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议论文大全

高中议论文大全

时间:2023-05-31 09:11:57

高中议论文大全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1

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规律,议论文也不例外。在议论文阅读中,把握中心论点是解读全文的关键。论点是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支撑论点服务的。把握中心论点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水平,把握中心论点,最主要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议论文文章开头的作用和分析论证思路。开头的作用主要有下面四点:

一、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

二、提出论点。

三、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合这四点,主要还是与论点有密切的关系,要么直接提出论点,要么间接引出论点,都是为了论点服务。

如201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现代阅读中的《感伤是一种情怀》,考题的第一题就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这一问就是与开头部分的作用有关系,前面提到开头作用有四点,要么直接提出论点,要么间接引出论点。《感伤是一种情怀》第一段作者先写自己对秋天的感伤,接着从柳宗元《江雪》中领悟到的孤独、感伤,这三段都提到了感伤,照应题目,感伤的程度却有加深。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位。”前三段作为事实论据来论述中心论点,先论述,再提出论点,这整个就是一个论证过程,论证思路。接下来作者举了杜甫的感伤,文学艺术作品汇总的感伤及杞人忧天的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但许多学生却没有把握这一知识要点,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位学生做的答案:

有学生是这样做的:“由秋天的伤感和凉意来慢慢引出。”她只分析了第一段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却忽略了,所以就没找到中心论点,也就没答出中心论点。

另一位学生回答的内容是:“中心论点:感伤是一种情怀;利用古人的名言和生活上的事实提出的。”这位学生知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题目有关,可是这个题目没有限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不具体,没有完全表达作者的观点,所以这个回答还是没找到中心论点,不过,比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好一点。

还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心论点: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的情感。作者由自己的悲伤引出全文,由小及大,提出这一论点。”他懂得议论文的结尾是总结全文的作用,中心论点有可能在结尾部分,但他没有看到前面提到“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流泪,欲说无言”,“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到达煽情的目的”等等词语、句子,所以也不能准确的找到中心论点。

由此看来,学生没有掌握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不晓得逐段去概括内容,不懂得分析运用论证思路,也就不能正确地掌握中心论点。

在《“千日”与“一时”》这篇议论文中,作者一开头引用了俗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提出论题,而后分别举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和普通工程师的例子进行论述分析,最后引出中心论点“要想获得有如用兵一时的灵感和轻巧,唯有付出千日养兵的辛劳”。这个中心论点和开头的俗语相联系,开头部分起了引出论题,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逐段分析下来就是整个论证思路。可是较多的学生把俗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没有考虑中心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这句俗语并不一定能代表作者的观点、看法,这样找出了中心论点,很自然后面答的论证过程就不对了。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2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57-02

所谓分层教学是为了着眼于全体学生生动和谐地全面发展,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其理论依据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的理论。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学生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但是,一般说来,学生喜欢写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喜欢记叙、描写之类的记叙文,对议论文不大感兴趣,议论往往是有感而发,围绕话把子漫无边际地说;再则,语文教师大都重视记叙文的训练,忽视学生议论文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更不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这议论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议论文写作教学成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议论文时大胆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就略谈一些粗陋的看法。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3、因材施教理论

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教法单一,评价单一。分层教学首先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学习与训练,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特点落到实处。其次,议论文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它能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主动性,创新性。针对学生的学情而制定的目标方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要求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至于使人望而却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能够改善部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增强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的自信心,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全面提高议论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且真正面向所有学生。

三、议论文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在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来机械地划分。基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对议论文写作比较感兴趣、写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第二层指对议论文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作文任务的学生,他们一般能够达到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有论点、有论据、论证较合理。第三层指不愿、害怕、不会写议论文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完成作文任务,或是勉强凑足字数,更有学生不知何谓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全然不知。

当然,学生所处层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进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成三层,是根据他们当时的写作议论文能力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程度”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把学生分层后,没有搞“终身制”,而是不断变化的。教师每次批改学生习作,发现学生进步了,就给他们提高层次,这种鼓励给学生树立信心,增加动力,使之取得更大的进步。

2、训练多样化、目标阶梯化

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作文水平,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目标要求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样的快乐。

多设题目,题的难易不同,适应学生的水平也不一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层次,都有话写。这就需要在议论文训练中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题目,比如让学生做“逆境与成才”有关的议论文写作时,就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较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成长需要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逆境与成才”“论逆境”“在磨难面前”;表达较有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做生活的强者”“有志者事竟成”“善败者不亡”“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都有话要写。

同题分层即一个议论文题目分层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学生每次作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每次的训练内容而定,根据个体的差异性来定。如写作珍惜光阴类的议论文,要求: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②论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较合理、语言简洁。③有论点、论据,且论据基本能证明论点,语言通顺。不同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目标要求,让他们都敢动笔写,能写,这就体现了目标制定的层次性。

3、评价丰富化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的各种因素和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作文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写作。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

如:评分分层。传统的议论文评价,教师只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在分层目标制定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及层次要求,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即可。分别评出三层中的优秀同学,打出高分并给予表扬。这样会促使每位同学都能努力写作,并力争在本层次类取得优秀的成绩,从而切实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面对所有的学生,并可整体提高的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

又如;评语分层。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批改作文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别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和形式进行,对第一层学生可采用“高分低评价”,多提要求,不让他们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提高。对第二、三层学生则“低分高评价”,多肯定其进步与成功之处,使他们看了评语不灰心丧气 ,而是积极进取,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也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调动全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科学的划分层次、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在议论文评价中的遵循分层评价、鼓励为主的原则能够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切实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 2005.12.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3

【关键词】简单逻辑;议论文;数学语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数学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工具,运用数学的思想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可以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语言,并快捷地解决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在选修系列1中的选修1-1和选修系列2中的选修2-1专题中,我们要求高中生进行了“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而在高考作文中常写的议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就内在的含有逻辑的思想和推理的内容.

二、把议论文转化为数学语言

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运用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思想,可以把论点(文章的中心思想)称为结论(下面用q来表示),论据称为条件(下面用p来表示),论证就是推导的过程(下文中用来表示).这样就可以转化为数学语言,若p则q,即pq的形式.一般作文中是不能只用一个p就推出q的,这样可能会造成条件不充分的而不能论证结论的结果.所以,我们就要用多个条件推出,用数学语言表达为“若p1且p2……且pi则q,即p1∧p2∧…∧piq”这样的复合命题.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出强有力的pi(i=1,2,3…),从而最后推出想要得到的q.这样,就把议论文这种文体转化到了数学逻辑的范畴.

