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时间:2023-06-08 10:58:10

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第1篇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及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往来的场所。它是在国际化生产的条件下建立的,并且随着国际之间长短期资金借贷和国际贸易逐渐成长起来的,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经济化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国际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

由于跨国大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商品销售随着企业生产地域的变化而发生转移,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进行资金调配。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跨国公司生产、流通中的游离资金的利用程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良好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二)促使国际融资的畅通化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具有国际融资的能力,并且全球各国都可以充分利用和调配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所用,久而久之,国际金融市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资金汇集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别

(一)按交易种类划分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三种。期权市场主要是从事期权的交易;期货市场的交易类型是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贵金属期货;现货市场就是做现货交易的场所。

(二)按借贷期限划分

通常资金信贷按期限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其中短期和长期的界限为一年。资金信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交易为短期资金市场;当信贷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或者证券发行的交易为长期资金市场。

(三)按交易对象划分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中,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居民与非居民,市场所在国直接对其进行监管;而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对其金融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三、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近两年,从欧元区重债国债务问题日趋缓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高风险资本价格逐步回调等信号可以看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和情绪有一定的改善,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证明形势完好发展,由于世界经济所处的位置非常复杂并且很多国际政策都存在着多边形,导致了向好发展的趋势相对比较薄弱,一个不利的政策信号就有可能引起巨大的波动。

(二)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南降北升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新兴经济体股市疲软与发达经济体,所以国际金融市场也随之产生变化,其中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发展放缓和经济发达国家自主增长力渐强而造成的。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流通资金将青睐于发达经济体,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流动。>

(三)信贷环境结构性分化

由于在世界经济体资金货币政策分化和世界经济体高速复苏格局的大形势驱动下,全世界资金利率发生了严重的结构性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资金结构性分化。一些新兴经济体主要采用资金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多次降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压低信贷利率;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也表示长期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算是退出量宽政策,在短时期内的不会提升提高基准利率,以维持国际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的稳定。但是,新兴经济体由于受到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没有办法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无奈的被迫加急。第二,发达经济体长期与短期利率的分化。虽然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表示维持长期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算退出量宽政策,在短时期内的不会提升提高基准利率,但是美联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信号逐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中长期信贷利率开始上升回调,法、德等欧元区核心国家国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回调至近几年的高点。

四、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政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做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

世界经济体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目前经济比较平稳,但是它的影响因素颇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都会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这样世界经济发展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同样会随之调整与波动,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在全球经济中,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将极大程度的制约着国际金融发展。目前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第一,美元货币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第二,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会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国际货币资金向美国的流动性会有所削弱。

(二)资金的流动方向

美元虽然处于国际金融货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和美股的变化将影响资金的流动方向,目前已经有国际资金开始从美国流向亚洲和欧洲的种种迹象。但是,由于国际金融经济受到全球的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因此可以有效的控制国际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2篇

关键词:航运金融;需求特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5-0012-04

一、现代航运业的特征分析

1、航运业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以全球采购、配送为特点的新兴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生产与贸易的主要形态,而以航运为中心的相关物流在整个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世界航运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据统计,国际间贸易超过90%通过航运运输实现,航运业已成为联系国际经贸的主要纽带,航运业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征。而全球的供应链管理更是和资本的流动相融合,因此。航运业的国际化会衍生出对于国际化金融交易的巨大需求。

2、航运业与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周期性波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也正是由于航运业的国际化特征决定了航运市场和世界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受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并呈正相关关系,经济繁荣,航运业亦繁荣,反之亦然。因此,航运市场具有较强的周期性,而且航运市场的周期性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同时,航运业的周期性波动也会通过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资金价格的波动。

3、航运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的行业。

船舶大型化和船载设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使得单船造价不断上升,而且技术的进步包括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港口和相关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也日益提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航运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日趋明显。

4、航运业涉及的企业类型众多,业务交叉性强,不同企业的金融需求差异较大。

航运业并不是简单的水路运输概念,而是在国际供应链的背景下,中游航运企业通过整合上游船舶设备修造企业,和下游港口、临港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全套物流服务的产业集群。具体来说包括以船舶及相关设备的制造和修理为主的上游船舶企业,以船公司、船务和货运为主的中游航运企业,以港口和相关物流为主的下游港口和临港企业。

上游船舶企业包括船舶制造企业和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主要涵盖了船舶和船载设备、港务机械、集装箱等航运所需设备的生产制造,属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资本密集、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是这个行业的共同特征。总体而言,整个行业基础投入较大,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船舶融资领域,对融资依赖度高。

中游航运企业包括船公司,船务和货运。航运能够直接为最终客户服务,成为链接上、下游产业的枢纽。由于航运业国际化、网络化的趋势,原本经营相对单一业务的公司都在向两端延伸,以物流网络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这些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金融需求的特点主要是境内外公司差异较大,应收账款较为安全,收支币别与期限存在错配。

下游企业包括港口,以及临港的制造服务业。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港口企业以及临港的制造服务业综合功能得到强化,从而决定了对于金融服务的全面需求(招商银行,2008)。

二、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

现代航运业具有国际化、周期性、资本密集以及涉及的企业类型众多等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使得航运业本身出现了金融化的趋势,而航运金融市场正是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航运金融市场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

首先.航运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决定了航运金融市场的资金交易规模巨大,产品种类复杂,全方位涉及到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满足其融资需求以及进行投资活动,而是需要从诸多的融资渠道中选择适合本公司的最有利的筹集资金方式。同时航运业本身包括了船东公司、船舶租赁公司、无船承运人公司、船舶融资租赁公司、船舶经营公司、船舶管理公司等多种企业类型,以及诸如船舶制造企业、物流公司、仓储公司、码头经营企业、内陆运输公司等与航运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发展目标千差万别,其融资需求也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为了满足航运企业巨大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航运金融市场对于资金规模需求巨大,涉及到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金融市场,融资形式包含了贷款、贸易融资、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吸收个人股权投资、投资基金、资金信托、私募股本、公募股本等金融产品。

第二,航运市场的周期性强,资本密集,风险较大,同时航运企业的成本当中包含了重要的金融因素,这就决定了航运金融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对于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技术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航运需求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巨大影响,航运市场与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就决定了航运业务的高风险特征。另外,航运企业对于成本十分敏感,而且航运业的主要成本包含了重要的金融因素,在航运的成本构成中,燃油影响最大,而燃油成本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而波动,燃油价格的波动本身就是国际金融市场活动的结果。航运业务对于风险和成本的敏感性既决定了航运企业对于航运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征,要求金融机构与市场能够提供满足航运企业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需求的产品。也决定了航运金融产品本身的高风险性,这就要求航运金融机构和市场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航运金融业务对于成本和风险的敏感性决定了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完善的航运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航运市场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辅助机构,如经纪人公司、信息研究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些航运中介机构不仅有利于航运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也是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航运金融企业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就必须充分掌握航运企业的各种信息,从而能够对于航运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航运业务的市场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并且根据风险决定航运金融产品的均衡价格。因此,航运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能够为金融机构和市场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便于金融机构和市场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航运企业和市场的有关信息。从而为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降低航运金融产品的成本。否则,金融机构和市场不能用合适的成本获得信息和进行风险控制,就会制约

金融机构和市场满足航运企业金融需求的能力。

第四,航运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使得航运产品本身表现出较强的金融化特征,现代航运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金融化趋势。除了航运业的发展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浪潮下,航运市场也开始出现显著的金融化特征,而航运金融化的趋势也强化了航运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现在船舶、运费指数甚至订单都可以被当作商品一样进行交易。例如运费指数,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目前的参与者不仅是航运商、贸易商、生产商,还包括了各种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航运产品市场的交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航运市场的价格波动。

第五,航运企业对于保险业的巨大需求决定了航运保险在航运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船舶作为巨额移动财产,风险系数极高,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因此特别需要保险服务。航运保险具有为海上运输提供转移风险、均摊损失以及损失补偿等功能,其作为一种损失补偿机制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发生船舶沉没、贸易合约失败或第三方财产损失时。航运保险能够分摊贸易过程中各方面潜在的风险。航运业对各类航运保险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航运类保险的快速增长。同时,完善的航运保险体系也满足了高风险的航运业的需求,因此,航运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也成为了衡量一个航运中心城市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

第六,国际化航运业务伴随着资金流动决定了航运金融市场包含了巨大的跨国资金结算业务。航运中的货物运输过程可以看作在国际范围内资金流转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金流是整个物流活动中供应链的命脉,因此航运业对于结算,尤其是国际结算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全球航运结算呈现欧美三大结算所鼎足而立的态势,即挪威期货期权结算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结算所平分天下。而这三家结算所所在地也正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所在,可见资金结算对于航运业的重要性。同时,巨额资金的结算也为航运中心所在地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量,促使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韩倩,2006)。

第七,航运市场和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都依赖于法律、税收和监管制度的灵活有效性。由于航运业务和航运金融业务都对风险和成本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航运市场和航运金融市场事实上也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航运企业和航运金融企业都面临国际同业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法律、税收和监管制度能够有效地降低航运企业和航运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提高航运企业和航运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航运金融市场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一国或者地区的制度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航运金融业务的多样化以及其对风险和成本的敏感性也要求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因此,航运金融市场既能够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和便利的风险管理服务从而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同时,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本身也意味着金融体系深化程度的提高。因此,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

也正是由于上海在航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导致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市场面临交易成本高昂、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等问题的困扰,不能满足航运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从而限制了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上海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上海发展航运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与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战略,大力促进作为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联结点的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航运金融市场既能够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和便利的风险管理服务从而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同时,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本身也意味着上海金融体系深化程度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上海应该采取恰当的支持政策,推动航运金融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并且把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突破口。

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和发展条件可以看出,上海发展航运金融市场的关键是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技术水平,使得上海成为能够满足各类航运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的金融中心,实现航运企业与金融机构在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集聚效应。

根据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与发展条件,针对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上海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

第一,考虑到上海发展航运金融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现阶段,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和目标导向:

(1)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着眼于金融机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上海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与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

(2)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着眼于航运服务机构体系的建设,降低航运金融市场的信息成本,这既是上海航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3)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为上海和全国的港口建设、航运业务发展、船舶制造产业发展、物流产业、油轮产业等制造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和服务,这是上海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

(4)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充分考虑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推进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在航运金融市场有针对性地适当放松监管,加大监管的弹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这是上海航运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

(5)强化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特色,即人民币产品的国际化交易市场,并且基于这个特色与其他航运中心形成合作、互补的关系。

第二,采取恰当的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境外航运服务中介机构在上海的发展。支持本土航运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和航运服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组建航运服务中介机构,从而快速推进上海航运服务体系,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提供航运金融服务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和航运企业合作,组建航运租赁公司,发挥金融机构与航运企业之间合作的协同效应。

