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色农业分析

特色农业分析

时间:2023-07-16 08:50:01

特色农业分析

第1篇

根据云南昭通的自然优势,对本市种植业确定的天麻、苹果、蔬菜、魔芋、蚕桑、马铃薯、荞麦7种高原特色作物的产业优势、短板、关键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分析

高原特色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青海大学李双元教授在2009年提出的[1],他从国内比较优势指标、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和实体性指标4个方面提出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级标准。2010年有人研究了川西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2],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提出及研究是从2012年开始的[3],云南学者陆续开展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方面的发展技术支持体系[4]、机械化发展的探讨[5]、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要求[6]以及金融服务[7]等问题的研究。2015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强化改革举措落实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根据文件提出的“做精做优特色产业”的要求,本研究以昭通市为研究对象,探讨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突出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1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概念界定

高原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主导一定区域范围农村经济发展的优质高效农业,他是充分利用高原环境的多样性,发展农业产品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相对于市场而言就是依托独特的优势生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农产品的农业。根据这个概念,本研究就昭通市种植业所确定的苹果、天麻、蔬菜、魔芋、蚕桑、马铃薯、荞麦7种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短板、发展关键进行了研究分析。

2自然资源优势

2.1气候类型多样昭通市位于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5′~28°36′。全市有96.4%的面积是山地,海拔267~4040m,高差高达3773m,属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低纬高原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及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全市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春早冬晚、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6.2~21.1℃,有效积温1600~7500℃,无霜期123~360天,年日照966~232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25.2mm。

2.2发展空间大昭通市辖10县1区,国土面积22423km2,耕地面积有877.2万亩,荒草地1031.4亩,水域80.55万亩,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13.65万亩,全市土壤类型丰富,有8个土纲、14个土类、113个土种。农用耕地绝大多数为冲积黄壤、黄中壤,团粒和粒状结构,属中性或微酸性土类,有机质含量中等,宜耕性好。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和复种指数的不断增加,粮食单产还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还可以下调,加上广袤的林地、草原、“三江四河”、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大巨型水电站的建成等等,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空间在3000万亩左右。

2.3环境污染小昭通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无大型工业污染。对其农业环境质量实地调查认为,其土壤尚属清洁,大气清洁。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1,属清洁的二级土壤,大气综合污染指数<0.5,属清洁级。非常适宜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3高原特色种植业产业发展优势

3.1天麻

3.1.1自然优势。天麻生长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5~6,即偏酸性的生态环境。昭通以彝良为中心的小草坝天麻主产区,有昭通最大的原始森林,常年多雨多雾,气候温凉潮湿,全年降雨量在1000~1250mm之间,平均日照不足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9.8℃,年相对湿度85%,被国家列为昭通乌天麻、黄天麻两个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和“昭通天麻”原产地域保护区。

3.1.2基础优势。昭通天麻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一是有规模。自20世纪70年代昭通天麻人工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成功,到2013年种植面积500亩以上连片的达5.25万亩以上、产量1880万kg种植产值31.8亿元,加工产值突破47亿元,总产值达78.8亿元。二是栽培技术领先。支撑天麻人工仿野生栽培的关键技术“两菌”(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萌发菌和提供天麻生长营养的蜜环菌),在昭通已进入工厂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三是有政策。“南三七、北天麻”是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的重要内容。四是有专项扶持资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天麻产业发展。五是有机构。有天麻特产局和天麻研究院。六是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有基地、有标准、有专业合作社、有科技示范园和产业加工园、有企业、有深加工产品(如在全国林博会上获银奖的天麻蜂蜜、天麻片)、有品牌、市场潜力大(药食兼用)。四是种植天麻的麻农生产积极性高(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

3.1.3发展的主要短板。天麻种植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较大。天麻种植的菌材主要是青冈、板栗等生长较慢树种,规模发展会导致大量砍伐相应树种,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发展也不可持续。

3.1.4对策措施。保护天麻野生资源。加大天麻栽培替代菌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不断开发精深加工品种。

3.2苹果

3.2.1自然优势。苹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认为最适于苹果生长的条件是:4~10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18℃,年降水量约在500~800mm,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土壤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昭通苹果的主产区是海拔1900m左右的昭阳区和鲁甸县坝区(简称昭鲁坝区),年平均气温11.6℃,7月是最热月,月均温19.8℃,最冷月是1月,月均温2℃,全年≥10℃活动积温3217℃,年降水量735mm,年日照时数1917小时,无霜期220天,土壤pH6.4,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和雨热同季、雨量适中等特点,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昭通苹果的比较优势是早熟、优质、色泽鲜艳,最大的优势是早熟,同样的品种如红富士比北方提前半个月成熟,早熟品种如红露7月中下旬就可以成熟,比晚熟品种红富士提早3个月,通过时间差,可以做到人无我有。

3.2.2基础优势。昭通苹果具有70年的种植历史,种植优势显著。一是种植初级规模。2013年种植面积29.1万亩、总产量39.05万t、产值16.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27.9亿元,形成了一批苹果产业乡(镇)。二是栽培技术先进。“三优模式”、小冠整形、疏花疏果、夏季修剪、果实套袋、配方施肥、工艺贴字等优质果等先进栽培技术优化模式正在推广普及。三是产业化基础好。有基地、有科技示范园、有加工营销企业、有专业合作社、有中国南方最大的苹果批发市场、有品牌(获得国家商标总局授予的“昭通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国内外市场、有政策、有机构。四是比较效益好,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高。

3.2.3发展的主要短板。一是规模做不大,最适宜区面积在45万亩左右。二是晚熟品种(红富士)面积大(占90%以上)。

3.2.4对策措施。确立早熟和高端果的昭通苹果发展定位,着力提高每个苹果的附加值。一是调整品种结构,加大中早熟品种比率;二是打造精品果园;三是强化标牌包装。

3.3蔬菜

3.3.1自然优势。昭通市不仅绝大多数蔬菜品种都可以正常生长,而且菜用型野生资源丰富。2013年种植面积154.95万亩、总产185万t,产值21亿元。昭通蔬菜最具特色的优势:一是6~11月上市的温凉型蔬菜(夏秋补淡蔬菜)。主要产区在以昭鲁坝区为代表的年平气温在11℃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800mm左右,且具有相应的灌溉条件的平坝一般山区,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夏季(6~11月)气候温凉、雨热同季、雨量适中,非常适宜各种叶菜和果菜的生长,这一时期很多地方处于夏季高温、酷暑、暴雨、多湿、台风等恶劣气候的季节,基本上种不出什么蔬菜。二是1~5月上市的冬早型蔬菜,俗称反季蔬菜。主产区在以巧家金沙江河谷区为代表的年平均气温15~21.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9~12.2℃,年平均降雨量840.7~1007.8mm,无霜期283~337天,≥10℃活动积温4595.5~7232.5℃。这一区域的特点是暖冬,基本无霜,秋冬季节可以露地栽培生产一般夏秋生长的蔬菜。三是7~8月上市的小春型反季蔬菜。产区在昭通南部海拔2200m以上、北部海拔1600m以上高二半冷凉山区,年平均气温6~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100mm左右的高寒山区。这一区域的特点是没有酷暑。四是菜用型野生资源开发。

3.3.2发展的主要短板。产业基础薄弱,一是缺乏标准化的商品蔬菜基地;二是科技支撑滞后;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四是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带动;五是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

3.3.3对策措施。一是政府推动;二是引进扶持蔬菜企业;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四是建立标准化蔬菜示范生产基地带动;五是建立健全蔬菜营销体系、建立发展互联网+的现代蔬菜销售体系。

3.4魔芋

3.4.1自然优势。魔芋为半阴性植物,是一种喜温暖、忌高温的作物,生长季节内(4月~11月)的适宜日平均气温在12.5~30℃之间;适宜pH6.5~7.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棕壤土或黄棕壤、紫红壤。昭通北部地区日照774.4~1439.2小时,日照百分率20%~40%,是全省三个寡日照区之一,是魔芋优质品种金江白魔芋的原产地,是全国魔芋重点种植区。

3.4.2基础优势。种植初具规模:2013年种植面积18.45万亩,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32.8%和10.7%,总产28.47万t、农业产值7.5亿元。产业布局:布局基本优化,已形成分布清晰,布局合理的白魔芋、花魔芋两大种植板块。科技支撑:昭通市农科院和永善魔芋办编制的《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正推动全市魔芋种植转型升级。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有基础、有基地、有专业合作社、有企业、有品牌、有市场;芋农生产积极性高。

3.4.3发展的主要短板。一是种芋的问题。没有规范的种芋繁殖基地,导致种芋质差量少。二是病害的问题。魔芋软腐病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重的导致绝收。三是产业链短。

3.4.4对策措施。在魔芋主产区建立种芋繁殖基地,实现统一供种;加大白魔芋和花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示范推广力度,推动魔芋种植转型升级;加工由原料(微粉)型向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延伸。

3.5蚕桑

3.5.1自然优势。昭通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区域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最适宜区,该区域的夏秋气温大多在22~28℃,相对湿度70%~80%,年降雨量500~1000mm,无霜期在260天以上,≥10℃的有效积温为4323~7232℃,是我国西部最优良的栽桑养蚕基地之一,适宜栽桑面积可超过100万亩。

3.5.2基础优势。一是有规模,2013年桑园面积34.5万亩,产茧0.9万t,农业产值2.4亿元。二是有科技支撑,有科技服务机构、有科技人员、有良种、有技术。三是有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3.5.3发展的主要短板。市场风险大。如果市场价格下跌,挫伤蚕农的积极性,将毁桑归农,产业难以回复。

