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时间:2023-07-18 17:25: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湖南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是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必然举措;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它又是人才储备、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想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此提出了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所谓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有以下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高职教育内部和区域经济各自内部的互动。对于前者而言,它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宏观上的互动;对于后者而言,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之为微观上的互动了。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实体经济,在湖南省各地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则需要发展不平衡的高职教育与之互动。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实现彼此的协调。例如,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度还有欠缺目前没有打造出一批与地方产业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和武广高速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快速发展急需与之相符合的人才。[1]在这段引文里,通过其对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发现互动性协调发展策略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段引文里,作者描述的不协调现象正是互动性策略所强调的、宏观上的互动性研究的具体内容。互动性策略的另一个内容是微观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的适应性调整。对于两者的协调而言,可以有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宏观层面上的两者互调来实现;第二条途径是通过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内部的相互适应性调整来实现。例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可以调整办学规模、调整课程设置、补充专业来完成。湘南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和娄底三市,经济发展居全省中等水平。三市矿产资源存量丰富,娄底的冷水江是著名的锑都,而郴州则是有色金属之乡,加之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地区既要保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还可考虑丰富专业设置,如在娄底市增加矿产加工类专业、在郴州设立旅游类专业等。[2]这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调整都要依托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在分析清楚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基础上,高职教育也好,区域经济发展也罢,它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实现彼此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互动性策略而言,辩证的理解尤为重要。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的内涵还应该有第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即针对特定区域而言,本地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应该与其它省份或其他地域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互动。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互动,才又诞生了后边的另一个借鉴与创新策略。所以,在此虽然有提及,但对其第三个层面上的互动不作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

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是另一个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而言,它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教育,因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最为明显。它需要毕业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后者,它更是高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以高职教育为中心任务的高职教育院校与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因为,高职院校与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最能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关于这一点,有研究者这样说: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涵盖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校企之间搭建的良好平台。[3]因此,校企合作是合作式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校校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进行解决。在湖南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彼此的差异,而消除这些差异也可以在某种程度缓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例如,虽然针对张家界而言,虽然它本地缺少相应的、以旅游为核心的职业院校,但在其他各地却还有许多旅游专业很好的职业学院。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那么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还是非常有利的。

三、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

补短板式的协调发展策略是针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中那些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补短板式的协调策略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以及招生规模的缩减与扩大等;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结构性设计、生态性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具体的途径来完成。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与上边的互动式策略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侧重于从高职教育自身或区域经济发展一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这个策略的运用更侧重于微观上的、某一方面的内部改革。在运用补短板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从多维的层面上,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短板”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短板及其表现。例如,办学规模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及时就业,在一定程度就是两者不能相互匹配造成。因此,保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无疑是最能保证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但是,对于这样的短板应该辩证地分析,也正是这样的不匹配,才使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优先获取了工作,从而在一定的层面上改变了入学就能毕业的局面。这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短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在表面上看是两者之间的事情。但这种不协调事实的产生还与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短板密切相关。例如,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院校间的发展不平衡等。特别是后者,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院校与其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上,也表现在院校内部的不平衡上。再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两种表现:第一个层面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在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种类的不平衡等。在第二个层面上,这种不平衡是指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不平衡,它都会在与高职教育相互联系中表现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四、借鉴创新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存在于各个省份之内,它并非只是湖南省发展现状中的独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创作协调策略进行改革现状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借鉴创新式策略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点,从借鉴的地域上分析,借鉴的对象可以是湖南省内相关经验,也可以是湖南省外的相关经验。这也就是说,凡是可以借鉴的经验,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都值得研究借鉴。第二点,从借鉴的内容上讲,既可以借鉴省内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办学的经验,也可以借鉴省外高职院校与企业创作培养人才方式的改革。凡是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都可作为相互参考的内容。例如,在广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根据所具备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分析其基础之上,总结和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广东省地区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外在联系;其次,结合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作用和特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区的不同发展,决断的差异性作用等层面,分析和探究区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4]在这段引文里,作者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相互对照的协调研究。而这正是上边提及的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等方面所分析的关键性内容。第三点,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的差异,势必会导致这些借鉴的经验不能直接运用本地的协调实践。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管理者进行有创新式的改革后才能运用于本地的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第四点,借鉴的效果上分析,不同的借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借鉴效果。对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不发达地域的区域经济而言,它们产生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他们改革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一定不会适用于解决其它地区所面对的类似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创新式地应用。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以上四种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指正。

参考文献:

[1][2]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5(03).

[3]梁珍,顾丹.互动式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0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空间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上升,积累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红利,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失,中国人力资本面临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减贫成效卓著。尤其自2013年以来,学术界对于减贫脱贫的研究也从对物质贫困、经济贫困的探索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及人的本质的探索上。张全红、周强认为中国贫困的主体一直都在农村,而且导致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也实现了从收入到教育的转变,教育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说明改善农村教育,消灭教育贫困已成为实现农村减贫脱贫的最有利渠道。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跨地区人口流动加剧,使得人力资源空间配置问题空前突出,在这过程中政府的调控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动速度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障碍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教育回报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回报降低,从而影响农村教育积极性。相反的,改善农村教育,发挥政府在教育供给上的重要作用,主要是要权衡教育投入和教育回报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改善农村教育就要求政府加大空间政治治理力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减小教育投入,增加教育回报,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1教育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中国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抓手。

1.1当前我中国教育现状

1.1.1整体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不断探索、构建起基本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规模大幅增长、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是从当前中国劳动人口高中阶段教育的占比来看,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一些人均GDP相同的国家相比也明显较低。

1.1.2农村教育现状。要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关键在于提高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青少年。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整个教育格局中的短板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密切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前后出台了十几项相关政策,涵盖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国家多项政策也向农村教育倾斜。尽管如此,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例如,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匮乏所带来的学生培养形式单一问题。其次,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所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十分突出,家庭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以及教育资源空间配置问题仍不容忽视。

(1)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教育的社会与经济功能的一方面体现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就是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协调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政府也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随之产生的生产要素地区间的配置问题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包括资本、劳动力等。因此,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背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好的途径。

(2)区域教育投入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中国的教育公平是在教育政策法规约束下实现的地区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平以及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公平。但是区域教育投入受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决定了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造成了地区间教育以及城乡教育的差异。张锦华度量中国各地区教育贫困状况发现西部地区是全国教育贫困最严重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这背后就是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所带来的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另外,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城乡之间也面临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

(3)政策补偿条件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本身难度较大,其中政策补偿在缓解教育城乡差异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公平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张锦华提出通过完善政府对教育干预的体制机制建设,针对弱势家庭和教育贫困地区采取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是更好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的手段。事实上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消除教育贫困,实现区域教育公平。

1.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目标

中共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乡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描绘了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蓝图。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肩负着壮大自身力量,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完善乡村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作用。站在中国整体教育格局上,最根本的就是消除区域教育不平等,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

2农村教育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通过对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梳理,空间资源配置不平等和教育投入的差异成为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中国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乃至整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1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发展平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

