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时间:2023-05-31 09:10:48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范文1

【关键词】形象;结构;语言;艺术美

《采薇》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征役诗,出自“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后代文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成为《诗三百》中的名篇佳作之一。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美的创造,是人类美的艺术体现。《采薇》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戍边征夫的形象美、富于变化的结构美和摇曳多姿的语言美等方面。

一、戍边征夫的形象美

一切种类的文学作品,都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读者、感动读者。真正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典型人物形象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方式而生存,既具有认识社会的巨大思想价值,又有给人以情感激动的较高审美价值。《采薇》中成功塑造了戍边征夫的典型形象,在这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身上,充满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既有忧时伤世之情感,又有抗敌爱国之情怀,更有思乡念家之情思。不仅反映了周代的战争生活,而且揭示了守边士卒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忧时伤事。《汉书·匈奴传》载:“(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守边戍卒为何远离家园,为何无暇安息,为何战事不断,诗中反复强调“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是因为外族入侵的缘故。诗中主人公在社会大背景下观照个人的命运,充分体现出戍边征夫忧心国事,感伤国运的思想情感。因此,与其说本诗是“厌战诗”之始祖,更确切地说应是“反战”、“怨战”诗,因其所痛愤者是猃狁而非周天子,反对的是挑起战争者,怨恨的是战争侵略者。所以,将士们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忍受着思归之苦,坚持抗击入侵之敌。

2、抗敌爱国。正因为主人公清楚地意识到是异族入侵破坏了安定的生活,为国御侮是应尽的责任,自己投身的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所以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戍边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令人振奋。其情感基调也由忧伤的思家盼归之情转为昂扬的抗敌之情和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两章呈现出激昂豪迈的雄壮美,那竞相开放的棠棣,雄俊强壮的战马,频繁激烈的战斗,从容指挥的将帅,冲锋陷阵的士卒,整齐行进的战车,华贵精良的武器,日日警戒的将士,处处洋溢着为保卫家园、浴血奋战,甚至不惜血洒疆场的豪放旷达情怀。诗中充满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思归念家。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方玉润说:“嗟嗟,我征夫也,独非民哉?胡为遭此离乱,弃其家室,几至无人不鳏也哉?盖怨之至也。”《采薇》诗中表现了主人公抵御外侮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虽然主体民族的自豪和抵御外侮的目的使周人勇敢地拿起了战斗武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周人并非好战的民族,而是热爱家园的民族。因而,即使是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他们仍然表现出一种思归念家的情结。诗中“日归日归”的哀呼,“靡室靡家”的悲叹,“忧心烈烈”的煎熬,“忧心孔疚”的自伤,都极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饱受战争之苦的士卒思家心切、心忧神伤的真实情感。尤其是最后一章士兵久战归家时百感交集的心境更是令人悲怆。对入侵敌人的痛恨与对自身遭际的哀伤的矛盾心情,如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折射出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深刻思想,也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量。

二、富于变化的结构美

任何事物的内在美,都必须通過外在的形式来表现。美的主题,美的形象,必须凭借美的组织形式,才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结构可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优秀的诗作必然是外部结构与内在结构完美和谐的统一。《采薇》以全篇倒叙式的外部结构,中间直线式的内部结构,二者有机构成富于变化的美的结构形式,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1、倒叙式。全诗选择了一个最佳叙事角度——“归途中”。一位饱尝思家之苦的解甲退役的征夫,蹒跚而行在回家之路上,回忆起往昔的征战生活。全诗共六章,以倒叙的方式巧妙地安排外部整体结构。以采薇起兴,前五章着重写强烈的思乡情绪和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以及久戍未归的原因,末章以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悲苦之情结束全诗。前五章侧重于叙事,最后一章侧重于借景抒情。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恰当地表现出主人公矛盾的心绪。

2、直线式。从内部结构上看,《采薇》采用的是直线式,即按照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进行叙述。本诗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戍边战士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抒发思归之情,点明难归的原因。尤其是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叠句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层深入地表达守边兵士思家盼归的焦虑情结。第四、五章追叙奋勇抗敌的战斗生活。以空间转换的形式追述与敌作战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展现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精良的装备,频繁的战斗,再次说明久戍难归的原因。

三、摇曳多姿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生动传神的诗歌艺术语言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引发心灵的共鸣。《采薇》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摇曳多姿,穷形尽意,奇妙独特,也是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

1、形象鲜明的比兴。比兴手法是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采薇》中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具有形象鲜明、兴与比融合的特征。诗中前三章以采薇起兴,由薇菜的破土发芽、幼苗柔嫩、茎叶老硬,喻示时间的流逝,出征时间之长,以此彰显征夫久戍不归之忧愁,衬托企盼早归之心情,渲染对家乡亲人之思恋。以戍卒正在采摘用来充饥的薇菜起兴,借眼前景,抒心中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盛开的常棣之花起兴,比喻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颖奇特,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鲜明性和感染力。

诗经采薇范文2

关键词: 《诗经・采薇》 古人 生命价值 尽忠履职

《诗经・采薇》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还原他们在战场上鲜活的生命个体,真实记录古人独特的人生体验,把责任担当和英雄主义从高高在上的神坛回归到平凡人的坐标上去阐释,这不但没有弱化战争中的英雄,反而使其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

一、思亲盼归: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家是生命的起点,是人们心头永远的牵挂。尤其边塞寒苦,久戍必然思乡。《汉书・匈奴传》记载:“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由此可知,周王室为了应对“边患”所发动的频繁战争,催生了无数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保家卫国的将卒征夫。他们不仅要直面生死,还要直面家园荒芜、亲情疏离。《采薇》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长期戍守边关的征夫对家的思念,唱出了他们在岁月流转中对个体生命思归而不能的无奈叹息: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N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诗歌首先以“采薇”起兴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不遑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如果说连年征战、居无定所这种物质上的艰苦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常年戍守边关,远离亲人,连写封家书抒发思念之情都无法做到(靡室靡家、靡使归聘)的孤独则是他们难以忍受的。这种心情长时间得不到宣泄,进而发酵为近乎绝望的呐喊:“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呐喊声里糅杂着感怀父母生养恩德,欲尽孝而不可得的嗟叹;糅杂着思念爱妻,海誓山盟虽在,岁月蹉跎、夫妻远隔的哀怨……在归乡与戍守的矛盾纠结中,在家与国、忠与孝的徘徊挣扎中,一年又挨到了年终。诗人通过薇菜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暗示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流逝,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也与日俱增。“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反复的感叹,将征夫个体生命的无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经》军旅诗中,不乏表现久戍征伐、追忆室家的诗篇。《魏风・陟岵》被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声声的呼唤、凄哀的叮嘱背后是征夫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保家卫国的行为源于对亲人和家的珍爱,因为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所以才能在战场上放手一搏。这种朴素的情感,在当代的军营中依然保持着:“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梦中的她。”(石顺义,《说句心里话》)因此,承认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承认征夫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并不妨碍对勇士的讴歌,而是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二、尽忠履职: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古时出塞戍边、忠于职守、忠于君王与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保家卫国更是军人的天职,正如《诗经・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采薇》中将士们虽然思乡心切,渴望生命有个归宿,但大敌当前,他们便迸发出为家国而战的使命感,并希望通过在战场上的搏杀获得英名。这种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反映了征人超越自然生命的短暂获得精神永恒的价值追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诗歌虽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厮杀流血,但是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装备无不烘托出战士们昂扬的战斗热情和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业业”、“YY”、“翼翼”等叠字的运用,形象地再现了战马的威武雄健。战马如此,将帅和兵士纵横疆场的兴奋和快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不难想到,为国而战的理想就像一颗种子早已埋在这群热血男儿的心底了。与《诗经》中《幽风・东山》、《邺风・击鼓》、《魏风・陟岵》等多描写久戍思乡、厌倦连年征战这样一批军旅诗相比,《采薇》对戍边生活尤其是紧张激烈战斗生活的描述,呈现了古代军人慷慨靖国难的生动场面,折射出他们为国效命、“视死忽如归”的价值追求。“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和他们内心极度的思乡形成强烈对比,在对比中升华了戍边将士的精神境界。他们用澎湃的热血书写忠诚,用默默的坚守编织保家卫国的荣光。

守边卫国、抗敌御侮是历代军人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1942年5月份,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赴缅参战远征军第200师在撤退途中,遭日军伏击,年仅38岁的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不幸殉国。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同志曾为戴安澜将军撰写一副挽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五律即是对中国军人尽忠履职、保家卫国传统价值追求的赞美和讴歌。

三、且行且思:对生命形态的感喟

战场上英勇顽强、奉献牺牲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战争的历练,离散、安危、生死的抉择和考验,使军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较常人更为强烈,对生命的理解更为多元。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受某个人、事、物的触动,就会外化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无限感喟,这是人的真实。《采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了这种真实。

总之,《采薇》一诗既有思亲盼归中对个体生命的叹息,又有尽忠履职中泼洒生命热血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歌还原了征夫们作为“人”而非战争机器对于自身生命形态的感喟,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古人勇武刚强的外表下心灵的脉动,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从而把他们生命价值中持久的坚韧和英雄本色表现得真实而质感。

参考文献:

[1]郑颖.凝眸.“军人”和“诗人”的双重目光.艺术学院学报,2001,(3).