3.5.4对策措施。政府和企业共同建立蚕桑发展风险基金,确保产业持续发展。

3.6马铃薯

3.6.1发展的优势。种植历史悠久,适宜范围广是昭通马铃薯产业最突出的优势。一是可从高寒山区到低矮河谷分春、秋、冬、早春4季种植(简称“4季种植”);二是高二半山区是优质种薯繁殖基地;三是规模大,2013年种植面积为300.6万亩、总产量330万t、产值30亿元;四有一定科技含量,有马铃薯育繁体系和脱毒马铃薯“一分地工程”推广模式、生物多样性种植(与玉米套种)、高墒垄作等。

3.6.2发展的主要短板。4季种植和优质种薯繁殖基地优势未发挥;产业基础弱,主要是基地的基础设施差,加工企业少,以鲜薯销售为主、附加值低。

3.6.3对策措施。优化“4季种植”的品种和规模;鲜销商品薯和种薯商品化同步推进;加大加工企业扶持力度。

3.7荞麦虽然荞麦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认可,昭通高寒山区是其最适宜种植区,2013年种植面积为36.75万亩、总产量4.5万t、产值1.35亿元。由于产量低、轮作周期长、比较效益低、企业拉动能力弱,难以做大做强形成优势产业。

4研究结论

通过对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种植业产业分析认为,天麻、苹果、蔬菜和魔芋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蚕桑、马铃薯也有优势。建议优先着力打造天麻和苹果产业,做成昭通的名片;蔬菜产业发展潜力大,可以通过提升冬早蔬菜,加大夏秋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有序开发小春型反季蔬菜和野生蔬菜,逐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魔芋产业需要政府扶持引导建立优质种芋繁殖基地,加大白魔芋和花魔芋两个地方栽培标准的示范推广普及力度,促进转型升级;蚕桑产业,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计划的机遇,夯实发展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可以进一步做大;马铃薯产业要优化“4季”种植的品种和规模,通过打时间差来赢得市场,同时加大种薯商品化力度,壮大马铃薯产业;荞麦不宜列为优势种植业扶持发展,但应加大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引导有序发展;昭通高原特色农业一定要依托其环境清洁的优势,在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打造绿色、有机品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双元.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青海民族研究,2009(3):40-45.

[2]文艳林.川西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J].农村经济,2010(5):74-76.

[3]曾黎琼,武卫,段玉云,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魔芋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717-721.

[4]张海翔.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技术支持体系[J].云南社会科学,2013(4):83-87.

[5]张汝坤,朱云,时玲,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4):292-295,300.

[6]阮建雯,可斌,张汝坤,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要求[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1):36-39.

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4

Abstract: Agricultural manor economy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improving peasant’s life, and constructing new villag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i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manors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of old Chinese and European manors, and also discusses several typical Agricultural Manors cases in Taiwan, Anhui and Yunnan. The resul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highland agriculture should be the core produc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recreation is the extended production for Agricultural Manors. By analyzing on the land use of 6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Yunna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landscapes pattern of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manor integrated with ecological,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nor; landscape pattern;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Yunnan Province

随着“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庄园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响应“三农”号召、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2013年,云南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的战略部署,自此全省掀起了庄园建设的浪潮。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特色农业庄园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庄园是集合了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休闲农业)的综合产业结构,一般包含建筑区、生产区、休闲区3个部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特色农业庄园是结合了3个产业的综合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所展现出来的物质形态本身就是景观,且这种物质景观是庄园经济结构的构成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景观格局及组成的视角研究庄园。

1中西方庄园发展概述

1.1西欧中世纪庄园

西方历史上的庄园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西欧中世纪一个“典型的庄园”通常包括:1)领主或其代理的住所;2)农民简陋的茅舍;3)礼拜堂和教士的住宅;4)铁匠、木匠们的工作屋;5)草秣房;6)水磨坊或风磨坊[1]。这种典型的庄园结构,在当时既是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生产的基本单位。庄园大小通常由领主势力的大小决定,大的庄园包括几个村庄和田地,小的庄园甚至只是一个村庄的一小部分。

1.2中国古代庄园

中国历史上的庄园则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庄园常建坞壁以自保,因此研究中国庄园,就须研究中国坞壁[2]。坞壁呈四方形,四面建高墙,前后设置大门,四隅有角楼。这种形式的庄园在当时不仅是强大的军事、政治综合体,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据《颜氏家训》记载,当时坞壁庄园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瓜果来源于菜园生产,鸡猪等牲畜来源于圈养,居住的房子、生产用工具都是劳动经营所得。

由此看来,西欧中世纪庄园与中国古代庄园都是一个具有社会组织结构的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表现出一定的物质形态。景观上庄园包括乡村的田园房舍或者是大面积的田庄[3]。这种物质形态主要由2部分组成:1)房舍,由生活住房和生产用房组成,生活有时还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领主或地主住房、农民房舍、教堂或祠堂、手工作坊、马厩、磨坊等;2)田地,由生产用地,耕地、林地、牧场、鱼塘等构成。

2现代农业庄园调查

基于经营模式、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效益等,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农业庄园是按照现代农业要求统一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柱、资本为纽带,经济效益为中心;是一种建立在土地资本化、资产股化、融资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基础上的农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是集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多业态并存、多功能并举的新型复合循环经济模式[4]。这种现代农业庄园自20世纪中叶出现于欧美、日本国等发达国家。

台湾现代休闲农业庄园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不乏一些宝贵的经验与较为成功的案例。我国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相对起步较晚。1997年开始在南方兴起现代休闲农业庄园,以2012年由中国旅游协会首次评比“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事件为标志,可以看出当前正值我国农业庄园建设热潮,各省市农业庄园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但是,庄园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规划不科学、缺乏产业链、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有甚者更是假借庄园之名进行房地产、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笔者针对庄园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文献调查、实地走访及访谈调查。

2.1台湾特色农业庄园

台湾现代特色农业庄园或称农庄、农场等,现已进入成长后期。台湾庄园发展有几个重要经验:农场功能空间包括生活、生产和生态,即“三生”;在规模上,台湾普遍认为千亩耕地即可以打造一个农业品牌,在景观营造上追寻农场的特色等。

当前,就生存或发展而言,台湾休闲农庄特色营造实在太重要[5],这由台湾清静农场、南投埔里镇桃米里营建的青蛙观光村等案例可见一斑。农场的特色来源于对农业与乡村资源的运用,是针对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景观性、实用性与乡村资源的产业性、传统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展开研究并实际运用。

2.2省外庄园调查

安徽省芜湖市某庄园位于市郊,采用的是公司独自经营的模式。总规划面积为1 600 hm2,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三期还在规划建设中。调查中发现,庄园已经成为大型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这种由公司独自经营模式的农业庄园,实质是围地做大量的房屋和旅游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用地也不多,农业景观鲜见,可以说完全抛弃了农民,违背了“三农”精神。

2.3省内庄园调查分析

昆明呈贡近郊区某庄园,占地13 hm2,是一个集参观、休闲、娱乐、文化、科普、餐饮、会议、住宿、健身、体验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庄园。调查中发现,该庄园主要功能是餐饮,每天人流集中在中午与晚上,其余时间游客很少。这种以餐饮休闲为主导产业的庄园,其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使庄园存在着季节性经营淡季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庄园的持续性发展。

玉溪庄园是专属于红塔集团的烟草庄园,位于玉溪峨山岔河乡凤窝自然村。一条盘山公路进入该村,村内四面环山,三河交叉,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纯净的空气,优良的水土,具有多样、完好的自然生态景观。以“玉溪庄园”品牌产品的有机烟生产基地入驻以后,开始大力建设烟田、烟水、烟路、烤房等基础设施。该村以庄园建设为载体,通过GAP管理,以有机烟叶生产为核心,建立起良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玉溪庄园采用“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以品牌产业带动周边经济,促进了城乡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居民收入。

“褚橙”品牌已进入百度百科词条(因褚时健而得名),褚橙种植基地位于哀牢山深处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建设始于2002年,种植云南特产冰糖脐橙。褚橙庄园成立于2014年,是以褚橙基地为基础而建立的特色农业庄园。庄园功能是文化展示、会务接待、旅游培训、休闲观光等,全园分为宾馆区、农家乐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果园区5个部分,建筑面积0.37 hm2。庄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民+科研院所+休闲旅游”的经营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褚橙畅销全国,同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云南红酒庄园,位于弥勒县东风农场内,以红酒生产为主,葡萄观光为辅,集餐饮、娱乐、住宿等于一体。庄园拥有葡萄基地3 000 hm2,年产500万株的种苗基地,0.3 hm2的地下酒窖[6]。云南红酒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模式,带动周边近4 000户农名种植葡萄,促进了弥勒片区大批酒厂的发展。

柏联普洱茶庄园位于普洱市景迈山,庄园基地总面积约733 hm2,其中茶园408 hm2,涉及23个生产队800多户茶农[7]。柏联茶庄由制茶坊、储茶仓、茶山寨、茶博物馆等8个开发保护项目组成,是云南省首个同时通过欧盟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双认证的茶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的模式,带动了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从现代农业庄园案例调查来看,只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才会促成庄园的建设发展。从目前云南经营发展较好的玉溪庄园、褚橙庄园、弥勒红酒庄和柏联普洱茶庄园分析中可以发现,云南发展的庄园具备一些共性:1)庄园选址皆建立在自然环境优良之地;2)庄园农业产品品种经济价值高,具有品牌效应和优量品质;3)庄园经营组织上,由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根本;4)庄园可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的延伸产业;5)在时间发展顺序上,农业产业优先发展,且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形成品牌,逐步完善特色农业庄园的产业链,以“主产业”来促进“休闲业”[8]。上述基本特征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3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构成

云南省提出庄园经济的建设新要求,基于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特色优质的高原农业,三大“云系列”(云茶、云花、云药)、三大“林产品”(林化产品、木本油料、食用菌)和四大“高原牌”(高原果蔬、高原薯业、高原糖酒、高原渔牧)等优势农业产业为背景,发展云南农业产业经济的政策导向。

滇中城镇近郊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用地条件好,产业品种特色已经形成,因此本研究以滇中坝区的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分析。

