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

时间:2022-10-05 22:37:58

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范文1

理解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要从一个初始问题开始:今天人们如何获得信息?仔细考察这个问题,不难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今天人们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比重越来越大;二是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媒介的支持而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影响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相关因素中,视觉化的表征形式和传播媒介的支撑作用非常突出。因此,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提出,是当代教育发展针对时代变化的必然考量。

一、读图时代来临,视觉素养成为基本素养

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应用、创作和交流的能力。视觉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实验,科学家得出结论: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高达83%的比例是通过视觉感官而获得的。读图时代的来临,会使得这个比例得到更大的提升。

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而后两种文盲是工业化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社会不断制造产生的。文字文化文盲在经历长期的大众教育和扫盲运动之后已经大为减少,计算机文化文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也愈见减少,但视觉文化文盲的问题则复杂得多。对前两种“文盲”的判断显而易见:文盲为不识字者,不能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计算机文化文盲为不会用计算机者,不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可是,只要视力正常者,对于借助图形传达信息的视觉文化,谁都能够看懂点什么,尽管“看懂多少”的层次差异也许很大。对于视觉文化文盲,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更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存在的广泛而严重的程度和潜在而深刻的负面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学会生存――世界教育发展的今天和明天》,指出:“通过图象进行交流,已经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今天,图象,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介物,或者作为娱乐,或者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文化经验的各个阶段上,都表现了出来。”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强调教育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面向新世纪。《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这两份重要文献的发表,被称之为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为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正是读图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的视觉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时代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地将视觉文化教育置于大众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中,这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研究和行动。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素养。视觉素养教育成为必须关注的国民教育问题,在国内外日益得到重视并付诸于实践探索。

二、媒介环境普及,媒介教育应运而生

视觉素养教育在媒介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作用下的观看、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信息的承载与传播离不开媒介,信息与媒介共生共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生活的渗透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的名言得到证实与认可:媒介即讯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日益普及的媒介环境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通讯便利与新鲜娱乐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烦扰。

考察“观看之道”,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的观看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持,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比如,人的视觉感官的生理特点局限了观看的视野、距离,人的时空局限也决定了人并不总能亲临现场身临其境地“直接观看”。因此,借助于他人眼睛和借助于媒体辅助的“间接观看”就成为观看的常态。随着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间接观看”而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大于通过“直接观看”获取的信息。信息传播者的立场观点和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影响等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借助于他人的眼睛和借助于媒体辅助的“间接观看”成为大众观看的常态。他人的眼睛、媒介工具和传播媒体等因素对人们的观看会产生哪些影响?请比较图1中几幅反映不同摄影师风采的照片,尝试解析与思考: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之间有什么关联?摄影师如何决定影像作品的创作制作?我们不难理解:摄影师在使用特定工具的观看状态下,发生了拍摄行为,进行了他的自我言说,完成了影像作品的制作。但现在我们需要更深入一步地探讨: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如何影响大众读者的观看?如此“间接观看”的效果与读者身临其境“直接观看”的效果有何不同?

如上解析与思考训练,会启迪人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发现一个极其广阔而有趣的研究空间:这是一个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交集的空间。“看”,本身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加上媒介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纷纭复杂。探究观看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名词不断出现:如图像素养、屏幕教育、影视素养、视听传播、媒介批评等,既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媒介技术的演进更新,也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人们对媒介认识的不断拓展。这些和媒介相关的素养都可归纳为媒介素养的范畴,媒介素养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媒介素养作为一种文化修养与知识技能自有其自身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一门有关生产和制作媒介信息的知识教育、一种对媒介信息保持批判意识和追问精神的学问探究、一项关注于提升年轻人媒介修养与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与时俱进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媒介时代对人提出的新的文化素质要求。

有必要理解媒介与媒体的区别。媒介与媒体在英文中用的是同一个词“medium(复数media)”。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medium作为术语,特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medium的复数形式media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媒体。

但在中文中,媒体与媒介是有词义差别的。

准确地说,媒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承载与传播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物质实体和结构样式,如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等,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二是指传播信息的机构和单位,如杂志社、报社、电影公司、电视台、广播站等。

媒介则指的是印刷、电子或数字等传播工具或手段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媒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媒体传播对接受者影响的研究称为媒介研究。关注媒体本身属性的研究称为媒体研究。二者虽紧密相关,侧重点却不相同。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而“介”字,则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媒介素养则是一个现代概念,指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比较一下媒介素养与视觉素养的概念区别: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应用、创作和交流的能力,是更广义的观看与理解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作用下的观看、理解与应用的能力。为什么进行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研究?因为当今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介时代的来临对人提出新的文化素质要求。对于视觉文化的创造者,媒介素养就更为重要。理解不同的媒介符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就能够更恰当地运用好各种媒介。抽象符号不具备和它所代表东西的相似性,这是它的劣势;但它也有另一面,正因为它抽象,它可以代表同类的所有东西。具象符号可以穿越所有文字的局限,但它的局限性是它不能代表同类的所有东西,它会限定你的想象力。所以,当我们研究视觉文化的时候,不能觉得视觉文化力量大无边就排斥文字文化,研究它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从而使我们的文化资源建设得更好。

视觉素养不仅仅是凭“看”来提高,也需要通过知识、兴趣与技术才能提高。比如一幅画,只有了解它由什么人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才能更好地解读它。透过镜头,看见内涵,是需要条件的。当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观看的条件与局限:我们并不总能亲临现场观看;常需要借助他人眼睛观看;我们也常需要借助媒体辅助观看。所以,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文化素质。

素养教育范文2

:一位资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谛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原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斜阳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励志名言、儿童画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方。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校长笑着站起来,淡雅的书卷气中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王校长侃侃而谈: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都市公民素养,为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王校长介绍,学校从07年就开始将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上,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生命、回归儿童”的角度,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创新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沉淀精神,焕发生命的活力,体验自信与成功。

王校长认为,一所学校所以能称其为名校,注定它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积淀过程。校园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意识,一种力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创建过程,是将意识形态化,力量发散化,让文化的反应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王校长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设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庆市中华路小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大气与厚重。从1911年建校伊始的筚路蓝缕,到二十一世纪的新起点、高目标,一路走来。悠久的办学历史让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发展主线,通过不断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走上了一条“培养公民都市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责立世界”

让孩子拥有世界眼光

何为公民素养教育?中华路小学校长给出的答案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前提下,培养并造就健全、自律、将来能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她说,生活世界就是儿童活生生的世界,有着儿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成长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体验中,才具体掌握了世界,世界对他们才有意义。当然,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中国的灵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签订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学校和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将互派老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为了实现双方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中华路小学与罗森公园小学共同创建了zeroath学生论坛,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网络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就文化、生活、学习、爱好等多个话题畅所欲言、结交朋友、开拓眼界。通过论坛与网络对话,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无法实现语言交流的难题,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化课程”

让孩子幸福成长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着让教育充满爱的气息,让课程成为激发孩子生命灵性的过程。

学校拥有“充满人文、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堂。从一年级起就着力打造了英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等精品优质课程,努力从学识上让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素质;创设“国际班”,从小学阶段即引入国际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体、经典诵读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开启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学校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自然、社会结合起来,系列规划、潜移默化,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公民应该拥有的素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形成与人交往的品格,锻炼民主参与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学校经常举办家长会,成立家校俱乐部,通过家长配合,把公民素养思想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注重营造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课堂课余都能接触到生命之绿。学校还经常举办“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社会是最真实、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世界。学校贯彻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构建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重行动”

构建公民意识

公民素养教育,除了系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特征,特别设计了民主行动、经验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动体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构建公民意识。

民主行动。学校创设机会,让孩子通过投票权、建议权参与到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具体行动中获得公民的体验和能力。

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演讲比赛、竞选班级干部、辩论赛、才艺大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成长、交流、互动式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获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长。

深入反思。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来对自己的公民行为和公民品性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主的建构。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都市公民素养过程中,还把包括当代都市公民应当具备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六力即自制力、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协同力、领导力)纳入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总结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个体出发,而后形成其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其国家意识的思路,并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三个有机的公民素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致力于儿童自主、自尊和自强的培养,使其拥有公民素养的基础,重点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的土壤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核心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尤其是对民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展现中华传统的气质与情操。

“领雁工程”