[2]李晓风.《诗经・采薇》的生命意识解读.郑州大学学报,2006.9,(5).

诗经采薇范文3

关键词:《采薇》末章;铺陈;对比;语言朴素

《诗经》中《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被东晋谢玄推为《诗经》中最动人的千古名句。王夫之则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予以高度评价。那么,《采薇》末章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哪些呢?

一、铺陈手法,统摄一体

《采薇》末章运用铺陈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不同时空的景象统摄融合为一体。写景为“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叙事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言情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言其事,明白晓畅,自然得体。这四个画面把自然的景、人生的路、生命的情、肉体的痛、心灵的伤、用纯净淡雅的语言勾绘出来,如,溪水流畅,引发读者强烈的心灵共鸣。

二、运用对比,感慨颇深

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杨柳―雨雪”,姿态之“依依―霏霏”,人生之“往―来”剪接融会,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却娓娓道来,感受强烈,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原因就在于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离开的时候,如春天杨柳,清新生机,而回来的时候,却伤悲哀痛。参加战争,本来是残酷的,却是生机盎然的,源本什么?源于作者充满向往和生机的心灵世界。而战争胜利,能够返乡,本是高兴的事,却由于战争的创伤和前途的迷茫,作者而具有不可名状的伤悲和哀愁。末章在对比中容纳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令人不得不感动。

三、语言朴素,纯净生动

朴素纯净的语言是构成《采薇》末章感人意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依依”描摹出弱柳随风轻拂之态,“霏霏”拟出白雪纷纷飘洒之形,“迟迟”言道路漫长之感,“伤悲”写出内心愁苦之情,而“莫知我哀”道出不可名状的伤痛。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创造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图画,给读者以情切的感受。“今―昔”,“杨柳―雨雪”,“依依―霏霏”,“往―来”,读来风致嫣然、世事变幻的物态人情在这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后人除了沿用“依依”和“霏霏”来描写杨柳雨雪外,还扩展了他们相关的引申义,如:杨柳代表送别场面,而雨雪象征凄凉伤悲。后人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表现范围,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就是受到了此诗的影响。可见,朴素纯净生动的语言是《采薇》末章高超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融为一体的铺陈手法,巧妙的对比方法和朴素纯净的语言,是《采薇》末章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十三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诗经采薇范文4

爱上他在天与海的交界

你忍痛用声音交换了双腿

只为走近爱的人身边

你赌上毁灭相信真爱会永远

不懂专情不适合人类

而你连道别都没有人听见

黎明後随浪花凋谢

你的泪一抹无邪

不属於这个冷漠的世界

舍弃了一切只为一个能够

付出你真爱的机会

你的泪一抹无邪

原来感情那麽难以学会

他身边是谁消失前後不後悔

你的悲伤是否像海一样深邃"

那歌声里有令人动容的穿透力,纯洁,脆弱,孩子气,没有丝毫做作感的清新. "你赌上毁灭相信真爱会永远

不懂专情不适合人类

你最美的梦像泡沫般碎裂

剩童话里忧伤一页" 她眼中有大海般深邃的感情,脸色苍白的似乎下一秒就会如泡沫般消失.

"你的泪一抹无邪

不属於这个冷漠的世界

舍弃了一切只为一个能够

付出你真爱的机会

你的泪一抹无邪

原来感情那麽难以学会

诗经采薇范文5

【关键词】 高中 古诗词 五环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39-01

高中古诗词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因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吟咏,初中古诗词教学重点是吟咏和初步理解,而高中古诗词教学就要在吟咏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运用的表达手法。这就要求高中古诗词教学有一个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适应高中语文新课标对高中古诗词鉴赏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1 “五环教学法”环节一:一个问题的引领

一个问题的引领即课堂导入环节。但此环节不仅关注课堂的导入,更加关注的是问题的引领,此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最终要进行规律总结的问题。下面以笔者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和《诗经》中的《采薇》为例来说明。

《长相思》“一个问题的引领”环节: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这本书——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老师展示这本书)那么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谁的作品呢?有人会背整首词吗?(生回答)

和纳兰性德同时代的曹寅曾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纳兰性德,走进他的《长相思》,看看我们是否能读懂他的词,读懂他的情。

《采薇》“一个问题的引领”环节:

大家学习过哪些描写战争的诗句?同学们说的以上诗句表现了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复杂情感,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采薇》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对“一个问题的引领”环节的总结:“走进他的《长相思》,看看我们是否能读懂他的词,读懂他的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采薇》表达了什么情感呢?”这两节课设计的一个问题的引领,不仅关注了课堂的导入,更是这两节课的重点,也是这两节课最终要进行规律总结的问题。

2 “五环教学法”环节二:一个思考的空间

一个思考的空间即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自主学习环节。此环节既保留了传统古诗词教学法的吟诵、整体感知环节,更增加了一个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是设计一道题目,制造无干扰环境,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

《长相思》“一个思考的空间”环节:

(1)充分阅读文本和吟唱。

(2)自主学习问题——划出词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采薇》“一个思考的空间”环节:

(1)学生朗读。检查梳理本课重点语言知识。播放幻灯片配乐朗读

(2)自主学习问题——这首诗都有哪些意象?

对“一个思考的空间”的总结:此环节重在学生通过诵读吟咏对诗歌有总体的感知,并通过一道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题切入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给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3 “五环教学法”环节三:一个交流的平台

“一个交流的平台”环节即合作探究环节。此环节提供给学生的题目很关键,要能够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此诗的鉴赏重点。虽然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要先给出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和作答,然后再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不仅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更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后的探讨交流,这样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思维碰撞交流。

《长相思》“一个交流的平台”环节: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采薇》“一个交流的平台”环节:

《采薇》都表达了什么情感?找出语句依据。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对“一个交流的平台”的总结:此环节不仅真正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更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学习需要独立,也需要合作。今天强调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群体学习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4 “五环教学法”环节四:一个检测的契机

“一个检测的契机”环节即当堂检测环节。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延伸拓展和深化认识。

“一个检测的契机”环节的总结:非常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规律的总结。《长相思》作为边塞诗,其中的思乡情感和对军旅的厌倦情感是边塞诗中很普遍的情感,高考诗歌鉴赏题就考过这方面的题。所以附上一道高考真题来检测。《采薇》被后世奉为边塞诗的鼻祖,几乎囊括了后世边塞诗表达的所有情感。所以课堂上重点分析了本诗的情感后,附上一道以检查边塞诗情感为目的的当堂检测题是恰当和有效的。

5 “五环教学法”环节五:一个规律的总结

一个规律的总结即课堂小结环节。通过此环节,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再一次强化,让一首诗变成一个规律。

《长相思》“一个规律的总结”环节:边塞诗所表达的一种情感。(答案: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

《采薇》“一个规律的总结”环节:总结边塞诗的情感。(答案:1思乡念亲之愁

2从军报国、建功立业

3从军生活的艰苦

4对敌人的仇恨

5对久战不休的厌倦和历尽艰辛的苦涩)

诗经采薇范文6

温庭筠也看着这个十二三的小丫头,知道她小小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故作严肃的说:“我倒要考你一考。请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鱼幼薇略做沉思,拿起笔在一纸素笺上写道: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写完,双手捧给温庭筠:“大人,请指教。”温庭筠接过素笺,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大为叹服。望着鱼幼薇天真活泼的面庞,温庭筠在心里叹息道:自古红颜薄命,不知此女能否脱谶!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幼薇指点诗作,不但成了她的老师,还不时地帮衬着鱼家,更象父女和朋友。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情窦初开的鱼幼薇借诗句第一次吐露了对温庭筠的思念之情。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温庭筠如何不解?只是他自卑于自己的年龄与相貌,不忍接受幼薇的情意。两年后,唐懿宗李涔即位,年号咸通。温庭筠回到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当他见到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幼薇,更加自惭形秽,隐忍了这段忘年爱恋。

