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3-05-30 10:27:54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1

为加快我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农业特色强村,一村一产业,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培育壮大了杨梅这一支柱产业。通过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区域,不断提高了我村特色农业的水平和档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辐射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我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布局情况

村地处乡东部山区,辖区共有人口889人,耕地1012亩,山林6007亩,人均耕地不到0.4亩,但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种植基础较好。①产业发展情况:今年在原1200亩基础上发展到1500亩;②建成二大产业基地:建立了以上辽、下辽自然村为中心的二大杨梅无公害生产基地;全村基本形成了以杨梅为特色产业为主要的农业产业格局。③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村里出台产业奖励补助政策,如对杨梅连片种植达100亩以上,每亩补助100元。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范:规范完善了杨梅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性合作社),组建了果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龙头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贡献。

二、我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扩大产业规模。我们以特色优势产业强村的发展为契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发展产业规模,建立杨梅产业生产基地,培育杨梅等地方农业特色,促进了我村农业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规划两大农业经济板块,即上辽和下辽杨梅基地,发展杨梅休闲旅游观光农业。

(三)开展无公害生产。大力推广杨梅等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形成杨梅无公害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沼气,形成循环生态农业,积极提倡施有机肥,倡导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理念,真正促使我村的无公害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强产后处理,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进杨梅贮藏保鲜,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引进和更新各种设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强化杨梅板块经济效应,逐步面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2

一、试点目的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试点,在市已有的氟硅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等产业优势基础上,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市培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和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二)实现产业模式创新。通过试点,形成若干个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围绕现代产业集聚的培育,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和完善生产业配套功能。

(三)形成工作机制。通过试点,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推进有序,考核有据的联动推进工作机制。

(四)积累经验。通过试点,落实方案,不断积累市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工作经验,逐步做大做强市现代产业集聚体系。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机制体制更活、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涉及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驱动、要素保障、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选准改革试点项目。围绕产业集聚区新平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地,选准改革试点区域。同时兼顾面上改革推进,形成全市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创新方法,科学推进。注重自行突破与争取省、国家层面支持同步开展,改革试点以自行突破为主,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和工作方面的支持,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态势,推动我市试点工作,努力取得现实成效。注重全面推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比较成熟的改革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其他改革项目选择若干县(市、区)、企业开展试点。注重有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和各地、各部门自主开展相结合,重点项目统一部署实施,一般项目由各地、各部门按照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要求,自行组织实施。

——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注重改革领域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项目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的特色,形成各领域的改革协调推进、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注重改革措施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是系统工程,改革项目的推进要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三、主要任务

根据推进试点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实施《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选准改革项目进行探索,力争在试点的第一阶段,能够实施一批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改革项目。当前,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重点推进以下改革项目:

1.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机制。依托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谋划新一轮发展空间,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争取纳入省级空间发展战略和省“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机制。通过规划引领空间资源,空间资源引导产业布局,推进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群效应。

2.建立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特色产业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的创新机制。以规划引领产业特色的营造,完善特色产业项目引进机制。围绕特色产业规划的实施,加快特色产业项目引进的体制创新。以规划引导扶持政策的导向,以规划带动招商项目库的构建,明确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制定出台有利于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3.完善产业大平台整合机制。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改革,探索开发区(园区)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干部激励分配制度创新,探索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领导职级高配制度。整合提升市区现有的多个开发区(园区),推进设施共享、布局统筹,积极申报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或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建立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实施一批园区生态化改造、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健全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和重大新建项目能评制度,创新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碳交易改革试点,争取申报省和部级“低碳经济试验区”。探索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和谐共赢的新机制。

5.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机制,鼓励经济主体创办各类行业研发机构。整合现有氟硅等一批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效能。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6.健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机制。建立后备发展空间和政府可调控资源对龙头企业“双优先”制度,列入市级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申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成果、专用装备、技术人才、产业品牌、营销网络集群内共享机制。对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列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和培育上市。

7.建立低丘缓坡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机制。按照“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重点建立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新机制,开展低丘缓坡直接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改革试点。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的优惠政策,增加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专项用地指标,大力鼓励各项建设向低丘缓坡发展,不占或少占耕地。

8.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创新,完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制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创新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模式,制订吸引产业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领军型高端人才。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组建重点特色产业职业学校或设立专业(系),鼓励校企定向培养、定向招聘、联合办学。实施培育引进“双千”工程。

9.创新建立政府技术性职能向协会行业转移的机制。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间组织,开展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实施方案、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宜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授权、委托、转移等方式转移到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加强服务并合理行使职能。探索建立行业协会为政府提供有偿服务的机制。

10.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改革试点。创新服务业发展促进机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积极建立生产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形成促进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剥离所属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垄断型服务业领域。确定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建立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11.建立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机制。建立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25”工程,推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柑桔、茶叶、蔬菜、食用菌、生态特色养殖和笋竹等六大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2.创新完善地方金融支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鼓励地方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对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争取筹建地方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发展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

13.深化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深化山海协作,加强与杭州、宁波、绍兴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建立一批资源与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将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特色产业转移的基地。加大央企对接力度,吸引符合特色产业发展的央企项目落户。

14.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挂钩特色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政绩评价考核制度,形成全社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合力机制。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政府服务产业的流程再造,完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度。营造特色产业文化,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加大特色产业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特色产业培育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建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推进改革试点。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要建立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3

作者:李忠斌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恩施州特色农业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的基本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恩施州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农业一业独大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农业的根本地位并未削弱,形成了较为稳固的“330产业结构”(如图1)。换句话说,在“330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构成比例还会有变动,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二、三产业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至少从当前来看,三足鼎立的格局,只要一足不稳,整个结构就将松动。更何况我们在经济统计时往往把基于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在第二产业中,由此也不难看出,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完全退出,而是农业向高级化迈进的结果,在第二产业中,农业的要素贡献是居于突出地位的。据统计,2011年,恩施州全州生产总值4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7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增加值110.8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7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构成由2010年的30.7∶28.7∶40.6调整为28.3∶31.8∶39.9,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恩施州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19亿元,比2010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0.9万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增长1.3%;粮食总产量153.15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增产1.8%。油料种植面积92.85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总产量8.94万吨,增产6.6%。烟叶种植面积65.91万亩,总产量9.32万吨,增产9.1%;茶叶总产量5.29万吨,增产14.8%。全年造林面积2.76万公顷,全年林业产值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全年生猪出栏456.97万头,比上年增加16.3万头,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421.3万头,增长2.4%。全年畜禽肉产量43.83万吨,增长5.2%。全年畜牧业产值7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2011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3.70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8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4.07万千瓦。①农业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及营销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很多,可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但我们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恩施州农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新的产业增长点开始显现,“双叶双业”(烟叶、茶叶、林业、畜牧业)增长强劲,农业比较优势得以展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二)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或者说是在寻找农业比较优势方面,恩施州经历了一个漫长和波动的过程,最终确定烟叶、茶叶、蔬菜、药材、水果、魔芋、生猪7个产业为特色农业(表略)。除生猪养殖外,六大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21.09万亩,而同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超耕地总面积。①特别是蔬菜和药材近年发展很快,种植面积达299.0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高达57%,可见其重要程度。恩施市的情况与此类似,发展的重点也是一样的,从全州范围而言,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恩施走在了全州的前列,除蔬菜和生猪外,其他各项均超全州平均水平。②由此可见,特色农业的地位在恩施州已得到巩固和加强,特色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了大幅度提高,规模优势开始显现,后续发展的动力较为强劲。