在议论文中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论证已经确定的论点,论证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立论的方法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若p1且p2……且pi则q,正推的形式.驳论则是另一种形式.驳论有三种基本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从数学简单逻辑的思想理解,我们可以把驳论也转化为数学思想.反驳论点就可以理解为数学中的反证法,先反设论点,然后通过论据归谬,最后得到希望得到的结论.反驳论据就可以理解为复合命题的真值问题.我们刚把议论文写成了“若p1且p2……且pi则q”的形式,这个命题是由连接词“且”所连接,所以只要有一个pi是假的,也就是真值为0,那么这个q的真值就为0,即得不到论点.

三、例 子

例如:2005年秋季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安”.

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点——q,则我们只需要找出能推出q的条件q1,q2,…,qi(i≥1),再根据需要做成文章即可;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据——p,则我们只需要找出由p能推出的q即可,注意:这时得到的结论不唯一.

四、优 点

把议论文表示成数学语言可以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不出现逻辑关系混乱的错误.强调要找到真值为1的论据去证明论点,不出现目的不明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中简单逻辑运用到了议论文的写作中,简化了议论文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使同学犯条理不清的错误的概率降低,进而提高作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新人教版选修系列1(人教版).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4

下定决心

党的十结束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第一次到外地调研,就来到广东深圳。8日上午,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坚定地表示,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2013年4月,新一届国家机构换届选举刚刚完成,中央政治局作出一项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同时批准成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由亲任组长。

4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发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5月,118份意见和建议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北京。

找准关键

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四川、湖北、辽宁、湖南……调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7月22日,来到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调研。在交易所大厅,他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涉农产权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转交易情况。他强调,这是一个积极探索。如何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又通过合乎规范的流转增加农民收入?一系列问题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好好研究。

为了深入弄清情况,文件起草组立即成立专题调研小组,并委托有关单位,进农村、访农民,开展有关农村土地问题专题调研。

7月23日,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直指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

——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

——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渐具雏形

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

全会召开前的6个多月时间里,先后3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主持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起草工作,讨论审议《决定》稿。政治局常委会其他同志也十分关心《决定》稿起草工作,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查研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决定》稿起草提出了重要意见。

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驻地的灯火彻夜长明。60多位文件起草组成员对《决定》稿框架反复进行集中讨论研究。《决定》稿渐具雏形。

7月25日,中南海勤政殿,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送审稿摆在了每一位常委同志面前。

会议充分肯定文件起草组工作,要求继续深入研究,对重大改革举措反复论证,增强可操作性。按照“不‘十全大补’、不面面俱到”的要求,文件起草组坚持“三不写”:一般性的举措不写;重复性的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的举措不写。

完善文稿

9月4日,《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地方100多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9月17日下午,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算起,不到一个月,文件起草组共收到总计2564条意见和建议。

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

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决定》稿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赞成文件起草组的修改意见,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形成决策

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出席全会的204名中央委员、169名候补中央委员,对《决定》讨论稿进行了充分讨论。会场内,审议认真热烈;会场外,整理意见工作同步进行。文件起草组召开全体会议,对全会各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对《决定》稿作出修改。

11日晚,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会各组意见和文件起草组修改建议,对修改后的《决定》稿进行审议。形成的修改稿于12日上午再次提交全会分组征求意见。

12日上午,根据全会分组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决定》稿再次作出修改。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5

关键词:舆论传播学;民意;引导;监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34-02

一、何为舆论传播

1.舆论的起源与发展。舆论这个词我们平时很常见,西方翻译为“public opinion”。汉语中,“舆论”一词的历史比“民意”更悠久。“民意”强调从社会基层舆论出发、与官方意志相对应,而“舆论”一词更加具有中国特色。[1]中国舆论学主要强调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和宣传政策,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已有显著成果。

2.舆论传播学的发展。舆论是在传播中形成与扩散的,个人意见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在社会中形成舆论继而影响他人,因此,舆论传播即研究人类社会舆论的历史、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舆论传播的两大要素就是媒介与传播。由于传播现象的广泛挖掘,各学科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逐渐增多,也使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广泛。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主要有以下几类学科:舆论传播学与传播学,舆论传播学与政治学,舆论传播学与政治学及舆论传播学与新闻学。

二、舆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一)何为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1.各种媒介是报道世界上新闻必不可少的把关人;2.人们需要把关人帮助决定哪些是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哪些问题值得他们关心和注意。

(二)议程设置的功能。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曾将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视为媒体最重要的三项功能:1.媒体设置报道时间:及时报道。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报道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它在时间范围上,是媒体中长期的系列报道活动。2.媒体设置报道内容:人文诉求。新闻报道的首要内容,是密切关系人民生活的讯息。因此,在公众本身获取消息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对媒体信息诉求会更强烈,特别是重大事件或灾难发生之时,此需求一场强烈。当然,这种选择必须建立在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上。3.媒介积极行动:引导舆论。日常生活中,媒体的议程设置主要是通过报道的选择和呈现来完成的。大众媒体一方面要通过新闻触角及时发现社会中的阴暗面使被监督者迫于舆论压力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给受众带去心理安慰。使舆论向积极方向引导,帮助公众从心理上树立起面对困难的决心。

三、人民网2011年“两会报道”议程设置

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理论则关心引导至特定方向,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两会”报道是我国舆论引导中的典型形式,其议程设置模式因而更具有典型性,其大致经历是:(底层)舆论―媒介(政策)―舆论,而不只是简单的:媒介―舆论。[3]人民网的报道按照以下四个方面议程设置和叙述框架来对报道内容进行编码和叙述。

(一)由下到上设置公众议程

人民网在“两会报道”期间,利用微博和网页形式收集了大量底层关注话题,当关注话题同一性增强后即形成了公众舆论。同时还为代表与委员开辟专栏,广泛收集采纳民意,形式囊括了网页、手机等多种新媒体,极大得增加了民众参与度,传播层面覆盖率极高。同时,在意见栏下方会有代表和委员评论,参与民众也有评论权利,层层评论意见的叠加,使之成为全国公众的议题,从而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舆论环境、更加强大的舆论波。

(二)由上到下引导公众议程

在“两会”召开前,人民网设置的“你最关心的十大热点话题”采取网络投票方式鼓励网民投票进行本届大会讨论话题的议题设置。(见表1)但事实上,也是由媒体进行了第一次把关,选择了民众普遍关注话题,采取公开方式引导公众从中选择他们希望的议题。而媒体所引导的话题恰好是符合官方意愿的,由此形成了民意与官意的统一。

(三)给事件下定义或结论

在人民网对“两会”的报道里,我们处处可见此种“下定义”或“下结论”的报道手法,旨在对公众强调此议程的重要性,引导公众从潜意识里去认可它,从而形成舆论合力。

以下摘取人民网关于“两会报道”的几个片段以说明此点:1.共话两会之十――司法公正民心所向“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2.第一生产力的威力在行业。行业承担着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重任,是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的“尖兵”。3.奠定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优先发展的重大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郑重承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承诺已写进“十二五”规划,令人振奋。不仅是媒体报道中采用这种方式,代表委员的发言也使用此方法,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更加具有权威性。在这里,代表委员以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地位对设置的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舆论过程中积极引导热门,从而将舆论推向高潮。