开启一束阳光

去年11月10日,重庆市“领雁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华路小学隆重举行。校长与武隆县平桥镇中心校校长在两校联建牵手协议书上签字,翻开了中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也标志着中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多个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与重庆巫溪县长春希望小学、南川头渡小学等10多个农村学校牵手共建,把全国市级赛课比赛中的观摩课呈现给当地师生,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校在总结多年与农村学校合作的经验和结合平桥镇中心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培训十名骨干教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赠送千本经典书籍,引发万名市民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领雁工程’的实施,与平桥镇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深情地说。

素养教育范文3

论文摘要:化学素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要素之一。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需要关注植根于灵魂深处的人文精神的养成教育,化学教育应有所作为。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07年秋,随着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全面启动,将会有更多人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很显然,国家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除提升我国未来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外,还要成力改善公民素质结构的积极因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具朝气的活力。

他们除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术和劳动技能外,还要有植根于思想深处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思维,即科学素养。其中就包括化学方面的科学素养。

1 为什么强调中职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量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元素。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模仿力、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时代。提高青少年的素养,能扩大眼界,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与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意图,胡总书记在论述有关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中提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即人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和谐因素。而实现这种构建,对社会成员的素质有更高要求。显然,具备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劳动者,才真正具备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民素质,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作为人日和经济大国,其公民的化学科学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劳动效率和经济发展等。

中职生在将来社会生活中,将发挥正面影响和改变周边人群的作用。比如,他对社会、生活、自然、环境、消费的态度,行为习惯和处事原则。

其次,作为生产劳动者,其对自然资源、生产资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生产劳动技术技能的正确掌握和应用,对劳动环境和劳保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还有,中职生中可能有些人会成长为领导者和决策者,较高的化学科学素养能提醒避免犯忽视漠视自然、环境、生态、能耗的错误,不做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决策。

2 职业教育中化学教育的作用

据统计,2002年全国约41.7%的初中毕业生未能上普通高中,按国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结构的要求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将日渐壮大。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感、态度、思维、认知、行为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群体中相当部分人大多基础知识薄弱,对周边环境和应负的社会责任义务难有清醒的认识。大约从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开始,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和鼓励。受挫湮灭了他们的自信,体会不到成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成了不得不应付的日常任务,成了负担,逐渐积累了对“高深”知识的恐惧,于是更受批评,恶性循环中强化了冷漠、麻木、不负责任。他们将来大多不会是专门化学人才,却仍要生活在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物质世界中。

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第13届会议的主题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化学课程更强调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包括让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并提出了“化学为大众”、“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以及提高公民的“化学素质”等倡议和要求。因此,向这个群体传授“够用”的知识即可,即相对于其将来的社会定位,构建相应智商的知识够用即可。

“教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育人。在进行“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而普及“大众的化学”过程‘一护,中职化学教育应顺应时势,更多地做到如何让这一群体中的每个人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合格公民,“使每一个人认识自己以及理解生活、社会、自然和环境,能应用科学知识和理解能力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间题,能使他所处的环境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期盼的“公民的化学素质”,也就是说,最好能让接受化学教育的年青一代人有更高更丰富的化学情商。不只停留在身边会发生什么“反应”,将“产生”什么,更要关注这个反应及产生的东西对我们共同的家园有何影响。

一旦这一群体将“够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升华为科学素养,植根于思想深处,形成自觉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社会和其他事物的人文精神,则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人与白然和谐发展、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才会有道德本能力量的支撑,可持续发展才有了活力之源。因为,科学知识只能治标,人文精神才是治本之策。

这些正是当前情势下中职化学教育应起的作用。 3 化学素养教育不到位的尴尬

在国外实行多年的垃圾分类收集与合理再生利用,在我们这里为什么如此难以实行?为什么人们麻木于养猪场和城市生活污水畅快地直排江河湖海?再看看我们的校园,快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代替了传统餐具,剩饭剩菜暴珍天物代替了儿时琅琅上口的“粒粒皆辛苦”。年复一年的志愿者活动红红火火,可为何今天的志愿者明天却可能一反身份在同一地方成了环境的污染者:郊外、公共场所、风景区里的垃圾塑料袋酒瓶碎渣和烤焦的山石能证明这点。“不乱扔垃圾”是孩提时代就知道的道理。小学开始的值日生制度使每个孩子都具备了起码的卫生道德和习惯,但当他们长大后为何出现了逆转?现在的社会成员绝大多数都当过值日生,其早先的良好习惯为什么没有内化为本能?这种令人困惑和尴尬的局面,正是包括化学素养在内的人文教育不到位甚至缺失所致。

假如,从我们手里走出去的一代代人无益于公民素质的优化,无益于环境意识的深入人心,无益于优患意识的强化,甚至反而成为漠然者破坏者时,我们的化学教育还有什么意义与社会收效?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从何谈起?

4 实践化学素养教育的一些尝试和感受

鉴于这一群体的特殊原因,目前的化学素养养成还只能在较低层次进行探索与尝试。比如,笔者曾尝试过以下操作:

(1)先易后难,培养兴趣。在学习芳香烃等有毒有害气体时,只介绍其名称,最好理解的基本理化性质,刻意避免或减少一些“难懂”部分的讲解,代之以要求查找收集其在我们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环境中的存在、用途、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对环境和生态可能的影响等相关资料。通过真诚的付出,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的鞋子,我的居室竟然也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知道为什么鞋厂包装材料装修材料厂常发生白血病等工伤亡事故,逃离火灾现场要贴地,而下水道里救人则可能有危险。于是会自觉地进一步去主动深入了解。

(2)专题大家谈。在世界水日,特意组织了专门讲水的讲座,要求大家谈对水的理解。努力唤醒对这一最普通、最“不值钱”但却最重要物质的化学情感,明确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3)走出教室,激发探究热情。结合志愿者活动、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相关主题、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现实的意义等。从探究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对环境的化学影响,到探究食品、工农业生产、劳动环境、劳动保护中的化学科学;城市垃圾的产生、成分、危害、去向及处理、回收、利用;食品的安全现状与绿色食品;现在的气候为什么越来越热,赤潮和蓝藻为什么爆发等当今最热门话题,要求通过互联网报刊查阅相关信息写出感受、体会和小论文。

(4)搞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参观城郊的垃圾填埋场前布置任务:观察那里的主要填埋物是什么;主要来自哪里;有无可能减少甚至阻断其产生;有无转化利用的可能等等。那里难以忘却的印象,成了长时间议论的话题。

这种“可以不在班里上课”“可以四处去看看”的方式放飞了心灵,也乐于被这一群体接受。探究的愿望激发了主观能动性,学生扩大了视野,热烈交流讨论所见所闻,变得关注社会,有了更多的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开展此类教学活动后,“提倡生活中少一些塑料袋,多一些菜篮;少一些,一次性,多一些复用性,少一些豪华,多一些实用;少一些时尚,多一些传统;少一些发胶摩丝,多一些纯真自然;少一些方便,多一些麻烦”,“节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成为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最热门最受关注的主题。当然,人们更期盼这些观念能相伴他们一生。

许多获奖和张贴公布的小论文让作者体验到了久违的自信、成功和快乐。不同程度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成功感’更是孩子自身的体验,没人能代替他体验,它可以为他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拿高标准要求他,学生就无法感受成功;而降低难度,他达到了,成功的体验就在他身心中产生。”

素养教育范文4

我们的理科教育培养了许多理工科的优等生,他们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上拔尖的能力令人叹服。可是在交谈相处中,却常常让人觉得,他们中的很多人,总是缺少些什么,或者表述能力不强,与之交流乏味;或者对美对艺术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太弱;或者在处世中木讷拘谨,甚至没有主见。他们被看作是高智商的头脑简单者。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群技艺精湛的技师,离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还相差很远。他们缺少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最起码的文化底蕴。我们长期的理科教育,给学生太少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导致我们的学生思维缜密却思想粗糙。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那么,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物理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尚人文素养的学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受益无穷。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通过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的阐述:“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二、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渗透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经历和科学家一样的大致探究过程,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以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人文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回忆录中写道,当他的父亲──清华大学数学系杨武之教授发现了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兴趣和天分时,却没有在这方面激励他,而是请了历史系的优秀学生为他讲授《孟子》,杨振宁说他后来在物理上取得的成绩与他父亲的这种教育是分不开的。

