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

时间:2023-05-30 10:27:26

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范文1

乙方:

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共同发展技工教育, (以下简称“甲方”)和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为“乙方”)经友好协商,现就合作开展三年制技工教育达成如下协议:

一、办学形式

实行“1+2”的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即第一学年由甲方负责招生,学生在甲方就读,由甲方组织教学与管理;后两学年在乙方就读,由乙方组织教学与管理,毕业时由乙方颁发毕业证书,并负责推荐学生就业。

二、招生计划

联合办学从2006年秋季开始招生,招生计划列表如下:(表格)

招生层次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范围

招生对象

三、收费及分配

1、第一学年由甲方负责按当地物价局批准的收费标准收费,经费归甲方支配。甲方按 元/生向乙方交纳管理费(按注册人数为准)。

2、后两学年由乙方负责按当地物价局批准的收费标准收费,经费归乙方支配。

四、甲方权利和义务

1、负责向当地有关部门办理招生报批手续。

2、按照乙方提供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第一学年的教学,第一学年学生所用的教材按乙方提供的目录购买配发,按教学计划的规定组织学生考证。

3、承担第一学年合作办学的各项开支,在开学一个月内,以支票或转帐的方式向乙方交纳管理费。

4、负责在第三学期开学前按时组织学生到乙方报到,并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乙方权利和义务

〖第一┆kt250.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负责招生报批手续及材料的报审,协助甲方做好招生宣传、录取工作。

2、向甲方提供相关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文件,并监控甲方的教学工作。

3、负责后两学年的教学工作,教学重点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校外实习。

就业前组织学生进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对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乙方免费提供本专业一个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考证,需要考其它证书的,由学生本人按规定的标准交纳考证费。

4、学生学习期满,经考试考核合格,颁发经广东省劳动厅验印的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5、承担后两学年合作办学的各项开支。

推荐合同样本·合作合同书范本·技术合作合同·广告合作合同·合伙合同·长期合作合同·战略合作合同6、负责学生就业前的职业指导及推荐就业,凡领取毕业证书的学生,乙方负责推荐到与学生所学专业基本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或者在履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有必要,可签定补充条款。

七、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 年 月止。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合作办学范文2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乙方:北京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__路____号x号楼x单元x层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共同建立"对外经贸大学____教育中心",合作举办____x教育项目,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非学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及其它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等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章 总 则

一,合作宗旨

以互惠,互信,互利为原则,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实现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共赢,进一步提升各自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共同为开发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市场而努力.

二,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对外经贸大学______教育中心",以联合宣传,共同招生,合作举办____教育项目为龙头,带动其它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全方位的中,高端非学历培训项目,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以及国内及国际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三,合作期限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x年.协议到期前三个月,如双方一致认为可以继续合作,可正式续签协议.

四,办公地点

"对外经贸大学______教育中心"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内.

五,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前期宣传推广,项目筹备,招生咨询,教材及教学资料,教师课酬,教学及教务设备和设施等资金投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均由乙方负责.

六,学习费用

专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____元;

本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____元.

学习费用(不含教材费,辅导资料费)报到注册时可分学年缴纳.

七,利益分配

1, 甲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__%提取;

2, 甲方负责支付向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缴纳管理费;

3, 乙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__%提取.

项目实施

一,项目实施

1,本合作办学协议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批准后立即生效,并在15天内成立"对外经贸大学______教育中心".

2,XX年8月开始,(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后)在国内主要媒体展开宣传推广,同时进行项目介绍,项目咨询等活动,时间约为1-3个月.上述活动将由乙方牵头,甲乙双方共同完成.

3,宣传推广工作展开后,可开始招生报名工作.具体招生报名的有关工作将由乙方负责.

4,全部教学工作将于XX年1月1日正式开始.

第三章 双方职责

一,甲方责任

1,负责项目开办的相关立项和报批手续,及时传达国家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关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

2,负责审定项目策划,推广,招生咨询,招生简章的内容和文字;

3,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正式收费收据,中心公章等),免费提供x间办公室;

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和辅导资料,并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

负责收取学员的学费,并开据正式票据;

负责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将乙方应分成的学费部分划拨到乙方指定的银行帐号.为确保学员的合法权益,划拨将以分二次完成,第一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__%在学员完成交费后的20个工作日内划拨;第二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__%在第二学年开学后的50个工作日内划拨;

负责审定教材及辅导资料收费标准,委托乙方收取,并负责监督乙方完成教材及辅导资料费的多退少补工作.

8,负责在审查学员学习达到结业标准后,颁发写实性毕业证明书及其它相关专业资质证书.

二,乙方责任

1,负责办学资金投入,支付全部办学费用;

2,负责提供全部资质文件及项目相关资料,以便甲方能顺利进行项目考察,立项,报批等有关手续;

3,负责草拟全部宣传推广,招生广告的策划,设计,文字和内容;

4,负责租赁设施完善的教室,机房,办公室,提供必备的办公设备和设施;

5,负责全部日常教学管理具体工作(宣传推广,招生广告,招生咨询,招生报名,教学组织,教学安排,教材邮寄,学生管理,学员答疑等);

6,负责对甲方开出其应分学费部分的正式收据;

7,接受甲方委托,负责按甲方审定的教材及辅导资料收费标准收取学员的上述费用,完成教材及辅导资料费的多退少补工作,并承担相关责任.

第四章 本协议的变更,中止,终止及不可抗力

一,协

议的变更 本协议未尽事宜,或条款有变更,需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做出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协议的中止

1,本协议执行期间,任何一方如有不规范操作,违背协议约定,在对方提出三次整改要求后仍未改正的情况下,对方有权提出中止本协议.

