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时间:2023-06-07 09:21:32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1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作为异质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极,不仅存在着一致、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分歧、冲突与对抗的一面。现实中也时常出现师幼关系不和谐,甚至矛盾尖锐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因而笔者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试图从此书的观点中汲取精华,结合亲密关系的相关研究,为构建师幼亲密关系找到正确的方法与途径。

一、《西尔斯育儿经》中诠释的亲密关系

本书作者说到:“为什么有些孩子管教起来会比较容易?我们夫妻俩在生儿育女中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的结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孩子管教起来就越容易’。”从西尔斯育儿经的观点来看:一方面,与孩子关系密切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深入地了解,因而他们能够知道对孩子作出什么样的期望是合适的,并且会明白如何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期望。另一方面,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们有什么样的品行,并且为了让父母高兴,他们会尽力按父母所期望的去做。这样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对他们来说行之有效的教养方式。

《西尔斯育儿经》的具体观点是父母通过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来实现对孩子的依附性养育。对于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本书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尽早建立亲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你的孩子,帮助你的孩子尊重权威,为孩子确定规则,期待孩子服从管教,用榜样来教养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塑造孩子的行为,培养谨慎的孩子,交谈和倾听;二是做依附性养育的父母。具体包括:对婴儿的啼哭作出回应,给宝宝哺乳,把宝宝“穿”在身上,与宝宝一起做游戏,与宝宝一起睡觉,做孩子的帮助者。

二、《西尔斯育儿经》理念下的师幼亲密关系的建构

(一)把握教师角色,尽早建立师幼亲密关系

幼儿教师首先也应该意识到要尽早建立与幼儿的亲密关系并保持这种关系,以奠定对幼儿教育的基础。与孩子关系不亲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技巧缺乏信心。越早与幼儿建立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教育活动就越容易开展。

1.做了解幼儿的权威者。

了解幼儿是教师采取教育行为的前提,教师应该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与能力,其教育技巧必须随着幼儿不同及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不能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对待,幼儿的需求以及思想与大人截然不同。帮助幼儿尊重权威,并不是说教师作为教导者就自然而然成为幼儿心中的权威。权威意味着尊崇,尊崇既意味着服从,又意味着敬重。让幼儿尊敬你,教师必须兼有和蔼与睿智这两种禀性。

2.做在相互信任师幼关系下的规则制定者。

教师从照料幼儿、逗幼儿开心的过程中会逐渐地了解幼儿,幼儿也会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对权威的尊重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一旦幼儿信赖你会满足他的需求,他也就会服从教师作出的限制。学会为幼儿确定规则,同时你又必须创造条件使得这些规则容易遵循。幼儿需要有划定的界限,没有界限,幼儿就不能茁壮成长,甚至不能生存。期待幼儿服从管教,幼儿是否听你的话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你指望他顺从教师,他就会做到这一点;如果教师放任他,他也就不容易听教师的话。 3.做幼儿模仿的榜样。

用榜样来教育幼儿,教师应该树立让幼儿效仿的榜样。其实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也很容易成为幼儿心中的权威,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幼儿心中的榜样。培养幼儿的自信,有正常感受的幼儿也会有正常的行为。正在成长中的幼儿如果有着正面的自我形象,那么就容易被教育。然而,有着糟糕的自我形象的幼儿就不是这样。幼儿的感受不正常,他就不会有正常的行为,教师不相信他,因而他也无法信赖自己,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就这么开始了。

4.做幼儿行为的塑造者和导师。

幼儿生来就带有一些行为特征,有些被发扬光大了,而另一些被克服掉,这取决于幼儿被如何教育成人。另一些行为特征是通过积极地鼓励培养起来的。这需要教师敏感地把握,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及时有效而又循序渐进地进行矫正。教师除了教育幼儿学会对别人、对事情做出负责任的行为之外,还应该教会幼儿对自己负责任。教师应该在幼儿的内心建立起这么一个安全体系,不断地向他发出提醒:全面地考虑你将要做的事情。交谈与倾听,教师希望幼儿以尊重的态度与你谈话,那么教师必须首先在交谈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学会如何倾听幼儿也同样重要,获得幼儿好感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知道你重视他。

教师与幼儿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如果教师不了解幼儿,那么教师就难以成为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难以成为幼儿的好榜样,也不可能成为幼儿的行为塑造者和受幼儿尊敬的导师。教师应该将上述综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培养出令教师骄傲、令家长放心的幼儿。

(二)做依附性教育的幼儿教师

一是主动亲近幼儿。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哭作出回应,去抱他,去帮助他,同时注意倾听,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帮助和关爱。不要把幼儿的哭闹当做麻烦,实际上它是一种建立师幼亲密关系的机会;与幼儿一起做游戏,和幼儿一起感受游戏的快乐,关注幼儿的注意力、情绪、行为。这一方面利于教师亲近幼儿,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师更具体深入地了解不同幼儿的行为和需求;照顾幼儿入睡,这时教师可以传递给幼儿爱和安全感,有利于形成师幼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形成幼儿的依赖性和独立性。

二是主动帮助幼儿。在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都需要人去关心他,这些人是幼儿的帮助者,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事。帮助者并不告诉幼儿去做什么,他们不会给幼儿下命令,而是从幼儿身上获得线索,把对幼儿的期望编织在他们自己的意愿之中。如果幼儿缺乏帮助者,那么幼儿教育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这样的教师也估且被称作依附性教师,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师幼之间形成相互的敏感,也是一种师幼心灵感应。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行为更有规律,才能培养出主动关爱他人的健康幼儿、健康公民,也有利于孩子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平衡。

幼儿教师如能做到上述,也就能够更好地建立师幼亲密关系。这事实上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对幼儿真挚的爱。形成亲密关系,对于教师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幼儿教师应该培养并保持与幼儿的亲密关系,去了解幼儿,关心幼儿,与幼儿互动,得到幼儿的信赖,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许下承诺,正视幼儿主体性。让幼儿在充满爱和信任的心灵环境中接受教育,推动我们美好的幼儿教育理想及早实现。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2

构建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心态

程利国教授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更大。倘若亲子沟通出了问题,家长是主导。家长的问题在于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利益比教育孩子成功更为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令家长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既然孩子的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程利国教授认为,家长要与孩子分享生命过程的快乐。家庭教育心态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分,前者与单项短期目标有关,而后者更关注孩子能够享受生命的快乐。

程利国教授认为,对待孩子的成绩,父母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孩子错在哪?为什么错?以后如何纠正?对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多激励,而不是单纯注重其结果。

程利国教授讲了一个故事:儿子极不情愿地拿出倒数第3的试卷给父亲看时,父亲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带儿子外出散心,并且对儿子说出了 “我很欣赏你!因为你屡战屡败却百折不挠……”程利国教授以此提醒家长,家长要与孩子共建幸福成长愿景,构建人文心态。

树立科学的亲子观和教育观

程利国教授还讲述了一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老师向妈妈告状,说她的儿子偷了同学的玩具变形金刚。儿子回到家里,妈妈不经意问:“你今天是不是借同学的变形金刚忘记还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儿子言“是”。妈妈说:“那你要记得还给同学。你很喜欢变形金刚是吗?那明天妈妈也给你买一个……”

这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令现在已经28岁的儿子感慨不已。程利国教授说,10-14岁的孩子所有权关系淡薄,因此,智慧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孩子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他们是在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自主成长的,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空间。

程利国教授还提醒:别用家长的标准要求孩子,对孩子要多激励、少批评。生命比成绩重要,学习兴趣比分数重要。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成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专制型亲子关系没有民主,孩子的独立意识被扼杀;放任型亲子关系没有规矩;民主型亲子关系人格平等,尊重孩子,不以势压人,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孩子,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亲子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

教育还应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并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没有独立自主性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要引导孩子把成功建立在自我超越的基础上。

让孩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程利国教授建议:

要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力。面对那些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的孩子,不妨拿出一张纸,写出孩子具体的优点,比如学习认真、礼貌孝顺……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人,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给孩子信心。

要善待挫折,培养孩子的反省力。比如,考不好什么原因?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有问题,引导孩子改进方法,切忌用“猪脑”这类注入心理病毒的语言责难、伤害孩子。

要关注过程,培养孩子智力活动的兴趣。不要把失败看得过于严重。曾有家长在中考前向孩子灌输 “一分等于3万元”,这样的观念输入后,孩子考试心态就不可能平稳。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3

一、家庭亲情教育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相濡以沫的情谊,无论贫富都不离不弃。亲情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需要培植与呵护的;它是平等的,又是双向的。现代独生子女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享受了太多的亲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百般宠爱,真是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孩子们进行有效亲情教育,一直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我同时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开学第一章就要学习人的生殖。一生中经历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出生。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种族的繁衍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出于本能,每个学生都会很想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生殖系统这节课却总死气沉沉。学习这课时学生总会感到尴尬。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低着头,红着脸。尤其在看图时,有的学生发出不自然的笑声,有的还会捂住自己的眼睛。青春期的少年特别严重的羞涩心态战胜了求知的欲望。使得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往往令人失望。为了打破僵局,我决定绕道而行。找点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来谈谈。于是就决定让大家来讲讲,每个人的妈妈是如何解释各自的出生过程的。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有的说,自己是从大海里潮上来的;有的说,自己是一个闪电劈出来的;还有的说,妈妈说是象拉肚子一样把他拉出来的。说到自己独特的出生经历,每个学生都兴奋起来,急着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这节课终于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二、家庭伦理教育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具体到家庭中就是除了有亲情之外,还有应尽的责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道德准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

如在教学“遗传病与优生”时,在教学过程利用生命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利用各种活动,丰富生命伦理教育,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适时开展生命教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实验中都涉及生命观问题。在进行“种 群密度调查”时,要尽量注意不要随意采摘花草树木,要呵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中,要尽量减少解剖动物的数量,不恶意处置、虐待实验动物,培养学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在生物考察活动中,开展善待生命的活动。生物教学经常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活动,那么,在进行活动中就 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组织学生野外植被调查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和谐统一,每个生物都有其生存的必要,都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我们也不能采取灭绝的办法,应该采取减少数量的办法,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每个生命。