恩施州特色农业面临的困境

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对特色的把握与挖掘不够,定位不明确。作为一个地区而言,在农业方面我们有什么特色,什么才是我们的特色?这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恩施州农业资源丰富,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明显,似乎什么都是特色,对特色的筛选也是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固然是特色,但离开了规模和市场就失去了特色的价值。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对特色的把握、挖掘和定位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家底把握不清,对特色资源及市场状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二是特色农业的选择,特别是主导性特色农业的选择上还存在强烈的“领导人偏好”,特色农业的变动过于频繁,不少产业刚起步便刹车,既没有形成传统,也没有扩大规模,很多时候反而是伤农的;三是部分特色农业的选择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如烟叶的大面积种植既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也面临政策的强力打压。四是部分特色农业与市场的对接不紧密,受深加工能力限制,产品尚处于原料供给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大做强,如药材、魔芋等。因此,弄清楚特色是什么且准确定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二)特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链不完整,缺少规模,市场份额不大。恩施州特色农业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没有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整合,生产能力分散,产前、前中、产后的服务与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集群生产能力,致使遍地开花的同一种特色产业没有规模效应,市场半径普遍较小。在我们调研时发现,不少特色农产品仅在区内供应,且数量有限。没有市场牵引的产业是不可能有规模上的提升和效益上的保证的。(三)产业区域分散,品质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名牌和品牌。由于行政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特征明显,加之没有形成全州范围内的园区发展模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还是空白,同一产业在全州布局分散,大小企业星罗棋布,生产水平差异巨大,从原料到加工到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网络,质量控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没有形成全区域的公共品牌,仅有的几个“名牌”也在众企业的围攻之下难以自保,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在此,我们以茶叶为例加以说明。茶叶既是恩施州的传统产业,也是恩施州的特色产业。尽管发展历史悠久,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摆脱“千家万户种茶,小规模作坊式加工,无品牌蛇皮袋卖茶”的景象。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州内仅有的几个茶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也是规模很小,吸纳的茶农数量少,与企业在利益上联系不紧密,仅处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起步阶段,根本不能起到品牌载体的作用。州内几家稍大一点的加工销售企业又各自为阵,自打品牌,互不买账,因而导致到目前为止全州尚无一个龙头品牌。全州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但大型茶叶企业不到2%,绝大多数厂家基本处于原始作坊式生产方式,企业资本有限,底子薄,起点低,设备陈旧简陋,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生产的产品规格不一,茶叶品质极不稳定,按照现行QS认证发证审查要求,根本不合格。截至2007年底,全州已注册登记茶叶商标46件,但没有一件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全州获得省、部级奖的产品达100多个,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的品牌有6个之多,没有一个是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中国传统十大名茶“恩施玉露”也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的影响也极其有限。经笔者调研统计,如宣恩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0.7%,小作坊式加工企业69家,占企业总数的79.3%,全县只有4家茶叶加工企业能够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四)特色农业创新不足,发展新型特色农业缺人才、缺技术,缺成果。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创新能力不强,必然导致技术进步速度慢、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2007年底,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5人,规模以上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也只有85人。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固定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128人,占固定从业人员总量的22%,其中研究生3人,占0.03%;本科学历311人,占3.27%;大专学历1071人,占11.26%。全州10家省级、部级龙头企业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206人,只占固定从业职工的7.4%。①由于特色农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全州的农产品加工现状是农产品资源多,开发成商品的少;传统方法加工的多,研发新工艺的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品少。即使像九洲牧业公司这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有一半的产品也是进行传统加工后面向州内市场,另一半是进行冷冻加工后销往州外,其实只是卖原材料。加之农产品加工人才的创新能力差,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凤毛麟角。全州农产品加工业还没有专利的申请,部级名牌产品还是空白。(五)特色农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缺乏产业带动力。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在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致使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经营的外向度总体上不高,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资合作的还很少,很难融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全州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多是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合作返利型的更少。(六)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效应不明显。一是主导产业不精,基地比较分散。多数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中选择主导产业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全”,致使在一定区域内以一个优势品种为主导,集中连片开发的基地还很少,开发面积上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产业规模。二是品种不优,重建轻管现象突出。有的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引进品种时不试验,不示范,生产的产品品质差,市场不认可;有的基地虽已建成,但不重视后续田间管理,致使成园率低,园相差,投产迟,单产低,效益无法显现;有的忽视老基地管理,低产茶园的改造、“宣恩早”温州蜜柑的提纯复壮、“长十郎梨”的品种改良、高山蔬菜品种单一化等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品牌创建工作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茶叶为例,全州茶叶企业登记注册商标50余件,只有5件商标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1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全州茶叶亩均产值仅为1000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1158元。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足,市场份额不大,即使有规模种植的支撑,却无法消耗初级产品,很多农产品最终都积压在农户手中,把风险也转嫁给了农户,不能带动农户从发展特色农业中获益,反而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如恩施市2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最典型的是魔芋加工,一方面是政府在大面积推广优质魔芋,鼓励规模种植,而以前还较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却是一蹶不振,勉强维持运转,魔芋产业的命运实在堪忧。(七)特色农业缺少两个基本元素:文化与富硒。武陵山片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群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我们都知道,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资源,具有唯一性,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武陵山片区是硒矿富集地,号称中国硒都。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从地域的角度讲,富硒是其他地方农产品不具有的内在品质,是该区域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大力宣传、开发富硒优质农产品是拓展市场所必须做的功课。如富硒茶有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毒灭菌等保健功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符合目前国家提倡开发健康、有机食品的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如何融入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营销、品牌等全过程研究不够,创新不足,对富硒文化的利用也是如此,有的仅仅是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上很小的富硒二字,但明显感觉富硒与产品的结合不够,宣传没有底气。如此一来,武陵片区有特色农产品就失去了和其他地区农产品竞争的最大本钱,特色农产品被其他同类的普通农产品所淹没,没有闯出一条应有的特色之路。目前我们虽已认识到“富硒”的重要价值,但做得还不够,还没有把“富硒”变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今后要让“富硒”转变为产品的内在价值,并充分体现在价格竞争中。

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及方向选择

(一)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特色农业,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首要的决定因素。恩施州在自然条件方面的特质有:一是气候条件。恩施州处在我国东部季风中亚热带的贵州高原—鄂西南山地气候区的东北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热,雾多湿重,雨量充沛。二是土质。恩施州土壤类型复杂,有黄壤、棕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沼泽土、潮土和水稻土等19个土类,53个土属,139个土种。主要土类的分布和性状,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三是河流与植被。州内河流密布,水质优良,加上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水源基本无污染,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70%,能充分保证农产品品质。2.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优势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数量,二是质量,三是成本。从恩施州现有的情况看,数量相对充足,质量还有待提高,成本尚在合理水平。据统计,2010年全州乡村户数95.88万户,乡村人口343.25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合计207.4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80.5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合计188.68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69.57万人。农村劳力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5.43%,小学程度占36.05%,初中程度占47.56%,高中(含中专)程度占10.5%,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46%;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达89%。现在最大的困境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庞大,对发展特色农业构成最直接的威胁。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州外出务工劳力达68.75万多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38%,占第一产业劳动力的70%。外出劳力中16岁至40岁的人员达到87.12%,以男性居多(占64%),留守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占30%,且多为4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当然,我们这里谈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将当前劳动力外出的劣势转变为后续的优势,从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看,这种转变是可能的。3.民族文化深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特色农业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二是渗透着浓厚民族文化的产品营销。我们说,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农产品本身就是差异明显的产品,是其他农产品无法替代的,同时,只有有内涵民族文化的产品营销才能尽快地打入市场,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4.资源独占性强。除以上说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外,资源的独占性体现为富硒和当地独特的物产。富硒在前面已有论述。独特的物产是由于恩施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垂直变化的多层次立体气候,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和物产,被誉为华中“天然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植物资源已知215科,900余属,约3000种。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约占全国树种的七分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余种。药用植物中,有名贵药材鸡爪黄连、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绞股蓝、天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白肋烟、茶叶、中药材、苎麻、魔芋、芸豆、柑橘、蚕桑、蔬菜等。这些独特的物产有的是种类唯一,有的是你有我优,可以形成典型的原产地农产品,从而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5.有规模发展的空间条件。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空间。每一区域的特定空间范围内,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可体现在自然资源、文化传统以及经济要素等多个方面,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也是特色经济之“特”。恩施州二万四千平方公里,气候差异极大,地质地貌千姿百态;土、苗、汉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规模特色农业的空间条件。全州耕地面积465.2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83.8万亩(水田面积105.5万亩,旱地面积278.3万亩),园地面积63.8万亩,林地面积2178万亩,牧草面积99.9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146.3万亩。6.有发展的历史基础和基本加工技艺及加工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恩施州特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业支柱产业优势逐渐显现,农业产业经营向纵深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民素质、农业装备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加工的传统技艺有了改进、创新和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飞跃。2010年,全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8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0.5∶1提高到1∶1。拥有部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104家发展到1244家,社员从5.38万人发展到11.7万人,带动农户37万户,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省级示范社。7.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恩施州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有湖北省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是各项优惠政策的汇集之地。恩施州有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616”对口支援、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叠加的政策输入,加上农业部长期定点帮扶,特色农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更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1.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恩施州特别是它所在的武陵山山脉,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于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以及生态协调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保护生态是恩施州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一方面恩施州是我们发展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发展的重要一极,加快发展依然是它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它又有维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使命。在这两点上,我们应当实现最大的统一,这也是恩施州特殊的重要性。生物产业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领域。生物技术的成长,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抢占生物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努力形成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能够起作用的增长点和动力,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战略性的选择。恩施州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条件,应该作为我们今后主攻的方向。通过资源摸底和技术准备,以园区发展的方式聚集生产能力,建设国内技术一流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绿谷”,①力争在中国特色农业及特色产业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2.中药材及其深加工。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不少产品享誉中外。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大力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将来的国际贸易中能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步伐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达到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药业,充分发挥中药材品质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开发,主攻质量,创立品牌,贯彻实施中药材生产、加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创建适度规模的GAP基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药业产业体系。