中共报告中所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细化和创新,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其中农村教育是推动这些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匹配,教育格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农村教育高速、高质量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态势良好,基本保持协调发展基调,区域间差距趋同性逐步提升,下一阶段在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均衡等。其次要不断完善区域经济治理能力,政府充分协调地区发挥自主自管自治能力。最后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2.2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模式,提升农村教育投入水平竞争力

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城乡不匹配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城乡教育基本均衡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优质均衡并重,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教师筛选和聘用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农村教师的选配不以义务教育考核方式为标准,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艺术、体育、小语种等领域教师的配备。建立农村教师信息化跟踪管理平台。二是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培养需求相匹配。除基本的教学楼、教室等教学要素的配置外,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保证。三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减少农村学子的教育投入。加大投入的方式很多,首先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财政支持;其次就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四是政策性扶持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学子学习、工作竞争力。

2.3调整农村教育格局,优化输出数量、质量

农村教育要想实现教育输出上数量与质量的并重,最好的途径是在基本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调整教育格局,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阻碍,一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教育成果期待值低,不愿继续学习;二是农村高中办学条件差,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三是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固守陈旧,高中教育回报率低。因此,农村实施高中阶段教育首先就是要扩大农村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其次是加大农村高考改革力度,高考招生向高中教育弱势地区倾斜。

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最快也是农村家庭最能接受的途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职业院校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村学子的选择。三是实行有效的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就業竞争力。

2.4提高教育空间治理能力,为农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3

一、区域立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区域立法是指对一国特定区域内跨地级以上行政区(以下简称跨界)的经济社会发展或公共事务管理所实施的立法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欠发达地区开发或跨界公共事务管理,其结果是制定适用特定地域范围的区域性法规。按其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区域性法规和专项性区域性法规。因国家尚未制定综合性区域性法规,专项性区域性法规制定也很少,当前该类立法多由地方实施,即地方区域立法,主要以综合性区域规划及其实施的保障为立法素材,具有先行性、创新性、区域性和保障性。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必然对法制供给提出新需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是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是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的正式规则。区域发展中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溢出行政区经济所产生的矛盾, 如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同质化导致整体布局不优、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为地方区域立法的应运而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地方立法的时代性和先行性,必然催生地方区域立法

如梅因所言,继拟制、衡平手段,立法是法律适应社会变迁的最后手段[1]。对因跨界而产生的公共管理新问题,尤其是区域治理与行政区行政的矛盾,如环境污染治理等跨界公共事务管理,现有行政管理手段和区域规划这一新手段均难于解决,亟须通过地方区域立法提供顺应时代的行政运作法律制度。

(三)实施地方区域立法,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地方区域立法是地方立法内容与形式的变革与发展,通过以区域整体利益的促进与共享为法益目标和以问题为中心构建法律制度,实现区域规划的法治,能动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二、区域立法的理论与实践考察

(一)域外

区域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特定区域整体发展或跨界公共事务管理。如德国制定了《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的共同任务法》(1969年);日本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年)(区域发展的根本法)、《北海道开发法》(1955年)和《控制首都圈市区工厂等新建法》(1959年)等。

区域立法的模式,包括区域立法和区域规划关系的处理,德国和日本采取统一立法模式,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定的基础上,区域立法由中央统一实施,并对区域规划编制及其实施进行法治化,如德国制定了《联邦区域规划法》(1965年)。美国采取分散立法模式,注重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仅在单行法律中对流域规划、都市圈规划等进行附带性规定。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1933年)是针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经济开发的立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流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程序。

区域立法的重点,是对区域治理制度的设计。德国规定区域规划实施的协调,通过联邦与州之间的部长会议这一法定机制实现;日本《地方自治法》规定,地方政府之间可设立协议会等协调机构和签订合作协议来处理跨界事务;美国采用州际协议制度处理跨界事务管理。

(二)国内

综合性区域性法规主要有四个,均为地方立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2006年)(以下简称《珠三角城镇群规划实施条例》);《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8年);《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2009年);《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2011年)(以下简称《珠三角改革发展保障条例》)。

对地方区域立法,国内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

一是区域法制协调论。有学者认为,基于区域内行政区划、利益主体和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不变为前提,只能谋求地区性多元法制的协调,其法律机制为行政协议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2]。

二是区域共同行政立法论。有学者提出,可成立区域行政立法委员会这一地方政府联合立法机构,制定区域共同规章,构建地方行政立法新模式[3]。

三、地方区域立法的基本原则

区域立法基本原则,是指区域立法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准则,除遵守地方立法“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等一般原则,还应具有自身的准则。

(一)利益促进与补偿原则

利益促进是科学发展观在地方区域立法的体现,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量发展。利益补偿则是法律公平正义精神在区域的实现,如区域生态补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二)改革创新与法制协调原则

区域立法具有先行性,要顺应社会变迁和巩固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成果。同时,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形势下,改革创新及其重要手段的先行先试,亦应遵循法治主义。如《珠三角改革发展保障条例》规定,改革创新可在局部地区和单位试点,成熟后可制定地方性法规,这实际确定了政府改革创新的法律边界――遵循法律优先原则、比例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等行政法治原则。

(三)科学转化与区域特色原则

区域立法不仅体现为所制定法规适用范围的区域性等形式特征,其内容还应紧扣区域发展的现实课题。如广东省以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和湖南省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立法宗旨,构建跨界管理的协调机制,将区域规划转化入法。

四、地方区域立法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地方区域立法的任务

区域规划是特定行政机关以跨界的经济区域为对象编制的行政规划和区域发展的蓝图描绘,具有预测性、或然性、导向性,即“向前看”的特点;制定前要吸纳民意、制定后应向社会公开,但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具有间接影响力;是区域内地方政府的行动指南,具有内部约束力,但未经上一级或同级人大通过的区域规划没有法律效力。地方区域立法的结果是制定特定地方性法规,通过设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对既有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稳定性,即“向后看”的特点。

因此,区域规划和区域立法两者的概念、性质、特点和效力具有明显的区别。但两者在价值目标和规范政府行为等层面,存在契合点。我国区域发展采取区域规划先行方式,但区域规划制订后,仅依赖政府内部约束难以保障其有效实施,且其自身亦应入法,这就是区域立法的逻辑起点。正确把握区域规划的精神、目标、内容及其保障机制,并转化为法规的价值目标和可操作的法律制度,即法律上的责权利范畴,是地方区域立法的主要任务。

(二)地方区域立法的内容

当前地方区域立法的主要任务决定了其内容,即区域规划实施的保障性法律制度创设,尤其是行政运作制度等区域治理制度。其动因,是解决区域内各自为政的行政区体制滞后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问题。

1.纵向行政运作制度

(1) 组织协调制度。一是组织管理制度。如《珠三角改革发展保障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制订实施规划的年度计划并报上级政府备案。二是行政协调制度。包括协调机构设立(是否专设,则应根据区域实情考量)和协调会议制度,以有效解决区域内横向政府之间协作难的问题。如《珠三角城镇群规划实施条例》规定,设立规划管理办公室这一专门常设机构,对跨行政区域重要事项进行管理与协调。协调会议包括政府间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两种形式。