一日,两人相约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幼薇深恨自己为女儿身,虽有满腹雄才大志,无法施展,只能惆怅羡慕!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金陵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很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更巧的是李亿到温庭筠家中拜访时,又看到了幼薇的抒情六言诗: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李亿为之怦然心动。又得知此作正是崇贞观题诗的奇女子鱼幼薇时,按捺不住心中的爱慕。温庭筠看到李亿微妙的神态,已猜中他的心思。暗想:这李亿正值青春,人品端正,性情儒雅,仕途平坦,与幼薇真个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他便从中撮合。幼薇与李亿想见,郎才女貌甚为钟情,结为眷属。于是,鱼幼薇的人生悲剧拉开了序幕。

李亿江陵老家早有妻室,与幼薇金童玉女的欢爱不过三月,便回去接原配夫人。鱼幼薇孤单思念李亿,写下了《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这一去,从枫叶霜红,到春花渐落,终于李亿携妻归来。不料一进家门,李亿出身高贵的裴氏妻就怒不可遏地喝令随身侍女,把出来迎接的鱼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条毒打了一顿。又硬逼着李亿把鱼幼薇赶出家门。李亿实在拗不过裴氏,只好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

李亿表面上与幼薇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出资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把鱼幼薇悄悄送进观中,并对鱼幼薇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宜观观主是个年迈的道姑,她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

孤伴青灯,长夜无眠,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李亿,泪水和墨写下了一首《寄子安》: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焉何子安不来,青观思念难耐,鱼玄机幽怨丛生,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三年的时光再思念中默默流走,观主溘然长逝,朝夕为伴的彩羽道姑,也跟着一位画师私奔。咸宜观中,孤零零的鱼玄机听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信誓旦旦的丈夫却是薄情郎!自己早已被人抛弃,却不知情,空将一腔情意付之东流!鱼玄机既悲又悔,悲自己出生于落魄士子之家,父早亡,与母亲孤苦伶仃租住烟花柳巷,为青楼粉头缝补浆洗,知遇温庭筠飞卿盼出苦海,偏与李亿子安喜结丝萝,幻想终生有靠,那知水中捞月!悔的是自己满腔柔情,三年光阴竞在这欺骗中度过!痛啊,痛伤心肺、痛不欲生,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观中,她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从此,她看破了人间真情,决意要在红尘中宣泄自己。她陆续收养了几个贫家,作为她的弟子也是侍女,又在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示,几天工夫,消息就传遍了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拜访鱼玄机。

咸宜观中,鱼玄机陪客人品茶论道,煮酒谈心;兴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开心;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观中,从她的一首《道怀诗》,就颇能体现出她此时的生活景况: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有一天,咸宜观中来了三位锦衣华冠的贵族公子,同时还携有歌姬和乐师。贵胄公子在鱼玄机眼里已司空见惯,倒是那位身材魁梧,相貌清秀,举止谦逊,神情略带几分腼腆的乐师深深吸引了她的眼光。这位乐师名叫陈韪。陈韪含情脉脉的眼神,撩动了鱼玄机的情思,夜里鱼玄机辗转未眠。第二天茶饭无心,好不容易熬到上灯时分,终于在情思迷离中,摊开彩笺,写下一首情诗: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陈韪在第三天清晨又来到了咸宜观。原来他回去后对美艳含情的鱼玄机念念不忘,找准了闲暇时间,特意来会佳人。鱼玄机一见喜出望外,把他引进云房,陈韪见桌上的情诗,洞察了伊人的心思,心神荡漾。从此陈韪便成了鱼玄机的真心爱人。

甜美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晃三年过去了。鱼玄机的贴身侍婢绿翘已经十八岁了,竟也出落得肌肤细腻,身姿丰腴。因绿翘做事机灵,又十分乖巧听话,所以深得鱼玄机的信任和重用。

这年春天的一日,鱼玄机受邻院所邀去参加一个春游聚会,临出门前嘱咐绿翘说:“不要出去,如有客人来,可告诉我的去向。”

酒宴诗唱,一直乐到暮色四合时,鱼玄机才回到咸宜观。绿翘迎出来禀报道:“陈乐师午后来访,我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

鱼玄机心想:经常自己外出,陈韪总是耐心地等她归来,今天怎么会急急地走了呢?再看绿翘,只见她双鬟微偏,面带潮红,双眸流露着春意,举止似乎也有些不自然,于是明白了一切。

入夜,点灯闭院,鱼玄机把绿翘唤到房中,逼问白天之事。绿翘矢口否认自己有解佩荐枕之欢,被逼至极,她对师傅反唇相讥,历数她的风流韵事。鱼玄机暴跳如雷,见一个一贯驯服自己的婢女竟敢夺自己的爱人还敢说自己的不是,跳起来,一把抓住绿翘的脖子,把她的头朝地上猛撞。等她力疲松手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身亡。

鱼玄机一看出了人命,顿时慌了手脚;趁着夜深人静,在房后院中的紫藤花下挖了个坑,把绿翘的尸体埋了进去。过了几天,陈韪来访,问起:“为何不见了绿翘?”鱼玄机回答说:“弄春潮逃走了。”陈韪不敢多问,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蝉鸣蛙唱的夏天,有两位新客来访,酒酣耳热之际,一客人下腹胀极,忙到紫藤花下小便,见有一大群苍蝇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驱赶开后又复聚过来。客人心中生疑,告了密。于是官衙中派了人来咸宜观勘查,挖开紫藤花下的浮土,见到了一具女尸,竟然肌肤未腐,宛如生时,寺中其他小道认出了是绿翘。

鱼玄机被带到公堂,抬头看座上,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那裴澄,对鱼玄机十分爱慕。一心想成为她的座上姣客,可鱼玄机因他与李亿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心存顾忌,对他敬而远之。

诗经采薇范文7

在找“小三儿”合法的古代,擅长经营婚姻的女人,绝对不是少数。

清代女诗人王采薇的保鲜秘诀是跟老公培养共同爱好。王采薇她爹是进士出身,眼界开阔,从小细心培养她。在小萝莉时期,王采薇就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王采薇的老公孙星衍也是一代牛人,但跟老婆牛的频道不同。神童出身的他是个学霸,被大文豪袁枚誉为“天下奇才”。人家还是乾隆52年的全国高考第二名哦!

文艺女青年与学霸的结合,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结婚后没几天,王采薇兴致勃勃地想搞浪漫,约老公一起对诗、下棋。孙星衍是个老实人,无比淡定地说:“我啥也不会哦!”这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不会没关系,咱可以教嘛!王采薇开了一个兴趣班,循序渐进地教老公下棋、作诗、填词、弹琴、画画……基本上,高考不考的东西,她全包了!最难得的是,她是寓教于乐,充分调动老公的学习兴趣,而且绝对不伤人家自尊。孙星衍接受度很高,没学两年就能跟老婆一起玩了。

孙星衍的最大爱好是收藏书。他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光是藏书的目录就写了7大本子。对于丈夫的这个奢侈爱好,王采薇不遗余力地支持。古代的书很贵,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买书,字写得比庞中华还好的王采薇就帮着老公一起抄书收藏。孙星衍虽然爱书如命,但是不太讲究,每次看完书都不收拾,把书堆得满桌子都是。无论多忙,王采薇都会主动帮老公收拾书房。孙星衍每次遛弯回来,都能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读书,心情非常愉快。而且,王采薇每次看见他都满脸微笑,从来不会抱怨他败家。成为灵魂小伙伴的小夫妻,天天黏在一起秀恩爱。

王采薇病死后,孙星衍悲痛欲绝。他为妻子建了一座长俪阁,把王采薇的画像挂在里面,见一次哭一次。孙星衍说:“这辈子,我再也娶不到这么好的老婆了!”结果,终身没有再娶。

只要志同道合,哪怕是生活在古代,婚姻幸福指数也是“噌噌”升高。秦良玉是明朝最彪的女人,用比武招亲的方式,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夫妻俩都是军事爱好者,秦良玉能文能武,擅长骑射;马千乘骁勇善战,很会打仗。有一次,马千乘出征,秦良玉自己筹集粮草,带着500人也跟着去打,结果大获全胜。此后,夫妻俩经常并肩作战,非常恩爱。秦良玉还帮老公训练了一支特种兵,得到马千乘的信任和尊重。因为战功显赫,秦良玉后来受到政府认可,成为古代唯一的女将军。人家有上岗资格证的哦!