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对策

(一)找准特色,科学定位。发展特色农业,首要的是要把握住所处区位的产业优势,发展那些有极大市场前景、布局合理、利于支柱企业的发展,而本地又有生产条件、生产传统的产业,并建立起这一产业的优势地位。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说,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也形成不了优势,恰恰是我们忽视了优势的存在,一方面是没有把握住市场并尽力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司空见惯,没有认识到这一优势的存在。所以说,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立好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做到科学定位,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这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最基础、最起码的条件。要瞄准市场,发展那些有特色、产量高、品质好、易于加工的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耕地农业向国土农业、原料农业向商品农业、山区农业向外向农业、行政区位农业向经济区域农业的转型。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高举“绿色”和“健康”的旗帜,特中先优,量优结合,这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适度规模,加工增值。发展特色农业,仅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必须兼顾规模,这个规模既包括种植规模,也包括加工规模和产品规模。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发展的怪圈,农业生产缺乏统一的指导,没有建立起上规模的加工生产企业,农产品无处可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一些优势产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始终在摸索中徘徊。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没有自己的支柱企业,特色农业就很难上台阶。因此,我们在推进恩施州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不遗余力地建立起自己的支柱企业,主要是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加工、技术指导、经营服务一体化,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千家万户,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在建立支柱企业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基地为本、主体独立、利益联动”的原则进行,既要考虑到加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到农民的利益。有了好的产业和基地不等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完成,特别要在建设好支柱企业的同时,推进名牌战略,打出一批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这样才能保证特色优势农业的兴旺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企业的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益”,也就是在建设支柱企业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生产优质的名牌产品。建设支柱企业时一定要与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本区域工业发展走向相结合,与农村各种经济形式发展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三)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品牌建设要贯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全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我们以恩施州特色农业之一的茶叶为例加以说明。如前所述,恩施州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产量较大,是特色农业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但由于茶产业没有得到统一的整合,加工企业参差不齐,加工能力分散,加工标准不统一,茶叶品牌杂乱,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因而,如何利用优秀民族文化吸引消费者,如何打好富硒牌,提升茶叶品牌档次,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茶叶品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实行纵向一体化的资源整合,成立全州茶叶生产加工贸易集团来统一经营和管理,各县(市)较有规模和水平的加工企业成为该集团的生产车间,并由该集团来建设“恩施玉露”公共区域品牌,充分融合“富硒”特色和“文化”传统,是打造特色茶产业区域品牌的重要途径。(四)拓展业态,多元一体。对特色农业的理解不能仅理解为是种植和加工,提供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物。我们要在遵循农业发展规律的同时,根据人们对农业的不同需求,发展多元特色农业,走特色农业综合发展之路,实现特色农业在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如特色农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休闲产业、特色农业文化产业和特色农业信息服务业等。在此我们仍以茶产业为例来说明。茶产业要实现从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油、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艺、茶馆)的延伸扩展,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茶文化旅游可以带动茶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消费,茶旅游业是具有强带动力的行业,要朝着差异化方向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不仅让游客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活动可参加、有纪念品可购,还要给游客留下深刻的茶文化感受。恩施州可以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把茶旅游作为城市旅游的一部分,带动茶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五)技术创新,信息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一次次质的飞跃,没有现代科技也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特别是在该地区农业科技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更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特色农业量和质的飞跃。只认识到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要下大力气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这才是科技进步作用得以实现的保证。试想,没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能领会并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能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能开展科学的管理?所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还有个人的现代化问题,否则,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特色农业产业化亦将化为泡影。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跟前沿技术,下大力气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特色农业。当前要加强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农技110”、“12316三农热线”等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启动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和产销中心建设,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服务,避免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保证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六)政策支持,培育后劲。特色农业产品化时期也是特色农业的起步期,经济前景尚不可预测,产业链尚不完善,销售渠道不畅,风险大。此时,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培育特色农业的成本过高。因此政府的培育对特色农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扶持如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如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制定科技投入鼓励政策,支持技术攻关,促进技术的推广等;利用财政信贷手段引导投资,并通过税收等手段促进生产能力的形成。在生产能力形成之后,要大力发展流通业,促进特色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实现特色产品的商品化,为产业化打下基础。由于特色农业的选取一般基于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传统文化,当地具有发展该产业的基本条件,甚至有些特色农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因此一旦与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结合起来,很容易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余论

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当前已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特色农业是武陵山片区农业突围的必经之路,因而,各地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试图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的构成要件和本地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认为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认识和把握。(一)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发展特色农业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当前确定了几个特色农业的品种和方向,就忽视了本身就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农业。这是因为,传统特色农业不仅具有种植、加工的传统,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也有相对固定的市场,只不过是我们对其关注不够,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足而使其被市场抛弃,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传统农业也能成为新的特色农业的生长点,对此,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二)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重新认识。各地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及“一村一特色”,目的是把特色做“特”。但我个人以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固然有特色,但未必有规模经济优势,未必有市场竞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最终提供给市场的是特色农产品,如果这一特色农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我们供给的数量却非常有限,结果是该产品供需不平衡,这样一来,既守不住现有的市场,更谈不上扩大市场,这样的农产品很难说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一村一品”的模式风险极大,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生产、加工、经营者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有的地方在遇到此类风险后,农户推倒重来,另寻他路,造成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波折和起伏,甚至是断送了该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因此,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提法和做法要认真地反思,坚持走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规模发展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三)把握好特色农业发展的宏观定位与微观政策。发展特色农业已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采取平衡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在已选定的特色农业中平均用力,齐步推进,其结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做忽视了现阶段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如资金状况、技术能力等,其结果必然是平均用力却没有应有的力度。由此,我们要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宏观定位基础上,处理好特色农业产业内部的关系及优先发展次序,实行差别化的支持政策,做大做强一业,巩固发展一业,从而实现全面推进的目标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技术创新 特色产业 特色城镇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5-0015-02

