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

时间:2023-06-02 09:21:45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1

[关键词] 第二课堂 科学素养教育中心 科技馆

为加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力度,贯彻“十二五”规划中指明的“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等要求,福建省科技馆依托自身科普优势,结合市内教育资源,除常设的科普展厅外,还成立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中心,积极打造中小学校外的第二课堂。

近期,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方针。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中心正是福建省科技馆扩充科普教育功能而新建的跨学科、多功能科学工作室,拟打造成为全市青少年人群培养科学探究兴趣、提升科学素养的校外科普教育平台。本中心将结合学校科学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兴趣和家长关注,开设富有针对性的中小学社会实践课,采取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并不断充分开发,整合资源,完善体验,优化内容,积极打造一个“以探究为中心”的校外互动科学第二课堂。

1 打造品牌,开展特色科学兴趣班

1.1 打造以任务驱动自主解决问题的科学课堂

我馆于2008年引进清华大学开发的“清华少年科学家”课程体系,清华少年科学素养培训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5~16岁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内容丰富、从生活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能够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它依托国际先进的乐高拼插教具,将知识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学员的心理特点及科学教育培养目标,以建构主义及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为指导,独创了以“主题课程”为载体的课程模式。“主题课程”就是指按照某一主题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围绕故事情境以任务为驱动展开教学的课程。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解决任务所需要的数学、物理、逻辑和科学常识等知识,从而培养其在机械结构设计、功能设计、造型设计、计算机编程、语言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解决主题情境中的预设任务。

1.2 成立探究式科学实验第二课堂

为充分发挥科技馆在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科学素养教育中心于2011年又引进探索实验系列“小牛顿”课程。 “小牛顿班”是一项探究式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该课程从丰富、趣味的科学小实验入手,涵盖多个科学领域,让孩子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提高,真正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与热爱,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数理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该课程将传统的知识教育拓展到实践与创新教育的层面。内容多元、形式新颖,符合儿童喜好动手及探究的天性,创造性地推出了“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的科学实践教育模式。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慎密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1.3 大力开展机器人教育课堂

为搭建参与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平台,我馆投入师资力量、机器人器材和场地,面向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招收队员,组建机器人竞赛队伍,为中小学生提供参与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良好条件,推动了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普及,促进了机器人竞赛活动水平的提高。

2011年,由我馆组建的机器人VEX和机器人综合技能竞赛队伍,先后参加了第七届福州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和第九届福建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取得了可喜成绩。

2 成立少年科学家俱乐部

少年科学家俱乐部是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也是科技专家和青少年沟通的一道桥梁。自2008年以来,少年科学家俱乐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先后举办了冬季观测“火星冲地球”天文活动、湿地观鸟活动、“碳”险之旅、雪花飞舞、火烧赤壁、“喷”然心动、乒乓畅想曲科学活动等,至今共达24场,几乎是每月一场,参与的学生约达1500人左右。涉及声、光、电、磁、天文、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冬夏令营活动

冬夏令营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福建省科技馆近年来开展了飞天火箭营、太阳能工程营、动力机械营、空气动力营、无线电装甲兵团、科技馆探秘营、电子工程营、车模营、航模营、海模营、生物探秘营、疯狂实验之物理营、魔法化学营、天文观测营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冬夏令营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4 整合社会资源,更加生动地上好第二课堂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022-01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国际高中双语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在每一年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接触许多优秀的美国AP学科教师。这些AP学科教师中有学士、硕士,甚至是博士。这些高层次的教育人才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充满人性关怀的教学理念给美国高中物理课堂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高中物理课堂特别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而这一延续了几十年的理念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完全吻合。美国高中物理课堂中关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借鉴。