竹林七贤王戎的老婆,也是经营婚姻有道。王戎家财万贯,但是为人无比鸡贼。身为一位魏晋的清谈名士,居然喜欢大半夜数钱,俗不俗啊!要是换个女人,肯定鄙视他。但是,王夫人却能每天晚上点灯熬油地陪老公一起数,不仅数现金,还用自制的计算工具数不动产和借条……而且乐在其中。夫妻俩同心同德,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感情那叫一个好。

最绝的是,王夫人不仅跟老公有共同兴趣,还擅长甜言蜜语。别的老婆都一本正经地叫老公“夫君、老爷”啥的,她偏叫老公“卿”。王戎表示抗议:“老婆,你这么叫我不合礼法啊!”擅长算数的王夫人摇身一变为琼女郎,深情地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老婆这是用高大上的方式表白“我爱你”啊!王戎一下子就崩溃了,恨不得当场给老婆跪下,心里那个美啊!那个得意啊!对自家的黄脸婆是越看越中意。从此之后,两口子卿卿我我,过着蜜里调油的日子。

绝代妖后喜擅长在婚姻中玩中性风,比李宇春早出道了3600多年。老公是国王,范冰冰、杨幂这样的美女都见过,必须审美疲劳啊。喜别出心裁,每天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帅哥,穿着男人的衣服,戴着男人的官帽,那叫一个帅呆了。真别说,夏桀还真就好这口儿,对中性版的老婆爱不释手,天天抱在大腿上一起玩耍。夫妻俩一起喝酒、唱K,疯了似的败家,不要命地折腾……直到夏朝被灭国,喜都是夏桀心中的唯一真爱。当然,把老公搞得破产这一点要不得,但可以借鉴一下喜的创新精神,努力给老公制造一点儿新鲜感嘛!

从古至今,只有笨女人才会像奴婢似的对老公逆来顺受,妄图以此留住男人的心和身。聪明的女人,会把婚姻经营得温暖而美好,让男人舍不得离开自己。

诗经采薇范文8

暮雨润花肥,欢声满翠微。

孩童逗虫趣,野老唤不归。

(二)暮雨望归

暮雨落夷薇,山人贸未归。

阿翁停箸去,倚杖候荆扉。

(三)暮雨式微

每忆远山归,无由羡式微。

鸡栖黄犬卧,暮雨掩柴扉。

(四)暮雨诗扉

五柳水之湄,南窗诵采薇。

诗经采薇范文9

[关键词] 《浓情巧克力》;风;意象;自由

意象分析源于诗歌,诗人运用意象的隐喻意义表达诗歌主题和内心情感,它的作用“是使诗歌具体而不是抽象”。(MH艾布拉姆斯,2009)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感知的形象符号”。(皮进,2006)朱光潜(1984)认为: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融合与统一。情趣来自人的感受,起于自我,可经历不可描绘;而意象起于外物,是观照得来的,有形象,可以描绘。由此可见,意象是诗人依托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来描绘情趣,而读者在理解诗歌时则需要发挥自身想象品味意象,才能体会其情趣所在,因此,“意象的具体性对揭示作品主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陈木茵,2008)事实上,意象不仅存在于诗歌中,其他的艺术作品形式也存在丰富的意象。时至今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诗歌、戏剧、小说乃至美术作品等各个艺术领域中的意象进行过详细而系统的研究,常见的意象有食物、色彩、时间、空间、服饰以及气候等。可以说,对艺术作品中意象的分析使读者或观众从更广、更深的角度理解了抽象的艺术,正如美学大师克罗齐(1947)所说:“艺术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不能独立,意象也只为情趣而存在。”因此,意象与艺术有紧密的联系,而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需要观众对其意象进行细细品味。以美国电影《浓情巧克力》为例,其中“风”的意象贯穿影片始末,对其象征意义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体会影片主题。

一、影片主题

在电影《浓情巧克力》幸福和谐的大结局之前,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势力斗争是贯穿影片的一条主线,小镇居民安定但保守的传统与女主人公薇安自由但充满漂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引发了一系列没有硝烟的冲突。事实上,长期受宗教思想压抑的小镇居民内心渴望挣脱这一束缚,而当一个无,思想开放的人真的出现时,他们却无法接受甚至采取怀疑和嘲笑的态度。同时,对于女主人公薇安来说,她虽看起来在生活方式和思想上都比小镇居民自由,但漂泊生活的艰辛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而她之所以一直坚持是因为她视流浪为使命,这也成了她的心灵枷锁,因此薇安若想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必须摆脱这一枷锁。影片的结局是女主人公和小镇居民都获得了各自所缺少但渴望或需要的自由,即小镇居民的思想得到解放并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薇安结束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选择定居小镇。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把“自由”这一抽象主题具体化为“风”的意象,“风”共出现了九次,有“北风”也有“南风”,是“北风”把薇安带到小镇,是“北风”吹醒了压抑的小镇居民,是“北风”带走了薇安的心灵枷锁。随着最后一次和煦“南风”的吹来,保守者体会到了精神自由的快乐,流浪者品味到了生活安定的幸福。

二、“风”的意象分析

(一)“自由”之风

该影片中,“风”的意象主要象征自由,女主人公薇安在凛冽的“北风”中出场,茫茫天地间,观众看到的是一对披着红色斗篷的母女,她们显得渺小而又醒目,随着镜头的拉近,映入眼帘的是这对母女在风中艰难前行,然而第一次的“北风”还不能完全展示其“自由”之意。第二次出现的“北风”则直接揭露了其在影片中对“自由”的象征,此次“北风”意象并未真正出现而是借薇安之口进行的表述。当薇安讲述自己父母的故事时说到自己的母亲就是来自一个流浪民族,她的人民随着北风分发古老的菜谱,永不定居。到此观众终于明白薇安为何不辞辛苦,独自带领女儿到处漂泊,原来是为了延续其母亲的事业,同时“北风”意象所蕴涵的“自由”甚至是“漂泊”之意也在此得到了完整的诠释。随着第三次“风”的意象出现并刮走了薇安与其父母全家福上的母女二人后,可以说“风”在本影片中所蕴涵的“自由”之意已深入人心,观众意识到自由的人如同风儿一样,行踪漂泊,居无定所。然而,人人渴望的“自由”是否真如想象中那般无牵无挂,轻松惬意呢,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在影片中出现第四次“风”的意象时,观众可以感受到“自由”所带来的别样悲伤。这一次是薇安与其母亲在“北风”中前行,首先母女二人离开家庭时并未与薇安的父亲告别,而薇安父亲发现妻子与女儿不辞而别时落寞的神情让人同情其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同时母女二人旅途上的艰难步伐亦发人深省:以无法拥有家庭幸福为代价的自由是否值得,或许理想中的“自由”并非如表面那般洒脱。

影片中第六次出现的“风”象征的自由之意依然明显,当时薇安正对小镇中老妇人——阿曼代的去世内疚不已,她站在湖畔,这时一阵“风”刮过,薇安似乎明白自己就应该如风般到处流浪,不应在此停留,于是暗下决心再次走上漂泊的旅途。次日凌晨,“狂风”依旧,薇安似乎听到呼啸的北风在呼唤她继续上路,于是她唤醒熟睡中的女儿打算离开小镇,母女二人在风中前行的景象又将重现。到此,观众或许有所感慨,自由如风的人物命运原来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影片最后对“北风”的一段描述再次点明了其所象征的“自由”之意:“但聪明的北风并不满意,风对薇安说还有别的村子需要拜访,还有需要的朋友,还有要打的仗。”

(二)“风”带给小镇居民精神自由

影片中,第一次出现的“风”是凛冽的“北风”,当时小镇居民正在教堂内听神父布道,突然烛光晃动,女士帽子上的蕾丝花边飘起,人们疑惑室内怎会有风,而且如此猛烈,紧接着画面切换到教堂外,“北风”把树叶吹上半空,把湖面吹开涟漪,同时也把女主人公的背影吹到观众眼前。而此刻的教堂内外风越来越大,甚至紧闭的教堂大门也“嘭”的一声被吹开。教堂内的安静被“北风“打破,这预示着小镇居民一直信奉的宗教传统开始受到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教堂内并非所有人都在全心全意听布道,有的小孩子在画画,有的中年男子忍不住打盹,有的神经质女人甚至在偷窃,可以说总有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挣脱宗教的束缚,而摆脱束缚,获得精神自由对小镇居民来说却暂时只是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

