能源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是由高耗能、粗放型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到绿色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调整。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为国际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消费品的同时亦陷入了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中国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是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适合中国具体国情:中国既需要摆脱对化石燃料的过分依赖,减轻高油价的压力,实现经济转型,又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作为中国欠发达的省份,江西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该省的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资源都十分贫乏,人均能源储量原煤约33.5 吨,只有中国人均储量的1/3;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2。其次,该省的能源生产结构长期过度依赖煤炭,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扩大。全省原煤生产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高,而水电这种清洁型能源比重不断缩小,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将会使环境和运输不堪其负。最后,该省现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快速上升的通道,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换句话说,该省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

(二)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所具备的独特优势。首先,江西省率先编写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的白皮书――《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该纲要阐述了江西低碳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思路,着眼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低碳工业产业群以及现代旅游产业群,发挥南昌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行以生态保护、低碳产业为主导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与该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不谋而合。2008年,江西省提出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理念,构想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致力于把环鄱阳湖地区建设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与节能减排,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是一致的。最后,江西良好的生态优势为江西省成为低碳经济天然实验场提供了现实条件。目前,江西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二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部级39个,居全国第一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部级8个,列全国第二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整个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省内主要河流水质良好,一到三类水质达到77%。这些都为江西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三、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很高,为了统筹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首先,将低碳经济纳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其次,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江西省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再次制定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最后,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二)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正如深圳等沿海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特区一样,低碳经济也需要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作为发展模式转型的试金石。可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特点选择试点区。比如,作为全国唯一低碳试点省会城市南昌市将打造三大低碳经济的示范区,趁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拟将红谷滩新区打造成生态居住和服务业中心区,拟将高新开发区将以打造成生态高科技园,拟将湾里区将打造成生态园林区。

(三)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该省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把握低碳经济的先行主动权,构建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力图使一批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产业群(比如太阳能光伏产业、LED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迅速壮大,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效限制工业制造、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高碳行业的能源消耗,逐步开拓出一条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兴发展之路。

(四)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倡导生活方式低碳化

为使广大公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益处,要充分需要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公众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自觉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比如,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和地铁系统;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比如实施单双号限行等。

(五)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该省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力求从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一是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碳税的税率由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因此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有明显作用。省相关部门应密切协作,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促进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有重要作用。二是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要为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展示项目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尝试设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等切实保证发展低碳的资金需求。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通过技术交易等手段,促进其迅速推广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即要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8-67.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采取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需求,以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平衡,而对于现阶段生产相对薄弱且按地域分布不均的中国农业来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以下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所需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两点作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解决他们将会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经济法以公法性质为主,兼具私法性质,是与市场经济想匹配并体现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意志的新型法律部门,是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借助社会整体调节机制,以经济增长,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就业,保护弱势群体等为调整要务的法律规范体系。而农业经济法是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调整农业经济诸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农业经济法也将是下文讨论中的经济法的主要成分。

3经济法的原则与目标

1)公平正义,以不公平求公平:在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这种情况下经济法给予某些主体以相对特权来实现大体上的公平。中国存在长期的重工轻农的心态从而造成了中国农业的相对弱势,而经济法所能提供给农业的相对公平对于弱势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通过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从总体上保护公民,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要充分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从这一点来说,农业可持续化与经济法的立场统一。

3)经济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性质的法律的一种,对于确认和规范政府对于农业的干预行为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并且有利于避免所谓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失灵的双重失灵现象,使得市场经济能够按照既定模式运行,这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维持其稳定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4有关用经济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探讨

根据前文的解释,我们将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应该努力的方向分为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及所需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提出的对策就着重对这两点进行考虑。

4.1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

1)健全价格法律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增收,也就是运用经济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制度,不允许农产品价格的虚高也不能让某种重要农产品在市场的价格过低,赋予每种农产品一个确定的的价格区间,让农产品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其价格上,确保农民从农产品上获得的收益。另外一点则是对农民的投入即生产资料的购入进行优化,扩大价格保护的适用范围,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实行保护,做到双向保护,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减小工农差距:现阶段抑制农业生产者积极性的不仅仅只有收益问题,还有大众重工轻农的不正确心态,中国逐渐发展以来,众人明白了无工不富,但却忘记了无农不稳,这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经济法要做的是将两者平等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公示,用法律强制国民把农业当作应该重视且必须重视的一项产业,从根本上解除大众重工轻农的错误思想,由此才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业可持续化发展起来。