一、在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重结论、轻过程”是目前中国物理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教师在讲授《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相对深高难懂的物理知识时,忽略了对知识来龙去脉的交待,匆匆推出结论,然后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让这些物理定律成为他们解题的利器。而美国AP教师在讲到开普勒三定律时,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他们的课堂上补充了大量的史实。原来开普勒的老师第谷最早认为火星的轨迹是圆形轨迹。开普勒用了一年时间,进过70多次的计算发现自己的计算值和老师的总是相差0.133度。他非常崇敬他的老师,他不敢轻易地用自己的测量值去否定老师的理论成果。于是他又用了四年的时间进行刻苦计算,才认定了火星的轨迹是椭圆。正是开普勒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才使得他能够紧紧抓住了这0.133度的误差不放,最终产生了伟大的开普勒三定律。课上学生无不感慨道“正是这0.133度使得开普勒走上了改革整个天文学的道路”。在课堂中补充这样的物理学小故事,介绍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能够熏陶学生尊重事实、事实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二、在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树立学生崇敬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在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忙于解题,他们很少关注这些宝贵的科学结论是科学家们通过复杂、艰巨的创造性的劳动,经过长期的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才取得的。美国物理课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回顾那些为物理事业献身的伟大科学家。这其中有为捍卫“日心说”而牺牲于罗马鲜花广场火海中的伽利略;有为了提取放射性元素镭而牺牲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居里夫人,等等。课堂上学生们被科学家们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所深深激励,认识到这些看似易懂的物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原来是如此的艰辛。

三、在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中,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美好

美国物理课堂非常重视在描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介绍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及知识发展的未来。这在他们的教材中就有体现。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 principle and problem 》是全美近80%的学校所普遍使用的教材。该书当中就设计了30个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专栏。有的应用是在现实中已经实现的,有的还在构想阶段。例如,宇宙电梯,背越式跳高,“哈勃”的困惑,隐形眼镜,激光眼部外科手术等等。讲完力学后,介绍人造地球卫星和旋转的空间站;讲完光学后介绍光纤通讯和自适应光学系统;讲完电磁学后,介绍信息卡阅读器和触电保护器;讲完原子物理学后,介绍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在课堂中补充这样的物理学应用和前沿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代人的生活品质的提高都是伴随着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的前途是美好的,更是光明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展的喜悦,感受不到思想形式的生动过程,也很难理解全部情况。”这正是目前中国高中物理课堂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物理课堂重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具体做法,能够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崇敬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深刻感受科学的美好。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借鉴。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3

 

【关键词】新高考下;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我国新高考的实施,将整体的高中课堂进行了改革。 面临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动,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新高考的目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 高中物理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知识灌输模式枯燥的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造成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的情况, 所以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处理,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分析新高考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物理学科在新高考中的考题关注与学生的综合能力,采取对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选拔,对知识涉猎的范围更广。随着新高考的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也要随之提升。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单一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对教学内容全盘设定,单方面的讲解,不与学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的理念背道而驰,打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多采取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做好引导者、协助者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提成教学效果。 新高考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在新高考物理考题中会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遇到下一个问题时学生没有掌握对问题分析探究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面临新高考,学生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新高考模式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变化

(一)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 教师主要采取单方面对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完全没有机会参与知识的探索,而新高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如今的教学模式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新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要求。新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综合性与知识的相互结合性。 在物理方面,新高考中的命题采取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测试,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考试为标准的教学 模式。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失去了锻炼学生自主学能力。 当学生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只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学的根本意义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是连同学习的方法一起传授。新高考的推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三、新高考下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效率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任何学科中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也不例外。 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很难理解,是学生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对实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前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进行中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例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前,教师提出多用电表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实验有哪些区别? 在试验中强化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将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对物理的陌生, 源自物理教学内容不能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静电现象的应用上,教师在讲解具体内容前可以举生活中静电的例子,让学生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用物理知识进行解答,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很难让学生对知识理解。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播放实验视频,增强教学氛围,勾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的体会物理知识。 例如,对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磁现象相关的例子,如磁悬浮列车的对磁现象的运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四)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鉴于新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实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物理知识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涉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物理知识进行掌握,涉及其他的知识的时候也要进行探究。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问题的设定进行精心的安排,提高学生在思考问题中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新高考下, 对物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多方面入手将物理课堂丰富起来,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物理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按照新高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4

[论文摘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区以《纲要》为行动指南,针对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重点介绍我区在开展科普工作过程中的五个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

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就是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就应该把提高全面科学素质作为切入点。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3月15日,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今后的5年要使我国的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有一个更大的提高,使社会进步有一个更大的推进,使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不难得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将经济发展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倾斜,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代表着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的是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将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02年、2006年分别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于科普工作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纲要》明确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宗旨是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面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并且针对四类重点人群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科学素质纲要》针对四类重点人群,设计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四个主要行动。