三、家庭处世教育

大千世界复杂多变,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现代社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资料表明,如果一个家庭是民主的合作型的,孩子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方面的能力就更强。在生物教学中很好 的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利用生殖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 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例如,人的生殖,从精、卵细胞的结合到受精卵,从受精卵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培B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不尊重他人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现象,因此,生物教学时,可利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的唯一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那么面对家庭成员、家庭与社会之间出现的这样那样情况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呢?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母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史铁生正当青春年华却不幸残疾,几乎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天天到荒芜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坛去疗伤。当然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处理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但目的是要教育学生明事理,善应变,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养成与人沟通,合作的好习惯。

四、家国关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国家的关系。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是家庭的需要,同时是为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需要。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就是很好的例子,教育以后步入社会怎样处理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从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看待,自己的婚姻和生育新一代九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以后的思想水平。可见,正确处理“小家”与“国家”的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之一。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4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孩子

自古有“天父地母”的说法,父亲相对阳刚,在家庭中,父亲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具有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以及刚毅果断、强健有力、注重理性等特点;母亲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细致体贴、注重感性等特点。父亲是山,他支撑孩子的信念,教会孩子坚强,使他们学会刚强。由于性别特征,活动方式不同,父亲教育的影响自然有别于母亲。研究发现: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会问:你饿不饿?冷不冷?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而是注意力“向外”,“向前”。

父亲与子女的交往常体现在游戏和探索活动,会影响孩子智力发展、体格塑造、品质培养等方面。正如东子在《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中所说,母亲的教育像给孩子喂糖水,而父亲的教育像给孩子补钙。

一、父亲是孩子体格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母亲和孩子沟通通常是语言沟通,而父亲多通过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他们鼓励孩子走、跑、跳、支持他翻、转、踢……在孩子肌肉、骨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活动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能使孩子体验充满兴奋、新奇、快乐的历程。相对于把更多时间花费在照料孩子生活上的母亲,父亲更多的是与孩子一起游戏,和儿子一起玩组装玩具、研究各种汽车模型,和女儿去野外踏青,给她讲孙悟空的故事,捉迷藏、被爸爸举得高高的…。父亲用触觉、激烈的身体游戏使孩子快活地“哈哈”大笑。 孩子由父亲带着嬉戏,对其身体肌肉骨骼发育大有益处。

此外,孩子与父亲在一起时的游戏、探索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继而激发孩子的动脑和创造意识,而这些又能促进其智力发育。在和爸爸的游戏中,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孩子在游戏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一般来说,父亲是积极地、鼓励地让孩子去尝试,带着他去闯。这样的父子游戏,在使孩子产生的同时,培养了他独立、自主、坚强、自信、果断等积极的个性品质。这对于今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的合作、进取、性别确认,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国耶鲁大学的一样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研究人员选择了从刚刚出生到十几岁的各个年龄层的孩子为对象,进行了严谨的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在排除了处在不同阶段这一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力高于平均水平。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卡尔·威特刚出生时是一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就连他的母亲都说:“这样的孩子,好好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而在父亲老威特心里,小威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小威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和小威特一起面对,陪伴小威特玩耍,学习。每当小威特痛苦失落时,父亲总是在他的身边鼓励他安慰他,之后,卡尔威特取得了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相信这些都是和父亲老威特有很大关系。

二、父亲是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在当今社会,优秀的女性常被赋予以下特点:会关心人,体贴,有良好的同情心,善良等。而良好的男性特征,即独立、自主、坚强、果断、自信、与人合作、有进取心等。

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地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特征。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的孩子会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进取心,同时在冲动的控制和道德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受到削弱。

父亲教育儿子,除了培养他具有男人的阳刚气质外,还能培养他具有男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从小熟悉男人的游戏规则,树立男性的自豪感、权威感和责任感。父亲对于女儿来说,意义更是不同一般,父亲是女儿的精神支柱,她可以从父亲那里学习自信、坚强和理智的品格。此外,父亲是女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男子,女儿要通过这个男子去认识异性,认识异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学会跟异性怎样相处,女儿只有对异性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才能学会鉴别,将来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爱情和婚姻。

记得在儿童乐园里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到这里来玩,这时几个孩子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正高兴,这个儿子看到别人玩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胆怯地说:“爸爸,快抱我下去。”爸爸却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勇敢点!往前爬!”设想,如果当时母亲在场一定会心疼地马上把孩子抱下来。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做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当然,对孩子的要求有时在母亲眼里是近乎“苛刻”的,但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

三、父亲是孩子良好社交沟通能力的领路人

常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通常更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真诚对待,容易适应新环境,在人际关系中更有安全感、自尊心,因而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

和母亲的温柔体贴,低声细语不同,父亲通常会以另外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孩子。例如,和孩子像朋友般游戏,一起尽情的玩耍,成为孩子最为欢迎的游戏伙伴,而孩子在与父亲的嬉戏中也学会了如何自我解决问题和面对问题,以及如何和别人沟通,并且获得了激烈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结果显示,孩子们更多时间和父亲在一起,对孩子的情商和性格发展特别有利。与父亲独处的时间越长,越能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与父亲共同参与的公众活动越多,越能使孩子获得良好的社交能力。

父亲,请走进子女教育中来,我们应该意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独特的地位是母亲所不能取代的,也应该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抵不上孩子教育的失败。广大的父亲在关注自身事业的同时,请不要忘了把一部分精力转向孩子和家庭,不要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都明明.父亲和孩子一起成长 [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2] 刘明.父与子的智慧[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

[3] 李清霞.独生时代的平衡教育[M].浙江,科学出版社,2011

[4] 周弘. 翘起你的大拇指[M]. 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5

师资 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09-02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0-3岁婴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加快培养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亲子园、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在国内应运而生。但是很多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存在师资水平普遍不高、课程安排缺乏科学依据、对家长的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亲子园应有的教育功能无法得以实现。

一、0-3岁亲子园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现状

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市场的师资主要由4类人员构成:第一类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在“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幼儿园实习经验,但是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缺乏了解。第二类是艺术类、英语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但是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特点的把握较为欠缺。第三类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这类教师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带班经验,有的教师自己当了妈妈,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缺乏对0-3岁幼儿早期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系统学习。第四类是参加短期亲子教师培训的教师。这类教师参加培训机构或师范院校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如蒙氏课程培训、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师培训、多元智能亲子课程培训、奥尔夫音乐课程培训等)并获得结业证书,他们通过短期的集中学习,对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有所了解,但获得的只是初步的或某一方面的粗浅理论。

(二)课程现状

国内早期教育市场存在的课程主要有音乐课程、艺术课程、运动类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等。尽管各个亲子园的课程名称不相同,但是归结起来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课程(有的早期教育机构称为全脑开发课程)。这类课程涉及对婴幼儿各种感官、语言、思维、人际交往、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开发。一类是特色课程。这类课程基本上是奥尔夫音乐、创意手工、蒙氏理论与方法以及在这些名称之下细分出来的课程,很多课程是由亲子园里的一线教师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后进行划分得来的,如“妙事多音乐”“奥尔夫音乐”“蒙台梭利教育法”“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这些课程看似丰富,但是几乎未经本土化就直接植入,其科学性和适宜性有待商榷。

(三)家长教育实施现状

亲子园应当为家长提供先进的育儿理念及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家长如何科学育儿,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育儿方案,为婴幼儿的成长提供方法指导。目前,亲子园教育更为关注婴幼儿本身的发展,对家长的指导力度明显不足。大部分亲子园的家长指导仅限于亲子课堂中的示范指导、口头指导,以及课堂外的个别咨询等。指导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局限在具体招式的示范上,如教会孩子和家长某一种游戏,会做某一个动作,缺乏对教育原理的阐释。课后的沟通指导也只停留在孩子的具体表现上,如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是什么?孩子的哪个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再发展什么?如何鼓励孩子发展?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会通过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这种指导一般只介绍基本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0-3岁亲子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班出身的早教教师

目前国内早期教育市场中经过专业而系统培训的早教教师较为缺乏,导致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身进行宣传包装,以示教育水平很高。但是实际上,有的英语专业、音乐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准确把握,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在亲子课堂上只会向家长做简单的示范,缺乏对教育原理的解释,无法起到引导孩子自主成长的目的,更加无法发挥对家长的专业引领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亲子课程

国内市场的亲子课程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从课程形式到课程内容,东拼西凑的现象严重。此外,亲子课程中用到的音乐、素材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这些课程无法制作成系统的书面材料提供给家长,这就导致亲子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大打折扣。婴幼儿及家长在亲子园或早期教育机构接受指导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都很难当场消化学习内容。而早期教育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家长学会在家里如何教孩子,在家里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自主发展。婴幼儿学习发展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对婴幼儿而言,需要在不断地重复的练习中获得新的体验,如果仅靠在亲子园里进行的短期学习,那么教育效果肯定不够理想。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苦于没有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版权,这些教学内容及素材无法刻录成光盘或制作成书面的家长指导手册分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反复练习。当家长质疑孩子的学习收获时,教师只能向家长解释“孩子的学习是在重复中进行”的理念,而为了弥补无法将教学课程带回家的不足,同样的学习内容安排2次课学习,相当于家长花双倍的钱学习同样的内容,造成早期教育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对活动主体缺乏准确的把握,导致家庭教育指导功能难以实现

0-3岁亲子园教育活动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0-3岁的婴幼儿,而且还包括家长。在亲子园教育活动中,家长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活动的传递者和实施者;在家庭中,他们直接支持和指导婴幼儿的活动。因此,亲子园教育既要促进这些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的发展,又要根据家长的不同特质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在亲子活动中要实现家长的有效指导,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从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亲子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婴幼儿的具体表现,片面地追求婴幼儿对具体任务的完成质量。对家长的指导局限于简单的招式示范,缺乏教育原理的解释,导致家长机械地进行模仿,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对家长的忽略容易导致家长产生错误的认知,如单纯地追求孩子的即时表现,忽略了孩子的自主发展,这种错误认知会变成干扰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0-3岁亲子园教育的建议

(一)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优质的早教师资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做到两方面齐抓共管,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其次,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早期教育专业建设,依靠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早期教育专家等多方力量,从职前早期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入手,同时还要撰写早期教育专业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教材,收集相关音像资料,丰富0-3岁婴幼儿教育资源。再次,遴选最能胜任幼儿园小班教育的骨干教师,将之置于0-3岁早期教育与指导团队研究环境和实践中进行“培植”,使其快速成长为0-3岁早期教育的骨干教师,弥补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缺口。最后,加强对市场上各类早期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格审核培训机构的资质,对培训指导师的资格做出相应的规定,对培训内容做出最低标准的规定等。