3.1滇中坝区农业庄园用地分析

从对云南滇中城市群(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周边,从云南数字乡村网中,分别筛选出6个行政村,统计其人口、用地、农业产业基本情况(表1)。

一个行政村包含几个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自然村称为中心村。中心村一般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是作为庄园建筑选址的理想之地。

根据百度地图对筛选出的6个行政村中心村用地平面图进行整理,可以看出:村庄建设用地多位于山脚坡地或平坝集中分布,在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下,留出相对平整土地作为耕地,形成靠山面田的基本的平面格局。中心村用地由村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河流沟渠用地、山体林地、农田耕地构成(图1)。

3.2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农业庄园规模分类

为进一步明晰庄园建设的规模,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以行政村的实际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来确定庄园建设规模,可分为大、中、小3种(表2)。

3.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假定以行政村为基础,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从用地分析来看,景观是自然山脉、自然河流水系、农田、村庄、庄园、道路等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并构成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格局(图2)。从景观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生态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各部分景观特质如下:

3.3.1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包含自然本底的山脉和水系两大部分,构成庄园的生态基质。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山脉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生态景观基质,保留地域性的原生态景观和乡土气息是基本原则。

河流水系作为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对生产景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外,对于维护特色农业庄园环境的生态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当前城乡河道污染的现实,河道景观重点是自然河流廊道的景观修复和生态保护。研究表明,当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 m时,能有效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10]。

3.3.2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包含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景观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建筑景观2部分。

农业生产景观是构成特色农业庄园的主体景观,包括耕地、林地、鱼塘、牧场等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景观斑块,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特色农业庄园所展现的景观形态。如以耕地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际的稻田,散布的打谷场、草垛、谷仓等;以鱼塘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相互连通的鱼塘,晾晒的渔网,渔船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腥味;以牧场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垠的草场、成群的牛羊、错落有致的牲畜棚等。云南现有农业生产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国际国内认可度,如罗平油菜花、哈尼族梯田、东川红土地。

其次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为主体建筑的人工斑块,构成现代人工建筑景观,赋予景观的现代化意义。

3.3.3生活景观

生活景观斑块包括村落和道路2个部分。云南拥有25个少数名族,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影响,创造了虽有融合但“和而不同” 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景观,不同区域有不同内涵[11],这是营造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的无穷源泉。民族文化景观集中在村庄中展示,包括民族建筑、歌舞、风俗等。

道路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具有连通各景观斑块、庄园与外界联系的作用以外,同样也发挥着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作用。道路景观廊道在提供植物绿化景观的同时,改善交通状况,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发展。

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清洁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民风朴实(文化风貌),有机健康食品,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 [9]。而融合生态景观、生产景观和生活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4结论

云南是农业大省,现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庄园作为云南探索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发展健康与否影响着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进程。

第3篇

关键词:山区县市;特色农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435-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87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tinctive agriculture in mountain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by using the investigation data and adopting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0 kinds of main 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43 mountain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to draw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difference of main distinc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mong different countie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some relative proposal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distinctive agriculture in mountain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ountain counties;distinctive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products;comparative advantage;Hubei province

湖北省山区面积约1 260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7.9%,区内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湖北省山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日显突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农业转型升级与脱贫致富的要求而言,湖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科学分析湖北省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全力探索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壮大湖北省山区特色农业,对于提升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山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湖北省发改委农经处委托湖北省农科院就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黄冈市、咸宁市等43个山区县(市、区)特色农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聚,本研究以43个山区县(市、区)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10种主要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特色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域,并在政策上进行推动,形成规模生产和优势效益,进一步推动湖北省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大发展。

1 湖北省山区及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省山区划分

湖北省山区主要分布于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东南幕阜山区,地处豫、陕、渝、皖交界处,横跨恩施、宜昌、十堰、黄冈、咸宁以及神农架林区6个市州,涵盖恩施、利川、巴东、建始、咸丰、宣恩、鹤峰、来凤、长阳、兴山、秭归、夷陵、五峰、远安、宜都、郧西、郧县、竹山、竹溪、丹江口、房县、南漳、谷城、保康、枣阳、宜城、红安、麻城、罗田、英山、团风、蕲春、浠水、广水、曾都、随县、通城、崇阳、通山、大悟、孝昌、阳新以及神农架林区等43个县市区,辖464个乡镇。2013年,43个山区县市区总面积1 177.93万hm2,其中,山地面积915.24万 hm2,占77.70%,山区总人口1 798.92 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0.63万元。

1.2 湖北省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两圈两带”、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等建设的推动下,湖北省山区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43个山区县市特色农业产值648.07亿元,全省农民人均从特色产业开发中实现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50%。特色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43个山区市县通过“三品”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有1 267个,基地面积32.27万hm2。在大力扩展特色种养规模的同时,种养殖业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种植业呈现出茶叶、蔬菜、食用菌、花生、烟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特色畜牧品种结构呈现出“猪、牛、羊”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工作中,形成了如大洪山香菇、秭归脐橙、武当道茶、房县黑木耳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及商标,成为促进山区农业持续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

2 湖北省山区主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本研究利用43个山区县市的调研数据,采用简化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来测算湖北省山区主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该方法主要包括效益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3项具体指标,其中效率优势指数采用某地区某一农产品的单产水平占全省同一农产品单产水平平均值的比重来反映,规模优势指数采用某地区某一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占全省同一产品生产规模平均值的比重计算,效益优势指数采用某地区某一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占全省同一产品单位面积产值平均值的比重计算,综合优势指数是效益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与效率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值,反映三者间显著的制约关系。

2.1 茶叶

茶叶是湖北山区主要特色产业之一,43个山区市县中有36个县市区种植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6.02万hm2,茶叶总产量21.86万t,实现产值114.62亿元。从表1来看,英山县种植茶叶的综合优势最为显著,五峰县次之,其余依次为夷陵、宜都;通城县茶叶的种植规模不大,但其效益优势和效率优势非常明显;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宣恩、竹山和谷城县的茶叶种植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比较突出,但效率优势相对较弱;恩施、大悟、竹溪、咸丰、保康和孝昌的茶叶种植规模优势比较明显,但其种植效益和种植效率方面不具有优势。

2.2 特色蔬菜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湖北省一直将种植特色蔬菜作为发展山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全省有恩施、建始、鹤峰、长阳、巴东、五峰、神农架、竹溪、房县、郧西、竹山、保康等20个山区县市40多个乡镇生产高山反季节菜、山野菜等特色蔬菜。2013年,全省共发展各类特色蔬菜16.35万hm2,产值超过80亿元。从表2可以看出,随县的蔬菜无论在种植规模上,还是种植效率和种植效益上,比较优势都非常明显;谷城县、五峰县和曾都区蔬菜的效率比较优势和效益比较优势都非常明显,尽管种植规模不具有优势,但其综合比较优势相对比较明显;蕲春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和利川市蔬菜种植的规模比较优势都相当明显,但其种植效率和种植效益就差很多,优势度很低;秭归县和孝昌县蔬菜种植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比较明显,但其效益比较优势指数偏低。

2.3 食用菌

鉴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加工技术基础,食用菌一直是湖北山区的重要特色农产品,主要分布于随州、南漳、房县、保康、宜城、谷城、英山等鄂西北山区以及以宜昌远安为主的鄂西南山区。其主打品种是香菇、木耳、平菇、茶树菇等。截至2013年底,11个山区市县食用菌栽培超过9.39亿袋,总产值超过60亿元。总体来看,曾都、随县和南漳3县区的食用菌在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保康县食用菌种植的比较效益优势明显,但其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均有待进一步提高;远安县食用菌种植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比较明显,但效益指数相对较低;房县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较大,但其效益指数和效率指数都比较低。

2.4 中药材

独特的气候特点使得湖北省具有发展中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湖北省现有中药资源约3 939种,居全国第6位,主要分布在蕲春、巴东、郧县等24个县市区。2013年,盛产药材的24个山区市县药材种植面积13.69万hm2,总产量49.18万t,产值51.32亿元。从表4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尽管保康县、罗田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不具有优势,但由于其单产能力和单位面积收益在全省山区县市中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其综合比较优势较为显著;蕲春、巴东、郧县、竹溪、英山、建始、恩施和鹤峰等县市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虽然很大,但因其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不高,所以其综合优势指数偏低;曾都区和夷陵区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不高,但其种植效率和种植效益都非常显著;郧西县和房县的中药材种植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2.5 优质粮

自2004年开始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以来,湖北省优质粮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省山区主要有随县、通城、崇阳、浠水和利川等5个县市种植优质粮,2013年,5个县市的优质稻种植面积20.30万hm2,产量达133.38万t,产值36.43亿元。从表5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县优质粮种植的综合比较优势明显,但还应提升其效益比较优势;浠水县优质粮无论是在种植效率上还是效益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种植规模不具有优势;通城县和崇阳县的优质粮种植不具有优势;利川市优质粮种植的效益比较优势明显,但其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率均不具有优势。

2.6 花生

凭借其易种植、易加工、用途广的优势,花生逐渐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全省有红安、大悟、浠水、随县、团风、枣阳6个山区县市种植花生,2013年,6个山区县市花生种植面积达4.88万hm2,产量15.88万t,实现产值7.51亿元。表6反映出红安县花生种植的综合比较优势明显,但其效益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悟县花生种植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但在生产效率和效益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

2.7 烟叶

烟叶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湖北省山区县市的重要产业,主要分布于咸丰、保康、郧西、秭归等4县。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严格控制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的政策指导下,近年来,湖北省烟叶种植规模不断缩小,调研数据显示,仅郧西、秭归、保康、咸丰4个县的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13万hm2降为2013年的1.01万hm2,但烟叶产值却由2011年的2.89亿元提高至2013年的3.53亿元。从表7可以看出,郧西县种植烟叶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尽管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益均不高,但其综合比较优势最为显著;保康县、咸丰县的烟叶种植规模很有优势,但其种植效率却不高;秭归县烟叶无论种植面积,还是种植效益和种植效率,都不具有优势。