一、贵州城镇化的问题及现状

贵州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分布不均;交通不发达,距全国经济重心较远;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城市稀疏,而且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空间分布也不平衡。区域经济的二重结构明显,城市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个别大城市的孤立发展,而周边只有数量少,实力小的小镇,中等城市较少,城市首位度高,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由于中等城市少,导致大城市的“大而全”,产业和人口过分集中,这势必使城市的载重量过重,带来了资源、环境、交通和就业压力,从而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大城市与地区缺乏其他各级规模的城镇作为纽带和桥梁,既削弱了大城市的辐射力,也堵塞了周边地区对大城市的向心力。

二、推进贵州城镇化的有效措施

1.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中心,发挥其中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贵阳是贵州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但城区面积狭小,城市人口密度大(其人口密度已超过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城市的载重量过重,限制其进一步发展。为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实现贵阳——安顺一体化;必须加强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城区人口逐步转移到郊区,并通过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黔中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产业方面,在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注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思想观念创新,打造创新型城市。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此类技术创新有以下五种基本情况: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料的新供应来源;引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它的外延广泛,涉及市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升和优化产业机构就是需要这种“创新”形式。为此,必须在贵安新区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和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着力改善自身的软硬环境,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和稳住高级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的地区很难振兴经济。作为以贵安新区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圈必须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和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圈对接,打通贵州的出海通道,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并积极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互惠双赢。总之,以贵安新区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区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以创新为主要目标,发挥其信息、物流和技术优势,抢占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在贵州经济发展中起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具有后发优势的贵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二线城市建设,必须注重产业集聚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在承接中心区的辐射中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

贵州的城市稀疏,而且规模小,严重地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要振兴贵州经济,单靠个别大城市的优先发展是不够的,必须选择工业基础较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通过产业集聚,向大城市方向发展。例如: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城市的工业基础比较好,而且都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可以选择它们作为大城市发展的对象。基于此类二线城市,必须加强其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第一,增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城市功能的扩大和人口的集中奠定基础,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因此,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第二,大力发展工业。一般来说,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发展必定是有限的。所以,发展工业,实现产业集聚,是二线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现产业的集聚,必须选好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地区经济的“龙 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的作用。主导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起飞”和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仅主导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非主导产业也具有主导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关联产业是与主导产业十分密切的非主导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为主导产业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因此,必须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保持动态协调均衡,促使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基础性产业部门,是经济发展和聚集人口的主要力量,其生产活动和提供的服务主要供区内消费,但它是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部门,不能滞后于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否则就会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

3.在县、乡、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边远的县、乡、镇,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总量极小,市场狭小,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使其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搞活地方经济。

第一,千方百计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产业群,推动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规划和建构特色产业聚集区,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特色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对特色产业的集聚区位,应选择现有的县城、建制镇和有发展前途的小镇。应在战略上分两步走,以县城为集聚的理想区位,近期以向小城镇聚集为主,中远期应着重向城市聚集。在这一过程中,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小城市或中小城市的卫星城,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乡色产业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有效地向理想区位聚集,加快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就当前而言,色产业区位应选择县城或县域一级城镇,这一区位不仅能够促进色产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培育区域增长极。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伴发展的: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向城镇集中成为必然,并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地域载体;而城镇化的推进对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县级城镇具有工业布局的指向作用,特别是交通、市场、科技和通讯等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主导性,能够满足工业聚集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色产业在城镇聚集,对城镇第三产业提出要求,引发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镇,其中人口的迁移,还会带动起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业和水电部门的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城镇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第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条件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劳动条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不足,建设水平落后,再先进的劳动手段和再聪明的劳动者,也难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交通运输设施,农产品运不出去,产品变不成商品,其价值就无法实现;没有通讯设施,就无法获得市场信息;没有基础设施,还会制约着农民的消费水平。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改变只生产种植业的倾向,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间接服务部门的比重。与此同时,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即有紧密联系关系的农工商的长期联合,以及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公司制的形式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目前可以采取两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公司制的大型农工商联合企业。二是加工企业带生产基地的农工商联合体。通过这两种模式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殖和进入市场。总之,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推进贵州特色城镇建设

对于产品来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城镇的建设也应当体现地方地貌和文化特色,才有优势和竞争力。在城镇建设中往往是开山辟地,这样的建设方式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造成“千城一面”,体现不出“显山、露水”城镇风貌,体现不出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色。其实“山地多、平地少”就是贵州的特色,城镇依山而建、向山要地,不但能体现地方特色,而且还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此外,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撤大建,应尽量保留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建筑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建筑。因为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城镇往往是人们旅游的目的地,如,贵阳的青岩古镇、黔东南的镇远古镇就起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城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5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6

(一)加快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优质瓜果、亚麻、制种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优质油料各占1/3的规模性生产格局;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三大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全县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达4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4%。全县建立各类特色产业村27个,总面积15790.5亩,其中良种培育村6个1690.5亩。

(二)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效益。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增收为目标,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亚麻、黑美人、阿尔法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种植技术和胚胎移植、冻精授配等养殖技术;围绕抗旱节水,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优新品种52.46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39个,测土施肥40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0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80%,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41%,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3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87个,经纪人580名,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2.49万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10家,其中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生产精淀粉2万吨、奶粉0.14万吨,加工马铃薯12万吨,牛奶1.33万吨的能力。全县规范运行的各类农贸市场达11处,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民和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项,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项,解决了25万人、16.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3平方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49万亩。特别是完成退耕还林5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万亩,荒山造林34.45万亩),惠及22个乡镇、3.73万户、16.3万人,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劳务经济、促使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民和县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水浇地19.3万亩,浅山耕地35.85万亩,脑山耕地8.87万亩。总人口39.58万人,农业人口35.98万人,占总人口的90.9%,农村劳动力17.16万人。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均气温9℃,年降水量340毫米,无霜期170-200天,平均海拔2100-2500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1%。

三、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县现有耕地中80%为山旱地,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农畜产品市场和流通服务组织不健全。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文化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滞后,计生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结合本地实际,注重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布局上,川水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林;浅山地区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脑山地区积极发展杂交油菜等适宜生长作物。以设施温棚建设为重点,在全县川水沟岔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方面,继续培养肉牛、肉羊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

(二)大力培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用工业化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等企业为龙头,通过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马铃薯淀粉、玉米、亚麻、胡萝卜浓缩汁等精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户、农户与组织之间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百色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一、引言

产业结构优化是针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整过程。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各区域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发展方式总体上是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新时期要求要持科学发展观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效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更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观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进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时,还需要根据区域特色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升级,还要保持合理性。

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含义及理论

1. 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相关含义[1]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及高度化,强调的是产业素质的提高,即产业结构从三大产业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提升,就是各层次产业内部从低到高的升级。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产业部门协调发展、供求结构平衡、资源配置合理,并取得较好整体效益的产业优化过程。

2.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可分为“循序渐进式”和“跳跃推进式”两种模式

(1)“循序演进”模式[2]

该模式主要是指在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自发而平稳地进入产业发展的下一阶段。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拥有独立、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例如美国、英国等技术先进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就是通过该途径向前演进的。美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是在技术积累到一定水平和产业获得充分发展后自然转入下一阶段的,除工业化初期,美国从英国引入纺织技术和机械化技术外,其产业结构都是在自我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逐渐向更高技术产业层次发展的,每一次大的产业结构变革都是在本国的技术结构提升到新的高度后出现的。

(2)“跳跃推进”模式[3]

该模式主要是指技术后起国家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在相对短的时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演进任务,从而省略或缩短产业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例如日本就采用这种模式,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物质和人力资源方面都极其匮乏,但是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恢复以轻工业、农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仅10年时间就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

“跳跃推进”模式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避免自己开发技术所走的弯路,缩短产业进程时间,这种模式适用于技术后起的国家或地区。

三、百色市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进入21世纪,百色市抓住发展的机遇,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实效。

百色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极快,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64.1亿元,比2002年翻了5番以上,产业结构优化为17.6∶55.2∶27.2[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从2002年的“一三二”转变为“二三一”,从三次产业gdp比重变化趋势的角度来看,百色市的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同期内,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得最快, 占据全市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而第三产业在最近十年中变化幅度不大,在三次产业总值中的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四、百色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双路径”模式