2,任何一方提出中止本协议,需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经甲,乙双方书面同意后中止本协议.但甲,乙双方应继续履行各自职责,完成未完成的培训.

3,如果本协议中止,甲,乙双方应积极配合,妥善处理并完成与培训相关的一切善后事宜,不得侵犯已入学学员的合法权益.

三,协议的终止和不可抗力

1,本协议有效期满时,自动终止.

2,任何一方提出续签本协议,需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经甲,乙双方书面同意后可续签本协议,但有效期不得超出x年.

由于政治原因,自然灾害,战争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和对其发生及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拒因素影响本协议的履行或不能按预定条件履行的,遇上述不可抗拒因素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应在三十日内提供详情及有效证明文件.按其对本协议的影响程度,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解除本协议,或部分免除协议责任或延期履行本协议.

4,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终止时,签约双方互不承担经济责任.

5,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终止时,签约双方应共同对参加本项目学习的学员做出妥善安排并将学员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五章 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

一,违约责任的认定和赔偿

1,签约的任何方,不能按指定的时间,方式和要求履行本协议约定的已方的责任,义务和承诺,均视为违约行为.

2,违约方因其违约行为造成本协议目标不能实现或给签约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均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违约方因其违约行为或因已方不当行为侵害了学员的合法权益,或社会相关方面合法权益,或违反了国家法律及政府法令,均视为单方面违约,应独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约方因其违约行为或因已方不当行为引发与第三方纠纷,致使无责任的签约方被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时,无责任的签约方有权要求有违约责任或实施不当行为的签约方赔偿相应的损失.

二,争议的解决

1,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甲,乙双方欲告之对方的重要事项,以书面确认函的内容为准.

2,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时,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3,不能协商解决的争议,甲,乙双方同意选择设在北京市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仲裁解决.

第六章 其 它

一,如学员提出质疑,投诉或诉讼,甲,乙双方应根据本协议的规定,各负其责,由签约负责方负责妥善解决.

二,本协议经甲,乙双方法定代表或授权代表(具有法人授权书)签字盖章成立,有效期从签约当日至本协议约定完成期满时终止.

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政府法令,法规规定,本协议在签署完成后,报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批准后正式生效.

四,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合作办学范文3

(一)学生状况分析

“2+2”项目的教学对象是参加过高考,成绩达到该校本科录取线的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至少六年的英语学习中已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传授的是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语音等知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灵活应用的能力,特别是写和说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多数高校“2+2”项目的英语教学采取两种模式。一种强调基础英语教学,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或《21世纪大学英语》等教材,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词汇、语法补充全面、难度适当,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缺点是课文内容和词汇缺乏针对性,个别课文的主题稍显陈旧。另一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放在雅思、托福应试技巧操练上。学生入学开始,每周12节课从听、说、读、写四层面强化考试技能。这种模式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前提是学生英语基础良好,词汇、语法、听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已有良好储备,否则这种技巧操练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师资力量组合

按照合作项目课程设置结构,教师主要分为中文、双语、英语中国籍授课教师和外籍教师。外教主要负责口语、写作和某些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灵活,但学生调查问卷反映在外教课堂学到的知识较少、收获甚微。固然,中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是导致外教和学生相互失望的原因。此外,外教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引进“外智”时,既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要明确标准,强调教学质量。

二、我校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

我校是财经类本科院校,依托“大金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已与英、美、澳等国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互认学分、互认课程,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创新型金融学、会计学人才。项目前两年实行大平台教育模式,修读英语语言培训、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其中英语课占总学分数的35%。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学业成绩达到要求,方可出国留学。

(一)改革课程设置,夯实英语基础,提高应试水平

第一学年以巩固英语基础为主,开设综合英语、口语、写作等基础课程,提高英语基本技能,除了3门公共必修课,学生其余时间都在学英语。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易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二学年,保持部分英语课的同时,增加高级综合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培养国际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在第二、三学期为准备参加托福雅思考试的学生进行两期强化培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应试技能。同时还开设一系列相关的选修课,如英文电影欣赏、英语国家概况等,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等知识。

(二)注重教材建设,引进国外语言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为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综合英语课程选用的是上海外教社出版、何兆雄教授主编的《综合教程》,教材的权威性和广泛应用可以保证所授知识的正确和完整。教师选择讲解有针对性的热门话题,文章的结构严谨、语言规范。学生不但可加强和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还可借助对英语国家社会情况的了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

本课题从提高学习效率出发,以学习机制为基础设计师生活动,从设计“教”转变为“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的原则基础上,将合作学习、发现教学、情景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各门英语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本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已经具有足够能力认知英语词汇的语义和用法,学生在课前小组学习完成生词的学习和记忆。课堂上,老师只就语用特点做出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词汇的语用目的。引入新单元时,根据课文主题设计活动,学生结对成组合作完成。分析课文时,先带学生概述,帮助理解总结,再提问或回答;最后提出更深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本课题组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室装配活动桌椅,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保证课堂讨论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设计每五周一次的阶段测试,既涉及教学内容,也参考雅思、托福考试要求。按照国外高校测验节奏设计的阶段考可帮助学生适应国外学习,也将教学重心转变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培训师资担任合作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

目前合作项目的英语师资多是中国教师。相同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学习经历可提高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巩固语言知识。但同时这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会偏重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忽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许多中国教师没有在英语国家留学的经历,无法充分恰当地将他国文化融入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待提高。除了培训外教,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课题组还应加强中方教师培训。每年派遣2~3名教师到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和调研,帮助教师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教育特性结合起来。同时,每年派遣4~5名教师到雅思和托福教学较为成熟的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以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结语

合作办学范文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动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09-02