(二)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优质早教课程的研发与推广

一方面,成立行业协会或出台相关规定,建立亲子教育师资资质认证机构,规范亲子教育市场的秩序,制定切实可行的亲子教育教学大纲,规范亲子园课程,保证亲子课程是科学的、高质量的。另一方面,吸纳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早期教育专家等多方面力量,成立亲子园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吸纳先进的婴幼儿教育理论,结合本土文化,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不断丰富亲子课程的内容,满足不同家长与市场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亲子园课程,并形成长效的追踪研究机制,不断调整和改进亲子课程的设置,保障亲子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指导活动,保障科学有效的家长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为保障婴幼儿教育的科学有效,必须科学合理地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上,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如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等。也可以根据婴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在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提供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幼小衔接问题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上,根据指导对象、指导内容和指导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指导形式,如课堂指导与课后指导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传授式指导与互动式指导相结合。

总之,只有切实提高亲子园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确保早期教育课程的科学合理,保障家长教育的切实有效,才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亲子园教育的双重功能,促进整个早期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6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当中,单亲家庭的子女占有相当的比例,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的原因。虽然每个家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后果却相当一致――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成为了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和承担者,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和整个社会的息息相关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单亲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寻找对策。

一、单亲子女方面

1.勇敢面对现实,摆脱孤僻自卑的心理。

单亲子女要主动调节心理,重新振作起来,坚强地面对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要向家长、朋友或老师寻求帮助。此外,要主动与人沟通,用诚恳、乐观的态度多接触同学,多交朋友,和同学老师取得心灵上的沟通,相信老师和同学也会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你解决心灵上的困惑,从而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之中。

2.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业余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能扩大知识面,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等方面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单亲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同时,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这些不但可以激发单亲子女活动的积极性,转移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可以使他们及早发现自己的闪光处,为建立自信心提供良好的机会。

二、单亲家长方面

1.摆正心态,调整不良心理情绪。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如果单亲家长长期处于抑郁、消沉、悲痛的情绪之中,那么将对子女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就是消除子女不良情绪的前提。因此,单亲家长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痛苦的现实中走出来,面对并解决新问题,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怨天尤人,逃避困境,用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采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双亲的抚育和教育下,会更有安全感,有利于身心的自然健康发展。然而,家庭的缺损往往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损,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诸多的偏差,因此对单亲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加强理性,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情感,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种溺爱、怜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当然,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此,单亲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学会自信、自立、自助、自强。

3.培养广博的情感。

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纽带形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家庭中最基本的成员是夫妻和子女,最基本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家庭结构的破裂,从而使家庭关系失调。”在单亲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情感残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要帮助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子女克服情感心理障碍。单亲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情感,引导孩子面对现实,调整自我,用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使孩子明白父(母)亲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4.丰富家庭生活内容,扩大子女生活圈子。

由于家庭关系的失调,单亲家庭往往表现出沉闷、压抑的生活气氛。这种气氛势必会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单亲家庭除有常规的生活外,还应安排一些有趣的娱乐、休闲活动,家长也要学习一些有关现代家庭生活的知识,尽可能地让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增添生活乐趣,使孩子摆脱单亲家庭的孤独感和不适感。同时,单亲家长还应扩大家庭生活的范围,不仅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增强与同龄孩子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要让子女多接触其他亲友中的长辈,能够跟长辈交流和沟通。

三、学校方面

1.要正确认识单亲家庭,用情感教育人。

学校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关心单亲子女,不歧视他们,给单亲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以弥补家庭环境带来的缺陷,努力为他们创设一种没有轻视、敌意,充满真诚、关爱的环境。其次,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这类学生,关心、帮助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以真诚的情感来激活他们丰富的情感领域。只有对他们倾注爱,才会便于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从而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

2.开展有益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社会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群体里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比单独对个人进行性格培养更为有效,能使孤僻的性格日渐活泼、开朗。所以,学校要组织一些校园集体活动,教师要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尽量的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充分肯定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表扬他们为集体活动做出的成绩,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是集体中光荣的一员,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群体活动中去。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集体的力量,以此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亲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师只有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规律,本着热爱学生的精神,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聂琼芳. 单亲家庭的优秀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 .2006.10第五期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7

【关键词】家庭教育;良好;同伴关系;环境;技能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effectively promote cheeper good companion relationship

Zhang Chunmei

【Abstract】Infancy is fostering good companion relationship of optimal period, famil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good partner relationship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understands: currently, most parents to preschool peer relationship action has some knowledge, but lack the right guidance, don’t know how to raise children peer intercommunion skill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of the children of parents how to create good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and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 companion skills relat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Family education; Good; Peer relationship; Environment; Skills

1 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时期。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引导关系到幼儿一生;幼儿同伴交往与父母有着密切联系,家长一言一行对幼儿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家长对幼儿同伴关系认识如何?家长是否创设和谐环境,为幼儿良好同伴关系建立提供支持与帮助如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宜宾市翠屏区区级机关幼儿园在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家庭教育中幼儿同伴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2 研究的方法

我园在开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课题研究前期,对家长在幼儿同伴关系中实施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幼儿同伴关系中家长实施教育情况调查表”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92%。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幼儿同伴关系中家长实施教育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从这一统计结果显示: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鼓励幼儿去交往,也能尊重幼儿的同伴关系。但大部分家长缺乏对幼儿良好同伴关系交往的引导,不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长在幼儿面前争吵, 父母在幼儿面前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很少帮助幼儿掌握同伴交往技能。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出现这一结果的这样几个原因:

(1)部分家长认为:在与同伴交往中,只要自己孩子不吃亏就行。

(2)家长本身就不知道怎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3)家长自身没有掌握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技能。

乔治o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o菲利普斯认为,许多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幼儿与同伴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自尊。如果他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在与人交往时,他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常让人难以捉摸。其次,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得惧怕,对交往失去信心,与别人产生隔膜,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缺乏社会交往技能,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主要的影响。

4 建议与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 、愉快、幽默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彼此尊重、相互的理解和关心,家长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在幼儿面前争吵,或少言寡语、闷闷不乐。要尽量创造一个轻松、活泼、充满了欢笑声的家庭气氛,才能使幼儿的个性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2 树立正确教养态度与方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幼儿的心理健康。家长应改变对幼儿过分保护、溺爱的态度,对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诚然父母对幼儿的爱是应该的,爱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爱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但是爱子女不但是体现在对幼儿生活上,物质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上,使幼儿各方面健康成长,为此,对幼儿适当的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相反,对幼儿过分的娇、惯、纵容是有害的。

但是, 对于那些抱着“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旧教育思想不放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必然会表现出过多的体罚等消极的行为,给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因此,有必要使家长对各种教养方式的利弊有个比较清楚、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避免错误的教养方式,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幼儿发展特点的,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的教养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给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到快乐,学会分享与合作,并及时对幼儿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另外,父母还应在教育上保持一致的态度,如有不一致的地方,最好在取得一致以后再向幼儿提出。假如没有来得及统一认识时,出现了矛盾,也要及时的补救,尽量不要让幼儿感到家长或长辈之间的矛盾分歧。此外,在时间的先后也要保持一致性,以至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对于幼儿园教育应给予大力支持,尽可能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3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关专家指出:幼儿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习得交往的。幼儿从出生起,就一直感受着父母对己对人的态度,并从中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因此,父母应在幼儿面前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否则就无法使幼儿信服,比如有家长要求孩子不要说脏话,自己却常口吐脏字;要求孩子孝敬老人,自己却经常顶撞老人,这种教育下能让孩子学乖吗?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和利用自身对子女的榜样作用,为幼儿树立一个可以信赖、可以模仿且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同伴交往榜样。

广义上讲,父母对幼儿的榜样教育并不只是体现在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上,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对待他人、对待老人、配偶和其他的家庭成员,甚至如何穿衣、说话、走路、发脾气等等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要以身作则,热情真诚待人。实践证明,如果父母处处为人着想,那幼儿也会受影响而关心他人;如果父母对人冷若冰霜,那幼儿也不爱理睬他人;如父母待人宽厚大方,幼儿也会谦让别人;父母为人斤斤计较,幼儿也会多争多占。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热情真诚待人,父母更应该注意到自己言行举止的文明礼貌,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待人亲善、明理谦让的好风范。邻里或亲戚朋友有困难时,家长则应主动关心,热心相助。幼儿耳濡目染,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行动上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

4.4 教给幼儿有益的交往的技能和行为方法: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热情真诚待人外,还要适当的教给幼儿有益的交往的技能和行为方法,积极鼓励幼儿广泛地交友,交友是幼儿走出社会的第一步,是培养幼儿社会能力的一种方法,父母鼓励幼儿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4.4.1 引导幼儿使用礼貌语言。婴儿期父母可常常让小宝宝和家人、亲友打招呼、说“再见”。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到幼儿期,可以从教幼儿掌握礼貌用语入手,帮助幼儿树立同伴交往意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例如:看到小朋友在玩,可以鼓励幼儿走上前去,说声:“你好!你在干什么?可以让我看看吗?”或者带上玩具去和同伴交换,让幼儿以自己礼貌的言行引起同伴的注意,并被同伴接纳为玩伴。平时,家长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要让幼儿懂得待人要有礼貌,做事讲文明。

4.4.2 让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在家庭中不能让幼儿形成“以我为中心”,教育幼儿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同伴学习,只有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4.4.3 教会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行为。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如打人、骂人、拿别人的东西等),家长应该用平静的,严肃的语调向幼儿将道理,为什么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并应该让幼儿立即向同伴道歉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归还原主,这样幼儿才能学会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

4.4.4 培养幼儿热情大方宽厚待人的品质。家长教育幼儿与同伴相处时要谦让、要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善于理解和原谅别人。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共享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图书。让幼儿与同伴友好的相处中,学习了了解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会处理与他人交往中的矛盾,在幼儿的群体中健康成长。