产业结构是否能够顺利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发展路径,根据前面分析的产业升级两种模式,再结合百色区域特色,笔者认为,单纯只套用任何一种模式都不适合百色实际发展。首先,如果套用“循序演进”模式来调整百色市的产业结构,根据百色产业结构发展特点以及百色科技发展状况,百色不属于科技发达地区,不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果单纯依靠自身技术发展来促进产业升级,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据大致估算,按照“循序演进”模式,百色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将产业发展到当今较

进国家的水平,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力争在本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思想,百色区域产业结构落后发展将拖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后腿。其次,若是照搬 “跳跃推进”模式,实行纯粹的拿来主义政策,容易忽视培育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建设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容易出现产业断层,使经济陷入失去支撑的被动局面,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百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也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尤其在铝矿产业集群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具有自己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不能全照搬拿来主义。

百色适合选择“双路径”产业升级模式, 百色作为技术后起的城市,应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受旧模式、旧框框的制约,积极运用“跳跃推进”策略,大胆引进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加速和缩短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同时也要采用“循序渐进”模式,加强基础产业的建设,注重培育自我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确保产业结构快速、平稳、持续升级。这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双路径”升级模式,该模式既反映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赶超思想,也突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连续性,顺应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趋势。

五、百色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双路径”模式是百色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理想路径,在未来的十年里,产业结构相关政策应充分体现这种模式的思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还必须体现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发展产业经济时须考虑地方特色选择合适主导产业。  (一)百色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措施

1. 百色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理论研究先驱者罗斯托认为,在任何时期,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由于若干个“主导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这些主导部门在自身扩张的同时,还对其他部门产生了影响,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5]。一般人们认为主导产业是在经济发展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是一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

从百色市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呈快速上升态势,并且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大半江山,说明百色市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拉动经济发展的,百色目前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现在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之下,才能更深入地探讨其他一些相关的结构性问题,如第三产业的发展、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等问题。但百色市的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型的工业上,百色市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内部主要由矿产资源采掘业,百色市具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因此从比较优势和区域优势来看,百色应该选择能源、原材料工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工业、建筑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医药产业、环保产业、造纸业等。

2. 百色市主导产业发展具体措施建议

(1)构建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发展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2)构建新能源及节能和环保产业集群

百色是一个重化工业城市,对环保设备(产品)有较大需求量。百色的环保产业主要发展环保设备(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服务三大产业,特别是前两者,一是对铝产业所产生的废弃资源和废渣的回收综合利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二是利用本地的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生产大气净化材料。

(3)采用高新技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引进高新技术,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便利。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百色市生物资源丰富,当前也有很好的甘化工业基础,发展以中药、生物化学药品为主的医药产业有一定的优势,应扶持发展。要坚持做大做强的方针,以品牌为龙头,整合医药生产和科研资源,加快现代技术对传统医药产业的提升与改造,推进中藏药生产现代化、产业化。

(4)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纸业。

造纸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不同于以往,而是技术、资金、

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百色市桉树、甘蔗等资源非常丰富,为造纸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二)三大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思路及对策建议

1. 稳步发展农业

百色农业人口比重仍较大,农业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应稳步发展农业,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引进科技发展农业,向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 大力发展工业

工业化是百色市最大的发展动力,从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角度看,百色市大力发展工业也应该是合理的和必须的,特别是发展资源导向型的工业。着力发展铝工业、石化工业、水泥、锰铜、制糖、造纸等工业,做到四个结合,即“铝电结合、林纸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

3. 积极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百色定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的广西旅游新的一极,百色有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带动资金、信息和物资向本地区集中,也有助于增加就业岗位,为城市化的推进增加动力。

百色发展物流业具有区位优势,它是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的出海通道,其次,百色还具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及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势,给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交通运输基础。百色发展物流业还具有政策优势,在广西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划里均有建设百色物流中心规划,因此大力发展百色物流业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推动百色第三产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 徐勇.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王宝林.产业升级时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j].经济学动态,2009(2)

[3]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8

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又需要对西部开发的一些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发展“优特”产业力助西部经济弯道超车

特色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是改变过去西部地区粗放、低效发展传统模式、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因为西部地区,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发展教育科技、对外开放,最终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在发展特色产业上。西部省区虽然资源优势有所发挥,并开始形成了某些支柱产业,但远未发展为较强竞争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区域特色产业。完全可以说,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实现较快发展市场经济与较好地发挥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有利于防止和解决重复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形成商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

三项基本措施为西部大开发保驾护航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这既需要西部各省(区)市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

重点建设两大特色产业区和10大特色产业基地

西部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要适当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使其逐步走上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要谨防各地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在西部地区建成西南、西北两大特色产业区。西南地区的特色农业以绿色产业、生物资源开发、烟草业为主;特色工业以成渝贵州的制造业、成(都)德(阳)绵(阳)的高新技术产业、贵州云南的磷化工、重庆和攀枝花的钢铁工业,广西贵州的铝精深加工业为代表;旅游业则以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灿烂的民族风情为主。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以苹果、棉花、“阳光农业”、藏药业、生物药品和生物工程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特色工业以关中和兰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宁夏的新材料产业、内蒙古的能源和冶金工业、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青海的大盐湖产业和能源及高耗能工业为代表,旅游业则以悠久的古都文化和丝绸之路、粗旷的大漠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主。要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以高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实行重点开发,逐步在西部地区建成10个具有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由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加大国家对西部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应采取投资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措施,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对国家优先鼓励的西部特色产业项目贷款,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年限的贴息,并在土地、供电、铁路运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二是对西部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比如,对所得税减免的税基计算应采用加速折旧、再投资返还等办法;鉴于税改后西部资源性产业、基础产业税负上升,应考虑给以流转税或其他税收优惠。三是国家对西部特色产业的税收优惠应实行科技进步导向。如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实行税收抵扣甚至加倍抵扣,允许企业税前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等。适当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税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能否充分开发这些独特的资源,并尽可能深度加工和利用,是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主要由中央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地方企业只能开发其不愿开发的剩余部分。这样,主要资源由中央企业开发后,地方只能得到所得税的25%和一定比例的资源税。但是,凡是存在中央企业开发资源的地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源税税率过低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大上“小煤窑”、“小油井”、“小化工”等小企业的根本原因。建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从西部大开发的大局出发,共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资源税税率。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要利用好各种资本市场工具,筹集社会资金,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有潜力的产品。要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和生产有潜力产品的企业到境内外上市,或与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合资、并购重组。这样,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便可以借助于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而迅速发展,上市公司也可因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产品的生产而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有利于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筹集更多的资金。此外,优势产业和生产有发展潜力产品的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工具,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发展。要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促进贷款投放。目前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对一些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产品的开发生产进行财政贴息。这既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又可分散银行的放贷风险,并能通过支持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产品的开发生产,实现结构调整的目的,推动西部大开发。广泛吸引国内民间资本,为积极引导国内民间资本投向西部地区,国家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投资刺激政策。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优势,实行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的战略,对一些闲置土地和矿产资源实行特许经营权拍卖,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贴息或低息等措施,鼓励国内尤其是东部优势企业兼并收购西部亏损企业,进行跨地区资产重组。

四大“优特”产业加速前行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西部是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这一“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最近几年发展速度相当迅猛。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倍,高于同期12个省区市GDP的增长率,其中部分省区市的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

的比重超过或接近10%,旅游业俨然已成为西部各省区市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西部地区农民增收和老百姓脱贫致富,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十年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改善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量;农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科研条件和科技应用水平;农业资源保护能力和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和生产组织化程度;农牧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从有关数据得知,去年,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万亿,比2000年增长183%;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5.7%;总产量达1.4亿吨,而2000年总产量仅为1.29亿吨。