2.8 山羊

山羊产业是湖北山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主要分布于长阳、房县、郧西、宜都、随县等14个县市,主要品种有马头山羊、宜昌白山羊和麻城黑山羊。从表8反映出,房县、宜都和郧西县山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明显,其中,宜都市无论在养殖规模上,还是养殖效益和效率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郧西县山羊养殖的效率优势相对较弱;房县、长阳和随县山羊的养殖规模优势非常明显,但其养殖效益和养殖效率处于相对劣势;麻城、通山和竹溪县山羊养殖的效益和效率明显,但其规模比较优势有待进一步增强。

2.9 肉牛

肉牛产业是湖北山区经济中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目前,全省山区肉牛主要分布在枣阳、随县、竹溪、恩施、大悟等11个县市。2013年,11个山区县市肉牛出栏35.66万头,牛肉总产量达7.65万t。从表9可以看出,枣阳市肉牛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最为明显,但其养殖效率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恩施市、竹溪县肉牛养殖的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明显,但其养殖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随县和大悟县肉牛养殖的规模比较优势明显,但在养殖效率和养殖效益方面均不具有优势。

2.10 肉鸭

肉鸭产业是湖北山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孝昌、崇阳、利川等县市,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肉鸭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13年,全省山区肉鸭出栏1 900万只,鸭肉3.35万t,实现产值5.11亿元。从表10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孝昌县肉鸭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但其效益比较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崇阳县肉鸭养殖的规模优势明显,但在养殖效益和效率上,都不具有优势。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湖北省43个山区县市的茶叶、食用菌、蔬菜、优质粮、中药材、花生、烟叶、山羊、肉牛以及肉鸭10大特色农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英山、五峰、夷陵、宜都4个县市区是茶叶种植的优势区域,随县是特色蔬菜种植的优势区域,曾都、随县和南漳3个县区是食用菌生产的优势区域,宜都的山羊养殖优势突出,对于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应给予大力扶持。

2)对于规模优势明显,而不具有效率优势的农产品,如宣恩、竹山和谷城的茶叶,保康和咸丰的烟叶,枣阳的肉牛,应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进种养殖管理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其生产能力。

3)对于规模优势明显,而不具有效益优势的农产品,如秭归的特色蔬菜,随县的优质粮,恩施和竹溪的肉牛,孝昌的特色蔬菜和肉鸭,应通过走专业化、合作化、机械化生产道路,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量;通过改善农产品品质、打造优势品牌等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

4)对于效率、效益优势突出,而不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如通城的茶叶,谷城和五峰的特色蔬菜,保康、罗田和夷陵的中药材,曾都的特色蔬菜和中药材,红安的花生,郧西的烟叶,麻城、通山和竹溪的山羊,应加大种养基地建设,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种养的专业化程度。

5)对于规模优势明显,而效益优势和效率优势兼不具备的农产品,如大悟的茶叶、花生和肉牛,恩施、竹溪的茶叶和中药材,咸丰、保康和孝昌的茶叶,蕲春、郧县的特色蔬菜和中药材,郧西的特色蔬菜和山羊,远安和房县的食用菌,英山、巴东、建始和鹤峰的中药材,随县的肉牛和山羊,房县、长阳的山羊,崇阳的肉鸭等,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选育和推广,提升种养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优势品牌等措施提升种养的效率和效益。

3.2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湖北省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积极开展无公害中药材品种选育,加强畜禽良种繁育,重点培育“三黄鸡”、“黑山羊”等独特的地方品种,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叶生产技术、秸秆生产食用菌技术,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及实用技术,着力提升山区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2)加强种养基地规模化建设

特色农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之路。要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进主产区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供给水平和质量。要突出不同区域品种特色,加快集中连片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

3)加快改善特色农业发展条件

鼓励财政资金加大对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的良种繁育、技术创新和原产地维护等关键环节,同时,在优质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项目安排方面向山区特色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倾斜。

4)加快特色品牌打造力度

围绕山区特色农产品和已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开发一批具有湖北省山区自身特点的新品牌。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做大做强获得地理保护标志以及具有知名商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 晴,刘 洋,高明杰,等.我国蚕桑业生产格局及比较优势演变特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9):46-50.

[2] 马丽荣,王恒炜.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8-12.

[3] 董诗连.福建省尤溪县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68-72.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呈现,且小众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逐渐升级。而特色农业的发展正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特色农业发展,以特色铸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实践主要有日本“一村一品”、荷兰花卉和丹麦猪肉等等。

1.1日本“一村一品”20世纪70年代末,为振兴农村经济,日本在全国70%的区域广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兴起,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村一品”运动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最大限度搞活地方特色农业。

1.2荷兰花卉荷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素有“世界花卉王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荷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荷兰花卉产业之所以响誉于全球,很大程度归根于科技,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花卉研究机构(包括政府、大学和企业3个层次)数量众多,专门从事花卉研究的科研人员超过6000人,非常重视对花卉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选育。同时,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荷兰政府为鼓励花卉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可以享受较低的增值税;对使用节能设备和培育新品种的花卉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向从事花卉种植的农场提供贷款担保和为花卉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与外国政府签订多边、双边贸易协定,消除花卉的国际贸易壁垒等等。

1.3丹麦猪肉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3大猪肉出口国,出口到德国、英国、波兰、中国等140多个国家,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养猪业已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丹麦养猪业采取合作社制度,合作社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猪肉产品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从养殖到餐桌全程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2国内特色农业发展成功实践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特色区域农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农业产业化也随之开始兴起,且发展较快,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地特色农业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重要方向,不少特色农业迅速铺开,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综观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成功实践主要有山东寿光蔬菜、云南花卉、内蒙古奶业等等。

2.1山东寿光蔬菜山东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3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中国一号菜园子”、“蔬菜生产联合国”。在政府的支持下,山东寿光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高度重视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做到不断延伸和完善蔬菜产业链条,力推蔬菜产业从粗放生产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2云南花卉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气温温和,四季无酷暑,很适宜花卉植物的生长,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举足轻重。云南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速发展,不仅借助云南省独特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还在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近过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增强,创造了文明于全国的“云花”品牌,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2.3内蒙古奶业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内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养牛挤奶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伊利和蒙牛发展迅速成为全国两业巨头。内蒙古奶业形成、发展和壮大,主要取决:良好的气候条件、饲草料条件和开阔的地理空间;畜牧业科技水平较高,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饲草饲料产业、商贸流通业、乳制品包装产业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奶业的大力支持。

3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启示

3.1农业首先要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特色是生命。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只有培育出有特色、质量优质的农产品,才能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目前,江西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占有量有限,直接影响农民的现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特色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出特色品牌,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变区域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3.2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亦响誉全球,这些主要归因于农业科技进步。影响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水平。实践证明,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贡献率较低,农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3.3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紧密相联,形成利益共同体。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较滞后,丰产时农产品滞销也较严重。所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特色农业要不断地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拓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健全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中,向集约化发展,产生连锁效应。

第5篇

关键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农业现化发展路径,对云南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其目的旨在提升云南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使更多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品走出云南,参与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如何拓展国内外市场?如何以更高的产品附加价值抢占市场?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值得深究的一个课题。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消费者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主要决策依据是品牌,中国经济已经迈入过剩经济时代,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产业产品品牌信号显现作用机制将会日愈凸显。如何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并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其首要问题是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进行品牌定位,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形成品牌竞争比较优势,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品牌聚焦,这主要源于消费心智认知规律,消费者心智认知具有崇尚简单排斥复杂的特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过多的品牌定位理念,不仅起不到强化品牌认知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还会扰乱和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品牌定位的简约性和效果性是正相关的。通过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农产品属性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健康”理念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内核。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应定位为健康产业。“健康”的产业品牌定位不仅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且具有无限产业成长空间。“健康”品牌定位抓住了农产品的本质产品属性,而且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所具有品牌资源优势高度相关。“健康”的品牌定位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原”概念生态联想逻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品牌定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厘清了方向,形成了消费者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统一的品牌认知,当消费者提起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印象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品牌理念。即来自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健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诚然,品牌定位只是构建了品牌的理念内核,产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在消费者心智中真正实现成功的品牌定位还有相当距离,需要对品牌定位理念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需构建与品牌定位理念相适宜的资源配称体系。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注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定位者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诠释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为健康产业,不论是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还是在对拓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创造产品消费者,提升产业市场竞争优势方面,都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健康产业的品牌定位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环境的健康性。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应借力自身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顺应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趋势,重点发展生态型、环境友好型高原特色农业,创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型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农业品种的健康性。云南应凭借其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优势,对现有的生物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培育,发展保健型、营养型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具有健康功能性的农产品品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云南农业生产发展适宜的多元性优势,向外引进品种,尤其是向国外引入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保健型农产品优质品种,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新产品在国内获取先发优势,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全面迈向健康型农业的前进步伐;三是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的健康性。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型产业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健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确保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健康安全性。利用农业大数据,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产品安全性追溯体系,从源头上对农产品生产食品安全性进行严格管控;四是农产品深加工及研发的健康性。以健康型农产品原料为基础,大力发展健康保健型食品、美容品、医药品等深加工、精加工产品;五是农业产业融合的健康性。以农业庄园发展为载体,借助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保健、产品消费体验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

参考文献:

[1]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

[2]何忠伟.北京农业品牌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孙丽辉等.区域品牌形成与效应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结构;消费者感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7-0071-08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温饱型”向“健康型”、“营养型”过渡,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农户往往单独经营,难以建立独立的品牌。特色农产品本身就带有区域特征,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一般与区域的自然资源因素及历史和文化因素,如独特的加工工艺等紧密相关。所以,建立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是非常好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则能够弥补小农经济带来的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而形成,为一群生产经营该类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所共同拥有。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能为消费者所识别的独特的农产品品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现象的感知,研究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如何进行解码、提炼和自我解释。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设定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结合问卷调查对其采用结构方程法进行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方法的二阶因子来分析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通过问卷的测量指标推导对一阶因子的解释程度,一阶因子对二阶因子的解释程度。这是目前国内外营销界公认的比较普遍的分析方法。