当然,能够自由漂泊的人往往也有一颗自由、不甘束缚的心,即行动上的“自由”必定伴随着精神层面的“自由”,正如薇安一样,她与小镇居民不同,没有,因此一开始在小镇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排斥,正如薇安对女儿所说的“与众不同并非易事”。然而,在小镇中“自由”的思想一开始正如凛冽的“北风”一样难以让人接受,但也同时让人反思和清醒,可以说给沉闷的空间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曹海燕,2010)小镇居民开始慢慢感受薇安带来的新奇与快乐,逐渐放开各种束缚,最终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影片中,自由的“风”不停地预示压抑人的宗教传统即将瓦解。首先,电影开篇第一次出现的“北风”就让教堂内做弥撒的小镇居民有些坐立不安,随后第五次出现的“风”又险些将镇长做祈祷时的蜡烛吹灭,镇长开始惶恐。随后,伴随着“风”一次次的刮起,小镇居民思想解放的迹象日益明显,当第六次“北风”呼啸而过时,镇上门窗乱响,让人仿佛听到了旧事物和旧思想支离破碎的声音,当第七次“狂风“来临,薇安决定离开小镇时,却看到镇上居民在其巧克力店中做甜点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令人震惊,这说明小镇完全接受了薇安,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从中获得的精神自由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快乐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影片中“风”的意象象征着思想解放及自由,而一次比一次猛烈的“风”才彻底刮走精神的桎楛,也说明得到精神自由之不易。

(三)“风”带给薇安心灵自由

对于看似自由的薇安,她的心灵其实也有一副枷锁,那便是妈妈的骨灰,她带着此物到处流浪,这使她永远像肩负使命一般奔波在漂泊的路上,以至于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要开始一段崭新且不易的生活,而女儿阿努克也早已厌倦了流浪的生活。幸运的是,影片中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北风”吹走了妈妈的骨灰,带走了薇安的心灵枷锁,她终于可以卸下肩上的包袱,不必再苦苦追随妈妈的脚步,而影片此刻同样以“风”烘托人物心情:“北风也疲倦了”。可以说,此次的“风”赐予了薇安所需要的真正自由,即心灵的自由,因此这一次“北风”所蕴涵的自由之意更为深刻。影片最后一次“风”的意象是“南风”,它与之前出现的“北风”等不同,它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女主人公的爱人,让薇安体会到了一个完整家庭的幸福,更坚定了安定下来的决心。然而,安定并不意味着放弃自由,“南风”依然象征自由,因为真正的自由并不一定表现在漂泊的旅途上,而是一个自由的心,不被束缚的精神和灵魂,能够自由享受生命的快乐便是真正的自由,影片中女主人公如此,小镇居民亦如此,因此,“南风”象征的自由意义耐人寻味,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风”的意象的升华。

三、结 语

诚然,电影《浓情巧克力》中巧克力为该片抹上了一道浓郁的温馨色彩,但以自由的精神与心灵感受美好生活却是本片更为深刻的主题,它反映了人性中更高层次的追求和理想,而往往深层次的需求却容易被麻木或压抑的生活掩埋,它需要提醒和启发,如片中被传统的宗教所束缚的小镇居民,他们渴望精神的解放,向往自由生活中的乐趣,但若没有让人清醒的“风”,没有风吹来的女主人公薇安,他们的渴望与向往便永远不会实现。同样,若不是“风”吹走女主人公的心灵枷锁,若不是“风”为她带来温暖,薇安也许永远无法拥有真正的自由。因此,象征“自由”的“风”这一意象在影片中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 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43.

[2] 皮进.海派女作家笔下的意象空间[J].船山学刊,2006(02).

[3] 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50.

[4] 陈木茵.《伊坦·弗洛美》中的意象与主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07).

[5] Lewis C.Day:The Poetic Image[M].Jonathan Cape,1947:17.

诗经采薇范文10

张清华: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诗歌批评者”是个悲剧性的定位。如果我确实在从事诗歌写作,而别人又成心不承认有这回事,确实会让我感到悲伤。因为很显然,如果一个人可以做运动员的话,谁还会愿意去做裁判呢?如果自己能够成为写作者,那就断然没必要去做一个批评家。我自己经常会犹疑,在诗人华清和批评家张清华之间,我更倾向于哪一个呢?当然是前者。但是别人不这么看,不愿意承认我的这个身份。当然,这确实与我写得少、写得不够好有关,与我的批评身份比,它确实显得没那么重要,所以别人不怎么关注我的写作身份也是正常的。但是我这么多年确实在偷偷地写,几乎从未间断过,只是产量少,有时一年也写不了两三首。写得少,自然便不易保持状态,这点我很清楚。所以我对自己的写作是不太满意,或者说是很不满意的一一更多的时候是还没等手段熟练起来,就又搁下了。所以专业性的提高会比较慢。 

“站在诸神离席的旷野”一一说得太好啦,这使我们的谈话终于有了一个方位感。确实,我的诗里会有一种虚无性的情绪,所谓悲剧气质,生命的绝望。这一方面可能就是诗的常态,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在写作中所传达的,可能主要就是这样一种虚无与悲伤的生命经验。不瞒你说,事实上我最喜欢的诗人不是李白杜甫,而是李商隐和李煜那样的格局比较“小气”、也比较“颓废”的诗人。我认为颓废可能是诗歌的根本,至少是中国诗歌非常核心的一种美学,甚至是中国诗人贡献给世界的一种最特殊的美学,是中国诗人用他们的写作将这样一种美学合法化了。即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样看上去十分“纯美”的诗,事实上也是一种颓废和绝望情绪的表达。我这里说颓废当然是从哲学上讲的,我认为中国古代的诗人在思维和世界观方面都近似于一种存在主义者,他们通常要借助诗歌来追问生命与存在的关系,结局当然是无果,或是绝望,由此而生出一种颓废。凡是读懂了中国诗歌的人,我想应该体会到这一点。当然,也如同加缪所说,只有懂得绝望的人才会真正热爱生活一一大意如此。所以中国的诗歌里又有一种热爱生活的气度。我大概受这些东西的影响比较深,已深入到骨子里,无意识里了。 

另一方面,也一定有这一代人固有的一种经验属性,比如在青春之际所经历的诸多悲剧体验。个体的爱情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表象,理想的破灭、一种历史性的挫折和成长的幻灭感,也是这一发表作者经常会有的一种经验和态度。比如陈超的《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那样的作品,便不止是他个人的体味,而是一代人的记忆。诸神离席,确乎是因为1980年代的结束,因为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到来了,不由分说,不可抗拒。一个有良知和热爱的人一定会在骨子里坚守一些底线的、理想性的东西。所以,来自现实的、文化的,还有个体气质的因素,还有属于诗歌本身固有的那些天然的悲情与绝望的东西,都限定了我写作的一种基调。 

采薇:写在1990年代初的组诗《悲剧在春天的N个展开式》似乎在宣告您作为一个诗人的出场:“他知道他将是下一幕剧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与神祗的退场同时……”春天的一切被涤荡一空,世界的大幕拉开,已然知晓命定的悲剧,为什么还要决绝上场? 

张清华:写这首诗的时候,还在二十多岁,那时有一种预感,青春必将失败,理想主义也必将失败,而之后是世俗世界的统治。但惟其如此,青春才显得格外宝贵和纯洁,才会值得悲伤和祭奠。这组诗既是追悼历史,更是追悼个人和代际的青春。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我开始我的书生生涯、世俗道路、开启我的问学和批评工作的起点,是我的经验方式的一种基调和模型。当然,你说它预感和预言了稍后中国社会的转型也可以,意识形态神话的时代结束了,一个世俗的世界到来了一一就像欧阳江河的《傍晚穿过广场》中说的,“石头的世界坍塌了,一个软体的世界爬到了高处……”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个人与时代的必然悲剧,以及悖论。 

当然也受到那时的写作风气的影响,喜欢写形制比较大的、结构性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组《悲剧的春天的N个展开式》,希望把自己的想法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写一下。 

采薇:这首诗有一种登临之感,中国古人在登临一个高地时往往想到天地之恒久、时空之无垠,以及生命之渺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道出的都是同样的思悟。您最初写诗时有没有登临时间之点的考虑? 