在科学素质建设中,未成年人正在接受基础教育而且要成为未来的公民,未成年人将会使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其重点任务是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受教育机会最少的人群,其重点任务是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破除迷信,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劳动人口是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主要劳动者,也是城市污染物的生产者,其重点任务是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提高城镇居民的节能减排、环保意识。提高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政策方针的决策者,是公共服务部门的从业者,我国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其重点任务是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

按照《纲要》提出的重点针对人群的任务、目标和措施,我们可以认真开展以下具有特色的科普工作,逐步推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一、建设社区爱心课堂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设计的。在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搞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是今年必须抓好的三项工作之一。在《纲要》中提到要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我区目前已经成立了社区爱心课堂,并且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学员学习。社区爱心课堂以我区科协为依托,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推广素质教育。社区爱心课堂由我区科协主办,民间教育组织梁园教育承办,全面免费为社区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点响应了《纲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针。社区爱心课堂将在每年的寒暑假,周末分期吸纳报名参加并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来,由梁园教育负责爱心课堂的课程安排与授课。课程包括文化课培训、科学常识、课外实践、教育电影观看、小模型制作、英语沙龙等,此外,社区爱心课堂还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咨询和协助青少年做好学习规划。弥补了学生在学校里所不能学习到的,同时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场所。社区爱心课堂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校外的一片蓝天,在爱心课堂里可以轻松的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没有过大的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交流合作以及认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搞好科普宣讲团

成立一个科普宣讲团,作为科普宣传的基层志愿者队伍,进行科普专题的研究、科普宣传和推广等工作,让我区科协的科普工作更加有声有色。科普宣讲团由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我区已经在去年顺利成立了科普宣讲团,该团的成员包括党政机关的退休老干部(这些干部思想觉悟高,主要负责讲解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像农民、城镇人口宣传科学思想,破除迷信思想)、省农科院的专家(这些专家长期从事农作物、家禽的种植培育研究,具有相当的经验,主要负责向农民宣传科学养殖方法)、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主要负责素质教育的推广,学习心理的辅导等)、医学界学者和有实际临床经验的医生(主要负责讲授健康生活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方法等)、心理专家和营养专家还有法律专家(主要负责宣传科学生活,科学工作,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等)。科普宣讲团的宣讲对象主要是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科普宣讲团的职能是在我区科协的指导下,以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载体,研究科普工作如何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科普工作专题研究,形成专题演讲稿等成果,面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农村的干部和群众开展科普讲座、咨询等科普宣传活动;协助党政机关部门开展社会公益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宣讲团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在农村举办科普报告系列讲座,讲授科学养殖,培育农作物,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等知识并接受咨询;在街道、社区开展科普巡回讲座,针对城镇人口宣传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环保意识以及自身的就业技能素质等;在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讲解管理学、经济学等有助于其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的知识。此外针对以上三类人群,科普宣讲团还举办了营养与健康、幸福生活、给自己减压、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等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编辑发放科普读物(月刊或季刊)

《纲要》明确指出了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的措施。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杂志报刊,但科普类的读物相对较少,大部分人也不愿意花钱购买这类杂志,由科协主办免费发放科普读物将有益于大众提高科学素质。该科普公益性读物将是科协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科普知识等的桥梁平台。我区科协已经成功创刊《慧源》杂志作为内部交流刊物,定期向群众免费发放,今后还将把该杂志办得更好,向更多的人发放。

四、组建科普艺术团

科普艺术团成立的背景是以科普教育为主题,以科普宣传艺术队伍为载体,突出特色,将“四进社区”的科普、文化两项内容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全区科学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吸纳有关单位、骨干积极分子参加,建设一支具有科普特色、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科普宣传队伍,为全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科普服务。努力提高全区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艺术团的主要职能是落实市、区科普教育文件精神,开展好科普教育进万家活动;让科普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调动群众学习的兴趣;开展科普教育特色活动,将科普教育融入文化活动中,力求创新,寓教于乐,突显特色。科普艺术团由一批文艺骨干志愿者组成。我区已于2007年9年率先在成都市成立科普艺术团,目前已在部分社区组织开展过科普艺术活动。