物理学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献身精神对每个学生的人文素质影响是深远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理解了一个规律、原理的起源和发展,这个规律、原理就会显示出其内在的人文性,充满了“情”味。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科学家们为追求真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对她知道得多一些,宽一些,学生就有了更大的勇气,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

三、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学习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学习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的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四、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文环境

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是人文思想的内涵之一,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课堂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树立相互尊重的人文情感氛围,以学生的心理去看待学生、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开放思想、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创新和自主获得知识,敢于冒尖、发展自我个性。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轻松活泼、不压抑,从而在和睦、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五、在物理教育教学的知识中渗透人文思想

素养教育范文5

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2]。这成为我国中小学在素质教育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总的来说,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明智理性地辨识大众媒体,使学习者不仅能使用、分析、评价各种媒体信息,并能够运用媒体进行交流与表达,从而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能真实全面地认识媒介特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够客观地评价媒介性质、功能和局限,正确认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第二,提高学生接触媒介的自我控制力。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如沉溺于电视节目而耽误学习,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帮助学生管理好媒介接触行为,不要成为媒介的奴隶。第三,帮助学生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从而发展自己。

1.2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结合我国教育情况,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信息。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告诉受众“媒介是什么,它是怎样运行的”,如报纸、电视的运作方式及两者的差异,使得受众真实、准确地了解媒介。然后受众才能在了解媒介的基础上,运用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信息,了解到对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应该及时避免,文化、新闻等对学生有帮助的信息应多接受,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价值观。

2)掌握与媒介交往的尝试,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当对媒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后,中小学学生应该学会进一步和媒介交往,利用媒介信息来完善自我,使得自己的价值观有所提高,并能够在需要媒介信息时能及时地从知识结构中调用出来,以达到服务自我的目的。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可知,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抓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

2实施策略

我国实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已趋成熟,我国社会的发展已越趋向于民主、开放,具备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备条件。本文根据我国教育实情,结合媒介素养的内容和目的,提出以下建议性策略。

2.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3]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组织可以定期研讨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我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目前实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某些机构来组织实施,如教育局、某个具体的学校。其理由:一是我国权力结构的集权性较为突出,政府出面更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二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机构不健全,组织力量相对薄弱,很难自主实施。从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跟国际接轨,也必然会跟国际接轨,这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2.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问题是启动媒介素养教育时许多国家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例如,教师本身媒介素养不够,缺乏挑选媒介素养教育资料的能力,不能有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等等。为了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一方面,政府或教育机构应多鼓励一些媒介素养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这可依靠师范院校,广播、传媒等大学或学院来培养。另一方面,采用在职培训、假期进修等方式培训在职教师[2]。同时,还可以采取大学与中小学结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发展。

2.3改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要在养成。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以从自身的感受入手去辨析其不同的符号作用,让媒体主动接近青少年,同时鼓励青少年接近媒介。同时,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学生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去重新审视媒介信息以及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信息,还应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样他们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资料,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4走“学生—学校—-家庭”组合的道路[4]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两大场所,所以,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学校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可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专门讨论媒介的知识,容易使学生形成共识,互相影响,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作用。如:学校设置不同的媒介专题,通过专题和讨论让学生检视信息的结构和含义、对社会和自身的影响、应该遵守的媒介道德等,让学生具有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策略,并能够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主要担当者。家庭是学生绝大部分媒介行为的发生地,也是学生受媒介影响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利用家庭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亲切而贴近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媒介使用者,离不开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家庭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素养教育范文6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人们早已习惯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仅前言部分的“语文素养”反复出现达6次之多,“语文素养”已经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出现,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和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不仅在语文教育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而且在整个教育界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仍在不断进行着。

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正是本文需要加以阐释和论证的内容。

一、“素养”是一个学习和实践意义的词汇

什么是“素养”?孙云晓说过: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质融会成你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从以上一段话里面可以看出,孙云晓理解的“素养”,是包含了“素质”意义的一个词汇,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一种素质反映,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自觉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会不加区分地直接将“素养”与“素质”混在一起使用呢,它们之间的根本属性有没有联系呢?我们发现,把道德素养说成道德素质,专业素养说成专业素质,科学素养说成科学素质的情形比比皆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可以区分的东西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素质”的意项有三个: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养”的意项只有一个:指平日的修养。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89年版的两个词语解释稍有不同,“素质”的意项只有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养”的意项有两个:①经常修习涵养。②平素所豢养。从这些意项来综合比较,我们认识到,“素质”突出了事物先天、本来的性质特点,从生理学概念上分析,它关乎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而“素养”则更注重于平时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品行和气质等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的条件下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可能考虑到现代汉语的运用习惯和人们的接受状况,“素质”之中还有一个意项就是“素养”,说明“素质”一词已经发展出了“素养”意义,这样一来,“素质”与“素养”之间就有了交叉关系。于是,人们也就不再加以认真辨析了,这也构成了目前很多人并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的真正原因。

我们再从几则古典文献上来看“素养”一词的来龙去脉,《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的《上殿札子》云:“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这些句子之中的“素养”均有“修习涵养”的意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作性词汇,至于“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是词义的一种发展,也是多项性的一种表现。

无论“素质”还是“素养”,都有一个“素”字打头,而“素”字是一个会意字,上是“垂”,下是“糸”。糸,丝。因为织物光润就容易下垂,本义是指没有染色的丝绸,后来就形容不加修饰的白色。《论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翻译出来,就是:子夏问:“(《诗经》上说)‘美妙的笑靥多美好啊,顾盼多姿真多情啊,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就像绘画一样,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可以画上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之后呢?”孔子说:“给我启发的人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我们暂且不论孔子赞赏子夏的原因,只讨论这里的两个“素”字,用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白色的底子。那就说明了“素”字的基本意义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十分明确了。所以,“素质”与“素养”之中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意义,再加上“素养”具有的动作意义和自觉行为,“素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的一种尊重,更可见“素养”用于人类成长生活之中的恰切性。

二、“语文素养”是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

“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语文标准的一个关键理念,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改革性意义的。因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

从行为层面来看,“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有一个长期修养和训练的过程,具有一个动态性的持续作用的过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实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语文素养”新理念的提出,较之“语文素质”更具创新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传授来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由地把优秀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涵养,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一个过程。比较而言,“语文素质”只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终结状态,而“语文素养”却能揭示出语文水平生成的特点和原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行为过程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及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与态度支持下的综合素养教育方向发展。“语文能力”的一般理解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一种功用性素养的范畴,也可以叫做“能力素养”。人们已经不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多地把它视为由一定时间、空间和语言运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新课标也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设计思路,例如高中语文课程由五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学生语文鉴赏、应用、审美和探究等能力的和谐发展,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用“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将以往传统的孤立而显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鲜活而隐性的素养教育,形成了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和对教师单方面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文本与读者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对话距离,开始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更多地注意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实际运用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和规律。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在谈到为什么要用“语文素养”的问题时说: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语感”,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又如,过去将“语言积累”放在“知识”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因此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更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

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是新课程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目标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使语文教育绝不停留在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积累的教学上,而是追求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的教学,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三、“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第一素养

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有着三大精神支柱: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讲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讲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讲善,给人以悟性。科学强调的是客观规律,艺术注重的是主观情感,而人文则渗透在两者之间,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了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和文化素养等诸多内容,从结构上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即任何一部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会受其他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并反作用于其他素养。其中的“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立地为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一个人一旦缺乏了人文素养,失落了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人文素养的质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结果。要提升人文素养,最关键的是要实施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在人文教育中接受文化的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获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因此这种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方式的教育。促使人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养成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人文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来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来讲,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必须从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基础教育抓起。不仅要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进行,还要在理工学科课程之中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有了人文知识也就有了人文素质,于是乎在推进人文教育的时候,往往只是把文史哲的知识推介给大家。其实,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人文知识的储备,但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养的具备在于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少却了这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是谈不上具备人文素养的。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具备了相当的学识水平、掌握了科学的艺术手法之后,尤其需要具备完美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教师人文素养的具体水平直接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水平,教师人文素养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和审美情操,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起到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人文修养,是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两个翅膀。如果顾此失彼,不能协调发展,我们就会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展翅飞翔了。因此,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四、“素养教育”是一种根本的人生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十分明白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除了“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之外,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之中,同样随处可见“素养”一词,如“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技术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美术素养、音乐素养”等,其中的“科学素养”已经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许多学科的核心概念。