4.2协调生产与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生产,环境以及人口所需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可持续化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整体上的发展,用使用不至于给环境带来压力的最少资源,生产出可以满足现阶段人口需求的最大贡献。或许民间的其他法律无法为之提供帮助,因为对于民间的私法来说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但是对于立足于整体效益的经济法来说,其哲学观和价值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两者之间和谐统一,不会存在突出的矛盾,从这一方面来说,经济法是干预调控经济的一种合理的手段,经济法对于调节整体化的供需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根据整体的分析来看,如果经济法发展的主要轨迹能够与上文提及的对策大致一致,那么经济法将对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而又有效的帮助,而随之而来的将不仅仅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又一步提高。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10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命题,国际上对“资源诅咒”没有统一定义,其一般的定义是指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慢于那些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中科院的鲁金萍教授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广义的“资源诅咒”概念: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及其开采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产业单一、经济乏力、分配不公及政府腐败等问题,致使区域发展陷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困境,体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同时是一个经济小省。 青海位于世界屋脊,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其生态环境价值不言而喻。因此青海在实现经济发展时不能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境,必须把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并重。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青海省面临着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时都不曾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国际和国内对“资源诅咒”的论述和验证

1993年,Auty在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这个概念,此后Sachs和Warner对“资源诅咒”这一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检验,他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选取95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测算自1970-1989年这些国家GDP的年增长率,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他们还进一步验证了即使将制度安排、区域效果、价格波动等更多的解释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负相关性依然存在。目前,国外大多数研究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自然资源如果对其他要素产生挤出效应,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这被称为“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对于“资源诅咒”在我国地区层面上是否成立,徐建宁、王剑同样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选取了1985-2003年间的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煤、石油、天然气为自然资源的代表,并以这三种矿产资源的基础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构造了资源充裕度指数(RAI)。以计算出来的各省的资源丰裕度为横轴、各省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为竖轴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则各点可以拟合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通过这个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资源丰裕度和GDP增长速度之间表现出负相关的联系。通过对比也可得出我国能源充裕的山西、内蒙古、陕西、山东、云南、贵州的GDP年增速均值为13.8%,而能源相对缺乏的浙江、海南、广东、福建的GDP年增速均值却高达15.8%。因此,无论是经验检验还是计量检验,“资源诅咒”在我国地区层面上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另外,通过一些研究发现集中型资源或点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更容易受到“资源诅咒”,而扩散性资源相对不容易。

三、青海距离“资源诅咒”陷阱并不遥远

仅从徐康宁等学者所做的散点图来看,青海的资源丰裕度和GDP增长速度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是无论是Sachs和Warner还是徐康宁和王剑,其经济模型计算的都是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储存量而非开采量。因此就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资源诅咒”现象是在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即资源部门繁荣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的,而经济模型计算的不是开采量而是储存量;其次,由于地理原因、技术条件等一些自然资源尚未被发现,自然无法统计,例如:2009年10月在青海祁连山南麓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水合物,简称可燃冰。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冻土区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据科学家初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而青海省的储量约占其中的1/4。

自进入2000年起,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从而增加了对包括煤、石油在内的能源消耗,自然带动了能源工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产煤大省的山西首当其冲。山西是我国资源丰裕度最高的省份,而其GDP年平均增值率只有13.43%,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4.28%。山西的实例对青海具有重大启示,截止2008年底,青海省探明煤储量为380.40亿吨,占有量排全国第十二位,探明石油储量为38826亿吨,已探明石油储量采油速度仅为0.66%,天然气总量约2.5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3039亿立方米,而采气速度仅为1.1%,采出程度只有6.4%。 2009年10月在青海祁连山南麓新发现的大量可燃冰,这也属于典型的集中型资源。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深入发展,必将增加对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需求,其开采量也必将增大。此外,青海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后半期,省内对能源的需求量远低于省外需求量。青海平均能源产量和平均年工业总值均低于其他省份,对于能源部门空前繁荣这一“资源诅咒”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青海还不具备。尽管青海在1985-2003年间GDP增速处于全国末等地位,但自1998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GDP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进入2001年青海省GDP连续8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04年青海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504美元,根据国际公认的人均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为“黄金发展期”,青海已站在起飞的历史起点上,其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和开发量必将大大增加,而资源诅咒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资源部门空前繁荣。因此,从宏观上来讲“资源诅咒”陷阱距离青海并不遥远。

四、“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如徐康宁、程志强等对“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均有论述,这里所讲的传导机制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通过何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它包括前面提到的挤出效应。

(一)“挤出”制造业。自然资源充裕地区相对比较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别是采掘业和原料工业的大力发展会对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而采掘业和原料工业的加工链很短,却最终“挤出”了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的制造业,造成制造业萎缩。

(二)“挤出”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充裕地区资源部门繁荣造成该部门的经济租金迅速上升,进而表现为较高的工资溢价,吸引较高的人力资本持有者从其他部门流入如此部门。同时,由于资源部门长期看来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和难以形成技术外溢效应,吸引来的人力资本不能够对经济增长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另外,在资源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普遍降低,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本持有者流出,即间接“挤出”人力资本,导致地区经济增长乏力。