4.5 为幼儿的交往提供机会与条件: 给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快乐,学会分享与合作,并及时对幼儿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幼儿与同伴接触的机会相应减少,但还有父母及祖辈,因此家长首先可借助家庭这个群体条件引导幼儿交往。例如,可引导幼儿产生与家中亲人交往的兴趣,不仅能经常与父母说话,还能经常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进行交往,使幼儿对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保持密切的关系,都有同他们一起说话、一起玩、一起做事情的愿望。

放手让幼儿去交朋友,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每个家庭都有亲戚朋友,而亲戚朋友家一般都有幼儿,家长有时可让亲戚朋友的幼儿来家住几天,或者让幼儿去亲戚朋友家住几天,使幼儿有经常同亲戚朋友交往的机会;再如,每个家庭都有邻居,家长还可有意识地把住在附近的小伙伴邀请到家里来;家长为幼儿买来新图书、新玩具或好吃的东西,可以让幼儿去请小伙伴来阅读、玩耍、品尝;幼儿过生日,家长可提醒幼儿邀请小伙伴一起参加生日晚会。幼儿的小伙伴来家,家长应表示欢迎,使家中有一种热情友好的气氛,成为小朋友乐意来作客的场所。同时,家长应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一方安全、有童趣的活动天地及一些玩具、材料等,使幼儿可以与小伙伴一起无拘无束地玩。

如果家庭附近没有适龄幼儿,就得想办法多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去,如少年宫、游乐场、公园等幼儿较多的地方,在那里鼓励幼儿主动地寻找游戏的伙伴。另外,也可经常让幼儿将图书、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使他能在集体中与人多接触、多交朋友。

总而言之,幼儿的发展需要交往,而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家长的重视、培养和引导。父母协助幼儿拓展交际范围,让他在亲子情感交流中体会友谊的珍贵。让幼儿拥有温暖的家庭、知心的朋友,和谐的人生体验,这是我们做父母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崔丽莹.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目标与策略.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5期(总第367期)

[2] 李艳菊,姜勇木.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7、8期.第411、412期

[3] 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基础教育研究》, 2006年07期

[4] 孟育群等.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1997.3.11

[5]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赵红梅,苏彦梅――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应用心理学,2003.5

[7] 赵忠心.家庭教育社会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8

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也是极不稳定的,在学龄前时期孩子的语言和动作都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固定型的个性,因此是孩子个性的最初萌芽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们的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怎样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呢?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孩子生下来之后心理状况也如一张白纸一样,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1~3]。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咨询时总是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

1 家长的心态

1.1 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

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7 a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平时学习还可以,一到考试就紧张、恐惧、失眠、厌食、歇斯底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放弃等。

1.2 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

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1.3 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可影响孩子

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抱怨、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

1.4 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

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横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5 a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常被妈妈批评,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 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

2 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个性

2.1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快乐个性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2.2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

快乐个性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4、5]。

2.3 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2.4 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2.5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个性。

2.6 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

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个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3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1 温柔一推

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一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6]。

3.2 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幸福

那些因为各种心理障碍而生活不顺的人,就是分离得不好的人。最严重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的心理发展状态几乎停留在与母亲融合性关系中,所以他们各种能力都受到限制,从现实的层面看,也许终生都要生活在母亲的照顾中。分离得不太好的是各种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的内心世界部分地与母亲融合,所以能力有部分受限。正常人就是跟母亲分离得比较好的人,他们的能力可以发展得很好。

3.3 心理上的分离跟现实的分离

心理上的分离跟现实的分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心灵成长的程度,后者指的是此时此刻的父母子女关系。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举措。

3.4 孩子跟母亲分离的过程

孩子跟母亲分离的过程,是伴随一生的。出生就是这个分离的开始。1 a以内,婴儿跟母亲建立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母亲在这个时候会全力以赴陪伴和喂养孩子,可以使婴儿获得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感,这为后来孩子的远行提供了基本的保证。1 a~4 a,随着孩子慢慢具有自控能力,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应该相应减少,以保证孩子的自控感不受到伤害。4 a~6 a,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并开始向母亲?父亲?孩子的三元关系转换,视野扩大,并开始学会跟他人分享爱的能力。6 a以前的分离状况至关重要,事关人格的核心部分。人格的核心指的是一个人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性格的基本特点。青春期是第二个快速分离的高峰。以后的分离虽然缓慢,但一直都在持续。即使母亲的去世也不会使这一分离结束,因为孩子要分离的,是那个已经内化到了心里的母亲。

4 如何培养孩子坚韧的个性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少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个性。(1)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造成自己失败的原因:父母亲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教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抓住问题的关键。(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天下没有十全十美之人,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就更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认识自己。(3)家长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家长们除了教孩子正确分析和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外,也要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付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充满了阳光,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总是感到自卑和畏缩。

5 如何对待儿童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随着各种需要的出现,对环境的探索会不断的深入,慢慢的就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任性的行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儿童的任性呢?

5.1 拒绝儿童的要求

拒绝儿童的要求,可能会引发儿童的一系列行为,如哭闹、打滚,以不做某某应当做的事情相威胁等等,这时候有些父母面对这些招数往往束手无策,可能坚持一会儿就妥协了,最后以孩子的胜利而告终,这是万万不可的。这样通常滋长了孩子的气焰,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使孩子学会了下次还要如法炮制,结果往往后患无穷。孩子会越来越任性。所以呢,父母从一开始就要坚持住,绝对不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认为,只有这一个孩子,让着它吧!

拒绝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的方式要尽量委婉,尽量给儿童摆事实、讲道理,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有的家长知道不能答应儿童的不合理要求,但却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加以拒绝,甚至对儿童体罚,这样也是不合适的。在儿童哭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可以避开,没有了观众,小孩子哭哭也就累了,这时候要真的避开,可不要躲在门后偷听,一旦儿童发现你在窥视他就可能哭闹的更起劲。

5.2 转移注意力

在儿童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而哭闹的时候,可以采取某些方法来转移它的注意力。但是这种转移注意的方式应该是中性的,不应该是一种正强化。

6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5)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12)4 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参考文献】

[1]邹晓燕,胡艳玲.3~5岁儿童母亲关于儿童自主观念的研究[j].幼儿教育,2006,(5):44

[2]邹晓燕,杨丽珠.2~5岁儿童独立性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5,(1):225

[3]刘海鹰.论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6,(23):50

[4]nucci, l & smetana, j g. mother’s concepts of young children’s areas of personal freedom[j]. child development,1996,67:1870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9

有效的房产分家协议书

立协议人:

赵大x,男,43岁,党员**乡**村村民(长子)

赵小x,男,38岁,群众**乡**村村民(次子)

赵老x自感年迈,不能管理家务,且长子赵大x,次子赵小 x都已娶妻生子,宜分家单过。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东院新房4间,庄基一处,及其附着物归赵大x所有。庄基面积以《庄基使用证》为准。

2,西院旧房4间,庄基一处,及其附着物归赵小x所有。庄基面积以《庄基使用证》为准。

3.因新旧房屋差价,家中的三马车一辆分给赵小(,再从家里的1万元存款中取出5000元补贴给赵小x剩余的5000元,作为赵老x分家后的生活零花之用。

4.平日里自己使用的家具、自行车等较小的用具,随分给自己所有

5,对父亲赵老x的赡养,赵大x与赵小x每家一年轮养,管吃,管住,管穿衣。先从赵大x家开始。如果老人得大病住院治疗,费用均摊。得小病,谁家养,谁家负责治疗。

6.未尽事宜,按照对等原则协商解决。

7.本协议一式4份,赵老x、赵大x、赵小x各执一份,交村委会一份备案。

空口无凭,立此为证,共同遵守,不得反悔

立协人:赵老x、赵大x、赵小x

(签章)(签章)(签章)

分家人:都**(签章)

村委会审核(盖章)

x年x月x日

有效的房产分家协议书

XX县XX村民XX户,因X某1、X某2兄弟二人均已经成婚,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经父亲、母亲及妹妹X某3,以及长辈X某、X某见证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以及父母今后的赡养义务。协议书条款如下:

一、房产分割:原有房产位于前宅桥头,共计309。2平方米,包括已建90多平方米以及旧房子及空地200多平方米。已建90多平方米外加空地共计148。15平方米归大儿子X某1,房屋位置如下:东与X某2房屋相邻,南是自家晒场,西边X某房屋,北靠大路(其中3。4X8部分为何某1家做正门用,不准建房,影响何某2家采光)。其余的旧房子以及空地共计161。05平方米归何某2所有,房屋位置如下:东至溪,南自家晒场,西何某1房屋,北靠大路。

二、父母的赡养协议:

1、口粮(每月所需大米)由X某1承担,现有两块山地归X某1管理,所得款项均由X某1支配,如果X某1不能履行义务,山地归还父母管理,所得款项由父母支配。2、父母的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由兄弟2人共同承担(在父母用去其本人所拥有的部分钱物之后不够部分),其中X某1承担所需费用的,X某2承担所需费用的。3、当父母卧床不能自理时,兄弟两人轮流照顾,轮到一方照顾时,如果需顾保姆的,费用由顾保姆方自理。4、兄弟两人各拿出一间房子供父母居住,用于父母的养老。

三、本协议共2页一式四份,父和母、X1、X2、X3各执一份,一经签字按手印,兄弟双方对以上协议均不得反悔。未尽事宜兄妹三人协商解决。

立协议人:_____

立协议人:_____父亲:_____大儿子:_____母亲:_____二儿子:_____

见证人:_____女儿:_____

见证人:_____郭下村村委会:_____

__年__月__日

附:1、房屋平面图一份:阴影部分何1所有,空白部分何2所有

2、土地证上的平面数据图

有效的房产分家协议书

协议人:杨培昌(原房主)

马莲琴(杨培昌配偶)

杨全保(系杨培昌马莲琴长子)

杨保军(系杨培昌马莲琴次子)

杨保现(系杨培昌马莲琴三子)

杨保庆(系杨培昌马莲琴四子)

协议人杨培昌、马莲琴与其四个儿子共有一房产,坐落在林州市陵阳镇林钢第一生活区16幢3单元501号,产权证号为:房权证林州市房字第00011778号。现上述协议人通过协商,达成分家析产协议如下:

一、上述协议人本着自愿、公平原则,一致同意将上述房产所有权析于协议人杨保庆名下。

二、协议人杨培昌、马莲琴、杨全保、杨保军、杨保现、杨保庆对本协议第一条之规定均无异议,并保证协助协议人杨保庆到主管机关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三、以上各条是上述协议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愿共同遵守。