至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许多课程标准频繁使用“素养”一词,有的弃“素质”而用“素养”,有的和“素质”混合使用,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区分,是不是在说明一个重要倾向,“素养”一词更具“后天教养效果”的意味。课程标准的编制者使用这个词时,一方面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课程的育人能动性,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一方面是在强调发展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的话,实施“素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要避免把教育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素质教育强调全人、全面、全程的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追求健康成长,反对应试教育片面强求升学率和重知轻能而忽视做人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作为教育方针之中的一个基本国策成为了国民的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一词的根本属性问题,往往使得教育的过程性、习得性和自主性不够明确,与当初新课程标准大张旗鼓地宣传“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以“素养教育”来反映“素质教育”内涵,也许不仅具有根源意义,而且具有发展意义。“素养教育”并不回避“素质教育”,它只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补正。如果能够改变以往一种以“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话,当以“素养教育”最为恰当不过。

素养教育范文7

一、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从业者在知识、修养、能力各方面具有的水平。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内容。

1.思想品德修养

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政治意识与品质要坚定,要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还应当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因为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是对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民教师则更要严格要求。同时,在教师职业活动中还必须遵守一些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自觉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2.文化修养

教师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从很多方面影响学生的成长。体育教师也是一样,不仅要给学生以强健的体魄,更要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以积极的面貌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谈吐从容得体有内涵,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文化修养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够接受不断更新的知识与信息,掌握更高的技术与方法。

3.专业技能

“术业有专攻”,体育这门学科项目繁多, 动作复杂,难度大。因此,要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勤奋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各种动作技术的基本功,做到示范动作的轻松、准确、协调、熟练、姿势优美;讲解的简练、明了、准确;讲评的客观、公正、准确等。还要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力素养

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能力,善于传播知识,“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应具有组织、管理、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变成教化人的力量。

二、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育思想与时俱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落实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应当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把育体与育心紧密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方法,着力于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2.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必然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创新。体育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手段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内容、方式的创新,体育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跨学科知识技能的运用等方面。总之,创新是体育教师胜任素质教育大背景的关键因素,是新时期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创新来自积累,来自不懈的钻研进取。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只有把创新的意识深植于思想深处,最终才能结出有益的果实。

3.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是一个人个性、气质、能力、知识、修养等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充满个人魅力的教师,这是时代特征决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价值观的多样化。因此,教师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潮流,敢于做学生的偶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自己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来自权威,更应该来自个人魅力。产生于个人魅力的影响力才更加深远更加持久。

4.运用最新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也需要依赖教育现代化。因为它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展教学的空间,使教学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比如用更加科学的运动方法、测量技术、教学模式等等,提升教学能力和质量。

三、 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实现途径

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体育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体育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各方面能力,以提升自己职业素养。

1.知识更新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十分迅速。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应当通过阅读、交流、研讨等各种途径不断扩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体育教师在掌握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上,还要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这要求体育教师也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以满足思想开阔、求新求异、注重个人发展的现代教育对象的求知欲。

2.注重培养科研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教研型”。因此,教育科研能力也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科研事业中,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搞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发掘第一手资料的价值,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申报与确立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实验、测量统计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新的教学理论,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提升文化修养,培养责任心与平易近人的品质

素养教育范文8

关键词:北欧 高校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技能

中图分类号: G254.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6-0060-06

The Adva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in Nordic

Jia Erpeng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Xi’an, Shanxi, 710048)

Gu Xiuji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Library, Xi’an, Shanxi,710048)

Abst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online survey, the adva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in Denmark, Finland, Sweden and Norway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re reviewed. Four universities are chose as samples, and their advanc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are surveyed in terms of pedagogies, contents, evalu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Nordic;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skill

CLC number: G254.9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60-06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基本人权、终身学习的核心技能[1]和国家创新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组织机构、学术活动、高校信息素养课程实践等方面对北欧四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的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哥本哈根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俾尔根大学为例,从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教学内容、结果测评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各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

1 北欧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背景

1998年,Elisabeth Arkin在丹麦提出信息素养,[2]后被该国图书馆界作为重要的术语,不过起初还没有确切的涵义,与之相近的表达有IT 学习、信息转化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等。随后发展中,各种政策报告都指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1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丹麦国家大学校长会议,在报告《知识:丹麦的大学图书馆战略视角》[3]中提出培训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各种学术会议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皇家图书馆(Royal Library)和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主办了第四届“创造知识”(Creating Knowledge, CK)国际会议,强调学生进行跨机构部门的合作。

芬兰的研究图书馆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图书馆用户的指导和教学工作,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在70年代就为学生开设了情报学(informatics)的课程。[4] 2004年芬兰教育部了《教育和研究2003-2008》(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3-2008)发展规划,并在“科研系统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system)中指出图书馆要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进,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5]同年,各高校图书馆发起了“信息素养课程计划:2004-2006”(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Project 2004-2006),[6]旨在将信息素养整合到科研学习中去,该项目由赫尔辛基大学负责协调。2006年至2009年芬兰科学院(the Academy of Finland)开展了“网络搜索,信息素养和学习”项目,旨在研究网络搜索、信息素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在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素养和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

2003年,挪威学者Audunson & Nordlie将信息素养概括为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传统素养(traditional literacy)和交流素养(communicative competency)三类,[7] 其中,计算机素养主要包括一些技术能力;问题识别、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理解的能力称为传统素养;运用数字化技术交流的能力称为交流素养。2004年6月,教育部与研究委员会提出,学校图书馆要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数字能力(digital competence)等。[8]同年12月,挪威高等教育机构委员会在《大学和学院图书馆在素质改革实施中作用的评估》中指出,图书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指导学生查找、筛选信息,克服信息超载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9]

在瑞典,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在相关法律中也得到了体现。在瑞典高等教育法(Hogskolelagen 2002)中,就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科学地查找知识、评价知识和适应知识发展的能力。[10]

2 北欧信息素养组织机构及其活动

2.1 北欧信息素养组织机构

北欧信息素养论坛(Nordic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um,NordINFOLIT)[11][12]是组织协调北欧各国之间合作的地区性组织,目前主要开展三类活动:“北欧图书馆信息素养夏令营”、“关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项目标准和指导方针的研讨会”和“创造知识”国际会议。

丹麦图书馆馆员协会(Danish Union of Librarians)[13][14]通过发展基金支持信息素养项目的开展,并下设了“图书馆和教育”(libraries and education)、“作为教师的图书馆员”(librarian as a teacher)两个组织。图书馆用户教育论坛(Forum for Library User Education)是丹麦研究图书馆学会(Danish Research Library Association)[15]下属的机构,主要针对研究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活动。

在芬兰高校图书馆协作中,芬兰高校图书馆理事会(Council for Fin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起到了推进作用,组织完成了信息素养课程计划,创建了信息素养网站[16]、Klaara问答库(Klaara Question and Answer bank)[17],《2011年行动计划》(Action Plan2011)也将发展信息素养教育、支持教学作为图书馆的重要行动之一。[18]

前身是BIBSAM部的瑞典皇家图书馆国家合作部(Nationell samverkan)是瑞典图书馆领域的大部分信息素养项目的发起者,在瑞典信息素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

2.2 北欧信息素养学术活动

2.2.1 “创造知识(CK)”国际会议

“创造知识”的前两次会议都是在瑞典马尔默大学召开的,高等教育和信息素养是第一次会议的焦点,在第二次会议上,Christine Bruce提出了信息素养关系模型,Gunilla Lilie Bauer介绍了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资源中心的创建,会议重点讨论了学习环境的问题。冰岛会议着重讨论了图书馆在学习环境中的教育角色,会议论题包括信息素养和学习,信息素养和教学,教师和图书馆员的合作,学习环境中的教学和技术,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案例,信息素养评估等。丹麦会议强调学生进行跨机构部门的合作。随着信息环境是图书馆界面临的新问题,芬兰会议围绕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行为、图书馆教育的挑战和图书馆的技术等进行了大会讨论。第六次会议突出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并论述了有效学习环境的建立(见表1)。