张清华:借助一个物理性的高度,会帮助人获得一种哲学处境。因为世俗化的低处是很难产生诗意的,所以古人喜欢登高怀古,借某些景物与掌故而发思古之幽情。这就是登临。我可能比较喜欢“把空间时间化”,所以有了这类诗。但平心而论,那时还是写的有些僵硬和幼稚,一味要强调哲学化,强调作品中的整体建构,诗意不免写得笨拙和紧张,不能使作品充满弹性和张力,虽然偶尔也有令自己满意的句子,但整体上觉得还是不那么成功。

事实上,咏怀也好,登临也好,述志也好,言情也好,从古至今,诗歌的写法和缘起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变化的只是具体的内容,而方向与方法是不会变的。我比较倾向于相信这些恒常的东西,希望在我的写作中复活这些东西。但不知道我所表达的是否成功,是否可以称得上是诗,或类似诗的东西。 

采薇:您的大量诗歌是返乡之诗,也是存在之诗,《童年》《故乡秋雨中所见》《透过大地我听见祖父的耳语》《暮色里》《那时我走在故乡……》《读词》《读梵高》《偶遇神灵》《生命中的一场大雪》都具备这样的品质,我知道您对中国古典诗词和哲学情有独钟,研读颇深,但同时又有在德国讲学的经历,荷尔德林的诗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也是您一个重要的精神养分,在这二者之间,您的天平倾向哪一方?或者说,您是否认为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 

张清华:希望这不是“贫乏”所致。荷尔德林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故乡是生命的原点,我们一生中会不断重临这样的起点。海德格尔推崇荷尔德林,但又说,从来没有这样的例子一一从贫乏的天赋中诞生出这么伟大的诗人,故荷尔德林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成功者,他称之为“单纯者的辉煌”。哈哈,我可不敢去追比这样的诗人,只是也不由自主地常常写到故乡。这是缘于我小时在老家乡村有过十余年的生活经历,那时的乡村尽管贫穷,但还保有着原始的自然世界,有干净的水和野地,有丛林和小动物,所以会经常回忆起那些儿时玩耍的情景。还有跟随祖母和外婆的生活经历,也让我难以忘怀。她们都是有趣和有故事的亲人。 

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原乡”情结。每个人的故乡其实不在远处,就在自己的身上,故乡由自己携带,并且由自己不断的回忆来进行修改,这个故乡当然也会渐渐老去,与自己渐行渐远。但它会是一个写作的缘起,常常有某种事物触动你,便会萌发写作的>中动。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悲悼或者伤怀,因为你永远回不去了,回不到你的童年。所以“诗歌是最好的返乡的方式”,这是我的说法,而荷尔德林的说法是“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这不只是一个个体的记忆奥秘,更多的是一种哲学一一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追问的重现,故乡无疑是一个最原初的坐标。 

采薇:诗人是否必须阅读大量的理论著作?作为一个诗评家,您必然要阅读大量的理论著作,这样的阅读对您自身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张清华:有影响啊,常言说“眼高手低”,或许是理性思维压抑、干扰了感性的东西,所以我有时候感觉写得太紧,观念性有点强,有时候不经意放松了,尽力不去设想给诗歌装下太多东西,反而会稍好些。宋代的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说理和掉书袋与诗歌写作是两码事。但这说明了主体的孱弱,因为当今世界有很多优秀诗人都有极好的学术修养,墨西哥的帕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都是非常优秀的学者,中国当代也有一些诗人有很好的学术修养,但人家的诗写得都很好。所以没有可比性,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话题还涉及一点,当代诗歌与理性、感性、无意识等各种意识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一直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更多触及无意识,我试图在诗歌中加入直觉性的东西,但做得还不够。 

采薇:犹太古语说(或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您却一直在猜测上帝的诗学,在《猜测上帝的诗学》中,您说:“上帝有没有诗学?我以为是有的。它比任何个人所主张的都要简单得多,也坚定得多,因为它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这个诗学便是一一生命与诗歌的统一。”诗歌创作在您的生命中意味着什么? 

张清华:这个“上帝的诗学”的意思,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我所猜想的最高原则,即生命本体论的诗学一一不止是以文本论诗,而是以其生命人格实践来论诗,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司马迁说的“读其书(诗),想见其为人也”:用雅斯贝斯的话说就是“伟大的诗人都是毁灭自己于作品之中”,正如我们离开了屈原的自杀就没法谈论他的《离骚》、离开了李白的酒也就无从理解他的诗一样,离开了海子的生命人格实践的讨论,也无从理解他的诗。最伟大的诗篇都是人格的映像,或是结晶,或是见证。这就是我所说的上帝的诗学,上帝从诗人的命运中拿走多少,常常就会在诗里赐予和奉还多少。所以海子说,“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他深知这一点,上帝的公正性与洞察力。当然,“上帝”未必存在,而规律和法则却总是存在。 

在我这里,上帝的诗学并不存在,因为我没有非凡的生命人格实践一一充其量仍是一个俗人。所以我相信,贴着自己的生命经验,尽量真实地书写,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吧。 二、作为诗评家张清华 采薇:海德格尔说,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真正的诗歌最终会与哲学相关联,诗歌批评是否也应如此?诗歌批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张清华:问得好。从根本上说,诗歌和哲学是两条道路,但终点却是同一个,即通向“真理”,或者真理性的认识。所以它们之间会有交叉,或者就是同一种东西,区别仅在于,一个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一个则是通过感性的迷狂,所谓“日神”和“酒神”的关系正是这样。一个通过逻辑推演和知识论辩而抵达,另一个则通过灵感和启悟而彰显。 

而诗歌批评的最高境界似乎刚好是两者的结合,既要有哲学的理性思辨,同时又要懂得酒神状的感性迷狂,否则会沦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假知识”。批评必须知人论世,将诗歌的理解与对生命与存在的理解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与哲学和诗歌都无法分拆的东西。批评的最高境界,说到底,就是将诗歌与哲学合为一家。 

诗经采薇范文11

翻阅《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在萨迪・设拉子依(1209―1291)条目下的一则轶闻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这则轶闻说的是,公元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8年游经我国汗沙城(今杭州)时,受到地方长官的热情款待。有一次在乘坐雕舫画艇游览时,主人安排一艘载着歌手乐师的船只随行助兴。由于主人嗜好波斯(现伊朗)音乐,他命歌手将一首“极其委婉动听”的波斯歌曲用波斯语重复演唱了数遍,以致伊本・白图泰竟将其中几句歌词“熟记无误了……后人依据《伊本 ・白图泰游记》的记载,查到那歌词原是波斯中古时期著名诗人萨迪・设拉子依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我对你一见钟情》:

你走过我身旁,总该看我一眼/难道由于矜持才对我如此冷淡?/纵使到和阗也绝找不到这妩媚容颜/亭亭玉立的翠柏,哪片草坪也难得寻见/请中国画家端详这姣好的面容/画一幅肖像,否则何必描绘水墨丹青?/若撩起面纱露出你弓样的娥眉/天边皎月也得收敛她迷人的清辉/翠柏躯干挺拔,但缺少美丽的面庞/太阳面庞美丽,但略欠秀发芳香/自从开天辟地,未见有人如此妩媚娇艳/你是皎月,是安琪儿?是凡人,还是天仙?/我对你一见钟情,心潮如波涛汹涌……