以下也摘取部分人民网“两会“报道中代表委员的发言:1.三亚有着一流的旅游度假的自然风光,硬件设施的完善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但是整个城市软环境的提升却任重道远,而法治环境可以说是三亚软环境的核心。因为法治是现代城市治理的核心理念。――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2.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在预防上下工夫,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达到延长国民寿命,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3.解决“用工荒”的根本对策在于产业创新、转型,但转型升级并不是说转就转、说升就升,需要若干年的持续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

而在国家领导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代表委员的声音还是基层民众的舆论都无一例外的被囊括进去,成为了一种具有权威性的公众舆论,从而形成共同服从的强制性意见,要求全社会成员都遵守并执行。这种权威性同样也采取了下定义和结论的方式: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四、未来舆论传播的议程设置展望

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受众的选择权十分有限,甚至没有选择信息的权利和机会,通常是不知不觉地进入媒体设置的议程,只能得到什么就相信什么。而在互联网上,由于受众处于主动选择的地位,不仅可以选择他人设置的议程,而且可以参与设置议程。因此随着传统媒体电子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媒体的议程设置将会继续采取此种受众与媒体互动,共同设置、相互制约的方式,大致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

人民日报传统强势媒体,其电子化产物人民网已经与报刊形成很好结合互动关系。在经验丰富的传统媒体引导下,网络媒体将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同时也不会丧失其监督功能。同时,议程设置的形式也会丰富多样,全面调动社会全体参与进来,也加快了各新媒体的普及率。舆论引导也将更有序、更快速、更广泛。

(二)舆论领袖和公众互动

在人民网对“两会”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代表委员和公众的接触使得双方信息流通更直接,减少了传播噪源和流失的过程。舆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也将更为贴近民意,会与官方意愿达成更高度的一致性。此外,在这种多方互动的议程设置里,还存在一个目前没有解决的难题:新媒体的高度自由导致议程设置的转化不受控制。由于新媒体的自由度高,给监督带来不小的难度,再加上信息流通速度和更新都较快,使得旧议题要不停面临新议题的冲击,循环往复,引导难度也因此提高。可能此时的议题是与官方意愿相一致,而几分钟后就转而相悖。在此过程中的如何提高监管力度,帮助议程设置保持与官方意愿相一致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新闻事业是党领导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闻报道、信息传播、舆论引导都必须遵循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是媒体报道的方针之一,也是政府的媒介的首选要求。除了政府的政治议程,我国媒介议程开始逐步变化,一部分权利放到在民众的受众。而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步,舆论传播领域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扩大,议程设置将在政治性和民主性中寻找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6

关键词:农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ust explore the public new ways, new forms and new methods in new situation suitable for the needs, based on its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take the work objects as the subject treated which have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in order to 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required to work for the grassroots, it is welcomed by the masses.Key words: land reclam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D410文献标识码:A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 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 想道德保障”。

近年来,江苏农垦下属农场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垦区中心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提出在农场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生产区党支部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管区党支部从强化道德教育入手,着力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居民积极投身新的道德实践,初步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以群教群、以德治场的新路子,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的由来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就部分职工居民而言,参与市场竞争、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了,但诚实守信、主持公道、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却有所淡化。就不少干部而言,工作水平、能力与工作的要求显得不相适应,自身形象与群众评判标准显得不相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引发一些党员、干部和职工居民道身上出现道德“偏离”和“失控”,滋生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言和行,不少干部感到无所适从。审时度势,借鉴道德评议创新载体,用道德评议覆盖教育“盲区”,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它是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具体实践,是覆盖法律和行政约束力之外“盲区”的有效载体,哪些法律管不到,行政管不好或管不了的事和人,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能够解决好。同时,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也是社区职工居民自治内容的延伸,是职工居民自教的好形式,成了支部工作的“好帮手”,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无人做、做不了的问题。

2、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的基本做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农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力求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推动了农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基础。

在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管区党支部以“发展、富裕、和谐”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和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质为目标,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农场提出的“务实从严创大业,兴场富民展宏图”的工作思路,不断将“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工作引向深入,在评议实践中通过规范引导、精心运作,讲究实效。

一是在评议员得选择上,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

做好基层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贴紧中心工作做,贴近群众生活做,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明确要求各支部从实际出发,规范道德评议行为,引导干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扶正祛邪、扬美抑丑的社会新风尚。评议员队伍的素质决定着评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农场把精心挑选评议员,健全评议组织网络作为开展评议活动的首要环节。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挑选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及职工居民代表参加,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会长。

二是在评议内容的确定上,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是根据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的言行来确定主题,如:邻里不和,子女不孝,损人利己等;二是根据中心工作的任务来确定;三是根据群众议论的热点来确定,如公益事业、愚型消费等。可以从正面宣传典型,弘扬正气,也可以从反面教育帮助,促其转化;做到文明事有人夸,不道德的事有人管。由于坚持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效果出发来确定评议话题,因而保证了评议活动能贴近职工居民,贴近生活,行之有效。

三是在评议标准的把握上,注重规范性和实用性

允许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有明确要求。农场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慈善互助、爱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评议主题,使之更加贴近群众实际。

四是在评议方法的运用上,注意灵活性和艺术性

在评议活动中,注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事件,因人而异、因事制宜, 评议过程中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把评人与评事相结合,伦理评议与事实感化相结合,正面教育与侧面引导相结合,评问题与解难题相结合,平时评与年终评“星”相结合。力争通过扎扎实实的“三德” 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教育评议活动,在全场积极倡导新的生活观念、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型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

开展评议活动,做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实践中我们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总结提高中辐射延伸,不断增强其实效性。首先,要准确定位。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但他是党支部开展工作的辅助手段,是补充而不能替代的。其次,要把握要点。评议前精心准备,针对评议对象特点设计评议方法;评议中根据不同的评议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讲透道理,使评议对象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能够信服和愿意接受;同时注重尊重个性,把握评分分寸,避免事与愿违导致矛盾激化;评议后适时跟踪回访,继续做好转化工作,使这一载体发挥积极作用。第三,要双向评议。在评议中提高干部的威信,增强说明力、感染力,强化评议效果。

3、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的成效和影响

多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是新形势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探索,实践证明,这是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壮大了,改过去思想政治工作靠少数人作为现代干群共同参与做;形式灵活了,改由过去的单向灌输为现代双向互动,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劝导力、说服力和社会影响力;局面活跃了,改过去干部怨群众不讲理、群众怨干部不问事为现在互评互议,相互沟通,融洽了党群、干部关系。道德评议活动不仅符合上级关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而且顺应了群众对道德建设的愿望,方法简单易行,干群乐于接受。