(2)争议解决制度。有人主张借鉴域外经验通过体制改造,将政府间争议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我国体制和司法现实。此外,我国的仲裁制度主要适用于私法领域。本文认为,行政途径解决机制较符合当前实际,即通过区域内共同的上一级政府调处来解决下一级政府之间的争议。

(3) 绩效考评制度。政府绩效考评制度是考评主体按照考评指标体系和程序, 对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所进行的客观、公正评价。地方区域立法可从考评多元化主体、标准、程序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具体制度建构。

(4) 行政问责制度。公务员法和行政监察法规定了行政问责制度,但未规定具体情形,实践中难于操作。地方区域立法可在规定行政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援引上述两法构建具体的责任制度。如《珠三角改革发展保障条例》规定,对实施区域规划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可责令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辞职。

(5) 利益补偿权制度。利益补偿权的理论基础。佩鲁的“增长极”、弗里德曼的“中心――”等理论,均证明市场机制不能自动缩小区域内各地发展差距,反而会扩大差距。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产业合理布局等区域合作为前提。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各地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必然造就区域内的受益方和受损方,按照法律损害赔偿和校正正义理论,应对利益受损方予以合理补偿,这也是区域合作的基础。

利益补偿权的界定。各级政府是当地利益的当然代表,因而也是利益补偿的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利益补偿权的客体是一种可通过发展实现的特定利益。利益补偿的前提是双方的义务履行,如生态保护区应禁止发展污染项目,履行义务后则应获得利益补偿权。其救济途径一般为争议双方共同的上一级政府调处这一行政解决途径。

利益补偿权的实现。可借鉴德国立法经验, 纵向的利益补偿,由上级政府对特定主体专项拨款和税收返还等方法实现;横向的利益补偿,德国以人均税收为基准,我国地方区域立法可探索以人均收入、经济增益和发展贡献等为参数,设定科学的补偿基准,通过以上级政府财政部门为介质的、横向的直接财政转移支付,或者地区间项目合作、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等间接方式实现。

2.横向行政运作制度

其内在机理,是行政管理应顺应区域发展,从目前科层结构的“命令与服从”这一纵向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横向政府间合作与自律机制为基础、纵横向管理有机统一这一区域治理模式。

(1)政府间沟通协商制度。该制度是区域内横向的各级政府,以协作机构和协作会议制度为法定化平台,直接进行沟通、协商、管理和决策,以促进区域合作的法律协调机制。

(2)政府间合作协议制度。政府间合作协议是区域内横向政府间为实现区域合作,在平等协商和合意基础上签订的民主协议,是当前区域治理中出现的行为机制,但在国家层面还未法律化。地方区域立法可规定其缔约主体、内容、程序、责任和效力等具体制度。

(3)信息共享制度。信息不对称不仅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政府间合作、行政公开和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障碍。政务信息共享制度,地方区域立法可从主体、行为和责任三个方面构建。如借鉴美国首席信息官制度,明确信息开发和管理主体制度。

五、地方区域立法的途径

(一)把握域情,科学转化

正确把握区域实情,即区域发展的目标和问题所在,对区域规划实施科学转化,是地方区域立法的重要环节。如湖南省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为立法宗旨、区域主体功能区管制制度设计为内容。由此,既可避免把地方性法规变成区域规划的附庸和解说,也可防止把地方性法规和区域规划变成“两张皮”,发挥不了地方区域立法应有的法制保障作用。

(二)积极借鉴,合理吸收

如《珠三角改革发展保障条例》借鉴美国的州际协议制度,在国内地方立法中,首次构建了政府间合作协议及其争议解决制度。

(三)大胆探索,构建地方区域立法新模式

按照立法主体和法规适用范围是否跨省,地方区域立法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省级区域立法模式,如广东省和湖南、湖北省的实践。另一类是跨省区域立法模式。其立法前提需突破国家立法体制或创设一种需国家确认的、新的法律制度,目前尚停留在探讨阶段。该类模式又可分为两种类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法制协调型,承认地方对跨省立法权限的不足,主张创设行政协议这一新的法律制度以促进区域内政府间合作;东北地区的区域共同立法型,有关学者和当地立法实务界曾提议制定区域共同规章。

对于省级区域立法模式建构,可把握立法宗旨定位,从立法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如广东省探索建构了“有机转化”型地方区域立法模式――将区域规划的精神与目标等科学转化为法律的责权利范畴、形式上体现为软硬法相融合的“融合法”特征。

对于跨省区域立法模式,可探索建构“区域示范法+区域法制协调”这一“双层”机制。即立足省级立法权限,借鉴美国示范法制度的有益经验,“通过制定示范法,由各法域借鉴或采纳同样的法律文本的方式来渐进地推动法律的统一化”[4],由区域内各省共同制定促进区域发展的《区域示范法》,再结合各自省情,以“区域示范法”为文本,通过地方立法途径转化为相关省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建立省际法制协调机制,保障法规在区域实施的实质公平。

注释:

[1]【英】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高敏、瞿慧虹译,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6 期。

[3]王春业:《论经济区域内行政立法一体化及其路径选择》,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29卷第6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4

本文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人口区域分布状况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探讨了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市场引导,注重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地区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吸纳更多社会资源投向教育行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鼓励支持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区域;人口区域;不合理性;优化途径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将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放到何处何领域及何专业的高等教育。[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由行政计划方式日益转化为以市场信息为先导,运用行政计划为主的方式,并日益重视市场信息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由来已久。根据王善迈先生研究,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划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始终是三四类地区教育经费的2到3倍,二类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要高出三类地区的五分之二。[2]同时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线和横贯东西的长江水系和陇海铁路一线的地区或城市中。形成有趣的侧“π”形状。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区域分布的状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一、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水平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依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硬实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后盾。[3]相通,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首先要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应该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测算,2014年大陆百亿元GDP负担0.398所高校,亿元GDP和地方财政负担43.1名和194.7名大学生,每万人口和每千名从业人员分别负担199.8名和35.4名在校生。与以上数据对比,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和湖北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程度大,教育资源的数量与其经济发展程度不成比例,无论高校数还是在校生占全国比重、百亿元GDP负担的高校数、亿元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负担的大学生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所担负的高等教育发展任务与地区经济实力、水平很不相称。综上可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象,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数量较少,而一些相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数量却较多。

二、从我国人口区域分布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受到人口区域分布状况影响,涉及每百万人口负担高校数、每万人口负担在校生数等指标。这些指标既体现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又体现高等教育支撑社会发展的程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2014年底我国每百万人口负担1.83所高校,每万人负担200.8个在校大学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协调,部分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高校和在校生数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华南、华东、山东)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占有较高教育资源相一致。上述两个方面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及资源配置趋向存在显著不合理状态,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负担重,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量大,负担偏重,有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规模偏小不利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的满足。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主要考虑战备需要而忽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强调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而缺乏必要的弹性。[4]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合理化,同时也消耗了我国的教育资源。

三、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途径,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1、市场引导,注重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地区的教育资源的配置