四、该协议一式七份,协议人、公证机关及房产登记机关各一份。

五、本协议经协议人签字后生效。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10

【关键词】感恩父母 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72-02

一 目前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家里,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不良习惯。认为父母、长辈给他们的关心、爱护是天经地义的。经常会出现任性、自私、霸道、不讲道理、不尊重父母等现象,他们只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从来不懂得给予父母怎样的尊重和关心。而家长对此也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致使这种习性普遍存在于当今的幼儿之中。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知道关心父母、长辈,会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恶习,长大后更没有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感恩父母情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 “感恩父母情感”的培养目标

结合幼儿“感恩父母情感”的培养,我们提出了以下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家庭的自然情况,知道爸妈很关心、爱护自己,工作很辛苦,对父母有礼貌,尊重他们,听他们的话。(2)了解父母的家务劳动情况,初步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父母工作、学习、休息时,不去打搅他们,并愿意为他们做事。(3)进一步了解父母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尊敬父母,能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高兴。

三 实施“感恩父母情感”培养的具体措施

1.生动形象的教材与多种形式的实践相结合

笔者在长期的幼教工作中积累了许多以孝为中心的传统教材资源。如歌曲《我的好妈妈》、诗歌《好娃娃》、故事《原来是你》、儿歌《分果果》等,积累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比较稳定的素材,为幼儿提供了生动形象的道德榜样,但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利用节日活动、角色游戏、情境表演、家庭调查亲子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情感培养,价值选择和技能练习,使幼儿激发出较强的情感体验,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机会,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家庭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亲亲妈妈”的主题活动,幼儿与妈妈进行了亲子问答、客串表演、互动游戏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幼儿与妈妈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浓浓亲情;为了让幼儿体验、感受妈妈怀着宝宝时的辛苦和付出,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我当大肚子”的情境表演,幼儿们通过模仿孕妇走路、捡东西等情景,亲身体会到了做妈妈的艰辛和不易。

2.集体的系列活动与个别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除了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如“妈妈,不再麻烦你啦”、“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宝贝妈咪亲又亲”等,对全班幼儿进行教育,有意识地让幼儿感受父母的爱,让幼儿懂得也应爱父母,体贴、关心父母外,我们还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利时机和某个幼儿的具体行为,抓住突出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名幼儿病愈来园,有意识地让他谈谈生病时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自己的,从而引起其他幼儿的回忆,增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某个家长从外地带回一些物品和游览照片给全班幼儿分享、欣赏时,提醒幼儿感激父母的关心,自己也应关心父母;一些家长带生日蛋糕来幼儿园给孩子过生日时,引导幼儿关注父母的生日,记住父母的生日,并为父母送去自己的祝福等。

3.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感恩父母”教育的问题从家中提出,最后的效果也要落实到家庭。因此,对幼儿进行“感恩父母”教育需要家长们的大力协助和密切配合。我们有时请家长参加情境表演,有时举办亲子活动,经常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并由家长记录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如自己的事情是否自己做、有没有任性发脾气、父母工作劳累是能否主动问候等,还设立了表扬栏,让幼儿用绘画反映在家的表现等。平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家园和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把教育活动搞得深入细致、生动多样。

四 实施“感恩父母情感”培养的效果与启示

1.实践效果

实施“感恩父母”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结束前,我们采用同幼儿交谈、观察幼儿行为、向家长发问卷、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家长的反映,家长们普遍认为幼儿在关心父母的认识和行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位王姓的小朋友的妈妈说:“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孩子懂事了不少,一到吃饭时就帮忙分碗筷,还要帮我洗手帕、摘菜。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生病了,他过了一会儿,就来问问我好点了没有,我喝水、吃药的事都让他给包了,

能感觉到他真正关心我。”小林的爸爸说:“原来孩子特别任性,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变了许多,也能帮大人做事,遇到他想要买的东西,只要我们讲清道理,他就答应不买,基本上能谅解、体贴父母。”小颂的妈妈说:“起初小颂在家做一些关心我们的事,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表扬。经过一年的教育后,她能主动关心我们,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我们吃,也不要我们告诉老师了。”

在前后两次进行的家长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得到了附表结果。

从附表中可看出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恩父母情感”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行为和情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实施有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特别表现在当父母生病或劳累时会主动问候,要求帮助做一些事上,许多幼儿知道为了让父母不劳累,在家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能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自己刷牙、洗脸、穿衣、吃饭等。

2.启示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11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家庭影响因素;家庭干预方案

分类号 BR395

1 引言

对立违抗障碍是一组以对权威人物的抗拒、挑衅、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障碍,包括情绪失去控制,与成人争吵,易激惹,公然违抗他人等症状表现。对立违抗障碍属于破坏障碍之一,在儿童青少年中患病率较高:国外调查发现患病率在2%~16%之间,而国内调查7~15岁的青少年时发现ODD的患病率为8%。本文中提到的ODD是指对立违抗障碍,而ODD症状是指对立违抗障碍的症状表现,如情绪失去控制,易激惹,与成人争吵等。

ODD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其症状表现的原因也很多。目前研究倾向认为是由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生物学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ODD儿童的肾上腺雄性激素的水平比正常儿童高;ODD儿童在遇到精神刺激时,皮肤电传导和心跳比率降低,表明ODD儿童对刺激的反应能力减弱。近年来在对ODD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研究时发现ODD患者行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意志力薄弱,可能与额叶执行功能缺陷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又包括家庭环境、同辈群体、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和早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通过回顾ODD的有关研究,从家庭系统论的角度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儿童ODD患病率和症状的影响,综述了家庭相关的干预措施,旨在强调影响儿童ODD患病情况的重要家庭因素,并从家庭角度对国内儿童ODD的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2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影响因素涵盖了与家庭相关的各个方面。本文将从家庭系统论的角度对家庭影响因素进行梳理。该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部分,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水平:整体水平、互动水平、个体水平,不同水平对个体的影响不同。本文将尝试从家庭的三个不同水平来综述对儿童ODD患病率和症状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

2.1 整体水平

就整体水平而言,家庭被看作一个完整的单位和系统,它将作为一个整体对家庭成员发挥作用。本文中,整体水平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完整性,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矛盾性、情感表达方式等)等方面。

2.1.1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对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家庭物质文化条件的综合评估。以往许多研究都表明家庭较低的收入、失业、贫困等不利的经济状况都与儿童的对立违抗等破坏密切相关。早在2002年的研究综述就得出结论,在低收入家庭中,ODD的患病率更高。新近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Harvey,Metcalfe,Herbert和Fanton(2011)及Forssman,Eninger,Tillman,Rodriguez和Bohlin(2012)均发现,家庭收入低、少数族群、家庭不完整等因素都与青少年对立违抗等破坏问题显著相关,且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预测和解释作用。

社会经济地位奠定了家庭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由此影响着整个家庭环境。有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压力、冲突、父母的抑郁和敌对等因素有间接作用,而压力、冲突等因素又直接影响孩子的ODD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对ODD症状的影响机制: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而家庭环境对于儿童行为起着直接的塑造作用。一般来讲,较低的经济地位意味着家庭中收入较少,生活环境较差,生活水平较低,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家庭中相应的冲突也更多。因而增加了孩子的ODD患病率,导致孩子的ODD症状更加明显。

2.1.2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时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它是笼罩在家庭中的特殊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内心感受,对家庭成员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的评价指标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等多个维度。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相互支持,冲突较少,情感表达恰当,矛盾性较低,各个成员间相对独立的,而不良的家庭氛围则恰恰相反。回顾以往研究发现,家庭的亲密度和矛盾性两方面与ODD的症状有着密切相关。

家庭的亲密度是家庭成员情感连接的重要标志,代表家庭凝聚力强弱。具体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是否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意愿、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等方面。亲密度高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对孩子的ODD等破坏也有缓解作用在一项追踪研究中发现,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对孩子的内化问题及注意力障碍发挥起着很大作用。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对健康家庭、单纯ADHD组家庭及ADHD伴ODD组家庭的现实亲密度因子和理想亲密度因子进行比较时发现,这三组在两个亲密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

家庭中的矛盾性考察了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家庭中如果存在过度的冲突和矛盾,且得不到合适的化解,将会恶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导致或激发孩子的破坏,对ODD症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Lavigne等(2012)在对患有ODD的孩子考察发现:家庭中的冲突和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ODD症状。并通过父母的抑郁和抚养方式、孩子的情绪管理等来间接影响到孩子的ODD症状,说明家庭中的冲突会正向预测孩子的ODD症状。家庭中的矛盾性会增加孩子的ODD症状,反之,孩子的ODD症状也对家庭中的矛盾性起着推动作用。另有研究发现,ODD患者家庭更多地存在高度的愤怒、频繁的争吵,且在其他共患疾病得到控制以后,ODD仍可以显著地预测家庭和社会功能失调。同样,国内研究也发现,ODD儿童的家庭比健康家庭中存在更多的矛盾性,表明ODD儿童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明显的争强好胜、易怒、相互责备和批评,缺乏相互关心,不能和睦相处。刘津和王玉凤(2007a)更进一步发现夫妻间的长期冲突可使ADHD共患ODD的比例增加4.04倍。这意味着,ODD儿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比单纯ADHD家庭和健康家庭更加剧烈,这样的矛盾冲突也会增加儿童患ODD的概率。

家庭亲密度和矛盾性分别是考察整体家庭氛围最关键的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最能够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生活的氛围。亲密度高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帮助,家庭氛围和谐,这一方面可以为孩子成长提供安全和睦的心理氛围,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习得积极建设性的问题解决行为。反之,如果家庭成员相互冷漠、疏离,甚至矛盾冲突强烈,则会引发紧张、冲突、压抑的家庭氛围,一方面孩子会缺乏应有的安全感,易形成焦虑、孤僻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孩子还可能习得对抗冲突式的行为模式,导致ODD症状的产生。

2.2 互动水平

互动水平又称子系统水平,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例如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夫妻关系等,它隶属于整体的家庭系统。家庭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整个家庭及其中的个体。在互动水平上,以往的研究主要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ODD患病率和症状的影响,近年来有些研究也考察了夫妻关系对ODD患病率和症状的影响。