五、创作或播放科普电影

面向以上四类人群,针对性的选取不同科普题材的电影进行电影巡回展播。针对青少年,可以选取《发现》、《动物世界》、《科技小发明》等自然知识的短篇或者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播放;针对农民可以选取一些反对迷信,相信科学,还有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影播放;针对城镇劳动人口可以播放一些反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反映一些优秀人才奋斗史题材,反映社会和谐题材的电影播放;针对领导和公务员可以播放一些提高其决策管理能力以及一些反映社会现实问题题材的电影播放。

科普电影播放如果比较顺利效果明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的话,可以进一步申请一些经费,吸纳一些对拍电影感兴趣的文艺界人士加入到我们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中,进行科普电影的原创工作。

科普电影是以一种全新的,有特色的方式向全民传播科学发展观,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普电影的展播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5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前言

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在教师这个以说为主的行业中,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最直接的反映,教学语言更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和成败。怎样良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难题。而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其实是一门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性艺术。换句话说,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教师要注重在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令人理解和明白的基础上,做到教学语言具有准确性、幽默性、生动性、科学性、形象性、针对性等多种特点,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心智尚未成熟,且对于信息技术并未有过多的接触,基础比较差,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方面多下工夫,教师既要将知识尽可能讲解得通俗易懂、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清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具体要点,又要培养和加深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地爱上信息技术这一学科。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所要体现的方面和特点

(一)体现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的准确严谨的语言艺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本身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准确严谨的艺术特性。这是因为在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充斥着许多的原理、概念、定义、定理、对法则的描述和科学阐释,且大多数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不具备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术语、概念、法则的能力和基础,非常容易对这些内容产生混淆。这些都要求教师运用有关的专业术语,且在教学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要对自己所用所说的词句进行慎重地选择和反复地琢磨和推敲,要使用恰当,不得有误,争取做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反之,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做到以上几点,不仅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误解,同时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进入课堂之前应该认真做好自身的备课工作,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的内容、逻辑、框架等进行充分的设计,对关键环节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并研究好有关的细节处理方法,在所授课内容中找到知识的突破口和突出的中心要点,确保在课堂进行之后,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了解到关键和确切的信息,形成自身的记忆和认知基础。长期的时间后,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和学习体系。(二)有利于信息技术学科科普性的形象易懂的语言艺术。小学生群体是最年轻的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存在着较大障碍和困难,只有极少数会在小时候接触或使用过电脑和网络。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内容和知识又难度较大且繁琐枯燥,理论知识非常不容易被小学生理解。这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自身对本学科的传授知识和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难懂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够听懂的教学语言,使用通俗易懂、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这些内容进行阐释、刻画、描述等等,降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度,使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跟上书本和老师的节奏和教学的进度。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形象的或具体例子或想象情境对有关知识进行解读;或者运用语言表达手法、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简易化和通俗化。例如,在对电脑的部件进行讲解时,将主机比作电脑的心脏,将音箱比喻为电脑的嘴巴等等。进一步来讲,形象易懂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显著作用和重大意义。(三)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教育家思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学语言的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教师如果能够恰当使用具有哲理和情趣型的幽默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够达到深深吸引学生、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疲劳感,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和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也普遍喜欢幽默诙谐的教师,因为幽默风趣的教师能够振奋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乐观和热情、开朗的个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缺少幽默性这一特点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幽默的语言,改造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既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达到了最佳的课堂效果。例如,教师在电脑的构件介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形容鼠标像一只小老鼠;在讲解对文件的压缩和解压概念时,可以调侃这就像是给气球打气和放气一样。总而言之,在课堂语言中,注重语言的幽默风趣的艺术性,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以上的几种艺术性,既要严谨准确、语言规范、具有说服力,又要做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具有吸引力。但是,信息技术课堂的语言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规范,主要还是在于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发挥和表现。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言的熟练驾驭是功不可没的。高层次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知识的启迪、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都能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追求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应该是每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在此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学习和钻研,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切合实际、效果突出的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阎庆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艺术[J].未来英才,2016(21):124.