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辅以计划配置,这样既有效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扩大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程度和力度,也避免了市场配置的盲目性等缺点,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储备人才,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我国必须注意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这些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建设者。这些地区在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大力吸引区域外的人才等,还要注重培养人才,加大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担负起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2、吸纳更多社会资源投向教育行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

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地区教育发展,需另辟途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吸引社会力量投向高等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我们国家把民办教育概括为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国家办学的单一模式,形成了政府办学和民间办学两种教育体制,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格局。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3、鼓励支持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性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有利于发挥高校在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曹小红委员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放招生、课程等权力,高校下放权力,赋予院系更大自。推动高校根据自身的科技优势,根据市场信息,预测和掌握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又可以与企业合作或建设校内企业,以学促企,以企促学,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会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及高校自身都应根据市场经济动态把握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全方位的对待,逐步使我国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在动态发展中优化组合。各地方、区域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水平与人口分布特点,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寻求更加合理和具体的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作者:朱树亭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史万兵.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与社会公平[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市场化发育程度最高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现在,长三角地区为了谋求合作和共同发展,又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主张和愿望,并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实际上,这种一体化,并不限于纯粹的经济发展,还涉及交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长三角的这种一体化进程,不仅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统一的需要,而且还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为支撑。但是,要推进这种一体化,仅仅靠相同的经济、文化和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协调一致的法制作为保障。否则,地区间市场壁垒、体制障碍和规章制度相互不一致、不协调,在经济活动中势必会增加企业包括政府的交易成本。

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法制的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如果为了地方利益、局部利益,两省一市通过地方立法、制定规章、甚至出台政策的方式,人为地设立贸易壁垒,导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市场准入的困难,那么必然会严重阻碍了长三角经济的长远发展。可以这样说,长三角法制协调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长三角一体化”是经济界、学界乃至新闻界最热门的关键词,近两年来各地各界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研讨会议已达100次之多。国内外的学者们对长三角一体化这个论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该论题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这些论文大多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甚至人类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体化问题,从法律角度探讨该论题的可谓凤毛麟角,对其系统研究更是付诸阙如。所以,从法学角度系统论证长三角法制一体化的可能途径、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协调的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途径之一,改变传统行政区划的设置、职能和性质,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别行政区[i]。采取经济"特别行政区"的办法,以确保个别具有特殊经济潜能的地区,克服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充分发挥其规划、组织、协调的功能,行政区划范围的设定应由国务院牵头,三省市共同协商。既然三省市变成一地,法制协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在内部做好法规、规章以及政策的清理工作,就可以达到法制的协调。表面上看,这种方案似乎相当理想。然而,行政区划是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立即消除并不具有现实可能性。但我们可以大大削弱行政区划的一些东西,比如行政区划的观念、行政区划下的考核体系等。如果不解决观念问题,仅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去考虑法制协调问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不转变观念,没有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观念,按照WTO的要求实现法制协调,单想靠扩大地域是不能实现的[ii]。

途径之二,国家成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管理局",统一规划、协调和实施与经济相关的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可惜的是,这一方案在中国曾有过并不成功的先例,长三角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共建并参与了4个区域性合作组织,即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及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然而都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现在江浙沪竞争的成分大于合作,都能算出合作的收益大于搏杀的收益,但大家都走入“囚徒困境”,于是都指望别人首先改变法规、规章以及政策,从而达到法制的协调,务虚现象十分严重。这是观念问题,还有就是权限问题。如"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权力非常有限,它仅有协调的责任,并无决策的权力,而各行政区划地位显赫,尾大不动。实际上,法制的协调工作并无实质的进展。其实,这种地方政府间组织在国外已有成功先例,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简称TVA)。TVA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实现法制的协调。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州的权力很大。田纳西流域地跨7个州,TVA要实现对田纳西流域的统一开发管理,没有法制协调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对TVA的职能、开发各项自然资源的任务和权力作了明确规定,TVA法的这些重要规定,为对田纳西流域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统一管理提供了保证。同样,长江三角洲经济管理局"则应赋于规划、协调法规、规章以及政策的权力,甚至应当赋予地方立法权,从而实现长三角法制的协调。

途径之三,通过地方立法机关之间的协调,来达到法制的一体化。为了地方利益、局部利益,三省市的地方权力机关有时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方式,人为地设立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长三角经济的长远发展。那么怎么才能实现法制的协调呢?解铃还需系铃人,地方立法机关之间的协调无疑是最佳方案,这是一种事先控制,期望防止法制冲突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出现问题后的补救,以减少社会的总成本。这种协调机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但不幸的是这些常常难以做到的。我们至少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如何在地方立法上保持一致?其二,没有立法权的城市,如何在法制上与各城市保持一致?其三,地方权力机关作出的协议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如何?如何保证这些协议在各城市的贯彻执行?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专门授权的前提下,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区立法协调机构或成立一个立法技术性协调机构,统一协调上海与浙江、江苏以及其他有立法权的单列市的立法工作,解决可能出现的立法冲突,或许能将立法冲突减小到最低程度。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城市的法制协调问题,我们应变通地、切实地运用好备案制度所赋予省级立法机关的立法监督权,充分发挥备案审查这个事后监督的工具,以便达到法制的协调。

途径之四,通过行政协议来实现法制协调。新一轮的长三角热,显现出更为鲜明的年度烙印:政府的推动力量,政府从后台走上了前台,从被动走向了主动,成为主导并推动法制协调的最重要力量[iii]。2003年,法制协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方面,取消了异地旅行社车辆不得跨区行驶的禁令;工商方面,三省市著名商标享受同等待遇和同样优惠政策;求职方面,在宁波、苏州等地取得的英语口译等证书,开始“走遍长三角”;金融方面,束缚资金流动的绳子也开始讨论松绑……与此同时,是一些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开始协调,并且重新规划制定。虽然成绩显而易见,但是影响长三角法制协调的不利因素,并没有得到消解,一些阻碍一体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尚未触及。我们至少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如何?如何保证行政协议在各城市的贯彻执行?应当说,在现行行政体制不变,市场体制转轨、行政职能转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种种与法制协调化趋势的要求所不和谐的矛盾,也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现象。这背后的关键是:顺势而为,审时度势,排礁清障,力求为法制一体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在把“共识”化成“行动”,最后实现“共赢”的过程中,要抓住一些契机,加力推动,以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二,地方政府在法制协调的过程当中起到什么作用?“政府万能”还是“”?我们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转轨,政府对相对人的约束性越来越小,也不应具有过多的约束力,法制协调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市场。要把政府调控机制从什么都管转变到强调政府创造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和条件。

最后,我们要谈谈区域性法制协调的实现程序。“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同样,法制协调的实现过程也得遵守一定的方法、步骤,这本身就体现了正义。法制协调到底应当遵循什么程序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识别区域法制冲突、确定立法标准、拟定协调方案、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的效果与方案适度调整,等等。

总之,长江三角洲的法制协调工作任重而道远。

[i]参见朱荣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重点区域研究》,载上海协作网2002年12月4日。

[ii]参见王丰、翟明磊:《“大上海”之路受阻何方?》,载《南方周末》2002年12月15日。

[iii]参见吴焰:《2003长三角最鲜明烙印:政府推动》,载《华东新闻》,2003年12月18日。(版权所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6