二是提高了职工居民素质,淳化了场风民风。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对道德实践进行正确引导,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完全融汇到职工群众的实践中,找到了先进动力,产生了持久生命力。从“以德治国”的高度,维护了农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握了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加强了以道德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了新时期农垦人形象并使之成为全场广大职工居民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职工居民所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农场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推动了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到的评议的开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动了职工队伍建设,提升了农场在同行中竞争力,优化了农场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改善了农场创业投资发展的软硬环境,美化了农场内外的环卫等各局面。通过文明创建在全场干部职工中形成争当“三化”建设排头兵,创农垦特色、奋发向上、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崇尚创业、守信守约、顾全大局、行为得体的共识。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成为促进全体职工群众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不断深化我场三个文明建设坚实思想基础。如以农业管区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把管区的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广泛开展生态农场建设为主题内容,通过开展职工道德评议(论坛)活动,提高了职工居民投身建设生态农场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是促进了和谐农场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产生了牵动方方面面的巨大作用,推进了农场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促进环境、促进经济、促进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在评议中建设人的道德环境;在评议中理清人的思想秩序;在树立农场形象中,树立人的精神形象,在提升农场文明程度中,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7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优博;计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工作,已纳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项启动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创新精神,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1]。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

二、历年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自1999年首次进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至2011年共进行了13次,共评选出中国156个高校/科研单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279篇,提名论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的说明,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评选工作进行13年来,评选结果平均为每年98.4篇,说明评选工作符合“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0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90万人,评选出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的0.2%。在评选第一年1999年,参评论文基数仅为8 957篇,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占总数的1.1%。可见,虽然随着国家博士生的逐渐扩招,每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达到6.38万人,然而,论文评选依然不超过100篇,使得获评难度急剧增大,获评几率大幅降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然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的参评论文基数将大幅上升,获评论文将低于总数的0.2%,显然这将大大降低参评博士生的热情,无法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议能够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将获奖论文的数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与评选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历年获奖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一)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单位包括全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即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至2011年,1 279篇获奖论文共来自156个高校/科研单位,对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获奖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响效果。获奖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单位如表2所示。

中国科学院共有44个下属科研院所获评优博论文,总数达18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获奖总数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规模庞大,2011年共有4 832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评选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拥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导师,其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为培养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外,全部

是国家“985工程”一期大学。这一方面说明“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都是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985工程”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56个学位授予单位中,包含了 39个“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个“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说,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768篇,加上中国科学院的184篇,这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共产出952篇优博论文,相当于25.64%的学位授予单位产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说明中国优秀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核心群体。

(二)学位授予单位的洛特卡分布统计

(四)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分析

将历年获奖论文的数据,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一级学科获奖论文的总篇数,以及其中指导老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同样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选择Pearson(皮尔生)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为0.836,大于0.8,说明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同样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将其中指导教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与总篇数进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学科如表6所示。

在85个获得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中,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平均为32.74%,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一级学科而言,将近1/3的获奖论文来自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并且,超过50%的一级学科有20个,有4个一级学科相关性达到100%,分别为公共管理、军制学、社会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相比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以一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更加明显。显示出一些学科获奖论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8

一、点明论题,暗示主旨。

有些议论文,是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来论证问题的。这类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在。

如秦牧《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结尾时点明中心论题的:青年人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选择正确生活道路。又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结论和论点也是统一的,故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理想的阶梯》一文,用两个比喻归结上文,深化“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的中心论点,激励青年为实现光辉灿烂的理想而奋斗。再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在结束时,既概括全文内容,又同开头部分提出的论点相照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论述中心:总之,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这样的结尾,不仅突出了中心,还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三、引用名言,深化中心。

即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作文章的结尾,达到“立语言而居要”。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结尾“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一句,是仿照怀特黑德的名言自拟而成的,语言精辟,深化了中心思想。运用该法应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

四、鼓舞号召,提出希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以情取胜的。此法都在前文感情的基础上,发出号召或呼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但使用此法,应忌空喊口号、空洞无物,要做到情有所根。如《从三到万》结尾提出诚恳的希望,引导读者联系自身作深远的思考。

也有些文章常在结尾时提出希望,预示未来。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就是如此:同学们!从开始有人类社会以来,没有哪一个社会能与共产主义社会相比。什么理想也不能同共产主义这一更崇高更伟大的理想相比。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要有这个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最好的年华贡献给这个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

五、画龙点睛,篇末完题。

有人认为只有狭义的散文常用“画龙点睛”之笔,其实议论文也有在篇末“点睛”,借以完题的(完题,即指完成论述过程,完整而有相当的深度而言)。如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结尾:从“文艺批评”方面看,梁实秋这条文化走狗毕竟是精疲力竭,毫不中用了。因此,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

这个结尾,最终画成了一幅完全切合梁实秋身份的狗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并完了题。

六、抒情描摹,远瞩前景。

如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就是对革命高潮到来的热情的展示:它(指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个结尾情理相宜,强烈地感染着读者,使读者受到莫大鼓舞,因而决心用自觉行动去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

七、文意已尽,自然收尾。

大多数的议论文,都是“问题解决”了,文章也就结束、收尾。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分析、阐明了为什么要“改造”和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后,用三句话自然地结束了全文: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三句话,水到渠成,进一步肯定了“改造”,很自然地收束起来。

八、指出教训,强调深意。

如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结尾时说:就这样,个人(指李自成)的悲剧扩大而成为民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深刻的。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9

4月8日,全县宣传工作会议在县财政局会议室召开,会议上宣传部主要领导宣读了2007年思想宣传工作方案以及评分标准,精神文明办陈颖林主任宣读了黑河市2007年全市精神文明工作会议精神,刘剑利部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工作报告,我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二人参加了会议,现将此次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向县委宣传部做如下汇报:

4月12日,我镇召开了七届十二次党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2007年全县党建工作,之后党委副书记郑国锋同志在会议上汇报了全县思想宣传工作会议的精神,主要汇报了县委宣传部的考核细则以及刘剑利部长的工作报告,并结合我镇的实际工作制订了2007年全镇思想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如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镇的思想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理论武装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以及文化文艺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软件材料还受到了县委宣传部的好评,总体成绩比上年又进二名,居全县第三名,这是我们双山镇思想宣传工作取得最好成绩的一年,在2007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我们会制定出一整套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好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7大全会精神,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智力支持、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

二、具体任务

1、重点抓好中心组、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认真制定全年的学习计划,继续按照每星期三、四的两天早会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并且邀请县党校、记者站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我镇讲课,借助外力提高自身理论武装工作。