[2]孙广胜.谈信息教学教师的语言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6(9):85.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6

【摘 要】实践证明,学生有积极性,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自己积极参与课堂,并乐在其中;而没有积极性,则会觉得学习是被迫的,是毫无乐趣的,是应付差事的,学习效果自然比较差。初中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时间较短,通常容易对物理中繁杂的知识点和物理现象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结合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以期促进物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同步提升。

http://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习积极性;课外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11-01

物理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科学启蒙的重任。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兴趣,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殿堂中,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良好心态。

一、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包含了众多的物理基础知识点、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实验、公式、定理,等等,可以说是非常繁杂的,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这些特点。同时,物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越到后面,知识点难度越大,如果缺乏兴趣和一定的积极性,就有可能在学习中举步维艰。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创新课堂形式、实验、社会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创新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验表明,学生都不喜欢沉闷、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课堂,他们渴望充满乐趣与惊喜的课堂,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参与课堂,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创新课堂形式,多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把学生从“观众席”上推到课堂这个舞台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可以选择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甚至可以采用一些课堂物理知识小竞赛等方式,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2.利用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得出都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来达成。初中生大多十四五岁,正值青春年少,活泼好动,好奇心理较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通常对物理小实验十分感兴趣,上实验课的时候,学生会积极性特别高,普遍特别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多设置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物理原理。具体来说,可以提倡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同时创新实验形式,将一些小实验以魔术、游戏的形式演示出来,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提倡师生自制实验器材。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实验设备都不会太齐全,即便是实验设备齐全,很多学校实验室也是长期闲置或不投入使用,而且即便是开放实验室,实验设备也不足以满足学生需求。同时,有些实验比较简单,不需要利用实验室,只需要课堂简单演示就可以。因此,我们可以自制实验设备,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些实验仪器,如制作验电器、小电动机、量筒等,如此一来,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为求实验结果成功自会高度集中精神,内化物理知识,可见此举不仅能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还能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创新实验形式,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变成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的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将演示实验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这样做,一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二可使学生增强记忆,三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同理论性一样重要,而且实践活动比课堂更为吸引学生,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关于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形式:

(1)进行小发明与小实验。物理中充满了神奇的现象和原理,如果认真学习这些原理,并将之充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发明与实验的小活动,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小发明、小实验可以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发挥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的创造活动做好铺垫。为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科技制作方案或实验方案。各小组在完成方案后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方案,拿出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形成可行的活动方案后,学生便可以分工准备材料进行实验或制作。另外,教师平时要及时收集和评价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的活动成果。

(2)进行课题与社会调查。物理是源自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生活来体现,而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又可以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得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加强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多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分组选出课题,针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实地走访与调查。比如,可以开展一些节约能源的社会调查,调查走访学生、青年、中年人、老年人对于节约能源的认识,深入到社区了解用电量和用水量,为住户设计一些节约水、电的方案,并写出调查报告。又比如,如今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全国各地几乎天天都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中,人们的生活与健康都受到了很大的危害与威胁。由此,可鼓励学生对此展开调查,通过观察路边汽车量、调查工厂数量、调查特定天气条件下的PM2.5值,并结合医院里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患病人数来做一些课题,并发出倡议,呼吁全体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己。这些课题中,如果有较为成功的,可以向学校甚至区里、市里上报,争取项目资金,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的,在投入中,他们也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课外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种类和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观看科普讲座、科技纪录片,或者参观工厂……只要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与课内形成有机互动,将课内延伸至课外,使课外补充课内,形成课堂内外的融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外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来。

综上所述,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课堂中,才能使其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继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体验到物理的魅力。

http://

参考文献:

[1]叶家兴.初中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2]卢丽娟.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0,(6).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7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重要课程,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他们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所以,科学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科学教学只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学习的“研究后研究”,才能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科学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利于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那么,科学学科中可以有哪些开放性作业呢?