摘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已经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但是一些区域的主要用能产业能源消耗不经济现象还相当普遍。要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必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关系,以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原则为指导。以黑龙江省为例,客观分析了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实际情况,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用能,建设特色节能产业是该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区域;节能;产业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实现了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但是能源消费也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1]。多年以来,依靠大量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下,我国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度持续增长,而我国目前能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能源供给不足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能源短缺危机与环境约束压力同时并存已成为我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黑龙江省不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相当丰富,而且石化工业、煤炭工业、发电业、建材等产业也具有较强的规模和基础。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虽然一度为黑龙江省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最近几年省内一些资源型城市仍出现了资源枯竭的问题,区域内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也日渐显露。尽管如此,目前省内一些主要用能产业能源消耗不经济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省内节能型产业不能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问题不仅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促进区域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快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迫切要求。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缓解能

源约束矛盾,全面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原则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始终存在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地区与地区产业结构目标之间的冲突,典型表现就是地方政府之间恶性之争导致地区盲目重复建设不断升级[3]。而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不仅将触及到区域内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也会涉及区域节能技术支持体系和节能服务体系;不仅关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经济与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全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因此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各方利益主体协调一致原则

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以及国内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是一个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要有宏观上的协调。通过宏观协调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黑龙江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既要考虑本地区资源的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也要考虑国家节能战略的总体布局,还要兼顾周边地区以及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要认真学习其他区域建设节能产业的经验,顾全大局,避免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优化的集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有限的能源条件下,当代人在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不能损害满足人类世世代代需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后代享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虽然国内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产业初始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具体目标上不可能是完全相同或唯一的,但是各个区域仍有必要达成既要考虑本区域实际情况,又要尊重其他区域利益,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与保护环境与发展体系的行动。黑龙江的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7%。第二产业是用能主体,占56%。石油、煤炭开采、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压延、电力和热力生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煤、电的终端消费总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0%和55%。按照这样一个能源消费水平发展产业,何以谈得上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呢?目前省内虽有大油田、大煤矿等能源储备,但这些资源是全体国人共有的财富,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当代人有责任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能源的经济利用。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由市场需要、科学技术和竞争因素共同推动下演进而成的。基于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考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更好的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黑龙江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一直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省内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偏高,长期以来依靠消耗资源和能源来发展,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一个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按照区域产业优化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比例关系节能降耗,发展壮大低耗能产业、压缩高耗能产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挖潜,依靠节能技术进步改造重点用能产业,全面降低现有重点用能产业能耗水平,提高产业节能整体能力。

(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原则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有其生命周期,不仅会趋于饱和而达到成熟化,而且还会走向衰老与死亡,最终被另一种新产品所替代[4]。当某一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节能技术或节能产品以后,这个区域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将拉开序幕。在这种产品替代和产业变更过程中即便是区域内原来节能行业的领先者,如果跟不上产品替代的步伐,不能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最终也将遭到市场淘汰。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威瀚电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一些专门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已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潜力,这些企业不仅拥有一批节能方面的专利技术,而且其产品及专业技术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力,如果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对省内一部分产业节能降耗产生影响,而且可能形成一些新的产业,进而扩大省内低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实现省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三、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一)妥善处理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为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应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制定和完善政策制度。在区域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协调上,协调的主导者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主要应通过改善各种制度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培育区域节能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形成节能产品网络体系和合理的价格体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区域之间产业政策协调目标是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促进行政区域间经济区域的转化,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协调整合区域节能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协同整合区域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积极发展大型坑口电站,开发褐煤并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煤电转化,不仅符合该省节能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本省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通过北电南送,有利于打破省域之间电力市场壁垒,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电力统一市场,满足电力输配要求。

(二)走区域可持续发展化之路

传统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表明,以经济增长为单一目标的区域发展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相冲突的。因此,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过程中,区域内的相关产业首先要超越传统产业的一些发展阶段,向信息和知识经济迈进。其次要推行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销售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注意环境保护;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力求以最少的能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更少的废物。黑龙江省素以原煤、原木、原粮等“原”字号产品闻名,能源、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较多,产业结构单一。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黑龙江省必须根据省内产业的基础现状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抓好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个环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从根本上降低工业能耗。扩大优质能源消费比例,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三)以技术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认为,节约能源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即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进环境质量[5]。过去30年按照这一途径,美国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国民经济增长了126%,而能源利用仅增加26%,90年代在制造业扩大41%情况下,工业电力消费仅增加11%[6]。美国上述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应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实施节能项目。区域节能技术创新途径是结合本区域资源条件、实现结构优化并满足环保的要求。区域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应集中在那些对区域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环境有实际重大影响的能源资源和利用上,能源技术的研发重点是节能技术、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装备制造、石化煤化、能源、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和森工、冶金和建材等主导产业和高耗能产业是黑龙江省以技术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今后还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导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工业的投资约束机制;制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环保等方面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按照淘汰一批、限制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的思路,引导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用能,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才能科学搭建黑龙江省节能型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7

关键词:经济增长;区域经济;金融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45-02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根据Solow模型,进行简单推导可以得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假设条件:没有外生变量――技术进步;经济中的个体将产出的一部分进行储蓄;储蓄的部分进行投资;人口零增长。

相关参数经济意义如下:

Y:产出;A:每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并假定不变;K:资本;S:储蓄;s:储蓄率;r: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d:每期的资本折旧率;I:投资。

内生经济增长函数为:Y=AK

由K=srY-dK,对生产函数Y=AK两边取对数后,求导,得到产出增长率:

KK=skYK-d=srA-d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储蓄率的影响途径

居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单纯看成将社会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资本,然后用作投资,而必须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可以支配的收入;另一方面加强银行的融资职能,以银行专业理财的方式吸收居民资金。因为储蓄存款的吸引力不大,受目前通货膨胀影响,实际储蓄利率为负。金融体系应该发挥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优势,在交易成本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占有一定有利地位,较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方便了资本市场出清的可能性。

(二)储蓄向投资转化比例的影响途径

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投资的资金比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区域资本形成的主要环节,决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系统的效率。

(三)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途径

资本的边界生产率决定了资本对经济的实际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社会市场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主体经营效益等。

经济机会的增多将吸引更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需求,促使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会有力地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的作用在于有效地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保障。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分析

在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快速持续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焦点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资本形成、配置、产出效率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机制。通过总结和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区域金融政策失衡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差距,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延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差异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使得区域经济金融难以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存在矛盾。主要有:营销观念制约;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不对称;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匹配;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滞后。这些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贷款保证、抵押等担保难问题,而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问题,这些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区域金融逆向流动。资金由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的虹吸作用的存在,严重影响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杨国中、李木祥2004)通过理论分析和对1997―200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可看出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分析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信贷资金外流的原因,笔者以为有必要在我国实施差异性的金融政策。

(四)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改善。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虽然各区域内相应成立了一些信贷担保机构,但实力小,缺乏经验,运行还不规范。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缺乏对区域内部优质企业的关注,应该以优质企业为突破口,加强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构建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所以必须建立一种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关系,必须站在中观经济的立场上,更新理念、统筹兼顾。