诗人运用比拟、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描摹令他神魂颠倒的一位娇艳、妩媚、矜持的美女,如此鲜明生动,栩栩如生。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这首诗中所含的“中国元素”。比如形容该美女容貌时说“纵使到和阗也绝找不到这妩媚容颜”,和阗,亦称于阗,系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今和田地区。它原是古“丝路”上的一颗明珠,唐代曾设毗沙都督府,元代是蒙古诸王分封地,设宣慰使元帅府。它物产丰富,尤以产洁白玉石闻名,故“于阗”在蒙语中意为“地之乳”。它又是闻名的歌舞之乡,著名乐曲《于阗乐》汉代即传入宫廷。萨迪诗中竟也提及于阗,足见当时此地早已声名远播。再如诗人说想请“中国画家”为这美女绘一幅肖像。我们读《伊本・白图泰游记》得知伊本・白图泰一行当年初到剌桐城(今泉州),从码头经过一街市,待他们返回时,见他与随从的画像已悬挂街头。“中牖家”的机敏与画技,令他们震惊不已。想不到这“中国画家”的声名,早在伊本・白图泰抵达中国之前,已在西亚一带传播。这不禁令我们想起阿拉伯世界流行的一句格言:“阿拉伯人的舌头,中肴说氖帧!彼档氖前⒗伯人以口齿伶俐、能言善辩闻名,而中国人则在心灵手巧方面更享盛誉――这想必是阿拉伯人从汉、唐以来古“丝路”上源源不断运往西域的精美瓷器、丝绸、绣品的设计、制作与画工等方面真切感受到的。而萨迪的这首描写爱情的抒情诗之所以这样快地传入中国内地,为中国歌手用波斯语演唱与流传,除其旋律优美动听外,也还有这首诗的译者张鸿年先生所说的特殊原因,即当时正值中国元朝,随着中国与波斯贸易、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来华的波斯人日增,波斯语与汉语、蒙语逐渐成为中国内地的三种通用语。而伊本・白图泰的相关记载,也正是这种频繁交流的真实映证。 萨迪・设拉子依

德国大诗人歌德在读过有“设拉子夜莺”之称的14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设拉子依500余首《抒情诗集》的德译本后,对其推崇备至,并由此先后用十余年时间,系统研读了当时对西方人来说还十分陌生的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诗歌与文学作品,并将研读中的所思所感写成大量诗歌,分别集成《西东合集》和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成为继《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之后歌德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他在为《西东合集》题诗中这样写道:

谁要真正理解诗歌/应当去诗国里徜徉/谁要真正理解诗人/应当前往诗人之邦

而为歌德称颂的14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设拉子依,恰是萨迪・设拉子依的“小老乡”,他继承并发展了13世纪一批星座般辉映“诗国”与“诗人之邦”波斯夜空的诗人们(如鲁达基、萨迪・设拉子依、菲尔多西、奥玛尔・海雅姆、鲁米等)的衣钵,成为波斯中古时期最具世界影响的著名诗人之一,而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正是萨迪・设拉子依。

萨迪・设拉子依(1209―1290)出生于波斯设拉子城一个清贫的宗教人士之家。那时,曾与罗马帝国比肩的波斯帝国已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他自幼便懂得什么是异族统治。但这也更促使他勤奋好学,父母双亡后,他也不忘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由于学业出众,他被派往巴格达内扎米耶学院深造,受到阿拉伯文化的熏陶,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他重返设拉子。不久,成吉斯汗的孙子旭烈兀为贯彻蒙古国大汗继续西进的指令,指挥麾下骠悍的蒙古骑兵越过阿姆河,狂飙霹雳般席卷而至,使他再一次亲历国破家亡的惨状。他无心在故乡忍受异族的统治与摧残,决心仿效苏菲派前辈一样离家远走,去各地游学,做一名宣扬社会公平、正义,揭露统治者贪婪、奢靡与伪善的“行脚僧”。他在国外侨居30余年,足迹遍及亚非广大地区,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阿富汗、印度,还曾到过中国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地区。喀什位于萨迪在《我对你一见钟情》中提及的于阗西北约400公里处,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喀什与于阗便成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古“丝路”上的重镇。萨迪在四处游学的日子里,长期生活在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职业的人士之间,广泛汲取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观察、体味与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创作灵感。在游学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抒情诗、讽喻诗、训诲诗、颂歌、挽歌和“鲁拜”诗(四行诗)等等。直至13世纪中叶蒙古占领者败走后,萨迪才重返故乡。他晚年一直在故乡设拉子度过,由于得到君王萨德的赏识,得以安心写作,并相继完成他毕生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果园》(1257)和《蔷薇园》(1258),奉献给世界文坛两朵光彩夺目的奇葩。他曾说过:人生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是探索阶段,会经历种种艰苦、磨难,以及犯这样那样的过错,但也积累了经验;第二阶段即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总结收获与教训。他的这两部作品,恰是他幼年失孤,国破家亡,不甘在异族统治下苟延残喘而四处游学30余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的艺术结晶。

波斯中古文学的诗与散文,自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起,至13世纪巅峰时期群星荟萃,许多著名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大家。萨迪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散文著作《论文五篇》《帝王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言简意赅,清新晓畅,一直是波斯文学的经典。与前辈苏菲派诗人、文学家不同的是,他除了反对愚腐、奢靡,注重个人功修和自省之外,还注意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事理的思考、领悟,以及哲理思辨糅合在文学创作与讲学之中。他的作品,无论诗与散文,都有很强的哲理性。与阐述穆斯林应遵循的道德的训诲性诗集《果园》不同,他的《蔷薇园》采用的是散文与诗交织的文体――于散文叙述中画龙点睛般地穿插、点缀着告诫、格言、幽默或讥诮的短诗,使它更显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正如他在《蔷薇园》的《跋》中所说:“我用美丽词彩的长线串着箴言的明珠,我用欢笑的蜜糖调着忠言的苦药,免得枯燥无味,使人错过了从中获益的机会。”在《蔷薇园》开头部分,他写道:“我在这本书里写了各地奇闻、圣人训喻、故事诗歌、帝王言行,其中也掺杂着我自己的一部分宝贵的生活经验。”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如萨迪所说,他“把这花木繁茂的花园,仿照天堂,分作八个部分”:包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以及论知足长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教育、论交往、论老年等等。说故事,讲见闻,发议论,既无贯穿全书的人物,也无前后相连的情节,不拘形式,不受羁绊,或长或短,从心所欲。于娓娓讲述中,深刻揭露与讥讽13世纪中亚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也真实地记述了普通百姓真诚、勤劳、直朴的本性,和他们对公正、自由与幸福生活的企盼与追求。

最早将《蔷薇园》译介到中国的是回教人士王静斋阿訇,当时(1943年)的译名是《真境花园》。我们手边的这本《蔷薇园》是1958年为纪念《蔷薇园》出版700周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翻译家水建馥先生翻译的。捧读着它,仿佛跨越时空,在深夜,随着头缠长巾、身着一袭粗毛织的长衫的萨迪,在“树木繁茂,清幽可爱,地上像是铺了碎玉,葡萄藤上像是挂满了七簇星的项链”的花园里,伴着潺潺的溪水和婉转的鸟鸣,听着萨迪隽语风生、诙谐有趣的叙述与训诲。我们将那些令我们怦然心动的故事和富有哲理的箴言俪句摘录在小本上,就像用衣襟兜满花园里随手采撷的鲜花:蔷薇、香草、风信子……悠悠自得,乐而忘返。

后来,每当我们翻阅那小本,字里行间依旧感受到《蔷薇园》那花团锦簇、香风细细的景致……譬如在《记帝王言行》这一卷里,我们摘录了萨迪述说的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波斯国王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纷纷逃亡,致使国势日衰。一天,臣下为他诵读10世纪波斯诗人菲尔杜西创作的史诗《列王记》中扎哈克王朝衰微、法里东继位一节时,宰相乘机问国王:“法里东一无财宝,二无国土,三无军队,何以能据有天下?”国王说:“你不会不知道是百姓拥戴他,肯为他出力。”宰相乘机诤谏:“陛下,既然天下得失在于民心向背,为何您不能对百姓宽厚仁慈,让他们在您的庇护下安居乐业,而偏要迫使他们逃散呢?!”国王却没有接受这诤谏,反将宰相下狱。不久国内果然叛乱蜂起,国王也被赶下了台……萨迪就此吟道:

假如帝王欺压人民,/危难中就会众叛亲离。/你若时时体念人民,/战争时才能无所畏惧。/因为君主如果英明有为,/全国人民便是军队。

再一则关于努什旺国王的故事,说有一次努什旺国王在荒野狩猎,仆从为他烹调野味,找不到盐,正准备到村里去要的时候,国王说“:拿百姓家的盐,别忘了付钱。如果坏了规矩,这村子就要破产了。”仆人不以为然:“讨一点儿盐有什么要紧呢?”国王说:“一切罪恶起初都微不足道,由于相习成风,最后便不可收拾了。”萨迪就此吟道:

国王如果在一个百姓的园子里/取一只苹果,臣属就会砍走一棵树;/苏丹如果放纵了自己,/拿走五个鸡蛋,他的臣属/就会杀死百姓家的一千只母鸡。

《记僧侣言行》一章里的一则则小故事同样给人以教诲与警示。比如揭示一个信徒的虚伪,他说信徒们去国王那里赴宴时,这个信徒吃得比平时格外少,而祈祷时又比别人长得多,以求得大家的尊敬。但一回到家,他便急忙吩咐开饭。儿子问:“您在国王那里没吃饭吗?”他回答说:“因我另有所求,在人们面前没有多吃。”不料,儿子知道他的“另有所求”只是伪装谦逊与恭敬,以博得国王和他人的好感,于是回应说:“啊,既然这样,您的祈祷也不能算数,也得重新来过。”对此,萨迪讽喻道:

你把你的优点放在手心,/把缺点藏在腋窝里。/虚伪的人!假如困苦来临,/你的赝币岂能买到东西?