一、延续课堂实验,激发探究欲

     对于农村小学,受场地、器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农村小学课堂里很难看到人人动手实验的现象,因此更多还是以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实验为主。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该大力倡导学生结合课余进行探究性实验,鼓励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做拱桥》一课,由于材料准备的是西瓜皮、水果刀、垫片。又刚好是秋天,要每组都有西瓜皮或者其他材料难度很大,并处于安全与场地的考虑,教师选择了演示实验。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的体验拱桥受力特点,让每位学生都能经历实验过程。因此,笔者布置同学们回家与家长做一下“瓜皮拱”,从课堂延续到周末的探究活动,这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实了学生周末生活,更好的调节了学生心理的疲惫。在实验中,很多学生还主动的写了实验日记,可见,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作业的过程中,是一种享受,一种兴趣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参观、统计、调查活动,走进社会与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须去读她。”参观、统计调查,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如:鲜花有多少种颜色?蚂蚁爱吃什么食物?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存在?一天中什么时候空气最好?水稻能否在山地里生长?学生学习《电能》后,我要求学生参观家乡三星热力发电站,请发电站专业人员作介绍,了解热力发电的原理;学习工具和机械这一单元时,我请同学们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机械用到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原理。学习《环境与保护》后,我布置学生回家调查家乡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学生在课外时间接触到家乡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他们不仅可以认识这些动植物,了解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可以知道这些野生动植物的用途、蕴藏量等,大大丰富知识面,树立了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感。

这样丰富的活动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在丰富多样的信息中汲取营养,积累知识,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等各种实践活动,必然会获取大量的信息。如何引导学生处理这些知识显然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这些纷繁的信息系统化,才更好地为科学探究所用。

三、科学观察活动,培养观察能力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启蒙,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是科学发现的开端。任何学习活动、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小学的科学教学过程中。

学会观察是学好科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掌握观察方法,就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意注意身边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位置、状态变化。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结合科学课上的内容进行主题观察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凤仙花的一生的观察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除虫等自觉管理行动,亲历凤仙花的生根、发芽、出苗、长叶、拔节、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写观察记录、小论文等,收集凤仙花果实、种子。在种植凤仙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种植多种自选植物,如:毛豆、罗汉豆、青菜、马铃薯、兰花等,在种植管理中,观察它们的生命周期,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又如:组织养蚕活动,亲历生命过程,体验生命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过程,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

四、科技制作活动作业,培养动手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与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本上都是“左脑化”了,而那些被忽视的内容,恰好是创新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便是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手工制作活动作业正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长知识,“做”中长能力的一种活动。它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以及动手的能力。学生养成了做的习惯,“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陶行知语)。

如在学习完《垃圾》一课后学生利用易拉罐制作小花篮;用纸板和电子表的机芯等制作出小电风扇。采用校内校外采集到各种各样的树叶,经过压制,用来制作叶画,制作叶脉标本。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利用一张纸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实验,利用废旧的可乐瓶、胶卷盒、易拉罐等可以做许许多多的玩具、学具。开发创新意识,促进互助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鸡蛋撞地球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综 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了鸡蛋撞地球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气球、棉花、海绵等,完成了“鸡蛋撞地球”的伟大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感受可谓丰富多彩,从他们的科学日记中可见一斑。

五、亲身经历成长过程,热爱生命科学

种植与饲养活动,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思想,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和兴趣。所以,科学课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活动,让孩子们课后回家种种如花生、向日葵、萝卜、牵牛花、玉米……,养养小白兔、蚕、蟋蟀、金鱼、鸽子……,发展、培养学生对种植饲养的兴趣,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两栖动物》时,许多学生都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表示不可理解。因此,我布置学生课外饲养小蝌蚪,仔细观察蝌蚪发育成为青蛙的过程。结果,学生不仅全面具体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还发现了许多新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他们发现在温暖的水中,小蝌蚪的卵会孵化得更好;如果不及时换水,蝌蚪会死掉;蝌蚪只能生活在浅水中,水深了不行;蝌蚪成活率很低;蝌蚪最初是植食性的,后来逐渐变成肉食性……,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绝对无法学到的,而且比课堂学习更真切、更具体、更全面。