第三,鼓励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上的创新,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具有创新性的航运金融产品给予税收优惠或者补贴,从而丰富上海的航运金融产品体系:同时鼓励上海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市场进行合作,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创设上海多样性的航运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提高中资金融机构提供航运金融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第四,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航运金融市场和创新产品,同时也便于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市场有效的控制风险,对于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市场引人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可以不受利率管制,这样可以在维持原有竞争格局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也可以根据金融机构对于航运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规模,允许金融机构有一定的比例存款或者融资的利率取消利率上限的管制。

第五,在上海构建综合性的航运金融产品交易与转让平台,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际金融机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参与航运金融产品的交易,并逐步把交易平台转化为证券化航运金融产品交易的主要市场。

第3篇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SWOT分析

一、概述

(一)内涵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使信贷交易实现了国际化,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扩散创造了重要条件。有关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特点

1.业务活动很少受法规的管制,手续简便,低税或免税,效率较高。2.离岸金融市场由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全球性国际银行网络构成,被称为“境外银行”。3.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该市场上的借贷关系是外国放款人与外国借款人的关系,这种借贷关系几乎涉及世界上所有国家。4.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标准。一般来说,其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又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利差很小,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二、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为防止美国冻结其资产而将其巨额美元资产由美国转移至欧洲国家的银行账户,遂形成最初的欧洲美元。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驱动各国利用离岸金融市场来稳定其储备价值的稳定,这时的离岸金融市场出现了市场币种多样化的特点。经过80年代美国国际银行设施和日本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重大突破,到90年代离岸金融市场开始步入成熟期。

三、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形式

根据离岸金融市场的市场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特点各有不同:

1.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

代表着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方向,和国内金融市场享有同等国民待遇,证券、外汇等金融市场几乎完全开放,资金出入境不受限制,所以这类离岸金融市场须具备较高金融发展基础和管理水平。

2.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主要由政府推动,与国内金融市场基本分离,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内外分离型离岸市场必须开设离岸业务专门账户,所有离岸交易都凭借该账户开展,金融机构在税收、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方面没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伦敦促使了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

3.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

完全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向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过渡的中间形式,国内部分学者也因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是过渡形式,将其归类于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之中。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同样设立离岸账户,将本国居民和非居民业务分开,但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引资需求,允许金融机构账户资金在一定限度内渗透。

四、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一)必要性

首先,是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客观需要,顺应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资本项目控制和人民币外汇管制条件下,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维持金融体制现状,有助于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有助于加快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接轨。

其次,可以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再者,可以为我国当前巨额的外汇储备减压,增强我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目前缺少消化外汇储备资产的有效渠道,这不仅给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让中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可以释放离岸业务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潜力,为外汇储备消肿,进而增加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提高吸引外资的效率,减少外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冲击。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环境需求,实现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完全对接,为国内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资金来源保障。

(二)可能性

对比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我国具有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内外有利条件。从外部条件看,优越的国际环境为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为我国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新机遇。具体地,我国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是swot分析如下。

五、模式选择

结合国情,选择合适的离岸金融监管模式。实践中,国家应根据本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来选择具体的运行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是内外分离型的市场运行模式。因为,内外分离型模式要求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业务相分离,进入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必须开设离岸业务专门账户,而所有的离岸金融交易必须在此账户内进行,而且必须是境外与境外的交易。可以看出,这种运行模式与与其相配套的监管模式既方便管理当局对国内业务、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分别加以监控,又可以有效地阻挡国际金融市场投机活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从而也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国际债券国际股票海外投资基金外国政府贷款金融组织贷款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融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的加快,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国际融资越来越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融资的种类特点及其绩效进行探讨,进而对国际融资在我国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国际融资关系中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层次来分类,有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还有只含单一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

1.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即发行国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两种。

欧洲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管制松散。欧洲债券市场的所在货币当局,对银行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管制都很松。如果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美国对此审查相当严格很难获准;而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手续则较为简单,不需评级机构评级,也不必向任何机构登记注册,而债券注册则只向当地证券交易所提交说明书即可。

(2)币种多样化。欧洲债券可以有更多的货币种类选择,而且当一些借款人想展期筹集较大金额的资金时,欧洲货币市场都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货币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3)交易集中。欧洲债券市场的交易全部在证券交易所里成交,没有场外市场,要接受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4)资金调拨方便。欧洲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存在限制和标准。加上在欧洲的一些金融中心,银行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电讯联系发达,银行遍布世界各地,资金的调拨非常方便,若融资后需调换成各种所需货币,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换并调拨到世界各地。

外国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发行外国债券首先要对借款者进行评级。借款者涉及许多机构或公司企业,其信誉程度决定了能否发行债券及借款的数额,资信高的可以获准发行,且发行限额较高。如日本政府规定,发行日元债券,属政府级即AAA级,贷款数额可不受限制;AA级的限定只可发行300亿日元;未评级的只能发行100亿日元。

(2)外国债券发行额较大且筹资多国化、多样化。美国就规定在美国发行美元债券,规模至少5000万美元,从世界发行境外债券筹资数额来看,相当可观约占国际筹资总额的60%。

(3)资金使用无严格限制,但不得干扰债权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发行外国债券筹到的资金,其具体的用途及使用进度,债权国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债券毕竟是在外国发行,各国的经济、金融、税收等政策和法令又各异,在发行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和注意执行当地的法律。

(4)外国债券要受外国当地有关金融当局的管理,因此筹资手续相当复杂。比如,在美国发行扬基债券要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而且,外国债券融资对资信评级、申请手续和报送的资料都要求较严较细,非常复杂。

2.国际股票融资

国际股票即境外发行股票,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国际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国内外交易所上市。

国际股票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永久性。这是由股票融资这一方式决定的,由于股票没有期限的限定,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要求退股,因此,引进的外资能够成为永久的生产性资金留在企业内,而不至象一般合资或合作企业一样,会因合同到期或意外变故,外方抽回资金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通过发行B股融资,筹资国吸引的外资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B股只能在外国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而不能卖给国内投资者,因此筹资国所筹外资就较为稳定,该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也不会受到游资的冲击。

(2)主动性。通过股票吸引外资,筹资国可运用法律和政策性手段约束投资者的购买方式、购买种类、资金进出的方式、税率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筹资国还可以自主决定哪些行业、企业允许外商投资,哪些不行,从而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3)高效性。国际股票融资有利于对外发行股票的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走向世界。国外股票持有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企业因股票向外发行,无行中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和信誉,有利于企业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3.海外投资基金融资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在于使社会闲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并在一定较长的期间维系在一起,这对融资者来说相当有益。此外,稳健经营是投资基金的一般投资策略,因而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相当有益。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海外投资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以开放型为主,且上市销售,并追求成长性,这就有利于具有持续赢利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获得资金,得到快速的发展。

(2)投资基金不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避免了投融资双方利益失衡,融资方资产流失及丧失控股权等弊端。

4.外国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国际直接投资超越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其二、国际直接投资超过了国际银行间贷款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资结构中更重要的构成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二)间接融资

1.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是由贷款国用国家预算资金直接与借款国发生的信贷关系,其多数为政府间的双边援助贷款,少数为多边援助贷款,它是国家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1)贷款条件比较优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贷款具有双边经济援质,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贷款一般都含有25%的赠予部分。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世界各国政府贷款平均年限为30.5年,利率为3%。具体来看,日本政府项目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30年,利率2.2%左右;德国政府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20年,利率0.75%-3.25%。(2)贷款与专门的项目相联系。比如,用于借款国的交通、农业、卫生等大型开发项目。(3)由于带有一些政治因素,有时规定购买限制性条款。所谓购买限制性条款,是指借款国必须以贷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设备。(4)政府贷款的规模不会太大。政府贷款受贷款国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其规模不会太大,而且,一般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其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以发展基础产业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小额中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特点是:

(1)贷款条件优惠。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如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0年,只收0.75%的手续费。

(2)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从项目申请到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从国外一般商业银行借入自由外汇。它按其期限的长短不同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流动资本的需求或为了支付进口商品的贷款而借入资金的一种银行信贷。其特点是期限较短,用途不限,无须担保,形式灵活,手续简便。中长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而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其特点是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借贷双方须签订协议并有借款人所在国政府担保。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贷款用途不受限制,企业可以自由使用;二是贷款供应充足,企业可以灵活选用币种;三是与发达国家国内同类贷款相比,其利率较低。

二、国际融资方式的创新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证券化以及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领域的创新业务日新月异,国际融资这一业务也不例外,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工具,例如:项目融资中的BOT、ABS,国际股权融资中的存托凭证,债券融资中的可转换债券、中期债券、“龙债券”、欧洲票据,以及风险基金、战略结盟式融资、结构融资等。

融资方式的创新扩大了资金来源的渠道,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高且稳定的收益,也提高了投资者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也推动了金融管制方式的调整,进而刺激金融机构进一步进行创新活动。

三、国际融资的经济绩效

(一)弥补资金短缺,加快经济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入为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开拓了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的供求矛盾,为一些正在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例如,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视野扩展到国际范围实行国际融资。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当前本国无力举办的重要项目搞上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融资有利于受资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升级

首先,国际融资能带来大量的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其次,通过市场竞争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最后,还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究。这些从长期来看都将从根本上提高受资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培养了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生产和管理,他们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而且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给受资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国际融资有利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资金、管理及全球网络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国际融资,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把受资国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其冲击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出口和进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上: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对52个东道国1995年数据进行的一项统计分析(可以把它称为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贡献弹性分析),论证了跨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其对制造业出口贡献的正相关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人均1%的增长,制造业出口增长0.45%,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0.78%,低技术产品增长0.31%。;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者在运营的初始阶段由于往往对我国市场和当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进口可能要比后来阶段为多,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说,跨国直接投资对出口市场扩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随着进口的增多,可能出现负效应,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这种进口有利于缓解国内供给的不足,特别是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供给的不足,将会增强东道国产品的竞争力。

四、国际融资在我国的运用

多渠道的吸引外资,积极稳妥地培育国内资本市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为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不仅在国内广泛筹集资金,也将国际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主要采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际商业银行借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融资方式。

我国发行国际债券开始于1982年1月22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首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期限12宽限期5年从1982年1月29日起计息年利率为8.7%半年息一次宽限期后每年还款8%,此后的几年间中国在国际债券场都很活跃这一阶段的发行条件较好利率接近伦敦同业拆借利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

我国利用股票进行国际融资是从1991年上海、深圳两地发行的B股开始的,到1994年底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放B股,上市总额达30多亿人民币,筹集外资数亿美元。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在美国上市的N股、在英国上市的L股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都属于国际股票。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融资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要尽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导向,将更多的外资引向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借债方面,要在计划管理、债务监测、借款使用、管理法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卢汉林:《国际投融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史燕平:《国际融资学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1月。

第5篇

关键词:现代银行业国际化;历程;影响

一、前言

作为开放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国际化,伴随着世界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其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利率、汇率、信贷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使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和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有时会影响到国内银行业甚至金融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且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特点和对东道国的影响均与其所处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本文从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阶段入手,就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二、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进程

(一)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上,理论界一般将银行业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欧洲时代、近代的殖民地时代和现代银行业国际化阶段。