2、新闻信息工作要继续加强,在上一年的搭建信息传播平台的工作基础上,重点抓好完善和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平台的带动辐射作用。积极宣传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好政策、好项目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3、文化文艺工作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强化精品生产创作,不局限于扭扭秧歌、跳跳舞的范围,要扩大范围,尽量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比如:举办画展,挑选出民间的业余画画爱好者,集中展出他们的作品,最好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材为背景。举办竞技比赛,全镇范围内在农闲时间开展一次农民运动会,展现出新农村的新气象。

4、精神文明工作还是要以展新村为示范村,进一步深入开展“整庭院、治脏乱、修好路、植足树”四项工程,建设环境整洁的新农村。认真开展好“十星级文明户”工作,把各村的符合要求的文明户按照程序选出来,带动其他家庭向其学习,以点带面,最终使全村都达到十星标准。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10

建议一根据上海城市地位、文化发展需求重点,增加文化财政投入,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1、建议加大文化财政投入,提高市级财政收入中对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比重。通过立法保障文化投入增长,并在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投入、重点文化事业投入方面进行定位、量化。

理由一:近几年来,上海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有逐渐下降趋势,上海的文化财政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对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为0.52%,落后于浙江(0.86%)、北京(0.76%)、宁夏(0.72%)、海南(0.63%)、天津(0.61%)、山西(0.56%)、云南(0.54%)等省市,仅居全国第十位。

理由二:近年来上海财政收入逐年增长,文化投入比重徘徊不前,文化投入总体偏低,与上海城市地位、文化建设目标、市民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理由三:上海文化事业费支出比重与教育、卫生、科技事业费支出的比重,有不小的差距。

2、建议强化文化政策扶持。随着上海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需要对上海原有的文化投入渠道和方式进行开拓,广泛吸引和利用民间资金和民间渠道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对公共文化事业、文化遗产事业、重点文化事业等制定更为积极的人、财、物政策。二是制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增加民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团等设立中小型文化基金。

建议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文化战略布局

1、建议恢复延安中路儿童艺术剧场,并在此基础上筹建上海儿童艺术中心,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美育教育的综合场所。儿童艺术剧场于1958年在宋庆龄主席的倡导下建立,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消失,至今尚未恢复。

2、建议将延安中路上海展览中心改建为上海艺术博物馆。

理由一:上海艺术展览场所的规模和设施,已明显落后于北京和江浙地区,如上海美术馆的面积仅为北京美术馆的三分之一、浙江省美术馆的五分之一。一些海内外大型展览因受场馆限制,不得不移往江浙两省,专家担心,长此以往,上海作为全国艺术展览中心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理由二:上海的美术藏品极为丰富,由于缺少场所,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

理由三:随着会议中心的位置逐渐移向浦东新区,上海展览中心的会议功能逐渐淡化。

理由四:由于中心的地理位置、空间、高度、采光等条件非常适合举办大型艺术展览,将其改建为一个集展示、交流、培训、收藏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可填补上海缺乏固定、大型艺术展览场馆的空白。

3、建议将延安中路中路的“大世界”建设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代表艺术门类、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农民画、评弹等)的场所。

4、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剧场资源、合理建设中小型剧场,满足中档海内外演出团体的演出需要和中低收入阶层市民的文化欣赏需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和院团指定、划拨专门的剧场,为其提供优惠使用政策或由剧团自主经营。

理由一:目前上海的大型高级剧院不少,主要接受世界一流艺术家、顶尖剧团来沪演出,而对大量中档艺术水准和中低档收费标准的剧团,则缺少足够的接纳空间。

理由二:十几年来,随着中心城区的改造建设,一批剧场被拆除,至今没有得到重建。

理由三:上海的一些剧种剧团(如京剧、昆剧、话剧、木偶戏、滑稽戏)拥有专门、固定、自主经营(或享受优惠政策)的演出场所,有利于降低成本、票价,培育文化市场,锻炼年轻人才等。而沪剧、越剧、淮剧等没有专门、固定的演出场所,场租成本不断提高,不但影响剧种剧团的经济效益,而且阻碍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建议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城市的成功经验,规定新建和改建的城建项目必须将总经费的1%作为公共艺术投入。该项法规的雏形出自德、意、法等国,美国费城于1955年正式出台,芝加哥也于1957年开始实施。据悉,我国深圳已借鉴和采用了这项法规。

建议三加大对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的扶持和规范力度

1、建议对上海的文化产业进行鼓励、支持和监督、规范,打造一批自主、规范、竞争力强、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型文化企业。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和世博会举办的双重契机下,上海要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发展氛围营造、文化金融贸易运作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2、建议在赛车场、生态岛、迪斯尼乐园等的建设及配套产业中加强文化含量,将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做大做强。在经济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上海必须坚持走以文化消费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努力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娱乐休闲之都。

3、建议研究和开发针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金融投资产品,在创意产业领域尝试引入风险投资。目前上海的创意产业总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城市。在未来五年内,创意产业将成为上海文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需要大力扶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

4、建议加强对作家艺术家工作室的扶持力度,鼓励艺术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建议制定计划,在五年内推出“百人计划”或“”,成熟一个挂牌一个,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可在市政府支持下,由文联具体负责实施。

建议四提升上海的文化原创力

1、建议继续保持和发扬组织文艺工作者下生活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抓重大选题、重大工程项目的文艺创作时,政府支持、帮助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目前上海文艺创作缺乏原创力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作家艺术家心态浮躁,难以潜心深入生活;一些作家艺术家虽有深入生活的愿望,但缺少平台和组织。

2、建议建立一套对重点扶持的文艺作品的客观、公开的价值评估和资助体系。目前上海对于文艺创作的投资,对已成型的创作项目关注较多,对需要从源头抓起的创作项目关注较少,重视不足。建议建立一套符合文艺创作规律的作品评估和资助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改善投入机制,对苗头性、创意性的创作进行先期投入。

3、建议每年制定打造精品力作的规划,对于重要创作题材加以关注和投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展开集团性运作。建议对上海本土题材进行梳理,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选题的创作。梳理对象包括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上海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变化发展的历史等,确定重大选题,整合力量创作,争取推出一批本土题材优秀原创作品。

4、建议加大对文艺创新平台的投入。如进一步增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对于新人新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原创作品大量涌现。

建议五加强对上海文艺评论事业的扶持力度

1、建议加强对上海文艺评论事业的扶持力度,对人才、队伍、作品、阵地等进行规划建设。长期以来,上海的文艺评论力量和影响力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优秀评论人才少、优秀评论作品少、评论作品发表阵地少、文艺评论的社会地位下降等等。文艺评论能力的下降,是上海文艺创作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