(一)不同区域应根据其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建设必须与市场分化的现实相适应,发展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商业银行是当前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便利的投资渠道和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储蓄率不可避免,因此欠发达地区不能盲目缩小金融体系的规模,否则资金会通过其他形式(如非正规金融)汇集起来增大金融风险。巴曙松(2002)考察了1984―2002年的地区银行存贷情况,认为融资的多元化、货币资金的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内在要求改变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统模式,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

(二)有效分割金融市场防止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逆向流动”

由于地区差异容易导致经济非均衡发展,要避免因金融机构追求利润而诱发经济非均衡发展,就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约束金融资源严重偏流,培育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机制。因为市场差异的客观事实要求不同的金融机构为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通过建设区域性金融机构或者建立为特殊群体和特殊行业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以限制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对象,是抑制资金“逆向流动”的有效举措。

(三)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我国金融业改革至今,竞争机制已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特征依旧明显,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借款者不得不寻求非正规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调整金融结构,引入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以打破国有金融机构垄断的低效率状态,并引入新的金融工具,使整个市场更为活跃,使金融市场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民间金融在一定时期,在总量上推动了省际经济增长,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一个有效补充,而在偏远地区,甚至是一种替代,并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主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可忽视。发展民营银行,村镇社区银行,多种小规模金融合作基金都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

(四)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

伍海华(2002)采用多变量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实证发现经济增长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能力。我国经济呈现的由东到西逐步走弱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呈现区域二元结构的反映。现阶段金融结构的二元化决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难以改变。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必须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策略。

(五)完善经济金融生态评价体制

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应该逐步建立金融经济生态评价体制,通过经济金融评价体制,制定适应的经济政策,最大程度地实现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健康还是存在疾病,必须通过评价体系来区分,克劳森把区域分成四种类型:即繁荣区、潜在萧条区、发展中地区和萧条区。他利用四个指标,即全国收入增长率、区域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水平和区域收入水平来进行评价。这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列表说明。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其中,P=区域收入水平/全国收入水平;Q=区域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增长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8

杜钰洋,女,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

赵苏杰,女,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摘要:经济的发展已经迈入到“速度经济”的时代,依托航空这种高速运输方式,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临空经济模式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的建设将成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本文分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临空积极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态,它以机场为依托,以航空指向性产业为主导,建设航空配套产业、临空先进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产业为主、多种产业有机融合的产业体系。从世界各地机场周边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临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潮流,它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并实现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河南省处于中国腹地既不临海也不边,要想参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航空便成为了最有效的途径。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成为27个省(区、市)54个航空经济区中唯一一个部级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河南在打造出口型临空产业集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依托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发展临空产业经济区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进而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建设并有效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临空经济的发展瓶颈

1、产业支撑薄弱

临空经济的形成依赖于临空指向性产业的形成和集聚,当前实验区临空指向性生产体系以智能终端(手机)的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机场货邮吐吞量主要来源于实验区内智能终端(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加工出口。实验区临空指向性生产体系产业结构单一,直接影响着机场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

2、航空物流的基础软硬件设施发展不足

实验区航空物流的发展面临着基本软硬件条件不足的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物流软件信息系统开放度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全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各相关物流主体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航空物流网络化程度低,货物的空中运输与地面协调配套程度低,快捷、高效的地面派送网络尚未形成。

3、高级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临空经济发展

实验区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航空运输产业的大发展,对航空运输专业高级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在当前国内航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随国内机场数量的增加和航线的开拓,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面临着对航空运输业高级专业人才的激烈竞争。实验区航空运输业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造成临空经济发展的知识储备不足。

二、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临空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

临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在促进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逐步完善临空经济发展的政府领导与协调机制,着重加强实验区规划的实施与落实,增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立省级层面的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的研究。

2、积极培育临空导向的支柱产业

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逐步推进后续产业发展,为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注入内生的动力。一是实验区应积极探索延伸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探索建立服务全国智能手机的维修和售后服务基地,创造出新的航空物流量和经济效益。二是积极培育航空物流产业的领军企业,使其成为基地航空物流公司。三是逐步推进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产业发展。

3、立足长远加强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为了解决航空运输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需要立足长远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综合考虑未来航空港客运、货运的增长以及发展目标,就航空港未来发展所需航空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种类、数量、质量、来源、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总体研究,做好培养规划,建立航空运输行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以满足未来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采取多

种途径培养航空运输行业紧缺人才。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惠及实验区各类人才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结束语

郑州航空港区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临空经济是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临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瓶颈需要突破;面对这些困境,首先政府应当发挥好协调和监督作用,并创新制度规划,为临空经济的建设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并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培育临空指向性的支柱产业。(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允春.临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模式及演进机制分析[J].城市观察,201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9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85-03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进行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有着地区差异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这种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就是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文化对地方高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植根于地方,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必然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印迹,地方资源是地方高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拥有其特色研究机构、科研队伍以及图书信息资源等等,只有满足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既是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优秀的地方高校不仅要融入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要以自己的先进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

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为目标,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白城师范学院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只有立足于地方,探索与区域经济文化共生发展的契合点,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共生发展。

(一)培养区域文化人才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共计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6万余名,他们当中包括行业骨干、各级领导、知名<摇⒂判憬淌和企业家等。学校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与白城四中等中小学签订了教育实习与教学研究合作协议;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探索构建了校企、校校、校地、校所立体合作架构,协同育人、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2015年学生在校期间创办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达50多家。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要加强针对区域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应用研究,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技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成果是大学创新文化的结晶,科技成果转化实质上是引领区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我校各学科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着吉林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区域生态、防风固沙和盐碱地的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处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盐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4.2%,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我校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整合而成,以电厂脱硫废渣为改良材料,研究种稻条件下脱硫废渣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白城洮北区高平村、德顺乡英格尔屯建立了2000亩盐碱良示范田,为电厂脱硫废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白城2×60万千瓦火力发电”“引嫩入白”和“吉林省增加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有机结合,形成白城地区工业一农业一环保一生态建设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吉林西部绿色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结合吉林西部地区的盐碱地域特点进行草木犀、罗布麻、龙葵、甘草、籽粒苋、黑豆、绿豆、向日葵、燕麦等吉林西部特色植物种植与加工研究,特别是耐盐碱药用植物罗布麻栽培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其他研究也都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籽粒苋发酵产品深受广大师生员工的欢迎,目前,与三家企业签署了籽粒苋种植与利用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区域文化研究

作为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专业以及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研究基地,并依托这些研究平台,推进对吉林西部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研究,为区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校“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获批为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榆年画是吉林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通榆年画的产生与发展既受闯关东齐鲁文化的浸染,又受科尔沁草原文化的影响,其地位可与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媲美。如今,通榆年画早已不复当年兴盛,我校对通榆年画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利于深化通榆年画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提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识。