一、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

1.中外合作办学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近些年来我国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二是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的压力还来自受教育年龄段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和人民大众受教育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价值的需求与愿望迅速彰显。三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学历、文凭的求职者占有巨大优势,且待遇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四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在大众中根深蒂固,父母们节衣缩食也要供儿女接受高层次的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自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国外高等教育有着大量的优势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求学选择,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参与人数从2000年的3.9万人迅速膨胀到2008年的17.98万人,我国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教育输出国。

2.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符合国家的需求

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急需的、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弥补目前中国教育所短缺的学科。同时教育部分地对外开放也是兑现我国入世之承诺。

3.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国际交流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模式之一。大学可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大竞争力。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国外高度发展的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收费也为高校创造一些的经济利益,对弥补财政拨款不足、改善办学条件也有裨益。

4.外方动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较完善和发达,普遍存在剩余资源,外方办学者有着强烈的为剩余教育资源寻找出路、输出教育资源的要求,以便把合作办学收入作为其教育投入的有效补充,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很多国家压缩了教育开支,这种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外方办学者通过合作办学还可扩大国际影响和知名度,抢占国际市场,一举多得,所以,他们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很高。

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一些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

1.专业分布不合理

不少大学为了经济利益,在合作办学的专业选择上偏重选择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管理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低水平重复办学,而不是兼顾大学自身优势和我国社会需求选择特色专业,使得中外合作办学中缺少我国急缺的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其他尖端领域的专业。

2.缺乏质量保障和认证体系

各国教育质量标准与评定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按照这个国家的标准是合格的教育,用其他国家教育服务标准衡量就可能不合格,这种标准上的不统一造成了质量认识上的错位,从而导致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上的困难。目前,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没有一个师资水平、课程、教材、教学条件、就业率等的综合评价体系,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估难。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自我评价机制,但因为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及质量认证,可信度普遍不高。

3.缺少历史积淀,制度建设跟不上

中外合作办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只有非学历培训,到了20世纪90年代也只是出现了少量学历学位教育,但其中大多数只开展了两三年就停止招生了,很少有延续到现在的,所以,之前没有太多合作办学经验可供借鉴。历史短、成功经验等的积淀效应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天不足。21世纪初期,中外合作办学在短期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各种类别、层次的大学争先恐后地开展合作办学,涌现出覆盖多种专业、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学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迅速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扎根于高校之中。也正是由于今天的中外合作办学是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起来的,整个中外合作办学没有历史积累,所以有价值的制度建设无从谈起。

4.监管缺失

首先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针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必要的引导、后续服务和相应的扶持,在审批、税收、外汇及收费等方面普遍存在监管问题,缺乏严格的办学质量监督。

其次,我国高校对国外合作方的监督严重缺失,对国外合作方是否引入了优质资源缺乏有效监督。在师资配置方面,有些外方学校参与合作教育的教师并非学校原有的教师,更谈不上资深教授,而是外方从社会上招聘的、短期派到中方授课的教师,不论水平还是责任心都不达标。在其他资源,如经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配置方面,我国高校对合作方也缺少必要的监督手段和机制。有些学校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占比很低,办学质量很难保证。

合作办学范文5

2004年对北邮的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去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北邮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开展的本科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这个项目,北邮新增设了两个国内急需的交叉学科专业,即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学院。

9月,122名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计划内学生进入国际学院学习。这批学生将通过中英双方的联合培养,在北邮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被授予伦敦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双方的学士学位。

9月15日,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国际学院联合培养项目新生的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北京市教委的代表,英国驻华大使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院长等人出席了开学典礼。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有关负责同志代表章新胜副部长对联合培养项目的成功启动表示祝贺,勉励北邮通过合作,真正达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合作办学的水平和层次。英国驻华大使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双方的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达了继续巩固和加强中英教育合作的意愿。

联合培养项目成功举办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学生家长普遍对这种办学模式表示欢迎.也引起中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一些国内外高校专程前来参观考察,对北邮合作办学的办学特点和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邮的中外合作办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合作办学的起点却很高。针对北邮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划,在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反复接触、谈判的基础上,确定了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为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合作伙伴。

玛丽女王学院是伦敦大学规模大、学科全、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几大学院之一,在多个研究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她是最早提供计算机科学学位的大学之一,此后她的计算机科学系在此学科发展中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她的电子工程系提供的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硕士、电子商务工程硕士等专业,其毕业生炙手可热,为各大公司所争抢。据英国泰晤士报2004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该学院综合排名列全球第100名,列欧洲第36名,列英国第14名。在英国最新的毕业生就业年薪排名中,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在全英高居第二位。两校的合作,正如北邮校长林金桐所言.优质资源的融合,中英文化的交流。

其实,两校的交往与合作始于2000年,是年,两校签署了学生交流项目协议,北邮于2001年推荐9名本科毕业生到玛丽女王学院攻读硕士课程,其中7名同学成绩优异,获得全额或部分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优异成绩,是北邮优秀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也为进一步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交流项目逐年扩大,实质性的校际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教师互访也不断增加,双方都萌生了开辟新的合作领域的意愿。

于是,双方就各自的办学特点、学科优势以及国际、国内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认真调查论证后决定,在北京实施联合培养学士学位项目,开设国内急需的交叉学科专业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这两个专业是两校同步开设的新专业,培养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备电信专业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和两国法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国际市场开拓能力,适应新世纪国际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北邮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启动及办学过程中,教育部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为他们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部国际司对他们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设想,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具体的指导,在联合培养项目启动、谈判和项目审批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仅用了短短的3个月,就完成了联合培养项目审批程序。

回顾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之路,国际学院的领导认为,最关键的是拥有一个精通专业、团结坚定的领导集体,并在其领导下制定出了适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符合北邮发展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方针。