Pfiffner,McBumett,Rathouz和Judice(2005)、Miller,Loeber和Hipwell(2009)和Burnette(2013)在研究中都发现,父母惩罚性的养育方式和父母温暖程度低与孩子的破坏行为相关并对其有预测作用。Boden,Fergusson和Horwood(2010)在研究ODD等障碍的家庭风险因素时发现,父母的适应不良行为、虐待孩子、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都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期的ODD。另有学者发现,母亲对孩子情绪的辅导是儿童ODD症状的保护性因素。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ODD儿童的父母在惩罚、干涉、拒绝养育方式因子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没有ODD儿童的家庭。另有学者研究ADHD儿童共患ODD的影响因素时发现,父母责骂孩子每周2次以上,是ADHD共患ODD的危险因素,预测系数达到了53.5%。

ConnoL Steeber和McBurnett(2010)和Lanza和Drabick(2011)研究发现,缺乏家庭规则,缺少父母监管是ODD症状的危险性因素,可能会增加ODD的发生,意味着放任自流的家庭养育方式也会增加ODD症状。Duncombe,Havighurst,Holland和Frankling(2012)发现,不一致的管教纪律,负面情绪的表达会促发孩子的破坏问题和情绪调节问题。国内学者也发现,ODD儿童家庭中父母的偏爱、父亲的过度保护显著高于一般家庭。

近来学者研究发现,ODD儿童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影响并可以预测ODD症状,而ODD症状也反过来推动了不良的养育方式。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良的养育方式引发ODD症状,而ODD症状更加恶化了父母的养育方式。但另外一方面,良好的养育方式可以促进ODD症状的好转,这种症状的好转又可以增强父母的自我效能感,强化良好的养育方式。Gardner,Shaw,Dishion,Burton和Supplee(2007)的研究发现,只要采取一点点的预防性干预措施——积极主动地教养孩子,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ODD症状。Blanchard (2008)和Boyle等(2010)的研究都表明,提高父母的抚养技能,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孩子在家庭中的对立违抗行为。国内刘津和王玉凤(2007b)和张文武(2011)都研究发现,父母培训法(parent training)对于改善共患ODD的ADHD患者的ODD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改善效果好于单纯使用药物疗法。

上述互动方式有关的研究都充分说明,养育方式与ODD的相关。从应激-易感性模型出发,可以认为在ODD儿童本身就带有易患该障碍的人格特质基础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表现为惩罚、冷漠、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不一致的管教纪律等因素可以构成应激源会引发儿童的ODD。且双方不断累计,相互作用,产生双重效应,导致ODD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充分说明了养育方式和ODD及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启发父母改善教养方式,增加亲子间积极互动,以减少ODD患病率,缓解孩子的ODD症状。

夫妻关系方面,有研究表明,在ODD儿童家庭中,父母间存在明显的夫妻冲突甚至暴力行为,这与孩子的ODD患病率和症状相关显著,且具有预测作用。夫妻冲突如何影响儿童ODD症状,这可能是儿童社会学习的结果。儿童会学习和模仿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家庭中夫妻间冲突和暴力较多,儿童则学会了以暴力和敌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上述互动水平中,不仅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这种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方式会影响到儿童的ODD患病率和症状,而且夫妻关系、夫妻相处和夫妻冲突也会对ODD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与相处影响着夫妻各自的情绪、行为,而这种情绪、行为又会体现在跟孩子的互动上,造成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没有能力感,所以采用惩罚性的、温暖感低的方式教养孩子。

2.3 个人水平

个体水平聚焦于单独的家庭成员自身。在这个水平上,主要从父母和儿童这两个个体、两个角度的个体水平去考察。父母个体水平中,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父母的压力、心理控制源;儿童水平中,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儿童的智力和学习水平、气质特征、其他行为和情绪问题等因素对儿童ODD患病率和症状的影响。

2.3.1 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

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的好坏会增加儿童的遗传易感性,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也可能通过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ADHD共患ODD和CD的家庭中,母亲的抑郁和父亲的酗酒的比例都很高。还有学者探讨了破坏儿童与父母的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父母的抑郁症状不仅可以导致孩子患有抑郁症状,还可能影响孩子产生破坏,但具体原因还不清楚)。Zisser和Eyberg等(2012)研究了母亲的ADHD对于亲子互动和孩子的破坏的影响。母亲的ADHD症状会降低她在亲子互动中的主动性,且容易忽视孩子的行为,以至于导致孩子破坏增加。Connor等(2010)和Duncombe等(2012)的研究也证实,父母心理健康对孩子的破坏问题和情绪调节有很大关系。国内学者发现,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也可以显著预测ADHD共患ODD的症状。

2.3.2 父母的文化水平

较低的父母文化水平对ODD有不利的影响,会增加其患病率和病状。Rydell(2010)在对瑞士患有ADHD和ODD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研究后发现,母亲的教育水平低与ODD和ADHD的高患病率相关。国内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ODD的患病率越低。父母文化程度为大学的,子女ODD的患病率最低;父母职业为“个体”的孩子患ODD的比例更高,且差异显著。

2.3.3 父母的压力

除了精神健康问题这样稳定的心理因素,情景性的心理因素——父母的压力也会对ODD症状产生影响。母亲的压力与孩子的破坏存在显著相关,母亲的高压力水平可以预测了孩子在家中的行为问题。母亲和父亲的抚养压力,母亲的工作状况与家庭间的冲突可以预测孩子的内化症状,如躯体主诉(身体不适)、焦虑/抑郁等:母亲的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母亲和父亲的抚养压力,母亲认为父亲对家庭事务的参与程度可以预测外化症状,如违纪行为,攻击行为等。Rydell(2010)在考察生活压力和消极的生活事件对ODD和ADHD患者的影响时发现,父母的消极的生活事件产生的压力对于ODD症状有额外附加的作用。

2.3.4 父母的心理控制源

父母的心理控制源也与ODD及其症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倾向于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的人,把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倾向于外部控制(external contr01)的人,则会把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压力,如命运、机遇和他人(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2000)。有学者调查了墨西哥裔美国人中有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发现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父母的外控心理源有关。国内学者也在研究中发现,ODD儿童的父母在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等问题上的外在控制性较强。这些研究都表明,ODD儿童的父母更倾向于认为儿童不良行为不是由父母本身的控制所能决定的,他们在对待儿童行为问题时,过多依赖或强调客观条件,而不是靠主观积极想办法或努力争取好的结果。

2.3.5 儿童的智力水平

研究结果关于智力和破坏的关系并不一致。通常而言,较低的智力被看作破坏的危险性因素,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还会与后来的破坏有关。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高智商也可能与破坏相关,相比正常小女孩,有破坏的小女孩智力测验得分偏高。

2.3.6 儿童的气质特征

气质是儿童早期发展中个性的重要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某些气质特征如消极的情绪、紧张和不灵活等可以预测儿童后来的外化问题,而抑制性的退缩气质特质则较少与外化性行问题相关。作为一种天生的特质,气质特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更多被看作是生理遗传因素,在一项双生子研究中,Gjone和Stevenson(1997)发现基因对气质性情绪和侵犯的相关发挥了显著作用。

2.3.7 儿童的其他行为和情绪问题

ODD最早是作为ADHD的一种伴随症状,后独立出来。研究表明,ODD常共患有ADHD、CD、焦虑、抑郁等行为或情绪障碍。国外报道ODD合并ADHD的几率为35%~64%,而ADHD合并ODD的几率为54%~93%,我国调查发现ODD合并ADHD的几率为51%(苏林雁,王长虹,2007)。此外,ODD共患焦虑、抑郁障碍也很多见,有学者在抽样社区发现ODD共患焦虑障碍为14%,抑郁障碍为9%;国内韦臻等(2005)在长沙市的调查中发现,排除ADHD及其他精神障碍后,发现单纯ODD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和不同类型的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怖症等。

个体因素方面,既有来自父母的个体因素,又有来自儿童自身的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存在,都有可能促发ODD。不同于互动因素的是,两者不会直接地互相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容易与家庭的整体水平和互动水平结合起来,就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 家庭干预方案

迄今为止,研究者根据影响ODD的因素已经发展出较多的ODD干预措施方案,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个人和家庭心理治疗方法、药物方法(medication)和社会治疗(sociotherapy)(Action,2007)。本文结合上述家庭因素对儿童ODD儿童的影响,重点介绍家庭相关的干预方案。在家庭干预方案中,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为父母行为训练,其他家庭相关的干预方案还有结构式家庭治疗,多方法心理教育干预等。这些干预方案有的涉及到家庭的整体水平,有的涉及到互动水平,有的涉及到个人水平,但大部分干预方案会同时涉及到家庭的整体水平、互动水平和个人水平。或者由个人水平促进互动水平,进而促进整体水平。

3.1 父母行为训练

父母行为训练模式是南1968年Patterson和Guillion的“如何管孩子”项目发展而来,也称为父母管理训、家庭行为治疗、父母训练、亲子互动疗法。它的理论依据是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社会学习理论,旨在通过改变父母教养方式来改善儿童日常功能。

父母行为训练方案旨在教授父母以高效的行为管理策略替代过于宽松、过于严苛或不一致的行为管理策略。BPT十分重视亲子关系,认为有着良好母子关系的孩子更易服从规则。BPT的基本假设认为儿童的不服从行为是适应不良的家庭互动方式引起的,因而关键在于教授父母如何通过正强化物,例如积极关注、使用代币和具体奖励,以增加孩子的良好行为;如何通过有效、非高压的惩罚措施,例如忽略、出局(Time-out),来应对严重的问题行为:如何正确区别良好行为和问题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做出快速、合适的应答;如何正确记录和评估孩子行为的改变。另外,父母适当的指令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的顺从:指令委婉化、指令具体化、给孩子一定的反应时间(5~10s),以平静的语气对待孩子。在BPT项目中,出局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策略,它一般是指让不服从的儿童独自坐在椅子上,在一定时间内将其限定于这一无聊的空间,父母对其抗议不予任何形式的理会。不同BPT项目建议的出局时长不同,但大部分建议年纪较小儿童的出局时间不超过2~5分钟,并且一些项目建议随着儿童年龄增加,如每增长一岁就增加一分钟的出局时间。