(三)“挤出”技术创新。制造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比较容易实现,但是资源型经济的繁荣“挤出”了制造业,这使技术外溢和创新在采掘业和原料工业中难以成为可能。加之人力资本已被“挤出”,技术创新更加困难。而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资源充裕地区由于缺少技术支持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四)“挤出”资本。自然资源充裕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挤出”了制造业,该地区的资本积累无法在当地投资制造业而只能投向外地,这是资本被“挤出”的一种方式。另外,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往往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致使人们生存的外部条件恶化,资本拥有者不得不在其他地区选择投资场所。

(五)“挤出”公平。在产权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官员和资源管理部门极有可能利用资源开采的许可证谋求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从而导致寻租和腐败的产生。同时,既得利益者为了保证长久的资源收益不惜利用国家赋予的许可权强化对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公平被“挤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遭到践踏。

(六)破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以上传导机制的分析,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及寻租活动影响,势必会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浪费,这种开发形式对资源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资源加工产生的大量“三废”同样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充分处理即被排出,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尤其在资源接近枯竭时,环境问题、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等多种问题并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

五、对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资源丰裕地区资源开发的挤出效应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丰裕的自然资源主要通过“挤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来阻碍经济增长的。这一结论Sachs和Warner已做过验证。那么,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利用自有的丰裕资源的同时仍然保持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则不会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山东由于较好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制造业、较高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等原因,使山东在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持高GDP增长率,没有被资源“诅咒”,这些都是值得青海等自然资源丰裕地区借鉴的。青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在我国乃至亚洲的气候生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青海在规避“资源诅咒”时除保持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动外,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青海要尽快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长资源型工业的生产链,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青海省2008年GDP总量为961.53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5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9.40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42.8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6.55亿元,增长10.0%。由此,第二产业尤其工业依然是支撑青海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而青海的工业中,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青海省的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青海省必须增加财政对教育的转移力度,把扶持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上。同时,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引入机制,防止人才外流,对于急需的技术人才和只是人才给予优惠待遇。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力资本积累。

(三)鼓励技术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必须的社会条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技术创新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科普教育,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形成全面、良好的认识。此外,充分提高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率,加强资源型工业技术向制造业的“溢出”效果。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加大对交通、通讯设施的投资以降低企业经营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大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的支持力度,为防止资本外流和吸引外来资本打下基础。

(五)完善产权制度,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建立广泛的公众监督机制。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矿权的出售过程中,使公众充分行使其监督权力以减少和避免寻租活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充分考虑企业员工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青海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而青海的产矿区又分布在青海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因此必须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力求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对资源收益的分配过程中注重公平,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从而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1-390.

[2]车.发展经济学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1-56.

[3]蒲文成.青藏高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M]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29-31.

[4]鲁金萍. 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与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

[5]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对一个理论假说在中国的验证[J].经济研究,2006,(1).

[6]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

[7]徐康宁,邵军.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06,(11).

[8]程志强.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 2008,(3).

[9]赵奉军.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

[10]张景华. 经济增长: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 社[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11]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4).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11

一、产业布局的原则

国际经济学界认为,产业布局应遵循以下5项原则:

(一)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在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而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二)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根据地区的综合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比如在拥有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地区,应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应优先发展采掘和矿产加工业;在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地方应加强水利建设,优先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三)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现在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用再走弯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就比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等措施。

(五)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从国家大局出发,产业布局不得不考虑政治和国防安全因素,因而在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改变其落后局面,是维护政治稳定、保护国家安全、防止分离主义分子兴风作乱的战略性举措。

二、当前国家产业布局的特点及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从而造就了东方沿海各省的经济迅速崛起,尤其是广东、山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产值已逼近发达国家水准,堪称富可敌国,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种产业布局思想主导下,我国产业布局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密集、人口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中部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规模明显不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产业链短,成为向东、向南的能源输出基地。时至今日,这种非均衡产业布局日益显现出其弊端,对其作出调整已是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一)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000-2012年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6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69.5%。

(二)区域经济磨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

自20世纪90年代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税收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对能源、土地所产生利益的追求日趋增加,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磨擦,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与紊乱并存的局面。

(三)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在利润动机的诱导下,各地区纷纷加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忽视基础产业,从而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这种不合理的趋同,直接造成区域分工弱化、分工利益减弱、项目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产业间的空间组织缺乏专业化协作,企业规模在低效率基础上趋向小型化及空间分布均衡化,造成分工效益和规模效益双重损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东部沿海建设了大量的火力发电厂,却舍弃了在西部煤炭富集区建设坑口电站的优越条件。