在早期的欧洲时代,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极为有限。在殖民地时代,虽然跨国银行伴随殖民统治的扩张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银行业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因为殖民地国家已经丧失了国家,对外开放市场是被动的。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业国际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时期银行业国际化的发源地在西欧,其国际化进程较快,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其缘由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前提和两个基本条件。

两个主要前提是:其一,战后欧洲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主要货币开始自由兑换等因素促成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跃入了一个新台阶。其二,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以及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而实施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来源渠道。如规定利率上限的Q条例等政策使美元大量地流向欧洲,进一步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乃至扩展到以后的欧洲货币市场,并在欧洲形成了伦敦、苏黎士、卢森堡、巴黎等西欧离岸金融中心。由于这些中心所在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活动的管理比较宽松,众多的外资银行纷纷进入这些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两个基本条件是:其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从20世纪60年开始,西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跃,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不断涌现;进入80年代中期,金融创新达到高峰,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尤其是零售业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产品空间。票据发行便利(NoteIssuanceFacilities)、互换交易(Swap)、期权交易(Option)、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RateAgreements)这四大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创新产品的推出,为金融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被广泛使用的金融投资和避险工具,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其二,技术的进步为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计算机和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客观上为国际化银行的经营管理创新、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发展阶段

受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银行业的国际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并于90年代末达到高峰。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加快了对外开放市场的步伐,银行业国际化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其国际化重点区域转向环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大陆部分国家,传统的领先地区走向了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带动银行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放松金融管制,极力推行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出现了快速的国际化,如中东欧、拉美、亚洲和非洲等一些国家。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大规模跨国并购成为银行业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形式。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跨国银行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规模效应,通过扩大经营范围获得范围经济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超级金融寡头”之间的跨国并购成为扩大银行规模的一条捷径。据2003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数据,世界前10家大银行中,有5家是自1995年以来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2]二是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朗化,带动了全球银行业不断走向全能化,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三)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为: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日趋改善,各国银行市场呈现不断开放势头,且形式多样。据统计,2004年,54家国际大银行股权回报率在全球平均达到了11.5%的高水平。[3]开放程度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开放水平高低不一。开放方式上,东道国允许外资通过新建方式设立银行、允许外资银行参股本国银行、采取合资银行的方式。开放区域上,国际性银行分布广泛,在北美地区、外资银行控股比重较大;在欧洲地区,银行业国际化趋势突出,近年来欧元区内有很多银行通过跨国并购的形式来达到国际化的目的。另外,拉美国家外资银行的比重高,而东亚地区国际化速度较快。

三、现代银行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主要影响

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分析,银行资本作为国际资本的一部分,其国际化的实现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流动速度和规模不断升级;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其数目不断增加,信用创造功能进一步扩大。所以,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各国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且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大,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国际化以及金融立法、交易习惯、监管等方面,对东道国的金融、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面不但涉及行业本身,而且关系到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影响其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

(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和稳定性

1.正面效用。从影响金融业宏观经营环境的角度分析,跨国银行以国际金融中心的母行作为依托,具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方便快捷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而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较为落后,出于竞争等方面的需要而对外开放市场会促使东道国不断改变现有的金融环境,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同时,为了适应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东道国采用国际通行的银行业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提高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及透明度,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从银行业国际化的“示范效应”角度分析,伴随跨国银行的进入,新的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先进的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培育等机制,完善的业务制度也会相应进入东道国,有利于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推动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或提高。

2.负面效用。从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按照以梅森(EdwardMason)和贝恩(Joe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思路,即“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所以国外银行进入后会通过竞争机制使东道国银行业在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进而使其效率改进或提高的同时,还会加剧市场的竞争形势,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外资银行会极力通过各种经营策略和手段来抢占市场份额,使国内银行原先受到保护的租金和特许权价值(FranchiseValue)受到侵蚀,其筹资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对业务的争夺也会更为激烈,导致业务规模萎缩,经营收入下降,间接对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冲击。Barajas,Steiner&Salazar(2000)、Clarke(2000)分别对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的外资银行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两个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后,其原有的利润率水平很难再保持,利差下降,国内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大幅度上升,本国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4]

(二)影响货币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由于东道国市场准入、资本管制等条件的放松,伴随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导致东道国的外汇储备同幅度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所增加的外汇收入会相应地转化为本币供给的增加,进而加大货币量的调控难度。为了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客观上要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其他手段来进行大规模对冲和常规对冲操作,如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外汇储备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储备进行干预和投资与国内资金成本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等已成为当前问题的焦点。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后使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如在原有信贷规模的基础上国内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大,会导致货币市场规模的扩张或结构变化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东道国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者经济预期不景气时,可能引起外资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缩或者资本外流,使国内货币市场萎缩,严重时还会危及国内银行业的稳定。国际清算银行统计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各成员银行的信贷总量较少了20%;John&Rankle(1993)、Mishkin(1999)证实: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剧东道国国内银行风险集中的趋势。[5]所以,如何测度并预防市场开放后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以确保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客观上要求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实施严格、有效的监管。

(三)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汇率风险加大

随着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国际化会使国际资本的流动更为便利和快速,导致东道国外汇市场在流量和存量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改变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预期因素增多,汇率确定难度增加,汇率风险增大,并通过利率-汇率机制的作用加大对该国金融、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还可能导致一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尤其是在金融管制存在缺陷或进一步放松的情况下,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在增强金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同时,还会加大国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使东道国金融、经济领域中的虚拟成分越来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更为活跃,客观上为东道国的银行业埋下了系统风险的隐患。[6]这一点可以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得到验证。Weller(2001)通过对1973-1998年间27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个“金融自由化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的传导机制,该机制显示银行业国际化后,会有大量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入到新兴市场国家,使汇率高估乃至产生货币危机,随着本国货币的高估,银行危机也随之而来,且发生的概率逐步增加,因而这些国家在银行业国际化后较有可能遭受银行危机冲击。[7]

(四)加大了资本市场与其他资金市场的联系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以后,尤其在东道国资本帐户不断开放的情况下,国际和国内资金可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业的信贷和证券等业务这一渠道流入或流出东道国资本市场,这样,东道国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原本“被隔绝”的通道会被联系起来,尤其在银行业不断走向混业经营的形势下,情况更是如此。东道国在其内外均衡经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将会处于“三难冲突”的境界:资本的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自主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Pierre-RichardAgenor(2001)的实证分析认为: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的开放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银行危机的爆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资本账户开放后,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且面临更多的道德风险,同时国际游资会大量涌入,会严重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8]所以说,如何把握好资本账户的开放速度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抉择。

四、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国外银行的进入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带来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对国内银行业形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借鉴、探索国际同业在国际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开放各国金融经济理论界、决策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国内金融业尚不够发达且金融体制还不够健全时,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背景下推进银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意识出发,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冒进,应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银行业国际化对国内金融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一是银行业国际化效应的发挥要受到东道国金融业内在的金融结构特征的制约,尤其会受到银行业初始竞争状态、金融制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 衍生工具 市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地发展,从一开始最传统的基础金融衍生工具演变为一些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这种发展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这也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进步创新的作用。在现下金融逐步自由化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避免金融风险、调整价格、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减小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使金融市场的金融流通更加快速顺畅,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资金配置更加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市场来说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取之精华加以利用,从大局观上把握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发展。本文对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特点进行探讨研究。

一、简介

(一)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金融的创新方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由于金融的发展逐渐自由化和金融管制逐步完善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现如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由此也给了金融衍生工具一个发展的机会;而人们对风险的规避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优势

在最近几十年,金融贸易逐步自由化,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避免金融风险、调整价格、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减小金融投资风险,促进经济市场发展,使金融市场的金融流通更加快速顺畅,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资金配置更加完善。

(三)双面性

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市场来说是把“双刃剑”,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同时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较大且含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以及经营中的风险包括一定的信用危机等,这些会让金融的监督管理方面更加困难,降低国际金融市场的安全性,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因此我们需要取之精华加以利用,从大局观上把握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发展,逐步健全完善规范这一市场.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前者是交易所交易,是指在正规的交易所进行买卖,后者则是场外交易市场交易。而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逐步发展,其市场发展的特殊性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据报道,2010年一年,全球交易所交易期货的总价值高达258.68亿美元,这比2009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虽然2014年、2015年总价值稍有下降,并没有前些年的上升的那么快速,但是,却也充分说明了期货市场的炙手可热。目前,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过程中,外汇期货的增长率最高。利率在交易过程中,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八十年代之前,国际上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的还不够普遍,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才刚刚兴起。但是发展到1984年时,其交易量竟然高达200多万亿美元。这期间,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不断发展,其中原因归结如下:

(一)减小金融投资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减小金融投资风险促进经济市场发展,使金融市场的金融流通更加快速顺畅,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资金配置更加完善。在一些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下,金融风险逐步增大,投资者需要寻求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方法,于是金融衍生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满足了金融投资者的需要,成为一种减小风险的有效方式被人们使用。这时候,一些西方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货币调整政策,而国际间收支不够平衡,金融收益风险加大,也促进了一部分衍生工具为大家所熟知、运用。因此,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减少金融风险、降低投资的危险。

(二)各种金融机构开创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由此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不断进步发展。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促使每个国家间的金融贸易更加密切,国家银行与其他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以降低收益提高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去吸引投资者。并且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问题,国际很多银行都被波及,信用危机、信用贷款的投资风险不断增大。为了银行业的复兴,增长一定的利润,银行开始积极地发展衍生工具的市场交易,巩固自身地位,降低收益风险。这在一方面促使银行不断发展新型业务,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其他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来,促进了其间的良性竞争,间接促进了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三、国际金融衍生市场如今趋势

(一)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最近这些年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一个对比,以此来体现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是否脱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初期近30年来,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规模扩大了近30倍,但期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却没有翻一倍。20世纪80年代中期,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规模仅仅只是全球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到21世纪10年代初期时,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规模已经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倍。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工具的增长速度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脱节。

(二)区域不均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交易量还是增长速度都相差甚远。英国依旧作为世界金融贸易重心,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风险更小且交易量增长更快。而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发展。

(三)参与主体由个人转变为机构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刚发展的时候,参与主体大多为个人。目前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其特有优势带来的利益吸引,参与主体已经发展为机构。

四、结语

现如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不断发展,以其降低投资风险、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势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运用。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市场来说是把“双刃剑”,含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以及经营中的风险包括一定的信用危机等,这些会让金融的监督管理方面更加困难,降低国际金融市场的安全性,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因此,我们需要取之精华加以利用,从大局观上把握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发展。这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把握机会,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冯福来,高燕.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研究[J].海南金融,2006,04:38-40.