BPT项目实质上就是以教授父母运用高效的行为管理策略替代过于宽松、过于严苛或不一致的行为管理策略的一种基本家庭干预方案,不同的研究者和治疗师基于这个基本的理念和原则,发展出了不同的BPT应用变式。BPT模式的具体应用变式主要包括: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亲子互动治疗、顽劣年纪系列、三P积极父母项目。

3.1.1 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

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是由Forehand和McMahon博士基于BPT基本模式发展出的针对3~8岁儿童的不服从行为的干预项目。

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父母通过学习示范和角色扮演,在培训中和家中与孩子进行练习。第一阶段是帮助父母对儿童的服从行为和其他恰当行为进行积极的口头和身体关注;对少许的不恰当行为进行“积极忽视”;第二阶段是指导父母对孩子使用清晰的指示,给孩子的服从和不服从行为给予恰当的反应(例如一点特权或出局)。此外,该项目还为父母提供复习讲义,并提供表格以记录结果。在培训中,父母和孩子每周进行1~2次治疗谈话,每次约60~90分钟,总计8~10次。当父母显示出有能力提升或孩子对治疗对话有所反应。则该治疗阶段可以结束。

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学龄前或低龄的不服从儿童的父母。它的培训方式主要是单独的家庭,通过建立积极的,亲社会的互动模式,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能够帮助营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谐共处氛围;指导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不服从行为,改进的家长的育儿技巧:并最终增加儿童亲社会行为,并减少其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它能够有效的指导父母如何强化儿童的恰当行为和忽视儿童的不恰当行为,提升父母的养育方式,改善孩子的不服从、攻击、发脾气等行为。

3.1.2 亲子互动治疗

亲子互动治疗,是由Sheila Eyberg博士等人于20世纪70年展出的一个针对孩子的严重问题行为的二元(父母,孩子)的干预项目。该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指向儿童的互动和指向父母的互动阶段来提高亲子关系。

在CDI阶段,父母将学习一些传统的游戏疗法技巧,例如跟随孩子的引导,模仿孩子的游戏,对孩子进行无条件关注等,以选择性地加强亲社会行为,忽略不恰当行为,阻止危险行为。当父母已经掌握了CDI阶段的技巧,就可以开始PDI阶段。在这一PDI阶段,父母除了在治疗师的指导下继续练习在CDI阶段传授的技巧外,还要学习如何有效的传达命令,如何对孩子的恰当和不恰当行为进行回应,如何运用出局等策略。此外,干预课程还包括书写和角色扮演。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周,每周一小时。

亲子互动治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聚焦于游戏疗法,从父母和孩子二元的角度来改善亲子关系。该项目的培训主要是在社区门诊的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团体环境、课堂和家庭中进行。该项目的评估是与治疗相互交织的。在干预治疗期间,治疗师运用单面镜观察亲子互动,并通过耳机指导家长如何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这样能够及时的纠正父母养育方式。另外,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亲子积极互动。

3.1.3 顽劣年纪

顽劣年纪系列,由Carolyn Webster-Stratton博士等人开发,针对0~12岁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由父母训练、教师训练及儿童训练等三部分干预项目组成。每一项目都包括了超过200份的录像片段,其内容囊括父母、教师及儿童可能面对的一般情景,展现了各情景下解决问题的无效或有效方式,提供了解决一般问题的框架。除了录像片段,每一项目也都包括了针对不同阶段的详细治疗材料,如书、练习活动和家庭作业材料等。

基础的父母训练项目一般为12~14周,每周2小时,干预方式是团体干预,一般每一小组包括12~16位家长;训练具体内容包括针对孩子的游戏训练、鼓励、表扬、有效强化训练和规则设置训练等。培训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家长进行讨论,学习具体的问题解决技巧;在团体干预之外,培训师会给父母布置阅读和行为的家庭作业,让父母在家和孩子进行练习。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家长学习和练习来改善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技巧。

教师训练项目类似于父母项目,大约15~25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一般每个月接受一天的训练、或每周2小时(持续18~20周)、或4~6天的全程工作坊训练、或14个2小时的课程。讲授内容包括如何与学生建立积极关系、提升父母,教师合作和父母参与度的策略、教师表扬与积极关注、通过规则设定与出局减少不适当行为等,以提高儿童亲社会水平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通过播放视频让教师进行思考、讨论,并学习问题解决策略,以及进行必要的角色扮演;培训师还会把他们看作问题解决专家,鼓励教师间相互支持;在培训之外,培训师还会对学校的孩子进行观察,与教师会面,促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顽劣年纪系列中的儿童训练项目最初是为了治疗ODD障碍或其他早期行为问题的儿童而开发的,这一项目由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师或治疗师或儿童专家来带领,形式为每周2小时课程的团体辅导,小组成员约5~6人,一般持续18~22周。在培训中,咨询师会对每次团体辅导的内容、目标进行详细阐述,播放视频,并进行一些小组活动。该项目通过向儿童说明行为规范,教授他们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指导亲社会行为,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自身的问题行为,加强亲子之间的积极互动。

顽劣年纪系列项目是一个复杂的BPT的应用变式。它从父母、孩子、教师三个角度来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不仅提高了更多的可选干预方案,也促进三个系统之间的沟通互动及相互支持。它的干预方式为团队辅导,可以促进团体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通过播放视频,可以促进被培训者反思、讨论和学习。

3.1.4 积极教养计划

积极教养计划是由Matthew Sanders博士等人开发的,旨在预防0~12岁儿童的严重行为、情绪及发展问题。依据问题的严重度,其干预治疗具体分为1~5级。

1级为普适性3P,通过媒体和推广活动向父母提供教养策略指导,使用纸质或电子媒体、宣传小册以及录像带,将为行为问题儿童寻求帮助的过程正常化。研究表明,电视教学显著降低了儿童问题行为和父母不适当教养行为,提升了父母的教养自信。2级为选择性3P,通过为父母提供一个简短的1~2时程、20~30分钟的咨询,解决其对孩子行为及发展的困惑。干预材料包括针对行为问题预防与控制的一系列教养策略宣传小册及录像带。3级为初级关注3P,针对孩子有轻微行为问题的情况,提供4个时程(20分钟)的策略训练以及教养策略宣传小册,其教授知识也可适用于家中其他无行为问题的孩子上。若持续几周都无改善,则将转移到更高级的干预治疗中。4级为强化教养技能培训,这一级别的治疗主要针对尚未达到诊断标准,但确实有着严重问题的孩子,具体包括标准、小组及自我指导等不同干预治疗形式。5级为强化3P,主要是家庭干预,针对家庭压力复杂、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对家庭成员单独或一起提供个体治疗模式干预(如家访、问题解决技巧及同伴支持等)。

积极教养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对将儿童的问题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针对不同等级进行了不同干预,在前4级中,主要是指导父母的养育方式来预防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及时干预儿童的轻微问题行为或未达诊断标准的严重问题行为。而在第5级中,则是通过对家庭干预和个体干预,一方面着手从整体水平改变整个家庭的氛围,从互动水平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也从孩子个体水平角度控制负面情绪和行为。这使得干预方案更加全面而具有弹性和针对性。另外,较别的干预方式而言,该干预方案关注到了早期的问题较轻的家庭,并对这样的家庭采取了灵活的指导,使得这个项目的受众更多,应用更广泛。

以上四大干预项目是最经典的BPT应用变式。另外,还有父母培训八步法、专门针对寄养儿童ODD症状的寄养家庭早期干预。父母培训八步法由Hanf于20世纪60年代始创、由Barkley扩展的培训法。它能有效帮助家长理解孩子产生对抗行为的原因,教给家长如何关注、表扬孩子,如何用一套极为系统的代币方法奖励或惩罚孩子,如何在公共场所监管孩子,如何纠正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行为等。寄养家庭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帮助这些孩子拥有更加稳定的寄养家庭。所有这些项目都已被证明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在最新研究中,Enebrink及其同事将BPT的应用扩展到了互联网上,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的BPT项目相比,基于互联网的干预治疗效果也是显著的,并且成本更低、普及性更高。

国内学者刘津和王玉凤(2007b)也探讨了父母行为训练对于中国文化下的ODD及相关病症的疗效。该研究以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30例共患ODD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每周1次、为期10周的父母八步培训法培训。经过培训后,患儿的所有症状数、ADHD症状数、注意缺陷症状数、多动冲动症状数和ODD症状数都比培训前明显下降(p

经过多年的研究,BPT被学者们一致认为是对ODD干预的最好疗法。Meyer(2001)指出对2~17岁、患有破坏障碍的儿童进行的PMT干预治疗,其中1/3到2/3的儿童症状有显著改善。其它研究也表明,BPT能有效降低父母的惩罚和父母压力、提高父母教养能力感、改善父母养育行为,应成为可能或已患上ODD、CD或ADHD的学前儿童的首要治疗手段。

3.2 其他家庭相关干预方案

3.2.1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由Minuehi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基于一些对家庭动力及其组织的假设而展开治疗的方法。它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家庭组织的过程,可改变个人及家庭。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目标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使家庭的功能发挥。

国内学者朱振爱和廉鹏(2009)对药物结合结构式家庭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象为54例符合DSM-IV中ADHD和ODD诊断标准的患儿,平均年龄(12.6±2.7)岁,平均受教育(5.7±1.3)年。54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家庭治疗合并药物,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2周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评定ADHD和ODD症状,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评定家庭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在Conners父母用量表的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得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p

3.2.2 辨证行为疗法

父母行为训练模式(BPT)主要适用于12岁及以下的儿童,而且主要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来改善家庭环境、亲子互动。针对年龄稍大的青少年自身,有学者提出运用能够改变青少年自身的另一种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的技能训练部分。DBT结合了东方接纳和正念原则与西方的行为改变原则,它指导青少年自身运用痛苦承受技巧来接纳和应对糟糕的感受,运用正念技巧走出痛苦迷茫面对当下,运用情绪调节技巧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感受,然后体察每一种情绪,运用人际效能技巧来寻求改变。DBT主要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运用认知疗法,接纳自身,寻求改变。DBT训练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患有ODD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也有研究者指出,针对青少年的DBT干预治疗最好能与家庭治疗相结合。

3.2.3 多方法综合干预

儿童ODD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因而对儿童ODD的干预越来越倾向于多方法综合干预,例如父母干预结合学校干预,父母干预结合药物干预等。