2、建议在各类文艺评奖过程中切实加强文艺评论的含量和作用。目前有些文艺评奖的含金量较低,与文艺评论的薄弱有一定的关系。广泛深入地开展文艺评论,能够提升评奖的权威性、提高评奖的公信力,使评奖真正起到促进创作的作用。如在初评和终评之间规定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开展专业评论和公共评论;在艺术实践奖项中设置评论奖,形成创作实践和评论相辅相成的格局。提高评奖、审核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以便准确而及时地发现优秀人才和作品。

3、建议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的发表平台。目前上海的部分主流媒体刊登文艺评论的版面少、周期短,对文艺作品往往以宣传代替评论,评论缺位现象较明显,媒体记者的专业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上海的专业评论媒体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大多面临生存困难。建议主流媒体应以固定的版面和时间发表文艺评论作品;对媒体记者的文艺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专业文艺评论媒体的投入和支持;对于重点文艺创作应集中评论力量和资源,开展研讨争鸣,促进作品的提高和完善。

4、建议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通过支持民间社团来整合各方评论力量和各类资源,开展文艺评论,加强文艺实践者和文艺评论的联系,提升文艺评论的影响力。

建议六加强培养优秀文艺人才的力度

1、建议建立鼓励艺术院校毕业生事业发展的机制。目前,上海对文艺人才的资助政策较倾向于已成名的文艺家,对尚未成名的年轻艺术人才不够重视。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无法安心投入创作,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要在科学、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的前提下,对确有艺术资质和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进行资培养。具体措施有包括给予一段时期的生活补助,仿效巴黎政府为指定青年艺术家提供一段时间的工作室使用权,仿效一些欧洲国家为外来艺术家提供短期经济生活保障、为本地的艺术创作项目服务等。

2、建议培养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经济市场,为本地和外来文艺人才提供自由、多样的就业发展机遇。

3、建议研究设立引进外地文艺人才的计划,引进全国各地具有潜质的中青年艺术人才。要吸引并留住外地文艺人才为上海所用,除解决他们的户籍和及时进行专业水平认定外,更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机遇。在这方面,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的功能和作用应得到进一步增强。

4、建议有计划地对已成名作家、艺术家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学习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文艺理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为他们成为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5、建议建立人文翻译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提高人文翻译水平,规范人文翻译行业,促进人文翻译的发展,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6、建议恢复“上海文学艺术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繁荣发展上海文艺事业的标杆,激励上海作家艺术家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理由:上海文学艺术奖创办于1988至1989年,原由上海市文联主办,1991年正式定名为“第一届上海市文学艺术奖”,是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上海文学艺术的最高荣誉。“上海文学艺术奖”于1993年、1995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1998年、2002年断续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此后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中止举办。作为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大量杰出人才和优秀作品的城市,应定期对其中的大师级人才给予表彰,引导更多年轻文化人才为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作出贡献。

建议七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和美育教育

1、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艺术普及课程,包括有计划地编写美育教材、培训美育师资力量,对美育教师进行上岗考核;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设立具体考察内容和评价体系,使义务教育向传统文化和美育倾斜。

理由:目前的上海艺术普及课程大多未被纳入正式教学和考核范畴,往往成为单纯的娱乐课程,师资力量水平较低,有误导少年儿童的现象。

2、建议加强专业文艺院团与义务教育系统的合作,通过调研,探索双方合作进行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建议搭建公共文化信息平台,对美育教育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并对中标单位予以政策支持。

4、建议资助、维护少年儿童文学艺术类期刊。

5、建议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兴办社区少儿文化艺术教育事业。近几年来,上海新建了不少大型社区。与社区其他设施相比,少儿文化娱乐场所、课外美育教育的硬件与软件均十分匮乏。

建议八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

1、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适当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并加以考核,让少年儿童从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及保护传承意识。

2、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并给予中标单位以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向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普及时进行管理和监督。

3、建议在“大世界”内筹办一个规模较大的上海戏曲曲艺博物馆或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使上海拥有一个展览演示、传播弘扬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固定场所。

建议九充分满足市民文化娱乐需求,全面提升市民文化鉴赏水平

1、建议建立文化惠民活动的长效规划和运作机制,并切实加以落实。目前,上海的群众文化设施硬件以及市民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逐渐提升,但群众文化的内容比较贫乏、空洞,软件与硬件设施难以匹配,缺乏合理布局和长效机制。

2、建议健全群众文化发展政策,鼓励和扶持民间基础创作队伍,并对其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给予重点培养。大力扶持“民办公助”的群众文化单位,定期组织展示评比活动,活跃社区群众文化,提高文艺普及水平。

3、建议建立将文艺软件资源与社区文化硬件资源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文联及各协会有计划地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社区普及文艺知识。建议加强对群众文化场所建设的管理与监督,发挥文艺专家的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场所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4、建议指定和资助一批文化福利项目,并向全体市民发放“文化福利券”,让市民自由选择政府推荐的文化娱乐内容。

5、建议提高文化艺术节庆的群众性与参与度。上海一些文化节庆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不足,缺少具有民族风格和城市风貌、全民参与的大型文化节庆。建议通过对上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意设计,将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旅游节等整合为一个普通民众都愿意参与、且都能够参与的,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大型文化节。

6、建议编写、出版多种适合农民工阅读的关于上海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信息的读本,免费发放或廉价出售,让农民工更快、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7、建议利用市区的剩余、闲置文化资源,在城郊结合部开设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价格低廉的“农家书屋”,为农民市民提供健康、优良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建议十重视发挥文联在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

1、建议在文联设立若干专项文化基金,同时引进资质评审、人才准入、项目评估等相关机制,利用文联作为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专家资源,对公益文化项目、优秀艺术人才进行扶植和培育。

2、建议加快建设“上海文艺家之家”,为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打造适合创作演出、观摩培训、学术研讨、休闲娱乐的硬件环境,以利于文艺工作者广泛参与文联组织的活动,获得更多专业创作、鉴赏、交流和培训提高的机会。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11

关键词:舆论导向 议程互动 “打黑除恶” 重大事件

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世界经济论坛也在这年出现一份报告:“腐败将在未来的时间里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13年后的今天,重庆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2009年6月15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新闻会,宣布启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10月29日,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截至10月28日,共抓获涉嫌黑恶及其他犯罪人员共2954人,缴获各类枪支79支,子弹1482发,手雷4枚,管制刀具221把,冰毒62.01公斤;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7.43亿余元……重大涉黑团伙……160多名骨干成员全部被缉捕归案。日前,检察机关已批准逮捕814人,涉黑恶案件36件327人……”