(四)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

从比较利益理论和非均衡理论出发,给基础好的地区某些政策倾斜优惠是应该的可行的。但是必须把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结合起来,着力培训地区增长点和产业增长点。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五)产业能耗高企,经济转型困难

据世界银行推算:中国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而中部地区由于缺少能源,又没有雄厚的轻工业支撑,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这种侧重依靠资本要素积累的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会遇到愈来愈大的困难。

三、调整国家产业布局的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按照产业布局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应对全国产业布局做如下调整。

(一)加工制造业应由东部沿海地区转入中部地区

这样既可以发挥中部各省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原材料富集等优势,又可以广泛增加就业,有效减少农民工远赴东部打工造成的“春运”压力、减轻农民留守家庭的痛苦,有利于社会和谐。

(二)东部沿海地区着力发展高科技产品研发、金融、贸易等服务业

这样可以发挥其资金、信息、人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分工中抢占高端,改变其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化工基地的错误决策,不仅可减少其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减轻人口密集区的环保压力,避免大连石油污染、太湖蓝藻爆发等悲剧重演。

(三)在西部矿区坑口大力发展能源及重化工产业

应致力于能源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其产业链,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变输出一次能源为向中部、东部地区传递二次优质能源,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减轻全国交通、运输压力,促进节约能耗目标的实现。

四、建设西北电力能源输出基地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电力需求旺盛,由于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电力的大范围调度成为必然。所以,将内蒙古、山西、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电力外送到华中、华东等用电负荷中心,成为我国电力调配的关键之一。而据了解,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并节省60%的土地资源。随着电力在更大范围实施远距离、大容量的调度,特高压这一经济的输送手段成为必然选择。

截至2011年10月底,内蒙古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装机容量5866.02万千瓦,其中风电并网装机容量813.63万千瓦,约占13.9%;完成发电量2143.96亿千瓦时,外送占到总发电量的41%。公开的数据显示,内蒙古的年外送电量超过装机规模居世界之首的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内蒙古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达7016亿吨,居全国第一。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超过9吨,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61%以上,煤炭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而发展火电,进而外送是内蒙古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最为重要的路径。随着国家风电三峡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内蒙古需要将更多的风电输送出去。目前,内蒙古西部电网统调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网内仅仅可以吸纳约四成负荷,2008年至今,出现了严重窝电局面,三分之二的电力生产能力闲置,同时,在通辽和赤峰地区,又各有300万以上装机容量,在东北电网的统调下,参与外送。

除上述“网对网”外送电力的形式外,在内蒙古,还有逾1000万千瓦的“点对网”机组向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送电。包括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华能北方上都发电公司、京能岱海发电公司、华能伊敏发电公司等。目前,正是上述四个“点对网”电站实现了盈利,其他电厂普遍出现巨额亏损。这一方面是内蒙古电网电价偏低,同类的电厂送华北网、东北电网和送内蒙古电网经营状况迥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力外送通道不畅,发电利用小时大幅下降造成。鉴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煤炭资源储量,继续实施煤电转化、扩大电力外送能力,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而电力外送瓶颈依然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的“煤从空中走”的策略在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支持兄弟省市发展的同时,也缓解了煤炭外送带来的运力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内蒙古国土面积大,对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电力的直接输出也减轻了周边地区的环保压力。

继续大力发展电力外送无疑是内蒙古的诉求,而装机富余、输送能力不足这一瓶颈已经清晰显现。目前,随着内蒙古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和现有市场的逐步饱和,内蒙古“网对网”、“点对网”的电力外送均出现大量盈余,大量机组停机或低负荷运行。加快推进外送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内蒙古电网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管理架构外,全国唯一的一家省级独立电网,在国家电网推动特高压进程中,内蒙古尽管亦在规划当中,但体制上的障碍需要相互接洽、沟通,而不能更为高效的规划、实施。在争取特高压电网建设等方面,相对于山西等国家电网所属省网企业存在先天不足。

同时,在内蒙古的行政区域内,赤峰、通辽两市的电网又属于东北电网管辖,对于内蒙古协调统一发展亦存在掣肘。体制上的问题,使得内蒙古电力输送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规划发展上需要大量的衔接工作需要做。目前,内蒙古电网仅有两条500千伏通道外送,外送市场仅仅局限于京津唐电网。而国家启动的特高压项目大多是“煤电基地+特高压”的模式,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内蒙古电网在国家电网的统一调配下,进行远距离输送的步伐已然落后。

时至今日,我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于今年1月6日正式投运。以此为契机,目前山西省规划至2012年建设坑口电厂25个,并再建通往鲁湘苏三省的3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对外输电能力增加3000万千瓦,每年可就地转化原煤5000万吨。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12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贸易;视角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6]缪旖.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