二、文献述评与理论假设

(一)相关文献述评

1、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与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

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是对产自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产品的一种法律制度,同时,具有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的产品在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就是对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市场竞争优势的继承和发展。

(1)货源标记(Indications of Source)

从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到1891年制订的《制止虚假、欺骗标示商品来源的马德里协定》,都有货源标记的相关规定,其目的在于构建商品和产地的一般性联系。

(2)原产地名称(Appellations of Origin)

1958年《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第2条第1款规定:“原产地名称系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和特征完全或主要归因于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该理论最早应用于国际贸易当中,随着Schooler(1965)研究证实了中美洲消费者存在不同原产地产品偏好,该理论被大量应用于营销管理领域。原产地形象与消费者品牌信念(或态度)、品牌购买意向(浅占有)均成正相关关系,原产地常作为外在线索影响消费者产品评价。

原产地形象理论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差异化的原产地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联想,尤其是当消费者缺乏产品的内在线索时,原产地的区域指向性是消费者感知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线索。

(3)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RIPS协定对地理标志作出了最具影响力的界定:“地理标志是识别某商品原产于某WTO成员国或其域内的某个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实质性地归因于其地理来源地”。可见,地理标志的构成为任何具有地理指示作用的标志,但是,“并不是每个地理名称都能自然地充当地理标志。只有一项标识可以区别商品源自特定地域,而该地域赋予商品以突出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该标识才能上升为地理标志。”因为地理标志不仅仅停留在指示商品的地理来源,还隐含商品的质量。

地理标志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知识产权,在商务实践中表现为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王志本(2005)和韦光、左停(2006)认为地理标志所拥有的声誉和品质已在消费者心智中转化为可以有效区别同类产品的名称和符号,实际上就是一个品牌,拥有巨大的品牌资产价值。

总之,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逻辑思路是与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的发展一致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区域因素,既包含有区域自然资源因素,又包含区域文化因素。

2、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

国内学者对我国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缉慈及其研究小组在2001-2003年间的产业集群系列研究论著中,最早创造性地倡导“区位品牌”、“区域品牌”以及“企业群共同品牌”、“企业群品牌”、“整体品牌”等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品牌。我国学者如魏守华、邵东涛(2002)和夏曾玉、谢健(2003)等都对产业集群下的区域品牌创建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发现,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中有产业及产品因素、特色农产品购销企业因素等影响。

3、品牌形象与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模型

自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提出品牌形象(brand image)以来,品牌形象的研究得到了巨大发展。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符号进行解码、提炼和自我解释的结果,也是企业各项营销活动累计的结果。

关于品牌形象的结构问题,人们的认识差异较大。Aaker(1991)认为品牌形象包含三个组成要素:产品属性(product attitude)、消费者利益(consumer benefit)、品牌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Bid(1992)把品牌形象划分为三个次级维度:公司形象、使用者形象和产品/服务自身形象,认为这三个不同的子形象对品牌形象的贡献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别和具体品牌而不同。国内学者范秀成(2002)提出品牌形象综合测评模型,分别从产品维度、企业维度、人性化维度和符号维度测量。

虽然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一般的产品品牌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明确的产地指向性,但它却归属于产品品牌,有着与其相同的本质,因此,笔者提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结构分为区域维度、产品维度、消费者维度和产销企业维度(见图1)。

(二)研究假设

1、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维度构成

Anma Kirmani和Valarie Zeithaml用“知觉到的质量(perceived quality)”来表示产品品牌形象的功能成分。结合具体的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形象主要由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农产品的鲜度、口感以及营养成分等)以及农产品的社会属性组成。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a:农产品的质量保证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维度的构成因子;

H1b: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维度的构成因子;

H1c:农产品的社会认同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维度的构成因子。

2、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区域维度构成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极具地方特色,主要影响因素是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特点,本文认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区域维度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基础建设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文环境三部分组成。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a:农产品产区的自然环境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区域维度的构成因子;

H2b:农产品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区域维度的构成因子;

H2c:农产品产区的人文环境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区域维度的构成因子。

3、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维度构成

研究消费者形象的目的是使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形象一致。对于农产品而言,其消费本身就可以体现出消费者的自身价值观、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消费者的个性等。因此,本文认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维度主要由农产品消费者的价值观、农产品消费者的地位联想以及农产品消费者的个性特征组成。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a:农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维度的构成因子;

H3b:农产品消费者的地位联想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维度的构成因子;

H3c:农产品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维度的构成因子。

4、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销企业维度构成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品牌,其内部的产销企业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而产销企业的形象主要有创新性,历史延续性(是指企业的历史、规模、实力等),社会营销意识及给消费者的信赖感。本文认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销企业维度由农产品企业的创新性、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实力、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营销以及农产品企业给消费者的信赖感组成。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4a:农产品企业的创新性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企业维度的构成因子;

H4b: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实力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企业维度的构成因子;

H4e: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营销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企业维度的构成因子;

H4d:农产品企业给消费者的信赖感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企业维度的构成因子。

5、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5a:农产品的产品形象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

H5b:农产品的区域形象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

H5c:农产品的消费者形象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

H5d:农产品的企业形象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

三、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一)问卷、量表的设计及确定

由于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后,我们提出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产品维度、区域维度、消费者维度和产销企业维度等四个研究视角,构成产品维度的主要因素为品种、生成过程、质量安全等14项;构成区域维度的主要因素为自然环境、气温条件、降水条件等17项;构成消费者维度的主要因素为崇尚绿色、崇尚环保、追求个性等15项;构成产销企业维度的主要因素为研发能力、包装保鲜技术、组织制度等20项。在问题的设计上,均采用李克特6点量表测量。

(二)样本

笔者在江西、河南、广东、山东、浙江等五地区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7份,有效回收率75.22%。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男女比例分别为48.9%和51.1%,位于18岁以下的为13.1%、18~24岁这一区间的占48.9%、25~30岁之间的为11.5%、31~35岁之间的为6.5%、36~40岁之间的为5.5%、41~50岁之间的为11.2%、51~60岁之间的为2.7%、60岁以上的占0.6%;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30.0%,大专16.1%、大学本科为47.1%,硕士学历占5.5%,博士学历占1.3%。月收入水平集中于1000~3000元这一区间,占45.9%。总的来看,样本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分布比较均衡,具备本研究所要求的基本特征。

四、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信度分析

数据可靠性是指一组计量项目是否在衡量同一个概念,是衡量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实证研究中,学术界普遍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值)检验数据可靠性。笔者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算各个计量尺度的内部一致性。计算结果见表1。在本研究中,各个计量尺度及子尺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值)都在0.651以上,表明各个计量尺度都比较可靠。

(二)数据的效度分析

效度通过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cy)和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ty)来评价。本研究对各变量的衡量大多是在借鉴现有变量基础上形成的,并且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相关专家的甄别,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是指量表测量由理论所产生的变量间关系的系列假设的能力,它主要通过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和区别效度(discfiminate validity)来体现。本研究利用LISREL8.70对本研究的测量模型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来检验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在计量模型的确认性因子分析中,卡方值x2为712.08(df=185),计量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指标NFI、NNFI、CFI、IFI、RFI、GFI、AGFI分别为0.96、0.95、0.96、0.94、0.95、0.90、0.82。RMR为0.062,RMSEA为0.083,表明这个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

确认性因子分析,标准化因子负荷,所测量问项T检验都显示显著,表明各问项在其所测量的变量上具有很好的会聚有效性。从表2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测量模型中各个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0.553,其置信区间(φ2SE)均不含有1.0,表明数据有较好的判别有效性。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本研究数据具有较

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二阶因子模型分析与研究假设检验

笔者使用LISREL8.70软件中极大似然估计程序,以表2中各隐变量的相关矩阵为输入矩阵,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结构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检验。

从拟合程度来看,二阶因子模型的拟合程度指标如下:尽管p值(0.00)是显著的,但NFI、NNFI、CFI、IFI、RFI、GFI、分别为:0.94、0.95、0.96、0.95、0.96、0.91;这些指标都大于0.90,AGFI为0.85;RMR和RMSEA分别为:0.065、0.086,都小于0.10,表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

本研究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如图2,假设H2b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11,T值不显著,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假设H3c与假设H4a的标准化估计值虽然小于0.50,但T值仍然显著,假设H3c与H4a得到基本支持;除以上三个假设之外的其他所有研究假设均得到强力支持。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验证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主要由产品维度、区域维度、消费者维度和企业维度四个维度的理论假设,参数都大于0.5并且得到显著性检验,参数的意义在于四个构成子形象分别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整体形象的贡献程度,也可理解为子形象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整体形象的解释程度。这一研究结论基本支持Bid(1992)关于品牌形象由公司形象、使用者形象和产品和服务形象构成的观点,也支持了范秀成(2002)关于品牌形象由产品维度、企业维度、人性化维度和符号维度的观点。

2、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方面,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关键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没有做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主体可以根据各维度的标准化估计值,针对消费者对不同维度的感知,选择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内容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

通过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的分析表明:(1)区域形象维度的标准化估计值最高为0.91,说明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认知价值最高的部分是区域形象维度,区域形象的差异性是特色农产品营销传播的关键,独特的区域形象是特色农产品高质量的基础;(2)产品形象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85,说明消费者对产品形象认知价值也是较高的部分;(3)产销企业维度形象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77,说明消费者对产销企业形象的认知价值有一定的影响;(4)消费者维度形象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56,说明农产品的消费不同于奢侈品的消费,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农产品不具有该特征,农产品的消费不太会引起地位联想和个性特征等。