理论背景与取样

理论背景。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安全的需要指“人们寻求依赖和保护,免除危险和威胁,希望有稳定安全的生活保障,并且能够受到保护,有效地避免焦虑和恐怖,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打黑除恶作为平安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正践行着服务型政府的诺言,给人民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公众出于对安全的本能需要,也竭力维护自己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权。媒体作为公众了解世界的窗口,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好沟通上下情的本职工作。

随着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信息的和传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三大主体正是基于各自对安全需要的不同价值判断,积极设置议程,形成不同的舆论场,不断碰撞互动,使舆论大潮向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向前进。

研究方法及取样。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横向比较,揭示不同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和共性;分析传播内容,从呈现的主题来推断传播者的关心、态度及价值;探究公众议程的内容,考察其倾向,揭示他们的需求、关心等。定量统计分析后,再用思辨性方法对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导向需求进行总结。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网址大全”,从结果中随机抽取10个网站。统计各网站排名前5位的“新闻”、“论坛”(或“社区”),各选取得分最高的两个新闻、论坛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即新浪新闻和搜狐新闻、天涯社区和百度贴吧。

操作发现,新浪、搜狐有专题,样本较易获得。百度贴吧有一个“重庆打黑”吧,取其全部有效帖子为样本。样本的时间范围均为2009年8月~2010年1月15日。天涯社区,系统不提供历史记录(查询时间:2010年1月15日,15:56),遂放弃。考察排名靠后的猫扑大杂烩,无主题分类,不便进行样本采集。

三大议程的辨析

本文认为打黑议题的形塑涉及以国家机关为代表的政策议程、以传统媒体及其网络延伸为代表的媒介议程和以网络论坛为代表的公众议程。

“政策议程首先要确认‘值不值得、应不应该’解决某一问题,对与问题有关的客观事实作出明确的主观认定,本质上更倾向于是一种行动议程。”因行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政策议程从6月15日后,采取阶段性的方式。梳理各媒体的报道,政府机构内部的相关会议只有7月31日的通报会和9月19日起的成果汇报展。面向媒体或媒体人的直接信息传递有:8月8日文强落马、8月17日曝光进展、10月16日介绍最新情况、10月21日的媒体通报会。直到10月29日,市政府举办新闻通气会。此后的审判情况,主要由法院来设置政策议程。至此,政策议程占领了舆论高地。

媒介议程最初扮演着提供、传递议题的角色。随着行动的进行,尤其是网络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开始以其独特的视角,竭力挖掘一系列相关新闻,把对事件的思考引向纵深,放大了议程的影响力。进入审判阶段后,对于各案件的报道及剖析,特别是在“造假门”中,为公众提供了比较客观的评论和具有深度的思考角度。媒介议程站到了“意见领袖”的高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着主流意见,并引发广泛的社会思考。

在政策议程和媒介议程的基础上迅速形成公众议程。因涉及社会热点,具有普遍合理性,回帖数量和持续时间都不同程度地增加,公众议程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影响力逐渐扩大,释放出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

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议程互动

行动启动――第一次对媒体的会议(2009年6月15日~8月16日)。政策议程最初以新闻会的形式对外传播,以实现与公众交流信息的目的,同时争取民众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新闻会“本身也起着象征信息重要性的作用”。一个多月里,媒体的报道微乎其微,公众获得的相关信息几乎为零。直到8月7日,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文强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至此,媒体和公众都对打黑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两大新闻网站均从8月14日起出现相关报道。此阶段,三者的互动并不存在,但已有了萌芽的迹象。

究其原因,本文认为:(1)行动本身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性质,决定了官方对此守口如瓶;(2)媒体存在一定的“刻板成见”,没有觉察到此次行动专项性的决心、强度和力度;(3)直接的黑恶势力的受害人毕竟是少数,且也没有通畅的渠道和适宜的时机将分散的民怨凝聚起来。

曝光进展――成果展――新闻通气会前(8月17日~9月19日~10月28日)。8月17日,各媒体参加市公安局一个重要会议后,均在重要版面刊登了67名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姓名及涉嫌的罪名。传统媒体设置的议题,经网络迅速扩大、发展,形成了共同的媒体话语和媒介议程。由于事件性质及信息源的特殊性,媒介议程主要停留在对官方公布的涉黑涉恶人员的背景、犯罪活动等报道上。但出于职业敏感,媒介议程的设置逐渐以媒体的专业视角进行深度性或调查式报道,开始显现出重要的导向作用。9月17日,在市政府自主新闻会上,与会记者提出“‘打黑除恶是否能够持久’、‘……被,……消息是否属实’、‘打黑除恶……是否会对重庆的经济造成影响”三个问题。发言人文天平对此一一作了回答,还主动提供一条涉案官员的消息,强调在时机适当的时候,将召开专题新闻会。他还提到BBC记者在门口拦着他追问。可见,政策议程和媒介议程已经开始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并逐渐升温。

“重庆打黑吧”在媒介议程的影响下于8月28日建立,反应迅速,议论较集中和自由。随着议题的增多,内容和角度不断变化,公众被激起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纷纷参与讨论。两者的基调和立场基本一致。尽管公众议程设置发挥了网民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形成了比较广阔的舆论空间,但也正由于公众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充分自由地表达意见,使得公众议程不够深入。网友的意见趋于简单、极端化,多是对行动本身表示支持,对涉黑人员表示痛恨等言论。9月19日起的阶段性成果展,警方对打黑信息的仍很谨慎,拒绝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但成果展的消息被“暗访”后,媒介议程为公众议程提供了更能激发其兴趣的信息来源、参考架构等。

10月16日,在出席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前,向媒体代表们介绍了重庆打黑的最新情况。此后,网民踊跃跟帖表态,政策议程与公众议程在政策主体的引导下开始出现互动。

10月21日,市委宣传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行动的有关情况向媒体通报。政策议程和媒介议程的互动升级。

综上所述,三大主体的议程最初呈现“两级传播”的特征。政府和媒体出现简单的互动;公众只是单向度接受媒体信息,并开始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设置议程。后期,网络论坛和政府开始有了相对间接的互动。总之,此阶段,三者的互动态势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新闻通气会及以后(10月29日~2010年1月15日)。本着信息公开的原则,10月29日的新闻通气会详细通报了打黑除恶工作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网上同步文字直播。政府是真正的还政于民,充分尊重和体现民众的意志,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争取民众的支持。通过新闻会,协调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树立了政府的形象。政策议程在适宜的时机被设置,为媒介议程和公众影响提供议题,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就媒介议程而言,国内外各大媒体都积极参加此次新闻会,新华网重庆频道还进行了视频现场直播、图片同步发送等,提高了传播效果。

政策议程的巧妙设置,媒介议程迅速扩大其影响力,并在后续报道中将其强化。公众实时接受前两者的信息,网民间广泛参与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浪潮。