2.2.2 北欧信息素养学术会议[26]和夏令营[27]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推出了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2003年在芬兰瓦萨(Vasa)召开的第一次北欧信息素养研讨会,讨论了已有的评价标准,强调图书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随后开始着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翻译工作。2006年4月,奥斯陆大学学院学习中心承办了题为“从博洛尼亚(Bologna)到哈默菲斯特(Hammerfest)”的第三次北欧信息素养研讨会,论述了“图书馆作为学习空间”、“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新方向”等论题。从会议的讨论内容上看,和“创造知识”会议共同点很多,很注重图书馆员的角色和学习环境的变化。

信息素养夏令营从2002年到2010年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夏令营的议题丰富多样,如2006年第五届暑期夏令营的主要议题有图书馆教学方法、数字能力、循证图书馆、信息素养新视角等;2007年夏令营关注通识教育、抄袭(剽窃)、信息素养教学评价、图书馆合作等内容,第九届围绕学生信息通信行为、虚拟学习环境、远程学习和社会技术等议题开展活动,第十届夏令营拟以“从数字图书馆到数字学习的转变”为题目,主要关注学习过程、数字化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3 北欧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高等学校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机构,北欧高校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如,LIBRARY TEST是哥本哈根大学(CU)联合开发的在线学习测试平台;Study Metro以地铁线路的方式将“学术论文标准”、“撰写学术论文”、“研究”、“信息素养”等模块信息呈现出来[28];SIWM提供了情景学习和测试功能;Search & Writes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和撰写论文等。[29]为了深入了解北欧国家信息素养开展情况,本文对北欧四所高校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见表2)。

3.1 样本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概况

3.1.1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CU)

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最大的科研和教育单位,学校从新生入校起就注重学生各方面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设置了三种形式的信息素养课程,包括各种短期讲座、在线教程以及检测平台等。CU图书馆主页特别设置了“新用户”栏目,介绍图书馆账户注册、文献获取、基本设施、使用帮助等内容,对于新入校的教职工和博士,可以由馆员带领参观图书馆了解各种资源和服务。[30]

CU图书馆下属的学院图书馆(faculty library)通过开设各种讲座进行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结合学科专业,针对性很强。讲座内容包括图书馆服务介绍、数据库应用、参考文献管理、著作权等,少数讲座主要针对硕士、博士高层次人群,该类课程少部分有1个学分。[31]此外,学校每学期会组织一次国际学生学术写作研讨会,研讨会后要系统地组织撰写文章、进行科研工作,参加全部项目的学生可以得到2.5个学分。

ILT(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是哥本哈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负责的网络学习平台,内容主要有检索、信息源、检索、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使用参考文献、主题区域7个模块。[32]基本上按照用户查找、使用信息的整个流程来编排,其中“主题领域”针对该学院的学科专业,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

CU、丹麦电子研究图书馆(DEFF)、南丹麦大学图书馆合作开发了LIBRARY TEST测试系统,系统分为5个部分:检索方法和技巧(Search methods & technique)、信息种类和检索站点(Material types & search sites)、信息源和评价(Sources & criticism)、规则和好的做法(Rules & good practice)、你的学科和资源(Resources & your subject),每个部分围绕主题设置了若干项选择题,完成后系统自动计算机结果。[33]这种交互式平台集学习、测试于一体,学生的信息活动随情景逐渐进行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对测试结果的排序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成就感。

3.1.2 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UH)

“ICT Driving Licence”[34]是赫尔辛基大学面向全校11个院校的必修课程,主要培训学习中必需的信息交流技术(ICT),成员主要是来自各院系的教师、院系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等,学习完该课程内容可获得3个学分。这个课程项目最初源于各个院系所开设的IT和信息检索类课程,2004年秋季开始课程整合计划。经过多年试验和反馈,对网络自学材料和测试内容进行了更新完善。

(1)课程内容模块: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介绍、UH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数据修改和提交、信息查找、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5个模块,其中信息查找模块主要由UH图书馆负责。

(2)课程体系:[35]①入门水平测试:基于WebCT网络学习平台开发,学生可以随机选择问题;②图书馆之旅:图书馆工作人员指导下了解图书馆;③计算机教室的动手会话:图书馆负责的信息查找模块,根据院系内容会不断变化;④网络自学材料:自学材料和测试题由赫尔辛基大学内的所有图书馆负责,已经翻译成英语和瑞典语。⑤检测考试:为了通过课程,学生每次考试要取得70%的分数(5次考试),每次考试有10道问题;⑥反馈收集:通过课程的学生要在WebCT学习环平台上填写反馈表,此外还通过定性的访谈和观察收集反馈信息。

(3)课程实施:根据院系的不同有必修、选修,学生可以采取不同方式通过“ICT Driving Licence”课程,但是必须要经过检测考试。

“ICT Driving Licence”的实施过程中,专门设置了项目协调员,获得了学校管理层的支持,有来自IT部门、教学单位、图书馆、IT教师、学生会等方面的合作,才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3.1.3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UT)

CUT图书馆针对本科生、硕士、博士,分别设置相应的信息素养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数是必修课程,修完该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其士类课程有3个学分。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图书馆介绍、检索数据库、书写参考文献、科学交流和信息源评价。授课对象除了校内用户外,还针对外部用户提供相应的课程内容。

CUT图书馆网站“课程教学”栏目下方设置了在线教程――信息素养指南(Guides to information literacy),内容分为5个部分:(1)CUT图书馆参考文献指南:包括图书、多个作者、书中的章节、电子书、电子参考图书中的文章、期刊论文、报纸、电子期刊/报纸文章、会议、会议论文、二手参考文献、专利、未出版的文献、口头资料、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类型文献的引用标准;(2)学术诚信:怎样使用和参考别人的文章,区分文章中不同作者,遇到抄袭怎么办;(3)EndNote系统介绍:EndNote是一个专门用于科技文章中管理参考文献数据库的软件,CUT和哥德堡大学(Gothenburg University)为个人参考文献管理系统EndNote设置了站点许可证,允许学校的所有师生在单位或者在家里都可以使用此软件;(4)信息素养链接:开放存取资源、即将召开的会议、论文资源;(5)信息素养当前信息:定制提醒服务及时获取该领域最新出版情况,该部分链接了相关的期刊和数据库网站。[36]

3.1.4 俾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BU)

2010年9月,BU承办了第六届“创造知识”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教育的多样性以及有效学习环境的创建。BU在“大学图书馆战略计划2010-2015”[37]中,将促进教育和学习质量作为图书馆的8个主要目标,图书馆要培训学生识别相关资源,并且懂得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这些资源。图书馆将协同院系,为学生创建综合性的良好学习环境。

(1)成立图书馆教学委员会:在BU图书馆信息教育中,学科官员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他们专业的帮助;图书馆和院系进行合作,成立图书馆教学委员会,制定信息素养教育发展规划、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学生学习当中。[38]

(2)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课程:[39]①图书服务和设施介绍;②引文和学术道德;③文献资料(基础):信息搜索和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知识;④文献资料(高级):能够搜索资料和学术材料,特定主题的数据库,评估不同的信息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⑤信息源评价:针对学士,以讲座和小组形式授课;⑥参考文献管理软件;⑦在研究工作中组织和利用信息:针对博士、研究员,信息组织分类,快速运用数据库,评价和管理检索结果,运用提醒服务(如RSS),版权问题,文献计量方法评价研究。

(3)Search & Write在线平台:[40]由俾尔根大学学院图书馆、挪威经济和商业管理学校(NHH)、俾尔根大学联合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Search & Write的主要内容由6个部分组成:①任务启动:确定研究主题,拟定研究大纲;②检索信息;③信息源评价;④写作;⑤参考文献和学术道德;⑥结束:从整个学科角度审视论文,检查目录、语言、参考文献、格式等,提交,传播(出版、自存档、开放存取)。

该平台的亮点在于虚构了Odas的日记(关于助产)、Christian的博客(关于经济学)、Sofie的博客(中东研究),三个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专业,他们的日记(或日志)详细描述了从课题提出到论文完成的整个过程。用户在通过Search & Write学习中,可以在他们的日记(或日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调查分析

3.2.1 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从笔者调查的数据来看,课程教学和在线教育两种方式普遍存在。其中课堂教学大部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如CU、CUT、BU都提供了各种信息素养内容的讲座,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给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在线学习平台不受时空限制,使得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更加广泛。在线学习平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CU的ILT、UH的ICT Driving Licence、CUT的信息素养指南都属于教程指南类,给学生提供在线浏览访问;CU的LIBRARY TEST是一个在线测评系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学习与测评的结合。有的课程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该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实现立体化教学,例如UH的ICT Driving Licence。