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据统计,西部地区已探明矿产达123种,其中,天然气、富铜、富磷、富铅锌,钾盐等20余种矿产资源保有量占全国的50%以上,另有9种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3%―59%以上,显示出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西部将成为我国21世纪矿物原材料基地。

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18.47%,青海,新疆两省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占省内GDP的5%。一批大型矿业基地和大型矿山企业的建立,加速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重点工程加速能源建设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0年以来,我国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为龙头,加快了西部地区的能源建设。如今,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大型水电基地、火电基地以及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基地。西部能源建设的提速,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为东部地区输送了经济、高效、清洁的能源,对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仅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10年来累计投资达到6700多亿元。其中,西电东送南、中、北三大通道(不包括三峡电站)建设的总投资达到5300亿元以上,西气东输工程的总投资也达1424亿元。

西部“优特”产业已成资本市场新宠

近几年,一批大型能源产业项目陆续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投资额达245亿元、宁夏灵武宁东大煤田建立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将形成煤电载能工业、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这些项目使西部地区煤转电、煤焦化、天然气转甲醇等产业迅速发展,在陕西、内蒙、宁夏等地能源重化工产业已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9

一、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

扬州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主要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种养基地的发展,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和基础,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从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有力地带动农民增收。现以高邮鸭业、扬州鹅业、油料业、荷藕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例进行分析。

1、高邮鸭业

高邮为扬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以北里下河地区,境内河湖交错,湖荡连片,沟渠纵横,水资源丰富,有水域面积160万亩。其中高邮湖面积60万亩,是水禽理想的栖息场所。全国三大优良鸭系之一―――高邮麻鸭在这里已有1000多年的繁衍历史,是我国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原产地保护品种,尤以善产双黄鸭蛋而享誉海内外。

1998年以前,高邮地区高邮鸭年饲养量一直徘徊在250万只左右,鸭蛋加工产值1.5亿元。近几年来,随着高邮整个鸭蛋加工企业尤其是部级龙头企业江苏高邮鸭集团以及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年加工、销售鸭蛋6亿多枚,对高邮鸭饲养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高邮饲养业结构的调整。2002年高邮市高邮鸭饲养量达500万只,年递增18.9%。

江苏高邮鸭集团自1996年组建以来,不断加大生产技术改造和新品开发力度,年均投入千万元,目前已形成高邮鸭保种、育种、饲养、蛋肉加工、饲料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格局。2002年集团产值达 3.7亿元,组建以来年均增长20%。在江苏高邮鸭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高邮鸭饲养量年均增加50多万只。其中重点养鸭大镇―――高邮司徒镇2002年高邮鸭饲养量达60多万只,人均达30只。

高邮鸭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饲养业的发展,成为致富当地农民的重要途径。从高邮全市来看,鸭业经济产值(含生产、加工)近几年年均年增长25%以上,至2002年达8亿元,占该市农业总产值的21.8%;农民来自鸭业经济的总纯收入达2.65亿元,人均392元(1998年为158元),占农民人均总纯收入的10.6%。其中饲养业就业人数1.2万人左右,总纯收入1.2亿元,年递增12%以上,加工业吸纳就业人数9000多人,工资收入5400万元,年递增14.4%;服务业就业人数达1.3万人,工资收入9100万元,年递增8.6%。综合测算,平均每养一只鸭的综合经济效益为53元,是当地饲养普通家禽的3―4倍。

从养鸭大镇司徒镇来看,鸭业经济总产值5100多万元,占全镇总农业总产值的23.3%;农民来自鸭业经济的总纯收入近1250万元,人均600元,占该镇农民纯收入的15.3%。

从高邮鸭集团来看,目前建有基地养鸭150万只,带动农户6000多户,吸纳农民工600多人,带动农民年增收4800多万元。

2、扬州鹅业

扬州有江滩、湖滩及丘陵岗坡、草地面积近40万亩,水草资源十分丰富,为养鹅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扬州有传统的养鹅和消费习惯,全市年消费量达1000万只,人均2.5只。2002年,由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育成的新品种“扬州鹅”通过了江苏省畜禽新品种的审定,为扬州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以前,扬州全市鹅饲养量基本稳定在1000万只左右,其中70%左右加工成盐水鹅。由于盐水鹅的保质期短、不耐贮存,所以只能在扬州及周边地区消费,制约了扬州鹅业的发展。1999年,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首先研制成功“风鹅”加工产品,并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使扬州鹅加工从传统的作坊生产实现了向工厂化生产的历史性跨越,扬州鹅终于走出扬州,走向全国。

从仪征、高邮两县(市)来看,两地共建有鹅业加工企业20多家,鹅业经济产值近几年年均增长21.8%,2002年达6.8亿元,占两地农业总产值的13.9%。鹅饲养量由1999年的600万只增加到2002年的900多万只。两地农民来自鹅业经济的总纯收入达1.8亿元左右,人均171元(1999年为100元),占农民人均总纯收入的5.6%,其中饲养业就业人数1.2万人左右,总纯收入近1亿元,年递增13.7%;加工业吸纳人数3500人左右,工资收入2500多万元,年递增27.8%;服务业就业人数达2800多人,工资收入4500万元,年递增18.9%。综合测算,平均每养一只鹅的综合经济效益为20元。

从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来看,1999年建立至今,共投入4000多万元,年加工风鹅能力400多万只。2002年,加工风鹅210万只,产值达1.08亿元,企业的发展从带动养殖基地、增加农民务工、拉动鹅价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从陈集镇来看,鹅饲养量从1999年的58万只增加到2002年的80多万只,涉及农户2500多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26.6%;农民从鹅业获得的总纯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240.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

3、油料业

随着农业市场化的进展,扬州各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油脂加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和带动着油菜种植业的发展。江苏珠光集团和江都天一油脂有限公司是扬州两大油脂加工企业,分别位于扬州下属的高邮、江都两地,2002年,两企业产值分别达3.2亿元和2.2亿元,年耗油菜籽达20多万吨,年生产能力达30多万吨,这给扬州油菜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给扬州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1998年至2003年,扬州油菜种植面积由53万亩增加到100万亩,年产量由4.7万吨增加到13.3万吨,其中高邮由13.7万亩增加到26万亩,江都由12.7万亩增加到36万亩。2003年油菜每亩纯收益达222.3元,比同期麦类高150元。

江苏珠光集团和江都天一油脂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分别建立油菜生产基地25万亩和30万亩,涉及种植户达20多万户。2003年,推广种植“扬油4号”、“史力丰”等双低油菜品种,聘请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实行标准化栽培,每亩增产5公斤,出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亩收益因此比大面积提高14元,共增收770万元;同时通过加价收购油菜籽,使农民增收290多万元,基地农户户均增收53元。与此同时,两企业分别雇用当地农民工400多人,年工资支出300多万元。

从江都吴桥镇来看,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从1998年的0.5万亩增加到2002年的2.1万亩,年均增加0.4万亩。2002年,油菜产值占本镇农业总产值的7.8%,农民来自一产的人均纯收入1143元,其中来自油菜种植94.8元,占8.3%。

4、荷藕业

扬州市宝应县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中国荷藕之乡”,荷藕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美人红、大紫红等品种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目前,全县拥有江苏荷仙集团等荷藕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产值5亿多元;荷藕专业批发市场4个,荷藕经纪人2500人。这些龙头组织的发展,为宝应荷藕种植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相比之下,国内其它许多地方也曾大力发展过荷藕种植业,但由于没有龙头企业作为后盾,在荷藕价格和种植面积上常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江苏的淮安、盐城等地,多的时候荷藕年种植面积也曾分别达到过10多万亩,但价格最低时每公斤不到0.10元,每亩亏损400元左右,现在这些地方的荷藕种植面积已很少。而宝应依靠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民提供保护价收购,有效地稳定了农民的荷藕种植效益,全县荷藕种植面积稳步发展,现已达20万亩,产量20多万吨,2003年,荷藕每公斤价格达2元以上,亩效益1500元以上,荷藕产业已发展成为宝应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成为一些乡镇的支柱产业。