3、在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次级结构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1)在次级结构区域形象的维度中,自然环境的标准化估计值最高为0.89,人文环境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78,区域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估计值最小为0.11。说明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区域形象营销的重中之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是区域形象的特色及亮点。

(2)在次级结构产品形象的维度中,质量保证、产品属性和社会认同三部分的标准化估计值相差不大,分别为0.79、0.77和0.82。说明农产品的质量保证、农产品的口感、营养成分以及社会认同都是产品新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次级结构产销企业形象的维度中,社会营销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82是最高的,说明产销企业的绿色营销,如无公害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组成部分;其次为产销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其标准化估计值为0.77;再次为产销企业给消费者的信赖,其标准化估计值为0.76。说明以上因素对企业形象都有一定的影响。产销企业创新性的标准化估计值最低为0.39,说明农产品不同于高新技术产品,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认知价值感知不高。

(4)在次级结构消费者形象的维度中,最高为消费价值观的标准化估计值0.86,说明农产品的消费价值观如环保、无污染、营养、方便等是消费者选择农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其次为地位联想的标准化估计值0.71,最小为个性特征的标准化估计值0.47。

综上所述,在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中最重要的就是区域形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是区域形象的特色及亮点;其次,就是产品形象、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农产品的口感、营养成分以及社会认同等都对消费者的感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再次,就是产销企业形象,产销企业的社会营销,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以及产销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会对消费者的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是消费者形象,农产品的消费价值观如环保、无污染、营养、方便以及农产品消费的地位联想都会产生影响。要大力尊重品牌、维护品牌、发展品牌的理念,树立正确规范的品牌营销理念,将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品牌经营为中心的理念。

(二)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1、本文着重探索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结构及其构成因子,并未对特色区域品牌形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因此,寻求影响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影响因素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7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乌兰察布市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One County One Produ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Zhenglijuan

Wulanchabu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One county one produ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he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city is summariz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planting status in ten counties, established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reliminary in Wulanchabu.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in services, think about current problems also.

Key wor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ulanchabu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要提升气象服务效果,不能局限于开展传统农业气象的观测和服务。“一县一品”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就是要求气象服务人员从当地的农业种植实际出发,通过充分了解农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紧紧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制定本地化的、特色鲜明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直接服务于主要用户。此服务模式对于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避免或降低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服务模式

通过分析各旗县市气候资源特点、调查农业生产现状、了解有关部门及农户的需求,初步明确了各地特色农业的服务重点和方向。各地还针对选定的特色作物品种,制定了特色农业服务方案。

1.1 各地区服务重点及方向

乌兰察布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土壤疏松多呈沙性,非常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多数旗县把马铃薯产业摆到了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开展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成为了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服务重点,主要包括的旗县有察右后旗、察右前旗、商都县、四子王旗、兴和县以及化德县。此外,根据各旗县市种植结构规模的不同,察右中旗的红胡萝卜、丰镇市的、凉城县的甜菜、卓资山县的草莓种植基地均被定位了当地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试点。

气象服务人员要在特色作物不同生育期和采收、贮运及包装在内的全过程中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制作详细的气象服务产品,同时针对全生育期的突发灾害性天气提供灾害预警产品,并在灾后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及时收集主要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1.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为了保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的建立,各旗县服务人员多次赴实地考察进行田间走访,并与种植大户直接交流、听取农业专家的建议,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开展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先进经验[1、2],多种渠道了解生产单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共同探讨了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图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2、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缺乏数据资料

由于农业气象观测站点较少,仪器设备简陋,观测项目有限,使得现有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服务中的利用率不高,使得深化、细化气象条件对特色农作物影响的研究难度加大。

2.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

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多是天气预报,以及针对近期墒情状况的分析,大多数还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传统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生产全过程中气象条件时时监测、分析、评估工作尚未开展,使得服务的多样性不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2.3 农业气象队伍不够健全

基层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力量由于受专业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对特色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不够,对特色作物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缺少沟通,还不能完全适应“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服务业务的需求。

3、“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3.1 树立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责任重大,农业生产对气候资源开发非常迫切,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对气象服务需求非常旺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任务非常艰巨,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3.2 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要将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模式不断完善,逐步深化。通过实地考察、多次摸底制定出针对作物不同发育期进行的相关服务。着重研究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以提高特色农业防御灾害的能力。

3.3 重视农业气象业务队伍建设

加强对农业气象业务队伍的培养,通过技术交流,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更新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3.4 加大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经费投入

今后,要不断增加对农业气象服务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观测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并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从而调动起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角色 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高峰,且每次回流规模呈递增趋势。现阶段大量农民工返乡,一方面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加重了农业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回到家乡后社会角色的失调,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导致过激行为,滋事生非,宣泄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综述:

1 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

返乡农民工,在社会流动层面属于农民工回流现象。在回流原因的研究方面,西方学者进行多角度的理论概括,主要体现在: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理论、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E・G・雷文斯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新转移经济理论。在众多理论中,中国学者在分析农民工回流问题时较多的认可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中国学者也对“农民工回流”这一特殊现象成因,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所面对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制度、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角度展开研究;在微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的家庭结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经济理性和主体失范等角度展开研究(王志浩,2007)。

在回流现状分析方面,主要体现在回流过程和回流后的现状上,而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回流过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回流类型和回流特点上,从回流类型来看,有学者从回流成因的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自然返乡型、就业失败型、疲劳厌倦型和个人发展型(赵菲菲和王永发,2006)。从回流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在数量上初具规模,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一股“回流潮”;在质量上呈现优势,平均年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外出劳动力(李晓亮和申覃,2005)。在已有的研究中,回流后的现状主要研究回流农民工创业问题、回流后的乡村适应性、回流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回流后的思想状况以及回流后的日常生活。其中,回流农民工的创业问题是研究的重点。

2 农民工的角色研究

2.1 角色概念和理论

角色概念自从被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Mead)首次应用于社会学以来,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角色理论(陈卫平,1994)。功能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为设定和解释稳定社会体系中占有社会地位的人的共同而规范性的期待。象征互动角色理论认为角色可以反映规范、态度、脉络要求、协商以及正如行为者所了解的进化的情境定义。组织角色理论认为与认同的社会位置相一致,由规范性期待所产生,反映非正式群体的压力。而认知角色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角色期待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注意力一项集中于在产生期待的社会条件、衡量期待的技术以及期待对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B.J.Biddle,1986)。研究角色理论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这些研究正如J・H・特纳所指出:角色理论只是提供了对期望、自我、角色扮演能力与角色扮演如何对这些分析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方法,概念的运用只限于不同的现象分类。

2.2 农民工角色认知

社会对农民具有较为明确的角色期待,而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给予的角色期待更多。“农民工”是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是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会随着社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班娟,2007)。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研究主要是分析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的角色认知状况。学者揭光钊、廖皇朱(2008)认为农民工在环境变化过程中接受来自区域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身份文化四方面的文化冲突,影响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另外,有些学者在城市化、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的角色转化进行了思考,重点是转化的阻碍因素的探究。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变就是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在转变的过程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资格市民化”;另一方面是是“素质市民化”(马雪松,2007)。从市民化的阻碍角度来看,刘传江教授指出广大的农民工要实现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层面上的市民化,需要穿越障碍更多、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不同学者也构建了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李良进、风笑天(2003)提出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街道、社会为纽带,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3 研究述评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当前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回流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实践情况探析农民工返乡成因、返乡呈现的特点和返乡后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角度分析。这些研究的侧重点更多是在市民化、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所做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农民工返乡对市民化、城市化的影响等。而很少的从农村建设、农民培养的角度,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研究农民工返乡现象。同时,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在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背景下,学者较多的关注农民工在由农村到城市环境转变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而对于经历环境由城市到农村转变的角色认知情况,社会给予的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 班娟.农民工社会角色置换现状及困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8-40.

[2] 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111.

[3]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61-370.

[4] 揭光钊,廖皇朱.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民工的角色认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45-346.

[5]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2-16.

[6] 李晓亮,申覃.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1):16-17.

[7] 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9-33.

[8]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8.

[9] 赵菲菲,王永发.农民工双向流动对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3-445.

[10]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6-107.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绿色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1-0035-05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家庭成员流动迁移行为增加、家庭成员职业多元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户主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目前,我国农户的家庭特点是否适合生产绿色农产品?家庭户主是否愿意和能够生产绿色农产品?笔者试图考察农户的人口学特征与绿色农产品生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探索二者之间的规律。

国内关于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与农户经济行为的代表性研究如下:高梦滔和毕岚岚利用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人口学特征与农户消费增长的关系[1]。周逸先和崔玉平研究了农村户主的文化素质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性[2-3]。孔喜梅的研究表明农户家庭土地流转决策与家庭架构特征密切相关[4]。王平等研究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常住在家人口和人均年收入对农户集约用地意愿有显著性影响[5]。在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中,很多文献是把家庭人口学特征的某一项或几项内容以解释变量纳入模型考察其显著性,如朱丽娟和向会娟的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有显著性影响[6]。赵建欣和张忠根在分析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因素时把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年限以解释变量引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影响显著,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影响不显著[7]。周洁红的研究表明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无显著性影响[8]。综述文献发现,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与绿色农产品生产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利用对河北定州和山东寿光308个蔬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在统计分析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家庭人口学特征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期发现二者之间的规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部分数据来自2011年寒假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的调研,部分数据来自2012年暑假的调研。数据获得过程如下:为保证论文数据质量,避免一次性调查可能出现的数据缺失或不符合建模要求的问题,在开展大规模调查前,先通过小规模试调查对调查项目进行了检验。通过小样本预调研,补充、修订和完善了问卷,然后进入正式调查阶段。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山东寿光和河北定州两个县为调查范围,以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村以及村内农户。被调查者均为蔬菜种植专业户的家庭决策者,由调研员对其提问后填写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308份,其中山东寿光145份,河北定州163份。