[2]翟立荣.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3]王刚.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

[4]马晓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

第7篇

一、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交易的变化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进行的各种信用交易,不能单纯理解为货币交易或货币契约的交易,实际上是各种的金融信用交易。信用交易都与法律紧密相连的。因为每笔交易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合同关系上,而合同关系的调整与保障离不开法律和法院。

至今还没有一种金融交易的双方超出合同形式,而采用“非契约”的形式来完成金融交易的先例。在合同法律的环境下,通过合同的当事人的实际履行的行为,完成信用交易的目标。每一个具体的交易合同就完成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无数交易,都是建立在无数合同基础上的。合同履行了,金融市场就实现稳定,金融信用的流转就表现为顺利运行。如果某一合同发生违约,金融信用系统就会发生微小的问题。如果有一系列合同发生违约,金融市场的稳定与信用流转的运行就会发生局部问题。如果问题扩大,一系列的局部问题发生了,就会形成全局的大问题,就会引发信用危机,最后爆发金融危机。

我们所熟悉的“合同法”,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建立在传统的金融交易 基础上的。传统金融交易基础的特点是:“中介化”,“本土化”,“人工化”和“小型化”。

所谓“中介化”金融交易基础是指,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依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利用吸 收存款和储蓄集中资金,再借给公司使用。银行成为公司融资的中介。由于有了中介存在,法 律与市场监管主要内容也是集中在银行准入标准和日常经营方面。从世界上出现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法”到今天,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可想而知,在几百年前的银行作为公司融资“中介人”的重要作用。 法律也集中监管银行的行为,于是有了“对关系人贷款的限制”,“对同一借款人的限制”,“对贷款集中性的限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限制”,“银行自有资金与有风险的信贷资产的比例限制”等。特别还有禁止商业银行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的限制”。这些都是1929年世界金融大危机以后,监管商业银行业总结的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尽管金融市场与交易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法律上仍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

传统上的金融是性的交易,维护货币的和对外汇的监管是金融监管与法律的一个重 要方面。各国的法律也是本土化的。不象在国际贸易领域,有许多国际多边的规范,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现在叫“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联合国也有许多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国际商会则有许多国际贸易方面的技术术语的解释规则等。因为国际贸易是跨国易,而金融活动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而且贸易的支付是用国际自由货币计价与支付的,各国的本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就与国际贸易无关。所以在理论上学者之间有“国际贸易是宏观的,国际金融是微观的”之说。

各国对外汇的管制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初。70年代以后,英国,日本等贸易与经济发达国家才宣布解除外国管制。所以,金融的本土化的法律与监管较强,国际层面的法律与监管较弱,或者是没有。联合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是就国际金融交易进行监管的机构。它的主要使命是维持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货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稳定。 但是,基金组织却没有对日常金融交易的法律与监管。

传统上的金融交易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工化”。所有的交易都是用人工或手工来完成的。于是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交易员行业。他们在华尔街交易所里工作到退休, 200年来一直保持下来。在1960年代初,第一台计算机进入纽约交易所时,这些交易员甚至要举行抗议。担心计算机会代替了他们的工作。我国前几年也强调过“人工化”金融作业,以致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某银行系统举行手工“点钞”或手工“打算盘”比赛。这种比赛在电视台现场直播,金融机构扩大了宣传效果,甚至具有广告效应,可以达到吸引客户和开拓市场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点钞”与“打算盘”虽然现在仍然不失为一种训练技能的方法,这种技能毕竟已属“人工化”的范畴。我们的法律与监管模式还是建立在这种金融技术的基础上的,对此种金融运作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但是,今天,世界金融操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小型化”为特点的金融是与“本土化”及“手工化”金融相联系的。60多年前的美国有4万多家银行。我国在1949年前有300多家小银行。当时美国银行的注册资本只需要500万美元,在一些州要求得更少。1979年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出现的时候,注册资本只要10万元人民币。现在这样小规模的金融机构已经没有了。亚洲一些国家的法律原来也是适应这种传统的金融环境的。但是,现在国际金融交易的情况全都变化了,法律没有及时跟进市场的变化。

二、国际金融交易的新“四化”对法律的挑战

从70年代到8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国际金融的信用机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概括这些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非中介化,电子化,大型化和全球化。

“非中介化”对法律与监管的挑战比较大。所谓“非中介化”,就是由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借款的成本较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以直接融资方式代替从银行借款。“非中介化”也可以理解为金融证券化。借款公司采用发行国际债券、商业票据甚至高风险债券等的方式,从金融市场投资人手中直接融资。

国际债券中有一些债券属于“高风险债券”或称“投机债券”的。在前几年这类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获利程度高,更加大众化。这种债券的融资数量比银行贷款更大,风险也更高。借款公司越来越多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摆脱开,而自己直接融资了。从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市场上的金融“非中介化”的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介化” 的信用交易基础。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都采用了类似的“包装”,组合成一种“结构化”的融资产品向投资者出售。从各种汽车贷款到名目繁多的信用卡,从租赁生产线的应收帐款到农副产品的应收帐债券,就连银行的贷款也被证券化,再向投资者出售。在金融“中介化”时代的法律规范是相当严密的, 从“商业银行法”到“金融服务法”,以及传统的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监管“中介化”的过程中是比较有力的。但是,这些法律在面对金融“非中介化”的情况下,变得监管无力了。各国中央银行面对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产品的监管也表现得力不从心。从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风险增加了。

在传统的金融“中介化”时代,银行从存款人或储蓄客户手中获得资金,进入存款帐户。 银行再采用借款合同的方式,将资金借给公司使用。在金融“中介化”的信用关系中,政府主要是以“商业银行法”和“金融业务严格分业经营”等法律,以及民法中的“合同法”和“物权抵押法”,加之“破产法”等,来进行监管的。这些法律足以将信用风险置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之下。但是,在金融“非中介化”信用交易情况之下,原来的法律发挥监管作用的基础正在逐步减少,针对新的信用基础的法律监管还没有经验,监管措施也不成熟。所以,金融信用的风险比原来要大得多了。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对法律与监管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所谓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指公司和金融机构,以及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本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效率都受到限制,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度较大,融资的规模更大,融资的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所以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监管较少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公司也是一样,进几年来我国的公司纷纷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到日本和欧洲发行债券,到美国华尔街发行ADR等。亚州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是一样,公司和其他商业机构都感觉到了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规模与效率的优点。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都转向了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这种转向也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目前,欧洲信用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信用市场,每天都在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和金融机构组合各 种类型的金融信用产品。亚州金融市场在80年代也由于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四个亚洲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最具有全球性,成为在亚洲时区内的国际金融交易中心。此外,亚州的“小老虎”,即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示弱,纷纷宣布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当地政府宣布将本币自由化,并且开放本地的资本市场,让外国公司自由进入本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而这些国家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依然是旧式的框架,经济受到政府行政,军队和家族的干预较大。在本地金融市场开放后,法律和监管越来越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信用风险越来越大,投机收益越来越高,这些对国际投机者的刺激性也越来越大,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金融市场的电子化或高科技化的发展,也对法律及监管机构也提出了新问题。所谓金融市场的“电子化”或“高科技化”,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业务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设备或现进的科技手段来处理金融业务。传统上的金融业已经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金融机构还是采用人工来处理业务。当电子化在金融领域地迅速发展之时,它就为国际金融业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广阔前景:可以经营更大规模的金融交易,可以用更快速度的处理交易,可以用计算机自动化的计算各种复杂金融交易的数学公式,可以用计算机自动管理巨大无比的全球金融数据库,可以用电讯手段迅速跨国传输全球金融信息,可以将复杂的国际金融跨国交易,变成“个性化”或者“家庭化”的“傻瓜交易”。

由于金融领域总的“电子化”的革命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跨国性和节约成本两方面的优点,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越来越失去往日的风采。国际金融电子化是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研究发现,使用电子设备可以使金融机构每年大约节省30%-40%的成本开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工资必然上涨,人工成本将越来越贵。相比之下,计算机等设备的成本越来越便宜。不但如此,计算机的记忆能力与运算速度,每一年或两年几乎就要翻一番。这些电子科技的优点,促使公司和金融机构采用科技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电子设备可以处理更多的金融信息数据,更有效率地进行金融交易,盈利机会也大大增加。由于这些高科技设备武装了公司与金融机构,使得更多的公司与金融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

面对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法律与监管机构与其手段都没有这么快的跟进。原因是明显的:一方面电子科技的发展非常快,还没有定型化。将来金融电子化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立法者现在很难预料。司法者也难以用传统的规范加以调整,法院多采取“中性”的态度,采用调解的方法来处理。另一方面金融与法律工作者也需要对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涉及金融的法律与政策要在新的环境下进行重新评价。只有在进行了研究工作之后,立法部门才能立法,监管机构才能加强监管。

最后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机构“超大型化”对法律与监管机构提出挑战。所谓金融机构的 “超大型化”,是指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不断兼并或合并,本来就已经非常庞大的机构,经过合并成为“超大型化”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大到了比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大几倍或几十倍的地步。这些“超级大型金融机构”产生于金融法制与监管较严的国家,为了避开严格的管制和获得高额利润,它们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金融市场,特别是亚洲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这些亚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十分健全,金融管理也不严格。这些国家刚刚开放本地资本市场,对国际金融交易的监管缺乏经验,在法律与监管人员素质上对国际金融交易的监管,还有较多的困难。这样,在亚洲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就出现“扭曲的”的“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原来的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倒转过来”,变成了“小花猫”与“巨型鼠”之间的关系。当老鼠的体积比猫大10倍或100倍的时候,“猫”就不能抓这样可怕的“大老鼠”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必然增加,金融危机必然爆发。新的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与力量对比,促使我们必

须对传统的法律与监管机构进行新的考虑:如何加强立法,如何加强管理?