从江苏荷仙集团来看,近5年荷藕加工产值年均增长42.5%,2002年达3亿元。目前,集团为保证原料的供应,在当地建立稳定的无公害荷藕种植基地5万亩,涉及农户1.7万户,通过加价收购基地荷藕,使基地农民年增收700万元,通过吸收本镇农民务工1500多人,工资支出达1100万元。在荷仙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宝应全县从事荷藕种植、运销、加工的农民达5万人,年纯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1200元,发展荷藕产业已成为宝应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从射阳湖镇来看,2002年荷藕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34.7%,荷藕产值达4500多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18%;农民来自荷藕业的总纯收入达3100多万元,人均670元,占农民人均总纯收入的19.2%,其中从事荷藕种植的人数3500人,总纯收入1500多万元,年递增16.7%;加工业吸纳人数1500人,工资收入1000万元,年递增13.6%;服务业就业人数达500人,纯收益600多万元,年递增7.1%。综合测算,平均每亩荷藕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近2000元,是当地种粮的5倍。

二、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措施

1、瞄准市场,发挥优势,培植和发展特色农业

扬州各地在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今后各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宝应县充分发挥水资源和荷藕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建设荷藕种植基地,兴建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进荷藕产业化经营,获得“中国荷藕之乡”的美誉。高邮市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做好鸭业文章,使高邮鸭蛋这一地方产品走遍全国,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扬州特色农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影响和优势相比,速度还不快,潜力还很大。今后要开拓思路,加快发展。一是要使优势更优。要积极开拓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产业发展的表面开发资源,而 要面向市场,深入研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向其他产业渗透与融合,拓展和丰富产业发展的内容与途径,实现产业升级。宝应荷藕产业可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荷藕生态观光旅游业;高邮鸭业可建立高邮鸭生态园和高邮鸭历史展览馆,实现产业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二是要挖掘和培植新优势。近两年,江都大桥、塘头等乡镇,以秧草和苦瓜茶加工企业为带动,发展秧草种植基地7000亩,苦瓜茶5300亩,带动农户2000多户;邗江、仪征等地围绕“学生奶”行动计划,兴办奶业加工企业,带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形成奶牛养殖大镇6个,现养殖奶牛2000多头,年产值5000多万元。

2、培育竞争主体,放大品牌效应,提高特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扬州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一方面培育和发展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知名度。另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加大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订单农业,推进一体化经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把农户分散经营集中起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特色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产生规模效益。目前,扬州在鸭业、鹅业、藕业等特色产业上都分别建成了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并拥有了“红太阳”鸭蛋、“馋神”风鹅、“荷仙”藕制品等一批知名品牌。但总体上看,龙头企业量多质不高,规模普遍偏小,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品牌不多,一些行业协会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产销环节联结不够紧密,组织化程度不高,宝应荷藕、高邮鸭蛋等产品加工企业都达上百家,品牌数十个,这不仅造成了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分散力量,还易造成恶性竞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培植和壮大龙头竞争主体,一是大企业(如江苏荷仙集团、江苏高邮鸭集团等)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扶持和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出售等方式,积极投靠大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产业中的航母,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二是要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合理分工,协调和规范行业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已有协会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组织、协调、规范等功能,提高组织能力和对外竞争力。三是要积极建立起村、镇、县、市乃至省级等不同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增收。五是要加强企业产品宣传力度,创造名牌效应,打造品牌经济。

3、不断创新,加强科技示范和推广,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

“扬州鹅”的成功培育,为扬州鹅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增强了扬州鹅业的市场竞争力;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挖掘扬州风鹅这一地方传统产品,实现了产品的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并投入千万元,建设优质种鹅生产基地,实行扬州鹅的标准化养殖,提供优质鹅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加强新品研究和开发,形成“馋神”系列产品,并率先通过国际质量认证,“馋神”产品已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但扬州一些特色产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宝应荷藕要加强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的引进与扩繁,加速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实现品种的优质化;要加快荷藕加工新产品的研发,发展深度加工,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高邮鸭蛋要积极适应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加快方便食用、休闲蛋品、罐头蛋品、鸭肉制品等的生产和市场开拓,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鹅业加工要加强盐水鹅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现盐水鹅工业化生产,使盐水鹅这一传统风味特色走出扬州。其他特色产业都要从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产品研发等方面开拓创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4、强化市场意识,健全营销网络,变特色优势为市场优势

扬州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龙头组织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将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馋神网站,形成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覆盖面广、反映灵敏的市场销售网络,在全国23个省市设立了51个办事处,拥有27个商,与近万家宾馆、饭店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江苏高邮鸭集团每年提取销售额约5%投入广告宣传,通过参加展销会、举办产品推介及招商引资会和“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等活动,扩大影响,提高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区域已扩大到北京、天津及福建、山东、辽宁等省的大中城市,在全国已建有28个办事处和106个直销窗口。但不少龙头企业的市场较为单一,产品销售渠道较为狭窄,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宝应90%的荷藕加工品占据了日本80%的市场,其他国外市场开辟较少。

5、加强领导,强化服务,营造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宽松环境

扬州各地本着“先予后取”的原则,通过加强领导、组织发动、领导干部与技术人员带头、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示范带动和目标考核等措施,积极促进和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江都市丁伙镇积极出台扶持花木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一系列优惠措施,要求每个镇村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并明确了具体的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花木业的发展,经过3年时间,全镇花木面积从不足万亩扩大到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仪征市陈集镇专门成立鹅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并对养鹅户实行低价供应优质苗鹅、保护价收购成鹅、协调提供贷款并予以贴息、提供信息、科技、销售、培训服务等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鹅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全镇鹅业经济的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一是在用地上,建立起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二是在税费上,按照相关政策实行优惠,结合农业特产税的取消,进一步研究扶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及其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减轻基地农户和企业的负担,培植壮大特色产业。三是在投入上,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功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门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运用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专项资金、合作资金和农户自筹等多方拼盘的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在协调服务上,认真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协调服务和实地调研,及时解决问题,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专业设置 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

一、背景分析

1.全国农村人口状况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2007年10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农业统计大会致辞时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里,还有个现象令人担心: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保障。大批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约在4000万人至5000万人,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

要想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描绘的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要把农民变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个历史性的挑战。

2.扬州市农村人口状况

截至2007年末,扬州市户籍总人口已达459.25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含农村户口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口)343.53万,非农业人口115.72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8℅。

身处这样的背景与环境,我们扬州的职业教育又该作何思考呢?

二、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农民

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热点,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什么热门就办什么,你有计算机专业,我也有计算机专业,也不管师资与办学条件如何,也不顾人才是否过剩、就业行情是否严峻。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如何服务于343.53万农业人口,是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把扬州的职业教育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强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的宗旨:富民强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要求;二是坚持在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上与我市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三是坚持与劳动就业市场的紧密联系。通过“三个坚持”,达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我市有许多产业全国都有影响,例如餐饮、旅游、花木园艺、漆器玉器、建筑、制鞋等,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很多高级技术人才。

学校除了加强硬件建设外,还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专家型”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鼓励教师走出去,或是深造进修或是深入社会与企业进一步学习。二是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或是企业里的专业人才,这样方能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培养。

2.立足科教兴农,实施培训工程

(1)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主要还是面向学生的全日制教育,各层各级的培训几乎还是空白,其实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各个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依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实现职成教育优势互补。