从严管理,是合作办学的保障。国际学院成立以后,把从严管理贯穿到了教学、日常工作以及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从严管理的依据就是各种规章制度。为适应合作办学的需要,双方共同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按章规范和检查各项工作。这样的规章制度要符合两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符合两校的管理规范,并允许有合作项目的特色。以学生工作管理为例,北邮着眼于人才培养,从建立良好的学风、考风出发,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日常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入手,制定适合合作办学学生的学生手册。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引导他们从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为保证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北邮注意学习借鉴英国成功的教学管理模式,联合培养项目设立管理委员会,双方各指派三名委员负责项目的管理。管理委员会委员每月举行一次视频会议,每年至少开一次圆桌会议,讨论联合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主管由两校校长共同指派,中方成员担任,代表管理委员会执行决议,负责项目日常运作。管理委员会中方成员中有一位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项目的发展提出指导性原则,切实维护中方特别是学生在联合项目中的合法权益。管理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其中学术委员会由双方各指派三名成员组成,负责课程设置、聘任教师、检查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等。学术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视频会议,每年至少开一次圆桌会议,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向管理委员会报告。考试委员会由双方任课教师和相关负责人组成。参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办法,考试委员会聘请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和一位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担任校外委员。考试委员会主要负责评审试卷、监控匿名评分过程、学位认定以及审核考试通过的学生名单。考试委员会通常在每学期末召开会议,评估教学质量,考试委员会的工作向学术委员会报告。这样的模式分清了行政和学术两种权利的职责,也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合作办学范文6

一、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对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认识不足,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对校企合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观念都还要进一步加强。

1 企业方面

很多企业家对新事物理解不深,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大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视为额外负担:而有的企业往往忙于业绩,没有时间和精力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

学校文化无法与企业文化接轨,学校管理性质与企业管理性质存在较大区别,同时,企业劳动强度大,学生不规范生产容易产生“废件”,出现“工学矛盾”。

2 学校方面

教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有一定难度。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与社会新技术与时俱进的教师寥寥无几。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的更少,而这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

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籍管理、实习管理等问题将会增多,难度将会加大,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办法,也是学校面临的新的难题。

学校一般只有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汽车油漆与钣金四个专业方向,培养人才素质比较单一,难于适应企业个性化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过去的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没有体现“以就业为本”的理念和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有的职业学校依然延续陈旧落后普通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科技发展与企业职业提升的要求。

3 学生方面

有些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企业出于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此外,学生没有合同约束,这就形成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差别。

二、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一是培训企业员工技术更新;二是新进员工利用学校培训上岗;三是提升企业口碑;四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五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获得全面提升。

校企合作利大于弊,校企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图进步”的原则,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共同培养,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1 学校方面

建立企业、行业与学校结合的专家师资团队,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学校教师可以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技术、管理、理念阅历比较丰富,讲课结合实际实例比较生动,而且对学生定位,树立信心,目标,归属感等,为他们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从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能力,又有企业到企业的技师或工程师的实践技能。

以往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如果用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机制也必须改革,建立双重评价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转变专业方向与岗位需求定位,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把企业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员工的基本素质与礼仪、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专业技能要求等纳入课程教育,并设置由企业考核模式。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要求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实践或更新技术培训,汽车新技术日新月异,学校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现代工具设备、师资等都跟不上企业需求。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跟企业保持紧密的技术交流探讨,找到校企可持续发展的契合点,按企业岗位和需要针对性培养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

2 企业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等。职业能力最重要在于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技术性能的创新能力。只有双方都注意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并以此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这样的结合才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

企业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3 找到校企契合点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学校以企业为后盾,让企业参与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对职业学校安置就业、解决生存、积聚力量大有好处。

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探索针对岗位需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需要,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另外,学校教师培训交给企业,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师为企业提供理论培训。

4 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1)实施与企业集团化,联盟化办学

实施集团化、联盟化办学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道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加高效地服务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发展,如与企业签订联盟办学,确保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有企业参与进来。

(2)实训室进入企业模式

校企共同投入,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校内实训室建在企业,使单纯的实训室转变成生产车间。基地以企业为管理主体,将其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计划当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训课程,学生集中到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和生产,教师到企业、园区实践,企业师傅到校任教,实现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实习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

(3)生产车间进驻学校模式

职业学校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生产车间的标准、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并负责产品的销售,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选派人员管理基地生产经营,指导师生的生产、实践和实习实训,帮助学校建立生产与实训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生产要求,将生产与实训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安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派教师到基地实践,输送优秀毕业生充实企业员工队伍,解决职业学校缺乏真实生产场地和师生真刀真枪参加生产的双重矛盾。

(4)企业冠名班模式

目前企业冠名班也成为校企合作中的一种创新的方式。企业冠名班的学生,入校第一年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年开始自愿申请参加校内各有关企业冠名班选拔,合格者进行一至两个学期的定向培养,第三年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5)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专业教师和学生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师生共同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设计、改造、研发等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又可以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6)建立以“就业顶岗实习”为主,辅以“订单培养”和双元制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

所谓“订单班”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要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后,从选拔学生、课程设置、组织教学、考核上岗到师资建设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企业派项目经理、技术骨干等为学生上课;企业的实验室、研究所也对学生开放,绝大部分毕业生到该企业就业,这种“订单式”教育,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培训期,也提前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校企合作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难以实现深度合作,学校、企业与行业属于不同主体,追求方向不一,中国教育理念制度相对比较落后,学校缺乏灵活性,培养的学生缺乏个性,素质偏低。政府在学校、企业、行业中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约束,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当地政府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如宁波市把校企合作作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突破口,于2009年3月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提出要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及义务,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促进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

合作办学范文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100029

乙方:美国xxxx大学

地址:123 xxxx street, new york, wv 26426

party 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ddress: no.12 huixindongjie st., chaoyang, beijing; 100029

party b: xxxx university

address: 123 xxxx street, new york, wv 26426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国际教育合作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s, party a and party b have reached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on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一,合作双方

甲方是中国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是具有自主办学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与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和留学预科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国际教育交流合作.