第8篇

一、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交易的变化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进行的各种信用交易,不能单纯理解为货币交易或货币契约的交易,实际上是各种的金融信用交易。信用交易都与法律紧密相连的。因为每笔交易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合同关系上,而合同关系的调整与保障离不开法律和法院。

至今还没有一种金融交易的双方超出合同形式,而采用“非契约”的形式来完成金融交易的先例。在合同法律的环境下,通过合同的当事人的实际履行的行为,完成信用交易的目标。每一个具体的交易合同就完成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无数交易,都是建立在无数合同基础上的。合同履行了,金融市场就实现稳定,金融信用的流转就表现为顺利运行。如果某一合同发生违约,金融信用系统就会发生微小的问题。如果有一系列合同发生违约,金融市场的稳定与信用流转的运行就会发生局部问题。如果问题扩大,一系列的局部问题发生了,就会形成全局的大问题,就会引发信用危机,最后爆发金融危机。

我们所熟悉的“合同法”,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建立在传统的金融交易 基础上的。传统金融交易基础的特点是:“中介化”,“本土化”,“人工化”和“小型化”。

所谓“中介化”金融交易基础是指,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依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利用吸 收存款和储蓄集中资金,再借给公司使用。银行成为公司融资的中介。由于有了中介存在,法 律与市场监管主要内容也是集中在银行准入标准和日常经营方面。从世界上出现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法”到今天,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可想而知,在几百年前的银行作为公司融资“中介人”的重要作用。 法律也集中监管银行的行为,于是有了“对关系人贷款的限制”,“对同一借款人的限制”,“对贷款集中性的限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限制”,“银行自有资金与有风险的信贷资产的比例限制”等。特别还有禁止商业银行从事“非银行金融业务的限制”。这些都是1929年世界金融大危机以后,监管商业银行业总结的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尽管金融市场与交易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法律上仍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

传统上的金融是主权性的交易,维护货币的主权和对外汇的监管是金融监管与法律的一个重 要方面。各国的法律也是本土化的。不象在国际贸易领域,有许多国际多边的规范,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现在叫“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联合国也有许多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国际商会则有许多国际贸易方面的技术术语的解释规则等。因为国际贸易是跨国性交易,而金融活动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而且贸易的支付是用国际自由货币计价与支付的,各国的本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就与国际贸易无关。所以在理论上学者之间有“国际贸易是宏观的,国际金融是微观的”之说。

各国对外汇的管制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初。70年代以后,英国,日本等贸易与经济发达国家才宣布解除外国管制。所以,金融的本土化的法律与监管较强,国际层面的法律与监管较弱,或者是没有。联合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是就国际金融交易进行监管的机构。它的主要使命是维持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货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稳定。 但是,基金组织却没有对日常金融交易的法律与监管。

传统上的金融交易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工化”。所有的交易都是用人工或手工来完成的。于是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交易员行业。他们在华尔街交易所里工作到退休, 200年来一直保持下来。在1960年代初,第一台计算机进入纽约交易所时,这些交易员甚至要举行抗议。担心计算机会代替了他们的工作。我国前几年也强调过“人工化”金融作业,以致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某银行系统举行手工“点钞”或手工“打算盘”比赛。这种比赛在电视台现场直播,金融机构扩大了宣传效果,甚至具有广告效应,可以达到吸引客户和开拓市场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点钞”与“打算盘”虽然现在仍然不失为一种训练技能的方法,这种技能毕竟已属“人工化”的范畴。我们的法律与监管模式还是建立在这种金融技术的基础上的,对此种金融运作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但是,今天,世界金融操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小型化”为特点的金融是与“本土化”及“手工化”金融相联系的。60多年前的美国有4万多家银行。我国在1949年前有300多家小银行。当时美国银行的注册资本只需要500万美元,在一些州要求得更少。1979年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出现的时候,注册资本只要10万元人民币。现在这样小规模的金融机构已经没有了。亚洲一些国家的法律原来也是适应这种传统的金融环境的。但是,现在国际金融交易的情况全都变化了,法律没有及时跟进市场的变化。

二、国际金融交易的新“四化”对法律的挑战

从70年代到8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国际金融的信用机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概括这些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非中介化,电子化,大型化和全球化。

“非中介化”对法律与监管的挑战比较大。所谓“非中介化”,就是由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借款的成本较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以直接融资方式代替从银行借款。“非中介化”也可以理解为金融证券化。借款公司采用发行国际债券、商业票据甚至高风险债券等的方式,从金融市场投资人手中直接融资。

国际债券中有一些债券属于“高风险债券”或称“投机债券”的。在前几年这类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获利程度高,更加大众化。这种债券的融资数量比银行贷款更大,风险也更高。借款公司越来越多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摆脱开,而自己直接融资了。从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市场上的金融“非中介化”的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介化” 的信用交易基础。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都采用了类似的“包装”,组合成一种“结构化”的融资产品向投资者出售。从各种汽车贷款到名目繁多的信用卡,从租赁生产线的应收帐款到农副产品的应收帐债券,就连银行的贷款也被证券化,再向投资者出售。在金融“中介化”时代的法律规范是相当严密的, 从“商业银行法”到“金融服务法”,以及传统的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监管“中介化”的过程中是比较有力的。但是,这些法律在面对金融“非中介化”的情况下,变得监管无力了。各国中央银行面对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产品的监管也表现得力不从心。从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风险增加了。

在传统的金融“中介化”时代,银行从存款人或储蓄客户手中获得资金,进入存款帐户。 银行再采用借款合同的方式,将资金借给公司使用。在金融“中介化”的信用关系中,政府主要是以“商业银行法”和“金融业务严格分业经营”等法律,以及民法中的“合同法”和“物权抵押法”,加之“破产法”等,来进行监管的。这些法律足以将信用风险置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之下。但是,在金融“非中介化”信用交易情况之下,原来的法律发挥监管作用的基础正在逐步减少,针对新的信用基础的法律监管还没有经验,监管措施也不成熟。所以,金融信用的风险比原来要大得多了。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对法律与监管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所谓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指公司和金融机构,以及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本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效率都受到限制,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度较大,融资的规模更大,融资的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所以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监管较少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公司也是一样,进几年来我国的公司纷纷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到日本和欧洲发行债券,到美国华尔街发行ADR等。亚州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是一样,公司和其他商业机构都感觉到了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规模与效率的优点。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都转向了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这种转向也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目前,欧洲信用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信用市场,每天都在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和金融机构组合各 种类型的金融信用产品。亚州金融市场在80年代也由于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四个亚洲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最具有全球性,成为在亚洲时区内的国际金融交易中心。此外,亚州的“小老虎”,即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示弱,纷纷宣布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当地政府宣布将本币自由化,并且开放本地的资本市场,让外国公司自由进入本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而这些国家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依然是旧式的框架,经济受到政府行政,军队和家族的干预较大。在本地金融市场开放后,法律和监管越来越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信用风险越来越大,投机收益越来越高,这些对国际投机者的刺激性也越来越大,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金融市场的电子化或高科技化的发展,也对法律及监管机构也提出了新问题。所谓金融市场的“电子化”或“高科技化”,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业务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设备或现进的科技手段来处理金融业务。传统上的金融业已经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金融机构还是采用人工来处理业务。当电子化在金融领域地迅速发展之时,它就为国际金融业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广阔前景:可以经营更大规模的金融交易,可以用更快速度的处理交易,可以用计算机自动化的计算各种复杂金融交易的数学公式,可以用计算机自动管理巨大无比的全球金融数据库,可以用电讯手段迅速跨国传输全球金融信息,可以将复杂的国际金融跨国交易,变成“个性化”或者“家庭化”的“傻瓜交易”。

由于金融领域总的“电子化”的革命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跨国性和节约成本两方面的优点,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越来越失去往日的风采。国际金融电子化是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研究发现,使用电子设备可以使金融机构每年大约节省30%-40%的成本开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工资必然上涨,人工成本将越来越贵。相比之下,计算机等设备的成本越来越便宜。不但如此,计算机的记忆能力与运算速度,每一年或两年几乎就要翻一番。这些电子科技的优点,促使公司和金融机构采用科技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电子设备可以处理更多的金融信息数据,更有效率地进行金融交易,盈利机会也大大增加。由于这些高科技设备武装了公司与金融机构,使得更多的公司与金融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

面对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法律与监管机构与其手段都没有这么快的跟进。原因是明显的:一方面电子科技的发展非常快,还没有定型化。将来金融电子化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立法者现在很难预料。司法者也难以用传统的规范加以调整,法院多采取“中性”的态度,采用调解的方法来处理。另一方面金融与法律工作者也需要对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涉及金融的法律与政策要在新的环境下进行重新评价。只有在进行了研究工作之后,立法部门才能立法,监管机构才能加强监管。

最后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机构“超大型化”对法律与监管机构提出挑战。所谓金融机构的 “超大型化”,是指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不断兼并或合并,本来就已经非常庞大的机构,经过合并成为“超大型化”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大到了比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大几倍或几十倍的地步。这些“超级大型金融机构”产生于金融法制与监管较严的国家,为了避开严格的管制和获得高额利润,它们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金融市场,特别是亚洲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这些亚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十分健全,金融管理也不严格。这些国家刚刚开放本地资本市场,对国际金融交易的监管缺乏经验,在法律与监管人员素质上对国际金融交易的监管,还有较多的困难。这样,在亚洲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就出现“扭曲的”的“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原来的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倒转过来”,变成了“小花猫”与“巨型鼠”之间的关系。当老鼠的体积比猫大10倍或100倍的时候,“猫”就不能抓这样可怕的“大老鼠”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必然增加,金融危机必然爆发。新的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与力量对比,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法律与监管机构进行新的考虑:如何加强立法,如何加强管理?

第9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循环

一、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

从与境内外的经济联系和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可将一国(或一地区)与其境外之间的经济活动按流量区分为经济循环和金融循环,其中,经济循环是指与实体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如FDI)等活动;而金融循环则是指除了依附于这些实体经济活动而产生的货币的跨境流入和流出外,①还包括那些以货币为交易和投资手段(或目的)的跨境资金的流入或流出活动,或者简单地说,包括那些与货币跨境流入或流出有关的金融投资和金融交易等活动。当前,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已经从市场自然演进的 “被动式”周边化阶段,进入到政府主导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动式”区域化阶段。但是,无论从经济循环还是从金融循环的角度看,人民币跨境循环流通机制都远未完全建立起来。当前人民币跨境流通及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国内与亚洲区和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循环关系极为密切,但巨大的经济和金融交易中所使用的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人民币在该区域内的存量和流量都极为有限,只是在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边贸和居民交往中存在部分流通。第二,与人民币金融循环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清算和结算渠道等基础设施仍未在境外(特别是东盟和亚洲区)普遍建立起来,阻碍着人民币的流通和人民币各项功能的发挥。第三,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开放水平仍难以满足向境外提供人民币各种投资、避险等工具和功能的需要,从微观上限制了境外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虽然香港在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而且其金融市场高度开放,但香港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容量仍十分有限,而且从总量上看同样缺乏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各种人民币金融产品,仍难以满足境外对人民币货币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因此,从总的方面看,当前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仍是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的主要思路

沪港作为中国两个最重要的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金融中心,在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的两大重要平台。我们认为,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的总体思路拟包括如下主要方面:

1.沪港可合作构建“一个系统,两个循环”的人民币国际化整体推进机制。所谓“一个系统”,是指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清算系统;而“两个循环”,则是指以人民币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循环和以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和金融投资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循环。

2.在沪港两地的合作中,应优先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也就是说,为提升境外的人民币货币和金融需求,应尽力强化沪港合作,优先建设人民币金融循环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性市场,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开放境内人民币金融市场,增加沪港两地可供选择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拓展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和流通网络,率先在亚洲区形成境外人民币需求;形成以实体经济交易和人民币金融市场为支撑、人民币出境与入境相协调、人民币经济循环和金融循环相互强化的大循环、大流通机制。为此,要不断提升沪港合作水平,突破原有思维模式,优先发展香港人民币金融市场,不断推动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开放水平,提高内地和香港间的宏观政策协调能力。具体地,在人民币流通的地域空间上,当前阶段应以亚洲区(特别是东盟地区)为核心,以内地(特别是上海)和香港与亚洲区重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为基础,逐步形成与该区域跨境贸易流和跨境资金流水平相匹配的人民币资金流通机制,并不失时机地通过边境贸易和经济交往,拓展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渠道和流通领域。在人民币货币功能实现的时间顺序上,可突破“计价和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传统自发演进式货币国际化模式,以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为基础,以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为手段,不断交叉提升人民币发挥储备货币、投资货币和贸易计价与结算货币的“三位一体”式功能。