(2)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

3.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服务大文章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蓬勃兴起,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和配合全市工作的重心转移,积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1)为支柱产业发展服务。扬州市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医药及医疗器械、金属板材及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缆、电子信息、船舶制造八大产业为支柱产业,2006年,上述八大产业完成总产值1499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占比上升到了77.8%,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专家预测未来四年八大支柱产业将会产生4万左右的人才缺口,作为我市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职业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产学结合,以定点定向为主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既解企业燃眉之需,又切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2)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近年来,扬州把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作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以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借助最新的科技成果,确保“尾气全回收、废料全还原”,保证产业高起点、生态化运行。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扬州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在半导体照明方面,全国首家“国家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2007年12月,扬州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部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根据规划,到2012年,扬州高纯硅产能达6000吨以上、单晶硅产能达10000吨、单晶硅切片6.5亿片、太阳能电池产能1500兆瓦,并形成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包括LED、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408.2亿元,增长36.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21.6%。新兴产业更需要人才,企业创新更需要人才,未来发展更需要人才,为此,职业学校要瞄准市场,与时俱进,培养新兴产业目前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不会导致以前的覆辙:一边是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一边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分不出去。学校与企业缺少对接与沟通,出现两难境地。

(3)积极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各地都有自己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扬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扬州鸭业、鹅业、油料业、荷藕业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龙头加工企业100多个,专业市场1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30多个,带动90万农民从四大特色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10多亿元,占全市农民总纯收入的7%。此外还有里下河地区的养殖,江都的花木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面向当地特色农业,培养人才,派出专家型教师,常驻乡镇,进行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指导,产学研结合,为特色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结语

总之,作为职业学校,应转变思想,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走开放式办学的路子,面向农村大市场,做好服务大文章,时刻想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地方兴亡,匹夫有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克州;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效益

一、产业现状

目前,克州林果总面积45万亩,果品总产量20.7万吨,果品加工率4.5万吨。林果业收入占全县农牧民收入的26%。农牧民对现代林果业发展的积极性很高。

2012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202元,年均增长8.8%;工业总产值12.82亿元,年均增长24.7%;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23亿元,年均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亿元,年均增长16.9%;地方财政收入3.79亿元,年均增长32.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渐成规模。以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果业为特色的“戈壁产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对外经济贸易、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8.6:16.2:55.2调整为2012年的20.1:23.4:56.5。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效益评价

2.1经济效益

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项目建设,是我国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为骨架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美化乡村、改善生态环境等间接经济效益上。生态环境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力的提高。加快阿合奇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2.2生态效益

通过大面积的种植沙棘,可以提高全县的绿化覆盖率,形成人工小气候,建立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并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水土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利用。大面积的种植沙棘,减少水分蒸发量,促进水土保持。调节热量平衡,增加降水量以及降低风速,减少干热风危害等。

2.3社会效益

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建设,起到净化空气、减少风沙、保障交通、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作用。同时,大果沙棘种植项目建设工程,还将进一步强化全县人民的绿化、美化意识,提高人们对林业在经济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为全县人民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环境的改善,这对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3.1组织保障措施

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建设质量标准,建立严格的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对责任状的完成情况要一年一检查,一年一兑现。

3.2资金保障措施

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产业,兼顾了生态建设,克州是农业发展落后戈壁产业要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金去发展,沙棘产业化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要做好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工程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

3.3科技保障措施

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是制约特色林果建设的最大瓶颈。要针对自然气候特点,筛选出适合不同类型区的建设模式、成熟技术。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和抗旱保活新材料等的应用规模和范围。

3.4法制保障措施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后期管理中要以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为准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使工程实施和后期管理步入法制度、规范化道路。

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林果业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管理难度随之增大,有部分果园管理粗放,果品质量不高,影响了果品质量。在果品销售季节,滞销时竞相低价销售,旺销时掺杂使假,破坏品牌,失去诚信。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人员紧张、知识老化、并且存在着果树园艺科技人员搞栽培的多,搞加工、销售、保鲜的少;在果树栽培方面传统技术运用的多,现代高新技术运用的少的现象。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科技示范园建设、科技人员进修培训、农民的科技培训,都缺乏资金投入。

五、对今后发展“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的建议

鉴于克州农牧民收入水平低,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前期投入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在建设资金上,除贴息贷款外,农、林、水、牧、扶贫、电力等有关部门,要利用好各行业的投资政策,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把资金捆绑使用。在“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区域,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派专职领导负责,集中人才和技术,确保“戈壁产业特色林果业”有序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买买提.吐尔地《对当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新疆林业2011.2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内蒙古;东部地区;农业经济;现状;策略

引言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以及耕地面积在全国首屈一指。我国内蒙古国土总面积达到118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3%。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由于依托着丰富的草原资源,因此畜牧业得到迅速,从而在短短数十年间改变内蒙古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

一、内蒙古东部地区特色农业经济的动态演变过程

1.特色农业经济规模的动态演变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度实施,以及农民市场意识的逐步提高、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经济日益成为内蒙古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河套平原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灌区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其中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一定规模且经济效益客观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河套面粉销往全国各地,成为热门餐桌上必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主食,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农民为进一步增加产量,积极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又促进了该区特色农业项目的诞生及发展。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的西部虽然是一片大戈壁,凭但是该地也具有着日照长、温差大的“阳光优势”,为科学、合理的利用该地的地理特征发展特色农业,该区积极邀请上海、甘肃、新疆等地的技术人员对该地进行特色的农业打造,邀请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将该地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调整集棉花、甜瓜等为一体的特色产品的组合,种植面积逐渐占到总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去年,近几年特色产品积极登陆全国电商平台,销量迅猛,吉林、山东、北京等地均有电商平台在积极运作,取得良好收益。因此,仅特色农业一项,为农民人均增收超过数千元。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在脱贫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该区在影响国家“退耕还林”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积极吸引比如富广公司等实力雄厚深加工企业进驻该地,切实推进该地“土特产”加工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盟土豆种植面积扩大三倍,商品率提高七成以上。土豆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第一大产业。2.特色农业经济结构的动态演变近些年来,内蒙古的农业经济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种植业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之外,还包括畜牧业、林业以及渔业等相关产业。从演变结构看来,近些年,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处于一片大好的形势,2013年,内蒙古地区的牲畜存栏量已经达到1.3亿头。由2001年的200亿人民币增加到2012年的千亿人民币,已经占到农业经济的50%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一种信号,即,畜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经济产业结构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内蒙古的农业经济在动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经济产业链较短放眼望去,内蒙古东部平原农业经济的总产值虽然在不断,但是目前大多数仍是粗放的经营模式,由于农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产业链,再加上宣传不够,造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步伐,并伤害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剖析主要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症结依然是高科技技术与资金投入仍有欠缺,没有吸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现有的加工企业没有掌握高端的加工技术。由于农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使人力、物力、技术力量投入高度分散,不仅使农产品单产水平低,而且抗灾能力弱,稍有小灾,农产品产量就发生较大幅度变化。2.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低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与地区相比,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结构规模过小的特征仍旧十分明显,内蒙古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因此,无论是农业产品的加工规模、还是科技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等综合竞争力仍然较低,难以在国际产业链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近几年来,只有蒙牛和伊利在竞争中显示出一定的实力,其余的富有内蒙古特色的食品加工企业很少见诸报端。

三、加快内蒙古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动态发展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笔者认为,针对畜牧业创造更高价值的理论基础上,争取将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为保证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应该减少低产量作物的种植,加大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的种植。同时,加大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力度,例如,牧民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将自家养殖的羊直接卖掉,无法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如果在当地能有企业,与牧民保持沟通,同时可以回收羊肉并做进一步深加工,加工成各种成品或半成品售出,收入就会有所改变,而目前情况是这样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内蒙古地区应加大力度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链。2.获取经济与技术支持内蒙古农业发展科技含量让然处于较低的程度,因此,内蒙古地区的人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应该多学多问,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以此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增加农业经济的总产值,减少损耗。同时,国家政策也应该在粮食收购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和照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以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四、结语

最近几年来,内蒙古的农业经济实现全方位的动态演变,获得令人欣慰欣慰的成就,然而,我们也需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经济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抗灾能力依然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内蒙古地区的人们应该齐心协力耕作种植,另一方面,应该努力获得财政拨款力度,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巩芳,盖志毅,长青,等.论保护草原生态与内蒙古经济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3):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