(二)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广义的人口学特征包括人口的自然特征(如出生死亡、数量结构)、社会特征(如宗教、民族)和经济特征(如收入、职业)等诸多方面。基于近年来中国农户家庭的主要变化,本文主要考察农户的家庭规模与结构、劳动力数量与构成、收入来源与分布以及包括年龄、性别、文化在内的家庭户主特征。

1. 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规模与结构是家庭人口学变量中重要的变量之一,反映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状态。本文首先考察当前中国农户家庭规模与结构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系。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持续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是否影响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也是本研究需考察的问题之一。

调研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家庭人口数最少为1人,最多8人,平均为3.77人。核心家庭占被调查样本的78.95%,扩展家庭占18.08%,其他占2.97%。在被调研的农户家庭中有37.82%的家庭存在劳动力外出就业现象。

2. 家庭劳动力数量与构成。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力数量作为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的行为决策,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投入到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系是本研究考察的内容之一。

被调查样本中,家庭劳动力数量为2人的农户占79.91%,家庭构成为一对夫妇和未成年的子女。家庭劳动力数量为3~4人的占16.15%,家庭构成为一对夫妇和没有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家庭劳动力数量在5人以上的农户占被调查样本的2.82%,这种情况出现在子女比较多并且没有独立出去生活的家庭中。家庭劳动力仅有1人的占1.12%。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构成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 收入来源与分布。农户的行为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家庭收入的约束,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以及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相关的收入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是否产生影响,将是本研究待考察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研究,不仅收入的绝对数量影响农户决策,收入的来源结构对农户行为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设立了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蔬菜种植收入两个指标来反映农产品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并考察其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系。

被调查样本的收入来源有如下三种类型: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样本家庭总收入平均为29 659.25元,农业收入平均为20 206.67元。由于被调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非农就业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两个地区家庭收入差距较大。

4. 户主人口学特征。在我国农村,户主①在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家庭决策的许多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户主特征成为影响家庭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户主年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经历的代表,它可以用来解释动机和目标的多样性[9]。根据以往研究,户主的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行为决策。因此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是户主年龄影响绿色农产品生产。从年龄结构来看,在被调查的户主中,30岁以下的样本所占比例为9.82%;31~40岁户主所占比例为25.34%;41~50岁户主占40.23%;51~60岁户主占22.81%;60岁以上户主所占比例约为1.80%。

户主性别。在308个被调研样本中男性户主占81.8%,女性户主占18.2%。为考察性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影响,我们把性别以解释变量引入模型。

户主的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教育可以增进一个人获取、辨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10],为此本文将考察户主的文化程度对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在被调查样本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7年。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不识字的户主占2.51%;接受过1~6年教育的户主占41.62%;接受过7~9年教育的户主占43.04%;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户主占12.83%。

三、实证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我们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农户绿色蔬菜生产与农户人口学特征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旨在筛选进入实证模型的解释变量。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用农户安全行为得分表示(具体赋值见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说明)。

由表2可知,家庭人口数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相关,我们的解释是家庭人口数量不能代表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更不能代表投入到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因此我们又对家庭劳动力数量、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农户家庭所拥有的劳动力数量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显著负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显著负相关。

家庭收入尽管是家庭决策的一个约束条件,但分析结果表明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和蔬菜种植收入均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前者的相关系数很小。我们访谈了解的情况是,农业收入构成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比非农收入是主要来源的农户更重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户主年龄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户主年龄与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是否存在因果相关,在后面的模型中将进一步验证。

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相关性检验不显著。根据访谈的情况,户主的文化程度对绿色蔬菜生产影响不太大的原因是,接受教育少的农户虽然对一些绿色生产技术自主学习较困难,但是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得到诸如农药销售部门专业农艺师或当地的技术推广人员的免费咨询服务。

(二)回归分析

尽管相关分析对一些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这些变量是否为农户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原因变量有待进一步考察。根据已有理论和前面的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模型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

Yi=?茁0+?茁1labour+?茁2outwork+?茁3income+?茁4gender+?茁5age+?茁6cost+?茁7profit+?茁8region+?滋t

式中,Yi代表农户生产蔬菜的安全水平,具体取值为农户安全行为得分。根据彼代尔和瑞曼(Beedell & Rehman)的研究以及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的测量由四类指标(农药使用情况、肥料使用情况、种植前和过程中绿色技术采用状况、农产品采摘后处理)共同测度。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建立在农户生产行为基础上,农户生产行为由农户对四类指标问题的回答来反映[11-13]。对农户的回答计算得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得到被解释变量指标②。

labour: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outwork:是否有外出务工劳动力,以虚拟变量形式引入模型;imcome:蔬菜种植收入;gender:户主性别,用虚拟变量表示;age:户主年龄;Region:地区,用虚拟变量表示。

成本和收益是农户经济行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经济学变量,绿色农产品生产是蔬菜种植专业户一项经济行为决策,为此我们把安全蔬菜的供给成本和预期收益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由于不同种类的蔬菜生产投入成本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农户供给安全蔬菜成本的测度没有采用实际的成本核算,而是采用农户感知成本。感知成本的高低设成likert五点量表的形式,在模型中用cost表示。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价格波动幅度大等特点,农户在生产时并不确切知晓产品生产出来后的售价和收益,在模型中我们用预期收益指标来考察价格和收益对农户绿色蔬菜决策的影响。把预期收益的高低设成likert五点量表的形式,模型中用profit表示。

(三)模型运行结果及整体评价

我们首先用VIF法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用White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但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同方差假设。故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模型进行估计,权重取“残差绝对值的倒数”。加权最小二乘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的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2为0.70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F统计量的值为88.88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显著,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成立。

(四)模型的参数检验及解释

蔬菜生产劳动力数量对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影响,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到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户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越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劳动力多的家庭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倾向于用劳动替代技术。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某个环节或阶段所需劳动和技术需要科学配比,简单的用劳动力数量代替绿色投入品使用会导致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下降。

农户家庭中是否有外出务工劳动力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根据调研我们给出的解释是,外出务工可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户主可以拿出部分收入通过雇佣劳动力来弥补生产中的劳动力约束,因此外出务工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收入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有明显影响,说明农户的蔬菜收入越多,越重视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

户主性别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影响显著。男性户主相对于对照组的女性户主而言,生产的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更高。根据访谈我们给出的解释是男性户主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如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生物农药的使用,而女性更倾向于用传统的方法种植蔬菜,如仍使用见效快的高毒化学农药。

户主年龄越大,供给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越高。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年龄大的户主较年龄小的户主更倾向于用手工劳动代替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年龄较大的户主更喜欢整天在地里忙碌,进行手工锄草、人工授粉等。

控制变量安全蔬菜供给成本对农户生产绿色蔬菜质量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安全蔬菜的预期收益通过了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我们给出的解释是,尽管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常规蔬菜,但农户对安全蔬菜的预期收益越高,农户对蔬菜的质量控制越严格。因此成本的高低不影响农户是否生产绿色蔬菜的行为决策,预期收益对其有正影响。

地区虚拟变量不显著表明河北定州农户和山东寿光农户生产的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启示:

基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相关性较小,投入到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对绿色农产品生产负影响,以及外出就业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无显著性影响的分析结果,可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或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的兼业化生产。

基于农户的家庭收入与该家庭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相关,该家庭的农业收入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相关性较小,以及蔬菜种植收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影响显著的分析结果可得到的政策启示是:以农产品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充分重视所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以其他农业经营(如农业运输等为农业服务的行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农业经营方面,重点着眼生产率的提高;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家庭的部分劳动力可继续从事到非农行业,其余人员可通过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克服绿色农产品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约束。

鉴于性别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影响显著,应增加女性户主的培训机会,提高其技术素质。由于女性户主承担着繁重的农业劳动,没有时间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但是可有计划的对她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在比较复杂的安全生产技术采用的初始阶段,利用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给予女性户主直接的技术支持。

此外,预期收益尽管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不是本文重点考察的内容,但鉴于其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影响显著的实证结果,政府应建立并普及诸如绿色农产品标识制度、追溯制度以及采取对绿色农产品直接补贴的方法稳定农户生产绿色农产品的预期收益。

注释:

①本研究中的户主不同于户口簿中的户主,专指农户家庭的决策者。

②由于篇幅限制,被解释变量指标具体设计可以邮件的形式向作者索要。

参考文献:

[1]高梦滔,毕岚岚.家庭人口学特征与农户消费增长——基于八省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6):70-78.

[2]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家庭户主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9-113.

[3]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4):60-67.

[4]孔喜梅.土地流转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初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7):32-35.

[5]王平,邱道持,李广东,等.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3):1-5.

[6]朱丽娟,向会娟.粮食主产区农户节水灌溉采用意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6(32):17-21.

[7]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山东菜农的调查[J].统计研究,2007,(11):90-92.

[8]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396户菜农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25-34.

[9]Ondersteijn,C.J.M.,Giesena,G.W.J.& Huirnea R.B.M.Identification of Farmer Characteristics and Farm Strategies Explaining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Dairy Farms[J].Agricultural Systems,2003,78(1):31-55.

[1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Beedell,J.D.C.& Rehman,T.A. Meeting of Minds for Farmers and Conservationists-some Initial Evidence of Attitudes towards Conservation from Bedfordshire[J].Farm Management,1996,9(6):305-313.