美国xxxx大学是xxxx性质大学,也是中国教育部承认学历的美国正规大学.

i. the two parties

as one of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directly subordinate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r.china , party a is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hav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independently.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can cover such areas as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eacher exchange, student exchange and programs of preparatory courses as well as running a school with foreign counterparts.

xxxxxx university, xxxxxx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ccredited by the higher learning commission of the north central association. as a regular university of u.s.a, its academic credentials have also been admitt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二,合作目的与宗旨

甲乙双方以互惠,互信,互利为原则,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合作,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各自的社会影响力.甲方提供教育平台和教育硬件,乙方引进美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美国教育管理,双方合作开发中美两国教育市场.

ii. purpose & aim

taking mutual trust, mutual reciprocity and mutual benefit as the principle, both party a and party b shall cooperate on one's own resource advantages in order to reap favor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mote one's own social influence power. party a shall offer the educational platform and educational hardware, and party b shall introduc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advanced idea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u.s.a. both sides shall tap the education market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cooperatively.

三,合作内容及方式

甲乙双方合作,在甲方开办赴美留学的培训项目.

合作办学范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多元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20-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我国共有本科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4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16项[1]。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学生党员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党性修养、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对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

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新世纪的大学生与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有非常大的差别。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另一方面,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便利化使人们可以接触到大量不同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有的有利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塑造,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2.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国内上学,但是他们所学的教材都是西方的,任课教师大部分是外教,授课方式和学生的评价体系都是西方化的,营造了一种非常强的西方文化氛围,所以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尤其在外教的影响下对西方的一些政治理念都有一些认知,同时造成了对国内整体情况的一种西方认识。

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建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理论课程学习。理论知识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任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的学生,课程大纲全部都要遵从国外院校的安排,没有这种专业的党的理论学习课程。由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深入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不扎实,一些学生党员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模糊观点,特别是对西方一些国家宣扬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认识不清,甚至盲目崇拜,而对于目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改革开放阶段中所必然出现的一些新旧交替、新旧长消的复杂情况,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认识。所以学生无论在写思想汇报,写党员感想等问题上,还是一些实践活动中都没有深入的认识,这就出现了党员材料大部分都是抄写网上的,实践活动没有深度和实践效果。

2.注重发展前的教育,忽略发展后的再教育。在考察方面,高校基本都会根据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不同情况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一般不少于40学时。而且这些学时当中还包括了讲座、讨论、实践等环节。在考察方面,申请入党人首先要经过团组织的“推优”。申请入党人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与考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会确定两名正式党员同班主任一起做培养联系人,并进入党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教育与考察范畴等一系列有计划的培养程序。除了党组织安排的系统学习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一般也较重视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因为组织在审查发展对象的材料时会审查思想汇报的与时俱进性和真实性等,发展对象还要经过组织员的谈话考察。这样一系列的考察使得高校党建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学生的入党动机多样化和党员意识模糊。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其主流是好的,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的学生,没有经过理论的洗礼,在入党动机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这些学生中也不乏部分学生写申请入党是怀着对党的向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追求。但由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等问题的凸显,一些大学生思想产生混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反映在入党动机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入党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有的学生表现为盲目的从众心理,别人写申请书,我也写申请,根本不知道这个申请书写了意味着什么;个别学生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和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也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认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加入党组织是优先就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说,这些不端正的入党动机在以前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那么现在这些现象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多元化的入党动机造成党员意识淡化和党员形象弱化,个别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开始倾斜。有些大学生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对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还是不太清晰,无法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学生发展之前表现积极,发展之后就有了“老党员”的心理,骄傲自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进取心有所减退,理想念逐渐淡化;有的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的先模范作用不够。由于个别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党员形象弱化,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先锋模范形象也明显减弱。个别学生党员思想深层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有的出现了精神懈怠,行动松散,形式主义,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现象。这种情况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高校党建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思考

1.重视理论学习,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学生会受到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冲击,不可避免会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相关者在思维方式、办学理念、拓展途径等方面产生倾向性差异。传统的国内大学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需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创建[3]。以学习作为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作为学生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作为提高学生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开展适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探索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要求的学生党建工作途径,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2.建立机构制度,加强党员再教育。要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想学生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学校党支部必须做好统筹的领导工作。在建立学生党员考核制度、民主以及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制度方面,需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因为目前大部分的这些工作都过于形式化,对党员同学没有系统的实效考核,但是无论是走过场还是真正落到实处,都必须要让这些按程序完成,因为这样会在无形中告诉这些新党员,党组织是在无时无刻关注他们,党组织始终在抓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3.明确任务,加强支部干部建设。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是党支部在工作中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较高的党务工作水平是基础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基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必须对党的工作条例、政策烂熟于心,能够熟练运用组织程序和方法,不受西方一些偏激思想的影响。在处理学生的各项事务中,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有大局和集体观念,从学生利益出发,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党建工作。同时也要把政治素质好和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党性修养和组织能力的学生培养成学生党支部干部,这些学生干部其实就是一个导航,他们的行为直接在班级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对党员同学进行一种对比,这样才能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上级党组织要不断对这些学生党员干部进行帮助教育,以便帮助他们带动本支部的学生党员和其他的学生。

总之,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是摆在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异常紧迫而又不容回避的课题。要搞好这项工作,党务工作者必须自觉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管理和学生教学规划的实际情况,大力探索各种有效机制,确保能够避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危机及问题,同时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B/OL].http:///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2.