3.应尽快构建以沪港为核心的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统基础设施。为此,应在对人民币跨境支付和境外支付清算进行全局性安排和规划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国内化+银行化”基本模式,构建以沪港为核心的亚洲区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统。构建这一系统的关键是既要考虑满足支付清算系统安全、快捷、高效和覆盖亚洲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沪港两地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其基本思路是:(1)构建上海全球性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和清算中心。由于上海是国内的人民币资金营运中心,并已建立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及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网络,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领导和管理下,建立上海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和清算中心,负责对全球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进行集中清算。(2)构建香港人民币境外清算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可进一步适量增加香港地区人民币清算行的数量,适当提高清算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及其清算效率,授权它们对该地区人民币及其与境外的人民币交易进行集中清算,其轧差净额再通过上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最终清算,从而将东盟和亚洲区与香港地区的人民币交易,通过香港地区清算行在该区域的分支机构网络纳入人民币清算主渠道,这样既可充分利用这些清算行在亚洲区的银行网络,减少初期投入成本,也可推动人民币在亚洲和东盟地区的跨境和境外使用,有助于该区域居民通过香港开放的金融市场,进行人民币金融投资,促进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从而促进人民币在亚洲和东盟经济区的金融循环。(3)尽快拓展境内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网络和代理行网络。一是要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在东盟和亚洲经济区不断增设银行分支机构,增加结算网点,以不断推进在该区域的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不断发展与当地银行间的人民币清算代理关系,形成覆盖面较广的代理行网络;三是要努力增加结算工具的种类。目前,人民币在亚洲区国家和地区的结算仍主要采用汇款方式,应尽快推广使用托收、信用证、保函等主要国际结算方式。

三、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可能出现的主要阶段及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出发,我们认为,在面向亚洲和全球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以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沪港两地应分别确立自身金融市场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双方各阶段金融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一)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及与香港合作的各阶段目标

1.初期目标。(1)建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系统,形成全球性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中心的雏形;(2)以长三角与境外(港澳及东盟)的贸易联系为基础,以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为重点,推动人民币发挥计价和结算功能;(3)着力推进金融改革、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基础性衍生品市场,完善人民币金融市场定价功能;(4)推行金融市场交易和服务的国际规范和标准。

2.中期目标。(1)形成高效、安全、便捷的全球性人民币支付清算中心和人民币定价中心;(2)以国内实体经济为依托,以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和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为平台,成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试验场,并以此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3)基本实现金融交易和服务的国际化标准;(4)与香港金融市场形成实质性联系,初步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运作的国际化,构建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基础。

3.长期目标。(1)形成依托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以人民币产品为核心、开放度较高的、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与香港基本形成面向亚太区和全球的沪港一体化的金融共生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3)基本实现金融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二)香港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及与上海合作的各阶段目标

1.初期目标。(1)建立人民币现金和非现金跨境贸易支付清算系统,形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雏形;(2)以人民币贸易融资和人民币债券发行为契机,以与珠三角和东盟经济区的经济联系为基础,寻找银行业务新的增长点,培育人民币债券市场,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容量;(3)通过人民币清算系统和开放、自由的金融市场,努力整合东南亚人民币市场;(4)以内地基础性人民币金融产品为基础,适时推动金融衍生品创新,初步形成人民币存贷款和相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2.中期目标。(1)形成高效、安全、便捷的境外人民币支付清算中心;(2)成为人民币资产操作和管理的重要国际平台,初步形成与上海市场互补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3)使人民币业务成为金融业主要的增长点之一;(4)在内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成为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通道;(5)通过交易所、金融机构、资金往来等合作及金融信息共享等形式,实现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实质性联系。

3.长期目标。(1)成为背靠内地、面向世界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和多币种、自由、开放的全球性金融中心;(2)成为亚洲和全球筹集人民币资金的重要平台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通道。

(三)沪港在上述各阶段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1.初期阶段。(1)建立沪港政府间合作框架和合作机制;(2)在CEPA框架下由沪港双方政府牵头,争取中央政府给予双方在金融合作上更大的自主权;在中央政府授权下,双方可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应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中介等主要行业以及货币、债券、外汇、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相关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领域;(3)重点推进沪港金融机构和市场之间的开放,如通过扩大互设金融机构数量和香港在沪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展沪港人民币结算渠道和人民币流通量,通过进一步减少双方互设证券、期货、保险等相关金融机构的限制,扩大双方金融合作的市场基础;(4)在提高跨境支付结算和清算效率上展开交流和合作;(5)在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市场定价方面展开合作;(6)由双方政府推动,在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展开合作,并提升在经济和金融研究方面的合作水平。

2.中期阶段。(1)沪港政府间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2)进一步消除沪港间互设金融机构的障碍和资金流通障碍;(3)随着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扩展,双方在金融衍生品创新等方面提升合作水平;(4)在人民币金融资产定价的优势互补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合作水平。

3.长期阶段。(1)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领域逐步实现有机联合,形成沪港金融机构间相互渗透、金融产品相互流通、资金相互融通的中华金融圈大格局;(2)沪港之间基本形成面向亚太区和全球的一体化金融共生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3)两地基本实现金融市场运作的互通化、国际化和规范化。

四、结论

内地和香港地处亚洲经济区,两地间以及两地与该区内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内地庞大的经济总量和高速增长潜力对该区内周边国家的发展也将持续产生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上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亚洲国家和地区显然在战略上应是率先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以贸易和航运中心为基础,已形成与境内外之间坚实而强大的经济循环基础,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已形成了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国际化是其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而在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过程中,上海以国内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将有利于构建便于人民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金融循环机制,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金融循环枢纽。从香港的地位看,它是沟通内地与境外(特别是亚洲区)实体经济联系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更为重要的是,从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的整体角度看,香港作为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资本市场发达,开放度高,市场运行规范,有利于通过金融创新开发与人民币交易和投资有关的金融工具和市场,拉动境外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由于沪港两地在促进人民币金融循环方面都处于重要地位,而在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双方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这种合作将对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阶段,如何发挥两地优势,在双方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中,实现分阶段、有重点的实质性合作,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参考文献

高洪民.国际金融中心未来竞争趋势与上海的战略选择[J].财经研究,2009,(7).

[英]凯恩斯.货币论:上卷(中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第10篇

关键词 石油金融化 石油安全 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21世纪世界石油市场的―个鲜明特点和重要特征是:大量的石油交易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的,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空前紧密且高度一体化。在金融市场上,许多石油贸易商购买石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用油,而只是为了卖油来赚钱。石油价格也不光是供需平衡的反映点,也不再是反映石油生产边际成本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包含这一切而又无法准确衡量和预测的经济金融学概念。当今的石油价格已经远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边际成本来确定的、真正的石油供求均衡价格了。一方面,从国际上看,石油与金融已经交织在了一起。石油期货市场、石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经使石油成为高度复杂的“复合市场”。另一方面,从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操作情况看,石油经济更是日趋金融化。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必须构建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一、石油的金融属性

(一)原油供求特点所决定的石油金融属性

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石油有其商品属性的一面;同时,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石油还有其独特的金融属性。石油商品的金融性首先来源于其独特的供求关系特征。

(1)石油供给特点。从石油生产看,石油的生产费用绝大多数是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和利息等固定费用,产量越多,单位成本越低。因此,富余供应能力便会激起强烈的增产欲望。由于产量增加导致的价格下跌可以通过生产成本的下降加以弥补,从而使供给曲线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见图1石油供给曲线前一部分)。此外,石油勘探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寻找一个大油田要花费数年时间,而对于一个已发现的油田,从探明储量到形成生产规模一般也要花费7-10年的时间。因此即使油价提高,短期内也不可能依靠开发新油田建立起新的石油供应。只要石油供应量达到临界产值,再高的油价在短期也不能导致石油供应的增加。使石油供给曲线成为一条直线(见图1石油供给曲线后一部分)。最后,由于原油的储藏特点导致石油开采具有―定的刚性,一旦开始开采,即使油价降低也不能立即停止。

(2)石油需求特点。从石油需求来看,石油与社会生活方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均有很密切的关系。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和能源节约都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因此,在短期内,经济的连续运行导致石油需求的刚性,即便出现油价波动也无法实现能源替代和大规模的石油节约计划。也就是说,石油价格上涨,不会立即导致消费量的下降,短期内石油需求是无弹性的。从长远来看,石油供应紧张会促使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替代能源发展等,从而在油价上涨时导致需求量的下降。石油需求一旦被高价格导入结构性的下降趋势,即使价格降低也难以在短期内提供石油需求。因此,石油需求从短期看是无弹性的,而从长期看是有弹性的。图2表示了石油需求的长短期特征。

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相结合就会导致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和价格特征。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对于石油价格这种不规则变化,使用金融手段对价格风险进行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石油供求特征是导致石油产生金融属性的最根本原因。

(二)世界石油供需空间分布不均衡所决定的石油金融属性

石油商品金融性第二个来源在于世界石油供需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均衡。从资源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82%,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25%。从消费情况看,当前及今后十几年世界石油消费近80%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一方面使国际石油市场对地缘政局动乱极其敏感,近年来的中东局势的不稳定、伊拉克战争、伊朗核危机等都有争夺石油资源、石油定价权的深刻背景;另一方面也驱使更多的国家寻找其他的手段――包括金融手段来增加石油市场的控制力。

石油的供求、价格波动及供需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揭示出石油已成为“准金融产品”,已具有金融属性,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市场,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

世界范围内,石油市场金融化状况不仅表现在石油衍生品市场体系及世界石油定价机制上,更体现在石油与汇率的密切联系、国际对冲基金对石油市场的投机、国家层面的石油专业投资基金等各个方面。

(一)国际石油价格体系及定价机制的金融化

这主要体现在石油期货交易价格对现货交易价格的引导和决定作用日益明显上。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及其定价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国际石油定价的控制与垄断权几度更迭,从西方“七姐妹”(西方七大石油公司)到OPEC的垄断,再到现在石油期货市场主导石油价格。这种变化反映了石油供需关系的基本改变以及市场构成从垄断向竞争性的变化,反映了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及定价机制已逐渐金融化。期货交易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世界石油市场原油的结构和石油贸易商的交易方式,改变了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交易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

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易所向世界各地实时公布交易行情,石油贸易商可以随时得到价格资料,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石油市场的基准价。据普氏、阿格斯等世界权威石油价格指数管理机构介绍,在确定原油和油品价格水平时,石油期货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期货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货价格。油价的这种特殊形成机制,决定了石油价格不可避免会受到期货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二)石油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密切联系

除了少量的以货易货交易外,国际石油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美元汇率和石油价格的关系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2004--2008年油价