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由我校历史学、文学、经济学、音乐、美术、地理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区域以及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文化进行研究。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例如,与白城市政协联合提出的议案《利用辽代春捺钵文物遗址,发展白城文化产业》被白城市政府采纳;同白城市电视合创办大型纪录片栏目《发现白城》,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途径宣传地方文化;同白城市民委、史志办共同发起了东北草原民族乡乡土志丛书编纂工作,志书编撰工作对于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白城市民族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推进区域文化交流

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的对外交流合作。近三年来,我校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白城市政府及通榆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地域性辽金史学术研讨会”、“纪念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通榆年画学术研讨会”等。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广泛吸引专家学者,加强与学术机构及国内高校的合作,通过项目互动、课题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等方式,达到了交流成果和拓展学术视野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影响,推进了区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五)加大社会服务力度

地方高校是当地最大的文化教育机构,应发挥师生优势,从学校的区域环境、历史传统和服务对象出发,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例如,通过公选课、学术报告、讲座等形式传播普及区域文化知识;通过专业实习、野外考察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以提升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能力,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建议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校目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形势,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实力总体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不多,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待建设,学科优势有待加强,学科特色有待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总之,阻碍地方高校济社会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当地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并非易事。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科研、实践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造就更多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办学资源问题

建立政府、企业和地方高校自身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构建文化研究机构、产业园区,吸引地方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学科优势和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与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通过实施专项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三)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切实提高对区域地方文化的认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达到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地方高校应该协助政府在助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进展,引导传统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白城拥有丰厚的辽金文化遗迹,但辽金文化并未深入挖掘;民间剪纸、无笔画、石雕、年画等民俗文化方面均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四)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师生进行创新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10

一、改变中小企业的经济结构是实现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2009全区工业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33.86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的76.8%。从内蒙古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见表1),分析中小企业所分布的行业特征,冶金、食品加工、建材、机械、煤炭、石化、纺织、电力等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约占全部企业97.7%;高新技术行业相关的企业(电子、医药),占全部企业的比例为2.28%,比例极低。

表1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

显然,我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仅仅依靠大企业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的经济结构。而且,“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在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更适宜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

因此,在我区提出重点扶持的1000家中小企业的目标中,需要明确重点,突出支持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突出支持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自治区重点支持的100户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领域的发展,说明这一工作要落实得好,具有战略意义,而且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实现“十二五”期间富民强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50%以上的税收收入。增加就业机会需要依靠发展中小企业来实现。提高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可以保障80%人群的收入稳步提高及“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保障。

同时,我区各地经济实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上也反映出了这一事实(见表2)。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利润占总数的60%。兴安盟、乌兰察布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创造的利润总额只有9.2%。

表2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赤峰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视为“第一世界”,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可视为“第二世界”,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可视为“第三世界”。

所以,重点扶持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在自治区重点培育的60个产业集群中,重点支持落后地区的产业及产业集群,如呼伦贝尔的油脂加工集群、通辽的玉米生物产业集群、兴安盟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等。为此,还特别需要在这些地区重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专业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提高中小企业专业水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11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地理学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生态补偿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补偿问题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较新课题,从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生态补偿的内涵的解释;[1-5]第二,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6-8]第三,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9-12]流域是完整的地理与生态系统区域,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典型单元。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应用领域的拓展,体现生态责任和生态利益分配正义,是调节流域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经济手段。[13]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其在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特殊作用和地位。因此,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

1.1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

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地域系统内各组分及要素在地理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内部相对统一的整体,主要表现在一个要素(组分)的变化将带来另外一个要素(组分)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14]国际上所说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指:通过改善被破坏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或建立新的具有相当的生态功能或质量的栖息地,来补偿由于经济开发或经济建设而导致的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或质量下降或破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16]显然,从这个概念来看,它是把生态系统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必然影响其他部分。为了保持其整体的平衡,通过人为的其他手段来实现补偿很有可能和必要。

1.2 人地关系协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指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有意识的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与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流域生态事关人与流域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区域间协调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现已成为协调被破坏了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重要措施,它试图通过政策、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协调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环境受益区与受损区及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人文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协调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人地关系协调论也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样两种力量的妥协或矛盾的统一,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核心是发展;第二,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第三,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第四,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协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内的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有效保护,协调部分与整体、当代与后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代内与代际之间拥有同样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因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1.4 地理区划理论

地球表层系统的各要素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因此,作为地理学工作者,对地理空间按照需要进行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以地域分异规律、发生统一原则、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综合因素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等原则进行。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流域补偿主体与客体的地理空间区划,因此,区域内的统一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是指导流域补偿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

2 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生态受益区与受损区的区域界定问题,即“谁补谁”的问题

划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地理范围,判断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是生态补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谁受益、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生态补偿开展之前,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明确生态补偿中受益区和受损区是生态补偿中的关键问题。在划定补偿区域的过程中,研究生态受损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基本特征、地理方向(或地理路径)、分布范围或基本分布格局,得到受损区与受益区的基本事实,进而界定流域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

是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区域划分的一个基本方法。如在确立受益主体时,可根据获得水资源补给(包括生态需水)、大气质量改善等关联分析,得到“直接受益地区”,根据碳循环和其他物质循环的相对均衡、同一景观区域内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完好程度和自然生产力(总量)的增加,判断“间接受益地区”,据此承担不同程度的补偿责任。

2.2 补偿标准的计算问题,即“补多少”的问题

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计算相关补偿费用。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同区域为确保主体生态安全而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矛盾,受益区和受损区之间补偿额度多少一直是双方争议的焦点。目前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计量模式,对生态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才是协调各区域公平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将生态系统的产品及其生态功能转化为人们明显感知的货币值,这不仅能较好地反应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可以依据的合理标准,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有效帮助。

2.3 补偿途径的选择问题,即“怎么补”的问题

流域生态补偿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和智力补偿等。这些补偿途径各有利弊:前两者在补偿中的优势是让被补偿方拥有较大的灵活性,方便快捷,属于“输血式”补偿,但很有可能转化为消费性支出,不能从机制上保障补偿真正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并有可能造成被补偿区对生态补偿的路径依赖,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后三者是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或是政策支持安排到被补偿方(地区),从而增加落后地区发展潜力,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17]这几种补偿方式属于“造血式”补偿方式,这种方式见效慢,周期长,且很难直接用货币进行量化,操作不便。因此,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选择合适的补尝途径十分必要,也是事关生态补偿能否成功的关键。 3 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当然也离不开地理学科的支撑,地理学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到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3.1 主体功能区划与流域生态补偿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从全局利益出发,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四种功能区,并对不同功能区在发展重点、政策支持及业绩考核等方面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而言,必然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公共物品的流失,甚至还要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建设的额外成本支出。基于此,为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在主体功能区划的过程中实施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实施生态补偿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首先,这种机制建设应重点考虑于区域之间的利益不平衡,各类主体功能区是问题的主体。其次,由于主体功能区这一区域类型的独特性, 政府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要弥和区域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重点回答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核心问题。[18]区域外部性、空间格局(自然、经济)、区域本底的性质和区域结构(产业、人口、就业等)等方面是分析生态补偿问题的重要地学基础要素,生态补偿核心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这些地学要素的基本特征为基础。[19-20]