论坛上发表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等,又被媒体所转载或者综合整理包装后进行报道。将其传达到政府,并且又引导公众对新的议题进行热烈讨论,最后形成三者的合力。

由此可见,几乎与通气会同步,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议程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而且舆论表现得高度一致。

媒介间议程比较:(1)分别对两大新闻网站的全部新闻按每月的报道总量进行统计(2009年8月~2010年1月15日),截至9月中旬,两者报道数量的趋势基本吻合。随着涉黑案件的陆续审理,新浪的报道数量急增,达到了顶峰,而搜狐的报道出现了一个微小的波动。10月中下旬,围绕着通气会的召开,新浪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后,报道量有所下降,而搜狐持续缓慢增长。到11月中旬两者报道数量的趋势又趋于重合。此后,态势基本一致,均在12月中旬达到新的报道高潮。此时,恰恰是“造假门”闹得沸沸扬扬的时期。(2)将报道主题分为律师、推广打黑、打黑行动、打黑英雄、涉黑人员、审判情况、思考建议、李庄案和其他。新浪和搜狐的相关报道主题的内容基本相同,从数量来看,都对审判情况较关注。综合以上报道数量和主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前期两者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媒体基于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对形势评估不一的结果。共同话语的形成是与公众议程互动的结果。媒体掌握到舆论大潮的正确方向,相互碰撞后趋于融合,形成舆论共振。同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各界都对民主法治的建设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热情,体现出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此外,从新浪的报道来源还可得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月的报道量分别为0、1、93、63、120、38篇和3、8、129、43、111、46篇。很明显,议题最初由传统媒体流入网络媒体。随后,两者的互动愈演愈烈,议程在两者之间来回流动,共同影响公众议程的设置。至于媒体融合以及视频新闻、综述等问题,本文还将进行深入的实证探讨。

媒体与公众的议程互动:(1)“打黑吧”帖子量与新浪报道量的趋势基本相同。但12月中旬以后,公众议程的讨论持续高涨。同期,主题量趋势与媒介议程一致,但对同一主题,回复帖子增多,说明针对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公众希望广泛地进行深入讨论。公众议程最初确实受到政策议程,尤其是媒介议程的影响。但经过几个月的交锋后,公众变得理性,具有自己的判断,对问题的思考进入纵深。(2)梳理内容发现,公众较关注的主题有推广打黑、打黑行动、打黑英雄、涉黑人员、审判阶段、希望处罚、思考建议和其他。相应主题与帖子数分别为52、37、57、45、22、11、114、16篇和450、250、423、171、117、95、557、89篇。可见公众较关心的是“推广打黑”、“打黑英雄”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建议”等,而媒体报道偏重于“审判情况”。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正体现了媒体传递信息的本质。公众了解到相关信息,开始自己思考,发表各自意见,并进行交流。主题为“重庆打黑思考”,就有38篇回复帖子。它提出“是否意味着政治改革序曲奏响”的思考,并提出建议――“实现民主”。

案件审理阶段(9月中下旬~2010年1月15日)。两大网站对此几乎聚焦于两点:对案件庭审情况的客观报道;围绕“造假门”事件引发的相关报道和思考。对于前者,“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报道是对传媒的本职要求。后者,不仅再次掀起舆论浪潮,还引发了对舆论监督等重要问题的思考。

2009年12月14日,“一起国内罕见的涉黑案件‘律师造假门’被曝光。‘捞人’律师李庄涉嫌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被批准逮捕”。这条新闻是以精确到分的程度播发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各方的热议与思考,引起了对律师职业操守、刑辩律师困境等的思索。媒体及时发表政府、专家学者等的观点,引导正确的舆论。并没有出现让人担心的“媒介审判”,尤其是对这么敏感的话题。政府、媒体与公众再一次形成互动,共同促使案件的审理顺利进行,表现出舆论的进步性。

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导向问题

在重大事件中,面对各方的导向需求,尤其是三大主体,舆论引导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并努力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或政策措施,掌握话语权,引导主流舆论,实现与公众真正的利益融合。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如实、及时地传递信息,引发进而引导正面舆论扮演好桥梁的角色,树立好政府的形象,并使上下情及时交流。作为数量巨大的公众,应在平时提高媒介素养,树立接近与使用媒体的意识。面对重大事件,不盲从、不恐慌,积极主动地从政府官网、主流媒体等渠道获得信息。只有三者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信息最优化传播,保障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保证事件朝着民意、民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建设民主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注 释:

①20世纪40年代在其著的《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出它们是逐级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法制日报》,1997年12月18日。

2.《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cq.省略/wszb/UserShow.aspx?ID=54

3.刘亚丽:《需要层次理论与网络心理需求关系探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7)。

4.战建华:《中国的政策议程分析――以公众议程为视角》,《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5.周莹:《新闻会:政府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知识》,2004(12)。

6.《2009年9月自主新闻会》,cq.省略/wszb/UserShow.aspx?ID=53

7.《重庆涉黑嫌犯龚刚模主动向警方检举律师造假》,省略/

高中议论文大全范文12

9月20日,示范区商丘外国语中学2019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为认真领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内容,我校召开专门会议,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此次宣传会议精神,切实将宣传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会上,领导认真传达了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明确了我校创建文明校园目标方向,带领我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创建文明校园文件内容。李书记的讲话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清形势,迎接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努力取得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成效;三是开拓创新,提高质量,全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水平;四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保证宣传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大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

随后,我校全体教职工针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大家对宣传工作形成以下认识:做好新时期我校的宣传思想工作,一要增强政治意识,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导向,把校内因素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党的各项事业贯通起来,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二要增强中心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局中找准位置,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向心力。三要增强品牌意识,强化宣传工作的亮点和突出点,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四要增强创新意识,认真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五要增强大宣传意识,盘活校内外宣传资源,通盘考虑,形成合力。六要增强作为意识,把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视为一种精神追求,把干成事、创一流作为一种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七要增强梯队培养意识,早发现、早选苗、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战斗力。 

会议的最后,系领导强调在接下来的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先进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先进理论是做好宣传工作的理论前提,要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进”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 

2、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抓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机,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大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全校上下都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良好习惯。        

3、深入发掘宣传形式,强化舆论引导作用。要以校园文化栏、学校公众号、新闻网站、校园广播站等新闻传播平台建设为抓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推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舆论的形成。 

4、重视道德信念教育,强化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必修课程。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办法、新举措,以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师德、学风、校风建设,推动文明校园建设。       

5、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要凝炼我校的光荣传统和大学精神,深入挖掘我校大学文化的内涵。着力提升广大师生的文明素质,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通过本次会议,我校全体教职工找到了自身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大家明确表示要努力完成学校各部门的各项要求,提高自身认识,为我校争创文明校园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