的这一轮攀升,究其根本是由于美元的贬值引起的。有人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与现在美元汇率的比较,认为70美元桶的价位从相对价格上还没有达到1986年的历史最高价。无论油价与美元汇率的因果关系如何,二者的这种相关关系,使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拥有了另一个重要的调节石油价格的工具和途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美联储通过对美元汇率的调节,可以直接影响到石油相对价格的高低,以实现本国的战略目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元相对进口国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出口国对目标市场的定价差别。

(三)国际投机资本对石油市场的投机与操纵

2004年以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的加重,频发的恐怖活动,使国际油价出现爆发性上涨及大幅波动。2004年一年,国际油价上涨70%;2005年8月,NYMEX原油期货盘中价格曾突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2008年7月,原油价格攀上令人咂舌的147美元的历史新高。油价的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对冲基金等国际投机力量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炒作也是油价冲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Ian Potter先生非常形象地把这些金融机构称为“金融玩家”。这些“金融玩家”主要包括以下机构和组织:一是商品交易顾问。他们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尤其是期货,许多这样的基金采用技术导向型的“黑箱”作业交易系统。二是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作为经纪商/自营商以及委托人参与业务。三是对冲基金。有些基金根据宏观趋势按照石油和天然气的实际标价来交易,而有些基金则集中于能源的相对价值进行交易。四是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投资到一般商品指数来获得向商品市场进行金融投资的机会。有的则更为积极地进行交易。五是私人股权基金。通过使用金融工具(互换及期权)来减轻价格风险并加强其资产投资的杠杆作用。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仅对冲基金就有200多只活跃于能源交易市场。在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

实证研究表明,投机力量对石油期货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2004年12月以来,投机基金净持仓与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保持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70。2008年7月前油价的暴涨与7月后的暴跌,也与市场上的投机资金大规模撤出有很大关系。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投机力量虽然不是行情的创造者,但它们是趋势的忠实跟随者和推动力,加速和扩大了国际石油市场上消极因素的影响,在推动石油价格飙升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些投机力量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也丰富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交易方式和投资理念。它们的参与带来了国际石油市场浓烈的投机气氛。投机力量的行为甚至改变了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状态,使油价基本脱离了供求关系基本规律的制约。

(四)国际石油基金的金融化运作

20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显著提高,这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与国际金融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买原油,一般都是买期货。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投机性力量,更多地参与了期货市场。巨额的对冲基金流入原油期货市场,使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目前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仅用市场供求失衡往往无法解释,而要考虑到市场投机行为的影响。国际油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如果说欧佩克是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一个操纵者的话,那么西方国家的对冲基金则是比欧佩克厉害得多的操纵者。这就是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游戏规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们一定要建立本国石油期货市场的重要原因。

三、石油金融化背景下我国石油安全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在石油金融化的大背景下,从我国石油安全的两个主要方面供应安全和价格安全来看,未来均面临着严峻挑战。就供应安全而言,石油供应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石油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相对于13亿人口和号称“世界工厂”的工业庞大需求而言,中国石油资源不足,供不应求趋势持续增长,供需矛盾突出;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5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8%-60%;石油进口来源地有限且集中,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运输主要靠海运且路线单一、控制薄弱,过度依赖外籍油轮,石油进口极易受制于人;“走出去”战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美国的多方钳制、日本的敌意竞争、俄罗斯的戒心和跨国石油公司的挤压;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性供应暂时中断或短缺;石油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国内石油企业竞争力差,国际市场经验不足,等等。就价格安全而言,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我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市场化程度还有待继续提高,国际石油定价权严重缺失,没有应对国际油价异常波动的有效手段,尤其缺乏有效的石油价格避险机制。

展望我国石油安全的发展态势,从石油供应来看,前景不容乐观。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石油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如果不在石油勘探上取得大的突破,中国石油产量再上新台阶显然很困难。总之,中国石油生产前景不容乐观。从石油需求来看,消费强劲增长。与国内石油生产徘徊不前的趋势相反,中国石油消费量正一路蹿升,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石油消费仍将强劲增长。首先,经济增长势必带动石油需求增长。其次,随着中国的发展,不仅“旧经济”(高能耗产业)的规模扩大要增加石油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更多的石油作为能源和原材料。再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更多的石油,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提高。此外,环保和能源结构优化需要更多的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总之,无论从客观要求上,还是从主观把握上,中国的石油消费速度都会迅速增加。

从国际石油定价权的争夺来看,危机日益明显。世界石油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石油价格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对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来说,石油供给的安全关键不在于有没有石油的问题,而在于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是基本平衡的,既不存在石油大量短缺问题,也不存在石油需求急剧减少问题。世界石油的储量或可开采量是完全可以满足石油的需求的。在正常情况下,过去和现在以至将来的几十年内,除了石油生产国发生大规模的长期战争外,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都是西方大国的大石油资本集团操纵市场的垄断和投机行为所致,欧佩克组织操纵油价将可能越来越难。中国无力也无权操纵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总体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异常的价格波动。中国要想确保石油的安全供给,必须参与其中,取得竞争的一席之地,减少或避免价格的异常波动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际市场上对石油这一

重要战略性商品的定价权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石油定价权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表现。目前国际油价的确定是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石油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石油生产与消费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与制定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拥有一定的发言权。然而事实却是,我国面临着日趋明显的石油“定价权”危机。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影响国际油价的手段,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博弈中常常处于被动承受的境地。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6.8%,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甚至不如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当前,国际油价基本操纵在西方大国和国际资本集团手中,为此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时常陷入“高买低卖”的“价格陷阱”中。

四、保障未来我国石油安全的核心是构建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在石油金融化的背景下,石油安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为保证石油安全,必须加快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统筹协调相关机构和石油石化企业,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有效规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所谓“石油金融”是指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建设与相关的金融安排,包括石油银行、石油基金、石油外汇和石油衍生工具的建设。“石油金融战略体系”是以健全的多层次石油市场为依托,综合运用相关的货币金融政策加以保障运行的体系及相关制度安排。

(一)建立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石油交易市场体系

现代石油市场是由现货市场、远期市场、期货市场等组成的多层次交易体系,其中期货市场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平台,发展期货市场不仅是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必需,还有助于获取全球战略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对保障我国石油战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世界石油价格体系中的定价权亟待提高,现有的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并不能充分反映东亚的石油供需格局,导致我国进口石油的价格偏高;另一方面,波动剧烈的石油价格也使国内企业迫切需要更为便捷的国内价格避险渠道,发展石油期货迫在眉睫。现有的上海、大连、北京等石油交易所都仅有现货交易,品种也仅限于甲醇、燃料油等部分中小品种,缺乏原油以及汽油、柴油等主要成品油品种。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应将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作为实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及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付诸实施。

具体而言,应尽快丰富现有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品种,形成几家交易所有效竞争的格局,尽快创造条件推出石油期货产品,逐步形成自己的报价系统,积极融入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争取在10-20年的时间里,改变伦敦、纽约等交易所垄断世界油价的格局,逐步增大国内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争取更多的国际定价发言权,达到规避风险、跟踪供求、调控市场的目的,正确快速引导石油生产、经营和消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此外,尽快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推进石油期货交易,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石油期货仓单看作是期货形式的战略储备,即为石油期货战略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石油期货仓单视为一种新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参与外汇组合,成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即为石油外汇储备。从当前国际汇市情况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石油储备进入外汇储备,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来说也是有利的。

(二)建立包括石油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石油银行体系

一是某些专业银行或综合银行创新业务服务,比如向石油相关企业推销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石油场外衍生品给终端用户、炼油商。二是大型商业银行在石油石化企业出现大型项目融资及生产资金问题时,为其海外发展提供优惠融资贷款、外汇使用方面的便利,解决资金问题。三是在某个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建立专门从事境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四是配合国家石油储备实施石油投资和储备银行政策。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之前中国能源部门的投资需要2.3万亿美元。因此,只依靠一般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很难从根本上满足资金的需求,必须建立专门支持能源产业的能源投资和能源储备银行,这是动员国内各方面力量参与并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举措。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软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1).

[3]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

第12篇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是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特征的证券或资产不存在从国际流动中获利的机会的一种市场稳定性,这时,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种静止平衡的状态。其形成条件分析如下:

以S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即期汇率,F表示远期汇率,以r、r*分别表示本国货币利率与外国货币利率(投资收益率)。假设从国内筹措的资金为一单位本国货币,从外汇市场上抛出得1/S外国资产,再把1/S外国资产投资于一长期投资项目,一年后可得(1+r*).1/S外币资产,再到外汇市场上兑换本币,可得(1+r*).F/S本质币资产。同样道理,投资者也可以从国外筹措资金,投资于本国资产,最终可得(1+r).F/S单位外币,两种投资操作方式正好相反。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方向取决于两种投资方式的最后收益率与投资成本的比较。以第一种方式为例说明,

如果(1+r*).F/S>(1+r),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

如果(1+r*).F/S<(1+r),即期资本流入,远期资本流出。

如果(1+r*).F/S>(1+r),投资于本国资产与抵补后的外国资产收益率相等,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以f表示远期贴水或升水,即f=(F-S)/S,即F/S=1+f,代入以上三式,经过转换,得出r+r*f=(F-S)/S。其含义与上三式相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只要投资的最终收益与资本不一致时,国际金融市场就失去均衡,资本流动就会产生。事实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和规模是变化莫测的,如果一国的经济基础、金融监管手段或金融市场建设等不相适应,就有可能酿成金融风险,并有可能传染、扩大成国际金融风险。那么,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均衡是如何被打破并酿成风险的呢?下文将从国际金融市场其本身的内生变量进行分析。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与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下面是具体分析。

(一)主观预期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政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

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作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主观预期对国际金融非均衡性的内生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通过对汇率的主观预期产生预期差异,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因素

我们知道,“价格大幅度的急剧变化和持续易变性是证券化票据市场的特点,由可以觉察到的有关风险与利润的变化来驱动投资也是市场的特点。”“当进行汇率是否呈无偏性波动实验时,有效的汇率预测者能更容易地解释远期汇率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容易地判断呈什么趋势变动及其左右因素”。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投资者的未来收益决定于两国资产之间的有效收益与成本差,而“外国资产的有效收益等于外币利率加上汇率的预期变化”。如果把远期汇率F加上预期因素,就是预期未来即期汇率,可以表述为Et+1,那么升水率f=(Et+1-S)/S。对r-r*f=(F-S)/S式两边同时减去汇率的预期变化(Et+1-S)/S,得:

r-r*-(Et+1-S)/S[(F-S)/S]-[(Et+1-S)/S]=(F-Et+1)/S……A式

由A式可以看出,投资者必须承担的风险升水或贴水(F-Et+1)/S,即国内外两种资产的收益差取决于远期汇率F与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远期汇率成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有偏预测指标。假设即期汇率不是按随机走动方向式运动,那么即期汇率St可以表述为:

St=αSt-1+βSt-2+γZt+δZt-1+U。……B式(Z是某种其他变量,如货币存量,α、β、γ、δ是参数,U。是预测随机误差)