国内学者张文武、王晓笳、程芳、刘之旺等(2011)评估了父母培训八步法结合利他林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共患对立违抗障碍(0DD)的ADHD的疗效。对象为62例符合DSM-IV中ADHD+ODD诊断标准的患儿,用父母培训法联合利他林治疗与单用利他林的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照,治疗10周后撤除父母培训法,在第34周进行随访。以破坏障碍评定量表、家长压力问卷、临床总体印象等评估症状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ADHD症状评分、ODD症状评分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末及随访34周末均一致显示,两组ADHD症状改善及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但联合治疗组对ODD症状的改善和疗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和家长压力等方面优于单用利他林组(p

这些研究表明,多方法综合干预,尤其结合药物疗法和环境干预治疗,既针对生物学症状,又改善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态度和生活模式方面,是对ODD的最佳治疗方法。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家庭因素对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以往考察的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主要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养育方式和夫妻关系、和父母、儿童的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包含整体的环境变量,互动的关系变量。及个体特质的变量,总体而言是比较全面的。在统计方法上,考察家庭因素对儿童的ODD症状的影响机制时,当下的研究不仅仅考察某些因素的独立影响,也考察了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ODD症状的影响。

家庭相关的干预方案发展成果也十分丰富:针对父母的干预项目,针对孩子的干预项目,引入其它资源,如教师、社区的干预项目,结合互联网的干预项目等等。经实践证明,这些干预方案的疗效也十分喜人。

回顾以往研究,发现以下几点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第一,在互动变量层面,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矛盾性和亲密度方面,研究者只是对这些因素做零散的分析,而没有整合出一个全面的模型,如亲子间的互动、夫妻间的互动如何相互影响并影响孩子的ODD行为。因此,未来研究中,可以考虑整合这些互动的因素,从综合模型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ODD问题。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几乎都一致采用问卷法来考察影响因素。但是,问卷调查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社会赞许效应,考察的是一般性的而不是情境性的。另外,采取同一种研究方法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共变性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在研究中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更加全面的了解影响家庭的互动及其对ODD症状的影响。

第三,对于早期的ODD症状的诊断和干预不足。ODD症状和其他症状一样,发现越早,干预越早,疗效就越好。而Fanton,MacDonald和Harvey(2008)对174名儿童为时两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儿科医生能够有效区分学前儿童的暂时行为问题和长期行为问题,但仍有大量行为问题儿童未在早期得到救治或诊断,那家长和教师对这一障碍的识别和诊断就会更加不足,不能及早发现这些孩子。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及早的惊醒ODD的诊断和干预。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范文12

家长持续正确地努力很重要。一个孩子的综合竞争力,不在于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拥有对生命和未来的激情,在于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在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完善发展,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养成仅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明显很难达成,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要思考“给予孩子的终身竞争力”的问题。教育需要教授给孩子生存常识、知识和经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而学校只能承担起其中有关知识教授的部分,其他的更需要家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辨能力和自主独立性差的问题,不少家长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勤勤恳恳努力的态度把后代毁掉,而且对此毫不知情。

二、激发孩子的“超级爱好”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对某种东西的超级爱好和渴望,只要这个爱好是具有正能量的,父母就不要去干预,哪怕这种爱好影响了他的学业。家长先从给孩子购置500本书开始自己的家庭教育。关键是家长自己也要真正读书,孩子才会读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家长尤其是父亲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这样会培养孩子对父亲的依赖感,孩子能从父亲身上学到独立。

三、培养公共说理的习惯

人类心灵是一块空白的书写板。美国小学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要学习基本的写作技能,如描写、叙述、比较与对比、原因与结果,也包括辩论、论证与说服等思维训练。根据《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规定,小学一年级“重述简单说理和叙述段落中的主要观点”,二年级“重述文本区别中的事实和道理,说清和组织要说的意见”,三年级“在说理中区别主要观点和支持这些观点的细节”,四年级“区分说理文本中的‘原因’与‘结果’‘事实’与‘看法’的差别”,五年级“分辨文本中的‘事实’‘得到证明的推论’和‘看法’”。到了六年级,则更上升了一个层次。“六年级公共说理分为两部分:辨析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这两项都需要在实际阅读中通过感性、具体的实例,不断让学生讨论与加深印象”。至于何谓“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大纲中有详细说明:“要辨析的逻辑谬误有五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要提防的宣传手法有十种:人云亦云、谩骂、偏见、势利、老百姓的话、吹嘘、‘科学’根据、证词、恫吓战术、株连。”六年级公共说理的重点在于区分“事实”和“看法”。并且强调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必须加以证明,即提供理由。其中四种常用的理由为:事实、例子、数据、专家意见。令我们惊讶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思维训练,令我们感慨的是其中提到的每种现象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尤其在一些媒体文章中。意见和观点,其实并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而必须提供事实、例子、数据或专家意见来加以证明和支持,如此方才具备说服力。遗憾的是,在一些文章中,经常看不到足够的“证明”和“支持”,而只是强烈的情绪表达和个人评判。《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对七年级学生的“说理评估能力”有进一步要求:“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上所用的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其中“偏见”和“成见”的提出则涉及社会公正,而不仅仅是逻辑。公共说理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理性话语的价值观是与他人平等、尊重、以说理相待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骗他人、不歧视他人、不伤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对待他人,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观。事实上,说理能力即公民素养,是与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传承了人类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价值观,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公共说理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且越早越好。这也是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即开始学习公共说理的依据。反观中国中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小学基本上是记叙文阅读与写作。当然,不是说这种训练不必要,而是不应该成为阅读与作文训练的全部。

四、心情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孩子有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孩子有没有天生的聪明和不聪明之分?为什么很多好孩子一开始优秀后来反而落后了?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情怀、胸怀以及气质,要培养孩子有广阔的思想与胸怀,能够逐渐获得自我心情教育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还不乐观。很多学校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有一些学校对于组织学生春游很有顾虑,担心会发生意外,因此因噎废食,导致学校的心情教育无法推行下去。国外的心情教育与中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如野外徒步20天,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

五、亲子沟通“通则不痛”

网友投票选出了“最伤妈妈的八句话”,很多人反思,这些话不能再说了,如“别问了”“别管我”“真唆”。很多父母也在为如何和孩子交流而苦恼。无论是孩子的后悔还是父母的苦恼,都是亲子沟通出了问题。通则不痛,亲子沟通渠道畅通了,孩子就不会有揪心的后悔,父母也少了许多“说不明白”的烦闷。亲子沟通的艺术,对父母而言,首先不能“一厢情愿”。教育孩子,爱之深,责之切,态度、语气容易失之过急,结果孩子越来越逆反。好话还得好好说,为人父母,要以孩子能听进去为最高目标。营造一个平等、平和的气氛,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要搞成“一言堂”;对于没搞清楚的问题,不要把猜测、推断当事实,让孩子感到自己总是被怀疑、被质疑;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意识到双方出现分歧也许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不对人,别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更不要“贴标签”、翻旧账,让孩子“翻不了身”。亲子沟通的艺术,对孩子而言,首先不能“闭目塞听”。随着年龄增长,渴望独立的心跃跃欲试,从甩开父母的手,到自己拿主意、做选择,再到“父母那套都过时了”,很多孩子抗拒父母,甚至没有一个具体的理由,只是“一听唠叨就烦”。父母也曾年轻过,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父母也曾遇到过。当抗拒父母时,可以想想:不是为了自己好,父母怎么会这样?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部分?责怪父母不懂自己,是不是也因为自己不对父母敞开心扉?叮咛也许唆,但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对自己这般放心不下。父母和孩子,原本就血脉相通,为什么不能让沟通更顺畅一些呢?

六、更多地关注学习素养、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

相比较于抢先学知识,培养基础素养更重要。七成家长表示会在孩子入学前教拼音,47%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学前补习班或兴趣班。但家长的心态其实又很矛盾,在回答“家长最希望孩子入学前掌握哪些本领”这一问题时,“与人交往”“体育劳动”“音乐绘画”等三项远超“识字算数”。上海市2013年“零起点”调研数据显示,经过对2000多个孩子长达两年的跟踪和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和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有直接影响的素养,是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和精细动作等四个素养,而知识性的计算、识数、记单词等都排在后面。学习基础素养对学习的影响,随年级升高而增大,抢先学的知识内容影响越来越小。幼小衔接中,关注学习基础素养比抢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幼儿未来学业发展。一个小学前没学过外语的孩子,与学过的孩子,差距只是50个生词和20句对话。这些在进入小学之后,花15~18个课时就可以解决。只要进入正式学习阶段,通过一定的教学或游戏方式,可以很快缩小这些差距。要关注感觉统合失调比例增高带来的系列学习障碍。这也是很多孩子在书写、计算、阅读等方面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如孩子朗读时漏字、加字、念错字、替换字,又或是计算时写错数字的顺序和位置,抄写时要看一笔写一笔,这些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最佳的干预时间是在学龄前,最晚不能超过12岁。但是,如果大量的抢学、先学占据了这个时间段,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的完善就会丧失最佳时机。

七、遇事自己去处理

“孙老师,你儿子和同学打架,被打哭了,你快去看看吧!”孙老师淡淡一笑,“孩子打架,有他吃亏的时候,也有他占便宜的时候,让他自己去处理吧!我才不管他呢。”这话看似冷漠,实则蕴含智慧。打与被打,再平常不过了,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多想几个为什么,今天遇见这事,家长老师不理我,我该咋处理?以后再遇到这事,我该怎样去化解?这样的事孩子们遇见多了、处理多了,他们还会一味地想着并依赖家长老师吗?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遇事会不会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智、越来越独立呢?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强呢?多经历这样的锻炼,孩子们会不会更迅速地走向成熟呢?如果孩子被家里的凳子绊倒了,在西方,家长们会置之不理,让他自己去处理。在我国,大人们会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诸如此类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孩子自理、独立、探究品格的极大差异。当我们埋怨孩子这方面能力太低时,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给孩子充足的锻炼机会了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在生活中多一些“冷漠”,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日常事务,读大学了还把自己的脏衣服打包寄回让父母去洗――这种现象就会减少。若我们还依然对孩子“爱”得太多,甚至还依然对孩子“爱”得畸形,在以后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们很可能收获的不仅仅是再次听到“你们的下一代绝不是我们的对手”的断言。这不会是危言耸听。

八、细心培育探索精神和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