3.2.2 信息素养教育的层次

对于不同的用户,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不同,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调查的高校中,CU、CUT、BU开设的课程都有层次性,少数课程主要针对硕士、博士、研究员等高学历人员。UH的ICT Driving Licence项目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41]①新生:信息素养基础教育;②学士水平的学生:中级水平信息素养教育;③硕士水平的学生:高级水平信息素养教育。

3.2.3 信息素养项目的实施

信息素养项目的实施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在NordINFLOT组织协调下,每年在北欧一个国家开展了信息素养夏令营活动。UH的ICT Driving Licence项目是对全校11个院系ICT课程的整合,该项目的实施获得了学校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在IT部门、各教学单位、图书馆等的协作下开展。BU努力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学生的学习科研中去,与各院系进行合作成立图书馆教学委员会,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估。

3.2.4 信息素养的测评

许多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集学习、测试于一体,用户学习完相应课程内容后,就可以通过测试模块进行自我测评。测评的内容一般是根据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设置相应模块,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利用、信息道德等,测试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如哥本哈根大学创建的“LIBRARY TEST”系统。UH的ICT Driving Licence项目包括开始前的入门测试和最终的检测考试,在WebCT平台上完成测试过程。

5 结语

在信息素养这一专业术语出现以前,就已经有了相关的教育实践工作,如图书馆介绍、信息检索课程等,随着信息素养内涵的丰富,教育内容也得到扩展,如媒体素养、数字素养、计算机素养等。从北欧各国的信息素养实践来看,各高校都认识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发展计划中都特别提到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机构之间的合作,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翻译,到信息素养课程设计、在线教育平台构建,北欧国家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参考文献:

[1]HIGH LEVEL COLLOQUI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 Beacon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Alexandria proclamation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EB/OL].[2011-10-01]. .

[2]Annette Skov, Helli Skarbak. Fighting an uphill battle: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Danish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J].Library Review, 2003, 52(7):326-332.

[3]Rektorkollegiets Biblioteksudvalg.Viden til tiden[R/OL].[2011-10-01]. .

[19]National Library of Sweden. National Cooperation Department[EB/OL].[2011-10-01]. http://kb.se/english/about/organization/national/.

[20]CKⅠ[EB/OL].[2011-10-01]. http://web.bit.mah.se/ko

nferens/index.htm.

[21]CKⅡ[EB/OL].[2011-10-01].http://web.bit.mah.se/ko

nferens/ck2/.

[22]CKⅢ[EB/OL].[2011-10-01].http://vefir.unak.is/CKIII/.

[23]CKⅣ[EB/OL].[2011-10-01].http://ck-iv.dk/former_conf.htm.

[24]CKⅤ[EB/OL].[2011-10-01]. http://congress.utu.fi/creatingknowledge2008/.

[25]CKⅥ[EB/OL].[2011-10-01]. https://ck-vi.uib.no/.

[26]NordINFOLIT Sminars[EB/OL].[2011-10-01]. http://infolit10.latina.pedit.hio.no/?page_id=806.

[27]NordINFOLIT Summer Schools[EB/OL].[2011-10-01]. http://infolit10.latina.pedit.hio.no/?page_id=62.

[28]AARHUS University. Study Metro[EB/OL].[2011-10-01].http://studiemetro.au.dk/en/.

[29]Aalborg University Library. SWIM[EB/OL].[2011-10-01].http://content.aub.aau.dk/swim/.

[30]Copenhagen University. Copenhage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EB/OL]. [2011-10-01].http://culis.ku.dk/welcome/.

[31]Copenhagen University Library. Courses[EB/OL].[2011-10-01].http://kb.dk/en/kub/kurser.

[32]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Library. ILT[EB/OL].[2011-10-01].http://ilt.life.ku.dk/.

[33]Copenhagen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Test[EB/OL].[2011-10-01].http://librarytest.dk/.

[34]ICT Driving Licence[EB/OL].[2011-10-01]. http://helsinki.fi/tvt-ajokortti/english/index.htm.

[35]Pivi Helminen. The ICT Driving Lic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Synergy from Cooperation[EB/OL].[2011-10-01] http://ck-iv.dk/papers/helminen_

presentation.pdf.

[36]Chalmers library. Courses, education[EB/OL].[2011-10-01]. http://lib.chalmers.se/education/.

[37]University of Bergen Library. Strategisk plan for Universitetsbiblioteket i Bergen 2010-2015 [EB/OL].[2011-10-01].http://ub.uib.no/felles/dok/strategi/Strategisk-plan-UB-2010-2015.pdf.

[38]Rune Kyrkjeb?.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Library[EB/OL].[2011-10-01]. http://uib.no/filearchive/library-3.pdf.

[39]University of Bergen Library. Courses and guidance [EB/OL].[2011-08-25].http://uib.no/ub/en/user-education/courses-and-guidance.

[40]University of Bergen Library. Search & Write[EB/OL].[2011-10-01].http://sokogskriv.no/english/.

[41]Recommendation for universities for includ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in the new degree structures[EB/OL].[2011-10-1]. http://helsinki.fi/infolukut

素养教育范文9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令人堪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长期秉承的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很容易给实践操作带来误区,造成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现象。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借口培养的是生产管理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把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人文课程大幅缩减,学校几近成为企业岗前培训基地。这种职业教育的功利色彩和短视行为使得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国学教育明显缺失,导致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不高。2014年5-6月,我们选择省内五所高职院校分三个年级层次进行了国学知识素养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2份。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基础国学素养偏低。例如,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的问题中,不能正确回答出是孔子的有673人,占比高达75.4%;在徐州的“汉代三绝”是指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和(A.汉墓,B.汉钱,C.汉帛,D.汉书)一栏中,回答汉墓的59人、汉钱的102人、汉帛的526人、汉书的205人,占比分别为6.6%、11.4%、59%和23%。甚至对于中国的古典名著,有的学生也接触较少,在问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中你读过几本时,仅有18.1%的学生回答全读过,有62.6%的学生读过其中的一到三本,还有19.3%的学生一本都没读过。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国学素养参差不齐,阅读范围相对狭窄,文史哲常识功底不扎实。这种情况表明,高职院校亟待加强学生国学知识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水平。

(二)国学教育的人文塑造功能1、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长期以来,在重技轻文的职业教育领域,学生缺少的不是技能,而是文化。高职院校受办学成本制约,急功近利,片面重视技术培养,轻视人文教育,造成高职学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普遍缺失。而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最佳资源宝库。高职院校开展以经史子集为基本构架的国学教育,让高职学生徜徉其间,获取人文知识,得到人文教化,提升人文境界。2、有利于唤醒学生民族意识。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高职生如果缺失基础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滋养,就会失却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定力。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古人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高职院校实施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唤醒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培植爱国情操。3、有利于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学生缺乏自信、对未来感到迷茫、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淡薄,这是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国学注重对人的道德熏陶与人格培养,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体现的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尊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等,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高职院校把国学教育切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取的精神和完善的品德。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钱穆先生认为,知识和权力都是生命所使用的工具,而非生命本身,只有人的道德精神,才是人的真生命,也才是历史文化的真生命。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不是单一技术的较量,而是综合素质的比拼。国学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道德精神资源。通过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加强内涵修养,塑造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学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增设国学课程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体系,增设国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1、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主题教学。即对一部国学著作不作泛泛空讲,而是选取一个主题深度解读。例如,教师讲解《论语》时可重点讲“君子之道”,讲解《道德经》时重点讲“自然之道”。这样,学生才会理解得深、记忆得牢。2、在教学方法上注入现代元素。即教师在讲授国学时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现实事件作为典型案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以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在讲授孔子生平时,可配合播放电影《孔子》片段,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鲁国三桓”等历史知识和事件。3、在成绩考核上强调知识素质并重。学生的国学课成绩可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自选项目成绩(演讲、背诵、课外人文知识三个项目任选一)占20%;期末考试占30%;学生养成素质表现占30%。这种考核结构,导向明确,知识和素质并重,引导学生既关注学习知识,更重视行业实践,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二)加强课外实践体验,传承国学技艺国学教育路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须重视课外实践环节,只有课内和课外互补,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升华,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宗旨。1、组建国学社团。社团是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兴趣爱好、锻造能力技艺的主要阵地,也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组建国学社团,社团下面分类设置协会,指定专人负责,并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例如,指导国学社团成员组成国学演讲团,在各班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巡回宣讲;指导书法协会成员开展书法大赛、绘画协会成员开展国画比赛等活动。2、确定“国学月”。把每年端午节所在的月份定为学校“国学月”,集中开展弘扬国学内容的诵读、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国学实践活动。例如,借鉴中央电视台热播、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织学生开展国学技艺比赛,如汉字听写大赛、学经典朗诵大赛、唐诗宋词背诵比赛等,推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3、定期举办国学讲堂。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对于净化学生心灵、规范人的品性、提升道德品质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名家的国学讲堂,如同精美的文化大餐,可以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享受。高职院校可以不定期邀请国学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读书论坛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国学修身。4、开辟国学阅览室。国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由国学教育的受体变成自觉的主体,进一步提升人文修养。为了浓郁校园国学学习氛围,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在图书馆内开辟专门阵地,成立国学阅览室,让学生主动走进阅览室,汲取国学营养。阅览室陈列内容可按史学名著、考古发现、历史事件、地理典籍、文学名家、诗文总集、古典名著、古今楹联、书法名家、绘画流派、医学养生等内容分类。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阅览室图书管理员应选择具有一定国学水平的教工担任,及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