六、布置阅读作业,开阔视野

书本的知识是有限,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在科学知识海洋中畅游,就必须阅读大量的科普读物。科普读物全称科学普及读物,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读物,它包括文字读物、音像读物等等。通过科普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授课时间……”,1981年7月14日,收音机里亲切的呼叫拨开了寂静晨雾,穿越了广阔天地,开启了第一个面向九亿农民的崭新课堂。农广校开学了!在绿色电波的呼唤下,40多万学员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在田间、在炕头,在朝霞中、在星光下,围坐小小收音机旁,畅饮科技甘露,汲取知识营养。32年过去了,这所没有围墙的世界最大的学校,追逐科技发展的脚步,搭建起覆盖全国、进村入户的新课堂――空中课堂,一个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对农民开展超越环境、穿越时空的教育培训课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催生了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渴望,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农村远程教育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初每周3天、每天3次的授课,到今天包括中国之声“致富早班车”、中国乡村之声“三农早报”、“乡村大讲堂”在内的3247个电台播出时段,再到遍布乡镇村庄的农村大喇叭,农广之声响彻大江南北田野山乡。当电视机走进乡村,农广校于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开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节目“农业教育与科技”,如今屹立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独特金牌节目“农广天地”,引领各地电视台用863个农广校电视播出时段,把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知识、技术、信息送进千家万户。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普及,直播与互动、点播与回放有机结合,农广校卫星网系统近600个卫星远端接收站、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以及农广在线,让农民的学习在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上,实现了实时、互动,实现了便捷、高效。

空中课堂,一次次打破距离的阻隔,不远万里将优秀专家教授、优质教育资源送上广播、送上电视、送上网络、送上手机,送到每位学员的家门口;空中课堂,一次次打破时间的限制,用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为农民留住教师授课的声音、能人示范的影像,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提供方便农民随时点播的课程、提问的邮箱、研学的论坛,让农民教育培训的课堂成了永不下课的讲堂。

农广校的空中课堂,从诞生之日起,就植根广袤乡村,服务亿万农民。她运用现代媒体手段,解读农民关心的政策,传授农民渴求的技术,普及农民能用的知识,解答农民困惑的问题,帮助农民科学地致富;她填补了在广大农村为亿万农民提供终身服务的教育空白,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办农民满意教育培训之路。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空中课堂强大的生命力与生俱来,历久弥新。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9

一、“互联网+”让数学知识简单化

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非常散乱,老师只依靠书写板书的教学方式,很难把散乱的数学知识理清,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差强人意,不但激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也普遍不高。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散乱的数学知识用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不但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生在小学升初中开始复习的时候,如果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方式,会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课时,老师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图形用电子白板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电子白板上的图形不但要比板书上的图形标准,还比板书上的图形要真实,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可以把所有的图形都真实、准确的展示出来,不管图形有多么复杂,老师都能轻松的绘制出来,此外,老师在绘制图形的时候,学生还可以了解图形的绘制轨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互联网+”让数学知识直观化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非常散乱,所以小学生对学习数学都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故而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们学习数学也就会变得格外吃力,长此以往,小学数学就成为了小学生的弱项,以至于以后再想弥补也会越来越困难。而“互联网+”让小学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重担。但是“互联网+”会对数学老师有一定的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比如: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这一课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相关的分数乘法知识,学生在下面自己总结、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普遍不高。但是利用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不但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还降低了分数乘法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互联网+”让数学知识生动化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每一位数学老师使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互联网+”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都是采用一张嘴、一支笔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还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互联网+”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满足了小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需求。例如,学生在学习“找规律”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和情境用电子白板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去。此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儿童节布置的场景和画面,通过观察让他们找出物品摆放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儿童节场景布置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价值无处不在。

四、“互联网+”让教学目标明确化

新课改中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以及参与者。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学的目标更明确。当老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先把本节课堂的学习目标用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当学生在进行自主讨论的时候,老师应该把讨论的目标告之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当学习圆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用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现各种各样的圆,通过仔细的观察以后,让学生总结出圆的主要特点,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五、结语综上所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是人们走向科技化必然之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借助当前最实用的互联网技术,不但可以解决所有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问题,还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10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成为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申请了科普学校,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进步。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指导学生进行的科学活动如下:1、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进行“家庭和学校节能减排调查”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活动,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些了解,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也懂得了平时如何在自己的身边做好一些节能、节水、节电的方法。2、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3、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4、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11

……

想参与到这些精彩的科学话题的讨论中来吗?想听一听专家怎么解读这些问题吗?如今,由贵州省科技厅主办,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科科学文化传播发展中心支持的“黔灵科技讲堂”系列活动为众多的科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黔灵科技讲堂”系列活动采取“政府部门牵头搭台,相关企业策划承办,科技文化专家唱戏”的方式,深刻解读科学精神,话说当今科学热点,请科学家、科技专家走进大众,让大众迈向科学殿堂,畅享科技成果,用科学引导生活品质;将是具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公益性和贵州特色的全民科普品牌活动。