[2]赵巧萍.关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

合作办学范文9

摘 要:本文试图探讨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深化背景下,为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双园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方针,提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如何实施“双园融合”的建议和措施,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双园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研究的意义

在今天的中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在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重任。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

由于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十二五互联网发展规划,这个文件的对加强互联网市场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推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互联网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着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来5年,在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半数企业将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湖北作为教育大省人才资源丰富。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也是卓有成效,早在1999年就有高校设立电商专业,并于次年招生。目前,武汉近百所高等院校,除军事类、医学类等专业院校外,均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武汉市高校每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超过3万人。

然而,面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的今天,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对口率却并不高,一方面企业大呼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却并不满意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探究其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办学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引入市场需求,发挥企业积极作用,增强教师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职院校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的引入企业,形成校企合作机制、引入企业文化,最终使企业和学校双赢,已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中心任务。

二、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状态

(一)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模式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能力本位”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它以某一社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与培训[1]。

1.“产学结合”的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结合”的美国“合作教育”要求新生入校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前半年在大学完成毕业设计。特点是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联系并签订合作合同,学校负责到企业实习的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企业负责向学生提供岗位、报酬、技能辅导及质量评定等。

2.“校企合作”的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历史由来己久。“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以企业培训为主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训练。[2]德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格局。从高校方面来看,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推进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更新教学内容,获得额外的资金资助,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促进高校科技和知识的转化,以及拓展科研人员在高校内外的发展空间。从企业方面来看,与大学的合作有助于加快企业创新进程,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保证员工掌握市场需要的技能,招聘到符合企业需要的后备人才,降低独立科研的风险,开拓新的发展领域。[3]

3.“工读交替”的英国“三明治”模式

“工读交替”模式主要特点是在正规学期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4]

另外,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由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组成。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瑞士职业教育的主体,以“双元制”为主要特征。

合作办学范文10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不久,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精神,以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率领的中国大学校长一行于1979年11月赴美国考察,揭开了中外高等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沿海地区合作的数量大大增加,中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已经开始起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300个,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夕哈作办学机构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及大中城市诸如上海、北京、山东、扛苏、辽宁、浙江等省市,这种发展趋势符合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合作办学的专业主要有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电气信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等。

近年来,我国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向高层次、宽领域发展。国务委员陈至立还代表中国政府与德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互相承认学历、学位的协定),这是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签署的第一个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定,标志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达到了—个新层次。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问题和应对举措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问题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合作者大部分是国外二、三流和名气不大的院校,其课程质量和学术声誉都难以判断和保证,而绝大部分处于前列的大学还在持观望态度,这使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整体层次不高。在专业设置方面则是过于集中,不论是非学历成人教育还是高等学历教育,都是经济管理类多、理工科较少,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本校特色设立的特色专业较少,致使本校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从长远来看,这种专业过于集中的状况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师资和图书资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口,外籍教师队伍不稳定,现有的教师大多达不到师资要求,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都没有正式的图书馆。在教学方面也还来形成一个科学体系,课程和教材引进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照搬国外的学分制来管理教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中夕哈作办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合璧的教育独特功效。

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整体层次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方面要提高外方合作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设立合理的投资下限,另一方面还要加紧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以吸引外国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审批和宏观调控这两大职能,尽快出台能突出中外合作办学优势的专业目录之类的纲目性文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中外合作者要做好长远的学科发展规划,以充分整合双方的优质资源,避免低水平办学项目的重复设置。对于外籍教师的到位情况、教育经费与设备的供给、教学计划的执行以及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可能需要政府、媒体、学校、学生一起进行监督。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和教材这个问题上,则一定要结合本校现状来引进合适的课程和教材,以减少盲目性。

2.中外合作办学的经营管理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经营化特征是探索教育产业化和投资收益驱动的必然结果。但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在不违犯国家法律、不损害国家利益、合作办学者双方利益及教育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规范经营管理,才能实现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由于目前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经营行为认识不到位,监管也滞后,因此造成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出现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产权不明晰,使出资方和合作方的利益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会计账目和资产管理混乱;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具有随意性;领导体制不顺畅,举办者和办学者关系不协调等。

规范合作办学的经营行为,首先应重视保护中外双方的合法权益。教育是WTO规则下的“服务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在WTO的规则下是“商业存在”,政府部门应将中方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按折价人股的办法确定中方的投资比例,并在合作办学的章程中加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出资人可以从每年办学的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合理回报部分归出资人所有,按自己的意愿支配和处置,并受法律保护,以激发外资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其次应严格会计制度和完善审计监督。允许出资人从当年办学的结余中提取合理的回报,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扣除办学成本并按规定预留发展基金和提取其它必须的办学费用后的余额。因此,主管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办学机构的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再次,健全理事会(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强化理事会的作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管理层次,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保障管理干部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3.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籍教师管理问题

正确管理和合理使用外籍教师,对于真正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模式的培养目标、改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并加速双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历程,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色是外籍教师多,大量外教的涌入使国内长期以来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外语教学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客观地激活了国内庞大的外语培训市场。然而,在对外教的使用上,很多办学机构仅仅局限于语言课,甚至是单一的听说课的教学环节,并不注重开发外教的其它潜能,也就是说,只重视有形的“外语”,不重视无形的“外智”。外教的学科背景多样,其作用也应是多元的:在语言教学以外,可担任其它专业课的教学或教研工作;也可以参与部分教学设计工作;还可以参与学生的一些课外集体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中外合作办学办成货真价实的中西合璧教育。另外,盲目引进外教,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语培训市场急剧膨胀,外籍教师往往供不应求,鱼目混珠,其结果是外教管理出现混乱,外教质量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严格遵循《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外籍教师和外籍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和相应的职业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4.中外合作办学中不能忽视的德育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对外开放性办学,其主要特点是由办学各方组成的董事会(或其他类似机构)来共同审议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德育的地位如何体现。毫无疑问,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也必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既然总体培养目标不变,那么德育的地位同样也必须保证。高校的德育仍继续围绕培养“四有”新人,培养跨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工作,尤其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的原则和德育首位的原则。其次,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应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发挥“两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对中外教师要内外有别。对外籍教师要因势利导,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有益做法予以鼓励和支持,而对他们一些不健康的做法则予以劝阻并通过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予以限制。对国内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守好德育这块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许圣道.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管与规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3—156.