作为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流域而言,其整体性很强,上下游彼此关联度很高,并且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很大。因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必须以地理学思想为指导,充分讨论流域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差异,分析这种空间差异的总体特征和基本格局,并从地理运动与过程、地理要素禀赋的价值计算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2 新经济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

早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空

间作用力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分布,将空间经济学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关系密切,从流域的污染成本计算而言,由于污染的净成本推动力使下游地区的生产成本增加,在利益驱动下要素必然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而生产向上游地区集中更进一步地增加了下游地区的污染,从而使经济陷入污染的循环累积陷阱,导致污染外部性下的市场失灵。[21]因此,对流域的上下游实施政府干预性的生态补偿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政策。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因为各级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一,政府间的博弈导致利益相关方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争取利益最大化,导致政府调控失灵,这就要求上一级政府在协调下一级政府(区际)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就流域生态补偿而言,中央政府在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中,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推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流域生态补偿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者——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要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同时又要追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决定了政府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的选择十分纠结。因此,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机会的竞争等问题是摆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关键问题。而生态本身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尴尬处境,政府尽管有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职能,但在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价体制之下,它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不高,在生态与经济的选择过程中更趋向于选择区域经济发展。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流域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协调好上下游各区域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经济不生态”和“生态不经济”之间的矛盾。当流域内各区域横向之间出现利益矛盾和关系冲突的时候, 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在上级政府主持下促进流域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了正面的外部作用,并因此从那些区域获得生态补偿,是我国当前生态补偿问题的焦点。[22]

3.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与流域生态补偿

科学制定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一直是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李文华院士认为,广义的生态补偿,应该包括社会公平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和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产生的科研、教育费用等进行补贴。[23]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之前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评估,给出一个可以实施的补贴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生态系统价值,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目前,国内外的计算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生态建设成本核算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张伟(2010年)等提出:“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测算方式,从地理要素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生态补偿的区域空间分配标准,这是从地理学角度测算生态补偿的一种新方法。地理要素禀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因其空间差异将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同样也是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在具体的社会生态补偿过程中,各地区地理要素禀赋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公平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就应该成为实施补偿的重要标准。[24]

综上所述,从地理学角度探讨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流域所特有的综合特征和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决定了其补偿能力、补偿成本和补偿效益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在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这种地理空间差异,并努力寻求具有地理意义的生态补偿方式,这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生态经济,2005,(1):47-50.

[2] 李碧洁,张松林,侯成成.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评述[j].世界农业.2013,406(2):11-15.

[3] herzog f,dreier s,hofer g,et al.effec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as on floristic and breeding bird diversity in swiss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 environment, 2005,(3):189-204.

[4] 叶文虎,魏斌,仝川.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2

98-301.

[5] 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6] 毛锋,曾香.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j]..生态学报,2006,26(11):3841-3846.

[7] 俞海,任勇.生态补的偿理论基础:一个分析性框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20(2):28-31.

[8] 王丰年.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31-35.

[9] 李晓光,苗鸿,郑华,等.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9):4875-4873.

[10] 熊鹰,王克林,蓝万炼,等.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 地理学报 ,2004,59(5):772-780.

[11]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等.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20-124.

[12] 秦艳红,康慕宜.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57-567.

[13] 李志萌.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地区发展公平、协调与共赢[j].鄱阳湖学刊,3013,12(1):5-17.

[14]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2004(3)

[15] moreno p j,raj b,stern r m.data driven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for speech recognition:a unified approach[j].speech communication,1998, (24):267-285.

[16] cuperus r,canters k j,piepers a g.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 road. preliminary method for the a50 road link (eindhoven oss, the netherlands)[j].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6,(7):327-349.

[17]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等.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6,16(4):120-124.

[18]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比较研究[j].地理学报, 2003,58(5): 686-694.

[19]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 2006,(19): 24-28.

[20]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9, 28(1):17-21.

[21] 安虎森,周亚雄,颜银根.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区际污染、生态治理及补偿.南京社会科学[j].2013,(1):15-23.

[22] 张郁,丁四保.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协商机制研究.世界地理研究[j].2008,17(2):158-165.

[23]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j].2006,21(5): 677-68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12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特色产业 培育途径

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方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区位、环境优势,积极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关键。

一、因地制宜,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

实践表明,凡是高效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都能够根据自身基础条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或产品,做到了市场与地域传统、群众主体作用、政府扶持和技术推广等各要素的良好结合。这就提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产品,要通过市场调研,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和开发资源。

二、强化科技,提高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科技由“引进、吸收”向“消化、创新”的转变,尽快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实施名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大打绿色环保品牌和行业标准品牌,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名牌产品,以名品带名企,以名企促名业,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千百万”工程实施进程, 整合市县乡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市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建设,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抓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抓好人才工作,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强化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

三、加快培育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安全食品的精深加工,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农家乐”和生态旅游,推进专业村、特色村的品牌化经营。根据产业内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以小型、分散的个体经济组成的特色产业,要大力支持发展社会化的销售公司、专业化市场、技术服务组织等,使这些组织成为众多小企业发展的依托和龙头,用一体化、产业化的办法把它们组织起来,引导它们健康发展;二是以中小型私营企业为主形成的特色产业,除了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外,还要依据当地实际,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同业公会等民间自治组织,同时要积极引导中小型私营企业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引进先进科技,改造生产设备,增强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三是有大型骨干企业的特色产业,采取参股、兼并、联合、配套协作等形式组建企业集团,并吸引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入股,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实现规模经营。

四、推动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繁荣

首先,发展完善专业批发市场。依托产业兴市场,建好市场促产业,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一条成功经验。重点支持有产业基础和发展前途的专业市场,在资金上帮、政策上扶、工作上促。对已有的重点专业市场,要搞好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尽快上规模,上档次,提高交易额,扩大辐射面。其次,培育中介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借助中介机构搞好科研开发、企业策划、法律咨询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外部科研院所、高校的人才资源,搞好科研开发、人才培训、项目引进等合作。再次,大力发展流通网络。组织和引导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或单独或联合,到国内外中心城市设立办事处、联络处和销售窗口,厂泛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发展产业销售大军,成立专业销售公司,积极为特色产业提供销售服务。

五、搞好特色产业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功能

农村特色产业既是当地优势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政府积极扶持、正确引导的结果。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农村生产发展的职能,特别是要通过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增强基层干部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同时,要加快农村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型农民。在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同时,特色产业较为发达的县(市),应建立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工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也应成为政府协调管理特色产业的有力助手,制定行规行法,搞好质量监督,协调产品价格,沟通市场信息,搞好行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服务。

六、整合投入,实施“乡村特色主导产业培植”工程

目前依靠农民自身能力采用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是不够的。因此,要把增加投入作为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转变观念,提高信贷意识与信用水平,争取信用贷款;另一方面,依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精神,继续提供资金扶持,多渠道解决农民资金困难问题。要从市、县区两级设立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确定一定比例,整合部分产业扶持资金、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资金、产业扶贫资金, 专门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实施“乡村主导产业培植”工程,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项目的实施,建立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全面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