活动以“解读科学精神”为主线――通过名家们真诚袒露执着守望科学精神的心路历程及科学成就,引入心理专家,解读“大家们”独有的人格特质和精神内涵,激励大众前行;

以“当今科学热点”为话题――大众普遍关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科技前沿课题;

以“打造明星专家和系列演讲”为特色――助推贵州省中青年学者和知名专家,以选题的系列化、深入性、悬疑性为特色;

以“媒体联动”为延伸――将“普”字进行到底,走出讲堂,让会场外的更多人群受益,通过电视栏目、网站做客、论坛互动、杂志专栏、广播参与等形式,实现同一专家、相同题目、不同角度、多种形式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提高传播力度和质量,形成品牌。

依附讲堂,主办方还开展多样的附属活动:

青少年科学考察――在寒暑假或节假日利用国内外及我省科普资源,开展冬夏令营及科普考察探险活动;根据时令设计相应主题,在省内及周边城市开展“走进科学、认识自然”拓展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传导正能量。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范文12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16

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双边互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初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和视频功能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物理是一门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学生对事物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因而对物理学科涉及的一些抽象理论很难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一系列教学难点。这些难点会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惧心理,也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想提高物理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巧妙化解这些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在物理教学中,有些难点的解决需要调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或感受。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允许教师将学生带到生活中去亲自体验,若只通过语言调动学生头脑中对这些曾经观察或感受到的东西的记忆,那么由于学生的感知程度各不相同,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如果将需要的生活情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制成动画或视频,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在“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在课件中制作了一个动画和视频。动画的内容是观察汽车的运动,动画效果是汽车不动,背景缓慢移动。在播放时,学生最先普遍感受到的是汽车在行驶,然后通过与固定点比对,才感受到实际是背景在动。视频内容则是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两列并排的火车哪辆开动了。播放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以其中一列火车为背景,另一个镜头是以站台为背景,使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通过播放动画和视频,无需过多的语言描述,学生就深刻体会和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松自然地化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精心设计教案,重视备课环节

要上好一堂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备好课是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是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课程标准,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一是要既备教法,备学法,坚持教法服务于学法的原则,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好教案。教案要层次分明,环节紧扣,突出知识重点,明晰中心环节;二是要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目。思考题或讨论题要有一定梯度和富有启发性。要难易适中,有代表性,让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课堂训练题目,达到消化知识、掌握要领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善于提“问”,做好学生引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关键。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提“问”。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调动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问题设计和提问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反映教学目的要求,体现教学重难点。做到少而精;二是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特点,有一定的梯度、广度和深度。做到题目难易适中;三是设计问题要循序渐进。做好铺垫,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新知识

(三)注重信息反馈。加强教法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适时做好教法的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不断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举止。这些表情举止正是他们内心变化的反映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正确分析这些信息,根据反馈信息随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课堂提问获得学生接受知识效果的信息。根据教材重难点,教师选择合适的题目,对全班或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中,解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进而决定讲课进度和讲授方法。二是通过课堂学生分组限时练习,分组发现问题,分组反馈问题,了解学生的疑惑,教师择重点集中讲解。三是通过课外作业检查、批改的方式,获得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信息,做到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共性问题课上讲评,普遍问题重新讲解。座谈中,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个别学生的偏见和误解,要和蔼地给以解释。教师只有和学生交心,学生才会向你吐真言。不尊重学生意见的教师,不是高明的教师。

(四)运用转换法设计物理实验中的“效果显示器”和解答物理试题

在初中物理的一些实验中,为了准确测量需要使用一些科学仪器是显示设备,把一些要测量的未知信息转换成通过实验仪器显示的数据等信息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去探究物理规律。如:(1)当学生知道电路中电流有大有小的时候,怎么样能测量其电流的大小呢?利用电流表显示器把电流的大小转化成指针的偏转大小,从而知道了电路中电流大小;(2)在实验室里要准确知道物体质量的时候,利用天平的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来显示左盘里物体的质量与之是相等的;(3)当我们要准确知道被测区域温度的时候,利用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的膨胀来显示被测的温度。有的章节课后习题很难直接解答的,学生更是不易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如果运用物理科学方法中的“转换法”可使问题变得简单和容易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