[2]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与外籍教师管理问题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48—50.

[3]肖地生.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9-12,

[4]杨辉.市场供给与中外合作办学[J].教育科学,2003,(12):52-55.

合作办学范文11

李小波,供职于安阳师范学院,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安阳师范学院外事办,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及其学生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德育工作。文章分别从加强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建设高素质队伍、重视文化熏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德育;合作办学;高校;对策研究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正逐步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急需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的一个挑战便是西方思想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对中国学校德育的挑战。

一、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高等学校是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沿阵地。现在的大学生,是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较高的人生理想、价值目标和政治素质,是最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前提。2003年,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在纪念小平同志“扩大派遣留学生”重要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会议上指出:“没有为国家服务的意识,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不能视之为人才。对于海外的留学人员更是如此。不管他们现在是什么身份,国家都希望留学人员能为自己的祖籍国服务。即使加入了外籍,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的也还是中国人的血。” 这就要求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的过硬的政治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质,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在教育理念、办学体制、授课方式等方面与我国高校有诸多不同,但殊途同归,它的终极目标还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采用合作办学的形式只是为了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充裕的教育资金来更为有效的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为我们培养更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放松而只能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别于我国公办与民办形式教育,其自身有很多特殊之处。合作的主体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在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外大学对接,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变得更加频繁直接。学生在充分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同时也面临着以现代文明为载体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在影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把它所隐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传递到中国。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处在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碰撞的最前沿,他们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被动接受者。一方面,他们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 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不排除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外国教育组织和机构以及个人,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寻找和培养“ 西方政治思潮”宣传和“ 文化攻势”的人; 不排除我国一些学生或被迷惑,或经不住诱惑而被利用, 导致学生堕落,其思想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质。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从他们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学生在中西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碰撞中明辨是非,打牢思想防线。

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现状也要求加强德育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缺乏辨证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功利化和世俗化;认为每个人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 作为整体的国家自然就会发展进步,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对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不清,对外来文化有浓厚兴趣;崇尚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爱国主义更多只是表现在言辞上,缺乏如何将那些美好愿望付诸实践的毅力和探索。现实已充分表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学生的思想防线已经开始“断裂”。这些客观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德育教育,否则,我们的合作办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反而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 “毒瘤”。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除了使用于普通大学生的教育方法,还要有其特殊的措施与方法。

1、 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它通过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来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合理性的价值取向,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重要的现实效应。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在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民族精神教育,让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祖国的兴衰强弱联系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

爱国主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它是激励中华民族儿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巨大动力,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奋斗。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风雨雨、内忧外患,其生命力却经久不衰,虽有迂回而不改其前进的趋势,始终保持民族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的历史也从未发生中断,并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这是与爱国主义的巨大作用是相联系的。

因而,在目前的国际化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当代中国青年身上。他们不仅从思想文化领域展开攻势,而且还通过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所有的经济优势,使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潜移默化地对中国青年产生诱惑和影响,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把我国暂时的经济落后归结为社会制度问题,甚至产生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侵蚀着我们

的学生,因而加强对合作办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课程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软件,是教育建设的重点工程,它集中地、具体地表明了教育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有助于合作办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开设关于法律、公民道德、国情等内容的课程。

但是在根据目前的显示情况,大部分学校没有重视这一课程的设置,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专业课的设置, 把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的育人功能,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更新、授课模式、授课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断增强 “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近而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4、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切实做好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没有一支高水平、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很难保障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中,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下,大部分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健全,工作被忽视,人才匮乏。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有崇高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爱岗、对学生充满热忱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重视对专兼职学生及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加强对他们进行学生工作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他们探索各种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目前被动局面。同时要建立完善这支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经济上给予相应的待遇,在业务发展上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培训、深造的机会,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利用校园文化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一主要载体。在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中, 德育工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载体和渠道将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显露出来, 并影响受教化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是决定德育目标实现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校园文化因其影响作用的深刻性、持久性和便捷性而日益显示出其作为德育工作重要渠道的地位和作用, 成为大德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德育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和反映: 施教者受其熏陶和影响, 从而树立崇高的思想意识, 端正工作态度, 激发起极大的工作热情; 受教者可以从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 丰富的道德情感, 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进步和发展。另外, 在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也能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 形成大德育格局, 树立全员德育意识, 使学校各职能部门, 每个教职员工, 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参与到德育中来。

总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多角度、全方位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三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3.