第10篇

一、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河西走廊提供了甘肃省2/3以上的商品粮、绝大部分棉花及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经过多年发展,河西走廊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对外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2008年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达到150万亩,年产种量6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河西走廊还建成了15万亩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和5万亩杂交油菜种子基地,年产种量400万公斤。

同时,河西走廊也是我国生产啤酒大麦、啤酒花、酿造葡萄酒原料的最佳区域之一。现已建成10万亩啤酒大麦种子基地。2007年,啤酒大麦种植面积146万亩,总产57万吨,麦芽实际年产量近60万吨,占有国内麦芽市场35%左右的份额。

此外,河西走廊现代农业种植规模也在逐步扩张,出现了辣椒、洋葱等为主的新品种特色农产品。河西走廊的辣椒以及洋葱的产量自2000年以来急剧增加。且品质良好,数量巨大。酒泉地区2007年的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总产量40万吨左右,成为中国洋葱种植最集中、单产和总产最高的地区。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增长较快,但由于销售存在问题,当地农民从中得到的收益有限,农民增收仍旧比较缓慢。特色农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很多,其色农产品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二、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终端信息组织

农民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以及农村信息传递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较大,使得特色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河西走廊由于历史性原因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信息传递条件非常落后,专业特色农产品终端信息组织极为缺乏,每年由于缺乏相关信息而给农民造成巨额损失的事例随处可见。譬如,2007年河西走廊大批优质洋葱积压变质,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

(二)缺乏信息服务平台

现有的农业网站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多侧重于流通环节的信息提供,缺乏面向广义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的信息,使供需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导致整个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链是阻断的,上下游的信息不能顺畅地到达对方,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方面,由于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农业生产者不能共享来自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特色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使消费者没有一个渠道将他们关于特色农产品的价格、质量等的信息进行反馈,让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缺少专业化组织

目前,尽管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信息渠道众多。但缺乏对信息采集、分析和的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导致信息失真。一是当地各信息主体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缺乏一个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来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导致数据不一致,造成农民决策困难。二是信息的目的性不强,当地农民急需的信息非常缺乏,即便的信息也不能及时有效对接。还有,在信息过程中信息采集思路混乱,信息渠道不畅。

(四)缺乏信息管理机制

一方面,农民受知识能力和农村信息传递条件的限制,信息获取的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可能具备所有特色农产品的知识,购买之前必须要进行信息搜寻,有些特色农产品安全质量信息甚至搜寻不到。这使作为特色农产品市场中的两大主要主体――农民和消费者在关键信息的获取上将呈现出高成本。信息搜寻的高成本将影响农民和消费者对信息的搜寻,使其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美国在农业信息管理上,从信息资源采集到都进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这种体系。我国目前仅对信息需求方与方进行一种宏观的、粗放式的管理,至于甘肃乃至河西走廊地区,信息管理机制就更为落后。

三、完善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美国在农业信息管理上从信息资源采集到都进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这种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介入到信息对接领域。仅对信息需求方与方进行一种宏观的、粗放式的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应以立法的形式严格规定特色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等管理工作。一是明确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和协调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二是组建信息服务队伍,向消费者传递安全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三是明确信息公开、采集、分析与管理办法,及时将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二)制定信息的标准与规范

对买方信息、卖方信息、服务组织信息、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可采用特色农产品的产品分类和特色农产品的信息内容属性相结合的分类标准方案来标准化。具体的分类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则参照使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信息的内容属性分类标准可根据国际通用的商品编码与条码标识体系对产品的来源及属性特征进行定义,通过标准码可以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的追溯,并与国际市场特色农产品标准对接。对服务信息、政府的监管与指导等不适合标准化的信息,可采取规范化的方式来处理。

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处于全国上等水平,尤其以瓜果以及洋葱为首的特色农产品已经销售全国,部分出口其他亚洲国家。因而应通过国际化的编码,为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加强自身实力,增强贸易优势。

(三)建设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信息对接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双向或多向传播渠道的终端市场信息对接平台。平台的网络结构主要分为:信息采集和上传、信息传输、信息储存和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采集的终端设备有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信息的传输充分利用了Internet、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优势,最大程度保障信息的高效传输;信息经过储存和分析处理之后形成准确、权威的标准化信息;信息的和利用可以借助信息采集终端下行反馈及邮寄、email、报刊杂志、特色农产品目录等多种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使信息出现在种植户的身边,通过全国性以及国际化的信息的采集,使信息更快地到达生产者手中。进行合理决策。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贵州

一、引言

自2004年起,“三农”问题连续多次出现在党中央一号文件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实现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又是农业经济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省份农业发展情况因省情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因素也存在区别。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省份,由于常年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使得贵州农业生产拥有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贵州山地和丘陵面积高达90%以上,土地资源的严重稀缺又制约着贵州农业的发展。因此,贵州农业是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农业,并且农业生产在贵州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贵州省情,针对贵州农业特点,从影响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微^层面选取研究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各影响因子的关联度大小,进而为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Grey Theory)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灰色控制系统》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法是该理论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计算描绘出各因素变化的几何曲线,并根据几何曲线的形状比较其相似程度,以此来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两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说明两因素的发展态势越接近,联系越紧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研究成效更加显著。其分析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数列、变量的无量纲化、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并比较关联度数值。

(二)指标体系构建

该研究从数据可获得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等出发,以突出主导因素作为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贵州农业经济状况及各影响因素对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四个一级指标因子,即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因子、农业资本投入因子、农业技术投入因子、农业产出因子。其中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因子包括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员5个方面指标;农业资本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指标;农业技术投入因子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个方面指标;农业产出因子包括农业(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4个方面指标。

三、影响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影响贵州农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该研究所需数据由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研究中选取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x0为参考数列,比较数列包括:x1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x2指农村用电量(亿千瓦小时),x3指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x4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5指农业从业人员(万人),x6指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亿元),x7指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8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千公顷),x9指农业(种植业)产值(亿元),x10指林业产值(亿元),x11指牧业产值(亿元),x12指渔业产值(亿元)。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再根据均值化处理数列表,计算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同一时期的绝对差,从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为:Δmax=0.51,Δmin=0,计算得到各指标关联度,并进行排序,所得结果为:农业(种植业)产值灰色关联度为0.9198,排名第一;林业产值关联度为0.8978,排名第二;农村用电量灰色关联度为0.8789,排名第三;牧业产值灰色关联度为0.8554,排名第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灰色关联度为0.7794,排名第五;政府财政支农支出0.7540,排名第六;农业机械总动力灰色关联度为0.7400,排名第七;渔业产值灰色关联度为0.6682,排名第八;化肥施用量关联度为0.6411,排名第九;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灰色关联度为0.6327,排名第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灰色关联度为0.6071,排名第十一;农业从业人员灰色关联度为0.5722,排名第十二。

(二)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1.在影响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4个一级指标因子中,农业产出因子关联度值整体较高,这表明农业总产值作为反映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程度指标较为合理。其次,农业技术投入因子与贵州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比较强,因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贵州多为山地并且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贵州农业技术的投入程度。同时,农业资本投入因子与农业总产值也有较大的关联程度,这是因为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能够确保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且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从而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因子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最弱,这表明贵州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再是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贵州农业需要从传统农业中稳步转型。

2.从影响贵州农业总产值的12个二级指标来看,农业、牧业和林业产值的关联度值都超过了0.85,这表明近年来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贵州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农业(种植业)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而渔业与贵州农业经济的关联度并不大。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以及农村用电量与贵州农业经济的关联度也比较高,这说明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对贵州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较大的贡献。农业化肥施用量关联度值比较低,仅为0.64,这表明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大。另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与贵州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比较低,说明贵州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于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农业从业人员与贵州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最低,表明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对贵州农业经济的增长作用不大。

四、政策建议

(一)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贵州农业经济与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的关联度比较强,而渔业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比较弱。说明近年来贵州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其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有一定的关联。今后贵州应在继续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稳步推进林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牧业、渔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优势,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贵州地处高原,自然气候独特,干旱、高温、低温等不利气候条件都严重影响着贵州r业的发展。尤其是2011年贵州农业遭受严重干旱影响,受灾面积达到2570.2千公顷。在过去6年中,贵州主要农作物单产一直表现为缓慢增长,这与贵州不良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抗逆能力差密切相关。今后,贵州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建设,增加土壤的肥力,积极建设高产稳产农田;针对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采用适应性作物生产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2007~2014年,贵州农用化肥使用量由82.05万吨增长到101.29万吨,增加了23.4%。2007农药使用量为1.07万吨,2013年为1.35万吨,增加了26.2%。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并可能带来土壤酸化、农药残留毒性、病虫抗药性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这不利于贵州农业的可持续性。为此,要发展贵州特色的山地农业,需要改变农作物对农药、化肥的过分依赖。在保持贵州农业稳定增产的前提下,需要鼓励农业科技的发展,积极研发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提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实现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支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贵州农业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贵州政府在今后工作中,一方面要拓宽农业资金的筹集渠道,以便保障农业投入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业资金补贴机制,使农业资金的投入结构趋于合理化;积极使用“绿箱”政策,持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支出,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支持推进贵州省“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除此之外,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持续增加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对贵州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大,因此政府在保证农业基本生产的同时,应该完善土地制度,进行土地合理化流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张建.农村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分析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5).

[2]田文勇,张会保赵圣文.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04).

[3]王彩娟,张晓晨,朱志玲.基于灰色关联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以宁夏为例[J].宁夏工程技术,2009(01).

[4]于金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李晓燕.贵州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12(10).

第12篇

[摘 要]文化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将成为21世纪营销策略的发展趋势。它强调物质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实现差异化优势、

>>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 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郑州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思路探析 特色农产品“微营销”很火 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初探 西部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饥饿营销研究 吉林省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微营销实践探讨 家乡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 农产品的高端营销方式――文化营销 电子商务环境下山东省地标农产品すα聪低彻菇ㄑ芯 环县特色农产品 乡土文化视角下农产品营销研究 农产品营销浅论 农产品的营销 经济转型期山东省农产品外贸逆差分析 经济视角下的山东农产品会展传播研究 山西农产品地域特色鲜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45-46.

[3] 任娜.论文化营销及其实施[J].北方经济,2005(12):27-28.

[4] Robert B.Woodruff.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139-153.

[5] 钟诚.文化营销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6] 仇立.论现代企业文化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9-31.

[7] 杜伟.试析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中国商界,2009(6):145-146.

[8] 陆霄虹,李家俊.房地产文化营销理念初探[J].商业研究,2006(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