(三)借助互联网平台,传递国学正能量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把我们带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其覆盖范围之广、渗透力之强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因此,高职院校要顺应时展,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国学教育。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开辟国学专栏,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便利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四)注重反馈强化,提升国学素养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长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提升人文素养。在国学教育的实施路径上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来检测和强化国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效应。首先,要有激励举措。对在国学教育实施中组织落实好、主动创新多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国学技艺掌握好、国学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其次,要有约束机制。对日常表现欠佳、人文素质偏低的现象和行为,要作为反面教材,拿到国学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认真反思,集中批判,触及思想,然后改之。第三,要持续强化提升。在推进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学期为时间单元定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情况进行跟踪检测。这种动态检测,既要有横向比较数据(实施国学教育与没有实施国学教育的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更要有纵向比较数据(学校内部推进国学教育前后对比、学生个人接受国学教育前后素质变化对比)。通过对这些比较数据的分析,可以评判某个时期的国学教育质量,以积累经验,修正不足,推动学生人文素养持续提升。

三、实施国学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条件保障

高职院校实施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由某个部门单独完成。只有全校上下凝聚共识,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目的。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对国学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国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全校国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组长应有校长担任,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国学教育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教务处内,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拟定学校国学教育实施方案,协调部署全校的国学教育工作。

(二)把好源头,选配国学师资师资队伍是保障国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在配备国学师资时,无论是技艺国学的指导教师还是知识国学的讲授教师,都必须为中文专业出身,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文字和史学功底,具备讲解和传授国学知识和技艺的能力,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通俗的语言细致入微的阐释,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技艺国学的指导教师还应在书法、古典音乐、国画等某个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得会。庄子在《逍遥游》讲:“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国学教师还要不断地积累学习,适应时代要求,注重知识更新,将传统与现代对接,以保证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提升。

素养教育范文10

1.盲目引入西方前卫艺术理念

自从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我国在思想文化上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了。欧美各国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美术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欧美思想的影响,大量不健康的却又貌似新潮的美术教育观念不断涌现。譬如一些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置我国国情于不顾,盲目引进欧美的前卫艺术理念,并以此作为评判学生作品的审美标准。如此一来就让不少学生对美术的本质和创作规律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甚至让很多学生对此形成曲解,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形成错误的美术价值观和创作观,难以提高美术道德修养和美术技巧。此外,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美术生的心态不沉稳,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一味强调形式上的创新,而不注重表现本质内容,致使创作出的作品华而不实,无聊至极,充满“颓废主义”的所谓“创新”。这种艺术理念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影响极大。

2.轻视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单一化比较严重,不少高校美术教师一味强调知识和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是典型的陈腐教育观念,长期运用这种观念进行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的绘画技能达到较高水平,因为缺乏美学理论和素质修养的美术技能培养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艺术本质的掌握,以及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新。

3.忽视艺术理论教育

从美术专业角度来说,开展美术理论教育,对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美术意识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和美术表现风格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在当前这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显得更为突出。可是现在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的美术教师盲目追求时尚和新颖,过分追求与国际接轨,对于欧美一些所谓的“前卫”美术理念不进行任何选择就“全盘吸收”,并且不顾实际情况向学生盲目灌输。从形式上看,这是与时俱进,可是这些所谓的“时尚”艺术理念却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培养策略

从本质上来说,美术教育是一种寄寓人文思想的教育,在当前艺术理念和艺术行为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各高校美术教师应结合美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树立超前的美术教育艺术理念,实施与时展一脉相承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绘画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强化民族艺术观念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师盲目追求欧美所谓的“时尚”美术观念,并不加选择地把这种颓废的创新观念传授给学生,这最终导致学生在美术素养方面的修为不够,并对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形成制约。对此,各高校美术专业可引进民族艺术观念,因为我国从古至今不论是在创作技巧上还是在美术素养方面都是具有较高造诣的国家。在美术教育中强化对民族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更能提升其在美术方面的涵养。对于欧美的新潮美术理念,我们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完全抛弃,而应根据我国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批判性地吸收,合理选择有用成分融入美术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时尚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2.净化美术价值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功利主义思潮不断涌现,大量具有功利主义性质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但让高校美术教育的本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而且还扭曲了学生的人格,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康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校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修为,彻底抛弃各种功利主义教学思想,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美术教育事业融为一体,为学生做好榜样;其次在美术教育中要进一步明确美术教学的“游戏韵味”,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审美情趣,才能引导学生在美术的殿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才能彻底摒弃美术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美术教学环境。

3.构建新型的美术教育机制

各高校的美术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体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构建一个新型的美术教学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美术教学的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全方位改革,把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体系,打造一个知识、素养齐头并进的新型美术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针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构建一个新型的评价模式,在评价学生时既注重美育,又注重德育,重点考查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以及领悟能力,同时还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人品修为有机融为一体,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想素质。

素养教育范文11

【关键词】人文素养 德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8-02

一、实施背景: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各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都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突出位置,重视学生的人文世界与心灵的体验,努力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沟通与融合。”[1]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视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2001年5月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中,我们可强烈感受到这一点:“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师只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职教育原有的只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技能技法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如今,在科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因为新时代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更需要的是职业道德、责任感、信誉感、高尚人格以及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我校顺应时代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德育实践周”活动。

二、活动目标: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建设优良校风学风,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明校园。

三、工作过程:

(一)以班级为单位,实行班级轮班值周制和班主任负责制,负责校园卫生、文明礼仪、安全保卫防范三大项工作,订员订岗。

(二)建立学生卫生监督岗、文明监督岗、安全监督岗岗位职责,班主任值班周职责,文明校园督导队职责。

学生岗位职责:

1.文明礼仪督查:

(1)引领、接待好每位来访的家长、客人,发挥优质服务窗口作用;

(2)负责检查在校学生是否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是否佩带胸卡;

(3)使用礼貌用语,遇见师长主动点头问候,并及时制止在校内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举止;

(4)在食堂维护好学生用餐秩序,不争先恐后,不插队,并及时提醒学生卫生用餐,节约用餐。

2.环境卫生督查:

(1)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及周边环境进行保洁;

(2)维护校园秩序,制止乱丢果皮纸屑杂物、乱泼乱倒脏水、随意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等现象。

3.安全保卫督查:

(1)维持校园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和校园治安秩序,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2)协助校保卫科、生管做好学生安全、保卫工作;

(3)制止小商贩、拾荒者进入校园内;

(4)制止校外人员随意出入学校;

(5)制止本校寄宿生外出(星期六、星期天及请假者除外);

(6)注意防火、防盗,生活区值日同学要协助生管老师,及时督促本幢楼学生去上课以及卫生检查评比等工作。

所有值日学生应做到恪尽职守,不脱岗、不闲聊,注意工作方法,态度和气,坚持原则,机智灵活,做到情况反映快,问题解决好。

班主任工作职责:

1.班主任必须带领参加实践周的学生,认真完成学校所安排的工作,并于实践周前领取工作安排表,定人、定岗、定时上交政教科;

2.班主任应配合政教科及学校督导队检查落实学生值日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突发事件;

3.班主任必须在上课前10分钟到位;

4.班主任周末上交本班实践周工作小结,及时表扬本班文明典型,并查找问题与不足。

学校成立由领导带头的“文明校园督导队”,负责检查、督导“德育实践周”活动情况。

文明校园督导队职责:

1.检查学生上岗情况:值班同学于正常作息时间提前10分钟到岗,推迟10分钟离岗;

2.检查、督促校园卫生保洁情况;

3.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情况:班主任周一至周五上午必须到政教科查看前一天本班的评分情况,及时反馈并总结;

4.每天对值周班级进行考评,评价并打分。评价基础分为80分,政教科每周汇总,按分数高低取前两名,并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5.每班按学生数的10%评出“德育实践标兵”,每月汇总,按月表彰。

四、取得的成绩与反思:

“德育实践周”活动开展十年来,共有五千多名学生、近100个班级参与,涉及学前教育、通信服务、航空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等二十多个专业。学生们通过实践周活动,逐步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服务他人,逐渐学会摒弃小我、接纳大我,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责任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今校园环境整洁、学生彬彬有礼,参与德育实践周的同学礼貌待人、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身影,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德育实践周”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最终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识。

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全体师生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

要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还必须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用勤劳、智慧创造的一部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文明史。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满了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中华文明要传承,中职生的人文素养要提高,必须以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基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及人类思维的源头活水,它以其永恒的睿智,逐渐地影响并改变着当代的中职生,使他们拥有平和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文素养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中主要强调的仍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备受冷落,以至于近年来职校生创业的稳定性较差,发展的潜效性太弱,这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面对上述局面,我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周”活动,把传统文化经典引入教学,力求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水准,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总之,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学生成长的两翼,只有羽翼强壮、平衡协调,才能自由地遨翔于高远而广阔的太空。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11页

[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第一册(基础版),2001.5版

素养教育范文12

在电视普及之前,人们接受的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一学校教育一社会教育”,在电视成为大多数家庭主要的信息、娱乐渠道之后,这个模式则变成了“电视教育一家庭教育一学校教育一社会教育”。广州地区在一次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59.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中小学生课余最爱参加的是看电视、读书报、上网、玩电脑等以传播媒介为工具的活动。[1]大众传媒这只“无形的手”通过视觉性、趣味性、通俗性较强的艺术娱乐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然而,大众传播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具体分析媒介素养教育内涵,透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引起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更加有效地促进大众媒介、受众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1933年,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导,英国学者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合作出版了《文化与环境》一书,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它是人们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l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络的普及,人们又提出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到心理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如何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依据以下几项核心概念:①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经过刻意选择,常是许多因素相互融汇、碰撞的结果。人们根据各种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建构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图像,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与经验往往是以媒介为“媒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媒介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解构这些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让人们了解为何会呈现这样的媒介面貌,从而相对更加真实地了解世界的原貌。②媒介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对于人类感知方式有非常强烈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信息的性质。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及此后电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而且是人类景观、世界格局的更为深刻的改变。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介正在构建人类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全新方式。

它再一次引致了人类感知、生活结构、世界秩序的“内爆”。③媒介信息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媒介本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媒介是意识的载体,意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它代表着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有的媒介产物不可避免地都含有意识形态或透露某种价值观,比如宣扬生活方式或价值理念,并传递两性、种族、职业、年龄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媒介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④媒介信息含有强烈的商业动机二当今,商品大潮冲击着各个行业,大多数的媒介都成为商业产品,它们成为获得利润的载体,我们藉以了解社会形貌的信息往往掺杂了许多的政治与商业的力量。

以电视为例,不论是新闻、运动还是娱乐节目,都要看能吸引多少观众以及能否得到广告支持而定。谁主宰了媒体节目的菜单,电视、广播或报纸上的节目与信息是谁的看法?要了解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媒介信息事实上是重重人为包装、修饰以及裁剪过后的产品。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习者知道节目时段、内容安排、收视率、广告对象、市场利益是如何运作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包含所有权、控制以及相关议题的探讨。⑤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每种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呈现方式和特质,掌握这些信息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媒介信息的意义。媒介素养教育不单让受众了解媒介文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欣赏每种媒体独特的美学形式。这种愉悦来自于受众懂得欣赏影片拍摄手法、分析诗句中的排比与暗喻、感受音乐中的节奏与气氛等。不同的媒介以及节目形态都会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社会真实,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组织素材(例如新闻与综艺节目对同一社会事件的呈现方式便有很大的差异),对受众都有不同的影响。应了解不同媒介所使用的符号特质与形式特质,才能方便运用与解读媒介信息。⑥受众诊释和接受媒介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不一。早在1940年,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大众传播一般只加强人们已有的观点,而不会改变其信念。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各种内容总是会加以选择、判断,他们一般只接受那些与自己信念相符的信息。这是由于人们在接受任何事物时总是以自己已经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为基础,这种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我们将其定义为意识的“先结构”。

阎意识的这种“先结构”由文化艺术修养、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能力、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内在因素构成。由于这些内在因素每个人是不同的,因而文化意识的这种“先结构”事实上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文化意识的“先结构”。而这一事实导致的一个直接文化信息的接受现象,就是对文化信息的接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面对媒介信息时人们会有不同的诊释与交互作用。因此同样的一个文本,不同的受众很可能有非常歧异的感受,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受众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豹内容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②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为某一个受众特别设置的。因此,当我们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时,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从信息中获得真正的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就没有信息。③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④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媒介素养的现实批判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学者对媒介功能认识的提高,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上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即由抗拒观点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的观点。至20世纪70一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人,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198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文件说明:“学校必须考虑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严重不足。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电视。”l4]此后,很多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人学校课程内,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以供参考。媒介素养教育在许多学者眼中其实是一种民主素养的学习经验,主要的目的在于发展受众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有勇气挑战社会上偏颇的意识形态。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在学科建设上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特别是一些工具书籍,指导方法非常明确,但总的来说,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不足:①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大多数人对媒介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他们认同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媒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持谨慎态度,对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各自的特性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态度比较客观,同时也对参与媒介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态度。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某些媒介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完全错误。如大多数人承认媒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会受到媒介的左右;许多人肯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许多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是为了娱乐消遣,不愿花精力深人思考媒介内容;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尤其是媒介同政府管理的关系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人们对“文化冲击”的理解以及在“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的利害关系上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否认“冲击的力度”,说明受众在媒介同文化关系方面的理性思考还有所欠缺,对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见识。

再如人们在信息判断力和媒介知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媒介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②受众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上海团市委曾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在测试受访者媒介素养的量表中,态度和标准差别最大的四个问题中有两个同媒介道德直接相关,一是对“访问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37.2%表示同意”或“基本同意”,31.0%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表示“说不清楚”的有30.0%,另有1.8%未明确表态。二是对“网络黑客是否值得羡慕”,有53.3%的青年持否定态度,有16.3%的青年赞成这一观点,30.4%的青年未明确表态或是回避问题。生那宝个调查结果一方面体现出青年思想观念呈多元化态势,另一方面又说明青年群体在对待色情信息传播、接受的问题上没有比较统一的价值标准。对网络黑客的态度也表明青年价值观未能得到必要的整合,许多人对网络黑客不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而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表示称许。媒介道德间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问题,是媒介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网络技术是人类传播手段的重大进步,如果凭借网络技术传播色情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侵扰破坏,那就是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不能因为负面信息的传播者所凭借的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而在道德上对其加以肯定。越是先进的传媒技术,就越需要构建适应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型道德观念体系,以保证技术永远为人类的进步服务。③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量大,形式灵活,变化快,常导致教育上的滞后。长久以来,人们所认知的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仅停留在如何在教学的情境中使用媒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教学的对象也仅限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空间,媒介素养的理念还远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来。媒介素养教育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大众媒介的发展几乎与高科技同步,这就对教学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重视有关学科建设和专家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必要的专业训练、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变革。另外,还需要积极引导、鼓励教学双方、学习者之间相互启发以及实际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等活动,体验并真正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媒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