[ 2]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 3] 郑淑芬.论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J] .思想政治研究, 2006( 5)

[4] 江彦桥.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失真及其对策措施[ J] . 复旦教育论坛,2005(6)

[5] 邓洪健.关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合作办学范文12

【关键词】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办学; 职业教育; 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95-02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范围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越来越需要与国际接轨,因此,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提出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目标。2005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适应和静县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和静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营运而生。那么, 如何经营管理好这所新成立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呢?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索与经验的交流,结合我县县情和培训中心实情,我个人初浅地认为应该把握好多元办学体制。

1和静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成立背景分析

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和静县的基本县情。而每年我县都有很多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和静县经济的飞越发展,招商引资驻进和静县的各大企业、矿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一直供不应求。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难,学生求学难、就业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的突出问题。2010年9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静县最终成立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该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考证、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因此,和静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成立,正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营运而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概况

和静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于2011年秋季正式面向社会招生。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现有学生91名,教职员工20名,其中领导岗位3名,后勤人员2名,专任教师9名,财务人员2名,河北援疆女教师1名。培训中心的职业教育在曲折中生存与发展,要想扩大办学规模,只有寻求多元办学体制。

3探索多元办学体制的重要意义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公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并且提出要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同我国境内职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2005年又再次强调要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增加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

从这两年的政策可以看出,无论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已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主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是改革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针。因此,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为我县企业、矿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力争使学校职业教育工作有个高起点,我校积极探索多元办学体制。

4加强“校校合作”的策略

鉴于我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工作起步晚,为了缩短与周边县城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距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得到质的飞越。我校积极推进“校校联合”办学模式。与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了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和静分院,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以开展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及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等为主,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我校的办学观念的更新,加快办学节奏。

4.1联合办学的优势

4.1.1联合办学的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与我校联合办学的发展空间较大,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办各种办学项目,如:短期培训班、职业培训、大专函授教育、本科函授教育以及在职研究生培养。其办学性质为民营企业,民办职业教育与市场结合最紧密,更贴近市场,办学机制更灵活。加强合作交流后,可以促进我校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学校开民校校合作,一方面增加了学校的生源,使优质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解决我校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诸多问题。虽然实训基地不为我校所有,却能充分利用,因而实现了“双羸”的局面。学生的接触面扩大,能开阔眼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1.2可观的社会效益: 办好学校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校地处和静县城中心,随着县域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不断创造巨大社会效益的潜力。我们将立足现状,稳步发展,把握机遇,通过联合办学,逐步把学校建设成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学校,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4.1.3分析其风险性: 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刚开始建立,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与县人民政府除了共同承担大型教学设备的投入外(具体事项另议),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搞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遇到政策变化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因素(地震等自然现象),所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经过多方面论证,从与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领导一行的接洽、《招生简章》等相关信息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办学有特色,市场开拓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经济积累,生源也较稳定(即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有一支稳定且经验丰富、学术气氛浓厚的师资队伍,针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学生毕业后就业市场广阔,双方的合作,职教中心的资源优势能得以充分利用。

4.2加强对口专业学校的合作交流,提高升学率: 如何构架起合理顺畅的教育“立交桥”,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沟通与衔接,已经成为时代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保证在实现自身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向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合格人才的高层次培养目标,以便很好满足学生的两种不同需求,即就业需求和升学需求。

2005年5月,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以后,我县与河北省邯郸市开展了对口支援及合作交流。邯郸市的钢铁产业结构与我县钢铁产业结构相似,我校在为新兴铸管公司培养技能型人才时,需要借鉴邯郸职业技工院校的管理模式。因此,我们意识到对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落后的西部地区的职业培训中心来说,实施对口支援,开展联合办学与合作交流是促进发展,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主动贴进,寻求支援,谋求发展,与邯郸职业技工院校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支持和促进西部和本地职业教育,推动应用人才培养工作。从邯郸职业技工院校引进优势专业的教师到我校任教,这些老师对我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模式等等各方面情况以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提出来,对我们不断改进教学和工作方法,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师资共享,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

通过开展寻求对口支援、合作交流、联合办学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及时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和信息,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专业建设和实训室建设。

5加速校企办学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平台,学生到企业实习,既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 ,同时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

5.1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2012年5月,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和尝试,与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公司培养技能型人才,深刻地理解“面向企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这一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与新兴铸管的“校企合作”,我校感受到了合作办学的几点优势:一是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成长周期,三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四是破解了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解决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就无法做到培训教学设备设施与生产现场应用同步,就无法满足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培养学生也就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和主动性,而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5.2提高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 我校与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的合作,得到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县政府统筹和支持下, 我校才能在校企合作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达到双赢的目的。县政府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规划我培训中心和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的发展,统筹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任务作为推动和静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机制。坚持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提升了我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5.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5.3.1“校企联合”订单办学模式。 我培训吣与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开办“企业冠名班”的“订单培训”模式,成立“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以企业需要定课程,为企业“量体裁衣”,企业成立“和静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实训基地”,提前为学生铺好就业路。合作过程中,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 教师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培养更贴近企业人才,学生毕业即可上岗的工作,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另外,联合办学后,企业还可向我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改善学校的实习条件。

“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实行量身定制,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和学校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操标准,实行企业冠名制,实现招工与招生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订单教育”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业,使学生进校后就有归宿感,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实现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格局。

5.3.2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 按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思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我校与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钢铁装备运行及维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由双方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

第一阶段:我们让这两个专业学生尝试了入校后先到企业进行见习,然后返校学习。尽管学生没有岗位生产技能,甚至不会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他们对工厂的生产环境、生产状况、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产生了好奇心和许多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坚定了他们学技能的信心。这一目的达到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解决他们的所有疑惑,这样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技能的热情高涨。

第二阶段:经过在校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学生有一定实战基础了,开设技能课题,第二学年抽一个月时间,再到实习基地进行岗位训练,让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以检验,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弥补。通过实战训练,学生们为今后努力找到了方向,学着做人做事了,学会了为别人着想。回学校学习,学生自理能力明显增强,自觉自愿的学习,苦练基本功。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即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掌握了基本的岗位技能后,第三学年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既可缓解学校里设备少的压力,又可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用工需求,学生去就能帮着干活,学校可派专业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共同完成培养计划。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教师与技术工人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强化,专业知识水平上也得到提高。

总之,“校校·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经营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只要我们在“校校·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不断“上下求索”,认识 “校校·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继续探索“校校·校企”合作之路,努力壮大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队伍,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我校长期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