萨迪一生中还有错被西欧基督教士兵组成的军队当作战俘抓去的经历。他在大马士革住厌了,跑到耶路撒冷郊野去住,不料却被俘获,押送到的黎波里挖壕沟。他赋诗吟道:

他离开人群逃进山林,/原想在此永远修行,/不料会有这样遭遇:/来和野蛮人住在一起。

一个阿勒颇的富商,同情他的遭遇,也赏识他的为人,花钱将他赎出,并将女儿许配给他。不料他这女儿却暴虐蛮横,常对他恶语相向,有一次,她竟这样恶狠狠地骂道:“若不是我父亲花10块金币从法兰克人手中将你赎出,你会有今天?”萨迪说:“不错,是他把我赎出的。可是他又把我卖给你了。” 萨迪这样吟道:

我听说从前有一个高贵的人物,/把一只羔羊从狼嘴里救出。/晚上他拿起刀子要把羔羊宰杀,/羔羊临死之前说了这样的话:“你把我救出来,赶走了恶狼,/现在我才明白你和它一样。”

面对这凶悍霸道的泼妇,他无法忍受,被迫离家出走,继续四处游学流浪……

萨迪在《蔷薇园》中,用这样一则则有趣的故事、传说和“箴言的明珠”,来宣扬勤劳、刻苦、知足、行善、仁爱和谦恭,反对贪婪、暴虐、擅权、霸道、虚伪和自私。那些箴言、俪句,意蕴深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我们以启迪、警示和滋养。譬如:

无信的人不能当作伴侣,/善变的人不会讲情义。

我宁愿受苦,补缀我这旧衣,/不愿向富人写信求乞。/我若靠别人爬进天堂,痛苦胜过跌进地狱。

狮子虽然饿死在洞里,/也不吃野狗剩下的唾余。/你尽管尝尽饥饿的苦头,/也别向委琐的小人乞求。/愚人虽是法里东那样的富豪/不要把他看得很高。/尽管穿上一身锦绣,/也只是包了金的石头。

有了知识而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耘而不播种。

《蔷薇园》是萨迪晚年深居简出,“以泪水的钻石划开心灵的石壁”,将“我这记忆的石板上的空虚字句通通洗掉”,呕心沥血,精雕细刻,为后人留下的瑰宝。他笃信:

我的身体化为尘土之后,/我的诗文将会继续留存;/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我的画图却将永远留下记忆……

他甚至还说:

假如它能得到王上嘉许的恩惠,/就能和中国的绘画,阿詹的画叶媲美。

“阿詹”是摩尼教的经典,其中附有许多插画,相传也出自中国画家之手。在当年,能与中国的绘画媲美的诗文,在萨迪看来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诗经采薇范文12

[关键词] 温情潇洒 离别 心态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等,早已蜚声四海,深入人心。渭水桥边,亲友话别,见面难期。西出塞外,衰草黄沙,促膝谈心,举杯共语之人,从此分离,满腹离情何以抒遣?此刻,大家反复咏叹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阳关三叠”能成为佳话,“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赵翼《瓯北诗话》)。诗句看似平常无奇,却颇能震撼人心。原因就在:它不但道出了人皆知而未能道出的共同心声,更赋予了前行之人乐观潇洒的心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模式。

此诗是王维送元二去西北边疆而作。前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色,渭城的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湿润了地面,客舍边的杨柳经过雨水的冲刷也变得更加葱茏。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呢?胡汉生认为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轻尘”可见雨下得不大,绝非暴风骤雨,而是牛毛细雨,既然打湿了轻尘,空气经过滤必然变得清新,经细雨冲刷过的杨柳不会枝残叶落,而是愈加翠人,生机盎然。这样的天气应是清爽新鲜的,用这样的开头来显示故乡故国的可爱可亲,令人留恋,这样才与其后的劝酒惜别和谐一致。

后两句“劝酒”一则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以酒饯行的习俗,更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来,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了。可以试想,刚下过雨的早晨应该有些许的凉意,喝酒暖暖身子吧,一个“再”字,突出了诗人用心良苦,可谓周到之至。设身处地,可以想象,值此良辰美景,好友相送,佳酿暖身,元二定然是心潮澎湃,暖意融融,心里更多的应是感动与不舍,而不是悲伤。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直抒胸臆,不是客气婉转之辞,可见与友人交情颇深。看似直白如话,却语淡情浓,脉脉温情里饱含了无限的留恋与关怀,耐人咀嚼。恰如陈铁民《王维诗选》所言,“这两句情语,妙在写惜别的绵绵情意却不道破,很有回味的馀地。语言也自然真率”,胡应麟评之,“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

“人生自古伤离别”,此诗却一反常规,突显故友情谊之深,强调挽留之情,而一扫悲戚之态,其潇洒旷达的形象如在眼前,诗人乐观的心态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抒情方式。此篇虽亦借柳色写离情,却突破了以“柳”反衬离别之悲的抒情模式,可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相媲美。

“杨柳依依”四句,自东晋以来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诗中的诗。《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谢玄叔侄俩的对话: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谢氏以后,文学史对其盛誉绵延不绝。何也?它妙在体物工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妙在“善于写物态,慰人情”。而王夫之则提出了另一个妙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在《诗广传》进一步强调:“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意指春色是美好的,而征人离别之情却是痛苦的。而春色愈美,愈能反衬出征人悲哀的别情。的确,“柳”与“留”谐音,暗指远行之人与亲友的留恋不舍之意,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可以说,从《采薇》起,古人在离别诗中以“杨柳”(古时“杨”与“柳”同义)蕴哀思,来突显离愁别恨,遂为经典,奠定了离别诗中“分别必忧愁,有柳愁更愁”的伤感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折杨柳歌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以上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都抒写离愁别绪,或惆怅失落,或悲悲啼啼,抒情基调都是伤感压抑的。在处理“柳”与“别”的问题上没有跳出《采薇》末章以杨柳衬离愁的藩篱。

我们再看下面这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这也是一组含“柳”的名句,我们非但看不出诗人任何伤感的思绪,相反,倒是令人品出了春意盎然的喜悦。可见,青青杨柳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本无情感色彩,而是诗人赋予了它心理色彩。源于西方的移情论认为:人在了解和体察外物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并被它所感染,与之产生交融合一的情感共鸣。江河不会“咆哮”,春花不会“溅泪”,猿猱不会“哀啼”,杨柳亦无悲欢之态,故“杨柳”未必因离别而倍添愁绪,关键是看诗人的心态如何,而诗人的心态亦会感染到征人。从诗中可知,元二前往的是边疆大漠,前途可谓渺茫暗淡,但王维作为故友却没有表现出俗套的悲戚和廉价的安慰,抑或牵强的鼓励,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悲戚和劝勉之词只能直接或变相的加重远行之人的心理负担,使之趋于颓丧。王维定然深谙此道,于是采取情感转移法,强调友情,淡化悲情,给友人一份温馨,一种动力,使之能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未来。感于此种深情厚谊,元二的万里征程也定然洒满阳光。

此诗语言素朴明净,如话家常一样将他人心曲娓娓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帖在读者的内心,在闲适的品尝中慢慢咀嚼其韵味,这样的诗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难怪后来被谱以琴曲,久唱不衰。胡应麟曰:“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此语不为过也。

从王维的乐观心态,亦可看出他作为“诗佛”的随缘而适的人生情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因此只有深得佛理的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见,王维虽素有“诗佛”之称,但他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者,亦非是跳出三界外、冷眼看生活的淡漠者,相反,他是一个颇具人性关怀与仁者之风的性情中人。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刘勰.文心雕龙[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4]宋祁.宋景文笔记[A](文津阁四库全书,册285[C]).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本,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