因为S和Z的过去值在t-1期都是已知的,所以下一个时期的合理预期远期汇率也根据过去的S和Z值来推测,可以用Et+1St来表示:

Et-1St=αSt-1+βSt-2+γEt-1Zt-1)+δZt-1……C式

现将B式减C式,得到:

St-Et-1St=γ(Zt-Et-1Zt-1)+U。……D式

由此看出,如果风险中立,则D式左边表示:在t-1期签订一个按合理预期远期汇率(即Et-1St)买进外币的远期合同,然后在t期以St交割,并将该外币即期卖出所得到的收益。这种预期投资收益的大小由预期汇率Et-1St决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也正是这个由预期远期汇率决定的投资收益决定国际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当不同投资者在同一时期的预期大致相同时,这时大量国际资本就将同时流入或流出一国金融市场,增加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性。

2.对利率的预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

按利率平价理论,利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相对的利率在影响金融分配别重要,促使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地区或部门。”按照欧文·费雪提出的费雪方程式r=I+π,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I与预期通货膨胀率π之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可以将其分解为本国和外国两个方程式,分别为r=I+π和r*=I*+π*。

如果国际上的实际利率相同,即r=r*,那么,名义利率r和r*仅因预期的通货膨胀而有所不同,所以得r-r*=π-π*,与A式合并,得:π-π*-(Et+1-S)/S(F-Et+1)/S……E式

所以,国内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差(F-Et+1)/S由预期的通货膨胀率π-π*、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和即期汇率S共同决定。这种收益率差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其波动性成为国际金融风险的一个助长因素。

现实中,当利率和远期汇率有相同的到期期限时,两国利率的差距等于远期升水或贴水。远期汇率经常被看成是未来即期汇率的市场预测,利率差也大约等于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化。因为,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时,预期高利率货币会对低利率货币贬值。由于各地的有效收益会趋于一致,因此,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的唯一办法就是预期高利率货币贬值,有效收益率r+(F-S)/S要低于观察到的利率r,因为预期货币贬值,即F

另外,主观预期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但是不是短期、直接的决定因素,而具有长期性。本文不作具体论述。

(二)交易成本机制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投资的交易成本是买卖价差。买卖价差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国内借款利率rB,国内投资收益率rL,国外借款利率rB*,国外投资收益率rL*四者之间构成的利率差。第二是外汇买卖价差。投资主体必须考虑利率差和外汇价差,以调整其资金投入方向及投资规模。这种交易成本是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性的一个内生因素。

在rB≠rL≠rB*≠rL*的前提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

1借一单位本币(美元),投资于外国,再卖出远期外汇,最终得(1+rL*)。F/S美元,这时报酬率为F/S(1+rL*)-(1+rB),即[(1+rL*)、F-S(1+rB)]/S

2投资者作反向投资,此时报酬率为S(1+rL)-(1+rB*).F/S

3借款于本国而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4在外国借一定资金,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投资者对四种投资方式进行不同的效益比较,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

以1和2的比较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假设银行外汇买卖价差相同。

有[(1+rL*).F-S(1+rB*)]/SS(1+rL)-(1+RB*).F/S

移项得:[(F-S)/S][(1+rL*)+(1+rB*)][(rL+rB)-(rL*+rB*)]……(1)

第二步,假设投资者同时面临四种利差和买卖价差构成的交易成本。以Sa、Fa、Sb、Fb分别表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的买价(ask)和卖价(bid)。那么(1)式将转换为:[Fb-Sa/Sa][(1+rL*)+(1+rB*)/(1+τ)](rL+rB)-(rL*+rB*)/(1+τ),其中τ=(Sa-Sb)/Sb

对其进行变形移项,得:FbSa[(1+rL)+(1+rB)]/[(1+rL*)+(1+rB*)/(1+τ)]……1.a

根据同样方法对其他五种投资选择进行比较,得出其余五种结果,分别是:

FbSa[(1+rL)/(1+rL*)]……2.a

FbSa[(1+rL)+(1+rB*)-(1+rL*)]/(1+rB*)……3.a

FbSb[(1+rB)/(1+rB*)]……4.a

FbSa[(1+rB)+(1+rL*)-(1+rB*)]/(1+rL*)……5.a

FbSb[(rL-rB)/(rL*-RB*)]……6.a

投资者可以对上述六种投资结果进行比较,取出最优解,作出投资选择,从而决定国际金融资金的流向和规模。而且两种价差引起不同投资方式的效益差别大小直接影响着资金流动的波动及幅度,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

以S+a,S+b分别表示未来即期市场的外汇买价和卖价,以1.a式作为分析对象,并把它加上预期因素,列括号内容为M。如果S+b>Sa.M,或者S+b>Fa.M,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如果S+a>Sb.M或者S+aFb.M,资本流动正好相反。

所以说,不同国家的存贷利率以及外汇的买卖差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当两者产生变动以及投资者对其变动的预期估计产生偏差时,就必然有大规模的不稳定性流动资金,当其波动幅度超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监管能力时,就有可能酝酿成金融风险。

(三)投机行为分析

国际金融投机主体经常以各种基金的合法身份出现,其资金具体表现为国际游资(HOTMONEY),投机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非正常的投机手段,获得正常投资收益以外的资本利益。当投机基金非常庞大,达到对特定的汇市形成和汇率趋势基本控制的程度时,投机行为就会给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冲击,导致一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产生。

投机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参与者在预测到经济政策或诸如汇率和利率等经济变量不能维持时,突然进行大幅度的资产重组,“投机性冲击是在市场预测经济政策不一致时所作出的理性反应”,“不一定要将投机性冲击视为市场的反常行为,相反,它被看作是竞争性市场在预测到经济政策的不连续性后的典型反应”。投资者的大幅度资产重组还有其他原因,典型的有二种:第一,投资者为避免损失,在即期市场上卖出外汇;第二,投机者为获取利润,在远期市场中卖出外汇的空头头寸。

在投机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下列因果关系:基本经济因素的错位程度、收支衡的频率和严重性引起资本流量的增加,资本流量的增中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伴随着资本流量的增长,外汇需求规模扩大,不稳定性出现增强,发生动荡的事件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如果外汇具有作为一种理想资产的特征的话,那么,随着外汇价格越来越大的波动,从中投机的机会也将增加,只要投机主体存在,就会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

投机活动量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三个效应:第一,投机活动量的上升直接导致外汇需求规模和不稳定性的上升,金融动荡增加;第二,投机活动量的增加造成汇率没有稳定点或者基本走势不能独立于投机影响的状态;第三,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活动中的投机行为大大增加。与传统银行业务获利性减少相联系,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使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重点越来越倾向于货币投机,随此重心的转移,外汇市场的任何波动更有可能引起投机性的买进和卖出,使金融市场的波动更加复杂化。

(四)市场因素

1.信息传递与预期因素

首先,信息制约了市场主体对汇率、利率或其他金融变量的预期。劳伦斯·科普兰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信息,即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新闻”,市场主体对新闻作出预测性反应。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即期汇率St=-ρ(t-1)+ft+1+η(1+ε)-1.Σβk.(EtZt+k-Et-1Zt+k),(0<ρ<1,ε>0)。

由此可以看出,即期汇率由前一时期的远期汇率ft+1、目前到期的远期合同在当时签订确定的风险报酬-ρ(t-1)和关于对基本因素的所有未来值(即“新闻”因素的影响)三个部分组成。“新闻”作为市场主体预期之外偶然出现的事情而导致的随机误差因素,包括内生影响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等,也包括外生影响因素如政府宣告、地震等偶然因素。科普兰认为,基本变量中使人吃惊的成分能否解释汇率波动的百分比,取决于我们观察到的每周、每月或者季度资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货币和观察到的其他因素。“新闻”事件对汇率的影响有一定范围,“外汇市场对市场的反应不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好’还是‘坏’,而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比预期是‘更好’还是‘更坏’,预期到的信息已包括在现在的市场汇率之中,汇率只对未预料的信息作出反应。”比如,当政府公布货币供给、贸易差额等统计数字之后,市场汇率的变化并不取决于这些数字本身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这些统计数字与人们预期之间的差额,只有这种“新闻”才会影响汇率的变化。

其次,“新闻”信息的滞后是金融风险的一个内生因素。“滞后”是指新闻变量的发生日期和实际公布日期之间缺乏同步性,市场主体不能对其资产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整,导致滞后摩擦成本。这一点决定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对信息的反应灵敏度。

再次,信息约束还表现在市场的进入障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奥德和威斯等认为: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完全,有一部分投资者有可能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他们以国内信贷市场为例加以证明。假设有A和B两组投资者,其投资预期收益为Ra和Rb,由于A组的工作特点或银行掌握信息不完全,在银行看来,对A组进行贷款的预期收益Ea相对于Ra来说大打折扣。相反,银行对B组熟悉,而且B组的工作稳当,风险较小,因而在银行家眼中,对B组的贷款预期收益Eb有可能高于Rb。相对于B组而言,A组投资者可能被排除在借贷市场之外。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占重大比例的国际信贷市场中也存在、甚至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充分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借贷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性,容易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2.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和交易约束

首先,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投资主体的非完全自由交易。例如,在远期市场交易中,客户必须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保证远期市场交易人履行承诺。这笔保证金将使交易人承担机会成本,因为它不能被用来投资以取得收益。这种机会成本有碍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正如劳伦斯·科普兰说:“国际货币市场均衡必须有充足的套利资金作为条件,换句话说,某个或更多的套利者可以利用自由资金以驱使相应的比率达到均衡”。

其次,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工具的短缺。金融资产单一化使国际金融投资者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加上主观预期,资产无法在国内金融工具之间进行转移,这时只有大规模地逃离本国市场,从而诱发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越不足,金融资产转换的成本就越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只有汇率预测贬值的幅度更大才能抵消金融资产的转换成本,一旦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上售出大量金融资产,就会因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严重失衡。例如1994年的印度尼西亚,外国投资者大约拥有上市股票的30%,占有交易量的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失去信心,就出现了因流动性不足而找不到买主的现象,需要进行金融资产转换的投资者面临严重的“租金”分割,使其预期变得更坏。

3.金融市场垄断的存在有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

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往往拥有更充裕的信息和资金以及高明的投资或投机技术,操纵市场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在当前的国际外汇市场中,集中与垄断现象相当明显。根据英格兰银行1995年10月的一份调查,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银行间的交易集中在少数大银行之间,前20家银行控制了整个伦敦汇市交易量的68%。金融市场主体的集中与垄断,人为操纵市场的行为,势必增加汇市的波动,酝酿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加入WTO,金融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完全开放一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一个过程,这里是指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化。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在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上还不完善,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金融工具短缺,投机操纵行为等非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此情况下,对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开绿灯”,无异于“引狼入室”。东南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加上金融市场管理混乱,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条件和机会。世界银行经济顾问穆斯地塔法·纳布利说得好:“一个国家应该寻求国内金融体系及资本帐户的自由化,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和风险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